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物体的运动实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一、初二物理物体的运动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如图,在斜面上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测出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

(1)该实验原理是_____.

(2)如果测得小车从A滑到C的时间t AC=2.4s,小车从A滑到B的时间t 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_____cm/s,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_____cm/s;

(3)由实验看出,下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选填“慢”“快”).

(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_____(选填“大”或“小”).

(5)为测量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某同学让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小车到达C点的时间,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v=s AB/t BC,他的做法正确吗?_____.

(6)聪明的小杜发现AB段和BC段路程的特点,算出了AC段平均速度v,AB段的平均速度v1,觉得还可以用公式直接算出BC段的平均速度v2,则v2=_____(用v、v1).

【来源】重庆八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答案】 v=s/t 25 50 快小不正确1

1

2

vv

v v

-

【解析】(1)该实验原理是:v

s

t

= .(2)s AB

BC

s

==40.00cm,t AC=2.4s,t AB=1.6s,

tBC 2.4s 1.6s0.8s

AC AB

t t

=-=-=,则AB段的平均速度v AB

40

25cm/s

1.6

AB

AB

s cm

t

===,则BC段的平均速度v BC

40

50/

0.8

BC

BC

s cm

cm s

t s

===.(3)由

BC AB

v v

>可以看出,小车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快。(4)在测量小车到达B点的时间时,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量时间偏大,故AB段的平均速度v AB会偏小。(5)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为0,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B点的速度不为0,故两次从B到C的时间不同,从而计算出小车运动过程中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不同,所以该做法错误。(6)AC段平均速度v,路程为s,时间为t, 由v

s

t

=得,t

s

v

= AB段的平均速度为v1 ,路程为

2

s

,时间为t1,由v

s

t

=得,t1

11

2

2

s

s

v v

== ,BC段的平均速度为v2,路程为

2

s

,时间为

211t 2s s t t v v =-=-,由v s t

= 得,v21211

2222s s

vv s s t v v v v ===--. 点睛:求v 2的表达式,推导过程较难,应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2.回顾“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将实验报告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实验器材

长木板、木板、小车、金属片、______、______。 实验过程

如图,使斜面保持较______(选填 “大”或“小”的坡度,这样小车滑行速度较慢,便于______,将小车放在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______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距离

s 1,释放小车后,用停表测出小车从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用公式______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1;将金属片移到斜面中部,重复上述操作,并计算出小车在前半程和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装置图

物理量 路程s /m 运动时间t /s 平均速v /(m/s ) 全程

1.2 5 ______

前半程 0.6

3

______

后半程

______ ______ ______

【来源】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九中2019-2020学年八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 【答案】刻度尺 秒表 小 便于测量时间 刻度尺 s

v t

=

0.24 0.2 0.6 2 0.3 变

速 a 组合 偏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2]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我们需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运动所用的时间,所以还需要刻度尺、秒表。

[3][4]为了便于测量小车运动所用的时间,应该是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

[5]将小车放在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想要知道小车通过顶端到底端的距离s 1,需要用刻度尺测量。

[6]“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的原理是s

v t

=

,知道了小车将要通过的距离s 1,从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 1,可以利用该公式算出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 1。 [7]全程的平均速度

1.2m 0.24m/s 5s

s v t =

== [8]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0.6m

0.2m/s 3s

s v t =

==前前前 [9]后半程的路程

s 后=s -s 前=1.2m-0.6m=0.6m

[10]后半程的时间

t 后=t -t 前=5s-3s=2s

[11]后半程的平均速度

0.6m 0.3m/s 2s

s v t =

==后后后 [12]由测得数据通过计算可知,小车在后半程的平均速度比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大,可知小车在做变速运动。

[13]小车在做变速运动,即随着时间的增加,小车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车在后半程的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可用图像中的a 表示。

[14]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利用组合法将刻度尺和秒表组合起来使用,最终通过计算得到平均速度。

[15]若用刻度尺测量了小车尾部到金属片的距离,即测得小车运动的距离比实际运动距离大,根据速度公式可知算出的小车平均速度会偏大。

3.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小车在桌面上的直线运动,用自制“滴水计时器”计量时间。实验前,将该计时器固定在小车旁,如图(a)所示。实验时,保持桌面水平,用手轻推一下小车。在小车运动过程中,滴水计时器等时间间隔地滴下小水滴,图(b)记录了桌面上连续的6个水滴的位置(已知滴水计时器从第一个水滴滴下开始计时,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

(1)该小组同学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出小车做变速运动.小车在AD 两点间运动的时间为______s ,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

(2)由图(b)可知,小车在桌面上是_______(选填“从右向左”或“从左向右”)运动的。 【来源】四川省安岳县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题 【答案】45

23

0.153 从右向左 【解析】 【详解】

(1)[1][2]因为30 s 内共滴下46个小水滴,那么每滴一个水滴所需要的时间是

3015s s 4623

t =

= 小车在AD 两点间运动的时间为

1545

33s s 2323

AD t t ==?

= AD 两点间的距离是

83mm 100mm 117mm 300mm 0.3m AD s =++==

那么平均速度是

0.3m 0.153m/s 45s 23

AD AD

s v t =

=≈ (2)[3]由于小车在桌面上运动时,受到摩擦力的作用,速度会越来越小,相等时间内运动的距离也越来越小,从图(b)可知,从右到左,小车运动的距离越来越小,这符合实际情况,所以小车在桌面上是从右向左运动的。

4.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龙和小刚测量小东跑40m 的平均速度. (1)小龙和小刚用_____(填一种测量工具)在室外测出40m 的路程;

(2)小刚担任计时员,他用秒表测量小东跑步的时间;小龙担任发令员,发令后,小东跑完40m 的路程,小刚计时如图所示,则小东跑40m 所用的时间为_____s ; (3)小东跑40m 的平均速度是_____m/s .

【来源】【区级联考】北京市延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

【答案】卷尺85

【解析】

(1)要在室外测出40m的路程,由于测量的路程较大,因此应选择卷尺来测量路程; (2)由图可知,小盘的分度值是0.1min,指针在0min和1min之间;大盘的分度值是1s,而大盘

指针在8s,因此秒表读数为8s.(3)小明跑40m的速度:v

40

8

s m

t s

===5m/s.

点睛:掌握秒表的度数:秒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秒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5.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进行测量的.所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和秒表.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______(填“陡”或“缓”)些,目的是______.

(3)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的过程做______(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m/s.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检测题

【答案】刻度尺缓便于测时间变速0.180.225

【解析】

【详解】

(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斜面坡度越大,小车沿斜面向下加速运动越快,过某点的时间会越短,计时会越困难,所以为了使计时方便,斜面坡度应较缓些。

(3)全程长,通过全程的时间

全程的平均速度

下半段路程为:

时间为:

则:

由可以知道,小车做变速直线运动。

【点睛】

要测出速度,应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和时间,所以要用到刻度尺和秒表。计算出小车全程和下半程的平均速度,根据平均速度的比较,得出小车从斜面到底端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6.小明为了探究物体运动速度与运动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在课外实践活动中,选用了两辆不同规格的四轮驱动模型车和,在实验室做了探究实验.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

试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系内分别画出两辆汽车的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根据数据分析,比较出汽车和的平均速度大小.

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分析出两辆车处于静止状态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或变速运动?

在相同时间内,汽车和汽车,谁运动的路程要长?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题【答案】汽车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的平均速度.两辆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同时间内,汽车的运动路程要长.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汽车A的四组数据分别是(1s,0.1m)、(2s,0.2m)、(3s,0.3m)、(4s,0.4m),在图象中做出这四个点,然后用线将它们连起来;汽车B的四组数据分

别是(0.5s,0.2m)、(1s,0.4m)、(2s,0.8m)、(3s,1.2m),在图象中做出这四个点,

然后用线将它们连起来.图象如下:

汽车A的平均速度:,

汽车B的平均速度:

所以汽车A的平均速度比B的小.

(2)因为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之比都为一定值,所以两辆汽车都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3)当时;当时, ,由此可以知道,在相同时间内,汽车B的运动路程要长.

答: (1) 由数据可知汽车A比汽车B平均速度小 (2)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3)在相同时间内,汽车B运动的路程要长.

7.在做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时,小明取长50cm的细玻璃管注满水,管中留一个小气泡,将玻璃管反转后,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

(1)小明将实验所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在图的坐标中画出s t 图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一: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10203040

5m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

05101520

t/s

表二:

从0点开始的距离s/cm020406080

1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 3.67.210.814.4

2cm高的气泡从0点开始的时间t/s0 3.4 6.810.213.6

(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小明认为: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他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

(3)小明换用粗玻璃管又做了2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二所示。观察数据可知:________(大/小)气泡运动较快。由于气泡上升较快,会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根据小明的实验数据,请你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

(4)本次实验中,小明还发现,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你能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的大小将:________。

【来源】人教版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检测试题

【答案】相等时间通过相等的路程(或路

程和时间成正比)大用小气泡做实验(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先变大后变小

【解析】

【分析】

(1)先确定横坐标轴的标度,将表一中的数据在s t 坐标系中用描点法图。

(2)要判断气泡做什么运动,关键是看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何变化。

(3)从表二中分析长、短气泡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找到长气泡和短气泡谁运动得快,根据题干条件,运动慢的误差较小,从而也找到减小误差的方法。

(4)根据管在倾斜过程中气泡上升的快慢情况与开始比较,得出结论。

【详解】

(1)[1]根据实验数据中,时间和对应的路程之间的关系,可绘制出路程s与时间t的图像:

(2)[2]从实验数据和所画的图像,都反映出了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即速度)是一个定值,说明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

(3)[3]从表二中数据不难看出,大气泡运动较快;

[4]为解决气泡上升较快,造成时间的测量难度较大,根据大气泡上升快的特点可知,可用小气泡做实验,或用较细玻璃管、用较长玻璃管做实验。

(4)[5]当玻璃管与水平成60°角放置,管中气泡的上升要比竖直放置快一些;而当玻璃管水平放置时,气泡几乎不动。根据此现象不难推测出:随倾斜角度的增大,气泡上升速度先变大后变小。

8.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如图是八年级八班的同学测平均速度实验装置,斜面应选择较________(选填“大”或“小”)坡度,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________,这样设计是为了实验中便于测量

________.小车通过上半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_小车通过下半程的平均速度(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若秒表每格为1s,则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________.

(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

(3)小明在完成“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后,还想用上图所示实验装置从斜面下滑物体的运动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他对小车下滑快慢的因素进行如下猜想: 猜想一,与斜面的高度有关;猜想二,与斜面的长度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请对张刚 这一探究作出评价,指出他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

【来源】2018-2019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同步练习题

【答案】较小 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 时间 小于 0.2m/s s

v t

= 改变斜面高度时,没有控制斜面的长度相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中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则小车运动的时间较长,便于测量时间; 实验中金属片的作用是使小车在同一位置停下,并发出声响,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据图可以看出,小车上半段的时间是3s ,下半段的时间是2s ,所以据s

v t

=可知,s 相同,下半段的时间短,故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大;

据图可知,全程的路程是1m ,总时间是5s ,故故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1m =0.2m/s 5s

s v t =

=; (2)“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的原理是:s v t

=

; (3)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设计的方案是将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得出猜想一是正确的. 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研究下滑速度与斜面的高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斜面的长度相同,所以他的实验中,斜面长度不同,即没有控制变量,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点睛】

重点是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理解当斜面的倾斜程度较小时,小车的运动时间较长,所以便于测量时间,计算速度时注意单位要统一.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学习了分子的有关知识之后,小王等几个同学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有没有关系?

在观察研究的基础上,他们提出了这样几种猜想: ①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没有关系;

②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系,并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为了研究猜想①是否正确,小王等几个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取来相同的两只烧杯,在其中加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小王他们发现温度高的那杯水中的颜色变化得快一些.小王他们通过分析、归纳、总结,得出分子的运动快慢和温度之间的关系.

(1)通过实验得出的结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用相同的烧杯加入质量相同的冷水和热水,各滴入一滴红墨水,所运用的一种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

(3)实验过程中_______(能/不能)用玻璃棒搅动杯中的水,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4)“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请说说你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理解.

(5)请你将上面的实验改进成能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

①实验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注意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

【答案】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快) 控制变量法不能即使分子不运动,通过搅动杯中的水,电能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温度升高使花分泌出的芳香油分子运动加快向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向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比较水和酒精颜色变化的快慢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

【解析】(1)根据题意,实验可以得出分子运动与温度有关,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的结论。

(2)实验过程中,控制加入烧杯的水的质量相同,控制各滴入一滴红墨水相同,而不同的是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所以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3)实验要用两杯水的颜色的变化来判断的分子运动的快慢,所以如果搅拌的话,将会使实验推动意义,所以是不能搅拌的。

(4)花气袭人,是分子运动的结果,知骤暖表明了温度的升高,所以合起来就是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故由花分泌出的芳香分子运动加剧造成花气袭人的结果。

(5)要做研究“分子运动的快慢与物质的种类是否有关”的实验,可以分别采用水和酒精进行比较,

方法为:向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向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比较水和酒精颜色变化的快慢;

应该注意的问题:根据控制变量的思路,应注意控制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

故答案为: (1).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越快) (2). 控制变量法 (3). 不能 (4). 即使分

子不运动,通过搅动杯中的水,电能使水的颜色发生变化 (5). 温度升高使花分泌出的芳香油分子运动加快 (6). 向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向酒精中滴入一滴染红的酒精,观察、比较水和酒精颜色变化的快慢 (7). 水和酒精的温度相同

10.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纸锥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 曝光一次.

(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甲所示,由此可以判断纸锥下落的速度变化情况是_____(选填“不变”“先变大后不变”或“一直变大”).若测得纸锥在A 、C 两位置间的实际距离为6.40 cm ,则AC 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________m/s .

(2)如图乙所示,四个速度随时间的关系图像中,能反映出该纸锥下落运动的是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

【来源】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 (教学水平调研)

【答案】先变大后不变 0.16 A 【解析】 【分析】 【详解】

(1)[1]纸锥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先变大,后不变,所以纸锥的运动速度先变大后不变.

[2]在AC 过程中,纸锥的速度为: 0.064m 0.16m /s 0.4s

s v t =

== (2)[3]因为纸锥的下落速度是先变大后保持不变,因此只有A 选项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