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课程与教学论》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培养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生存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斯特把人类的知识分成七种形式:形式逻辑和数学、自然科学、对自己和他人心智的理解、道德判断和意识、美感经验、宗教主张、哲学理解。

6、课程设计的定义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侧重于技术层面,另一类侧重具体设计前的理论研究和准备。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20世纪70年代斯坦豪斯在自己的著作中系统地批判了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并相应地提出的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14、课程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应该教什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顺序性和整合性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先后顺序排列课程内容。

15、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学生的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教育目标。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完全未分化的课程。

16、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三种形态。

17、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强制性,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必选课程和任选课程两类。

18、课程结构是指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

19、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是如何运用的。

20、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课程改革本身的特征、实施改革的地方特征、影响课程改革的外部因素。

21、课程学者霍尔和霍德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结果、合作、再关注。

22、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和从中间向上。

23、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24、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选择、改编、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舍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25、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素质的提高。

26、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课程专家、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和学生家长。

27、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多本质说和教学过程实践说。

28、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教学过程的内部动力和教学过程的外部动力。

29、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生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30、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31、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32、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33、自学---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34、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和参观法。

35、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36、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7、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与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38、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39、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40、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

41、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42、所谓教学手段,是指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开展教学活动、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43、现代教学媒体可以分为五类:光学媒体、音响媒体、文字图像媒体、视听媒体、综合媒体。

44、教学过程是一个教育信息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有四个要素,即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传者。

45、多媒体计算机系统在教学中主要有两种应用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46、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副语言、手势、面部表情、眼神、体态等来表达。

47、根据教学语言表达方式,把教学语言划分为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和描述性语言。

48、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又要顾及学生特点。

49、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是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要功能。

50、使课程与教学评价工作更为有效,根据对象发展的进程,根据不同时期有不同进度、目的和重点的实际情况,评价可以分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51、档案袋的开发一般包括三个步骤,即明确课程目标与评价目的、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与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

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 A ),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A.实施过程B.教学目标C.教学成果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 D )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 A )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A.目标B.教学C.内容D.方法

4.( D )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A.华生B.罗杰斯C.杜威D.斯金纳

5.( B )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境。A.冲突理论B.互动理论C.“结构一功能论” D.分析学派

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 B )。

A.泰勒B.斯坦豪斯C.施瓦布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 B )

A.人本主义取向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C.认知发展取向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 B )

A.课程的适应性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 D )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B.艾斯纳C.杜威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 A );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B.社会C.教师的行为D.学科结构

1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 ( C )。

A.课程目标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

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D.内容本身的性质

1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 B )。

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13.( B )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

A.杜威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泰勒

1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 A )。

A.强制性B.自由性C.开放性D.自主性

1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 C )。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1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 A ),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

A.常规化B.精致化C.机械地使用D.整合

17.( B )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B.地方分权型C.混合型D.蛋糕型

1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 A )。

A.法国B.美国C.日本D.瑞典

1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 D )

A.民主化B.多元化C.规范化D.差异化

20.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 B )。

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1.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 A )特征。

A.方向性B.动力性C.动态性D.转化性

22.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 A )——( )——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23.( A )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

A.非指导性教学B.自学C.个别教学D.程序教学

2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 C )。

A.实验法B.实践法C.研究法D.练习法

25.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 A )和环境因素。

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26.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 A )、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27.( C )是指教学媒体能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

A.重现力B.表现力C.接触面D。参与性

28.下面不属于现代教学媒体发展趋势的是( B );

A.多媒体化B.实用化C.网络化D.智能化

29.现代教学媒体的扩散性是指( D )。

A.媒体可以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媒体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组合使用

D.教学媒体可以将信息在一个扩大了的时间与空间范围内传递

30.教完《竞选州长》,教师设计这样的结束语:马克·吐温实在算得上是一位幽默大师,他的小说既深刻又有趣,他写的两本反映儿童生活的小说《汤姆索娅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令人着迷的书,同学们可以抽时间读一读,这属于( B )。

A.激励式结课B拓展延伸式结课C.比较式结课D.悬念式结课

31.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 D )。

A.科学性B.教育性C.启发性D正规性

3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板书特点的是( B )。…

A.趣味性B.丰富性C.直观性D.启发性

7.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 C )。

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C.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D.背景、输入、过程和成果评价

3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测验的特点的是( B )。

A.客观性B.主观性C.间接性D.相对性

34.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有关仪器或中介,可以把课堂观察分为( C )。

A.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B.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C.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D.自然观察与实验观察

三、简答题: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答: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的、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经,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教学目标源于课程目标,课程实践在选择和确定目标、编排内容时也必须考虑教学实践的规律和可操作性。课程的编制过程也是对教学的规划过程,还需要根据教学中反馈的信息加以调整。课程的评价也必然将重点放在教学实践中实际运行的课程,从而与教学评价密切相关。

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答: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主要的理论包括: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

答:对儿童本性的看法有两种相对的立场:一种是认为儿童期是迈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儿童必然是不完美的、未发展完成的。这种观点导致认为儿童是任性的、易犯错误的,需由成人严格控制、严格训练;另一种是以儿童自身为目的,认为儿童在成长初期就具备潜在的完美的品质,随着儿童的发展,加上适当的环境,美好的品质便会展现出来,教学就应采取启发、疏导、鼓励等方式。现代心理学越来越关注后者。总的来说,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生发展的主体观;(2)学生发展的整体观;(3)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70年代后,罗杰斯继承了他的理论,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他认为:在培养目标上,他主张教学的目标应该立足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人真正成为自由独立、有主见、适应性强、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知识对学生的个人意义,强调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的适切性;在课程、教学的实施中,强调学生亲自体验各种经验,形成自我概念和独立自主的个性;在课程、教学的评价上提倡学生的自我评价、主张评价方法的多元化;倡导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他认为学习是师生之间、班级成员之间交往、影响的过程,因此教学的成败不在于教学的专业知识、技巧,而在于人际关系、情感态度,因此教学应该以真诚、民主的态度与学生坦诚相见,尊重学生的选择。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答:(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特点:过程模式强调知识与活动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即知识与活动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这种价值无须依赖于外在的什么目标而存在。因此课程的设计不一定要从确定目标开始,设计课程时必须考虑激发学习者的内在动机,并优化学习的背景或环境,使其在与环境的互动及问题解决中提高认知水平。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假设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做很好的调整,这种预想有些脱离现实。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答:(1)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2)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3)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4)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5)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不足的是:(1)受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只重视课程具体方面的改进,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效率、预测和控制,尤其重视实现目标的手段,忽视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2)对课程问题采取了一种实证主义的态度,课程内容大多只叙述“如何”的知识,教学只是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让给受教育者;(3)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技术性”的过程,过分强调其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忽视学习者这一人的因素。

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

答:功能主要有:(1)导向功能;(2)控制功能;(3)激励功能;(4)评价功能。设计步骤是: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目标的系统化、层次化。

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答:课程的目标体系包括:(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过程与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10、谈谈你对课程与教学概念的理解。

答: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文化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执行的计划。它包括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有一套具体实施的策略,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同时又将实施的过程看作是课程的一组成部分,课堂情境中发生的事情,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标志着课程实际达到的水平。

广义的教学是指教者指导学习者进行的一切有目的的学习活动。狭义的教学是指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活动。

11、目前对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哪几种认识?

答:主要有三种:(1)独立论。认为课程、教学相对独立,互不交叉。代表人物有布鲁纳、蔡斯、坦纳夫妇等;(2)包含论。分两种:一是课程包括于教学,代表是建国初的中国学者;一种是教学包括于课程,代表是泰勒、比姆等;(3)相互影响论。认为教学决策在课程决策之后,并且在教学决策付诸实施与评价之后,根据成效可以修正课程决策,这一过程周而复始,永不终止。

12、课程与教学论作为一个领域,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哪些方面?

答:主要包括:(1)课程与教学的哲学(主要研究:价值、信念和特殊的取向问题);(2)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心理学、哲学、社会与文化等理论);(3)课程与教学的设计(主要研究:课程设计的目标确定、内容范围、深度和顺序安排、评价方式等;教学设计的目标确定、策略与方法的选择、评价与测量等);(4)课程与教学的目标(主要研究:含义、分类、依据、表述、取向、一般模式等);(5)课程与教学的内容(主要研究:选择原则与依据、组织原则、组织方式等);(6)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主要研究: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因素、层面与水平、策略、如何实现成功等;教学的过程);(7)课程与教学的评价(主要研究:评价的意义、类型、功能、模式及其具体的方法等)。

13、简述哲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答:哲学主要从三方面对课程与教学产生影响:(1)教学目的与课程、教学。教育目的是一种教育理想,在这种理想中隐含着人们对理想的新人的构想,隐含着人们对教育在社会中作用的理解,而课程与教学就是这种理想具体的、现实的体现。对于“教育是什么”“人是什么”等哲学问题的不同理解,使人们坚信不同的课程、教学目的,不同的目的便有不同的课程、教学现实,有不同的学生智能结构。课程、教学的目的论难以统一,这为课程编制、教学过程带来困难。(1)价值观与课程、教学。课程与教学的价值就是学生、教师、社会凝结在课程与教学中的教育元素的需要、判断与取舍。由于课程、教学的主体多元化,导致主客体需求关系之间复杂化、多样化。对于这种需求的认识,持不同哲学倾向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不同的哲学观就的不同的课程、教学的观念。(3)知识论与课程、教学。知识论与课程、教学的关系更为直接,人们对知识的看法明显地反映在课程、教学之中。如:理性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推理的完备;经验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外部实证。重视学生的观察、思考能力、重视实用性、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实用主义知识观强调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

存在主义知识观认为学校不应该为学生规定一成不变的课程,任何学科知识的价值都取决于学生主观上对他们的感受、吸收和利用的程度;后现代课程观认为知识是动态的、开放的、自我调节的、在课程中,没有人拥有真理,每个人都有权利要求被理解,课程应该是开放的、整合的、变革的体系。14、比较课程设计和课程编制的异同。

答:课程编制,也有人称为课程开发或课程发展。一般认为其在含义上比课程设计要丰富,通常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阶段;面课程设计只包括课程目标的确定和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两个阶段。课程编制从某种程度上说永远不能产生出一个最终的结果,总是处在不断的修订之中。因此,课程编制更多表现为一种由诸多人员参与的工作方式;而课程设计是有了终成果的,譬如一种课程标准及教材编写完毕,我们可以说完成了一次课程设计,但它在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成果。我们把长期。几经修订的课程建设称为课程编制,而其中每一次阶段性的完成称为课程设计。

15、概括各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主张,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点和不足。

答:(1)目标模式。在这一模式的课程设计中,目标受到高度的重视,在整个课程设计中,目标起到了统领和核心的作用。优点是:目标模式是合逻辑的、合科学的,可以提高目标指引下的活动的效果,是合乎民主需要的,合乎教育的要求的,具有组织和连贯的力量。不足的是:此模式在本质上含有管理控制的意图,这不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自主性的发挥;对目标的分析多指向可预期的目标,而对非预期目标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行为目标的叙写方式顾及到了可表现行为的学习,而事实上很多学习最终并不一定表现为外显的行为。(2)过程模式。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强调教育的方式而非教育的内容,重视学习者主动学习;二是将重心放在教学的环境和经验的重组上。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难以把握。而且,此模式对教师提出很高的要求,预想有些脱离现实。(3)集体审议模式。主张课程探究方式要从“理论”的模式转向“实践”的模式。根据实践的需要对诸多的有关理论进行择宜,指导课程的四个基本要素的组织。优点是:使理论与实践在课程设计中达到更有效的结合;教师参与课程设计有助于增强课程的适应性;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足的是:该模式过于强调“各种实践情境的独特性”,对是否能够存在一般的、可靠的理论持怀疑态度,最终会滑入对主义的泥坑里去;其倡导的“择宜”实质上是对各种理论的折中调和,容易造成思路上的混乱;集体审议,由于各人的背景不同很难取得一致的意见。(4)自然设计模式。对课程设计中手段和目标的关系做了重新的思考,其具体操作过程包括三个步骤:明确设计课程的基本立场,对设计进行深思和反省,具体设计。自然设计模式十分注重课程立场上的不同,课程设计人员由于课程立场的差异,一开始很难达成一致,需要反复地讨论、协调,制定种种变通方案。实际成效,还有待实践检验。

16、你认为理想的课程设计模式应该具有哪些特征?

答:应该具有如下特征:(1)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之上;(2)构建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点。

17、简述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类型。

答: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为: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取向三种类型。

18、试论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

答: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程序是:(1)目标分解;(2)任务分析;(3)起点确定;(4)目标表述;(5)目标的系统化、层次化。

19、什么是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课程与教学目标,在课程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应怎样对待这三种目标模式?

答:(1)生成性目标是英国著名课程论家斯坦豪斯的理论,他认为生成性目标不是由外部事先规定的目标,而是在教育情境之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目标,它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过程,而不像行为目标那样重视结果。生成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2)表现性目标是美国课程学家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指在教育情境的种种遭遇中每一学生个

性化的创造性表现。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3)三种目标模式各自有其存在的价值,不是一定要用生成性、表现性目标替代行为目标,因此,我们应这样处理:首先,课程与教学需要有目标,而且这个目标要符合国家的教育目的、学校的培养目标;其次,任何一种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都不能教条化。行为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评价,对于学习以训练知识、技能为主的课程内容较适合。生成性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能力的差异,强调目标的适应性、生成性,而表现性目标则关注学生的创造精神、批判思维,适合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程安排。

20、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答:课程内容的选择主要有三种取向:(1)课程内容即教材。特点是: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特点是:课程往往是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的经验相联系的、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特点是: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强调活动是人的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各因素的关系。

21、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应遵循的原则有:(1)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2)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及兴趣;(3)注重内容的基础性;(4)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22、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3)影响的持久性;(4)结果的难量化性。

23、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答:(1)统筹规划,集中管理;(2)转变观念,注重体验;(3)师---师合作,有效指导。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的主要原则有:(1)统筹规划,集中管理。综合实践活动属于校本课程,学校要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统筹设计,以便综合实践活动能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是开放的,学校必须从开发、实施到评价对其实行集中管理。(2)转变观念,注重体验。综合实践活动从学生的培养方式、生活存在的方式的角度出发,要求恢复学生们学习过程的体验性,重视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3)师师合作,有效指导。综合实践活动强调教师团队集体的合作,体现在学年内教师、不同学科教师、校内与校外人员的有机合作,不同学年之间教师的有机合作。

24、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答:(1)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2)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3)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单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入评价体系之中;(4)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更为复杂,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

25、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的异同。

答:相同点:(1)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2)在实施的过程中都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或改变的。不同点:课程实施的互调适是实施前就已经确定课程,只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者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己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课程的参与制定观则认为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它是将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

26、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答:(1)认真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2)认识课程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4)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5)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的时间;(6)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

27、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

答:(1)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中坚力量。(2)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更多地通过校长对学校的特定管理方式所形成的学校管理特色体现出来;(3)学生是校本课程开发直接面向的对象,准确把握学生的需求与个性特点能增强校本课程的生命力。家长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校本课程的接受与认同,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及技术资源的支持等;(4)课程专家是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咨询者、指导者和协助者。

28、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答:(1)体现教育的服务性;(2)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3)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4)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5)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6)要求教师转变角色,在课程的实施与评价中都要发挥骨干作用。

29、课程内容的选择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答:影响因素主要有:(1)课程目标;(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3)社会发展需要;(4)课程内容本身的性质,包括:重要性、实用性、正确性等。

30、课程有哪几种类型?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答:目前,我国典型的课程类型主要有:(1)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又叫学科课程,它根据学校教育目标、教学规律和一定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分别从各门学科中选择部分内容,组成各种不同的学科,彼此分立地安排它们的教学顺序、教学时数和期限。分科课程强调各门课程各自的逻辑关系,教学以各个学科知识为中心分科进行。综合课程又称统整课程,是指把若干相邻学科内容加以筛选、充实后按照新的体系合而为一的课程形态。它针对分科课程分科过度精细的学科化倾向,力主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以适应科学技术发展日益综合化的需要。(2)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或经验课程相对应,是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的一种课程,它以人类对知识经验的科学分类为基础,从不同的分支学科中选取一定的内容来构成对应的学科,从而使教学内容规范化、系统化,具有知识安排的逻辑性、系统性、完整性的特点。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学科课程相对,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活动而实施的课程。活动课程具有过程的实践性、活动的自主性、内容的开放性、形式的多样性几个特点。(3)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必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法定性地要求全体学生或某一学科专业学生必须学习的课程种类。它具有强制性的特点。选修课程是指一个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里法定的,学生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选修课程是为适应学生个性差异而开发的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或者说是学校课程表内列入的所有有组织的活动。其显著特征是计划性。隐性课程也叫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是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具有隐含性。

31、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哪些?

答: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括:(1)信息技术教育;(2)研究性学习;(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4)劳动与技术教育。

32、简述新课程结构调整的原则。

答:新课程结构调整原则是:(1)综合性原则(以分科课程重新整合);(2)均衡性原则(各课程类型、具体科目、课程内容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例);(3)选择性原则(选择适宜课程,加强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设置与实施,实现课程结构的弹性化)。

33、课程实施研究有哪几种取向?分析各自的特点。

答:(1)课程实施的忠实观。特点:A、这种研究取向假定所期望的课程改革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计划的。课程的评价就是确定课程设计预期的结果是否真正达到。B、这种研究取向是将课程作为现成的、人们已经确定的、固定不变的一套有待实行的材料;C、这种取向指导课程实施的研究,所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以量化为主。(2)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特点:A、这种取向是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互动调适是一个由课程设计者和执行课程的人共同对课程进行调适的过程;B、这种研究取向将课程看成是可以调整和改变的。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条件和自已对课程的理解,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3)课程的参与制定观。特点:A、这种研究取向认为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

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育实践的结果;

B、这种取向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制定课程中的作用。

34、课程实施包括哪几个层面的改变?

答:包括五个层面的改变:(1)教材的改变。包括:与新课程方案相适应的内容、编排顺序、呈现方法、教学方法等改变;(2)组织方式的改变。包括:学生的分班与分组的安排、空间与时间的安排、人员的分配等方面;(3)角色行为的改变。教师从权威、知识的拥有者转变为教育的组织者、参与者与合作者;(4)知识和理解的改变;(5)价值的内化。实施者将新课程提供的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35、分析课程实施的不同策略的特点。

答:课程实施的策略主要有:(1)从上而下的策略。此策略是以国家和地区为中心。采取这咱策略来实施课程变革,要求学校中的其他因素要与改革相一致。这种策略通常包括两种模式:调查与发展模式、多因素策略;(2)从下而上策略。这种策略的典型模式是综合发展模式策略。该策略是以当地存在的问题或教师所关心的问题为起点进行变革的;(3)从中间向上的策略。该策略认为学校是改革的最适当的单位,以学校作为改革的起始单位,推动改革的进程。

36、要创造成功的课程实施条件,必须考虑哪些因素?

答:(1)认真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2)认识课程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3)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4)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5)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的时间;(6)对课程实施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

37、推动新课程实施的策略有哪些?

答:(1)调动多方力量参与课程实施;(2)开发与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3)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培训;(4)加强指导,及时评估,稳步推进实验研究。

38、什么是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有什么重要意义与作用?

答:课程管理是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课程管理的意义和作用是:(1)课程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证;(2)课程管理既能从全局上控制课程系统的整体运行,又能在细节上调节好自身的运转,实现课程系统的优化运行;(3)课程管理能以“软”的形式提高课程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

39、世界各国的课程管理大致有几种模式?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课程管理的模式主要有:

(1)中央集权型模式,是由中央统一课程标准,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纲,确定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等。强调课程的同一性和统一性,强调所有地区、所有学校都设置相同的学科、运用相同的评价标准,甚至有的国家要求使用相同的教材,使用相同的课程表。优点是:A、通过统一的教育标准,保证基础教育质量;B、中央集权管理模式能够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C、统一课程管理模式有益于保证文化的统一,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D、此模式便于国家对各地区的教育进行管理控制;E、具有提高一些重大的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效率,保证教育的投入及投入的专项专用。不足:A、它不能适应地区之间经济上、文化上的悬殊差异;B、过分的集中不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C、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不利于教育民主化、科学化的进程;D、高度集中的课程管理模式要求的过度统一性削弱了教育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2)地方分权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在这种模式下,各地区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可以有上百种备选教材、上百种选修课。优点:A、它充分考虑了地区、经济、文化差异,使课程能与地方的经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力地实现教育的服务功能;B、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下,管理权力下放,地方、学校享有较大的自主权、选择权,有利于调动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发挥地方与学校的创造性;C、地方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下每一个地区、每一所学校都努力使本地本校的课程运行高速效、达到局部最优化,这些优化的局部有机组合起来就能使整体课程系统高速高效地运行;D、地方要权的课程管理模式体现了教育的民主化、科学化;E、地方分权的管理模式能够保证教育实际上的平等。不足:A、它采取分权管理,全国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则一种全国范围的最基本的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各地各校培养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整体教育质量受

到影响;B、由于是分权管理,管理主体多元化,管理范围、内容深广,很难进行总体上的认识,很难及时准确地把握整体课程系统的运行信息,不利于国家对教育的宏观上的统一控制和管理;C、由于中央很少控制,大多是地方或学校自由自主进行课程实践,因而长时期实行这种模式容易导致系统运行的失控,形成无政府状态,进而造成教育上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3)混合型模式。就是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它力图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灵活化和弹性化,通过统一必保证国家的教育基本质量水平,而且通过灵活性和弹性化满足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需要。

40、我国的课程管理是什么样?应该如何改革?

答:我国的课程管理是实行中央、地方、学校的三级管理模式,并取得了一些初步的成果,但仍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改革的方向应呈现如下的趋势:(1)民主化趋势。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走向融合,管理的参与主体注意吸收各方面的代表,扩大学生对课程的选择权等;(2)规范化趋势。课程管理要法制化和专门化;(3)多元化趋势。主要是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和管理层次的多元化;(4)弹性化趋势。如针对地区的弹性化、针对学校和学生的弹性化等;(5)整合化趋势。一是指课程管理实践中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种策略与手段的协调配合与系统整合;二是指对课程管理研究的整合;三是把课程管理实践与课程管理研究相整合。

41、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主要包括:参与者因素与环境因素两大类。其中,参与者因素包括:(1)教师的开发态度、开发技术、合作精神和研究素养等因素;(2)学校领导者与管理者的管理方式;(3)学生的兴趣、需要和家长的认可和支持等因素;(4)课程专家的技术指导和帮助;(5)教育行政工作者的支持和引导;(6)社区团体和群体的支持和认可等。环境因素包括:(1)中央、地方、学校各层次的物理环境;(2)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等软性环境。

42、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

答:这种观点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教学过程看作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

43、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

答: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学习书本知识是把前人的认识变成自己的知识的过程,但不能从书本到书本,脱离实际地学习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经验的重要基础和必要的条件。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44、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

答:教学过程的特点:(1)双边性;(2)认知性;(3)实践性。主要矛盾:(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5、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

答: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使学生的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知识。操作程序: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46、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

答:(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47、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

答:道尔顿制出现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它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行。这是一种典型的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48、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

答:基本特征:(1)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2)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

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5)有利于进行教育管理和教学检查。缺点:(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3)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4)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5)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49、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

答:(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包括:明确的行为标准,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教学策划,和谐的师生关系;(2)运用建设性的课堂环境;(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如: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等。

50、简述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

答: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目标、完成课程内容必不可少的途经,研究教学过程的意义是:(1)可以丰富课程与教学的理论;(2)可以指导课程和教学的实践,发挥教学过程的探索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等的功能,真正实现教育目标的基础和保证。

51、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哪些要素?它们的关系是怎样?

答:教学过程的要素包括:“三构成、三影响”,三构成包括: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影响包括:方法、目的和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的活动,师生关系是双向的、平等的,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构成要素和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承、相互作用的。

52、你怎样理解“没有教学过程的矛盾存在,教学就不能称其为教学,没有教学过程的动力,教学过程就难以维持”?

答:教学过程得以展开是由教学过程的矛盾和动力决定的。(1)教学过程是由三种主要的矛盾贯穿其中,是在三种矛盾的作用才能完成整个教学的过程。它们是: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没有教学矛盾过程,就没有教学活动的产生。(2)教学过程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动力,这些动力主要是由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构成。内部动力是指启动教学过程的力量来源于教学主体,即学生的学习兴趣、需要、爱好等,也就是学习的动机。外部动力是指启动教学过程的力量是外部发起的,如外部的奖励、社会要求等。没有动力,就启动为了教学过程,也就是没有教学。

53、教学过程有哪些主要规律?

答:规律主要有:(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3)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4)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

54、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1)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6)统一要求与困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55、简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定义。

答:教学模式是指建立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教学思想基础之上,为实现特定的教学目的,将教学的诸要素以特定的方式组合成具有相对稳定且简明的教学结构框架,并具有可操作性程序的教学范型。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57、简述国内主要的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选一种教学模式加以述评。

答:国内主要的教学模式有:(1)传递---接受教学模式;(2)自学---发现教学模式;(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4)情境—陶冶教学模式;(5)示范---模仿模式。(举例略)

58、简述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并任选两种教学模式比较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答:国外主要的教学模式有:(1)程序教学模式;(2)概念学习教学模式;(3)掌握学习教学模式;(4)“非指导性”教学模式;(5)“合作教育”教学模式。(选择并举例说明)

59、简述国内外常用的教学方法,并任选一种国外的教学方法加以述评。

答:国内常用的教学方法:(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述、讲解、讲演)、)谈话法(或问答法)(复习谈话、启发谈话)、读书指导法(指导学生预习、复习、阅读参考书、自学教材等);(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感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操练习、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研究法。

国外流行的教学方法:(1)发现式教学法;(2)范例教学方法;(3)“掌握学习”教学法。

60、选择应用教学方法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几个选择的原则:(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2)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

61、述评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阶段。

答:教学组织形式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1)个别化教学组织为主的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早期,个别教学由于其自身的弱点,难以完成系统化、程序化传授知识的任务,教学效率不高。(2)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组织阶段:17世纪后,由夸美妞斯提出。由于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提高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提高了教学效率,因而逐渐为各国采用。(3)改造班级授课制阶段:19世纪初开始。主要观点有:贝尔----兰卡斯特制、道尔顿制、文纳卡特制、分组教学制、特朗普制、开放课堂等。

62、提高课堂管理的效率,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答:(1)采取课堂时间的优化策略:A、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B、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C、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D、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2)采取优化课堂气氛的策略:A、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B、与学生平等相处;

C、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过程;

D、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

E、加强师生互动。(3)采取课堂问题行为处理的策略:A、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B、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C、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

63、现代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具有怎样的作用?

答:(1)学生接受的教学信息更加一致,教学信息传递更加标准化;(2)教学活动更加有趣;(3)提供感性材料,加深感知度;(4)提供有效的交互;(5)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质量;(6)有利于个别化教学;(7)可以促进学习者的“发现”和“探询”活动;(8)促进教师的作用发生变化;(9)促进特殊教育的发展;(10)扩大教育规模。

64、为什么说应用与选择教学媒体应考虑学生的特点?

答:因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比如:小学生应选择生动形象、重点突出、色彩鲜艳的媒体进行教学,最好配以动画。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的根括和抽象的能力发展起来,为他们选用的教学媒体就可以广泛一些,传递的内容则增多了分析、综合、抽象、根括,增加了理性认识的分量。另外,在两种效果接近的媒体中进行选择时也可以适当考虑学生的习惯和爱好。

65、基本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有哪些?

答: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1)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2)校园网;(3)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

66、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答:教学艺术的特征是:(1)创造性(表现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2)形象性(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绘画、音响等形式);(3)情感性(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4)审美性(教学内容的科学美和教学表达的形式美)。

67、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什么?

答:教学语言艺术的意义是:(1)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2)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3)教学语言艺术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68、什么是副语言?

答:副语言一般由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构成。辅助言语是语言的非语词方面,它包括:音质、音量、音调等。

69、简述CIPP评价模式。

答:即背景、输入、过程、成果和英文第一个字母的缩写。这种评价模式是由斯塔弗尔比姆等人提出。他认为,评价不应该局限于目标达到的程度,而应该为课程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CIPP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及成果评价组成,这四部分也是这种评价模式的评价步骤。

70、什么是发展性评价?

答:发展性评价的基本内涵是:(1)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2)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3)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4)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5)评价方式多样化;(6)评价主体多元化;(7)关注发展过程。

71、课程评价模式主要有哪些?

答: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1)目标评价模式;(2)外观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4)自然探究评价模式。

72、叙述教学手段的历史发展阶段。

答:主要经历了:(1)非语言表达阶段;(2)口头语言阶段;(3)文字书籍阶段;(4)直观教具阶段;(5)视听媒体阶段;(6)高新技术阶段。

73、现代教学手段包括哪些?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答:现代教学手段包括:(1)光学媒体。功能:能使学习者在静止状态下观察扩大了的图像;能放大显示某些演示实验、标本、实物、图片;放映时间可长可短,一般不受限制;易于制作教材;投影片可以代替黑板。(2)音响媒体。功能:能记录、储存声音,根据需要可随时重放;能将声音放大、扩大教学范围;传递信息快,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可以对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声源录制的声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创造出新的音响环境;音响资料可以长期保存。(3)文字图像媒体。功能:快速传递教学信息。(4)视听媒体。功能:能同时提供视觉、听觉两方面的信息;能以活动的图像逼真、系统地呈现事物及其发展变化过程;能调节事物或现象包含的时间因素,将缓慢的变化与高速的动作清楚地显示出来;能放大或缩小实物影像;能重新构造现实,去掉非本质因素,将事物的本质用明白易懂的形式呈现出来;具有快报性、同时性和广泛性。(5)综合媒体。功能:能长期储存并提供大量教学资料,供师生随时检索;能把学生的反应记录下来,进行综合分析,并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具体的指导;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学条件,使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能力进行学习;能在不影响他人学习的情况下,进行个别学习;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

74、在教学活动中选择教学媒体的一般原则和依据是什么?

答:(1)依据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3)依据学生变量;(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性。

75、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形式主要有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应用形式的适用条件和适用性。

答:现代教学媒体的应用形式主要有:(1)基于视听媒体技术的教学形式。包括:利用广播电视系统进行系统教学、利用插播教学片辅助教学、运用电视录像媒体进行示范教学。这种教学形式的应用条件是:具备视听媒体技术,如:幻灯、广播、录音、电视、录像、语音实验室等视听设备。适用范围较广;(2)基于卫星通信技术的远程教学形式。即卫星电视广播,如:中国教育电视台;这种教学形式适用于具备卫星通信技术及设备学校。(3)基于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形式。包括两种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教学模式。适用于具备计算机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学校;(4)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形式。包括三种模式: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校园网络、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适用于具备教室网络、校园网络和因特网络技术和设备的学校;(5)基于计算机仿真技术的“虚拟现实”教学形式。现仅用于军事、医学实习、仿真试验、体育训练、特殊教育等领域。

76、什么是教学艺术?教学艺术的特点和功能有哪些?

答:教学艺术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语言、动作、表情、色彩、音乐等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性地组织教学,使学生在愉快中高效率进行学习的精湛技巧。广义的教学艺术是指教学各组成部分的艺术,而狭义的教学艺术是指课堂教学艺术。

特点是:(1)创造性(表现在:教学准备、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中);(2)形象性(借助语言、表情、动作、绘画、音响等形式);(3)情感性(体现在:教师的教、学生的学);(4)审美性(教学内容的科学美和教学表达的形式美)。

功能:(1)具有认识和发展功能;(2)具有启迪心智、促进发展的功能;(3)具有教育功能;(4)具有审美功能;(5)具有重视师生的双向交流功能。

77、教学语言艺术的特点和类型有哪些?

答:特点是:科学性、教育性、启发性、口语化、趣味性。类型主要有:叙述性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8、非语言艺术的作用是什么?教学中常用的非语言有哪几种?

答:作用:(1)辅助有声语言;(2)替代有声语言;(3)美化教师形象。在教学中常用的非语言主要有:(1)副语言。包括:辅助言语(音质、音量、音调)、类语言(哭、笑、叹息、呻吟等);(2)面部表情(自然大方、温和适度、宽容大度);(3)眼神;(4)体态(头语、手势、站姿、走姿等);(5)空间距离语。

79、导课作用和类型是什么?

答:导课的作用是(1)有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2)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3)有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4)有助于明确学生学习目的。导课的类型主要有:(1)直接导课;(2)故事导课;(3)创设情境导课;(4)悬念导课;(5)新旧知识联系导课;(6)解释题目导课;(7)演练导课;(8)设疑导课。

80、结课的类型有哪些?

答:结课的类型主要有:(1)自然式;(2)归纳式;(3)悬念式;(4)回味式;(5)比较式;(6)练习式;(7)拓展延伸式;(8)激励式。

81、板书的种类有哪些?板书在教学中起什么样的作用?

答:板书的种类主要有:(1)要点式板书;(2)语词式板书;(3)线索式板书;(4)图示式板书;(5)阶梯式板书;(6)对比式板书;(7)总分式板书。板书的作用是:(1)体现教学内容的精华;(2)综合体现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3)板书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途经。

82、如何才能在教学中发挥板书的功能?

答:(1)依据板书艺术的要求进行教学板书。要求主要是:A、板书设计要准确、实用;B、板书设计要布局合理、主次分明;C、板书形式要多样;D、板书要配合讲解、适时呈现;E、板书要规范等。(2)教学中的板书要体现板书艺术的特点。主要是:注意板书的趣味性、示范性、直观性和启发性。

83、如何正确评价和发挥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

答: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

84、简述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与对象。

答: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包括:(1)教育行政部门;(2)学校管理人员;(3)教师;(4)学生;(5)家长;(6)社区。对象包括:(1)课程方案评价;(2)教学过程评价;(3)教师评价(包括: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工作表现与绩效);(4)学生评价;(5)课程资源评价;(6)课程与教学管理评价。

85、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哪些?

答: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1)目标评价模式;(2)外观评价模式;(3)CIPP评价模式;(4)自然探究评价模式。

86、如何实施课堂观察?

答:一般要考虑:(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2)选择观察的方法;(3)准备观察用具;要注意的问题:(1)要做好观察记录;(2)要保持敏锐性;(3)科学地解释观察的资料。

87、课程评价改革的要点是什么?

答:关于课程评价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

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使教师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的情况、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评估,调整课程内容,改进教学管理,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88、有关学生评价的新理念是什么?

答:新课程强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评价方法上,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即关注过程性证人,及时发现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激发其内在发展的动力,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获得发展,实现个休价值。

89、教师评价的改革有哪些?

答:对于教师的评价要遵循发展性原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教师的职业道德、对学生的了解和尊重、教学实施与设计以及交流与反思等。一方面,以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来评价教师工作业绩,另一方面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与需要。评价方式方面,强调以自评方式来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

90、课程与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目标取向的评价”正在被“过程取向的评价”和“主体取向的评价”所超越;(2)评价功能由过于注重鉴别和评定转为注重激励和发展;(3)评价的多元化。包括: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结果的多元化。

四、论述题:

1、分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参考要点:

主要研究方法有:

1、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艰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从中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特点:现实性、实用性、较强的可信度。作用:(1)揭示课程与教学领域中现实存在的问题;(2)总结、推广先进的思想经验;(3)服务于教学管理、预测。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课题;(2)选择调查方法;(3)选取研究的对象;(4)制定调查计划;(5)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6)进行准备性调查;(7)修订调查工具和调整被试;(8)进行正式调查;(9)统计资料;(10)撰写调查报告。

2、观察研究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特点:目的性、客观性、能动性。作用:(1)有助于研究课题的选择和形成;(2)检验原有理论观点和正确性。基本程序:(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2)搜集文献资料;(3)编制观察提纲;(4)实施观察;(5)收集记录资料;(6)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3、实验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理论和假设,确定研究的目标,通过人工的方法控制教育现象的某些因素,有计划、有步骤地观察教育现象,从而探索某种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作用:(1)检验现有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先进性,并改进教育教学的过程与方法;(2)为发展和揭示新的教育特点和规律提供必要的基础;(3)对引进的教育理论进行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4)为新的科学理论进行检验、变通、改造与发展。基本程序:(1)确定研究的课题;(2)选择实验设计;(3)制定实验方案;(4)实施实验方案;(5)数据的整理和分析;(6)撰写实验报告。

4、人种学研究法,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是为特定情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特点:(1)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2)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3)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作用:(1)人种学研究注重前后关系,最适于教育问题的调查;(2)课程与教学领域中,有许多问题适合于人种学研究。基本程序:(1)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2)收集资料;(3)分析;(4)得出结论。

2、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参考观点: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主要体现在:(1)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何种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2)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社会影响因素是透过课程内容、教师的观念等形成课堂上的价值观念。这种观念影响关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过程,影响着课堂组织的形式和人际关系。

3、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的特点。

参考观点:1、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2)体现基础性与探索性;(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4)加强课程的综合化;2、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1)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

4、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参考观点:(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基本上全国统一,实行集中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指导,表现在全国共用一个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一个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具体特点:(1)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2)课程结构中偏重学科基础课程;(3)课堂教学过程过多地依赖教材;(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允许少数地方自行设计课程计划(如:上海、浙江),鼓励一些大学科研机构编写不同版本的教材,开始实行“一纲多本”。(三)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标志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特点:(1)课程设计取向上的特点:以学生发展为主,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2)课程设计体制、模式上的特点:(1)建立在较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2)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内体;(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模式的优长。

5、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参考观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目标是: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以下的思想为指导:(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2)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3)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规定。

新课程目标具有时代的特征:(1)继承了传统与面向未来;(2)有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的特色;(3)能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新课程目标形成了体系。包括:(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6、试评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的体系。

参考观点:卢布姆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技能领域”。其中,“认知领域”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情感领域”分为接受、反应、价值倾向、价值组织、价值体系等;“技能领域”分为知觉、准备、有指导的反应、机械动作、复杂的外显反应、适应、创作等。

7、试论述心理学对课程与教学的影响。

参考观点:心理学主要从如下两个方面对课程与教学产生影响:(1)心理学对学习观的影响。传统的学习观是以洛克的形式训练说为主的,随着近代科学技术和工业革命的发展,20世纪桑代克运用心理实验彻底推翻了形式训练说。他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是经过反复尝试与错误直至最后成功的过程。后来,德国格式塔学派、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说对学习观也产生了

越来越大的影响;(2)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A、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是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他们的选择应该受到重视;B、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学生的发展应该是知识、技能、情感、心理品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C、师生之间的平等观。师生间的交往是平等的、民主的,成功教育是保护个性的教育、快乐的教育。

8、谈谈你对“教师参与课程设计”的看法。

参考观点:(1)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课程基本上全国统一,实行集中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指导,表现在全国共用一个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一个教学大纲和一套教材。

由于规定得过细过死,限制了学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人创造性和选择的余地,学校和教师几乎没有自己选择教学内容的机会。教师对教材产生依赖性,教师很少对教材上的内容和方法产生怀疑,更少去结合教学的实际自行设计教学内容。这样,严重束缚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创造力,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2)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逐步实行“一纲多本”“一标多本”的策略,课程设计的主体也吸收了教学第一线的教师参加,使课程设计适应了不同地方、不同的学生发展水平的教学需要,充分发挥了教师的教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渗进了教师的教学体验,这既有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从整体上对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基础。(3)教师参与课程设计,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课程的设计过程也是教师的学习过程,有助于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9、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基础教育新课程目标的认识。

参考观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新课程的目标是:基础教育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的要求:(1)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2)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3)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4)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5)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6)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7)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新课程目标的制定与实施必须以以下的思想为指导:(1)邓小平的“三个面向”;(2)江泽民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3)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规定。

新课程目标具有时代的特征:(1)继承了传统与面向未来;(2)有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的特色;(3)能全瞻社会又关爱个体。

新课程目标形成了体系。包括:(1)基础知识、基本技能;(2)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等。

10、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

参考观点: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主要有:(1)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纵向组织是从已知到未知、从具体到抽象;横向组织即是打破学科的界限和传统,教学内容趋向多学科的综合化。(2)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逻辑顺序是指根据学科本身的系统和内在的联系来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是指按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来组织课程内容。现实的趋向是学科的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的统一。两者结合的要遵循的原则是:年级越低越适合心理组织,年级越高越适合学科的逻辑组织;可以由容易学习的内容开始,再逐渐导入富有意义的课程内容;先概述通论,再演绎分论,最后加以归纳总结。(3)直线式和螺旋式。直线式是把一门课程内容组织成一条在逻辑上前后联系的直线,前后内容基本上不重复;螺旋式是指用某一学科知识结构的“概念结构”配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促进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的一种课程发展与设计;两种方式各有利弊。

11、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参考观点:影响因素主要有:(1)改革本身的因素。包括: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改革本身的复杂性;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2)学校内部的因素。包括:校

长对改革的观念和理解;教师自身素质、观念的转变、教学方式的改革等;(3)学校外部的因素。包括:社区与家长的影响;政府部门的影响;社会团体的影响等。(适当举例)

12、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

参考观点: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经历了一个中央统一集中管理到中央地方二级管理,再到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过程。(1)1949年到20世纪80年初期,我国基本上实行中央对全国的课程教材统一管理的模式,全国实行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与教材;(2)1992年确立中央、地方二级课程管理的模式;(3)1996年正式确立中央、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模式。

目前,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开始实验,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课程实验区可根据地区特点制订地区课程开发指南,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

新的课程管理体制的确立,只是为了课程管理实践勾勒了一个大致的框架,真正落实时还要依靠具体的管理政策、管理手段、管理策略的支持,而我国目前这方面的关注与研究较少,因而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比如:我国的课程管理手段包括行政命令、部门规章、考试和督导等多种形式,但实质上,它们都属于指挥类限制性管理手段,缺少服务性、咨询性、经济市场类、网络等手段,课程管理手段单一、陈旧。同时,相关的管理手段和政策措施的没有为一线课程实践者及社会大众真正理解与接受。因而,影响了新课程的实施效果。

13、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参考观点:

软性环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

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

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作用和制约作用。(1)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等。(2)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14、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

参考观点:校本课程开发的支持政策主要有:(1)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开发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2)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3)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4)课程专家的支持策略;(5)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适当举例)

15、结合实际说明通过何种方式能实现课程的整合?

答:课程的整合方式主要有:(1)以科目整合。主要是针对学校科目割裂知识的弊病,立足于学科,为的是建构学校科目之间的有机联系。它从外在的角度把知识进行整合,力求给儿童以整合的知识体系;(2)以儿童为中心进行整合。也就是把重点放在儿童上,一切从儿童兴趣、心理特点和要求出发进行整合和设计课程;(3)从科目和儿童心理的统一来进行课程整合。在构建整合的科目结构的同时,也注重儿童的兴趣、特点和要求,对课程内容同儿童的生活经验也进行了整合。(适当举例)

16、举例说明螺旋式课程设计的特点。

答:螺旋型课程实质上就是在课程内容组织上采取螺旋的排列方式。这种方式按照学习的巩固性原理,在相邻的两个以上主题、单元、年级或阶段里安排基本相同但深度或广度不同的内容,以便让学生逐步深入地学习某门课程或某门课程的一个方面。例如: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安排,为了让学生掌握概率的知识,在小学低年级设置“可能性”单元,使学生初步了解概率的存在,在高年级设置简单的概率计算课,进而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都涉及概率的知识,但程度逐步加深。这样,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接触相应程度的有着概率的知识,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应用的需要,这就是螺旋型课程的安排方式。(适当举例)

17、结合实际分析新课程实施的成效及问题。

答:初步成效:(1)使用者的普遍接受和认可;(2)教师观念的发生转变。如:教学由原来的单一知识传授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学生由被动的学习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

求知者;从过去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学转变到启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变为平等的朋友等;(3)教与学的方式发生转变。如:教学活动形式更加灵活多样,教师能创设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为学生留有更多的探索和思考的空间等。

18、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

参考观点: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智力在是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慧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的发展。这里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

19、试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

参考观点: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应该考虑以下几个主要原则:(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2)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

20、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

参考观点:(1)缩小班级规模;(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适当举例)

21、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

参考观点:(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2)与学生平等相处;(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5)加强师生互动。(适当举例)

22、列举课堂教学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或所体现的教学规律,说明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

参考观点:(举例并从以下观点中选择部分内容展开论述)

可参考的的教学规律有:(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规律;(2)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规律;(3)教与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4)教学目的、任务和内容受制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价值观念的规律。

可参考的教学原则有:(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3)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原则;(4)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5)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6)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原则。

课堂时间的优化策略:(1)坚持时间效益观,最大限度地减少时间的损耗;(2)把握最佳时域,优化教学过程;(3)保持适度信息,提高知识的有效性;(4)提高学生的专注率,增强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

优化课堂气氛的基本策略:(1)教师具备较高的业务素养,以优化的态度对待教学工作;(2)讲求教学艺术,启发和调动学生主动参与;(3)注重情感投资;(4)及时挽救不良的教学气氛。具体方法:(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2)与学生平等相处;(3)设置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5)加强师生互动

恰当课堂问题的策略:(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包括:明确的行为标准,建设性的课堂环境,良好的教学策划,和谐的师生关系;(2)运用建设性的课堂环境;(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如: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等。

23、分析某一课堂教学片断,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

参考观点:(举例后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展开论述)

国内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有:(1)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2)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参观法;(3)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4)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讨论法、研究法。

国外的主要的教学方法有:发现式教学法、范例式教学法、“掌握学习”教学法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