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室内设计制图及CAD教案

室内设计制图及CAD教案

室内设计制图及CAD教案
室内设计制图及CAD教案

教学过程设计

AutoCAD概况

一、CAD的基本情况

计算机辅助设计即Computer Aided Design,简称为CAD,(aided半自动的)是计算机应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具有减小设计绘图量,缩短设计周期,易于建立和使用标准图库,改善绘图质量,提高设计及管理水平等一系列优点,近几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硬件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降低,以及图形、图像、文字处理软件的日趋完善,CAD技术的应用在发达国家已经十分普及,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和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二.CAD技术的发展方向

1.CAD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CAD技术雏形的出现0世纪60年代,逐渐形成了CAD技术产业,20世纪70年代,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大量新理论、新算法,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各种企业中迅速推广和普及

2.CAD发展方向

1.集成化:信息集成、过程集成、企业集成

2.智能化:将人工智能技术引入CAD系统,达到设计自动化的目的

3.标准化:目前已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标准

4.网络化:基于网络的完善的协同设计环境

一、Autocad打开方式:

1、双击桌面CAD图标

2、开始——程序——Autodesk——Auto CAD2007

二、CAD的界面组成:

标题栏:记录了AutoCAD的标题和当前文件的名称。菜单栏:它是当前软件命令的集合。工具栏:包括标准工具栏、图层工具栏、对象工具栏(颜色控制、线型控制、线宽控制、打印样式控制)、绘图工具栏、修改工具栏、样式工具栏(文字样式管理器、标注样式管理器)注意:在工具栏空白外右击,ACAD中子菜单中包含所有CAD工具。

三、绘图窗口:工作界面。

四、模型和布局:通常在模型空间中设计图纸,在布局中打印图纸。

五、命令行:是供用户通过键盘输入命令的地方,位于窗口下方,F2为命令行操作的全部显示。

六、状态栏:左侧为信息提示区,用以显示当前的标指针的坐标值和工具按纽提示信息等,右侧为功能按纽区,单击不同的功能按纽,可以开启对应功能,提高做图速度。

七、文件的新建,打开,保存,关闭命令

新建:1.文件菜单下新建命令 2.快捷键为Ctrl+N

打开:1.文件菜单下打开命令 2.快捷键为Ctrl+O

保存:1.文件菜单下保存命令 2.快捷键为Ctrl+S

关闭:1.单击标题栏上的关闭按纽2.Alt+F43.单击控制菜

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旧课、检查新课预习情况

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

讲授新课(研析新课)

一、辅助绘图

1、坐标系的使用

在CAD中使用的是世界坐标,X为水平,Y为垂直,Z为垂直于X和Y的轴向,这些都是固定不变的,因此称为世界坐标

相对极坐标:是指该点与上一输入点之间的距离,该连线与X轴

正向之间的夹角度数为极角度数,相对符号为,正值为逆时针,负值为顺时针,数,输一定要在英文状态下。

二、鼠标作用

左键为: 1.选择物体 2.确定图形第一点的位置

滚轴作用为:

1、滚动滚轴放大或缩小图形(界面在放大或缩小)

2、双击可全屏显示所有图形

3.如按住滚轴可平移界面

右键作用为: 1.确定 2.重复上一次操作(重复上一次操作快捷键还有空格和回车)

三、选择物体的方法

1、直接点击

2、正选:左上角向右下角拖动(全部包含其中)

3、反选:右下角向左上角拖动(碰触到物体的一部分就行)在CAD中创建的单位是mm,对CAD创建的单位进行修改格式菜单下单位命令

捕捉F9和栅格F7:必须配合使用。捕捉用于确定鼠标指针每次在X、Y方向移动的距离。栅格仅用于辅助定位,打开时屏幕上将布满栅格小点。

正交F8:用于控制绘制直线的种类,打开此命令只可以绘制垂直和水平直线。

极轴F10:可以捕捉并显示直线的角度和长度,有利于做一些有角度的直线。

对象捕捉F3:在绘制图形时可随时捕捉己绘图形上的关键点。右击,单击设置,在对象捕捉选项卡中勾选捕捉点的类型。

对象追踪F11:配合对象捕捉使用,在鼠标指针下方显示捕捉点的提示(长度,角度)

线宽:线宽显示之间的切换。

模型:在模型空间与图纸空间之间进行切换。

四、基本绘图命令

1、直线绘制命令

操作过程:命令:Line(回车)

指定第一点:(输入一点作为线段的起点)

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指定下一点或[放弃(U)]:

指定下一点或[闭和(C)/放弃(U)]

2、圆命令(C)

绘制方式:

1.直接在绘图工具栏上点击圆按纽

2.在绘图菜单下单击圆命令

3.直接在命令中输入快捷键C

3、椭圆命令

绘制方式:

1.直接在绘图工具栏上点击圆弧按纽

2.在绘图菜单下单击圆弧命令

3.直接在命令中输入快捷键A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公共艺术设计》课程编码: 学时:60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3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方向) 先修课程:《装饰基础》《三大构成》《素描》《色彩》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是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通过讲授公共艺术品(环境中的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使学生了解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特征,及在建筑空间和环境中的作用,使学生具有设计创新能力和公共艺术品鉴赏与应用能力,并掌握雕塑与壁画的设计与制作方法,提高环境艺术设计的综合设计能力。 二、基本要求: 能较好理解并运用雕塑与壁画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雕塑与壁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过程、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和相互过程;理解壁画、雕塑和公共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 三、教学内容: 雕塑部分: (一)装饰雕塑发展简史 1.原始社会 2.奴隶社会及先秦文明 3.封建社会秦汉艺术至晚清 4.现代装饰雕塑 (二)装饰雕塑的类型特征 1.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圆雕 1.1圆雕的特征(理解) 1.2圆雕技法(掌握) 2.空间状态类之——装饰性浮雕 2.1浮雕的特征(理解) 2.2浅浮雕特征(理解) 2.3浮雕技法(掌握)

3.从属物象类 3.1装饰雕塑(掌握) 3.2器物装饰雕塑(掌握) (三)装饰雕塑的材质肌理 1.天然材料 1.1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2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1.3石材质的优点及局限(理解) 2.人造材料 2.1机非金属材料:陶瓷、玻璃、水泥(理解)2.2金属材料:铜、铁(铸造/锻造)(理解) 2.3有机高分子材料:塑料、玻璃钢(理解)(四)装饰雕塑的设计与制作 1.装饰雕塑的构思及草图设计(掌握) (五)装饰雕塑与内外环境空间的和谐关系(理解)壁画部分: (一)装饰壁画的装饰规律与形式法则 1.装饰规律 1.1归纳与概括(掌握) 1.2夸张与变形(掌握) 1.3平面与立体(掌握) 1.4分解与构成(掌握) 1.5对比与统一(掌握) 2.形式法则 2.1均齐(掌握) 2.2平衡(掌握) 2.3节奏(掌握) 2.4韵律(掌握) (二)装饰壁画的构图 1.格律体构图(理解) 2.平视体构图(理解) 3.立视体构图(理解) 4.自由体构图(理解) (三)壁画的色彩与环境的统一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现代设计史》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说明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通过对工业革命以来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以及设计师作品的分析讲授, 使学生对人类在造物史方面的发展线索、各个运动的审美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达到以开拓学生的设计视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目的,为设计专业其他专业课的开设做好理论准备。 二、教学的具体要求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能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二)通过讲授和课堂讨论,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现代设计的发生、发展概况,达到建立学生设计意识的目的。 三、教学效果检查 本课程在大学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共56学时,课程结束通过考试方式或论文形式评定学生课程成绩。 四、教学时数分配 第二部分讲授内容 第一章现代设计发展的理论模式 一、设计师与独立制作的手工艺人的区别 二、现代设计产生的时代背景 (一)维多利亚时代的特点(1831-1901年) (二)维多利亚时期的设计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出现前的设计 第一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现代的普罗米修斯——工业革命 二、空想社会主义的出现----为解决城市矛盾的实验性规划设计 三、新专业分工的出现 第二节工艺美术运动之前的设计潮流——维多利亚风格 第三节第一届世界博览会——“水晶宫”(the Crystal Palace)的出场 第四节工艺美术运动的兴起 第五节芝加哥学派·沙利文 第六节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 一、与工艺美术运动的异同 二、代表人物及作品 第七节装饰主义运动(Art Deco)1920—1935年 一、装饰主义运动所源之影响方面 二、代表地区及人物、作品 第八节现代主义(Modernism) 一、主要设计师 (一)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以下简称格氏) (二)密斯(Mies Van der Rohe) (三)柯布西耶(Le Corbusier) (四)赖特(Frank Wright) (五)阿尔托(A.Alto) 二、主要设计风格和流派 (一)荷“风格派”运动 (二)表现主义 (三)德意志制造同盟 (四)俄——1918至1925年间的构成主义 第三章包豪斯BAUHUASE(1919—1933年) 德语Bauhuase意为“建筑房子”。格罗皮乌斯创立,她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现代艺术和设计教学体系,达到个人进行微型社会试验和改造社会文化的目的,同时快速提高德国设计水平,满足战后的物质需求。 第一节魏玛时期(1919—1925年) 一、课程改革 第二节德骚时期(1925—1933年)——其中1925-1927年为黄金时期

《世界现代设计史》说课稿

《世界现代设计史》说课稿(10分钟)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XX,是来自XXX艺术学院的一名专业教师,我的专业是设计艺术学,本学期我承担的课程是《世界现代设计史》,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世界现代设计史》第三章:新艺术运动。下面我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类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通过设计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品位,从而更好地进行学习。根据教学大纲,我们选用的教材是由王受之编写,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世界现代设计史》,以张夫也的《外国工艺美术史》及方怿的《世界现代艺术设计史》为参考教材。我今天要讲的内容是第三章:新艺术运动。是本次课程比较重要的一个章节,主要讲述的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洲和美国产生并发展的一次影响面相当大的“装饰艺术”运动。 结合教学大纲及学情,我们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了解新艺术运动产生的背景、源流及主要表现。 2.新艺术运动在欧洲各国的变现 3.英国和美国的新艺术运动。 其中,重点是新艺术运动的背景源流及主要表现;难点是它在欧洲各国的变现,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说学情 我们是三本院校,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自学能力和主动意识薄弱,且学生对史论可以说是零基础且学习相较于其他专业课略显枯燥,因此,灵活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例如:课程引导、分组讨论和作业展示等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说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和讨论提问法相结合。通过多媒体PPT进行讲授,图文并茂,以横向纵向两条线索详细列举出各国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期间引用一些优秀的设计作品来分析演示,以教师讲解和演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内容讲述结束后就布置课题训练进行讨论,解决疑问和问题,广发思路,目的是提高学生自学的积极性,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的这节课是按90分钟准备的。主要以导入新课-讲授新课-讨论指导-归纳总结四个部分进行。 1、导入新课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四单元舞蹈的魅力)资料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四单元舞 蹈的魅力)

《舞蹈的特性与分类》 教案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 认识舞蹈 1、多媒体展示舞蹈图片,图片上的人表现的是 一种什么样的艺术形式?——舞蹈 2、什么是舞蹈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美化了的人体动 表演艺术,舞蹈动作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人体 动作,因为它能够表现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人与自 然的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它是一种舞蹈化了的人体 动作艺术。 3、引出本堂课的课题《舞蹈的特性与分类》走进 舞蹈世界。 观看图片 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学生对舞蹈有 初步的认识和 感受,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 趣。

舞蹈基础知识 了解舞蹈 1、舞蹈的审美特征(舞蹈的特性) 1、舞蹈具有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造型 性、动作性、抒情性等特点。 2、舞蹈的种类 划分角度、方式种类 按体裁分类叙事舞蹈和抒情舞蹈 按风格特点分类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 舞、当代舞、体育舞蹈 按表现形式分类独舞、双人舞、多人舞、群舞 集体学习 聆听了解 初步具有欣赏 舞蹈的理论知 识,为下一步 的欣赏舞蹈、 分析舞蹈奠定 基础。 苗族民 间舞┃反排木鼓舞初 赏 作 品 1、多媒体播放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舞蹈画面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②看完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教师介绍我国苗族舞蹈的有关知识 苗族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服 饰特点、花鼓舞的风格特点。 欣赏思考 讨论总结 聆听了解 通过对民族文 化的了解来理 解舞蹈动作的 形成与含义。 再 次 1、再次欣赏,感受鼓点节奏,模仿脚上动 作,感受不同动作所表现的深刻含义。 聆听节奏 观察动作 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模 仿能力、舞蹈 审美能力和感

浅析了解艺术设计史的意义

浅析了解艺术设计史的意义 摘要:艺术设计史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理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专业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在把握艺术设计的历史演变和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理论修养与审美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专业基础多元化 现代艺术设计已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多种风格与流派并存。但对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仍是现代设计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焦点问题。笔者认为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是有效的学习和认识了解传统的重要途径。 一位日本的设计师曾评论中国设计太珍惜传统了,以致于毫不变化的加以利用。对于讽刺意味如此明显的评价我们应当怎样珍惜传统和最大程度上利用传统呢?从根本上来说,我们对设计传统的继承更多的停留在对传统造型符号与艺术样式的挪用上。造成设计界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们对自己的设计传统并不了解。面对传统,我们更习惯于向别人炫耀祖先们曾取得的伟大成就。考虑到现状,这倒恰似一个乞丐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家境曾是如何的富有。 传统与现代并不矛盾,传统文化是现代设计的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传统中许多好的设计到现在还散发着它旺盛的生命力,许多造型要素与形式语言都展现出较强的现代感。而且再现代设计中融进传统的内涵,会自然地产生一种亲和力,从根本上说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和审美习惯无不受到传统的影响,是传统文化积淀的一种表象存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继承传统,发展传统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情感。现代设计虽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它与设计的民族性与地域性并不矛盾,相反,设计的民族性和地域性恰是设计作创新与个性化的一大特色。这并不是排斥向国外优秀设计学习的可能性,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同样强调对国外某些艺术风格与设计经验的学习借鉴,综合来说,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但考虑到不同的思维方式、审美习惯、接受方式和生活方式等原因,向国外学习也更要立足本国文化传统,我们要借鉴的更多是形式上的表现技巧。 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是我们在校专业学生学习历史、理解传统的最重要、最便捷的途径。艺术设计史的学习能够最终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审美能力,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提高层次的重要途径。通过艺术设计史的学习,可使学生在设计实践中具有明确的思维导向性,有利于形成一定的设计风格。 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有其重要意义,但很多学生并没有认识到其重要性。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大多数主要是学习态度及认识态度不正确造成的。学生在艺术设计史等艺术理论课上,表现出轻视及浮躁的认识学习态度,并有“重技轻道”的思想。重视技巧训练与形式表现,轻视历史与理论学习,最终导致学生在设计

公共艺术教案

总序:1 编写时间:3.6 执行时间:3.8 1课时 课题 中国画历史历程概述 课型 理论课 目的 了解中国画历史历程 要求 掌握绘画作品审美方法 重点 中国画的历史发展历程 难点 中国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绘画作品变迁与朝代、环境等的关系 教学方法 图片展示法、启发法 一、 导入课程(2分钟) 简单讲述本期美术课的开设目的和课程内容安排。重点强调本次公共课抽考的重要性。 提问:请讲出你知道的著名的绘画作品名称? 学生…… 展示几幅耳熟能详的油画作品。 《蒙娜丽莎》、《向日葵》、《自由引导人民》。 二、 开国大典作品赏析(3分钟) 看书回答问题;你认为这幅作品你会从哪些方面去评价它的美? 学生……。 三、 绘画作品审美要素(利用图片简单讲述)( 8分钟) 线条之美 直线: 水平线一舒展、开阔、深远;宁静、平稳 垂直线一伟岸、挺拔、庄严、宏大。 斜线一激荡、运动、危急、冲突。 曲线:圆线一螺旋线一抛物线一波纹线一 柔和、流动、 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色相 明度 纯度 平面布 置、 几何形构图形 式: 三角形、正方 形、长方形、圆形、波 浪形、 四、绘画作品审美四个要点 (板书)(2分钟) 理解立意和主题。 感受情趣和意境。 了解作者本人以及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 多看多查。 五、 中国画艺术的发展历程(具体见 PPT )( 25分钟) 秦汉时期绘画 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 隋唐时期绘画 变化、优美;轻快、愉悦、飘逸。 色彩之美 构图之美 线条、形体、明暗色彩。

五代时期绘画 宋代时期绘画 明代时期绘画 清代时期绘画 清末民初时期绘画 六、小结(3分钟) 对本次课程重点进行梳理。 七、作业(2分钟) 写岀中国绘画艺术在各个朝代的艺术特征和主要代表人物或作品(请举五个例)写出绘画作品的审美要素和特征。 找岀一幅中国绘画作品,并对绘画作品从审美方面进行文字评价。(不少于50 字)

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odern design history课程编码: 学时:32 学分: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中外工艺美术史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公共艺术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重点讲述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包括主要思想、风格、流派、典型作品代表设计师等史实的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与文化、经济和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范围、手段、发展、意义等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其更好的进行创造性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 2、了解现代设计中主要思想、风格、流派、典型作品代表设计师等史实的分析。 3、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与文化、经济和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对现代设计的本质、范围、 手段、发展、意义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习者了解现代设计的起始时间,理解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 1.1“design”——“设计”的定义 1.2 现代设计的起始时间; 1.3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 1.4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设计思维 [本章重点]: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产生根源:工业革命、发明创造、现代艺术流派等的影响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滥殇时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习者了解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理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成就。 [本章主要内容]: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四单元舞蹈的魅力)

《舞蹈的特性与分类》 教案

教学环节教师 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 意图 新课导入 认识舞蹈 1、多媒体展示舞蹈图片,图片上的人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 的艺术形式?——舞蹈 2、什么是舞蹈 舞蹈是一种经过提炼、加工、美化了的人体动表演艺术, 舞蹈动作不同于一般日常生活中的人体动作,因为它能够表现 人的思想,情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社会之间的矛盾,它是一种 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艺术。 3、引出本堂课的课题《舞蹈的特性与分类》走进舞蹈世界。 观看图片 积极思考 大胆发言 学生对舞蹈有初步 的认识和感受,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

舞蹈基础知识 了解舞蹈 1、舞蹈的审美特征(舞蹈的特性) 1、舞蹈具有空间性、时间性、综合性、造型性、动作性、 抒情性等特点。 2、舞蹈的种类 划分角度、方式种类 按体裁分类叙事舞蹈和抒情舞蹈 按风格特点分类民间舞、古典舞、芭蕾舞、现代舞、 当代舞、体育舞蹈 按表现形式分类独舞、双人舞、多人舞、群舞 集体学习 聆听了解 初步具有欣赏舞蹈 的理论知识,为下 一步的欣赏舞蹈、 分析舞蹈奠定基 础。 苗族民 间舞┃反排木鼓舞初 赏 作 品 1、多媒体播放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 ①舞蹈画面表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②看完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2、教师介绍我国苗族舞蹈的有关知识 苗族的地理位置、生活环境、文化背景、服饰特点、 花鼓舞的风格特点。 欣赏思考 讨论总结 聆听了解 通过对民族文化的 了解来理解舞蹈动 作的形成与含义。 再 次 1、再次欣赏,感受鼓点节奏,模仿脚上动作,感受不 同动作所表现的深刻含义。 聆听节奏 观察动作 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模仿能 力、舞蹈审美能力 和感受能力总结归

西方现代艺术设计史,教学大纲

《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08试本1、2班) 考核方式:考试 一、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的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专业理论课. 通过对《西方现代设计艺术史》的讲授,使学生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发展的历史;了解现代设计发展的客观规律;让学生系统掌握工业革命之后,传统手工业与机械化工业生产矛盾中诞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历程;结合艺术与技术以及艺术与生产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索工业革命之后各个国家和地区艺术设计发展的规律,以及时代和技术的变化对设计艺术理念和风格的影响。 通过对现代设计作品以及历史文化背景的认识,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艺术素养和审美品味,增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 现代艺术设计史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 1、理论讲授按照课题作业的进度,结合具体的课题分段讲授。突出艺术设计史理论重点,易于学生的理解、记忆并指导学生的实践。 2、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比例,理论讲授一般占教学总学时数的70%-80%,设计史经典案例分析一般占教学课时总数的20%-30%,符合艺术设计史教学的要求,课时的比例分配较为合理。 3、运用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相关会展及市场考察等教学手段,深化学生对艺术设计史知识点的理解与掌握。 4、运用幻灯,VCD/DVD光盘赏析课件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审美水平,进而借鉴并运用于实际的艺术设计中。 5、对课题练习过程中遇到的知识难点,教师及时发现并答疑,展开师生间的教学互动讨论,把设计史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问题,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保证学生能够沿着正确的现代艺术设计史研究方向进行学习。

中外艺术设计史

《中外艺术设计史》教案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对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对处理艺术设计问题有一新的办法及视野。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各主课课程的思想开拓以及对新的理论体系进行建构的重任,它可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领域,扩大自己对该课程更深层次的探索,所以,它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课程要求在学生入校后就进行授课,把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灌输到同学们脑中,使学生尽快树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促进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所以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及重要进展。一部艺术设计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物化的文化史,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艺术设计水平。因此掌握该课程理论非常重要。 3、课程教学改革(与原课程内容做比较) 通过课堂讲授和对中外名作欣赏,并结合幻灯、讲座使该课程更为活跃,避免照本宣科,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中国艺术设计史16学时)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2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1、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2、原始居住设计形式极其意义 思考题:1)从原始的石器制作中对于我们理解艺术的起源有哪些启示。 2)原始居住设计揭示出中国建筑设计有哪些雏形。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1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1、青铜器 2、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 思考题:1)青铜器。 2)晚商都城的建筑格局。 第三章:春秋战国时期的艺术设计(1学时) 本章重点、难点:1、冶铁的发明与铁器的制作设计极其影响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一单元聆听与感悟)

《公共艺术音乐篇》全套教案(第一单元聆 听与感悟) 《音乐表现形式》 教案 学科课题教材音乐 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时《音乐表现形式》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公共艺术》音乐篇 1.初步了解音乐的表现形式,感受音乐的风格特点。知识目标 2.了解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3、把握舞曲、圆舞曲的音乐特点。教学目标能力目标1、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作品,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2、能轻声哼唱奥运主题歌《我和你》。情感目标欣赏中表达与体验内心情感,感悟人生,得到愉悦的精神享受。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法通过聆听欣赏,感受声乐、器乐两种音乐表现形式的音乐特点。通过聆听、欣赏,感受音乐的表现形式、,理解作品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和所描绘的内容。启发引导法视听法积极评价法学法 体验法总结归纳法讨论法 1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

意图多媒体播放视频,学生欣赏并思考:新课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出本课课题:音乐的表现形式。歌手——刘欢、莎拉·布莱曼声乐 3、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 1、想一想:同学们知道20XX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曲是哪首歌曲吗? 2、介绍作曲家——陈其钢聆听体验感受声乐这一音乐表现形式。4、师生交流①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受?②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5、学唱歌曲讨论对音乐的感受 2 引导学生对音观看视频思考问题乐的表现形式有初步的认识和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两段视频分别是以什么样的形式展现给大家的?▏我和你感受《我和你》的内在情感,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音乐感受能力。学生跟随老师的琴声轻声哼唱。 6、师生共同分析歌曲旋律,学生思考:歌曲的旋律有什么样的特点?了解调式、中国民族五声调式 7、深入理解,启发学生这首歌的名字紧紧指“我”和“你”两个人吗?它想要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8、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器乐曲“什么样的景象?序奏2、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②在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你眼前浮现的是①乐曲主要哪些乐器演奏的 1、多媒体播放视频资料,学生欣赏并思考:轻轻哼唱,感受特点,从而了音乐的中国风解中国民族味,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五华主编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20学时。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为16学时。 2.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通过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各种美术佳作,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比较分析、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熟悉不同艺术类型,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发掘学生表现潜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实施

公共艺术教学计划

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学计划《公共艺术》就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与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就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就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现根据《大纲》精神及我校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公共艺术》就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就是依据教育部办公厅2013年3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编写的,经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旨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与艺术鉴赏水平。 二、教学任务: 《公共艺术》就是让学生在对充满美感的音乐、舞蹈与戏剧欣赏过程中,深刻感受与体验音乐、舞蹈与戏剧美的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激发对美的热爱,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自觉培养高尚情操,完善健康人格,提高文化品位与审美情趣,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就业、交往与发展基本需求的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 三、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结合学生过往与现在生活经验与专业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 兴趣,让学生在参与音乐、舞蹈与戏剧欣赏的教学互动中熟悉不同音乐、舞蹈与戏剧作品的基本形式、风格与特点,了解音乐,舞蹈与戏剧的基本常识,掌握欣赏音

乐,舞蹈与戏剧作品的基本方法,感受音乐、舞蹈与戏剧作品反映的精神,增强自身实践及与她人分享、交流与合作能力,获得身心愉快与欣赏经验,发展创新思维,培育综合素养,提升生活品质。 四、学情分析: 本学期学习本门课程的班级有???????。大部分学生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训练,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所以在教学中应该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让学生欣赏,使学生能够尽量多的理解音乐、舞蹈与戏剧作品的基本形式、风格与特点。 五、教材简析: 全书包括基本模块与拓展模块,各模块采用单元的结构形式进行有机串联,力求简单、使用、生动、鲜活、贴切、既着眼于学生现有经验,又着眼于学生兴趣爱好;既着眼于大众流行,又着眼于高雅引导;既着眼于艺术门类贯通,又着眼于艺术与专业联系;既着眼于鉴赏陶冶,又引导探索研究,强调感知与体验。案例的选用充分考虑经典性、代表性与时代感,力求以体现时代精神与文化内涵的经典艺术作品滋养学生,强化学生的审美体验与审美能力;以富有人文精神的经典艺术作品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扩大学生的视野与胸怀,促进学生审美能力与综合能力的提高。 六、教学原则与措施:

《中外艺术设计史》完整教案

《中外艺术设计史》 教案

一、说明 1、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 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统的认识,使学生对自己看问题的方法和对处理艺术设计问题有一新的办法及视野。 2、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本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必修课,承担着对各主课课程的思想开拓以及对新的理论体系进行建构的重任,它可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领域,扩大自己对该课程更深层次的探索,所以,它的教学质量对于学生形成自己的思想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该课程要求在学生入校后就进行授课,把艺术设计的理论知识灌输到同学们脑中,使学生尽快树立自己的观点,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促进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由于该课程内容繁多,所以授课教师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应广泛阅读有关参考资料,紧跟本学科的发展,备课过程中随时补充新内容,使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及重要进展。一部艺术设计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物化的文化史,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决定了这个国家的艺术设计水平。因此掌握该课程理论非常重要。 3、课程教学改革(与原课程内容做比较) 通过课堂讲授和对中外名作欣赏,并结合幻灯、讲座使该课程更为活跃,避免照本宣科,使学生从中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结构。 二、教学大纲内容 (一)课程理论教学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平面设计史》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平面设计史 课程英文名: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 课程类别与性质:必修课 总学时:32学时学 学分:2学分 面向对象:艺术设计学各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 《平面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学科基础选修课,是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史,对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和其他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知识目标,通过学习 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了解世界各国各时期平面设计的主要设计组织、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风格流派等内容 理解平面设计各风格流派发生消亡的规律,掌握平面设计的形态、功能、创作、欣赏等一般原理。 二.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近两百年的世界平面设计发展史 让学生认识平面设计思想和设计风格提高欣赏和研究当代平面设计作品的能力培养平面设计的实践能力。 三.素质目标,通过学习,增强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 培养科学的观察方法和思维动向为设 计实践与创新打下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学习目标 一。理论教学参考学时 24学时 知识单元 1.平面设计史概述参考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了解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基本内容框架和学习方法 认识平面设计的定义及其 起源。 教学内容: 1相关概念的认识 2平面设计史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意义 3现代平面设计史之前史 3.1古代希腊、罗马时期的平面设计 3.2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平面设计 3.3中国清朝之前的平面设计 知识单元

2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参考学时 4学时 学习目标:了解西方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工业时代和维多利亚时期平面设计,认识“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风格中的平面设计 了解印刷技术的革新在平面设计发展中的 作用。 教学内容: 1工业时代和维多利亚风格的平面设计 2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的平面设计 3 “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平面设计 知识单元 3现代平面设计的探索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理解现代平面设计的形成背景 认识摄影术在平面设计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 1 “装饰艺术运动”风格平面设计 2德国“海报风格运动”设计 3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美的平面设计 4摄影技术及其在平面设计上的运用 5.“现代主义”艺术与现代平面设计 知识单元 4现代平面设计的成熟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认识现代艺术的产生对现代平面设计形成的影响,了解在包豪斯的探索与延续中平面设计的表现。了解标志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与视觉识别设计的起因、模式与演进。 教学内容: 1对“现代主义”的认识 3 “德国工业联盟”与现代平面设计 4包豪斯 Bauhaus 及其平面设计 5美国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及其平面设计 6国际主义平面设计风格 7.美国纽约平面设计派 8. 企业形象设计 知识单元 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观念设计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掌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观念设计的产生、发展与表现。 教学内容: 1 “观念形象设计”的产生 2 波兰的海报设计 3 美国的“图钉”风格与个人探索

艺术设计史教学大纲

《艺术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0432015 课程英文名称:The history of art and design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艺术设计史是视觉传达设计的专业基础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整体性了解艺术设计史发展的脉络,掌握各个历史时期重要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设计家的设计思想和历史经典作品,激发对设计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培养对设计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帮助学生形成具有独特视角的研究领域,扩大自己对该课程更深层次的探索。引导学生参与分析优秀作品,使学生直观地认知各流派的代表作和美学特点,思考设计家对造型设计基本要素的创造性应用,思考作品背后的思想、理念、技术、经济等社会要素,提高学生对优秀设计的鉴赏与评价能力,使学生在崇尚设计家的同时、打破名家神话观念,增强对设计学科学习的信心,在名作鉴赏中,理解认识创造能力在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探索创新观念。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要求:通过本课程的教学,掌握设计史发展脉络和每一阶段的重要内容,理解风格样式及其形成、发展的理念依据,理解风格样式及其形成、发展的理念,熟知世界艺术设计史中重要的优秀名作,理解其中表达的含义与历史意义,了解各国现代设计特征、风格及其形成原因,从中感受民族文化与设计的内在关联性。 2.能力及技能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历史上各流派、设计家的代表作品和设计思想,使学生从中得到启迪,有所领悟,对艺术设计有崭新的认识和理解。了解艺术设计各流派转折阶段的承接关系,重点理解现代设计的形成、发展的原因及今日、今后的设计动向。 (三)实施说明 1. 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形式,结合大量设计实例,多方面展示、表现、观察艺术,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艺术设计的基本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注重基础训练与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讲解与示例。对不同时期,各个风格学派和设计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归纳、整理和讲解。通过增强对于艺术设计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设计能力。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特长通过课程设计着力提高学生的方案构思能力和综合设计能力。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对先修课无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 对重点、难点章节安排习题,以便更好的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 2. 本课程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式进行经典作品赏析,上课课堂讨论,课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题训练。 (六)课程考核方式 1. 考核方式:考查 2. 考核目标: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重点考核学生对课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公共艺术》课程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公共艺术课程是以学生参与艺术学习、赏析艺术作品、实践艺术活动为主要方法和手段,融合多种艺术门类和专业艺术特色的综合性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公共艺术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艺术作品赏析和艺术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不同艺术门类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原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丰富学生人文素养与精神世界,培养学生艺术欣赏能力,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素质,培育学生职业素养、创新能力与合作意识。 二、课程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不同艺术类型的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兴趣。 2.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 3.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

三、教学内容结构 使用的教材是: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刘五华主编的《公共艺术》,教学内容由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两部分组成。 1.基础模块是所有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和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教学时数为20 学时。拓展模块是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学习或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而设置的选修内容,教学时数为16 学时。 2.美术教学通过不同美术类型(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建筑、摄影等)的表现形式与发展演变进程,使学生了解美术的基础知识、技能与原理,熟悉基本审美特征,理解作品的思想情感与人文内涵,感受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通过选择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时代性的各种美术佳作,指导学生从自然、社会、文化和艺术等角度进行比较欣赏,更好地理解各民族文化内涵,使学生了解并尊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展审美视野,形成积极健康的审美观。 3.组织、引导学生参加艺术第二课堂和社团实践活动,通过学习观摩、比较分析、感受体验、创作表现,熟悉不同艺术类型,学会欣赏、理解形式美与内涵美的统一,提高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尊重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发掘学生表现潜能,体验创造乐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分析、评价和判断能力。 四、教学实施

《中外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设计史》课程(0504041522)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中外设计史 课程代码:0504041522 学分与学时:4学分72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用艺术设计的眼光和思维来审视中外设计艺术活动的发展历程,是一项值得关注的课题,这一崭新课题帮助我们了解祖先在造物活动中的设计动机和绵延二十余世纪的技术与艺术融为一体的设计思想,同时也帮助我们了解设计活动和设计风格的演变。对于中外的艺术设计思想,特别是反映在若干经典中,在诸多层面上从设计的视角予以解释。此外,中外设计史还将系统地对设计与文化的关系、设计与古代科技的关系,以及对近代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作一次全面的分析,对诸多问题进行梳理,从理论思辩的深度进行研究并阐释。本课程的任务就是站在理解、分析角度上对中外艺术设计史的演变回顾有一系统的认识,促进学生对专业设计的深度理解,使学生形成自己独特设计的理念和设计观,并在此基础上与时代文化发展密切联系,把握时代的脉搏,创造出合理化的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理想设计。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本章从原始社会的石器产生与制作开始,探讨艺术设计的起源和随之发展起来的诸种手工艺品种的生产、技术水平、艺术特色。让学生了解人类设计的创造和发展有着悠久 的历史渊源。 基本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艺术设计的起源,并掌握中国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的概貌。 重点与难点: 重点:原始社会的艺术设计 难点:原始居住设计的形式极其意义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理论讲授为主,辅以课堂讨论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起源与石器的制作设计 第二节:器物制作与设计形式 第三节:原始居住设计的雏形 第二章:夏商周时期的艺术设计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了解掌握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形制设计和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的特色,并能灵活运用到自己的设计创作实践中。 基本要求:让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交通运输工具、城市建筑、丝纺织物和服饰等方面的艺术设计特点。 重点与难点: 重点:青铜器的形制设计 难点:古代城建布局与建筑设计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教案资料

盘点环球必看公共艺术设计作品 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作品“Ona”,纽约,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 -- Piotr Redlinski 拍摄 纽约:巴克莱中心(Barclays Center) 随着居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乌苏拉·范·雷丁斯瓦德(Ursula von Rydingsvard)6米多高的铜制雕塑“Ona”落户于这片巨大的区域,定制的当代艺术品持续涌入布鲁克林的巴克莱中心门前。“Ona”在波兰语中是“她”的意思,由50件独立的铜制部分组装而成。紧随其后,艺术家群体OpenEndedGroup制作的以布鲁克林为主题的影片也将首映,用来庆祝巴克莱中心落成一周年。这支新的影片,《全天》(All Day),在10月10日首次向公众放映,而放映的地点就在入口外的露天银幕上。这是该艺术家群体为巴克莱中心创作的第二部。之前的一部,《捉鬼之后》(After Ghostcatching)与麦克林·托马斯(Mickalene Thomas)的壁画,生于迈阿密住在布鲁克林的艺术家何塞·帕拉( José Parlá)的雕塑一同在2012年为巴克莱中心开幕共襄盛举。从负责当代艺术项目的巴克莱董事会成员大卫·贝林纳(David Berliner)的举动来看,他想把这一区域变成不仅仅是体育、购物、和娱乐中心,也是观赏潮流公共艺术品的好去处。—Ashton Cooper

德国,汉堡:《穿越易北河》(Crossing the Elbe),安东尼·迈克考 -- ? Martin Rogge Deichtorhallen 尽管德国曾经有过旺盛的“Kunst in Offenlichen Raum”的传统——这个德语名称近似于英语中的公共艺术这一概念——近年来预算的削减极大影响了新项目的诞生。然而在富有的港口城市汉堡,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迈克考(Anthony McCall)却实现了一项跨越全城的灯光装置,《穿越易北河》:到2014年3月22日前,每晚日落后,三道分别位于Spiegel 报业大楼楼顶,Wilhelmsburg的高尔夫球场,还有Falckenburg画廊的三组探照灯将用狭长的光束将夜空点亮,长达20分钟。在长达一年的运营中,光束将在河对岸缓慢扫描。这一作品用强烈的色彩和福柯式的隐喻呼应了汉堡目前正在实施的“飞跃易北河”的城市建设项目。这一项目是国际建筑展计划( Internationale Bauausstellung,IBA)的一部分,旨在让之前受到忽略的贫瘠的易北河南岸重现生机。—Alexander Forbes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