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WSES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指南(更1)

2017WSES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指南(更1)

2017WSES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指南(更1)
2017WSES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指南(更1)

2017WSES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版)

背景: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可引起高发病率甚至部分死亡.导致这种肠梗阻的粘连通常由以前的腹部外科手术引起。本文提出了《博洛尼亚指南》修订本,以证据为基础诊断和治疗ASBO,此外,专家组还增加了部分关于防止ASBO和特殊患者群体的内容。

背景

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是导致外科急症,尤其是需要急诊手术的外科急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英国,51%的急诊剖腹手术起因于小肠梗阻。Scott等人报告了七项急诊外科手术,这些手术占美国所有普通外科急诊住院、发病率、死亡和医疗保健支出的80%。粘连性小肠梗阻是前2(小肠切除)和前5(粘连松解)手术最常见的诊断。术后粘连是导致小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占60%。

ASBO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每次住院死亡率为3%。20 -30%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和发病率取决于手术干预的需要。ASBO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6天,而非手术治疗后住院时间为5天。2016年荷兰的一项研究估计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费用大约为€1630,非手术治疗还的费用为€2227.

虽然粘连性小肠梗阻是常见病,但预防和治疗通常以外科医生的个人经验为特征,而不是标准化的循证策略。在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相互矛盾且低质量的证据。

因此,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的专家小组在ASBO制定了循证指南,以支持ASBO诊断和管理的临床决策。在指南的当前版本中,所有建议都根据医学文献中的最新证据进行了更新。此外,我们引入了两个新的部分:ASBO的预防和特殊患者群体。

证据评价

使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发布的证据水平对所选择的用于支持推荐的文章进行评估(表1).文章根据文章类型进行分类,并使用GRADE工作组提出的GRADE方法对方法学质量进行单独评估。该工作组制定了一种共同的、明智的和透明的方法来评估证据的质量和推荐的强度。每个相关主题的结论所依据的主要文献都附有结论,并附有证据水平(表2)。

表1每篇文章的证据等级

证据等级介入研究诊断准确性的有关研究并发症或副作用,病因,预

后的研究

A1至少2项独立进行的A2水平研究的系统评价/荟萃分析

A2具有良好研究质量并且

有足够数量的研究参与

者的双盲对照随机对照

临床试验,与参考测试相比的诊断测试;预

先定义的标准和结果;独立观察

者对测试结果的评估;独立解

释测试结果;足够数量的连续

患者入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两

项检查

有足够数量的研究参与者和

随访的前瞻性研究,充分控

制混杂因素;已成功排除选

择性随访

B比较研究,但是没有涉及

A2级的所有特征(包括

患者对照研究,队列研

究)诊断测试与参考测试相比,但没

有涉及A2的所有功能

前瞻性队列研究,但没有涉

及A2级或回顾性队列研究

或病例对照研究的所有特征

C非对照研究

D专家意见

表2根据证据水平和推荐强度对结论和建议进行分级

等级结论

A系统回顾(A1)或至少2个证据等级为A2的独立研究(“有证据表明…”)

B一项证据等级为A2的研究或至少2个证据等级为B的独立研究(“很可能是…”)

C一项证据级别为B或C级的研究(“有迹象表明……”)

D专家意见(“工作组推荐…”)

等级推荐

Ⅰ强推荐

Ⅱ弱推荐(建议)

结论和推荐根据证据强度(“有强有力的证据”,A级)由强到弱(“我们不能相信”,D级)进行分级。推荐被评为强烈建议(Ⅰ级)或弱建议或建议(Ⅱ级)。如果有足够的证据(A级或B级)证明干预的效益具有临床重要

性并明显超过干预的危害,则推荐被认为是强有力的建议。指南初稿被发送给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评论和批准,在此之后,工作组成员之间达成了内部共识。根据这些意见进行了修订,从而得出了此更新指南的最终版本。

定义

腹膜粘连

术语“腹膜粘连”或简称“粘连”定义为连接腹膜腔内通常分离的表面或器官的纤维组织。这种粘连是腹膜在损伤时的病理愈合反应的结果,而不是正常的“完全康复”。通常粘连来自于腹部手术引起的腹膜损伤。可能引起腹膜损伤导致粘连形成的其他病症包括放射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炎症和对肿瘤的局部反应。粘连来自非手术病因通常是更复杂病理的一部分,由于粘连和其他机制的影响,可能导致慢性疼痛和并发症。通过粘连松解治疗慢性腹腔并发症是有争议的。本指南的范围仅限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

粘连性小肠梗阻

小肠梗阻是一种外科急症,小肠的梗阻阻碍了肠内容物的通过。小肠梗阻的特征是腹痛,呕吐,腹胀和便秘。粘连是小肠梗阻的最常见原因。引起肠梗阻的非粘性病因包括嵌顿疝,阻塞性病变(恶性和良性),以及一些罕见的肠梗阻原因,如结石、炎症性肠病和肠扭转。肠梗阻的粘连病因在手术期间得以确证。确认粘连性肠梗阻病因的非侵入性方法包括既往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史或通过影像学(通常是CT)排除其他导致肠梗阻的病因。

粘连松解术

粘连松解是指在手术过程中通过钝性或锐性的解剖解除粘连。它可能是手术的主要指征,如粘连引起的小肠梗阻的再次手术。在与粘连无关的适应症再手术期间也进行粘连松解,以便获得足够的手术野。粘连松解并发症指的是进行粘连松解时的副损伤。粘连松解过程中的损伤最常发生在肠道上。这些肠损伤分类如下:

-浆肌层损伤:内脏腹膜(浆膜)和肠道平滑肌层受损。无可见肠腔或肠内容物渗漏。

-肠切开:肠道全层受到损伤。可见到肠的粘膜层或管腔,或者肠内容物可能漏出。

-延迟诊断的穿孔:起初未能识别手术过程中造成的肠损伤。通常情况下,在手术结束关闭腹部时肠损伤仍然存在,导致患者在术后病程中恶化。

结果

流行病学

在结直肠、妇科肿瘤或小儿外科手术后,小肠梗阻的风险最高。结肠切除术后患者有十分之一在3年内至少发作1次小肠梗阻。在小儿外科手术患者中,因ASBO再手术发生率为4.2%至12.6%,结直肠患者中为3.2%。ASBO复发也很频繁;12%的非手术治疗患者在1年内再次入院,5年后上升至20%。手术治疗后复发风险略低:1年后为8%,5年后为16%。

粘连分级

根据Zühlke等人的说法,在普通外科最常用的粘连分级是粘连评分(表3)。该评分基于粘连的韧性以及一些形态学外观。该评分的优点在于它易于使用并且分类对于大多数外科医生和妇科医生来说是不言自明的。该评分的主要缺点是它不能测量粘连的程度,并且粘连的韧性在腹部的不同区域之间有所变化。妇科手术中最常用的分级系统是美国生育协会(AFS)评分。该评分是为对小骨盆中的粘连进行分级而设计的。对四个部位的粘连范围和严重程度进行评分:右卵巢,右输卵管,左卵巢和左输卵管。将右侧和左侧的分数总计,并且将总分最低的一侧分数作为最终AFS分数,同时丢弃另一侧的分数。因此,AFS评分为0的患者仍可能有粘连。该评分更多的批评包括在观察者见相对较低的再现性。因此,改进的AFS在最近的研究中获得了普及。

表3Zühlke等人提出的粘连分级

0级无粘连或无明显粘连

1级粘连薄,易于被钝性分离

2级钝性剥离是可能的但需要一些锐性解剖,开始血管生成

3级只有通过锐性解剖才能松解粘连,明确的血管生成

4级只有通过锐性解剖才能松解粘连,器官坚固附着在严重的粘连上,器官的损伤难以预防。

ASBO专家组最近推出的一项评分是腹膜粘连指数(PAI),该指数在10个预

(图1)。定的位置,以1-3的等级测量韧性,并将韧性和粘连的范围整合成一个单独的分数。

该评分是唯一一个经过验证可以预测ASBO手术后康复期预后和在粘连松解过程中受损风险的评分。所有这些粘连评分的局限是它们仅适用于手术病例,因为它们需要手术评估。此外,它们都没有被证实与粘连相关并发症(复发)的长期风险相关。

ASBO领域的一种不同类型的分类是风险分层预,其可预测手术的必要性。Zielinski报道了三种与手术探查需求相关的放射学和临床征象:肠系膜水肿,小肠排泄物缺失和便秘。该评分在100例ASBO中得到验证,并以0.77的一致性指数预测风险。Baghdadi等报道了一种更准确的评分。该评分包括放射学检查发现,脓毒症标准和合并症指数。尽管评估分数有些复杂,但在351例效度研究中,它与曲线下面积0.80相关。

预防

手术技术

预防粘连和相关并发症的主要原则是微创手术和使用佐剂以减少粘连形成。通常认为腹腔镜手术可以减少粘连形成和ASBO的风险。在队列研究的系统评价中,腹腔镜手术后因ASBO再手术的发生率为1.4(95%CI1.0-1.8%),开放手术后为3.8%(95%CI3.1-4.4%)。然而,手术的类型和适应症都存在差异。在最近的一项结肠直肠手术后SBO的荟萃分析中,腹腔镜手术后ASBO的发生率略低于开放式结直肠手术后(OR0.62,95%CI0.54-0.72)。然而,在本研究纳入的三项随机试验中并未发现显着差异(OR0.50,95%CI0.20-1.2)。总之,有一些证据表明腹腔镜术后ASBO的发生率较低。然而,当校正手术的类型和适应症后,效果似乎适中。因此,通过腹腔镜进行(结肠直肠)手术并不是防止粘连性SBO的完全解决方案。

手术技术的许多其他方面与粘连形成有关,尽管作用甚少或没有关于它们对ASBO发病率的影响的流行病学数据。然而,加重粘连形成的许多重要风险因素值得考虑。最重要的风险因素之一是异物反应,例如用淀粉手套以及用补片重建腹壁。能量装置的选择也可能影响粘连的形成。与单极电凝相比,双极电凝术和超声刀对腹膜损伤更小,动物研究数据表明,全身和腹膜内应用抗生素,特别是甲硝唑,可以减少脓毒症条件下的粘连形成粘连障碍。

粘连屏障

粘连屏障是用于腹膜上可有效减少粘连形成的佐剂。粘附屏障以多种形式产生:固体膜,凝胶和液体。粘连屏障不会主动干扰炎症和伤口愈合。相反,它们充当间隔物,将腹膜的受损表面分开,允许这些表面愈合而不形成纤维蛋白附着物,最终导致粘连。为了完成这项任务,理想的屏障应该是不易人体免疫系统排斥并且降解缓慢。

有中度证据表明,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粘连屏障可降低结直肠手术后ASBO再手术的发生率。在1132个接受结肠直肠手术的患者的三项试验中,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降低了粘连性小肠梗阻再次手术的发生率(RR0.49,95%)CI 0.28-0.88)。在开腹结肠直肠手术中使用这种屏障似乎具有成本效益。表4中列出了常用粘连屏障及其功效的概述。

表4.最常见的应用粘附障碍及其对ASBO粘附形成和发生率的影响屏障类别注解

透明质酸盐羧甲基纤维素生物膜固体屏障最适合于开放性手术,尽管也有在腹腔镜手术

时放置的报道;

普通外科和妇科手术的研究;

减少粘连形成以及小肠梗阻再手术的风险(相对危险度

0.49,95%CI0.28-0.88)

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固体屏障最适合于开放性手术;

只在妇科手术中研究;

减少粘连形成的发生率,相对危险度0.51,95%CI0.31

–0.86;

没有关于ASBO后续风险的研究

专家组不建议在普通外科手术中使用这种屏障预防粘

连性小肠梗阻

艾考糊精Adept液体屏障,在开放和腹腔镜手术中都很容易应用

普通外科和妇科手术都有良好的安全记录

在一项研究中,减少ASBO术后ASBO的复发(相对

危险度是0.20,95%CI0.04-0.88)

聚乙二醇喷雾凝胶凝胶屏障,在开放和腹腔镜手术中都很容易应用

减少普通外科和妇科手术的粘连评分

研究相对较少且规模小,对远期粘连相关并发症的影响

没有描述

二级预防

粘连屏障也可用于预防ASBO手术治疗后的复发。在一项包括ASBO手术的患者粘连屏障的随机试验中,患者被随机分配到4%icodextrin粘连屏障与标准手术治疗而没有粘连屏障两组。平均随访41.4个月后,icodextrin组的ASBO复发率为2.19%(2/91),而对照组为11.11%(10/90)(p<0.05)。在这个研究中,这个屏障被应用于通过剖腹手术治疗ASBO的病人。然而,4%icodextrin粘附屏障也可

以在腹腔镜手术中使用。使用icodextrin作为粘连屏障的其他试验表明,它实际上可能不是防止粘连再形成的最有效屏障,这通常比预防新生粘连更具有挑战性。偏爱使用icodextrin是因其成本低,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记录。根据其他试验结果,我们认为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可能更有效,但这种屏障在腹腔镜手术中不太实用。

ASBO患者的治疗方法

ASBO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流程如图2所示。ASBO的初步诊断至关重要。无法诊断或诊断延误占ASBO医疗事故索赔的70%。

对疑似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进行初步评估的主要目标是:

-区分粘连性小肠梗阻和肠梗阻的其他原因

-评估紧急手术探查的必要性

-识别并预防肠梗阻并发症

图2ASBO诊断和治疗流程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

怀疑患有ASBO的患者的病史采集包括评估肠梗阻的潜在原因(既往手术史,放疗)和营养状况。还应评估脱水的征象。一般而言,临床上当患者有间歇性腹部绞痛,腹胀和恶心(有或没有呕吐),有或没有粪便时诊断为粘连性小肠梗阻。尽管当一个患者存在所有的这些症状时,小肠梗阻的诊断基本上是确定的,但是存在一些特定的缺陷,这些缺陷可能导致发病初期小肠梗阻的延迟和误诊。在不完全梗阻的患者中,可能出现水样腹泻。水样腹泻的存在可能导致将ASBO 的发作误诊为胃肠炎。症状出现后较早就诊的高位肠梗阻患者也可能存在排便的情况。此外,并非所有这些症状都可能存在,特别是在疼痛常常不太明显的老年人中。

在体格检查时,应评估可能显示绞窄或缺血的腹膜炎征象。在体格检查中可以评估的鉴别诊断因素包括任何腹壁或腹股沟疝的存在。通过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评估ASBO对发现肠绞窄和缺血的敏感性较低。即使在有经验的人手中,体格检查发现绞窄的灵敏度也只有48%。

实验室检查

最基本的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血细胞计数,乳酸,电解质,CRP和BUN/肌酐。实验室检查结果中CRP>75且白细胞计数>10.000/mm3可能表明存在腹膜炎,尽管这些数值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对较低。肠梗阻患者常发生电解质紊乱;特别常见的是低钾血症并需要纠正。需要评估BUN/肌酐,因为ASBO患者经常脱水,可能导致急性肾损伤。

影像学检查

腹部平片

x线平片补充体格检查的价值有限。在高位梗阻中,多发气液平,小肠袢扩张和结肠内气体缺乏的三联征是小肠梗阻的特征,但普通X射线的整体敏感性和特异性较低(灵敏度约为70%)。ASBO并发肠穿孔时X线平片可发现腹腔内大量游离气体,尤其是直立位胸平片。然而,x线平片不能够发现腹膜炎或绞窄的更早期征象。此外,x线平片不能提供有助于区分肠梗阻各种病因的解剖学信息。

水溶性对比研究

一些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已经确定了水溶性造影剂在ASBO诊断检查中的作用。如果应用造影剂24小时后行X线检查对比剂未到达结肠,则高度提示非手术治疗的失败。多项研究表明,使用水溶性造影剂可以准确预测手术的需要并减少住院时间。一些作者还认为水溶性对比检查减少了手术的需要,这归因于对比剂的积极治疗作用。

CT平扫

目前的螺旋ct扫描不仅在诊断小肠梗阻时具有良好检试验特征,而且在预测绞窄和急诊手术的必要性方面也有大约90%的准确性。使用水溶性对比剂可以提高CT扫描的诊断价值。与水溶性对比检查一样,在CT扫描24小时后可以通过X线评估对比剂的进程。

尽管即使是CT扫描也不能直接发现粘连,但CT扫描可以通过排除其他原因来准确区分肠梗阻的病因。因此,如果对ASBO的诊断有任何疑问,并评估是否需要进行紧急手术,专家组认为CT扫描是首选的影像学检查。

CT扫描应有助于区分完全性肠梗阻,并有助于决定选择非手术治疗还是手术治疗。它也可以帮助确定梗阻的位置(例如在高位空肠或在骨盆深处)。存在闭袢、肠缺血和游离液体的征象表明需要立即进行手术。此外,放射学和临床评分可用于预测如上所述的手术需要

超声与磁共振

虽然专家组认为CT检查可能是诊断ASBO的首选技术,但超声和MRI可能在特定情况下有用。超声波依赖于于操作者,但在经验丰富的手中可以提供比普通X射线更多的信息,并且在大多数低收入群体中可以使用。除了肠袢扩张外,超声波还可以检测游离液体(可能表明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并评估脱水患者的休克程度。在不愿暴露于辐射的情况下超声检查颇具价值,例如在怀孕的患者中。在这些情况下,如果需要确认肠梗阻的诊断,可以用MRI来补充超声以获得更多的解剖学信息。

诊断:总结

推荐罗列于表5中。总之,口服水溶性对比剂的CT扫描是初始评估时首选的影像学检查。非手术治疗24小时后应通过X线监测对比剂的进程。如果已确定ASBO的诊断(例如,近期的影像学检查已经排除了其他原因),并且没有

征象表明需要立即手术,那么认为仅水溶性对比检查就已经足够。在某些特定的情况下如怀孕或低收入的国家或CT检查不可用时,可选择超声和MRI检查。

管理

初始方案

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应始终尝试采取非手术治疗,除非有腹膜炎、绞窄或肠缺血的征象。虽然手术后复发的风险较低,但这并不是选择手术治疗的猪妖原因。急诊手术治疗的发病率很高;发生肠道损伤的风险较大,并且手术治疗可能会显著降低术后的生活质量。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的基础是禁食水、使用鼻胃管或长肠管减压。大约有70%-90%的ASBO 患者非手术治疗有效。使用长肠管或鼻胃管在文献中有一些争论。在较早的试验中,鼻胃管和长型管之间在治疗失败率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别。在最近的一项试验中,186名患者被随机分配到两组:新设计的长三腔管组和鼻胃管组。在这个试验中,长三腔管似乎更有效,该组的失败率是10.4%,相比之下,鼻胃管组的失败率是53.3%。应仔细解释该试验的结果,因为鼻胃管减压的失败率远远高于其他文献所预期的。此外,长三腔管的一个缺点是需要内镜放置。非手术治疗还应包括液体复苏,纠正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和预防误吸。。

非手术治疗的持续时间有待商榷。一些回顾性的系列和数据库显示手术延迟会增加发病率和死亡率。没有非手术治疗时间的高质量证据,但大多数作者和专家小组认为72h的时间窗安全且适当。非手术治疗持续时间超过72小时,在减压管持续高吸出的情况下,没有其他临床恶化的征象,如何治疗仍然有待讨论。小肠梗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是因脱水导致的肾损伤、电解质紊乱、营养不良和误吸。

非手术治疗:总结

该专家组建议对所有ASBO患者进行非手术治疗,除非出现腹膜炎、绞窄或肠缺血的征象。没有有关非手术治疗时间的高质量证据,但大多数作者和专家小组认为72h的时间窗安全且适当。更多的的推荐见表5。。

手术治疗

既往剖腹探查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标准治疗方法。然而,近年来腹腔镜手术也被引入来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腹腔镜手术的潜在好处包括:不太广泛的粘连(再)形成,早期的肠道功能恢复,术后疼痛少,住院时间较短。在最近的一项对14个非随机研究的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中,腹腔镜粘连松解术降低了发病率,院内死亡率和手术感染的风险。然而,在这些研究中,似乎也存在着较强的选择偏倚,主要是将不太严重的病例用于腹腔镜手术。

在外科医生的调查问卷中,60%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在实践中进行了腹腔镜粘连松解术,但其中一半人只有不到15%的病例进行了腹腔镜手术。

尽管腹腔镜手术可能会给一些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患者带来一些益处,但外科医生应慎重选择腹腔镜手术治疗的适应人群。在肠管明显扩张和多处复杂粘连的腹部行腹腔镜手术,可能会增加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如肠切开和穿孔诊断的延迟。事实上,一些作者报告腹腔镜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有6.3%到26.9%的患者可能出现肠损伤。在最近的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中发现,肠切除术在腹腔镜手术中更为常见。腹腔镜手术肠切除术的发生率为53.5%,而开腹手术的发生率为43.4%。Farinella等人报告称,腹腔镜成功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预测因素如下:剖腹手术史≤2次,既往开腹手术是阑尾切除术,既往手术无腹正中切口,以及单一的粘连束带。在以前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中,腹腔镜粘连松解似乎也比较困难。

关于腹腔镜手术在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中所起作用的更有力的证据来自正在进行的随机试验并且仍在等待中。在这个试验中,严格的纳入和排除标准被用来选择那些简单的单束带粘连的患病人群。

手术治疗:总结

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引进的,可能会降低粘连性小肠梗阻手术患者的发病率。在粘连性小肠梗阻的腹腔镜手术中,肠损伤的风险似乎更高。因此,需要慎重选择腹腔镜手术的病人。更多的的推荐见表5。

特殊患者群体

儿童

与粘连相关的并发症的风险是终生的。尽管大多数小肠梗阻在手术后的前2年内发生,但在初始手术后的许多年里,新的病例仍在继续发展。此外,在年轻患者中,将来因不相关原因需要再手术的风险更高。儿科患者,年龄在很小的时候,患粘连性并发症的风险就较高。在最近的一项队列研究中,接受过手术治疗的儿科患者在平均随访14.7年后,粘连性小肠梗阻的发生率为12.6%

因此,年轻的患者可能在粘连预防中获得最佳的终生受益。在儿科手术中没有进行过粘连屏障的试验,但是最近的一项儿科患者的队列研究表明,使用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粘附屏障后粘连性小肠梗阻显著减少。在平均随访24个月后,使用粘连屏障的手术儿科患者有2.0%的发生粘连性小肠梗阻,而未使用粘连屏障的手术儿科患者有4.5.%的发生粘连性小肠梗阻。

等级A粘连性小肠梗阻是急诊手术中发病率、死亡率和医疗保健支出的主要原因。等级B粘连性小肠梗阻引起高发病率,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住院死亡率为3%。

粘连性小肠梗阻的复发率高。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相比,粘连性小肠梗阻

发生率低,但这一结果在随机试验中是未被证实。

等级ⅠB腹腔镜手术减少了粘连形成,并可能减少后续的ASBO发病率

等级ⅠA透明质酸羧甲基纤维素减少了粘连形成并降低了粘连性小肠梗阻再次手术的发生率。在开腹结肠直肠手术中使用这种屏障似乎具

有成本效益

等级ⅡC在没有需要急诊手术探查征象的情况下(如腹膜炎、绞窄或肠缺血),治疗策略选择非手术治疗。

等级ⅡB非手术试验性治疗72小时是安全的

等级ⅡD初始评估应该补充营养状况和至少包括血细胞计数、乳酸、电解质和尿素氮/肌酐的实验室检查的评估,

等级ⅡC普通的x光检查对小肠梗阻患者的价值有限,不推荐使用

等级ⅠB最佳诊断性检查包括CT扫描和口服水溶性对比剂造影。在不需要立即进行手术的情况下,应在24小时后进行一次腹部x光检查,如果对比剂已到达

结肠,这就预示梗阻已经解除。

等级ⅡC长三腔鼻肠管比鼻胃管在非手术治疗中更有效,但需要内镜放置。

等级ⅡC选择合适的病例行腹腔镜粘连松解可减少发病率。在在等待一项随机试验的结果

等级ⅡB在手术治疗后,粘连屏障降低了ASBO复发的风险。

等级ⅡC年轻的患者,尤其是儿科患者,有更高的终生风险产生与粘连相关的并发症,因此可能从粘连预防中受益最大。

等级C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研究老年患者的基础病对黏性小肠梗阻的最佳管理的影响。糖尿病患者可能需要更早期的手术干预。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肠梗阻临床诊疗指南 【病因】 1.肠管阻塞:如蛔虫团、粪块、异物等。 2.肠壁病变:如炎症、肿瘤、先天畸形等。 3.肠外病变:粘连束带压迫,腹外疝嵌顿,肿瘤压迫等。 4.肠管变形:如肠扭转,肠套叠等。 5.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如麻痹性肠梗阻(腹腔手术后,腹部创伤,弥漫性腹膜炎等病人发生),痉挛性肠梗阻(慢性铅中毒或肠道功能紊乱等病人)。 血管闭塞:如肠系膜血管栓塞或血栓形成。 6.原因不明的假性肠梗阻等。 【诊断】 一、症状:痛、吐、胀、闭是各类急性肠梗阻共同四大症状。 1.腹痛:机械性肠梗阻多为阵发性绞痛,腹痛的同时,伴有高亢的肠鸣音。腹痛的间歇间期缩短,或剧烈的持续性腹痛,可能为绞窄性肠梗阻。麻痹性肠梗阻,多持续性胀痛。 2.呕吐:高位梗阻,呕吐出现早且频,吐出物为食物,胃液,胆汁,胰液等。低位梗阻吐粪水。若为血性,常表示肠管有

血循环障碍 3.腹胀:高位梗阻不明显或仅见到胃型,低位梗阻全腹膨胀,腹部隆起不均匀不对称,是肠扭转等闭袢性肠梗阻的特点。 4.排气排便停止:梗阻发生后多数病人不再排气排便。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粪便。 二、体征 1.一般情况: (1 )神志:一般神志是清醒的,病情危重时则出现精神萎靡,昏迷,甚至休克。 (2)脱水,眼球凹陷,皮肤弹性减退,尿少甚至无尿。 2.腹部检查 (1)视诊腹胀,需多次定期测量腹围,机械性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 (2)触诊:单纯性肠梗阻,腹部可有压痛,但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绞窄性肠梗阻腹部可出现腹膜刺激征和固定的压痛。 (3)叩诊:绞窄性肠梗阻腹腔有渗液,移动性浊音阳性。 (4)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或金属音若肠鸣音,突然减弱或消失说明肠坏死可能等。麻痹性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中最常见地疾病。约占44%。粘连性肠梗阻多表现为单纯性肠梗阻,少数也转化成绞窄性肠梗阻,甚至以后者为首要表现。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粘连性肠梗阻除少数为腹腔内先天性因素,如先天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外,大多为获得性。常见原因为腹腔炎症、损伤、出血、腹腔异物,如腹部手术、腹膜炎、腹腔内滑石粉或遗留纱布等。腹腔放疗和腹腔化疗也可导致粘性肠梗阻。 腹腔内粘连的发生机制尚未明确,但已公认粘连是腹膜自身生理功能的正常反应。腹膜除有润滑、吸收和渗出作用外,其防御和修复功能是形成粘连的内在因素。腹膜在受到上述原因刺激时,发生急性炎症反应而渗出大量含有纤维蛋白原的液体,在几小时内即可凝固成纤维素性疏松的粘连,这种纤维素性粘连如未被吸收,24小时侯就有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最后形成牢固的纤维性粘连。 肠粘连大部分不出现临床症状,因粘连不一定形成梗阻,少部分可有轻度阵发性腹痛。只有当肠曲粘连成团影响蠕动波通过,或当粘连牵拉肠曲折叠成锐角、扭转,或粘连带压迫肠曲,或形成内疝,才产生肠梗阻。 (二)诊断 ⑴机械性肠梗阻

⑵有既往腹部手术、创伤、腹膜炎病史 ㈢治疗 年连性肠梗阻多数为单纯性梗阻,并且术后必然会形成新粘连。故首先应用非手术治疗。 对于粘连较重、反复梗阻、多次行粘连松解术,分离粘连后为防再次粘连梗阻,有必要附加一种小肠排列固定术。 (四)预防 预防粘连是解决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但至今仍无公认的有效可靠方法。 肠扭转 是指一段肠曲以其系膜的纵向为轴旋转1800以上造成的肠梗阻。腹腔内各游离的肠段均有扭转的可能;但以小肠和乙状结肠为多。肠段扭转时造成系膜血管受压,是为绞窄性肠梗阻,同时导致肠段两端受压,形成闭袢性肠梗阻;因而肠扭转容易造成肠坏死穿孔。 肠扭转的发生首先具有解剖因素,如系膜过长、过窄,肠内容物积聚 诊断 小肠扭转发病急聚,表现为中上腹或脐周持续性腹痛伴阵发性加剧。恶心呕吐。腹透可见扩张的小肠肠袢成小跨度并有位置和排列的紊乱。 乙状结肠扭转的腹痛多见于左下腹,恶心呕吐轻而腹胀明显,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肠梗阻的临床表现和护理措施 一、定义 肠梗阻(intestinal obstruction,ileus)指肠内容物在肠道中通过受阻。为常见急腹症。 二、病因 1、机械性肠梗阻 肠外原因 (1)粘连与粘连带压迫粘连可引起肠折叠扭转而造成梗阻。先天性粘连带较多见于小儿;腹部手术或腹内炎症产生的粘连是成人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但少数病例可无腹部手术及炎症史 (2)嵌顿性外疝或内疝 (3)肠扭转常由于粘连所致 (4)肠外肿瘤或腹块压迫 肠管本身的原因 (1)先天性狭窄和闭孔畸形 (2)炎症肿瘤吻合手术及其他因素所致的狭窄。例如炎症性肠病肠结核放射性损伤肠肿瘤(尤其是结肠瘤)肠吻合等 (3)肠套叠在成人较少见,多因息肉或其他肠管病变引起 肠腔内原因 由于成团蛔虫异物或粪块等引起肠梗阻已不常见。巨大胆石通过胆囊或胆总管-指肠瘘管进入肠腔,产生胆石性肠梗阻的病例时有报道 2、动力性肠梗阻 .麻痹性腹部大手术后腹膜炎、腹部外伤、腹膜后出血、某些药物肺炎、脓胸脓毒血症、低钾血症、或其他全身性代谢紊乱均可并发麻痹性肠梗阻 .痉挛性肠道炎症及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均可引起肠管暂时性痉挛 3、血管性肠梗阻 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和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为主要病因。

各种病因引起肠梗阻的频率随年代地区、民族医疗卫生条件等不同而有所不同。例如:年前嵌顿疝所致的机械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最高,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预防性疝修补术得到普及,现已明显减少。而粘连所致的肠梗阻的发生率明显上升。 4、麻痹性肠梗阻的病因 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由于肠壁本身肌肉的瘫痪,而是因外来的运动神经发生瘫痪所致。肠道的运动神经大部来自迷走神经,而交感神经则对肠壁平滑肌起抑制作用,对括约肌则起收缩作用。由此可以推测,这种肠麻痹是由于支配肠壁的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而使肠壁的运动表现出暂时性的抑制状态。 腹膜炎的肠麻痹并非毒素的作用,而是肠管胀气所造成结果。而且肠管一旦扩张,肠壁的吸收作用可随之减弱,分泌反而增强,气体和液体的积聚又将进一步使肠管扩张和肠蠕动消失。如此形成恶性循环是造成肠梗阻的真正原因。 三、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腹部膨胀 多见于低位小肠梗阻的后期。闭袢性肠梗阻常有不对称的局部膨胀,而麻痹性肠梗阻则有明显的全腹膨胀。在腹部触诊之前,最好先作腹部听诊数分钟。 2.肠鸣音(或肠蠕动音)亢进或消失 在机械性肠梗阻的早期,当绞痛发作时,在梗阻部位经常可听到肠鸣音亢进,如一阵密集气过水声。肠腔明显扩张时,蠕动音可呈高调金属音性质。在麻痹性肠梗阻或机械性肠梗阻并发腹膜炎时,肠蠕动音极度减少或完全消失。 3.肠型和蠕动波 在慢性肠梗阻和腹壁较薄的病例,肠型和蠕动波特别明显。 4.腹部压痛 常见于机械性肠梗阻,压痛伴肌紧张和反跳痛主要见于绞窄性肠梗阻,尤其是并发腹膜炎时。 5.腹块 在成团蛔虫、胆结石、肠套叠或结肠癌所致的肠梗阻,往往可触到相应的腹块;在闭袢性肠梗阻,有时可能触到有压痛的扩张肠段。 体征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5-11-12T10:44:31.607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杨桃邴俊林 [导读] 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 杨桃邴俊林 甘肃省武威市中医医院 733000 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1 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与研究。结果51例患者中,非手术保守治疗26 例,手术治疗25 例,其中行粘连松解术16例,肠切除术6例,肠短路吻合术3例。所有患者经治疗后恢复良好。结论对腹部手术后并发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要采取综合的治疗护理措施,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护理;体会 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腹腔内肠粘连导致肠内容物在肠道中不能顺利通过和运行。当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时,则可产生腹胀、腹痛、恶心呕吐及排便障碍等一系列症状。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也是比较常见外科急腹症之一。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手术次数越多,粘连越严重。粘连性肠梗阻占各类肠梗阻的40%,具有病情严重、病因复杂、病情多变、发展迅速的特点,如处理不及时,可造成严重后果。 1 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 年3 月- 2012 年2月共收治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51例,男32例,女19 例,年龄16~73岁,平均年龄50.3岁。既往均有腹部手术史,其中阑尾手术16例,上消化道穿孔手术12 例,腹部外伤手术2 例,盆腔手术3例,肠道手术13例,腹部其它手术5例。 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均首先采用保守治疗:包括持续有效地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紊乱,抗菌消炎,低位低压灌肠,胃肠道肠外营养以及中西医结合,经胃管灌注通里攻下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肠粘连缓解汤加减)或中药保留灌肠,配合针刺疗法等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包括粘连松解术,肠切除术,短路吻合术。本组非手术保守治疗26 例,手术治疗25 例,其中行粘连松解术16例,肠切除术6例,肠短路吻合术3例。51 例患者均痊愈出院。 2 护理措施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多由于害怕手术治疗而产生紧张、焦虑及恐惧感,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的病情,针对患者心理特点,予以心理护理。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使患者初步了解此病的治疗、护理知识,减轻其恐惧及悲观情绪,调动主观积极因素,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2.1.2 胃肠减压的护理胃肠减压可吸出胃肠内积液积气,降低胃肠内压力,减轻腹胀,改善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善局部和全身情况。护理人员应做好胃管护理,随时观察并记录胃管吸引出物的量、颜色、气味及性状,及时了解病情的演变及减压效果。若抽出咖啡色胃液,提示有肠绞窄的趋势,应及时报告医师尽早处理,无明显肠绞窄征兆者,可采取保守治疗。根据病情可从胃肠减压管缓缓中药(复方大承气汤、肠粘连缓解汤加减)200 ml,温度在35℃左右。 2.1.3 灌肠的护理患者行右侧卧位用肥皂水反复进行保留灌肠,或用10% 盐水200 ~ 300 ml 反复进行灌肠,速度不宜过快,润滑肠壁,促进蠕动,灌肠后应注意观察排便情况,如排便的次数、颜色、量、性质、气味等,并做好出入量的记录。 2.1.4 静脉输液的护理(1)输液的护理:主要是根据患者呕吐量,脱水体征,血液浓缩度,尿量及比重和血生化监测结果决定输液量,原则是缺多少补多少。输液时一定要严密观察患者心律,沿血管走行有无红肿,胀痛,外渗等情况,一旦发生输液外渗立即拔出输液管,另建静脉通路。(2)记录24h出入量,包括呕吐,胃肠减压抽出物,排尿(导尿)量,日呼吸潮气量,皮肤蒸发量,以利于评估患者体内水分的均衡状况。(3)矫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由于患者已不能进食、加上呕吐物、胃肠减压抽出液、灌肠排便等水份的丢失,而引发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2.1.5 生命体征的护理根据病情定时测血压、脉博、体温的变化,如有体温升高,脉搏增快,呕吐频繁,腹痛症状加重,可能发生绞窄性肠梗阻,应及时报告医生,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有无休克的发生,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2 术后护理 2.2.1 体位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h,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以减少炎症扩散并减轻术口张力。 2.2.2 密切观察病情术后24h 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每小时测血压、呼吸、脉搏1次,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低流量吸氧,及时纠正低氧血症,观察患者精神状态及腹部体征,注意观察术口有无渗血,红、肿、热、痛,组织液渗出等情况。对年老体弱,肥胖患者,术后常规腹带包扎。如出现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2.2.3 胃肠减压及腹腔引流管管道的护理确保持续胃肠减压的有效和通畅,告知患者不可随意拔管,记录胃管吸引出物的量、颜色、气味及性状;使用腹腔引流管者,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物的性状,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引流管扭曲、脱落,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患者的腹部症状,有无腹胀、呕吐、腹肌紧张现象和发生时间;若患者术后3~4d 仍不能自行排气,且腹痛、腹胀,或术后排气后又出现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应及时报告医师。 2.2.4 预防术后并发症在留置胃管期间要保持口腔清洁,2~3 h 作1次口腔护理。指导帮助患者翻身、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术后1 周密切观察生命体征,腹部症状及切口愈合状况,预防肠瘘的发生;术后可适当应用止痛剂,并鼓励患者咳嗽,对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术后2~3d 仍未排便、排气并有腹胀者,护理人员应协助其更换体位,在床上活动。 2.2.5 早期活动术后早期活动对肠蠕动恢复有促进作用,有利于机体和胃肠功能的恢复,术后第2 天可协助患者经常变换体位,翻身、拍背,做各种床上适应性运动,视病情状况鼓励早日下床活动,对于不能下床活动者,可酌情增加床上活动时间,帮助患者多翻身、坐起等。 2.2.6 饮食护理术后3~4d 胃肠蠕动功能恢复,可拔除胃管,嘱患者先口服温白开水50~100ml,观察2h 后无胃肠道不良反应后,如

肠梗阻诊疗方案1

肠梗阻中西医诊疗规范 肠梗阻是由不同原因引起肠腔内容物不能顺利通过肠道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临床上以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为主症。按梗阻的原因分为机械性、动力性、和血运性肠梗阻;按肠管血供情况分为单纯性和绞窄性肠梗阻;按梗阻部位分为高位、低位小肠梗阻;按梗阻程度分为部分和完全性肠梗阻;按发病缓急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属中医“肠闭”“肠结”范畴,多由寒、热、气瘀内结,闭阻肠道,腑气不通所致。 【病因及病机】 本病多由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寒邪凝滞,热邪闭阻,湿邪中阻,瘀血留滞,燥屎内结或腹部手术等因素,使肠道气血痞结,通降失调而成。若气滞血瘀,日久化火,肠道血肉败腐,可出现高热,神昏,谵语等危重之象;如热毒炽盛,正不胜邪,则可导致"亡阴"、"亡阳"之候 【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胃肠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腹痛: (1)阵发性剧烈绞痛:见于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 (2)间歇性、持续性、阵发性加剧腹痛:提示绞窄性肠梗阻。

(3)持续性腹胀不适,无阵发性腹痛,提示麻痹性肠梗阻。 2、呕吐:梗阻发生后很快发生,早期为反射性的;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1)呕吐频繁,呕吐物为胃液、十二指肠液、胆汁的,见于高位小肠梗阻。 (2)呕吐静止期长,1~2天开始呕吐,呕吐物为带臭味的粪样物,为低位小肠梗阻。 (3)呕吐物为咖啡样物质,是肠管血运障碍的表现。 (4)呕吐少为结肠梗阻。 3、腹胀:腹胀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1)高位小肠梗阻,腹胀不明显; (2)低位小肠梗阻,全腹膨胀,有肠型。 (3)麻痹性肠梗阻全腹膨胀显著,无肠型。 (4)闭袢性肠梗阻腹部膨隆不对称. 4、停止排气排便 5、体征: (1)腹部视诊:机械小肠梗阻可见肠型和蠕动波;肠扭转时腹胀多不对称;麻痹小肠梗阻肠鸣音减弱或消失。 (2)腹部触诊:单纯性肠梗阻可有轻压痛,无腹膜刺激征;有压痛性包快时,常为较窄的肠袢;较窄性肠梗阻可有局限性压痛和腹膜刺激征;移动性浊音见于绞窄性肠梗阻。 (3)腹部听诊:机械性肠梗阻可听见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音

粘连性肠梗阻的术前术后护理心得

粘连性肠梗阻的术前术后护理心得 【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分析粘连性肠梗阻 26例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结果 26例患者中15例术后 1周内治愈, 8例 2周内治愈,3例 20 d内治愈出院。结论通过术前术后严密的护理,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止肠梗阻复发,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期治愈。 【关键词】粘连性肠梗阻;术前;术后;护理;腹部外科 粘连性肠梗阻是腹部外科常见病 ,占各类肠梗阻 40%左右[ 1 ]。资料显示,我实习的医院自 2003~2005年收治粘连性肠梗阻 40例 ,其中手术治疗 26例 ,占粘连性肠梗阻的 65% ,均收到良好的疗效。现将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26例 ,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 ,年龄在 20~98岁 , 60岁以上 10例 ,平均 43岁 ,有手术史 20例 , 2例伴有高血压病。手术方式均采用腹腔镜下行肠粘连松解术。 2 护理对策 2.1 术前护理 2.1.1 禁饮食补液及时准确执行医嘱 ,静脉输液以纠正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平衡 ,详细记录出入量、体温及腹痛的变化及呕吐物、大便情况。 2.1.2 留置胃管遵医嘱给予留置胃管 ,维持有效的胃肠减压 ,保持胃管通畅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质 ,如果引流液的颜色由褐色转为黄色 ,表明梗阻解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病人的一般情况 , 2~4 h测生命体征 1次。 2 .1. 3 心理护理病人多有紧张、焦虑及恐惧感 ,有的病人猜测病情 ,因为病情难治而产生自卑感 ,有的不配合治疗。针对病人的这些心理特点 ,予以心理护理。 2.1.4 作好术前准备做血、尿、大便常规、出凝血时间检查 ,进行心电图、 B超、胸腹透视及肝功能、肾功能和血糖检测等。 2.1.5 防止并发症本组病人多伴有高血压病 ,应及时观察病情 ,叮嘱病人按时服药 ,以防伴随病症复发。 2.2 术后护理 2.2.1 一般护理术后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予低流量吸氧 ,氧流量 2 L /min,及时纠正低

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7-09-11T16:02:49.2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作者:袁锋 [导读]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肠内容物难以有效运行和通过的情况。 (成都市第十一人民医院外一科四川成都 610081) 【摘要】肠梗阻属于外科急腹症。该病病情复杂,发展迅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为促进患者疾病恢复,必须加强对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治疗。随着医学和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肠梗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其诊治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主要论述肠梗阻的发病类型、临床表现以及诊治进展,旨在提高肠梗阻的治愈率。 【关键词】肠梗阻;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5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009-02 肠梗阻是指肠道内肠内容物难以有效运行和通过的情况。肠梗阻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等[1]。该病无传染性,多发生于结肠和小肠部位。肠血运障碍、肠蠕动障碍及肠内容物通过障碍等是导致该病发生的主要致病因素[2-3],该病病情危重,若治疗不及时,将危及患者生命,导致死亡。因此加强对肠梗阻患者的有效治疗尤为重要。随着医学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肠梗阻的诊治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对肠梗阻的诊治进展进行综述。 1.肠梗阻分类 1.1 肠梗阻发病机制 血管性、动力性及机械性是肠梗阻发生的三方面发病机制。低血流量综合征、肠系膜血管栓塞及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是血管性肠梗阻发生的三大机制;药物引起肠麻痹、中毒性巨结肠及无功能性肠麻痹是动力性肠梗阻的三大类型;肠外、肠壁内及肠腔内三种类型是机械性肠梗阻常见类型。 1.2 肠梗阻发病部位 一般分为远段肠梗阻、中段肠梗阻及近段肠梗阻。且肠梗阻多在结肠和小肠部位发生。 1.3 肠梗阻发病类型 闭袢性肠梗阻、绞窄性肠梗阻及单纯性肠梗阻是肠梗阻三大发病类型。同时闭袢性肠梗阻其发生梗阻的部位多为输出袢和输入袢,若得不到有效治疗,患者极易出现血运障碍情况。不完全性肠梗阻和完全性肠梗阻均为单纯性肠梗阻类型,且随着疾病的进展单纯性肠梗阻可不断发展为绞窄性肠梗阻,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患者将出现血运障碍的情况,导致组织穿孔、坏疽及坏死等,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2.肠梗阻诊断及临床表现 2.1 诊断 CT、MRI、X线检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是临床常见的肠梗阻诊断方法。在诊断过程中,注意与急性阑尾炎、急性重症胰腺炎、消化性溃疡穿孔等急腹症相鉴别。 2.2 临床表现 腹痛、恶心、呕吐、腹胀及停止自肛门排气排便等是肠梗阻的主要临床表现,其中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痛持续时间多为数秒到数分钟,若腹痛症状表现为持续性时,患者多有可能进展为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开始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随着病情进展,逐渐发展为肠内容物;腹胀情况多在疾病晚期发生。 3.肠梗阻治疗 3.1 中医治疗 3.1.1中药治疗治疗肠梗阻的主要中药汤剂为复方大承气汤,该方具有行气散瘀、通腑泄热、消除胀满的作用。该方方剂组成包括:丹参、桃仁、枳实、厚朴、郁李仁、柏子仁、大黄及芒硝。方中桃仁和丹参能够起到滑肠润燥、补肾益精的作用;郁李仁、柏子仁、枳实、厚朴具有下气行滞、破气消积的作用;芒硝和大黄具有显著攻下泻实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该方具有调节排泄、下利大肠及助肺润气等显著功效,且该方对于渗出液的吸收和腹腔内炎症的消退具有明显促进作用,最终达到减轻肠壁水肿的目的。同时根据患者不同体质情况,给予患者中医辨证治疗,包括:(1)肝阳上亢型:情绪波动大、头晕、头痛、舌红苔黄是该类型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治疗方剂组成一般为:10g天麻、朱茯神、栀子、黄芩、杜仲、桑寄生、夜交藤及益母草,12g川牛膝及钩藤,石决明18g先煎,此方名为天麻钩藤饮。上述中药成分煎服,一天治疗2次,早晚各一次。(2)阴阳两虚型:气短心悸、畏寒、面色苍白、脉象沉细、舌红苔白是该类型患者的主要症状,治疗方剂六味地黄汤组成为:9g牛膝、牡丹皮、泽泻及白茯苓,12g山茱萸及山药,熟地黄20g,肉桂5g,煎服,一天治疗1次。(3)肝肾阴虚型:舌红苔黄、头晕、头痛、腰腿疼痛、大便干燥、小便发黄及脉象沉细是该类型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方剂为:15g 杞果、葛根、泽泻、丹参、丹皮及山药,12g茯菩、山萸肉,女贞子和熟地黄20g,怀菊花10g,此方名为杞菊地黄汤。一日1剂,早晚各1次,一天治疗2次。依据患者具体病情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方剂治疗,持续治疗患者4个疗程,一个疗程为2周。 3.1.2电针治疗对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等穴位进行电针治疗,从而增加肠蠕动,推进粪便的排出。同时相关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使副交感神经兴奋,并抑制交感神经功能,使得大肠液的分泌不断增加,从而起到显著润滑大肠的作用[4]。 3.2 西医治疗 3.2.1手术治疗为解除肠梗阻,使疾病病因去除,手术治疗是最为直接的治疗方法。 3.2.1.1选择手术时机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时,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一般肠梗阻手术越早越好,若及早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而对于晚期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来说,在手术时机的选择方面存在不同的观点[5],部分学者认为,手术治疗时间可与抗休克治疗同时进行,这样能够为患者得到有效治疗争取宝贵时间;部分学者认为,手术治疗时间可在进行抗休克治疗以后进行。总之,对于肠梗阻患者来说,及早手术是保证患者手术成功,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3.2.1.2手术适应症手术适应症较多,包括:肠梗阻患者存在早期休克症状时;患者虽为单纯性肠梗阻,但经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迹象,病情不断加重;有明显腹腔渗出液,且有血性液体抽出;患者腹部可触及包块或腹痛表现为持续性;有较长的梗阻时间,多在3天以上;肠梗阻患者存在腹膜炎的情况等。 3.2.2非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方式一般包括:(1)对患者进行静脉补液,有利于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同时促进患者得到有效

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指征-Word整理

肠梗阻的手术指征 肠梗阻的原因和类型多种多样,大多数需手术治疗,手术指征应结合具体情况来定,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单纯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可观察24——48小时,如梗阻不能解除应手术治疗,观察期间如出现绞窄性肠梗阻表现应及时手术。 2.绞窄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观察不宜超过4——6小时,随时做好急诊手术准备,观察期间如病情有好转则可继续观察,否则应立即手术治疗。 3.病程超过6小时,就诊时已有绞窄性肠梗阻表现者急诊手术。 4.幼儿、年老体弱者、孕妇亦应采取积极的措施。 5.原因不明的肠梗阻应按绞窄性肠梗阻的处理原则治疗。 6.麻痹性肠梗阻病因解除后按单纯性肠梗阻处理原则治疗。 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 肠梗阻是外科常见病,因急性腹痛的原因很多,诊断上容易与其它疾病混淆,而且病程进展快,短期内可以发生严重病理变化,临床上延误诊治而造成严重后果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的事并不少,主要就是对是否出现绞窄性肠梗阻的判断失误所致。 一.绞窄性肠梗阻的临床表现: 1.存在肠梗阻的四个主要症状:痛、呕、胀、闭。 2.发病急剧,腹痛趋于持续加剧及部位固定,可伴有腰背部疼痛。

3.腹膜刺激征较早出现或腹部可触及压痛包块。 4.全身中毒症状重,脉搏加快,体温上升及白细胞升高。 5.早期出现休克症状。 6.同时伴有消化道出血体征:呕吐及自肛门排除血性液体,肛门指诊有帮助。 7.腹穿抽出血性液体(显著肠膨胀者慎行)。 8.有绞窄性疝的存在。 二.腹透、腹平片的特征性表现: 1.孤立的充气肠袢屈曲呈“咖啡豆”形。 2.绞窄的肠袢内充满液体表现为软组织阴影的“假肿瘤”征。 3.小肠全扭转时可见充气的小肠排列异常。 4.局限性肠袢突出,较其他肠袢为大,呈巨大液平面。 5.乙状结肠扭转时巨大胀气的肠袢从盆腔向上延伸到肝脏。 三.化验检查可了解血容量、水电解质平衡紊乱情况,但对判断有否绞窄性肠梗阻帮助不大。 还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判断,临床观察一定要细致,在判断不很明确时宁可采取积极的手术措施。

2017WSES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指南(更1)

2017WSES粘连性小肠梗阻诊断与治疗指南(更新版) 背景: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可引起高发病率甚至部分死亡.导致这种肠梗阻的粘连通常由以前的腹部外科手术引起。本文提出了《博洛尼亚指南》修订本,以证据为基础诊断和治疗ASBO,此外,专家组还增加了部分关于防止ASBO和特殊患者群体的内容。 背景 粘连性小肠梗阻(ASBO)是导致外科急症,尤其是需要急诊手术的外科急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英国,51%的急诊剖腹手术起因于小肠梗阻。Scott等人报告了七项急诊外科手术,这些手术占美国所有普通外科急诊住院、发病率、死亡和医疗保健支出的80%。粘连性小肠梗阻是前2(小肠切除)和前5(粘连松解)手术最常见的诊断。术后粘连是导致小肠梗阻的主要原因,占60%。 ASBO造成相当大的伤害,平均住院时间为8天,每次住院死亡率为3%。20 -30%的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需要手术治疗。住院时间和发病率取决于手术干预的需要。ASBO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16天,而非手术治疗后住院时间为5天。2016年荷兰的一项研究估计手术治疗患者的相关费用大约为€1630,非手术治疗还的费用为€2227. 虽然粘连性小肠梗阻是常见病,但预防和治疗通常以外科医生的个人经验为特征,而不是标准化的循证策略。在治疗粘连性小肠梗阻的文献中存在着大量相互矛盾且低质量的证据。 因此,世界急诊外科学会(WSES)的专家小组在ASBO制定了循证指南,以支持ASBO诊断和管理的临床决策。在指南的当前版本中,所有建议都根据医学文献中的最新证据进行了更新。此外,我们引入了两个新的部分:ASBO的预防和特殊患者群体。 证据评价 使用牛津大学循证医学中心发布的证据水平对所选择的用于支持推荐的文章进行评估(表1).文章根据文章类型进行分类,并使用GRADE工作组提出的GRADE方法对方法学质量进行单独评估。该工作组制定了一种共同的、明智的和透明的方法来评估证据的质量和推荐的强度。每个相关主题的结论所依据的主要文献都附有结论,并附有证据水平(表2)。 表1每篇文章的证据等级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探讨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术治疗,如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同时给予患者特殊的护理。结果86例患者中,有60例患者在给予非手术治疗后痊愈出院,占69.77%;其余26例患者均采用再次的手术治疗,再次手术后,24例患者痊愈出院,占27.91%,2例患者发生死亡,占2.33%。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应密切的观察患者的病情,同时给予患者综合性的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并可以确定非手术治疗及再次手术的时机。 标签: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术后;护理 腹部术后最为常见的并发症是粘连性肠梗阻,腹部术后约有90%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粘连,而其中有超过40%的患者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约占所有类型的肠梗阻的30%。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86例进行特殊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86例病例均为笔者所在医院于2009年1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其中男53例,女33例;年龄8~71岁,平均(47.8±7.6)岁;腹部手术类型:41例患者为肠切除吻合术后,占47.67%,15例患者为阑尾切除术后,占17.44%,13例患者为胃大部切除术后,占15.12%,9例患者为妇科手术术后,占10.47%,5例患者为外伤脾切除术后,占5.81%,3例患者为胆道手术,占3.49%。梗阻发生时间为:37例患者为4天后,占43.02%,23例患者为1个月后,占26.74%,11例患者为1年后,占12.79%,8例患者为5年后,占9.30%,5例患者为10年后,5.81%,2例患者为20年后。 1.2?梗阻的原因 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急性炎症渗出、局部的水肿、腹腔内黏膜组织的创伤、组织细胞的缺血、局部的炎症刺激、腹腔内化疗药物刺激等因素引起,当患者术前伴有肠梗阻、肠穿孔以及肠破裂时,手术治疗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更高。 1.3?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首先采用非手術治疗,给予患者持续胃肠减压,常规禁食水、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联合应用抗生素及胃肠外营养。如患者非手术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肠狭窄的情况时,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如果选择手术时机需要在护理过程中严密的观察患者症状的变化。 1.4?护理 1.4.1?心理护理?腹部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患者,因为担心再次进行手术而产生恐惧及焦虑等负面的心理情绪。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术后的护理过程中向患者耐心的讲解治疗的各种相关知识,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以最佳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1]。 1.4.2?一般护理?禁食水并给予持续的胃肠减压,同时观察胃管内的液体性质,如发现液体呈血性,则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 1.4.3?综合性护理?积极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同时给予

急性肠梗阻

急性肠梗阻 第一节粘连性肠梗阻 一、病因 粘连性肠梗阻是肠粘连或腹腔内束带形成导致的肠梗阻,较为常见,其发生率占各类肠梗阻的20%~60%,死亡率为8%~10%。 1.先天性原因 较少见,多见于小儿,约占粘连性肠梗阻的5%。主要有两大类。①发育异常:如卵黄管退化不全,在脐与回肠之间形成粘连索带;肠旋转不良形成腹腔条索等;②胎粪性腹膜炎:是由于胚胎期发生肠穿孔,穿孔愈合后炎症吸收,腹腔内形成广泛粘连,继而出现梗阻症状。 2.后天性原因 其中由腹部手术后所致的占80%,以阑尾炎和妇科盆腔手术最多,其次为直结肠手术,再次为胃、胆道、脾等手术。肠粘连是机体对外来刺激的一种保护和修复机制,因细菌感染,缺血,异物存留,机械及化学、物理性因素造成损害时,导致炎症反应,渗出液中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析出,而产生蛋白性粘连。尔后经巨噬细胞和内源纤溶系统将纤维蛋白清除,并由再生的内皮细胞覆盖创面而获得生理性修复。这一过程多发生在12~48h。此阶段的粘连容易分开,损伤较轻时多数会完全吸收而不形成粘连,浆膜面间质细胞可通过再生将创面修复。当损害严重时纤维蛋白基质被纤维细胞增生所取代,产生胶原纤维,创面无内皮细胞再生和覆盖,而产生纤维性粘连,这种粘连不易分开,容易发生肠梗阻。肠粘连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引起肠梗阻,常见的诱因如下。 3.常见诱因 在上述病变基础上,肠道功能紊乱、暴饮暴食、突然改变体位等,往往是引起梗阻的诱因。这些诱因可导致肠襻间紧密粘连成团或固定于腹壁,使肠腔变窄或影响了肠管的蠕动和扩张;肠管因粘连牵扯扭折成锐角;粘连束带压迫肠管;肠襻套入粘连带构成环孔;或因肠襻以粘连处为支点发生扭转等。广泛粘连所引起的肠梗阻多为单纯性和不完全性,而局限性粘连带往往容易引起肠扭转、内疝等闭襻性绞窄性肠梗阻。 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急性粘连性肠梗阻主要是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病人多有腹腔手术、创伤或感染的病史,以往有慢性肠梗阻症状和多次急性发作者多为广泛粘连引起的梗阻;长期无症状突然出现急性梗阻症状,腹痛较重,出现腹部局部压痛,甚至腹肌紧张者,即应考虑是粘连带等引起的绞窄性梗阻。手术后近期发生的粘连性肠梗阻应与手术后肠麻痹恢复期的肠蠕动功能失调相鉴别,后者多发生在手术后3~4d,当肛门排气排便后,症状便自行消失。 2.粘连性肠梗阻与一般性肠梗阻共有的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表现无异,唯腹痛多发生在粘连病变附近,腹痛部位相对固定。腹部体征常于切口瘢痕附近出现腹部膨隆,胃肠型及蠕动波。并可闻及肠鸣音亢进或气过水声。有腹膜炎时可出现压痛反跳痛和腹肌紧张,有较多渗出时可出现移动性浊音阳性。晚期患者可出现感染、休克等全身表现。 3.患者多有腹部手术、创伤或感染等病史;阵发性腹痛、腹胀、呕吐及肛门

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9-08-06T14:03:19.627Z 来源:《总装备部医学学报》2019年第05期作者:黄冬海 [导读] 及时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十分重要,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广西玉林 537000 [摘要] 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的诊断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手术治疗,研究组则采取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研究组患者术后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以及肠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可比性(P<0.01)。结论:及时诊断粘连性肠梗阻十分重要,在粘连性肠梗阻中采用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方案具有更显著的疗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症状,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 粘连性肠梗阻,诊断,治疗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June 2015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60 cases each.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surgical treatment, while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intrapulmonary intestinal align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Results: 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anal exhaust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bdominal cyst, incision infection, reobstruction and intestinal fistula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ata differences were comparable (P<0.01). Conclusion: timely diagnosis of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is very important, in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the use of small intestinal inset intestinal alignment treatment scheme has a more significant effect,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symptoms of patients, fewer complications,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alysis 粘连性肠梗阻通常是因腹腔内小肠发生粘连,进而影响肠道内容物正常通过[1]。一般多发生在腹部手术,炎症创伤和放疗后,在腹部手术中为常见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为各种梗阻的20%-50%。反复粘连性肠梗阻在临床中较为常见[2]。因此对粘连性肠梗阻和术后再发粘连性肠梗阻的及时诊断与治疗一直都是胃肠外科的难题,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选取我院在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小肠内置管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具体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120例粘连性肠梗阻病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男性43例,女性37例,年龄26-65岁,平均年龄(43.6±2.8)岁。对照组患者6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7-65岁,平均年龄(44.7±3.5)岁,其中6例腹腔结核患者,6例腹茧症患者,22例患者均做过1-3次腹部大手术,其中肠扭转术后患者7例,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8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4例,妇科术后患者5例,直、结肠患者2例;研究组患者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2.4±2.2)岁,其中5例腹腔结核患者,7例腹茧症患者,21例患者均做过1-3次腹部大手术,其中肠扭转术后患者6例,消化道穿孔术后患者7例,胃大部切除术后患者5例,妇科术后患者6例,直、结肠患者3例。经入院诊疗之后,全部患者均确诊为粘连性肠梗阻[3],在年龄、性别、病症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诊断标准:X线检查:腹部立位片发现大小不均的液气平面。腹部存在压痛、膨隆,听诊肠鸣音亢进。 1.2方法 常规术前处理,具体措施如下:①禁食与胃肠减压:被怀疑为粘连性肠梗阻时,应立即禁食;一旦被确诊是粘连性肠梗阻,应实施胃肠减压。②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和水紊乱。③防治毒血症与细菌感染:肠梗阻时间如果过长会引发细菌感染、产生细菌毒素,应给予适量的抗生素防治。④营养护理:若病患禁食超过48小时应立即进行营养治疗。⑤对症处理:适时采用麻醉性止痛剂、解痉剂及镇静剂。手术方法,对照组采取探查切口或者原切口进行常规性的肠粘连松解术[5];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入腹后开始全面探查,先将全部肠管游离,进行锐性或钝性分离粘连,肠管扩张严重的患者先采取减压处理;取一根乳胶管直径在0.5cm左右,由术中肠管长度决定乳胶管的具体长度,大约3-4米长,常规消毒,实施小肠内置管固定空肠造口术操作。在乳胶管中间部位剪几个侧孔,侧孔间距在5-10cm之间,其范围通常在乳胶管道的三分之一左右比较合适。在距离空肠上部Treitz韧带13-16cm处选择入口,按空肠回肠到回盲部再到阑尾的顺序放置提前准备好的肠内置管,最终从阑尾根部穿出,在阑尾根部进行双层荷包的缝合固定,若已切除回盲部,便在结肠任意处的肠壁造口。在空肠肠排列管处引出8cm隧道式包埋,再从壁层腹膜引出。于腹壁引出处固定肠管与腹壁,缓慢把肠道送回腹腔中,最好与生理性排列相似,但无需强求以免过度操作,在放置引流之后关腹。通常内置管保留10-15天,待病患开始肛门排气且恢复肠蠕动时便可拔管。术后处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术后患者不可以过早进行活动,防止发生由缝线撕脱、肠管窜动及系膜损伤引发的越位性粘连;②其余处理措施与术前相同。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病患住院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时间,详细观察并记录术后腹腔囊肿、切口感染、再梗阻以及肠瘘等并发症的情况。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通过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病患住院天数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住院天数及肛门排气时间显著减少,两组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粘连性肠梗阻预防和护理办法

粘连性肠梗阻预防和护理办法 *导读:粘连性肠梗阻在儿科中常有发生,因此我们自己在注意预防该种疾病发生的同时,也要多多关注儿童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措施和发病后采取了治疗之后的护理办法。下面我们一起简单来了解一下。…… 粘连性肠梗阻在儿科中常有发生,因此我们自己在注意预防该种疾病发生的同时,也要多多关注儿童粘连性肠梗阻的预防措施和发病后采取了治疗之后的护理办法。下面我们一起简单来了解一下。 *粘连性肠梗阻预防办法 儿童粘连性肠梗阻的病因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前者多由于发育异常或胎粪性腹膜炎所致;后者常在有腹膜炎症或腹腔手术后形成,绝大多数均有腹部手术史。因此,腹腔手术的术后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做好开腹手术的术后护理对于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此外,临床上研究使用—些药物以防止或减轻术后腹腔粘连的产生,如全身使用成纤维细胞和免疫活性细胞调节剂、术后根据术中情况酌情早期应用新斯的明和中草药、腹腔内应用纤维蛋白溶解剂、局部应用屏障物质均有一定的疗效。 *粘连性肠梗阻护理办法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进行手术之后的预后护理注意事项包括

以下: (1)体位:常规给氧,保暖,防止误吸,麻醉清醒后四到六小时(生命体征平稳)后给予半卧位。 (2)腹带包扎:小儿腹腔容量相对较小,且腹壁薄弱,术后常规行腹带包扎,以防伤口裂开,应注意腹带的松紧度,以免影响小儿的呼吸。 ( 3)活动:开腹术后的早期活动十分重要,有利于机体和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如病情平稳,术后二十四小时即可开始床上活动,十二到二十四小时后下床活动。 (4)饮食:术后禁食、胃肠减压;肠功能恢复后,停止胃肠减压,改为半量流质饮食,进食后无呕吐及其它不适,三天后可进半流质饮食,十天后进软食。肠切除吻合术后,进食时间应适当推迟。 (5)术后治疗:禁食期间应给予补液,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行单纯粘连松解术者,术后一到两天可给予新斯的明肌内注射,协助肠蠕动恢复。若术后三到四天肠功能尚未恢复时,可行温盐水灌肠或甘油保留灌肠。 (6)病情观察:术后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部有无胀痛及呕吐,白细胞计数有无增高及持续发热,腹壁切口有无红肿及流出粪臭味液体,若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处理,以防腹腔内感染或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关于粘连性肠梗阻预防和护理的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