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原子的构成》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原子的构成》

初中化学教学设计《原子的构成》

课题1 原子的构成

【教学目标】

1、了解原子的构成;认识相对原子质量的意义,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培养学生善于想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体验思考讨论的探究学习的历程,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原子的构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创设情景]先播放1964年10月16

日我国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的资料短

片,然后教师简要结合国际形势“印巴核

竞争”,指出“核力量”是一个国家国防实力

的象征……继而“问题激疑”引入新课。

[问题激疑]为什么“原子弹的爆炸”会产

生如此巨大的能量呢?要了解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要弄清原子结构的奥秘。

二、新课启导

⒈原子的构成

[猜想]以“我想象中的原子结构”为题,请提出你的假设。

[交流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想法。

[小组汇报]

学生1:我们小组认为,原子像一个实心小球。

学生2:原子像一个乒乓球。

学生3:像我们家的樱桃。……

[点拨转入]大家心目中的原子,是一个没有内部结构的圆球。但是,经过20世纪整整一个世纪的努力,科学家们不但打开了原子的大门,而且发现小小的原子内部结构复杂,

构成原子的基子粒子已经发现了很多

种,至今仍然在探索中。

[问题激疑]那么原子究竟具有一个

什么样的结构呢?

[引导探究]教师播放flash动画:

(动画部分内容:居于中心的一个运

动着的“球体”,几个“微粒”围绕“球体”

在运动)

从形象生动的

图片资料和国际形势入手,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学生感到兴奋,探究之欲油然而生。

以讨论探究问

题入手,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大学生的参与面,暴露了学生的原始思维。

教师的点拨及时,使学生及时意识到自己思维上的误差,学生惊讶,求知的欲望高涨,为下一步的探究活动奠定了良好的氛围。

切入正题及时!充分利用网络共享资源,变抽象为具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