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古镇文化

中国古镇文化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中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悠久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乌镇是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古风犹存的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
这里的民居宅屋傍河而筑,街道两旁保存有大量明清建筑,辅以河上石桥,体现了小桥、流水、古宅的江南古镇风韵。
镇东的立志书院是茅盾少年时的读书处,现辟为茅盾纪念馆。镇上的西栅老街是我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此外,还有修真观戏台、双桥风情、梁苑...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时分让人感觉古老的感觉。



南浔位于浙江湖州市,地处杭嘉湖平原腹地,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镇,北面是太湖,东与江苏省交界,距苏州市仅51公里,乘中巴车12元,途中经过著名水镇同里。 据〈江南园林志〉记载“以一镇之地,而拥有五园,且皆为巨构,实为江南所仅见”。 在清代时南浔人根据当地人家财富的多少,以动物形体大小形容为“4象8牛72黄金狗”,财富在1000万以上为象,100万以上为牛,30万以上为狗。 南浔名胜古迹众多,与自然风光和谐融化,既充满着浓郁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灵气,又洋溢着江南水乡古镇诗画一般的神韵。 南浔自古以来文化昌盛,人才辈出,书香不绝。明代时就有“九里三阁老,十里两尚书”之谚。仅宋,明,清三代,南浔就出了进士41名。 南浔建镇已有745年历史,明万历至清代中叶为经济繁荣鼎盛时期,南浔历史文化悠久,从宋至清共出41名进士。著名的名胜古迹有嘉业藏书楼、刘镛的庄园小莲庄、张静江故居、张石铭旧居、百间楼和宋代古石桥等。



古镇漫川关,位于山阳县东南边陲70千米的漫川镇,地处金钱河与靳家河之汇合处,以地貌广大水域宽阔而得名。昔疆秦楚之塞,今界陕鄂之边,历代均于此设防,陇海铁路

通车前,漫川为水旱码头,为陕鄂豫蜀物
资交流重要集散地之一。漫川关历史悠久。春秋时为蛮子国;战国时,楚致方城经此通过,秦楚分界碑今还尚在;北朝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33年)置漫川县,北周保定三年(公元563年)并人丰阳,明成化十二年(公元1475年)设巡检司,清为里,民国为镇。南宋时,这里是宋金双方反复争夺的迂回战场。明清两代,这里水运发达,当时兴建的船帮会馆、湖北会馆、武昌会馆、骡帮会馆,武圣宫等建筑物今被列为保护文物。山阳八景之一的漫川关依山傍水,群山环绕,东有崔嵬的龙山,北有巍峨的鹘岭,西南有磅礴的郧岭,金钱河、靳家河穿境而过。这里气候温湿,盛产柑桔、稻米、芝麻、桐油等。
今漫川关镇设在街道,居民多南人,讲礼仪,善巧言,语言婉转,圆润如歌。漫川街道长而狭窄,均用石条石块石子铺成。两旁民宅,多以木板为墙,房屋小巧玲珑,上有一层阁楼,绘画山墙,翘龙风角,明镜悬顶,古色古香。街道日日有集,商铺颇多,一直延续着“男人下田,女人摆摊”的习俗。汽车站连接山漫公路、色漫公路、漫津公路,交通方便。古镇漫川关不仅古风犹存,且新貌迷人,难怪人们赞曰:“漫川关,景色鲜,不似江南胜江南”。
在漫川镇前店子村的土地岭下,山中有个“千佛洞”,建于武周永昌年间,洞深7.5米,宽近5米,高2.6米,3面摩岩,皆有佛像神台,红砖砂石上雕造立体石佛近千尊,主佛高3尺许,小佛高不盈尺,进洞左右两侧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里侧正神位是释迦牟尼等3尊石雕法象。清代曾被匪盗两次,“文革”时又有百尊被毁,现存222尊。洞外有民国二十二年建的多角牌楼、左右厢房和照壁花墙构成的小寺院。在洞坎之下开阔地有清康熙十九年修葺的竹林寺院和舞榭歌楼,与千佛洞联为一体,颇有诗意。在千佛洞西不足一里的前店子村回龙寺组,又有个古迹“砧子石藏经洞”,长、宽各5米,蜀僧超古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4年)将460卷经书藏于洞中,1774年大量经卷被盗,今藏经洞存与千佛洞和偏西里许的蛮王洞、朝阳洞成为漫川关旅游资源区内的璀璨明珠。
骡帮会馆 骡帮会馆位于山阳县漫川关上街,俗称“马王庙”。始建年代不详,光绪十三年(公元1886年)增修,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分庙院与戏楼两部分。庙院为南北两院并列,中以墙隔。每院依次有前殿、天井、正殿和两厢。戏楼与庙院相向,亦为南北两座并列。北楼较大,歇山顶;南楼略小,为重檐三滴水。戏楼内外皆饰木雕风俗人物、双龙戏珠、丹凤朝

阳等图案,工艺考究精细。梁架有“大清光绪十二年建戏楼,骡帮会馆众弟子创
修”等题记。会馆面临靳家河,地处湖北通往西北的水陆交通要冲,系当时鄂、陕、湘、晋、豫5省客商云集的物资散地和水陆交易市场。骡帮会馆南侧有武昌馆,北侧有北会馆,加之附近的楼阁式民宅,组成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融清代南北建筑风格之大观。





四堡,闽西一个偏僻的小镇。它坐落在连城北部巍峨的鳌峰山脚下,处于连城、长汀、清流、宁化四县边缘,古有“四县共靠”之意,故而得名“四堡”。
最早知道四堡源于四堡独特的服饰。四堡的服饰与周边地区的服饰明显不同,既有壮族服饰的特点,又有满族服饰的特点,确实令人称奇。原来,四堡书商遍布江南,尤以广西最多,四堡先民们在把灿烂的古代文化传播出去的同时,也把当时的文化精粹带回故乡。壮族妇女服饰的鲜艳、亮丽就体现在四堡年轻女性的服饰中,而壮族图腾的怪异图案则体现在孩童衣帽、兜肚的绣图中。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当时四堡在京供职的官员见宫廷格格们的衣着秀美动人,便将清廷格格装束、贵妇鞋饰传回了家乡。
“四堡装”色彩艳丽,上衣肩围、袖口、衣裙边缘和下摆、裤口,都镶嵌着底色不同的花边和曲折闪光的珠绦,看起来典雅大方。四堡女子婚前多以红色、紫色布做衣料,而婚后的妇女则普遍用士林蓝或黑色布料。四堡服饰的奇特之处还体现在长袖可以折叠卷于臂上,另有加稍窄花边的活动袖套,缝于内衣袖上。据说是方便妇女劳作时随时可以换洗,成为“作休两用衫”。“四堡装”随着雕版印刷一起顽强地保留下来,成了服饰古文化的“活化石”。
除了四堡服饰,古镇四堡还是唯一活着的古代雕版印刷的见证者。这里曾以其兴盛的雕版印刷业而赫赫有名,成为明清时期全国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中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名列“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幸存的古书坊群也列入了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中国四堡雕版展览馆,书香墨香氤氲。在古宗祠斑驳的木屋墙上,挂着邹学圣与马驯的画像,这便是四堡人所信奉的雕版印刷业的创始者和传播者。展馆有四个展间,一块块乌黑斑驳的木刻印板,层层叠叠,摆放在橱窗里。“藏版所有,翻刻必究”、“本斋藏版,翻刻必究”的字样,刻在印板上,清晰可见。现代的“版权”在那时已有它原始的萌芽。祠堂大厅内陈设着一套完整的雕版印刷流程工具,切书架、切书刀、墨盘、墨缸、刷子、雕版存放架、印书桌等数十件,展馆讲解员在为客人做简单

的印刷示范,让人目不暇接的同时又感到由衷的震撼。四堡的印刷业多以家庭作坊为主,从现存的古书坊看,一座座雕梁
画栋、结构庞大的豪宅大院基本都是住宅与书坊合二为一的。各书坊“广镌古今遗编,布诸海内,锱铢所积,饶若素封”,真是家家无闲人、户户有书香。清代末年,随着西方铅印技术的传入及印刷业的工艺革新和发展,四堡雕版印刷业才逐渐走向衰落。
四堡人崇文重教远近闻名。现在的四堡虽然早已繁华不再,却因着书香墨香的浸染,文化积淀十分丰厚。走在四堡古镇的大街小巷,能感受到四堡结社吟诗、操琴作画等仁厚儒雅之风。四堡人之所以如此崇文重教是有历史渊源的。据《邹氏族谱》记载,四堡人十分崇尚儒学,企盼“学而优则仕”,先后设置了许多学馆、私塾,使多数族人享受到普遍的文化教育,文人才子辈出,如宋代邹应龙官居端明殿大学士知枢密院兼参知政事,明代马训官至都察院左都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清初的著名文人、书法家邹圣脉,这位落魄秀才为蒙学读本《幼学琼林》增补了文采斐然的343联,并排印销往各地,使之风靡全国300年不衰。发达、开明的教育,为四堡坊刻的崛起和发展,培育了大批的人才。
四堡还是传统的手工艺之乡,锡器工艺、金银饰品工艺、竹木工艺等独具特色 。走在四堡大街上,可见两侧有许多金、银、锡器工艺加工店,这些工艺制作基本还保持传统手工制作。一个银器店老板告诉我,四堡的金、银、锡器工艺技术均是从浙江引进的。四堡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许多手工技艺都从外地学得后传回家乡,便渐成规模的。四堡人喜欢金银饰品和锡器与当地风俗、服饰有密切关系,如女子“于归”,娘家要金银首饰做嫁妆。小孩“过周”,外婆要赠送狮头帽、银项圈、庆子等银饰品。因此,金银锡器用品相当普遍。除金银锡饰品,四堡的竹木工艺和粉条、刺绣等工艺也蓬勃发展起来。无论金银饰品还是竹木工艺都烘托出了四堡工匠们精湛的手艺!
每一幢古书坊,都有着一个悠远的故事;每一件工艺品,都是艺术的结晶。先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创造了辉煌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古老的文化养在深闺,声名远播引来众多的慕名者。四堡文化是客家社会历史文化的一个缩影,如今,各级政府早已着手古书坊建筑的旅游开发,各方有识之士对四堡的保护也开始了具体的奔走。相信他们的不懈努力能让四堡文化永远完整地存留世间,让客家民系的历史与文化发出熠熠光辉。




平乐古镇历史文化

平乐古镇,古

称“平落”,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的绿色小盆地即因修水利、兴农桑而起聚落而得名。据《尚书?6?1禹贡》记载,大禹治水,“蔡?6?1蒙履平,和夷
底绩。”将穿镇而过的白沫江用飞沙堰分为“内江”、“外江”,形成一江分三水的独特格局。到公元前150年西汉时期就已形成集镇,迄今已经有2000多年历史了。公元970年—997年为火井县治所在地。

过去的平乐,历尽风华,今天的平乐,传承血脉,未来的平乐,瑰丽耀眼。平乐,继2005年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之后,迈开了崭新的步伐。新的一页,新的旋律,“旅游兴镇”已成为平乐未来发展的战略,“南方丝绸之路第一站、茶马古道第一镇”之品牌已引人注目,“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四川省十大古镇、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成都市十佳景区”的名片也显赫推出,“金华佛山、芦沟幽谷、秦汉驿道、千年古镇”之靓丽风景已倍手受瞩目,故而整合旅游资源,挖掘文化内涵,发展特色旅游,建造特色产业,将平乐古镇建造为人民富裕、环境优美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旅游文化古镇”已非纸上谈兵,未来三至五年内,平乐定是全国一流名镇,四川第一古镇。
平沙平水平春秋,平万古流芳
乐人乐神乐未来,乐四季飘香



平乐古镇:民风民俗与文化底蕴
—水乡金华,却是铁纸造就;茶马古道,更赞火酒风范。平乐以其水、火、铁、路、纸、茶、风、教八大文化享誉世界。



风俗与文化

水文化:白沫江一江分三水,古码头急滩遇怪石。古镇清江环绕,虹桥卧波,竹筏戏浪,古榕列岸,垂杨拂水,一片生趣盎然。水上风景令人神往:张飞滩怪石嶙峋,狮子滩水流湍急;峰回路转之间,便是清幽翠谷的芦沟风景区,放眼茫茫数十平方公里竹海,你会看到世界上最早发现天然气的火井遗址、比乐山大佛还高十米的天然大佛和全国最大的古造纸竹坊群。


风俗与文化

火文化:平乐镇地处邛崃市能源开发区,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早在宋代就发现了天然气,宋太祖开宝三年(970年)曾为火井县县治所在地,火井县即由此得名。据沈括《梦溪笔谈》记载,此乃为世界最早使用天然气的地方,“火井”就是世界第一口天然气气井,其人文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不低估的。

铁文化:汉时天下有48郡县设有铁官,临邛为一处。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里记载,秦始皇灭六国迁徙豪富入蜀,以冶铁致富的卓氏从赵国迁居临邛,“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卓家是将中原先进的

冶铁技术引进四川,而使这里成为古代重要钢铁生产基地之一的大功臣。至西汉,卓王孙冶铁不仅富甲一方,其工艺和规模都在历史上大书了一笔。




平乐古镇:民风民俗与文化底蕴
 
 今天,在平乐场口古桥下,有一百年铁匠铺,常年风箱声呼呼炉火照天地,打铁声砰砰火星四溅,好看,看得好奇的城里人发呆,堪为古镇一绝。

不过在民间,人们津津乐道的,却是卓王孙之女卓文君与汉赋圣手司马相如冲破禁锢,勇敢追求爱情的千古佳话。一曲风求凰,千载文君酒。“文君当垆,相如涤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仍为今天古镇上下的美谈。二千年前为了婚姻自由反抗宗法礼制不顾一切的前卫,如今成了经典。

路文化:打铁的节奏雄壮,爱情的忠贞永恒。但那写出《子虚赋》、《上林赋》的司马长卿更让平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本应是情感缠绵的才子,文章大块瑰丽的圣手,但摆弄起国家行政来也是有章有法:先是在长安向汉武帝要了政策,然后回到蜀郡成都大张旗鼓地搞政治宣传,再后又悄悄返临邛筹措筑路资金,最终在上下赞扬欢呼中完成开通了西南夷道——南方丝绸之路。平乐,成了它的第一站。大路问天,平乐,成了中国连接世界的又一个通道。

纸文化:公元二世纪,东汉人蔡伦利用树皮、破布、渔网为原料发明“蔡侯纸”,造纸就成了中国古代造福人类的四大发明之一。

早在宋代,古法造纸便传入平乐,从平乐产竹的环境看,平乐的古法造纸是竹纸。由此,平乐就成了闻名的纸乡。宋《九域志》称“平乐镇,濒河,水陆通道,市口繁荣,纸市犹大”。在芦沟风景区,目前考古发掘的古造纸作坊遗址竟达74处之多,是中国最大的古造纸遗址群,可见当时平乐造纸的规模。

民俗文化:平乐,以其多姿多彩的民俗文化让人留恋往返。“十古”别具一格,民居大院古朴神秘,民间工艺巧夺天工,传统灯会目不暇接……

茶文化: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花楸山上,李家大院,百年风雨,深山藏幽。一处淡泊无名的小院,因康熙御赐“天下第一圃”而名享天下,因光绪御赐“皇恩宠赐”而载誉千古。

花楸的皇家茶圃,古镇的民间茶道,榕树下的茶馆,清醇的手工鲜芽,构筑了平乐茶文化无尽的风情:田园,隐逸,无为,古歌,怎不让人“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人间仙境,还需何处寻觅?

宗教文化:紧邻古镇的金华佛山,“三教合一”的独特宗教文化魅力,加之始于隋,盛于唐的摩

崖大佛石刻群“天马行空”,更是平乐一绝。古代川西三大寺庙之一的天官寺又为锦上添花。徜徉其间,“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