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文化

浅析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文化

浅析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文化
浅析民国时期月份牌广告文化

上海是近代中国广告的发源地。回眸上世纪初期老上海的广告演变史,其沧桑变迁非三言两语所能尽述,月份牌作为平面广告的特殊品种,在19世纪末到建国初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中,与上海工商业一起成长,折射出上海城市的发展行程。同时也以其鲜艳的色彩、富有立体感的风格,成为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广告宣传形式,也成为了一代人对于民国时期广告的回忆。

最初的月份牌是人们用来翻查日期的,以年画的形式出现,起源于上海。年画作为中国年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广泛的大众文化基础。从汉代的门上画着的勇士到宋代的彩色纸画,历经元明至清时,年画更为风行,画面上附加十二个月及节气的年画形式在清朝早期就已经出现,为后来以西洋画法为主兼容中国市民趣味的擦笔水彩画法的月份牌年画广告奠定了基础。

商家在月份牌上印上自己的商品广告,通过画家的精心设计和描绘,使得月份牌在查阅日期的功能外具有装饰性,深得人们的喜爱,它功能性强,能达到长期宣传的目的后来因为赠送时间的限制,一些商家索性去掉了年历,月份牌广告画逐渐演变成为纯粹的广告印刷品,但总体风格没有大的改变,依然备受欢迎。

民国初年的月份牌广告年画继承了中国民间固有的木板年画的内容和形式。年画的题材十分丰富,有财神、戏曲、小说、传奇故事等;色彩也都比较单纯,大多使用单线平涂;内容上也较狭隘,大多是古装仕女人物、历史故事等。除此之外,由于英美各国的商业机构在上海打下基础,洋商们输入了许多带有西方色彩的美女、风景和宗教画,如《最后的晚餐》、《圣母图》等。

因此,月份牌广告所体现的市井俗文化,是中西文化异化结合的过程。近代上海在文化类型上始终兼跨中西,代表了百年来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全过程,它将不同国家的文化结合起来,形成了人们所说的“十里洋场”的光怪陆离的色彩。然而,文化的结合并非易事,是需要几代人的吸收与转化的,因此在更多情况下,月份牌年画显现出一种亦中亦西的痕迹。

月份牌广告画中最引人瞩目的是一个温婉娇媚、风姿卓越的迷人女性。在人们眼中,这些美丽的女人的穿戴及生活方式成为人们一时模仿对象。这是中国流传几千年的封建文化遗存与畸形发展的商业文化的双重作用。在传统社会中,美丽是女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文化运动之后,尽管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改变,但是,美丽仍是男性和女性的永远的期待。

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月份牌广告,认为月份牌广告上的女性是病态的,月份牌除了技巧不纯熟之外,其内容尤为恶劣。传统士大夫也称月份牌是“奇技淫巧”。当然,这样的评价月份牌广告有些偏激。但是20世纪40年代的月份牌广告画面上的旗袍美人弄姿作态,趣味不高,远没有30年代的自然可爱,并且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宣传色情和赌博等不良习气的月份牌广告,广告陷入低级媚俗的深渊,最终也是造成月份牌广告从此一蹶不振的主要原因。

虽然世俗文化最终导致了月份牌广告的颓废甚至是消失,但是月份牌是商品经济社会的产物,它代表的无不与商品息息相关,要进入市民阶层,要被他们认可接受,这与农民接受农民画一样,城市的市民阶层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文化,因此从月份牌诞生就与“俗”结下了不解之缘。最初月份牌是由民间的春牛图、灶王等演化而来的。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口味,起初月份牌的题材多以戏曲人物、传说故事人物为主,力求通俗易懂。随着上海特殊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月份牌出现了大量的摩登女郎。在表现技法上,从擦笔水彩激发发展到擦笔重彩法,不讲究意境、构图、配色,当然,这是由于早先月份牌画家大都是由民间画师转化而来的,他们在创作时很少受到条条框框的限制,怎么画效果好就怎么画,只是一味的将女性形象逼真地表现出来。

女性形象在月份牌中被视作世俗文化的主要形象,一方面是商家需要一个大众都喜闻乐

见的形象载体来宣传商品,另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绘制月份牌的画家的技术,因为许多受过正统绘画技能训练的画家很少涉及商业广告的绘制,这就造就了一些了解大众喜好,技法简单但又十分能表现出效果的月份牌画家。她们在绘制女性的经验越成熟,人物形象就越深得市民阶层的欢迎,同时丰厚的报酬又促使他们继续在女性形象绘制上的探索。这样的循环使得月份牌离大众越来越近,而离传统的雅文化越来越远。

摒弃世俗文化与雅文化的好与坏,站在客观角度上说,月份牌广告的存在有它特定的历史使命。它将商业与消费者连接在了一起。它不仅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普及,也促进了新文化的传播。其内容涉猎广泛且流传很广,他们让消费者开阔眼界,增长知识。

近代广告以文化为载体,以经济为目的,典型、明确地反映了文化与商业的结合、文化与世俗生活的结合,推动文化为商业服务、文化为世俗生活服务。月份牌广告画是中西合璧的产物,既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又传播西方文化,体现出民国时期中国独有的风貌,因此,也成为了一代人对民国时期广告最真切的回忆。

(完整word版)人教新课标历史初中年级《民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之一.docx

民国时期的文化(二)·教案示例之一 教案示例之一 第 17 课民国时期的文化(二) ——文学和艺术 张家口市一中高级教师杨润平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把课本内容与旧有知识联系起来,了解民国时期文学和艺术 发展的概貌。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深入,文学艺术革命不断发展,涌现出一些著名文学家、艺术家,产生了一批优秀作品。 2.了解无产阶级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伟大成就。1942 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 讲话》,指明了文艺为人民,首先是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历史文献。 3.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有:(1) 文艺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翼作家联盟。(2)人物和作品:鲁迅杂文、郭沫若历史剧、茅盾《子夜》、巴金《家》、老舍《骆驼样子》和《四世同堂》。聂耳《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黄河大合唱》。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赵树理、丁玲、周立波。 (3)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 延安文艺座谈会。 4.引导学生结合历史背景和社会效果分析文学艺术作品,提高分辨和鉴赏能力。 教学建议 1.以文学为重点,其中又侧重鲁迅杂文和郭沫若的历史剧。 2.难点是如何使学生了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简要内容和伟大历史作用。 3.文学部分设计为谈话法,边讲边忆边讨论,在和谐气氛中施教。音乐与美术调动 直观教学手段,课上欣赏。补充京剧和解放区文艺。 4,准备: (1) 鲁迅像; (2)《屈原》、《子夜》、《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录像片段,总计不超过10 分钟。或准备原书。(3)准备《义勇军进行曲》和《黄河大合唱》录音带。(4)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作品各一幅。(5)如有条件,可将(3) 、(4) 都编入录像。 板书设计 民国时期的文化(二)——文学和艺术 一、文艺团体:文学研究会、创造社、左联。

“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电影海报设计研究

“少即是多”——极简主义电影海报设计研究 ■刘云玲 摘要 海报又称招贴,是以印刷为主张,贴在公共场所传播活动信息或理念的视觉艺术形式。由于海报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艺术,是一种大众化的宣传工具。海报设计必须有相当的号召力与艺术感染力,要调动形象、色彩、构图、形式感等因素形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它的画面应有较强的视觉中心,应力求新颖、单纯,还必须具有独特地艺术风格和设计特点。 极简主义主张把视觉语言削减至仅仅是色与形的关系,主张用极少的色彩和极少的形象去简化画面,摒弃一切干扰主体的不必要的东西。这种表现手法不仅满足了观众的视觉感受,而且增加了作品的表现力度。它的设计原理和表现技法广泛而全面,最能体现海报设计的形式特征,其设计理念,表现手段在电影海报设计中更具有时代性和典型性。 关键词:极简主义;电影海报;艺术感染力 引言 当今社会,海报作为沟通、交流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设计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视觉冲击力强的海报,总能够吸引观者的注意力。设计中极简主义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表现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应根据表现的主题的内涵选择适当的表现形式。海报设计中极简主义的运用,丰富了画面视觉效果,使画面和谐有跳跃。通常主题深刻,形式贴切,能够抓住人们的视觉,使画面产生视觉张力和冲击力。电影海报是海报设计的一个种类,但是比一般的海报更富有情节性,具有传递电影信息、吸引观众注意、刺激电影票房收入的作用。电影海报设计是一种自我形式的推广,更是电影灵魂的直接表达,这种直观的信息传达有时甚至比电影更有说服力。而根据电影海报简洁概括的特点,极简主义恰好与其贴合,形成完美的搭配。

一、概述 (一)极简主义的概述 1.极简主义的起源 极简主义(Minimalism)又称微模主义,并不是现今所称的简约主义,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60年代所兴起的一个艺术派系,又可称为“Minimal Art”。作为对抽象表现主义的反动而走向极至的极简主义,以最原初的物自身或形式展示于观者面前为表现方式,意图消弥作者借着作品对观者意识的压迫性,极少化作品作为文本或符号形式出现时的暴力感,开放作品自身在艺术概念上的意像空间,让观者自主参与对作品的建构,最终成为作品在不特定限制下的作者。 根据艺术史上的介绍,极简主义用来称谓六十年代美国艺术家的一项艺术活动,包括绘画和雕塑,其主要影响还在于雕塑方面。包括,阿伯斯(Albers1888-1976)、艾尔·赫尔德(Al Held1928-)、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1936-)、安东尼·卡罗(Anthone Caro1924-)、卡尔·安德烈(Cart Andre1935-)、托尼·史密斯(Tony Smith1912)、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1931-)和里查德·塔特尔(Richard Tuttle1941-)。极简主义可以直接追溯到抽象主义艺术家蒙德里安和俄国构成主义等一些前辈艺术家,甚至还可以联想到包豪斯的美学观。Less is more——是现代派大师、德国包豪斯学校的第三任校长米斯·凡德罗关于极简主义风格的诠释。他最先倡导了这种以少成就多、以简取代繁的设计理念。但是do more with less并不意味着无条件的“less”或者单纯的一切从简,在选择简约产品时还必须满足一些“more”的要求,才能更好地实现简约风格的品位与品质。 2.极简主义的特点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 作者:张英进发布时间:2004-8-25 13:20:40 一电影与「知识考古学」 以陈凯歌、张艺谋为代表的「第五代」电影的成功,使中国电影研究自80年代中期开始就成为在西方颇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领域。与此相反,1949年以前的电影却罕有问津者。本书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将学者的注意力转移到1910-40年之间的中国电影。对民国时期城市文化语境下的早期中国电影进行持续的研究,将大大地扩阔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视角。除此之外,本书的第二个目标是将电影建构为民国时期重要的文化力量,并将电影研究与正在发展的上海文化史研究联系起来。本书将论证,电影文化作为特定社会政治语境下的文化现象,是一个能为现代中国知识考古学提供丰富资源的据点。 我在这里引用福柯(Michel Foucault)「知识考古学」的概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因1。首先,民国时期的大众电影文化还没在中国研究领域得到深入探索,大量文献研究还有待于电影与历史学者去做。其次,由于大批原创电影流失,早期中国电影的探索就像考古学一样旨在挖掘人文遗迹。它必然根据那些繁杂的资料来源,像广告、影迷杂志、电影说明书、海报、影评、传记等,来描述这些文化现象在早期历史文本中的构造和功能。第三,由于文献不能被彻底描述,这些被考古研究所披露的信息有待进一步提炼甚至修改。而新文献的出现将对那些文化遗迹的制作、管理、发行、流通、运作的种种假设提出新的挑战。有鉴于此,本书在方法论上与知识考古学相连接,系统地研究那些丰富的文化遗迹和文献,而这些文献往往是被现代中国的标准化的社会政治历史书籍所埋葬和草率处理掉。 本文将简述本书所集论文,并把它们分为三大主题:机构与革新、再现与实践、建构与争辩。最后,我将通过对某些文献来源的概述,指出一些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题目。 二电影与城市文化:机构与革新 本书的第一部分,「电影罗曼史:茶馆、影院、观众」,侧重于1910-30年间城市电影观众所感兴趣的家庭罗曼史。张真的〈茶馆、影戏、《劳工之爱情》〉,讨论1922年的由郑正秋所写的这部尚存的最早电影短片。该文叙述了20年代传统中国戏剧的巨大影响渐渐被电影手段和情节处理所取代的过程。在重构茶馆文化气氛的同时,张真指出电影从戏剧的外在性(滑稽戏的表演)到情节的内在性(心理动机)的转变留下了很多矛盾,这些矛盾在当时需要以阶级和性别的观念来解释。 从机构的历史来看,中国电影工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初,不只是张真所说的茶馆文化,还包括文明戏。郑正秋早期的影戏中就体现了文明戏的模式。二十世纪初,文明戏本身的改变很大,由清末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创作转化为家庭伦理剧。郑正秋的文明戏传统,尤其是它对城市文化和流行趣味的重新重视,被后来的电影投资者和制片人所采用。因此,它也可以说是20年代上海电影观众和电影工业定型的重要因素。

“十七年”时期(1949―1966)译制片海报一瞥

20世纪30年代初期,国民党政府所属的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出版过很短一段时间的电影审查公报,此公报是对当时的国产电影和进口影片进行审查后的详细记载及说明。当时,占据中国银幕的影片90%为美国电影,因此对美国电影的修剪、禁演的说明最为详尽繁复。如对色情场面、对有辱国人形象的场面、对恐怖场面、对抽烟、赌博场面、对宣传共产主义思想的场面等都有修剪说明。以“性主题”为例,1936年《国民党中央电影检查委员会公报》上曾对一部美国片《爱的协调》(原名《欲焰(symphony of love)》)提出了以下修改意见:“本片剪去爱伐卧床思想……水中之裸影……爱伐卧于草地上”①当时的国民政府对国产片及外国片中的情色场面控制得相当严格,其实不仅是国民政府,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同样在审查美国电影时保持着相当高的警惕性。1929年,《字林西报》刊登了一篇《有声电影在日本――审片官在审查“野餐”时的繁重工作:口音问题》的文章,《野餐》是美国联美公司1929年出品的一部影片,文章写道:“《野餐》是在日本上映的第一部全对白影片,但同时也在这一年的电影目录上成为了第一部被电影检查官做了最大幅度删减的有声片……下令删掉吻戏场面,裸戏场面等这些根据提倡日本道德保护原则的人士的观点看来是挑动情欲的成分……” [1] “我们从来不理会中国的电影审查制度,这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人有权利决定让什么电影在中国上映,第二,在看了很多中国生产的影片后,我们不认为在拍摄床上镜头和充满性内容的镜头等方面,好莱坞可以与中国制品厂竞争。因为中国影片在这方面其实已经做的很地道了。但有一个领域,电影审查部门应该为所有当地人民(不管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利益着想而实施权利。我想说的是出现在上海的中文报和外文报上关于好莱坞电影的广告问题。好长一段时间,我们都看到一部叫‘ingagi’的电影广告。这部影片正在上海的captical 戏院上映,它的故事情节我们不得而知,而且现在也没有兴趣到电影院去观看,诞生报纸上广告语的标题写着:‘殖民地大发现,此地每年都将一名妇女送于一只猩猩。’在标题下面,是一副插图:一只身材巨大的猩猩怀抱一名黑肤色的非洲少女。匆匆看过插图,会发现这位非洲少女仅在脖子和手腕上系着丝带或彩带这类的东西。通过标题和图画,你会觉得这只大猩猩正在和这位非洲少女亲热。在我们办公室的一位中国助理在看过同样插图的中文报纸后说,这则电影广告实在太糟糕了,只适合男人去看。我们不知道‘ingagi’是好还是坏,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这则广告给人造成的印象实在太坏,这对电影作品来说是不公平的,在当地的中文报纸和外文报纸上出现的这种关于美国电影的劣质广告太多了,这里仅只是一例而已……我们并不是说要如何美化电影广告,但如果一个人仅凭广告来判断电影本身,那么留给他的印象一定是及其糟糕的。造成这种广告的原因就是竞争,每个电影制片商都想战胜所有对手,方法就是刊登这种包含夸张成分的广告,更糟糕的是用特意设计的插图来满足观众的一些最低级的本能要求。上海国际租界(英美租界)最近成立了一个新的电影审查委员会,由当地的美国人、英国人和中国人组成。我们希望中国委员会首要关注的不是电影审查,而是当地新闻媒体上所刊登的电影广告的审查。因为这个行业激烈的竞争状况,电影的低俗广告对大众造成了及其恶劣的影响,迟早会对整个电影业的发展造成危害。”[2] 以充满“性暗示”的电影海报为同样充满性挑逗的美国影片做宣传推广似乎是“门当户对”的事情,只是电影可以审查删减,海报则不在政府的审查范围之内。因此,当我们看到以下这则撩人心绪的电影海报――甚至连片名也做足挑逗功夫――便无需惊讶了:片名《露滴牡丹》①与荡漾春无限的画面真是相得益彰,珠联璧合。 1949年,中国历史展开了一页新的篇章,充满毒素的美国电影连带同样遭人唾弃的电影副产品――如低俗色情的电影海报――在政府的宣传攻势与民间的响应行动中顷刻间被涤荡得干干净净。 据统计资料显示,1949年,在上海银幕上映出的国营厂摄制的影片3部(占1.5%);民

电影海报的影响

电影海报的影响 电影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和最有影响的发明之一。从电影诞生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都看过电影,并涌现出无数电影迷,许多优秀的电影给人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而电影海报是伴随着电影的产生而涌现,它究竟诞生于哪一年恐怕已很难查证。 而如今电影海报的收藏价值也越来越高。 电影海报一般张贴在影剧院、广告栏或是张贴在大街马路等公共场所。通过张贴不仅可以起到宣传作用,还给人以美的享受。电影海报的收藏最早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受此影响,世界各地相继也出现了收藏电影海报,到八九十年代已成为一种时尚,并涌现了许多电影海报收藏家。如英国有一位著名的电影海报收藏家布鲁斯·马陈特,他不仅建立了电影海报艺术馆,而且搞电影海报的拍卖会。在西方,一张极普通的20年代电影海报至少值数百美元,较珍贵的电影海报可达数千乃至上万美元。如一张《公民凯恩》的海报,1965年只值5美元,现在高达数千美元,《乱世佳人》、《北非谍影》海报报价达1万美元。从市场表现看,年代越早、影响越大的电影海报往往越珍贵,市场越抢手。如1968年为描写流行东队的法国影片《同情恶魔》作宣传的海报,以4025美元的价格售出,卓别林的《城市之光》海报、《劳莱与哈代》的海报已无法开价。1996年纽约佳士得曾一次集中推出500多幅电影海报,每幅底价最低在数百美元,高的则达上万美元;1997年在纽约苏富比拍卖行举办的好莱坞电影海报拍卖会上,一张1932年美国电影《木乃伊》海报,以45.2万美元成交,创下了电影海报拍卖的天价。同年,纽约佳士得也举办了电影海报的拍卖,其中一幅1933年的电影海报估价9千至1.2万美元,结果以8.17万美元成交;另一幅宣传1933年的影片《猩猩金刚》的海报也以7.95万美元成交。有资料表明:美国1980年以前发行的原版电影海报现今大涨了50倍:在英国20世纪70年代花几英镑就可以买到的海报,现在就要买几百英镑。由于电影海报在市场上有着可观的行情,所以也引起了造假者的兴趣,造假者一般会对有很高价值的海报进行重印,而人们识别赝品一般较难。为此,1997年国际上还成立了“国际过时海报交易商协会”,该协会的目标之一是处理海报造假问题。近几年,西方国家炒卖电影海报已成为时尚,前不久,美国好莱坞为了加强宣传《珍珠港》而在美国各地张贴海报,结果引发了一场偷《珍珠港》海报热。由此可以看出西方国家收藏海报的热情空前无比。 前不久,由王家卫执导、梁朝伟和张曼玉主演的《花样年华》海报就十分典型,该片中梁朝伟勇夺2000年“第53届法国嘎纳影展 中影帝。为配合该片在不同地区上映,王家卫为该片设计了香港版、法国版及外国版3种版本的海报,结果3种版本的均被炒至数百美元。所以,有的海报尽管是近几年的,只要影片有影响,海报设计佳,炒家感兴趣,照样将海报炒至天价,让人惊叹不已。 电影海报是电影史的载体,具有较高的文化内涵和史料研究价值;另外,它时代特征性强,能唤起人们的怀旧感;而且大多是着名艺术家设计或绘画的,且限量发行,至今存世量很少,保存完整的更是少见,因此具有较高的收藏投资价值。电影海报的集藏只要掌握和了解电影发展的知识和海报的行情,即可入手,而且,电影海报种类相对较少,收藏齐全比较容易,也不像字画、瓷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是一种不错的大众收藏投资品种。 老电影海报的价值主要取决于海报本身的艺术价值、品相、存世量以及电影和演员在电影史上的地位等。主题重大、社会影响广泛、时代感强烈和艺术风格鲜明是选择要点,其他像海报印刷发行量、印刷版次及存世数量和保存品相也是重要标准。 各个时期电影海报的收藏价值也是不一样的。从目前国内的电影海报收藏市场来看,

(全)南京民国历史与文化

民国时期的南京(历史) 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起义响应,形成了全国规模的辛亥革命运动,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南京再一次成为世人瞩目的首都。 (一)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武昌新军起义,辛亥革命取得成功。消息传出,举国沸腾。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贵州、江苏等省纷纷响应,宣告独立。 (1)江浙联军攻克南京 江、浙各省起义军将领集会,决定组织苏浙联军,兵分三路(中路浙江军担任主攻,右路上海军,左路江苏军),攻取南京,配合武汉革命军的作战,发展东南各省的革命形势。 12月2日,江浙联军开进南京城,受到城内居民热烈欢迎。 (2)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晚10时,在两江总督署的西花厅举行大总统就职典礼。改国号为“中华民国”,以五色旗(代表汉、满、蒙、回、藏)为国旗;向全国各省发布废除旧历、改行世界通用的公历(月、日、星期)的通电,并以临时大总统就职的1月1日(阴历辛亥年11月13日)作为民国建元的开始(1912年为民国元年)。将公历(阳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阴历)的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3)《建国方略》 1916年以后,袁世凯复辟称帝,张勋复辟,以段祺瑞为首的北洋军阀解散国会和废弃《临时约法》,孙中山认识到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 从1918~1920年,孙中山完成过去已经着手撰写的《建国方略》,对以往的革命经验进行总结,提出了改造和建设中国的宏伟计划。 《建国方略》是孙中山所著《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书的合称。 《建国方略》给于南京以极高的评价:“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此佳境也……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二)国民政府定都南京 (1)北洋军阀时期的南京 1912年2月12日,清代最后一个皇帝溥仪宣布退位。14日,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辞职。4月1日,孙中山让位,宣告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军阀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的果实。 从1912年4月袁世凯上台到1927年4月蒋介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这一段时间一般称为北洋军阀时期。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电请孙中山北上共商和平大业。孙中山抱病北上,发表宣言,提出召开国民会议、结束军阀统治、废除不平等条约等主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前对夫人宋庆龄和他的同仁再一次表示,愿归葬南京紫金山。 (2)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民国时期电影杂志的发展状况

课题名称民国时期的影评浅析 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 专业广播电视编导 课程教师闫凯蕾 学生姓名钟尹琛学号1450653 摘要 民国时期是中国电影最为繁荣的时期,许多国内的电影工作者都在国际上有着较高的 声誉,而在背后默默支撑他们的,是一篇篇电影理论家和观众悉心撰写的影评,这些

影评给了国产电影鼓励,也指出了国产电影的不足,更指导了国产电影的发展之路,可以说,民国时期的电影,离不开当时的影评。 关键词:民国电影;影评;电影理论家;观众。 一.民国影评的规模与特点 1.专业性逐步加强 民国初期,纸质传媒突飞猛进,上海的《申报》、天津的《大公报》、国民政府的《中央日报》和之后抗战时期的《解放日报》都拥有相当数量的特约记者和读者。作为民国时期同样在飞速发展的电影产业,自然也和纸媒有了深度的合作——《申报》专门开设了电影版块,发表当时沪上各大电影院的排片表和一些简短的影评以及采访;《中央日报》作为国民政府的政治窗口,经常刊登国民政府对电影事业的政策等信息,比如当时国立中央大学影视系的招生信息等动态;《解放日报》是抗战时期的特殊产物,也刊登了《英雄的中华儿女》、《保卫我们的土地》、《热血忠魂》等电影的介绍和专题…可见,在民国初期,电影已经成为了社会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纸媒一方面是为了获取阅读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服务社会,纷纷开设了电影版块,而且各大报社也根据自身的定位和风格,选取了不同的角度报道电影的相关内容。 但是这也导致了电影信息的分散,加上电影产业的飞速发展,传统报纸里的一个小小版块已经满足不了观众的需求了,因此,开始有人创办专门的电影杂志,整合了包括电影排片、影人访谈、观众来稿、电影教育等等多方面的版块,供影人和资深影迷查阅,而公认的第一本杂志,就是明星公司张光宇所在1921年4月创刊的《影戏杂志》,虽然受限于来稿数量和销量,《影戏杂志》于1922年5月就停刊了,但它仍然为之后的电影杂志提供了经验和教训。在三四十年代,各大电影杂志百花齐放,而最出彩的几本,应该是上海的《新影坛》、《电影杂志》,香港的《银光》和武汉的《抗战电影》,它们也是各自找准了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才能在众多的电影杂志中脱颖而出,卖好又卖座——《电影杂志》利用好了民国电影大本营——“十里洋场”上海滩,大篇幅的刊登了蔡楚生、张石川、孙瑜、阮玲玉等国内知名影人甚至国外影人的专访;《新影坛》则靠着沈凤威、灞陵等电影理论家对于电影摄影、音乐、剪辑等专业的、学术的指导文章而广受好评;《银光》则倚靠了香港这座宝岛,呈现出与上海影坛迥然不同的岭南风貌;《抗战电影》是《解放日报》电影版的衍生,在抗战时期发挥了依靠电影鼓动人心的重要作用。 由此可见,民国三四十年代,电影杂志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这些出色杂志的出现,一方面为影人和影迷都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影

电影海报招贴设计研究

电影海报招贴设计研究 摘要 电影海报是商业海报的一种,由文字、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元素组成,并配以醒目的片名和主要演员、编剧、导演、摄影、美术、作曲等创作人员姓名及制片厂厂名,以鲜明、生动、准确地构图介绍影片的内容、表现影片的主题,张贴后产生直接的宣传效应。其目的是广而告之地把电影内容清楚、及时地告诉观众,吸引大批观众入座电影院去看电影。电影海报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海报实际的宣传效果。它除了能够提供电影的信息之外,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它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设计规律。本文拟选取部分中国的电影海报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电影海报的总体性质和功能入手,通过对其时代背景、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的分析研究,总结出电影海报设计的艺术规律,以希望能对创作者有所助益。 关键词:电影海报设计艺术

目录 一、引言 (3) 1、研究背景 (3) 2、研究意义 (3) 3、研究现状 (4) 二、电影海报概说 (4) 1、电影海报的分类 (4) 2、电影海报的性质 (4) 3、电影海报的功能 (4) 4、电影海报与电影的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电影海报的设计理念 (6) 1、电影海报设计的特性 (6) 2、电影海报设计所体现的价值导向 (7) 四、电影海报的设计方法 (7) 1、审美观念的应用 (8) 2、视觉语言的表述 (9) 五、结语 (15)

一、引言 1、研究背景 海报(poster),又名“招贴”,属于户外广告的范畴,可用于各处街道、影剧院、展销会、商业闹市区、车站、机场、码头、公园等公共场所,其目的在于“通过告知行人们确定的信息,以图引起人们相应的行动反应。”1电影海报则是商业海报的一种,随电影的发展而产生,是一种重要的电影宣传品。电影海报由文字、绘画、摄影等视觉艺术元素组成,并配以醒目的片名和主要演员、编剧、导演、摄影、美术、作曲等创作人员姓名及制片厂厂名,以鲜明、生动、准确地构图介绍影片的内容、表现影片的主题,张贴后产生直接的宣传效应。其目的是“广而告之地把电影内容清楚、及时地告诉观众,吸引大批观众入座电影院去看电影。”2 电影海报设计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海报实际的宣传效果,它除了能够提供电影的信息之外,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它还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和观赏性,并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设计规律。 2、研究意义 电影海报设计是平面设计的一个分支,其本身具有十分独特的面貌和风格特征。王受之先生在《世界平面设计史》中指出:“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而它的表现方式是以现代印刷技术达到的。”3电影海报正是运用手绘、木刻、摄影等多种二维空间造型的艺术手段,以印刷作为表现方式的平面设计,起到宣传电影、广而告之的作用。电影海报题材多样,不同题材的电影海报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但它们又具有平面设计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是平面设计在商业与文学艺术形式结合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大众化设计。本文拟选取部分中国的电影海报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电影海报的总体性质和功能入手,通过对其时代背景、表现形式和艺术 1丁允朋,《现代广告设计》,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第194页。 2黄志伟,《流光波影——1905-1966年电影海报集粹》,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9页。 3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第10页。

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迁

民国初期社会习俗变迁 民国初期,一般指民国成立及其后十年左右,十年左右的历史,置身于漫漫历史长河中是那么的不起眼,然而当我们愿意细细来品味这一段历史,可以发现中国的变化之大。在中国蔓延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历史结束了,中国成为了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制国家,资本主义工商业在这一时期也开始得到了政府的鼓励和发展,而此时社会习俗的变革就更加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因为它是最和当时民众及其生活相关的。这是一个由古代向现代过渡的时期,民间的社会习俗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又决定其变革的曲折性。通过对民初社会习俗的研究,不仅能让我们了解到当时的社会的面貌,而社会习俗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又会引起我们关于文化方面的一些思考,另外,民初社会习俗变革中的“扬弃”对于当今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闯开中国大门后,中国的社会习俗也逐渐融入了西方的一些元素,主要表现在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 衣:男子的服装从长袍马褂向中山装和西装过渡,女子服装开始出现了以满族服装为基础兼容西方元素的旗袍,民间的服饰日益多样化,出现了“中国人外国装”“男子装像女,女子裝像男”“妓女效女学生,女学生效妓女”以及平民穿官服、官僚穿民服的怪现象。 毡帽、鸭舌帽、胶鞋、皮鞋、高跟鞋等成为人们新的佩饰。 食:在民国,除了原有的以米、面及米面制品(一些偏远地区以杂粮)为主食外,西方的面包、糕点、三明治等亦传入中国,另外,西方的调味品如食用油、牛肉汁、番茄汁等的传入丰富了中国调味品的种类。中国向来有以酒会客,以茶待客的习俗,而民初,西方的啤酒、汽水、洋酒等也逐渐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尽管如此,但当时民众依旧以传统的饮食习惯为主。住:受西方的影响,传统的建筑如四合院、石库门日趋衰落,帝皇宫殿、苑囿、陵寝的建筑历史结束了,近代新式的建筑类型初具规模。出现了西式的小洋房、高层公寓,还有一种中西合璧的建筑新形式——里弄,这种建筑“采用欧洲联列样式形式,一般将原先的三合院式单体建筑加以横向联排、高度密集而成”。 民初,随着传统大家庭的解体,小家庭的分居,陆续出现了新石库门和新广式里弄,以解决人口密集问题。 行:民国初期,西方传入的马车流行一时,但乘坐的一般是官宦富商。而使用最广的、流行时间最长的当数人力车,北方称其为“洋车”,上海称“黄包车”,一般是车夫向车行租借,载客谋生。电车、汽车等新型交通工具的使用亦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不过,当时只是为上层社会阶层常用。

民国时期思想文化百家争鸣的表现—基于政治文化的角度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3) 一、民国时期关于政党的争鸣 (4) (一)清末民初西方宪政对国内政党兴起的影响 (4) (二)清末民初民主共和观念诞生 (4) (三)甲午战后革命派出现 (4) (四)革命派与保皇派的纷争 (5) 二、民国时期关于宪政的争鸣 (7) (一)宪政的内涵 (7) (二)辛亥革命打响,政治制度改革 (7) (三)革命派与北洋军阀的纷争 (8) 三、民国时期关于民主的争鸣 (9) (一)民主与民主宪政 (9) (二)典型的民主方式——选举 (9) (三)经济领域的民主 (10) 四、民国时期关于法制的争鸣 (12) (一)民国初年的法治 (12) (二)法治与宪政的关系 (12) (三)法治对民国初年的影响 (12) 结论 (14) 参考文献 (15) 致谢 (16)

摘要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政府进行积极稳妥的政治体制改革。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一百多年来,国人一直在这方面执着探索,期间虽历经苦难,仍百折不回,时光荏苒,犹如白驹过隙,举目向前,仍是步履蹒跚,不计其数的难题摆在国人面前。笔者认为,解决之道,需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兼容并蓄古今中外一切可资借鉴的经验、成果和教训。而本地化资源,无疑是我们最宝贵的改革之源。民国初期对于宪政的探索、对于民主议会制度的实践,在今天,其价值尤为可贵。重新审视那段尘封已久的历史,有益于我们透过层层迷雾,近距离考察民主、共和、宪政和法制的内在逻辑,解释我国社会政治文明进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初衷所在。 而对于中华民国宪政历史的梳理分析,有助于增进对于我国国情和人文环境的了解,这样,在方案的设计上,才能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有可操作性。答案只能回答问题,永远不能解决问题,因此,本文的重点不是复述答案,而是探讨制度的内在运行和外部环境,力图通过研究这段历史的进程,寻找其失败的可能因素和制度漏洞。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国宪政法治民主政党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示例

民国时期的文化(一),示例 民国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示例 导入: 我国民国时期的起止时间和社会性质怎样?民国时期的历史,先后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的统治。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外患严重,科学技术和教育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但许多知识分子抱着救国救民的信念,辛勤耕耘在科学、教育和文学艺术领域,取得了一些举世瞩目的成果,这节课先介绍科学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讲授新课: 一、李四光和地质力学 李四光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由他创立了地质力学。李四光先留学日本,后又留学英国。在英国刻苦学习地质学,还选修了物理学,特别是力学,为他后来创立地质力学奠定了基础。1918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获自然科学硕士学位,谢绝外国的高薪聘请,回到祖国。他说“我想把我学到的知识,尽快贡献给我的祖国”。 地质力学是把应用力学引入到地质学中,用力学观点研究地壳构造和地壳运动的一门新兴的学科。李四光经过几十年不懈的努力,系统地提出了地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地

质学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运用李四光的理论,找到了丰富的石油矿藏如著名的大庆、胜利、大港、华北等油田。李四光为新中国的石油勘探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二、竺可桢和气象学 中国直到本世纪20年代,基本上还没有自己的气象事业,这使竺可桢感到莫大的耻辱,他决心竭尽全力创立和发展中国的气象事业,成为我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奠基人。20年代初,他在东南大学建立气象测候所。1928年,他主持办起我国个气象研究所,并创办北极阁气象台,成为当时中国气象科学研究中心和气象业务指导中心。他还大力建设我国自己的气象台站网,到30年代中期,全国测候所、雨量站已达300余处。从1930年起,他集中气象情报由我国电台广播,开展天气预报业务,从此打破了帝国主义垄断我国天气预报的局面。 竺可桢在中国气候学研究方面也作出了突出的贡献。30年代,他发表了许多论文和专著,对中国气候的形成和特点作了全面的阐述,次对我国气候条件和资源作出了科学的评价,这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竺可桢之所以能为祖国的气象事业作出如此重大的贡献,是同他勤奋治学、锲而不舍的精神分不开的。 三、茅以昇和钱塘江大桥

春秋战国和民国文化学术繁荣的异同

春秋战国和民国文化学术繁荣的异同 什么是人文文化?《辞海》是这样说明的:“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文化是人类或者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人文文化则是指人类文化中的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健康的部分,其核心是指先进的价值观。可以这样认为,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是为:重视人生的现实价值,表现为对于个人的尊重和关心。人文文化,古今中外都曾经存在过,但作为一种社会潮流,作为一种普遍的文化,则始于15、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形成于17、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以及美国的独立宣言和法国的人权宣言时期,联合国的两个人权宣言则是人文走向法制化、国际化的标志。近代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一系列的深刻变化。首先是人文革命——文艺复兴,诞生了人文观念;其次是科学革命——近代科学诞生,诞生了科学观念。人类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遗憾的是,在这几次变革中,受专制文化的制约,中华民族始终不能够对此得以认同,而一旦醒来的时候,我们又往往人类的许多共同文明成果,特别是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伟大成果,丛政治视角度荒谬地以所谓“淫巧邪技”或资本主义的东西,长期加以否定和抵制,给中华民族历史进程留下许多空白和断层。不过,中国的人文发展也并非一无是处,在历史上也曾经有过两次光辉的闪光点,而成为了中国人文文化发展仅有的两个时期。而从中国文化发展的源头上看,正是这两次闪耀的时期而给中华民族输送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或者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希望。这两个时期代表着中华人文文化的顶峰. 中国的第一次人文文化高峰——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知道,先进人文文化的

【转载】民国文化名人

【转载】民国文化名人 蔡元培 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 瞿秋白 瞿秋白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曾是上海大学教务长兼社会学系主任 胡适 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1945年3月任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代表 鲁迅 鲁迅是20世纪中国的主要作家,是近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左翼文化运动的支持者之一。 梅贻琦 1931年,梅贻琦出任清华校长,自此后一直到他在台湾去世,一直服务于清华,因此被誉为清华的“终身校长”。 京剧四大名旦

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京剧四大名旦最为知名,他们指的是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 北大四大巨头 1920年3月,春寒料峭中,北大“四巨头”站在了一起。左起:蒋梦麟、蔡元培、胡适、李大钊。四人中,除李大钊1927年4月28日英勇就义外,其他三人,均曾担任过北京大学校长,其中,蔡元培先生为两度担任。 徐志摩与陆小曼 现代诗人、散文家徐志摩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 作为近代女画家,才女陆小曼1926年与徐志摩结婚,她擅长戏剧,曾与徐志摩合作创作话剧。 粱思成和林徽因 梁思成,梁启超之长子,1928年春,他与中国著名建筑师、诗人、作家林徽因结为伉俪。 这是夫妇与泰戈尔合影 丁玲与胡也频

胡也频1924年与女作家丁玲结婚,1930年加入“左联”,被选为执行委员。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丁玲代表作品之一,曾获斯大林文艺奖金。 沈从文和张兆和 沈从文是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家。1931年-1933年在青岛大学任教。 1929年沈从文被胡适先生聘请到上海当了老师。这样,沈从文有了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也就是当上老师的第一节课上,他认识了他后来的结发妻子张兆和。 张兆和笔名叔文,后为《人民文学》编辑 李叔同 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 金嗓子周璇 中国最早的两栖明星。作为一代歌后,她的名字是国语流行歌曲史上一个金字招牌,被誉为“金嗓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