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中外城建史》复习资料

古埃及城市建设的成就及其影响

1.在用地选择上,注意因地制宜。村镇庙宇建于尼罗河畔的天然或人工高地上,有利于解决水源与交通运输。金字塔建于尼罗河两岸远离河道的高地沙漠上,使法老的尸体不受河流泛滥之患。

2.最早运用功能分区的原则,如卡洪城分两区,阿玛纳分三区。

3.最早运用棋盘式路网,对希伯丹姆规划型式有重要的影响。

4.早期规划的“死者之城”以及新王国时期规划的阿玛纳城均出色地进行了建筑群与城市景观设计。

希波丹姆规划型式及其演变、影响、米利都城规划要点

1.希波丹姆规划型式特点

希波战争前,希腊大多数城市都是自发形成。希波丹姆采用了一种几何形状的,以棋盘式路网为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希波丹姆最早从理论上予以阐述,在希波战争后大规模用于城市建设中。

1.几何形式,以棋盘路网为城市骨架

2.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1个或1个以上街坊。

3.城市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圣地、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

2.米利都城规划要点(希波丹姆的规划思想在米利都城的建设工作中得到完整的体现)

1.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采用棋盘式路网。

2.两条主要大街垂直从城市中心穿过,中心开敞空间呈“L”型,有多个广场

3.城市中心分为四个功能区。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与南为商业区,东南为公共建筑区。城市用地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易要求。

3.演变影响

希波丹姆规划系统,在古希腊长期实践过程中有所发展,这就是从米利都城单纯的棋盘式街道,发展到塞利伊城的有显著的城市轴线,更进而到普南城的道路与建筑之有计划的配合

伊达拉利亚时期的城市建设特点

1.城市的奠基仪式规定四个建设阶段,即①选址②划分地区,地区再分地块③确定街道走向④城市奠基仪式

2.由宗教方面的长老在简称记地上以牛牵犁划出一个圆圈作为城市花园,并由此把城市划成四个部分。南北向的道路成为Cardo,东西向道路称为Decumanus,在两者相交处建神庙。

罗马营寨城布局特点及典型城市

1.布局特点:

1.有方整的城墙

2.城市平面为正方形,朝向罗盘的基本方位

3.中央十字交叉道路通向方城的东西南北四门

4.在道路交叉处建神庙

5.营寨城的外形已不复是圆形而改用方形。

2.典型城市:北非提姆加德(罗马帝国时期)

1.平面正方形

2.两条垂直干道成十字相交,交点处是城市的中心广场

3.城市道路网为方格形

4.城市有剧场、浴场等大型公共建筑

5.在主要道路起迄点和交叉处,有壮丽的凯旋门,它们之间有列柱街

共和时期的古罗马城

1.古城由著名的罗马七丘组成,其中帕拉丢姆为七丘中心,面积约300m×300m,向西北倾斜。

2.山顶有自然的蓄水池,供应全池用水,四周有墙以资保护。

庞贝城

1.共和时期的著名城市庞贝始建于公元前4世纪左右,原来是规则的营寨城市,后逐渐发展为罗马的重要商港和修养城市。该城位于维苏威火山脚下,当时约有2万人口。

2.主要街道的走向、主要公共建筑物和大府邸的轴线,基本上是对着维苏威火山的,整个城市有以火山为中心统一构图的思想。

3.庞贝城城墙高7~8米,有八个城门,城市平面不规则,略似椭圆形。

4.城市西角是市中心广场。城市南部还有一个三角形的广场,其上有神庙。

5.城市一般住房和商店是一层或两层的,房屋围绕天井。

阿德良离宫

1.罗马郊外替伏里附近的阿德良离宫建于公元114~138,是运用实体和空间的观念在自然背景中组织复杂庞大的建筑群体的范例。

2.阿德良离宫有许多不规则的空间以不规则的角度相接,或运用曲折的轴线使空间相互联系。在轴线转折处通常有一个过渡,先进入一个小的空间然后再与大的空间相接,使人们无从感觉他的不规则形和空间的无秩序。

3.整个建筑群被安置在几个台地上,以适应复杂的地形。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主要内容

维特鲁威的论文集《建筑十书》是古罗马建设辉煌的历史总结。论文集总结了希腊伊达拉里亚和罗马的建筑设计和城市建筑经验。在城市建设上,对城址选择,城市形态,城市布局等提出了精辟的见解。

1.关于城市选址。高爽地段,有利避风、浓雾、酷热,接近水源和农产资源,交通便利

2.关于建筑物选址。探讨了建筑性质,同城市关系,地段四周现状、道路等等。

3.街道布置与广场设计。街道上他研究了街道与长丰乡的关系,与公共建筑位置的关系。对广场设计他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以及研究用当地动物内脏试验的方法进行饮用水的实验。

4.维特鲁威的理想城市模式对气候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规划有极重要的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实践、代表人物及影响

1.理论:

主张消灭剥削制度和提倡财产公有,解决私人控制生产与消费的社会性之间的矛盾。

2.实践:

1.托马斯?摩尔:空想了社会主义的“乌托邦”54个城,城与城之间最远一天可以到达。城市不大,市民轮流下乡参加农业劳动,产品按需向公共仓库提取,设公共食堂、公共医院,废除财产私有观念。

2.安德?累雅的基督之城,康帕内拉的太阳城都主张废除私有财产制。

3.欧文“新和谐村”居民人口为300~2000,耕地面积为每人0.4公顷或更少。村中设有公共用的厨房、食堂、幼儿园、图书馆等,周围为住宅,附近有用机器生产的工厂和手工作坊。村外有耕地、牧场和果林。全村的产品集中于公共仓库,统一分配,财产公有。

4.傅里叶的法郎吉以1500~2000人组成公社,废除家庭小生产,以社会大生产代替。通过组织公共生活,以减少家务劳动。

3.代表人物:

托马斯?摩尔、安德?累雅、康帕内拉、欧文、傅里叶

影响:

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及实践,在当时并未产生实际影响,但他们的设想中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的实体,把城市的建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以及其规划思想的出发点是为解决广大劳动者的生活、工作问题。在城市规划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他们的一些设想及理论也成为其后的“田园城市”、“卫星城市”等城市规划理论的渊源。

阐述有代表性的城市规划理论并任选三个阐明其主要思想(一个大的题目)

1.田园城市理论

内容:

1.霍华德提出了著名的三种磁力图解—“城乡磁体”,认为建设理想的城市,应该兼有城与乡的优点,并使城市生活和乡村生活像磁体那样相互吸引、共同结合。这种城乡结合体称为田园城市,既可以具有高效能与高度活跃的城市生活,又可以兼有环境清净、美丽如画的乡村景色,并认为这种城乡结合体能产生人类新的希望,新的生活。

2.城市区域布局—联盟城市:多中心的复杂的城镇集聚区,若干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城市,用铁路和道路联系,构成一个城镇群,称为“社会城市”。

3.城市核心:市中心区为一圆形花园。四周建有市政厅、音乐厅、剧院、图书馆等。

4.城市绿地:中心区外绕有58公顷的公园。

5.城市居住区:水晶宫往外五条环形道路,这个范围内都是居住街区。

6.城市工业、仓储位于城市的最外围,一面对着最外一层环境,一面对着环状铁路支线。

影响:

1.提出了一种先驱性的城市模式,具有一种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

2.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启蒙作用,对以后的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理论有很大影响

2.工业城市

法国青年建筑师戛涅提出。

内容:

1.各功能要素都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划分。

2.城市交通是先进的,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发动的试验场地。

3.住宅街坊宽30米,长150米,各配备相应的绿化,组成各种设有小学和服务设施的邻里单位。

3.带型城市

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伊?马塔提出

内容:城市应该以一条宽阔的道路作为城市的脊椎,可以无限延长、沿着这条道路可布置一条或多条电气铁路运输线,铺设供水、供电等管线。最理想的方案是沿道路两边进行建设,城市宽度500米,长度无限延伸。如果从一个或若干原有城市做多方延伸,可以形成三角形网络系统。

4.盖迪斯对区域规划理论

1.强调提出了人类居住地与土地之间现存在的、决定于地方经济性质的、细微的内在联系,并吸收了勒普莱提出的“三合一”----及“地点、工作、人”的关系思想。

2.牢固地把规划建立在研究客观现实的基础之上,即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及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强调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构架。

3.首创了地域规划的综合研究,使他成为西方城市科学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4.首次提出以人文地理学提供规划的基础

5.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

1.他建议有必要为西方近代衰退的城市找到一种改造方法,使城市逐步恢复合理的秩序,既符合人类工作交往的要求,又不脱离自然,使人们居住在一个城市和乡村优点兼顾的环境中。

2.城市作为一个有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的内部秩序一致的,不能听其自然的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城市的地域上去。

3.重工业不应该安排在中心城市的位置上,轻工业也应该疏散出去,这些腾出来的大面积用地应用以开辟绿地。

6.未来主义城市设想

1.未来派对资本主义的物质文明大加赞赏,对未来充满希望。

2.对现代生活的运动变化速度节奏表示欣喜。

3.他们否定艺术的规律和传统,主张创造一种全新的未来艺术。

7.格里芬的堪培拉规划

勒.柯布西耶的“明日的城市”—城市集中主义

建设高层,提高容积率,降低建筑密度,提高绿地率。

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分布。降低市中心的建筑密度与就业密度,以减弱中心商业区的压力和使人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高效的城市交通系统。立交。

案例:明日的城市、伏埃森规划、光明城

邻里单位

1929年,美国建筑师佩利提出

按照一个小学所服务的面积来组成

从任何方向的距离不超过0.8—1.2公里,

大约1000户,5000居民

设置日常生活必需的商业服务设施

住宅充分的日照通风

大街坊

为组织好社区生活,并解决住宅受城市交通的干扰,美国早期的社区是采用建立大街坊的规划组织。

雷德伯恩体系的共同特点是:绿地住宅与人行步道有机地配置在一起,道路布置成曲线,人车分离,建筑密度低,住宅成组配置,形成口袋型。通往一组住宅的道路是尽端式的,相应配置公共建筑,把商业中心布置在住宅区中间。这种把一个地区作为整体进行规划设计以形成社区的做法,在当时是先进的。

雅典宪章

1933年雅典会议宪章内容:

1.大纲指出,城市的种种矛盾是由大工业生产方式的变化及土地私有引起的,应按照人民的意志进行规划,要有区域规划的依据。

2.提出了现代城市四大功能:居住、工作、游息、交通。并指出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和平衡后,在建立三者的联系交通网。

3.居住为城市的主要因素,应从人的需求出发,将住宅区建成安全、舒适、方便、宁静的邻里单位。

4.关于工作,提出应考虑与居住区缩小距离,减少上下班人流。

5.关于城市交通,反对伟大的排场,应考虑适应机动交通发展的全新的道路系统。

6.城市发展中应保留名胜古迹及古建筑。

7.强调城市规划是一个三度空间的科学,应考虑立体空间。

意义:适应城市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带来的新变化、敢于挑战陈旧观念,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大纲的一些论点,至今仍有重要影响。

马丘比丘宪章---1977年秘鲁利马

1.协调平衡城市与区域的关系,有效利用资源

2.城市增长的存在问题与不同形式

3.更加有机的分区概念,反对简单机械的分割

4.住房问题促进社会发展并涉及人类尊严

5.鼓励公共交通为主体的多样化城市运输

6.通过立法解决城市土地使用的有效性和公平

7.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已是危及人类生存的大问题

8.更加全面的文物与历史遗产的保存观念,鼓励保护性利用,并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

9.恰当地评价先进的工业技术及其使用

10.动态的、强调过程的设计与实践观

11.城市与建筑设计中应注意空间、城市结构和社会生活的连续性,突出地域性、文化特色和生活习俗,不再是“壮丽的表演”

勒柯布西耶的居住单位

定义:柯布什耶把他所设计象马赛公寓那样带有服务设施的居住大楼当作组成现代城市的一种基本单位而称做“居住单位”。

勒·柯布西耶认为在现代条件下,城市既可以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可以形成安静卫生的环境。他理想的现代城市就是中心区有巨大的摩天大楼,外围是高层的楼房,楼房之间有大片的绿地,现代化的整齐的道路网布置在不同标高的平面上,人们生活在“居住单位”中。一个“居住单位”几乎可以包含一个居住小区的内容,设有各种生活福利设施,一栋建筑就成为一个城市的基本单位。

大城市连绵区

大城市连绵区的形成是当今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之一。它是一般呈带状的,规模很大的城镇集聚区。它以若干个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中心,大中小城镇连续分布,形成城镇化的最发达的地带,组成相互依赖兴衰与共的经济组合体。

代表的大城市连绵区:

美国:波士顿—华盛顿、芝加哥—匹兹堡、圣地亚哥—旧金山大城市连绵区。

英国:伦敦—伯明翰—利物浦和曼彻斯特连绵区。

日本:东海道连绵区。

马尔罗法

内容:该法规定对如干城市地区进行全面性的保护规划。在巴黎,有11个区被指定加以保护。1977年通过的法令把巴黎分成三个部分。1、历史中心区,即18世纪形成的巴黎旧区,主要保护原有历史面貌,维持传统的职能活动。2 、19世纪形成的旧区,主要加强居住区的功能,限制办公楼的建造,保护19世纪统一和谐面貌。3、对周边的部分地区则适当放宽控制,允许建一些新住宅和大型设施。

新城的发展:

1.英国新城建设:大规模的新城建设则是二次大战之后开始的,首先也是在英国。1946年颁布了“新城法”,从1946年到1950年开始建设14座卫星城,在伦敦周围有8座。以哈洛新城为代表是第一代英国新城。第一代新城规模都比较小,一般才几万人,如哈洛新城规划为8万人。它的城市设计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哈洛是由英国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F?吉伯德所设计,它的特点是:

1.充分利用自然特点,保留原有高地、河谷和植被,使自然景观与人工建筑群相互协调,体现田园城市风貌。

2.组织好交通。做到车行步行分开;过境与市内分开,居民能方便安全地到达工作地点与城市中心。

3.精雕细刻城市设计。无论是市中心、居住区、住宅群组乃至小品都经过很好设计。

第一代新城不足之处是规模比较小,布置松散,缺乏城市气氛,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不太经济。因此到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出现了坎伯诺尔德、朗科恩、及霍克、等第二代新城。它们的特点是:

1.布局比较紧凑,有一个位置适中(居民步行距离内)、交通方便的城市中心。中心利用地形布置成双层立体式,城市干道由地面下穿越中心。

2.城市交通更为便捷,仍注意利用地形,使车行步行分开。朗科恩利用一个“8”字形环路交通系统,更有特色。

3.充分利用地形,保持田园城市特色。

缺点是规模依然太小。

英国的第三代新城是指1967年后建设的新城。60年代中期着手规划,70年代开始建设的密尔顿?凯恩斯新城是公认的第三代新城,它的设计观念和规模都有很大变化。首先是规模扩大到25万人。在规划设计观念上也提出六大目标,即:

1.自由选择:打破过去邻里单位限制,便于居民选择就业,学校、商店和服务设施,这类活动中心一般放在道路网中间,都在居民步行范围,各个中心内容也不尽相同,便于居民选择。

2.方便活动与到达,有良好交通:对交通方式、路网密度、通勤时间、建设造价等方面做了比较,最后采用1公里间距方格路网,平交路面,自动控制信号,以公交为主的道路交通体系。

3.社会平衡与多样化:指就业、服务设施等方面而言。

4.有吸引力:无论社会经济与城市外貌上,体现出田园城市魅力。

5.群众自觉参与

6.有效与创造性利用资源:体现出规划建设经济性。

密尔顿?凯恩斯和其他田园城市一样具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并注意与原有古建、村落相结合,体现了田园城市特色。其中心内容齐全,空间丰富多采,整个城市很注意视觉上的特性。

2.瑞典新城:

背景:瑞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中立地位使它没有收到战争的损失,战后较早的解决了全国的住宅问题,首都斯德哥尔摩于40年代就开始了新城建设,它与英国新城不同,英国强调独立自主,须与母城有一些定距离,而斯德哥尔摩新城都是母城的一部分,它既不是完全依赖于母城的居住单位,也不是完全独立的新城。从1948年开始,这些郊区新城按照斯德哥尔摩总图沿着市中心往西北和南部延伸。

魏林比是1950年规划的瑞典第一个新城,位于魏林比区内,其内容如下:

1.魏林比占地1200公顷,坐落在斯德哥尔摩以西10—15公里的一片森林地带,保存了优美的自然地形和良好的景色,在建设用地上保留了峭壁和大圆石,有地下铁路和高速干道保持和母城的联系。

2.魏林比本身占地170公顷,计划人口23000人,并与东西两侧与其他居民点临近,故设计了8万人的城市中心,新城中心采用岛式布局,占地800m×800m,位于山顶之上,并有架空的主体商业建筑,架空平台上是步行区,其下有快速交通线。中心区还设有喷泉和花坛,有良好的建筑景观。

3.公共中心周围布置居住建筑群,为阻挡寒风,住宅区广泛采用周边式封闭街坊,形成三面建筑一面敞开的庭院式布局,并组织不同的群体组合,还有一些建筑物布置在阶梯状地形上。由于高低错落,衬托自然景观,造型比较活泼。

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艺术和规划思想

1.布局艺术:

1中国古代的一些大型建筑群以采用对称的布局,按一定的轴线布置,加强了城市总体布局的秩序。

2以整体布局,特别是以道路布局突出主要建筑群,在中轴线上采取多样手法来变化空间效果,是中轴线突出并富于变化。

3底层院落组群,室内外空间形成有机联系,又应用廊·墙进行空间分割,形成变化和对比。

4建筑与树木及庭院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园林艺术

5城门为城市主要道路的起点,高大的城门楼也成为道路的对景。

2.规划思想:

1古代城市制定规划指导思想,则主要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图。

2封建等级制的规划,如建筑色彩,尺度形制等。及一些封建礼制中的具体规定,须严格遵守,如文职机构设在左,武职机构设在右。

3城市规划思想与古代占统治地位的儒家的哲学思想有关。

4中国古代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自然观

5有已形成的阴阳,风水,八卦等观念有关

6城市规划中关于数字的应用,也逐渐形成一种传统观念

总结虽无城市规划理论,但有一套规划建设的制度。风水阴阳结合形成的城规思想,对城市布局有很大影响。这些传统的规则之都与思想,一本分是封建迷信的糟粕,也有一部分是规划建设的经验总结,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上海的发展

一、上海的发展过程

上海开埠不久及设立租界,上海的发展过程就是租界不断扩张的过程。上海的特殊性质,是和租界不可分的。

1.1845年,英国与清朝上海地方官订立所谓的“地皮章程”中,规定一定的低阶为英国人居住,即是后来的租界。

2.1848年,美国与清政府签订《望厦条约》,占据虹口一带为美租界。

3.法国在《天津条约》以后,也在上海强占租界。

4.日本虽无租界,但盘踞虹口、四川北路一带,形成其势力范围。

5.租界以外,在中国政府管辖的地区也不断扩展,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闸北及苏州河一带成为了建筑密集区。

6.20世纪30年代,上海发展到达顶峰,成为世界第五大城市,上海人口也迅速增长,1880年达100万,1930达300万。

7.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许多地区遭到极大破坏。

8.1945年抗战胜利,城市人口达600万,但人口没有增加,此时,曾定制的“大上海都市计划草案”也没有实现。

二、工业的发展与工业区分布

1.工业几乎占满沿河沿江地带,没有留出沿线绿化用地。

2.工业与住区混杂。

3.工业分布的盲目性造成市内交通运输的严重不合理

4.工业的分布与市际交通也不相配。

5.工业虽然集中,但由于帝国主义的入侵,工业生产是有依赖性的。

三、上海的对外交通

1.开埠后数十年中,上海成为全国对外贸易中心,贸易额超过全国一半以上。

2.码头绝大部分受帝国主义控制,且布置也存在严重的问题。

3.上海码头分布集中,布局不合理,分工不明确,且港口与铁路间缺乏直接联系

4.黄浦江淤塞严重

5.三条铁路包围分割城区,且与城市道路全部平交,常发交通事故

6.上海站场无分工,机场多为军用,未在对外交通中占重要地位。

四、上海的城市道路与市内交通

1.上海老城区和其他中国旧城一样为很小的方格形道路网组成。

2.道路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交叉口多,使市内交通很不流畅。

3.道路与租借地扩展方向一致,主要由东向西,以“越界筑路”的方式发展,同时为了保证同江边码头的联系,建成很多东西向平行的直通道路,而南北向几乎没有什么直通干道。

4.不少道路形成许多瓶颈,大大降低了通行能力。

5.由于租界及其他市区逐年盲目发展,许多地区受土地私有制的限制,道路布置异常混乱,划分的街坊很破碎。

6.上海的公共交通最初为租界内的有轨电车。

五、上海的建筑及居住区

1.由于殖民主义者在租界内的长期盘踞,因此比较注重建筑的质量和环境。在南京路一带最早出现繁华的商业区,大量的银行、饭店、影院、商店都聚集于此,称为上海的“商业革命”。

2.上海的旧城区居住建筑,多为中国传统的木结构立贴院落式低层建筑。

3.租界内沿街建洋房、办公楼、商店等,街后也修建很多密集的居住建筑,特别是不少里弄式住房,外国人及中国上层在西区也建了不少花园住宅。

4.20世纪30年代,上海人口增长更快,兴建了大量的高层建筑,在租界内也出现了一些高层的公寓式建筑。

5.在与其他类型住房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棚户区。

6.由于市中心人口密集、建筑拥挤、卫生条件日益恶化,外国人及中国上层统治阶级逐渐向近郊另建新的居住区。

7.上海居住区的发展反映了由于人口剧烈增长及高度集中与土地私有及土司投机之间的严重矛盾。

六、上海的城市规划工作

1.1929年上海市区及中心区的规划—“大上海都市计划”,提出建设新的码头,增加铁路站场,新建行政区和商业区,道路网为方格网与放射路网。但由于政治经济上的原因,这个计划未能认真实现。

2.日占时期的规划,细化了中心用地,追加了吴淞工业地带,增加大量的军事用地,建立吴淞港以及临江铁路。但其对外交通占有很大比例,有形式主义倾向,并有铁路机场对城区的分割。

3.上海都市计划三稿,一稿:人口1000万,市区外做一绿化农田环形地带,外围新区做“卫星城”,住宅区以4000人为单位,再组成“中级单位”、“市镇单位”、“市区单位”。扩大中心区范围,规划运用了卫星城镇、邻里单位、有机疏散等理论注意了城市交通灯问题。二稿:1500万人,提高人口密度,设想了市内高架道路。三稿:进一步研究人口疏散,提高绿地比重,研究了工业分布。三次规划积累了不少资料,对交通问题研究比较细致,尽管运用中未能很好的结合当时的中国实际,但这些理论是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的,对近现代新的城市规划理论的传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至今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1.1949~1957年间的发展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城市化进程,是机械和自然增长共同作用的结果,前4年以自然增长为主,后5年有计划的自然增长为主。1949~1953年,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全面展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就业、定居。1953~1957年建设突出特点,按照社会主义有可能把有限的资金尽量最大可能的集中起来使用,由国家统一安排建设。针对旧中国许多行业都是空白的特点,计划优先安排这些工业产业的项目。把多数建设项目建设在内地,改变原有工业生产集中在内地的布局。

2.城市化波动阶段,1958~1960超常德工业化引起高速的城市化,1961~1965工业调整时期第一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波动,1966~1977工业停滞时期第二次由城市到农村的城市化倒退。

3.持续稳定的快速发展阶段,城市数量,人口以及其他比重迅速增加,城市化进入了持续稳定快速发展阶段。降低了城镇的建设标准,使城市数量迅速上升,随着各种城市政策的调整,城市数量增加导致城市人口及其比重上升。工业与农业的发展成为城市化的动力。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重点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重点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软件工程 1. 什么是软件工程。 A.把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途径应用于软件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也就是把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b.研究a中提到的途径。2. 软件工程的三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第二章软件过程 1.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a.软件定义:确定软件开发工程必须完成的总目标问题定义: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可行性研究:上阶段所确定的问题是否有可行的解决办法?需求分析:目标系统必须做什么 b.软件开发:具体设计和实现在前一个时期定义的软件。概要设计:怎样宏观地解决问题 详细设计:应如何具体地实现这个系统 编码和单元测试:写出正确的、易理解、易维护的程序综合测试:通过各类型测试使达到预定要求。 c.运行维护:修正错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用户需要。改正性维护:诊断和改正使用中的错误适应性维护:修改

以适应环境变化 完善性维护:根据用户的要求改进和扩充以完善预防性维护:修改以为将来的维护作准备 2. 常用的过程模型有哪些?各自的特点及不足。如:瀑布模型的不足是不能适应需求的动 态变更。 A.瀑布模型 特点: 可强迫开发人员采用规范化的方法。严格地规定了每个阶段必须提交的文档。要求每个阶段交出的所有产品都必须是经过验证的。 缺点:太理想化,于瀑布模型几乎完全依赖于书面的规格说明,很可能导致最终开发出的软件产品不能真正满足用户的需要。如果需求规格与用户需求之间有差异,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只适用于项目开始时需求已确定的情况。 B.快速原型模型 特点:快速 软件产品开发基本上是线性顺序进行。降低了规格说明文档变化的可能性。减少了后续阶段错误的可能性。 c.增量模型 1 优点: 人员分配灵活,刚开始不用投入大量人力资源。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热情接待患者,帮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察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适的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备好床单位。根据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医师。 2. 向患者进行自我介绍,妥善安置患者于病床。 3. 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4. 入院告知:向患者/ 家属介绍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使用、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鼓励患者/ 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及顾虑。 5. 完成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确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施相关治疗及护理。 6. 完成患者清洁护理,协助更换病员服,完成患者身高、体重、生命体征的测量(危重患者直接进入病房)。 (三)结果标准。 1. 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 治。

2. 患者/ 家属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标。 患者/ 家属知晓出院指导的内容,掌握必要的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 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包括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方法、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遵医嘱通知患者复诊时间及地点、联系方 2. 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 3. 做好出院登记,整理出院病历。 4. 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特殊感染病人按院内感染要求进行终末消毒。 (三)结果标准。 1. 患者/ 家属能够知晓护士告知的事项,对护理服务满 2. 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要求。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标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六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题 1、认识PClogo系统主备人芮成备课时间xx、9、10授课时间xx、9第二周教学内容P2---P7课型新授课教学时数一课时授课年级六年级学情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后第一次接触计算机语言这一神秘的领域,而 Logo 语言则是他们进入这一领域最好的向导。通过引导学生认识 PC Logo 系统的操作界面和使用环境以及运行其自带的小程序,使同学们对 Logo 语言建立起初步的感性认识,为后面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准备。H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学会 PC Logo 的启动和退出。 2、认识 PC Logo 的操作界面。 3、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 PC Logo 窗口背景和布局。 4、了解 Logo 语言的功能,增进对 Logo 语言的感性认识过程和方法 1、教学演示和学生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结合小课题进行分层教学。 2、演示法,分层任务驱动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3、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技术操作习惯。教学重难点重点:熟练掌握logo界面。难点:自己动手设计喜爱的pc logo窗口背景和布局。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法教学准备分层教学:分两层进行教学任务驱动教学资源利用计算机教室教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改进与反思准备一份精美的logo的图画,问学生这个好看的图画怎么画出来的?想知道么?不是画图软件是什么呢?回答引起学生兴趣引入新课:这就是我们学习的PC Loge系统画出来的,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下PC Logo系统。生认真听引入新课并给出教学目标新课: 1、要知道什么是PC Loge系统,我们就要知道是哪个软件?现在打开我们桌面上的PC Loge系统 4、0中文版。听讲看演示学会打开软件 2、讲解认识PC Loge系统窗口,说说PC Loge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听讲看演示回答问题学习新知识 3、讲解演示修改背景色和笔色。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 4、讲解演示退出PC Loge系统过程。听讲看演示学习新知识布置练习与作业:第一层:说一说PC Loge系统的布局是什么样的?你能说的全吗?第二层:试着自己设计好看的窗口背景和布局。实践操作完成练习巩固新知,提高学习PC Loge兴趣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三个主要内容,有:启动退出PC Loge系统的方法和熟悉PC Loge系统的界面组成以及设置小海龟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简要知识点) 一、. 软件过程五个模型对比(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增量、螺旋、喷泉模型) 二、可行性研究: 1、任务:用最小的代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是否能够解决。 2、四个方面:技术、经济、操作可行性、法律 3、数据流图四种成分:1、源点/终点2、处理3、数据存储 4、数据流 三、需求分析: 1、任务:确定系统必须完成哪些工作,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清晰、具体的要求。 2、结构化方法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步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方法。 3、实体联系图:1、数据对象2、属性3、联系(1:1、1:N、M:N) 四、总体设计: 1.任务:回答“概括的说,系统应该如何实现”,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系统如何完成预定的任务,也就是说应该确定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并且进而确定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结构。 2.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具体实施方案)、结构设计阶段(确定软件结构) 3.模块独立:内聚和耦合 4. 耦合表示一个软件结构内各个模块之间的互连程度,应尽量选用松散耦合的系统

5. 内聚(Cohesion): 一个模块内各元素结合的紧密程度 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方法:变换流和事务流 五、详细设计: 1.任务:确定应该怎样具体的实现所要求的系统,也就是说经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该得出对目标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 2.过程设计的工具(程序流程图、盒图、PAD图、判定表、判定树) 七、测试: 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每个程序模块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子功能,所以可以对该模块进行单独的测试。由于每个模块都有清晰定义的功能,所以通常比较容易设计相应的测试方案,以检验每个模块的正确性。 2、集成测试: 在单元测试完成后,要考虑将模块集成为系统的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模块之间的通信和协调问题,所以在单元测试结束之后还要进行集成测试。这个步骤着重测试模块间的接口,子功能的组合是否达到了预期要求的功能,全程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等。 3、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基本路经测试)

卫生部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样本

惯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 一、患者入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热情接待患者,协助其尽快熟悉环境;观测和评估患者病情和护理需求;满足患者安全、舒服需要。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备好床单位。依照患者病情做好准备工作,并告知医师。 2.向患者进行自我简介,妥善安顿患者于病床。 3.测量患者生命体征,理解患者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有关资料。 4.入院告知:向患者/家属简介主管医师、护士、病区护士长。简介病区环境、作息时间、探视制度及关于管理规定等。勉励患者/家属表达自己需要及顾虑。 5.完毕入院护理评估,与医师沟通拟定护理级别,遵医嘱实行有关治疗及护理。 6.完毕患者清洁护理。 (三)成果原则 1.物品准备符合患者需要,急、危、重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2.患者/家属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护理服务满意。 二、患者出院护理 (一)工作目的 患者/家属知晓出院指引内容,掌握必要康复知识。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状况进行出院指引,涉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引、饮食及功能锻炼、复诊时间及地点等。 2.听取患者住院期间意见和建议。 3.做好出院登记,整顿出院病历。 4.对患者床单位进行常规清洁消毒。 (三)成果原则 1.患者/家属可以知晓护士告知事项,对服务满意。 2.床单位清洁消毒符合规定。 三、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一)工作目的 安全、精确、及时测量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为疾病诊断和制定护理办法提供根据。 (二)工作规范要点 1.告知患者,做好准备。测量体温前30分钟避免进食、冷热饮、冷热敷、洗澡、运动、灌肠、坐浴等影响体温因素。 2.对婴幼儿、老年痴呆、精神异常、意识不清、烦躁和不合伙者,护士应在床旁协助患者测量体温。 3.测腋温时应当擦干腋下,将体温计放于患者腋窝深处并贴紧皮肤,防止脱落。测量5—10分钟后取出。 4.测口温时应当将体温计斜放于患者舌下,用鼻呼吸,闭口3分钟后取出。 5.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

软件工程复习知识要点

1 软件及软件工程概念 集合,程序只是软件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软件开发中,编程只是软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阶段。 2.在结构化程序设计时代,程序最小的单位是函数及子程序,程序及数据是分离的。程序的最小单位是类。 3.软件的特性:形态特性、智能特性、开发特性、质量特性、生产特性、管理特性、环境特性、维护特性、废弃特性、应用特性。 4.软件的分类:系统软件;应用软件;支撑软件;可复用软件。 5.什么是软件工程?(课后题) 软件工程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 开发和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 起来,以经济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件并有效地维护它。 6.可以用功能性、可靠性、易用性、效率、可维护性和可移植性六个特性衡量软件的质量。 功能性是指软件所实现的功能达到它的设计规范和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 可移植性是指软件从某一环境转移到另一环境时所作努力得程度。 7.软件生存期由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三个时期组成。 开发时期通常由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四个阶段组成。 开发过程中的典型文档包括:项目计划、软件测试计划、软件设计说明书、用户手册。 8.需求分析的基本任务? (1)建立分析模型,了解系统的各种需求细节。 (2)基于分析结果,编写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或系统功能规格说明,确认测试计划和初步的系统 用户手册,并提交管理机构进行分析评审。 2 软件工程方法及工具 1.面向对象方法的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是尽量模拟人类习惯的思维方式,使开发软件的方法和 过程尽可能接近人类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过程,从而使描述问题的问题空间及其解 空间在结构上尽可能一致。 2.形式化方法的主要特点是:(课后题)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参考试题 一、填空题 1、软件生存周期一般可分为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运 行与维护阶段。 2、按软件的功能进行划分,软件可以划分为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和应用软件。 3、可行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抉择。 4、用户界面的可使用性是用户界面设计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目标。 5、常见的软件概要设计方法有3大类:以数据流图为基础构造模块结构的结构化设计 方(SD),以数据结构为基础构造模块的Jackson方法,以对象、类、继承和通信为基础的面向对象设计方法(OOD)。 6、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7、软件测试的方法有分析方法和非分析方法(即黑盒法)。 8、单元测试一般以白盒测试为主,黑盒测试为辅。 9、成本估计方法主要有自底向上估计、自顶向下估计和算法模型估计三种类型。 10. 文档(document)—一种数据媒体和其上所记录的(数据)。 11 机器语言、汇编语言:依赖于机器,面向(机器) 12. 软件有效性(efficiency),指软件系统的时间和(空间)效率。 13. 软件定义过程可通过软件系统的(可行性研究)和需求分析两个阶段来完成。 14. 软件定义的基本任务是确定软件系统的工程(需求),也就是要搞清“做什么”。 15. 为了使用户需求逐步精细化、完全化、一致化,通常采用(需求建模技术)。 16. 一个软件的深度是指其控制的(层数)。 17. 以详细设计说明书为输入,将该输入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翻译成计算机可以理解并 最终可运行的代码的过程叫(编码)过程。 18. 软件维护是软件生命周期的(最后)一个阶段 19. 软件工程由(方法)、工具和过程三部分组成,称软件工程的三要素。 20. 基于计算机系统的软件要素中的软部件由程序、数据和(文档)组成。 21. 数据流图就是用来刻画数据流和转换的信息系统建模技术。它用简单的图形记号分 别表示数据流、转换、(数据源)以及外部实体。 22. 被继承的类我们称之为基类(父类),在基类的基础上新建立的类我们称之为派生 类子类。 23. 流程图也称为程序框图是最常用的一种表示法,它有顺序、分支和(循环)三个基 本控制构件。 24. 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也称为(低级)语言。 25. 软件测试是执行程序发现并排除程序中潜伏的(错误)的过程。 26. 软件可维护性,是指软件产品交付使用后,在实现改正潜伏的错误、改进性能等属性、适应环境变化等方面工作的(难易)程度。 27. 软件可理解性,指系统具有清晰的结构,能直接反映问题的(需求)。 28 在实体-关系图简称E-R图中,数据对象实体用长方形、关系用(菱形)、属性用椭 圆表示。 29. 建立数据流模型要遵循的原则包括:每个加工至少应有一个输入数据流以反映被处 理数据的来源和一个(输出)数据流来反映加工的结果 30. 从工程管理的角度软件设计可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大步骤。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考试题 1.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包括哪些? 答:1)、患者入院护理2)、患者出院护理3)生命体征监测技术4)导尿技术 5)胃肠减压技术6)灌肠技术 7)氧气吸入技术8)雾化吸入技术 9)血糖监测10)口服给药技术 11)密闭式输液技术12)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3)静脉留置针技术14)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5)静脉注射技术16)肌内注射技术 17)皮内注射技术18)皮下注射技术 19)物理降温法20)经鼻/口腔吸痰法 21)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法22)心电监测技术 23)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2、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包括哪些? 1)整理床单位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6)协助患者进食 7)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8)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9)压疮预防及护理10)失禁护理 11)床上使用便器12)留置尿管的护理 13)温水擦浴14)协助更衣 15)床上洗头16)指/趾甲护理 17)安全管理 3.、特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及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4 、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1次/日 ③、口腔护理1次/日 ④、会阴护理1次/日 ⑤、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②、协助床上移动必要时 ③、压疮预防与护理 5)、排泄护理 ①、失禁护理需要时 ②、床上使用便器需要时 ③、留置尿管护理2次日 6)、床上温水擦浴1次/2-3日 7)、其他护理 ①、协助更衣需要时 ②、床上洗头1次/周 ③、指/趾甲护理需要时 8)、患者安全管理 5、生活部分自理的一级护理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包括哪些? 1)、晨间护理 ①、整理床单位1次/日 ②、面部清洁和梳头1次/日 2)、晚间护理 ①、协助面部清洁1次/日 ②、协助会阴护理1次/日 ③、协助足部清洁1次/日 3)、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4)、卧位护理 ①、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1次/2小时

软件工程知识点汇总

软件工程知识点汇总 1 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 1.1 软件工程:○1应用系统化的、规范化的、可度量的方法来开发、运行和维护软件,即将工 程应用到软件;○2对○1的各种方法的研究 1.2 软件工程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 1.3 软件工程三要素是:方法、工具、过程 软件工程的方法:是指完成软件开发各项任务的技术方法 软件工具:是指为软件工程方法的运用提供自动半自动的软件支撑环境 软件工程过程:是指将软件工程方法和工具综合起来以达到合理、及时地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这一目的 2 软件工程的原则包括:模块化原则、信息隐蔽原则、抽象化原则、模块独立原则(内聚、耦合)、 依赖倒转原则、开闭原则等 2.1 模块化原则: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软件系统划分为若干模块的过程。模 块是程序中相对独立的成分,一个独立的编程单位,应有良好的编程接口,模块的大小要 适中,模块过大会使模块内部的复杂性增加不利于模块的理解和修改,模块过小会导致整 个系统表示过于复杂,不利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 2.2 信息隐蔽原则:采用封装技术,将程序模块的实现细节隐藏起来,使模块接口尽量简单。 2.3 抽象化原则:抽取事物最基本的特性和行为,忽略非本质细节,采用分层次抽象,自顶向 下,逐层细化的办法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的复杂性。 2.4 模块独立原则:是指每个模块只完成系统要求的独立子功能,并且与其他模块的联系最少 且接口简单。要求在一个物理模块内集中逻辑上相互关联的计算机资源,保证模块间由松 散的偶合关系,模块内部有较强的内聚性,这有助于控制系统的复杂性。(即:高内聚低 耦合) 2.5 依赖倒转原则:抽象不应该依赖于细节,细节应该依赖于抽象。 2.6 开闭原则:软件实体应该是可扩展的,但是不可以修改。即对于扩展是开放的,对于更改 是封闭的。 3 软件开发模型:瀑布模型;快速原型;喷泉模型;各种模型的工作原理、阶段、每阶段任务、 特点、示意图; 软件开发模型(也称为软件过程模型):是从软件项目需求定义开始直至软件经使用后废弃为止,跨 越整个生命周期的系统开发、运行和维护所实施的全部过程、活动和任务的结构框架 3.1 瀑布模型(又称线性模型): 3.1.1工作原理:规定了它们自上而下、相互衔接的固定次序,如同瀑布流水,逐级下落。 前一阶段的工作成果是后一阶段工作开始的基础.所以,每个阶段都必须交出合格的文档,必须对前阶段的工作进行评审,前一阶段的工作完成后才可以开始后一阶段的工作 3.1.2 阶段: 计划时期: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开发时期: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 运行时期:运行和维护 3.1.3 各阶段任务: 1.需求分析和定义 在软件项目进行过程中,需求分析是从软件定义到软件开发的关键步骤,是今后软件,开发的基本依据,同时也是用户对软件产品进行验收的基本依据。需求分析和定义是以用

软件工程期末复习知识点整理

复习整理 、绪论 1. 软件的定义 软件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包括使程序正常执行所需要的数据,以及有关描述程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软件=程序+文档) 2.软件工程的定义 是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一门工程学科;采用工程化的原理与方法对软件进行计划、开发和维护;把证明正 确的管理技术和最好技术综合运用到软件开发中;研究经济地开发岀高质量的软件方法和技术;研究有效维护软件 的方法和技术。 3.软件危机的概念,及出现的原因 软件开发技术的进步未能满足发展的要求。在软件开发中遇到的问题找不到解决的办法,问题积累起来,形态尖锐的矛盾,导致了软件危机。 产生原因: ⑴软件规模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 ⑵软件开发管理困难而复杂。 ⑶软件开发费用不断增加。 ⑷软件开发技术落后。 ⑸生产方式落后,仍采用手工方式。 ⑹开发工具落后,生产率提高缓慢。 4.三种编程范型的特点 (1)过程式编程范型:把程序理解为一组被动的数据和一组能动的过程所构成;程序=数据结构 +算法;着眼于程序的过程和基本控制结构,粒度最小 (2)面向对象编程范型:数据及其操作被封装在对象中;程序=对象+消息;着眼于程序中的对 象,粒度比较大 (3)基于构件技术的编程范型:构件是通用的、可复用的对象类;程序=构件+架构;眼于适合 整个领域的类对象,粒度最大 二、软件生存周期与软件过程 1、软件生存周期的定义,把生存周期划分为若干阶段的目的是什么,有哪几个主要活动 定义:一个软件从开始立项起,到废弃不用止,统称为软件的生存周期 目的:软件生存周期划分为计划、开发和运行3个时期;把整个生存周期划分为较小的阶段, 给每个阶段赋予确定而有限的任务,就能够化简每一步的工作内容,使因为软件规模而增长而大大增加了软件复杂性变得较易控制和管理。 主要活动:需求分析、软件分析、软件设计、编码、软件测试、运行维护( P19) 2、软件生命周期划分为哪几个阶段 软件生命周期分为三个时期八个阶段: 软件定义: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 软件开发: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 软件运行:软件维护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贵州教育出版社)

小学信息技术学科 教案 (教育)(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年级:六年级 教师:任伶 二零一四年九月

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六年级上册 信息技术教案 (科技) 第1课参观“咪咪豆网屋” 教学目标: 1、知道网络与生活密切相关, 2、最大可能地了解网络上有什么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个人 教具:PowerPoint课件、多媒体电脑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电脑网络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它们已成为现代生活的标志,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网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日益重要,可以说,网络就象一个大宝库,里面有取之不尽的宝藏,可神奇了。 二、认识网络 1、师:通过网络,我们可以做什么呢?(指名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2、师:网络的通讯方法有哪些?(E-mail、BBS、QQ、IP、聊天室) (学生回答,教师再操作示) 3、师:小调查,你们上过这些吗?(在线游戏、新闻放送、在线电影、在线听音乐、旅游天地) 4、教师板书以上各个网址,学生操作观看。

三、练一练: 1、到各浏览一下,了解网络广博的天地。 .21cn. https://www.doczj.com/doc/824880974.html, .163. 2、进入“咪咪豆网屋”。 3、请登录“咪咪豆网屋”查询以下事项: (1)主页里有哪些素材? (2)主页由哪些部分组成? (3)逛“咪咪豆网屋”。 四、交流心得: 你还发现网络上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把它介绍给其他同学。 五、小结、质疑: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最喜欢上什么?

上节课,我们到网上兜了一圈,你们是不是发现,网络是个大宝藏。可是,这个宝库太大了,怎样才能迅速地找到我想找到的宝贝呢?今天,老师就介绍几个小帮手给大家,你们喜欢吗? 二、开始新课: 1、功能强大的搜索引擎: 雅虎:.. 21cn: search.21cn. 搜狐:.sohu. 百度: .baidu. 新浪:https://www.doczj.com/doc/824880974.html, google: .google. 2、学生操作,打开以上的搜索引擎,认识它们的“真面目”。 3、学习查找的方法(以搜狐为例)。 任务一: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关于“山水”的相关资料。 操作要点:①在地址栏输入搜狐网址②单击页面中的“旅游与交通”③到搜索引擎的位置输入关键词:“山水”,再按“搜索”按钮后即可进入关于的。 4、互相交流,你找到了些关于“山水”的什么资料?还想查找什么信息呢? 任务二:试用百度搜索小榄菊花会的相关资料。 三、练一练: 用其它的搜索引擎,查找一下“中国国际放旅行社、慈善万人行”的资料,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题及答案++精华版!!

《软件工程》期末考试样题 一、填空题 1.软件开发模型有(瀑布模型)(螺旋模型)第四代技术模型(原型模型)构件组装模型、混合模型。 2.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以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运行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开发可行性等方面来研究。 3.现在向银行存款,年利率为i,若希望在n年后从银行得到F元,现在应该存入的钱数为(F/(1+i)n)。 4.数据流图的基本符号包括(数据输入的源点和数据输出的汇点)、(加工)、(数据流)、(数据存储文件)。 5.Jackson图除了可以表达程序结构外,还可以表达(数据结构),它首先要分析(数据结构),并用适当的工具来描述。 6.详细设计的工具有图形工具)、表格工具和(语言工具)。 7.IPO图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框组成。这个图的特点是能够直观的显示三者之间的关系。 8.面向对象技术是一整套关于如何看待(软件系统)和(现实世界)的关系,以什么观点来研究问题并进行分析求解,以及如何进行系统构造的软件方法学。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运用(对象)、(类)、(继承)、(封装)、聚集、消息传送、多态性等概念来构造系统的软件开发方法。 二、单项选择题 1.下列( A )属于系统软件。 A.WINDOWS 2000 B.Word C.Flash D.3D MAX 2.下列哪个图是N-S图的构件( C )。 A. B. C. D. 3.对于螺旋模型,下列( D )不是利用笛卡尔坐 标表达的活动。 A. 制定计划 B. 实施工程 C. 风险分析 D. 程序编码 三、多项选择题 1.软件危机可以表现为(ABXD )。 A.产品不符合用户的需要 B.软件产品的质量差 C.软件的可维护性差 D.软件的价格昂贵 2.Jackson图中一般可能包括(ABCD )。 A.表头 B.表体 C.表名 D.字段名 3.关于内容耦合的描述正确的是(AD )。 A、内容耦合是最高程度的耦合 B、应该尽量使用内容耦合 C、高级语言一般设计成允许内容耦合的形式 D、如果一个模块有多个入口,可能发生内容耦合 4.下列属于不标准的书写格式(BCD )。 A、书写时适当使用空格分隔 B、一行写入多条语句 C、嵌套结构不使用分层缩进的写法 D、程序中不加注释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括号内打上“√”,错误的打上“×”) 1.软件生存周期是从软件开始开发到开发结束的整个时 期。() 2.系统流程图是一个典型的描述逻辑系统的传统工具。 () 3.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共同构成系统的逻辑模型。 (1) 4.扇出是一个模块直接调用的模块数目,一般推荐的扇出 为3或4。( 1 ) 5.耦合用于衡量一个模块内部的各个元素彼此结合的紧 密程度。()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研究用工程化方法构建和维护有效的、实用的和高质量的软件的学科。接下来是为大家收集的软件工程知识点总结,以供大家学习! 知识点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 2)数据是使程序能够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 3)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国标(GB)计算机软件的定义: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 2、软件特点: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是计算机的无形部分;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3、软件的分类: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1)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 2)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3)支撑软件是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软件。 4、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软件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软件开发的实际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确 ②开发出来的软件常常不能使用户满意 ③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存在漏洞,需要经常打补丁 ④大量已有的软件难以维护 ⑤软件缺少有关的文档资料 ⑥开发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⑦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增长 5、软件工程:此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的学科。

六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全册教案

六年级计算机教案 第1课电脑的本领与家史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获取信息的途径及信息技术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2、了解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3、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教学重点: 电脑在信息时代的作用。 教学难点: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信息(information):教师可以举例来说明:如欧洲足球锦标赛的现场直播、我们学习用的书、冬天大雪纷飞的情景……这些用文字、语言、声音、图像等表示的内容统称为信息。 信息获取的途径可由学生来讲述,让他们自由发挥。电脑的应用广泛教师难以一一讲全,因此可以在课前让学生去查找有关资料,在课堂中分小组汇报。教师主要向学生介绍因特网作用,教师也可以向学生简单演示一下因特网的神奇魅力。 电脑的发展史:从1946诞生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后,我们可以把计算机的发展四个阶段:1、1946至50年代后期,电子管

时期。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晶体管时期。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前期中小规模的集成电路。4、70年代到今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教材还安排了计算机的组成的阅读材料。 第2课常用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目标: 1、学会常用软件的安装。 2、学会把软件从计算机的硬盘上删除。 教学重点: 软件的安装与删除。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常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如:超级解霸、屏幕保护程序、Winamp。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建议: 软件的安装:应该让学生明白要安装软件应先找到这个软件的安装程序,安装程序的命令一般是setup或Install。安装软件时,只需双击Setup或Install即可。在此课中,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宜过高,只

软件工程知识点

第一章软件工程概述 一、软件的定义和特性(P2—P3) 定义:软件=程序+数据+文档 程序:按照事先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执行的指令或语句序列 数据:程序能正常操纵信息的数据结构 文档:描述程序操作和使用的文档 特性: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具有抽象性,不是一般的物理实体; (2)软件的成产与硬件存在某些相同点,但有根本上的不同,软件开发是人的智力的高度发挥,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制造,它更依赖于开发人员的素质,智力,人员和组合,合作和管理; (3)软件维护与硬件维修有着本质的差别,软件维护没有硬件维护那样有可替换的标准零件; (4)软件在运行和使用期间没有硬件那样的机械磨损,老化问题,但存在退化问题; (5)基于构件的开发方法由于其自身的特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技术可以减少开发时间、提高质量,并提高复用水平。 * 掌握P4图1-2(b)软件失效率曲线 二、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各有何特征?(P1—P2) 共经历了四个阶段 特征:第一阶段——程序规模小且主要采用个体工作方式,开发的系统大多采用批处理技术 第二阶段——引入人机交互的概念,实时系统出现,产生了第一代数据库管理系统,程序编制采用了合作的工作方式,出现了早期的软件危机 第三阶段——分布式系统出现,嵌入式系统得到广泛应用,低成本硬件 第四阶段——强大的桌面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迅速发展时期,面向对象技术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和专家系统开始应用于软件。 三、什么是软件危机?其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定义:软件危机是指由于落后的软件生产方式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计算机软件应用需求,从而导致软件开发与维护过程中出现一系列严重问题的现象。(P4) 原因:(P5) (1)用户对软件需求的描述不准确、不全面,甚至有错误,以及在开发过程中,不断提出或者修改需求; (2)用户和开发人员对软件需求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所开发的软件产品和用户需求不一致; (3)大型软件项目需要组织一定的人力共同完成,各类人员的信息交流不及时、不准确,有时还可能产生误解,软件开发人员对大型软件缺少开发经验,管理人员缺少相应的管理经验; (4)软件开发人员不能有、独立自主的处理大型软件的全部关系和各个分支,因此容易产生疏漏和错误; (5)开发技术落后,缺乏有效的方法学和工具方面的支持,过分依赖程序设计人员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技巧和创造性,加剧软件产品的个性化 (6)软件产品的特殊性和人类智力的局限性,导致人们无法处理“复杂问题”,因为软件是逻辑产品,软件开发进展情况较难衡量、软件开发质量难以评价、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 四、什么是软件工程?它的目标和内容是什么? 定义:将系统化的、规范的、可度量的方法应用于软件的开发、运行和维护的过程,即将工程化应用于软件中,并对方法的研究。(P6) 目标:在给定的成本和进度前提下,开发出具有可修改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有效性、可靠性、可适用性、可重用性、可移植性、可跟踪性和互操作性并且满足用户需求的软件产品。(P7) 内容:主要内容包括软件开发技术和软件工程管理两方面。(P6) 要素:方法,工具,过程 五、什么是软件生存周期?它有哪几个活动? 定义:(software life cycle)把软件产品从形成概念开始,经过定义、开发、使用和维护直到最后退役的全过程。 活动: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软件使用维护和退役(P9)

软件工程基础知识点总结

软件工程基础部分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一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1、软件定义:是计算机系统中与硬件相互依存的另一部分,是包括程序、数据以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1)程序是软件开发人员根据用户需求开发的、用程序设计语言描述的、适合计算机执行的指令(语句)序列。 2)数据是使程序能够正常操作信息的数据结构。 3)文档是与程序开发、维护和使用有关的图文资料。 国标(GB)计算机软件的定义:与计算机系统的操作相关的计算机程序、规程、规则以及可能有的文件、文档及数据。 2、软件特点: 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而不是物理实体,具有抽象性,是计算机的无形部分; 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 3)软件在运行、使用期间不存在磨损、老化问题; 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 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 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3、软件的分类: 按照功能可以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1)应用软件是为解决特定领域的应用而开发的软件。 2)系统软件是计算机管理自身资源,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并为计算机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 3)支撑软件是介于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之间,协助用户开发软件的工具软件。 4、软件危机:是指在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软件危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软件开发的实际成本和进度估计不准确 ②开发出来的软件常常不能使用户满意 ③软件产品的质量不高,存在漏洞,需要经常打补丁 ④大量已有的软件难以维护 ⑤软件缺少有关的文档资料 ⑥开发和维护成本不断提高,直接威胁计算机应用的扩大 ⑦软件生产技术进步缓慢,跟不上硬件的发展和人们需求增长 5、软件工程:此概念的出现源自软件危机。软件工程是指应用计算机科学、数学及管理科学等原理,以工程化的原则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的学科。 1)研究软件工程的主要目的就是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开发费用内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的软件系统(高质量是指错误率低、好用、易用、可移植、易维护等)。 2)软件工程的三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①方法:完成软件工程项目的技术手段;

软件工程导论期末考试考点

1.软件的定义: 软件是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其中,程序是能够完成预定功能和性能的可执行的指令序列;数据是使程序能够适当地处理信息的数据结构,文档是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要的图文资料。 2.软件危机的定义,表现、原因是什么 a)软件危机: 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严重问题。 b)软件危机的表现: 对软件开发成本和进度的估计常常很不准确。 经常出现用户对“已完成的”软件系统功能不满意的现象。 软件产品的质量往往达不到要求。 软件通常不可维护。 软件通常没有适当的文档资料。 软件成本在计算机系统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 软件开发生产率提高的速度,远远跟不上计算机应用迅速普及深入的 趋势。 c)软件危机的原因: i.客观原因:与软件本身的特点有关 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软 件缺乏“可见性”。 软件维护通常意味着改正或修改原来的设计,这就在客观上使得软件 较难维护。软件缺乏“可插拔性”。 如何保证每个人完成的工作合在一起确实能构成一个高质量的大型 软件系统,更是一个极端复杂困难的问题,必须有严格而科学的管理。 ii.主观原因:与软件开发与维护的方法不正确也有关 目前相当多的软件专业人员对软件开发和维护还有不少糊涂观念, 这可能是使软件问题发展成软件危机的主要原因。 忽视需求分析只重视编码与运行。 编写程序所需的工作量只占软件开发全部工作量的10%~20%。 在后期引入一个变动比在早期引入相同变动所需付出的代价高 2~3个数量级。 图定性地描绘了在不同时期引入一个变动需要付出的代价的变化 趋势。 忽视文档只重视程序 必须认识到一个软件产品必须由一个完整的配置组成,软件配置主要包括程序、文档和数据等成分。必须清除只重视程序而忽视软件配置 其余成分的糊涂观念。 轻视维护是一个最大的错误。 统计数据表明,实际上用于软件维护的费用占软件总费用的55%~70%。 3.软件工程的定义、软件工程方法学三要素是什么 软件工程定义: 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试题答案 一填空题 1、护士应当告知患者皮试后20分钟内不要离开病房,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2、皮下注射胰岛素时,嘱患者注射后15分钟开始进食,避免不必要的活动,注意安全。 3、物理降温时,应当避开患者的枕后、耳廓、心前区、腹部、阴囊及足底部位。 4、给患者醇浴前应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局部组织灌注情况、皮肤情况、配合程度、有无酒精过敏史。 5、选择弹性适当血管穿刺,正确实施输液前后留置针的封管及护理,标明穿刺日期、时间并签名。 5.严密观察留置针有无脱出、断裂,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等静脉炎表现,及时处理置管相关并发症。 6、输血核对必须双人核对,包括取血时核对,输血前、中、后核对和发生输血反应时的核对。核对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数量、血液种类、交叉试验结果、血液有效期、血袋完整性和血液的外观。发生输血反应时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及受血者与供血者的血型,并保留输血装置和血袋。 7、患者入院时护士应测量患者生命体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填写患者入院相关资料。 8、对服用强心甙类药物的患者,服药前应当先测脉搏、心率,注意其节律变化,如脉率低于60次/分钟或者节律不齐时,暂不服用并及时通知医师。

9、测肛温时应当先在肛表前端涂润滑剂,将肛温计轻轻插入肛门3-4厘米,3分钟后取出。用消毒纱布擦拭体温计。 10、尿潴留患者一次导出尿量不超过1000毫升,以防出现虚脱和血尿。 二问答题 1、简述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的工作规范要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评估患者的病情、静脉情况,准备用物。若患者正在进行静脉输液、输血,不宜在同侧手臂采血。 3.告知患者/家属采血的目的及采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5.采血后指导患者压穿刺点5-10分钟,勿揉,凝血机制差的患者适当延长按压时间。 6.按要求正确处理血标本,尽快送检。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清华版信息技术六年级上

第4课人物之美——处理图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4 一、 和“编辑”模式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一些简单的照片处理操作,弥补照片拍摄时的不足;也可以制作一些特殊效果,让照片更加漂亮,更加有个性。本课,我们将学习用ACDSee简单处理瑕疵照片。 二、新课1、使用“冲印”模式处理照片。

步骤1:使用“冲印”模式打开要处理的照片,观察照片会发现这张照片的曝光略有不足,整个画面色彩看起来有些暗淡。另外,倾斜的角度也让人感觉不舒服,这些都是我们要调节的地方。 智多星①ACDSee软件的“冲印”和“编辑”模式都可以实现一定的调整照片的功能。除了各自的具体功能不同外,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冲印”属于无损编辑。在“冲印”模式中 步骤 2、 3 三、小结利用ACDSee中的“冲印”及“编辑”模式可以进行简单的图片处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一些个性元素和效果。 四、作业将你自己的照片不满意的地方做个简单的处理。 教学反思: 第5课录制之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准备计算机录音系统。 2、熟悉GoldWave的操作界面。 3、学会用GoldWave录制声音。 《西江月. 1 项,在弹出的“声音”对话框中,选择“录制”选项卡。在“录制”选项卡中,显示出当前可用的1个麦克风设备此时,对着麦克风说话,右边的信号提示条立即显示音量大小。这说明,现在可以进行录音了。 2、启动音频编辑软件GoldWave执行“开始”→“程序”→GoldWave→GoldWave命令或者双击“GoldWave”图标启动软件,进入GoldWave的工作环境。GoldWave由三个窗口组成,分别是主窗口、声音窗口和控制窗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