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计划之医学检验学习计划

工作计划之医学检验学习计划

医学检验学习计划

【篇一:检验科学习计划】

检验科业务学习计划

为进一步提升我科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增强服务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保障医疗安全,现制定业务学习计划如下:参加人员:全科人员。培训时间:中午13-14点。篇二:检验科2015年度业务学习计划检验科2015年度业务学习计划篇三:检验科培训计划表 2014 年检验科培训计划表篇四:七、检验科学习进修培训计划及记录检验科学习进修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为提高本检验科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及更好的开展检验科工作。

三、培训内容:

1、临床检验基础

1.1临床血液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

1.1.1临床全血细胞分析仪的操作、室内质控操作、室间质评

1.1.2临床全自动血仪凝的操作、定标方法、室内质控操作、室间质评

1.2临床体液常规检查的操作方法

1.2.1显微镜镜检浆膜腔积液的细胞形态的分类及鉴别

1.2.2显微镜镜检脑脊液的细胞形态的分类及鉴别

1.2.3显微镜镜检粪便细胞的形态及鉴别

1.2.4显微镜镜检精液的精子成活率及精液内细胞的形态及鉴别

2、临床生物化学检验

2.1学习生物化学及免疫一体机的操作方法及应用

3、临床免疫学检验

3.1临床免疫学检验的操作方法及应用

4、临床微生物学检验

4.1学习临床血液、各种体液的微生物学培养及操作方法

4.2学习各种培养基的使用方法

4.3学习各种细菌的染色体方法

4.4学习药敏试验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四、培训地点:沈阳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盛京医院检验科五|、培训具体安排见下表检验科工作人员进修培训记录档案篇五:医学检验科

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

细则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

息为目的,对取自人体的

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

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

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除医学检验以外还可

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内的

咨询性服务,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因

此医学检验科人员培训包

括医学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养,检验技师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

及应用,熟悉各类自

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

管理。检验医师熟悉内科

临床诊疗技能,在

具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

床诊疗

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咨询。

二、培训专业及培训周期检验技师的培训在医学检验科内部各专业

进行,轮转专业包括临床基础检验、临床化学

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分

子生物学检验和输血检验 7

个专业,轮转完成之后1年内要取得检验技师资格证书。检验医师

的培训除检验技师的培训内容以外,还要在内科范围内包括心血管、肾脏、呼

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 7 个专业轮转学习。并在完成之后1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检验技师培训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 1. 轮转目

的掌握 : 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了

解 :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基本要求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①尿液分析质控≥ 5 次。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 10 例 ; ②精液、

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各种标本≥ 5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

要求 :

①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2 次。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

20 例 ;

②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 5 次 ; ③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 3 种寄生虫病例 ;(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 800 个单词 .2 小时) ; 写一

篇文献综述(≥ 2000 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掌握 : 血细胞发育理论 ; 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 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

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 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 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

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dic 的实验

诊断 ; 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了解 : 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2. 基本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骨髓转移癌、骨髓纤

及血小板膜糖蛋白测定。每项试验≥ 1 次 ; ③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等,每种病例≥ 5 例 ; ④血液肿瘤染色体检查≥ 2 例。

(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细胞形态识别≥ 3 例 ; ②白血病的流式细胞

免疫表型检查≥ 5 例 ;

(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 800 个单词 .2 小时) ; 写一

篇文献综述(≥ 2000 字)。

(三)输血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掌握 : 红细胞血型的相关理论 ; 血

型与输血检查的基本技能 ; 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

应证 ;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了解 : 免疫性血型

抗体产生的机制 ;abo 血型亚型 ; 白细胞血型中关于 hla 的理论

与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

2. 基本要求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①免疫性血型抗体筛查≥ 1 例 ; ②新生

儿溶血病检查

≥ 1 例。

【篇二: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医学检验科专科人员培训计划及实施细则

医学检验科是以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健康提供信息为

目的,对取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生物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等检验的临床医学

二级学科,其实验室工作除医学检验以外还可以提供临床应用范围

内的咨询性服务,包括检验结果解释和为进一步适当检查提供建议。因此医学检验科人员培训包括医学检验技师和检验医师的培训。

一、培训目标

通过培养,检验技师能够正确地掌握临床医学检验的常规检验技术

及应用,熟悉各类自动化仪器的校准、性能、使用、维护、保养及

实验室信息与质量的管理。检验医师熟悉内科临床诊疗技能,在具

备实验室检验技术操作能力的基础上,能够指导实验室检验与临床

诊疗相结合,并为临床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及康复工作等提供

咨询。

二、培训专业及培训周期

检验技师的培训在医学检验科内部各专业进行,轮转专业包括临床

基础检验、临床化学检验、临床免疫学检验、临床血液学检验、临

床微生物学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和输血检验 7 个专业,轮转完成

之后1年内要取得检验技师资格证书。

检验医师的培训除检验技师的培训内容以外,还要在内科范围内包

括心血管、肾脏、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感染性疾病 7 个专

业轮转学习。并在

完成之后1年内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三、检验技师培训内容与要求(一)临床基础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

掌握 : 常用检验项目的原理、方法、方法学评价和临床意义。

了解 :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尿液干化学分析仪的设计原理、结构和使用注意事项。

2. 基本要求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①尿液分析质控≥ 5 次。尿沉渣细胞与管型的标准化定量检查≥ 10 例 ; ②精液、前列腺液、阴道分泌物的检查方法及临床应用,各种标本≥ 5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

①全自动五分群(类)血细胞分析仪的校准≥ 2 次。参数与图形含义及临床病例分析≥ 20 例 ;

②尿沉渣自动分析仪使用及结果分析≥ 5 次 ;

③粪便常见寄生虫及其虫卵的识别≥ 3 种寄生虫病例 ;

(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 800 个单词 .2 小时) ; 写一篇文献综述(≥ 2000 字)。

(二)临床血液学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

掌握 : 血细胞发育理论 ; 血细胞形态及免疫表型的变化 ; 各类贫血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点和鉴别要点 ; 白血病的分型及临床应用 ; 止血与血栓的基本理论 ; 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各种凝血障碍性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 ;dic 的实验诊断 ; 凝血仪检测原理、发色底物法与比浊法测定凝血因子的方法学特点。了解 : 血液流变学的理论及检查结果分析,流式细胞仪的原理及常用参数的意义。

2. 基本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恶性组织细胞增生病、骨髓转移癌、骨髓纤维化及类脂质代谢障碍性疾病等)的实验室诊断。每种病例≥ 1 例 ;

③白血病、淋巴瘤免疫分型等,每种病例≥ 5 例 ; ④血液肿瘤染色体检查≥ 2 例。( 2 )临床实践技能要求 :

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少见类型血液病细胞形态识别≥ 3 例 ; ②白血病的流式细胞免疫表型检查≥ 5 例 ;

( 3 )外语、科研能力要求 : 翻译专业外文文献(≥ 800 个单词 .2 小时) ; 写一篇文献综述(≥ 2000 字)。

(三)输血检验专业 1. 轮转目的

掌握 : 红细胞血型的相关理论 ; 血型与输血检查的基本技能 ; 成分输血的意义及适应证 ; 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病机制及实验室检查。

了解 : 免疫性血型抗体产生的机制 ;abo 血型亚型 ; 白细胞血型中关于 hla 的理论与其在器官移植配型中的意义。

2. 基本要求

3. 较高要求

( 1 )检查项目及例数要求 : ①免疫性血型抗体筛查≥ 1 例 ; ②新生儿溶血病检查≥ 1 例。

【篇三: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

医学检验专业教学计划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新时代建设需要的,具有创新意识,从事临床医学检验的,有较强动手能力的高等应用性专门人才。二、培养规格(一)思想道德方面

1.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努力学习政治理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求实、认真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二)文化业务方面

1.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医学知识、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理论知识,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医学检验工作中的问题。

2.能熟练地进行毛细血管采血和静脉采血,制备各种血液标本,进行各种体液的镜检,辨认细胞。

3.具有规范的操作技能和无菌观念。认真妥然处理各种送检标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认真仔细地进行各项检查,实事求是地报告检验结果。

4.掌握各项检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熟悉常见检验项目的正常参考值,并能联系病人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基本学会血细胞分析仪、尿液分析仪的使用。

5.具有一定的质量控制的知识,对常见的检验项目进行检测和质量

控制,对检验误差能客观地进行分析和鉴定。

6.基本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和翻译本专业仪器设备的外文资料,

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三)其他方面

1.具有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

合格标准。 2.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乐

观的情绪。三、学制:三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29学分五、部分课程简介

1、分析化学学时:63(实验15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

内容简介: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相关原理。可分为定性

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三部分。

教材:《分析化学》,王世渝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生物化学学时:63(实验18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内容简介:研究活细胞和有机体中各种化学分子及它们参与的化学

反应。从分子水平来描述和解释活细胞内和细胞间的全部化学反应

及其与生命活动的关系,揭示自然界生命起源的奥秘,称之为“生命

的化学”。

教材:《生物化学》,黄诒森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3、仪器分析学时:54(实验20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

内容简介:是以物质的物理性质或理化性质为基础,采用较特殊仪

器对物质进行分析测定。有光学分析、电化学分析、色谱分析等。

教材:《仪器分析》,李吉学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4、临床基础检验学学时:72(实验42学时)考核方式:笔试+

实验操作内容简介: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人体各种体液及细胞成

分进行显微镜学、物理学、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

的分析,是一门集微观形态学和宏观理化检验于一体的系统检验学。教材:《临床基础检验学》,俞善丁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5、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学时:108(实验48学时)考核方式:笔

试+实验操作内容简介:是以检验技术和相关理论及血液病的实验

室诊断为重点,临床和实验室技术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医学应用学科。主要学习血液和骨髓中血细胞形态学和各种血液病的细胞学诊断,

以及溶血、出血和血栓性疾病的病理生理和实验室诊断与治疗监测

的方法。

教材:《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陶元鋆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6、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学时:108(实验38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内容简介:是研究健康和疾病时的生物化学

过程。测定体液或组织的成分以提供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

兼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两方面的性质和任务。

教材:《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蒋秉坤、范钦信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7、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学时:81(实验24学时)

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内容简介:是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也

是生理学的一个分支。现代免疫学是研究宿主对抗原免疫应答过程,免疫调节和免疫技术的一门独立学科。因此,本科基本集中在传染

病的免疫诊断、治疗和预防上。

教材:《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杨廷彬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8、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学时:108(实验32学时)考核方式:笔试+实验操作内容简介:研究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与人类、

动物等的相互关系。有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非

细胞型微生物。

教材:《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唐三熙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9、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学时:45(实验13学时)考核方式:

笔试+实验操作

内容简介:研究与人体有关的寄生虫的形态、生活史、致病机制、

实验诊断,是寄生虫理论与检验相结合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与人

体有关的原虫、蠕虫、节肢动物和寄生虫学

检验技术。

教材:《寄生虫学及寄生虫学检验》,白功懋主编,人民卫生出版

八、学期教学活动分配表(周数)

九、课程结构比例

2、《微生物学及微生物学检验》、《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临

床生物化学及生物化学检验》在第五学期

有每周6学时的教学实习。

3、毕业考试课程《血液学及血液学检验》、《临床生物化学及生物

化学检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