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种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

一种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

一种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
一种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

数据迁移整合方案

1.历史数据的迁移整合 本次系统是在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开发完成,因此,新旧系统间就存在着切换的问题。另外,新开发的系统还存在与其他一些应用系统,例如,企业信用联网应用系统、企业登记子网站、外资登记子网站等系统进行整合使之成为一个相互连通的系统。本章将针对新老系统迁移和整合提出解决方案。 1.1.新老系统迁移整合需求分析 系统迁移又称为系统切换,即新系统开发完成后将老系统切换到新系统上来。 系统切换得主要任务包括:数据资源整合、新旧系统迁移、新系统运行监控过程。数据资源整合包含两个步骤:数据整理与数据转换。数据整理就是将原系统数据整理为系统转换程序能够识别的数据;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完成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转换规则转换成新系统要求的数据格式,数据的整合是整合系统切换的关键;新旧系统迁移就是在数据正确转换的基础上,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保证业务办理顺利、平稳过渡到新系统中进行;新系统运行监控就是在新系统正常运转后,还需要监控整个新系统运行的有效性和正确性,以便及时对数据转换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纠正。 系统整合是针对新开发的系统与保留的老系统之间的整合,以保证新开发的系统能与保留的老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顺利开展。主要的任务是接口的开发。1.2.需要进行迁移整合的系统 1.3.数据迁移整合分析 根据招标文件工商总局新建系统的数据库基于IBM DB2,而原有系统的数据库包括ORACLE,SQL Server,DB2。这种异构数据在总局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

即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和上下级部门之间的异构数据。同时,系统的技术构件有.NET和J2EE两大类。 对于部门内部的异构数据的集成采用数据移植的方法,如:如果数据有基于DB2管理的,有ORACLE管理的,有SQL Server管理的,就根据新系统DB2的要求,把ORACLE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把SQL Server的数据迁移到DB2数据库中。 上下级国工商局之间的异构数据的集成利用数据交换系统来完成,重点在于数据库存储标准、交换标准的制定和遵守,保证数据的共享,这部分工作由数据中心完成。 1.4.系统迁移和整合目标 1.4.1.系统迁移的主要目标: 1.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在数据转换过程中,由于原有的系统数据的复杂性,给数据转换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了在新系统启动后不影响原系统正常的业务,因此数据转换完成后,必须保证新系统的正常运行。 2.保证原有系统在新系统中的独立性 原有系统是独立运行的系统,数据在新系统中虽然是集中存放的,但是各个系统由于存在业务上的差别,数据在逻辑上应当保持一定的独立性。 1.4. 2.系统整合的目标: 保证直接关联的系统互动,保证业务的正常办理。例如公众服务系统与基本业务系统之间互动,基本业务与协同业务之间互动等等。

关于异构数据库数据共享的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32139127.html, 关于异构数据库数据共享的分析 作者:秦文文 来源:《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年第04期 [摘要] 本文提出用XML进行数据转换以实现异构数据库的数据共享,从而实现了信息的标准化,有效地解决了以往集成系统信息不能用一种标准化的形式显示这一问题。 [关键词] 异构;共享;数据转换 [中图分类号] TP3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3)04- 0081- 01 异构数据库系统由相关的多个不同数据库组成,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的访问,每个数据库系统都是独立存在的,并且具有数据库管理系统。异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在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保持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异构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在于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合并和共享。 1 异构数据库系统 异构数据库系统的目标在于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信息资源、硬件设备资源和人力资源的合并与共享。集成的关键技术是以每个局部数据库模式为基础,建立全局的数据模式或全局视图。 2 异构数据库数据共享 由于异构数据库之间存在各种语义和语法上的冲突,要实现异构数据库中数据严格的等价转换比较困难。异构数据的转换目标是能够将源数据库中全部有意义的信息都转换到目标数据库中,而且这种转换包含尽量少的冗余信息。目前主要有如下几种数据转换方式。 2.1 使用软件工具进行转换 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导入工具,将各个异构数据中的数据以文件的形势导入集成的数据库表中。如Power Builder的数据管道Data Pipeline、SQL Server的DTS、Oracle的SQL* Loader等可以实现各种异构数据库系统和文本、电子表格等文件系统格式的数据的整合和集成。编写每个分系统的数据转换代码,以完成原始数据转换、错误数据清理、数据结构转换、冗余信息消除、数据存储和数据刷新功能。 数据转换工具的缺点是不具有独立性,必须先运行该数据库产品的前端应用程序才能使用相应的数据转换工具,转换步骤繁琐,人工干预过多。此类工具一般都是各数据库的专用工具,与自身数据库的结合非常紧密。如果集成后的数据库不是数据转换工具所对应的数据库,数据转换工具就不能使用,只能用于集成具有同种类型DBMS的异构数据库。

异构数据集成思路总结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案 一、设计任务 设计出基于XML的异构数据集成方案,具体要求: i.数据源包括:结构化数据、非结构化数据和半结构化数据 ii.实现功能包括:能够用统一的方式实现查询等处理 iii.应用的技术为XML技术,实现异构数据集成 二、设计应用的具体集成方法 2.1异构数据集成方法简介: 异构数据集成方法包括:模式集成和数据复制方法。 1、模式集成方法中的数据仍保存在各数据源上,由集成系统提供一个虚拟的集成视图(即全局模式)以及全局模式查询的处理机制。用户直接在全局模式的基础上提交请求,由数据集成系统处理这些请求,转换成各个数据源在本地数据视图基础上能够执行的请求。 2、数据复制方法将各个数据源的数据复制到与其相关的其它数据源上,并维护数据源整体上的数据一致性、提高信息共享利用的效率。 3、模式集成包括:联邦数据库和中间件集成方法是现有的两种典型的模式集成方法。 4、数据复制方法:数据仓库方法。 2.2异构数据集成方案分析 1.联邦数据库数据集成 联邦数据库是数据库集成的最简单结构,将所有组件数据库进行一对一的连接为了实现各个数据库和其它数据库数据之间的互操作,需要解决各个数据库之间的格式冲突问题,就要为每一个数据库向其它数据库的数据类型转换提供转换规则。这就是说这样的异构数据库系统需要建立N X(N一1)/2个转换规则,或者说要编写N X (N一1)/2段代码来支持两两之间的查询访问。 在联邦数据库数据集成方式中,如果要向系统中加入新的节点,就需要再建立很多转换规则,并且为系统之间只有通过编写软件来实现互相的信息正确地传递,这样做既费时又费工。如果各个子系统需要修改,那么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大大影响了系统的可扩展性、移植性和稳定性。其模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详细描述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详细描述 一、综述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是通过技术手段,将医疗机构内相关系统的数据通过清洗、转换后汇集到临床数据中心,并对采集上来的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实现系统之间数据互连互通,降低系统间的耦合程度。支持通过可视化工具自动生成标准的数据共享服务接口向第三方提供数据服务。平台应由前置统一网关、通讯中间件、工作流引擎组成,并提供数据元规范、主索引服务、数据校验服务和公共管理服务等。包括如下功能: 二、数据采集引擎 通过数据采集引擎库或采用符合国家标准、本地标准目标数据源进行管理,定义平台质量监控的对象等,要求对数据源的定义通过界面化的操作即可完成,系统可以从数据库表、视图或SQL 方式创建检查数据源,支持建立多个数据源。 1)采集HIS、LIS、EMR数据,并进行清洗、转换、标准化,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 2)采集超声报告,超声、病理、内镜影像数据(DICOM或JPG),并进行清洗、转换、标准化,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 3)采集PACS检查报告、原始DICOM影像数据,并进行清洗、转换、标准化,上传到临床数据中心。 数据采集主要是由采集服务器,通过HTTP 协议和Restful 技术把数据上传并缓存在WEB 及消息服务器上,WEB 及消息服务器可以缓存一周的数据

上传量,数据上传后,再由消息处理服务进程(MPS)进程完成数据的最终清洗及格式,并最终入库存储。台标等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文件系统(S2DFS)中,log 或者行为等结构化数据存储在分布式数据库(MongonDB)中。参见如下数据采集/ 存储流程图: DMQ 是一个分布式的消息服务平台,提供的功能包括:配置维护、名字服务、分布式同步、组服务等,能提供一种高性能、可靠的、可扩展的、分布式的、可配置关键特性。 三、数据交换引擎 在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平台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数据通信的互连通路的渠道,用于处理各类消息的发送接收、数据校验、内容过滤和版本检查等需求,对可用连接、数据源等系统资源根据预设规则进行动态分配管理。 数据转换就是将整理后的数据,依照对照表的要求进行转换,并写入到新系统。这个过程可以通过交换系统实现。

异构数据库在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中的应用

异构数据库在高校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中的应用 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提出,政府及公共服务部门也围绕着这一计划提出了服务升级的需求。如何将原有孤立、自治的管理信息系统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信息共享是当下的研究热点。此文以高校的管理信息系统整合为案例,探索了一条成本小、可靠性强的中间件异构数据库方式来实现原有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的道路。通过XML解析工具将各子系统数据库更新的数据转换为XML消息,再通过中间件应用服务器提供的JMS消息服务,来实现各子系统数据库应用程序和中央數据库系统应用程序的消息传递,以达到信息同步、资源共享的目的。 标签:异构数据库;中间件技术;管理信息系统 0 引言 随着“互联网+”国家战略的提出,如何基于互联网为大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已是当下研究的一个热门课题。 高等学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一环,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便于管理,高校各部门都建立了各自的管理系统。 对现有的应用系统而言,各系统相互孤立,数据不能共享,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浪费和重复建设[1]。 如何将这些异构的信息系统整合,实现信息交互资源共享是当下校园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难点。 异构数据库技术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难题。 1 异构数据库定义 异构数据库是将各个已经存在的、自治的及异构的数据库系统集合在一起。异构数据库继承和发展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分布式数据库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子数据库组成,在物理上可以分布在各地,但实际上只有一个数据库系统为其服务,提供统一的查询与更新;而异构数据库则是以多个结构不同、运行独立的数据库系统为基础,通过统一的规则集成的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2]。 简言之异构数据库系统,就是通过统一的表示、存储和管理集成存在的异构的且独立的数据库,使用户感觉获取到的数据都具有单一的模式且存储在单个数据库中。 2 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 一般来说,异构数据库集成方法主要有:数据仓库(Data Warehouse)及中

异构数据库的集成技术

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在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引言 随着校园的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部门业务和功能归属不同,各应用系统开发时采用了不同的软硬件环境.数据的这种按部门或功能进行组织和管理,把很多信息都分开化啦!正好,异构数据集成是把不同来源、格式、特点性质的数据在逻辑上或物理上有机地集中,从而为企业提供全面的数据共享。不同的数据库所存储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比如,教学管理数据库主要就是用于储存管理应用处理层所需的数据资料。不同教育机构建立的各自的应用控制系统中也建设了各自的数据库,但由于缺乏统一协调,各数据库系统在建立时都是从各自的需求出发,没有统一的数据库,这就使得各数据库之间无法互连!互通,信息资源无法融合共享论文对异构数据库集成展开研究,建立教学管理综合数据库系统,以适应不同平台!不同部门数据库之间的数据共享。要怎么才能实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共享?就要求必须联合各个异构数据库即集成多个数据库系统,实现不同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信息资源合并和共享,显然,每个数据库系统在加入异构数据库集成系统之前本身就已存在,拥有自己的DBMS。异构数据库系统是指异构的多数据库系统,即组成它的成员数据库具有的硬件、系统软件(例如操作系统)或通信支持不同,或者成员数据库具有不同的DBMS或具有不同的数据语义DBMS的不同表现在表达(结构和限制)和语

义两方面。网络上存在着大量异构的数据库,它们的异构性表现在多个方面,如数据的类型不同,数据的表示不同,管理数据的软件不同,以及系统运行的环境不同。随着企业合作和政务电子化的发展,许多信息系统需要访问这些异构数据库中的数据。因此,需要一种新的系统框架来解决多个异构数据库的信息集成,其前提是必须对用户透明,并保持本地数据库的自治性。 1 异构数据库集成技术 1.1 联邦数据库技术 联邦数据库系统(FederatedDatabases)"祸合较松一些"没有单一的全局策略,每个局部数据库维护一个本地输入输出策略,输出策略指明了本地系统提供的全局共享数据,输入策略指明了允许输入本地系统的来自远程节点的数据"局部输入输出策略构成了全局策略的一部分"这种系统只集成局部系统中的部分数据,因而使得局部系统有较好的自治性"联邦数据库是最简单的一种异构数据库集成方式:各个数据源是相互独立的.但通过数据源之间的数据交换格式进行一一映射.这种映射可以让数据源DB1使用数据源DB2理解的术语来访问DB2数据源也就是说.不同的数据源之间使用数据转换接口网关或调用接口来实现数据互访.这样一个数据源就可以访问任何其他数据源的信息。同时,如果有l1个异构数据源需要互连,那么我们就要去构造n (n—l1个映射程序来支持这n个异构数据源之间的互相访问。

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技术综述

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技术综述 黄镝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200030 [摘要] 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是电子资源整合的核心技术,本文介绍了异构数据库的特征、异构数据库的连接和数据交换技术;探讨了跨库检索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和应注意的问题,并对国外一些有影响的跨库检索系统进行了介绍。 [关鍵词] 异构数据库跨库检索数据库连接Webfeat MetaLib [分类号] G250.73 Review of Cross Searching Technique for Heterogeneous Database Huang Di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Library, Shanghai 200030 [Abstract] Cross searching technique for heterogeneous database is core technology of integrating electronic resource. The paper has introduced the character of heterogeneous database, the technology of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connec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ing. It also discussed the function of cross retrieval system for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The paper has also included a survey of foreign products in cross database searching. [Keywords] Heterogeneous databases Cross database searching Database connection Webfeat MetaLib 1.引言 近几年,图书馆通过引进和自建数据库,已使电子资源的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电子文献在文献服务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在继续加强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图书馆开始更加关注电子资源的管理工作,整合已有的资源,将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环境、不同用法的各种异构数据库纳入统一的检索平台,以便于用户更方便、更高效地获取信息。 2.数据库的异构特征 图书馆要整合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书目数据库(OPAC)、题录/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相关的WEB网站等。这些数据库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由不同的信息服务公司和出版社提供、或由图书馆自建,成为各具不同特性的异构数据库,其异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据模型的异构分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4种。 2.2 数据结构不同如ORACLE与Sybase数据库物理模型异构、数据结构不同,而有些数据还是半结构或非结构的。 2.3 系统控制方式不同有集中式与分布式。 2.4 计算机平台的异构从巨、大、中、小型机到工作站、PC。 2.5 通信协议的不同有Z39.50、HTTP及非标准等。 2.6 通信结构模式的不同有主从结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7 操作系统的异构有UNIX、NT、OS/2、Apache、Sun Solaris、Linux等。 2.8 网络的异构有LAN、WAN、以太总线结构与令牌环结构等。 3.异构数据库连接与存取的相关技术

XML与关系数据库

XML与关系数据库 前面我们讲到了XML的数据存取机制,从一个较高的层面上分析了数据存取的多种方式。作为其中的一种,数据库的数据存取机制似乎倍受青睐,但我们并未对此作比较深入的探讨,这一节里我们对XML与数据库的关系进行更进一步的详细分析。 我们知道,关系数据库提供了对于大批量数据的有效存储管理和快速信息检索、查询的功能。从体系结构上看,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历经了网络型数据库、层次型数据库、关系数据库、面向对象数据库。虽然面向对象数据库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在各个领域使用最广的还是关系数据库。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采用二维表格作为存储数据的模型,如下图10-1所示, 字段字段字段 行 行 行 行 图10-1 关系数据库二维表 表格由行和列组成,一般情况下,列被称作“字段”,用于表示组成数据有效信息的属性,而行则用于指示一条完整的数据记录。由于数据间的相关性可以通过表与表之间关键字(外键)来关联,由此产生了“关系”类型数据库的由来。 关系数据库有自己的查询语言——结构化查询语言(Structured Query Languag e,SQL)。SQL最初由IBM提出,后经不断发展,已于1986年成为业界标准并被广泛采用。SQL 是非过程性的。当SQL语句传送到数据库服务器后,服务器返回满足条件的结果或结果集(视具体查询项目而定)。一般情况下,大多数支持SQL 的服务器系统均采用客户/服务器架构,现在又发展到更为先进的分布式处理架构。这样一来,SQL服务器既可以接收客户应用程序发送的查询请求,也可以接收其他服务器的查询请求,这些服务器可能是其他SQL服务器,也可以是XML服务器。 就数据存储而言,关系型数据库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应用,从80年代商用产品出现至今,早已深入企业储存及数据应用的核心。相较之下,XML部分技术尚且在发展阶段。关系型数据库是透过详细定义和控制结构化数据的方式,达到数据增、删、查询的目的。因此它是以字段数据型态的精确定义,将数据以列的方式一笔笔储存,再透过数据表之间的互相关联,建构出数据和数据结合后的复杂结果,因此

【大数据】多源异构通用大数据处理服务平台

一、项目背景及必要性 (一)国内外现状和技术发展趋势 大数据是指海量的数据加上复杂的数据类型。从产业的发展角度看,我们对数据的利用经历了传输、传播、处理三个阶段,而今眼目下,对数据的利用正处在处理这个阶段,即如何处理、如何管理、如何应用,如何优化是现阶段的主要工作。 大数据的具体特点主要表现为四个“V”:一是体量浩大(Volume),数据集合的规模已从GB到TB再到PB级,甚至已经开始以EB和ZB来计算。著名咨询公司IDC的研究报告称,未来10年全球大数据将增加50倍,管理数据仓库的服务器的数量将增加10倍。二是类型复杂(Variety),大数据类型包括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现代互联网应用呈现出非结构化数据大幅增长的特点,到20152年末非结构化数据将达到整个数据量的75%以上。三是生成迅速(Velocity),大数据通常以数据流的形式动态、快速地产生,具有很强的时效性。数据自身的状态与价值也随时空变化而发生演变,数据的涌现特征明显。四是价值巨大但利用密度低(Value),基于传统思维与技术让人们在实际环境中面临信息泛滥而知识匮乏的窘态。 当今社会,新摩尔定律得到验证,大数据以成为各行各业的焦点。数据的来源多样化:以多源异构数据为代表的非结构化数据占世界上信息总量的95%以上,剩下的5%为结构化数据,包括网页、文本、交易数据、邮件、高清视频、3D视频、语音、图片、地质勘测

数据、多源异构数据探测数据等等,这些数亿TB的数据正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增长,这对数据的存储系统的容量和实时计算速度提出了空前的要求。同时,大到智慧地球,小到智慧城市的数字化建设,使其越来越多的人、设备和传感器通过数字网络连接起来,产生、传送、分享和访问数据的能力也得到彻底变革。这些行业包括:互联网、制造业、医疗行业、媒体行业、零售销售行业、金融业、能源业、航空航天等等。预计2015年,超过40亿人(世界人口的60%)在使用各种智能终端,以全方位的方式与各行各业发生交互融合。其中大约12%拥有智能终端——其渗透率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长。如今,3000多万联网传感器节点分布在互联网、交通、汽车、工业、公用事业和零售部门,其数量正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使用量预计暴增44倍,达到35.2ZB。35.2ZB也就是说全球大概需要376亿个1TB硬盘来存储数据。 人们对数据日益广泛的需求导致存储系统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管理越来越复杂,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和管理能力的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同时,数据的高速增长也对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扩展性提出了挑战,海量数据的共享、分析、搜索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充分挖掘海量数据中的有效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得实现一种有别于传统系统而全新的存储管理平台,该平台必须具备高扩展性、高可靠性、高时效性,同时也需要具备高经济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国民经济和生活服务。 国外的大数据发展现状,以GOOGLE/FACEBOOK为代表的

异构数据库

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技术综述 1.引言 近几年,图书馆通过引进和自建数据库,已使电子资源的建设具有相当规模,电子文献在文献服务中所占的比重也不断增加。在继续加强电子资源建设的同时,图书馆开始更加关注电子资源的管理工作,整合已有的资源,将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环境、不同用法的各种异构数据库纳入统一的检索平台,以便于用户更方便、更高效地获取信息。 2.数据库的异构特征 图书馆要整合的数据库主要包括:书目数据库(OPAC)、题录/文摘数据库、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和电子图书、相关的WEB网站等。这些数据库分布在不同的服务器,由不同的信息服务公司和出版社提供、或由图书馆自建,成为各具不同特性的异构数据库,其异构特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2.1 数据模型的异构分层次、网状、关系和面向对象4种。 2.2 数据结构不同如ORACLE与Sybase数据库物理模型异构、数据结构不同,而有些数据还是半结构或非结构的。 2.3 系统控制方式不同有集中式与分布式。 2.4 计算机平台的异构从巨、大、中、小型机到工作站、PC。 2.5 通信协议的不同有Z39.50、HTTP及非标准等。 2.6 通信结构模式的不同有主从结构、客户机/服务器模式、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2.7 操作系统的异构有UNIX、NT、OS/2、Apache、Sun Solaris、Linux等。 2.8 网络的异构有LAN、WAN、以太总线结构与令牌环结构等。 3.异构数据库连接与存取的相关技术 面对当前信息资源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要实现异构数据库的跨库检索,传统的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已经很难解决。近几年许多新的相关技术相继推出,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可进行异构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和数据转换,接受用户对些数据库的并行交叉访问和查询,对查询结果进行融合处理并反馈给用户端。纵览近年来的进展,主要包括以下相关技术: 3.1 公共网关接口技术CGI 利用CGI可实现Web与数据库的连接,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是最早的Web 程序设计方式,它提供一个外部应用程序与Web服务器交互的标准接口,遵循CGI标准编写的Web服务器端的可执行程序称为CGI程序。CGI最大的用处之一是其与浏览Web站点的用户之间的交互能力,使信息网关、反馈机制、访问数据库、查询等一系列灵活复杂的操作得以实现。利用CGI实现与数据库的连接,最大的优点在于其通用性。目前几乎所有的HTTP服务器都支持CGI。 3.2 开放式数据库互连技术ODBC 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or)是由Microsoft推出的基于C语言的开放数据库互连技术,主要针对客户端/服务器结构的数据库。它包含访问不同数据库所要求的ODBC驱动程序及驱动程序所支持的函数,应用程序通过调用不同的驱动程序所支持的函数来操纵不同的数据库。若想使应用程序操作不同类型的数据库,就要动态地链接到不同的驱动程序上。3.3 JA V A 数据库互连技术JDBC JDBC(Java Database Connector)是JavaSoft公司设计的Java语言的数据库API(应用编程接口),主要针对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WEB数据库。JDBC的出现是Java编程中最重大的突破之一,它使得Java程序与数据库服务器的连接更加方便。与其他的数据库存取技术相

XML与数据库的数据转换

实验三:XML 与数据库的数据转换 1实验学时 2 学时 2实验目的 理解 XML 与数据库之间的转换方式 在项目实践中综合各种知识的运用 3实验内容 采用 Eclipse IDE(或 MyEclipse) 建立一个 Java 项目 利用 MySQL 及其图形界面工具建立一个数据库 利用 JDBC 建立其和数据库的连接 编写 XML 文件和处理类以完成 XML 文件和数据库之间的 数据转换 4实验代码 import javax.xml.transform.*; import javax.xml.transform.stream.*; import javax.xml.transform.dom.*; import org.w3c.dom.*; import javax.xml.parsers.*; import java.io.*; import java.sql.*; public class DatabaseToXML { // MySQL的JDBC连接jar包位置是D:\mysql-connector-java-5.1.19-bin.jar // 数据库名称为:xmllab // 表名是:person,表中的字段及属性请查阅ppt文档 // 用户名是:root // 密码是:roo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Connection con; Statement sql; ResultSet rs; // 为ppt文档中的图示中的表增加一个字段id,用于MySQL自增量计算 Integer[] id = {}; String[] number = { "" }; String[] name = { "" }; String[] date = { "" }; String[] salary = { "" }; try { Class.forName("com.mysql.jdbc.Driver"); } catch (ClassNotFoundException e) {

XML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转换

摘要: 随着XML数据的日益增多,XML已经成为了互联网上数据表示和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同时也涌现出大量的XML数据存储方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XML专用数据库存储、面向对象数据库存储、关系数据库存储等。由于关系数据库的大力发展、广泛应用和其成熟的技术,在存储管理XML的各种可能的方式中,基于关系数据库的XML数据存储成为一种可行而有前景的方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由于关系数据库的二维平面关系表结构与XML的层次结构有很大差异,怎样在关系数据库中有效地存储XML文档,同时又能保持其结构信息和文档信息成为一个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使得XML模式与关系模式之间的映射问题,成为XML 文档的关系化存储技术的核心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了XML与数据库映射的方法。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 第二章XML技术 (3) .2.1XML的特点 (3) .2.2XML的应用分析 (4) 2.3.1DTD (5) 2.3.2XML Schema (6) 2.4XML解析技术 (7) 2.4.1 SAX (8) 2.4.2.DOM (8) 2.4.3.DOM与SAX比较 (9) 第三章XML与数据库技术 (10) 3.1 XML是数据库吗? (10) 3.2 数据和文档的对比 (10) 3.2.1 以数据为中心的文件 (11) 3.2.2 以文档为中心的文件 (11) 3.2.3 数据、文档和数据库 (11) 第四章XML与关系数据库的转换 (13) 4.1边模型映射法 (13) 4.2结点模型映射法 (16) 第五章结束语 (19) 第六章致谢 (20)

第一章前言 近年来,互联网得到了迅猛发展,它提供了全球范围的网络互联与通信功能,其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互联网最主要应用的Web实际上已成为最大的信息资源库。电子商务、电子出版、远程教育等基于Web 的新兴领域的全面兴起使得传统的Web资源更加复杂化和多样化。人们对Web服务功能的需求也达到更高的标准,如用户需要对Web进行智能化的语义搜索和对数据按照不同的需求进行多样化显示等个性化服务;公司和企业要为客户创建和分发大量有价值的文档信息,以及对不同平台、不同格式的数据源进行有效的数据交换和集成等等。在这种大环境下,以简单易学、灵活通用著称的HTML,随着网络应用的日益广泛,局限性逐渐明显,越来越不能适应作为Intemet上信息交换和表示的工具了。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作为SGML(Standard Generalized MarkupLanguage)的一个优化子集,它不像HTML那样事先定义好一组标签,而是提供了一个标准,只要遵循这个标准,你可以灵活的定义自己的标记。XML不仅能够存储数据,而且能够存储结构和语义信息,具有通用的数据表示能力,能表示结构化、半结构化及元结构化数据,可以描述不同种类应用软件中的数据,这使其在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成为Web上数据表示与交换的通用标准。 XML与HTML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1)XML简单,具有自我描述能力。通过语义标记来说明数据的语义,容易理解且易于解析。这使得XML具有机器可读性,具体应用可以按照各种方式解析、过滤及重构XML文档。 (2)XML具有灵活性。HTML的标记是预定义的,具有固定的名称及语义,不能扩展,而XML的标记可由用户定义,可以被任意的扩展。XML的嵌套结构可以表示各种复杂的数据结构,各种格式的数据都可以较容易的转换为XML数据,这使得XML非常适合于Web信息的发布和集成。 (3)XML具有平台独立性。XML可用于不同类型、系统间的交换格式的传送,从而简化了从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用程序之间传递信息的工作。 (4)XML实现了结构、内容和显示相分离。文档类型定义(DTD)或XML模式(XMLschema)描述了XML文档的结构,即元素间的嵌套关系。XML文档实例只描述数据,使得数据具有独立性,而XML文档的显示具有多样性,XML文档的显示是由XML文档配合XSL(eXtensible Style Language)来完成的,对同一个XML文档可以

信息整合_异构数据交换综述

异构数据交换综述 摘要 本文介绍了异构数据交换的基本概念和研究现状,阐述了异构数据的特点,阐明了异构数据交换的方式与相关技术,并对异构数据交换的前景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异构数据,数据交换,数据集成,XML A Review of Heterogeneous Data Exchange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concepts of heterogeneous data exchange and research status,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eterogeneous data, illustrates the way the exchange of heterogeneous data and related technologies, and prospects for the exchange of heterogeneous data . Key Words:Heterogeneous data,Data exchange,Data Integration,XML

目录 1 引言 (1) 2 研究现状 (1) 3 异构数据分析 (2) 3.1 异构数据 (3) 3.2 冲突分类 (3) 4 异构数据交换方式 (6) 4.1 异构数据的发布 (7) 4.2 异构数据的集成 (7) 4.3 交易自动化 (8) 5 异构数据交换的方法与技术 (8) 5.1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交换技术 (9) 5.2 本体技术 (11) 5.3 Web Service技术 (12) 6 展望 (12) 参考文献 (14)

xml与数据库中数据的导入导出

实验报告封面 课程名称: XML企业应用开发课程代码: SN3005 任课老师:江立实验指导老师: 江立 实验报告名称:作业二 学生姓名:马增群 学号: 1340112124 教学班: GX01 递交日期: 2015年12月15日 签收人: 我申明,本报告内的实验已按要求完成,报告完全是由我个人完成,并没有抄袭行为。我已经保留了这份实验报告的副本。 申明人(签名):马增群实验报告评语与评分: 评阅老师签名:

一、实验名称:xml与数据库中数据的导入导出 二、实验日期:2015年12月15日 三、实验目的: 四、实验用的软件: XMLSpy2013 五、实验的步骤和方法: 实验前准备: 新建一个Java工程,工程名称为xmlDemo,文件目录如图所示:

src frame包:存放java的界面类。IndexFrame是索引界面类,ImportFrame是导入界面类,ExportFrame是导出界面类; service包:存放java的Service类。DBService是实现数据库操作的Service类,DBToXmlService是实现从数据库导出xml文件的Service类,XmlToDBService是实现从xml文件导入数据库的Service类; utils包:存放java的工具类。DBConnectionUtil是数据库连接的工具类; libs dom4j-1.6.1.jar:实现XML读取相关操作的价包; mysql-connector-5.1.8.jar:实现连接MySql数据库的价包; (1)数据库设计

实现了xml文件导出、xml文件导入功能。点击文件菜单可以看到两个选项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

异构数据集成平台的设计 摘要:企业生产开发活动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数据,目前各业务系统存在地域性、异构性和复杂性,如何搭建数据集成平台,是解决当前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这里探讨异构数据集成平台的研究主要采用中间件R-;采用的主要技术有XML技术、Web Services技术;开发平台采用https://www.doczj.com/doc/832139127.html, 2005平台。 关键词:中间件法;XML;Web Services;数据集成平台 1、总体设计思想 异构数据集成方案的总体设计思想是通过建立一个中间件平台以及一组映射规则和映射工具,屏蔽数据源之间的访问和模式差异,将底层异构数据源经过抽象后,整合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平台之上,提供标准的访问接口和完整的数据视图,使得对所有分散的异构数据源进行访问时,对所有应用的访问如同一个数据库内的数据一样。原有相关数据可以通过访问数据集成平台对不同类型、不同存储位置的数据源进行访问获得。当有新的数据源加入系统时,只需在数据集成中对其进行映射即可,上层应用不需要知道底层数据存储的细节,就可以访问数据。根据在整个体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及功能的不同,可以将数据集成平台自顶向下可分为表示层、应用层、中间层、数据层四层。 本文设计的数据库中间件模型,在不改变异构数据库的原始数据存储和管理方式的前提下,集中为异构数据源提供了一个高层检索服务。如果添加了新的数据库需要访问,那么只需向中间件进行注册相关信息并把本地数据源包装器的Web Services相关信息发布到私有的UDDI注册中心便可实现,而不必对整个中间件进行改动,也不必更改原始数据库的存储格式。所以该中间件具有弹性环境,有利于日后的维护。以XML为资料转换的中介格式,之后再将来自多个数据库的资料整合在同一个接口输出,以解决使用者必须在分布式的数据库中搜寻,再手动式地拼凑这些资料的问题。 基于XML的异构数据库中间件构建在数据库系统之上,目的是集成异构数据源的信息,为数据共享、发布和应用集成信息的访问提供支持,并负载异构数据源的数据访问、查询和协调数据源之间的信息。各个异构数据库资源处于数据层:中间件需要对业务逻辑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处于业务逻辑层;应用程序位于表示层,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