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探讨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探讨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策略探讨

作者:何永林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7年第02期

摘要: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是顺利开展整个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基础。本文从学生心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分析了形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困难的原因,并初步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物理教学;衔接;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7)02-0093-01

中学物理教育是中学科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进行科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俗语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应首先重点抓好高一起始年级的物理教学。高一学生刚刚由初中升到高中,站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时是满怀信心地抱着满腔热情要学好物理的,可是在开始高中物理学习一段时间后,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对后续的学习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做好从初中物理到高中物理的衔接教学,是顺利开展整个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基础。

一、形成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困难的原因

1.学生心理发展的阶段性

根据生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学生在初中时还主要处于少年期,而到高中后,则逐步进入到青年初期。处于少年期的初中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转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发展阶段,在掌握复杂的抽象概念时,仍然需要具体形象的支持。而处于青年初期的高中生则逐步摆脱具体经验的限制,其思维性具有抽象性和理论性。但由于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过程,因此刚刚升入高一的学生在心理发展的程度还是更接近于初中生,对于高中物理难度高、较抽象的特点缺乏思想准备和心理接受能力,从而导致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困难。

2.初、高中物理教学内容的差异

为了适应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初中物理的教学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形象和结论,各章内容相对独立,内在联系少,其研究的问题一般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问题或得到结论,分析的物理形象比较简单且与日常生活形象比较紧密,因而学生学习认识基本上是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习起来并不感到生疏和突然。而高中物理学习中物理形象往往比较复杂,而且经常是做模型抽象、定量说明、数学化描述等,同时在分析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索和研究,这也造成了学生学习的困难。

3.初、高中教师教学方法的差异

初中教师受知识面和水平的限制,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对高中教学衔接的认识,没有重视知识的渗透和方法的引导,对某些知识和方法过分强化,使学生的学习在某些方面的思维定势太重,不适应高中物理的学习。而有些高中老师对不同初中学生的基础差异、不同学生、男女生接受知识能力的差异、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生活快慢程序等因素考虑不足,所以平时布置的作业、练习题以及考试题的难度提得太高,以至于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接受的“失败”太多,没有学习的“成就感”,从而厌学。

二、初、高中物理教学顺利衔接的策略

1.培养学生学习动机,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而学习兴趣则是(下转第79页)(上接第93页)组成学习动机的因素之一,并且在学习动机中处于中心地位。因此,教师应把调动一切手段来引起并保持高一新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作为重要任务。学生对物理学有了兴趣,才会主动积极的学习,为克服初、高中物理的衔接困难增添动力。激发和保持兴趣的方法有多种,例如教师可在高一物理的引言或绪论课通过介绍物理学的一些伟大的成就和当前的一些热点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态的课件展示来向学生揭示物理学的内在规律。

2.坚持循序渐进,逐步深化的教学

不论是掌握知识,还是理解方法、提高能力,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要有一个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逐步积累的过程。“拔苗助长”,不但长不起来,还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欲速则不达。因此,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循序渐进,逐步深化,要力求把初中知识作为高中教学的“生长点”,在结合部位以初中知识引入新课题,结合部位的知识要在初中的基础上加深拓宽。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逐渐积累和接受能力、分析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程度。只有符合学生原有认知水平的、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才是真正有效的。

3.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好物理不仅靠学生和老师的不懈努力,而且老师和学生都必须掌握正确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发挥运用才能,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高一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对学习方法进行指导,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规律,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习惯。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性学习方式掌握阅读教材、听课做笔记、课后归纳总结等学习方法,并且在课外通过举办学习方法指导讲座、召开学生学习方法交流会等多种途径和方法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