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专转本语文12年真题

江苏专转本语文12年真题

江苏专转本语文12年真题
江苏专转本语文12年真题

江苏专转本语文12年真题

201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作答在试题卷上无效。作答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准确清晰地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上的指定位置。

3.考试结束时,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下列词中黑体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骨髓隧道随意遂愿

B.殷切殷红荫庇阴凉

C.勉强强迫强求强颜

D.神色色彩褪色色盲

2.下列成语或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束之高搁鼎立相助横征暴敛

B.越俎代疱滥竽充数缘木求鱼

C.声名雀起暗然泪下洁白无瑕

D.独当一面势不可挡峨冠博带

3.下列黑体的字词释义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相濡以沫(口水)拾级而上(轻步而上)再接再厉(磨)

B.繁文缛节(繁琐)破釜沉舟(古代的炊事用具)好高骛远(追求、致力)

C.以汤沃雪(开水)颔首赞许(点头)胶柱鼓瑟(支撑房屋的木头)

D.海市蜃楼(大蛤蛎)颇有微词(轻微的)联袂而往(袖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法国电影周的上映,加强了中法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这句话没有语法错误。

B.“楚不用吴起而削乱,秦行商鞅而富强。”两句中的“而”均表示并列关系。

C.“敢问夫子恶乎长?”该句中的“恶”是疑问代词,意思是“哪方面”。

D.“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该句中的“焉”意为“了”。

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礼仪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的“五礼”指的是: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学礼。

B.古人自称时常用谦称,一般有愚、鄙、敝、

卑、窃、仆等。

C.顿首,俗称“叩头”,即跪而拱手,头轻缓至地,稍做停留。

D.鹿鸣宴,兴起于唐代,是朝廷宴请乡试新科举子的宴饮活动。

6.下列诗词句与作者对应正确的一项

(1)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4)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捏英雄泪。

A.张若虚、杜甫、温庭筠、辛弃疾 B.张九龄、李白、韦庄、陆游

C.张若虚、李白、韦庄、辛弃疾 D.张九龄、杜甫、温庭筠、陆游

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所辑多为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共收诗300多篇,故又称“诗三百”。

B.汉代散文可分为史传文和论说文两大类。论说文包括奏议、政论、杂文等体裁,大都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

C.词是兴起于唐代的一种新文体。词有各种

不同的曲调。一般分为上下两阕,又称“前后阕”“上下片”等。

D.明代拟话本继承了宋元话本的艺术传统。代表作有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冯梦龙的“三言”“两拍”等。

8.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永明体”是南朝时期沈约、谢灵运等人创制的一种诗体。

B.唐代“元白诗派”以白居易和元好问为代表,该诗派诗歌内容多反映现实生活。

C.宋代“江西诗派”中的“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和陈与义。

D.“桐城派”是清中叶著名的散文流派,代表作家有方苞、姚鼐、归有光等。

9.下列关于现当代文学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老舍的小说代表作有《骆驼祥子》、《月牙儿》、《茶馆》等。

B.高行健是新时期十年的话剧作家之一,代表作有《车站》、《彼案》等。

C.闻一多诗歌理论中的“三美”,即建筑美、节奏美、绘画美。

D.贾平凹的《白鹿原》被文学评论界公认为具有史诗般风格的作品。

10.下列作家、国籍、作品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万提斯——意大利——《堂吉诃德》

B.斯丹达尔——德国——《红与黑》

C.川端康成——日本——《雪国》

D.狄更斯——英国——《呼啸山庄》

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第11题至第15题。

闻高鹗被解脱有感

近来媒体盛传,《红楼梦》百二十回本的作者署名,将从曹雪芹、高鹗合署改为曹雪芹与“无名氏”同撰,新闻简略,据闻有详细考证,论定原先后四十回出高鹗手为站不住的传说,详情尚不得知。此事虽说不上。在《红楼梦》的读者和“红学”研究者看来,则并非小事一桩。可断言也。

自“红学”生成以来,对后四十回及其作者的认定与评论,大体可分两派。其肯定后四十回为高续并加否定评论者,自鲁迅、胡适、俞平伯、

周汝昌以降,实繁其徒,其否定高续者,到张爱玲而臻极致。其肯定高续并力挺其文学价值者,可以林语堂为代表,舒芜亦挺高之健者。双方观点鲜明对峙,如扩大而大之,读者群中因黛玉之死而下泪者,如越剧《红楼梦》、新面世以忠于百二十回原著的电影的部分观者皆是。双方鼎峙,难分高下,而他们都是承认后四十回著者为高鹗,则是一致的。尽管从文学艺术观点上,如水笼之不相容,也是公认的事实。按我国章回小说的作者,每不易认定。原因是习惯看法,小说是不登大雅之堂的东西,更加政治上的避忌,更不愿以真名姓示人。其实小说作者的考定,是一件特别烦难之事。《红楼梦》作者之为曹雪芹,也几乎被否定,有说为其叔者……不一而是。其实真正认真辩论起来,雪芹在书中自述核定增删,“十年辛苦”,说到底,不过是一位认真的“责任编辑”而已,是不是也应在作者署名上,加以斟酌呢?自然,这是一句笑话,不值红学专家一哂的。

总而言之,在古典小说的作者问题上,一般说,应取“宜粗不宜细’’的态度。不至徒费精力,在这种深邃的死胡同里开拓、前进。虽然,在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