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概况

xx农业概况

农业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位于东经104°10 '至107°39',北纬35°14'至39°23'之间。境域南北狭长,地势南高北低,南部是黄土丘陵,中部是台地、山地和山间平原,北部是黄土平原,六盘山山地和贺兰山山地耸立于南北两端。

一、土地资源

(一)地形地貌宁夏是个山地和丘陵较多的省区,土地总面积5.18万平方公里,山地面积为81.8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5.8%;山地大都分布于自治区中部和南部。丘陵面积196.8万公顷,占38%,主要分布在银南、固原两地区,是黄土高原的组成部分。台地面积91.2万公顷,占17.6%,主要分布于灵武、盐池两县,属于鄂尔多斯台地的一部分。平原面积139万公顷,占26.8%,主要分布在自治区中、北部。沙漠面积9.2万公顷,占1.8%,主要分布中卫县西北部,属于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宁南山区以水蚀黄土高原地貌为主,中、北部地区以干旱、风蚀地貌为主。

(二)土壤类型宁夏土壤面积494.9万公顷,占自治区总面积的95.6%,面积在10万公顷以上的有10个土类,分别是黑垆土32.8万公顷、灰钙土131.8万公顷、黄绵土120.5万公顷、新积土37.1万公顷、风沙土59.8万公顷、粗骨土21.2万公顷、石质土7.1万公顷、潮土13.1万公顷、盐土13.7万公顷、灌淤土27.9万公顷和灰褐土27万公顷。

二、水资源

宁夏水资源贫乏,量少且质差,时空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夏季多冬春少,是全国水资源最少的省区之一。

(一)水资源总量宁夏多年平均年降水总量157亿立方米(年平均降水量305毫米),平均陆地蒸发总量148亿立方米(年平均蒸发量1800毫米),天然地表水资源量8.9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25.3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的重复计算量23.7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10.5亿立方米,加上每

年国家分配给宁夏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水资源总量为50.5亿立方米。

(二)可利用水资源量在宁夏水资源中,扣除高矿化度水量和泥沙及年径流量小于5毫米的水量,最大可利用水资源量(P=50%)为5.6亿立方米。另外,在宁夏平原有浅层地下水资源量21.15亿立方米(绝大部分为引黄灌区渠系、田间渗水量),若按60%计算可开采量,即13.2亿立方米,综合黄河过境水量40亿立方米,宁夏可利用水资源总量58.8亿立方米。

(三)水能资源宁夏水能理论蕴藏量211.6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90.2万千瓦,占理论蕴藏量的42.6%。

宁夏水能资源由黄河干流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202.9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85.7万千瓦,已开发利用27.7万千瓦)、黄河支流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4.4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1.1万千瓦,已开发利用4671千瓦)、引黄灌区引水干渠水能资源(水能理论蕴藏量4.3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3.5万千瓦,已开发利用0.3)。

三、气候资源

宁夏回族自治区属于温带(中温带至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气候。由于深居内陆地势较高,与同纬度地区相比,宁夏气候具有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气温较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降水时空变率大等特点。由于光热降水资源匹配很不协调,造成宁夏气候“南寒北暖、南湿北干”。

(一)光能资源宁夏年太阳总辐射量为4936--6119兆焦,由南向北,平均每10公里太阳总辐射量每平方米递减50兆焦。太阳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的空间分布规律与总辐射相同,南部小于中部和北部地区。

宁夏年日照时数为2194.9--3082.2小时,日照百分率50%--69%,由北向南递减。

(二)热能资源宁夏年平均气温较低(5-9℃)、平均年较差和平均日较差较大(22-33.5℃和

10.9-12.4℃)、平均有效积温较少(≥10℃积温2000-3300℃)、无霜期短(日最低气温≥2℃表示的无霜期为113-161天),均呈由南向北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

中、北部灌溉区,年太阳辐射总量140-145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10℃积温3200-3500℃,平均无霜期150-195天,是我国光能资源高值地区之一;南部山区,年太阳辐射总量118-128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2200-2700小时;≥10℃积温1900-2400℃,平均无霜期127-155天。

(三)降水资源宁夏各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78-680毫米,南多北少。南部固原地区多在400毫米以上,中部为300毫米左右,北部宁夏平原在200毫米上下,贺兰山、六盘山是宁夏南北两个多雨中心,年降水量分别为421.9毫米和680.3毫米。

(四)风能资源宁夏风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风速一般为每秒2-3米,银南地区、固原地区北部为每秒3米左右,贺兰山、六盘山年平均风速每秒高达7.3米和6.5米,宁夏的风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640亿千瓦时。

四、资源利用情况

据统计部门1998年调查,宁夏耕地面积127.5万公顷,占全区土地面积的24.6%。其中,旱地占耕地面积占84.7%,主要分布于南部山区,旱地中的水浇地占17.8%,主要分布在山区川道及引黄新灌区。全区水田19.5万公顷,为耕地面积15.3%,主要分布在宁夏平原引黄灌区。林地面积36.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为4.9%;园地面积2.7万公顷,草地面积260万公顷。淡水面积5万公顷,可养殖面积2.3万公顷,已养殖1.2万公顷,占可养殖面积的52.3%。宁夏宜农荒地资源有限,但开发利用潜力较大。全区现有宜农荒地828万亩,宜渔荒地200万亩,宜牧荒地180万亩。宜农荒地大部分分布在光热条件较好并可引(扬)黄河水灌溉的中北部,多数集中连片;引黄灌区有257万亩的中低产田,中部有大面积可发展灌溉的旱耕地,这些土地增产潜力都很大。

农业结构

宁夏回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光能资源和大面积的引黄灌区,使农业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宁夏农业历来以种植业为主,随着粮食自给有余,产业结构的调整,林牧渔业有了较大的发展。

按1998年现行价格计算,宁夏农、林、牧、渔业产值比为

68.6:1.2:28.2:1.9。

一、种植业宁夏栽培的农作物有80多种,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作物为主。在粮食作物中以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占主要地位。1998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504.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占81%,产量达到29亿公斤。在粮食作物中,小麦475万亩,占38.8%,产量达到9.5亿公斤;水稻近100万亩,占8.2%,产量达到6.2亿公斤;玉米214.8万亩,占17.7%,产量10亿公斤;马铃薯146万亩,占12.1%,产量2亿公斤;糜、谷、荞、豆等小杂粮290万亩,占23.7%,产量1.7亿公斤。在经济作物中,油料166.5万亩,产量8234.6万公斤;蔬菜50万亩,产量83万吨。

二、林业宁夏林产品除少量的木材及核桃、花椒等外,处于优势地位的是果品。果品树种达到12种以上,主要以苹果、梨、红枣、酿酒葡萄、枸杞、桃、李、杏、仁用杏为主。其中苹果以金冠、红富士为主;梨以酥梨、锦丰为主;葡萄以大青为主;枣以中宁枣、灵武长枣为主。

1998年,果品面积为99万亩,总产量达20万吨。其中,苹果16万吨,占81%;梨0.7万吨,占4.5%;枣0.3万吨,占1.9%;葡萄0.6万吨,占

3.8%。

三、畜牧业宁夏畜牧业主要以猪、牛、羊、禽肉、羊毛等大宗产品生产为主。1998年全区牛存栏数88万头,其中奶牛6.1万头;生猪存栏数121.1万头;羊只存栏数358.9万头;肉类总产量15.6万吨;禽蛋6.5万吨;蜂蜜652吨。

四、渔业宁夏水产品种类较多,有土著鱼类20多种,加上引进鱼类总数达到30多种。另外还有螺、虾、蟹、水禽等数十种。1998年全区水产品总产量2.6万吨,养殖水面达20.7万亩。

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

农业机械、电力、农药、化肥、农用薄膜等工业品的大量使用,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标志。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现代化水平以突飞猛进的速度发展,促使农业生产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1998年全区农业机械动力达到316.2万千瓦,比1978年的66.3万千瓦增长4.8倍;拥有各种型号的拖拉机13.6万台,比1978年的1.7万台增长8倍;农用运输机械514辆,比1978年的552辆增长93.3倍;机械排灌动力15.5万千瓦,比1978年的11.4万千瓦增长11.9%;机耕面积551.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8.8%;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0.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30.4%;其中机电排灌面积8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

1998年全区农村用电达到73474.1万千瓦小时,比1978年增长6.9倍。1997年全区通电的行政村达到2542个,占全部行政村的98.1%。

1998年全区使用化肥实物总量达到74.5万吨,比1978年增长3.3倍;平均每亩化肥施用量为39公斤,比1978年增长2.3倍。农用薄膜使用量1998年为449万吨,比1990年增长2倍。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1998年达到42%。

农业发展20年成就

农业是宁夏经济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改革开放20年来,宁夏党委、政府始终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领导全区人民团结奋斗,艰苦创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成就辉煌。

1998年宁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下同)达到78.7亿元,比1978年的4.8亿元增加16.4倍;其中农业产值54亿元,比1978年的3.8亿元增加14.2倍;林业产值1.0亿元,比1978年的0.2亿元增加5倍;牧业产值22.2亿元,比1978年的0.9亿元增加24.7倍;渔产值15492万元,比1978年的

21.6万元增加了717倍。199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56元,比1978年增长15倍。引黄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灌区已有三分之二的村基本实现小康;南部山区贫困面大幅度下降,贫困面由71%下降为13.2%。

一、种植业

粮食:

实现了由调入省区至调出省区的历史性转变。粮食总产连续跨上150万吨、200万吨、250万吨三个台阶,由1978年的117万吨,提高到1998年的294.6万吨,人均占有量556公斤,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居全国第五位。全区粮食自给自余,年调出量超过百万吨,结束了粮食靠调入,吃粮靠返销的历史。油料:1998年油料产量达到8.6万吨,比1978年增长3.3倍,满足了本区城乡居民的生活需要。

蔬菜:1998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62.5万亩,比1978年扩大了2.6

倍,总产量突破110万吨。

特别是以日光温室为主要形式的设施蔬菜栽培从无到有发展到了3万余亩,蔬菜种植品种由过去的十几个发展到了目前的50多个,基本形成了周年生产、花色品种丰富、淡旺季均衡上市的格局。

二、畜牧业

在保证农业生产需要的前提下,适当降低了役畜比重,大力发展了以肉、乳用为主的产品畜,使大牲畜的经济价值得以提高,畜群结构得以优化。宁夏现有天然草场3593.7万亩,占总面积的46.3%,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优良条件。1998年全区大家畜存栏数达到88万头,比1978年增加1.6倍。其中牛增加近3倍;马减少4.7倍;生猪存栏数达到120万头以上,增加1.7倍;羊只存栏358.9万头,增加1.2倍。全区肉类总产量由1978年改革前不足3万吨增至1998年的15.6万吨,其中猪牛羊肉增加了12.1万吨;奶类产量由0.4万吨增到18.2万吨;禽蛋产量由1万吨增到6.5万吨,不仅满足了本区人民生活所需,还销往周边省区。

三、林业

宁夏广大人民群众克服风大、干旱、少雨、病虫危害、树木不易成活等困难,坚持每年进行春秋两季植树造林、果园修建。20年来完成三北防护林工程的一、二工程造林保存面积670多万亩;治沙新增林地40多亩;灌区二代林网

累计完成骨干林带植树600余万株;西吉防护林造林79.2万亩,工程范围内减少土壤侵蚀量下降了62%;六盘山及其外围水源涵养、建材、用材林基地总面积已达到50多万亩。此外,引黄灌区四个水果商品生产基地,彭阳县百里生态经济型林工程,宁南山区“两杏一果”扶贫开发工程等都取得较大进展。据第一次农业普查,1996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约5.1%;林地394万亩。1998年全区拥有果园55.8万亩,产量由1978年的1.8万吨增加到1998年15.6万吨。

四、渔业

宁夏渔业生产从80年代后得到较大的发展,已由自然捕捞转为人工养殖。基本建成了银川、银北、银南鱼种基地,建立起以名、特、优、新为主的银川郊区养殖基地;以大水面围垦精养、围栏养殖的银北养殖基地;以生态渔业为主的银南养殖基地;利用宁南山区水库塘堰大面积养殖虹鳟鱼等冷水性名贵鱼类及开发大银鱼移植、增殖的生产基地。1978年仅仅248吨的产量全部为自然捕捞,发展到1998年的2.64万吨。养殖品种从传统的鲤、草、鲢、鳙“四大家鱼”扩展到鲤、草、鲢、鳙、鲫、鲳、鳜、鲶、鳖、蟹、虾、蛙等30多个品种。目前已成为西北最大的集散地。全区水产品人均占有量居西北各省之首。水产品不但可满足区内市场需要,而且有70%以上的水产品销往陕、甘、青、蒙、新、藏等周边省区。

名优产品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宁夏得贺兰山之钟情,受黄河之厚爱,历史悠久,特产丰实。

著名的特产有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羊皮、发菜,被誉为红、黄、蓝、白、黑五宝。此外还有珍珠米、红瓜子、水果等特产。这些特产在国内外久负盛名。

一、xx五宝

红宝---枸杞是一种名贵的中药,常服枸杞有清肝、润肺、滋肾、益气、生精、助阳、补虚劳、强肋骨、明目、抗癌之功效。宁夏栽培枸杞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宁夏枸杞一直以品质纯正、产量丰盈而居全国之冠。宁夏生产的枸杞系列品,是馈赠亲朋好友的珍贵礼品。

黄宝---甘草既是中药,又是食品和印染工业的原料,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等功效。

宁夏素来就是甘草之乡,所产甘草色红皮细、骨重粉足、条干顺直、名盖西北,国际市场上俗称“西北甘草”,自古就是向皇宫进献的贡品,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蓝宝---贺兰石是一种名贵高档的工艺雕刻石料,制成石砚,具有发墨、存墨、不臭、护毫等奇效。尤为突出的是,在深紫色的底色上有绿色的斑点,似云,似月…雅趣天成。我区在祝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时赠送的礼品,就是用贺兰石雕刻而成的名为“牧童”的艺术品。

白宝---滩羊二毛皮滩羊羊羔出生三十天左右、宰杀取皮、经过精细加工成“二毛皮”,皮细薄如纸,质地坚韧、柔软丰匀、非常轻便,以“轻裘”著称。毛穗晶莹洁白,弯曲柔软,波浪起伏。用“二毛皮”制作的男女皮衣,穿着舒适,美观大方,保温性能极佳,是国家的传统出口商品。

黑宝---发菜系藻类植物,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20%,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有助消化、解积腻、清肠胃、降血压之功用。宁夏是著名的发菜产地,宁夏发菜以其色泽乌黑、丝长柔韧、质地纯净而久享盛名。

二、宁夏珍珠米,即宁夏大米,产量丰盈,以品优质佳而著称。清朝曾被列为朔方贡米。珍珠米具有“粒圆、色洁,油润、味香”四大特点,其蒸煮品质、食味品质、营养品质均达到了我国部颁的一级标准。

三、宁夏水果也是我区的一大特色。由于宁夏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作物光合产物的积累。

宁夏生产的苹果、西瓜、甜瓜不但产量高,而且含糖量也高于全国其它地区,具有风味好,耐储藏等特点。

金冠苹果以其果大、果皮光洁、果肉细腻、酸甜味浓被农业部评为优质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贺兰山东麓百万亩半荒漠土地在气侯和土壤质地两个方面,可与著名的法国葡萄产区波尔多相媲美,生产的葡萄酿成葡萄酒散发着浓郁的香气,具有野性的风味和宝石红的颜色。四、红瓜子是宁夏的传统特产,

以其片大厚实、籽仁肥腴、色泽红润、鲜艳喜人而荣居全国之冠,蜚声海外。由于红瓜子种植受气候、水土及栽培技术等方面原因的局限,唯宁夏红瓜子品质纯正,被誉为独一无二的土特产品。

五、荞麦是宁夏传统农作物之一。其品质优良、营养价值高,并具有降血脂、泻火之功能,近年多出口日本等地。

此外,宁夏华丰面粉厂生产的“塞北雪”牌面粉以其面白、筋度强、质量优而行销全国各地;宁夏西吉县傻傻集团公司“银鸥”牌淀粉,其产品质量可与享誉世界的荷兰“风车”牌淀粉相媲美,成为我国南方许多客户争购的俏货;宁夏夏进乳制品厂年加工“夏进” 牌奶粉、灭菌奶、系列冷饮,产品畅销区内外。

论河南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论河南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章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河南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河南农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河南的农业的现状来看,依然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关键词:河南农业发展不足 20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业生产力,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省的农业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较重、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认证工作。农民收入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我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前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现状一:目前,河南大多数地区仍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底效性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价格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而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它的农业是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它更具有价格优势,使得省内的农产品受到外围市场的严重冲击 现状二:目前,河南的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由于农民种粮成本投入大,而且直接受天气的影响,风险特别高,所以农民种粮积极性一直不高,虽然政府实施了许多惠农政策,但也阻碍不了人口流动的大潮,特别是在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只有及少部分人在家看守着一亩三分地,就算在家种着几分地,但很多人还是把种粮作为副业,能自给就行了,大量耕地从此荒废。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城镇化日益明显,道路水泥化也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面积。同时,我省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由于农区广泛存在的不合理耕作、过度种植、农用化学品的大量投入和沟渠设施老化已经导致农田土壤普遍性的耕层变薄,养分非均衡化严重,土壤板结,土壤生物性状退化,土壤酸化、潜育化、盐渍化增加,防旱排涝能力差,耕地土壤基础地力不断下降。在这些耕地中污染土壤占了将近20%,近年来高化肥、农药用量的蔬菜、花卉、水果作物播种面积的高速增长、畜禽养殖业的发展在为广大农民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容回避的环境污染,并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这种现象会一直持续。 现状三:目前,河南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科技投入也很有限,导致农产品的产量不稳定,经营者既承担价格风险,同时还承担着自然的风险,也就是说经营者是靠天吃饭的,农产品的产量直接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在风调雨顺的好年份中,经营者都获丰收,产品价格自然也上不去,在遇到自然灾害时,产量上不来,收益与就上不来,甚至会出现倒挂的可能。 现状四: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大量盲目的生产,并且产品单一,也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造成产销脱节。因而不能时刻把握市场信息,适当地调整营销策略;特色农产品基地逐渐壮大,但基地效益不明显。近几年来,我省特色农产品板块基地尽管基地面积上看数量较大,但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板块。同时,由于缺乏相应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部分板块基地建设起点低,

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 2007年06月20日 一、自然资源优势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 1.山地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 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 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

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平原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的溶蚀平原、中低山区的山前冲积平原等。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的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

塔吉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一、富足目标 1、健康自由 目前,塔吉克斯坦存在着诸多不安定因素,而且面临外部压力,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受到威胁。 在国内,塔吉克斯坦存在诸多不安定因素。首先,民生问题较为严重。塔吉克斯坦是中亚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塔吉克斯坦的基尼系数居高不下,民众生活质量难以提高。 其次,劳动力流失现象较为突出。塔吉克斯坦国内就业环境不佳,失业率较高。 国际上,俄罗斯通过能源杠杆对塔施压。作为塔吉克斯坦重要的能源供给国,俄罗斯为恢复昔日影响,通过能源杠杆对塔施压,迫使拉赫蒙在俄驻塔军事基地延租问题和俄驻塔“艾尼”机场租金问题方面作出让步。 塔吉克斯坦是一个多民族国家,90% 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伊斯兰极端势力活动有所抬头。塔吉克斯坦地处费尔干纳谷地,与阿富汗相邻,长期受恐怖主义和极端势力的威胁,一直是中亚地区极端恐怖势力活动的重灾区。 2、就业率 2011年,塔官方公布全国就业人数217.62万,失业人员5.55万,失业率为2.6%。塔就业人口按照部门统计,农业占48.0%,教育18.1%,卫生8.1%,工业6.0%,管理部门3.4%,交通通讯3.0%,建筑2.6%。 3、国家制度 【宪法】1999年9月26日,以全民公决方式通过新宪法,对1994年11月的宪法做了修改。新宪法规定:在塔吉克斯坦建立世俗、民主、法治国家;实行总统制; 【议会】议会称“马吉利西·奥利”(МаджлисиОли),意为最高会议,为两院制议会,是国家最高代表机关和立法机关。 【政府】政府机构包括外交部、国防部、内务部、司法部、经济发展和贸易部、财政部、交通部等等。

【司法机构】包括宪法法院、最高法院、最高经济法院、军事法院、总检察院、军事检察院及各地方法院和检察院。 4、文化生活 塔吉克斯坦是多民族国家,共有86个民族。其中塔吉克族是主体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70.5%。塔吉克人信奉伊斯兰教,多数为逊尼派,少数为什叶派。塔吉克斯坦居民中90%以上是穆斯林,生活方式及风俗习惯与其他中亚国家的穆斯林基本相同。农村居民绝大多数以耕作为生,畜牧饲养业也以固定饲养为主,流动放牧很少。塔吉克斯坦有自己的宗教领袖(穆夫提),普通百姓经常去清真寺做礼拜。婚、丧事及男孩子的割礼(5岁前)都要请客聚会。 具体再从穿着、饮食、社交方面介绍。 5、医疗保险养老 塔吉克斯坦现有的医疗机构和医疗资源还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是全国最缺少资金的行业。塔吉克斯坦没有医疗保险制度体系,看病要支付少量现金,除少数援助药品由医院和医疗机构无偿发放外,药品一律需要到药店自购。塔吉克斯坦卫生部已得到政府的授权,已制定《塔吉克公民资源医疗保险法》草案。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1年塔吉克斯坦全国医疗卫生总支出占GDP的 5.8%,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人均医疗健康支出120美元。2006-2013年间,平均每万人拥有医院床位55张。 二、动能指标 1、能源 塔吉克斯坦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主要矿产是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其中铀矿储量居独联体首位。此外还有石油、天然气和多种建筑材料。 2、教育 2011年,塔吉克斯坦实际教育经费为11.51974亿索莫尼,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7%。全国学前教育机构共485所,市立机构339所,村立机构146所,学前儿童人数5.75万。中小学校3817所,其中小学1455所,中学2220所,私立学校135所,补习夜校7所,在校学生共169.1万人,教师9.61万人。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18-01-09 10:16 来源:欧柯奇技术 一、现代农业内涵定义 现代农业是一个动态的和历史的概念,它不是一个抽象的东西,而是一个具体的事物,它是农业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看,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包括两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农业生产的物质条件和技术的现代化,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要素装备农业,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电气化、信息化、生物化和化学化;二是农业组织管理的现代化,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区域化和企业化。 (1)现代农业的本质内涵可概括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工业装备的,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用现代组织管理方法来经营的社会化、商品化农业,是国民经济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产业。 (2)现代农业是以保障农产品供给,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源产出率和商品率为途径,以现代科技和装备为支撑,在家庭经营基础上,在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综合作用下,农工贸紧密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多元化的产业形态和多功能的产业体系。 二、主要国家现代农业发展状况 1、美国 美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高,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均粮食年产量超过1吨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农业是美国在国际市场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美国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家庭农场,目前美国拥有204万个农场,每年创造的农业产值3000多亿美元,

其中10%由400个大农场贡献,40%由中等规模的3.5万个农场贡献,其余由200万个农场贡献。 2、日本 日本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占有量小,农业发展面临较多障碍与限制。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农业发展迅速,现代化水平非常高,有多项农业指标领先于其他发达国家。日本的水稻、豆类、饲用玉米、蔬菜、水果、花卉等农产品的品质很高;日本的食品与水产品大量出口,其上市公司的市值占据日本总制造业的10%,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部门。3、荷兰 荷兰人均农业用地仅2亩,地少人多。但荷兰农业坚持集约化、外向型发展道路,农产品出口率达70%,居世界首位;出口额占全球市场的9%,居世界前列。花卉出口占世界市场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花卉王国”;蔬菜、乳制品和猪肉出口名列世界前茅。 4、以色列 以色列耕地少,自然条件恶劣,农业从业人员仅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4%,但依赖滴灌技术等高科技农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农业奇迹。农产品不仅能自给,水果、蔬菜和花卉还出口到欧美市场,被称为“欧洲的菜篮子”。 5、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的农业发展水平和生产效率非常高,属于世界先进水平,其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排名第一。澳大利亚农业属于外向型经济,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农产品出口收入平均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60%以上。 三、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河南省气候与农业概况

河南气候与农业概述 赵方聪222011326032005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村区域发展一班 摘要:充足的光、热、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地,为河南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河南凭借气候优势和地理优势成为农业大省和主要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但高频率,范围广,危害重的气候灾害气象也对农业经济带来了直接而又严重的影响,分析研究农业与气候的关系以及对气候灾害的不利影响的治理措施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参考了相关气候资源的研究,从河南地区的光照,太阳辐射,降雨量,蒸发量,湿润程度方面介绍河南气候特征并分析与气候形成有关的因素,描述了河南在此气候特征下形成的农业生产状况与气候的关系以及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应对气候灾害的主要预防治理措施。 关键词:气候特征农业特征灾害防治 The summary relation between climate and agriculture in Henan Zhao Fang cong 222011326032005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the College of Agronomy and Biotechnology Rural Regional Development Abstract: Adequate light, heat, water and fertile land lay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in Henan. Henan becomes a major agricultural province and the main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ase with the climatic and geographic advantages. However, high frequency, wide range and heavy damage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bring about a direct and serious impact on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 Analyz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e and climate as well as measures to prevent the adverse effects of meteorological disasters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his thesis referring to the study of climate resources not only introduce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in Henan in the respect of solar radiation, precipitation, evaporation and moisture level but also analyses factors related to formation of the climate. Additionally, it describes characteristic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and negative influence of climat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are also put forward. Key words: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 agricultural features disaster prevention 1.河南省地理位置 河南,简称"豫",因大部分地区位于黄河以南而得名,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发源地。河南位于我国中部偏东、黄河中下游,处在东经110°21'~116°39',北纬31°23′~36°22′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呈望北向南、承东启西之势。东西长约580公里,南北长约55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17位,占全国总面积的1.74%)。河南省地处我国地势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带,西部山地绵延起伏,海拔高千米以上,东部为平原,海拔在百米之下。北、西、南三面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沿省界呈半环形分布;中、东部为华北平原南部;西南部为南阳盆地,跨越黄河、淮河、海河、长江四大水系,山水相连。 2.河南气候特征

河南省农作物耕地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资料

河南省农作物耕种面积及产量的统计分析 赵佩佩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河南开封,475004) 摘要:粮食,立国之本;本,根之所在也.有本才有根,有了根才能茁壮成长。固然,只有保证有充足的粮食,国家向前发展的脚步才能更加稳健。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有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气候以及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本文主要通过2001-2013年河南年鉴农作物播种面积,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种类及各地区农作物播种面积作比较并结合当前情况分析河南省农作物播种及生产所面临的形势,最后结合实际给出相应的对策。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常用耕地面积2000-2005年后有所增加这是由于新开荒地面积的增加,2005年后趋于平缓,这是由于耕地资源有限;农作物播种2010年后趋于平缓,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务农人员减少,农作物播种面积的变化平缓。但是播种种类有所变化,棉花的播种量明显在减少,由2006年的748.20千公顷减到2012年的256.67千公顷,减少了0.65倍。蔬菜,油料,粮食作物浮动范围不是很大。从单产量来看,粮食、瓜果、蔬菜产量占很大的优势。本文主要通过数据对比分析研究播种面积的变化。最后得出我们全省应积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作物的产量,加快农业的发展,提高粮食的竞争力。 关键词:农作物播种面积;总产量;单位面积产量;农作物种类 1 前言 2010年10月18日我国颁布了“十二五”规划,“十二五”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1]。规划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坚持走的农业现代化道路要有中国自己独特的特色,在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我们要不断完善改革现代已有的农业产业体系,通过发展高产量作物、优质农作物、保证高效的生产率、生产时的生态化以及从事农业生产过程的安全保障,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重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2]。“十二五”规划的颁布为农业产业化指出了前进的方向,确定了发展目标。我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必须发展农村经济,没有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农村,是缺少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基础的。农业经济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农业经济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条件,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农村经济发展所不可回避的责任的。发展农业经济在新的历史时期具有重要意义。 2008年,粮食危机慢慢向人们走来。一个月间,国际市场稻米价格上涨率就超过了50%,商品交易所的小麦价格年涨幅曾高达140%以上,飙升的粮价在许多国家引发抗议和骚乱。印度经济学家派?潘南第卡说,“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就快空了[3]。”面对这一些危机,中国的老百姓丝毫没有受到一点影响,国内粮食的自给率高达95%。在这场被称为“一场飓风”的危机中,河南的中原沃土成为粮食安全的国家之锚。截至到2007年,河南粮食产量连续4年创历史新高,是中国粮食发展史上第一个实现千亿斤的省,连续8年居全国首位。“中国大陆人吃的每10碗饭中,就有1碗来自河南[4]。” 作为中国当之无愧的粮仓,河南再次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中原熟而天下足”[5]。由此可见,河南省的农业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对我国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河南省作为全国第

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情况教学教材

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 情况

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情况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2018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 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的最高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65.19亿元,比上年增长6.4%;林业增加值283.87亿元,增长6.5%;畜牧业增加值522.73亿元,增长2.7%;渔业增加值349.17亿元,增长5.1%;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95.05亿元,增长7.8%。 二、大宗农产品收成稳定。 (一)粮食稳定。2018年广西粮食总产量1373万吨,增长0.2%;在全国31个省(区)中,广西粮食总产量和面积均居第17位。其中,早稻总产量470. 5万吨,增长0.1%;晚稻总产量451.4万吨,下降0.3%(2017年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二)甘蔗生产有所恢复。随着“双高基地”建设的推进,全区甘蔗产量7274.99万吨,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甘蔗种植面积891.45千公顷,增长1.8%,终止了2013年来的调减下降趋势。 (三)蔬菜生产偏好。全区蔬菜产量3400万吨,增长5.4%,增速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457千公顷,同比增长4.1%。

(四)园林水果快速发展。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927.75万吨,增长13. 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柑橘类增长23.1%,火龙果增57.9%,百香果增25.3%,猕猴桃增41.1%,荔枝增20.8%,龙眼增14%,芒果增7.4%。 (五)生猪出栏量增加。全年生猪出栏3465.78万头,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猪牛羊禽肉增长1.6%,其中猪肉增长3.5%。 三、当前应引起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关键时期,因此,开局尤显重要。结合岁末年初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关注点: (一)寒冻害和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大。2018年12月28日以来,我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强的降温过程,受寒潮影响全区大范围强降温降雨,气温与比常年同期偏低5~10℃,随后是持续多日的阴雨寡照天气。柳州、河池和来宾三市大部蔗区受到中度寒冻害,部分蔗区受重度寒冻害,对全区糖料蔗生长和收榨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其他作物的采摘和运输上市。截至1月7日,全区累计21个县(区)112个乡镇1080个村屯受灾,受灾作物有蔬菜、甘蔗、玉米及部分果树品种(砂糖橘、沃柑、百香果、柚子、金桔、柿等),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 建议:预计1月中旬以后全区气温逐步回升,但仍以阴雨天气为主,各地要抓住降雨间隙,抓紧甘蔗的砍运工作;低洼地块要及时清沟排水,加强通风,以防甘蔗倒伏;继续加强越冬作物和喜温蔬菜、马铃薯等越冬作物以及香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中国农业现状分析 农产品批发市场自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出现后,得到了迅猛发展,迄今已走过三十多年的历程,不仅加快了我国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而且对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也起了重要作用。 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 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粮食历来都是国家长治久安百姓幸福生活的保障。然而近年来我国的粮食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2014年5月份举办的第三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就已经表示,我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这些数字是触目惊心的。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本国的粮食产量连本国人民都供应不上,还需要依靠进口来补充,长期以往,我们必将受制于人。现代农业的迅速增长是建立在机械化、化学投入(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灌溉、以及对化肥和灌溉系统敏感的高产出种子。现代农业高度依赖不可再生的矿物燃料,用于化学投入品的生产、农具的操作、包装及运输。从生态的角度看,现代农业根本是不可持续的。机械化耕作、化学肥料的使用、大规模单一栽培都导致了土壤的退化。害虫发展出了对杀虫剂的抗药性。终年不休的的灌溉导致涝灾、盐碱化、以及地下蓄水层的枯竭。从长期来看,所有现代农业的要素都经历着报酬递减。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迅速扩张带来的是农业的迅速萎缩。农村农业人口减少、土地抛荒、基建征用、城市扩张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水利设施荒废、工厂废物任意排放、农业农药化肥不合理使用造成土壤污染、地力下降、农作物减产;粮食种子被外资控制转基因泛滥成灾,长此以往中国不仅农作物种子被外资控制,粮食也会严重依赖进口,那时中国将受严重制于人! 1、“大包干”将农业经济打回个体经济 1978年开始推行“大包干”,到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为标志,个体经济基本上占了主导地位。个体经济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个体经济不利于农业发展。个体农民难以承担水利等公共工程,也无力购买机械设备。其次,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和城乡共同发展的一条道路。个体农民难以和公司在市场上竞争,“公司加农户”只能让农民吃亏。久而久之必然会使农民受到剥夺,拉大城乡差别,农民纷纷涌入大城市,最终导致农村凋敝和城市贫民窟化。此外,个体经济不利于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农民共同富裕。个体经济不仅难以兴办合作医疗等福利设施,个体经济的恶性竞争必然会导致农民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当时农民说“辛辛苦苦30年,一夜回到解放前”,“不仅退回资本主义,而且退回封建主义,倒退了2000年”。 1984年,随着人民公社的撤销,社队工业改为了乡镇企业,事实上开启了社队工业私有化的大门,90年代的后期,通过一轮“股份合作制”为旗号的私有化浪潮,基本上完成了乡镇集体企业的私有化。社队工业和乡镇企业是有本质不同的,社队工业是集体所有,可以就地实现农村工业化、现代化和农民共同富裕,而乡镇企业实行了私有化,只能让少数农民富裕起来,大多数农民只能日益贫困。 人民公社的解体同时意味着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农民变成单个个体参与到社会竞争中,面对权力倾轧、资本剥削完全失去了谈判的能力,成为被资产阶级和基层腐败官员鱼肉的对象。农村共同体的解体导致农村完全回复到无政府主义状态,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公共基础设施(尤其是水利设施)常年失修,农民各自为战,相互帮扶的局面一去不复返,农村社会风气骤然恶化。更主要的是,碎片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将中国农业挡在现代农业大门之外,机械化、农业基础设施维护、精密化的农业田间管理均变作不可能。单位农业生产效率长期维持在很低水平,进一步拉大了城乡差距、工农差距。

河南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现状与趋势

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论文 河南省农业生产机械化 现状与趋势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摘要: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械化发展必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本文描述了河南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现状,即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针对现状,探究原因;分析了河南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并预测未来的河南农业生产机械化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现状发展趋势 1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这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经济规律。农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高低, 决定了农业为其他部门提供剩余产品和劳动力的数量, 进而制约着这些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只有农业发展了, 其他部门才能得以进一步的发展。而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中心环节, 它凝聚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 并配合农业生物等农业技术, 成为发挥增产作用的基本手段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轻繁重体力劳动的必要条件和根本途径, 从而带来生产力的质的飞跃。 2 河南省农业生产机械化的现状 河南省是农机应用大省,农机拥有总量占全国1/9。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在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加速,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内在成长动力不断增强和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等多重利好共同作用下,河南省农业机械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中的作用日渐突出。2002—2011年,河南省大中型拖拉机从2002年的7.84万台增长到2011年的31.1万,增长400%,大中型配套农具从14万台(套)发展到73万台(套),增长521%,联合收割机从3.66万台发展到15.77万台,增长431%,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河南省农机化发展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农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由人畜力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有力保障了农业稳定发展,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为新世纪以来,粮食总产量连续迈上900亿斤和1000亿斤两个台阶,连续8年增产,连续6年超千亿斤做出了重要贡献。 2.1河南省农业生产机械化取得的成就 2.1.1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现代农业建设中有效发挥了支撑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河南省充分发挥农业机械集成技术、节本增效、推动规模经营的重要作用,主攻难点,突破弱点,着力推动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继“十五”末,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5%,到2011年底,全省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1.8%,年均提高近三个百分点,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机械化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持续提高。农机装备结构显著优化,农机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不断提高。灌溉、植保、畜牧、水产、林果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机械化也取得重要进展。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做到了定量、定位、适时、保质完成农业生产作业,有效的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同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不断降低生产成本、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效吸纳农民从事农机服务业,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 2.1.2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发挥了关键载体作用。 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持续提升,有效推动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转化,推动先进农业技术标准化、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 况研究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论文题目:河南省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研究 摘要 河南农村经济目前呈现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农业基础设施有了进一步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农业结构在优化调整中日趋合理;农民收入显着增加。但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面临新的发展,必须在宏观经济指导下,对农业结构继续加以优化调整,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投入,不断提高农村人口的收入和消费水平,使全省绝大多数农民稳步进入小康,以形成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局面。当前,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处在历史最好时期之一。新时期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任重道远,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不断开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局面。 关键词:河南;农业;农村经济;城乡协调;发展 Abstract: Nowadays,thereismuchimprovementintheagriculturalbasicfacilitiesandt hecomprehensiveproductioncapacity.Buttheper- capitalincomeoftheformer’sfamilyremainslowerthanthenationalaverageleve l.Guidedbythemacroeconomics,itisnecessarytooptimizethestructureofagricu lture,tointensifytheconstructureoffoundmentalinstallationandtoinvestsci enceandtechnology.ThenmostofformersinHenanprovincewillleadarelativelyco mfortablelife.Anewstageofdevelopmentineconomycoordinationwillprevailint ownsandcities.Atpresent,China'sagriculturalandruraleconomicdevelopment, oneofthebestperiodinhistory.Newruralreform,developmentlongwaytogo,wemus tupholdthe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asguidance,dosolidwork,innovati on,andconstantlyopenupagriculturalandruraleconomicdevelopmentsituation. Keywords:countrysideofHenan;countrysideeconomy;harmoniousdevelopment 目录

广西农业生产情况

2018年广西农业生产情况 一、农业生产稳中有升 2018年全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增加值3114.42亿元,比上年增长5.6%,增速比上年加快1.3个百分点,是近6年来的最高增速,高于全国2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增加值1865.19亿元,比上年增长6.4%;林业增加值283.87亿元,增长6.5%;畜牧业增加值522.73亿元,增长2.7%;渔业增加值349.17亿元,增长5. 1%;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增加值95.05亿元,增长7.8%。 二、大宗农产品收成稳定。 (一)粮食稳定。2018年广西粮食总产量1373万吨,增长0.2%;在全国31个省(区)中,广西粮食总产量和面积均居第17位。其中,早稻总产量470. 5万吨,增长0.1%;晚稻总产量451.4万吨,下降0.3%(2017年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根据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进行了修订)。 (二)甘蔗生产有所恢复。随着“双高基地”建设的推进,全区甘蔗产量7274.99万吨,同比增长3.6%,增速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甘蔗种植面积8 91.45千公顷,增长1.8%,终止了2013年来的调减下降趋势。 (三)蔬菜生产偏好。全区蔬菜产量3400万吨,增长5.4%,增速与上年持平。蔬菜播种面积1457千公顷,同比增长4.1%。

(四)园林水果快速发展。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927.75万吨,增长13.2%,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其中柑橘类增长23.1%,火龙果增57.9%,百香果增25.3%,猕猴桃增41.1%,荔枝增20.8%,龙眼增14%,芒果增7.4%。 (五)生猪出栏量增加。全年生猪出栏3465.78万头,同比增长3.3%,增速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猪牛羊禽肉增长1.6%,其中猪肉增长3.5%。 三、当前应引起关注的问题及建议 2019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之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入优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关键时期,因此,开局尤显重要。结合岁末年初度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关注点: (一)寒冻害和阴雨寡照天气影响大。2018年12月28日以来,我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强的降温过程,受寒潮影响全区大范围强降温降雨,气温与比常年同期偏低5~10℃,随后是持续多日的阴雨寡照天气。柳州、河池和来宾三市大部蔗区受到中度寒冻害,部分蔗区受重度寒冻害,对全区糖料蔗生长和收榨产生负面影响,也不利于其他作物的采摘和运输上市。截至1月7日,全区累计21个县(区)112个乡镇1080个村屯受灾,受灾作物有蔬菜、甘蔗、玉米及部分果树品种(砂糖橘、沃柑、百香果、柚子、金桔、柿等),造成种植业直接经济损失近5亿元。 建议:预计1月中旬以后全区气温逐步回升,但仍以阴雨天气为主,各地要抓住降雨间隙,抓紧甘蔗的砍运工作;低洼地块要及时清沟排水,加强通风,

缅甸农业概况

缅甸农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缅甸是一个农业国家,2006-2007财年,农业产值占GDP的比重高达36.98%,农作物主要有:稻米、豆类、油料作物、棉花、甘蔗、黄麻、橡胶和油棕等。农产品出口额占国家出口总额的14.5%,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63%。缅甸农业的十大主要作物为:稻谷、甘蔗、长绒棉、玉米、花生、芝麻、向日葵、黑豆、绿豆和赤豆等。 十大主要农作物的发展计划:每英亩分别为:稻谷产量达100箩(每箩=21.06公斤)、甘蔗产量30吨、长绒棉400缅斤(1缅斤=1.5公斤、玉米80箩(1箩=25.13公斤)、花生50箩(1箩=11.33公斤)、芝麻20箩(1箩=24.69公斤)、葵花50箩(1箩=14.51公斤)、黑豆(Black Gram)20箩(1箩=32.92公斤)、绿豆20箩(1箩=32.92公斤)、赤小豆(Pigeon pea) 25箩(1箩=32.92公斤)。 二、缅甸主要农作物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 缅甸稻米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 缅甸豆类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 缅甸油料作物种植情况统计表(单位:千英亩)

缅甸棉花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 缅甸甘蔗种植生产情况统计表 发展中缅农业合作 缅甸的可耕地和闲置地很多,目前缅甸允许外国人租赁土地经营农业,土地租赁期一般为30年,可根据情况协商,适当调整期限。但近期内缅甸吸引的数十亿美元外资中,对农业投入所占比重甚微。缅甸国内公民租赁土地经营种植业发财致富者很多,同样,也有外国投资者获得成功的实例。泰国一个商人与缅甸国营企业合资办了一个农场,双方各投入1亿缅元,主要种植芒果、养鱼。农场租地923公顷,农场内有十多个小塘。泰商除了种水果、养鱼外,还养羊、养鸭、种香料,搞多种经营。缅甸的土质好,雨水充沛,而且人工非常使宜,一般每月6000-8000缅元。估计3 年内就可以收回全部投资。缅甸已同意把中缅边界克钦邦德乃河平原一带方圆100多万英亩的土地出租给中国使用。我国有些省份历来有移民垦荒的传统,特别是我国南方同缅甸气候相同,完全可以派一批农业技术人员到缅甸去租赁土地,发展农业合作项目。 缅甸农业概况 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是中国的友好邻邦。正是凤凰花开的季节,我们来到了这个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资源丰富的国家。 一、优良的农业自然条件 缅甸全称“缅甸联邦”,面积676,581平方公里,人口5000多万,位于中南半岛西部。

河南省为什么只是一农业大省

河南省为什么只是一个农业大省? 地理环境:河南省地处中部平原,有黄河淮河流经,气候为季风性气候,自然环境优越;历史环境:河南省作为古代中国的繁华地带,有着悠久的古代文明即农业文明,河南省的发展深受其影响;人口结构上:目前河南省拥有常住人口近一亿,农业人口占总人口65%左右。 从公共经济学上讲,河南省只能是一个农业大省,必须发展农业,因此必须贫穷(相对于工商业)。公共经济是国家国民的经济,也就是大家共同的经济。“国家”的经济就要有“国家”来管理,行使“国家”管理职能从而使资源得到最大优化配置。国家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又有各个部分。那我们国家来说,我们国家是一个整体,其他省份就是部分。一个整体必须是统一有机的的才能叫做整体,而要统一就必须要协调,因此在中国经济发展上,各个省就要必须进行协调服从整体。 假设:各省进行自相协调阶段(无国家中央干预)。各省从自省历史地理环境综合考虑自省利益,河南省决定在粮食够自省供给的基础上发展工商业,不产多余农产品,可能出现结果:a有些省份粮食不足,由市场进行调节b有些省份应急能力低下,易出现极大社会问题c在自由市场支配下经济发展速度缓慢,难以达到现如今速度。 但是我国为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的优越性就在于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发展社会主义事业。国家进行对各省协调。国家从大局整体出发根据各省历史地理环境决定河南省必须发展农业。利:a凸显社会主义优势,为其他省市大规模发展工商业提供基础(如上海,北京,广东等)时间和实践已经证明。b 提高国家整体应急防御能力,利于国家统一稳定c 各省之间整体协调力度高,迅速实现各省间的资源优化配置 d 国家能够有效的控制经济发展方向,在一定时期内经济能保持高速增长。 但是这些利的前提是河南省必须发展农业,发展农业是河南省的一项使命!

【免费下载】论 河 南 农 业 的 现 状 与 发 展 趋 势

论河南农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文章摘要: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粮食安全问题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我国是世界上粮食生产大国,河南省又是农业大省,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河南农业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的稳定。近年来河南农业的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就河南的农业的现状来看,依然有很多的不足和问题... 关键词:河南农业发展不足 20世纪70年代末,以家庭联产承包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 业生产力,给农业和农村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年来我省的农业发展迅速,在很多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 我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村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进展,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收入在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年均实际增长3.8%,农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从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自然灾害较重、农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困难,取得了新的进展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农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优质专用农产品比重明显上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初步建立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积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安全认证工作。农民收入继续实现恢复性增长,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亮点。我省的农业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当前农业发展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现状一:目前,河南大多数地区仍是传统的、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底效性的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经济的特点是价格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而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如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它的农业是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在市场竞争中它更具有价格优势,使得省内的农产品受到外围市场的严重冲击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概况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于2002年8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前身是广西农业学校,创办于1942年1月),是广西唯一一所以农类专业为主的高等职业院校,是引领广西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的排头兵。 学院位于南宁市大学东路美丽的相思湖畔,校园内树木葱茏,环境清新优雅,文化氛围浓厚,是学习和生活的理想学府。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近75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1100多人。 【办学思路】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产业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坚持推行工学结合、深化校企合作,大力推进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走产学研用结合发展的道路,创新办学体制、运行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质量立校,管理治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办学理念,打造“名牌学校、名牌教师、名牌专业、名牌产业”,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与国外高校合作办学,不断拓宽办学途径,提高办学的国际合作水平。 【师资建设】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专业(学术)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与选拔,引进高职称、高学历教师充实师资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加大对中青年教师

的教育培训力度,完善教师的考核与评价制度,形成激励的长效机制,选派教师到生产企业或管理一线开展实践锻炼,不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现有在职教职工447人,其中专兼任教师307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2人(含正高8人),“双师型”教师85人。建成了自治区级教学团队,食品加工技术专业获自治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并记集体二等功;获“广西高校教学名师奖”1人,“自治区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 【专业建设】学院现设有8个系3个部共11个教学部门(生物技术系、园艺工程系、动物科学技术系、商贸管理系、电子信息工程系、外语系、食品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公共基础部、社会科学教学研究部和继续教育部)。开设有生物技术及应用、园艺、城市园林、种子生产与经营、畜牧兽医、动物医学、食品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商企业管理、计算网络技术、应用越南语等37个专业(含方向),形成了以农类专业为主,农、工、经、管、文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其中畜牧兽医、种子生产与经营、食品加工技术、电子商务、工商企业管理等5个专业被广西教育厅认定为广西高等学校优质专业。《果树生产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食品生产单元操作》等3门课程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经济植物快繁技术》、《管理学基础》、《食品工艺》、《果树生产技术》、《养猪与猪病防治》、《食品生产单元操作》、《食品分离纯化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和《植物与植物生理》等9门课程被确定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食品分离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