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文学(4)离线作业答案复杂版

中国文学(4)离线作业答案复杂版

中国文学(4)离线作业答案复杂版
中国文学(4)离线作业答案复杂版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中国文学(4)》课程作业答案

第1-2讲1949-1978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填空题

1、1949;

2、郭沫若;

3、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4、武训传;

5、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6、红楼梦研究、胡风;

7、胡适;

8、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9、论人情、论“文学是人学”;10、干预生活;11、新民歌;12、红旗歌谣;13、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14、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5、文艺黑线专政论;16、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17、革命样板戏;18、三突出;19、“伤痕文学”、班主任。

二、名词解释

1、第一次文代会

1949年7月2日到19日,第一次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后通称“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茅盾和周扬分别总结了国统区和解放区文艺的成绩;大会选出了由郭沫若任主席,茅盾、周扬为副主席的全国文联领导机构;毛泽东文艺思想被确定为新时代为工农兵服务、与人民大众相结合的文艺总方针;大会起到了继承革命文艺传统,动员广大文艺工作者为创造新时代文艺而奋斗的重大历史作用;第一次文代会被视为当代文学的起点。

2、“双百方针”

1956年5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同月,中共中央召开知名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参加的会议,会上,中宣部部长陆定一作了题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报告,代表中共中央对这一方针作了权威性的阐释。

“双百方针”极大鼓舞了当时的知识分子,短短几个月,出现了一批有影响的文艺理论批评文章。文学创作也呈现勃勃生机,文坛提出“干预生活”的口号,涌现出一批在题材和深度上都有所拓进的作品。

3、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是新时期的第一个文学思潮,其提法源于1978年8月卢新华发表的短篇小说《伤痕》,而真正的发轫之作是刘心武1977年发表的《班主任》;同属“伤痕文学”的重要作品还有从维熙的《大墙下的红玉兰》,遇罗锦的《一个冬天的童话》,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这些作品揭露了“文革”灾难,描述了人们在“文革”中的悲剧性遭遇及其在人们灵魂深处留下的难以弥合的内在创伤,具有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三、简答题

1、“伤痕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作为新时期发出的第一声真实的呐喊,“伤痕文学”在当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第一,对“人道主义”的继承:“伤痕文学”对“文革”进行了全面、整体彻底的否定,使人

性得以复归,“人”地位得到重新确认,继承了“五四”人道主义传统,最好地诠释了“文学是人学”的意义。

第二,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了久违了的悲剧精神。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而到了“文革”结束后,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

第三,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恢复了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

第3-4讲1949-1978年间的诗歌

一、填空题

1、何其芳、时间开始了;

2、政治抒情诗;

3、致青年公民;

4、郭小川;

5、战士诗人;

6、新辞赋;

7、回延安;

8、贺敬之。

二、名词解释

1、“新辞赋体”:

吸取了楚辞、汉赋的某些特点,融进民歌的优点,运用比兴相结合的“赋”的铺陈手法,而形成的一种格律化诗体――。“新辞赋体”格局比较严谨,章节大致对称,大量采用铺陈排比、音调铿锵的长句体和短句体,铺张渲染、反复咏叹,增强了诗歌内部的严整,强化了诗的形式美、节奏美和抒情气氛,形成一种宏阔彭湃的气势。“新辞赋体”是郭小川对当代诗歌的一大贡献,在我国诗坛上产生了广泛影响。

2、《望星空》

是郭小川创作于50年代的诗作。诗歌表达了宇宙永恒,人生渺小的哲理性主题,体现了郭小川诗歌对人生和事物立意深远的哲理倾向。再50年代文坛,围绕此诗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

三、简答题

1、郭小川诗歌的艺术特色

①鲜明的时代色彩和浓烈真挚的激情。这是郭小川诗歌的灵魂所在,他的诗往往从内心世界出发,去思考和表达一个活生生的、充满战士激情的青年人的情怀和精神状态,形象性与政治性相辅相成,使其诗不但有较强的思想冲击力,而且也具有相当强的艺术感染力。如《投入火热的斗争》《致青年公民》等。

②立意高远,哲理性强:他善于将从生活中领悟到的哲理加以诗意的表现。从他的诗中,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时代的脉搏,历史的风云,而且可以咀嚼诗人关于人生、理想、生活、幸福的精辟见解。如《望星空》《团泊洼的秋天》和《秋歌》等。

③继承感物言志的古代诗词传统,并在诗体格式上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楼梯式、自由体、新辞赋体等在他的诗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致青年公民》采用“楼梯式”的形式;《白雪的赞歌》《祝酒歌》等运用的是半自由体、自由体诗体;厦门风姿》、《甘蔗林—青纱帐》等,则创造了“新辞赋体”的诗歌格式。

2、贺敬之诗歌的艺术特色

①善于表现重大主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时代感:贺敬之总是密切关注重大社会问题,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注视时代的发展,迅速把握时代脉搏,从现实中提炼重大主题,抒写对党、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强烈感情。

②格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贺敬之的不少抒情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深切感受和思考通过想象同理想加以融会贯通,从而显示出崇高的革命理想和无畏的英雄气概,洋溢着鲜明的浪漫主义气息。

③兼收并蓄,探索创新的诗歌形式:贺敬之的诗歌既有民歌风味、古诗遗风,又明显地接受了外国优秀诗歌的影响,早期的诗《乡村的夜》、等是自由体;《回延安》《桂林山水歌》采用陕北民歌“信天游”和“爬山调”形式;《三门峡歌》吸收古诗优点近似乐府歌行;而《放声歌唱》、《雷锋之歌》等抒写重大题材与主题的政治抒情诗,则较多地采用了马雅可夫斯基“楼梯式”和“凹凸体”。

第5-6讲1949-1978年间的散文

一、填空题

1、1961;

2、谁是最可爱的人;

3、刘宾雁;

4、燕山夜话;

5、三家村札记;

6、吴晗;

7、杨朔;8、秦牧;9、知识性;10、刘白羽。

二、名词解释

1、《谁是最可爱的人》

是50年代初一篇著名的报告文学作品,作者魏巍,表现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在同类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中,影响最大,“谁是最可爱的人”因之成为了志愿军战士的代名词。

2、燕山夜话

是60年代初的一个杂文专栏的名称。作者邓拓,他是这时期杂文写作的代表作家。他以“马南邨”为笔名,从1961年3月起在《北京晚报》上开设了《燕山夜话》专栏。

3、“三家村”杂文

1961年,由邓拓发起,他与吴晗、廖沫沙以共同的笔名“吴南星”在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上开辟的《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三家村”杂文主要是指三位作家在60年代前期创作的杂文。

三、简答题

1、秦牧散文的艺术特色

①题材广泛、知识丰富是秦牧散文的一大特色。②采用谈天说地,旁征博引的形式,在重视思想性的前提下,讲究文章的趣味性、哲理性。③善于运用联想、比喻等手段组织材料,化抽象的材料为具体可感的形象。

2、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①刘白羽的散文被称为“诗化的政论”,其最大的特点在于感情充沛,气势豪迈。②

文笔气势恢弘,句式上多长句铺陈,形成一种壮美的风格。

四、论述题

1、谈谈你对杨朔诗体散文艺术风格的认知和评价

构思上通过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来构建诗的意境,创造意味,如《荔枝蜜》《茶花赋》;结构讲究“起笔”,起势不凡;中间行文跌宕起伏、往复三折,见“曲径通幽”之妙;最后“卒章显志”,骤然翻出新意;但同时又力求变化多姿,讲究修饰文辞,注重锤炼语言,如《雪浪花》《香山红叶》。

由于时代与个人的原因,杨朔诗体散文在思想艺术上也有明显的缺憾。主要表现为在对意境的倾力经营中出现了模式化乃至僵化的倾向。其散文的“意”基本上是一套既定僵化的时代理念,“境”则多半是新人新事、新面貌,“意境”则是将上述两者生硬拼凑起来。在谋篇布局上,先写景物,再借喻比人,最后点明哲理、抒发情感的“物—人—理”的前后雷同的构思模式。

第7-8讲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上)

一、填空题

1、峻青;

2、王愿坚;

3、李双双小传;

4、山乡巨变;

5、陆文夫;

6、李国文;

7、红豆;

8、陈翔鹤;

9、广陵散;10、萧也牧;11、洼地上的“战役”;12、保卫延安、红日;13、红旗谱、孙犁;14、曲波、铁道游击队;15、青春之歌、欧阳山;16、杜鹏程;17、林海雪原;

18、赵树理;19、上海的早晨;20、三家巷;21、红岩;22、冯德英;23、野火春风斗古城。

二、名词解释

1、《林海雪原》

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英雄传奇类的长篇小说,作者曲波,小说将传奇性、通俗性融会在革命历史斗争的叙写中,塑造了少剑波、杨子荣等传奇英雄形象。小说一问世即引起强烈的反响。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可谓是家喻户晓,并搬上京剧舞台,成为文革时期“革命样板戏”之一,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红色经典的代表作之一。

2、《红岩》

是十七年时期一部著名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小说描写重庆解放前夕残酷的地下斗争,特别是狱中革命者的英勇斗争的事迹,塑造了许云峰、江姐等革命者形象,成为十七年时期红色经典小说的代表作。

小说带有强烈的政治宣传性,是为了“教育下一代”而由“革命传统报告”改写而成的。创作方式上,它的署名作者虽然只是罗广斌和杨益言,但实际上它是多方面人员集体创作的产物。

由于政治宣传的力量,也由于故事高度的传奇性,作品60初版后,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先后发行达700多万册,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海外,并被改编成电影、歌剧等其他艺术形式。

三、简答题

1、简述“十七年”时期的短篇历史小说

①60年代初文艺政策的调整,催生了一批历史题材的短篇小说。它们以1961年陈翔鹤的《陶渊明写〈挽歌〉》为发端,相继有黄秋耘的《杜子美还家》、冯至的《白发生黑丝》、陈翔鹤《广陵散》、和师陀的《西门豹的遭遇》等。

②这股短篇历史小说的创作潮流一直持续到1963年春,数量达四五十篇之多。

③这批小说多出自老作家之手,比起“百花时期”直接揭露社会矛盾的那批青年作家,老作家们显然更多地采用象征、隐喻等手法,以曲笔来表达感情,寄托自己的社会政治理想人格理想。

2、十七年时期长篇小说创作的特点

①长篇小说在五六十年代文学史中处于重要的地位。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学观念的原因,长篇小说的创作大受鼓励,许多重要的作家拟定了庞大的长篇创作计划,这种“史诗”情结催生了众多多卷本长篇。

②在小说观念上,“典型”的塑造成为这一时期众多作家在艺术创作追求上的最高目标。但是,由于阶级概念的引入和颂歌写作的现实政治要求,“典型”的塑造实际上已经变形为“革命英雄”的塑造,于是,“典型”便从文学范畴移入政治范畴。

③这时期的小说创作整体上看,“革命历史题材”与“农村题材”显然占了主导地位,就长篇而言,无论数量或是影响力,前者又明显较后者为重。

3、十七年时期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的题材类别

十七年时期,在革命历史题材的长篇创作中,构成了几种不同的类别:

一、正面反映战争的“军事文学”,杜鹏程的《保卫延安》和吴强的《红日》是此类作品中影响较大的两部长篇。

二、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史诗,以梁斌的《红旗谱》和孙犁的《风云初记》为代表;

三、革命英雄传奇类小说,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

四、反映革命者成长历程的小说,以杨沫的《青春之歌》、欧阳山的《三家巷》等为代表;

五、取材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小说,以李劼人的《大波》和李六如的《六十年的变迁》为代表。

4、十七年时期英雄传奇类小说的艺术特色

十七年时期的长篇小说创作中,以曲波的《林海雪原》、冯志的《敌后武工队》、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刘流的《烈火金刚》等为代表的英雄传奇类小说,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这批英雄传奇小说直接承继了40年代《吕梁英雄传》和解放前夕的《新儿女英雄传》的创作套路,主要是延安文学所提倡的大众化普及的结果。

在创作手法上,借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艺术手法,英雄人物都带有强烈的传奇性,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一目了然,作家的爱憎表现的相当外化。在整体结构上,多采用传统的线性结构模式,以人物贯穿起不同的叙事线索。

第7-8讲1949-1978年间的小说(下)

一、填空题

1、茹志鹃;

2、黄新;

3、“锻炼锻炼”;

4、赵树理;

5、马烽;

6、西戎;

7、孙犁;

8、铁木前传;

9、孙犁;10、青春之歌;11、林道静;12、梁斌;13、朱老忠;14、柳青;15、梁生宝;16、梁三老汉。

二、名词解释

1、《百合花》

是1958年发表的一篇短篇小说,作者茹志鹃。这篇写战争的小说避开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将主要笔墨用于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呈现出当时战争题材作品所罕见的清新、隽永的风格。

2、《青春之歌》

是50年代一部著名的长篇小说,作者杨沫。小说以杨沫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描写了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背弃自己生长的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全过程。小说因写革命时代知识分子的成长道路和奋斗历程,曾在当代文坛产生很大的影响。小说于1959年被改编成同名电影,影响更为广泛。作品中的主要人物林道静、江华、余永泽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形象。

3、“山药蛋派”

“山药蛋派”是赵树理及其追随者马烽、西戎、胡正等人形成的一个创作群体。他们在50年代中期以《火花》杂志为主要园地,作品多取材于山西农村生活,反映农村变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竭力追求小说的平民化、大众化和地域性特色,带有鲜明的乡土生活气息和山西地方色彩,刻画了不少性格鲜明的农民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批评界将这一创作群体命名为“山药蛋派”或“火花派”。

4、“荷花淀派”

由于孙犁小说广泛、深远的影响,从50年代初开始,他就受到一批年轻作家的刻意模仿和追随,评论界称之为“荷花淀派”,得名于孙犁40年代发表的成名短篇小说《荷花淀》。除孙犁外,该流派的代表作家、作品还有刘绍棠的《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从维熙的《鸡鸭委员》、韩映山的《作画》等;他们大多描绘冀中人民的生活变迁、民情风俗、英勇斗争和纯美心灵,描绘白洋淀、北运河、冀中平原优美的自然风光;在风格上追求诗的意境和散文的韵味,强调文学的现实主义品格而又在其中渗透着浪漫主义气息,在当代文学史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对于“荷花淀派”是否形成,在80年代初曾有过激烈的争论,孙犁本人并不承认这个流派的存在。

三、简答题

1、《百合花》艺术特色

①构思上独辟蹊径,避开了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将主要笔墨用于女性视域对战争以及战争中的生命与心灵的理解,呈现出当时战争题材作品所罕见的清新、隽永的风格。

②纯洁鲜明的人物形象,注重人物的心灵和情感的“诗化”,使笔下的人物如山野的“百合花”一样圣洁、纯朴。

③截取生活横断面,用细节来刻画人物性格,转达内心的律动;结构布局上起承转合,前后呼应。

2、《“锻炼锻炼”》艺术特色

写于1958年的短篇小说《“锻炼锻炼”》是十七年时期赵树理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小说中出现了叙述人与人物双重视点,呈现出叙述人视点(话语层面)和人物视点(故事层面)里的两种文本事实。在文本潜在的话语中,流露出对“小腿疼”、“吃不饱”这些可怜农村妇女遭遇的同情。话语层面和故事层面的分裂,正是这部小说引起争议的原因,也是赵树理介入文学的双重身份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在作品中的直接反映。

3、赵树理小说的独特思想意蕴

①强调文学的功用性,力图使自己的作品具有既宣讲党的政策又反映农村现实问题的双重功能。其小说涉及到了农村方方面面的问题,如农业合作化、集体农庄,落后人物的转变,封建习俗迷信的根除等,如《三里湾》、《“锻炼锻炼”》等。

②所塑造的“中间人物”是对现实主义的深化,是对农民形象的丰富性开拓。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围绕他小说中的“中间人物”问题曾有过较大规模的讨论和争论。

4、赵树理小说的大众化特征

A.根据农民的欣赏习惯,按照生活本身的逻辑写小说,故事有头有尾、首尾呼应、情节完整,一般先介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的身份和经历,然后紧紧抓住某一事物突出的特征,或者人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演绎故事。

B.吸取了大量的民间口头语言,并对民间口语进行艺术加工,使其小说形成了一种真正的农民喜爱的口语化语言,体现了浓厚的地方性特色。

C.继承了中国古典小说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以比较客观的角度来叙述故事,加强故事的动作性叙述,轻人物心理刻画,而重故事进程。

5、孙犁的小说的独特艺术风格

孙犁的小说是结合了现代性格小说和写意小说的特点,又加以适当的民族化和大众化而形成的一种小说体式,被称为诗体小说或现代新写意小说。其特征主要表现在:①独特的取材角度:无论是写战争还是写农村生活,他都尽力避开悲惨与剧烈的战争场面以及重大的生产关系变革和你死我活的阶级斗争,而从小处着眼,重在描写在这些重大事变背景下人的内心情感以及精神世界的变化,突出主人公丰富、复杂的感情世界;②诗意化的小说风格:擅长从多方面勾勒时代和社会的风俗画面,具有浓厚的乡土风味。写人叙事着力追求一种美的境界,使其小说兼具写意性和诗意性的韵味,在中国当代小说史上独树一帜。

6、简要评析《青春之歌》的主题意蕴

《青春之歌》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成长小说”。林道静所走的道路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典型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题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小说还涉及到女性命运的主题。林道静的爱情、婚姻遭遇,隐含着复杂的女性问题。但有关女性命运的主题因素,在作品中是被压抑、被淡化、被主要当作阶级立场、阶级意识的矛盾和转变的因素来处理的。

7、柳青小说《创业史》的主题意蕴

《创业史》(第一部)描写的是合作化运动的第一个阶段,即从成立互助组到组建初级合作社的阶段。故事发生地是陕北一个名叫蛤蟆滩的山村,主人公是一个叫梁生宝的退伍军人,中心故事时梁生宝带领村里的贫困户克服重重困难,在与各种势力的斗争中走合作化之路。

小说所写的虽然只是蛤蟆滩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但其主旨却在思考整个时代,思考整个中国农村的未来发展问题。作品有意识地将故事置于时代风云的宏大背景之中,从而形成了作品一个非常显著的思想和艺术特点:视野宏阔,高屋建瓴,具有强烈的理性思辨色彩。

在合作化问题之外,小说还对农村青年的人生道路问题进行了真诚恳切的思考。

四、论述题

1、杨沫小说《青春之歌》林道静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长篇小说《青春之歌》以杨沫自己的生活经历为原型,描写了青年知识女性林道静背弃自己生长的家庭,走上革命道路的全过程。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比较典型的知识分子“成长小说”。林道静所走的道路是对中国知识分子摸索前进过程进行的一次总结,她的成长道路十分典型地概括了30年代知识分子的总体趋向,题材本身就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教育意义。

林道静是作品塑造得最成功的人物形象,也是整个当代文学史中内涵比较真实、细腻的知识分子女性形象。林道静的成长道路伴随着她在家庭、爱情、婚姻方面的遭遇,表现了她比较丰富的内心世界。林道静走向革命的思想嬗变过程,也基本符合生活逻辑,小说较为真实地展示了林道静性格发展和思想变化的过程。她从反抗封建包办婚姻、要求人的尊严和个性解放到谋求全民族的解放,从天真幼稚的少女到坚定成熟的革命者,是她性格发展之必然,也是时代潮流使然。可以说,这一形象既具有比较丰富的女性气质和个性特征,又体现了一定的阶级转变内涵,是比较丰满而立体的。

2、梁斌小说《红旗谱》中的朱老忠形象及其意义分析

《红旗谱》的故事发生在“民主革命时期”,地点在冀中平原一个名叫锁井镇的地方,主体线索是朱老巩、朱老忠及严志和两家农民与地主冯老兰一家两代之间的斗争,反映了农

民革命由自发反抗到有组织的斗争的历史进程。

小说的突出成就之一就是塑造了朱老忠这一个独特的艺术形象。朱老忠形象既是旧时代起义农民的形象,又是“一个兼具民族性、时代性和革命性的英雄人物的典型”,在他的身上,赋予了燕赵风骨与民族气魄,他从单枪匹马的个人复仇到走上革命道路,从一个“慷慨悲歌之士”发展成为一个金刚钻般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朱老忠走过的道路,是旧时代中国农民自发反抗道路的一个终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农民在党的领导下自觉革命的一个新起点,这一现象再现了新旧农民革命的转折过程,这是这一形象所具有的主题意义。

朱老忠形象的另一个更具审美价值之处是形象内含的民间文化意味。朱老忠显然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狭义英雄,他身上的诸多性格,如爱打抱不平,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重义轻利,一诺千金等,都令人想起《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可以这样认为,与其说是朱老忠的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吸引了读者,不如说是他身上这些传奇品质更吸引读者。他之所以受到欢迎,正是由于这一形象身上有着深刻的文化积淀。他以能为当时的政治意识形态接受的形象出场,而接通的恰恰是被这一革命历史话语所改写的民间文化传统。

3、柳青《创业史》中的梁生宝和梁三老汉形象分析

《创业史》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梁生宝是小说的主人公,也是作品着力塑造的“新农民”形象。在他身上,普通农民的传统美德和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统一在一起,作为一个普通农民,他平凡、勤劳、朴实、淳厚,生活的严峻磨练培养了他的顽强坚韧和老成持重,也培养了他对苦难兄弟乐于相助的美德。而作为经过党培养教育的农民干部,他身上的传统基质又升华为新的优秀品质:胸怀开阔、克己奉公、富于自我牺牲精神。不过,从文学真实的角度来看,梁生宝形象的塑造是不成功的,作品对他的描写存在着过于拔高而脱离现实的缺陷,人物性格和形象内涵也显得单一和干瘪。

小说塑造最为成功的形象是梁三老汉。小说对他的描写,生活细节很真实,性格特征很充分,他是一个勤劳、务实、耿直而又思想守旧的老一辈农民形象。作为一个老式农民,私有观念和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使他因循守旧,对梁生宝走合作化道路不能理解,甚至反感;另一方面,由于他的阶级地位、旧社会艰难的创业经历和新时代给他的美好印象,使他本能地在精神上与党和政府很贴近。作品通过描写梁三老汉矛盾对立的双重性格,既写出了私有制对老一代农民的影响之深,又写出了党对他们引导和帮助的重要性,梁三老汉的形象概括了相当深广的社会历史内容,这一形象“概括了中国几千年来个体农民的精神负担,”是当代文学史上一个优秀的艺术形象。

第11-12讲1949-1978年间的戏剧

一、填空题

1、曹禺;

2、海默、布谷鸟又叫了;

3、黎弘;

4、茶馆;

5、田汉、郭沫若;

6、蔡文姬、曹操;

7、田汉;

8、龙须沟;

9、常四爷;10、三;1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2、王利发;13、茶馆;14、裕泰;15、老舍。

二、名词解释

1、“第四种剧本”

1956-1957年间,在“双百方针”的鼓舞下,出现了一批“干预生活”,揭露生活矛盾的剧作,代表作品如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海默的《洞箫横吹》,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等,这些剧作在题材和风格上与同时期的颂歌型作品有明显不同,被冠以“第四种剧本”。

这一术语是黎弘在评论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时提出的,他认为当时话剧舞台上只有表现工农兵生活的三种剧本,每种剧本都有固定的“框子”,而《布》剧突破了这三个

既定的框子,是忠实于“生活独特形态”的“第四种剧本”。

2、《茶馆》

《茶馆》是50年代末一部著名话剧,作者老舍,是中国当代戏剧的经典之作。此剧以茶馆作为社会缩影,反映了清朝末年至国民党统治时期半个世纪的世事变化,由70多个角色演出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层面,深刻表现了埋葬旧时代的主题。

三、简答题

1、郭沫若《蔡文姬》对曹操形象的塑造

《蔡文姬》发表于1959年,剧作以“文姬归汉”为素材,以替曹操翻案为创作目的。剧本共五幕,描写曹操平定中原后,广罗人才,力修文治的故事。

剧作前三幕,曹操没有出场,通过剧中人物董祀、周近之口间接描写曹操“爱兵如命,视民如伤”“忧以天下,乐以天下”,使百姓安居乐业,使民族和睦相处,是一个功德卓著的政治家、军事家;后两幕把曹操推到前台,直接描写,通过赞赏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举贤良,远谗佞,做主婚人以及家庭生活等情节,表现他的文学家修养,执法如山、知错能改的贤明君主胸怀和克勤克俭、体恤下情的长者风范。

2、郭沫若《蔡文姬》的剧诗风格

①从剧本内容看:在充分掌握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作者以“蔡文姬就是我”为创作基点,发挥文学想像力,将蔡文姬独特的人生经历,安排在尖锐的矛盾漩涡中,剧情跌宕起伏,把这位才华盖世古代女诗人的命运写得楚楚动人,充满诗意。

②从人物设置看:不仅蔡文姬是一位诗人,剧中的另一位主要人物曹操也是一个诗人和文学家,剧中穿插的有关论说诗文的场景,也强化了该剧的“剧诗”色彩。当然,最为典型的还是剧作家根据时代需要对曹操的“反案”,塑造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三国演义》中的曹操,体现了作者的艺术胆识,使全剧更具浪漫主义特征。

③从剧本的文字风格看:剧中的人物对话,大多是诗一般的抒情语言,尤其是在揭示人物内心矛盾时,更用大段的抒情诗般的内心独白。缠绵哀怨的《胡笳十八怕》贯串全剧,增添了作品浓厚的诗意。最后的一幕那首《重睹芳华》更是把全剧的抒情气氛推向了高潮。3、田汉剧作《关汉卿》中的关汉卿形象的理解

剧作的情节以关汉卿写作《窦娥冤》前后的故事为中心,虚构了关汉卿反抗权贵压迫,不惜牺牲生命“为民请命”的戏剧故事,着力刻画戏剧主人公与恶势力势不两立,恰如“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爆,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的性格特征。

剧作将关汉卿作为知识分子理想人格的象征型人物来塑造。正如陈思和所指出,田汉塑造的“关汉卿”这个人物,应视为身为剧作家、作家乃至知识分子的田汉的“一个理想化的自我描绘、自我认定”,寄托了老左翼知识分子心目中的一种“自我形象”、“自我认同”与“自我定位”。这个形象显然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不太一致,可以说是公开文学中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的最后表露。

四、论述题

1、老舍剧作《茶馆》的结构艺术

①结构安排:《茶馆》表现了老舍大胆、独特的探索和创新,与传统话剧不同,这个戏没有贯串始终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但人物众多,细节极为丰富,因此有人称它为“图卷式的作品”。由矛盾的接触点与生活的横断面结合,形成了蛛网般的结构。三幕戏就像三组风俗画,按照社会发展时序,选取一重大事变发生后的短暂时期,一幕反映一个时代,以貌似平淡散乱的人物情节织出一幅“清明上河图”式的从清末到民国末年的民间众生相。

②表现角度:作家选取了一个最有表现力的角度,就是裕泰茶馆,三幕戏都在这里展开。“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茶馆联系着广泛的社会生活,从茶馆的变迁和茶馆里出现的人物和事件中,折射出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③以人物带动故事:为使跨度极大、情节松散、人物众多的《茶馆》保持连续性和整体感,在人物安排上,王利发、常四爷、秦二爷这三个主要人物自壮年到老年,贯串全剧,而几个次要人物则“父子相承”,使三个独立的横断面浑然一体。同时,每个角色都说自己的事,但又都与时代发生关系,扩大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④亦悲亦喜的内在感情基调:全剧内在感情基调统一,在喜剧因素下面,隐藏着深刻的悲凉情调;在悲凉和绝望之中,又包含着对光明的确信。

第13-14讲1978-1989年间文学的社会文化背景

一、填空题

1、四;

2、为社会主义服务;

3、反思文学;

4、198

5、现代派;5、刘索拉、《无主题变奏》;

6、《剪辑错了的故事》、《犯人李铜钟的故事》;

7、张弦、路遥;

8、梁晓声;

9、张承志;

10、《荒芜英雄路》;11、《我与地坛》;12、史铁生;13、《乔厂长上任记》;14、高晓声、张一弓;15、贾平凹、“葛川江系列”;16、徐星、《潘金莲》;17、孙甘露;18、莫言;19、残雪;20、格非;21、余华;22、钟山;23、池莉、《一地鸡毛》。

二、名词解释

1、“三只报春的燕子”

“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这些作品提示了文学“解冻”的一些重要特征,预示了新时期文学“转变”的发生。

2、第四次文代会

第四次文代会于1979年10月30日至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召开的这次大会,全面总结了建国30年文艺战线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明确了新的历史时期文艺要为两个文明建设贡献力量的工作任务;重新确立了“发扬文艺民主”“创作方法多样化”等文艺政策;在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

3、“两为”方向

第四次文代会闭幕不久,1980年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社论,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今后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发展方向,不再使用“文艺从属于政治,文艺为政治服务”的口号,并且确定“两为”方向是“文艺工作的总任务和根本目的”,“不仅能更完整地反映社会主义时代对文艺的历史要求,而且更符合文艺规律”。

4、反思文学

“反思文学”是继“伤痕文学”之后在新时期出现的第二个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茹志娟的《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的《犯人李铜钟的故事》、高晓声的《李顺大造屋》、谌容的《人到中年》、张弦的《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张洁的《爱,是不能忘记的》、张贤亮的《灵与肉》等;作品着重对“文革”、十七年甚至更早的历史事实进行思考,从而在意识形态、国民性等方面挖掘现实问题的根源,展开对“人”的价值的思索。

5、改革文学

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开始了自上而下的全国性经济体制改革。在此背景下,许多作家开始把创作目光由历史拉到现实,一边关注着现实中的改革发展,一边在文学中发表自己关于国家发展的思考。这就是风行一时的“改革文学”。蒋子龙的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被公认为“改革文学”的开篇之作。按照作品取材的区别,人们一般将“改革文学”划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部分。

6、寻根文学

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代表性作家作品有,阿城的《棋王》《树王》《孩子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张承志的《黑骏马》、贾平凹的“商州系列”、李杭育的“葛川江系列”等;他们希望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这是新时期首次出现的以明确的理论主张倡导的、理论与作品同时出现的完整意义上的文艺思潮。

7、“新写实”小说

“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烦恼人生》、方方《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一地鸡毛》等;他们热衷于对现实生活进行近乎自然主义的“生活流”细节描绘,崇尚对现实的“原生态”表现,刻意避免在叙述中掺杂作者的主观感情色彩;在这种观念支配下,其创作呈现出新的气息,一时成为读者喜爱的新的小说形式。

8、“新历史主义”小说

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

三、简答题

1、寻根文学的兴起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一,是由于作家们感到了“文化”对人类的深刻制约,并力图把握它。

虽然从七十年代末开始,“伤痕文学”和“反思文学”对“人”的自觉意识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并在作品中力图解放“人”的生命与价值,但一些作家却进而发现,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过程,形成了不同民族、国家不同的“文化心理”,它积淀在社会每个人的心灵中,决定着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因此,许多作家希望能够从“民族文化心理”的层面,解答为何中国会出现“文革”十年动乱乃至自盛唐以来国力衰落的疑问。

第二,一些作家认为中国自“五四”新文化革命以来出现了长时间的“传统文化断裂”时期,他们希望以文学来弥补“文化断裂带”。

第三,当时中国文坛受到以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为代表的世界“寻根”潮流的影响,许多年轻作家从马尔克斯充满拉美地域色彩的作品中看到了第三世界国家文学走向世界的希望,

因而在创作中表现出强烈的“文化寻根”意识。他们相信“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他们的“寻根”,是为了与世界对话。

2、寻根文学的“文化寻根”意识。

所谓“文化寻根”意识,大致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一、在文学美学意义上对民族文化资料的重新认识与阐释,发掘其积极向上的文化内核(如阿城的《棋王》等);二、以现代人感受世界的方式去领略古代文化遗风,寻找激发生命能量的源泉(如张承志的《北方的河》);三、对当代社会生活中所存在的丑陋的文化因素的继续批判,如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的深入挖掘。这虽然还是启蒙主义的话题,但也渗透了现代意识的某些特征。(如韩少功的《爸爸爸》)。但这三个方面也不是绝对分开的,许多作品是综合地表达了寻根的意义。

四、论述题

1、1985年前后文学发展的重要特征

1985年前后,新时期文学创作在新的社会文化和社会生活促动下,出现了新的跃动,实现了文学观念的重大更新,文学创作不再沉湎于现实的政治问题和道德批判,而是深入到民族生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个真正多元的、全方位的文学阶段。

特征之一是寻根文学的出现。韩少功、阿城等一批青年作家正式提出“文化寻根”的口号,创作了《爸爸爸》、《棋王》、《小鲍庄》等著名小说;文化小说旨在通过追寻和审视民族文化之“根”,重铸我们民族的精神;寻根文学开拓了中国当代小说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

特征之二是“先锋实验”小说的出现。代表作家前期有刘索拉、莫言、残雪等,其创作的核心观念是表现自我,反抗对自我的压抑,偏重于情绪性和感受性的表达;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一批被称为后现代主义的先锋小说思潮;代表人物有马原、洪峰、余华等;其创作主要集中于小说形式和语言的变革,致力于颠覆故事、解构意义。

特征之三是现实主义及其他形式特征的创作亦能大行其道,不仅有现代主义意味的先锋实验文学,同时也有以武侠、侦探、言情小说为代表的大众通俗小说。大众通俗文学从80年代初经由港台转入,同流行音乐、流行歌曲一样,由南到北在全国蔓延,至80年代中期,基本上占领了广大城乡的基层文化市场。通俗小说、纪实小说等都能在探索与尝试中占据多元文学的一席之地。

2、“新写实小说”的演变

“新写实小说”从创作题材和出现的时间来看,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的代表性作家和作品有:着重表现普通市民庸常的人生状态的如: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刘震云的《一地鸡毛》《单位》《官人》《官场》,方方的《风景》《冷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黑洞》等。

后期“新写实”主要作家和作品有池莉的《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方方的《何处是我家园》等,这些作品形式上仍旧采取近乎“自然主义”的细节描写方式和不作主观评价的平行叙述角度,主题上力求在虚拟的背景中建立一种新的历史眼光。因此,这类作品具有明显的"新历史主义"的特色。同时,

这个时期新写实小说还加强了对小说“故事”完整性和“可读性”的重视,如方方的《一波三折》《桃花灿烂》《埋伏》等。

新写实小说家强调的重点在于对生活“原生态”的逼真再现,虽然许多作品表面看来只是生活的简单再现,但其中涉及的事件、情境都是经过作家的精心选择和艺术加工的,是一种不露痕迹的典型化,它吸取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真实的强调,但又有其不同的呈现方式。

3、先锋小说家及其艺术创新

80年代中期马原、莫言、残雪等人的崛起是先锋小说的开端,这一开端在叙事革命、语言实验、生存状态三个层面上同时进行。

马原是叙事革命的代表人物,并因之被某些批评家称为“形式主义者”,例如他的《冈底斯的诱惑》、《西海的无帆船》、《虚构》等小说中,元叙事手法的使用在打破小说的“似真幻觉”之后又进一步混淆现实与虚构的界限。

莫言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他的小说形成了个人化的神话世界与语象世界,并由于其感觉方式的独特性而对现代汉语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扭曲与违反,形成一种独特的个人文体。这种文体富于主观性与感觉性,在一定意义上是把诗语引入小说的一种尝试。这在他的中篇小说如《筑路》、《白狗秋千架》、《爆炸》、《球状闪电》等小说中表现尤为明显。

残雪的《山上的小屋》等小说则以一种丑恶意象的堆积凸现外在世界对人的压迫,以及人自身的丑陋与无望,把一种个人化的感觉上升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寓言的层次。

稍晚于他们的先锋小说家有格非、孙甘露、余华等人,他们代表了先锋小说在以上三个方面的探索的发展。格非的小说也致力于叙事迷宫的构建,但他的方式与马原不同。主要以人物内在意识的无序性构筑出一团线圈式的迷宫──其中有缠绕、有冲撞、也有意识的弥散与短路,如《褐色鸟群》《青黄》《迷舟》等。先锋小说家都很重视小说的语言,但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的是孙甘露的《信使之函》、《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等作品。孙甘露的这些小说彻底斩断了小说与现实的关系,而专注于幻象与幻境的虚构。余华则发展了残雪的对人的存在的探索,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静的笔调描写死亡、血腥与暴力,并在此基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与存在的荒谬。代表作有《四月三日事件》、《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等。

第15-16讲1978—1989年间的诗歌

一、填空题

1、今天;

2、归来诗人、崛起的一代;

3、归来的歌;

4、白洋淀诗群;

5、令人气闷的“朦胧”;

6、谢冕;

7、回答、致橡树;

8、青春诗会;

9、公刘;10、在新的崛起面前;11、北岛;12、北岛;13、走向冬天;14、致橡树;15、舒婷;16、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17、顾城;18、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19、顾城;20、远和近;21、海子;22、麦地;23、艾青;24、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25、太阳;26、我爱这土地。

二、名词解释

1、归来的诗人

指“文革”结束后复出诗坛的老诗人群体,主要有这样几部分:

①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其中既有在三四十年代成名的艾青、穆旦、唐祈、唐湜等,也有在50年代初露头角的公刘、邵燕祥、白桦、流沙河等;

②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

③因与政治有关的艺术观念,在50年代陆续从诗界“消失”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等。

上述诗人在时隔二十年后的70年代末“归来”时,在一段时间里,纷纷把生活道路的挫折、磨难所获得的体验,投射在他们的诗作中。相近的追求,使他们这期间的诗,呈现一些共同特征。

2、“崛起的一代”

所谓“崛起的一代”主要指70年代末期以后涌现的年龄在20岁至40岁之间的青年诗人。具体包括:

①延续五六十年代诗歌主流“传统”的诗人,如雷抒雁、张学梦、叶延滨、杨牧等;

②在“文革”中成长的具有反叛和变革意味的朦胧诗人,如食指、北岛、舒婷、顾城

等;

③80年代以后出现的更年轻的诗人,如海子、骆一禾、西川等。

3、“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一群在“文革”期间秘密写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青年诗人。他们是1969年后先后到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地区(或毗邻地区)插队的北京知青,代表人物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北岛。这些知青原来大多就读北京有名的中学,出身于知识分子或高干家庭,有比较广阔的阅读范围。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主题,也写他们生命的受挫,表达足下的土地发生断裂、错动时的迷惑、孤独和痛苦的体验。在艺术方法上,虽然也从中国当代主流诗歌接受影响,但在较广泛的阅读中,也多方面地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

4、朦胧诗

朦胧诗是新时期重要的诗歌创作潮流,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而得名;代表性诗人和作品有,北岛的《回答》、舒婷的《致橡树》、顾城的《一代人》等;曾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侧重表达对“文革”政治神话的抗争和反思,对自身价值的追问与探求,对自由理想的追寻;从整体上改变了当代诗歌的基本格局和基本风貌。

5、《一代人》

《一代人》是顾城创作于1979年的著名诗篇;全诗只有短短两句话,18个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首诗在成为顾城诗歌标签之作的同时,成了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被视为一代人“心灵史”的缩影。

三、简答题

1、新时期诗歌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第一阶段1978年到1980年,为历经劫难的诗人“归来”和延续“传统”的青年诗人“歌唱”的阶段;

②第二阶段1980年到1986年,这是具有叛逆和创新意识的新一代诗人,即朦胧诗人崛起并得到认可的阶段;

③第三阶段1986年到1989年,一批更年轻的诗人以民间群落形式突破朦胧诗,寻求更加自我的诗歌精神的阶段,他们中的许多人成为90年代诗歌的主力。

2、新时期诗歌发展的总体特色

①对诗的真实性的普遍关注,这是对前一时期诗歌,尤其是十年动乱中所出现的虚伪和矫情的反拨和矫正;

②对诗的个性化的自觉追求,不管是对国家社会的历史现实,还是对个人自我的心灵世界,都坚持一种独立的思考立场;

③对诗的本体建设的高度重视,从诗体形式、意象结构到语言句式,都被不断地变革和翻新。

3、朦胧诗的内容特征:

①从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的价值角度对动乱年代的苦难历史、人性毁灭、理性沦丧进行反思与批判;

②对自由人格的追求和对奴性人格的否定,对个体价值的肯定和对主体情感的宣泄,并表现完成这一过程的强烈愿望与信念,体现有一定的自我反思精神。

③重建了一整套不同于十七年诗歌中的那种价值与信念。

4、北岛诗歌的思想意蕴

北岛是《今天》的主要创办人之一。在“朦胧诗运动”中,常被看作是这一诗派的主要代表者,但也是最有争议的一位。北岛七八十年代之交的诗,最突出的是表达一种怀疑和否定精神,在诗歌中表现出的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正与那个时代同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回答》);对虚幻的期许,选择的犹豫和缺乏人性内容的苟且生活的坚决拒绝:“我不相信天是蓝的;/我不相信雷的回声;/我不相信梦是假的;/我不相信死无报应”(《回答》)等,展现了当代中国历史“转折”期“觉醒者”的内心冲突和理想精神。这种在批判、否定中寻找个体和民族再生之路的英雄式悲壮情感,在“文革”结束之后的许多读者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5、艾青新时期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

①独特思考,主要是对当代中国现实政治作出思考,如《在浪尖上》和《迎接一个迷人的春天》等。

②视野开阔,有着浓郁哲理倾向的诗篇,流露出诗人试图把握人类历史乃至大千世界运行规律的努力,如《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向海洋》等。

③即兴短章,通过眼前的物象阐发哲理,在看似随意的发挥中找到意象的哲理归属,如《盼望》、《盆景》、《镜子》、《山核桃》等。

④“域外题材”,大多是记游式的随感短章,如《慕尼黑》、《维也纳的鸽子》、《芝加哥》等。

四、论述题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朦胧诗的审美艺术特征

①打破现实主义审美模式,由写实转向写意,由具体转到抽象,由物象转到意象,由明晰转向模糊,着重于表现多变、曲折和复杂的主体世界。

②打破过去诗歌线性因果或单向直抒的方式,以主体情感和情绪流动的内在曲线结构作品,情感呈散点辐射状态,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代替了过去的平面状态,在结构上实现了真正的“自由”。

③多用象征、暗示、通感等,用意象的模糊性取代形象和意旨的明确性,闪烁的意念、跳跃性的转递切换、瞬间感伤的捕捉等等,是其典型特征。

2、舒婷诗歌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①表现自我:舒婷的诗“复活”了中国新诗中表达个人内心情感的那一线索,自我情感和心理过程的揭示和呈现,是舒婷诗歌的主要成分。她的诗总是以真实的自我作为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的自我既是创作的主体,往往又是描写的客体,这一特殊的自我形象的心灵活动,中国当代读者久违了的温情的人选情感在她的诗中回归。

舒婷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著名的《致橡树》表现了女性独立意识的觉醒,闪耀着时代的光彩,体现了一种全新的爱情观。

舒婷的自我抒情形象并不仅限于柔弱女性,有时也蕴含了时代特有的理想主义的精神特质。

②细腻柔婉的抒情风格:舒婷的诗细腻柔婉,含蓄蕴藉,具有独特的细腻柔婉抒情浪漫的女性风格,尤其是低声慢语的抒情方式,更具有特殊的感染力。她的诗,忧伤而不绝望,沉郁而不悲观,特别善于用深情的语言营造浓郁的感情氛围,在整个“朦胧诗”中最富于浪漫气息。

③现代主义手法:舒婷的诗,有明丽隽美的意象,缜密流畅的思维逻辑,擅长运用比喻、象征、联想等艺术手法表达内心感受,在朦胧的氛围中流露出理性的思考,朦胧而不晦涩,是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风格相结合的产物。她的诗多用感觉、意象暗示来表达,较少直率的表露。舒婷也创造了一套属于自己的象征符号系统,她的“船”“帆”“树”“花朵”“黄昏”“大海”“星星”等意象具有温和柔美的色调。

3、顾城诗歌的独特艺术风格

①致力于营造自己的童话世界:他总是以一个“任性的孩子”的固执去憧憬美,去建造一座诗的、童话的花园,一个与世俗世界对立的彼岸世界,并以此来表现他对人类精神困境的“终极关怀”。如《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

②所创造的理想世界总是十分遥远和渺茫:顾城以他特有的方式思考着人生、时代、社会,表现了困惑之中的现代人对生命价值探询的努力,透露出一个信念坚定的追求者的些许悲凉。如《一代人》。

③顾城的诗善于捕捉瞬间印象:奇特的想象,浓烈的主观色彩,迷离的意象,幻化出丰富的诗意与诗情。如《远和近》。

4、海子诗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①乡村情思:海子将自己童年与少年时代15年在乡村的生活经验,凝结成一个质朴、

单纯的世界:麦地、村庄、月亮、天空,对大自然元素怀有不可质疑的感恩之情,对苦难而辽阔的“麦地”进行一而再、再而三的歌咏,从他的诗中,可以嗅到四季的轮换、风吹的方向和麦子的成长,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了他生命的本质。

②执着追求生命、追求存在的意义:对大自然的皈依以及对生命的沉思冥想,使海子的诗具有一种神秘的美感,他视诗歌为神话,执着于用诗探求生命的终极意义。

在歌唱生命的同时,他看到了生命在黑暗中所注定要遭受到的阻力,不得不去表现生命的痛苦,因此,从他的诗中可以感受到他敏感而紧张的心灵,环境对他的压力以及卑琐的现实对于孤高精神境界的逼迫。

他的诗浪漫纤细,对死亡特有的敏感、对意义的执着追求,使他的诗带着一层神秘、抑郁的色彩。而独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的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又使他的诗有一种童真梦幻般的吸引力。

③流动的诗:海子的诗中经常出现自由而离奇的语象组合。寓言、纯粹的歌咏和遥想式的倾诉是海子诗歌的三种基本表现方式。理想的境界与现实的“废墟”冲撞而又交错的意境,赋予海子的诗以强烈的个性化的特征。

第17-18讲1978-1989年间的散文及报告文学

一、填空题

1、老人散文;

2、杨绛;

3、陈白尘;

4、冰心

5、哀悼散文或悲悼散文;

6、随想录;

7、随想录;

8、巴金;

9、怀念萧珊;10、哥德巴赫猜想;11、刘宾雁;12、钱钢、中国农民大趋势;13、大雁情;14、陈祖芬;15、徐迟。

二、名词解释

1、哀悼散文

哀悼散文是伤痕文学的一个支流,是对于在混乱年代牺牲的亡灵的沉痛悼念,更是一个民族积郁多年的愤懑之情的总喷发。1978年12月,《人民日报》发起的《丙辰清明纪事》是哀悼散文兴起的前奏。在愤怒批判“四人帮”、平反冤假错案的同时,一大批哀悼散文应时而生。在题材上看,哀悼散文主要有两大类:

①悼念领袖人物类:毛岸青和邵华的《我爱韶山的红杜鹃》、巴金的《望着总理的遗像》、曹靖华的《小米的回忆》、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

②悼念在“文革”中受冤屈死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类:楼适夷《痛悼傅雷》、柯岩《哭李季》、丁宁《幽燕诗魂》、黄宗英《星》、陈荒煤《忆何其芳》等。

2、反思散文

反思散文是继哀悼散文之后,一大批经历“文革”磨难的作家正视很和反思历史的散文创作,其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个人性”的强调。代表作品如,巴金《随想录》、杨绛《干校六记》、丁玲《“牛棚”小品》、冰心《怀念老舍先生》《悼丁玲》、陈白尘《云断梦忆》《牛棚日记》、萧乾《一本褪色的相册》《北京城杂忆》等,从多个方面反映知识分子在“文革”中的切身感受,对历史的反思。

3、《随想录》

“文革”结束后,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

12月1日写下第一篇《谈〈望乡〉》,到1986年8月20日写完最后一篇即第151篇《怀念胡风》,其间历时8年,陆续出成5集,按时间先后分别为《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和《无题集》,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5个集子又总称《随想录》。1987年9月,由三联书店结集出版合订本,全书共42万字。

《随想录》将回忆、随笔、杂文熔于一炉,这套散文集在80年代引起很大的震动,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

4、《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猜想》是徐迟1978年初发表于《人民文学》第一期的报告文学;作品发表后,轰动一时,社会各界争相传阅,主人公陈景润和作者徐迟几乎是家喻户晓;名副其实地成为了思想解放的先声,文学新生的启动盘。

三、简答题

1、《随想录》的思想价值

①对“文化大革命”的反思:巴金带着个人深刻的认识和痛苦的经历,对“文革”进行反思,揭示了“文革”产生的原由和危害,这是《随想录》的基本思想。

②痛定思痛的自我忏悔:在总结清算“文革”的基础上,巴金反思自身,对自己在“文革”中所做的一切违背真心的选择,作了严肃的自我解剖、自我反省、自我谴责和自我批判,并把对自我的谴责与对民族心理和性格弱点的反思连在一起,力图体现出一种立足自我又超越自我的勇气,因而具有很高的认识价值。

③“写真话,吐真情,求真理”的创作态度:巴金以赤子之心勇敢地探求真理,是贯穿于全书的基本精神,无论对社会问题还是对文艺问题,都能直言不讳,表现出一种无畏的批判精神,而且不乏深刻的见解,体现出一定的思想价值。

2、《随想录》的艺术特色

①说真话,抒真情:真诚是巴金高尚的人格,也是他散文的灵魂,以《随想录》创作实践,开一代说真话之风,把喜怒哀乐毫不保留地袒露给读者,使作品产生一种特有的神韵,震动读者心弦。

②师法自然,崇尚素朴:《随想录》是自然天成的典范之作,达到了反璞归真的境界。没有传统的散文创作技巧,而是将生活本来面目自然而然地呈现给读者。看似无技巧,实质为最大的技巧。

③严格的自剖精神:表现了“我挖别人的疮,也挖自己的疮”,从解剖自己入手去解剖社会,从审判自己入手去审判时代。《随想录》与民族共忏悔,与时代共忧患的自行精神,体现了作家的人格力量。

3、简述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的演变

新时期报告文学创作大致以80年代中期为界,可分为两个时段。

①80年代中期以前,以写人物尤其是当代新人形象为主。它最先关注的是知识分子的命运。代表作品有: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陈祖芬的《祖国高于一切》等。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报告文学的题材渐见泛化,各式人等、各种社会问题陆续进入了作家的视野。特别是在社会批判方面,得到了普遍的强化和重视。刘宾雁的《人妖之间》、程树榛的《励精图治》、袁厚春的《省委第一书记》等,就突出地体现了报告文学参与现实、干预生活的功能,因而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欢迎和好评。

②从80年代中期起,报告文学创作由一人一事的“小景观”的描绘转向宏观整体的“全景式”的把握,由对人物命运的关注转向对重大的社会问题的关心,由艺术审美转向写实纪实,作品的信息密集度和思辨抽象化大大加强。像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延国的《中国农民大趋势》,张胜友、胡平的《世界大串连》,贾鲁生的《亚细亚怪圈》,涵逸的《中国的“小皇帝”》,大鹰的《志愿军战俘纪事》等,都是其中优秀的代表作品。

第19-20讲1978-1989年的小说(上)

一、填空题

1、班主任、1977;

2、伤痕;

3、高晓声;

4、高晓声;

5、蒋子龙;

6、王蒙;

7、乡场上;

8、沉重的翅膀、柯云路;9、贾平凹;10、路遥;11、高加林;12、阿城、韩少功;13、棋王;14、阿城;15、王一生;16、爸爸爸;17、丙崽;18、刘索拉;19、拉萨河的女神。

二、名词解释

1、“伤痕文学”

新时期小说以“伤痕文学”为开端。伤痕文学作为一种整体性的文学思潮,其主旨是对十年动乱种种灾难和痛苦的文学记忆,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是发端之作。接着,卢新华于1978年11月发表短篇小说《伤痕》,这部作品的篇名,与后来“伤痕文学”名字的出现,存在某种联系。

随后,一大批揭露“文革”历史创伤、真实反映当时社会心理和时代需求的的小说涌现出来,掀起了新时期文学创作的第一个浪潮。

2、“陈奂生系列”

高晓声于1979年发表了中篇小说《李顺大造屋》后,又以陈奂生为主人公连续写了《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和《陈奂生出国》五篇小说,人称“陈奂生系列”,后被结集出版为《陈奂生上城出国记》。因塑造了陈奂生这一继阿Q之后的典型农民形象而获得高度评价。

3、小说《棋王》

中篇小说《棋王》发表于1984年,是阿城的小说处女作;这部小说和阿城随后发表的《孩子王》、《树王》皆取材于他本人亲历的知青生活;小说的主要魅力来自于主人公王一生,这是一个投射着久远的、富有无限生机的文化精神的人物形象;小说被誉为“寻根文学”扛鼎之作。

三、简答题

1、简述“反思文学”的思想内涵。

反思文学触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可以概括为:①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左”的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如茹志鹃《剪辑错了的故事》、张贤亮《灵与肉》、鲁彦周《天云山传奇》,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②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如张弦《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叶蔚林《蓝蓝的木兰溪》、韩少功《西望茅草地》等;③对党和人民的关系的反思和对官僚主义的批判,如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王蒙《蝴蝶》、《悠悠寸草心》等;④对扭曲人格或心理以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如高晓声《陈奂生上城》《李顺大造屋》、陆文夫《美食家》《井》等;⑤对民族历史与传统文化的深刻洞察与批判,如张炜《古船》、王蒙的《活动变人形》等。

反思小说把情绪浓重的伤痕展露推向了理性反思,力求把对政治路线的简单否定推向社会深层心理结构的搜寻,去寻找民族灾难和个人悲剧形成的多重成因。

2、“改革文学”的主要特点

其一,热忱呼唤改革,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改革进程作及时、迅捷和持续的反映与描写。

其二,力图整体地反映变革中的时代、社会与人,真切描绘改革的复杂过程,如贾平凹、路遥、张炜等侧重于表现变革中的生活方式、文化心态和价值观念等,从人们的心理和情绪或道德观念、价值尺度等方面表现作家对改革的关注和思考。

其三,塑造了一批以改革家、开拓者形象为中心的“当代形象”,乔光朴、郑子云、李向南等,同时,还通过陈奂生、高加林等各色人物的创造,表现了改革背景下的诸种心态世相。

3、寻根文学的文学史意义

寻根文学思潮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创作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一是由于文化意识的形成,在中国当代文学中就不再是单一的政治视野,而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寻根小说中的浪漫主义倾向及其对现代主义的多种表现手法的探索,打破了小说创作真正单一的现实主义的格局,并在语言文体、隐喻象征、叙述方式、作品结构等方面都有所创新,表现出了文学的自觉。

第21-22讲1978-1989年的小说(下)

一、填空题

1、刘心武;

2、我爱每一片绿叶;

3、如意;

4、钟鼓楼;

5、刘心武;

6、乔光朴;

7、谌容;

8、人到中年;9、陆文婷;10、你别无选择;11、王蒙;12、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13、王蒙、意识流;14、活动变人形;15、恋爱的季节;16、林震;17、刘世吾;18、东方化意识流;19、受戒;20、明海、小英子;21、汪曾祺;22、大淖记事;23、莫言;24、红高粱;

25、红高粱家族;26、丰乳肥臀;27、山东高密;28、马原;29、西藏生活;30、冈底斯的诱惑、元叙事。

二、名词解释

1、小说《班主任》

中国文学(4)第3次作业答案

《中国文学4》第三次作业 一、填空题 1、王晓明、文学和人文精神;2九十;3、散文;4、余华、苏童、刘恒;5、叶兆言、刘震云;6、王朔、王小波;7、张承志、韩少功、史铁生;8、私人化;9、陈忠实、张炜、王安忆;10、三驾马车;11、现实主义的冲击波;1 2、断裂、韩东。 二、名词解释 1、“人文精神大讨论” 1993年6月,《上海文学》在“批评家俱乐部”栏目里发表王晓明与张宏等5人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提出了当代文学和人文精神的危机问题;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人文精神大讨论便拉开序幕,诸多作家、评论家纷纷投笔加盟,如王蒙、刘心武、张承志、陈平原、朱立元等,几乎所有著名的作家、理论家都为此留下了有着独特思考的文章;这场大讨论是90年代文学和文化界最为重要的事件之一。 三、简答题 1、90年代文学“三元一体”格局的内在构成 90年代市场经济的全面展开,带来了社会和文化的转型,文学在日趋边缘化的同时也走向多元化,在整体上形成“三元一体”的格局(精英文学、大众通俗文学、主流意识形态文学)。 三元格局的形成,与当代中国社会性质和时代变化密切相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给人们新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思想并立而生,绝对主流话语不复存在;经济、文化领域的剧变以巨大能量辐射到文学领域,要求文学改变过去视角单一、齐声共语状态,以多种话语方式和思维向度反映多姿多彩的当代生活。 如果把此一时期中国文学的总体格局看成是一个金字塔的话,那么,大众通俗文学就是它的基座,主流意识形态文学是它的塔身,而精英文学则是它的塔尖。 2、“人文精神大讨论”的论争焦点和论争的意义。 在90年代,有关“人文精神大讨论”是学术界一次影响深远的论争。 论争焦点:焦点之一是如何看待当前的人文精神状况,如何评估市场经济大潮中文艺的“俗化”现象,如何看待文艺的价值和功能。 焦点之二是重建人文精神的现实性和可能性以及人文知识分子对价值重构的作用。 论争的意义:揭示了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大潮中面临的问题以及知识分子队伍分化、自我分裂和价值困惑的事实;提示知识分子看清自身境遇,调整生存姿态,建构理想的自我;对艺术品生产世俗化、作家艺术工匠化、审美趣味庸俗化的批判和警惕显示了知识分子对人文精神的恪守和张扬,对自我价值最大化的正当需要,从而有助于形成制约世俗化极端发展的机制和批判精神的成熟。 第27-28讲 1989-2000年间的诗歌和散文 一、填空题 1、新生代诗歌; 2、朦胧诗; 3、韩东、于坚; 4、有关大雁塔; 5、他们文学社; 6、南京、他们; 7、非非主义、莽汉主义; 8、非非主义、四川; 9、莽汉主义;10、韩东;11、莽汉主义;12、女人、黑夜的意识;13、黑色沙漠;14、独身女人的卧室;15、翟永明;16、于坚、0档案;17、于坚;18、尚义街六号;19、棕皮手记;20、对一只乌鸦的命名;21、、韩东、他们;22、有关大雁塔;23、诗到语言为止; 24、学者散文;25、新学人散文;26、周涛、贾平凹;27、汪曾祺、夜行者梦语;28、王小波;29、张承志;30、文化苦旅;31、余秋雨。 二、名词解释 1、“新生代诗歌” “新生代诗歌”酝酿于80年代初期,到90年代已经成为中国诗坛的主潮;他们在反抗朦胧诗经典化的诗歌理念中开始写作,所以又有“后朦胧诗”、“后新诗潮”、“当代实验诗”等称谓;代表性诗人和诗作有: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对一只乌鸦的命名》等;他们构成了90年代诗坛的“第三代诗歌运动”。 2、“他们文学社” “他们文学社”是 90年代最具代表性、并有当规模的新生代诗歌团体;1984年冬在南京创立;主要成员有韩东、于坚、吕德安、朱文等;1985至1995年共出过9期《他们》杂志;其诗作注重对诗歌本体的追求,提出了“诗到语言为止”的诗学命题;在青年诗人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也成为90年代富于代表性和争论性的诗歌论题。 3、“非非主义” “非非主义”是1986年在四川组织发起的一个实验诗歌团体;代表人物周伦佑、蓝马等;相对于诗歌实践,“非非主义”的突出活动在于其诗歌理论和主张;将反抗文化传统的重点放在“语言”上,提倡包括“感觉还原”、“意识还原”、“语言还原”三项内容的“创造还原”;并要求诗歌语言实行“非抽象化”、“非确定化”等“非非”处理。 4、“莽汉主义” “莽汉主义”是80年代中期出现于四川的实验性诗歌团体;其成员有胡冬、李亚伟、马松等。他们受美国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诗人的影响,以颠覆消解传统的文化心理结构为宗旨,在作品中表现出“反文化”的姿态。以嘲讽的、不羁的叙述者形象,十分随意地使用

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6秋平时作业1

兰州兰大《中国文学批评史》16秋平时作业1 一、单选(共12 道,共48 分。) 1. “文变染乎___,兴废系乎___。”出自 题1. 《诗品》 题2. 《文赋》 题3. 《诗格》 题4. 《文心雕龙》 标准解: 2. 我国第一篇讨论文学创作全过程的专论是: 题1. 《毛诗序》 题2. 《文赋》 题3. 《尚书、尧典》 题4. 《典论、论文》 标准解: 3. 《杂体诗序》的作者是: 题1. 江淹 题2. 左思 题3. 阮籍 题4. 郭璞 标准解: 4. 提出“体格声调、兴象风神”观点的是: 题1. 李攀龙 题2. 王世贞 题3. 胡应麟 题4. 李梦阳 标准解: 5. 下面哪部作品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规模宏大的诗文总集》题1. 《诗品》 题2. 《文心雕龙》 题3. 《文选》 题4. 《文赋》 标准解: 6. “诗言志”理论的最早概括出现于 题1. 《老子》 题2. 《庄子》 题3. 《春秋》 题4. 《尚书》

标准解: 7. “活法”说首先出现在: 题1. 《童蒙诗训》 题2. 《夏均父集》 题3. 《后山诗话》 题4. 《谈从》 标准解: 8. 下面哪部作品是我国文论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诗学论文? 题1. 《毛诗序》 题2. 《典论、论文》 题3. 《沧浪诗话》 题4. 《文心雕龙》 标准解: 9. 尊苏一派的代表人物是: 题1. 王若需 题2. 严羽 题3. 元好问 题4. 陆游 标准解: 10. 苏轼“随物赋形”的观点是在()提出的。 题1. 《自评文》 题2. 《与二郎侄》 题3. 《评韩柳集》《答谢民师推官书》 标准解: 11. 李贽文学思想的中心是强调 题1. “文必秦汉,诗必盛唐” 题2.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题3. “童心说” 题4. “性灵说” 标准解: 12. “有意而言”“有为而作”的作者是: 题1. 苏轼 题2. 白居易 题3. 杜甫 题4. 刘禹锡 标准解: 《中国文学批评史》16秋平时作业1

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业

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业 ——浅谈中国文学进展史 中国文学进展史 一、摘要 文学史是文学进展的“历史”,是对文学的动观而非静视。把文学现象、文学流变和文学作品放在文学进展的长流中作通观凝视,在宏观的视角下确定其价值和意义,这是文学 史研究与写作差不多的学理要求。

先秦两汉时期,文学尚未取得独立地位,往往与政治、思想、哲学、历史融为一体,较为纯粹意义上的作家还不多见,文体以诗歌、散文为主,风格上要紧表现出典重淳厚、磅礴大气的特点。 魏晋至两宋时期,中国古代文学进入自觉期和鼎盛期。此一时期文人有着较高的地位和一定的独立进展的空间,文学的地位也大大提升,诗、词的兴盛并进展到臻于极致的美的境域标志着文人主体精神的充分张扬,审美上论结构的恢张、气概的博大虽已无法与先秦两汉文学相提并论,但词采之美、体式之纯、性情之真、韵味之厚却是它独具的魅力。 元明清时期,为中国文学的转型期和新变期。受专制政治和程朱理学的严峻束缚和世俗文化的极大冲击,文人地位一落千丈,思想缺乏自由,精神惶恐落魄,而整个民族精神既失去了先秦两汉时期的雄大之势,又没有了魏晋以来直到宋代的灵动之气,作为士人雅文学标志的诗词和散文开始走向衰落,而受俗文化滋养的散曲、戏剧、小讲却大放异彩。 由此看来,文学史的编著虽不可幸免要涉及文学的分期,但绝不是分期文学的排列,而必定要将时期之变与作家之变、文体之变、文风之变、审美之变等等种种因素作真切的把握和深刻的揭示,进而深入探求整个文学系统深层结构的演变和文学进展的全然走向。 文学史的进展观往往体现出对文学认识的联系观和系统观。对文学现象的认识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孤立”的看待,另一是“联系”的看待。中国古代文学的许多咨询题如果采纳前一种态度,就不免就事论事,从而得出流于狭隘、片面和简单化的结论;相反,后一种态度则注重将每一文学环节纳入文学进展的系统中去凝视,由此确定它应有的位置,认识它产生的因由和存在的意义。文学史研究和写作的总体趋向是抛弃前一种认识观,自觉地接纳后一种认识观。 正文 古代文学的进展 (1)早期

中国文学(4)模拟卷(带答案)

《中国文学(4)》模拟卷 一、填空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郭小川; 2、王蒙; 3、沙叶新; 4、随想录; 5、一代人; 6、过士行; 7、今天; 8、曙光; 9、刘震云;10、屋外有热流; 11、透明的红萝卜;12、王利发;13、野人;14、王小波;15、余华;16、私人生活;17、鱼人;18、贺敬之;19、舒婷; 20、叔叔的故事。 1、郭小川的诗作《望星空》是一首典型地体现了个人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的政治抒情诗。 2、《活动变人形》是王蒙新时期创作的长篇小说。 3、80年代中期,当代话剧创作进入一个成熟期,沙叶新的《寻找男子汉》是代表作品之一。 4、巴金自1978年底在香港《大公报》开辟《随想录》专栏,从1978年至1986年历时8年,共完成151篇散文 随笔,陆续出成五集。 5、“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是顾城的诗《一代人》。 6、1993年,过士行的《鸟人》在剧坛的出现可以看作是中国话剧发展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7、1978年《今天》的创刊,标志着潜藏于地下的、即被人们称为“朦胧诗派”的现代诗潮一次公开的集体亮 相。 8、“三只报春的燕子”指的是最早展露新时期文艺复苏迹象的三篇作品:白桦的剧本《曙光》、刘心武的短篇小 说《班主任》、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 9、“新写实”又称“新写实主义”,是80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代表性作家作品有池莉的《烦恼人生》、方方的《冷 也好热也好活着就好》、刘震云的《一地鸡毛》等。 10、1980年马中骏、贾鸿源、瞿新华的《屋外有热流》的出现,在戏剧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引发了一场戏剧改 革的思潮。 11、莫言1981年开始文学创作,1985年以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在文坛一举成名。 12、“我可没做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不叫我活着呢?”此句台词出自《王利发》王利发之口。 13、被誉为“戏谑的智者”的自由撰稿人野人,著有散文集《思维的乐趣》、《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 14、高行健称其创作的《王小波》为“多声部现代史诗剧”。 15、1987年,余华发表了小说《十八岁出门远行》,开始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激进的小说实验。 16、到90年代,陈染的创作发生了重大转变,她开始以一种回忆性的笔调叙述隐秘的女性情感,《私人生活》 标志着她“私人化写作”风格的确立。 17、过士行的《闲人三部曲》由《鸟人》、《棋人》、《鱼人》三部作品组成。 18、敬贺之的长篇政治抒情诗境界宏大,格调高昂奔放,如《放声歌唱》。 19、“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 摸索。”出自舒婷的诗《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20、王安忆被陈思和教授称为“揭开90年代小说序幕”的小说是《叔叔的故事》。 二、名词解释(共3小题,每题5分,共15分) 1、新民歌运动 “新民歌运动”在1958年的大跃进高潮中出现(2分)。人民群众(工农兵大众)转换为文学艺术的主体,其艺术表达方式不再有任何精英主义的痕迹,而是普遍大众随时即兴的口语化表达(3分)。 2、白洋淀诗群 “白洋淀诗群”是一群在“文革”期间秘密写作,并形成一定规模和群体性的青年诗人。代表人物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北岛(3分)。他们这一时期的诗作,有对于现实社会秩序,对专制、暴力的批判的

(完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1)资料

中国文学批评史作业习题集 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而言,主要影响文学的外部规律方面的是(儒家思想)。 2.主要影响文学的内部规律方面的是(道家思想)。 3.中国文学批评史体系的两大支柱(教化说)和(意境说)。 4.《词话丛编》的编者是(唐圭璋)。 5.最早运用评点的批评方法的批评家是南宋末年的(刘辰翁)。 三、填空题: 1.1927年,_陈中凡_的《中国文学批评史》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标志着现代形态的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正式形成。 2.1996 年10月17日至21日由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等单位在陕西师范大学首次召开“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学术研讨会。 四、简答题 3.简述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表现形态。 (1)散见于子书中的文学批评;(2)笔记体的诗话和词话;(3)文人间来往的书信和各种文集的序跋;(4)评点;(5)散见于诗、词、小说、戏曲、经传训诂、艺人谚语的文学批评;(6)专门性的论著;(7)诗选和批注;(8)诗纪事及词纪事 五、论述题 1.中国文学批评史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哪些? 中国古代文论的民族特色与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与思维方式,以及中国文学的特点及其演变发展等因素的影响有关。1.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历史悠久,独具体系,有其深刻性与正确性,但变革缓慢,也有保守落后的一面。2.由于受到古代社会农业性和宗法性的影响,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一致,重视道德实践,强调文学的社会内容及其教化作用。3.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概念、范畴往往是抽象与具体、概括与体验的统一,其内涵既有确定性,又有多义性。4.受中国古代文学传统的影响,中国古代文论偏重于表现(抒情言志),发展为义意境说和教化说为两大支柱的文学理论体系,不同于西方偏重于再现(摹仿),发展为以典型说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5.由于汉语独特的结构和声律特点,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也从中总结出一套结构形式和使用技巧。“古雅”的审美范畴和“复古”的文学思潮也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特色。 6.由于中国古代文学家和批评家往往一身二任,故其理论批评文字也往往也具有浓烈的文学性。 第一章先秦文学批评 一、单项选择题 1.先秦诸子中最重视文艺的是(儒家)。 2.称“诗言志”说为儒家诗论“开山的纲领”的人是(朱自清)。

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一、填空题(共20 题,共40 分。) 1. “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2. 在80年代后,杨绛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 之恋》。 5. 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6. 汉代民歌《上山采靡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 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7. 铁凝的成名作》写了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 8.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理论”,主要指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9. 北宋词人苏轼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10. 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诗坛的最高成就,他开拓了诗的题材和意境,打破了传统的婉约风尚,开创了 豪放词风。 11. 在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格非是马原之后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 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 12.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其书名即上古之书的意思,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13.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家是韩愈、柳宗元。 14. 清代诗人对盛世的虚幻有清醒的认识,《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预见了社会危机的即将来临。 15.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6. 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17. 在《家》中,觉慧把鸣凤送给冯老太爷做小老婆,鸣凤自尽后,又换了一个丫环,她是婉儿。 18.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林逋《山园小梅》的咏梅绝唱中的名句。 19. 国统区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主要有的茅盾《腐蚀》,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 20. 解放区最著名的长篇小说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 二、简答题(共 3 道试题,共30 分。) 1. 简要说明《棋王》儒道合璧的特点。 作品着重描写了主人公王一生的生存意识和存在方式,即他关于“吃”和“下棋”两件事。吃为身体之须,棋为精神之须。对于“吃”,他的要求很低,“顿顿饱就是福”,对于“下棋”,则是自我完善的追求。安贫乐道、宁静淡泊的道家思想和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儒家思想在王一生身上得到了辩证统一和集中体现。

中国文学史 第四卷 清及近代名词解释

遗民诗人:明清鼎革之际,一些富有民族精神和忠君思想的明朝遗民用血泪写成的诗篇,具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反映易代之际惨痛的史实与民族共具的感情。著名的遗民诗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杜濬、吴嘉纪、归庄等。代表作有顾炎武的《秋山》等。 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他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章风格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的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三人中以侯方域成就较为突出。 虞山诗派:清初,受钱谦益影响,在其家乡常熟形成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他们反对明七子、竟陵派和严羽《沧浪诗话》,内容多抒发改朝换代的思想感慨和民生疾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后秋兴》组诗之一。 梅村体: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在继承元、白歌行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叙事诗,以《圆圆曲》为代表。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兰词清新隽秀,自然飘逸,但多伤情忆语,别有一种令人不以卒读的凄惋,是第一流的婉约文字。代表作《长相思》、《如梦令》。 格调说:康乾年间沈德潜倡导,主张思想感情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创作有益“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世道人心的“中正和平”的作品,形式上做到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 肌理说:嘉庆年间以翁方纲为首的一诗派。“肌理”包括义理与文理两个方面。义理,是指以儒家经籍为基础的学问;文理,是指自古以来的各种作诗方法;肌理说把义理与文理统一起来,即把学问材料与写作方法统一起来,以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 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是对公安派诗歌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性情是诗歌的本源;讲个性,不可因袭;强调有“才”,要磨炼;文学应有时代特色。代表作有《马嵬驿》等。 神韵说: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神韵说是他诗论的核心。诗论主张继承司空图的“冲淡”、“自然”、“清奇”和严羽的“妙悟”、“兴趣”之说,主张自然超妙、含蓄隽永的诗歌艺术风格。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和“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为最高境界。 苏州派:明末清初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有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因交往密切、合作频繁、形成共同思想倾向和艺术风格而得名。 浙派词:朱彝尊首开浙派,谭献说:“自锡鬯、其年出,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锡鬯情深,其年笔重,固后人所难到。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继起的浙派词人厉鹗成就最大。其推衍了朱氏的“醇雅”说,向往“清空”境界,以“淡而秀,缠绵而不失其正”作为词人之“能事”(《群雅词集序》)。 花部: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雅部:则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花雅之争:第一次是乾隆初年(1735左右)由弋阳腔变为京腔(又称为高腔),出现了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杨静婷《都门纪胜·词场序》)。第二次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四川籍名艺人魏长生等秦腔艺人进京,“大开蜀伶之风,歌楼一盛”,昆曲、京腔均不能敌。第三次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剧名伶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不久出现了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称盛的局面。 弹词:明清时期的一种曲艺形式,因用三弦、琵琶等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弹词由宋元时的词话发展而来,体制有说、表、弹、唱四部分组成,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是七言韵文。弹词多为长篇,主要说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它主要盛行于南方,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代表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珍珠塔》等。 “一人永占”:指明清之际戏曲家李玉写于明末的四部传奇、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和《占花魁》、其中以“一”和“占”最具盛名。 “南洪北孔”:是对清初历史剧作家洪昇和孔尚任的合称。洪昇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章节练习 (近代)【圣才出品】

第七编近代 一、名词解释 1.《己亥杂诗》(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己亥杂诗》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组诗集。己亥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京返杭,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往返京杭的途中,共写了315首七绝,总题《己亥杂诗》,是一组自叙诗,写了平生出处、著述、交游等,题材极为广泛。《已亥杂诗》集中反映了诗人高度关怀民族、国家命运的爱国激情。 2.无我之境(南开大学2011年研) 答:无我之境是指情感比较含蓄、不动声色的意境画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他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强调诗人的主观情感融于景中,达到情景交融,物我浑然一体。 3.《人间词话》(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研) 答:《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它是王国维在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它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融进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其总结的理论问题又具有相当普遍的意义,这就使它在当时新旧两代的读者

中产生了重大反响,在中国近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 4.饮冰室诗话(北京大学2010年研) 答:《饮冰室诗话》是近代诗话著作,梁启超著。戊戌政变后梁启超逃亡日本,《饮冰室诗话》即连载于他创办的《新丛民报》,后编订成书。《饮冰室诗话》论诗,首重“新意境”。著者从改良主义立场出发,非常厌恶“中国结习,薄今爱古”,“最倾倒”黄遵宪“意境无一袭前贤”,热烈赞扬他“独辟境界,卓然自立于二十世纪诗界中”,并在书中采摘黄遵宪许多名篇名句。《饮冰室诗话》既总结了“诗界革命”,又进一步推动了“诗界革命”,并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5.熏浸刺提(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熏浸刺提是梁启超提出的关于新小说的文学主张。语出其《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梁启超认为“小说为文学之最上乘”,而人们特别偏爱小说的原因,在于小说能够提供一种新的境界,使读者得到想象中的满足,能够帮助人们认识生活,认识自身。他将小说作用概括为“熏”、“浸”、“刺”、“提”四个方面。“熏”实指感情潜移默化,“浸”是指感人至深,“刺”是指使人感情受突然刺激,“提”是指读者随书的感情而变化,把自己融入其中。 6.诗界革命(南开大学2011年研;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研) 答:诗界革命是近代文学史上的诗歌改良运动,是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戊戌变法前,随着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的高涨,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人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在“诗界革命”运动中,成就最高的是黄遵宪,作为诗界革命的旗帜,他提出“我手写我口”,要求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斗争,在表现方法上主张利用古人的优良

中国文学(3)第1次作业答案

中国文学(3)作业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 1917 年初发生的文学革命,是现代文学诞生的标志。 2、陈独秀提出了文学革命的主张。 二、名词解释 1、文学革命——这是陈独秀提出的新文学运动口号,主张“革新文学”作为革新政治、改造社会的重要途径。 三、简答题 1、周作人在新文学初期提出了什么理论口号? 答:周作人提出了“人的文学”和“平民文学”的理论主张,要求新文学必须以人道主义为本,观察、研究和分析社会“人生诸问题”尤其是要关注他们的“非人的生活”。“平民文学”就是要用通俗的白话来反映人民大众的真实的生活境况。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左联”的全称是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二、名词解释 1、海派文学——这是指30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东南沿海城市商业文化与消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作家注重依托文化市场,既享受现代都市文明,又感染现代都市的“文明病”创作上具有较新的先锋意识,追求艺术的“变”与“新”。 2、京派文学——这是指30年代以北京等北方城市为中心的作家的文学创作流派,作家往往是一批学者型的文人,他们一面陶醉于传统文化的精美博大,又置身于自由、散漫的校园文化之中,追求文学艺术的独立于自由,既反对文学从属于政治,也反对文学商业化,具有传统的文学审美的理想主义特征。 四、论述题 1、试分析三十年代作家的艺术风格特点。 答:30年代的大多数作家都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表现对象,开始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如老舍的“市民世界”:他的作品真实地再现了旧中国城市底层人民的生活面貌,深刻地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罪恶及其所蕴含的种种悲剧因素。成功地刻画了系列市民形象。他笔下的市民形象大致可分两类。一类是家境小康的旧派市民,其性格善良、保守、中庸、怯懦,安分守己,与世无争,且带有浓厚的宗法封建色彩(如《二马》中的老马、《四世同堂》中

中国文学史 袁行霈第四卷 清及近代名词解释

遗民诗人:明清鼎革之际,一些富有民族精神与忠君思想的明朝遗民用血泪写成的诗篇,具有抒发家国之悲与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反映易代之际惨痛的史实与民族共具的感情。著名的遗民诗人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屈大均、杜濬、吴嘉纪、归庄等。代表作有顾炎武的《秋山》等。 古文三大家:侯方域、魏禧、汪琬,号称“清初三大家”,她们的散文比较注意从文章风格上纠正晚明散文的放诞的纤佻习气,主张恢复唐宋散文的醇厚传统。三人中以侯方域成就较为突出。 虞山诗派:清初,受钱谦益影响,在其家乡常熟形成了虞山诗派,主要成员有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她们反对明七子、竟陵派与严羽《沧浪诗话》,内容多抒发改朝换代的思想感慨与民生疾苦,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如《后秋兴》组诗之一。 梅村体:得名于明末清初诗人吴伟业(号梅村),在继承元、白歌行的基础上,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温庭筠、李商隐的风情韵味,融合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叙事诗,以《圆圆曲》为代表。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纳兰词清新隽秀,自然飘逸,但多伤情忆语,别有一种令人不以卒读的凄惋,就是第一流的婉约文字。代表作《长相思》、《如梦令》。 格调说:康乾年间沈德潜倡导,主张思想感情就是形式格调的决定因素,创作有益“温柔敦厚”诗教、有补世道人心的“中正与平”的作品,形式上做到有法可循、以唐音为准。 肌理说:嘉庆年间以翁方纲为首的一诗派。“肌理”包括义理与文理两个方面。义理,就是指以儒家经籍为基础的学问;文理,就是指自古以来的各种作诗方法;肌理说把义理与文理统一起来,即把学问材料与写作方法统一起来,以做到内容质实而形式雅丽。 性灵派:清中叶以袁枚为代表的诗歌流派,强调诗歌创作要直接抒发诗人的心灵,表现真实情感,就是对公安派诗歌理论的继承与发展。性情就是诗歌的本源;讲个性,不可因袭;强调有“才”,要磨炼;文学应有时代特色。代表作有《马嵬驿》等。 神韵说:清初王士禛所倡导,神韵说就是她诗论的核心。诗论主张继承司空图的“冲淡”、“自然”、“清奇”与严羽的“妙悟”、“兴趣”之说,主张自然超妙、含蓄隽永的诗歌艺术风格。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二十四诗品》)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沧浪诗话》)为最高境界。 苏州派:明末清初活动在苏州一带的重要戏剧流派,以李玉为代表,有朱素臣、朱朝佐、毕巍、叶时章、陈二白、邱园、张大复,因交往密切、合作频繁、形成共同思想倾向与艺术风格而得名。 浙派词:朱彝尊首开浙派,谭献说:“自锡鬯、其年出,本朝词派始成。顾朱伤于碎,陈厌其率,流弊亦百年而渐变。锡鬯情深,其年笔重,固后人所难到。嘉庆以前,为二家牢笼者十居七八。”继起的浙派词人厉鹗成就最大。其推衍了朱氏的“醇雅”说,向往“清空”境界,以“淡而秀,缠绵而不失其正”作为词人之“能事”(《群雅词集序》)。 花部: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雅部:则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花雅之争:第一次就是乾隆初年(1735左右)由弋阳腔变为京腔(又称为高腔),出现了京腔“六大名班,九门轮转,称极盛焉”(杨静婷《都门纪胜·词场序》)。第二次就是乾隆四十四年(1779)四川籍名艺人魏长生等秦腔艺人进京,“大开蜀伶之风,歌楼一盛”,昆曲、京腔均不能敌。第三次为乾隆五十五年(1790)徽剧名伶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不久出现了三庆、四喜、与春、春台四大徽班称盛的局面。 弹词:明清时期的一种曲艺形式,因用三弦、琵琶等弹拨乐器伴奏而得名。弹词由宋元时的词话发展而来,体制有说、表、弹、唱四部分组成,说白部分为散文,唱词部分基本上就是七言韵文。弹词多为长篇,主要说唱才子佳人的爱情故事,就是清代讲唱文学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流传作品最多的一种。它主要盛行于南方,在语言上有“国音”、“土音”之分,代表作品有《天雨花》、《再生缘》、《珍珠塔》等。 “一人永占”:指明清之际戏曲家李玉写于明末的四部传奇、即《一捧雪》、《人兽关》、《永团圆》与《占花魁》、其中以“一”与“占”最具盛名。 “南洪北孔”:就是对清初历史剧作家洪昇与孔尚任的合称。洪昇就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中国文学基础 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 一、填空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2. 在80年代后,杨绛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散文《干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5. 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6. 汉代民歌《上山采靡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7. 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写了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8.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理论”,主要指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9. 北宋词人苏轼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

如她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10. 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诗坛的最高成就,她开拓了诗的题材和意境,打破了传统的婉约风尚,开创了豪放词风。 11. 在80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格非是马原之后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12. 中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其书名即上古之书的意思,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13.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家是韩愈、柳宗元。 14. 清代诗人黄仲则对盛世的虚幻有清醒的认识,《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预见了社会危机的即将来临。15.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6. 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17. 在《家》中,觉慧把鸣凤送给冯老太爷做小老婆,鸣凤自尽后,又换了一个丫环,她是婉儿。18.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林逋《山园小梅》的咏梅绝唱中的名句。 19. 国统区有影响的长篇小说主要有的茅盾《腐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袁行霈主编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一.填空 1.明初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 2.标志了明代戏剧的最高水平:徐渭《四声猿》 3.吕天成、王骥德的代表作 吕天成的《曲品》: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戏曲批评专著。 王骥德的《曲律》:我国第一部全面论述南北曲源流、宫调、音韵、作曲和唱曲方法,兼及剧本结构、情节、宾白、科诨等方面的理论著作。 4.“三大传奇”:李开先的《宝剑记》、梁辰鱼的《浣纱记》和无名氏的《鸣凤记》。 5“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6“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7“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8“三灯”:瞿佑《剪灯新话》、李祯《剪灯余话》、邵景瞻《觅灯因话》 9四大说: 王士祯的“神韵说”、沈德潜的“格调说”、翁方纲的“肌理说”、袁枚的“性灵说” 三、名词解释 1.台阁体

指明初永乐、弘治年间在上层官僚中形成的一种诗风。多歌颂升平,是盛世之文。以其主要代表“三杨”(杨士奇、杨荣、杨溥)都是台阁重臣而得名。其作品多反映上层官僚的生活,流连光景,歌咏太平,雅正平和而雍容冲淡;其诗文内容大多较为贫乏,多力应制、题赠、酬应之作。 2.茶陵诗派 指明前期成化、弘治年间以湖广茶陵人李东阳为首的一个诗歌流派。其成员有谢铎、张泰、邵宝等人。他们做诗强调宗唐法杜,着眼于音调、法度,其诗歌形式典雅工丽,具有从“台阁体”向“前后七子”转化时期的过渡特点。 3.前七子 它是明代弘治、正德年间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一个复古主义文学流派,他们反对“台阁体”的文章,提倡“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其文学主张具有现实意义。其成员有徐祯卿、边贡、康海、王九思、王廷相。 4.后七子 是嘉靖中期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继前七子之后重新倡导复古的文学流派,他们复古拟古,主格调、讲法度、互相标榜、广立门户、声势浩大,把明代复古倾向推向了高潮。成员有谢榛、吴国伦、宗臣、徐中行、梁有誉。 5.唐宋派 是嘉靖年间以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为代表的一个散文复古

中国文学基础作业

中国文学基础作业题 一、案例分析:联系作品分析《呐喊》、《彷徨》的现实主义成就。 答:鲁迅的《呐喊》《彷徨》,是我国现代小说史上第一个高峰。这两个小说集,既有共同的特点,也有互异之处。从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判断,前者高于后者。但事物是复杂的,如果从作品某些方面所体现的思想深度和艺术的圆热程度而言,则《彷徨》较之《呐喊》又有新的发展。鲁迅是一位最善于发掘和揭示灵魂的艺术大师。以塑造典型形象,显示灵魂之深和提出重大社会问题见长,是《呐喊》也是《彷德》的特色。 《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成就主要表现在: ①对旧世界的决绝态度和彻底否定。《呐喊》和《彷徨》的现实主义具有很强的革命批判性,它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具体描述,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制度、封建思想的反动本质。 ②对下层劳动群众的深挚热情和真诚关怀。鲁迅对劳动群众不仅是“哀其不幸”,更重要更根本的是“怒其不争”。他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描写下层群众根源于封建主义统治和小生产者的生产及生活方式的精神痛苦。 ③新世界曙光的照耀。《呐喊》和《彷徨》萌生、滋长在新时代的土壤里,受到了“五四”新思潮的激荡。鲁迅热情地称赞“十月革命”是新世纪的曙光。 二、名词解释: 1.新感觉派:中国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在日本新感觉派和法国都市主义文学影响下发展起来的文学流派,又被称为“都市主义小说”,它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现实主义小说的流派,该流派运用印象主义、直觉主义、心理剖析和蒙太奇等现代主义技法,来表现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追捕新奇的感觉和惊异的体验,开掘人物的潜意识,代表作家有刘呐鸥、穆时英、施蛰存(具代表性的三个)、叶灵凤、徐霞村、杜衡等人。 2.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1921年1月,于北京成立,是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和

中国文学史,第四卷,复习资料

一、元代 (一)元杂剧的体制 1、剧本结构:一本四折,或加楔子,结尾有“题目正名” 2、动作:称为“科”(范,介) 3、宾白:分为韵白和散白;带白,旁白等(“背云”) 4、演唱:旦本戏,末本戏3、宾白:分为韵白和散白;带白,旁白等(“背云”) 今人按内容分为:爱情婚姻剧,神仙道化剧,社会剧,历史剧,公案剧等几种 四大爱情剧:关汉卿《拜月亭》、白朴《墙头马上》、王实甫《西厢记》、郑光祖《倩女离魂》四大悲剧: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梧桐雨》、纪君祥《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或者“关马正王”) (二)白朴戏剧 1、白朴《墙头马上》来源于白居易的《井底引银瓶》 《墙头马上》李千金人物分析: (1)对爱情和婚姻的渴望 (2)要求及时婚嫁的合理性 (3)将婚姻自主看作是人生的权益 (4)维护人格的尊严,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2、《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1)故事演变:唐代陈鸿的传奇小说《长恨歌传》、白居易的诗歌《长恨歌》 (2)剧本主题特色: ①爱情主人公是帝王与妃子,充分写出了一个“特例”,唐明皇与杨贵妃确有诚挚的爱情,作者对此给予了充分的赞美。 ②二人的爱情为国家带来了灾难,是其自身的爱情也成为一场悲剧。因此,《梧桐雨》的爱情主题,就有了历史性、政治性的双重内涵,《梧桐雨》虽不是历史剧,却具有历史教训的意义。 (三)马致远别名“曲状元”、“马神仙” 《汉宫秋》又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剧本的再创作: 1,、故事背景作了变化。 2、昭君出塞是被迫的,而且是在与汉元帝有了深刻的恋情之后被迫与心上人分别出塞而和亲,加重了剧本的悲剧气氛。 3、将传统故事中的普通画工毛延寿改动为中大夫。 4、剧本写王昭君并未进入匈奴地界,而是再番汉交界处留下汉家衣服,举酒南浇后投水自尽。 (四)纪君祥《赵氏孤儿》历史来源:司马迁《史记.赵世家》 1、思想价值:①在邪恶当道,权奸横行的时代,呼唤正义,讴歌为正义献身的自我牺牲精神。 ②具有反元复宋的民族意识。 2、艺术价值:①谱写了一步壮烈的历史悲剧。②心理刻画很成功。③元杂剧中最优秀的历史剧之一,它是第一个传入欧洲的中国戏剧。 (五)王实甫《西厢记》 1、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会真记》(《莺莺传》)

川农《中国文学批评史(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川农《中国文学批评史(本科)》17年3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1. 30、提出“诗缘情而绮靡”说的是( )。 A. 《文心雕龙·神思》 B. 《典论·论文》 C. 《诗品序》 D. 《文赋》 正确答案: 2. 39、在中国文论史上,首次提出“兴象”这一概念的人是() A. 陈子昂 B. 殷璠 C. 刘禹锡 D. 司空图 正确答案: 3. 23、“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几句论述出自于。 A. 《毛诗大序》 B. 《报任安书》 C. 《论衡·艺增》 D. 《史记·屈原列传》 正确答案: 4. 11、《庄子》文艺美学思想之核心,教材认为是( ) 。 A. “得意忘言”和“言不尽意” B. “虚静”和“物化” C. 仁政和人性论 D. 崇尚自然,反对人为 正确答案: 5. 15.“文由胸中出,心以文为表”这两句话出自()。 A.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 司马迁的《史记?屈原诗》 C. 王充的《论衡?超奇》 D. 《毛诗大序》 正确答案: 6. 27、认为“文以气为主”,因而提出了“文气”说的古代文论作品是( ) 。 A. 《文心雕龙·体性》 B. 《典论·论文》 C. 《诗品序》

D. 《文赋》 正确答案: 7. 24、王充在《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 ) 。 A. “讽谏” B. “疾虚妄” C. “文为世用” D. “知人论世” 正确答案: 8. 22、教材指出:《毛诗大序》认为诗歌创作要合乎“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而在揭露和批判现实黑暗方面,又必须( )。 A. “怨而怒” B. “主文而谲谏” C. “劝百而讽一” D. “风以动之,教以化之” 正确答案: 9. 19、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根据历史上许多伟人的事迹,概括出()。 A. “疾虚妄”说 B. “发愤著书”说 C. “养气”说 D. “讽谏”说 正确答案: 10. 2.孔子对《韶》乐的评价是()。 A. “尽美矣,未尽善也” B.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C. “未尽美也,亦未尽善也” D. “尽美矣,又尽善也” 正确答案: 11. 16、“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出自() A. 《两都赋序》 B. 《法言》 C. 《西京杂记》 D. 《文赋》 正确答案: 12. 3.庄子的“得意而忘言”说对古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主要是形成了中国古代文论中注重()。 A. 言意并重的传统 B. “意在言外”的传统 C. “神在形外”的传统 D. 形神并重的传统 正确答案: 13. 31、《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是如何( ) 。 A. 进行艺术构思 B. 确立中心思想 C. 铸造文章语言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全)

电大中国文学基础作业及答案 (全) 中国文学基础 作业及答案 第一次 一、填空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 点铁成金”是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提出的诗歌理论之一, 这一理论对江西诗派诗人影响很深。 2. 在80 年代后,杨绛创作了长篇小说《洗澡》、文《干 校六记》等,保持着她边缘人的写作姿态。 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4. 王安忆为有意突现性爱本身具有的美感而创作的“三 恋”是《小城之恋》、《荒山之恋》和《锦绣谷之恋》。 5. 白居易感伤诗中的两首最著名的长篇抒情叙事诗是《长恨歌》和《琵琶行》。

6. 汉代民歌《上山采靡芜》的最后六句:“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7. 铁凝的成名作《哦,香雪》》写了一个名叫台儿沟的偏僻小山村,被火车从沉睡中惊醒的故事。 8.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的“三美理论”,主要指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 9. 北宋词人苏轼擅长在咏物词中抒发身世飘零之感,

如他的名作《兰陵王?柳》等。 10. 苏轼的词代表了北宋诗坛的最高成就,他开拓了诗的题材 和意境,打破了传统的婉约风尚,开创了豪放词风。 11. 在80 年代中期开始崛起的先锋小说中,格非是马原之后叙事革命的代表,孙甘露在语言实验上走得最极端,而余华则发展了残雪对人的生存探索。 12. 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尚书》,其书名即古之书的意思,是一部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13.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和宋代的八位散文大家。唐宋八大家中,在唐代的两家是韩愈、柳宗元 14. 清代诗人黄仲则对盛世的虚幻有清醒的认识,《巳除夕偶成》其一预见了社会危机的即将来临。 15. 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中赞扬《史记》是“ 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6. 宋代诗人杨万里以“活法”作诗,创作了轻快活脱的“诚斋体” 仃. 在《家》中,觉慧把鸣凤送给冯老太爷做小老婆,鸣凤自尽后,又换了一个丫环,她是婉儿。 18.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是宋代隐士诗人林逋《山园小梅》的《山园小梅》咏梅绝唱中的名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