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定时器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名称:微机控制与接口技术课程设计题目:智能定时器

专业:袁世斌

学号:312010*********

指导教师:陈立功

日期:2013年12月13日

成绩

摘要

本次设计以AT89C51芯片为核心,辅以必要的外围电路,设计了一个简易的电子时钟,它由5V直流电源供电。在硬件方面,除了CPU外,使用四个七段LED数码管来进行显示,LED采用的是动态扫描显示。通过LED能够比较准确显示时、分。三个简单的按键实现对时间的调整。软件方面采用汇编语言编程。整个电子钟系统能完成时间的显示,调时,定时闹钟,报警等功能。

本设计是以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芯片为系统核心的智能定时控制器设

计,论文具体描述了设计的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具体实现过程。智能定时控制器在硬件、软件设计上均采用模块化的方法,使得在设计和调试方面取得很大的方便。论文重点阐述

了数字钟硬件中MCU模块、按键模块、显示模块等相关模块的模块化设计及制作;软件同样采用模块化的设计,包括中断模块、时间调整模块等设计,并采用简单流通性强的C

语言编写实现。本设计实现了年、月、日及时、分、秒的显示和时间修改的功能。通过对比实际的智能定时控制器,查找出误差的来源,确定调整误差的方法,尽可能的减少误差,使得系统可以达到实际智能定时控制器的允许误差范围内,取得了设计的预期效果。

关键词:AT89C51 数码管模块化数字钟

abstract

This design USES AT89C51 chip as the core, supplemented by necessary peripheral circuit, design a simple electronic clock, it consists of 5 v dc power supply.In terms of hardware, in addition to the CPU, using four seven-segment LED digital tube display, LED using a dynamic scanning display.Through to compare accurate LED display, points.Three simple button realize adjustment of time.Software using assembly language programming.Can finish the whole electronic clock system time display, adjustment, timing alarm clock, alarm, etc.

This design is based on AT89C51 chip as the core of the system of ATMEL company smart timing controller design, the paper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system hardware and software of the concrete implementation process.Smart timing controller in hardware, software design adopt modular approach, made in the design and debugging has made a lot of convenience.Paper expounds the digital clock hardware of MCU module, keys module, display module and other related modules of modular design and production;Software also adopts modular design, including the interrupt module, time adjust module design, and USES the

simple liquidity strong C language to achieve.This design has realized the years, months, days, minutes and seconds in time display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time change.By comparing the actual smart timing controller, find out the source of the error, determine the method of adjusting error, reduce errors, makes the system can achieve the actual intelligence within the scope of permissible error time controller, design the expected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Keywords:AT89C51 digital tube modular digital clock

目录

1前言 (3)

2总体设计方案设计 (5)

2.1要求功能 (5)

2.2.单片机芯片 (5)

2.3显示模块 (5)

2.4时钟芯片的选择 (6)

2.5电路设计方案确定 (6)

3硬件电路设计 (7)

3.1硬件系统设计的概述 (7)

3.2 AT89C51单片机 (8)

3.3单片机的定时/中断系统 (9)

3.4 显示系统 (11)

3.5 报警电路 (11)

3.6 按键电路 (12)

3.7 电源设计 (13)

3.8 单片机最小系统 (14)

3.8.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14)

3.8.2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14)

3.9单片机系统的晶振电路 (15)

4 软件部分设计 (16)

4.1主程序 (16)

4.2初始化程序 (18)

4.3显示程序 (18)

4.4中断程序 (16)

5系统调试 (18)

5.1系统调试概述 (18)

5.1系统调试结果 (18)

7结论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1:系统主程序图 (21)

附录2:系统仿真原理图 (21)

1前言

随着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生产工艺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家用电器的逐渐普及, 市场对定时控制系统的需求越来越大. 如, 定时自动报警、定时自动打铃、定时开关烘箱、定时通断动力设备以及各种电气的定时启动等都属于定时控制系统[ 1] . 定时控制系统的实现方法很多, 本文主要介绍以80C51 系列单片机中的AT89C51 为核心的智能定时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方式. 80C51 系列单片机进入市场时间早, 总线开放, 仿真开发设备多, 芯片及其开发价格低廉、速度较快、电磁兼容性较好. 本文所述智能时钟控制系统主要包括时钟显示、时间校正、闹铃设置及各种设备定时开关机( 可扩展功能) 等功能. 实时日历和时钟显示的设计过程在硬件与软件方面进行同步设计。硬件部分主要由AT89S52单片机,LED显示电路,以及调时按键电路等组成,系统通过LED显示数据,所以具有人性化的操作和直观的显示效果。软件方面主要包括时钟程序、键盘程序,显示程序等。

本系统以单片机的汇编语言进行软件设计,为了便于扩展和更改,软件的设计采用模块化结构,使程序设计的逻辑关系更加简洁明了,以便更简单地实现调整时间及日期显示功能。所有程序编写完成后,在keil2软件中进行调试,确定没有问题后,在Proteus软件中嵌入单片机内进行仿真在日新月异的21世纪里,家用电子产品得到了迅速发展。许多家电设备都趋于人性化、智能化,这些电器设备大部分都含有CPU控制器或者是单品具有便携实用,操作简单的特点。

2总体方案设计

2.1要求功能

1、时间显示:用4位数码管显示当前小时和分钟,秒功能用两LED灯代替(每秒闪烁一次)。

2、可手动设定时间。

3、开机流程:系统有红色和蓝色指示灯,上电10S内,每秒红色指示灯闪烁一次,并伴有蜂鸣声,作为开机/重启提醒,此时绿色指示灯灭。10S后红色指示灯灭,若光线较强则绿色指示灯亮,若光线较弱则绿色指示灯亮度减半进入节能模式。

4、具有整点报时功能(四短一长),可自行设定报时时间段;

2.2.单片机芯片

方案一:

采用89C51芯片作为硬件核心,采用Flash ROM,内部具有4KB ROM 存储空间,能于3V的超低压工作,而且与MCS-51系列单片机完全兼容,但是运用于电路设计中时由于不具备ISP在线编程技术, 当在对电路进行调试时,由于程序的错误修改或对程序的新增功能需要烧入程序时,对芯片的多次拔插会对芯片造成一定的损坏。

2.3显示模块

方案一:

采用LED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强大,可显示大量文字,图形,显示多样,清晰可见,但是价格昂贵,需要的接口线多,所以在此设计中不采用LED液晶显示屏。

方案二:

采用点阵式数码管显示,点阵式数码管是由八行八列的发光二极管组成,对于显示文字比较适合,如采用在显示数字显得太浪费,且价格也相对较高,所以也不用此种作为显示。

2.4时钟芯片的选择

方案一:采用实时时钟芯片

直接采用单片机定时计数器提供秒信号,使用程序实现、时、分、秒计数。采用此种方案虽然减少芯片的使用,节约成本,但是,实现的时间误差较大。所以不采用此方案。方案二:软件控制:

利用AT89s51内部定时进行中断,配合软件延时实现时、分、秒的计时,该方案节约成本,且能综合运用知识

2.5电路设计方案确定

综上各方案所述,对此次作品的方案选定: 以单片机AT89C51为主控制器,采用单片机内部定时、行列式键盘和动态LED显示。

系统方案一如图2.1所示:

图2.1 方案一

系统方案二如图2.2所示:

图2.2 方案二

根据两方案图分析,方案二在方案一的基础上增添了按键控制电路保证了系统的可控制性和使用性,同时在设计中方案二的系统稳定性更加完善,所以本设计选用的是方案二。

3硬件电路设计

3.1硬件系统设计的概述

本电路是由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具有在线编程功能,低功耗,能在3V超低压工作;时钟电路由DS1302提供,它是一种高性能、低功耗、带RAM的实时时钟电路,它可以对年、月、日、周日、时、分、秒进行计时,具有闰年补偿功能,工作电压为2.5V~5.5V。采用三线接口与CPU进行同步通信,并可采用突发方式一次传送多个字节的时钟信号或RAM数据。DS1302内部有一个31*8的用于临时性存放数据的RAM寄存器。可产生年、月、日、周日、时、分、秒,具有使用寿命长,精度高和低功耗等特点,同时具有掉电自动保存功能;显示部份由15个数码管,74Hs138、74ls244构成。使用动态扫描显示方式对数字的显示。硬件的结构和可靠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可靠性,所以合理的安排电路能提高电子产品的性能。

图3.1 系统设计原理图

框图介绍了智能定时控制器系统设计的主要组成部分,系统主要分成核心芯片AT89C51单片机、电源模块、时钟模块、报警模块、复位电路模块、键盘输入模块以及LED数码管显示模块等七大模块,很好的实现了智能定时控制器的一些主要功能。

本电路是由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具有在线编程功能,低功耗,能在3V超低压工作。采用内部时钟的驱动方式来驱动AT89C51单片机工作,内部复位的方式使系统的外围电路更加简单,减少了硬件的损耗,利用俩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来表示秒钟,其他的显示电路部分由一个4位7段数码管构成,使用动态扫描显示方式对数字的显示,整个系统具有使用寿命长,精度高和低功耗等特点,实现了智能定时控制器的一些主要功能。

3.2 AT89C51单片机

AT89C51是一种低功耗、性存储器技术制造, 8k字节Flash,256字节RAM,32 位I/O 口线,看门狗定时器,2 个数据指针,三个16 位定时器/计数器,一个6向量2级中断结构,全双工串行口,片内晶振及时钟电路。另外,AT89C51 可降至0Hz 静态逻辑操作,支持2种软件可选择节电模式。空闲模式下,CPU停止工作,允许RAM、定时器/计数器、串口、中断继续工作。掉电保护方式下,RAM内容被保存,振荡器被冻结,单片机一切工作停止,直到下一个中断或硬件复位为止。

80C51:40个引脚双排直插DIP封装,大致可分为3类:电源及时钟、控制和I/O引脚。

图3.2 89C51单片机引脚图

图3.3 单片机片内结构图

由如下功能部件组成:

对图3.2中的片内各部件做简单介绍。

1.CPU(微处理器)

2.数据存储器(RAM)片内为128个字节(52子系列的为256个字节)

3.程序存储器(ROM/EPROM) 89C51/89C52/89C55:4K/8K/20K 字节闪存。

4. 4个并行可编程的8位I/O口 P1口、P2口、P3口、P0口

5. 串行口1个全双工的异步串行口,具有四种工作方式。

6. 定时器/计数器

7. 中断系统

8. 特殊功能寄存器(SFR)共有21个,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RAM区。CPU对各种功能部件的控制是采用特殊功能寄存器(SFR,Special Function Register)的集中控制方式。

3.3 单片机的定时/中断系统

51内部集成定时/计数器的基本特征:

?51系列单片机内部提供2个16位的递增定时/计数器T0和T1。

?可以设置为定时或者计数器工作。

?有多种可选的工作模式,通过SFR-TMOD选择使用。

?对应两个中断源,可用中断处理。

?主要作用:对外部脉冲计数、产生精确定时时间、作串行口的波特率发生器。

图3.4 T0、T1的结构

TMOD寄存器的M1,M0位设置四种工作方式

模式0:13位定时/计数器计数寄存器:THx和TLx低5位

最大计数值:213:

模式1:16位定时/计数器计数寄存器:THx和TLx

最大计数值:216

模式2: 8位自动重载定时/计数器计数寄存器:TLX

计数初值重载寄存器:THX

最大计数值28

模式3:仅T0可用,将T0拆为两个独立8位定时器

80C51的中断源

外部中断0(INT0)

外部中断1(INT1)

T0溢出中断(TF0)

T1溢出中断(TF1)

串行口中断(RI或TI)

触发方式设置及中断标志

外部中断标志IE1、IE0(用IEx表示)

电平方式(ITX=0),INTx引脚低电平时IEx=1,响应中断后IEx不自动清0(INTx 引脚状态)。

边沿方式(ITx=1),INTx引脚负跳变时IEx=1,响应中断后IEx自动清0。

同一优先级中的中断申请不止一个时,则有中断优先权排队问题。同一优先级的中断优先权排队,由中断系统硬件确定的自然优先级形成,其排列如所示:

3.4显示系统

LED显示器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组成,当发光二极管导通时,相应的一个笔画或一个点就发光。

控制相应的管导通,就能显示出对应字符。各段LED显示器需要由驱动电路驱动。在七段LED显示器

通常将各段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或阳极连在一起作为公共端。将各段发光二极管连在一起的叫共阳极显示器,用低电平驱动;将阴极连在一起的叫共阴极显示器,用高电平驱动。

静态显示就是每一个显示器各笔画段都要独占具有一个锁存功能的输出口线,CPU把要显示的字形代码送到输出口上,就可以使显示器上显示所需的数字或符号,此后,即使CPU不在去访问它,因为各笔画段借口具有锁存功能,显示的内容也不会消失。

动态显示是指显示器显示某一字符时,相应段的发光二极管恒定地导通或截止。静态显示有并行输出和串行输出两种方式。在本系统中数码管使用共阴极接法而且是用动态显示。本设计利用一个4位七段数码管显示时钟结果。

3.5报警电路

蜂鸣器发声原理是电流通过电磁线圈,使电磁线圈产生磁场来驱动振动膜发声的,因此需要一定的电流才能驱动它,单片机IO引脚输出的电流较小,单片机输出的TTL 电平基本上驱动不了蜂鸣器,因此需要增加一个电流放大的电路。S51增强型单片机实验板通过一个三极管C8550来放大驱动蜂鸣器,原理图见下面图4.2所示:

图3.5 蜂鸣器驱动电路

如图3.6所示,蜂鸣器的正极接到VCC(+5V)电源上面,蜂鸣器的负极接到三极管的发射极E,三极管的基级B经过限流电阻R1后由单片机的P3.7引脚控制,当P3.7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T1截止,没有电流流过线圈,蜂鸣器不发声;当P3.7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导通,这样蜂鸣器的电流形成回路,发出声音。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程序控制P3.7脚的电平来使蜂鸣器发出声音和关闭。程序中改变单片机P3.7引脚输出波形的频率,就可以调整控制蜂鸣器音调,产生各种不同音色、音调的声音。另外,改变P3.7输出电平则可以控制蜂鸣器的声音大小,这些我们都可以通过实验来显示报警器电路模块。

3.6按键电路

按键的开关状态通过一定的电路转换为高、低电平状态。按键闭合过程在相应的I/O

端口形一个负脉冲。闭合和释放过程都要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达到稳定。这一过程是处于高、低电平之间的一种不稳定状态,称为抖动。抖动的持续时间长短与开关的机械特

性有关,一般在5—10ms之间。为了避免CPU多次处理按键的一次闭合,应采用措施消除抖动。本文采用的是独立式按键,直接用I/O口线构成单个按键电路,每个按键占用一条I/O口线,每个按键的工作状态不会产生相互影响,如图4.3所示:

图3.6 按键电路

3.7 电源设计

在这里因设计分工和侧重点不同,电源模块用通用的5v变压器。

从图上看220V交流电经过一个变压器进行降压,变压器后面由四个二极管组成一个桥式全波整流电路,整流后就得到一个电压波动很大的直流电,所以在这里接一个330u/F 的电解电容。

变压器输出端的9V电压经过桥式整流并电容滤波,在电容C1两端大约会有11V多一点的电压,如果电容两端直接接负载,当负载变化或者交流电波动时会使C1两端的电压变化很大,为得到一个比较稳定的电压因此在此处接一个三端稳压器元件。

三端稳压器是一个集成电路元件,内部有三极管和电阻构成当负载电流大时内部电阻变小,当负载电流小时内部电阻变大,这样能保持稳压器的输出电压保持基本不变,本设计要+5V电压,因此选用LM7805,LM7805最大可以输出1A的电流,内部有限流式短路保护,可以很稳定的进行电流输出

图3.7 电源电路

3.8 单片机最小系统

3.8.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图3.8 手动复位电路

3.8.2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在书本上有介绍,51单片机要复位只需要在第9引脚接个高电平持续2US就可以实现,那这个过程是如何实现的呢?

在单片机系统中,系统上电启动的时候复位一次,当按键按下的时候系统再次复位,如果释放后再按下,系统还会复位。所以可以通过按键的断开和闭合在运行的系统中控制其复位。

开机的时候为什么为复位

在电路图中,电容的的大小是10uF,电阻的大小是10k。所以根据公式,可以算出电容充电到电源电压的0.7倍(单片机的电源是5V,所以充电到0.7倍即为3.5V),需要的时间是10K*10UF=0.1S。

也就是说在电脑启动的0.1S内,电容两端的电压时在0~3.5V增加。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从5~1.5V减少(串联电路各处电压之和为总电压)。所以在0.1S内,RST 引脚所接收到的电压是5V~1.5V。在5V正常工作的51单片机中小于1.5V的电压信号为低电平信号,而大于1.5V的电压信号为高电平信号。所以在开机0.1S内,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RST引脚接收到的高电平信号时间为0.1S左右)。

按键按下的时候为什么会复位

在单片机启动0.1S后,电容C两端的电压持续充电为5V,这是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接近于0V,RST处于低电平所以系统正常工作。当按键按下的时候,开关导通,这个时候电容两端形成了一个回路,电容被短路,所以在按键按下的这个过程中,电容开始释放之前充的电量。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容的电压在0.1S内,从5V释放到变为了1.5V,甚至更小。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为各处之和,这个时候10K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5V,甚至更大,所以RST引脚又接收到高电平。单片机系统自动复位。

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有时可能对系统需要进行复位,为了避免对硬件系统经常加电和断电造成的损害,设计了手动的复位电路。如图4-2所示。这种电路的设计,在系统的

运行过程中需要复位时,只需使开关闭合,在RST端就会出现一定时间的高电平信号,从而使单片机实现复位。

3.9 单片机系统的晶振电路

单片机必须在时钟的驱动下才能进行工作。MCS-51系列单片机内部都有一个时钟振荡电路,只需外接晶振源,就能产生一定频率的时钟信号送到单片机的内部的各个单元,决定单片机的工作速度。图4-3就是内部时钟工作方式的电路图,这是一种常用的方式。这种方式是外界振荡源,本设计就采用这种外接晶振的方法。电路中的两个电容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帮助振荡器起振(C1 C2的值大,起振的速度慢;反之,速度快。);二是对振荡器的频率起到微调的作用(C1 C2的值大,频率略有减少,反之,频率略有提高)。C1 C2的值采用30pF,如图4.5.2所示:

图3.9 单片机内部晶振电路连接图

内部时钟原理图(就是一个自激振荡电路)

在内部方式时钟电路中,必须在XTAL1和XTAL2引脚两端跨接石英晶体振荡器和两个微调电容构成振荡电路,通常C1和C2一般取30pF,晶振的频率取值在1.2MHz~12MHz 之间。对于外接时钟电路,要求XTAL1接地,XTAL2脚接外部时钟,对于外部时钟信号并无特殊要求,只要保证一定的脉冲宽度,时钟频率低于12MHz即可。晶体振荡器的振荡信号从XTAL2端送入内部时钟电路,它将该振荡信号二分频,产生一个两相时钟信号P1和P2供单片机使用。时钟信号的周期称为状态时间S,它是振荡周期的2倍,P1信号在每个状态的前半周期有效,在每个状态的后半周期P2信号有效。CPU就是以两相时钟P1和P2为基本节拍协调单片机各部分有效工作的。

2.指令时序

我们将单片机的基本操作周期称作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组成,每个状态由两个时相P1和P2构成,故一个机器周期可依次表示为S1P1,S1P2,…,S6P1,S6P2,即一个机器共有12个振荡脉冲。为了大家便于分析CPU的时序,在此先对以下几个概念作一介绍。

(1)振荡周期振荡周期指为单片机提供定时信号的振荡源的周期或外部输入时钟的周期。

(2)时钟周期时钟周期又称作状态周期或状态时间S,它是振荡周期的两倍,它分为P1节拍和P2节拍,通常在P1节拍完成算术逻辑操作,在P2节拍完成内部寄存器之间的传送操作。

(3)机器周期一个机器周期由6个状态组成,如果把一条指令的执行过程分作几个基本操作,则将完成一个基本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作机器周期。单片机的单周期指令执行时间就为一个机器周期。

(4)指令周期指令周期即执行一条指令所占用的全部时间,通常为1~4个机器周期。

在图2.12中给出了MCS-51单片机的典型取指、执行时序。由图可知,在每个机器周期内,地址锁存信号ALE两次有效,一次在S1P2与S2P1之间,另一次在S4P2和S5P1之间。

从图2.12我们可以看出,对于单周期指令,当操作码被送入指令寄存器后,指令的执行从S1P2开始。若对于双字节单周期指令,则在同一机器周期的S4期间读入第二个字节。如果是单字节单周期指令,则在S4期间仍然保持读操作,但所进行的读操作为无效操作,同时程序计数器PC并不加1。在图2.12(a)和(b)给出了单字节单周期和双字节单周期指令的时序,这些操作都在S6P2结束时完成指令操作。在图2.12(c)中给出了单字节双周期指令时序,在两个机器周期内进行了四次读操作,由于是单字节指令,故后面的三次读操作是无效的。在图2.12(d)中给出了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指令MOVX 的时序,它是一条单字节双周期指令。在执行MOVX指令期间,外部数据存储器被访问且选通时跳过两次取指操作,其中在第一个机器周期S5开始送出片外数据存储器的地址后,进行读、写数据,在此期间并无ALE信号,故第二周期不产生取指操作。

4 软件部分设计

4.1主程序

主程序主要有main()组成通过对相关子程序的调用,实现对时间的设置与修改、LCD显示等主要功能。相关的调整是靠对功能键的判断来实现的。我们用流程框图来表示,如S图5.1所示:

图4.1 主程序框图

4.2初始化程序

void main() //主函数

{

TMOD|=0X11;

TH0=(65536-50000)/256;

TL0=(65536-50000)%256;

EA=1;

ET0=1;

TR0=1;

4.3显示程序

handle_1(shi);

handle_2(fen);

display_1(); //显示时钟初始值

display_2(); //显示分钟初始值

while(1)

{

scan_key(); //调用按键扫描函数

time_1(); //调用时钟函数

handle_1(shi); //对小时拆分

handle_2(fen); //对分钟拆分

display_1(); //显示小时

display_2(); //显示分钟

}

4.4 中断程序

EA=0; //关中断

if(msec1!=0x28)

msec1++; //到10毫秒否,不到则msec1加1

else

{ msec1=0;

if(msec2!=100)msec2++; //到1秒否,不到则msec2加1 else

{if(rtimbit==1)count++;

msec2=0;

if(clockbuf[2]!=59)

clockbuf[2]++; //到1分否,不到则clockbuf[2]加1

else

{ clockbuf[2]=0;

if(clockbuf[1]!=59)

clockbuf[1]++; // 到1小时否,不到则clockbuf[1]加1

else

{ clockbuf[1]=0;

if(clockbuf[0]!=23)

clockbuf[0]++; // 到24时否,不到则clockbuf[0]加1

else clockbuf[0]=0; }

}

}

}

EA=1; //开中断}

5系统调试

5.1软件调试概述

单片机系统经过总体设计,完成了硬件和软件设计开发。通过软件和硬件相结合系统即可运行。但编制好的程序或焊接好的线路不能按预计的那样正常工作是常见的事,经常会出现一些硬件、软件上的错误,这是软件和硬件开发者经常遇见的,这就需要通过调试来发现错误并加以改正。调试可分为硬件调试和软件调试。本设计系统的已经在PC机上用模拟开发软件进行了检测和调试,并运行成功,最后进行实物图的硬件组装与调试,这样就给开发者在提供了方便。

5.2软件调试

本设计是在Proteus软件和Keil2软件相结合调试的,完全用仿真软件在PC机上对目标电路原理图和程序进行检测和调试。调试过程中单片机相应输入端由通用键盘和鼠标设定,运行状态、各寄存器状态、端口状态等都可以在指定的窗口区域显示出来,以确定程序运行有无错误。

目标程序纠错:该阶段工作通常在目标程序编辑时就完成。一般来说,仿真软件能为用户输入的程序指令纠错,包括书写格式、标号未定义或多重定义、转移地址溢出等错误。

整体程序调试:即把各子程序整体连起来进入到综合电路调试,看是否能实现预计的功能显示。在这阶段若发生故障,可以考虑各子程序在运行时是否破坏现场,数据缓冲单元是否发生冲突,标志位的建立和清除在设计上是否失误,堆栈是否溢出,输入输出状态是否正常等。

图5.1 定时器调试的结果

图5.2 定时器调试的结果

智能仪器仪表基于单片机的电压表的设计

学号: 智能仪器原理与应用 题目基于单片机的电压表设计 班级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第1章设计背景 (1) 第2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2) 第3章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 3.1 系统控制器的设计 (3) 3.2 电压数据采集模块 (4) 3.3 LCD1602显示电路 (5) 3.4 按键设置模块 (6) 3.5 报警电路模块 (7) 3.6 上位机通信模块 (7) 3.7 温度采集模块 (8) 第4章软件电路设计 (9) 4.1 主程序流程图 (9) 4.2 量程自动切换子程序流程图 (9) 4.3 A/D转换子程序流程图 (10) 4.4 温度测量子程序流程图 (11) 心得体会 (12) 参考文献 (13) 附录 (14)

基于单片机的电压表设计 第1章设计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宏观和微观世界逐步了解,越来越多的微弱信号需要被检测,例如:弱磁、弱光、微震动、小位移、心电、脑电等。测控技术发展到现在,微弱信号检测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基本上采用以下两种方法来实现:一种是先将信号放大滤波,再用低或中分辨率的ADC进行采样,转化为数字信号后,再做信号处理,另一种是使用高分辨率ADC,对微弱信号直接采样,再进行数字信号处理。两种方法各有千秋,也都有自己的缺点。前一种方法,ADC要求不高,特别是现在大部分微处理器都集成有低或中分辨率的ADC,大大节省了开支,但是增加了繁琐的模拟电路。后一种方法省去了模拟电路,但是对ADC性能要求高,虽然∑-△ADC发展很快,已经可以做到24位分辨率,价格也相对低廉,但是它是用速度和芯片面积换取的高精度,导致采样率做不高,特别是用于多通道采样时,由于建立时间长,采样率还会显著降低,因此,它一般用于低频信号的单通道测量,满足大多数的应用场合。 在对采样精度要求不断提升的情况下,科技工作者也在其他方面对智能仪表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良好的人机界面、数据存储和通讯、阈值报警和较低的功耗等,同时还要求仪表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本文主要设计的是基于单片机的量程自动选择的电压表的设计。用来精确地采集不同等级的电压表。数字电压表是采用数字化测量技术,把连续的量输入电压转换成不连续离散的数字化形式并加以显示的仪表作为现代电子测量中最基础与核心的一种测量仪器,对其测量精度和功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由于电压测量范围广特别是在微电压高电压及待测信号强弱相差极大情况下,既要保证弱信号测量精度又要兼顾强信号的测量范围,传统的手动转换量程的电压表在测量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同时若量程选择不当不但会造成测量精度下降甚至损坏仪表。

单片机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工作方式解析

单片机定时器与计数器的工作方式解析 1 工作方式0 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称之为13位定时/计数方式。它由TL(1/0)的低5位和TH (0/1)的8位组成13位的计数器,此时TL(1/0)的高3位未用。 我们用这个图来讨论几个问题: M1M0:定时/计数器一共有四种工作方式,就是用M1M0来控制的,2位正好是四种组合。C/T:前面我们说过,定时/计数器即可作定时用也可用计数用,到底作什么用,由我们根据需要自行决定,也说是决定权在我们??编程者。如果C/T为0就是用作定时器(开关往上打),如果C/T为1就是用作计数器(开关往下打)。顺便提一下:一个定时/计数器同一时刻要么作定时用,要么作计数用,不能同时用的,这是个极普通的常识,几乎没有教材会提这一点,但很多开始学习者却会有此困惑。 GATE:看图,当我们选择了定时或计数工作方式后,定时/计数脉冲却不一定能到达计数器端,中间还有一个开关,显然这个开关不合上,计数脉冲就没法过去,那么开关什么时候过去呢?有两种情况 GATE=0,分析一下逻辑,GATE非后是1,进入或门,或门总是输出1,和或门的另一个输入端INT1无关,在这种情况下,开关的打开、合上只取决于TR1,只要TR1是1,开关就合上,计数脉冲得以畅通无阻,而如果TR1等于0则开关打开,计数脉冲无法通过,因此定时/计数是否工作,只取决于TR1。 GATE=1,在此种情况下,计数脉冲通路上的开关不仅要由TR1来控制,而且还要受到INT1管脚的控制,只有TR1为1,且INT1管脚也是高电平,开关才合上,计数脉冲才得以通过。这个特性能用来测量一个信号的高电平的宽度,想想看,怎么测? 为什么在这种模式下只用13位呢?干吗不用16位,这是为了和51机的前辈48系列兼容而设的一种工作式,如果你觉得用得不顺手,那就干脆用第二种工作方式。 2 工作方式1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计数器程序的编写。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定时器程序的编写。 5、熟悉汇编语言 2、实验说明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3、实验仪器和条件 计算机 伟福实验箱(lab2000P) 4、实验内容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P3.4引入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4、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 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五、思考题 1、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2、改为门控方式外部启动计数; 3、如果改为定时间隔为200us,如何改动程序; 4、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例如使用方式1,定时间隔为10ms,如何改动程序。 六、源程序修改原理及其仿真结果 思考题一: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方法一: movTMOD, #00000100b;方式0,记数器 movTH0, #0 movTL0, #0 setbTR0;开始记数;由于方式0的特点是计数时使用TL0的低五位和八位 TH0,故用加法器a用“与”(ANL)取TL0的低五位,再用yiwei子程序实现TH0的低三位变为高三位与TL0相加,这样赋给P1时就是八位计数的结果。 Loop: mova,TL0 anla,#1fh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1.孔子时钟的设计 2.?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3.?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4.?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5.?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6.?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7.?数字流量计 8.?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 9.冰塔智能水位控制系统 10.?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11.?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12.?基于51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6X16点阵显示屏 13.?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时钟 14.?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 15.?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16.?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17.弹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18.?智能散热器控制器的设计 19.弹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20.?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设计 21.?基于单片机的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22.?基于单片机的安全报警器 23.?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24.?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25.?基于MCS-51数字温度表的设计 26.?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27.?基于AT89C51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28.?基于AVR单片机幅度可调的DDS信号发生器 29.?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30.?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监测及报警系统的研究 31.?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32.?基于单片机的可编程多功能电子定时器 33.?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34.?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35.?基于5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36.?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 37.?基于数字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38.?基于凌阳单片机的语音实时采集系统设计 3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40.?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41.?设施环境中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42.?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43.?篮球赛计时记分器 44.?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45.?设施环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46.?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47.?设施环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48.?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49.?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50.?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 51.?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52.?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53.?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 54.?大棚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 55.?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 56.?单片机的语音存储与重放的研究 57.?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8.次外遥控电源开关 59.?基于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60.?基于单片机的呼叫系统的设计 61.?基于PIC16F876A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 62.?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63.?单片机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64.術AT89C51控制的太阳能热水器

智能仪器课程设计:基于单片机数据采集及显示功能

第1章概述 1.1设计目的及意义 本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单片机的数据采集及显示功能,为实现该功能,进行了有关的硬件电路设计与软件编程设计。硬件电路设计中,运用protel99,在已给实验板和实验板原理图的基础上,选择实验板上所用于本设计的器件,并进行了设计硬件原理图的设计以及实验的硬件连接。软件编程设计中,运用keil3编程环境,对设计要实现的功能进行编程,整体程序可分成一个主程序和多个子程序,子程序有基于ADC0832的A/D转换程序、基于AT89C52的标度转换程序和基于74LS164的静态显示程序。通过自己完成设计,让我们对数据采集有了清晰的认识,对单片机数据采集及处理数据的原理也有了更深的了解,达到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的目的。 1.2设计内容 本设计运用单片机STC89C52进行数据采集的设计,让电压模拟量(0-5V)通过模拟量/数字量转换芯片(ADC0832),送入单片机,进行数据处理之后,通过移位寄存器(74LS164),静态显示在LED显示数码管上。实验的模拟量数据是通过一个可调电位器输出0-5V的模拟量,显示是0-100摄氏度的静态显示。

第2章总体方案设计 2.1数据采集系统功能 数据采集系统是结合基于计算机的测量软硬件产品来实现灵活的、用户自定义的测量系统。数据采集系统通过采集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并转换成数字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传输、显示、存储和显示。它起始于20世纪中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信息领域各种技术的发展,在数据采集方面的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采集数据的信息化是目前社会的发展主流方向。各种领域都用到了数据采集,在石油勘探、科学实验、飞机飞行、地震数据采集领域已经得到应用。 数据采集技术是对传感器信号的测量与处理, 以微型计算机等高技术为基础而形成的一门综合应用技术。数据采集也是从一个或多个信号获取对象信息的过程。随着微型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数据采集监测已成为日益重要的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等需要同时监控温度、湿度和压力等场合。数据采集是工业控制等系统中的重要环节,通常采用一些功能相对独立的单片机系统来实现,作为测控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数据采集的性能特点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尽管现在以微机为核心的可编程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作为数据采集技术的发展方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适于通用微机使用的板卡级数据采集产品也已大量出现,组成一个数据采集系统简单到只需要一块数据采集卡,把它插在微机的扩展槽内,并辅以应用软件,就能实现数据采集功能,但这并不会对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产生影响,因为单片机功能强大、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灵活性好、开发容易等优点,使得基于单片机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系统采用A/D转换器送入模拟信号,而单片机负责处理接受过来的数字量的处理及显示,主机和板卡之间用RS-232进行通信。这样就可以在计算机上编程序,然后下载到单片机内进行处理。系统框图如图2.1所示: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汽车仪表的设计

版本:doc 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汽车仪表的设计

摘要 汽车仪表是汽车的重要部件之一,能集中、直观、迅速地反映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各种动态指标,如行驶速度、里程、电系状况、制动、压力、发动机转速、冷却液温度、油量、指示灯状态,它是驾驶员能够直接了解汽车状况的一个窗口,为驾驶员正确使用汽车及安全驾驶提供了保证。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汽车制造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微处理器在汽车上的应用,能使得各种数据的处理进一步加快,从而提高了实时性。相对于传统的动磁式和动圈式机芯汽车仪表的体积大、可靠性差、准度低的缺点,用步进电机来驱动指针的汽车仪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抗千扰能力强、指示准确、兼容性和通用性强、生产和检测工艺简单等优点,该类仪表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仪表的发展趋势。 在对新型汽车传感器、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还有单片机控制技术的了解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传统的汽车仪表工作原理,设计一个由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指针的汽车智能数字仪表。该智能数字仪表采用统一的步进电机结构,所有传感器采集的车速、转速、燃油的模拟或数字信号量全部转换成驱动步进电机的数字信号,由单片机处理完后,将驱动量信号输送到各自的步进电机指示仪表。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式汽车智能数字仪表有着很好的效果,能准确的显示车速、转速、燃油、机油压力等信息,还增强了仪表的适应性,其可靠性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汽车仪表,步进电机,单片机。

目录 第1章绪论 (5) 1.1课题提出的背景 (5)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6) 1.3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7) 第2章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电子技术基础 (8) 2.1电子技术在汽车仪表技术中的应用 (8) 2.2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基本结构 (9) 2.2.1电子式转速表 (9) 2.2.2 车速表 (9) 2.2.3里程表 (9) 2.2.4燃油表、机油压力表 (10) 2.3基于步进电机的汽车智能数字仪表技术基础 (10) 第3章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硬件设计 (13) 3.1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目标 (13) 3.2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技术路线 (13) 3.3汽车智能数字仪表中关键器件的选择 (13) 3.3.1微处理器的选择 (13) 3.3.2步进电机的选择 (14) 3.3.3 电源电路设计 (15) 3.3.4时钟电路 (16) 3.3.5复位电路 (17) 3.4汽车智能数字仪表中主要电路的设计 (17) 3.4. 1车速里程表 (17) 3.4.2发动机转速表 (22) 3.4.3燃油表 (24) 3.4.4机油压力表 (27) 3.5汽车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 (29) 3.5.1设计的基本思想 (29) 3.5.2智能数字仪表的设计框图 (29) 3.5.3主要功能 (29) 第四章汽车组合仪表的软件设计 (31) 4.1软件设计思想 (31) 4.1.1语言选择 (31) 4. 1.2程序的模块化设计 (32) 4.2主程序的设计 (34) 4.2. 1初始化模块 (34) 4.2.2主程序模块 (34) 4.2.3中断处理模块 (35) 4.3主要子程序的设计 (35) 4.3. 1指针驱动子程序设计 (35)

智能定时器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 课题名称: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定时控制器系统设计指导教师: 系别:电子信息系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 班级:10电子(2)班 姓名: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课题名称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定时控制器系统设计 课题性质工程应用 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班级10电子(2)班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系部主任 发放日期 一、课题条件: 随着电子工业的发展,数字电子技术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各种各样的电子产品也正在日新月异地向着高精尖技术发展。数字电子时钟是一种用数字电路技术实现时、分、秒计时的装置,与机械式时钟相比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直观性,且无机械装置,具有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二、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内容: 1、时间显示:用4位数码管显示当前小时和分钟,秒功能用两LED灯代替(每秒闪烁一次)。 2、可手动设定时间。 3、开机流程:系统有红色和蓝色指示灯,上电10S内,每秒红色指示灯闪烁一次,并伴有蜂鸣声,作为开机/重启提醒,此时绿色指示灯灭。10S后红色指示灯灭,若光线较强则绿色指示灯亮,若光线较弱则绿色指示灯亮度减半进入节能模式。 3、具有整点报时功能(四短一长),可自行设定报时时间段; 三、计划进度: 1. 资料的收集撰写开题报告6月20日至9月8日 2. 方案设计9月9日至9月15日 3. 电路的设计指标分析与确定;后期的电路优化元器件的选择与参数确定9月16日 至11月2日

4. 毕业设计论文的修改、完善11月3日至11月10日 5. 毕业设计答辩11月15 日至11月20日 四、主要参考文献: a) 康光华主编.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b) b)何宏主编.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07 c) c)杨西明,朱骐主编.单片机编程与应用入门.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06 d) d)先锋工作室编著.单片机程序设计实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01 指导教师(系)教研室主任 年月日年月日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设计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设计 任务书 1.设计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金属探测器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安全检查设备,己被广泛地应用于社会生活和工业生产的诸多领域。比如在机场、大型运动会(如奥运会)、展览会等都用金属探测器来对过往人员进行安全检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了解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并画出硬件原理图;完成软件流程图并给出软件编程程序。 2.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1)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完成开题报告;(2) 系统总体设计;(3) 进行系统硬件设计;(4) 系统软件设计;(5) 毕业设计说明书 3.主要参考文献 [1]孙涵芳,徐爱卿,MCS-51/96系列单片机原理及应用[M]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出版社,1999,1~72 [2]房小翠,王金凤,单片机实用系统设计技术,[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142~159 [3]涂有瑞.霍尔传感元器件及其应用[J].电子元器件应用,2002,4(3):53~57. [4] AD526Data Sheet[S].Analog Device Inc.,1999. 4.进度安排

基于51单片机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设计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AT89S52单片机控制的智能型金属探测器重点研究了它的硬件组成、软件设计、工作原理及主要功能。该金属探测器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采用线性霍尔元件UGN3503作为传感器,来感应金属涡流效应引起的通电线圈磁场的变化,并将磁场变化转化为电压的变化,单片机测得电压值,并与设定的电压基准值相比较后,决定是否探测到金属。系统软件采用汇编语言编写。在软件设计中,采用了数字滤波技术消除干扰,提高了探测器的抗干扰能力,确保了系统的准确性。 关键词:AT89S52单片机, 金属探测器, 线性霍尔元件 ,电磁感应 AN INTELLIGENT METAL DETECTOR BASED ON AT89C51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composition of hardware and software,working principles and the functions of an intelligent metal detector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AT89S52 Single Chip Micyoco and linear Hall-Effect Sensor. The equipment adopts UGN3503U linear hall-effect sensor as probe to detect the field change of the centre of a search coil resulted from eddy current effect and turn this magnetic field change into voltage change. The SCM measures the peak value of voltage and compares it with reference voltage. Then determine whether detect metal or not. In case of detection of a metallic mass, the Metal Detector provides an acoustical and optical alarm. The systems software adopts the assembler language to be written. Inside the software, the digital filter technology is utilized to eliminate the jamming. So the stability of system and the measuring veracity are improved. Key word:AT89S52SCM (Single Chip Micyoco) metal detector,electromagnetic,the effect of inductance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单片机类毕业设计题目汇总 1. ?电子时钟的设计 2. ?全自动节水灌溉系统--硬件部分 3. ?数字式温度计的设计 4. ?温度监控系统设计 5. ?基于单片机的语音提示测温系统的研究 6. ?简易无线电遥控系统 7. ?数字流量计 8. ?基于单片机的全自动洗衣机 9. ?水塔智能水位控制系统 10. ?温度箱模拟控制系统 11. ?超声波测距仪的设计 12. ?基于51单片机的LED点阵显示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16点阵显示屏 13. ?基于AT89S51单片机的数字电子时钟 14.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的控制 15. ?基于单片机的交流调功器设计 16.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压表的设计 17. ?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18. ?智能散热器控制器的设计 19. ?单片机打铃系统设计 20. ?基于单片机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电路设计 21. ?基于单片机的电话远程控制家用电器系统设计 22. ?基于单片机的安全报警器 23. ?基于单片机的八路抢答器设计 24. ?基于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的设计 25. ?基于MCS-51数字温度表的设计 26. ?电子体温计的设计 27. ?基于AT89C51的电话远程控制系统 28. ?基于AVR单片机幅度可调的DDS信号发生器 29. ?基于单片机的数控稳压电源的设计 30. ?基于单片机的室内一氧化碳监测及报警系统的研究 31. ?基于单片机的空调温度控制器设计 32. ?基于单片机的可编程多功能电子定时器 33. ?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34. ?红外遥控密码锁的设计

35. ?基于51单片机的语音识别系统设计 36. ?家用可燃气体报警器的设计 37. ?基于数字温度计的多点温度检测系统 38. ?基于凌阳单片机的语音实时采集系统设计 39.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频率计的设计 40.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电子钟设计 41. ?设施环境中温度测量电路设计 42. ?汽车倒车防撞报警器的设计 43. ?篮球赛计时记分器 44. ?基于单片机的家用智能总线式开关设计 45. ?设施环境中湿度检测电路设计 46. ?基于单片机的音乐合成器设计 47. ?设施环境中二氧化碳检测电路设计 48. ?基于单片机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49. ?基于单片机的数字温度计的设计 50. ?基于单片机的火灾报警器 51.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开关设计 52. ?基于单片机的电子钟设计 53.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遥控电子密码锁 54. ?大棚温湿度自动监控系统 55. ?基于单片机的电器遥控器的设计 56. ?单片机的语音存储与重放的研究 57. ?基于单片机的电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设计 58. ?红外遥控电源开关 59. ?基于单片机的低频信号发生器设计 60. ?基于单片机的呼叫系统的设计 61. ?基于PIC16F876A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仪 62. ?基于单片机的密码锁设计 63. ?单片机步进电机转速控制器的设计 64. ?由AT89C51控制的太阳能热水器 65. ?防盗与恒温系统的设计与制作 66. ?AT89S52单片机实验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67.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数字气压计的设计与实现 68. ?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设计 69. ?智能定时器 70.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报警系统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毕业设计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温度传感器的毕业设计 1.1设计目的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是一个国家生存的根本,为了防备战争、灾害及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粮食的安全储藏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各地区的各种大型粮库都还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粮食储存变质问题,而影响粮食储藏的主要参数又是温度。根据国家粮食保护法规定,必须定期抽样检查粮库各点的粮食温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粮食的变质。过去粮食温度的检测是靠人工手测进行,不但测试速度慢、测试精度低,而且人员劳动强度非常大。随着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测量系统越来越多的场合得到了广泛应用。传统的人工查看粮温的方法,已逐步被电子检温设备所取代,小的储粮设备一般采用小型测温仪检测粮温,大中型储粮设备已逐步配备微机测温系统。前一种方式多数采用由拨动手动开关逐点查看粮温的方法,有些也采用自动巡检方式并配备小型打印机记录粮温数据。后一种方式则可在微机机房监测粮温情况,并能利用微机对粮温数据进行分析对比。保证粮库中储藏粮食的安全,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就是要求粮食储藏温度保持在18℃~20℃之间。对于出现不正常升温或降温,要求能够迅速的测量并且报警使工作人员可以马上采取措施降温或升温。本设计采用的DS18B20是美国DALLAS公司生产的智能温度传感器。可以通过程序设定9~12位的分辨率,测量温度围为-55℃~+125℃,在-10℃~+85℃围精度为士0.5℃,DS18B20支持“一线总线”接口,用一根线对信号进行双向传输,具有接口简单容易

扩展等优点,适用于单主机、多从机构成的系统。DS18B20测量的现场温度直接以“一线总线”的数字方式传输,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性,适合各种恶劣环境的现场温度测量。DS18B20支持3V~ 5.5V的电压围。分辨率、报警温度可设定存储在DS18B20的E2PROM中,掉电后依然保存。 1.2 设计容 (1)一线总线制单片机中的应用。 (2)点阵式液晶显示器的使用。 (3)高级语言对单片机编程技术。 1.3 设计要求 (1)检测8个温度点数。 (2)精度要求正负0.5摄氏度 (3)体积在200*100毫米。 (4)数据传输约一公里左右。 (5)采用LCD显示。 1.4 关于一线总线DS18B20的简介 DS18B20是美国DALLAS半导体公司继DS1820之后最新推出的一种改进型智能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相比,他能够直接读出被测温度并且可根据实际要求通过简单的编程实现9~12位的数字值读数方式。可以分别在93.75 ms和750 ms完成9位和12位的数字量,并且从DS18B20读出的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 计数器实验 1、实验目的 1、学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计数器程序的编写。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定时器程序的编写。 5、熟悉汇编语言 2、实验说明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 (T0) 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 口驱动LED丁上显示出来。 2、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3、实验仪器和条件 计算机 伟福实验箱( lab2000P) 4、实验内容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 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 口驱动LED丁上显示出来。 2、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P3.4引入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3、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4、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 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 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 主要

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5、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五、思考题 1、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2、改为门控方式外部启动计数; 3、如果改为定时间隔为200us,如何改动程序; 4、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例如使用方式1定时间隔为10ms,如何改动程序。 六、源程序修改原理及其仿真结果 思考题一:使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实验功能 方法一: movTMOD, #00000100b方式0,记数器 movTH0, #0 movTL0, #0 setbTR0开始记数;由于方式0的特点是计数时使用TL0的低五位和八位 TH0,故用加法器a用与”(ANL)取TL0的低五位,再用yiwei子程序实现TH0 的低三位变为高三位与TL0相加,这样赋给P1时就是八位计数的结果。 Loop: mova,TL0 anla,#1fh movr1,a mova,TH0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智能控制仪表课程设计 ----基于51单片机地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学校:红河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和红昌 学号:201005050354 班级:10级电气叁班 指导老师:牛林

第1章引言 仪器仪表是人类认识世界地工具,人们借助于各种仪器仪表对各种物理量进行度量,反映其大小与变化规律. 随着人类认识能力地提高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仪器仪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50 年代以前,仪器仪表多为指针式,其理论基础是机电学. 从50 年代起,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地发展,给仪表行业带来了生机,各种数字式仪表相继问世,许多传统地指针式仪表相继被淘汰,数字仪表使仪表外观耳目一新,数据表达能力与总体性能都大幅提高. 70 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器地出现以及单片机地兴起与应用,设计者将计算机特有地许多优点引入仪表设计,随之产生了一代崭新地智能仪表,使仪表逐渐由数字型向智能化发展,其功能也由单一显示功能转变为具有信息处理、传输、存贮、显示、控制等功能,使仪表性能产生了质地飞跃.,品种繁多. 目前,我国仪器仪表有13 大类,1 300 多个产品. 其中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和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关系最为密切地一类产品,其传感变送单元与主控装置及I/O接口均正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本设计中采用以单片机作为仪表核心控制器件,可以利用A/D转换芯片对标准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将输入地模拟量转换成单片机能够检测地数字量进行分析和监测控制,同时可以利用键盘显示电路将相关数据进行显示.与此同时通过所查阅地资料我还了解到随着测量技术地发展和微处理器地广泛应用,单片机系统地电路越来越复杂,而系统地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般地单片机系统在工业现场等恶劣地环境下容易死机,因此系统在这些场合要保证能够稳定地工作就必须外加监视电路,在设计中采用了美国集把关定时器、电压监控和串行EEPROM三项功能于一体地专用集成芯片 X5045.该芯片地应用将有利于简化单片机系统地结构,增强功能、降低系统地成本,尤其是大大地增加了系统地可靠性.X5045中地看门狗对系统提供了保护功能.当系统发生故障而超过设置时间时,电路中地看门狗将通过RESET信号向CPU作出反应.X5045提供了三个时间值供用户选择使用.它所具有地电压临控功能还可以保护系统免受低电压地影响,当电源电压降到允许范围以下时,系统将复位,直到电源电压返回到稳定值为止.本次毕业设计旨在掌握智能控制仪表地设计方法,同时掌握在开发系统下实现部分软件地仿真方法. 第2章控制系统地硬件设计 硬件组成智能仪表地硬件方框图如图2.1 图2.1 智能控制仪表地原理框图

通信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通信工程毕业设计论文 【篇一:论文:通信工程毕业论文】 编号: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设计(论文)题目: 图像有损压缩技术的研究 单位(系别):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答辩组负责人: 通信工程系刘骏翔通信工程 01110912 0111091220 高飞 填表时间: 2013年06月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教务处制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图像有损压缩技术的研究学生姓名刘骏翔系别通 信工程专业通信工程班级12指导教师高飞职称讲师联系电话教 师单位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下任务日期 2013 年 1 月 5 日 摘要 有损压缩技术是利用了人类对图像或声波中的某些频率成分不敏感 的特性,允许压缩过程中损失一定的信息;虽然不能完全回复原始 数据,但是所损失的部分对理解原始图像的影响缩小,却换来了大 得多的压缩比。常见的声音、图像、视频压缩基本都是有损的。在 多媒体应用中,常见的压缩方法有:预测编码,变换编码,矢量量 化编码,分形编码等,混合编码是近年来广泛采用的方法。 有损数据压缩方法是经过压缩、解压的数据与原始数据不同但是非 常接近的压缩方法。有损数据压缩又称破坏型压缩,即将次要的信 息数据压缩掉,牺牲一些质量来减少数据量,使压缩比提高。它是 与无损数据压缩对应的压缩方法。根据各种格式设计的不同,有损 数据压缩都会产生丢失:压缩与解压文件都会带来渐进的质量下降。本文首先论述了数字图像压缩技术的概况及发展趋势,详细介绍了 现代图像压缩技术的标准、分类及主要算法。其次着重就图像的有

损压缩技术进行了研究和讨论。通过查阅大量文献,系统的分析了 有损压缩技术,介绍了主要有损压缩的方法:预测编码、变换编码、基于模型编码等有损压缩的主要技术,最后通过结合无损压缩从精 确度及压缩比率等方面与损压缩进行详细比较,更深层次的对损压 缩技术进行了解。并得出图像有损压缩技术的特点和优势,以及在 未来压缩领域中的应用方向。 【关键词】有损压缩无损压缩压缩编码技术比较变换编码 abstract lossy compression is to use the human is not sensitive to image or sound waves of certain frequency components of the features that allow compression loss in the process of certain information; although not fully recover the raw data, but the loss of part of understanding the influence of the original image is narrow, but the much larger compression ratio. common voice, image and video compression are hurt. in multimedia applications, the common compression method are: predictive coding, transform coding, vector quantization coding and fractal coding, etc., hybrid coding is a widely used method in recent years. lossy data compression method is compressed and decompressed data with different but very close to the original data compression method. lossy data compression is also called destructiveness compression, data compression is of secondary importance, sacrifice some quality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data, to improve the compression ratio. it is corresponding compression and lose data compression metho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various format design, the lost can produce lossy data compression: compress and decompress files brings with it a gradual decline in the quality.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digital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introduced the modern standards, classification and main algorithm of image compression technology. secondly emphasize image lossy compression techniques are studied and discussed. through consulting a large number of literature, systematic analysis of lossy compression technology, introduces the main lossy compression methods: predictive coding, transform coding, based on the lossy compression of main technology such as model code, finally through a

基于51单片机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智能控制仪表简单设计 龙岩学院电子信息工程 学号:200402208 姓名:邓晶晶指导老师:吴春富 【摘要】:随着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智能控制仪表测控功能的完善、 测控精度的提高和抗干扰能力的增强等提供了条件。本设计介绍了一种用变送器现场采集的温、湿度等信号再经A/D 转换送单片机进行处理,最后通过数码显示器,键盘等硬件设计实现了工作过程的自动化。一般的单片机系统在工业现场等恶劣的环境下容易死机,所以在本文中外加监视电路对系统起保护作 用。 关键词】:AT89C52 单片机;HD7279A; 看门狗;

第1章引言 仪器仪表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工具,人们借助于各种仪器仪表对各种物理量进行度量,反映其大小与变化规律.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仪器仪表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50年代以前, 仪器仪表多为指针式,其理论基础是机电学?从50年代起,电子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发展,给仪表行业带来了生机,各种数字式仪表相继问世,许多传统的指针式仪表相继被淘汰,数字仪表使仪表外观耳目 一新,数据表达能力与总体性能都大幅提高? 70年代中期,随着微处理器的出现以及单片机的兴起与应 用,设计者将计算机特有的许多优点引入仪表设计,随之产生了一代崭新的智能仪表,使仪表逐渐由数字型向智能化发展,其功能也由单一显示功能转变为具有信息处理、传输、存贮、显示、控制等功能,使仪 表性能产生了质的飞跃.,品种繁多?目前,我国仪器仪表有13大类,1 300多个产品.其中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是和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类产品,其传感变送单元与主控装置及I/O接口 均正朝智能化方向发展?在本设计中采用以单片机作为仪表核心控制器件,可以利用A/D转换芯片对标 准信号进行采集、转换,将输入的模拟量转换成单片机能够检测的数字量进行分析和监测控制,同时可 以利用键盘显示电路将相关数据进行显示。与此同时通过所查阅的资料我还了解到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 和微处理器的广泛应用,单片机系统的电路越来越复杂,而系统的可靠性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般的单 片机系统在工业现场等恶劣的环境下容易死机,因此系统在这些场合要保证能够稳定的工作就必须外加 监视电路,在设计中采用了美国集把关定时器、电压监控和串行EEPRO三项功能于一体的专用集成芯 片X5045。该芯片的应用将有利于简化单片机系统的结构,增强功能、降低系统的成本,尤其是大大的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X5045中的看门狗对系统提供了保护功能。当系统发生故障而超过设置时间时,电路中的看门狗将通过RESET言号向CPU作出反应。X5045提供了三个时间值供用户选择使用。它所具 有的电压临控功能还可以保护系统免受低电压的影响,当电源电压降到允许范围以下时,系统将复位,直到电源电压返回到稳定值为止。本次毕业设计旨在掌握智能控制仪表的设计方法,同时掌握在开发系 统下实现部分软件的仿真方法。 第2章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硬件组成智能仪表的硬件方框图如图 2.1 图2.1 智能控制仪表的原理框图 2

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实验三单片机定时/计数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学习计数器的使用方法。 2、学习计数器程序的编写。 3、学习定时器的使用方法。 4、学习定时器程序的编写。 5、熟悉汇编语言 二、实验说明 1、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2、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三、实验仪器和条件 计算机 伟福实验箱(lab2000P ) 四、实验内容与软件流程图 实验3-1⑴、8051内部定时计数器T0,按计数器模式和方式1工作,对P3.4(T0)引脚进行计数。将其数值按二进制数在P1口驱动LED灯上显示出来。 ⑵、外部事件计数脉冲由P3.4引入定时器T0。单片机在每个机器周期采样一次输入波形,因此单片机至少需要两个机器周期才能检测到一次跳变。这就要求被采样电平至少维持一个完整的机器周期,以保证电平在变化之前即被采样。同时这就决定了输入波形的频率不能超过机器周期频率。 ⑶、流程图 ⑷、实验电路及连线 实验3-2①、用CPU内部定时器中断方式计时,实现每一秒钟输出状态发生一次反转 ②、定时器有关的寄存器有工作方式寄存器TMOD和控制寄存器TCON。TMOD 用于设置定时器/计数器的工作方式0-3,并确定用于定时还是用于计数。TCON主要功能是为定时器在溢出时设定标志位,并控制定时器的运行或停止等。 ③、在例程的中断服务程序中,因为中断定时常数的设置对中断程序的运行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在置数前要先关对应的中断,置数完之后再打开相应的中断。 ④、软件流程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