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法

路基边坡防护工程施工方法

(1)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施工

拱形骨架主体采用M7.5浆砌片石砌筑,拦水眉带采用C15砼预制。浆砌片石中采用石料抗压强度大于30Mpa的弱风化、未风化石块,短边长度应大于15cm。砂浆强度不低于7.5Mpa.拱圈施工前赢先放样,放样从桥、通、涵等控制点开始,受距离限制个别拱圈宽度需变化时,采用多拱圈、慢变化的方式过渡,避免大小突变。拱形骨架施工完后,骨架内采用草灌喷播或铺草皮绿化,为改善草皮的生长环境,在铺草皮前先回填5cm厚的种植土。当设置有平台排水沟时,间隔18~27米,将竖向急流槽向上延伸于平台排水沟相接;平台排水沟纵坡与路线纵坡一致。沿路线方向每隔100~150m设一道检修人行梯步,人行梯步要自上而下贯穿整个断面。

(2)客土喷播施工

1)修整坡面:在进行生态复绿施工之前,需要对山体坡面的浮石及杂物、裂缝和已经产生张裂的岩块清除干净。清除工作由上而下进行,利用手动工具清除表面松散石块,消除落石隐患;对于光滑岩面需要通过挖掘横沟等措施进行加糙处理,深度为10cm左右,最大不超过30cm.

2)对坡面排水:对坡面径流,涌水进行处理,通过设泻水管、急流槽等将涌水引至坡底,设置好坡面平台排水设施,使其平台水从坡面两头排除,引至坡底。

3)对坡面残存植物,在不妨碍施工的情况下尽量保留。

4)对过于平滑的坡面,建造一定的凹凸粗糙面,以营造植物的生存空间,防止基材的流失。

5)锚杆的布置及间距,根据现场岩层结构和地质情况确定,锚杆分布呈梅花状。钻钻孔采用空压机风镐或岩石电钻进行。锚杆钢筋施工时,先将钢筋插入孔底。再以水泥砂浆将空隙灌满。锚杆露出设计岩面宜为50mm。待砂浆强度达到80%以上时,在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6)采用人工方式铺设镀锌铁丝网,网眼50mm×50mm.从边坡顶部铺设至边坡底部。铺网时,让网尽量与坡面贴服紧实,防止悬空。铺设时影使网保持平整,不产生褶皱。相邻网片的搭接长度为100mm,搭接部分用防腐铁丝固定。钢丝网的布置根据坡踢倾斜角度、岩面粗糙程度、土质情况来确定。用扎丝把铁丝网绑扎在锚杆上。固定后,将锚杆的超长部分截断或弯至防护网顶面以内。对所有露出的铁件刷防锈漆两边,面漆两遍。

7)先将把基材、种子按设计配比混合搅拌均匀后,通过喷播机均匀喷洒于坡面,自上而下分二次实施喷播。第一次喷薄厚3cm,待客土稳定后(10~20min)再喷播第二次至设计厚度,在岩性破碎、岩质坚硬坡段喷层厚度可适当增加。

8)喷播后应及时覆盖12g/m2的无纺布覆盖,保温保湿防冲刷。

基材混合物的配比为绿化基材:纤维:植壤土1:2:2(体积比),依次倒入拌合机料斗,搅拌时间不得少于90秒钟。种植土应选择工程地原有的地表土或附近农田土粉碎过8mm筛,含水量不得超过20%。喷射基材混合物前必须充分湿润坡面并间隔1m设置一个厚度控制标

桩,以保证喷射厚度。喷枪与喷面垂直,避免仰喷,凹凸部及死角部分要充分喷满。控制风压、风量,保证枪口风压在4500~5500Pa的范围。植被种植喷射厚度为10mm。喷基材植被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艺,施工前进行现场试验,提出适合于各路段的施工方案,并精心施工。基材混合物检验标准:基材混合物有少量流失;有少量裂;有少量剥离;喷射厚度/设计厚度大于90%;有效持水量大于30%;pH值为6.0~6.5或7.0~7.5;植被覆盖率大于80%,病虫害发生率小于30%;绿色大于70%。

(3)锚杆格梁施工

1)边坡施工自上而在下逐级开挖逐级防护,坡面修整后平整、密实,无溜滑体、蠕变体和松动岩块。

2)施工前做锚杆、锚索抗拔力验证试验。

3)孔轴保持直线,孔位允许偏差为±50mm,深度允许偏差为-10~+50mm。

4)注浆前将孔内粉尘、石渣清理干净。锚件置入前做除锈处理,若地层岩土具腐蚀性,用环氧树脂涂刷钢筋以达到防腐处理。

5)砂浆采用M30水泥砂浆,水泥采用P.C32.5或以上标号水泥,砂料粒径不宜大于2mm,砂浆应随拌随用。

6)采用孔底注浆法,插入锚筋后,注浆管插至距孔底50~100mm,并随水泥砂浆的注入逐渐拔出,注浆压强不小于0.2MPa。

7)土质边坡及全~强分化岩边坡地段,格梁宜置入岩土体内20cm;中风化岩边坡地段,格梁尽量与坡贴紧,局部悬空处以片石填充。

8)第1级边坡最下一排横梁等厚加宽至坡脚,形成砼挡墙以加固坡脚。

9)施工期间加强坡面形变观测,于破顶级坡面特征部位设置观测桩网,定期进行观测边坡变形情况,以便必要时采用工程措施,有效控制边坡变形,确保防护效果。

(4)锚索格梁施工

1)边坡施工自上而下逐级开挖逐级防护,坡面修整后平整、密实,无溜滑体、蠕变体和松动岩块。

2)严禁使用有机械损伤、电弧烧伤和严重锈蚀的钢绞线。

3)施工前按设计要求进行预应力锚索的锚固性能基本试验,确定施工工艺。

4)锚索束制作宜在现场厂棚内进行,下料应采用机械切割,严禁用电弧切割。

5)锚索束须进行清污、除锈处理,并按设计安装,锚索束必须顺直地放在钻孔中心。

6)放入锚索束后及时注浆,并宜一次性注满锚固段和自由段,注浆饱满、密实。

7)锚索张拉锁定待孔内锚固段的水泥砂浆固结强度大于30Mpa 和格梁混凝土抗压强度大于15Mpa才能进行,张拉过程中,当实际伸长值大于计算值的10%或小于5%时,暂停张拉,查明原因并处理后,方可继续张拉。

8)锚索张拉按规定程序进行,分为预张拉和正式张拉:预张拉

是在锚索正式张拉之前,用千斤顶对各束锚索单根钢绞线取10%的设计张拉荷载,对其预张拉1~2次,使其各部位接触紧密,钢绞线完全平直。正式张拉:锚索张拉按设计荷载的10%、25%、50%、75%、100%、110%分六级逐级施加预应力,张拉千斤顶的轴线必须与锚索轴线一致,锚环、夹片和锚索体张拉部分不得有泥砂、腐蚀层或其他污物,待锚索预应力美玉哦明显衰减时再进行锁定。

9)张拉锁定厚48小时,若发现有明显应力松弛时(预应力损失大于设计预应力的10%时),进行补偿张拉,并最后锁定,并切除多留的锚索,仅留锚头外约50mm。

10)第1级边坡最下一排横梁等厚加宽至坡脚,形成砼挡墙以加固坡脚。

11)锚索应按相关规范及设计要求及时封闭

(5)土工格栅施工

1)开挖基床:基床开挖尺寸不小于设计要求,同时做好基床的防水、排水措施,机床表面应整平,表面局部允许高差不大于10cm。

2)铺土工格栅:土工格栅的纵轴向应与主要受力方向(即路体横断面方向)一致。土工格栅的纵向搭接不小于20cm,横向搭接不小于10cm,铺设好的格栅应采用人工拉紧,保证平顺无褶皱。

3)连接固定格栅:土工格栅的接缝采用钢丝或塑料带绑扎,绑扎间距为0.5m,铺好的土工格栅每隔1.5~2.0m用勾头钉或“U”型钉(4mm~10mm钢筋弯成)固定于地面,以使铺好的格栅与地面紧贴。

4)回填土料:铺出的土工格栅应及时回填覆盖,防止日晒老化。

回填土料的粒径不得大于碾压层距的一半。回填时,车辆不得直接在铺好的土工格栅上行走。填土顺序应先填土工格栅两端,并形成纵向站台或通道,然后依次扩大。

5)回填料的找平:回填土料的表面用机械或人工找平,局部高差不大于5cm;铺设土工合成材料的土层表面平整,表面严禁有碎、块石等坚硬凸出物;在距土工合成材料层8cm以内的路堤填料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6cm。

6)回填料的碾压:回填料的碾压顺序先由两端向路中心线碾压,严禁出现反向顺序,压路机应顺路堤纵向行驶,严禁出现横向行驶碾压,一般压实度在93%以上。

7)铺设第二层土工格栅:上下层的搭接缝错开50cm,并用第一层土工格栅进行反包,与第二层土工格栅形成整体。

(6)砌片石护坡、护脚施工

浆砌片石及砂浆要求同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护坡基底下土层较软时,可在基底下换填20~30cm的砂(路基设砂垫层时利用砂垫层超宽部分换填)。浸水路基一般在围堰排水,清淤后进行护坡施工。

(7)挡土墙施工

墙后采用透水性材料回填,填料内摩擦角不小于35°。沉降缝一般每10~15m设置一道,缝宽2cm ,从强顶、内、外侧采用沥青麻絮填塞,填塞深度不少于15cm.¢10泄水孔布置在地面或常水位以上50cm,沿墙高、宽方向每隔2~3m交错布置。挡土墙一般接路堑、桥台采用锥坡接路堤,锥坡边坡坡率一般采用1:1.5,挡土墙锥

坡除受水淹路段需要采用浆砌片石护坡外,其余锥坡一般采用草皮护坡,间种灌木。施工时注意起终点接顺路基或桥台。挡墙基础开挖前注意排水,分段交错开挖,砌筑挡墙前应检测地基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当基地地基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时,进行地基处理,满足要求后才能砌筑挡土墙。石料注意错缝砌筑,基础完成后,及时回填墙趾土石。浆砌片石应错缝砌筑,需待砂浆强度大70%以上时,方可回填墙背填料,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夯实,不允许向墙背斜坡填筑,夯实时避免墙身受较大冲击。墙后地面横坡陡于1:5时,先处理填方基底(铲除草皮、挖反向台阶)再填碎石土或石方,其压实度与正常路段相同。路肩挡土墙在施工时,注意需在顶部预埋防撞护栏钢筋。遇到有中央排水沟的横向排水管时,注意预留管孔和急流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