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妇产科学重点(任课老师给的重点)

妇产科学重点(任课老师给的重点)

妇产科学重点(任课老师给的重点)
妇产科学重点(任课老师给的重点)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女性外生殖器包括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和阴道前庭。P5

2、子宫:P6 (可能为选择题)

1)呈前后略扁的倒置梨形,重约50g,长7-8cm,宽4-5cm,厚2-3cm,容量约5ml。子宫上部较宽称为宫体,宫体顶部称为宫底,宫底两侧称为宮角,子宫下部较窄呈圆柱状称宫颈。

2)宫体与宫颈比例因年龄而异:女童期为1:2,成年妇女为2:1,老年期为1:1。

3)宫腔为上宽下窄的三角形,宫体与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非孕期长约1cm,妊娠期逐渐伸展变长,妊娠末期可达7-10cm,形成子宫下段,其上端称解剖学内口,其下端称组织学内口。

4)宫颈内腔呈梭形,称宫颈管,成人长2.5-3cm,下端称宫颈外口。未产者呈圆点状,已产者因分娩时裂伤,多呈“一”字形。

3、子宫组织结构P6 (可能为选择题)

1)宫体:宫体壁由内向外分为子宫内膜层、肌层和浆膜层。

①子宫内膜层:分为致密层、海绵层和基底层。前两层统称为功能层,收卵巢性激素影响,发生

周期性变化而脱落。

②子宫肌层:大量平滑肌束+少量弹力纤维。可分为3层:内环、中交叉、外纵。非孕时厚0.8cm

③子宫浆膜层:为覆盖宫底部及其前后面的脏腹膜。在子宫前形成膀胱子宫陷凹;后方形成直肠

子宫陷凹。

2)宫颈:结缔组织+少量平滑肌纤维+血管及弹力纤维。宫颈管粘膜为单层高柱状上皮;-粘膜内腺体分泌碱性粘液,形成粘液栓——受性激素影响发生周期性变化;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宫颈癌好发部位。

4、子宫韧带P7 (掌握韧带的作用、解剖位置以及手术时应切除的韧带)

1)圆韧带:起自宫角的前面、输卵管近端的稍下方,在阔韧带前叶的覆盖下向前外侧走行,到达两侧骨盆侧壁后,经腹股沟管止于大阴唇前端。有维持子宫呈前倾位置的作用。

2)阔韧带:位于子宫两侧呈翼状的双层腹膜皱襞,有覆盖子宫前后壁的腹膜自子宫侧缘向两侧延伸达盆壁而成,能够限制子宫向两侧倾斜。分为前后两叶,其上缘游离,内2/3包裹

输卵管(伞部无腹膜遮盖),外1/3部移行为骨盆漏斗韧带(卵巢悬韧带),卵巢动静

脉由此穿行。卵巢内侧与宫角之间的阔韧带稍增厚称卵巢固有韧带或卵巢韧带。卵巢

与阔韧带后叶相接处称为卵巢系膜。在输卵管以下,卵巢附着处以上的阔韧带称输卵

管系膜。在宫体两侧的阔韧带中有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管及大量疏松结缔组织,

称为宫旁组织。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均从阔韧带基底部穿过。

3)主韧带(宫颈横韧带):在阔韧带的下部,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是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

4)宫骶韧带:起自宫体宫颈交界处后面的上侧方,向两侧绕过直肠到达第2、3骶椎前面的筋膜。

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5、动脉:1) 卵巢动脉:自腹主动脉分出;2)子宫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分支;3)阴道动脉:为

髂内动脉前干分支;4)阴部内动脉:为髂内动脉前干终支。P8

6、骨盆的组成P9

1)骨盆的骨骼:由骶骨、尾骨及左右两块髋骨组成。每块髋骨由髂骨、坐骨及耻骨联合融合而成。骶骨由5-6块骶椎融合而成。尾骨由4-5块尾椎合成

2)骨盆的关节:耻骨联合、骶髂关节和骶尾关节。

3)骨盆的韧带:骶结节韧带及骶棘韧带。骶棘韧带宽度即坐骨切迹宽度,是判断中骨盆是否狭窄的重要指标。

7、骨盆底P10~11

1)外层:由会阴浅筋膜及其深面的3对肌肉及一括约肌组成。(球海绵体肌、坐骨海绵体肌、会阴浅横肌、肛门外括约肌)

2)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其间的一对会阴深横肌及尿道括约肌组成。3)内层:由肛提肌及其内、外面各覆一层筋膜组成。自前向后依次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

肛提肌分3部分: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8、输尿管P11

为一对圆索状肌性管道。长约30厘米。由黏膜、肌层、外膜构成。全长约30cm,粗细不一,内径最细3~4mm,最粗7~8mm。起自肾盂,在腹膜后沿腰大肌前面偏中线侧下行(腰段);在骶髂关节处跨越髂外动脉起点的前方进入骨盆腔(盆段);并继续在腹膜后沿髂内动脉下行,到达阔韧带基底部向前内方行,在宫颈部外侧约2厘米处,于子宫动脉下方穿过,在位于宫颈阴道上部的外侧1.5~2.0厘米处,斜向前内穿越输尿管隧道进入膀胱。结扎子宫动脉及打开输尿管隧道时应避免损伤输尿管。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排卵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月经的出现是生殖

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P14 (名解)

2、月经血特征:暗红色,混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及脱落阴道上皮细胞。月经血中含有前列

腺素及来自子宫内膜的大量纤溶酶。月经血不凝,出血多时可出现血凝块。P14 3、正常月经的临床表现:P14

正常月经具有周期性。出血的第1日为月经周期的开始,相邻两次月经第1日的间隔时间,称为一个月经周期。一般为21~35日,平均28日。每次月经持续时间称为经期,一般为2~7日,多为3~5日。一次月经的总失血量为经量,正常经量为30~50ml,超过80ml为月经过多。

4、卵巢的功能:1)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殖功能;2)产生性激素的内分泌功能。P15 (填空)

5、卵巢合成及分泌的性激素P17

1)均为甾体激素,主要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

2)甾体激素基本化学结构为环戊烷多氢菲。含21个碳原子为孕激素,如孕酮;含19碳原子为雄激素,如睾酮;含18个碳原子为雌激素,如雌二醇、雌酮和雌三醇。

6、雌激素合成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P17~18

卵巢雌激素的合成是在LH和FSH的作用下,由卵泡膜细胞核颗粒细胞共同完成。卵泡膜细胞上有LH收体,LH与LH受体结合后,使卵泡膜细胞内的胆固醇转化为睾酮和雄烯二酮,睾酮和雄烯二酮透过基底膜从卵泡膜细胞进入颗粒细胞内,。颗粒细胞上有FSH受体,FSH与FSH受体结合后激活颗粒细胞内的芳香化酶活性,将睾酮和雄烯二酮分别转化为雌二醇和雌酮,此为雌激素合成的两种细胞-两种促性腺激素学说。如教材P18 图3-5

7、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生殖激素的反馈调节P19 图3-6

1)长反馈:是指卵巢分泌到循环中的性激素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

2)短反馈:是指垂体激素对下丘脑GnRH分泌的负反馈。

3)超短反馈:是指GnRH对其本身合成、分泌的抑制。

8、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1)分泌期早期:核下空泡;2)分泌期中期:顶浆分泌。P19

9、雌激素的生理作用P22 (可能为问答、多选)

1)促使子宫发育,肌层变厚,血运增加,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2)使子宫内膜增生;3)使宫颈口松弛,宫颈粘液分泌增加,质变稀薄,易拉成丝状;4)促进输卵管发育,加强输卵管节律性收缩的振幅;5)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6)使乳腺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7)有助于卵巢积储胆固醇;8)对下丘脑的正负反馈调节;9)促进钠水储留;10)维持促进骨质代谢。

10、孕激素的生理作用P23 (可能为问答、多选)

1)降低妊娠子宫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减少子宫收缩;2)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3)使宫颈口闭和,黏液减少;4)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5)阴道上皮细胞脱落加快;6)促进乳腺腺泡发育成熟;7)对下丘脑的负反馈作用;8)促进水钠排泄;9)兴奋体温调节中枢。排卵后基础体温升高0.3~0.5℃。

第四章妊娠生理

1、受精卵着床必须具备的条件:1)有透明带消失;2)胚泡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3)

胚泡和子宫内膜同步发育且功能协调;)孕妇体内有足够数量的孕酮,子宫有一个极短的敏感期允许受精卵着床。P25

2、胎儿循环系统的解剖学特点:P27

1)脐静脉1条,生后闭锁为肝圆韧带。脐静脉末支静脉导管生后闭锁为静脉韧带;2)脐动脉2条,生后闭锁,与相连的闭锁的腹下动脉成为腹下韧带;3)动脉导管位于肺动脉及主动脉弓之间生后闭锁为动脉韧带;4)卵圆孔生后开始关闭,生后6月完全闭锁。

3、胎盘由羊膜、叶状绒毛膜和底蜕膜构成。P29

4、胎盘的物质交换及转运方式P30

1)简单扩散:O2、CO2、水、脂肪酸、钠钾电解质;2)易化扩散:葡萄糖;3)主动运输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及钙、铁等。

5、胎盘功能包括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排除胎儿代谢产物、分泌激素、防御功能以及合成功

能等。P30

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P31

由合体滋养细胞产生的糖蛋白激素。至妊娠8~10周血清浓度达最高峰,为50~100KU/L,持续约10日迅速下降,至妊娠中晚期血清浓度仅为峰值的10%,持续至分娩。分娩后若无胎盘残留,产后2周内消失。

7、hCG的功能P31 (可能为多选)

1)维持月经黄体寿命,成为妊娠黄体增加甾体激素分泌维持妊娠;2)促进雄激素芳香化转化为雌激素能刺激孕酮的形成;3)抑制植物凝集素对淋巴细胞刺激作用HCG能吸附于滋养细胞表面以免胚胎滋养层被母体淋巴细攻击;4)刺激胎儿睾丸分泌睾酮,促进男性性分化;5)能与母体甲状腺细胞TSH受体结合,刺激甲状腺活性。

8、胎膜由绒毛膜和羊膜组成。P33

9、脐带P33 (可能为选择题)

妊娠足月脐带长30~70cm,平均55cm,直径0.8~2.0cm,表面有羊膜覆盖呈灰白色;脐带断面中央有一条脐静脉,两侧有两条脐动脉,血管周围为含水量丰富的华通胶有保护脐血管作用。脐带是母体及胎儿气体交换营养物质供应和代谢产物排出的重要通道。脐带受压可致胎儿窘迫甚至危及胎儿生命

10、羊水P33 (可能为选择题)

1)羊水的来源:妊娠早期羊水,来自母体血清经胎膜进入羊膜腔的透析液;妊娠中期后,胎儿尿液为羊水主要来源,羊水的渗透压逐渐降低;妊娠晚期胎儿肺参与羊水生成。

2)羊水的吸收:约50%由胎膜完成。妊娠足月胎儿每日吞咽羊水500~700ml,脐带每小时能吸收羊水40~50ml。

3)羊水量:妊娠8周5~10ml;妊娠10周30ml;妊娠20周约400ml;妊娠38周约1000ml;

此后羊水量渐少,妊娠足月约800ml;过期妊娠羊水量明显减少,可<300ml。

4)羊水性状及成分:妊娠足月羊水比重为1.007~1.025,pH值约为7.20,水分98%~99%,1%~2%为无机盐及有机物。妊娠早期羊水为无色澄清液体;妊娠足月羊水略混浊、不透明

可见羊水内悬有小片状物。

11、妊娠期子宫的变化P34 (可能为选择题)

1)子宫体:宫体逐渐增大变软,主要肌细胞肥大。子宫腔容量增加1000倍(5000ml)。子宫重量增加20倍(1000g)。宫底于妊娠后期增长最快,子宫下段次之,宫颈最少。自妊娠12~14周起,子宫出现不规则无痛性收缩,特点为稀发和不对称,无疼痛感觉,称为BraxtonHicks收缩。2)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cm,妊娠后变软,妊娠10周明显变软。妊娠12周以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扩展成宫腔的一部分,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可伸展至7~10cm

3)宫颈:于妊娠早期,宫颈充血及组织水肿,致使外观肥大、着色及变软。宫颈管内腺体肥大,

宫颈粘液分泌量增多,形成粘稠的粘液栓,有保持子宫腔免受外来感染侵袭的作用。临产时,宫颈管变短并出现轻度扩张。

12、妊娠期心脏的变化P35(可能为选择题)

心尖搏动左移1~2cm,心浊音界稍扩大,心尖区Ⅰ~Ⅱ级柔和吹风样收缩期杂音,心脏容量至妊娠末期增加10%,心率于孕晚期休息时每分钟增加10~15次,心电图因心脏左移出现电轴左偏约15°。

13、妊娠期血液的改变P36 (可能为选择题)

1)血容量:于妊娠6~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增加40%~45%,平均增加1450ml,维持此水平直至分娩。血浆增加多于红细胞增加,出现血液稀释。

2)红细胞:红细胞计数3.6×1012/L,血红蛋白值约为110g/L,血细胞比容0.31~0.34,孕妇储备铁0.5g,易缺铁,妊娠中、晚期开始补充铁剂。

3)白细胞:从妊娠7~8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0周达高峰,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增多,单核细胞和嗜酸粒细胞几乎无改变。

4)凝血因子:妊娠期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均增加,仅凝血因子Ⅺ、XIII降低。血小板数无明显改变,妊娠晚期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轻度缩短,妊娠末期红细胞沉降率加快。

第五章妊娠诊断

1、早期妊娠的症状与体征P39

1)症状:停经、早孕反应、尿频

2)体征:子宫增大、黑加征(Hegar sign)、乳晕着色加深

2、中晚期妊娠的症状与体征P40

子宫增大、胎动、胎体、胎儿心音

3、胎心音P40 (可能为选择题)

于妊娠12周用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能够探测到胎心音,妊娠18~20周用听诊器经孕妇腹壁能听到胎儿心音。每分钟120~160次。

4、胎产式、胎先露及胎方位的种类及关系P43 表5-2

第六章产前保健

1、推算预产期(EDC):按末次月经第一日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P44

2、骨盆外测量(所有径线的正常值及意义)

1)髂棘间径(IS):测量两髂前上棘外缘的距离,正常值为23~26cm。P47

2)髂嵴间径(IC)):测量两髂嵴外缘最宽的距离,正常值为25~28cm。P47

3)骶耻外径(EC):测量第5腰椎棘突下至耻骨联合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8~20cm。此径线可以间接推测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是骨盆外测量中最重要的径线。测得的骶耻外径值减去1/2尺桡周径值,即相当于骨盆入口前后径值。P47

4)坐骨结节间径(IT)或称出口横径(TO):测量两坐骨结节内侧缘的距离,正常值8.5~9.5cm。此径线直接测出骨盆出口横径的长度。若此径值小于8cm时,应测量出口后矢状径。P47 5)出口后矢状径:为坐骨结节间径中点至骶骨尖端的长度。正常值为8~9cm。出口后矢状径与坐骨结节间径值之和>15cm,表明骨盆出口无明显狭窄。P47

6)耻骨弓角度:正常值为90°,小于80°为不正常。此角度可以反映骨盆出口横径的宽度。P48 3、骨盆内测量(所有径线的正常值及意义)

1)对角径(DC):为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岬上缘中点的距离,正常值为12.5~13cm,此值减去1.5~2cm,即为骨盆入口前后径的长度,又称真结合径。正常值为11cm。测量时期以妊娠24~36周、阴道较松软时进行为宜。P48

2)坐骨棘间径:测量两坐骨棘间的距离,正常值约为10cm。是中骨盆最短的径线。P49

3)坐骨切迹宽度:代表中骨盆后矢状径,其宽度为坐骨棘与骶骨下部间的距离,即骶棘韧带宽度。若能容纳3横指(5.5~6cm)为正常,否则属中骨盆狭窄。P49

4、胎动计数:>30次/12小时为正常,<10次/12小时提示胎儿缺氧。P51

5、胎心率基线(BFHR):是指在无胎动和无子宫收缩影响时,10分钟以上的胎心率平均值。振幅

变动范围正常为10~25bpm,摆动频率是指1分钟内波动的次数,正常≥6次。P51

6、胎心率减速分为3种:P52

1)早期减速(ED):特点是FHR曲线下降几乎与宫缩曲线上升同时开始,下降幅度小于50 bpm,持续时间短,恢复快。一般发生在第一产程后期,不受孕妇体位或吸氧而改变。2)变异减速(VD):特点是胎心率减速与宫缩无固定关系,下降迅速且下降幅度大(>70 bpm),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但恢复迅速。一般认为由宫缩时脐带受压兴奋迷走神经引起。3)晚期减速(LD):FHR减速多在宫缩高峰后开始出现,时间差多在30~60秒,下降幅度小于50bpm,胎心率回复水平所需时间较长。一般认为是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缺氧的表现。7、无应激试验(NST):P52

正常:至少有3次以上胎动伴胎心率加速>l5bpm,持续时间>15秒;

异常:胎动数与胎心率加速数少于前述情况或胎动时无胎心率加速。

8、缩宫素激惹试验(OCT):又称宫缩应激试验(CST)P53

1)阴性:无晚期减速或明显的变异减速。

2)阳性:超过50%宫缩有晚期减速,即使宫缩频率少于10分钟3次。

3)可疑阳性:有间断的晚期减速或有明显的变异减速。

4)可疑的过度刺激:宫缩频率>1次/2分钟,或每次宫缩持续时间>90秒,且每次宫缩胎心均减速。5)试验不满意:宫缩10分钟<3次,或产生不能解释的结果。

9、胎盘功能检查P54 (可能为选择题)

1)胎动:12小时>10次为正常

2)孕妇尿雌三醇值:正常值为>15mg/24h尿,10~15mg/24h为警戒值,<10mg/24h为危险值。3)测定孕妇血清人胎盘生乳素(HPL):若该值于妊娠足月<4μg/L,或突然降低50%,提示胎盘功能低下。

4)缩宫素激惹试验:无应激试验无反应(阴性),缩宫素激惹试验阳性提示胎盘功能减退。

5)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6)胎儿电子监护与B型超声联合行胎儿生物物理监测。

10、胎儿成熟度检查P54 (可能为选择题)

1)羊水卵磷脂/鞘磷脂比值:若该值>2,提示胎儿肺已成熟。

2)羊水泡沫试验或震荡试验:若两管液面均有完整的泡沫环,提示胎肺成熟。

3)羊水肌酐值:若该值≥176.8μmol/L(2mg/dl),提示胎儿肾已成熟。

4)羊水胆红素类物质值:若用△OD450测该值<0.02,提示胎儿肝已成熟。

5)羊水淀粉酶值:若以碘显色法测该值≥450U/L,提示胎儿唾液腺已成熟。

6)羊水中含脂肪细胞出现率:若该值达20%,提示胎儿皮肤已成熟。

第七章正常分娩

1、决定分娩的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P60 (可能为填空或选择)

2、骨产道(每个平面径线的正常值)

(1)骨盆入口平面:其前方为耻骨联合上缘,两侧为髂耻缘,后方为骶岬。61

①入口前后径:也称真结合径。耻骨联合上缘中点至骶岬前缘正中间的距离,正常值平均11cm,

是胎先露部进入骨盆入口的重要径线。P61

②入口横径:左右髂耻缘间的最大距离,平均值约为13cm。P62

③入口斜径:左骶髂关节至右髂耻隆突间的距离为左斜径:右骶髂关节至左髂耻隆突间的距离

为右斜径,平均值约为12.75cm。P62

(2)中骨盆平面:即骨盆最小平面,中骨盆平面有两条径线。

①中骨盆前后径:平均值约为11.5cm。P62

②中骨盆横径:也称坐骨棘间径。两坐骨棘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0cm,是胎先露部通过中骨

盆的重要径线,其长短与分娩关系密切。P62

(3)骨盆出口平面:即骨盆腔的下口。

①出口前后径:耻骨联合下缘至骶尾关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11.5cm。P62

②出口横径:也称坐骨结节间径。两坐骨结节间的距离,平均值为9cm,是胎先露部通过骨盆出口的径线,其长短与分娩的关系密切。P62

③出口前矢状径:平均值为6cm。P62

④出口后矢状径:骶尾关节至坐骨结节间径中点间的距离,平均值为8.5cm。若出口横径稍短,而出口后矢状径较长,两径之和>15cm时,一般大小的胎头可通过后三角区经阴道娩出。

(4)骨盆轴与骨盆倾斜度

①骨盆轴:连接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代表骨盆轴。

②骨盆倾斜度:一般为60°。若角度过大,常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3、生理性缩腹环: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的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的肌壁被牵

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

为生理缩复环。P63 (名解)

4、胎头径线P64

①双顶径:为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时平均长度约9.3cm;

②枕额径:为鼻根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胎头以此径衔接,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1.3cm;

③枕下前囟径:又称小斜径,为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相连处之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

9.5cm。胎头俯曲后以此径线通过产道。

④枕颏径:又称大斜径,为颏骨下方中央至后囟顶部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平均约13.3cm。

5、枕先露的分娩机制P65~67

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及胎儿娩出6、先兆临产P67

分娩发动之前,孕妇往往出现一些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为先兆临产。

(1)假临产:假临产的特点是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间歇时间长且不规律,宫缩强度不增加,常在夜间出现而于清晨消失,宫缩时不适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宫颈管不短缩,宫口不扩张;给予镇静剂能抑制宫缩。

(2)胎儿下降感:初孕妇多有胎儿下降感,感到上腹部较前舒适,进食量增多,呼吸较轻快,系因胎先露部下降进入骨盆入口后,使子宫底下降的缘故。

(3)见红:在临产前24~48小时内,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该处的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经有少量出血,与宫颈管内的粘液相混并排出,称为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7、临产的诊断P68

临产开始的标志为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30秒以上,间歇5~6分钟,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8、产程分期P68

分娩全过程是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至胎儿胎盘娩出为止,简称总产程。

1)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初产妇需1~2小时;经产妇通常数分钟即可完成,但也有长达1小时者,但不应超过1小时。

3)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9、胎头下降曲线是以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标明胎头下降程度。坐骨棘平面是判

断胎头高低的标志。P69

10、胎盘剥离征象有:P73 (可能为多选或简答)

1)子宫体变硬呈球形,下段被扩张,宫体呈狭长形被推向上,子宫底升高达脐上;2).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3).阴道少量流血;4)接产者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11、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及其意义:P73

以出生后一分钟时的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5项体征为依据,每项为0~2分。满分为10分。8~10分属正常新生儿。4~7分为轻度窒息,又称青紫窒息,需清理呼吸道、人工呼吸、吸氧、用药等措施才能恢复;0~3分为中毒窒息,又称苍白窒息,缺氧严重需紧急抢救,行喉镜在直视下气管内插管并给氧。表格见教材P74 表7-1

1、子宫的变化P77

①子宫体肌纤维缩复:于产后1周子宫缩小至约妊娠12周大小,在耻骨联合上方可扪及。于产后10日,子宫降至骨盆腔内。产后6周,子宫恢复到正常非孕期大小。子宫重量也逐渐减少,分娩结束时约为1000g,产后1周时约为500g,产后2周时约为300g,直至产后6周时恢复至50~60g。

②子宫内膜的再生:约于产后第3周,除胎盘附着处外,宫腔表面均由新生的内膜覆盖。胎盘附着处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时。

③子宫颈:于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纳2指。于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复原,产后4周时宫颈恢复至正常形态。分娩时宫颈发生轻度裂伤,多在子宫颈3点及9点处,使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产前的圆形(未产型),变为产后的―一‖字型横裂(已产型)。

2、阴道的变化P77

约在产后3周重新出现粘膜皱襞,但阴道于产褥期结束时尚不能完全恢复至未孕时的状态。3、恶露: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为250~500ml。P79

第九章妊娠时限异常

1、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流产发生于妊娠12周前者称早期流产,发生在妊娠12周至不足28周者称晚期流产。流产又分为自然流产和人工流产。P83(名解)

2、自然流产病因P83 (可能为多选题)

1)胚胎因素:染色体异常;2)①全身性疾病;②生殖器官异常;③内分泌异常;④强烈应激与不良习惯;3)免疫功能异常;4)环境因素

3、自然流产的临床表现P84 (可能为问答题)

主要为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和腹痛。

1)孕12周前的早期流产:先出现阴道流血,后出现阵发性下腹部疼痛。

2)孕12周后的晚期流产:先出现腹痛,而后出现阴道流血。

4、自然流产的临床类型P84 (可能为问答题)

(1)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常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无妊娠物排出,随后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背痛。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

(2)难免流产:指流产不可避免。在先兆流产基础上,阴道流血量增多,阵发性下腹痛加剧,或出现阴道流液(胎膜破裂)。妇科检查宫颈口已扩张,有时可见胚胎组织或胎囊堵塞于宫颈口内,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或略小。

(3)不全流产:难免流产继续发展,部分妊娠物排出宫腔,且部分残留于宫腔内或嵌顿于宫颈口处,或胎儿排出后胎盘滞留宫腔或嵌顿与宫颈口,影响子宫收缩,导致大量出血,甚至发生休克。妇科检查见宫颈口已扩张,宫颈口有妊娠物堵塞及持续性血液流出,子宫小于停经周数。

(4)完全流产:指妊娠物已全部排出,阴道流血逐渐停止,腹痛逐渐消失。妇科检查宫颈口已

关闭,子宫接近正常大小。

5、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指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官腔内尚未能及时自然排出者。典型表现为早孕反应消失,有先兆流产症状或无任何症状,子宫不再增大反而缩小。妇科检查宫颈口未开,子宫较停经周数小,质地不软,未闻及胎心。P84 (名解)

6、习惯性流产:指连续自然流产2次及2次以上者。每次流产多发生于同一妊娠月份,其临床经

过与一般流产相同。早期流产常见原因为胚胎染色体异常、免疫功能异常、黄体功能

不足、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晚期流产常见原因为子宫畸形或发育不良、宫颈内口松

弛、子宫肌瘤等。P85 (名解)

7、.流产合并感染:流产过程中,若阴道流血时间长,有组织残留于宫腔内或非法堕胎,有可能引

起宫腔感染,严重时感染可扩展到盆腔、腹腔甚至全身,并发盆腔炎、腹膜炎、败血症及感染性休克等,称流产合并感染。P85 (名解)

8、自然流产的处理P85~86 (可能为选择题)

1)先兆流产:应卧床休息,禁忌性生活。黄体酮每日肌注20mg,对黄体功能不足的患者,具有保胎效果。经治疗两周,症状不见缓解或反而加重者,应终止妊娠。

2)难免流产:一旦确诊,应尽早使胚胎及胎盘组织完全排出。早期流产应及时行刮宫术。晚期流产,必要时刮宫以清除宫腔内残留的妊娠产物。

3)不全流产:一经确诊,应及时行吸宫术或钳刮术。

4)完全流产:症状消失,B型超声检查官腔内无残留物,如无感染、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5).稽留流产:子宫小于12孕周者,可行刮宫术。子宫大于12孕周者,可静脉滴注缩宫素。若有凝血功能障碍,应迟早使用肝素、纤维蛋白原及输新鲜血等,待凝血功能好转后,再行刮宫。6)习惯性流产: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妇女,应在怀孕前进行必要检查,。宫颈内口松弛者应在妊娠前行宫颈内口修补术,或于孕12~18周行宫颈内口环扎术。

7)流产感染:,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的同时尽快清除宫内残留物。

9、早产:是指妊娠满28周至不足37周(196~258日)间分娩者。P86 (名解)

10、早产原因:P87 (可能为选择题)

(1)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2)下生殖道及泌尿道感染,如急性肾盂肾炎等;(3)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4)子宫膨胀过度及胎盘因素;(5)子宫畸形,如纵隔子宫、双角子宫等;(6)宫颈内口松弛;(7)吸烟≥10支/d,酗酒。

11、早产治疗P87~88 (可能为选择题)

治疗原则:若胎儿存活、无胎儿窘迫、胎膜未破,应设法抑制宫缩,尽可能使妊娠继续维持。若胎膜已破,早产不可避免时,应尽力设法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取左侧卧位;(2)抑制宫缩药物常用的药物有:利托君、沙丁胺醇、硫酸镁、钙拮抗剂(硝苯地平)、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吲哚美辛);(3)控制感染;(4)预防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第十章妊娠特有疾病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痉挛。P93 (填空)

3、硫酸镁的作用机制P97

1)镁离子抑制运动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阻断神经肌肉接头间的信息传导,使骨骼肌松弛;2)镁离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合成前列环素,抑制内皮素合成,降低机体对血管紧张素Ⅱ的反应,从而缓解血管痉挛状态;3)镁离子通过阻断谷氨酸通道阻止钙离子内流,解除血管痉挛、减少血管内皮损伤;4)镁离子可提高孕妇和胎儿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改善氧代谢。

4、硫酸镁用药指征:1)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2)预防重度子痫前期发展成为子痫;3)子

痫前期临产前用药预防抽搐。P97

5、硫酸镁的毒性反应P97

正常血清镁浓度:0.75~1mmol/L;治疗有效浓度:2~3.5mmol/L;血清镁离子浓度超过 5 mmol/L,即可发生镁中毒,表现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继之全身肌张力减退、呼吸困难、复视、语言不清,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停止、心脏停搏,危及生命。

6、使用硫酸镁的注意事项P97

定时检查膝反射是否减弱或消失;呼吸不少于16次/分;尿量:不少于25ml/h或600ml/24h;需备钙剂,出现镁中毒立即静注10%葡萄糖酸钙10ml。

7、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降压药物P98

肼屈嗪、拉贝洛尔、硝苯地平、尼莫地平、甲基多巴、硝普钠、肾素血管紧张素类药物

8、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终止妊娠的指征:P98 (可能为问答题)

1)子痫前期患者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仍无明显好转者;2)子痫前期患者孕周已超过34周;3)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者;4)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尚未成熟者,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5)子痫控制后2小时可考虑终止妊娠.

9、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临床上以皮肤瘙痒和黄疸为特

征,主要危害胎儿,使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P101 (名解)

第十一章异位妊娠(可能出问答题、病案分析)1、输卵管妊娠病因:P105 (可能为选择题)

1)输卵管炎症;2)输卵管手术史;3)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功能异常;4)辅助生殖技术;5)避孕失败;6)其他:子宫肌瘤或卵巢肿瘤压迫输卵管

2、陈旧性宫外孕: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若长期反复内出血形成的盆腔血肿不消散,血肿机化

变硬并与周围组织粘连,临床上称为陈旧性宫外孕。P106 (名解)

3、异位妊娠临床表现P107

(1)停经:除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停经时间较长外,多有6~8周停经。20~30%无明显停经史。(2)腹痛:是输卵管妊娠患者就诊的主要症状。隐痛、酸胀感,撕裂痛、肛门坠胀感、肩胛部放射性疼痛;

(3)阴道流血:常有不规则阴道流血,少,可伴蜕膜管型或碎片;

(4)晕厥与休克:与阴道流血量不成比例;(5)腹部包块。

(6)体征:下腹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叩诊有移动性浊音,有些患者下腹可触及包块。阴道后穹隆饱满、触痛;宫颈举痛或摇摆痛;子宫稍大而软,有漂浮感;子宫一侧或后方扪及肿

块,痛明显;输卵管间质部妊娠,子宫不对称。

4、异位妊娠诊断P108

根据病史与体征,选用相应的辅助检查:(1)血β–HCG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2)超声诊断;(3)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4)腹腔镜检查:为异位妊娠诊断的金标准;(5)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刮仅适用于阴道流血量较多的患者,目的在于排除宫内妊娠流产。

6、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案P109~110 (可能为问答题)

(1)期待疗法:适用于:①疼痛轻微,出血少;②随诊可靠;③无发生破裂证据;④血β-HCG <1000U/L且继续下降;⑤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3cm、或未触及;⑥无腹腔内出血。(2)化学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早期输卵管妊娠,符合条件有:①无药物治疗的禁忌证;②输卵管妊娠未发生破裂或流产;③输卵管妊娠包块直径≤4cm;④血β–HCG<2000U/L;⑤无明显内出血。全身用药常用甲氨蝶呤。若用药后14日尿HCG下降并连续3次阴性,腹痛缓解或消失,阴道流血减少或停止者为显效。

(3)手术治疗:分为保守手术和根治手术。适用于:①生命体征不稳定或有腹腔内出血征象者;

②诊断不明确者;③异位妊娠有进展者(HCG高水平,附件区大包块);④随诊

不可靠者;⑤期待疗法或药物治疗禁忌症者。

第十二章妊娠晚期出血

1、胎盘早剥:妊娠20周以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

为胎盘早剥。P113 (名解)

2、子宫胎盘卒中:胎盘早剥发生内出血时,血液积聚于胎盘与子宫壁之间,随着胎盘后血肿压力的增加,血液浸入子宫肌层,引起肌纤维分离、断裂甚至变性,当血液渗透至子宫浆膜层时,子宫表面呈现紫蓝色瘀斑,称为子宫胎盘卒中,又称为库弗莱尔子宫。P113 (名解)

3、胎盘早剥的并发症:DIC、产后出血、急性肾衰竭、羊水栓塞。P115 (可能为填空或多选题)

4、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

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P116 (名解)

5、前置胎盘的临床表现P117

1)症状:典型症状是妊娠晚期或临产时,发生无诱因、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

2)体征:一般与出血量有关。子宫软,无压痛,大小与妊娠周数相符;胎先露高浮,易并发胎位异常。

6、前置胎盘对母儿的影响:产后出血、植入性胎盘、产褥感染、早产及围生儿死亡率高。P117

第十四章羊水量异常

1、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称为羊水过多。P126 (名解)

2、羊水过多临床表现:P126

(1)急性羊水过多:较少见,多发生在妊娠20~24周。数日内子宫迅速增大,孕妇感腹部胀痛,行动不便,表情痛苦,横膈上抬,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至发绀。出现下肢及外阴水肿及静脉曲张;胎位不清,胎心遥远或听不清。

(2)慢性羊水过多:较多见,多发生在妊娠晚期,羊水逐渐增大,临床上无明显不适或仅出现轻微压迫症状。触诊时感子宫张力大,有液体震颤感,胎位不清,胎心遥远。

3、B型超声诊断羊水过多的标准有两个:羊水最大暗区垂直深度超过(AFV)>7cm或羊水指数

(AFI)>18cm可诊断为羊水过多。P127

4、甲胎蛋白(AFP):开放性神经管缺损胎儿,羊水AFP值超过同期正常妊娠平均值3个标准差以

上。母血AFP值超过同期正常妊娠平均值2个标准差以上。P127

5、羊水过少:妊娠晚期羊水量少于300ml者,称为羊水过少。P128 (名解)

6、B型超声检查:A FV≤2cm为羊水过少,≤1cm为严重羊水过少。AFI≤8.0cm为可疑羊水过少,≤5.0cm

诊断为羊水过少。P128

第十六章胎儿窘迫与胎膜早破

1、胎儿窘迫临床表现及诊断P135~136

(1)急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分娩期,多因脐带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宫缩过强、产程延长及休克等引起。

①胎心率变化:胎心率变化时急性胎儿窘迫的重要征象。胎心率>160次/分,尤其是>180次/

分,为胎儿缺氧的初期表现;胎心率<120次/分尤其是<100次/分,为胎儿危险征;出现胎心晚期减速、变异减速或基线变异消失,均表示胎儿窘迫。

②羊水胎粪污染:I度浅绿色,常见胎儿慢性缺氧;Ⅱ度深绿色或黄绿色,提示胎儿急性缺氧;

Ⅲ度呈棕黄色,稠厚,提示胎儿缺氧严重

③胎动异常初期表现为胎动过频,继而转弱及次数减少,直至消失。

④酸中毒:诊断胎儿窘迫的指标有血pH<7.20,PO2<10mmHg,PCO2>60mmHg。

(2)慢性胎儿窘迫:主要发生在妊娠晚期,常延续至临产并加重。多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所致

①胎动减少或消失:胎动减少是胎儿窘迫的重要指标,常见胎动消失24小时后胎心消失。

②胎儿电子监护异常:NST无反应型;在无胎动与宫缩时,胎心率﹥180bmp或﹤120bpm持续10

分钟以上;基线变异频率﹤5bpm;OCT可见频繁重度变异减速或晚期减速。

③胎儿生物物理评分低:≤3分提示胎儿窘迫,4-7分为胎儿可疑缺氧

④胎盘功能检查:测尿雌三醇、胎盘生乳素等

⑤羊水胎粪污染。

2、胎膜早破:P137 (名解)

在临产前胎膜破裂,称为胎膜早破。胎膜早破可引起早产、脐带脱垂及母儿感染。

第十七章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P139

妊娠32~34周、分娩期及产褥期最初3日内,心脏负担最重,是心脏病孕产妇最危险的时期,极易发生心力衰竭。

2、心脏病孕前咨询P143

(1)可以妊娠:心脏病变较轻,心功能Ⅰ、Ⅱ级患者,既往无心力衰竭史,亦无其他并发症者(2)不宜妊娠:心脏病变较重,心功能Ⅲ级及以上患者。既往有心力衰竭史,有肺动脉高压、右向左分流型先天性心脏病、发严重心律失常、风湿热活动期、心脏病并发细菌性心

内膜炎、急性心肌炎等。

3、妊娠合并心脏病常见的并发症P143 (可能为选择或填空题)

心力衰竭、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缺氧和发绀、静脉栓塞和肺栓塞。

4、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P152 (可能为多选题)

1)空腹血糖测定:两次或两次以上空腹血糖≥5.8mmol/L者,可诊断为糖尿病。

2)糖筛查试验:50g糖筛查,50g葡萄糖粉溶于200ml水中,5分钟内服完,其后1小时血糖值≥7.8mmol/L为糖筛查阳性,应检查空腹血糖,空腹血糖异常可诊断为糖尿病。3)OGTT:75g糖耐量试验,是指空腹12小时后,口服葡萄糖75g,其正常上限为:空腹5.6mmol/L,1小时10.3 mmol/L,2小时8.6 mmol/L,3小时6,7 mmol/L。其中有2项或2项以上达

到或超过正常值,可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仅1项高于正常值,诊断为糖耐量异常。

第二十一章异常分娩

1、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P181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2)子宫因素:子宫发育不良、子宫畸形、子宫壁过度膨胀、经产妇子宫肌纤维变性或子宫肌瘤等;(3)精神因素;(4)内分泌失调;(5)药物影响。

2、产程曲线异常P182~183 (名解)

①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正常约需8小

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潜伏期延长。

②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开始至宫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活跃期正常约需4小时,最

大时限8小时,若超过8小时,而宫口扩张速度初产妇<1.2cm/h,经产妇<

1.5cm/h,称为活跃期延长。

③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不再扩张2小时以上。

④第二产程延长: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

⑤第二产程停滞:第二产程达1小时胎头下降无进展。

⑥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

至统称为胎头下降延缓。

⑦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

⑧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

3、协调性宫缩乏力的处理原则P183 (可能为简答题)

1)发现头盆不称,估计不能经阴道分娩者,应及时剖宫产。

2)若无头盆不称和胎位异常,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第一产程加强宫缩措施有:人工破膜(适用于宫颈扩张3cm以上,无头盆不称、胎头已衔接者);缩宫素静滴(适用于胎位正常、胎心良好、头盆相称者)。静脉滴注缩宫素,应有专人观察宫缩、听胎心及测血压。宫缩持续1分钟以上,或听胎心率有变化,应停止滴注。发现血压升高,应减慢滴速;地西泮缓慢推注,适用于宫口扩张缓慢及宫颈水肿时。第二产程出现宫缩乏力,也给予缩宫素静滴,胎头双顶径已过坐骨棘平面,等待自然分娩,或行胎头吸引术、产钳术助产。若胎头仍不衔接或伴胎儿窘迫征象,

应行剖宫产。第三产程为预防产后出血,当胎肩露于阴道口时,静注麦角新碱0.2mg,同时缩宫素10~20U静滴。

4、急产: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仅子宫收缩力过强、过频,宫腔压力>50mmHg。

若产道无阻力,宫口迅速开全,宫口扩张速度>5 cm/h(初产妇)或10 cm/h(经产妇),

总产程﹤3小时结束分娩,称为急产。P185 (名解)

5、子宫痉挛性狭窄环:子宫局部肌肉呈痉挛性不协调性收缩形成的环状狭窄,持续不放松,称为

子宫痉挛性狭窄环。P185 (名解)

6、胎头跨耻征阳性:检查者将手放在耻骨联合上方,将浮动的胎头向骨盆腔方向推压。若胎头高

于耻骨联合平面,表示头盆明显不称,称胎头跨耻征阳性。P189 (名解)第二十二章分娩期并发症(第一节产后出血可能出病案分析)1、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为分娩期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

原因首位。P205 (名解)

2、产后出血原因:P205

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1)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的原因,①全身因素②产科因素:产程延长,体力消耗过多;产科并发症③子宫因素;(2)胎盘因素:①胎盘滞留、胎盘嵌顿、胎盘剥离不全;②胎盘粘连或植入;③胎盘部分残留。(3)软产道损伤:较少见,常发生于阴道手术助产巨大儿分娩、急产;软产道组织弹性差,产力过强;(4)凝血功能障碍。

3、测量失血的3种方法: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P206

4、产后出血的处理P205

处理原则是: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防治休克和控制感染。

1)宫缩乏力: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宫腔纱条填塞法、结扎盆腔血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切除子宫;2)胎盘因素:胎盘剥离后滞留,胎盘剥离不全或胎盘残留应立即行人工剥离胎盘术并取出胎盘;3)软产道损伤性出血:查明解剖关系,及时缝合;4)凝血功能障碍: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因;5)出血性休克的处理:止血的同时抢救休克,补液,给氧。

5、羊水栓塞:是指在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和DIC、

肾衰竭或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P208 (名解)

6、羊水栓塞病理生理:P208 (可能为填空题)

肺动脉高压、过敏性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急性肾衰竭

7、羊水栓塞临床表现:P209 (可能为填空题)

呼吸循环衰竭和休克、DIC引起的出血、急性肾衰竭

8、羊水栓塞的处理P209 (可能为问答题)

一旦出现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应立即进行抢救。抗过敏、纠正呼吸循环功能衰竭和改善低氧血症及、抗休克、预防DIC及肾衰竭的发生。

1)抗过敏,解除肺动脉高压,改善低氧血症:供氧;解痉药物应用:缓解肺动脉高压;抗过敏:早期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2)抗休克:补充血容量;适当应用升压药物;纠正酸中毒;预防纠正心衰;

3)防治DIC:肝素钠;补充凝血因子;抗纤溶药物

4)预防肾功能衰竭、预防感染

5)产科处理:若在第一产程,应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去除病因。若在第二产程中发病,行阴道助产结束分娩。

9、子宫破裂:是指在分娩期或妊娠晚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在妊娠期或分娩期发生破裂。P210

10、病理性缩腹环: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下段肌肉变薄变

长,两者间形成环形凹陷,称病理缩复环。P211 (名解)

第二十六章外阴及阴道炎症

1、滴虫阴道炎是由阴道毛滴虫引起的常见阴道炎。P238

2、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P239 (填空)

(盆腔炎性疾病可能出病案分析题)

1、盆腔炎性疾病(PID):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

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P246

2、女性生殖道的自然防御功能P246

1)两侧大阴唇自然合拢,遮掩阴道口、尿道口。2)阴道口闭合,阴道前后壁紧贴,可防止外界污染。3)宫颈内口紧闭, 宫颈管分泌大量粘液形成胶冻状粘液栓.;4)育龄妇女子宫内膜周期性剥脱---消除宫腔感染的有利条件。5)输卵管粘膜上皮细胞的纤毛向宫腔方向摆动以及输卵管的蠕动---阻止病原体侵入。6)生殖道免疫系统---不同数量淋巴组织及散在淋巴细胞,包括T细胞、B细胞。

3、盆腔炎性疾病临床表现P249

1)轻者无症状或症状轻微。常见症状为下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腹痛为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

2)体征差异较大,轻者无明显异常表现。严重病例呈急性病容,体温升高,心率加快,腹胀,下腹部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3)盆腔检查:阴道充血,脓性分泌物;穹隆有明显触痛;宫颈充血、水肿、举痛明显;宫体稍大,有压痛,活动受限;子宫两侧压痛明显。

5、PIN诊断要点P249

1)下腹疼痛,伴发热,寒战。 2)阴道分泌物增多,膀胱、直肠刺激症状。 3)腹部检查可见下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 4)盆腔检查:阴道、宫颈充血,宫颈举痛,子宫体略大、压痛,附件区明显压痛、增厚,有时可触及大小不等的包块。 5)血WBC增高,宫颈分泌物或穿刺脓液中培养发现致病菌。

6、PIN鉴别诊断:P250

应与急性阑尾炎、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或破裂等急症鉴别。

7、PIN的治疗P250

主要为抗生素药物治疗,必要时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半卧位休息,保障能量供应,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高热时物理降温;减少阴道检查,禁止阴道冲洗及性生活; 2)抗生素药物治疗:选用敏感、高效、足量抗生素;多采用联合用药。;3)手术治疗: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脓肿持续

存在、脓肿破裂者。

8、生殖器结核:血行传播为最主要的传播途径。P253

9、生殖器结核临床表现:不孕、月经失调、下腹坠痛、全身症状。P253

第三十章宫颈肿瘤

1、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常发生于25~35岁妇女。P261 (名解)

2、CIN病理学诊断和分级P262

Ⅰ级:即轻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下1/3层细胞核增大,核质比例略增大,核染色稍加深,核分裂象少,细胞极性正常

Ⅱ级:即中度不典型增生,上皮下1/3~2/3层细胞核明显增大,核质比例增大,核深染,核分裂象较多,细胞极性尚存

Ⅲ级:即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病变细胞几乎或全部占据上皮全层,细胞核异常增大。核质比例显著增大,核形不规则,染色较深,核分裂象多,细胞拥挤,排列紊乱,无极性

3、鳞状上皮化和鳞状上皮化生不属于癌前病变。P262

4、宫颈癌的发病相关因素:P263

1)性行为及分娩次数:性活跃、初次性生活<16岁、早年分娩、多产等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2)病毒感染:高危型HPV感染是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单纯疱疹病毒Ⅱ型及人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与宫颈癌发生有一定关系。

5、宫颈癌巨检4种类型: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颈管型。P264

6、、宫颈癌的转移途径主要为直接蔓延及淋巴转移,血行转移极少见。P265

7

8、宫颈癌诊断P267

根据病史和症状和检查并进行宫颈组织活检可以确诊。: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是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方法。(2)宫颈碘试验:在碘不染色区取材活检。(3)阴道镜检查(4)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最可靠依据。(5)宫颈锥切术:适用于宫颈刮片检查多次阳性,而宫颈活检为阴性者;或宫颈活检为原位癌需确诊者。

第三十一章子宫肿瘤

1、子宫肌瘤的分类P267 (可能为多选或填空题)

按肌瘤所在部位分为宫体肌瘤和宫颈肌瘤;

按肌瘤与子宫肌壁的关系分3类:肌壁间肌瘤、浆膜下肌瘤、黏膜下肌瘤。

2、肌瘤变性有:玻璃样变(透明变性)、囊性变、红色样变、肉瘤样变、钙化。P270

3、子宫内膜癌发病相关因素P272

(1)雌激素长期持续增高;(2)常伴有子宫内膜增生过长。(3)体质因素: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不孕或不育及绝经延迟。(4)遗传因素

1、卵巢肿瘤组织学分类P278 表32-1 (可能为选择题)

上皮性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生殖细胞肿瘤、转移性肿瘤

2、卵巢肿瘤的并发症:蒂扭转、破裂、感染、恶变。P279~280 (填空)

1)血清CA125:80%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升高;2)血清AFP(甲胎蛋白):对卵巢囊瘤有特异性诊断价值;3)HCG:对原发性卵巢绒毛膜癌有特异性;4)血清雌激素水平上升:见于颗粒细胞

瘤、卵泡膜细胞瘤。

4、无性细胞瘤对放疗敏感;卵黄囊瘤(内胚窦瘤)对化疗敏感。P285

第三十四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能出病案分析)1、葡萄胎: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

串形如葡萄,称为葡萄胎,也称为水泡状胎块。P291 (名解)

2、葡萄胎临床表现:P292~293

(1)停经后阴道流血:最常见,常在停经8~12周左右开始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多少不定,可反复发作;(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常伴HCG显著升高;(3)妊娠呕吐: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症状严重;(4)子痫前期征象:可在妊娠早期出现高血压、蛋白尿和水肿;(5)卵巢黄素化囊肿:大量HCG刺激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发生黄素化而形成囊肿称卵巢黄素化囊肿。清除水泡状胎块后2~4个月可自行消退;(6)腹痛:阵发性,不剧烈,常发生于阴道流血之前;(7)甲状腺功能亢进征象:心动过速、皮肤潮湿、震颤。

3、葡萄胎发生局部侵犯和(或)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有:P293

①hCG>100,000U/L;②子宫明显大于相应孕周;③卵巢黄素化囊肿直径>6cm;④年龄>40岁和重复葡萄胎。

4、葡萄胎处理P294

(1)清宫:一经确诊,应及时清宫。通常选用吸刮术。

(2)卵巢黄素化囊肿的处理:一般不需处理

(3)预防性化疗:适用于有高危因素且随访困难的葡萄胎患者。

(4)子宫切除术: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应保留双侧卵巢。

5、葡萄胎随访:P295

随访包括:1)HCG定量测定:共随访2年;2)注意月经是否规则,有无异常阴道流血、咳嗽、咯血及其他转移灶症状,并作妇科检查。葡萄胎随访期间必须严格避孕一年,首选避孕套。6、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临床表现P296

1)无转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增大;卵巢黄素化囊肿;

一般无腹痛;假孕症状。

2)转移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肺转移:胸痛、咳嗽、咯血及呼吸困难;阴道转移:紫蓝色结节;

肝转移:上腹部或肝区疼痛;脑转移:为主要的致死原因;;其他转移:包括脾、

肾、膀胱、消化道、骨等。

7、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断P296

根据葡萄胎排空后或流产、足月分娩、异位妊娠后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和(或)转移灶及其相应症状和体征,应考虑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可能。

(1)血HCG测定:是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主要的诊断依据。符合下列标准中的任何一项且排除妊娠物残留或妊娠,即可诊断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①hCG测定4次呈平台状态( 10%),并持续3周或更长时间,即1,7,14,21日;②hCG测定3次升高(>10%),并至少持续2周或更长时间,即1,7,14日。③hCG水平持续异常达6个月或更长。

(2)非葡萄胎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诊断标准:足月产、流产和异位妊娠后4周以上,血hCG仍持续高水平,或一度下降后又上升,已排除妊娠物残留或再次妊娠。

8、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P297~298

治疗原则: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的综合治疗。根据预后评分,结合骨髓功能、肝肾功能及全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达到分层和个体化治疗。

1)化疗:低危患者首选单一药物化疗,高危患者首选联合化疗;每一疗程结束后,应每周测定血hCG;

2)手术治疗:主要作为辅助治疗,对控制大出血等各种并发症、消除耐药病灶、减少肿瘤负荷和缩短化疗疗程等方面有一定作用,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应用。

3)放射治疗:主要用于肝、脑转移和肺部耐药病灶

4)耐药复发病例的治疗

第三十五章生殖内分泌疾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出病案分析)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指内外生殖器官及全身无器质性病变、由调节生殖的神经

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P301 (名解)

2、无排卵性功血的临床表现:P302

患者可有各种不同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出血期间一般无腹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继发贫血。

3、无排卵性功血的鉴别诊断P304

(1)异常妊娠或妊娠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滋养细胞疾病、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等;(2)生殖器官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3)生殖器官感染:如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等。(4)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5)。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

4、无排卵性功血的治疗P304~306

1)一般治疗:预防感染,纠正贫血,加强营养,保证休息;

2)药物治疗

①止血:对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8小时内见效,24~48小时内血止。雌激素、孕激素、雄激素;②调整月经周期:雌、孕激素序贯法;雌、孕激素合并用药;③促进排卵:用于青春期和育龄期功血者。

3)手术治疗:以刮宫术最常用,子宫内膜切除术、子宫切除术。

5、调整月经周期P305

1)雌、孕激素序贯法:即人工周期,通过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将雌、孕激素序贯应用,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适用于青春期及生育年龄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者。从月经期的第五日开始,每晚服雌激素1mg,连服21日,至服药第11日后,每天加服醋酸甲羟孕酮10mg,连用10日。连续3个周期为一疗程。

2)雌、孕激素合并用药:适用于生育年龄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者或绝经过渡期功血。低剂量给药,连服21日,一周为撤药性出血间隔,连续3个周期为一个疗程;对停药后仍未能建立正常月经周期者,可重复上述联合疗法。

6、闭经:为常见的妇科症状,表现为无月经或月经停止。原发性闭经是指年龄超过16岁、第二性

征已发育、月经还未来潮,或年龄超过14岁尚无第二性征发育者。继发性闭经是指正常月经建立后月经停止6个月,或按自身原有月经周期计算停止3个周期以上者。P308 (名解)7、希恩综合征(Sheehan syndrome):由于产后大出血休克,致垂体尤其是腺垂体促性腺激素分泌

细胞缺血坏死,引起腺垂体功能低下而出现一系列症状:闭经、无泌乳、性欲减退、毛发脱落等,第二性征衰退,生殖器官萎缩,以及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减退。P310(名解)8、卵巢早衰:女性40岁前由于卵巢内卵泡耗竭或因医源性损伤而发生的卵巢功能衰竭,称为卵巢

早衰。P310 (名解)

9、Asherman综合征:为子宫性闭经最常见的原因,多因人工流产刮宫过度或产后、流产后出血刮

宫损伤子宫内膜,导致宫腔粘连而闭经。P310

第三十六章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子宫腺肌病

1、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具有活性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内膜以外部位时,

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简称内异症。P325 (名解)

2、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P328

育龄女性有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不孕或慢性盆腔痛,盆腔检查扪及与子宫相连的囊性包块或盆腔内有触痛性结节,即可初步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镜检查和活组织检查才能确诊和确定分期。

1)血清CA125值测定:CA125水平用于监测异位内膜病变活动情况;

2)抗子宫内膜抗体:是内异症的标志抗体。

3)腹腔镜检查:是目前诊断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最佳方法。

3、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P330

1)假孕疗法:口服避孕药;孕激素

2)假绝经疗法:孕三烯酮、达那唑

第三十九章不孕症与辅助生殖技术

1、不孕症:有正常性生活,未经避孕一年未妊娠者,称为不孕症。P351 (名解)

2、不孕症原因P351 (可能为多选题)

(1)女性不孕因素:①排卵障碍②输卵管因素③子宫因素④宫颈因素;⑤阴道因素。

(2)男性不育因素:主要是生精障碍与输精障碍。①精液异常;②性功能异常;③免疫因素。(3)男女双方因素:①缺乏性生活的基本知识;②男女双方盼孕心切造成的精神过度紧张;③免疫因素。

3、女性不孕的治疗P352

1)治疗器质性疾病

2)诱发排卵:氯米芬、绒促性素(hCG)、尿促性素(HMG)、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溴隐亭

3)免疫性不孕的治疗;4)辅助生殖技术。

4、辅助生殖技术(ART):是指在体外对配子和胚胎采取显微操作技术,帮助不孕夫妇受孕的一组

方法,包括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注射及其他

衍生技术等。P354 (名解)

5、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在接受促排卵药物的患者中约20%发生不同程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其原因与多个卵泡发育、血清雌二醇过高有关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流动力学的病理生理改变,使用hCG可能会加重发病。轻度仅表现为腹部胀满、卵巢增大;重度表现为腹部膨胀,大量腹水、胸腔积液,导致血液浓缩、重要脏器血栓形成、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严重并发症。P354

6、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P354

人工流产并发症P374 (可能为问答题)

1)出血;2)子宫穿孔;3)人工流产综合反应;4)漏吸或空吸;5)吸宫不全;6)感染;7)羊水栓塞;8)远期并发症:有宫颈粘连、宫腔粘连、慢性盆腔炎、月经失调、继发性不孕等。

妇产科学重点

妇产科学思考题(资料) 一、名词解释 1.胎产式: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 2.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 3.胎方位: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 4.稽留流产:胚胎或胎儿已死亡滞留于宫腔内仍未自然排出者。 5.异位妊娠:(宫外孕)受精卵在子宫体腔以外着床。 6.胎儿窘迫:是指胎儿在子宫内急性或慢性缺氧危及其健康和生命的综合征。 7.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下缘达到或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8.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未娩出前,部分或完全从子宫壁剥离。 @ 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指妊娠20周以后,孕妇出现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综合征 围生期:指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前1周。 10.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时超过1000mL,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 11.病理性缩复环:在先兆子宫破裂时,因胎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子宫下段肌肉变薄拉长,在两者之间形成环形凹陷。12.宫颈糜烂:宫颈阴道部颗粒状红色区,炎症刺激时,正常的柱状上皮代替了正常的鳞状上皮。 [ 13.子宫内膜异位症: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 14.卵巢巧克力囊肿:卵巢囊肿大小不一,直径多在5cm左右,大至10~20cm,

内含暗褐色,似巧克力样糊状陈旧血性液体。 15.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出现和生长在子宫肌层,称为子宫腺肌病 16.原发性闭经:年满16岁妇女仍无月经来潮者。 17.继发性闭经:指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个月以上者。 { 18.原发性不孕:婚后未避孕而从未妊娠者。 19.继发性不孕:曾有过妊娠而后未避孕连续2年不孕者。 20.人工流产:是指因意外妊娠、疾病等原因而采用人工方法终止妊娠,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方法。 二、思考题 1、女性骨盆的特点及标志与临床意义 — 特点:骨盆入口呈横椭圆形,入口横径较前后径稍长。骨盆侧壁直,坐骨棘不突出,耻骨弓较宽,坐骨棘间径》10cm。 标志与临床意义: ①骶岬:骶骨的上缘向前突起,是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重要标志之一及产科骨盆内测量对角径的重要标志; ②坐骨棘:两侧坐骨结节后上方,各有一尖形突起,是分娩过程中衡量胎先露部下降程度的重要标志。 ③耻骨弓:两耻骨降支的前部相连构成,应》90o 2、< 3、子宫有哪些韧带 ①圆韧带:有维持子宫前倾位置的作用 ②阔韧带 ③主韧带:固定子宫颈的位置、防止子宫下垂的主要结构 ④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位置 4、| 5、性激素的功能及临床应用

第八版妇产科学知识点

如对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打赏,谢谢! 第二章生殖系统解剖 子宫峡部: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最狭窄的部分称为子宫峡部,在非孕期长约1cm,其上端因解剖上狭窄,称为解剖学内口。妊娠末期达7-10cm。 子宫颈外口柱状上皮与鳞状上皮交接处是子宫颈癌的好发部位。 子宫韧带:圆韧带、阔韧带、主韧带、宫骶韧带。 输卵管:8-11,间质部(最窄、最厚、易出血)、峡部、壶腹部(受精常发生于此)、伞部(拾卵)。 邻近器官:尿道、膀胱、直肠、阑尾、输尿管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女性青春期第一性征变化是在促性腺激素作用下 女性第一次月经来潮称为月经初潮,是青春期的重要标志 月经:是指伴随卵巢周期性变化而出现的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规律性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月经血呈暗红色,有血液、子宫内膜碎片、宫颈黏液、脱落的阴道上皮细胞,粘稠,不凝血,但有血块。 卵巢具有生殖和内分泌双重功能:即产生卵子并排卵、分泌性激素、孕激素(少量雄激素) 排卵多发生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雌激素1) 子宫肌:促进子宫肌细胞增生和肥大,使肌层增厚;增进血运,促使和维持子宫发育;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敏感性。 2) 子宫内膜:使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增生、修复。 3 )宫颈:使宫颈口松弛、扩张,宫颈黏液分泌增加,性状变稀薄,富有弹性,易拉成丝状。 4) 输卵管;促进输卵管肌层发育及上皮的分泌活动,井可加强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 阴道上皮:使阴道上皮细胞增生和角化,黏膜变厚,井增加细胞内糖原含量,使阴道维持酸性环境。6) 外生殖器:使阴唇发育、丰满、色素加深。 7 ) 第二性征:促使乳腺管增生,乳头、乳晕着色,促进其他第二性征的发育。 8) 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 9) 下丘脑、垂体:通过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正负反馈调节,控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 10) 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漪留;促进肝脏高密度脂蛋白合成,抑制低密度脂蛋白合成,降低循环中胆固醇水平;维持和促进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1)子宫肌:降低子宫平滑肌兴奋性及其对缩宫素的敏感性,抑制子宫收缩,有利于胚胎及胎儿宫内生长发育。 2)子宫内膜:使增生期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内膜,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3)宫颈:使宫口闭合,黏液分泌减少,性状变黏稠。 4) 输卵管:抑制输卵管肌节律性收缩的振幅。 5) 阴道上皮:加快阴道上皮细胞脱落。 6) 乳房:促进乳腺腺泡发育。 7) 下丘脑、垂体:孕激素在月经中期具有增强雌激素对垂体LH排卵峰释放的正反馈作用;在黄体期对下丘脑、垂体有负反馈作用,抑制促佳膝激素分泌。 8) 体温:兴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可使基础体温在排卵后升高0.3-0. 5℃。临床上可以此作为判定排卵日期的标志之一, 9 ) 代谢作用:促进水钠排泄。 子宫内膜周期:增殖期(主要受E作用,月经周期第5-14日)、分泌期(E,P的共同作用,月经周期第15-28日)、月经期(月经周期第1-4日)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HPO):月经周期的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主要涉及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下丘脑分泌GnRH,通过调节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调控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一、女性外生殖器 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二、女性内生殖器 1.阴道 ●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 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 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2.子宫 ●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子宫内膜: 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 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 ●子宫的4对韧带: ?①圆韧带:保持前倾。 ?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 ?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3.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宫外孕好发部位);伞部(拾卵作用) 4.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三、血管、淋巴与神经 1.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外侧2cm处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四、骨盆 1.骨盆的组成: ●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 ●韧带2个: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 2.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 五、骨盆底 1.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 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2.肛提肌组成: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六、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menstruation):青春期后,受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激素内分泌影响,产生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前半期→卵泡成熟→雌激素。月经后半期→黄体形成→孕激素 ●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白体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不管卵泡期(月经周期多长),黄体期不变。 ●雌激素来源: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 ●孕激素来源:颗粒黄体细胞 ●雄激素来源:卵泡外膜细胞、髓质 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5-14天)→排卵后,分泌期(15-28天)→月经期(1-4天) 4、性周期调节: ●月经前半期(排卵前):促FSH→FSH→卵泡→雌激素↑↑→内膜增生

妇产科学复习100个知识点(以考试为中心,用高分来证明)

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及生理 1、内生殖器:指生殖器的内藏部分、包括阴道、子宫、输卵管及卵巢,其中输卵管和卵巢称为子宫附件。 2、子宫解剖学内口及组织学内口: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的最狭窄部分称子宫峡部,其上端在解剖学上较狭窄,故称为解剖学内口;峡部的下端,为粘膜组织体与颈的交界处,因而称为组织学内口。 3、妇女一生的7个阶段:胎儿期、新生儿期、儿童期、青春期、性成熟期、绝经过渡期、绝经后期。 4、月经: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这种出血是卵巢内卵泡成熟、排卵和黄体形成,且子宫内膜有从增生到分泌变化的结果(月经血不凝是因为其含有一种激活因子能使血中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 5、卵巢的功能:一是生殖功能,二是内分泌功能(合成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小量的雄激素)。 6、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有:增生期5-14、分泌期15-28、月经期1-4,其中排卵多发生在两次月经中间,一般在下次月经来潮前14天左右。 二、妊娠生理、妊娠诊断、正常分娩 1、着床:指晚期囊胚植入子宫内膜的过程。其必须具备条件有:A、透明带消失B、囊胚细胞滋养细胞分化出合体滋养细胞C、囊胚与子宫内膜的发育同步化D、孕酮作用使子宫允许受精卵着床。 2、胎儿循环系统方面有一条脐静脉、两条脐动脉,在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之间有动脉导管,左右心房之间有卵圆孔;肺动脉血液大部分经动脉导管流入主动脉,再经腹下动脉至脐动脉、进入胎盘,与母血进行气体交换。 3、妊娠后心脏心搏出量从妊娠10周开始增加,至妊娠32-34周达高峰,并持续此水平直至分娩;血容量也发生同样的变化。 4、临床上将妊娠全过程共40周分为三个时期:早期妊娠即妊娠12周末以前;中期妊娠13-27周末;晚期妊娠即妊娠28周后。 5、黑加征:有些孕妇子宫峡部极软,双合诊检查时,子宫颈和子宫体似不相连。 6、妊娠12周子宫增大,子宫底已位于耻骨联合上2-3横指;16周后,胎动每小时3-5次;18-20周起用听诊器能听到胎心音,似滴答声。 7、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的关系称为胎产式,平行的称为纵产式,占大数;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胎儿先露部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为胎位。 8、推算预产期(EDC):问清末次月经日期推算预产期的方法,按末次月经第一天算起,月份减3或加9,日数加7,如为阴历,则日数加14。 9、决定分娩的三因素是产力、产道、胎儿,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缩复作用)、腹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缩复作用即:子宫体部收缩时,平滑肌纤维短、变宽,收缩后肌纤维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的长度而较前略短的现象。 10、骨盆轴:连续骨盆各假想平面中点的曲线。分娩时胎儿沿此轴方向娩出。软产道是由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软组织构成的弯曲管道。 11、见红:分娩发动前24-48小时,因宫颈内口附近的胎膜与子宫壁分离,毛细血管破裂,流出少量血液与宫颈管内粘液混合后排出。是分娩即将开始的一个比较可靠的征象。产程总时正常不超过24小时,其中宫口扩张最大时限为8小时,超过8小时为活跃期延长。 12、胎盘剥离征象有:A、宫底上升达脐上、B、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C、少量阴道流血、D、在耻骨联合上方向下按压子宫下段时,子宫底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13、新生儿评分满分为10分,8-10分为良好,4-7分为中度窒息,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需紧急抢救。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分析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重点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1、骨盆的组成:2块髋骨+1块骶骨+1块尾骨 2、骨盆的分界:以耻骨联合上缘,髂耻缘、骶岬上缘的连线为界,分界线以上部分为假骨盆,又称大骨盆;分界线以下部分为真骨盆,又称小骨盆。 3、骨盆的类型:女性型、男性型、类人猿型和扁平型 4、外生殖器组成:1>阴阜:脂肪垫 2>大阴唇:皮肤皱襞 3>小阴唇 4>阴蒂 5>阴道前庭 5、子宫的大小:成人的子宫约重50g,长7 ~8cm ,宽4 ~ 5cm ,厚2 ~ 3cm 7、子宫韧带:1>圆韧带—前倾 2>阔韧带—中央 3>主韧带 4>子宫骶韧带—前倾 8、输卵管:1>间质部 2>峡部 3>壶腹部 4>伞部 9、卵巢:是妇女性腺器官,产生卵子和激素,成年生育年龄非妊娠女子的卵巢为4㎝×3㎝×1㎝大小 10、妇女一生的生理特点可以按照年龄划分为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和老年期几个阶段。 11、月经:随卵巢的周期性变化,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及出血,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12、月经周期的调节:主要是通过下丘脑、垂体和卵巢的激素作用,称为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此轴又受中枢神经系统控制。 13、子宫内膜的变化:1>增生期:第5~14天 2>分泌期:第15~28天 3>月经期:第1~4天。 第三章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1、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着床:需经过定位、粘着和穿透三个阶段 3、胎儿附属物:是指胎儿以外的组织,包括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 4、胎盘的功能:1>气体交换 2>营养物质供应 3> 排出胎儿代谢产物 4>防御功能 5>合成功能 6>内分泌功能 5、脐带:2条脐动脉,1条脐静脉 6、羊水:呈中性或弱碱性,PH为7.20 7、妊娠期子宫峡部称为子宫下段,从非妊娠期的1cm到临产时变为长约7-10cm,是剖腹产的部位。 8、妊娠期妇女的体重于妊娠13周前无明显变化,以后平均每周增加350g,若体重无变化,说明胎儿发育迟缓,应该用B超监测。 9、早期妊娠诊断的病史:1>停经 2>早孕反应:6周左右出现HCG增多、胃酸减少及胃排空时间延长有关 3>尿频 10、早期妊娠诊断的辅助检查:1>妊娠试验—最方便2>超声检查——停经40天最准确的检查方法 3>宫颈粘液检查 4>黄体酮试验 5>基础体温测定 11、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胎方位: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2、妊娠期营养:足够的蛋白质、热能、必需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最新妇产科重点知识总结大汇总【给力版】

1、分娩:指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全部从母体娩出的过程。早产:28周≤妊娠〈3周;足月产:37周≤妊娠〈42周;过期产:妊娠≥42周 2、决定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3、产力主要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肛提肌收缩力。 4、正常宫缩的特点:节律性、对称性、极性、缩腹作用。 5、骨盆平面分为:骨盆入口平面、中骨盆平面、骨盆出口平面。 6、软产道分为:子宫下段、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 7、临产前宫颈的变化: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 8、生理缩复环:是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隆状突起。 9、双顶径:是两侧顶骨隆突间的距离,是胎头最大横径。平均约9.3cm。 10、矢状缝和囟门是确定胎位的重要标志。 11、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进行的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12、枕左前胎产式的分娩机制:衔接→下降→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胎肩胎儿娩出。 13、衔接时,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入口,矢状缝坐落在盆骨入口斜径。俯屈时,借肛提肌阻力用杠杆原理形成,此时,枕额径已变成枕囟前下径。 14、先兆流产包括:假临产、胎儿下降感、见红。 15、假临产的特点:1)宫缩持续时间短且不恒定,时间不规律,强度不增加;2)不适主要集中在下腹部,宫颈管不缩短,宫口不扩张;3)常在夜间出现,清晨消失;4)给予强镇静药物能抑制宫缩。 16.临产的诊断标准:1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宫缩;2伴进行性宫颈管消失;3宫口扩张;4胎先露下降. 17、总产程世指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直到胎儿胎盘娩出的过程。分为3个产程: 第一产程:临产开始直至宫口完全扩张为止。初产妇需11-12h,经产妇6-8h。 第二产程:从宫口完全扩张到胎儿娩出的过程。初产1-2h,经产小于1h。 第三产程:从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过程,需5-15分钟,不超过30分钟。 18、第一产程的临床表现:规律宫缩,宫口扩张,胎头下降,胎膜破裂(前羊水100ml) 19、第一产程可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潜伏期世指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3cm,需8h。活跃期是指宫口扩张3-10cm,需4h。活跃期又分为加速器,最大加速器,减速器。 20、坐骨棘平面是判断胎头高低的标志。 21、胎头拔露是指宫缩时胎头露出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的过程。 胎头着冠是指当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缩回的过程。 22、新生儿阿普加评分内容及意义 appar score是用以判断有无新生儿窒息及窒息严重程度,决定抢救方法,并预测预后。评分内容:心率,呼吸,肌张力,喉反射及皮肤颜色,每项0-2分,满分10分,属正常新生儿。总分7分以上,只要进行一般处理;4-7分为轻度窒息;4分以下为重度窒息。 23、胎盘剥离的征象包括; 1子宫体变硬呈球形,宫底上升达脐上; 2外露的脐带自行延长; 3阴道少量流量; 4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24、若第三产程超过30分钟,胎盘仍未排出且出血不多时,应排空膀胱后,再轻轻按压子

中医妇产科学考点总结

---------------------------------------------------------------最新资料推荐------------------------------------------------------ 中医妇产科学考点总结 中医妇产科学考点总结月经病一、月经先期: 当地补阴经 1.气虚证 1)脾气虚证: 补中益气汤 2)肾气虚证: 固阴煎 2.血热型 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 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 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 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 2)血虚型-大补元煎3)血寒证: 虚寒型-温经汤《金匱》 ; 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 4)气滞型-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 1)肝郁型-逍遥散2)肾虚型-固阴煎四、月经过多: 保举笑 1)气虚型-举元煎 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五、月经过少: 苍滋归逃 1)肾虚型-归肾丸 2)血虚型-滋血汤 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 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原地红 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 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 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 清淤地 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 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八、崩漏: 1 / 8

上清虫子左右固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肾虚证__肾气虚: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肾阳虚: 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 左归丸合二至丸血热证__虚热证: 上下相资汤实热证: 清热固经汤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九、闭经: 四人血重阴 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 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十、痛经: 圣清调少膈 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 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 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 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经行泄泻: 健身 1)脾虚-参苓白术散 2)肾虚-健固汤经行吐衄: 清静 1)肝经郁火: 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 2)肺肾阴虚: 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经行****胀痛: 逍遥观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经行头痛: 通林珍肝火证:羚角钩藤汤血瘀证:通窍活血汤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经行感冒: 采金菊风寒:荆穗四物汤风热:桑菊饮邪入少阳:小柴

妇产科护理学考试重点

妇产科护理学考试重点 1 、胎先露: 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胎先露。 纵产式有头先露、臀先露,横产式有肩先露。 2 、胎方位: 胎儿先露部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3 、胎产式: 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称胎产式。 4 、流产: 凡妊娠不满28 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 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5 、习惯性流产: 指自然流产连续发生3 次或3 次以上者。 6 、异位妊娠: 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异位妊娠,也叫宫外孕。 7 、妊高症: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20 周以后出现高血压、水肿、蛋白尿三大症候群,严重时可出现抽搐、昏迷、心肾功能衰竭,甚至发生母婴死亡。 8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 简称功血,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明显器质型病变存在。 常表现为月经周期长短不一、经期延长、经量过多或不规则阴 道流血

9 、前置胎盘: 孕28 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时,称胎盘前置。 10 、继发性闭经: 以往曾建立正常月经,但以后因某种病理性原因而月经停止6 个月以上者,或按自身原来月经周期计算停经3 个周期以上者称为继发性闭经。 11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手术时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率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12 、产褥期: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从胎盘娩出至恢复成接近正常未孕状态的一段时期,成为~,一般需六周。 13 、葡萄胎: 是一种滋养细胞的良性病变,主要为组成胎盘的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变性,各个绒毛的乳头变为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得名,也称水泡状胎块。 14 、纵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平行者。 15 、横产式: 胎体纵轴与母体纵轴垂直者。 16 、斜产式:

妇产科知识点总结(终结版)

妇产科学知识点总结完全版(仅供参考!!!!!) 第二章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1、女性外生殖器:阴阜、大阴唇、小阴唇、阴蒂、阴道前庭(前庭球、前庭大腺、尿道外口、阴道口、处女膜) 2、女性内生殖器:阴道、子宫、输卵管、卵巢。 3、阴道 ●阴道复层扁平上皮,:没有腺体,受雌、孕激素影响有周期性变化。 ●阴道壁富有静脉丛,损伤后易形成血肿。 ●阴道后穹窿深12cm,顶端与子宫直肠陷窝相邻(腹腔最低点),可用于诊断穿刺(宫外孕)或引流。 ●自洁作用:月经前半期,鳞状上皮,受雌激素影响,增生,在生理正常菌阴道杆菌作用下分解糖原,乳酸增加, PH↓抑制致病菌. 月经后半期,孕激素↑,鳞状上皮脱落,PH↑, 自洁作用下降, 月经后易感染, 平时不要频繁清洗阴道。 4、子宫 ●子宫峡部(isthmus uteri):为子宫体与子宫颈之间形成的最狭窄的部分,在非孕期长1cm,其下端与子宫颈内口相连,上端为解剖学内口,下端为组织学内口,孕期可长达7—lOcm。 ●子宫内膜: 基底层:内1/3,贴近子宫肌层,不受激素影响,不发生周期性变化,手术过度损伤后易导致闭经; 功能层:外2/3,靠近宫腔,受激素影响周期性变化,可剥脱、出血。(分为致密层和海绵层) ●子宫的4对韧带:①圆韧带:保持前倾。②宫骶韧带:拉向后方,维持前倾。③阔韧带:保持子宫呈中间位置。 ④主韧带: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5、输卵管:间质部;峡部(宫外孕好发部位);壶腹部(正常受精部位);伞部(拾卵作用) 6、卵巢功能:产生卵子,内分泌功能。 7、子宫动脉:髂内动脉前支,后外方走向前内方,在宫颈内口处2cm,跨越输尿管(桥下有水)至子宫侧缘,手术时应靠内,避免损伤输尿管。 8、骨盆的组成: ●髋骨2(髂骨、坐骨、耻骨),骶骨1、尾骨1。 ●关节3个:左、右骶髂关节;骶尾关节、耻骨联合 ●韧带2个:骶棘韧带、骶结节韧带(骶骨一坐骨结节) 9、骨盆分界:以骶骨岬,髂耻线,耻骨联合上缘分为大骨盆(假)、小骨盆(真) 10、会阴体(perineal body):肛门与阴道之间的契形软组织,厚约3-4cm, 由皮肤、皮下脂肪筋膜、会阴中心腱、提肛肌组成。分娩时变薄易撕伤,要注意保护。 11、肛提肌组成:耻尾肌、髂尾肌、坐尾肌 12、邻近器官:尿道、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 第三章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1、月经(menstruation):青春期后,受卵巢周期性排卵和激素内分泌影响,产生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出血,规律的月经是生殖功能成熟的标志之一 2、卵巢的周期性变化:月经前半期→卵泡成熟→雌激素。月经后半期→黄体形成→孕激素 ●卵泡的生长发育过程:卵泡发育与成熟→排卵→黄体形成→白体 ●排卵时间:下次月经前14天,不管卵泡期(月经周期多长),黄体期不变。 ●雌激素来源:颗粒细胞,卵泡内膜细胞 ●孕激素来源:颗粒黄体细胞 ●雄激素来源:卵泡外膜细胞、髓质 3、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增生期(5-14天)→排卵后,分泌期(15-28天)→月经期(1-4天) 4、性周期调节: ●月经前半期(排卵前):促FSH→FSH→卵泡→雌激素↑↑→内膜增生 ●月经后半期(排卵后):促LH→LH→黄体形成—孕激素↑↑,雌激素↑→内膜分泌

妇产科护理学复习知识点汇总

一、名词解释 1.早期妊娠:妊娠13周末以前称为早期妊娠。 2.胎方位:胎儿先露部位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胎方位。 3.分娩:妊娠满28周(196日)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4.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称为胎盘早剥。 5.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 6.羊水过多:妊娠期间羊水量超过2000ml者,称为羊水过多。 7.胎膜早破:是指胎膜在临产前发生自然破裂。 8.产力异常:在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及极性不正常或强度、频率有异常,称为子宫收缩力异常,简称产力异常。 9.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出后24小时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超过1000ml。 10.产褥感染:是指分娩及产褥期内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引起的局部和全身感染。 二、简答题 1.预产期的推算方法 末次月经第一日起,月份减3或加9,日期加7。(如为农历,月份仍减3或加9,但日期加15)。 2.临产标志 ①有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

②同时伴随进行性子宫颈管消失、 ③宫颈口扩张和胎先露下降。 3.三个产程划分 ①第一产程又称宫颈扩张期。从临产开始至宫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1-12小时,经产妇约需6-8小时。 ②第二产程又称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初产妇约需1-2小时,经产妇一般数分钟即可完成。 ③第三产程又称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后至胎盘胎膜娩出,约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4.胎盘剥离征象 ①子宫底变硬呈球形,宫底升高达脐上。 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 ③阴道少量流血 ④用手掌尺侧在产妇耻骨联合上方轻压子宫下段时,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5.硫酸镁注意事项 ①膝腱反射必须存在 ②呼吸不少于16次/分 ③尿量每24小时不少于600ml,或每小时不少于25ml ④应随时备好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以便出现毒性作用时及时予以解毒。 6.宫缩乏力对母儿影响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 完整版

妇产科考试重点总结完整版 1.大阴唇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漏斗部(拾卵)。 8.卵巢表面无腹膜,由生发上皮覆盖,上皮深面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故不易感染。 9.卵巢固有韧带(卵巢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不需要切除此韧带。卵巢悬韧带(骨盆漏斗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只切除子宫不需要切除此韧带。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中段:阴道动脉。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阴道上段→髂内、闭孔。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21.雌三醇生物活性最低,为筛查项目(检测孕妇尿中雌三醇含量可判断胎儿是否宫内死亡)。 22.雌激素:促子宫输卵管发育,增对缩宫素敏感性,宫颈黏液湿稀,阴道上皮增生角化,乳腺管增生,水钠潴留易肿,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子宫黏膜增殖期转分泌期,宫颈黏液干黏,抑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振幅,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基础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作排卵日期标志。 23.月经周期:月经期(1~4日),增殖期(早期5~7日,中期8~10日,晚期11~14日,腺上皮:低柱状→弯曲→高柱状),分泌期(早期15~19日,中期20~23日,晚期24~28日,糖原小泡→顶浆分泌→糖原溢出)。 24.宫颈黏液:瞳孔样,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雌),椭圆体(孕)。 25.精子获能部位:子宫腔和输卵管。 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6.着床在受精后第6~7日。受精后8周称胚胎,9周起称胎儿。 27.自觉胎动:初产妇18~20周,经产妇16周末。 28.身长:前5个月=月数平方,后5个月=月数×5。

《中医妇科学》知识要点总结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独参汤 2)瘀阻气闭:行血逐瘀-夺命散 二、产后腹痛 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 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 三、恶露不绝 1)气虚:益气摄血-补中益气汤 2)血热: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保阴煎 3)血瘀:活血化瘀、理血归经-生化汤 四、产后身痛 1)血虚:补血益气、宣络止痛-黄芪桂枝五物汤2)风寒:养血祛风、散寒除湿-独活寄生汤 3)肾虚:补肾强腰壮筋骨-养荣壮骨汤

五、产后发热 1)感染邪毒:清热解毒、凉血化瘀-解毒活血汤2)外感:养血祛风、散寒解表-荆防四物汤 3)血虚:养血益气、和营退热-八珍汤 4)血瘀:活血祛瘀、和营除热-生化汤 妊娠病 一、妊娠恶阻 1)胃虚:健脾和胃、降逆止呕-香砂六君子汤 2)肝胃不和: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苏叶胡黄连汤3)痰湿:化痰除湿、降逆止呕-小半夏茯苓汤 二、胎漏 1)肾虚:补肾固冲、止血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养血、固冲止血-固下益气汤 3)血热:清热凉血、固冲止血-加味阿胶汤

三、胎动不安 1)肾虚:补肾益气、固冲安胎-寿胎丸 2)气虚:益气、固冲、安胎-举元煎 3)血虚:补血、固冲、安胎-苎根汤 4)血热:清热凉血、固冲安胎-保阴煎 5)外伤:益气养血、固肾安胎-加味圣愈汤 6)徵瘕伤胎:祛瘀消徵、固冲安胎-桂枝茯苓丸四、滑胎 1)肾气亏损:补肾固冲安胎-补肾固冲丸 2)气血两虚:益气养血安胎-泰山盘石散 五、子肿 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 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 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四物汤六、子淋 1)阴虚津亏:滋阴润燥通淋-知柏地黄汤

妇产科常见知识点

1.大阴唇外伤后最易形成血肿。 2.阴道后穹窿位置最深,可穿刺或引流。 3.子宫峡部上为解剖学内口,下为组织学内口。 4.子宫内膜表面2/3为功能层,1/3为基底层。 5.宫颈黏膜上皮为单层高柱状上皮,阴道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 6.子宫圆韧带起自宫角,止于大阴唇前端,维持前倾位。 子宫阔韧带限制向两侧倾斜,有子宫动静脉和输尿管穿过。 子宫主韧带横行于宫颈两侧和骨盆侧壁之间,固定宫颈位置、防止子宫下垂。 宫骶韧带维持子宫前倾。 7.输卵管有间质部(最狭窄)、峡部、壶腹部和伞部(拾卵)。 8.卵巢表面有生发上皮,上有卵巢白膜(防御作用)。 9.卵巢固有韧带是子宫与卵巢之间,卵巢悬韧带是卵巢与骨盆之间,有卵巢动静脉穿过。 10.卵巢动脉起自腹主动脉,子宫、阴道、阴部内动脉起自髂内动脉。 11.阴道上段:子宫动脉。中段:阴道动脉。下段:阴部内动脉和痔中动脉。 12.右侧卵巢静脉→下腔静脉。左侧卵巢静脉→左肾静脉。 13.淋巴:阴道下段、宫体两侧→腹股沟浅。阴道上段→髂内、闭孔。宫体、宫底、输卵管、卵巢→腰。 14.乳房发育是第二性征最初特征,是青春期发动标志。月经初潮为青春期重要标志。 15.卵巢功能:生殖(产生卵子),内分泌(产生性激素)。 16.雌激素可正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垂体。 17.排卵发生于下次月经来潮前14日。 18.黄体生命14天,排卵后7~8日高峰,9~10日退化。 19.雌激素在月经第7日(排卵前)卵泡分泌第1次高峰,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第2次高峰。 孕激素在排卵后7~8日黄体分泌达高峰。 20.性激素为甾体激素(类固醇),肝脏代谢。 21.雌三醇生物活性最低,为筛查项目。 22.雌激素:促子宫输卵管发育,增对缩宫素敏感性,宫颈黏液湿稀,阴道上皮增生角化,乳腺管增生,水钠潴留易肿,骨基质代谢。 孕激素:子宫黏膜增殖期转分泌期,宫颈黏液干黏,抑输卵管平滑肌节律性收缩频率振幅,阴道上皮细胞脱落,乳腺小叶及腺泡发育,基础体温排卵后升高0.3~0.5℃作排卵日期标志。 23.月经周期:月经期(1~4日),增殖期(早期5~7日,中期8~10日,晚期11~14日,腺上皮:低柱状→弯曲→高柱状),分泌期(早期15~19日,中期20~23日,晚期24~28日,糖原小泡→顶浆分泌→糖原溢出)。 24.宫颈黏液:瞳孔样,羊齿植物叶状结晶(雌),椭圆体(孕)。 25.精子获能部位:子宫腔和输卵管。 卵子受精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 26.着床在受精后第6~7日。受精后8周称胚胎,9周起称胎儿。 27.自觉胎动:初产妇18~20周,经产妇16周末。 28.身长:前5个月=月数平方,后5个月=月数×5。 体重=宫高×腹围+200g 29.甲状腺是胎儿最早发育的内分泌腺。 30.胎盘:羊膜(最内层),叶状绒毛膜,底蜕膜(母体部分)。 31.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属蛋白激素,合体滋养细胞合成,8~10周达高峰。

妇产科学重点整理终极版

名解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在通过产道时,为适应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的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过程。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为衔接 病理性缩复环:因胎儿先露部下降受阻,子宫收缩过强,强有力的宫缩使子宫下段拉长变薄,而子宫体部肌肉增厚变短,两者间形成明显的环状凹陷,此凹陷逐渐上升达到脐部以上,压痛明显,称为此 晚期产后出血:部分产妇分娩24小时之后于产褥期内发生子宫大量出血称为此,多发生于产后1~2周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出称为恶露。(总量为250~500ml) 稽留流产:又称过期流产,是指胚胎或胎儿死亡滞留在宫腔内尚未自然排出者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妇取仰卧位时,出现头晕、恶心、呕吐、胸闷、面色苍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压下降,当转为侧卧位后,上述症状即减轻或消失的一组综合征。严重者可危及母儿的生命。 原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凡妇女年满18岁或第二性征发育成熟2年以上仍无月经来潮者。见于子宫发育不全或缺如等先天性生殖道发育异常、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原发性垂体促性腺功能低下及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疾病,少数应除外下生殖道闭锁引起的假性闭经。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以外,常伴有阴道前后壁膨出 不孕症:女性无避孕性生活至少12个月而未受孕,称为不孕症。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是指部分受术者在术中或手术刚结束时出现恶心,呕吐、心动过缓、心律不齐、血压下降、面色苍白、头晕、胸闷、大汗淋漓,甚至出现昏厥和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也称人工流产综合征 功能性子宫出血:正常月经的周期为21~35日,经期持续2~8日平均失血量为20~60ml,凡是不符合上述条件,皆为异常子宫出血 产褥病率: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的10日内,每日测量体温4次,间隔时间4小时,有2次体温≥38℃(产褥病率常见的原因是产褥感染)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娩出者出血量超过500ml,剖宫产者出血量超过1000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 葡萄胎:是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变性,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似葡萄而得名,也称水泡状抬块。 胎头着冠: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候胎头也不回缩。 产程异常8个概念 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开大开始3cm称为潜伏期,初产妇潜伏期约为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超过16小时称为为潜伏期延长。 活跃期延长:从宫口开大3厘米开始至宫口开全称为活跃期,初产妇需要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超过8小时称为活跃期延长。 活跃期停滞:进入活跃期后宫口扩张停止超过4小时称为活跃期停滞 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超过2小时,经产妇超过1小时尚未分娩 第二产程停滞:在第二产程中,抬头不再下降达1小时者 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每小时<1cm;经产妇每小时<2cm称为此 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抬头停留在原处不下降达1小时以上,称为抬头下降停滞 滞产:总产程超过24小时者 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其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称为此。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要的一段时期,一般为6w 胎产式:胎儿身体纵轴与母体身体纵轴之间的关系(纵、横、斜) 胎先露:最先进入骨盆入口的胎儿部分称为胎先露(枕、臀、肩) 胎方位:胎儿先露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称为胎方位简称胎位。 围生期:是指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是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一周 分娩:妊娠满28周及以上,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开始到由母体娩出的全过程称为分娩。 流产:凡妊娠不足28周、胎儿体重不足1000g而终止者,称为流产。 妊娠12周以前早期流产 妊娠12周不足28周晚期流产 简答题 葡萄胎 完全性葡萄胎临床表现 1停经后阴道流血:最常见的症状 2子宫异常增大、变软:大于停经月份 3妊娠呕吐:较正常妊娠早,持续时间长、程度重(HCG增高有关) 4子娴前期征象(但是这种病人不会发生子娴) 5卵巢黄素化囊肿 6腹痛 7甲状腺功能亢进 8自觉无胎动 部分性葡萄胎:除阴道流血外,病人常没有完全性葡萄胎的典型症状。 处理原则:清宫术预防性化疗子宫切除术葡萄胎一经诊断应及时清除子宫腔内容物。 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B超是诊断葡萄胎的重要辅助检查方法。(首选) ((动态)落雪状/飞絮状、(静态)蜂窝状) 2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数值越高,恶化几率越大) 常见护理诊断 1焦虑 2自我认同紊乱 3有感染的危险 4组织灌注量不足 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详细评估病人对疾病的心理承受能力,鼓励病人疏离战胜疾病的信心。 2严密观察病情:观察腹痛和流血情况,流血过多时候,注意观察有无休克征象,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一旦有水泡组织流出,立即送

妇科常见考点总结

妇产科常见考点总结 1. 妊高症降压首选:肼屈嗪 2. 前置胎盘最特征的临床表现:无痛性反复阴道流血(禁止 肛门指检) 3. 胎头迟迟不入盆,骨盆测量径线最有价值的是:对角径 4. 预防和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硫酸镁 5. 胎盘早剥最特征的临床表现:伴有腹痛的子宫出血 6. 妊娠合并心脏病发病率最高的是:风湿性心脏病 7. 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低张型首选:缩宫素静滴(高张型首 选哌替啶) 8. 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首选在第一产程中注射:哌替啶 9. 胎盘与宫壁界限不清首先考虑:胎盘植入 10. 慢性宫颈炎最常见的局部特征:宫颈糜烂 11. 宫颈癌最早症状:接触性出血 12. 筛选宫颈癌最有效方法: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 13. 子宫肌瘤继发贫血最常见于:粘膜下子宫肌瘤(最易发生 阴道多量出血及肌瘤坏死) 14. 子宫内膜异位症最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是:腹腔镜检查 15. 最常见的功血:无排卵型功血 16. 固定宫颈位置最重要的韧带是:主韧带 17. HCG于妊娠时间分泌达高峰的时间是:8~10周 18. 习惯性流产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宫颈内口松弛 19. 胎盘早剥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IC 20. 死亡率居妇科癌症首位的是:卵巢肿瘤 21. 蒂扭转最易发生于:浆膜下子宫肌瘤 22. 侵润性葡萄胎转移转移灶最长转移到:肺 23. 确诊前置胎盘首选:B超检查可见胎盘覆盖宫颈内口 24. 羊水进入母体循环最常见的途径为:子宫颈管粘膜的静脉 25. 粘膜下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月经过多,经期延长

26. 卵巢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是:直接蔓延累及邻近器官及腹 腔种植 27. 绒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依次是:肺、阴道、脑、肝 28. 功能性月经失调促进排卵的最好方法是:氯米芬治疗 29. 最简单而可靠的子宫性闭经诊断方法是:雌孕激素序贯试 验 30. 肌瘤变性中,最常见的是玻璃样变 31. 恶性程度最高的子宫内膜癌是:鳞腺癌 32. 宫颈癌的好发部位是:宫颈移行带 33. 早孕反应:妇女停经后6周左右出现畏寒头晕乏力嗜睡食 欲缺乏喜食酸物恶心晨起呕吐等 34. 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的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 阴道排除称恶露(血性、浆液、白色) 35. 子痫前期处理:治疗原则为休息解痉镇静降压合理扩容及利尿适时终止妊娠。(解痉:硫酸镁镇静:地西泮降压:肼苯哒嗪扩容:血清蛋白、全血利尿:甘露醇)36. 子痫处理原则:控制抽搐纠正缺氧酸中毒控制血压抽搐控 制后终止妊娠 37.前置胎盘:妊娠28周后若胎盘附着在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者覆盖子宫颈内口位置低于胎儿先露部(处理原则:抑宫缩止出血纠贫血防感染) 38. 胎盘早剥: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正常正常位置的胎盘在 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全部从子宫壁剥离 39. 胎儿窘迫:胎儿在子宫内有缺氧及酸中毒而危及其健康和 生命的病理现象 40. 产褥感染:分娩时或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 部或全身感染 41. 子宫肌瘤分类: 1肌壁间肌瘤 2浆膜下肌瘤 3黏膜下肌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