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备课和上课,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备课和上课,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备课和上课,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备课和上课,优化课堂教学

有效备课和上课,优化课堂教学

上周教研室的领导到我校进行调研,参加了我们的听课及教研沙龙活动后,对我校的年轻老师大家赞赏,他们去了市直的几所学校,感觉还输数咱们学校的老师基本素质高,虚心好学,热情能干,不过如果能掌握一些教学规律和方法,成长得会更快,课堂会更精彩。如何才能打造一节让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获的好课呢?首先我们得明确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点击)

一、好课观:

1、好课的标准

情智教育的创立者孙双金校长眼中的好课可用16个字来概括:“书生琅琅,议论纷纷,高潮迭起,写写练练。”他认为一节好课应上得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华东师大教授叶澜认为教学永远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即使是一节好课,也不能达到十全十美,但只要做到以下五个“实”,就可称得上一节好课:扎实有意义、充实有效率、丰实有生成、平实是常态、真实待完善;教育界的老前辈贾志敏老师认为,上出一节好课并不难,只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就行:以学生为本,以训练为主,以鼓励为主。

2、四理念四强调

其实不难看出,专家、名师们的好课观虽不同,但却无不集中体现了新版课标所坚持的四个基本理念:(点击)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以及四个强调:(点击)

1.强调语言文字的运用,培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2.更加强调识字和写字;

3.强调核心价值观;

4.强调多读书、多积累、多实践。

3、两问

四年前,贾志敏老师看到现在学生的语文素养每况日下,读书一字一顿、

拖腔唱读,说话词不达意,写文章错字满篇,标点一逗到底……作为教育界的前辈,他忧心忡忡地向语文老师们连提出了两个问题:(点击)语文课上我们教什么?语文课上我们为谁而教?引起了教育界的大讨论。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语文课上不就是讲课文吗?错!叶圣陶老先生说得好:“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而已”,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把教材作为例子,教会学生说话、写话,学会表达,因此,语文课上教的应该是语文。有人说,语文课上除了进行思想道德、情感价值的教育外,更应该念好“十字经”,即“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书”,。

“为谁而教”呢?当然是为学生而教了,话虽是这么说,但实际上呢,很多老师在台上自演自说,而学生是稀里糊涂地听。对老师而言,是教过了,对学生而言,仅仅是学过了,学生这个主体形同虚设,至于教与学的效果如何,就成了一笔算不清的糊涂账。

教育专家于永正老师说:“谁能让学生喜欢读书,喜欢写作,就意味着教学成功;谁能让学生会读,会写,并养成习惯,就是最大的成功。”

我想问在坐的各位,谁不想获得成功呢?那么怎么才能获得最大的成功呢?答案是惟一的,肯定是要认真备课了。

有效备课要做到以下几点,咱们分别来谈一谈。(点击)

二、有效备课

(一)、通读教材(整套——学段——本册——单元)

要做到有效备课,首先,要通读教材。了解1——6年级整套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编排特点。我们所使用的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一年级下册到六年级都采用了主题单元的编排形式。如果你不能做到通读整套教材,那么要做到通读本学段的教材,最起码要在教课之前,把本册教材及本单元教材读懂、读透,进行细致的分析。

1、发挥小泡泡的大作用:

在教材中,我们会发现很多的“小泡泡””。“小泡泡”位置不固定,有时见于文中,有时又在篇末,甚至在单元总结部分以及“语文园地”、“拓展提升”中。泡泡中,话虽不多,但在课堂教学时“促思导学”中却能起到不可小觑的大作用。(点击)而平时却很少引起老师们的重视,那以后我们备课时就要考

虑怎样合理适时地使用这些小泡泡了。

(1)利用“小泡泡”,寻找教学的切入。

有质量的课堂提问,能启发学生的积极思维。《万年牢》是四年级下册的一篇略读课文,末尾“泡泡”语的提示为:“课文中三处提到了万年牢,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呢?”老师引导学生带着“小泡泡”中的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就会逐步把握“万年牢”的含义,学习任务也就圆满完成了。

(2)引导学生总结阅读方法。

教材特别重视阅读方法的指导。“奚落什么意思,我要往下读读看”“联系上下文,我明白了果然的意思”“联系生活实际,我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这些小泡泡语都旨在引导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和句子。

(3)引导学生发现写作方法。

教材有意识引导学生揣摩遣词造句的妙处和文章写法。

如《赵州桥》一文中有一句话“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小泡泡中写到“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儿呢?”学生通过反复研读分析,讨论交流,不但掌握了“不但……而且……”这组关联词的用法,还积累了新的写作方法——巧用过渡句,体会到了过渡句在文中承上启下的作用。

(4)巧用“小泡泡”进行语言的训练。

教材中的很多小泡泡是很好的训练学生思维与语言发展的“点”。如《矛与盾的结合》中“小泡泡”语:“我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就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充分地交流。

(5)利用“小泡泡”,找准课堂提问的延伸点。

例如,《玩出了名堂》中,“真想不到,玩也能玩出名堂”这个“小泡泡”就照应了标题。我们老师就可以通过它进行多角度的问题延伸和拓展。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玩”字出发,想想主人公列文虎克是怎样玩的,与我们平常所见的玩有什么不同。通过探究,进一步提出:他玩出了什么名堂?你还能

举出生活中玩出名堂的例子吗?这些问题的设计实现了知识的延伸,学生在解疑中不仅体会到了“玩”的意义,同时还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6)利用“小泡泡”,找到拓展积累的增长点。

“小泡泡”为我们作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引领。《秦兵马俑》利用插图提示:“这是我搜集到的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的图片。”《小木偶的故事》课尾提示: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了什么事呢?我来接着编下去……学了《灰雀》,后面小泡泡里说“我想去找列宁的故事读一读”。这些简短的语言却将我们的语文教学由课堂带向课外,真正实现了语文课程的开放与活力。

泡泡虽小,功能无限。只要我们整体把握,智慧引领,定能让小泡泡焕发光芒,照亮我们的课堂!

2、备教材五步曲:

潜心备教材,落实到一篇课文,要做到以下五步:(点击)

第一步:钻研文字。一篇课文摆在案头,先做什么?先理解字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及写得精彩之处,常练习,以课文的重点、难点,就会很快抓住。

第二步:朗读课文。我们总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把课文多读几遍。我们备课时也要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四五遍。这是钻研教材、语文备课重要的环节。老师朗读水平有多高,学生就会有多高。我刚上班时租的筒子楼,常常忘情地大声朗读,整个楼道都能听到我的读书声。让我记得最深的是有一次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自己都哭了。如果朗读好了,钻研教材就成功了一大半。

第三步:正确领会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意图。每篇课文都有不同的谋篇布局方法,自己要提前把握好。老师领悟得深,学生才能领悟得深,才会运用。否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第四步:认真思考课后练习题的要求,有的要先做一做。例如,要求学生背诵的内容,教师要先背下来,这样课堂上可以采用师生对抗赛的形式激励学生背书。

第五步:查阅资料,有效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语文课堂教学

叶圣陶等多位语文教育大师历来倡导“大语文观”,要把语文的学习发展到课堂外、其他书本上。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

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世界有多大,生活有多宽广,语文课程资源就有多广阔。

其实,在我们的课堂上,每位老师都或多或少地利用过身边的资源,但有些老师却不知如何表述,有的只写出了培养什么能力,有的没有写需要整合哪些知识,举几个咱低年级老师错误的例子,如:(1)iu易和ui弄混,讲iu时要把ui拿出来作对比。(2)比赛读声母、读儿歌,生字组词。(3)给爸爸妈妈讲讲这课内容,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那么怎样在教案中表述准确呢?我认为可以分两层意思来写:(点击)(1)要写清你所开发利用的是什么资源,(2)写出这些资源所起的作用及利用这些资源所要达到的目的。

下面我就自己所讲授的一篇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为例,来谈谈课程资源整合的写法。

课文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雷利回忆了父亲作为联合国一名军事观察员,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身的事,文中包含了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及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本文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体会作者表达的真挚情感,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鉴于学生对战争比较陌生,所以围绕教学目标,课前我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让学生有个“世界不太平”的初步感知。

授课时:我以低沉哀婉的音乐作渲染,播放雷利手捧爸爸遗像,后面几个军人抬着英雄遗体的画面,深入浅出,润物无声地使学生了解“世界不太平”,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情感,并为动情朗读作情感铺垫。

另外,我还引导学生交流,我及时作补充,出示了一组战争伤亡数据,并播放一个在伊拉克战场上“母女别离”的视频故事,唤起学生的共鸣,感受战争的残酷及和平的脆弱。

这篇课文所在的单元主题是战争与和平,课后我注重迁移合并,拓展深化,引导学生课外自读第16课一首呼唤和平的诗歌《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的最后一小节及课后的一个阅读链接《儿童和平条约》,让学生根据对战争的了解,模仿第16课的写法,任选一句进行补写,使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得到深化,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这些课程资源的整合,我是这样表述的:

(1)了解国际上最为动荡不安的地区局势,使学生对“世界不太平”有个初步感知。

(2)配乐播放抬爸爸遗体的画面,为动情朗读作情感铺垫。

(3)补充战争数据,播放伊拉克战场上“母女别离”的故事,唤起学生共鸣,感受战争的残酷及和平的脆弱。

(4)链接阅读16课,使学生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情感得到升华,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张敏老师在《数星星的孩子》一课中写到:补充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帮助学生体会小张衡细心观察的品质;交流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从中受到学科学、爱科学的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具有非常广阔的空间,只要我们语文教师做一个有心人,充分挖掘、开发、利用一切有效资源,使学生的听、说、读、写得到最为有效和足量的训练,那么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和优化的教学目标就一定能实现。

备课的第二环节是读懂学生。(点击)

(二)读懂学生

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方法和经验,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的目标、方法等,才是备课的关键。在平时备课中,教师在写教案时考虑第一位的是自己如何教,而不是学生如何学,一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师往往埋怨学生没有理解自己的良苦用心,怪学生没有与自己好好配合。这样的课堂,究其原因还是教师备课没有充分备学生。

全国阅读大赛特等奖获得者许嫣娜老师在课前就能充分研究学生。她讲授的《小动物过冬》一课,课文篇幅长,而且当时距离冬天较远,不容易有生活体验,所以她制定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这样的;1、能正确、通顺的朗读课文,分角色读通三个动物的对话;2、初步了解文中三个小动物的过冬方式,初步感知朋友之间的相互关心。因为是第一课时,而且课文较长,所以徐老师只要求学生能正确、通顺地朗读;在对过冬的认识上,徐老师也只是要求学生初步

了解,对朋友间的相互关心,也只是要求学生初步感知。因此,学生学得轻松快乐,老师也能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

可见,真正了解了学情,我们就清楚了学生“在什么地方”,也清楚自己能将他们“带到哪里去”。

备课的第三环节是依标定标。

(三)依标定标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指明灯,大部分老师能依据三维目标制定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而具体到每一课时,需要完成哪些教学任务,达到哪些教学目标,就不够准确、具体和全面了。

《桂林山水》一课大家都比较熟悉。有一位老师制定的这个目标就有些问题: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运用了什么手法做具体描写的?还有没有其他要学习的表达方法?后来,经过斟酌,把这个目标改为“课文总分总以及抓住景物特点运用比喻等手法做形象标会的表达方法。”这样,目标就比较全面、具体,容易操作和落实了。

(四)设计流程

前一段听的低年级的课比较多,感觉有些老师一节课容量太大,面涉及得太广,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有些老师一节课内容单调枯燥,进程过缓,本着“自主探究回归生活”的总原则,根据低年级教材和学生特点,学校初步制定了低年级语文新授课的基本教学模式:(点击)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老师范读

(三)学生自读(四)自主识字(五)再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二)探究阅读(三)写字指导

第一课时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特级教师于漪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拥有好的导入就为一堂成功的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导入新课呢?(点击)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同的课型,导语的设计也不相同。

咱们平时课堂中常用的有这些,由于时间关系,我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了。

1、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主要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一种是复习同一篇课文中知识的方式,这种方式通常用在课文的第二、三课时的教学导入当中。

另一种是复习之前学过的其它课文和知识的方式,这种方式的适用范围就相对较为广泛了。

2、“开门见山”式导入

这种方式简单明了,朴实自然,实效强。

3、问题导入法

也叫质疑导入法或设置悬念法。小学生好奇心强,新课伊时始,就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富有潜在意义的“挑战性”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

4、联系生活导入法

这样的导语适合中高年级学生。学生生活经历相对来说丰富多了,而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也都有了发展,可以结合生活中的现象思考一些复杂的问题,这样设置悬念能吸引孩子们主动去深入学习课文。

5、背景导入法

在上课之前,教师先向学生们介绍与本课有关的背景资料,以引起学生注意,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课外知识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有着明显的效果。

6、音乐导入法

在乐曲声中介绍导入新课,立刻使学生入情入境,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

7.时事导入法

结合时事,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所要表达的情感。

8、游戏导入法

游戏导入法即上课伊始,教师先组织学生做游戏,再导入新课的学习。但是,教师一定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游戏方式,避免学生兴奋过度,课堂无法调控。

9、故事导入法

这种故事导入扣人心弦,吸引力强,中低年级学生特别感性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课文自然会特别用心。

10、绘图导入法

以图、画、照片、影象等导入课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使学生对事物有个形象的感知。同时配以启发性的提问,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力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

11、虚拟导入法

例:《鲸》教学,于永正老师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课间,我听四年级一班两个同学在争论鲸是不是鱼,一位说是,一位说不是,二人争得面红耳赤。(说到这里,于老师一转身,在黑板上写了个“鲸”字,然后接着说)请大家打开这一课读一读,读过之后评一评谁说得对,理由是什么。

生:都迅速翻开书认真地读起来。

于老师边巡视边念叨:这理由啊,必须读完全文才能看出来。学生们很快就读懂了课文,找出了说明鲸不是鱼的两条理由。

(其实,课间根本没有发生学生争论鲸是不是鱼这件事。用一些电视剧常用的行话叫纯熟虚构,调动了学生情绪,激发了学生认真读书的兴趣。)

11、抒情导入法

抒情导入法就是在还没有正式进入课文教学时,教师先用带有丰富情感的语言进行氛围的营造。让学生在情感上进入课堂,为接下来的教学先做好情感准备。

“好的开头便是成功的一半”,我们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孩子的特点选择适合的导入方式,这样才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才能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二)教师范读:(点击)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导入新课后,让学生听老师范读,对课文有个整体感知。

于永正老师虽然已经72岁的高龄了,他还不断地在全国各地做课。作为语文老师,他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当作硬任务,当作“保底工程”。他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既没有做课件,也没有表演,却获得了老师们的好评。尽管是四年级的学生了,但于老师该领读的还要领读。为确保每个人达到读正确、流利,他是严字当头,是逐段逐段地“过”的,就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逗号和句号要读出区别来,叹号和问号要读出不同来。课后有位老师说:“从

这节课我知道了怎样使学生把课文读得有感情,看起来,就是‘跟我读’。”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触摸春天》一课,,孩子在读“安静拢住蝴蝶”那一段时,体会不到这是个奇迹,读不出神奇。此时,老师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之后学生再读,效果自然不言而喻。老师的范读,使学生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了读文时的语气、语调、及表情,进而体会课文的思想和感情基调。

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好我们教师本身的资源,感染学生,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万万不可缺少了老师的范读。第一遍接触课文时,我向来反对播放课文录音,那样没有老师范读更直观。

可咱们有些语文老师,平翘音不分,声调,尤其是二三声不标准,直接影响了朗读效果,也更起不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了。写好规范字,说好普通话,是咱们语文老师的基本功,希望大家先过这一关

(三)学生自读

学生在自由读课文时,最少要读三遍,每一遍都要有每一遍的任务。

第一遍:初读课文,划出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圈划本课的生字,读准字音;

第二遍:通读全文,读通句子;

第三遍:读懂意思,能用比较准确、简练的语言说出本文的内容,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解答或感悟时理解。

(四)自主识字

低年级识字任务量很大,如何让学生自主地识字呢?为节省时间,老师可提前把要认的二类字板书出来。

1、激发识字兴趣: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观看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字,如象形字、会意字等。也可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猜字谜”“邮递员送信”“找朋友”等,把要认识的汉字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课堂,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2、教给识字的方法:

让学生充分学生交流识字的好方法。如: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编字谜、利用动作演示等,但不必对字形作繁琐的分析。

3、引向生活空间:

低年级需要识记的汉字很多,我们也可以引导孩子整体识字、分类识字随文识字的方法,也可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这样降低了难度,还有效地分散了重点。如鼓励学生认姓氏字、牌匾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识记身边的汉字,如学生名、家具名。培养学生时时、处处用语文、学语文的意识。

分别认后,还要去掉拼音,采取多种形式反复认读,牢固掌握。

(五)再读课文,力求熟读成诵

“再读”环节要求学生在语境中巩固生字词语,并把句子读通,把课文读顺,达到熟读成诵。而且要求学生力争做到”五不”: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不读错字音、不读破句子。

第二课时的教学环节(点击)

(一)复习导入

1、复习字词。

2、检查课文朗读和背诵情况。

(二)探究阅读,习得方法

⑴根据教材特点,教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段,或精彩片断精讲,理解

内容。

⑵理解词、句,通过读、议,弄明白疑难或重点,指导感情朗读。

语文课堂,学生能否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是检验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尺。然而,指导朗读难,指导感情朗读更难。有时学生能理解课文却不能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因此应教给学生一些朗读技巧,还是很有必要的。

1、指导感情朗读:

a.教会学生把握节奏,不拖不抢;

读的时候告诉他们吐字要清晰,干脆利落,词与词之间要停顿。可适时地进行范读,教他们画出停顿、重读符号。

b.注意标点符号的朗读指导;

根据课文的特点,有的侧重指导逗号和句号读法;有的侧重指导问句读法。课文中自然段的停顿以及诗歌中小节的停顿都要让孩子明确。

c. 教给朗读时语调语速变化规律;

朗读是技能。要让学生知道停连、轻重、语气等在朗读中要如何随着表达的需要而变化,从而提高朗读的感染力、表现力,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d.引导想象激发情感;

引导学生像放电影似的把插图上的画面浮现在头脑中边想象边读书,读出自己的体会。

e.注重对学生的评价。

如:“我很欣赏某某同学读的一句话,因为他读的很流利,而且读的很有感情”通过这些激励性的评价学生才能为以后的朗读打基础,才能更有激情的读好课文。

2、随文练笔:

教材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老师一定要利用好这个例子,引导孩子随文练笔,(点击)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从而习得方法,提高能力。

(1)仿语言。

教材中有不少典型的规范语句,像比喻句、拟人句、反问句、排比句等等,可以让学生积累并运用,这是孩子们习得语言的起点,可从一年级循序渐进地进行,上周赵维莉老师讲的《小小的船》就对儿歌中的比喻句进行了层次性的练习。

(2)仿写表达方式。

一些很明显的总分结构或前后照应的写法,可以让学生模仿着进行小段的。

(3)仿构思。

有些课例的谋篇布局很特别,可引导孩子利用这种表达方式,进行训练。《比尾巴》是一首问答式的儿歌,可以让孩子拓展思维,想象编写儿歌。

(4)补白训练。

语言描写中的提示语,可以帮助读者领悟言下之意、弦外之音。但课文中有些省略了,有些单一不够详细和生动。其实这恰恰是披文入情、隋文练笔的最好切入点。还记得陈岑老师讲授的《去年的树》一课吗?小鸟和大树,和门的对话提示语就是谁谁问,特单调。她就引领学生在空白处进行补白。孩子在补写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再次解读语言,把握了小鸟和大树的情感,通过简单的提示语,把小鸟和大树之间的深厚情谊表现得淋漓尽致,感人至深。

(三)写字

新修订的课标最大的亮点,就是关于写好字的要求和建议,课标明确地规定:“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一般写字指导分为五步。

1、读一读:

对照田字格,认读“会写字”。

2、观察:

指导观察。着重观察字的结构、笔顺、笔画位置及容易写错的地方。同时通过辨析让学生掌握偏旁部首的变化规律,如“雅趣识字”的倡导者史春妍老师在教孩子们写“或”字时,没有过多的繁琐分析,而是抓住关键笔画提和丿,请学生自己分析:先引导孩子们自己观察里面两笔的长短有什么区别,学生发现下面的提短,上面的撇长,老师说,下面的提要把脚踢上去,而上面的撇要把脚伸下来,搞不好要打架的,怎么办?孩子们说:把踢上去的提往上写一点,把伸下来的撇写下来一点。咱们老师每周练字的字帖,同样也可以指导学生在练字课上练习。

3、示范。

老师在范写时边写边提醒学生需要注意的地方。史老师在范写时边写边提示:提往上去一些,撇往下来一点,这两个比划相互谦让了,这个字就好看了。

史老师在指导写“或”字时,非常巧妙,她用儿童化的语言,循循善诱。她没有一笔一笔繁琐的分析,而是抓住关键笔画,让学生观察分析,悟出写法。在范写时,一笔一划,边示范便提醒,自始至终渗透着学法的指导。

4、临写。

这一步是写字的主要部分,要求学生在老师的讲解示范的基础上,对照课后田字格的生字自行临摹练写。在临写过程中,要求学生对照范字,先描红,

再仿写。将自己写的字与范字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找出差距,进一步了解笔画的基本写法、结构的不同形态、笔画的精细长短、点画之间的关系。写得不好,要找出存在的缺点,改正过来,直到满意。这一环节老师要巡回指导,一定要强调方法习惯, 同时,提醒孩子注意写字时的三个一,让孩子树立“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观念,。

5、讲评。

通过自评(找出自己字中的不足之处);互评(找出对方字中需要改进的地方);总评(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总批,评出等级或提出批改意见),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

板书设计和作业布置也是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时间关系,不再赘述了。

(五)精心做好教学反思. (点击)

上完课,这节课并没有结束, 因为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所以课后教师还需要静下心来进行教学反思。84岁高龄的教育前辈于漪老师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她每上完一节课都有一个“教后记”,要记上学生的闪光点,记下自己的不足、缺陷,以利于改进。

教学反思其实就是“回顾教学——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

而有些老师表述错误,还有的老师写教学反思仅仅是把教学过程叙述了一下,或者简单介绍了一下本节课采取了哪些教学方法,还有一部分老师一学期的教后反思只写取得了什么效果,从没提到过教学过程中令自己遗憾之处,更没思考过以后还可以采取哪些更好的策略来提高教学质量。正确的教后反思应该是针对备课时的初衷与课堂的实施作一番回顾和比较,对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足够的尊重,课堂生成处理是否妥当,问题设计是否有意义,情景创设是否到位,教学效果如何等进行再思考,再认识,并及时把感想、心得和调整策略等内容进行认真整理,思考如

果让你重新上这节课,你会怎样上?有什么新思路,新想法,或听课的老师对你这节课有什么评价,对你有什么启发。避免空谈出现的问题而不思考出现的原因,也不思考方案。

一篇完整的教学反思应该包括这些内容。

教后反思的内容

1、写教学中的成功之处;

2、写教学中的疏漏与失误;

3、写教师的教学机智;

4、写学生的独到见解;

5、写教学中的困惑;

6、写改进的措施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认真写三年教案未必能成为一个优秀教师;

认真写三年教学反思定能成为一个有思想的教师,说不定还能写出一个教育专家来。

愿每位老师都能坚持写好教学反思,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早日实现专家梦。

三、课堂调控

前两周学校领导频繁听课,也从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同样的一篇课文,听某某的课太精彩了,简直是一种艺术享受!而某某的课听不起劲,听得想打瞌睡。还有的课堂,热闹非凡,校长坐教室里听着课,都几乎要打起来。为什么同一个年级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呢?简单地说是我们的课堂教学艺术制约着课堂教学的成败。

和几位新上岗的老师交流时得知不少年轻老师的课堂上都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尴尬1】:众生百态:整个教室活象一个自由市场,学生全然不顾老师的存在。授课教师扯着嗓子维持纪律,却无济于事。

【尴尬2】旁逸斜出;老师正按设计好的教案提问,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提个老师不曾料到的话题,老师一时接不上话。而下面的学生倒是活跃了起来,大家争论不休,教室里乱作一团……于是教师拿起教鞭,好不容易才将这一次的课堂暴乱镇压了下来,谁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尴尬3】万马齐喑:学生启而不发,举手的寥寥无几,老师也没了激情。

其实,大家不必过于郁闷,这些现象我们也都遇到过。

如何避免各种尴尬的现象在课堂上出现呢,我认为我们年轻的老师一定要学会调控课堂。下面我们就共同探讨一下有效的调控策略。(点击)

1、创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课堂调控的基础。

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因为我们老师的“爱”而“爱”上我们,也就喜欢上我们师的课,这就越有利于我们课堂的调控。

2、备课要充分

课堂的从容源自于有备而来。所以,备课时我们要吃透教材,充分了解学生,投其所好,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把握好课堂上的问题深浅,选择容量适宜的教学内容,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使课堂安排得有序。

3、组织课间准备

首先,是学习用具的准备,其次,是身心的准备。每节课结束时,提醒学生先想想自己需不需要上厕所。

4、激发学习兴趣——课堂调控的关键

课堂上老师采用多种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运用丰富而有温度的语言,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5、课中的短暂休息。

出现精神疲劳、注意力分散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的提醒或警示对已无济于事。这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一段律动等形式的课中操。

6、巧暗示(点击)

课堂上我们除了语言上的提示外,还要学会巧暗示

(1)“手势暗示”。发现他(她)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马上用手势进行微妙短暂的定势,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有些老师课堂上用坐正的姿势提醒爱动的同学,就是在进行手势暗示。

(2)“目光暗示”学生爱在作文里写老师的眼睛会说话,发现学生不专

心听讲时,老师用提醒、期待的目光与他交触,引起学生警觉。

(3)“语调暗示”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语调上灵活多变,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从而产生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接触暗示”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教师就要悄然走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敲一敲他的桌角,拍拍他的肩膀,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5)团体参照。教师表扬认真听讲的学生,这样比批评走神的学生收到更好的效果。既能纠正学生的错误,又避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同时还强化了听讲学生的正确行为。

另外,还有声音控制法、表情控制法、停顿吸引法、目光注视法、媒体变换法等,对我们调控课堂也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刚才提到了课堂评价语是课堂调控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我认为语文课堂上的评价语还应该具有语文味,有针对性、导向性,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灵活运用具有语文味的课堂评价语呢?(点击)

7、适时适度适量的课堂评价语

(1)评价语应有针对性,不可太空泛。

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具体丰富,不能采用“好,不错,棒极了”这类笼统的评价语,低年级的学生很具有榜样效应,他们想要的不光是谁棒,而且想知道的是这个人究竟棒在哪里?怎样棒?然后学习他。所以要基于学生回答情况,有针对性地评说出好在什么方面。

以朗读为例,《课标》每个学段对学生的朗读能力是有不同要求的。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朗读水平的评价而应根据学生实际的朗读水平,采用“读得很准确,没有多字掉字”“读得很流利,声音很响亮”“读得真有感情,我们都被你感动了”这一类评价语。因为朗读准确、流利、有感情,这是小学生应该达成的教学目标。

另外,在课堂评价中,不能用一个模本来评价所有的学生,而是建立在学生原有的基础、特点上。在教学《牧场之国》一课,我请了一位学习能力比较弱的同学朗读课文中的生字词,他只读对了几个,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说:“和以前相比,你进步了不少,看,这些词语难度这么大,你却读对了好几个,

相信下次你就能读得既多又准确了!”这时我从他的脸上看到了久违的成功的喜悦。后来的语文课里我常能看到他自信的笑容,学语文的兴趣也在逐日提高。

(2)评价语应有导向性,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教师的评价语都有一定的导向性。要让学生在评价的引导下,学到一定的方法。

例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一个学生读完课文后,我问:“你是怎样读出这种情感的呢?”学生回答说是突出了重点词语。我紧接着评价到:你真会读书,那我们就学着他的样子来试试吧。

顺势我引导学生抓住“葱葱茏茏”“封”“密密层层”“严严实实”等词语来读出树的多和绿。使学生知道朗读的时候,抓重点词读是一种方法。

(3)评价语应灵活多样,切忌单调死板。

教师的语言丰富多彩,而且采用适当的语调、语气、神情或体态语突出评价重点,表现活灵活现。

例如,我在上《牧场之国》一课时,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课文后后,我深吸一口气,并做陶醉状,说:“你的朗读带我游览了一遍荷兰的牧场,不止看到了成群姿态万千的牛,而且看到了景色迷人的草原,空气中还充满了草的清香。”投入丰富的评价语能把学生也带入那优美的情境中。

另外,我们还可根据学生对象巧妙即兴点评。如,有个学生回答问题很妙,正好她的名字里有妙字,我灵机一动说:“真是妙不可言,名副其实!”

(4)评价语要注意语意、语态,做到情真意切。

语言是有温度的,教师的评价性语言必须是发自内心的,对学生的赞美一定要真诚而亲切。从而达到“亲其师”而“信其道”。面对学生答错时,如果老师真城地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也会有说错的时候,没关系,再说一遍”。学生肯定会消除胆怯,展开思维的。

(5)要有丰富的态势语。

“态势语言”是指教师在讲课时,除了运用“口语”外,借助身体姿态、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非语言手段,进行表达的说话的功能。

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时,我让学生质疑,有学生提出了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我走上前去,摸着他的头,注视着他的双眼,夸赞道:“你有一双慧眼哟,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多了不起呀!”学生听了这样的评价语,抬

头看看我,露出开心的笑容!在课上,老师翘起大拇指,鼓掌,或与学生握手,以此来祝贺学生的精彩回答,都会使我们的课堂产生不言而喻的奇效!

技巧性、艺术性的评价语是形成课堂魔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只要在教学中不断实践探索,定会让课堂教学效果更精彩,更有效!

老师们,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不过,我相信,只要年轻有朝气,勤奋又好学的你们灵活运用这些技巧,肯定能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轻松地驾驭课堂,使我们的课堂早日实现孙双金所期待的“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的理想的境界。

如何提高听课评课的能力

如何提高听课评课的能力 毋庸置疑,上课实践是新教师逐渐适应教学工作胜任教学任务的最直接途径,所以我们通常比较重视,认真准备教案,集体备课,再二次备课,预设课堂再集中机智生成,课堂反馈,课后反思写教后记,忙得不亦乐乎。而对听课评课,却远不够重视。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听评课活动已成为各门学科经常性的教研活动,本文旨在提高教师对于听课评课重要性的认识,反思听评课的现状,进而探讨如何正确对待听评课,为语文教师形成良好的教研习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发挥教师成长中重要作用。 一、听课评课的重要性 听课类型有随堂听课和公开听课两种。普通教师一般只能听公开课,而公开课都是精心准备之课,听评课过程通过对其他教师教学问题的和经验的思考和学习领会,认识和反思自己教学方面的长处和不足,从而丰富自己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一个学校如果有良好的听课评课氛围,每名教师能够认真进行听课评课,那么对于促进学生成绩提高,提高学校教育质量也很有帮助。 听课评课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因为每一项教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听课评课来完善的。新课程活动开展时,往往邀请各门课程的专家参与听评课,指导评课,应该说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为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方法的运用提供了有效的专业辅导。教师之间、教师和学科专家之间通过直接观摩课程,学有所长,避其所短,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框架,发掘自己在教学上潜力,为教学科研打好基础,做好提升。 二、听课评课存在的误区及不足 很多教师听课前拿个听课本直接奔教室,课前没有任何的准备工作,这当然也和教研活动的安排有关系,因为一般只知道在哪听课而不清楚听谁的课,听什么内容,所以也无从做到提前看看教材、教参,假如我教这个内容,准备怎样教。老教师这方面也许无须太多准备应该数年的教学经验已经是心中有数,但对于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一定要做好听课前的准备,这样才能做到对开课教师尊重对自己负责。 听完走人散会,不做深入不研究 如果没有评课,听课也就失去了意义。我们在校内的公开课,听课教师很有可能下节课就有课要上,听完课后立刻聚在一起评课比较困难。这可以要求每位教师写听后反思,等到每周备课组活动时,安排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反馈交流,评议得失。经过全备课组教师的集体评议,大家共同总结经验修正不足,探讨如何上好一堂课或者教学内容的具体教学上,对于执教者和听课者来说,都受益匪浅。 专家点评了,同来的教师也评价了,评完了事,教研活动就这么结束了?想在教育事业上钻研的教师应当还有如同教后记般的后续工作,即深入研究,形成课堂体验感知。一般来说,比较容易完成的是研究某节课的一个片断或整节课,这样的研究就是案例研究,类似于大家写的教学反思和教学心得。还有一种我们常常忽略,是对某个课题进行研究,它需要花的时间多,可能需要几个人合力开展,这样的研究是若做得好将对很多教育前沿的老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三.教师如何听课评课 (一)如何听课

最新教师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

(一)备课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备课呢?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准确定位学生学习目标,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新课堂的特征具有开放性,要求达成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目标设计上要做到“三个并重”。即保底目标和开放目标并重,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并重,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并重。保底目标、显性目标、短期目标可理解

为本课和本单元知识、能力点要求,从这个角度说,传统的知识点、能力点要求仍然是教师备课中必须重视的。开放目标、隐性目标、长期目标可的理解,一是过程和方法的考量,必须重视设计每个学生自主思索的平台,必须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语文的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二是可理解为看不见的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主要表现为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勤于思考、善于探索、长于合作、追求真理的学习心理和学习品质。备课中应考虑两项内容:一是本课的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这里主要考虑的是知识点和能力点的“保底”问题,许多教师怕新课程的“放”,担心的是失去语文的“命根”,足见“保底”的重要性。一篇课文的学习,保底目标、短期目标或显性目标如何定位,怎样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单元学习目标、自读提示、课后练习及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来决定。一般来说课文教学方面落实教材安排的思考练习内容就可以了,因为那是经过专家研究的一种精心编排,自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不必要去展开,去拔高。应该首先确定本课语言积累(生难字音形义、词语解释、名家名言)、文化积累(作家作品及文化常识)和用语文的方法(朗读、默读、泛读、精读、语言常识、文体知识、阅读常识)准确解读本课文本问题的目标。二是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过程的落实和学习方法的运用。三是考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如每天写一张教学案、每天记录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预习课文)、积极主动参与合作、积极主动参与交流等开放性、隐蔽性、长期性目标,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复习提纲与练习题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提纲 一、备课篇 1、首先必须在精神上重视上课,必须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 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学段标准。老师要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价值判断。 2、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是研读教材,按教材编排意图有条理进行教学,不能忽 视学生的现实起点,不断不断追问学生学习作螺旋式上升的根基是什么和学生的知识经验有哪些。 3、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要使自己的教学 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和研究课程标准。 4、理解掌握集体备课的内涵和功能以及集体备课的理性诉求,掌握新的教研文 化所包括的几个方面。 二、上课篇 主题一讲授的技能 1、掌握“讲授的技能”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讲授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连贯地向学生叙述事实、描绘现象、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述规律并使学生理解的活动方式。 讲授的基本形式包括:讲述、讲解、讲读和讲演。 2、了解讲授的基本要求 主题二提问的技能 1、掌握有效提问的特点和策略。 有效提问的特点有:现实性、开放性、逻辑性和双主体性。 有效提问的策略包括: (1)建构弱权势的课堂文化。 (2)以主题和情景贯穿教学。 (3)尽量让学生证明自己的回答。 (4)关注不确定性的回答。 2、了解提问的功能和误区。 主题三倾听的技能 1、掌握倾听的有效策略。 (1)接纳与平等。 (2)专注与耐心。 (3)回应与互动。 (4)理解与共情。 (5)鉴赏与学习。 2、了解倾听的作用和误区。

主题四观察的技能 1、掌握观察原则和策略 观察的原则:同步性原则、即时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客观性原则、反省性原则。观察的策略:注视、扫视、环视和巡视。 2、了解观察的内容。 主题五点拨的技能 1、掌握点拨的策略和遵循的原则。 点拨的策略包括:整体性点拨、重难点处点拨、迁移性点拨、终结性点拨。 点拨遵循的原则:启发性原则、适时性原则、适度性原则、灵活性原则。 2、了解点拨的方式和技巧。 主题六情景创设技能 1、掌握教学情境的创设途径。 (1)借助实物和图像创设教学情境。 (2)借助动作创设教学情境。 (3)借助语言创设教学情境。 (4)借助新旧知识和观念的关系和矛盾创设教学情境。 (5)借助“背景”创设教学情境。 (6)借助问题创设教学情境。 2、了解当前教学情境创设存在的误区。 主题七课堂调控技能 1、掌握课堂调控的策略。 (1)教育观念的转变。 (2)教师预设。 (3)随机应变的能力。 (4)树立“内在生成”的教师权威。 2、了解课堂调控的要素 三、听课篇 1、了解“为师,从听课开始”观念。 2、理解“带着思想去听课”观念,掌握听课之前思想准备的内容;掌握提高听 课效益的方法;熟悉新课程精神下的听课观。 3、理解“站在不同的视角听课”观念,熟悉苏霍姆林斯基听课法;掌握教师、 校长、教研员等不同身份的听课者的目的及应注重的内容。 4、理解有效听课的真谛----“听、读、想、记”协调合作、联动推进。掌握有效 听课的前提、基础和保证;了解听课时应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记什么; 掌握听课记录的四种形式以及听课记录的重点。 四、评课篇 主题一师者,将随评课而出“彩” 主题二标准,有效评课的坐标 主题三民主,滋养评课文化的土壤 主题四评课要点一二三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书笔记 备课篇 备课,首先是从精神上、思想上重视上课、准备上课——谨慎而为,态度决定行动;其次,才是从物质上、行动上准备课。在新课程背景下。这种“精神”“思想”除了一贯的“爱岗敬业”外,还有一层就是“新课程理念”,即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这样的备课才是有效的。 怎样做才符合“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备课行动”呢? 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等是看不见的准备,这种准备是上位的,看似无用,却无所不用;撰写教案、设计练习等,是看得见的准备,瞄准“有用、有效”;集体备课则是群策群力的准备(个体有备而来是前提,集体彼此分享是关键,个体再备而用是目的,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是归宿)。这三方面的准备和谐统一,就是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 主题一:研读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制定的。“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课程与教

学具有指导作用,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课标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因此,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标、研究课标。 怎样研读课标呢? 1、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 (1)确立三维目标。 (2)熟记学段目标。从学段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三位一体,整体考虑每一节课。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主题二:钻研教材 教材是教师实施课程标准的基本载体,是最基本的课程资源,也是政策性很强的课程资源。 如何读懂教材、钻研教材,实现“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呢?(一)解读文本,充分与编者、作者对话。 (二)读教参,站在编者的肩膀上看教材,与编者对话。 主题三:了解学生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说:“如果我不得不把全部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句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因素是了解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海南白驹学校张彩云 假期我认真阅读了站里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那就是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读了有效备课一节感觉对于提高自己教学的有效性帮助很大。 这本书指出了教学的有效性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四者既有独立性,又有统一性。 对其中的关于有效备课得到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1、认真研读课标。只有认真研读课标才会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先生有一个习惯,总要把课程标准中名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上,作为“教学指南”。名师如此,普通教师更是应该如此。 2、了解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

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学生的不同性格、不同学习基础设计知识呈现方式或场境,并采用相应技术为学生提供应用知识、发挥才能的环境。此外,还应根据不同年龄或性格特征的学生集中注意力时间的长短,在教学教程中适时加入一些兴奋点,从而避免他们产生学习疲劳。比如说低年级的认读生字就比较乏味,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猜字谜、编字谜、摘桃子、竞赛读等多种形式充分调动孩子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并掌握其良好的学习方法。 3、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磨刀不误砍柴工”,教师研读课程标准就是“磨刀”,是把气力用在刀刃上。可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淡化了这种意识,只顾埋头使劲“砍柴”,而忽视了轻松“磨刀”。方向对了,教学效能才能彰显。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学习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龙江县第一中学 许孟强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备课的真正意义所在,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拿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一页页地翻下去,而且边读边做笔记。觉得,此书介绍的“通识”部分,的确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的,这一读,颇受打动一一任教了二十几

年,发现,其实,备课还应该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的,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课标,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大家都认真学习它了吗?说起新课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相信这样的字眼大家都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但看到著名物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一一“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真的觉得汗颜!正因为每日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于老师便能把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学目的要求,大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指南”,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会偏离语文的大目标,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有效”!特别欣赏于老师能按要求当看到“多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时坚决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一一于老师真的太“酷”了!我们任何一个一线教师,因为业务检查的需要,谁敢允许 学生不完成练习册?每次,做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花在订正上的时间太多了,若让他们简单完成抄答案,往后有些孩子便偷懒自己不动脑光想着一抄了事,而对学困生来讲,做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形同虚设”反倒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真的是“弄不清楚搞不明白”!怎么办呢?为了“整齐划一”的要求,只好牺牲许多教学时间,课余时间,有时甚至要挪用其他课程来完成这本练习册的订正工作,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周八节的语文课,每学一课要用上两课时完成,但上课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课文,完成练习册,有时还想来个拓展说话,写话小练笔什么的,

说课,上课,听课,评课

怎样说课、上课、听课、评课? 一、说课 训练、说程序。课标是教学的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情况既是教学的出发点,又是教学的归结点。教法是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而选择的,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训练包括课内的和课外的,是培养学生水平的途径;程序则是优化教学过程和优化课堂结构的教学方案。“六说”构成说课的整体内容,也构成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二)、“六说”的具体要求1、说课标主要说两点:(1)所选课题在本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要依据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原则和要求,在整体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和编写意图的前提下,通过度析新选课题(章、节、课)内容特点,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地位。通过度析新旧知识的联系,确定其在整体或单元教学中的作用。(2)根据“地位”和“作用”,制定本课题的学习目标,通常从三方面来制定:A、思想教育目标①思想政治教育——如“五爱”教育,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等②学习品质教育——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如毅力、态度、方法、习惯等③思维品质教育——各学科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特点,需要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数学——等价转换,数形结合,分类讨论;语文——学习与生活相结合;英语——交际水平。B、知识传授目标主要指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教学目的和要求。C、水平形成目标记忆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动用什么,评价什么,综合什么,在课标中要有明确的要求。2、说教材主要说对

教材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处理,包括理论上的理解,知识点的解析。重点。难点的确定和解决。分析教材是常规备课的重点,也是说课的重要内容,但说课更要侧重说明处理教材的理论依据和采用的处理方法,而不对某些具体知识作更多的解释和说明。如语文的解释词义,归纳段意,数理化的概念,定理的解释等。3、说学生主要是分析学情,如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本课题的有利因素和存有的问题,上、中、下三类学生的分别,以及学法指导等。学生情况是教学的重要依据,难点的确定,教法的选择,课堂训练的设计都应根据学情而定。但这是常规备课中最薄弱的一环。绝大部分老师习惯于精英教学,喜欢从高点来设计,而忽视学生的实际接受水平如何。说课,把说学生提出来,就是为了增强教与学的针对性,使老师的每一份努力都能作用在全部学生身上,收受实在的课堂实效。4、说教法主要说明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选择和使用。问题不再于什么方法最好,什么手段最简便,而要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及教学设备的情况等,来说明选择某种方法和手段的依据。有些教法不能从理论上讲是科学的,合理的,但是有选择使用它,要看学生的实际,所以说教法的选择,最大水准上取决于学情的分析。5、说训练主要说明训练的目的,训练方式,训练题目的设计。训练是培养学生水平的主要途径,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中的训练,要根据学习目标来设计,为目标而服务。训练一般分为①形成性②巩固性③分层水平训练三种类型。①主要检查学生对概念、定义、基础知识的理解水准②协助学生掌握知识③根据学生掌握情况,使上中下三类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试题(库)归纳

《怎样有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题库汇总 一、单选题 1、备课必须是首先在()重视上课。参考答案(A) A.精神上、思想上 B.物质上 C.行动上 D.撰写教案 2、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参考答案(C) A.大部分学生 B.个别学生 C.全部学生 D.特殊学生 3、课程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参考答案(C) A.大部分学生 B.好学生 C.每一个学生 D.特殊学生 4、明白教材的意图、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必须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参考答案(B) A.独特感受 B.价值判断 C.看参考资料 D.读实施建议 5、教师备课的核心环节是()。参考答案(B) A.阅读课程标准 B.研读教材 C.整合教材资源 D.学习《教师教学用书》 6、按教材编排意图有条理进行教学,不能忽视学生的()。参考答案(D) A.教材的整合 B.兴趣爱好 C.生活环境 D.现实起点 7、落实在备课中,需要不断追问学生学习作螺旋式上升的根基是什么和学生的()。参 考答案(D) A.知识基础是什么 B.心理需求是什么 C.生活环境是什么 D.知识经验有哪些 8、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的依据。参考答案(A) A.考试命题 B.集体备课 C.设置教学环节 D.教育功能 9、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就必须熟读课程标准和()。参考答案(C) A.读前言把握基本概念 B.会命题 C.研究课程标准 D.设置教学情境 10、集体备课的学生本位价值观就是要达到学生的()。参考答案(A) A.个性发展 B.齐步发展 C.模式化发展 D.统一的教学进度 11、集体备课的科学任务追求就是()。参考答案(D) A.统一教案 B.统一检测 C.统一进度 D.教学研究 12、集体备课的理性功能定位是()。参考答案(B) A.统一教案 B.解决问题 C.统一进度 D.统一内容 13、集体备课的理性指向是()。参考答案(B) A.和而一统 B.和而不同 C.统一教案 D.统一检测 14、教师备课应该备教材、教法和()。参考答案(A) A.学生 B.教参 C.环境 D.练习设计 15、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环境四个因素的整合。参考答案(B) A.教参 B.学生 C.进度 D.练习 16、许多课堂教学之所以不理想,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对()不熟悉,对学段目标不明确。 参考答案(C) A.教学环境 B.教学对象 C.教材系统 D.考试试题 17、对()的整体把握是一个教师教学的基点,也是日常教学研究有效开展的基础。参 考答案(D) A.教学环境 B.教学对象 C.教学进度 D.教材 18、新的课程观认为课程是教材、教师、学生和()等几个因素的整合。参考答案(A) A.教学环境 B.教学参考 C.教案 D.考试试题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学习心得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龙江县第一中学 许孟强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学习心得体会 学校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备课的真正意义所在,给我们每人都发放了一本《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拿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后,我迫不及待地一页页地翻下去,而且边读边做笔记。觉得,此书介绍的“通识”部分,的确非同一般,有些视角是我们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生活中不经意间被忽视了的,这一读,颇受打动——任教了二十几年,发现,其实,备课还应该做更多更多的准备的,现在我就谈谈我的感受: 课标,是我们大家都熟悉的,但是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大家都认真学习它了吗说起新课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相信这样的字眼大家都熟悉得再也不能熟悉了,但看到著名物级教师于永正老师的习惯——“把课程标准中各学段的教学目标复印下来,贴在备课本的首页,作为‘教学指南’,”真的觉得汗颜!正因为每日必备课,每备课必翻备课本,每翻备课本必能“温故而知新”,于老师便能把握好课标对每个阶段、学段的教学目的要求,大胆地开展教学工作,使课程标准真正成为“教学指南”,使自己的教学工作不会偏离语文的大目标,使自己的教学行为真正“有效”!特别欣赏于老师能按要求当看到“多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时坚决把练习册丢在一边,努力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学习习惯上下功夫。——于老师真的太“酷”了!我们任何一个一线教师,因为业务检查的需要,谁敢允许学生不

完成练习册每次,做到一些有难度的题目,花在订正上的时间太多了,若让他们简单完成抄答案,往后有些孩子便偷懒自己不动脑光想着一抄了事,而对学困生来讲,做这样的题目对他们的学习更是“形同虚设”反倒是“浪费时间”!因为他们真的是“弄不清楚搞不明白”!怎么办呢为了“整齐划一”的要求,只好牺牲许多教学时间,课余时间,有时甚至要挪用其他课程来完成这本练习册的订正工作,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每周八节的语文课,每学一课要用上两课时完成,但上课读课文,学习生字,品味课文,完成练习册,有时还想来个拓展说话,写话小练笔什么的,两课时,够吗相信大部分教师都有“挪课”吧难度最大,耗时最多的要数练习册这个大“工程”了,有的课文题目简单些还好,最头痛的是遇上一道两道超纲的题目,一个学生要来回三次有时还不能订正好,全班有五十个学生,如果有一半的学生要这样做,那得花多少时间用这些时间可以让学生多看多少书,多学多少课外知识 写到这时,我常想,为什么一定要让学生做题为什么期末考卷上总会出一些平常生活中并不实用的东西来考学生、考老师呢我们让学生学语文,其实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认字、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日常生活中能真正合理地运用这些汉字,有空闲的时候还能看看自己想看的书,养成“书不离手”的习惯,终生学习。这样,难道一定要完成那一道道似是而非的“咬文嚼字”的难题我也承认,高考这把指挥棒一天不倒,这试就得年年考,可从哪个年级来考更为合适些呢我看班上有个学困生,从读一年级时要求认识的字几乎不能认几个,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后感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后感 读《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后感 ——浅谈提问技能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进行思想交流的重要方式,是沟通教师、教材和学生三者之间的桥梁和媒介。教师通过提问来激发学生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知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善教者必善问,善问是一种艺术,只有“善问”,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的思维才能激活。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的:“问题提得好,好像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在我们教学实践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同样的问题,这样问,学生懵住了,那样问,学生会豁然开朗;这样问,可以“一石激起千层浪”,而那样问,则会“一潭死水,微波不见”。原因全在于此。能否科学地设计出新颖、巧妙、击中重点、触及难点、激发思考的问题,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曾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作答。” 课堂提问需要注意的几点:

(一)明确提问功能 1、提问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是否已经学会了指定的任务,也可以通过提问来理解学生的种种错误理解。如果不向学生提问,就可能意识不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问题。 2、提问能够使学生参与教学,更确切地说,使学生“处于思考状态”,“集中精神”或“集中注意力”。有效提问可以激发全班学生的参与欲望,表达学生的想法。 3、提问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瞬间问题”,“这些提问要求学生理解,或真正弄懂,要求学生运用他们的批判思维技能”。课堂提问应具有发展智力的价值,应该有利于学生灵活地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创造性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不同凡响的创见,以培育学生的创造力。 (二)课堂提问的误区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不太注意课堂提问的艺术和技巧,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学习效果。当前课堂提问主要有以下几点误区: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重数量,轻质量。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对教材和学生研究不深,使提问停留在浅层的交流上。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高二政史地组江宏波 今年暑假我阅读了学校给我们推荐的一本好书——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 本书主要围绕教学的有效性用经典案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向读者娓娓道来,如润物细雨,就像和名家面对面的交流,能使你豁然顿悟,收益匪浅。 教学的有效性内在的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并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都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性。 要做到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必须做到: 一、仔细研读课标 课标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了哥们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课标提出的课程理念和目标对各科课程和教学具有指导意义,所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每一个学生在该阶段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要按课标的要求,充分考虑全体学生的发展,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要使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必须研读课标,这就要求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1.读“前言”,把握住基本理念。 各科课标在“前言”中规定了“课程性质和地位”,提出了该学科的新理念,这是课标的核心。这为我们广大教师的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2.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即确立“三维”目标和熟记学段目标。 教学设计时,必须紧紧围绕“三维”目标,使三者协调一致,成为一体融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段目标直接指导教师的教学,是教学任务更明确,教学更有针对性,不至于做无用功,确保教学效益。 3.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 “实施建议”分别就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和评价提出具体建议。这些建议对我们来说可以说是“金玉良言”。教学建议聚焦实施过程的重点、难点,是行动的航标、教学的指南。 4.读“附录”,和学生们一起成长。 “磨刀不误砍柴工”。我们研读课标就是“磨刀”,是把力气用在了刀刃上。在此基础上设计教学过程才会更完善,教学效能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二、备课 备课是教师职业从始至终的一项必修课。我们要注重自身的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为每一节课倾注我们全部的精力。 首先,必须不断丰富自身的学科知识。在“一标多本”的形势下,仅仅吃透一本教材,掌握所教学科的知识是不够的。教材只是师生开展教学活动一种资源。我们不能局限于本学科知识的范畴,而应向其他人文科学和科学拓展,使自己拥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建立起多元化的学科知识结构,以适应新课程教学改革。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题库及答案(1)分析

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题库 《科研方法与论文写作》题库汇总 《怎样有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题库汇总 二合一 一、单项选择题 1、单选题()标志着课题申请通过了有关专家的评审,被科技主管部门正式确认并给予资助。C A.课题规划 B.课题申报 C.课题立项 D.课题方案设计 2、单选题()的特点是提出新观点、新概念或新模型,侧重理论证明和模拟分析。 A A.理论性B.实验性 C.描述性D.设计性 3、单选题()的重点在于实验的设计方案以及对实验结果进行的观察和分析。 B A.理论性科研论文 B.实验性科研论文 C.应用性科研论文 D.综合性科研论文 4、单选题()是测量的正确程度,即测量结果所能显示测量对象所需测量特质的程度。 A A.效度 B.实度 C.信度 D.测度 5、单选题()是对科学问题的提炼、分解及解决的过程。 D A.课题规划 B.课题申报 C.课题立项 D.科研过程 6、单选题()是对某一专题或某一论题具有独到学术观点的著作,它有学术论著、学位论著之分。 B A.学术著作 B.学术论著 C.专题论著 D.论文著作 7、单选题()是发表在国内外正式出版的学术期刊上的文章、通讯或报道,一般包括综述、文章、简讯(简报)等。 B A.网络论文 B.期刊论文 C.学术著作 D.会议论文 8、单选题()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对研究对象有所断定的一种思维方式。 A A.判断 B.推理 C.想象 D.直觉 9、单选题()是反映论文价值的最直接体现,是评价科研成效的公开尺度。 B A.论文撰写 B.论文索引 C.文献检索 D.论文发表 10、单选题()是科研工作者必备的一种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过程。 A A.论文撰写 B.论文索引 C.文献检索 D.论文发表 11、单选题()是科研选题的使动环节,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指导作用。 A A.提出问题 B.构建方案 C.选题报告 D.申报取向 12、单选题()是科研意义中最基本的意义。 A A.创造学术价值 B.推动技术进步 C.传承科研技术 D.促进社会发展 13、单选题()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智能,是一种高级的形象思维活动。 C A.判断思维 B.推理思维 C.想象思维 D.直觉思维 14、单选题()是通过对学术期刊整体水平的评价,来界定刊载在该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水平和质量的评价方法。 B A.指标评价法B.期刊评价法C.专家评价法D.综合评价法 15、单选题()是为了申请相应的学位或某种学术职称资格而撰写的研究论文。 D A.科学论著 B.客观论著 C.学术论著 D.学位论文 16、单选题()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参考文献,也是追踪国内外科研前沿最直接的科研信息来源。 B A.综述性文章B.专栏性文章C.报道性文章D.专题性文章 17、单选题()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的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属于弹性思维基本类型之一,与收敛思维相对。 A A.发散思维 B.联想思维 C.反向思维 D.直觉思维 18、单选题()是指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为解决课题研究中出现的科学问题、技术难点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B A.科学方法 B.科研方法 C.哲学方法 D.一般方法 19、单选题()是指在某一领域中,针对某些热点问题而举办的学术会议。规模较小,但议题较为重要。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说课讲解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一则备课之研读课标篇 大竹园小学谢克刚 本学期,学校为了加强教师学习,为每位教师购买了《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这本书对于一线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提升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读来受益匪浅。尤其是说对有效备课,让我对这本书产生很大的兴趣。近年来,课改之风越刮越烈,高效课堂一直是教师追逐的目标,甚至有很多教师为找到捷径违背教学规律,所谓的高效成了“伪高效”。我觉得要做到高效还得先从有效做起,而真正把课堂做到有效有时似乎也很难。要让课堂有效,得从有效备课做起。 本书首先给我们指出了如何做到有效备课。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做好备,得从研读课标、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思考反省来做,有些是看得见的备,有些是看不见的备。 书中用了三个教学案例来进行阐述如何研读课标。第一个案例介绍了怎样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书中用到“人文性的过与不及”来强调语文课如何把握这两个方面的度。在语文教学中确实存在有顾此失彼之时,且成为常态。有时我们看到老师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语文的人文性,把好好的一堂课讲的干巴巴的,硬要学生把课文进行肢解,问这问那。还有的老师过分追求人文性,而忽视工具性,课堂热热闹闹,课后什么都没有学到。有时甚至牵

强附会,贴标签。书中说到“人文性”贵在渗透、浸染、感悟、顺其自然。 第二个案例“我的理想是变成一只狗”让我知道了评价学生的作文不能因为学生缺少高大尚的精神指向,于是认为学生的作文不行。而课标对作文的总目标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标准建设“在写作教学中,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什么“中心思想不明确”“条理不清楚”“详略不够得当”等等都是“老皇历”了。 第三个案例四年级数学“可能性”说到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对于一个教材来说是多么重要,只有做到整体把握了,你才能知道到什么年级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现实中,我们很多的数学教师一是没有从一年级教到六年级的教学经历,二是没有把课程标准进行整体的研读。对于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来说,没有教够一个轮回,这就更要好好研读课程标准,从整体上把握每个学段,每个年级,每个单元,每个课时的内容。 那么怎样研读课程标准呢,书中给了答案。一是读“前言”把握基本理念。二是读目标,增强目标意识。三是读“实施建议”提高操作能力。四是读附录,和孩子一起成长。 书中还介绍了部分教师备课的方法,要我收获颇多,我们确实应该好好研读课标,就像书中一位教师说的用一生备课。

上课听课备课作业批改制度

上课、听课、备课、作业批改制度 一、上课制度 1.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及教师传授知识、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场所;为了达到教与学这双边活动的目的,每个教师务必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考试,认真讲评。进教室上课必须要有教案。 2.教学用语要精、准确、易懂,每个教师一进课堂必须用普通话,基本概念要讲清楚,要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层次要清楚,重点要突出,难点要分散。 3.在课堂上,教师的仪表要端正,教态要自然,语言要亲切,精神要饱满(应站着上课),要面向全体,培优扶差,板书要规范,不写错别字和简化字,要顾及学生视力。 4.要按计划完成课堂教学,提高40分钟效率,对个别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要进行教育,要注意教育方式,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尽量少影响全班学生。严禁将学生关出门外,不让其上课(严重影响正常上课秩序的学生,须经教导处同意方可离开教室,但必须在办公室进行教育)。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上课铃响后,教师必须在30秒内进入教室,不无故离开课堂,不拖课。(眼保健操一开始,任课教师必须要认真维持纪律,及时指正动作),无论什么课,严禁提前下课。 6.课堂教学尽量做到当堂巩固,课堂作业在课内完成。 二、听课制度 听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求做到: 1.一般任课教师每学期听课应不少于15节,副校长、教导主任听课每学期不少于35节,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以听课笔记为准),否则在专任教师教学工作中酌情扣分。 2.听本学科之前要先熟悉教材,听其他学科尽量要有课本,听课要有较具体的记载,听课后要有评语,听课完毕要与执教者交换意见。 3.除领导随时检查性听课外,听课一般在听课之前告诉执教者,并应在上课铃响后即进入教室,任教者不得拒绝。 4.在听课过程中,严禁与其他教师谈话,要专心致志,不做任何影响学生上课的事,必须至始至终,无特殊情况不得中途离场。 三、备课制度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读后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最大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而只有自己爱读书,带头读书,才能做好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责。暑假是教师特有的超长假期,而有效的利用这个假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利用今年暑假,我读了余文森老师主编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感觉收获颇多。 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可以说是每个老师的“家常便饭”,就像人们总是不断地改善家常便饭一样,让它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我们老师也需要在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方面不断改进自己,让它更充满活力。那么怎样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才是有效的呢?余老师告诉我们很多。 在备课方面:首先我们要研读课标,吃透课标可以帮助自己的教学有方向、有目标、有效益。其次我们还要钻研教材,如果老师读不懂教材,就可能使学生“误读”、“误解”,偏离文本的价值取向。接着我们还要做好了解学生的工作,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和学习能力,了解学生的兴趣和愿望,把教材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才能让教学充满活力。再者我们要设计练习,充分开发习题的教育资源,使习题的知识功能、评价功能和教育功能三者并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开发学生创造潜能。另外要撰写教案,这个教案可以是有形教案,也可以是无形教案,假如想提高教学质量,让它更有效、更优质,这两种教案缺一不可。最后我们还要集体备课,同伴互助可以更好的促进我们专业的成长。 上课方面,余老师给我们提出了七大技能,即:讲授的技能、提问的技能、倾听的技能、观察的技能、点拨的技能、情境创设的技能和课堂调控的技能。上课是最复杂、最核心的工作,老师所有的准备都是为上课服务、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上课而做。所以掌握住余老师的七大技能,对我们来说事半功倍。 听课方面,余老师向我们展示了很多专家、名师、特级教师、优秀教师是怎样有准备、多视角、多感官参与听课,在听课中成长的,还给我们总结归纳出若干普遍性的听课要点,比如提前做好准备,带着思想进课堂;怎样有效听课;听课的要点等。我们可以在同伴的课堂教学中吸收丰富营养、提高听课效率。 评课方面,我们要紧抓评课要点:一倾听执教者反思;二多角度思考,但不面面俱到;三就课论理,有理有据;四认真倾听,平等对话;五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六借助网络,广开言路;七撰写课例,扩大影响。 读完余老师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这本书,让我在如何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会一点点改进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加油!

有效备课 上课 听课评课

《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沈凤珍 余文森先生主编的有效教学丛书系列中的《有效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一书明确说明教学的有效性内在的包含了备课的有效性、上课的有效性、听课和评课的有效性,并以上课的有效性为核心,亦即备课是为上课服务的,是实现上课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听课和评课围绕上课展开,同时促进上课的有效。 那么,怎样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才是有效地呢?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是老师的“家常便饭”,就像人们总是不断改善家常便饭,使之营养丰富又色香味俱全一样,老师在备课、上课、听课和评课方面,也要不断改进,使之更为有效更为充满活力。而且此种追求是无止境的,是一个永恒的过程。实施过程中要做到: 一、怎样备课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重要性越来越大,备课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更是全教研组的事情,因此备课一般需要: 1.集体备课,发挥教研组的作用。 2.钻研教材,熟悉教学内容;了解新的课程标准对本章节、本单元、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如何界定的;研究本课时与前后课时之间的知识联系,做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把握;深入研究教学内容,正确的把握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以及重点和难点;考虑如何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认知状况创造性的实用教材。 3.了解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实际,为学生找准真实的学习起点:通过多种途径了解学生:在心理学中了解;从学生的生活环境了解;从预习反馈中了解;就课题(或在预习时提出自己不懂得的问题)提出问题;从学生学习过的相似课文(内容)了解。了解不同年龄段学生在性格、心理、认知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情况;预知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4.设计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合理的教学流程;认真思考每个环节的教学活动如何组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注重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注重体现多维的教学目标。 5.撰写教案,写教案,是在认真备课,研究教材、学生、环境等地基础上,进行规划课堂教学的活动,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创造的过程。 二、如何上课: 上课要注意教学方法,教学方法需灵活简便。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非要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花样百出,以示在教学中贯彻了新理念。其实,教学方法是为目标服务的,教学方法应按照学生的学习起点、教学的内容与目标进行选择,灵活简便一点,实用就好。无论是“探究式”,还是“接受式”,关键要受学生的欢迎。 在课堂上,要做到让学生接受,就得学会各种技能。本书讲解了讲授的技能、提问的技能、倾听的技能、观察的技能、点拨的技能、情境创设的技能、课堂调控技能等。 在完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同时还要注重情感的渗透和教育。 三、怎样听课 学会听课,有助于自己的成长。听课前要明确听谁的?为什么听?想解决什么问题?一般需要做到: 1、“听”课的结构 2、“听”重点难点的突破 3、“听”板书及教学媒体运用 4、“听”课堂气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