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年运城统计年鉴

2012年运城统计年鉴

2012年运城统计年鉴
2012年运城统计年鉴

2012年运城统计年鉴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中央、省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强力推进“两强战略”和“四基地一中心”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068.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0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中,金融业30.8亿元,增长19.4%;房地产业28.3亿元,增长13.7%;批发和零售业84.9亿元,增长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0亿元,增长5.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6%、46.0%和3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3%、44.9%和41.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618元,比上年增长7.2%,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266美元。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9.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75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2%。

二、农业

农业产值: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3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0%。其中,农业产值255.6亿元,增长14.4%;林业产值4.0亿元,增长7.3%;牧业产值48.0亿元,增长8.3%;渔业产值2.0亿元,增长2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0亿元,增长7.8%。

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92.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8%。其中,

粮食种植面积667.4千公顷,增长1.1%(小麦343.4千公顷,增长0.3%;秋粮324.0千公顷,增长2.0%;玉米275.8千公顷,增长5.0%);棉花种植面积33.1千公顷,下降34.0%;油料种植面积10.9千公顷,下降3.4%;蔬菜种植面积57.3千公顷,增长2.5%;水果面积148.2千公顷,增长9.1%(苹果面积87.2千公顷,增长5.1%)。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30.4亿公斤,比上年增加3.8亿公斤,增长14.2%。

畜禽及水产品产量:全年肉类总产量15.1万吨,增长13.5%。其中,猪肉产量10.5万吨,增长8.8%;牛肉产量0.4万吨,下降16.4%;羊肉产量0.7万吨,增长5.5%;禽肉产量3.4万吨,增长32.1%。禽蛋产量19.9万吨,增长10.8%;奶类产量4.9万吨,增长10.6%。水产品产量1.7万吨,增长21.9%。

林业生产:全年造林合格面积22413公顷,零星(四旁)植树1300万株。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积30959公顷。

农业机械:年末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657.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5%。机械耕地面积48.8万公顷,机械播种面积52.4万公顷,机械收获面积48.9万公顷。全年农机化经营总收入11.5亿元,同比增长7.5%。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423.8亿元,比上年增长6.8%,在第二产业中所占比重为86.2%,比上年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34户,完成工业增加值344.3亿元,比上年增长6.0%。产品销售率95.9%,比上年下降1.3个百分点。

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中,五大支柱行业增加值219.0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4%,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6%,炼焦业增长1.4%,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9.1%,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7.1%。新型替代产业增加值135.6亿元,增长12.8%,其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35.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下降11.9%,医药制造业增长12.2%,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2.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58.7%,通用设备制造业下降2.3%,纺织业增长44.8%。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417.1亿元,比上年下降5.1%;实现利税67.2亿元,比上年下降26.2%;实现利润31.1亿元,下降35.3%。

表52012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及其增长速度

建筑业:全年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159个,其中有工作量的131个,实现增加值68.0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

筑企业上缴税金3.7亿元,增长4.7%;实现利润4.4亿元,增长42.7%。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8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4.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44.6亿元,比上年下降2.5%;第二产业投资522.2亿元,增长37.6%;

第三产业投资260.1亿元,增长8.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投资161.5亿元,增长14.8%;非国有投资665.3亿元,增长27.1%。

表62012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单位:万元

房地产开发: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67.8亿元,比上年增长28.8%。其中,住宅投资52.3亿元,增长34.3%;商业营业用房投资8.6亿元,增长3.4%。

五、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3.2亿元,比上年增长15.7%。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10640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15.2%。其中,出口38847万美元,下降0.3%;进口67558万美元,下降21.9%。

利用外资:全年合同利用外资总额425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016.9万美元。当年新设立外商直接投资企业4家。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年末全市公路线路里程15509.1公里,其中,国道290.6公里,省道1452.1公里,县道2705.7公里,乡、村道及专用道11060.7公里;高速公路597.1公里。全市公路密度109.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客运量5102万人次,比上年下降2.1%;公路货运量6842万吨,比上年增长20.0%。公路旅客运输周

转量22.1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7.1%;公路货物运输周转量176.7亿吨公里,比上年增长21.0%。

运城机场全年新开通杭州-运城-乌鲁木齐、合肥-郑州-运城、天津-运城-昆明、三亚-运城-大同4条航线,总航线达到19条,通航城市达到22个。全年客运量92.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2%;货运量2430.2吨,增长10.8%。飞机起降9641架次,增长18.6%。

年末全市民用车辆保有量84.2万辆,比上年末增长9.5%。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37.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2.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1%。其中,私人汽车31.6万辆,增长17.7%。本年新注册汽车6.7万辆,增长10.1%。年末轿车保有量19.7万辆,比上年末增长25.8%,其中私人轿车18.1万辆,增长28.7%。年末摩托车保有量33.9万辆,比上年末增长5.0%。年末拖拉机保有量11.0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0.5%。

邮电:全年邮电业务总量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其中,邮政业务总量2.4亿元,增长8.1%;电信业务总量29.8亿元,增长13.4%。年末固定及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464.4万户,比上年末增加60.8万户。其中,固定电话76.5万户,移动电话387.9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89.4部/百人,其中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分别达到14.7部/百人和74.7部/百人。全市宽带接入用户达到59.8万户,增长25.9%。

旅游:全年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5.9万人次,接待国内旅游人数2378.9万人次,分别增长18.0%和23.2%;旅游外汇收入4035.4万美元,国内旅游收入163.4亿元,旅游总收入166.0亿元,分别增长19.4%、32.0%和31.7%。

八、财政、金融、证券和保险

财政:全年财政总收入80.1亿元,比上年下降8.4%。一般预算收入41.5亿元,增长1.8%。在总收入中,税收收入67.2亿元,下降11.1%;非税收收入12.8亿元,增长8.9%。

一般预算支出192.6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农林水事务支出增长14.6%,教育支出增长21.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8.4%,医疗卫生支出增长11.6%,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36.9%。

金融:年末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320.6亿元,比年初增长18.1%,其中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1318.4亿元,比年初增长18.2%。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713.4亿元,比年初增长17.9%,其中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708.7亿元,比年初增长17.3%。

年末农村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村镇银行)人民币贷款余额290.1亿元,比年初增长14.6%。

证券:全年运城辖区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247.1亿元,比上年下降9.2%。其中股票成交额238.0亿元,基金成交额1.8亿元,债券成交额5.5亿元。年末投资者资金账户开户总数8.8万户。

保险:年末全市共有保险公司28家,全年保费收入40.3亿元,比上年增长3.1%。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9亿元,增长13.1%;人身意外伤害险保费收入1.9亿元,增长25.4%;健康险保费收入0.5亿元,增长12.3%;人寿险保费收入25.9亿元,下降2.3%。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11.6亿元,增长23.5%。

九、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

教育:全年全市高等院校招生15557人,在校生40682人,毕业生7892人。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17373人,在校生43071人,毕业生18621人。普通高中招生49620人,在校生142529人,毕业生52886人。初中招生67657人,在校生226288人,毕业生87485人。普通小学招生55386人,在校生360523人,毕业生80648人。特殊教育招生109人,在校生1022人,毕业生107人。幼儿园在园幼儿138922人。

科学技术:全年受理专利申请1035件,比上年增长51.1%。其中,受理发明专利申请275件,比上年增长36.8%。全市授予专利权636件,其中,授予发明专利权61件。全年有83个项目列入国家、省各类科技计划,获得项目研究资金2873万元。

年末全市共有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4个,法定计量鉴定技术机构13个,省授权行业建立的检验所1个。全年共监督抽查了168家企业30类、50种、80批次的产品和商品。完成强制检定计量器具39752台件。

全市有国家基本气象观测站3个,国家一般气象观测站10个。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业务单位13个,防雹、增雨受益覆盖面积0.5万平方公里。天气预报服务网站2个,卫星云图接收站1个。

全市有市级地震台网中心1个,数字测震台网1个,数字测震子台5个,县级地震监测台(站)13个。全年小震活动90次,未发生3级以上地震。

文化:年末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6个,群众艺术馆1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13个,馆藏图书119.48万册。博物馆20个,档案馆14个。市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3处,其中国家级44处,省级92处,市级37处。拥有广播电视台12座,有线电视用户57.2万户。广播人口覆盖率95.71%,电视人口覆盖率97.35%。蒲剧《山村母亲》获文化部保留剧目奖,蒲剧《生命》获文化部戏剧文化奖,鼓乐《闻喜鼓车》、舞蹈《支边教师》获中国第十六届“群星

北京统计年鉴 BEIJ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北京统计年鉴BEIJING STATISTICAL YEARBOOK 2006 TABLE OF CONTENTS 文章选编 ARTICLES 北京市2005年暨“十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STATISCAL COMMUNIQUE ON THE NATIONAL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OF BEIJING IN 2005 & THE 10TH FIVE-YEAR PERIOD 2005年北京市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COMMINIQUE ON MAIN DATA OF 2005 BEIJING 1% POPULATION SAMPLE SURVEY 北京市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COMMUNIQUE ON MAIN DATA OF BEIJING 1ST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统计表 STATISTICS 一、 综合 GENERAL SURVEY 简要说明 BRIEF INTRODUCTION 1-1土地面积 LAND AREA 1-2气象(2005年) METEOROLOGY (2005) 1-3行政区划(2005年) ADMINISTRATIVE DIVISIONS (2005) 1-4 全部法人、产业活动单位数(2005年) TOTAL NUMBER OF JUDICIAL ENTITIES AND ESTABLISHMENTS (2005) 1-5 企业法人单位数(2005年) NUMBER OF ENTERPRSES AS JUDICIAL ENTITIES (2005) 1-6 国民经济各行业法人和产业活动单位数(按行业分)(2005年) NUMBER OF JUDICIAL ENTITIES AND ESTABLISHMENTS IN DIFFERENT SECTORS OF NATIONAL ECONOMY (2005) 1-7 全市私营个体经济基本情况 STATISTICS FOR INDIVIDUAL AND PRIVATE ECONOMY 1-8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量与速度指标 PRINCIPLE AGGREGATE INDICATORS ON NAT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IR RELATED INDICES AND GROWTH RATES

2012年贵州贵阳中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整数中,小于-3的整数是() A.-4 B.-2 C.2 D.3 2.在5月份的助残活动中,盲聋哑学校收到社会捐款约110000元,将110000 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1.1×103元B.1.1×104元 C.1.1×105元D.1.1×102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主视图、左视图与俯视图是全等图形的几何体是() A.圆锥B.圆柱C.三棱柱D.球 4.如图,已知点A、D、C、F在同一条直线上,AB=DE,BC=EF,要使 △ABC≌△DEF,还需要添加一个条件是() A.∠BCA=∠F B.∠B=∠E C.BC∥EF D.∠A=∠EDF 5.一个不透明的盒子里有n个除颜色外其他完全相同的小球,其中有6个黄 球.每次摸球前先将盒子里的球摇匀,任意摸出一个球记下颜色后再放回盒子,通过大量重复摸球试验后发现,摸到黄球的频率稳定在30%,那么可以推算出n大约是() A.6 B.10 C.18 D.20 6.下列图案是一副扑克牌的四种花色,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 的是() A.B.C.D. 7.如图,一次函数y=k1x+b1的图象l1与y=k2x+b2的图象l2相交于点P,则方程 组11 22 y k x b y k x b =+ ? ? =+ ? 的解是() 2012年贵州贵阳中考数学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l2 l1 y

A. 2 3 x y =- ? ? = ? B. 2 3 x y = ? ? =- ? C. 2 3 x y = ? ? = ? D. 2 3 x y =- ? ? =- ? 8.如图,在Rt△ABC中,∠ACB=90°,AB的垂直平分线DE交于BC的延长线 于F,若∠F=30°,DE=1,则EF的长是() A.3 B.2 C.3D.1 9.为了参加我市组织的“我爱家乡美”系列活动,某校准 备从九年级四个班中选出一个班的7名学生组建舞蹈队,要求各班选出的学生身高较为整齐,且平均身高约为1.6m.根据各班选出的学生,测量其身高,计算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学校应选择() 学生平均身高(单位:m)标准差 九(1)班 1.57 0.3 九(2)班 1.57 0.7 九(3)班 1.6 0.3 九(4)班 1.6 0.7 A.九(1)班B.九(2)班 C.九(3)班D.九(4)班 10.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如图所示,当-5≤x≤0时,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有最小值-5、最大值0 B.有最小值-3、最大值6 C.有最小值0、最大值6 D.有最小值2、最大值6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题4分,共20分) 11.不等式x-2≤0的解集是.

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2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 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13年3月29日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牢牢把握“两加一推”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抢抓国发2号文件及省委、省政府支持贵阳市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奋力争先,努力克服不利因素,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发展加速、质量提升、环境优化、民生改善、社会稳定、创新突破的良好局面,为率先在全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1700.30亿元,比上年增长15.9%。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2.28亿元,增长8.5%;第二产业增加值717.32亿元,增长18.8%;第三产业增加值910.70亿元,增长14.1%。三次产业结构为4.2﹕42.2﹕53.6。

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6%,增幅比上年下降2.9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6%,增幅比上年下降7.6个百分点。2012年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为100.0。 表1:2012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27.22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4%,其中粮食播种面积11.0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5.1%;经济作物播种面积5.5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6%,其中油菜籽播种面积3.98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6%;烤烟播种面积1.23万公顷,比上年增长9.0%;蔬菜播种面积9.76万公顷,比上年增长6.5%。 全年粮食产量44.50万吨,增产10.6%。其中夏粮产量8.22万吨,增产1.0%;秋粮产量36.28万吨,增产13.0%。 表2:2012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 (%) 粮食作物产量44.50 10.6 按夏秋粮分 夏粮8.22 1.0 秋粮36.28 13.0 按类别分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3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 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14年3月18日 2013年,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特别是全市半年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按照实现“四个突破”、处理好“三个关系”的要求,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支撑,全市经济发展稳中向好,经济总量增加、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取得新进展,经济社会发展跃上新台阶。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2085.42亿元,比上年增长16.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81.52亿元,比上年增长6.3%;第二产业增加值848.64亿元,比上年增长18.6%;第三产业增加值1155.2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三次产业结构为3.9﹕40.7﹕55.4。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3.2%,其中食品价格比上年上涨5.5%,增幅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3.1%。 表1: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1.35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3%;油菜籽播种面积3.92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4%;烤烟播种面积1.1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8%;蔬菜播种面积10.5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8.5%。 全年粮食产量43.26万吨,减产2.8%。其中,夏粮产量8.64万吨,增产5.1%;秋粮产量34.62万吨,减产4.6%。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12385公顷,比上年增长9.4%。油茶籽产量113吨,比上年减产13.1%;核桃产量234吨,比上年增产35.3%;板栗产量168吨,比上年增产15.9%。 全年肉类总产量15.16万吨,比上年增长4.9%;牛奶产量45965吨,比上年增长13.2%。 表2:2013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单位:万吨 全市年末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161.4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5.4%;全年实现机耕面积8.20万公顷,比上年增长1.6%;机播面积2070公顷,比上年下降1.2%;机收面积3380公顷,比上年增长7.1%。年末农田有效灌溉面积3.49万公顷,比上年增长7.0%;农用化肥施用量(折纯)6.42万吨,比上年下降3.4%。

贵阳市(全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贵阳市(全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 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贵阳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及趋势。贵阳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贵阳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贵阳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核心指标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贵阳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贵阳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贵阳市出生和死亡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 (1) 第二节贵阳市出生人口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贵阳市出生人口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出生人口现状统计 (3) 三、贵阳市出生人口占全国出生人口比重统计 (3) 四、贵阳市出生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贵阳市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出生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贵阳市出生人口同全国出生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贵阳市死亡人口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贵阳市死亡人口现状统计 (7) 二、全国死亡人口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贵阳市死亡人口占全国死亡人口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贵阳市死亡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贵阳市死亡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死亡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9)

贵阳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贵阳市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贵阳市统计局 2011年5月17日 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和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以2010年11月1 日零时为标准时点进行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1]。在贵阳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全市普查对象的支持配合下,通过广大普查工作人员艰苦努力,目前已圆满完成人口普查任务。现将快速汇总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2]为4324561人,同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3718449人[3]相比,十年共增加606112人,增长16.3%,年平均递增1.52%。二、人口自然变动 根据普查登记结果,2009年11月1日至2010年10月31日,全市常住人口中的出生人口为 47835人、出生率为11.11‰,死亡人口为19295人、死亡率为4.48‰,自然增长人口为28540人、自然增长率为6.63‰。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了3.76个千分点、死亡率下降1.59个千分点、自然增长率下降2.17个千分点。 三、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359278户,家庭户人口为3986699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93人,比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3.24人减少 0.31 人。 四、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226730人,占51.49%;女性人口为2097831人,占48.51%。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的110.84下降为106.14。 五、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742747人,占17.17%;15-64岁人口为3239483人,占74.91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42331人,占7.92 %。同2000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 贵阳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17年4月14日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努力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得创新型中心城市,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31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分产业瞧,第一产业增加值137、14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21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80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67771元,比上年增长10、1%。 全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得比重分别为4、3%、38、6%与57、1%。与上年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2个与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 表1:2012-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比上年上涨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 表2: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全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上年上涨5、2%,二手房价格比上年上涨1、9%。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0%;油菜籽播种面积3、8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7%;烤烟播种面积0、57公顷,比上年下降35、8%;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2、2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7%。 全年粮食产量44、19万吨,比上年减产2、6%。其中,夏粮产量8、51万吨,比上年减产4、3%;秋粮产量35、67万吨,比上年减产2、2%。 表3: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指标绝对数 (万吨) 比上年增长 (%) 粮食作物产量44、19-2、6按夏秋粮分 夏粮8、51-4、3秋粮35、67-2、2按类别分 #稻谷17、81-2、4小麦0、93-7、9玉米16、37-0、4大豆0、806、6薯类8、13-6、2油料作物6、59-4、0 #油菜籽6、35-3、4

贵阳市(市辖区)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贵阳市(市辖区)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报告导读 本报告通过专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手段,剖析贵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重要指标即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把握贵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贵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需注明出处。 贵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专题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贵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目录 第一节贵阳市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按行业类别)综合情况现状 (1) 第二节贵阳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3) 一、贵阳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贵阳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 重统计 (3) 四、贵阳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贵阳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贵阳市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农林牧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市辖区) (7) 一、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 析 (7)

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⑴ 贵阳市统计局 ? 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 2017年4月14日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主基调主战略,努力打造以大数据为引领的创新型中心城市,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努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持续较快增长。 一、综?? 合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生产总值⑵3157.7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7.14亿元,比上年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1218.79亿元,比上年增长12.1%;第三产业增加值1801.77亿元,比上年增长11.9%。人均生产总值67771元,比上年增长10.1%。 全市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4.3%、38.6%和57.1%。与上年比,第一产业、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下降0.2个和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高0.3个百分点。 表1:2012-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1%,其中食品烟酒类价格比上年上涨2.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2.2%。 表2: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 全年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比上年上涨5.2%,二手房价格比上年上涨1.9%。 二、农业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69万公顷,比上年下降4.0%;油菜籽播种面积3.81万公顷,比上年下降1.7%;烤烟播种面积0.57公顷,比上年下降35.8%;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12.24万公顷,比上年增长2.7%。 全年粮食产量44.19万吨,比上年减产2.6%。其中,夏粮产量8.51万吨,比上年减产4.3%;秋粮产量35.67万吨,比上年减产2.2%。 表3:2016年主要农产品产量

贵阳市(全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贵阳市(全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序言 贵阳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分析报告从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建筑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剖析了贵阳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趋势变化。本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请注明出处。 借助对数据的发掘及分析,提供一个全面、严谨、客观的视角来了解贵阳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而得。 贵阳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数据分析报告以数据呈现方式客观、多维度、深入介绍贵阳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真实状况及发展脉络,为需求者提供必要借鉴及重要参考。

目录 第一节贵阳市第二产业主要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 (1) 第二节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二、全国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3) 三、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3 四、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贵阳市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同全国采矿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贵阳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贵阳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贵阳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占全国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比重统计分 析 (7) 四、贵阳市制造业年末城镇单位就业人数(2016-2018)统计分析 (8)

贵阳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贵阳市(全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3年数据专题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数据专题报告对关键因素普通高等学校数量,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展开了深入研究。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数据专题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数据专题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和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现状 (1) 第二节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3) 三、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比重统计 (3) 四、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贵阳市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贵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贵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贵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占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贵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贵阳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数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贵阳市(全市)用电基本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贵阳市(全市)用电基本情况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前言 本报告主要收集权威机构数据如中国国家统计局,行业年报等,通过整理及清洗,从数据出发解读贵阳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及趋势。 贵阳市用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要注明出处。 贵阳市用电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报告深度解读贵阳市用电基本情况核心指标从全社会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城镇居民生活用电量等不同角度分析并对贵阳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及发展态势梳理,相信能为你全面、客观的呈现贵阳市用电基本情况价值信息,帮助需求者提供重要决策参考及借鉴。

目录 第一节贵阳市用电基本情况现状 (1) 第二节贵阳市全社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3) 一、贵阳市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 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现状统计 (3) 三、贵阳市全社会用电量占全国全社会用电量比重统计 (3) 四、贵阳市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贵阳市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贵阳市全社会用电量同全国全社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贵阳市工业用电量指标分析(均指全市) (7) 一、贵阳市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 (7) 二、全国工业用电量现状统计分析 (7) 三、贵阳市工业用电量占全国工业用电量比重统计分析 (7) 四、贵阳市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贵阳市工业用电量(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国工业用电量(2016-2018)统计分析 (9)

2012年运城统计年鉴

2012年运城统计年鉴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认真贯彻中央、省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强力推进“两强战略”和“四基地一中心”建设,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运行,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步。 一、综合 经济增长: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1068.1亿元,比上年增长7.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7.0亿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491.8亿元,增长7.5%;第三产业增加值399.3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中,金融业30.8亿元,增长19.4%;房地产业28.3亿元,增长13.7%;批发和零售业84.9亿元,增长11.3%;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96.0亿元,增长5.0%。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6%、46.0%和37.4%,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3.3%、44.9%和41.8%。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0618元,比上年增长7.2%,按2012年平均汇率计算为3266美元。

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2.5%。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4%。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9%。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下降8.8%,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下降9.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下降3.0%。 就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75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67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0.46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2.02%。

二、农业 农业产值:全年农林牧渔服务业总产值33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13.0%。其中,农业产值255.6亿元,增长14.4%;林业产值4.0亿元,增长7.3%;牧业产值48.0亿元,增长8.3%;渔业产值2.0亿元,增长21.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22.0亿元,增长7.8%。 种植面积:全年农作物种植面积792.4千公顷,比上年下降0.8%。其中, 粮食种植面积667.4千公顷,增长1.1%(小麦343.4千公顷,增长0.3%;秋粮324.0千公顷,增长2.0%;玉米275.8千公顷,增长5.0%);棉花种植面积33.1千公顷,下降34.0%;油料种植面积10.9千公顷,下降3.4%;蔬菜种植面积57.3千公顷,增长2.5%;水果面积148.2千公顷,增长9.1%(苹果面积87.2千公顷,增长5.1%)。 农产品产量:全年粮食总产量30.4亿公斤,比上年增加3.8亿公斤,增长14.2%。

2013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2013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编者说明 一、《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是一部反映中国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居民健康状况的资料性年刊。本书收录了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事业发展情况和目前居民健康水平的统计数据,以及历史重要年份的全国统计数据。本书为《中国卫生统计年鉴》2011卷,收编的内容截止2010年底。 二、全书分为15个部分,即:卫生机构、卫生人员、卫生设施、卫生经费、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妇幼保健、人民健康水平及营养状况、疾病控制与公共卫生、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卫生监督、医疗保障制度、人口指标,另附主要社会经济指标、世界各国卫生状况。各篇前设简要说明及主要指标解释,简要说明主要介绍本篇的主要内容、资料来源、统计范围、统计方法以及历史变动情况。 三、资料来源: (一)本资料主要来自年度卫生统计报表,一部分来自抽样调查。 (二)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统计资料,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数据摘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各国卫生状况数据摘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 四、统计口径: (一)除行政区划外,书中所涉及的全国性统计数据均未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数据。 (二)卫生部三次修订了《国家卫生统计调查制度》,适当调整了卫生机构和人员的统计口径,导致1996、2002、2007年卫生机构和人员数变动较大。 (三)从2010卷起,村卫生室的机构、人员、和诊疗人次分别计入卫生机构总数、卫生人员总数、总诊疗人次数中(村卫生室不再单独统计)。各年数据已按此口径调整。 五、统计分组: (一)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11个省、直辖市;中部地区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8个省;西部地区包括内蒙古、重庆、广西、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二)主办单位:以医疗机构登记注册为依据,分为政府办、社会办和私人办。政府办医疗卫生机构包括卫生行政部门和教育、民政、公安、司法、名团等政府机关主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包括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办。 (三)城乡:1949-1984年以前卫生机构及其床位和人员按城市、农村分组,1985-2004年按市、县分组,2005年起按城市、农村分组。城市包括直辖市区和地级市辖区,农村包括县及县级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计入农村。 六、符号使用说明:“空格”表示无数字,“…”表示数字不详,“①”表示表下有注解。 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2012年统计年鉴核算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主要统计指标解释 国民总收入(GNI)即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一国常住单位从事生产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在初次分配中主要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但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非常住单位;同时,国外生产所创造的增加值也有一部分以生产税及进口税(扣除生产和进口补贴)、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等形式分配给该国的常住单位,从而产生了国民总收入的概念。它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加上来自国外的净要素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不同,国民总收入是个收入概念,而国内生产总值是个生产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一个地区(省、市、县)在使用此指标时统一称地区或某省(市、县)生产总值。 三次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用于最终消费、资本形成总额,以及货物和服务的净出口总额,它反映本期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的使用及构成。 最终消费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也就是常住单位为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的需要,从本国经济领土和国外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支出;不包括非常住单位在本国经济领土内的消费支出。最终消费分为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居民消费指常住住户对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按市场价格计算,即按居民支付的购买者价格计算。购买者价格是购买者取得货物所支付的价格,包括购买者支付的运输和商业费用。居民消费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货物和服务的消费之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 政府消费指政府部门为全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消费支出和免费或以较低价格向住户提供的货物和服务的净支出。前者等于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减去政府单位所获得的经营收入的价值,政府服务的产出价值等于它的经常性业务支出加上固定资产折旧;后者等于政府部门免费或以较低价格

江西统计年鉴2012

本篇章由综合资料及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两个部分组成。 综合资料主要包括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综合资料,通过对各篇章主要统计指标及其速度、结构、比例和效益等的加工计算,来反映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国民经济核算资料主要包括地区生产总值及其有关资料。地区生产总值是根据不同产业部门、不同支出构成的特点和资料来源情况而分别采取不同方法计算的。 分设区市的国民经济核算数据由各设区市统计局提供,由于采取分级核算,各设区市数据相加不等于全省总计。 根据第一次第三产业普查结果,对1992年以前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历史数据做了调整;2005年根据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结果,对1993-2004年的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数据做了调整,本年鉴的数据为调整后数据。 This chapter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summary data and the data on national accounts. The summary data on the national economy reflec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presenting further processed statistics including growth, structure, ratio and efficiency data derived from other chapters. The data on national accounts mainly include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and related data. Data on GDP are calculated with various approach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eatures of various sectors, various expenditure structures and the data resources. The data on national accounts by region are provided by the statistical bureaus of various region. The sum of the city data is not equal to the provincial total due to the decentralized accounting approach. The GDP figures of years up to 1992 been revise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 of the First Tertiary Industry Census. In 2005, the GDP figures from the year 1993 to 2004 ha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sult of the First National Economic Census. Data published in this yearbook have been revised.

统计年鉴

现代化工业新城——羊口 2012年,羊口镇将按照市委“寿北开发、突破羊口”的要求,围绕“一个目标”,突出“四个重点”,做好“二十件实事”,打造“五张名片”,力争全年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0亿元,财政总收入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全力打造全市工业转型升级、低碳经济发展示范区,争创明星镇,尽快进入全国百强镇。 一个目标:突出“一河两城三园”产业聚集新优势,打造全省蓝黄经济发展样板区。 四个重点:一是坚定不移发展新型工业。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先进制造业、蓝色海洋产业等高端产业,使三大园区各具优势、各有特色,确保年内新开工过3亿元的先进制造业项目20个,过2亿元的高新技术项目15个,过亿元的大型物流项目5个,全力打造寿北“千亿级滨海新型工业基地”的重要增长极;二是坚定不移建设滨海新城。坚持“小城市”定位,加快城镇向规模化、高层化发展;三是坚定不移抓好生态环保。重点开展好小清河治理、治污减排、绿色降耗“三项行动”;四是坚定不移抓好文化建设。重点抓好文化设施提升、群众文化繁荣、文化产业振兴“三大文化工程”,充分挖掘海洋文化资源和民俗文化底蕴,大力开展“开海节、妈祖文化”等民俗文化活动,打响旅游品牌,振兴文化产业。 “二十件实事”:工业园区建设、金海湾组团建设、美普组团建设、客运中心建设、医疗保健中心建设、文体中心建设、防潮

大坝建设、小清河沿岸改造、道路工程建设、供水工程建设、绿化亮化工程、“三气”(大气治理和暖气、天然气入户)工程、公交客运建设、居民点改造、农贸市场建设、农业和渔业生产、党建和社会管理创新、金融服务和投融资平台建设、工作推进机制建设、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五张名片:全力打造工业、城建、农业农村、渔业、党建与社会管理五张名片。

中国统计年鉴跨年度查询系统

欢迎使用中国统计年鉴跨年度查询系统 统计年鉴的跨年度查询就是在一本年鉴中找到所需的表格,其他年鉴中的相同表格就可以一键打开,省去一年一年查找的麻烦。比如要查找“分地区城镇居民平均每人全年家庭收入来源”,在2013年年鉴查到并打开该表后,其他年份的数据都可以一键打开。下载地址如下: 下载系统文件和2007~2013年的数据(64M)。 下载1999~2002年和2004~2006年数据(58M) ●安装和运行。把所有文件解压到一个目录下,点击yearbook.exe即可,但只能在XP 系统下使用。更高版本的Window需安装FoxPro才能使用。 ●选择年鉴 选择年鉴由屏幕左上方的二个选择框控制,第一个用于选取年鉴种类,目前只有中国统计年鉴;第二个用于指定年份,即哪一年的年鉴。 ●选取表格 选取一本年鉴后,年鉴目录以树型菜单显示在下方,单击表格名称就可以查看该表。 ●按关键字选表。 在选择年鉴下放的空白处输入关键字,多个关键字时用“,”分开,再按回车,含有关键字的表格将显示在下方,单击表格名称即可。 ●快速查看其他年份的相近表格 在屏幕的中间位置显示有年鉴的年份,单击其中的一个年份,名称相近的表格将显示在屏幕的右边,若表格名称几乎相同,将直接打开。 ●控制联接表格名称的相近程度 表名的相近程度就是相同字符的百分比。联接表至少要达到的相近程度可屏幕右下方的指定位置输入。 ●设定为默认联接 两个内容几乎相同的表格可以设定为默认联接,单击“建立联接”按钮即可。设定为默认联接后,下次打开相近表格时将直接打开默认联接的表,而不需要再做选择。使用这一功能,存储介质必须是可读写的。 ●删除默认联接。单击“删除联接”按钮即可。使用这一功能,存储介质必须是可读写的。 ●系统带的全国统计年鉴有1999~2002年和2004~2013年。1996~1998年的数据在国家统计局网站中,联网后才能使用。

2012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注意与中国统计年鉴不同)

下载说明:请下载该文档,下载完成后,请输入链接直接下载。百度云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417182039.html,/s/1dDjFPhn 或https://www.doczj.com/doc/8417182039.html,/s/1eQpJy50 (由于文库上传不了统计年鉴的格式,请见谅!) 备注:每一个年份需要下载一次。我会根据收到的财富值发给您相关文件。(根据国家发布的版本,2008年及08年以后都有excel版本和网页版本) 数据年份: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1年—2013年。 2013年部分内容展示: 2-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Basic Statistic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tivities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above Designated Size 指标Item 200 2004 200 8 200 9 201 1 201 2 企业基本情况Statistics on Industrial Enterprises 有R&D活动企业数(个) Number of Enterprises Having R&D Activities(unit) 172 72 170 75 272 78 363 87 374 67 472 04 有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 Percentage of Enterprises Having R&D Activities to 10. 6 6.2 6.5 8.5 11. 5 13. 7 Total Number of Enterprises(%) 研究与试验发展(R&D)活动情况Statitstics on R&D Activities R&D人员全时当量(万人年) Full-time Equivalent of R&D Personnel 43. 9 54.2 123 .0 144 .7 193 .9 224 .6 (10 000 man-years) R&D经费内部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on R&D(100 million yuan) 489 .7 110 4.5 307 3.1 377 5.7 599 3.8 720 0.6 R&D经费内部支出与主营业务Percentage of Expenditure on R&D to 0.5 8 0.56 0.6 1 0.6 9 0.7 1 0.7 7 收入之比 (%) Sales Revenue(%) R&D项目数(项) R&D Projects(item) 652 89 536 41 143 448 194 400 232 158 287 524 R&D项目经费内部支出(亿元) Expenditure on R&D Projects(100 million yuan) 417 .6 921. 2 290 2.0 318 5.9 505 2.0 623 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