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和要求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和要求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和要求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和要求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和要求

作者:谈秀兰

实践中我们发现:集体教学活动能在不长的时间内使一大群幼儿快乐而又有效地学习,所以提高集体教学活动的效益是一件非常必要的事。这也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

一、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

集体教学活动注重体现教师的预设,反映教师在观察幼儿最近发展区基础上对幼儿发展的把握。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依据一定的原则,选择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面向全班幼儿实施教学过程的活动。

1.突出程序设计

集体教学活动的程序设计指的是:教师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时间流程与空间形态等,教师要合理科学地安排各组成部分的序列和结构,即各个环节所占的时间比例,凸出重难点。在课堂的空间形态上,一个优秀的老师甚至要将课堂上幼儿的座位安排、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空间距离、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互动距离……都要一一考虑,因此,教师要在深刻研读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各年龄段培养目标、幼儿发展的阶段目标基础上进行精心预设。环节的设计要体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不断激起幼儿的现场思维,挑战幼儿的思维能力,一步步引导幼儿实现有效的学习。例如在主题活动“有趣的水”开展过程中,老师组织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皮球浮上来”。活动中,教师预设了一系列的问题:哪些物体能浮起来?哪些物体会沉下去?能让浮起来的物体沉下去吗?让沉下去的物体浮起来吗?……一个个有挑战的问题将幼儿的思维一次次激活,一个问题提出,紧跟着一个相关的实验进行验证与探索,幼儿在不断的思维刺激下,获得了新的关于水的沉浮的经验。集体教学活动使得全体幼儿在较短的时间内对同一个问题获得了共同的理解。

2.突出目标引领

集体教学活动同时还必须有一个个清晰的、可检测、可达成的、即时性的课堂教学目标。每个活动具体解决什么问题?帮助幼儿积累

什么经验?引发孩子进一步探索什么新问题?……教师的心中是非常清晰的,而且要努力通过这个短短的三十分钟左右的活动时间达成的。

3.突出教师作用。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一个智慧的课程实施者,是在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精心预设之后的现场实践。因此更突出教师在活动中与幼儿之间有效的集体对话,积极的师幼互动,正确的提升引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更有助于教师对幼儿的发展作出评价,正是在这种集体解决相同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能通过幼儿之间的横向比较,迅速了解幼儿在某些方面的发展状态。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就像是一辆正在行驶中的汽车上的驾驶员,把握着活动发展的方向,决定着活动进行的速度,影响着活动开展的质量。一个精彩的情景创设、一份有趣好玩的教玩具设计、亲密和谐的师幼关系、温馨自主的课堂氛围、及时有效的回应与提升……反映的都是教师在课堂中的作用。

二、集体教学活动有领域重点

尽管目前教师呈现的各类活动方案不再以学科的方式呈现,但真正有效、有价值的活动往往是聚焦某一领域,具体解决某个问题的活动。大拼盘、大杂烩只会让人感觉到热闹有余,效率却不高。感觉老师要努力解决的问题很多,也创设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情景,却在几十分钟的热闹之后什么也没有为孩子留下。这往往就与活动缺乏领域重点有关。优质的主题背景下的集体教学活动一般都围绕主题目标,同时偏重某一领域,既要体现主题要求,又要考虑领域教育内容的有序落实。主题目标的达成其实也是由一个个有领域重点的活动逐步充实、完善、落实。教师心中要有一根主线,设计开展一个个来自于幼儿生活的、来自幼儿实际存在问题的、来自对幼儿年龄特点把握的活动,实实在在帮助幼儿积累某方面的经验。要努力将两者有机结合,凸现主题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的意义。

例如在开展主题活动“我们的城市”过程中,孩子们正在进行收集、认识城市里最高的建筑物,老师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个主题背景下的数活动《造高楼》,活动先让幼儿将自己收集的崇明最高楼、上海最高楼、中国最高楼、世界最高楼一一介绍、分享,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城市建筑的不断进步与发展,然后提供材料,让幼儿合作竞赛造高楼。幼儿通过选择墙面砖块叠高,使同一楼层的砖

块上的数字加起来之和正好是屋顶砖块上的数字。幼儿在造最高的楼的过程中,主动、灵活地练习了10以内的加法。类似这样的活动既能为幼儿积累一些与主题相关的经验,又有效地帮助幼儿梳理了一些关于数方面的经验,真正体现了主题背景下集体教学活动的价值与意义。

三、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整合自然有效的

整合这一词如今对所有的幼儿园教师来说已不再陌生,但是如何恰当地实施,既没有拼凑的感觉,又能确确实实将幼儿的多方经验有效整合,实现自然整合、有效整合的目标,这是对教师专业水平的又一次挑战。在以整合的理念实践新课程时,我们要努力做到:

1.让主题内容与学科内容有效整合

(1)注入式:在教师预设的主题活动中,教师根据主题活动的内容与要求,注入相应的学科知识。幼儿在学科教育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态度能够解决幼儿在开展主题活动过程中碰到的实际问题,推动主题活动更好地开展。学科教学发展在主题活动之前,作为一名潜心研究的教师,已经有了学科教学扎实的、系统的知识,她应该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学习特点、学科教学本身的“序”清晰的把握,并能根据小中大不同的主题目标,游刃有余的将原有的学科内容嵌入主题活动之中,使得主题活动与学科教学相互融洽,相得益彰。如小班美术教学与主题活动整合为例:在小班主题活动“汽车嘟嘟嘟”中,可以罗列出以往学科教学中进行过的活动以及根据主题内容设计出与主题紧紧关联的美术活动:例;花轮胎(泥工装饰圆形)、地铁(粘贴车厢、添画方形)、铺路(画封闭的圆)、乘汽车(圆形与线条组合画人)等活动选择备用。这些活动镶嵌在主题活动之中,既保证了课程的平衡性,也促进了主题的发展。

(2)融合式:主题活动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最高境界就是两者相互融合,分不出彼此,相互推动,共同发展。当主题开展过程中,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已不能满足活动的需要时,教师可不断的引入新的学科知识,和预先设定的学科知识共同起作用。在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又产生新问题的过程中,让幼儿获得发展。以大班主题活动《申博成功啦》为例:活动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对申博成功这一事件的热切关注、看到的是大家对上海——我们的城市的骄傲与自豪、看到的是同伴之间互相协商合作共同完成任务的专注、也看到了幼儿在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一主题背景下的美术活

动之中,收获到的不仅仅是那几张漂亮的作品,更多的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多种能力的发展!而对活动而言,你能说它是美术?是常识?是主题?是学习?还是游戏?……这就是学科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也是我们将不断努力追求的。

2.让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有效整合

在实践中,每个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要表述清晰、重点突出,因此呈现的时候往往只有一、二条主流目标,我们称之为“显性目标”。但作为一名优秀的执教者,心中应该还有若干条小目标,(包括对全体幼儿发展的目标、对个别幼儿发展的目标,即目标之外的目标)我们称之为“隐性目标”。如果是一名关注幼儿全面发展的老师,活动进行中幼儿积极的情感态度、良好的行为习惯、正确的处事方式等多方面的隐性目标同样都在教师关注的范围之中。例如主题活动中的美术活动,不仅让幼儿掌握绘画技能,还要关注幼儿语言、思维、欣赏、观察、行为习惯、艺术表现等多方面的发展。这些比技能的学习更需要老师关注、重视。集体教学活动不是纯粹地为了让幼儿获得某方面的技能,更是为了让幼儿在探索与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

3.让不同的活动形式有效整合

对幼儿来说,最有价值的经验不是孤立的、某个领域的经验,而是要把这些经验融会贯通成整合的经验。教师应调整思路,从主题入手,使各个领域的活动在主题活动里构成一个网络互相推动,那么,活动越多,主题就越生动丰满,孩子的情感也就越丰富。例如我们在进行“全家去出游”这一小主题时,由于孩子们已经积累了相当真实的、丰富的生活经验,他们就能自主的将在旅游过程中积累的相关的经验通过美术这一手段大胆地进行表达与表现。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语言表达、认知水平、环保意识、观察能力……在一个互相联系的过程中得到不断的发展。

四、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有序递进、挑战有度的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被多数幼儿教师所接受,它所揭示的教学就是一种有规律的教学。要求教师能在生活中、低结构活动中、个别化学习等过程中寻找并发现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组织开展对幼儿有一定挑战的活动。这是一种建立在

幼儿发展基础上的教学,尊重多数幼儿的现有水平,又能体现发展的原则。

1.有序递进

教学应该是有序递进的。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学习领域都有各自发展的序。在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时期,教师相对而言对序的把握要更优于今天。以主题活动的形式开展各类活动,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生活实际。它将幼儿的学习放置于一个具有更广泛、更有价值和意义的生活背景中进行,使课程内容被儿童同化,使其获得整合的发展。

2.挑战有度

在制定活动目标、设置活动的挑战点的时侯,我们应当首先考虑孩子的已有经验如何,可以接受怎样的挑战?要明白活动给孩子的发展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巧妙地把握这个“度”了。这也就是目标的制定要遵循适合性的原则,要力图让孩子在已有经验基础上有所拓展和提升,只有这样的活动对孩子的发展才更有意义。如活动《屋顶上的秘密》,选材就体现了“妙”这一特点,屋顶上有许多“宝贝”,诸如水箱、障碍灯、冷却塔等。老师在梳理、归纳了这些孩子们已经探索、发现了的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独辟蹊径,选择了“空中百鸟园”和“屋顶停机坪”这两个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经验水平的教学点,引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学习热情和探索愿望,使教学过程不断碰撞出精彩的思维火花,孩子们从中真正获得了发展和提高。

五、集体教学活动应该是留有余地,能促使孩子持续发展

一个优质的活动,应该让孩子带着问题进课堂,同样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有经验的老师往往通过在低结构活动及日常观察中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随之设计成一个集体的教学活动,同时,她又能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敏锐地捕捉到孩子新的生成点,引发、鼓励孩子进一步探索,支持幼儿进一步地探索与表达表现。

例如,在大班“我自己”主题活动中,幼儿进行了“迷迷转”的游戏活动,通过发指令,寻找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异同点开展游戏,多次个别、小组、集体的指令变化之后,老师可以先将一部分有某种共同特征的幼儿集合,再让其他幼儿猜猜这一次老师心中发出的指令是什么?让幼儿进行一次逆向的思维碰撞,引发进一步的探索。在教学活动为幼儿发展留有新的发展空间问题上,幼儿之间的差异也是非常

重要的学习资源。不同的孩子在老师组织的集体教学活动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动区间,进行自主建构、同化顺应。例如在“小学到幼儿园有多远”的测量过程中,不同孩子呈现的测量结果不一样,有的是因为测量的方法问题(没有首尾相接)有的是测量的材料问题(选用的测量工具不一样长短)有的是对教师问题的理解问题(没有选择走最近的线路)孩子与孩子之间产生的不同记录,反应的是他们的理解程度不同、建构水平不同。不同层次的记录表又形成了新的学习资源,每个幼儿通过观察交流、再次尝试又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建构点。

教学是一门艺术,集体教学活动更是一线教师的一项基本技能。我们只要不断学习、实践、反思,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总有一天会实现“教师有效地教,幼儿有意义地学”这一美好的课堂效果!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寺滩乡中心幼儿园李雪琳 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老师每天必须要精心设计准备的活动,是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有效学习的活动。 幼儿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的,能激起幼儿的兴趣的教学方法,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呢? 一、教学方法多样化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发展水平,采用一些幼儿喜爱的、多样的幼儿园教学方法,如情境法、游戏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实践法、角色表演法等多种方法进行幼儿园集体教学。如:认识蔬菜与水果,可以通过视觉、触觉、味觉,让幼儿先看、再摸、然后品尝。教师运用了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实践法进行教学。教师应避免单一枯燥的说教。 二、集体教学活动的组织要生活化 把集体教学活动生活化,不仅可以让活动内容丰富,生动具体,而且又能贴近幼儿生活,让幼儿学习过程变得轻松自然。如科学活动按规律排序,请幼儿用色彩鲜艳的串珠,

按大小、颜色、形状等进行有规律的排序,制作出漂亮的项链。 三、集体教学活动可以适当借用现代化手段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集体教学。利用多媒体上课,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如:幼儿园数学活动10的形成,传统的教学幼儿不好理解其实际意义,通过课件演示,使抽象的问题变得具体化、形象化、简单易懂化;让枯燥的数学问题变得生动化、趣味化,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多媒体教学。教师不能盲目的任何课程都采用多媒体教学。我们要把现代化教育手段和传统教育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四、教师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 一定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如:备好课、准备好活动材料等。为了每一次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努力提高自身的基本功水平,只有自身提高了,才能完成教学活动目标,实现教学的价值,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幼儿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总之,在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活动过程中应有针对性地提问、认真做好课后反思工作等,才能达到活动目标,促进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幼儿园生活活动计划.方案.doc

沙雅县第三双语幼儿园生活活动计划 幼儿园在生活活动方面,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阶段目标。 (一)小班 1. 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二)中班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晨间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 (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四)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一)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二)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主题活动范文

幼儿园“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主题活动范文 愉快而紧张的一学期生活即将结束了,回想这半年来我们付出的艰辛和努力,看到今 天孩子们取得的进步,心中感慨不已,更多的是充满了甜蜜。 幼儿园教研活动实录 ——以“小班幼儿生活行为习惯培养”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 ● 教研活动时间:20XX年XX月XX日 进入七月,各种水果琳琅满目,让人目不瑕接。水果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当我们 专注于它时,会看到水果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于是主题“好吃的水果”便应运而生。在吃水果的过程中,幼儿知道了如何剥水果,如何文明进食;在动手操作中,幼儿懂得了 榨汁、做沙拉等多种加工方法;在游戏中,幼儿学习了瓜果与虫害的关系;在诵念儿歌中, 幼儿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瓜。还记得幼儿剥桔子时的争抢,品尝沙拉时那馋馋的样子,唱苹 果歌时的开心…… ● 教研活动地点:幼儿园办公室室 ● 教研活动主持人:姜治平 ● 参加对象:小班组全体成员 ● 活动实录: 主持人: 除此之外,我将积极参加幼儿园的各项集体活动,严格遵守幼儿园的各项规章制度, 认真学习幼儿组织的各种培训学习,以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我给大家呈现了一个“老师,请你帮帮我?”的教育案例,这也是我们在实际工作中 每个老师都遇到的实际问题,为什么现在孩子越来越活跃了,而生活独立能力却越来越 “疲软”了,今天我们就以孩子的生活行为习惯这个话题为例开展互动研讨,希望大家能 各抒己见,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与大家进行交流和沟通。 教师互动研讨: 计老师: 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环境,消除孩子对老师、幼儿园 的陌生感,让幼儿尽快能愉快入园。 首先我觉得,对于小班的孩子,生活行为习惯的培养不是靠一次两次就能达到教师预 期效果的,孩子很容易忘记,例如:让孩子排队这个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有序排队的习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较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占一定的地位。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把握幼儿年龄的特点,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促进他们发展的真正增长点,引导幼儿与环境、教师及同伴积极互动,促进每一名幼儿有个性地发展。但是,在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影响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 影响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 简单的事情复杂化 在中班活动《垃圾的分类》中,孩子们在活动前已从家中带来了易拉罐、食品包装盒、矿泉水瓶等废旧物品。在认识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和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志后,教师用课件来演示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 分析:其实,孩子们从收集的垃圾中,已经知道了矿泉水瓶、食品包装盒等是可回收的,果皮等是不可回收的。在接下来的环节完全可以让孩子用实物进行分类,这样更加体现出幼儿活动的具体形象,用课件反而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不恰当的语言暗示 在舞蹈活动中,教师想让孩子们转入下一个环节,说:“你们一定很累了吧,我们现在休息一下。”话还未说完,孩子们就“七倒八歪”地赖在地毯上,嘴上还直喊“累死了,累死了”。分析:如果不是教师的语言提示,他们会有序地活动,一听到“累”和“休息”,他们就马上表现出“累”的样子,生怕不表现出“累”就好象会被老师认为活动不认真。其实,教师如果想让孩子休息,只需要从“动”转入“静”就行,如果老师说:“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曲子。”孩子们马上会安静地欣赏。 封闭式的提问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孩子的“学”主要是通过问与答的形式来完成的。但老师的很多提问过于封闭,都可以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例如:科学探索活动《火箭上天》,老师这样提问,“火箭可以把谁和谁带上天?”。在活动“各种各样的纸”中,老师让孩子比较宣纸和卡纸的厚薄,问“宣纸和卡纸是不是一样厚?” 分析: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起孩子的认知冲突,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建构”的问题。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教师提出“你们知道火箭上天的作用是什么吗?”“你感觉宣纸和卡纸有什么不同?”这样的问题,就能够引发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用“把谁和谁”这样填空式的提问把孩子的思维往教师预设的思路里引,形成教师高控制、高约束,孩子高服从、高依赖的教育模式。 只有形式,没有意义的探索活动 1.在故事《鲁班造锯》中,老师为了让孩子了解鲁班是受茅草边锯齿的启发,发明了锯子。老师给每个孩子一根茅草、每组一面放大镜,让幼儿观察茅草边的“锯齿”。老师说:“发现了什么?”一组五、六个孩子,拿到放大镜的只有一个人,大家都在争抢放大镜,等待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使用放大镜,注意力根本不在探索上。 2.在大班歌唱活动《秋天多么美》中,老师出示一个摸箱,里面放了“棉桃、高梁和稻穗”让孩子伸手摸,并说出里面有什么。孩子们摸了半天也说不出什么,只是支吾地说“象米”,“象桂圆”。 分析:在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明确这个活动到底要让孩子得到什么?每一个环节设计都要围绕活动目标。以上两个活动看似孩子在探索、感知和观察,其实,孩子什么也没发展和提高。第一个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不够典型,锯齿不明显,而且数量不够。而第

在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时

在组织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时,怎样充分利用本地区(包括农村)的各类资源?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时,我们提倡的理念是:以幼儿发展为本,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为核心,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一位幼儿富有个性化的发展。那么在体育工作的具体实施中如何贯彻这一理念呢? 一、结合幼儿的特点开展体育活动 1 幼儿教师为幼儿提供适合于他们的学习、活动的方式方法,吸引、鼓励幼儿参与活动,使幼儿真正成为体育活动的主人。例如:体育活动的环境可以与幼儿共同布置,布置前与幼儿商量拿取怎样的器具,布置时提倡多样性、个性化,形成师生共同构建体育活动课程的开放式、多元化的活动状态。 2,寻找“发展关键期”。3岁~6岁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期,科学的运动对他们终身的身心健康都会带来“事半功倍”的作用。幼儿教师在体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中只有抓住“发展关键期”,并通过科学的内容和方式来实施,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3,充分利用环境开展幼儿体育活动。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和常规要求等应利于引发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作为幼儿教师通过对户外、室内运动环境的创设来引发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引导幼儿自己去建构多样化的运动游戏,促进大脑功能和运动能力的提高。 二、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制定活动目标——从教师教的目标转变为幼儿学习发展的目标。以往我们在制定体育活动目标时,都是从教师教的角度来提出发展幼儿某一方面

的动作技能和个性心理品质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表述内容上经常出现的词汇是“教给、教会、培养、促进、提高”,等等。新《纲要》则在目标表述上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因而在表述内容上常见的词汇是“体验、感受、尝试、参与(动词、动名词),愿意、乐意、喜欢(形容词),等等。 2,制定活动内容——根据幼儿发展现状及要求选择活动内容。过去我们在制定体育活动计划和案例时一般都是根据固定的教材来安排的,备课只备教材而不备幼儿。幼儿教师必须根据本园的条件,结合本班幼儿的发展现状,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内容。 3,制定活动组织形式——从教师高控制式集体活动转变为集体与分散相结合的多种活动组织形式。幼儿园过去往往只重视集体体育活动,因此,教研活动、学习观摩展示活动都以集体形式的早操活动、体育课(教学活动)以及户外体育活动为主,提高了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进行活动评价——把评价重点从教师的教为主转变到以幼儿学习发展为主。过去在评价体育活动时主要以评价教师的教为中心,看教师场地器材布置、准备得怎样,教师讲解示范好不好、教师组织指导得怎样、教师的教态怎样,等等,而幼儿在运动中的情感、他们在运动中出现的各种状况等却得不到重视。由此便出现了一次体育活动“教师忙得一身汗、幼儿围着团团转”的现象。提倡以幼儿发展为本,就应把体育活动中幼儿是否发展作为评价的最重要方面,主要看制定的计划(案例)是否体现幼儿经验的阶段性、连续性;教育观念和教学内容是否具有科学性: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具有启发性、多样性、灵活性、恰当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镇安县第二幼儿园陈永梅 自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来,学前教育课程改革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我们幼儿园采用的是建构式课程,建构式课程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多样的,有着多渠道,可以通过个别教学、小组教学、集体教学、区域活动、社会参观实践活动、游戏等实现我们建构式课程目标。可是我们基本上还是通过集体教学活动来实施建构式课程的。集体教学活动作为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实施的主渠道,充分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既要关注幼儿的学习兴趣,又要关注幼儿的现有水平;既要重视幼儿知识技能的掌握,又要重视幼儿的情感体验。集体教学活动如何设计与实施,下面我将西安市莲湖区进修学校苏晓芬教授的专题讲座与大家分享: 一、正确认识和看待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 ㈠概念界定 幼儿园“集体教学”,是作为和“生活活动”和“活动区活动”相配合、共同构成幼儿园生活的一类活动。具体是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的、班级所有儿童都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教师预设的和生成的教育活动(教师发起和幼儿发起的活动);单独的一节“课”和围绕一个主题展开的系列活动;全班一起同时进行的和分小组进行的活动。(二)集体教学活动的利与弊: 利:高效、经济、公平;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引领性强(计划性、目的性,走在发展前面,引导发展);系统性强(根据身心特点及教育大纲);形成学习的共同体,培养集体感(分享交流,启发互动)弊:教师主导,忽视幼儿需求;难以真正实现关注个体差异 (三)集体教学活动设计要素:选材(内容的选择)、活动名称、活动目标、重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延伸、活动反思 1.选材---有益 (一)《纲要》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体现以下原则: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

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

幼儿园教育活动计划 当金色的秋天向我们走来时,新的一学期即将来临,为保证我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依据《自治区农村双语幼儿园课程设计方案》和《农村双语幼儿园教师指导用书 特制定适宜我园的教育活动计划,内容如下: 一.常规培养 我们都知道,幼儿园的集体生活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的一个小小驿站,也是幼儿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幼儿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环境进入到陌生、有纪律约束的集体环境之中,难免有些不适应,他们不能像在家里那样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而要受集体规则的制约。为此从入园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就要重视对幼儿进行一日常规的培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让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 生活常规是幼儿园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和生活基本能力,确保幼儿健康成长而制定的幼儿园生活各环节的基本规则与要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明确指出:“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从入园的第一天起就要有目的培养生活常规。幼儿园生活常规对幼儿每天生活活动的内容、时间、程序等均要明确的规定,使幼儿一日生活能保证在一定的节奏、一定的秩序和一定的规律中进行,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建立良好的生活常规是实现幼儿园良好的一日常规的重要保证。 (二)建立良好的集体活动常规。 我们在组织集体活动时,幼儿要按照一定的要求,遵守集体活动规则,让他们明白自己不能扰乱集体活动。 集体活动常规内容: 1、集体活动常规主要体现在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技能的必备因素,因此我们还要求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集体活动常规还包括幼儿要顺应集体里的指令。集体里的指令是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形成的集体活动常规。 3、集体活动常规还有语言常规、操作常规等等,认真地倾听,大胆地表达都是培养语言常规的基本方法。操作常规包括教师提供的一切学具和游戏材料,知道正确的运用和保管。 4、集体活动常规需要我们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去逐步培养。 5、任何事情都是从点点滴滴做起的。引导孩子逐步从依规则控制自身行为到形成动力定形,达到我们所说的:习惯成自然,做到从他律走向自律。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课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课件:《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幼儿园小班主题活动课件篇一:《生活自理能力培养》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掌握正确的穿鞋方法。 2.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1.环境创设:在地毯上粘一个圆圈,圆圈里粘有即时贴小星星、小 脚印。 2.物质准备:幼儿鞋架三个,拖鞋若干双,哭、笑小鞋脸各一个, 家长的大鞋若干双。 活动过程 师生互动过程实录 1.入场:在欢快音乐的伴奏下教师带幼儿说儿歌走圈。(儿歌: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走走走,走走走,围着圆圈走、走、走。) 师:宝宝们看看圆圈里有什么? 幼:小脚印、小星星 2.和小脚印、小星星玩游戏。教师和幼儿边说儿歌边做游戏:123、

321,我和小脚印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脚印快蹲下。123、321,我和小星星做游戏,你也踩我也踩,踩到小星星快站好。 3.玩小脚印的游戏。 (1)师:请宝宝们站在小星星上,你们发现了什么? 幼:许多小脚印。 师:请宝宝看一看小脚印有什么不一样? 幼:有反的脚印,有正的脚印。 师:谁来说一说反的脚印什么样?谁会用小手模仿一下? (2)师:请宝宝动脑筋想办法将反的小脚印变成正的小脚印。(幼儿 将小脚印换位置) 4.玩小鞋的游戏。 (1)师:宝宝们过来坐在小星星上休息。(出示一双幼儿的鞋子)提问:宝宝们发现了什么?(幼儿:是反的)请幼儿将小鞋子摆好。 (2)学习儿歌《小鞋子》:两只小鞋头碰头,好像一对好朋友,小鞋帕向外扣,穿好小鞋到处走。 (3)师:把自己的小鞋子在小脚印上摆一摆,让小鞋子变成好朋友。 5.送鞋宝宝回家。 (出示哭了的小鞋脸)师:小鞋怎么了?咱们一起送鞋宝宝回家。现在,鞋宝宝怎么了?(笑了) 6.穿大鞋游戏。 (1)鞋子配对,请幼儿将爸爸妈妈的鞋子变成好朋友。 (2)穿上大鞋子,拿着自己的小鞋子,在音乐的伴奏下走起来,老师

关于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关于幼儿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青浦区盈星幼儿园胡炜 一、研究背景 提问是指教学活动中提出问题来问,它是我们日常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育策略。它作为教师了解孩子认知现状,开拓孩子想象和思维的主要方法,在各类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提问的有效性是指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孩子的兴趣,引起思考、探索、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的提问往往存在以下问题: ▲提问太随意,没有针对性和推进性。 ▲提问封闭,成为考验孩子记忆的手段。 ▲提问脱离孩子的经验和水平。 ▲提问单向,成为教师的专利,孩子只处于被动回答状态。 ▲提问数量过多。 而这样的提问在教学活动中不能很好地发挥提问的教育价值。它不仅不能较好地完成活动目标,而且会抑制孩子的思维活动,与开发孩子的智能目标背道而驰。那支,如何提高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呢? 笔者结合幼儿园日常实践中的“学习活动”进行了实践探索。 二、研究对象、内容 教师:幼儿园一级教师教龄八年。 幼儿:中班幼儿(二胡特色班)人数38随机分为A、B组男女生比例1:2 选材:来源于中班“我们的身体”主题中的一个学习活动。 活动名称:会动的身体 三、活动实录、分析 研究中选择中班《会动的身体》这一活动内容,进行两轮实践活动。第一轮由执教者个人设计开展活动,第二轮基于自我反思和教研组内成员的共同反思再进行活动。 (一)第一轮实践 ◇ 对象:A组18名孩子

◇ 活动要求:通过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感受它为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活动实录:(T:代表教师 S:代表孩子) 实录分析 一、游戏“木头人” T:让你一直不动你感觉怎么样: S:很难受的。 S:不舒服的。 S:我特别想动。 …… T:人不动是很难受的,因为我们是有生命的。孩子自由议论。 在游戏中提问,抓住了孩子的即时感受,孩子有感而发,活动气氛自由而又热烈。 二、跟着音乐动一动T:现在你感觉怎么样?S:很开心的。 S:手脚都很舒服的。……孩子自由议论。 在欢快的音乐气氛中提问,孩子轻松、活泼,大胆、积极地表达。 三、在说说、做做中感受身体能活动的一些部位T:你什么地方会动?它什么时候动的? S:我的肚子会动。 T:方昱吉吉说他肚子会动,看看动了没有?S:动了呀。 T:他的肚子是怎么动的呀?90%的孩子立刻做出反应。以问答抛接的形式,教师注意调动全体孩子的互动,在说说做做中活动身体的各个部位,调动了孩子的各种感官。 S:他的肚子一会儿缩进去,一会儿凸出来。我的肚子也会动。T:你们的肚子怎么会一会儿缩进去,一会儿凸出来的呀?S:因为肚子里面有气的呀! T:气在干嘛呀?

如何提高幼儿园的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主讲人:李艳娥 培训地点:四楼会议室 内容摘要: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表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思考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 关键字:提高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有的学习气氛、经验共享及其对幼儿产生的作用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集体教学所爆发的教学效益、能量更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内容内涵的整合。因此,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显得极为重要。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主题区域性教学手段慢慢被老师们接受与撑握。 一、目前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还存在的问题 1.活动内容的选择方面。 活动内容的选择是决定一个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有许多幼儿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随意性太大。或者依靠某几本参考教材照搬照抄,或者将外出听课所见的观摩活动全盘皆收,根本没有考虑是否适合本班幼儿具体情况。而对于所选的内容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内涵,是否能为幼儿的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升也欠考虑周全。 2.活动环节的设计方面。 (1)重视活动形式,相对忽视活动环节的合理安排。 目前许多教学活动都很注重多种活动形式的介入,如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选用不同类型的操作材料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活动

幼儿园生活活动计划.方案

幼儿园生活活动计划.方案

沙雅县第三双语幼儿园生活活动计划 幼儿园在生活活动方面,主要着力于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睡眠习惯、排泄习惯、盥洗习惯、整理习惯等卫生习惯;帮助幼儿了解初步的卫生常识和遵守有规律的生活秩序的重要意义;帮助幼儿学会多种讲究卫生的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生活自理的能力;帮助幼儿学会用餐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不同的年龄班有不同的阶段目标。 (一)小班 1. 使幼儿了解盥洗的顺序,初步掌握刷牙、洗手等的基本方法;知道穿脱衣服的顺序;学习保持自身的清洁,会使用手帕;培养幼儿坐、站、行等正确姿势;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习惯。 2.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餐,保持情绪愉快;初步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懂得就餐卫生;初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和主动饮水的习惯。 (二)中班 1.学习穿脱衣服、整理衣服;学习整理玩具,能保持玩具清洁;有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 2.进一步培养幼儿爱吃各种食物。同时,教育幼儿喜欢吃的东西不宜吃得太多,身体超重也会影响健康;教育幼儿少吃冷饮,多喝水,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三)大班 1.保持个人卫生,并能注意生活环境的卫生;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2.指导幼儿使用筷子就餐,进一步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让幼儿知道有些食品不能吃,有些食品不宜多吃,否则会有碍于身体健康。 晨间活动 对幼儿的要求: (一)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见面。 (二)有礼貌地和家长告别。 (三)学会告诉老师自己的身体有无不舒服的感觉。 (四)积极投入晨间活动。 对保教人员的要求: (一)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 (二)以热情、亲切的态度接待幼儿,并向家长询问幼儿在家的情况,听取家长的意见和要求,做好个别幼儿的衣物、药物的交接工作。

小班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我会自己洗手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学习洗手的正确步骤和方法。 2、养成勤洗手的良好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 1、有意识地让一位幼儿的小手很脏。 2、盥洗室在洗手池上面粘贴洗手七步骤的图示。 3、洗手七步骤的图片 4、洗手液若干瓶。 活动过程: 一、设置情景:手脏了,怎么办? 刚才我们在外面玩游戏,现在看看我们的小手变得怎样了?(幼儿相互交流)小手很脏了,怎么办呢?(洗手) 二、鼓励幼儿说一说,探讨怎样洗手。 小手脏了要洗一洗,那怎样才能把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呢?(请一个幼儿讲述并空手示范洗手的方法) 三、教师讲解和示范洗手地正确方法和步骤。 1、洗手前,要先干什么呢?在做什么?接下来再做什么?(幼儿说一说) 2、教师示范讲解:先给××卷袖子、走到水龙头前,把手冲湿、用洗手液,轻 轻按一下,手心手心搓搓,手心手背搓搓,十指交叉搓搓,手指并拢转转,握住拇指转转,两手握拳转转,抓住手腕扭扭,手心手背冲冲水,洗完小手甩三下,一、 二、三。 3、教师念儿歌边带幼儿做洗手的动作。 四、请小朋友分组进盥洗室,边看洗手图示,边念儿歌,边按步骤洗手。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正确地洗手方法。 五、引导幼儿讨论:除了手很脏的时候要洗手,还有什么时候要洗手呢? 教师总结:饭前、便后、吃东西前都要洗手,教育每个小朋友都要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生活活动:我会擦鼻涕 活动目标: 1、通过儿歌,学习擦鼻涕的正确方法 2、知道有鼻涕要用纸巾或手帕擦干净。 3、懂得做个讲卫生、爱清洁的小朋友。 活动准备: 纸巾人手一张、手指玩偶娃娃两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出示两个手指玩偶娃娃进行表演。 1、师:你们好,我是东东。----阿嚏,我感冒了。瞧!我的鼻涕都流出来了,我要把它擦掉。(左手擦一下、右手擦一下)哎呀!鼻涕都擦到脸上了,再用力擦擦。(做擦鼻涕的动作) 2、师:你们好,我是红红。天气凉了,我不小心感冒了。鼻涕都流出来了,我要快点拿餐巾纸擦擦(做正确擦鼻涕的方法)瞧!我擦得都干净啊! 二、根据表演的内容,组织幼儿讨论。 1、小朋友,你看见东东是怎样擦鼻涕的?红红又是怎样擦鼻涕的?你喜欢谁呀?为什么?如果你有鼻涕你会怎么擦呢?(幼儿交流) 2、告诉幼儿有了鼻涕要用餐巾纸擦干净。 三、通过儿歌教师讲解示范正确的擦鼻涕方法。 1、我们来学一学擦鼻涕的动作,纸巾人手一张,先用纸巾把鼻子包住,轻轻擤一擤,把纸巾对折,再包住鼻子,轻轻擤一擤,直到鼻涕全部擦干净,最后把纸巾扔进垃圾桶。 2、教师念儿歌边带幼儿做擦鼻涕的动作。 3、幼儿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4、教师小结:现在我们都会自己擦鼻涕了,那么我们就是爱干净、讲 卫生的小朋友了。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在目前幼儿园普遍存在较大班额的现实背景下,集体教学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仍占一定的地位。教师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要了解幼儿的兴趣、需求,了解幼儿的原有水平,把握幼儿年龄的特点,分析幼儿可能遇到的问题,找到促进他们发展的真正增长点,引导幼儿与环境、教师及同伴积极互动,促进每一名幼儿有个性地发展。但是,在当前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影响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 影响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的问题 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在中班活动《垃圾的分类》中,孩子们在活动前已从家中带来了易拉罐、食品包装盒、矿泉水瓶等废旧物品。在认识了解各种垃圾的特点和可回收、不可回收的标志后,教师用课件来演示哪些垃圾是可回收的,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的。分析:其实,孩子们从收集的垃圾中,已经知道了矿泉水瓶、食品包装盒等是可回收的,果皮等是不可回收的。在接下来的环节完全可以让孩子用实物进行分类,这样更加体现出幼儿活动的具体形象,用课件反而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了。 不恰当的语言暗示在舞蹈活动中,教师想让孩子们转入下一个环节,说:“你们一定很累了吧,我们现在休息一下。”话还未说完,孩子们就“七倒八歪”地赖在地毯上,嘴上还直喊“累死了,累死了”。分析:如果不是教师的语言提示,他们会有序地活动,一听到“累”和“休息”,他们就马上表现出“累”的样子,生怕不表现出“累”就好象会被老师认为活动不认真。其实,教师如果想让孩子休息,只需要从“动”转入“静”就行,如果老师说:“接下来,我们来欣赏一首曲子。”孩子们马上会安静地欣赏。 封闭式的提问在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和孩子的“学”主要是通过问与答的形式来完成的。但老师的很多提问过于封闭,都可以用“是”或“不是”来回答。例如:科学探索活动《火箭上天》,老师这样提问,“火箭可以把谁和谁带上天?”。在活动“各种各样的纸”中,老师让孩子比较宣纸和卡纸的厚薄,问“宣纸和卡纸是不是一样厚?”分析:教师高质量的提问能够引起孩子的认知冲突,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帮助幼儿形成“建构”的问题。在上面的活动中,如果教师提出“你们知道火箭上天的作用是什么吗?”“你感觉宣纸和卡纸有什么不同?”这样的 问题,就能够引发孩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用“把谁和谁”这样填空式的提问把孩子的思维往教师预设的思路里引,形成教师高控制、高约束,孩子高服从、高依赖的教育模式。只有形式,没有意义的探索活动?1.在故事《鲁班造锯》中,老师为了让孩子了解鲁班是受茅草边锯齿的启发,发明了锯子。老师给每个孩子一根茅草、每组一面放大镜,让幼儿观察茅草边的“锯齿”。老师说:“发现了什么?”一组五、六个孩子,拿到放大镜的只有一个人,大家都在争抢放大镜,等待什么时候轮到自己使用放大镜,注意力根本不在探索上。 2.在大班歌唱活动《秋天多么美》中,老师出示一个摸箱,里面放了“棉桃、高梁和稻穗”让孩子伸手摸,并说出里面有什么。孩子们摸了半天也说不出什么,只是支吾地说“象米”,“象桂圆”。分析:在任何一个教学活动中,教师都要明确这个活动到底要让孩子得到什么?每一个环节设计都要围绕活动目标。以上两个活动看似孩子在探索、感知和观察,其实,孩子什么也没发展和提高。第一个活动中,教师提供的材料不够典型,锯齿不明显,而且数量不够。而第二个活动中的这三种东西都不是孩子们所熟悉的,看着实物都说不出名称的,哪里会摸得出?而且这是歌唱活动,重点在学唱歌曲,并不是在感受这三件东西上。 不恰当的表现形式在美术活动“奥运的祝福”中,教师让孩子了解福娃的名称、含意及每个福娃所演变的原型。孩子们兴趣很高,最后教师点到正题:2008年奥运会就要在北京召开,我们有很多祝福要送给运动员。今天,请小朋友画出你的祝福。孩子们愣在那里,能说出很多的祝福,但“画”出祝福,这可真难倒了孩子。老师见此情景,启发一句,“比如刘翔哥哥,你们怎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教案资料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 略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师幼互动的有效策略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他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在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中发展起来的,或者说人的高级心理活动起源于社会的交往。在幼儿园阶段,儿童的认知发展更多地信赖于周围人们的帮助,儿童的知识、思想、态度、价值观都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展起来的,儿童发展的情况取决于他们的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集体教学是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学的主要形式,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质量直接影响到教育的效果,是教师教育观、儿童观、课程观以及教育智慧的外在反映,是幼儿教育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 一、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现状分析 目前,很多教师对师幼互动没有有一个整体、全面的认识,这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重视程序忽视幼儿反应的现象。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常常是师幼互动行为的主导者,根据自己的计划与意图,开启与幼儿之间的行为往来,并且引导和控制着彼此行为的发展方向和速度。我们也会强调教学中的双主体地位,幼儿时而可以左右教师的行为,牵引师幼互动的进程,但绝大多数时间都只是处在被动状态。教学中常常存在教师对儿童回应方式单一、千篇一律、甚至刻意忽视幼儿反应不予回应等。这些问题是教师实践中的

困惑,是影响师幼关系,影响教育质量,影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关键因素。 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笔者发现集体教学中的师幼互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互动问题和幼儿经验不匹配。 提问能不能影响孩子的发展,取决于问题与孩子发展水平的相差度。不符合孩子发展水平的问题,很难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如教师提问:“为什么螳螂是绿色的?”“茄子为什么是紫的”,这一类的问题当然很难得到科学的答案,因为它们远远超过了幼儿世纪发展水平。 再比如:教师提问“这个故事里藏了很多很多的反义词,谁能说说里边有那些反意词?”幼儿:“多、少”。教师:“有多和少。它是在什么时候形容的呢?”幼儿:“胖胖天使的云多,棒棒天使的云少。”实际上这一段互动的问题是:你在故事的什么地方听到哪些反义词。如果设计成一个问题,孩子获得的是一个完整的问题信息,他可以根据问题从两个层面回答。对于大班幼儿是完全可以达到的。可以请多个幼儿来回答,活动的层次也会非常清晰。 2、封闭性问题过多,不能引发深层次的思维碰撞。 封闭性问题是指答案固定或者比较少的问题,对这一类问题,幼儿只需要简单的判断、回忆就可以完成整个教学,完全是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孩子的主体地位被忽视。

幼儿园第一周活动计划

第一周活动计划(2月21日——2月25日)工作重点:1、热情接待幼儿来园,安定幼儿情绪。 2、做好常规工作管理,幼儿生活、学习用品定位。 3、教育幼儿与同伴友情交往,多说文明礼貌用语。 星期一(2月21日)下午班 一、妈妈和乖乖(艺术、科学)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喜悦。 2、情绪欢愉的学唱歌曲,能随音乐做袋鼠跳的动作。 3、初步感知袋鼠的外型特征,乐于用肢体动作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 教学CD、袋鼠生活的视频资料 活动过程 1、感知袋鼠的外型特征。 (1)播放视频“袋鼠妈妈和乖乖的生活”,提问: “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谁吗?” “袋鼠的肚子上有什么,它有什么用呢?” (2)学习袋鼠走路。 “袋鼠是怎样走路的,我们一起来学一学。” 2、学唱歌曲。 (1)幼儿欣赏。(教师随音乐做动作)

(2)教师边念歌词边示范袋鼠跳的动作。 (3)幼儿跟唱。 (4)播放教学CD,教师扮演袋鼠妈妈和幼儿练习边跳边演唱歌曲。 3、游戏:妈妈和乖乖,(游戏玩法参考教参17页)活动结束。 二、活动区自选活动 内容:娃娃区、结构区、语言区 活动目标 1、鼓励幼儿相互合作,培养幼儿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优良品质。 2、培养有人动手操作能力、模仿力、口语水平。 3、训练幼儿遵守各个区的活动要求和规则。 活动准备 根据各个区的内容准备各种活动材料。 活动过程 1、组织幼儿坐好,教师简单交待活动区的纪律及要求。 2、幼儿采取自愿选择活动区活动的原则,进区活动。 3、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幼儿活动,巡回指导: (1)结构区的拼搭能力。 (2)幼儿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4、结束活动,幼儿帮助收拾玩具。 5、教师小结,表扬遵守规则的幼儿。 三、晚间活动

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课件

幼儿园小班生活活动课件 搞笑的手套 设计思路 最近几天气温骤降,幼儿陆陆续续开始戴手套了。来园的时候,我们会在一齐谈论手套,幼儿很开心,这给了我教育的灵感。我想:手套是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用品,能否利用手套演绎一个有好处的群众活动呢结合托班时我们曾开展过的“袜子找朋友”活动,幼儿已积累了初步的配对经验,我预设了群众教学活动“搞笑的手套”。 本次活动凸现一个“趣”字,即各种各样不同手套的“搞笑”,让幼儿找找、说说、戴戴手套的“乐趣”,以及在宽松的环境中快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挑战并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促进幼儿多向思维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喜欢各种各样的手套,初步感知其明显不同。 2.明白手套能够保暖,体验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创设手套商店场景,其中包括各种不同种类的手套(如五指的、并指的、半指的、能翻盖的、有挂绳的,大人戴的手套和幼儿戴的手套等)。 2.事先带领幼儿参观过手套商店。 活动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起兴趣 呈现“手套商店”场景,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 1.这是什么地方(教师带领幼儿学说“手套商店”。) 2.手套商店里有些什么我们一齐进去看看吧! 二、看看说说,感知手套的不同 1.参观手套商店,引导幼儿发现手套的不同。 (1)手套商店里有那么多手套,你最喜欢哪一副手套(鼓励幼儿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这只手套有什么个性 (3)这两只手套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幼儿从手套的颜色、大小、花纹、款式进行感知比较。) 2.根据幼儿的描述,教师简单小结手套的不同。 三、找找戴戴,体验手套能保暖 1.幼儿自由挑选手套,鼓励他们自己学戴手套。 (1)每个人要选几只手套为什么要选两只手套(丰富词汇:一副手套) (2)请你去选一副自己最喜欢的手套,戴在手上。(重点帮忙戴“分指手套”的幼儿。) 2.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喜欢的手套是什么样的戴上手套后有什么感觉 (1)你的手套是什么样貌的(鼓励同伴之间互相交流。) (2)带上手套后你的小手有什么感觉(丰富词汇:暖和、温暖、舒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的有效性 主讲人:艳娥 培训地点:四楼会议室 容摘要: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容涵的整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必须与小学相互衔接”,这表明幼儿园的课堂教学同样需要思考教学有效性这个问题。 关键字:提高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 集体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育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特有的学习气氛、经验共享及其对幼儿产生的作用是其他教学形式所无法替代的,集体教学所爆发的教学效益、能量更是其他教学形式无法达到的。理想的集体教学活动可以实现师幼互动,实现幼儿的有效学习以及教育容涵的整合。因此,如何提高幼儿园集体教学活动有效性显得极为重要。以“幼儿体验、探究在先,教师推动、提升在后”的实施策略,在幼儿园掀起了新的课程改革热潮,老师们把这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活动当中,主题区域性教学手段慢慢被老师们接受与撑握。 一、目前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还存在的问题 1.活动容的选择方面。 活动容的选择是决定一个教学活动是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之一。但目前有许多幼儿教师在选择教材的时候随意性太大。或者依靠某几本参考教材照搬照抄,或者将外出听课所见的观摩活动全盘皆收,根本没有考虑是否适合本班幼儿具体情况。而对于所选的容是否符合该年龄段幼儿的需要,是否拥有丰富的涵,是否能为幼儿的能力得到本质上的提升也欠考虑周全。 2.活动环节的设计方面。 (1)重视活动形式,相对忽视活动环节的合理安排。 目前许多教学活动都很注重多种活动形式的介入,如小组讨论、运用多媒体教学、选用不同类型的操作材料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活动

幼儿园社会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策略和方法

幼儿园社会领域集体教学活动的策略和方法 在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中,社会领域的集体教学活动无疑是个难点。为什么社会课难上,我想主要困难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在活动设计方面,目标难以确立,活动形式、内容和材料难以选择,不能凸显社会教育的核心价值; 二是在活动组织方面,对环节的实施过程难以走出“言语说教”的困境。 这两大困难造成教师在设计和组织社会集体教学活动时思路不清,导致社会集体教学活动效果削弱,不能很好地达到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的目标。 《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对“综合”的理解:①五大领域的综合。例如《上小学了》与绘本语言活动的综合,《我爱爸爸》与绘本语言活动、美术活动的综合。②日常生活与集体教学的综合。(幼儿园社会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我们只有把社会性教育目标放在日常生活中,借助于日常生活的不断重复的特点,才能日积月累地形成和巩固幼儿社会认知、情感及行为。那么,幼儿园还要不要开展集体性的社会教学活动呢?我想是当然的。我国幼儿园现有的班级规模状况看来,集体教学还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社会领域集体教学不可避免。)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

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所以社会性教育更应贴近幼儿的生活。 课例:《我爱爸爸》情感激发、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和实际行动四个环节。 “能干的爸爸”进行情感激发。可以利用绘本《我爸爸》,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爸爸,产生对爸爸的自豪感。“皮特的爸爸会唱歌、会踢足球,你的爸爸有哪些本领?” “爱我的爸爸”进行情绪追忆。唤醒孩子在过去生活经历中亲身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体验,引起他们对情绪体验产生的情境、原因和事件的联想与共鸣。 “辛苦的爸爸”实现情感换位。当ppt出现风雪中指挥交通的警察爸爸、挥汗如雨辛勤工作的工人爸爸,教师通过让孩子们分析和讨论,让幼儿转换角色去体验爸爸工作的辛苦,使孩子们的情绪、情感、角色转换能力得到新的发展。 “我爱爸爸”是孩子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爸爸的爱。教师根据活动前的预想提供了一个让孩子抒发感情、作出积极行为的情境:画礼物,让孩子爱爸爸的体验付诸自身的实际行动,“我爱爸爸”的情感在讨论、绘画、唱歌等形式中走向高潮,得到升华。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的回应

幼儿园学科论文
浅谈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的回应
“接过孩子抛过来的球,并抛还给孩子。”是意大利瑞吉欧幼教人在谈到幼儿教师角色时喜欢用的 一句隐性比喻,其喻意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要随时注意观察孩子,及时捕捉孩子有价值的问题,然后 再把问题“还给”孩子,让他们“接过球”,投入到新一轮的思考、探索中,从而使活动不断深入。 教学片段 1: 小班数学活动“分饼干”基本部分的第一环节 师:你看到了什么形状的饼干? 幼:圆形 师:恩,有圆形,还有呢? 幼:有三角形 师:对,有三角形,真不错!还有吗? 幼:正方形 师:好,正方形,你真棒! …… 教学片段 2: 大班教学活动“有趣的调味品”中师幼的交流 师:你加了什么调味品?吃起来怎么样? 幼:我在西红柿里放糖了,好甜。 师:是啊,放了糖就更好吃了。 幼:我放了沙拉酱,真好吃! 师:是呀,调味品真好! (许多幼儿说自己放的调味品好吃,教师都积极回应,给予充分肯定。) 幼 4(小声地):不好吃,好酸! (几个幼儿也接连应声说自己的调味品不好吃,“好咸”、“好辣” ……教师看 着他们,没有任何反映,顾左右而言他。) 师 2:我们再尝尝别的调味品吧…… (幼儿再次操作。)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 片段 1 中的教师不断以频繁重复幼儿回答来回应幼儿, 片段 2 中的教 师只回应部分幼儿的答案。显然,两位教师并未有针对性进行回应,这样的回应是不利于幼儿发展的, 不是有效的回应。 在集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回应不仅体现了教师自身的课堂驾驭能力和调空能力, 更影响着幼儿的 行为选择和认知进步。那么,教师应如何回应才是有效回应? 一、精心预设,为有效回应作好准备。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个体, 而每个幼儿又具有鲜明的个体差异, 即使同一幼儿在不同 的时期也会有完全不同的表现。而幼儿的这些不确定性带来的教育空间是巨大的。因此,在组织集体教 学之前,教师要精心预设,全方位考虑幼儿在教师抛出问题后将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可能反应,并据此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