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概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说明植物向光生长的原因;

(3)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

2、能力目标

(1)初步学会科学探究实验的设计方法;

(2)训练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实验的分析评价与设计,体验感知科学探究的曲折,形成积极探索、勇于进取的求知精神和追求真理的良好意志品质。

二、教学内容

1、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必修三第三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内容包括了“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两部分。本节的知识是在前面学习了有关动物和人生命活动的调节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节内容在全书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多,但其内容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以是极其重要的。特别是其中”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隐含的科学研究的方法与过程,以及设计实验时所要控制的”单因子变量”问题,在整个必修课本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的很好的载体,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在结构体系上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理论的认识过程和方法,是进行探究式教学的极佳素材。

2、教学重点和难点

三、教学对象

高中阶段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具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好奇心重,求知欲、表现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创新意思缺乏,动手能力不强,对具体的实验设计、方法、步骤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知识基础:有“向光性”生活体验、一定实验设计能力,初步了解了“假说-演绎”的科学探究方法。

学习能力:感性思维能力强、抽象理性思维能力弱、个体间学习能力参次不齐、语言组织能力弱、学习过程易受非智力因素影响。

四、教学策略与方法

五、教学过程

六、板书设计

第3章植物的激素调节

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达尔的文实验

詹森的实验

1.四个经典实验

拜耳的实验

温特的实验

2.生长素的提取

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分布

1.产生

2.运输

3.分布

七、教学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涉及的实验,在现有的实验室条件下是不可能完成的,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老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默默地听,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效率低下,更谈不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能力。采用了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后,教师通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景、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由单纯的信息表达者转变成信息的加工者、组织者,处于主导地位;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走进科学家的探究历程,在观察和思考中,愉快地学习,处于主体地位。这样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课堂充满了活力,新课改理念得到了落实。

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标准,挖掘了教学内容中的科学探究内涵,充分利用它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达尔文、詹森、拜尔和温特的实验。既包含了科学家持之以恒的宝贵品质,又反映了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过程(将胚芽鞘进行各种处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