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区域经济学第1章

区域经济学第1章

区域经济学第1章
区域经济学第1章

第1章导论

1、“区域”一般指根据一定目的和原则划分的地球表面上一定的空间范围。

2、“经济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

(1)经济区域是在一个主权国家范围内基于分析、研究、规划、管理需要而划分的经济空间。

(2)经济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内聚性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

(3)经济区域是由在经济上具有共同利益、在地缘上彼此邻接的地域单元所构成的经济空间。

(4)经济区域是一个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分担一定职能、经济结构较为完整的社会经济综合体。

3、“经济区域”概念的基本内涵:是指一国范围内在经济上具有同质性或内聚性,具有一定的共同利益,经济结构较为完整且在全国专业化分工中承担一定职能的地域空间。

4.经济区域的划分标准:(1)差异性标准或同质性标准。(2)内聚性标准或集聚性标准。(3)毗邻性标准。(4)兼顾行政区划标准。

5、经济区域的构成要素:经济中心、经济腹地、经济网络。

魏后凯等(2006)五要素说:区域的内聚力、结构、功能、规模和边界。

相比而言,三要素说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

1.经济中心是区域经济活动中心点,即城市。区域经济空间聚集指向于城市,是由城市具有聚集经济效益的缘故。

2.经济腹地是经济中心的辐射范围,也是经济区域的空间范围。

3. 经济网络是经济联系的实体渠道或载体。

6、区域的经济中心具有四大特征:

(1)等级结构的多层次性。(2)城市选择性。(3)经济中心性。(4)功能和职能的综合性。物质构成内容为交通运输网络、邮电通信网络。

经济中心和腹地的沟通主要依托于交通网络和通信网络,缺乏它经济区域就不能形成。

经济区域的扩大和经济强度的增加都取决于交通通信网络的形成与发展。

7、区域经济的内涵和特征

(1)区域经济:是指“一定地域空间内各种经济活动所组合成的有机体”。

(2)区域经济五大鲜明特征:中观性、区域性、差异性、开放性、独立性。

(3)区域经济存在的客观基础:1.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依赖性是区域经济存在的一般前提。

2.人类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是区域经济存在的物质基础。

3.市场机制作用与政府调控干预作用是区域经济存在的社会经济条件。

8.、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区域经济发展变化、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运行调控等一般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

(一)本课程关于区域经学研究对象和内容的观点本课程归纳为“四板块论”

(1)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包括古典和现代区位理论。

(2)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包括区域增长要素、增长模型、区域非均衡增长、增长阶段、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区域空间结构理论等。

(3)区际经济关系理论。包括区际经济差异理论、要素流动理论、区际贸易、区际梯度推移、产业转移等。

(4)区域经济运行调控理论。包括经济区划理论、区域经济规模、区域经济政策、区域治理理论。

第2章经济活动区位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史密斯和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1、区位与区位理论

区位:一般指人类经济活动的场所或空间载体。

经济活动区位理论:是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最优区位及其空间组织规律的理论。

(1)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的基本内容

.基本前提:“孤立国”给定了六个假定条件:

在肥沃的平原中央仅有一个城市;

不存在可用于航运的河流及运河,马车为唯一的交通工具;

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均可耕作;

距城市50 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他地区隔绝;

人工产品供应来源于中央城市,城市的食物供给来源于周围平原;

矿山和食盐坑均位于城市附近。

(2)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基本内容重点分析两大问题:

农业呈怎样的经营状态在空间上发展。

合理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与距离城市(或市场)的远近存在何种关系。所谓合理,即从土地中获得最大的纯收益,或地租收入最大化。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简评:

对后世经济区位理论发展和应用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是理论研究方法的创新,抽象研究法给韦伯、克里斯塔勒等区位论者以极大的影响和启发。二是首次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加以理论化和体系化,其研究不仅仅停留在农业的土地利用上,对城市土地利用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①自然条件的非现实性。②现实中广泛存在自给性生产,不一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产量、非多样化生产)。③科技进步使距离因素的制约变小。④现代城市周围的土地利用存在农业土地利用及工商业、住宅土地利用等混杂的现象。可能出现农业生产方式呈“逆杜能圈”的现象。

2、韦伯的工业区位理论

(1)最核心的是“区位因子”的概念

区位因子是指“经济活动发生在某个特定点或若干点上,而不是发生在其他点所获得的优势”,“优势是成本的节约”。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2)理论前提:三个基本假定条件

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且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力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劳动力水平下可得到的劳动力是无限的。2.理论前提

三个假定下,分三个阶段构建工业区位理论体系:

第一阶段,运费指向论。

不考虑运费以外的一般区位因子,即假定不存在运费以外的成本区域差异,运费是影响工业区位的唯一因子。由运费指向形成工业区位基本格局。

第二阶段,劳动力成本指向论。

考察在运费和劳动力成本同时作用下所形成的最小费用区位。劳动力成本指向使由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发生第一次偏移。

第三阶段,集聚指向论。

考察集聚、分散因子对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影响。集聚指向使由运费指向和劳动力成本指向所决定的工业区位基本格局再次偏移。

(3)韦伯的工业区位论简评

韦伯区位理论的进步性:

第一,建立了系统化的工业区位理论体系,为后世研究提供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第二,最大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佳区位点。后继的区位论者的理论仍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

第三,韦伯理论不仅仅局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他的指向理论已成为经济区位布局的一般原理。

韦伯区位理论的局限性:

第一,运费制度的非现实性。现实运费随距离、材料和方式变化而不同。

第二,完全竞争条件的非现实性。距离越远,价格越高,需求越小。

第三,企业性经营多关注利润最大化的区位。

第四,技术和交通运输的发展削弱了运费与劳动力成本的指向作用。

(三)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1、基本概念

1.1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即指向周围区域的为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它或是一个城市,或是一个镇,或是一个大的居民集聚点,或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1.2.中心性:指中心地对周围区域的相对重要程度,亦即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

中心性=为中心地供给和提供的商品与服务总量-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的商品与服务总量。

1.3.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的基本内容

3.货物的供给范围

4.中心地的等级性

基于中心地三原则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1.市场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2.交通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3.行政原则与中心地系统

4.市场、交通和行政三原则的适用条件

1.4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简评理论的意义:

(1)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

(2)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之一。

(3)区域开发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实践的重要理论及方法工具。

(四)史密斯和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史密斯(1966 , 1971 )将韦伯的空间费用曲线与廖什的空间收人曲线相结合,通过收人的空间边界分析确定“最佳区位”、“接近最佳区位”或者“次最佳区位”,构建了盈利空间界限理论。

基本原理为:能够得到最大利润的区位是总收人超过总费用金额最大的地点。这一原理主要通过空间费用曲线(Space Cost Curve )和空间收人曲线(Space Revenue Curve )反映。

66

2.4史密斯和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1.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

Ma和Mb以内的范围收入大于费用,为盈利区域。如果不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则可在盈利空间界限内自由布局。费用曲线或收入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工业越集中;反之,则表现为分散的倾向。

2.企业家能力影响的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

史密斯认为,企业家经营能力的不同也会引致盈利空间界限区位的变化。如企业家的经营能力强、水平高,则总费用会降低,反之则上升。

3.政府调控政策影响的盈利空间界限区位模型

政府的区位补贴或高额税收等区位调控政策也会引致盈利空间界限区位的变化。如促进落后区域的开发,限制在某些区域进一步发展的相应政策。

2.4.2普雷德的行为区位理论

行为矩阵由信息水平轴(纵轴)和信息运用能力轴(横轴)构成,信息水平轴表示各决策者在进行区位决策时所拥有信息的数量与质量,信息运用能力轴则表示决策者运用信息的能力。

第3章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模型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别与联系

区域经济增长即指一区域在一定时期商品和劳务的产出(Output )增长,它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包括区域经济增长,而且还包括区域产业结构及空间结构优化、区域科技进步、区域社会福利及文教卫生条件改善等。

(1)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1.以要素性质、特征和作用的差异分类

2.以要素的区域来源分类

3.以要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分类

1.2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3.1.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1.以要素性质、特征和作用的差异的分类

分为“一般性因素”和“区域性因素”两类

一般性因素包括:劳动投人量、资金投人量和技术进步。

区域性因素包括:1)①区域产业结构优化;②经济中心经济聚集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发展;

③企业等微观组织、区域经济宏观组织等管理的改进、国家的区域政策。

2)①城市化水平;②资源禀赋与配置;③国家投资的区位偏好等。

2.以要素的区域来源分类

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3.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3.1.以要素的区域来源分类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类。

外部因素包括:区域间要素迁移(流动):劳动的迁移、资本的流动、技术知识的传播。

区域间贸易:区域间贸易障碍(区域间距离、区域间运输成本)、区域间需求(区域外部对本区域财货需求)

3.2以要素与社会生产过程的相关程度分类

分为“直接影响因素”和“间接影响因素”两类。

直接影响因素即“生产的因素”,是指直接参与社会生产过程的因素,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其对区域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间接影响因素通过直接影响因素起作用,包括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科技、教育、经营管理、产业结构、对外贸易、经济技术协作、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等。

3.1.1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分类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分析应重点关注的三大内容:(1 )生产要素分析。(2 )制度要素分析。(3)结构要素分析。

3.1.2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要素(2)劳动力资源要素(3)资本要素(4)技术要素(5)区际贸易因素(6)结构要素(7)制度安排

3.1.2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的功能

(1)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要素(2)劳动力资源要素

(3)资本要素(4)技术要素(5)区际贸易因素(6)结构要素(7)制度安排

(二)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

3.3.2 增长极理论

3.3.3 威廉姆逊的倒U型理论

3.3.4 阿朗索的钟型理论

53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

基于新古典经济学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劳动力和技术的自由流动将导致区域经济增长趋于均衡。

这种理论虽然逻辑严密,但舍弃了区域空间的主要特征(即克服空间距离会发生转移成本),忽略了规模经济与集聚经济、技术进步、市场缺陷和制度因素,具有明显的局限性。

3.3.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1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的滥觞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无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增长极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等;

有时间变量的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如倒U型理论和钟型理论等。

本节重点阐述增长极理论、倒U型理论和钟型理论。

3.3.2 增长极理论

3.3.2.1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1950、1955、1961、1988)等专著及论文中提出和发展了增长极理论。将经济空间划分为计划空间、极化空间、匀质空间三种类型。

提出“增长极”及其意义。

辨析了“增长极”和“发展极”等概念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2.1佩鲁的增长极理论

1.经济空间论域中的“极”概念经济空间分为:

“计划空间”:由原材料、劳动力、资本等的供应者和购买者之间经营计划联系的空间。“匀质空间”:内部经济变量(价格、收入等)等值的空间。

“极化空间”:由一些中心(焦点或极)组成,每一中心都具有自己的吸引和排斥范围的场,并与其他中心交会。

2.增长极论视域中的“推进型产业”、“关键产业”和“推进型单元”概念

(1)推进型产业与经济增长。

(2)产业综合体与经济增长。

(3)增长极的增长与国民经济的增长。

3 .“增长极”概念的拓展

(1)增长极与发展极(2)增长诱发型单元(3)发展区与发展轴

(4)一体化极、一体化区、一体化轴(5)发展极和极化区的基本效应

发展极是能引起经济和社会结构相互作用的集,它能提高区域整体的复杂程度并扩大它的多元效应。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2.2西方学者对增长极理论的拓展

佩鲁增长极的论述是产业间联系,忽视增长极的地理空间特征。佩鲁的学生布代维尔最早将佩鲁的增长极概念地理化。

布代维尔认为:极化空间主要体现要素的相互依存性,与城市等级概念紧密相关,极化区域可以因此定义为地理空间中的连续异质地域,这种地域中的不同部分通过围绕区域重心(城镇或极)而相互补充和相互依存。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3.3.3 威廉姆逊的倒U 型理论

威廉姆逊实证分析得出结论: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逐渐扩大,即倾向于不均衡增长(即发散);之后随着经济增长,区域间不平衡程度将趋于稳定;当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成熟阶段后,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则渐趋缩小,即倾向于均衡增长(即收敛)。

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的演变轨迹呈倒“U”字分布,因此,其结论称为倒U 型理论或倒U 型假说。

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t0—t1点),受下列因素影响,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呈扩大之势:

(1)区际劳动力迁移存在巨大障碍(成本、素质)。

(2)由于发达区域的先发优势所产生的巨大聚集力。

(3)国家初期的经济发展目标是追求全国经济高速增长,政府的公共投资倾向于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发达区域。

(4)早期发展阶段的交通通信业不发达,区际联系不畅通区域的技术、产业、社会变革思想等的波及效果传递甚缓,无法影响落后区域的发展。

在接近t1点时,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的扩大速度减缓。至t1点后,区域间经济增长差异渐趋缩小:

(1)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落后区域投资机会增多。(2)发达区域因拥挤而出现聚集规模不经济,资本开始从发达区域倒流至落后区域。(3)国家经济发展目标由经济高速增长目标(即效率目标)转向福利目标(即公平目标)(4)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区域间连锁效应增强,发达区域对落后区域的辐射作用增强。

3.3.3 威廉姆逊的倒U 型理论

帕特奈克指出:

①支持早期发展阶段趋异的经济数据不足;②选择的发展中国家不具代表性;③各国使用的收入概念不一致。

因此,倒U假说不具普适性。

魏后凯认为:二次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差异不断缩小,发展中国家区际经济差异不断扩大,说明长期一般趋势上倒U假说存在。

3.3 区域经济不平衡增长理论

中国学者饶会林2005在理论推导上对威廉姆逊的倒U型曲线作了发展与完善,提出了双S 曲线模型。

3.3.4阿朗索的钟型理论

钟型理论(1980)与倒U理论十分类似。

3.3.4阿朗索的钟型理论

(1)早期阶段,区域的经济增长不平衡,社会不平等突出。高速城市化是早期发展阶段的突出特点。

(2)经济增长达到转折点,社会不平等、区域不平衡和地理集中的趋势达到高峰,之后便开始国民经济一体化时,资本、劳动力更具流动性,区际经济增长趋于平衡,运输改善为所有区域带来好处,城市化开始普遍。

(3) 国民经济成熟阶段,经济增长速度放慢,社会不平等减少,区际经济增长趋于平衡。

①向大城市集中的人口日益减少,小城市和农村地区人口规模增长。②制造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化,经济增速放慢。③制造业趋于资本集约化或在国外低工资地区组织生产。在众多要素合力的作用下,出现平衡增长。

3.4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3.4.1一般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1.胡佛—费雪的区域经济增长五阶段论

《区域经济增长研究》(1949),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分为标准的五个阶段:

(1)自给自足经济阶段

(2)乡村工业兴起阶段

(3)农村生产结构转换阶段

(4)工业化阶段

(5)服务业输出阶段(成熟阶段)

胡佛—费雪的理论缺陷:

该理论只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状态描述,没有涉及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原因的解释;在理论的应用层面上,也并非每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必须经历这样的“标准阶段次序”。

3.4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2.陈栋生、魏后凯的区域经济成长(增长)四阶段论

(1)待开发(不发育)阶段2)成长阶段(3)成熟(发达)阶段(4)衰退阶段

3.4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3.郝寿义、安虎森的区域经济增长四阶段论(1)待开发阶段(2)成长阶段(3)成熟阶段(4)高级化阶段

4.蒋清海的区域经济发展四阶段论

根据制度因素标准将区域经济发展的四个阶段标示和命名为:

传统经济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全面工业化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3.4 区域经济增长(发展)阶段理论

3.4.2 特殊区域生命周期理论

区域生命周期理论是一种运用生物学术语“生命周期”研究特定经济区域兴衰演变规律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代表性区域生命周期理论主要有:

工业区生命周期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理论;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等。

3.藤森英男的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理论

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国家海关管辖范围外的独立区域。出口加工区内投资企业以外国企业为主。区内不课征原定的关税和不实行关税法所规定的进口管理条例,出口亦不缴纳关税。

出口加工区具有五大特征:

功能是保税区;任务是生产出口产品;区内工业是劳动密集型工业;允许设立100 %外贸控股企业;区内企业全面享受各种优惠政策。

3.藤森英男的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理论

世界范围内的出口加工区发展始于20 世纪60 年代,20 世纪70 年代许多国家都建立了出口加工区。

日本学者藤森英男在《亚洲地区的出口加工区》(1980 )一书中最早提出了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理论,他根据出口加工区作用的变化过程,把出口加工区的生命周期分为诞生、成长、发展、衰退和消亡五个阶段,并将其描述成“S ”形曲线。

3.藤森英男的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理论决定出口加工区生命周期长短的因素主要有:

①法定的针对投资企业的各种优惠待遇的期限。

②低工资优势的持续时间以及劳动生产效率方面的差距。

③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

④出口加工区之间的相互竞争。

开发区一般指一个国家或区域为吸引外部生产要素、促进自身经济发展而划出一定范围并在其中实施特殊政策和管理手段的特定区域。

4.开发区生命周期理论

(1)丛林(2005)借鉴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开发区发展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创建、发展、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

(2)阎国庆等(2006)基于国家生命周期、产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等生命周期理论和开发区发展理论,将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创建、成长、转换、成熟、回归五个阶段。

转换期是开发区多条发展轨迹的拐点和转折时期。开发区面临二次创新创业和产业升级转型的关口,优惠政策竞争逐渐被制度竞争取代。

具备良好创新机制和创新创业生态环境,以及具备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和适宜的创新制度安排的开发区,则逐步进入成熟期。

回归期是指开发区已完成其历史使命,回归为城市发展的一般性工业区。

其周边区域在开发区的长期带动下,成为与开发区全方位融为一体的工业新城区。

(3)郑静的城市开发区生命周期论。

郑静等(1999 , 2000)以中国城市开发区(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保税区等)为例,并综合世界各国开发区发展的历史和未来趋势,将城市开发区的生命周期划分为起步、扩张发展、分异、成熟四个阶段。

第4章区域产业结构与组织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评价分析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

4.1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评价分析

4.1.1.1区域产业结构的一般分类法

1.基于社会生产活动顺序(部门性质)分类

按生产活动顺序和部门性质划分三次产业。

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自然物的生产

包括广义农业和矿业。

第二产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生,主要有广

义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服务于繁衍于有形物质之上的无形

财富的生产。除一二产业外所有提

供服务的活社会活动。

1.基于社会生产活动顺序(部门性质)分类

按生产活动顺序和部门性质划分三次产业。

中国自1985起使用三次产业划分,2002年颁布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

第一产业: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供水业、建筑

第三产业:交通、通讯、信息、批发零售、住宿餐饮、金融、房产、租赁商务、科学研究、水利环境、居民服务、教育、卫生社保、文化体育、公共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2.基于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分类

对资源要素(资本、劳动力、技术、自然与人文资源等)的依赖程度,可将经济活动的各部门划分为:

资源密集型产业:农业、采矿等。资本密集型产业:钢铁、化学工业。

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服装、食品等轻工业。技术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

3.其他产业分类法

轻、重工业分类法:轻工业指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主要生产消费资料;

重工业则主要指非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既生产生产资料,也生产消费资料(包括耐用消费品)。

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分类法:新兴产业,或先/潜导产业;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夕阳产业夕阳产业和朝阳产业分类法: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产业生命周期可分为五个阶段,对应的是不同性质的产业部门:

(1)新兴阶段 新兴产业,或先/潜导产业

(2)朝阳时期 主导产业

(3)支柱时期 支柱产业

(4)夕阳时期

(5)衰落产业

4.1.1.2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分类法

功能分类法

根据各产业间的关联程度和方式,以及各产业在区域产业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将区域的全部产业划分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类。

产业功能分类法在各种区域产业分类法中居于核心地位。

主导产业是指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两大特点:

一、生产规模大,产品输出率高且在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同类产品中占有较高的比重;

二、与区域内其他产业的关联效应强,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主导着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并带动区域内其他产业发展。

4.1.1.2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分类法

辅助产业又称配套产业或关联产业,是指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并服务于主导产业的协作配套产业。

前向联系产业:指对主导产业的产品进行再加工或对其副产品和废料进行综合利用的产业。后向联系产业:指为主导产业提供原料、半成品、零部件等生产资料的产业。

侧向联系产业:指为主导产业提供技术、能源和其他服务的产业。

4.1.1.2区域产业结构的功能分类法

基础性产业是指为区域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产业。

基础性产业可细分为生产性基础产业、生活性基础产业、社会性基础产业三类。

任何一个区域的产业结构都可分解组合为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三类,构成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区域三环同心圆产业结构模式。

4.1.2.1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

1.适应区域资源结构,发挥要素禀赋优势

2. 承担地域分工的重任

3. 各产业之间是否协调

4. 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5. 先进性

6. 结构性效益

4.1.2.2区域产业结构分析

1.定性分析

2.定量分析

4.1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评价分析

1.适应区域资源结构,发挥要素禀赋优势

应能充分利用区域内具有优势的资源和要素,形成区域经济增长的优势。

能较多地利用区域优势资源和要素生产适销对路的优势产品,就是比较合理的产业结构。区域产业结构必须是资源导向和市场导向的统一。

2.承担在区际或全国地域分工的重任

评价的重点是分析区域产业结构的专业化程度,特别是区域主导产业在区际分工中的作用。区域主导产业规模适度专业化,能大量向外输出产品,与其他区域分工协作,承担大区域或全国地域分工的重任,那么该区域的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3.各产业之间是否协调

主导产业与辅助产业、基础性产业之间在数量、规模、时序和空间布局诸方面能相互协作。一方面,主导产业对区域内相关产业产生辐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主导产业得到相关非主导产业的配合和支持。

4.区域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

随区域内外环境的变化,区域产业结构能及时应变,能有效地将外来因素转换为输出。

在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能调节内部组织机制,减少和消除外部因素的不利影响,保持区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能够在内部结构保持相对稳定有序的情况下,不断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5.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具有先进性

区域主导产业越先进,就越有能力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区域内新旧产业更替快,区域经济充满活力,区域产业经济发展因此更具有推动力。

6.区域产业结构是否具有高结构性效益

良好的经济效益源于其产业结构,那么该产业结构就是合理的。

区域产业结构的结构性效益可采用产业结构效益、偏离—份额分析法等评价方法测度。

1.区域产业结构的定性分析

基本内容:

(1)影响区域产业结构形成、演化的因素分析。

(2)区域产业结构演化的历史规律和发展趋势分析。

(3)区域产业结构的多层次分析。

包括:三次产业结构;农轻重产值结构;农业、工业、服务业结构;生产要素密集度结构;功能产业结构等结构分析。

2.区域产业结构的定量分析

采用较多的八种定量分析指标:

(1)产业比较优势度(2)产业专门化率(3)区位商(4)产业专业化系数

(5)相关系数(6)相似系数(7)产业结构变化率(8)偏离—份额分析

4.1区域产业结构分类及评价分析

Nj是区域j 按高层次区域(例如全国)产业年均增长水平增长时应达到的产业增长水平。Pj值为正值,表示区域产业结构素质较好,促使区域经济总量增长较快;Pj值为负值则产业结构素质差。

Dj反映区域的区位条件或区域产业竞争能力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Dj为负值,则区域处于不利区位,产业竞争力低;Dj为正值,则产业竞争力高。

4.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4.2.1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标准

4.2.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内容与方法

区域产业结构配置:是指为使区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各种产业遵循一定规律和比例的动态空间组合。

配置区域产业结构的实质就是构筑以区域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区域三环同心圆产业结构模式。区域产业结构配置须遵循以下三个标准:

一是要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力度。重点是主导产业的选择。

二是要提高区域产业间的和谐度。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之间应有极强的正向带动联系和反向配合关系。流通部门、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等应与直接生产部门在质量、规模上相适应。三是要提高区域产业结构的弹性度。使区域产业结构既有吸收区域内外资源与要素或减小经济波动与外界干扰的素质,又有不断从低级到高级更替的能力。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的具体定量评价可按以下步骤开展: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评价

2.产业的市场潜力评价

3.产业规模评价

4.产业关联度评价

5.综合评价

4.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1.产业的比较优势度评价

产业比较优势度的大小可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衡量,其计算公式为:

g1和L1分别代表区域某产业的国民收人和劳动力;g2 和L2 分别代表区域国民收人总额和劳动力总数;B 代表区域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B > 1 ,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部门。

2.产业的市场潜力评价

产业的市场潜力的大小可采用“市场占有率”来测度,其计算公式为:

x1 和x2 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高层次区域某产业的年销售额;r1 和r2 分别代表研究区域及其高层次区域同产业的人均年销售额;S 代表某产业的市场占有率。

3.产业规模评价

“产业规模”包括四层含义:

产业的绝对规模;

在区域内的相对规模(即占区域全部产业的比重);

在较高层次区域中相同产业的相对规模(即占较高层次区域相同产业的比重);

产业产品的输出规模。

采用“产业专门化率”指标衡量

4.产业关联度评价

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通过两种方式的相互影响发生联系:

一是主导产业对非主导产业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称为影响力;

二是主导产业受非主导产业的影响,其影响的程度称为感应度。

4.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4.产业关联度评价

产业影响力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h1代表某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h2代表全部产业纵列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Y 代表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Y >1,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Y 越大,说明该产业的影响力越大。

产业感应度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z1代表某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z2代表全部产业横行逆阵系数的平均值的平均;G 代表某产业的感应度系数。G>1 ,说明该产业的感应度大于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G越大,说明该产业的感应度越大。

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可综合为产业波及效果系数。其计算公式为:

Y、G、J 分别代表某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和波及效果系数。J越大,说明该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越强,其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带动作用就越大。

5.综合评价

综合指标是对同一产业部门的市场占有率、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专门化率和波及效应效果系数四项指标进行加权平均或几何平均。

加权平均的计算公式为:

几何平均计算公式为:

投入产出法简介

投入产出分析,又称部门联系平衡分析、产业关联分析。美国经济学家:列昂惕夫首先提出。投入:指产品生产所消耗的原料、能源、固定资产和劳动力。产出:指产品生产出来后的分配流向,包括生产的中间消耗、生活消费和积累。

表横向反映产品分配流向(产出),纵向反映生产过程中从其他部门得到的产品投入。

计算投入系数(技术系数),建立线性方程组,求解,可以得到最终需求的变动及影响。

投入产出表(见excel表格)

三、投入产出模型

如某经济社会工业部门间的投入产出表(excel,sheet2)

(a)求技术系数矩阵

(b)设第二年需求向量为Y=(40,45,30),即该经济第二年的最终消费目标为40单位的钢

铁,45单位的煤和30单位的汽车,试确定总需求的新水平。

(c)如果该社会中第二年能提供的总劳动量为120,那么这能满足新的最终需求目标吗?

四、投入产出方法的应用

(一)经济依存关系分析

(二)经济结构分析

(三)经济效益分析

(四)对已有计划方案进行评价

(五)最优产业结构的确定

(六)经济最大可能发展速度的确定

4.2区域产业结构配置和优化

4.2.2.2非主导产业配套

1.辅助产业配套

配套辅助产业应处理好三大问题:

(1)以主导产业为核心,按前向、后向和侧向“三维”联系选择、培育和发展辅助产业。(2)积极运用市场机制的调节以及政府干预(规划、管理、公共政策等)的调控,引导辅助产业适度发展。

(3)根据主导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合理布局辅助产业。

2.基础产业配套

指根据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政府干预的调控,合理引导和组织基础性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发展提供支撑,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1.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质

实质表现为四大方面:

(1)准确选择区域的主导产业,合理确定其发展规模和速度,协调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关系。

(2)建立以主导产业为核心的、各产业协调配套及高效运转的区域产业体系。

(3)对外突出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优势,提高与区外经济的互补性;对内提高区域各产业间的关联度与协调性,形成区内区外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4)把握区域产业结构的内在变化,积极扶持潜在主导产业,促进产业结构顺利适时地转换。

2.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和策略

(1)准确选择、优先发展主导产业。

(2)协调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关系。

(3)积极扶持潜在主导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及时合理转换。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1 区域产业链

4.3.1.1产业链的内函

郑学益( 2000 ) 竞争优势

产业链是以市场前景比较好、科技含量比较高、产品关联度比较强的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链核,通过这些链核,以产品技术为联系,以资本为纽带,上下连接、向下延伸、前后联系形成的链条。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1.1产业链的内函

鲁开垠( 2002 ) 产业关联

在一个产业环境中,各种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区别、相互依赖,一种产业的存在成

为另一种产业发展的前提或结果,每一种产业只是产业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或一个片段,各个环节或片段连成一体就变成产业链。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郁义鸿( 2006 ) 生产环节

产业链是指在一种最终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中——从采购最初的矿产资源或原材料一直到最终产品到达消费者手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所构成的整个纵向的链条。

4.3.1.1产业链的内函

卜庆军( 2006 ) 企业共生

产业链是指由某一主导企业倡导通过某种契约达成的、能满足最终顾客需求的、相互有机融合的企业共生体。

它是由供应商价值链、企业价值链、渠道价值链和买方价值链构成的企业共生系统。

4.3.1.1产业链的内函

本书定义: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由同一产业内所有具有连续追加价值关系的活动构成的价值链,可称之为“产业链”或“产业活动链”。产业链可由若干产品链构成。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1.2 区域产业链的主要特征

(1)协同性。

构成产业价值链的各部分为一有机整体,处于同一个利益共同体当中,相互关联、彼此制约,共生、共存与共惠。

(2)各环节差异性。

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处于不同的生产阶段,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对要素条件的需求、技术层次,以及增加值与盈利水平的等方面存在差异。

(3)供求关系与价值的传递性。

每个环节和结点都对其上游提出需求,又与下游产生供给关系,使用价值与价值相向传递。(4)关键环节与结点的突出性。

在经济竞争背景下,产业链中的价值和利润不断向对价值创造起关键作用的环节集中。(5)起讫点的一致性。

产业链的起点是自然资源,终止于最终消费市场,只是迂回程度存在区别。

4.3.1.3 区域产业链的主要类型

按照产业链上中下端企业数量的分布结构形态分类:

(1)金字塔形:上游企业少,上端垄断。

(2)倒金字塔形。

(3)花瓶型,企业中游少,两端多。

(4)纺锤形。

(5)不规则形。

根据企业间供求的依赖强度分类:

(1)供应商垄断型。(2)目标企业垄断型。

(3)独立竞争型。(4)相互依赖型。

4.3.1.4 区域产业链的基本功能

(1)吸聚投资功能。

产业链是建立在产业内部分工和供需关系基础上的产业生态图谱,其发展程度(即产业本身的配套性)以及有效市场半径中产业链的完整性,是投资环境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产业链所构筑的优良产业生态环境,对区域外企业及优质资源具有巨大的吸附效应。

(2)彰显竞争优势功能。

对产业链及其控制能力(对战略环节、关键资源和技术的控制)的竞争是区域间竞争的核心,产业链的培育与优化状况已成为一个区域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3)促进经济稳健发展功能。

产业链中的大量企业集聚所形成的技术替代与配套、市场竞争与结盟关系,能增强产业和区域经济的抗风险能力。

上下游关联、产品及功能多方互补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稳健发展。

(4)舒缓产业冲突功能。

产业链是产业垂直分解和水平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各区域按照不同环节、工序乃至模块进行功能专业化分工,弱化和突破了产业边界,有利于消除和缓解区域间在产业发展方面的恶性冲突。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1.5 区域产业链运动

1.产业链接通

产业链可能因各种原因出现链环不连续现象,诸如上下游间距离过大、缺乏必要的产业环节、产业供求不配套等。

产业链接通的途径通常有两种:

一是直接将区域内已存在的各孤环或断环有机衔接;二是新创造出若干承上启下的产业部门(链环)实现断环接续。

2 .产业链延伸

指通过对产业部门追加劳动力、资金、技术等投入,使产业链的后续产业环节得以增加或是得以增生扩张,以获取追加收益的过程。

它通常受一定经济目标驱动,如追求劳动力吸纳量最大化、产业资金追加量极大化、产业技术含量极大化和产业附加价值最大化等经济偏好。

3 .产业链迂回

有两种形式:

一是生产活动用更多的加工程序来完成,借助于不同的设备经由多道加工程序不断进行功能积累,而非一次性将功能目标实现;

二是不在企业内部进行所有的生产活动,而是在社会上进行细致的分工,保证每个阶段的专业化优势,实现高效率生产。

4 .产业链整合

即指以主导企业和信息共享机制为基础,通过对产业链上的资源与活动进行调整,以达到风险、成本和利益共担的协调运作目标,获取协同效益。

它通常表现为两个步骤:①在区域内对在经济技术上存在前后向关联的产业环节合理组织,通过资产重组重新构建产业链。②以提高产业附加值和区域竞争力为目标,在新的地域空间和产业空间上,重新构建与调整产业链环的联结状态。

产业链整合存在股权并购型、战略联盟型、产业集群型等多种模式。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1.6 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因素及动力机制

1.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因素

(1)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产业链形成与发展的自然基础和源点。自然资源影响着产业链上游环节的区位分布,也决定着产业链的种类。

(2)区位条件。

在产业链的缔结、延伸过程中,区位条件在吸引区域外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先天性优势。

(3)产业基础。

产业链发展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特征,已有的产业基础是区域产业链形成的关键性开端。(4)地域文化。

经济行为深嵌于地域社会文化氛围之中,对区域产业链的构建和演变产生重要影响。

(5)产业技术。

产业链源于链环之间的技术关联,是一种技术链。技术的革新将改变产业链的组织结构、链接模式和空间结构。

(6)正式制度安排。

开放性政策有利于产业链的缔结和延伸,限制性政策则易导致市场分割,阻碍区域间的产业链联系。专门化的制度结构,如商会、研究机构、培训部门等,是产业链发育的基础保证。(7)历史事件与机遇。

某一区域一旦由于某种历史机缘而选择了一个特定路径,在不发生巨大反向扰动的情况下,这一路径很可能被锁定。因此,历史性的偶然事件和机遇也会对区域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2 .区域产业链形成的动力机制

(1)驱动机制。

产业链的形成主要依靠下游市场的“拉力”或“引力”驱动,则属拉力驱动型产业链。

即产业链的产品或服务,最终须经过市场的检验或认可,否则产业链将瘫痪或崩溃。

市场是产业链运行的源动力,影响产业链的形成、缔结方向和区位。

(2)运行机制。

区域产业链以自组织为基本运行机制,是以内在驱动为主的自组织系统,系统成员间的非线性竞合作用是产业链运行与演化的基本过程与主要形式。

产业链的演化是链内所有主体基于生存与发展动机而自发采取行动的结果,无需外界指令而自行组织、自行创新、自行演化,自主地从无序走向有序,共同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96

4.3.2.1 产业集群的内涵

波特认为,产业是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一国的成功并非来源于某一产业的成功,而是来自纵横交织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虽然只包含了钻石体系中的一个方面(相关产业与支持性产业),但它最能体现钻石体系四个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

波特提出了三种略存差异的“产业集群”定义说表述失之严谨,但均强调:

产业集群是特定区域内、特定(产业)领域中一群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相关机构在地理上的集中。

4.3.2.1 产业集群的内涵

王缉慈(2002 )在借鉴波特产业集群定义说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 Industrial Cluster )进一步界定为:

产业集群是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相互联系的公司和关联的机构,它们同处于一个特定的产业领域,由于具有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

王缉慈等(2002)认为:

①产业集群具有专业化的特征。产业集群成员企业包括上游的原材料、机械设备、零部件和生产服务商等投入供应商;下游的销售商及其网络、客户;侧面延伸到互补性产品制造商、

技能与技术培训和行业中介等相关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供应商等。

②产业集群具有地理集聚的特征。产业集群是产业关联及其支撑企业、相应支撑机构,如地方政府、行业协会、金融部门与教育培训机构,在空间上集聚。

魏江(2003),产业集群有两大特性:

①产业特性。产业集群通常围绕区域内主导产业的生产及服务展开,基于专业化分工与协作。

②地域特性。产业集群成员在地域上相互邻近,共同“锁定”特定区域,具有显著的地域空间聚集特性。

4.3.2.2 区域产业集群的组织特征

1.弹性生产组织

指集群成员联系的弹性特征。集群企业间通过专业分工、垂直分离形成的新型弹性化关系,扩大了区域内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能力和协同效应,促进了实用性和缄默性的知识在地理空间上的扩散传播,有利于实现范围经济效应。

2.中间性体制组织

产业集群是处于纯市场交易和一体化科层组织之间的一种中间性体制组织。

一方面,产业集群比市场稳定。地理集聚形成细致分工,市场交易程度高,空间接近性和彼此间经常性的正式、非正式交流,有效降低了纯粹市场交易内生的信息搜寻、甄别和监督等交易成本。

另一方面,产业集群较科层组织灵活。集群内企业是相互独立的、彼此间没有支配或依附关系的平等市场主体,避免了科层组织金字塔形控制结构在管理方面的刚性。

3.网络型组织

产业集群是一种典型的网络组织,由各类具有决策能动性的独立活性网络结点,如企业、大学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中介组织、政府公共部门乃至消费者等,通过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关系链条共同编织而成。

具体的联结纽带包括资源、产权关系、法律合同、组织文化、价值观念、学习行为等多种因素。。

4.创新型组织

产业集群以渐进式创新为主,创新活动与生产、市场紧密联系,突出本地化和集体行为,有效克服了福特制下突破性创新的缺陷,是区域应对外部竞争的关键所在。

创新的动力机制:1)激烈的微观竞争和企业对利润的追逐构成创新永恒的驱动力;2)中小企业的规模局限引致的共性技术创新需求;3)集群环境有利于创新。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2.3 区域产业集群的类型

1.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特征、性质分类

按产业特征和系统结构:分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高科技产业集群、基于大企业的产业集群三类。

按产业集群的产业性质:将产业集群分为制造业集群、零售业集群和服务业集群三类。

2 .基于产业集群内部产业关联、企业关系分类

①马歇尔式产业集群。以地方性小企业为主体,规模经济水平相对较低。

②轮轴式产业集群。以一个或多个大型垂直一体化企业为轴心,有显著区内贸易关系和长期契约合作关系的供应商环绕外围,规模经济水平较高。

③卫星平台式产业集群。总部在集群以外的分厂企业的集合,与母公司保持高度联系。3.基于产业集群的产生动因或驱动力分类

“原生型”产业集群是依靠区域内部力量和自身资源优势形成的产业集群,其形成可能是受地方的文化传统、企业家精神或政府扶植等因素驱动。

“嵌人型”产业集群是主要在区域外来投资基础上形成的产业集群。

4 .基于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分类(三类)

诱致性自发型产业集群:因某些因素诱导、“由下而上”自发形成的产业集群,即先有相关企业与机构自发地在某地聚集成群,当产业集群进入成长阶段时,政府开始自发介入并承担应负的责任。

强制性培育型产业集群:“自上而下”的人为性产业集群,即政府通过制定明确的产业集群战略规划,并对其加以有效的实施,从关键性企业的催生开始介入集群的培育活动。5.基于产业集群与市场的关系分类

生产者驱动型产业集群:主要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的生产活动通常由大公司控制协调。

消费者驱动型产业集群:商品链大多以消费品产业为特征,大零售商、销售商和贸易公司在建立产业集群生产网络的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4.3.2.4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1.产业集群的形成条件

(1)供给条件。

集群产品技术可分、产品差异化大,运输成本低、企业竞争环境动态多变、技术创新网络性与知识的缄默性。

(2)需求条件。

产品时装性与艺术性,市场周期性变化,消费异变与上瘾性,营销沟通的口传性,企业利益需求多,本地市场支持。

2 .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1)市场推动模式:围绕专业化市场自发形成。

(2)企业衍生模式:由主导企业衍生、裂变表成。

(3)地缘内生型模式:由本地历史文化沉淀而成。

(4)外来移植型模式:外来资本迁入及企业的地理集聚形成。

3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的理论阐释

(1)外部经济理论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外部规模经济,即由丰富的专业劳动力供求、专业化供应商的存在和技术知识的外溢所带来的效益。

韦伯《工业区位论》:集聚带来生产和销售方面的利益增长或成本节约。

克鲁格曼新经济地理模型也探讨了产业的空间集聚现象。

(2)交易费用理论

认为产业集群在降低交易费用上的优势促使生产地理集中。

表现在:较低的运输成本、市场搜寻成本和监督成本;较高的交易频率;信息更加对称;较少的机会主义行为和环境不确定性;地方根植性、文化沉淀和社会资本等。

(3)创新理论。

创新需求和创新优势是驱使企业地理集中的深层动力。

创新过程涉及大量的隐性知识输人,需要面对面交流和频繁互动才能被有效获取,这诱使创新主体在地理上与相关知识源邻近,促使集群形成。

维持并强化创新的诸多支撑因素,如文化认同和信任等,又在产业集群特有的氛围中得到了最好的培育。

(4)网络组织理论。

认为集群的出现是由于存在“信任最大化”的结果,人际关系和结构(如企业间联系的网络)是一个重要因素。

符正平(2002)将产业集群形成的实质看作企业区位决策的网络外部化过程,最先进驻集群区位的企业扮演“庄家”( Market Maker )或孵化器的角色,其表现和势力影响着后续企业的预期区位形成。

4.3区域产业组织理论

4.3.2.5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理

1.波特的诞生、发展、衰退三阶段论。

2.蒂奇的诞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阶段论。

3.鲁开垠的萌芽、成长、成熟、衰退、恢复五阶段论。

4.3.2.6 区域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外部经济效应

主要体现在产业集群内部利用资源要素禀赋和开拓市场的规模优势,以及专业化分工协作所带来的范围经济效应。

集群企业可通过共用基础设施、共享知识及品牌等无形资产、联合大批量购买原材料、建立批发零售中心等,降低运输、库存等生产成本。

集群的区域性易形成供给充足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融通场所等生产要素支持。

大量同类企业的地理聚集创造了较大的市场需求空间,为众多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机会。

2 .交易网络效应

主要体现为产业集群的本地关系网有效地促进了网络协作,有效降低了交易费用形成额外收益。

网络的地理邻近和全方位联结特征极大弱化了不确定性。简化了发现相对价格的信息搜寻过程,节省了前期的事先交易成本。

激烈的竞争和被替代的风险削弱了因地理位置或物理用途固定所产生的资产专用性的程度,减少了垄断局面和相应机会主义行径出现的可能性。

3 .技术创新效应

产业集群激活了创新,创新又强化了集群。

在需求的拉动和竞争的压力下,集群内部技术创新的动力要远强于集群外部,并具有广泛性和持续性。

互动的合作机制可分担创新的初始成本和风险,使单个企业创新的外部经济尽可能内部化,提高了创新效率。

区域内积累的大量“缄默性知识”在产业集群的构架下得到有效传播和扩散,知识溢出效应提升了集群创新动力。

4 .区域产业品牌效应

产业集群的优势和功能被外界广泛认可时,便会形成区域产业品牌。它是区域珍贵的无形资产,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的优秀企业群始终是区域产业品牌的建设者和推动者。

区域产业品牌凸显了集群整体特色,对配套厂商和集群区域外来投资有引致功效;降低了新生企业的市场准人壁垒和前期的广告宣传费用,增强了产品的市场渗透力和议价能力。

5 .正反馈效应

正反馈效应指产业集群的自我强化特征,又称为自组织性。

首先,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效益、网络效益、创新效益以及区域产业品牌效益均具备自我强化的特征。

其次,产业集群展开多轮持续的规模扩张,直至达到上限的规模临界点。而集群规模的扩大、产业链条的拉长加粗,又使各种优势与利益倍增,由此形成良性循环。

4.3.3.1 产业带的内涵

指一国范围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轴线和支撑骨架。

费洪平(1994):围绕资源富集区、中心城市、交通方便的区位或节点而集聚,所形成的由线状基础设施束相联结和由若干大小不等的中心共同组成的、具有内在经济联系的产业集聚区域。

4.3.3.2 产业带的基本特征

(l)系统性:企业、产业、人口、基础设施…

(2)产业空间集聚性:各中规模不同中心城市在一定区域内集聚…

(3)地域关联性:产业带与周地区联系密切。

(4)相对连续性:并非绝对连成一片。

(5)内部通达性:各经济中心线路贯通。

(6)动态性:不断演化。

4.3.3.3 产业带的基本类型

按空间尺度的不同,分为:跨省级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带、省级行政区内跨次级行政区的区域产业带等多种类型。

按照形成机理的不同,分为:①资源开发促进型产业带。②中心城市和城市群集聚型产业带。

③交通轴线引导型产业带。

按照发展轴线的不同,分为:①沿江河产业带。②沿海产业带。③沿陆路通道产业带。④沿综合运输通道产业带。

产业带的形成一般遵循以“点”带“面”的非均衡路径,是极化过程和扩散过程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结果。

先形成集聚中心,然后沿以交通干线为主的线状设施束扩散延伸,在空间上形成“点—轴”带状结构。

4.3.3.5 区域产业带的边界划分

1.区域产业带边界划分的基本原则

(1)以企业联系和经济关联度高低为主要依据,而非行政界线。

(2)保持经济网络的顺畅性。保证产业带内外经济联系的畅通性,使产业带保持一合理的长度。

2 .区域产业带边界划分的主要指标

反映企业联系的指标:产品、信息、服务等流量。

运输联系指标:货物、客运流量与流向。

商业联系指标:商业批发额与批发方向。

企业组织空间扩展行为指标:公司数量与地方分布。

产业集聚程度指标:工业产值密度、GDP密度、人口密度等。

第5章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地域构成单元理论

◆区域空间结构的类型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过程理论

◆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区域经济的空间开发模式

5.1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组合要素理论

区域经济学考试重点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导论 1. 什么是区域? 特定的地理空间围,可大可小。视研究的问题与规划的目的决定一个区域的围与所要探讨的区域问题。 2、经济区域 从研究经济活动出发,对地理空间的围划定。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围。经常指经济活动相对独立、部经济联系紧密、体系较为完整、具有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围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3、经济区域形成的原因 (1)自然禀赋差异即要素分布的非均衡性。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 (3)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4)创新能力的集中性。 (5)产品和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4、区域经济学

研究对资源、要素和市场在空间上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进社会福利的经济科学。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5、区域开发 区域开发是人类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谋求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区域开发是人们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观行为。 6、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 (1)如何组织区域经济发展。 (2)研究区际关系,经济分工与协作。 (3)区域经济政策。 7 、区位理论的初期研究 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古典区位理论主要发源在20世纪初的德国。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主要包括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运输区位论。 8、农业区位论 杜能认为,影响农业布局,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即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 答案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

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 2.ד是”改为“不是” 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 4.√ 5.√ 四、论述题(要点) 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 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 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1.(1)研究区域经济演变规律,尤其是探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2)研究在国家范围内建立多层经济区域体系,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经济效益最佳的途径。(3)研究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转换升级、区域政策和效应规律。(4)研究区际经济关系发展变动规律,主要包括区际间的均衡与国民经济总效率的关系,区域分工与经济技术协作、区域差异与区际关系的调整等。(5)研究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相关学科成果,完成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和开拓区域经济研究领域。(6)引进国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加强国内外学术研究的交流。

区域经济学(知识要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指导 1、区域:“区域”是由地质构造、气候条件、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等因素共同形成的地球上的一个特定范围,包含着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差异性,特别是自然赋存的不均匀。 2、空间:经济活动中的“空间”,是经济变量、经济现象在一定地理范围内的存在形式和客观实体,它以分布的位置、形态、规模和相互作用为特征,不仅是事物的“容器”,而且是区域发展状态的“指示器”。 3、区域经济: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4、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 5、区域经济的本质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1)“区域经济”的定义:指在人类经济资源总量稀缺、赋存不均和不能或不能完全自由流动的前提下,人类的经济活动与特定的地理位置相结合的复合体。简而言之,“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类经济活动。 2)区域经济”的基本特征:①经济资源分布的差异性;②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性;③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④经济系统的一定完整性。 6、区域经济学的科学定义及其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应用性经济科学。它的基本内涵是:第一,它的研究对象是区域经济发展;第二,它的研究重点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问题”;第三,它的研究要以国家宏观调控和总体战略为指导;第四,它属于应用经济学范畴。 7、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联系实际) 1)“部分先富”论提出: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部分先富”的战略思考:①改革必须首先打破平均主义;②允许和鼓励“部分先富”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和带动作用;③中国的经济建设必须从中国实际出发,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2)“共同富裕”论伟大构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其内涵:①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光辉旗帜,社会主义应当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②共同富裕不是也不可能是同步富裕、同等富裕,部分先富是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③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及其慢富群体。 3)“两个大局”论:改革开放之初,内地支持和帮助沿海加快发展;到一定

区域经济学-课堂笔记-全书梳理---课程整理概要

区域经济学 1 学科特性 年轻性(60年代在世界范围兴起,直至90年代才在中国范围内兴起,一方面说明其“体系不完善”,另一方面则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即“包容性”) 应用性 前沿性 第一章 区域和区域经济学 一 区域的概念: ¥ 1 内涵 区域是一个有限的空间范围 (空间范围的大小不同决定了其空间具有“层次性”) 在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尽可能完整:表明其具有较强的“自组织能力”) # 承担特殊的专业化职能(在全国或者较高系统) 二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于发展 (一)| (二)在西方: 1 从经济问题的产生于矛盾的激化: ) 自组织能力 衍生为内生增长机制 较为完善的地域结构,包含三要素: 腹地 … 核心(中心城市群)网络体系 较为完善的产业结构:合理、协调、弹性(能够很快调整产业结构,适应外部变化) 1956年, 瑞典 , 缪尔达尔,《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 循环积累因果论,(市场经济的结果不是有效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而是扩大,若要有效缩小差距,则需要政府作有效调控) 1960年,艾萨德, 1957年, 赫希曼, 核心与边缘区理论(极化效应,涓滴效应)

^ 2 从学科渊源:(由古典区位论发展而来) 1826年,杜能,《农业区位论》,市场距离为核心影响因素; 1909年,韦伯,《工业区位论》,劳动力、运输为影响因素; 1932年,克里斯泰勒,《中心地理论》, 1940年,廖什,《消费中心理论》 1960年,艾萨德,《区位分析法》 (三)在中国: 1 改革开放之前:以“生产力布局学”为前身 — 2 改革开放之后:放权、让利 【※】中国改革30年中引发的突出的区域经济问题: (1)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基尼系数) :国际区域经济不平衡警戒线 中国省域基尼系数:1978年: 2004年: 在东中西三大区域中,东部地区省域之间的差距最大,而且在同一省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比省域之间的差异更大。 (2)低水平重复建设,区域产业结构趋同 | “五小企业遍地开花”——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 (3)地方保护主义严重 (4)地区之间的分工协作效益丧失 (5)资源两覅额和环境污染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研究对象 从宏观角度研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及其相互联系的决策性科学。 (二)^ (三)研究内容 1 区域机构(产业结构) 区域的本质是一种结构,这种结构的形成过程就是区域的形成过程,区域结构的完善程度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2 区域经济自组织 区域经济增长要素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3 区域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与优化 - 4 区域分工与联系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区域经济学的课后答案 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5.古典区位理论包括哪些内容? 6.古典区位理论向现代区位现论发展的转折点是什么? 7.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8.当代区域经济学有哪些主要流派? 9.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0.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是什么? 11.自然资源的价值表现在哪些方面? 12.如何评价人力资源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 13.区域经济的制度环境由哪些要素构成? 14.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交易成本最小化? 15.中国区域资源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16.实现中国区域资源环境合理利用的政策措施有哪些?17. 区域经济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系是什么? 18.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有哪些? 19.区域经济增长都有哪些模式? 20.增长极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1.发展轴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2.网络模式的基本理论如何表述? 23.区域经济空间转移模式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24. 区域经济产生衰退有几种原因? 2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26.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内涵的异同。 27.钱纳里是如何论述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 28.如何理解区域三次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为什么? 29.为什么说现代第三产业是工业化高度发展的结果? 30.如何选择地区主导产业? 31.如何构造以地区主导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框架? 32.如何评价中国改革开放以前有悖于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工业化道路? 33.为什么中国存在产业结构雷同的顽症? 34.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特征是什么?为什么? 35.21世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36.产业布局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37.影响区位选择的主要机制 是什么? 38.产业布局指向的指向的概念 如何表述? 39.产业布局指向都有哪些类 型? 40.什么是产业布局指向的新 变化? 41.产业布局地域合理规模与 产业聚集的关系是什么? 42.新产业的基本概念是如何 表述的? 43.我国高新产业布局有哪些 特点? 44.绝对成本学说决定的区域贸 易是如何实现的? 45.为什么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 区进行贸易对双方都有好外? 贸易条件是什么?如何实现区 域贸易利益? 46.俄林是如何用双坐标说明区 域要素禀赋与区域贸易格局 的? 47.中国作为大国,如何发挥动 态贸易利益? 48.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 的贸易条件是如何变化的?21 世纪中国如何不断改善国际贸 易条件? 49.以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为 例,说明雁行产业发展形态说在 中国的运用。 50.美国是如何打破地区封锁, 建立全国统一市场的? 51.中国地区贸易格局最大的问 题是什么?如何解决? 52.区域经济合作如何作用于区 域经济发展? 53.如何认识新要素学说?在区 域经济发展中如何培育新要 素? 54.工贸合作对于珠江三角洲地 区经济发展的作用是如何体现 的?如何评价这种作用? 55.中国地区间资金合作的主要 障碍是什么? 56.如何正确认识旅游业与劳务 输出的关系? 57.如何通过技术合作加快落后 地区发展? 58.与世界主要国家比较,中国 城市设置的特点与问题是什么? 59.论述城市化的概念与内涵。 59.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什么? 59.论述中国城市化的轨迹与特 征。 59.论述城乡结构转换对经济发 展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定量分 析。 59.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是如 何揭示城市形成过程的? 60.廖什对中心地理论的主要贡 献是什么? 61.城镇体系有哪些类型?各有 什么特点? 62.如何评价中国的城市发展方 针? 63.为什么在“严格限制大城市 规模”的方针指导下,中国的大 城市规模却增长很快?如何评 价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政策的 绩效? 65.中国城镇规模体系存在的主 要问题是什么? 66.为什么说“增加城市个数是 调整城市规模结构的主要任 务”? 67.为什么需要降低中国的设市 标准? 68.简述基础设施的概念与特 征。 69.简述基础设施投资与区域经 济发展的关系。 70.对中外基础设施的规模、结 构进行比较分析。 71.计算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能 源弹性系数,并解释其曲线。 72.论述三峡建设对中国能源现 代化的意义 73.论述中国交通运输结构的特 点及发展趋势。 74.如何确定区域发展重心? 75.中国区域重心的演变轨迹是 什么?请做出合理的解释。 76.核心区与外围区划分的理论 依据是什么? 77.阐述并解释中国核心区与外 围区变化的基本格局 78.如何理解经济区划的功能和 作用? 79.请分析并评价中国现阶段经 济区划的方案。 80.为什么要制订区域经济发展 战略? 8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基本含 义是什么? 82.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预见性 表见在什么地方? 8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各类模 式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区? 84.我国目前实施的是哪类区域 经济发展战略? 85.区域定位在区域发展战略的 制定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86.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体 系包括哪几个主要类型? 87.区域产业结构与重点产业是 什么关系? 88.区域经济规划的基本内容有 哪些? 89.制定区域经济政策的理论基 础由哪几个方面构成? 90.如何理解“超国家层面的区 域经济政策”? 91.区域经济政策的作用表现在 哪些方面? 92.各类区域经济政策之间有哪 些联系? 93.简述区域经济政策中的区域 产业的投资政策。 9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哪些质 的规定性? 95.区域创新政策作用在区域经 济发展的哪些方面? 96.如何估量地方政府对区域经 济发展的作用? 97.你对目前关于区域经济政策 理论的争论有什么看法? 98.什么是地区投资环境?它由 哪些要素组成? 100.地区经济环境包含哪些内 容?、 101.地区的文化、政治和法律环 境对区域经济发展起什么作 用? 102.区域投资环境评价有哪些 方法? 103.什么是地区形象?为什么 要塑造地区形象? 104.塑造地区形象要遵守哪些 形象? 105.区域信息标志的建立有什 么作用? 106.为什么说世界经济一体化 为区域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 好的历史机遇? 107.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 史使命是什么?为什么? 108.区域经济学发展与分化的 趋势是什么? 109.举例说明区域经济理论对 产业选择的作用。 110.请列举出区域经济学未来 主要的发展方向。 答案 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 么? 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它 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 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地区 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 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 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 的功能;应该与其他地区建立什 么样的技术经济联系,如何建立 这样的联系。这是区域经济学必 须回答的问题,是研究任何区域 经济发展起码要解决的问题,也 是别的学科不能替代的研究领 域。 广义的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 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区域 经济学是以特定的空间为研究 对象的,而所有的经济现象都会 在这一空间发挥作用,区域经济 学必须研究在各种经济现象的 交互作用下,区域经济作为一个 相对独立整体的一般发展规律。 因此,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 其他相关的经济学知识,研究它 们在区域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 作用方式和作用特征。同时,区 域经济学是以一定的地理空间 为研究对象的,因此,研究区域 经济学必须要熟悉地理学。实际 上,区域经济学是地理学与经济 学相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各种 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发展变 化规律的科学。区域经济学是一 门应用性很强的边缘科学。 2.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 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 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深入 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 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 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 命。 第一,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 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伴随 着进入2l世纪的钟声,人类社 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发达 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

延边大学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知识讲解

延边大学2015级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期末复习重点

区域经济学期末重点 第五章总部经济 1、总部经济的概念与内涵诠释 (1)区域经济的层面:总部经济形成和发展的主体是区域; (2)城市经济的层面:区域中心城市是主体; (3)总部经济的层面:总部是指在企业系统中独立于生产环节但对其具有指挥和控制权的决策机构; (4)微观经济的层面:企业因为发展的需要,将总部从运营系统中分离出来,使之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并且总部与生产环节发生了空间上的分离。 2、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 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评价体系设计有三个层级: (1)一级指标层按照城市总部经济的内涵和发展条件设计,由基础条件、商务设施、研发能力、专业服务、政府服务和开放程度构成; (2)二级指标主要是表现一级指标所蕴涵的细分领域; (3)三级指标是衡量城市总部经济发展能力的具体指标。 3、不同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 (1)向心城市化:影响因素:工业化和人口增长 特征:城市中心区域形成和发展,由外围的落后地区向中心移民。 (2)城市郊区化:影响因素:技术与经济的发展;规模不经济,工业结构的改变,由工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转变,城郊基础设施的建设。 特征:中心城市进一步发展,出现市郊区,向中心城市移民的速 度减慢,城市拥挤,出现分散化趋势。 (3)逆城市化:影响因素:通信条件改善,工业结构继续变化 特征:内城区衰落,出现新的城镇 (4)再城市化:影响因素: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信息网络推动新的信息革命特征:新的城市体系与格局形成 第六章区域经济梯度发展理论 1、经济发展的梯度概念 (1)杜能的农业圈理论系统地阐明了农业经济集约化水平由中心城市向四周农牧业区逐级下降,经历多个梯度最终变成荒野的过程。 (2)韦伯利用等费线来探究各种类型工厂的生产成本在地区间的变化梯度并据此找出工厂的最优区位。 (3)现代生产布局研究中,各国普遍遇到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需要绘制地区经济发展梯度图。 2、经济发展的梯度转移理论的内容 (1)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 (2)创新活动发源于高梯度地区,按顺序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 (3)梯度转移主要是通过多层次城市系统扩展开来。创新在空间上的扩展主要有局部范围的与

(完整版)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 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 二、简答题 1.区域的特征 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 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 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 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高洪深《区域经济学》第4版教学大纲

《区域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Regional Economics 课程编号:131507013 学时:48学分:2.0 适用对象: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 先修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的一门分支学科,是研究区域经济的形成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联系以及与此有关的政府决策的科学。区域经济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尚未完全形成自己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其理论与方法发展十分迅速,在各国解决区域问题,缩小区际差异,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也十分广阔。现代区域经济学尤其强调企业、产业和区域经济有机融合的全新理念。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国家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理论与方法以及区域经济案例等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这一新兴应用经济学科,使学生掌握,学会区域经济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实际解决区域经济问题的思想和能力。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区域观,掌握简单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一是掌握区位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生产布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际分工协作发展,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等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学会运用区域经济理论研究现实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区域经济学与新区域经济观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二、区域经济学的发展 第二节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 一、研究对象及其内涵 二、主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一、新区域经济观的基本内涵 二、拓展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建立新区域经济观 2. 教学基本要求: 本章要使学生对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主要研究内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要求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形成发展的过程。重点掌握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和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领域。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区域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新区域经济观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新区域经济观 4. 教学建议: 第二章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1. 基本内容 第一节区位概念 一、经济区位

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资料讲解

学习区域经济学的心得体会 张雪丽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通过学习区域经济学,我初步的了解到了区域经济学学科知识的概念及其实际应用,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一体化,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若干重点问题,国土开发与空间布局等内容。 之所以学习区域经济学,是因为我想用用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地方经济,学会观察到一些新情况,推断出一些新结论,能够对自己的科研学术有所帮助。区域经济是一个国家经济的空间系统,是经济区域内部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是经济区域的实质性内容。通过学习,认识到:(1)区域经济学是运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空间组织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性应用科学。(2)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和揭示区域与经济相互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力的空间分布及发展规律,探索促进特定区域而不是某一企业经济增长的途径和措施,以及如何在发挥各地区优势的基础上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提高区域整体经济效益,为政府的公共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3)具体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规律性问题(包括区域特征分析,目标与政策、手段,产业结构演进,人口增长与移动,城市建设与布局,区域国土规划,区域联合与区际利益的协调,区域比例关系。学科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城市化与城市经济问题、空间结构理论、区域生产力布局、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农村经济、区带规划及管理、区域投融资等。 结合当前中国国内经济发展情况,国家或地区层面很需要搞区域平衡。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这三个经济极有望发展成为世界级的经济带城市群。可中国太大人太多,而这三个又集中在东部沿海,造成中国经济发展区域很不平衡。中西部落后太多。全中国有13亿人口,东部沿海4个亿(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和港澳台)东北1个亿,中部4个亿(山西、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西部4个亿(西北部分: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新疆、西藏、青海,西南部分: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东部比较发达,转入重工化阶段,需要做的是产业升级和城乡统筹);东北是老工业基地,需要的是提升技术,重焕活力。对比之下中西部(除西藏、青海限制开发外)需要要做不仅是提高工业化程度,还有城乡统筹解决二元问题,重工化也得齐头并进。按照工业发展规律,那就得按照规模经济来抓,产业集群,抓优势产业,突出特色,区域内配套,区域外比较优势分工,不过话又说回来,中西部各区域之间也没什么太大的区别,只是地理位置而已。因为中西部没有面向海外的地理优势(除广西外),不能以外贸为动力,但是可以承接东部沿海中间产品的产业分工,也就是给沿海出口做配套,不过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产业估计不太合适。中西部虽然基础还是有,但是不可能只靠本区域的力量,必须引进外部资金技术才能跨越发展,那就有对待国内资本和外资的问题了,得由国家层面干预,不然地方政府会比较短视。除要服从全国的布局外,一些产业还是以满足本区域为主。因为产业布局地域分散,但可以资本集中也不会造成太盲目的竞争。特别是一些需要高度集中的产业,但是生产是可以分散的,用于满足本地市场。 造成我国各区域之间发展差距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资本市场发展不均衡是导致我国各经济区域差距较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对四大经济区域资本市场

区域经济学知识点总结

区域经济学 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

政治等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连续性 开放性

区域经济学第一章导论

第一章导论 教学目的:本章是全课程的总纲,通过学习了解和掌握区域、区域经济、经济区域的基本概念,熟悉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掌握经济区域构成要素与发展要素。 教学重点:重点是掌握区域的概念、区域分异基础和研究对象容。 教学难点:区分区域、区域经济与经济区域几个概念。 课、学时:3课时 教学容: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的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的界定 (一)概念界定 区域,是一个客观上存在的,又是抽象的人们观念上的空间概念,它往往没有严格的畴和边界以及确切的方位,地球表面上的任何一部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几个国家均可称为一个区域。 地理学定义区域为地球表面的地域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一般按其自然地理特征,即部组成物质的连续性特征与均质性特征来划分。 政治学把区域看成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这种地域单元主要是按行政权力覆盖面而划分。 社会学把区域看做为相同语言、相同信仰和民族特征的人类社会聚落,区域可以超过国界和行政边界,也包括不同的自然地理单元。 目前,在经济学中关于区域的概念迄今尚未明确定义。 1922年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直属经济区划问题委员会定义:所谓区域应该是国家的一个特殊的经济上尽可能完整的地区。这种地区由于自然特点、以往的文化积累和居民及其生产活动能力的结合而成为国民经济总链条中的一个环节。 美国区域经济学家胡佛认为:区域是基于描述、分析、管理、计划或制定政策等目的而作为一个应用性整体加以考虑的一片地区。它可以按照部的同质性或功能一体化原则划分。 我国学者认为:所谓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它是通过选择与特定问题相关的特征并排除不相关的特征而制定的。也就是说,区域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 区域乃为有聚力的地区。区域所包含的地区具有同质性,经济上有密切的相关性、协调运转的整体性、相互交叉的渗透性。 区域概念所包含的基本涵: 首先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同时也是有限的空间围。 第二,区域一般来说包括于某一主权国家的疆域(有时可能相等),中央政府对它拥有政治、经济方面的控制权,或中央政府的代表代理中央政府行驶控制权。

北大区域经济学博士学习安排

区域经济学专业 1.专业与方向介绍 (1)城市与区域经济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经济学理论、方法及应用,主要包括城市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地方政府经济学理论与方法与城市公共政策分析,强调经济学、地理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多学科交叉。 (2)区域分析与规划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城市与区域分析方法以及城市与区域规划的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城市和区域系统分析的各种定量方法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以及城市与区域管理、城市与区域规划、经济发展规划与管理、旅游规划、城市土地利用、房地产开发与管理等,强调城市与区域数量分析方法及其在规划中的应用。 (3)经济地理方向 本方向主要研究经济地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企业区位理论、产业转移理论、新产业空间和创新体系理论与方法、产业集群理论等方面。强调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交叉。 2.学习年限与学分要求 (1)学习年限:全日制博士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4年,在职博士生4-8年;硕博连读学生的基本学习年限为5年,从硕士入学起在校学习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8年。 (2)博士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19学分 院校必修:7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公共课) 外国语(公共课) 专业必修:9学分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区域发展理论与实践 专业基础课:9学分 房地产经济与管理(选修) 城市经济与城市政策分析(选修) 交通与土地利用规划专题(选修) 计算空间经济学(选修) 高级区域经济学(选修) 以上学分规定为学生应修学分的最低要求,学生可以在完成以上学分要求基础上在学院与全校范围内选课。具体课程内容由导师与学生围绕培养目标商量确定。

(3)硕博连读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48学分 院校必修:14学分 马列主义理论课(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外国语(硕士课程+博士课程) 专业必修:18学分 高级微观经济学 高级宏观经济学 高级计量经济学 高级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前沿讨论 文献选读 3.学习安排与基本要求 (1)博士学生在其入学后的第三、四学期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硕博连读学生在其博士阶段第二学年初进行由考试委员会主持的学科综合考试。学生进行综合考试前须已修完所有必修课学分,参加综合考试前需提交三篇论文,考试方式为答辩式。 (2)所有学生都需在开题报告会上进行答辩,学位论文撰写时间一般不低于两年(包括寒假时间),最后参加博士论文答辩。 (3)所有学生都需在学习期间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至少两篇具有较高质量的论文。

区域经济学教材

区域经济学 Seminar in Regional Economics 32学时2学分 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理论经济学科,作为专题课程,它以区域经济为对象,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一般规律。主要任务是探讨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为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问题研究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经济学、农村经济学、城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本课程面向我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课,是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之一。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学习,应着重理解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经济发展变化规律。了解经济区位决策与产业结构理论;掌握区域内部经济结构与变动规律和区际分工协作理论与应用;了解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基本框架和政策体系;学会运用区域经济有关理论方法分析我国国情和区情。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第一讲导论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本章难点是经济区域概念。 教学时数:2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方伦:《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载《区域经济研究》1988年第1期。 3.林德全:《区域经济规划理论与实用方法》,载《数量经济、技术经济资料》1986年专辑。 4.周起业等:《区域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5.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6.刘再兴等编:《生产布局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年版。 第一节区域及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一、区域概念界定 二、区域分异客观基础 第二节区域经济问题与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一、西方国家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形成与发展 三、改革开放深入与中国区域经济所面临主要问题 第三节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内容 一、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及其含义 二、区域经济学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讲经济活动区位 教学目与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是经济区位含义;本章难点是区位决策。 教学时数:3 教学参考书: 1.艾德加.M.胡佛、弗兰克.杰莱塔尼:《区域经济学导论》(中译本),上海远东出版社1992年版。 2.陆大道:《区位论及区域研究方法》,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第一节基本概念 一、经济区位 二、区位单位 三、区位因素 四、区位决策

区域经济学主要理论

一、农业区位理论 农业区位理论创始人是德国经济学家·杜能,他于1862年完成了农业区位论专著《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之关系》(简称《孤立国》)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区位理论的古典名著。 (一)杜能“孤立国”理论的前提条件: 1.在“孤立国”中只有一个城市,且位于中心,其他都是农村和农业用地。农村只于该城市发生联系,城市是孤立国中农产品的唯一销售市场,农村靠该城市供给工业品。 2.马车是城市与农村间唯一的交通工具。 3.“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孤立国”与外部世界隔绝。 4.农产品的运费和重量与其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呈正比。 5.农业经营者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并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调整他们的经营品种。(二)杜能农业区位理论的主要容: 1.杜能区位理论的基本经济分析: 市场上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决定农业经营的产品和经营方式,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为生产成本和销售成本之和,运输费用决定农产品的总生产成本。因此经营者的最大利润(P),由农产品生产成本(E)、市场价格(V)、运费(T)三个因素组成,有:P = V -(E﹢T)。根据假设,农产品价格由该城市市场决定,而在一定时期“孤立国”各种农产品的价格应该是固定的,因此V为定值;因为“孤立国”中各地区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所以E也为常数。故上式可以写成:P﹢T = V -E=K。K为常数,也就是利润加运费等于一个常数,即只要运费压缩

到最小,就能实现利润最大化。 2.杜能圈: 根据区位经济分析和区位地租理论,杜能在 《孤立国》中提出了六种耕作制度,每种耕作 制度构成一个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以城市为中 心,围绕城市呈同心圆状分布:第一圈为自由 农业区,主要生产易腐难运的农产品;第二圈为林业区,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为谷物轮作区,主产粮食;第四圈为草田轮作区,主供谷物和畜产品;第五圈为三圃农作制1,本圈1/3种黑麦,1/3种燕麦,其余1/3休闲;第六圈为放牧区或畜牧业区。 3.杜能圈的修正模型: 由于根据假设前提得出的农业空间地域模型过于理论化,与实际不太相符。因此,杜能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和可通航河流的存在对杜能圈进行修正(如下图)。他假定有一条通航河流可达中心城镇,若水运的费用只有马车运费的1/10,于是一个距城100英里且位于河流边上的农场,与一个同城市相距10英里远,位于公路边上的农场是等同 的。这时,农作物轮作区将 沿着河流两岸延伸至边界。 另外,如果“孤立国”周 围出现其他小城市,这样大 1三圃制是一种典型的西方农庄的轮耕制度。耕地被划为条形,封建主的土地和农奴的土地互相交错。耕地大致被分为春耕、秋耕、休闲三部分,轮流用于春播、秋播、休闲。每一块土地在连续 耕种两年之后,可以休闲一年。

区域经济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导论 一.名词解释 1.区域: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 2.区域经济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广义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 3. 区域开发:是指一定的开发主体对特定区域的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种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在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最大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简答题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区域经济发展(2)区际经济关系(3)区域经济政策。 2、区域开发的影响:该主观行为如果是科学合理的,就会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如果是伪科学、不合理的,就是限制区域经济的发展。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 一、名词解释 1.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环境中一切对人类社会物质生产有用的物质。 2.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3.人力资本:是指以人力资源为核心,主要以人的能力的利用、开发为表现的,包括教育、工作经验以及人口的健康营养状况等因素在内的资本形式。 二、简答题 1.自然资源利用的特点 1.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2.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减少、依赖程度降低的趋势

3.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协调越来越重要 2.区域自然资源利用的类型 1.纯自然资源型。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的区域往往有着储量巨大的一种甚或多种重要的矿产资源。 特点是:以自然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为区域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四种基本类型:高消耗高效益型(如美国)和高输出高收益型(如中东各石油输出国等):在资源消耗殆尽后区域仍能持续发展。 高消耗低效益型(如苏联、中国)和高输出低收益型(如非洲资源输出国和我国中西部地区的资源输出省份):一旦资源消耗完毕,严重影响整个 区域的发展。 2.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结合型(四种发展模式里最好的一种,典型例子:美国。) 这是一种综合利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有极好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同时各项社会资源也十分丰富,因此这类 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一方面利用其自然资源的优势,建立和发展那些以资源为基 础的产业(如重工、化工等),以促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利用本区域 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具有高附加值和高活力的第三产 业,从而使区域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 3.社会资源为主、自然资源为辅型 属于该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都是因自然资源,特别是矿产资源十分贫乏,因而区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区域内社会资源的深度开发。由于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社会资源丰富,环境质量状况良好,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到了较好的统一,因而是一种符合未来发展趋势和极具发展潜力的发展模式。属于这种类型的区域和国家有日本、瑞士等资源贫乏的发达国家和中国的上海、北京、江苏等较发达的省(直辖市) 4.资源缺乏型(属于这类发展模式的国家有非洲和中南美洲的一些小国。) 属于这一类型的区域,一般来说既缺乏可供大规模开采的矿产资源,自然资源也十分贫乏,同时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社会资源也十分稀缺,因此区域的自我发展能力低下。在没有大量的外力援助的情况下,这些区域的发展缓慢,呈低水平状态,同时还易陷入纳克斯所说的“贫困恶性循环”之中。 3.自然资源的优势评价(p.2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