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预测与EXECL软件应用试验指导书二

市场预测与EXECL软件应用试验指导书二

市场预测与EXECL软件应用试验指导书二
市场预测与EXECL软件应用试验指导书二

学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市场调查与预测实验成绩

实验项目名称市场预测与EXECL软件的运用批阅教师朱俊

实验者马延郡专业班级营销1091班实验日期2011年5月6日

一、实验预习报告(实验目的、内容,主要设备、仪器,基本原理、实验步骤等)(可加页)

1、实验目的与内容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一门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通过这门课程,可以让学生对企业的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过程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识,并熟练掌握企业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市场调查与预测》分为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两个部分,市场调查主要阐述市场调查程序、抽样调查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市场调查技术和方法,以及市场调查资料的处理。市场预测与EXECL软件的运用主要内容包括:

(1)基础数据搜集:通过文案调查法收集某企业财务报表序列数据(49组)或统计年鉴收集序列数据(49组);

(2)运用算术平均预测法、几何平均预测法、移动平均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线性趋势预测法在EXCEL软件上实现;

(3)实验结果分析,比较各种预测的结构,选择最为科学的预测方法。

2、实验基本原理

本实验让学生对EXECL软件的操作工具进行熟悉,主要掌握各种预测方法。通过调用函数的形式,来进行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线性趋势法的预测。

3、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EXECL软件,微型计算机

4、实验主要操作步骤

(1)在EXECL软件里输入数据

(2)绘制直方图或折线图,判断数据的科学性、完整性及系统性

(3)对异常数据进行清洁,包括剔除、增补等。

(4)运用算术平均预测法、几何平均预测法、移动平均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线性趋势预测法在EXCEL软件上预测。

二、实验过程记录(包括实验过程、数据记录、实验现象等)(可加页)

序号

观察期

(时间)

序号

观察期

(时间)

1 1954 859 26 1979 4063

2 1955 911 27 1980 4546

3 1956 1029 28 1981 4892

4 1957 1069 29 1982 5323

5 1958 1308 30 1983 5963

6 1959 1440 31 1984 7208

7 1960 1457 32 1985 9016

8 1961 1221 33 1986 10275

9 1962 1151 34 1987 12059

10 1963 1236 35 1988 15043

11 1964 1456 36 1989 16992

12 1965 1717 37 1990 18668

13 1966 1873 38 1991 21781

14 1967 1780 39 1992 26923

15 1968 1730 40 1993 35334

16 1969 1946 41 1994 48198

17 1970 2261 42 1995 60794

18 1971 2435 43 1996 71177

19 1972 2530 44 1997 78973

20 1973 2733 45 1998 84402

21 1974 2804 46 1999 89677

22 1975 3013 47 2000 99215

23 1976 2961 48 2001 109655

24 1977 3221 49 2002 120333

25 1978 3645

(1)在EXECL软件里输入数据

(2)绘制直方图或折线图,判断数据的科学性、完整性及系统性

(3)对异常数据进行清洁,包括剔除、增补等。

(4)运用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线性趋势法的预测。

算术平均法

算术平均值 = (859+911+……120333)/49=20577.47

几何平均法

Y t+T = G T * X=106.36%

一次移动平均法(要求:自选两个跨越期进行比较)

序号观察

(时

间)

观察

值x1

n=7

Mt(1)

趋势变

动值

n=9

Mt(1)

趋势变动

n=7

绝对误差

n=9

绝对误差

1 1954 859

2 1955 911

3 1956 1029

4 1957 1069 1153.286 84.28571429

5 1958 1308 1205 51.71429 1160.55

6 103 147.4444444

6 1959 1440 1239.286 34.28571 1202.444 41.88888889 200.714286 237.5555556

7 1960 1457 1268.857 29.57143 1263 60.55555556 188.142857 194

8 1961 1221 1324.143 55.28571 1339.444 76.44444444 103.1428571 118.4444444

9 1962 1151 1382.571 58.42857 1428.778 89.33333333 231.5714286 277.7777778

10 1963 1236 1444.429 61.85714 1481.222 52.44444444 208.4285714 245.2222222

11 1964 1456 1490.571 46.14286 1513.444 32.22222222 34.57142857 57.44444444

12 1965 1717 1563.286 72.71429 1567.778 54.33333333 153.714286 149.2222222

13 1966 1873 1676.857 113.5714 1683.333 115.5555556 196.142857 189.6666667

14 1967 1780 1823.286 146.4286 1826 142.6666667 43.28571429 46

15 1968 1730 1963.143 139.8571 1969.778 143.7777778 233.1428571 239.7777778

16 1969 1946 2079.286 116.1429 2111.667 141.8888889 133.2857143 165.6666667

17 1970 2261 2202.143 122.8571 2232.444 120.7777778 58.8571429 28.55555556

18 1971 2435 2348.429 146.2857 2359.111 126.6666667 86.5714286 75.88888889

19 1972 2530 2531.714 183.2857 2490.333 131.2222222 1.714285714 39.66666667

20 1973 2733 2676.714 145 2656 165.6666667 56.2857143 77

21 1974 2804 2813.857 137.1429 2844.778 188.7777778 9.857142857 40.77777778

22 1975 3013 2986.714 172.8571 3045 200.2222222 26.2857143 32

23 1976 2961 3205.714 219 3279.556 234.5555556 244.7142857 318.5555556

24 1977 3221 3464.714 259 3542 262.4444444 243.7142857 321

25 1978 3645 3763 298.2857 3829.778 287.7777778 118 184.7777778

26 1979 4063 4093 330 4180.778 351 30 117.7777778

27 1980 4546 4521.857 428.8571 4646.889 466.1111111 24.1428571 100.8888889

28 1981 4892 5091.429 569.5714 5319.667 672.7777778 199.4285714 427.6666667

29 1982 5323 5858.714 767.2857 6103.444 783.7777778 535.7142857 780.4444444

30 1983 5963 6746.143 887.4286 7038.333 934.8888889 783.1428571 1075.333333

31 1984 7208 7819.429 1073.286 8258.333 1220 611.4285714 1050.333333

32 1985 9016 9269.571 1450.143 9641.222 1382.888889 253.5714286 625.2222222

33 1986 10275 10936.57 1667 11171.89 1530.666667 661.5714286 896.8888889

34 1987 12059 12751.57 1815 13000.56 1828.666667 692.5714286 941.5555556

35 1988 15043 14833.43 2081.857 15329.44 2328.888889 -209.571429 286.4444444

36 1989 16992 17391.57 2558.143 18454.56 3125.111111 399.5714286 1462.555556

37 1990 18668 20971.43 3579.857 22808.11 4353.555556 2303.428571 4140.111111

38 1991 21781 26134.14 5162.714 28421.33 5613.222222 4353.142857 6640.333333

39 1992 26923 32670 6535.857 34990 6568.666667 5747 8067

40 1993 35334 40410.71 7740.714 42093.33 7103.333333 5076.714286 6759.333333

41 1994 48198 49025.71 8615 49583.33 7490 827.7142857 1385.333333

42 1995 60794 57971.57 8945.857 57473.22 7889.888889 2822.42857 3320.777778

43 1996 71177 66936.43 8964.857 66077 8603.777778 4240.57143 5100

44 1997 78973 76062.29 9125.857 75269.44 9192.444444 2910.71429 3703.555556

45 1998 84402 84841.86 8779.571 84713.78 9444.333333 439.8571429 311.7777778

46 1999 89677 93347.43 8505.571 3670.428571

47 2000 99215

48 2001 109655

49 2002 120333

解:

①绘制散点图

②选择跨越期

③计算移动平均值

④计算趋势变动值(即计算后一期的与前一期的移动平均值之差)

⑤计算绝对误差(绝对误差=︱移动平均值-观察值︱)

当n=7 时,平均绝对误差为=(84.29+103+……3670.43)/43=910.07

当n=9 时,平均绝对误差为=(147.44+237.56……311.78)/41=1228.78 所以,本题取n=7

⑥建立模型求预测值:Y^

=Mt(1)+Tm

t+T

当N=7时,

移动平均

50000

100000150000161116212631364146

数据点

实际值预测值

当N=9时,

移动平均

50000

100000150000161116212631364146

数据点

实际值预测值

当n=7时的平均绝对误差为910.0697675;当n=9时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228.775068。

可见,当n=7时的平均绝对误差比n=9时的小,所以,n=7时的预测值绝对误差也比n=9时的小。

2003年的预测值=93347.43+4*2195.098639=102127.824556

一次指数平滑法(要求自选三个α,进行筛选) 观察期

观察值

(Xt )

t

一次指数平滑值

误差(Yi-Y^I)

a1=0.2 a2=0.5 a3=0.8 a1=0.2 a2=0.5 a3=0.8

1954 859 1 859 859 859 0 0 0 1955 911 2 869.4 885

900.6

41.6 26 10.4 1956 1029 3

901.32 957 1003.32

127.68

72 25.68 1957 1069 4

934.856

1013 1055.864 134.144 56

13.136

1958 1308 5 1009.485 1160.5 1257.573 298.5152

147.5 50.4272 1959 1440 6 1095.588 1300.25 1403.515 344.4122

139.75 36.48544 1960 1457 7

1167.87 1378.625 1446.303 289.1297

78.375 10.69709

1961 1221 8 1178.496 1299.813 1266.061 42.50378 -78.8125 -45.0606 1962 1151 9 1172.997 1225.406 1174.012

-21.997 -74.4063 -23.0121

1963

1236

10 1185.598 1230.703 1223.602 50.40242 5.296875 12.39758

1964 1456 11 1239.6781343.3521409.52216.3219112.648446.47952 1965 1717 12 1335.1421530.1761655.504381.8575186.824261.4959 1966 1873 13 1442.7141701.5881829.501430.286171.412143.49918 1967 1780 14 1510.1711740.7941789.9269.828839.20605-9.90016 1968 1730 15 1554.1371735.3971741.98175.8631-5.39697-11.98 1969 1946 16 1632.511840.6981905.196313.4905105.301540.80399 1970 2261 17 1758.2082050.8492189.839502.7924210.150871.1608 1971 2435 18 1893.5662242.9252385.968541.4339192.075449.03216 1972 2530 19 2020.8532386.4622501.194509.1471143.537728.80643 1973 2733 20 2163.2822559.7312686.639569.7177173.268846.36129 1974 2804 21 2291.4262681.8662780.528512.5742122.134423.47226 1975 3013 22 2435.7412847.4332966.506577.2593165.567246.49445 1976 2961 23 2540.7932904.2162962.101420.207556.78361-1.10111 1977 3221 24 2676.8343062.6083169.22544.166158.391851.77978 1978 3645 25 2870.4673353.8043549.844774.5328291.195995.15596 1979 4063 26 3108.9743708.4023960.369954.0262354.598102.6312 1980 4546 27 3396.3794127.2014428.8741149.621418.799117.1262 1981 4892 28 3695.5034509.6014799.3751196.497382.399592.62525 1982 5323 29 4021.0034916.35218.2751301.997406.6997104.725 1983 5963 30 4409.4025439.655814.0551553.598523.3499148.945 1984 7208 31 4969.1226323.8256929.2112238.878884.1749278.789 1985 9016 32 5778.4977669.9138598.6423237.5031346.087417.3578 1986 10275 33 6677.7988972.4569939.7283597.2021302.544335.2716 1987 12059 34 7754.03810515.7311635.154304.9621543.272423.8543 1988 15043 35 9211.83112779.3614361.435831.1692263.636681.5709 1989 16992 36 10767.8614885.6816465.896224.1352106.318526.1142 1990 18668 37 12347.8916776.8418227.586320.1081891.159440.4228 1991 21781 38 14234.5119278.9221070.327546.4872502.079710.6846 1992 26923 39 16772.2123100.9625752.4610150.793822.041170.537 1993 35334 40 20484.5729217.4833417.6914849.436116.521916.307 1994 48198 41 26027.2538707.7445241.9422170.759490.262956.061 1995 60794 42 32980.649750.8757683.5927813.411043.133110.412 1996 71177 43 40619.8860463.9468478.3230557.1210713.062698.682 1997 78973 44 48290.5169718.4776874.0630682.499254.5322098.936 1998 84402 45 55512.8177060.2382896.4128889.197341.7661505.587 1999 89677 46 62345.6483368.6288320.8827331.366308.3831356.117 2000 99215 47 69719.5291291.8197036.1829495.487923.1922178.823 2001 109655 48 77706.61100473.4107131.231948.399181.5962523.765 2002 120333 49 86231.89110403.2117692.634101.119929.7982640.353

解:

①确定初始值S0(1) =859 X1=859

②选择平滑指数a1=0.2 ,a2=0.5 ,a3=0.8

③计算一次指数平滑值

画出曲线,比较不同的平滑指数的修匀效果

a=0.2时指数平滑

50000

100000150000161116212631364146

数据点

实际值预测值

a=0.5时指数平滑

50000

100000150000161116212631364146

数据点

实际值预测值

a=0.8时指数平滑

50000

100000150000161116212631364146

数据点

实际值预测值

a=0.2时,指数平滑对时间序列观察值的修匀效果最好,曲线比较平坦;而当a=0.5的修匀效果居中;而当a=0.8的修匀程度最小。

④确定预测值

a=0.2时,y2003=86231.89 a=0.5时,y2003=110403.2 a=0.8时,y2003=117692.6

由上述计算结果可见,平滑指数a 的取值不同,预测值相差很大,为了确定一个合适的a 值,要分别计算不同a 时各自的均方差S 。

当a=0.2时,S1=169940122.8 当a=0.5时,S2=16963869.64 当a=0.8时,S3=1212864.507

当a=0.8时,S3最小,故y2003=117692.6作为2003年的预测值。

直线趋势外推法

序号

观察期

(时间)

库存量

(Yt)

t t*Yt t2

1 1954 859 -24 -20616576

2 1955 911 -2

3 -20953529

3 1956 1029 -22 -22638484

4 1957 1069 -21 -22449441

5 1958 1308 -20 -26160400

6 1959 1440 -19 -27360361

7 1960 1457 -18 -26226324

8 1961 1221 -17 -20757289

9 1962 1151 -16 -18416256

10 1963 1236 -15 -18540225

11 1964 1456 -14 -20384196

12 1965 1717 -13 -22321169

13 1966 1873 -12 -22476144

14 1967 1780 -11 -19580121

15 1968 1730 -10 -17300100

16 1969 1946 -9 -1751481

17 1970 2261 -8 -1808864

18 1971 2435 -7 -1704549

19 1972 2530 -6 -1518036

20 1973 2733 -5 -1366525

21 1974 2804 -4 -1121616

22 1975 3013 -3 -90399

23 1976 2961 -2 -59224

24 1977 3221 -1 -32211

25 1978 3645 0 00

26 1979 4063 1 40631

27 1980 4546 2 90924

28 1981 4892 3 146769

29 1982 5323 4 2129216

30 1983 5963 5 2981525

31 1984 7208 6 4324836

32 1985 9016 7 6311249

33 1986 10275 8 8220064

34 1987 12059 9 10853181

35 1988 15043 10 150430100

36 1989 16992 11 186912121

37 1990 18668 12 224016144

38 1991 21781 13 283153169

39 1992 26923 14 376922196

40 1993 35334 15 530010225

41 1994 48198 16 771168256

42 1995 60794 17 1033498289

43 1996 71177 18 1281186324

44 1997 78973 19 1500487361

45 1998 84402 20 1688040400

46 1999 89677 21 1883217441

47 2000 99215 22 2182730484

48 2001 109655 23 2522065529

49 2002 120333 24 2887992576

建立模型:y= a+bt

为了简化计算,令∑t = 0

a = ∑Yt /n=1008296/49=20577.47

b = ∑t*Yt/∑t2

=17440789/9800=1779.672

所以,直线方程为:y=20577.47+1779.672t

三、实验结果分析(提示:用误差比较,分析图形是否平滑)

通过此次在Excel软件中的数据搜集整理与预测,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搜集整理与预测。与此同时,我从中也发现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从而对算术平均预测法、几何平均预测法、移动平均预测法、指数平滑预测法、线性趋势预测法,各种预测的结构以及哪种方法为科学的预测方法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算数平均法是以观察期数据之和除以求和时使用的数据个数,求得平均数

的一种方法,例如本例中的算术平均值= (859+911+……120333)/49=20577.47。几何平均法是以几何平均数求出发展速度,然后进行预测的方法,例如本例运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得出Yt+T = GT * X=106.36%。

移动平均法是将观察期的数据,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然后由远及近,以一定的跨越期进行平均,求得平均值。例如根据以上实验选取的数据,当n=7 时,平均绝对误差为=(84.29+103+……3670.43)/43=910.07;当n=9 时,平均绝对误差为=(147.44+237.56……311.78)/41=1228.78。所以,应该取

n=7,如图所示,经过分析,当n=7时的平均绝对误差为910.0697675;当n=9时的平均绝对误差为1228.775068。可见,当n=7时的平均绝对误差比n=9时的小,所以,n=7时的预测值绝对误差也比n=9时的小。综上,可以求得2003年的预测值=93347.43+4*2195.098639=102127.824556。

指数平滑预测是在移动平均预测方法上发展的一种特殊加权移动平均的

预测方法,一般用于时间序列数据资料既有长期趋势变动又有季节波动的场合。例如本例,确定初始值S0(1) =859,X1=859;选择平滑指数a1=0.2,

a2=0.5,a3=0.8。如图所示并分析,当a=0.2时,指数平滑对时间序列观察值的修匀效果最好,曲线比较平坦;而当a=0.5的修匀效果居中;而当a=0.8的修匀程度最小。确定预测值,当a=0.2时,y2003=86231.89;当a=0.5时,

y2003=110403.2;当a=0.8时,y2003=117692.6。由上述计算结果可见,平滑指数a的取值不同,预测值相差很大,为了确定一个合适的a值,要分别计算不同a时各自的均方差S。当a=0.2时,S1=169940122.8;当a=0.5时,

S2=16963869.64;当a=0.8时,S3=1212864.507。由于当a=0.8时,S3最小,故y2003=117692.6作为2003年的预测值。综上,我认为指数平滑预测的预测方法效果更好。

实验指导书 实验二_SolidWorks建模1

实验二 SolidWorks 草绘特征和放置特征操作(一) 一、 实验目的 1. 掌握基本零件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 掌握SolidWorks 草绘特征: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凸台、旋转切除、扫描、 放样的操作方法。 3. 掌握放置(应用)特征: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 征、筋的操作方法 二、 实验内容 完成下列下列零件造型 三、 实验步骤 1. 连接件设计 完成如图 1 (1) (2) 2 所示。 图 1连接件 图 2草图 (3) 单击【拉伸凸台/ 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54mm ”,单击【确定】按钮,如图 3所示。 图 3 “拉伸”特征 (4) 120°”,然后 在第二参考中选择图形的一条下边线。单击【确定】按钮,建立新基准面,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5) 1,选择“反转法线” 1,单选择 4所示。 图4草图 图4建立基准面 底面边线

(6) 单击【拉伸凸台/ 列表框内选择【给定深度】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12mm”,单击【确定】按钮,如图5所示。 图5“拉伸”特征 (7)选取基体上表面,单击【草图绘制】进入草图绘制,使用中心线工具在 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绘制直线,注意不要捕捉到表面边线,如图6所示。 图 6 中心线 (8) 内输入“8mm”,在图形区域选择中心线,在属性管理器中选中【添加尺寸】、【选择链】、【双向】和【顶端加盖】复选框,选中【圆弧】单选按钮,单击【确定】按钮,标注尺寸,完成草图,如图7所示。 运用“等距实体”绘制草图 (8) -拉伸】属性管理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完全贯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如图8所示。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指导书(答案) 2..

实验二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二阶模拟系统的组成。 2、研究二阶系统分别工作在ξ=1,0<ξ<1,和ξ> 1三种状态下的单 位阶跃响应。 3、分析增益K对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超调量σP、峰值时间tp和调 整时间ts。 4、研究系统在不同K值时对斜坡输入的稳态跟踪误差。 5、学会使用Matlab软件来仿真二阶系统,并观察结果。 二、实验仪器 1、控制理论电子模拟实验箱一台; 2、超低频慢扫描数字存储示波器一台; 3、数字万用表一只; 4、各种长度联接导线。 三、实验原理 图2-1为二阶系统的原理方框图,图2-2为其模拟电路图,它是由惯性环节、积分环节和反号器组成,图中K=R2/R1,T1=R2C1,T2=R3C2。 图2-1 二阶系统原理框图

图2-1 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 由图2-2求得二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 12 22 122112 /() (1)()/O i K TT U S K U S TT S T S K S T S K TT ==++++ :而二阶系统标准传递函数为 (1)(2), 对比式和式得 n ωξ== 12 T 0.2 , T 0.5 , n S S ωξ====若令则。调节开环增益K 值,不仅能改变系统无阻尼自然振荡频率ωn 和ξ的值,可以得到过阻尼(ξ>1)、 临界阻尼(ξ=1)和欠阻尼(ξ<1)三种情况下的阶跃响应曲线。 (1)当K >0.625, 0 < ξ < 1,系统处在欠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 图2-3 0 < ξ < 1时的阶跃响应曲线 (2)当K =0.625时,ξ=1,系统处在临界阻尼状态,它的单位阶跃响应表达式为: 如图2-4为二阶系统工作临界阻尼时的单位响应曲线。 (2) +2+=222n n n S S )S (G ωξω ω1 ()1sin( ) (3) 2-3n t o d d u t t tg ξωωωω--=+=式中图为二阶系统在欠阻尼状态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 e t n o n t t u ωω-+-=)1(1)(

混料操作规程

白色型材分厂混料操作规程 一、联冠混料生产线工艺规程 (1)工艺流程:PVC通过倒袋站进入PVC料仓,然后负压至主秤中。辅料通过各自辅料罐进入到辅料秤进行称量,称量后排入辅料压送罐,然后负压送入主秤。主秤中的物料和有机锡排至热混机后,待热混温度升至80℃时,将手工称量的微量料,倒入热混机。热混至118~120℃时,排料至冷混机,冷混机降温至45℃时排入中间料仓,风送吹入干混料仓。在干混料仓中放置24小时后,负压吸送至挤出机上料平台,进入挤出机上料料斗,再排入挤出机料斗,供挤出机使用。 (2)混料机加料量:混料机总容积的70%,约250~280公斤。 (3)称量精度和要求:称量精度为±5‰;手动称量1~5㎏物料用精度为5g的电子秤称量,1~0.1㎏物料用精度为0.5g的架盘天平或电子秤称量,要求称量结果(电子秤显示数值)与工艺卡相同;自动秤量以设备精度为主,定期对各秤进行校验。 (4)控制工艺: 出料温度:热混118~120℃,冷混≤45℃。 出料参考时间:热混7~12分钟,冷混8~12分钟。 (5)加料顺序:PVC和填充剂、热稳定剂、着色剂、增强剂等从主秤下料,润滑剂、加工助剂等微量料从二次下料处待主秤下料完毕后下料。 二、配料室、倒袋站操作规程配料室、倒袋站操作规程 (1)配料工、倒料工每日开始工作前从班长处确认当日生产情况。 (2)配料工每日开始称量前校验各秤的精确度,并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当班班长。(3)配料工严格按照配方单称量各组份,称量后放入准备好的小桶内并复秤。 (4)每日工作完毕后,配料工将各秤归零位并校验,填好生产记录交当班班长。 (5)倒料工应先将原料从库房运至机台附近,然后用专用工具(剪刀或划刀)开袋,将原料准确无误的倒入其相应倒袋站或罐中。 (6)倒料工应尽可能使包装袋中原料完全进入倒袋站或小料罐,减少抛洒,包装袋中余料不大于5‰。 (7)小料倒料工负责将微量料倒入二次下料处。并监控其下料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与主操作手和班长联系。 (8)倒袋时应将袋口置于筛网中部,将包装袋缓慢提起,并将袋中余料抖入倒袋站,减少粉尘的飞扬。 三、控制室操作规程 检查各设备水电气是否到位,检查所有设备状态是否正常。 打开混料机控制柜上电源按钮。 (3)打开电脑初次开机,点击“参数设置”,输入所需的配方量。 (4)按“Shift+Z”键,输入所混锅数,点击确认。 (5)按F6,点击“启动”和“不用手动”,有机锡进入自动称量。 (6)按“自动”开关,热冷混进入开机状态,同时进行自动称量。 (7)生产结束时,按“Shift+Z”键,输入所停锅数,点击确认。按F6,点击“停止”,称量系统停止工作。按手动开关,混料系统停止工作。 (8)发生故障或有异常声音,应及时上报当班班长及主管或车间主任处理。 (9)未经当班班长和主管工程师授权许可,不可随意将生产线置于手动档生产。 (10)紧急情况下,主操手可以凭借经验排除故障,但应及时向当班班长和主管报告。

实验指导书

Matlab实验指导书 河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04年1月

目录 MATLAB实验教学计划 (2) 实验一MATLAB基本操作 (3) 实验二MATLAB图形系统......................................................... . (5) 实验三 MATLAB程序设计 (6) 实验四 MATLAB基本应用领域 (7) 实验五设计性综合实验1---数字信道编译码 (14) 实验六设计性综合实验2---fir滤波器设计................................. . (16) 2

MATLAB实验教学计划 指导教师:郑晓昆薛文玲王竹毅学时数:12学时周4学时2次实验,共3周6次实验,第7—9教学周,每次实验2学时 所用仪器设备:MATLAB7.0实验软件系统 实验指导书:Matlab实验指导书 自编 实验参考书:, 楼顺天等编著, 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06年5月第二版 实验项目: A, MATLAB基本操作 内容:矩阵操作,基本数学函数,逻辑函数操作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83练习题1—10 B, MATLAB图形系统 内容:图形绘制,图形标注,对数和极坐标,坐标轴控制,颜色控制等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46练习题1—10 C, MATLAB程序设计 内容:脚本script和函数function认识,流程控制,参数交互输入,基本程序设计技巧练习,程序调试DEBUG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84练习题1—10 D, MATLAB基本应用领域 内容:线性代数,多项式与内插,曲线拟合,数据分析与统计,泛函基础等 要求:循序渐进完成P146练习题1—4,6—19 E, 设计性综合实验----数字信道编译码 内容:1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编码AMI编译码 2数字通信系统信道编码HDB3编译码 F,设计性综合实验----fir滤波器设计 内容:设计一个有限冲击相应数字滤波器FIR是该滤波器能够滤出规定频率以上的信号,而该频率以下的信号不受影响。 3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R语言实验指导书(二) 2016年10月27日

实验三创建和使用R语言数据集 一、实验目的: 1.了解R语言中的数据结构。 2.熟练掌握他们的创建方法,和函数中一些参数的使用。 3.对创建的数据结构进行,排序、查找、删除等简单的操作。 二、实验内容: 1.向量的创建及因子的创建和查看 有一份来自澳大利亚所有州和行政区的20个税务会计师的信息样本 1 以及他们各自所在地的州名。州名为:tas, sa, qld, nsw, nsw, nt, wa, wa, qld, vic, nsw, vic, qld, qld, sa, tas, sa, nt, wa, vic。 1)将这些州名以字符串的形式保存在state当中。 2)创建一个为这个向量创建一个因子statef。 3)使用levels函数查看因子的水平。 2.矩阵与数组。

i.创建一个4*5的数组如图,创建一个索引矩阵如图,用这个索引矩 阵访问数组,观察结果。 3.将之前的state,数组,矩阵合在一起创建一个长度为3的列表。

4.创建一个数据框如图。 5.将这个数据框按照mpg列进行排序。 6.访问数据框中drat列值为3.90的数据。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向量、矩阵、数据框、列表、因子的创建和使用。

实验四数据的导入导出 一、实验目的 1.熟练掌握从一些包中读取数据。 2.熟练掌握csv文件的导入。 3.创建一个数据框,并导出为csv格式。 二、实验内容 1.创建一个csv文件(内容自定),并用readtable函数导入该文件。 2.查看R语言自带的数据集airquality(纽约1973年5-9月每日空气质 量)。 3.列出airquality的前十列,并将这前十列保存到air中。 4.查看airquality中列的对象类型。 5.查看airquality数据集中各成分的名称 6.将air这个数据框导出为csv格式文件。(write.table (x, file ="", sep ="", https://www.doczj.com/doc/815968465.html,s =TRUE, https://www.doczj.com/doc/815968465.html,s =TRUE, quote =TRUE)) 三、实验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从包中读取数据,导入csv文件的数据,并学会将文件导出。

实验指导书

混凝土基本理论及钢桁架静力测试试验指导书

试验一、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试验 一、试验目的 1.了解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大小、挠度变化及裂缝出现和发展过程; 2.观察了解受弯构件受力和变形过程的三个工作阶段及适筋梁的破坏特征; 3.测定受弯构件正截面的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力,验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方法。 二、试件、试验仪器设备 1.试件特征 (1). 根据试验要求,试验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受力钢筋强度等级I级。 (2). 试件尺寸及配筋如图1所示,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净保护层厚度为15mm 。 (3). 梁的中间500mm 区段内无腹筋,其余区域配有 6@60的箍筋,以保证不发生斜 截面破坏。 (4). 梁的受压区配有两根架立筋,通过箍筋与受力筋绑扎在一起,形成骨架,保证受力钢筋处在正确的位置。 2.试验仪器设备 (1). 静力试验台座、反力架、支座及支墩 (2). 20T 手动式液压千斤顶 (3). 读数显微镜及放大镜 (4). 位移计(百分表)及磁性表座 三、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1.试验装置见图2 (1). 在加荷架中,用千斤顶通过分配梁进行两点对称加载,使简支梁跨中形成长 500mm 的纯弯曲段(忽略梁的自重)。 (2). 构件两端支座构造应保证试件端部转动及其中一端水平位移不受约束,基本符 合铰支承的要求。 2.测点布置 梁的跨中及两个对称加载点各布置一位移计f 3~f 5,量测梁的整体变形,考虑在加载的过程中,两个支座受力下沉,支座上部分别布置位移测点f 1和f 2,以消除由于支座下沉对挠度测试结果的影响。 图1 试件尺寸及配筋图

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docx

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目录 一、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2 1.细集料取样3 2.细集料筛分和细度模数5 3.细集料含泥量7 4.细集料泥块含量8 5.细集料表观密度9 6.细集料堆积密度及紧装密度11 二、粗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13 1.粗集料取样14 2.粗集料筛分16 3.粗集料含泥量18 4.粗集料泥块含量19 5.粗集料针片状颗粒含量20 6.粗集料压碎指标21 7.粗集料表观密度23 8.粗集料堆积密度及空隙率25 三、试验室工作流程图27 四、泉州湾跨海大桥材料检测指标、标准和温湿度要求28

一、细集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新进材料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进行筛分析、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试验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每 400m3或 600t 为一验收批,不足400 m3或 600t 也按一批计。每一验收批取样一次(20kg)。 本工程细集料应选用颗粒坚硬、强度高、耐风化的天然砂,应选 用中砂,满足《建筑用砂》(GB/T14684-2001)级配表第二级配区要求,细度模数满足2.6 ~2.9 ,含泥量C50以下≤2.0 、C50及以上≤1.0 ,泥块含量≤0.5 ,表观密度≥2500kg/m3, 松散堆积密度≥1350kg/m3, 空隙率≤ 47 。 注:试验间的温度应保持在15℃~ 30℃。 细集料颗粒级配表 累计筛余,℅级配区 123方孔筛 9.50mm000 4.75mm10~010~ 010~0 2.36mm35~525~ 015~0 1.18mm65~3550~1025~0 0.60mm85~7170~4140~16 0.30mm95~8092~7085~55 0.15mm100~90100~90100~90

实验指导书实验二_SolidWorks建模1

实验二SolidWorks草绘特征和放置特征操作(一)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零件建模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掌握SolidWorks草绘特征:拉伸凸台、拉伸切除、旋转凸台、旋转切除、扫描、放样的操 作方法。 3.掌握放置(应用)特征:钻孔特征、倒角特征、圆角特征、抽壳特征、拔模斜度特征、筋的 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 完成下列下列零件造型 三、实验步骤 1. 连接件设计 完成如图1所示模型。 (1)单击【新建】按钮一1,新建一个零件文件。 (2)选取前视基准面,单击【草图绘制】按钮一I,进入草图绘制,绘制草图,如图2 所示。 图1连接件图2草图 ⑶ 单击【拉伸凸台/基体】按钮,出现【拉伸】属性管理器,在【方向】下拉列表 框内选择【两侧对称】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 54mm ”,单击【确定】 按钮,如图3所示。 (4)单击【基准面】按钮一1,出现【基准面】属性管理器,其中第一参考选择图形下底面, 然后单击【两面夹角】按钮日,在【角度】文本框内输入"120°,然后在第二参考中选择 图形的一条下边线。单击【确定】按钮¥,,建立新基准面,如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图4建立基准面 (5) 在设计树中右击基准面 1选择“反转法线” 卜,然后再单击基准 面 1单选择 【草图绘制】按钮 ,进入草图绘制,单击【正视于】按钮 ,绘制草图,如图 4所示。 边线 底面 图4草图

(6) 单击【拉伸凸台/基体】按钮 ,出现【拉伸】属性管理 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给定深度】选项,在【深度】文本框内输入“ 12mm ”,单击【确 定】按钮1 如图5所示。 (7) 选取基体上表面,单击【草图绘制】 按钮_1,进入草图绘制,使用中心线工具 上表面的中心位置绘制直线,注意不要捕捉到表面边线,如图 6所示。 图6中心线 (8) 单击【等距实体】按钮丄,出现【等距实体】属性管理器,在【等距距离】文本框 内输入 “8mm ”,在图形区域选择中心线, 在属性管理器中选中 【添加尺寸】、【选 择链】、【双向】和【顶端加盖】复选框,选中【圆弧】单选按钮,单击【确定】 按钮 ,标注尺寸,完成草图,如图 7所示。 律黑 __________________ 严 玄[B 总 -召 厂[.砲 r 韦歼左眛編◎也 17比自口 R an (A ) 广 Efetfi- 图_7运用“等距实体”绘制草图 (8)单击【拉伸切除】按钮 □,出现【切除-拉伸】属性管理器,在【终止条件】下拉 列表框内选择【完全贯穿】选项,单击【确定】按钮 ,如图8所示。 图5 “拉伸”特征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细集料砂当量试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天然砂、人工砂、石屑等各种细集料中所含的粘性土或杂质的含量,以评定集料的洁净程度。砂当量用SE表示。 1.2本方法适用于公称最大粒径不超过4.75㎜的集料。2仪具与材料 (1)仪具 ①透明圆柱形试筒:如图T0334-1,透明塑料制,外径40㎜±0.5㎜,内径32㎜±0.25㎜.高度420㎜±0.25㎜。在距试筒底部100㎜、380㎜处刻划刻度线,试筒口配有橡胶瓶口塞。 ③冲洗管:如图T0334-2,由一根弯曲的硬管组成,不锈钢或冷锻钢制,其外径为6㎜±0.5㎜,内径为4㎜±0.2㎜。管的上部有一个开关,下部有一个不锈钢两侧带孔尖头,孔径为1㎜±0.1㎜。

图T0334-1透明圆柱试筒(尺寸单位:㎜) 图T0334-2 冲洗管(尺寸单位:㎜) ③透明玻璃或塑料桶:容积5L,有一根虹吸管放置桶中,桶底面高出工作台约1m。 ④橡胶管(或塑料管):长约1.5m,内径约5㎜,同冲洗管联在一起吸液用,配有金属夹,以控制冲洗液流量。 ⑤配重活塞:如图T 0334-3,由长440㎜±0.25㎜的杆、直径25㎜±0.1㎜的底座(下面平坦、光滑,垂直杆轴)、套筒和配重组成。且在活塞上有三个横向螺丝可保持活塞在试 筒中间,并使活塞与试筒之间有一条小缝隙。

图7 0334-3 配重活塞(尺寸单位:mm)

套筒为黄铜或不锈钢制,厚10㎜±0.1㎜,大小适合试筒并且引导活塞杆,能标记筒中活塞下沉的位置。套筒上有一个螺钉用以固定活塞杆。配重为1㎏±5g。 ⑥机械振荡器:可以使试筒产生横向的直线运动振荡,振幅203㎜±1.0㎜,频率180次/min±2次/min。 ⑦天平:称量1㎏,感量不大于0.1g。 ⑧烘箱:能使温度控制在105℃±5℃。 ⑨秒表。 ⑩标准筛:筛孔为4.75㎜。 ○11温度计。 ○12广口漏斗:玻璃或塑料制,口的直径100㎜左右。 ○13钢板尺:长50㎝,刻度1㎜。 ○14其它:量筒(500mL),烧杯(1L),塑料桶(5L)、烧杯、刷子、盘子、刮刀、勺子等。 (2)试剂

产品防护作业指导书

RG 深圳容光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为确保所有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等资产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不受损坏和变质。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公司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工作。 3.0 职责: 3.1 仓库:负责组织和管理仓库的各种物料、半成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工作。 3.2 品质部:负责对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工作质量进行监督。 3.3 工程部:负责对产品包装和防护要求进行设计。 3.4 生产部:负责对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搬运、包装和防护工作。 3.5 送货员:负责对产品发货及客户签收前过程中的搬运、防护工作。 4.0 规定: 4.1 搬运注意事项 4.1.1 根据物料的不同性质采取不同的运输方式及防护措施,注意搬运前物品置放方向或各层面 之间防护材料置放,保证物料在运输途中不受损、变质、碰撞、划伤、挤压、受潮、污染等。 4.1.2 不同品种或规格的物料须分批搬运,避免引起混料、错料等现象,贵重物品应推叠稳当、 轻拿轻放、层层防护。 4.1.3 对人力无法执行搬运时,应考虑予以分散包装或运用适当的手推车、油压拖板叉车等搬运 工具,各部门、车间应对其所使用的搬运工具进行性能维护与保养,以预防搬运之意外损害。 4.1.4 各部门在负责自己的搬运范畴时,以自己搬运为主,特殊情况可申请其他部门协助。 4.1.5 任何搬运过程的装卸必须将物料按其外形规则叠放整齐,严禁随意堆放。 4.1.6 仓储物料的搬运调整必须注意结合“先进先出”及“适时进出”的办法执行。 4.2 搬运范畴 4.2.1 送货员的搬运范畴 a、在外采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客户提供物料的运回,至暂放到仓储指定的物料划 “来料待检区”为止,“来料待检区”内难以存放的大件物料以存放在仓库指定的“暂存区”内。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编写毕守一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二OO九年五月

目录 实验一试样制备 实验二含水率试验 实验三密度试验 实验四液限和塑限试验 实验五颗粒分析试验 实验六固结试验 实验七直接剪切试验 实验八击实试验 土工试验复习题

实验一试样制备 一、概述 试样的制备是获得正确的试验成果的前提,为保证试验成果的可靠性以及试验数据的可比性,应具备一个统一的试样制备方法和程序。 试样的制备可分为原状土的试样制备和扰动土的试样制备。对于原状土的试样制备主要包括土样的开启、描述、切取等程序;而扰动土的制备程序则主要包括风干、碾散、过筛、分样和贮存等预备程序以及击实等制备程序,这些程序步骤的正确与否,都会直接影响到试验成果的可靠性,因此,试样的制备是土工试验工作的首要质量要素。 二、仪器设备 试样制备所需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 (1)孔径0.5mm、2mm和5mm的细筛; (2)孔径0.075mm的洗筛; (3)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的台秤; (4)称量5000g、最小分度值1g和称量200g、最小分度值0.01g的天平;

(5)不锈钢环刀(内径61.8mm、高20mm;内径79.8mm、高20mm或内径61.8mm、高40mm); (6)击样器:包括活塞、导筒和环刀; (7)其他:切土刀、钢丝锯、碎土工具、烘箱、保湿器、喷水设备、凡士林等。 三、试样制备 (一)原状土试样的制备步骤 1、将土样筒按标明的上下方向放置,剥去蜡封和胶带,开启土样筒取土样。 2、检查土样结构,若土样已扰动,则不应作为制备力学性质试验的试样。 3、根据试验要求确定环刀尺寸,并在环刀内壁涂一薄层凡士林,然后刃口向下放在土样上,将环刀垂直下压,同时用切土刀沿环刀外侧切削土样,边压边削直至土样高出环刀,制样时不得扰动土样。 4、采用钢丝锯或切土刀平整环刀两端土样,然后擦净环刀外壁,称环刀和土的总质量。 5、切削试样时,应对土样的层次、气味、颜色、夹杂物、裂缝和均匀性进行描述。 6、从切削的余土中取代表性试样,供测定含水率以及颗粒分析、界限含水率等试验之用。

实验指导书第2章

上机实验二 SPSS基本运行程序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要求掌握SPSS的基本运行程序,熟悉基本的编码方法、了解如何录入数据和建立数据文件,掌握基本的数据文件编辑与修改方法。 二、实验性质 必修,基础层次 三、主要仪器及试材 计算机及SPSS软件 四、实验内容 1.问卷编码 2.录入数据 3.保存数据文件 4.编辑数据文件 五、实验学时 2学时 六、实验方法与步骤 1.开机 2.找到SPSS的快捷按纽或在程序中找到SPSS,打开SPSS 3.认识SPSS数据编辑窗口 4.对一份给出的问卷进行编码和变量定义 5.按要求录入数据 6.练习基本的数据修改编辑方法 7.保存数据文件 8.关闭SPSS,关机。 七、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中不轻易改动SPSS 的参数设置,以免引起系统运行问题。 2.遇到各种难以处理的问题,请询问指导老师。 3.为保证计算机的安全,上机过程中非经指导老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禁止使用软盘与移动硬盘。 4.每次上机,个人应按规定要求使用同一计算机,如因故障需更换,应报指导老师或实验室管理人员同意。 5.上机时间,禁止使用计算机从事与课程无关的工作。 八、上机作业 (一)试对以下问卷进行编码,并录入所选择的答案(加下划线为所选的答案 农户基本经营状况调查 1 家庭户性质:①本地户 ②外来户 (迁入年份:_1988_) 2.就业类型:①纯农户 ②非农户 ③农兼非 ④非兼农 ⑤未就业 离开农业已有__________年 4.兼业者从事非农产业情况 家里有 1 人参加非农劳动,是否壮劳力?① 是 ②否 业务范围:①工业 ②建筑业 ③运输 ④仓储 ⑤餐饮业 ⑥社会服务业 ⑦其他 工作年数 5 年,(按整数算,超过半年算一年) 投入时间大约占全年工作时间的% 70% 收入大约占全年总收入的%_______90%______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实验二)

实验二类与对象㈡——对象初始化、对象数据与指针 一、实验目的 1.理解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意义及作用,掌握构造函数、析构函数的定义及调用时间,熟悉构造函数的种类; 2.理解this指针及使用方法,熟悉对象数组、对象指针、对象引用的定义及使用方法,熟悉对象作为函数参数的使用方法; 3.熟悉类与对象的应用及编程。 二、实验学时 课内实验:2课时课外练习:2课时 三本实验涉及的新知识 ㈠构造函数与析构函数 在C++中,提供了两个特殊的成员函数,即构造函数和析构函数。 构造函数用于对象的初始化,即在定义一个类对象时,计算机在给对象分配相应的存储单元的同时,为对象的数据成员赋初值。 析构执行的是与构造函数相反的操作,用于撤销对象的同时释放对象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1.构造函数 ⑴构造函数的定义 格式: 类名(形参表) { 构造函数体} ⑵构造函数的调用 构造函数的调用是在定义对象时调用的。 格式:类名对象名(实参表); 类名对象名=构造函数名(实参表); ⑶说明 ①构造函数必须与类同名。 ②构造函数没有返回值,但不能在构造函数前加void类型符(其他没有返回值的成员函数必须加类型符void)。 ③在实际应用中,在定义类时通常应定义一至多个构造函数(重载),以对各数据成员进行初始化;如果不给出构造函数,系统将自定义一个构造函数。 ④构造函数可以可以带参数,也可不带任何参数(称无参构选函数),还可以使用缺省参数。 ⑤不能象普通成员函数一样单独调用。 2.析构函数 ⑴析构函数的定义 格式: ~类名(void) { 析构函数体} ⑵析构函数的调用 析构函数是在撤销对象时自动调用的。 ⑶说明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作业指导书

文件编号:ZY01-032-2009 作业指导书 (粗集料磨耗试验) 编写: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受控状态:持有者姓名: 分发号:持有者部门: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开展项目 (3) 2.依据文件 (3) 3.主要仪器设备 (3) 4.操作规程 (3)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4) 6.安全注意事项 (8) 7.数据处理 (8) 8.测量不确定度 (10) 9.原始记录表格 (11)

1.开展项目 表1 开展检测项目 开展检测项目 项目名称适用范围目的 粗集料磨耗试验各种等级规格的 集料 测定标准条件 下粗集料抵抗 摩擦、撞击的能 力 2.依据文件 表2 依据文件 依据文件 依据文件试验方法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 程》(JTG E42-2005) T0317-2005 3.主要仪器设备 表3 主要仪器设备 主要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 围 准确度 等级 洛杉矶磨耗试验机DM-Ⅱ 无锡华南 实验仪器 有限公司 0~100% / 配套仪器设备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测量范 围 准确度 等级 电子天平TE6101-L 塞多利斯 科学仪器 公司 0~6100g 0.1g 4.操作规程 4.1操作步骤 4.1.1电子天平 4.1.1.1打开电源; 4.1.1.2按下标定开关(即Tare键); 4.1.1.3放上需标定的砝码待显示屏出现所要标定的质量时即可取下砝码;

4.1.1.4将称量的试样放在天平上,待数字不再变动时即可记下读数; 4.1.1.5如还需测量下一个试样的质量时则需要清零,然后再称量; 4.1.1.6试验结束后,关闭天平的电源再将托盘擦拭干净。 4.1.2洛杉矶磨耗机 4.1.2.1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 m,装入磨耗机之圆筒中; 1 4.1.2.2选择钢球,使钢球数量及总质量符合表1中规定,将钢球加入钢筒中,盖好筒盖,坚固密封; 4.1.2.3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1的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33)r/min之转速转动至要求底回转次数为止。 5.试验/检测工作程序 5.1试验准备 5.1.1设备有效性检查:试验前先检查电子天平、洛杉矶磨耗机、沥青砼集料筛是否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如果在使用有效期范围内,可继续进行试验;如果不在范围内,通知设备管理员进行设备检定。 5.1.2仪器设备准备 5.1.2.1调平天平:将天平平放在操作台上,看水准气泡是否居中,如果不居中,调节天平下方的角螺旋,直至水准气泡居中为止; 5.1.2.2校核天平:取一个砝码放置在已经清零的天平上,看天平显示的读数是否与砝码的质量一致,如果一致即可进入下一步试验,如果不一致要对天平进行校核。校核方法为:接通天平电源,按下校核按钮,将一套总质量为5000g的砝码迅速的全部放上天平,待数据显示为5000g即可。 调平天平校核天平

实验指导书模板2

请大家按照以下要求更改自己负责的实验(实训)指导书 一、最大标题1 宋体二号加粗居中单倍行距两个空格 二、最大标题2 宋体三号加粗居中 1.5倍行距两个空格 三、一级标题宋体小四加粗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顶格 四、正文宋体小四常规两端对齐首行缩进2个字符 1.5倍行距 五、正文页边距左、右、上2.5cm。下2.1cm 六、注意事项: 1.最重要的是内容不能出错,前后语句要连贯,意思表达完成。 2.标点符号要使用准确。 3.每个结束句子后面要有句号。 4.所有标题号手动输入,不能自动生成。 5.标题级别:一、(一)1.(1)① 七、请大家在群里原文件更改,更改后的文件写上姓名+负责课程(王旭霞+人体解剖学) 八、附件一、附件二模板。

实验指导书模板二: 第二部分内科护理学(最大标题1) 实训一胸腔穿刺术(最大标题2) 一、实训目的(一级标题) (一)胸腔积液性质不明者,抽取积液检查,协助病因诊断。(二级标题) (二)胸腔内大量积液或积气者,抽取积液或积气,以缓解压迫症状,避免胸膜粘连增厚。 (三)脓胸抽脓灌洗治疗,或恶性胸腔积液需胸腔内注人药物者。 二、实训仪器 (一)胸腔穿刺包:内含弯盘2个、尾部连接乳胶管的16号和18号胸腔穿刺针各1根、中弯止血钳4把孔巾1块、巾钳2把、棉球10个纱布2块、小消毒杯2个、标本留置小瓶5个。 (二)消毒用品:2.5%碘酊和75%酒精,或0.5%碘伏。 (三)麻醉药物:2%利多卡因5ml。 三、实训内容 (一)患者体位抽液时,协助患者反坐于靠背椅上,双手放椅背上或取坐位,使用床旁桌支托;亦可仰卧于床上,举起上臂;完全暴露胸部或背部。如患者不能坐直,还可来用侧卧位,床头抬高30°抽气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 (二)穿刺部位一般胸腔积液的穿刺点在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隙或腋前线第5肋间隙。气胸者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隙或腋前线第4-5肋间隙进针。 (三)穿刺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局部麻醉。术者左手食指和拇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在局部麻醉处沿下位肋骨上缘缓慢刺人胸壁直达胸膜。连接注射器,在助手协助下抽取胸腔积液或气体,穿刺过程中应避免损伤脏层胸膜,并注意保持密闭,防止发生气胸。术毕拔出穿刺针,再次消毒穿刺点后,覆盖无菌敷料,稍用力压迫容刺部位片刻。 四、注意事项 (一)术前护理 1.心理准备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穿刺目的操作步骤及术中注意事项,协助患者做好

实验指导书

《数控机床》 实 验 指 导 书 (简本) 蚌埠学院机电系李大胜2008年9月修订

实验一数控车床操作模拟(计算机仿真)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数控加工在制造业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数控机床是一种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它可以按照预先编制好的零件数控加工程序自动地对工件进行加工。宇航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仿真完成数控加工程序的输入输出、数控机床操作、工件加工、虚拟测量等数控加工全过程,而且在数控加工仿真系统中,机床操作面板和操作步骤与相应的实际数控机床完全相同,学生在这种虚拟工业环境中可以学习掌握典型数控车床的加工操作方法,通过数控加工仿真系统可以使培训得到实物操作训练的目的,本次实验主要要求学生了解宇航仿真软件的使用和熟悉配备主流数控系统的数控车床的操作及对刀方法。 二、实验内容 1、了解数控车床的基本运动、加工对象及其用途; 2、了解数控车床操作面板各按键(CNC界面)的功用; 3、掌握数控车床的调整及加工前的准备工作、尤其要熟练掌握FANUC0i系统的多种对刀方法; 三、实验仪器 软件要求:宇航数控仿真系统30节点 硬件要求:微机30台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YHCNC仿真系统及虚拟机床操作(FANUC 0i) 1、机床操作面板 机床操作面板位于窗口的右下侧,如下图所示,主要用于控制机床运行状态,由模式选择按钮、运行控制开关等多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详细说明如下: FANUC 0i面板 AUTO:自动加工模式。EDIT:编辑模式。MDI:手动数据输入。 INC:增量进给。 HND:手轮模式移动机床。 JOG:手动模式,手动连续移动机床。 REF:回参考点。

细集料筛分试验作业指导书

细集料筛分试验作业指导书 1.依据标准:《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 2.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本方法用于测定细集料的颗粒级配及粗细程度。 2.2对水泥混凝土用的细集料可用干筛法,如果需要也可以用水筛法筛分;对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细集料必须用水筛法筛分。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内先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中注明试验时室内的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设备

4.2试样制备 4.2.1根据样品中最大粒径的大小,选用适宜的标准筛,通常为9.5mm筛(水泥混凝土用天然砂)或4.75mm筛(沥青路面及基层用天然砂、石屑、机制砂)筛除其中的超粒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分料器法或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4.2.2注:恒重系指相邻两次称量间隔时间大于3h(通常不少于6h)的情况下,前后两次称量之差小于该项试验所要求的称量精密度,下同。 5.试验步骤: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T0327-2005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分计筛余百率 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为各号筛上的筛余量除以试样总量(m1)百分率,准确至0.1%。对沥青路面细集料而言,0.15mm 筛下部分即为0.075mm的分计筛余,由4.2.7测得的m1与m2之差即为小于0.075mm的筛底部分。 6.2累计筛余百分率 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为该号筛及大于该号筛的各号筛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准确至0.1%。 6.3计算质量通过百分率

各号筛的质量通过百分率等于100减去该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6.4根据各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 6.5天然砂的细度模数按式(T0327-1)计算细度模数,准确至0.01。 (A0.15+ A0.3+ A0.6+ A1.18+A2.36)-5A4.75 Mx= ———————————————————————(T0327-1) (100-A4.75) 式中:Mx—砂的细度模数; A0.15、A0.3、…、A4.75—分别为0.15mm、0.3mm、…、4.75mm 各筛上的累计筛余百分率,%。 6.6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 7.试验记录及报告:样品名称、试验编号、试件编号、试件描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 8.试验注意事项: 8.1取样:在筛分试验中集料的取样十分重要,试验结果是否准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样是否有代表性,因此取样一定要科学的按照规范进行。 8.2由于部分筛孔较细容易损坏,在筛分前必须对细筛进行目测和检查,筛孔完好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试验。

ArcGIS实验二指导书

实验二GIS应用系统简例的建立 一、实验目的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掌握ArcCatalog的基本功能。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空间数据的基本操作。 3.通过建立一个简单的GIS应用系统,初步了解GIS应用概念。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1)ArcCatalog 简介 ArcGIS桌面系统主要由ArcCatalog、ArcMap、ArcToolbox三部分组成。ArcMap是ArcGIS 桌面系统的核心,提供空间数据编辑、查询、显示、分析、报表和制图等功能。ArcToolBox 包含了ArcGIS地理处理的大部分分析工具和数据管理工具。 ArcCatalog类似于Windows中“资源管理器”,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数据。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ArcCatalog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 ●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 ●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结构和设计 ●管理ArcGIS Server (2)图形输入 图形的输入是将各种地图信息数据进行数字化或转换,以获得ArcGIS的基本图形数据。随数据源的不同可用手扶跟踪数字化仪、扫描矢量化输入或其它标准数据格式转入,如AutoCAD的(.DXF和.DWG)、MapInfo的(.TAB)、Intergraph的(.DGN)数据等。 在ArcMap中,可利用绘图工具条进行图形输入与编辑,要点为: ●正确设置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单位 ●设置控制点坐标 ●图形的输入与编辑 本实验主要练习图形的输入与编辑,投影方式、控制点的设置在实验三中学习。 (3)Editor工具条 ArcMap提供的绘图工具条,如图2-1所示。 对图层进行编辑,首先要从“Editor”按钮的下拉菜单中选择“Start Editing”,然后设置“Target”为要编辑的图层。编辑完成时,要选择“Save Edits”并“Stop Editing”。

实验指导书

实验一材料硬度测定(综合性) 一、实验内容 1.金属布氏硬度实验。 2.金属洛氏硬度实验。 二、实验目的及要求 该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熟悉金属布氏、洛氏、维氏硬度计的使用方法,巩固硬度试验方法的理论知识,掌握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具有踏实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具有严谨、一丝不苟的作风。 三、实验条件及要求 (一)实验条件 1.布氏硬度计、洛氏硬度计和显维硬度计,读数放大镜,标准硬度块。 2.推荐试样用材:灰铸铁、经调质处理的45钢、淬火低温回火的T10钢。 (二)要求 制备试样过程中不得使试样因冷、热加工影响试验面原来的硬度。试验面应为光滑的平面,不应有氧化皮及污物,测布氏硬度、洛氏硬度时试验面的粗糙度Ra≤0.8μm。 试验时,应保证试验力垂直作用于试验面上,保证试验面不产生变形、挠曲和振动。试验应在10~35℃温度范围内进行。 不同硬度试验对试样及试验操作尚有具体要求。 四、实验相关知识点 1.硬度试验原理。 2.对试样的要求。 3.硬度试验方法的选择。 4.各种硬度计的结构原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试验数据的获得。 6.不同硬度试验方法的关系。 五、实验实施步骤 (一)金属布氏硬度试验 金属布氏硬度值是单位压痕表面积所承受的外力。

1.试验规范的选择 布氏硬度试验时应根据测试材料的硬度和试样厚度选择试验规范,即压头材料与直径、F/D2值、试验力F及试验力保持时间t。 (1)压头材料与直径的选择压头为硬质合金球。 球体直径D的选择按GB/T231.1-2009《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有五种,即10mm、5mm、2.5mm、2mm和1mm。压头直径可根据试样厚度选择,见压头直径、压痕平均直径与试样最小厚度关系表。选择压头直径时,在试样厚度允许的条件下尽量选用10mm球体作压头,以便得到较大的压痕,使所测的硬度值具有代表性和重复性,从而更充分地反映出金属的平均硬度。 (2)F/D2、试验力F及试验力的选择 F/D2比值有七种:30、15、10、5、2.5、1.25和1,其值主要根据试验材料的种类及其硬度范围来选择。 球体直径D和F/D2比值确定后,试验力F也就确定了。 试验须保证压痕直径d在(0.24~0.6)D范围内,试样厚度为压痕深度的10倍以上。 (3)试验力保持时间t的选择试验力保持时间t主要根据试样材料的硬度来选择。黑色金属:t=10~15s;有色金属:t=(30±2)s;<35HBW的材料:t=(60±2)s。 2.布氏硬度试验过程 (1)试验前,应使用与试样硬度相近的二等标准布氏硬度块对硬度计进行校对,即在硬度块上不同部位测试五个点的硬度,取其平均值,其值不超过标准硬度块硬度值的±3%方可进行试验,否则应对硬度计进行调整、修理。 (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将试样安放在试验机工作台上,转动手轮使工作台慢慢上升,使试样与压头紧密接触,直至手轮与螺母产生相对滑动。同时应保证试验过程中试验力作用方向与试验面垂直,试样不发生倾斜、移动、振动。 启动按钮开关,在施力指示灯亮的同时迅速拧紧压紧螺钉,使圆盘随曲柄一起回转,直至自动反向转动为止,施力指示灯熄灭。从施力指示灯亮到熄灭的时间为试验力保持时间,转动手轮取下试样。 (3)用读数显微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向测量出试样表面的压痕直径d1 。

粗集料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为测定:粗集料中小于0.075mm的颗粒含量。 粗集料抵抗摩擦、撞击能力,用磨耗损失表示。 粗集料中软弱颗粒含量。 2 适用范围 2.1 适用于公称粒径4.75mm~75mm的集料。 3 编制依据 3.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3.2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52-2006。 3.3 《建设用石》GB/T14685-2011。 4 试样要求 4.1〈0.075mm颗粒含量 表1 4.2洛杉机磨耗损值 实验条件应满足JTGE42-2005标准中表T0317-1的要求。 4.3软石含量(软弱颗粒) 过4.75mm筛筛除4.75mm以下颗粒。 5 试验方法 5.1小于0.075mm含量: 5.1.1称取式样1份装入容器中,加水,浸泡24h,用水在手中淘洗颗粒,使尘屑粘土与较粗颗粒分开,并使之悬浮于水中;缓缓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小于0.075mm的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湿

润,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大于0.075mm颗粒的丢失。 5.1.2 再次加水于容器中,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5.1.3 用水冲洗余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高于筛内颗粒)来回摇动,以充分洗除小于0.075mm的颗粒,而后将两只筛上余留的颗粒和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装入浅盘,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去至室温后,称取式样的质量。 5.2洛杉机磨耗损失试验 5.2.1将不同规格的集料用水冲洗干净,置烘箱中烘至恒重。 5.2.2对所使用的集料,按JTGE42-2005中表T3017-1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确定相应的试验条件,按规定的粒级组成备料、筛分。其中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宜采用A级粒度;沥青路面及各种基层、底基层的粗集料,T0317-1表中的16mm 筛孔也可用13.2mm筛孔代替。对非规格材料,应根据材料的实际粒度,在表中选择最接近的粒级类别及试验条件。 5.2.3 分级称量(准确至5g),称取总质量(m 1 ),装入磨耗机圆筒中。 5.2.4 选择钢球,使钢球的数量及总质量符合T0317-1表中的规定。将球装入钢筒中,盖好筒盖,紧固密封。 5.2.5将计数器调整到零位,设定要求的回转次数,对水泥混凝土集料,回转次数为500转,对沥青混合料集料,回转次数应符合表T0317-1的要求。开动磨耗机,以30r/min~33r/min转速转动至要求的回转次数为止。 5.2.6取出钢球,将经过磨耗后的试样从投料口倒入接收器容器中。 5.2.7将试样用1.7mm的方孔筛过筛,筛去试样中被撞击磨碎的细屑。 5.2.8用水冲干净留在筛上的碎石,置105℃±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通常 不少于4h),准确称量(m 2 )。 5.2.9计算 Q= (m 1 –m 2 )/ m 1 ×100 式中:Q-洛杉机磨耗损失(%),精确至0.1%; m 1 -装入筒中的试样质量(g); m 2 -试验后在1.7mm筛上洗净烘干的试样质量(g)。 5.3软石含量(粗集料软弱颗粒)试验 5.3.1称风干试样2Kg(m 1 ),如颗粒粒径大于31.5mm,则称4Kg,过筛分成4.75mm~9.5mm、9.5mm~16mm、16mm以上各一份;将每份中每一个颗粒大面朝下稳定平放在压力机平台中心,按颗粒大小分别加以0.15kN、0.25 kN、0.34 kN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