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设计(全)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设计(全)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设计(全)
《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案设计(全)

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为了上好这节课,我认真分析了教材。《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1课的内容,本课是从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乐、节日活动等方面介绍宋代的社会生活。教材中所涉及的历史问题,基本上属于社会史的范畴。因为此课内容是人教社教材编写的初步尝试,所以很难用传统的重难点来区分本课的内容。

两宋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宋代城市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及其丰富,城市的习俗多姿多彩,呈现出中国传统农业习俗在城市生活孕育之下的新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这在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中起到了总结和延伸拓展宋代社会风貌的作用。此时期的许多社会风尚都是值得后人赞叹或传诵的,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因此,此课在本册教材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分析:

对教材进行把握之后,我又开始研究我的授课群体,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有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自己的思想及特有的观点;但是,刚刚迈入初中的他们,知识结构还很零散,分析、整理、概括的能力还不强,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注意设问的角度和深度,要注意引导其分析,帮助其整理,鼓励其概括,以期达到教学目的;同时,虽然他们对历史学习有着一定的距离感,在历史课堂的学习上容易僵化学习内容,如何搭建一个文史结合的平台,创设教学情境,充分挖掘和锻炼他们的诗文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他们与历史的距离就成为了教学活动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了。

教学理念:

首先,遵循以学生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其次,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引申思考能力,赞赏学生细致的观察及独特性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

第三,启发学生用辨证的、全面的、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赞扬学生有个性的发言。

第四,依托教材,以历史知识做为骨架,宋代诗词充盈血肉,将历史内容栩栩如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幽雅的配乐诗词中感悟历史的本来面貌,体味其中的历史韵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宋代社会生活的大概风貌,如: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六方面的特点。

②.通过用宋代诗词讲解历史内容,培养学生诗歌欣赏、朗读及学科内容整合的能力;

③.通过展示宋代的服饰、饮食、家具等图片,培养学生从图片中提取相关信息的能力;

④.通过引导学生探讨历史生活风貌与历史政治背景的联系,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问题实质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查阅课外资料,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上教师以宋代诗词做引导,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方面逐一感悟宋代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六个版块的成就。让学生在鉴赏图片、品读诗词中探寻宋代社会历史现象的本质,在感悟历史精彩中回味生活、升华情感。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尤其是引导学生讨论民族节庆的继承与发展问题,加深学生与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亲和力,培养民族自豪感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分析:

1、重点:宋代的过春节习俗及其风俗沿袭以及传统节日的继承和发扬。

突破策略:

通过对王安石《元日》这一诗词内容的分析及古今习俗的对比中感悟风俗习惯的沿袭;

通过海外华人过春节及汹涌的春运浪潮的图片观察中,引导学生分析春节在众多传统节日中

的特有魅力,在与西洋节日,如圣诞节的过节气氛比较中,引导学生分析春节对于中国人的

特殊含义及其重要性,从而共同探究节日的传承途径。

2、难点:宋代市民阶层的成员组成及壮大后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突破策略:

布置学生在课前对“宋代市民”这一阶层的成员组成进行课前查找,在讲授完宋代缤纷

的物质文明后,引导学生对宋代市民阶层的经济条件、政治地位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这一阶

层的发展、壮大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即促进了宋代人精神文明的发展及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

有着重大影响的结论。

教学方法:

宋代人的社会风貌包括衣食住行、娱乐、节日六个版块,其中许多技艺、风俗影响至今,

在感悟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学生对此内容并不生疏,反而兴趣盎然,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

从学生感兴趣和熟知的宋代诗词入手,注重文史结合,注重教学情景的设置和学生的参与性。

情调情感教学法。

同时,还采用的教学方法就是以建构主义为依托,采用分组、探究、协作的学习方式,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还采用了问题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我请大家猜个谜语: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曾经存在过这样

一个时期:它拥有中国历史上彪炳史册的三大发明;婉约豪放的诗词文韵;精忠报国的

岳家军、杨家将;当铁蹄踏处、繁华落尽之时,留给后人的是无价的文明瑰宝与无限的

情感遐思。哪位同学能告诉我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朝代?

生:宋代。

师:非常正确。宋代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经历了北宋、南宋两个阶段,历时共

320年。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双登峰造极之时的两宋时期,市民社会的日常生活也

悄然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为后人展示了一幅生动、鲜活的历史生活长卷。今天我

们将共同欣赏《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师:那么,你认为一幅较为完整的生活长卷都应包括哪些精彩内容呢?

生:衣食住行、娱乐场所、节日。

师:大家说的很全面。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以一种新的方式——从宋代文人的诗词中逐步

感受宋代人的生活气息。因此,我希望在每一环节的学习中都能有同学生动、富有感情

地将这些诗词当场朗诵出来。可以吗?

的特点及变化的原因。词人在《临江仙》中有这样的描述,谁来试试?

生:《临江仙》北宋晏几道:记得小苹初见,两重心字罗衣。琵琶弦上说相思。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师:谢谢你,韵味很足,诗意很美。那么谁能告诉我前两句词是什么意思呢?

生:前两句词让小萍的形象跃然紙上,她身穿用轻薄的绫罗作的衣服,上面绣着两个重叠在

一起的心。

师:两个重叠在一起的心有什么寓意吗?

生:此处既是对衣服纹饰的描写,同时也暗示了词人与小萍初次相见就心心相印。

师:非常好,这就是从服饰的细节中审美的一个例子。那么,宋代各阶层的服饰都有何特点,

出现变化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就请我们带着疑问从老师出示的三组图片中找寻答案。我们先看看统治者的服饰。教师出示第一组图片。

生:统治者服饰:崇尚简朴→盛行奢侈;

师: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劳动者服饰,请认真观看第二组图片:

生:可从服饰上区别职业,多为小袖狭身的短衣,受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

师:欣赏了宋服的精致、华美,让人难忘,其实,宋代的服饰习俗中还存在着一种另类的美,

也可以说是畸形的美,你知道是什么吗?

生:缠足

师:接下来让我们放飞思绪,看第一个问题:缠足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在你的身边有没有

受过“三寸金莲”影响的那一代人?“缠足”对她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吗?

生:缠足是将脚变细变小,这一陋习,一方面是对妇女身体的一种伤害,严重影响了妇女生

理发展和行动自由,给妇女造成终身祸患。另一方面是精神上的摧残,大脚妇女会受到 旁人的唾弃。

师:第二个问题:我们看到,缠足不仅不美,反而是一种陋习,那么,为什么这种畸形的美

却能够在封建社会中流传千年呢,其存在的根源是什么呢?

生:为维护封建统治而存在的封建思想,体现了男女地位的不平等。

师:今天,这种“另类美”已不复存在,原因是什么呢? 生:人人平等、民主了,自然才是美。

师:是的,美的体现不应只在外表,更重要的是内在的修养、学识。 师:其实,宋代文人除了在词中有对服饰的细节描绘,也有专以食品为

题材的诗,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宋诗中欣赏宋代的饮食。《食猪肉》就是这样一首非常典型的诗作,谁来大声的朗读它呢?

生:《食猪肉》苏轼: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

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师:朗诵的不错,很大气。苏东坡非常准确地把握住了贫富者对待猪肉怎样的态度? 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师:诗中还提及了煮猪肉的诀窍,是什么呢?

生: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师:精确地抓住了这些特点之后,苏轼为宋代城市中的市民阶层提供了一道可口的佳肴。你

知道这道菜的名字吗?

生:东坡肉

师:除此之外,宋代的饮食中还有哪些特点呢?主食与肉食分别是什么呢?

生:主食——北方以包子等面食为主,南方以稻米为主;南北方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肉食

——北宋羊肉为多,南方吃鱼多。

师:除了食品,我们看到苏轼在诗中还有过这样的记载:“试烹一盏精神爽,好物元来不须

多。”你知道他所指的是宋代哪种最为畅销的饮品吗?

生:茶。

师:茶,作为一种饮品,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据你所知,宋

代的饮茶习俗都有哪些呢?

生:有士大夫的“斗茶”和百姓乔迁新居时的“献茶”。

师:饮茶习俗的盛行说明了宋代上至皇室贵族、下达平民百姓,饮茶活动都是十分频繁、活

跃的,时值今日,茶依然伴随在我们身边。同学们,当你喝茶的时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或者说心境?

生:解渴;和大人一起品茶的品质和茶香;静静的想心事;看茶艺表演;等等。

师:从同学们的感触中我们不难发现,今天,茶已经不仅仅是水的替代品。中国人在长期饮

茶的过程中,已经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那么,

你知道饮茶较有特色

的城市都有哪些吗?

生:好茶是斗出来的泉州;放下一切去喝茶的成都;慢条斯理挑茶香的杭州;喝茶听书两相

宜的长沙,等等。

师:看得出,茶文化已然在中国得以传承。希望今后,我们可以用自己特有的方式,将本地

文化与饮茶风尚完美结合,共同地将茶文化加以发扬。

师:欣赏了宋代的服饰、饮食,接下来我们还可以从宋词中一窥宋代的 住所特点。苏轼在词《鹧鸪天》中是这样叙述的,谁来朗读它呢?

生:《鹧鸪天》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

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师:这首词向我们展示的是什么样的风光?

生:秀美、清新的田园风光。

师:根据课前预习及老师所给的图片,你能分辨出以下图片中哪幅是乡村房屋,哪幅是城市

平民的房屋呢?请说明原因。

生:指出并描述特点:a.城市瓦房,农村茅屋。宋代农村百姓的住房比较简陋,多为低矮的

茅屋。城市平民的住房,平面多为长方形,屋顶覆盖瓦。

师:宋代的住所除了以上特点外,北宋秦观的词《浣溪沙》中还有这样的描述:

师:朗读: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淡烟流水画屏幽。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

雨细如愁,宝帘闲挂小银钩。

师:其中所描绘的是什么样的家庭才能居住的房屋呢?

生:贵族官僚的宅第。

师:这样的房屋还有什么特点呢?

生:相当豪华,前堂后寝,两侧还有耳房和偏院,私家园林规模宏大,有别墅性质。

师:除了住宅特点分明,我们再来看看已出土的宋代家具,这些都显示出宋代室内的家具布

置有了一定格局。

师:在感受宋代缤纷的物质文明中,我们已然欣赏了衣食住三方面,

接下来让我们从宋诗中体会宋代的通行。释道潜在《归宗道中》

有诗句描述曰:“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邸店指旅店),这

句诗说明了宋代通行的什么特点?

生:旅店业的兴旺,商贸活动频繁。

师:另外,宋代人出行的交通工具也是非常奇特的,依据教材,我们知道宋代的交通工具主

要是什么?

生:人们多用牛车,也有驴车。达官贵人出门乘轿,士大夫一般骑驴或骡子。

师:从两宋政权版图的观察中,你能分析出宋代缺马的原因吗?

生:北宋建立之初就与辽、西夏形成对峙局面,而辽、西夏控制的广大地区都是产马之地,

这就造成了北宋马匹来源困难,同时战乱也使宋代军用马匹量增多,民用自然短缺。到南宋时,马匹缺乏的情况就更加严重了。

师:从以上宋代的衣食住行中我们可以看出宋代社会物质文明的繁荣发

展,这同时也使得宋代人创造更加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你知道宋

代有哪些娱乐项目吗?就让我们大家跟随陆游的诗作去看一看吧。

生:朗读《三月二十一日作》南宋 陆游:蹴踘墙东一市哗,秋千楼外两旗斜。及时小雨放

桐叶,无赖余寒开楝花。

师:其中提到的蹴踘是什么体育用品呢?

生:足球。

师:在宋代,踢足球已经成为非常普及、

非常活跃的娱乐健身活动,但表演踢球也成了宋人

卖艺表演的项目。宋代的城市中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兼营业的场所。名字是什么呢? 生:瓦子。

师:瓦子的兴起,你知道是源于宋代哪一阶层的出现?

生:市民阶层。

师:你知道市民阶层都包括哪些人吗?

生:猜测。

师:在宋代,由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代的市民阶层,他们富裕闲暇的生活以及

审美趣味、生活情趣的不断变化促成了宋朝文化的高度繁荣。瓦子的兴起使发源于民间的百戏杂技得以充分的体现。其中,专供穷人卖艺赚钱的场所叫什么呢?

生:勾栏。

师:勾栏中都会有哪些表演呢?

生:说书、杂剧、戏曲、表演踢球等等。

师:提到说书,我们知道说书是民间的口头文学,它既能反映出宋代市民阶层的社会真实写

照,也可以看出民间艺术的流传。

师:下面我要考考你,你能从我们耳熟能详的古典名著作中列举有关政权并立的一例,指出

它的流传正是得益于说书艺术的流传吗?

生:明末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师:三国的故事经过说书艺人的讲解流传下来,到了明代,罗贯中在此基础上,结合《三国

志》的内容加以编撰。上个世纪,中国有一位说书大家将三国的故事通过广播媒体让更多的人了解了三国故事,你知道他是谁吗?

生:单田芳

师:在本世纪,又有一位说书大家将三国故事搬上了电视荧屏。他就是?

生:易中天

师:对、易中天的《品三国》。我们看到,不论是宋代的说书艺人,还是现代的说书大家,

他们都体现了一个共通点,就是都体现了说书魅力。你知道说书艺术的魅力是什么吗,? 生:形象生动、语言通俗易懂,感染力强;情节紧凑、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集集有悬念,环

环相扣。符合听众的欣赏口味。

师:现代的许多说书大家大多继承了单田芳老师的一句说书语: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

解。说书艺术的魅力使得说书艺术流传了千年,我们期待着后人能够将说书等其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发扬、传承。

师:除了勾栏中的卖艺表演,宋人在瓦子中其他的赚钱途径是什么呢?

生:摆摊位。如:卖饮食、药材、卖古玩、字画、剃头、减头、相面、算卦

师:这些都增添了瓦子的内容,也使瓦子变得更加热闹,瓦子的存在,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师:在宋代,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不仅体现在娱乐活动中,还体现在节

日的风俗习惯中。让我们从王安石的诗《元日》入手,从中找寻宋

代节日的特点吧。

生:《元日》北宋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

桃换旧符。”

师:诗中所提到的是宋代的什么节日?

生:春节(也称为元旦)

师:流传至今,春节和元旦变成了几个节日?

生:是两个节日。

师:因为我们继承的是节日,而不是日期。

师:在宋代已有的许多传统节日中,除了春节还有哪些呢?

生:春节(元旦)、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乞巧节(七夕)、中秋节、重阳节。

师:其中,

尤以春节的庆祝活动更为丰富。接下来,让我们找出诗中所反映的北宋过春节的

习俗,在你的家乡还保留这些风俗吗?

生: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家乡还有祭祀、吃年夜饭、给红包。

师:我们今天在体味这种习俗传承的时候,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

生:春节有着几千年的生命力,是中国最有凝聚力和传统魅力的一个节日。

师:从老师所给的图片资料中,同学们可以得出什么信息?从中你有哪些感悟呢?

生:许多海外游子即使无法回国,也要在当地庆祝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有人说春节有一种魔力,它饱含着一种浓浓的乡情与亲情,能够把他乡的亲人、游子带回亲人身旁,即便有千难阻隔,也丝毫牵拌不了他们回家的脚步。

师:这体现的正是中华民族的亲情团聚、血脉凝结,更是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承。然而,近年来,洋节受到了一部分中国人的热衷,你都知道哪些洋节?

生:情人节、感恩节、圣诞节,愚人节、父亲节、母亲节。

师:在这所有的西洋节日中,我觉得其实有些节日是我们可以拿来沿用的,比如说父亲节、母亲节,在中国,孝敬父母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然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似乎还没有把这两个节日单列出来。然而近年来,圣诞节的过节气氛甚至比过春节还浓,因此,有人认为:春节遭遇了边缘化,那么民族节庆要不要继承?或者说“洋节”和“传统节日”哪一个更应该值得庆贺?

生:传统节日。因为传统节日不仅蕴含传统习俗,还蕴涵中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几千年来的珍贵的文化宝藏。

师:好的,既然我们达成共识,接下来就让我们大家献计献策,谈谈民族节庆应该如何继承呢?让我们来大胆创新吧。(能不能全部拿来沿用?清明时上坟烧纸,过年时贴门神,如何继承,才能让春节随着时代的变迁,赋予它更多的形式,让更多的人去接受?)生:弃其精华、取其槽粕。一味地复古,呆板的保护,绝不是我们的最佳出路。在保留民族特色内核的基础上应该不断创新形式,创新载体。所以不是保护春节,而应该是发展春节。

师:现在在我们过节的时候,都有哪些不好的习俗?

生:大吃大喝、打麻将。

师:所以我们提倡怎样过春节?

生:节约、健康的,举办一些公益晚会等等。

师:用我们自己的方式将春节更好的传承下去,老师也有一个祝愿:希望有朝一日,春节能真正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即温情脉脉又轻松愉悦的节日,成为所有华人团结凝聚的精神纽带,成为中国人贡献给世界的沉甸甸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品牌。让我们共同祝愿,像图片中的这种场景在不久的将来不再是新闻图片,而是整个世界随处可见的平凡剪影。就让我们大家为春节走向世界、成为世界性的节日而努力吧,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响亮,希望我们可以把这个心愿落实到行动上。以上,我们学习了宋代的衣食住行、娱乐、节日等方面缤纷多彩的生活风貌,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宋代社会如此形态万千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经济的发展。

师:非常的准确。宋代社会在进步、经济在发展。虽然宋代的政权都是偏安一角,不是统一政权,但是与少数民族政权对峙并不等于动乱。在中国史学界的观点中认为:宋代是继唐朝后,民族大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时期。

教师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在令人赞叹的文人雅士精心描绘的诗词中,我们似乎仍旧无法忘怀那标识分明的服饰衣着;韵味深长的饮茶风尚;环境深幽的楼台庭院;四通八达的交通驿站;令人惊叹的瓦子艺术;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凡此种种,无不增添了宋代社会世俗生活的灵气与朝气。这份灵气与朝气指引后人,将前人的文化习俗加以发扬、传承。

作业:请你为春节的创造性保卫和发展,提出一条创新性建议。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三 )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利用<蜗牛爬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主要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通过<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全集)

人教新课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全集 旧州三小杨成忠 第一单元大数的认识 教材简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亿以内数的认识,数的产生,十进制计数法,亿以上数的认识,计算工具的认识,用计算器计算,数学活动“1亿有多大?”。 前面学习了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已经掌握了“个”、“十”、“百”、“千”这几个计数单位,并且能够正确地读、写完以内的数。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把计数单位扩展到“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因为在多位数中最常用的是亿以内的数,学生掌握了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后,比亿达的数的读写就可依此类推了。另外教材还介绍了数的产生、常见的计算工具及使用方法。 掌握大数的读、写法,数的大小比较和把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了解数的产生和世界上曾出现过的不同数字以及不同时期的计算工具,学会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培养数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万以内数,能比较熟练地掌握数的读法和写法以及大小比较,这样,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内容就比较容易。 2、亿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并不太平常,学生了解也并不太多,教学中应大量提供一些数据信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实际联系,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联系。 3、亿以内数的读写法和大小比较与万以内数类似,学习中教师适当加以引导,学生可凭借知识经验自学自悟。难点是大数的改写,教学中应让学生在自悟数位顺序表的基础上,通过交流讨论学习改写方法。 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大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的方法,会读、写大数,会比较数的大小。 2、掌握将大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方法,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大数的近似数。 3、了解数的产生、计算工具的发展,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过程与方法

141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 一、课题名称:《有理数的乘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有理 数 乘 法 法 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并初步理 解 有 理 数 乘 法 法 则 的合理性;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 猜测、验证等能力。 3、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教材给出的行程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三、 重点、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积的符号的确定、乘法运算律。积的符号 的确定,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已经熟悉正数及0的乘法运算,引入负数以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呢? (二)、创设教学情境: 1、教材如图 ( 1 ) 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 4 6 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这可以表示为 3分钟 蜗 牛应在 l 上点 O 左 边 6c m 处 (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2)×(+3)=+6 ① 这可以表示为 (-2)×(+3)=-6 ②

2、列式:为区分时间: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1)(+2)×(+3)=+6 (2)(-2)×(+3)=-6 (3)(+2)×(-3)=-6 (4)(-2)×(-3)=+6 3、观察上面四个式子,根据你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填空: 正数乘正数积为( )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 )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 )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 )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 ) 4、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例如:(-5)×(-3) 两数相乘 (-5)×(-3)=+( ) 同号得正 5×3=15 把绝对值相乘 所以 (-5)×(-3)=15 1 2)()2 1 ( )(2)()21 (2)()21 (=--+异号得负 =--+ 两数相乘 -+再如??????? 3分钟前蜗牛在l 上点O 左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 (-2)×(-3)=-6 ③ (4)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钟2c m 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 4 6 3分钟蜗牛应在l 上点O 右边6c m 处,这可以表示为 (3)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 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前它在什么位置? (-2)×(-3)=+6 ④

有理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4.1有理数的乘法(第一课时) 1.教材分析 1.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教材借助归纳验证的数学思想,结合学生已有知识,得出不同情况下两个有理数相乘的结果,进而归纳出两个有理数相乘的乘法法则。然后通过具体例子说明如何具体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接下来,从含有几个正数与负数相乘的具体实例出发,归纳出积的符号与各因数的符号的关系。同时,指出了“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是0,积为0”的规律。 1.2教材的重难点分析 1.2.1教学重点 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1.2.2教学难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2.教学目标分析 2.1知识与技能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并初步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合理性; 2.2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材给出的气温变化问题,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并反作用于实践。 3.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小学本已学过正数与零的乘法运算,在中学已引进了负有理数以及学过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之后进行的。因此,在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学生会比较容易找出规律,对于几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乘,学生也容易抓住其运算的两步骤,即先定符号,再将绝对值相乘。

附:板书设计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设计,一般有两类:一是列举简单事例,尽快给出法则,组织学生用较多的是练习法则、背法则,以求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法则;另一类是让学生体验法则的探索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前一类可能会取得较好的近期效果,但只注重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和发展;后者不仅重视了学生思维能力及素质的培养,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数学设计采用的是较为适中的方法,没有教材中引入的那么繁琐,但同时兼顾了上述两类设计的优点。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在性质上属于定义教学,看似容易,但实际上却是难教又难学。半课例采用的是让学生观察、实践、合作探讨、发现的探索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数学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如何归纳和总结。 “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教学中,必须解决的3个难点是:如何自然地引入带有负数的乘法;怎样体现负负得正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怎样说明有理数与1和0相乘的结果。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运用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比赛和个人抢答,既培养了合作精神,又增强了竞争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应用技能,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 引入部分 有理数乘法两步骤 有理数相乘的法则 练习处

有理数的乘法1教案

1.4.1有理数的乘法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一章第四节《有理数的乘除法》,见课本P28.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我们仍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 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学手段 制作幻灯片,采用多媒体的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六、教学方法 注意创设问题情景,选择“情景---探索---发现”的教学模式,通过直观教学,借助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以“自主参与,勇于探索,合作交流”的探索式学法为主,从而达到提高学习能力的目的。 七、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法,接下来就应该学习有理数的乘除法.同学们先看下面的问题(出示蜗牛爬的动画幻灯片) 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 2、学生探索、归纳法则 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活动,进行乘法法则的探索。 (1)教师出示蜗牛在数轴上运动的问题,让学生理解。 蜗牛现在的位置在点O,规定向右的方向为正,向左的方向为负;现在时间后为正,现在时间前为负. a.+ 2 ×(+3) +2看作向右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结果:3分钟后的位置 +2 ×(+3)= b. -2 ×(+3) -2看作向左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后。 结果:3分钟后的位置 -2 ×(+3)= c. +2 ×(-3) +2看作向右运动的速度,×(-3)看作运动3分钟前. 结果:3分钟前的位置

有理数乘法的教学设计(人教版)

“有理数乘法”教学设计 内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4.1《有理数乘法》的第一课时,课型:新授。授课人:张光柱 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会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计算,初步体会有理数乘法分类及法则的合理性。 2.在经历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归纳、概括,得出有理数乘法的规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归纳法在数学中的应用。 3.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有理数乘法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获得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对正数与负数相乘及法则、负数与负数相乘及法则的理解。 教学方法:直观教学发现法和启发诱导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 问题1: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可以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你能举几个例子吗?(预设学生可能举例:在某点的东边50米,西边80米,或上升50米,下降80米等,但以某时刻为基础,与时间有关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学生可能想不到,需要教师引导。例某时刻5分钟前,5分钟后。)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使学生回顾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方法,及正负数可理解成现实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为推导有理数乘法法则打下基础。 问题2:小学已经学过正数与正数的乘法、正数与零的乘法,哪引入负数之后,怎样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有几种情况? (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展示交流。) 教师的引导学生从数分为正数、零、负数的角度去考虑,点拨学生的展示情况,最后得出结论。(1)正数乘以正数;(2)正数乘以负数;(3)负数乘以正数;(4)负数乘以负数;(5)零乘以一个数;(6)一个数乘以零。 设计意图:数按正数、零、负数进行分类,体现分类的合理性,并向学生渗透分类讨论思想,有利于学生探究有理数乘法法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如图1)一只蜗牛沿直线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在l 上的点O 。规定:区分方向与时间,向左为负,向右为正.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1.正数乘以正数 问题3:(如图2)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钟后它在什么位置? 思考:(1)请你结合数轴,用数学式子表示上面的关系吗? 如图 1 2 2 6 4 l 如图2 l O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分数乘法,位置与方向,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其中分数乘法和除法,圆,百分数等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而两个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则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在数与代数方面,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教材是安排扇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从我班学生整体看来,学生的基础比较薄弱,学生间的学习差距较大,我班学习优秀、反应灵活的学生有,但个别学生仍存在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自主学习的情况。教学中我也发现有些学生在数学上有困难,不过学习还是很努力的。因此,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将继续放在改变学生的学习习惯上,并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促使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为后面的总复习打下结实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理解圆周率的意义,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与面积公式,能正确地计算圆的周长与面积。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思想。 7、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全科医学临床病例教学教案

全科医学临床病例教学教案 要求:针对主诉为“腰痛半月”得就诊患者进行全科医学临床诊治, 设计带教教学教案 一.病例教学目标 1.运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执业技能进行全科医疗得规范接诊及综合评估; 2.建立全科医学临床思维,分析腰痛得诊断思路及鉴别诊断; 3.针对主诉,运用全科医学思维展开病史询问、临床体格检查,做出正确、合理得处置意见,通过考评成员点评,拓展临床思维,提高业务技能。 二.教学设计 1.如何运用全科医学得理念及基本技能进行规范接诊及评估? 2.综合运用全科医学得临床思维方法进行针对腰痛得问诊思路与体格检查; 3.运用全科医学得临床决策对该患者进行进一步得临床指导,确定处置方案; 4.怎样运用全科医学疾病得管理方法进行多系统疾病得随访及指导? 5.结合本病例,怎样拓展全科医师得临床思维与技能? 三.病例分析 1.运用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及执业技能运用全科医疗得规范接诊及综合评估 带教教师运用全科医学以病人为中心得理念及基本技能指导规范接诊及全面评估(包括临床、心理、社会因素得评估);受教医师针对主诉收集补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操作训练,同时进行初期评估;由考评者补充、纠正受教医师得遗漏、不规范操作行为并进行综合评估分析。 (1)运用全科医学得理念与规范接诊方法询问病史、进行评估首先建立良好得沟通方式,取得患者得信任

病史询问:运用以人为中心得全科医学理念,用关切、理解得态度与方式进行病史询问; 补充现病史:从腰痛得常见症状为切入点,询问患者腰痛得情况、与鉴别诊断相关得伴随症状及整体情况; 既往病史:追问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及服药与控制情况,重点追问有无外伤史,外伤时间、处置方式、效果。 个人及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工作性质。有无吸烟、喝酒嗜好。 家庭及子女情况。 心理因素:进入患者得内心世界,进一步了解心理因素;情感状态,情绪、兴趣、爱好,睡眠质量。 环境因素:生活环境、工作环境。 (2)运用全科医学得技能进一步规范查体评估 系统体格检查:注意全身系统检查,包括一般检查、头颅、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肺腹部、关节四肢、神经系统等得检查;重点规范进行脊柱四肢、神经系统检查,心肺听诊。该过程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左右,不宜过短,也不能过长。 2.综合应用全科医学得临床思维进行该患者得诊断分析 带教教师指导启发受教医师提出临床问题,提示该患者以腰痛为主要症状,强调运用全科医学综合临床思维,以常见症状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再由指导教师进行讨论、分析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经带教教师指导并进行分析纠正,同时指导受教医师如何对多系统临床问题进行分析。 (1)在病例分析中首先请受教医师分析病史特点,列出诊断与诊断依据; (2)鉴别诊断:结合教材、教学与文献资料,指导受教医师进行讨论,分析腰痛得鉴别诊断与依据,从患者得临床表现特点中,首先分析最可能得病

新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精编版)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教学案 同庆初中教学设计 (导学模式)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第一章勾股定理 §1.1 探索勾股定理(一) 教学目标: 1、经历用数格子的办法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合情推力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2、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边之间的数量关系,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和简单的推理的意识及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勾股定理的由来,并能用它来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难点:勾股定理的发现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入课题 出示投影1 (章前的图文 p1)教师道白: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贡献,并结合课本p5谈一谈,讲述我国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国家之一,介绍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数学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贡献。 出示投影2 (书中的P2 图1—2)并回答: 1、观察图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正方形B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个小方格,即A的面积为______个单位。 2、你是怎样得出上面的结果的?在学生交流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直接发问: 3、图1—2中,A,B,C 之间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学生交流后形成共识,教师板书,A+B=C,接着提出图1—1中的A.B,C 的关系呢? 二、做一做 出示投影3(书中P3图1—4)提问: 1、图1—3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2、图1—4中,A,B,C 之间有什么关系?

以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的正方形面积。 三、议一议 1、图1—1、1— 2、1— 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边长表示正方形的面积吗? 2、你能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之间的关系吗? 在同学的交流基础上,老师板书: 直角三角形边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就是著名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说: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为a,b,斜边为c 那么2 2c 2 a= + b 我国古代称直角三角形的较短的直角边为勾,较长的为股,斜边为弦,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来。 3、分别以5厘米和12厘米为直角边做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并测量斜边的长度(学生测量后回答斜边长为13)请大家想一想(2)中的规律,对这个三角形仍然成立吗?(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想一想 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电视机,指的是屏幕的长吗?只的是屏幕的款吗?那他指什么呢? 五、巩固练习 1、错例辨析: △ABC的两边为3和4,求第三边 解:由于三角形的两边为3、4 所以它的第三边的c应满足2 24 2 c=25 = 3+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题,首先应具备直角三角形这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可本题 △ABC并未说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没有依据。 (2)若告诉△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边C也不一定是满足2 2 2c a= +,题目中并为 b 交待C 是斜边 综上所述这个题目条件不足,第三边无法求得。 2、练习P7 §1.1 1 六、作业 课本P7 §1.1 2、3、4 §1.1 探索勾股定理(二) 教学目标: 1.经历运用拼图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是正确的过程,在数学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交流的习惯。 2.掌握勾股定理和他的简单应用 重点难点: 重点:能熟练运用拼图的方法证明勾股定理 难点:用面积证勾股定理 教学过程

141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的: 1.知识与技能 体会有理数乘法的实际意义;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法则和乘法法则,灵活地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有理数乘法的推导过程,用分类讨论的思想归纳出两数相乘的法则,感悟中、小学数学中的乘法运算的重要区别。 通过体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感悟和归纳出进行乘法运算的一般步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类比和分类的思想归纳乘法法则,发展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学重点: 应用法则正确地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两负数相乘,积的符号为正。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和减法运算,今天,我们开始研究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问题一:有理数包括哪些数? 回答:有理数包括正整数、正分数、负整数、负分数和零. 问题二:小学已经学过的乘法运算,属于有理数中哪些数的运算? 回答:属于正有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或答:属于正整数、正分数和零的乘法运算. 计算下列各题; 以上这些题,都是对正有理数与正有理数、正有理数与零、零与零的乘法,方法与小学学过的相同,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有理数的乘法运算,重点就是要解决引入负有理数之后,怎样进行乘法运算的问题. 二、新课 我们以蜗牛爬行距离为例,为区分方向,我们规定:向左为负,向右为正,为区分时间,我们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如图,一只蜗牛沿直线l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在l上的点O。

1.正数与正数相乘 问题一: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讲解:3分后蜗牛应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表示为 (+2)×(+3)=+6 答:结果向东运动了6米. 2.负数与正数相乘 问题二: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左爬行,3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讲解:3分后蜗牛应在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表示为 (-2)×(+3)=(-6) 3.正数与负数相乘 问题三: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的速度向右爬行,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 处,这可以表示为6cm上点O左边讲解:3分后蜗牛应为l6 3)=--(+2)×( 4.负数与负数相乘3分前它在什么位置?的速度向左爬行,问题四:如果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讲解:3分前蜗牛应为l上点O右边6cm处,这可以表示为 (-2)×(-3)=+6 5.零与任何数相乘或任何数与零相乘 问题五:原地不动或运动了零次,结果是什么? 答:结果都是仍在原处,即结果都是零,若用式子表达: 0×3=0;0×(-3)=0;2×0=0;(-2)×0=0. 综合上述五个问题得出: (1)(+2)×(+3)=+6; (2)(-2)×(+3)=-6;

【最新】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知识结构图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新知识点:

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 2、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 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 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 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要求: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 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建议: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 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 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 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部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 第一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精品

《有理数的乘法》教学设计--精品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基本要求: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 教材的前后联系: 有理数的乘法是继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之后的又一种运算。学习有理数的乘法为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除法、乘方及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有理数乘法的意义和法则,能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观察、分析、操作概括等活动,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化归及分类讨论思想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 三 )教学重点:会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乘法的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及运用. 二、学情分析 针对刚迈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现有的认知水平, 为了更形象、直观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教学效率,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及时反馈相关信息。我采用“情境——探究——概括——应用——拓展”的教学模式,营造可探索的环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掌握规律,主动地获取新知识.利用<蜗牛爬行>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它符合教学论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有利于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新知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系统的规划, 主要设计以下六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通过<蜗牛爬行>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设置了4个问题,这充分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兴趣.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有密切联系,使数学学习发生在真实的世界和背景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参与程度,同时为学生研究乘法法则创设探索的情境。

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单元 负数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 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教学指导】 1.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负数的认识。 负数的出现,是生活中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需要。教学时,教师应通过丰富多彩的生活实例,特别是学生感兴趣的一些素材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出现负数的必要性,并通过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对比,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在引入负数以后,教师要鼓励学生举出生活中用正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的实际例子,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并通过大量的事例加深对负数的认识,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把握好教学要求。 对负数的教学要把握好要求,作为中学进一步学习有理数的过渡,小学阶段只要求学生初步认识负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负数的意义,初步建立负数的概念。这里不出现正负数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什么样的数是正数,什么样的数是负数,只要求学生能辨认正负数。关于数轴的认识,这里还没有出现严格的数学定义,而是描述性的定义,只是让学生借助已有的在直线上表示正数和0的经验,迁移类推到负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正数、0和负数所对应的点。 3.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创设了开放性的思维空间,在解决问题时应着眼于让学生自主地理解数学信息、寻找解题思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答案,对于学生有道理的阐述,教师要积极鼓励,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逐步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内驱力。 【课时安排】 建议共分3课时: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全科医学概论》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况(Course Overview) 课程名称:全科医学概论 Course: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 课程编号: 03137 适用学生:临床医学专业 Course Number:03137 Designed for: clinical medicine 学分:2 总学时:34 Credit: 2 Class hour: 34 预修课程:社区保健及护理实验学时:0 Preparatory Courses: Community Health Care Experiment hour: 0 二、课程简介(Course Descriptions) 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医学专业学科。《全科医学概论》主要介绍了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Course Content and Arrangement)

oks) 1.推荐教材: 《全科医学概论》第4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Recommended Teaching Materials: 《Introduction to General Practice》,4th Ed,People′s Medical Publishing House. 2.参考书目: ①励建安主编.康复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②季建林主编.医学心理学第4版[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Reference Books: ①Li jiana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M].Beijing:Science Press,2002. ②Ji jianlin Medical Psychology 4th Ed [M].shanghai:Fudan University Publishing House,20 05. 五、考核与评价方式(Course Evaluation)

新版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不进位)以及整十数乘整十数的口算过程,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 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探究算法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合理选择不同的估算方法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口算练习。 出示口算卡片: 1×10= 3×32= 5×11= 2×20= 30×3= 6×20= 学生计算,汇报交流。(选择几题请学生说一说是怎么口算的) 2.导入新课:刚才我们计算的是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同学们都算得很棒,今天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探究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1。 (1)出示教材第1页例1。 引导: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 让学生说说从情境图上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2)探究算法。 提问:如何算出10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全班交流。(结合情境图中右下角的菜椒摆放特点来说) ①先算9盒,再加1盒。 12×9=108(个) 108+12=120(个) ②横看,先算2盒,再算5个这么多。 12×2=24(个) 24×5=120(个) ③竖看,先算5盒,再算2个这么多。 12×5=60(个) 60×2=120(个) ④把算式看成12个十,十个十是一百,二个十是二十,合起来是120。 ⑤想:把乘法算式看成12个十,那就可以先写12,再在后面添上1个0。

公开课《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 猜测的能力 2、会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 3、了解有理数的倒数定义,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二、教学重点: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三、教学难点:积的符号的确定 四、教学时数: 1 五、教学过程 讲授新课 问题:如图 1.4-1,一只蜗牛沿直线L 爬行,它现在的位置恰好是L 上的点O,求:(1)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 3 分后它在什么位置? (2)若蜗牛一直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 3 分后它在什么位置?(3)若蜗牛一直以每分2cm 的速度向右爬行,3 分前它在什么位置?(4)若 蜗牛一直以每分 2cm 的速度向左爬行, 3 分前它在什么位置?规定:向左 为负,向右为正,同样规定:现在前为负,现在后为正。 学生回答:( 1) 3 分钟后蜗牛应在 O 点的右边 6cm 处。可以表示为: (+2) ×(+ 3)=+ 6 (2) 3分钟后蜗牛应在O 点的左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 ×(+ 3)=- 6 (3) 3分钟前蜗牛应在O 点的左边6cm处。可以表示为:(+ 2) ×(-3)=- 6 (4) 3分钟前蜗牛应在O 点的右边6cm处。可以表示为:(-2) ×(-3)=+ 6 : 请学生观察下列式子 (1)(+2)×(+3)=+6 (2)(-2) ×(+3) =-6 (3)(+2) ×(-3) =-6 (4)(-2) ×(-3) =+6 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根据对有理数乘法的思考,总结填空: 正乘乘正数积为正数 负数乘正数积为负数 正数乘负数积为负数 负数乘负数积为正数 乘积的绝对值等于各乘数绝对值的积 问题:当一个因数为0时,积是多少?学生回答:积为0 师生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 0 相乘,都得 0。 注意: 1、上面的法则是对于只有两个因子相乘而言的。做乘法的步骤是:先确定 积的符号,个因子相乘而言的。 2、做乘法的步骤是:先确定积的符号,再确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精编详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含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课时小数乘整数 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例2及练习一第1、2、3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学会转化。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算理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 教学方法:迁移类推,引导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 (生回答自己喜欢的运动……) 2.导入:是啊,多参加户外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老师也经常参加户外运动,放风筝就是我的最爱。下课咱们一起去放风筝好吗?3.提问:但放风筝之前要先去买风筝,咱们就先去买几只风筝吧!(展示教材第2页例l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图中小明他们想买3个3.5元的风筝需要多少钱?你会列式吗? 指学生回答:3.5×3,教师板书:3.5×3。

4.探索:观察这一道算式,它与我们以前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生观察后回答:这道算式的因数有小数。 5.揭题:以前我们学习的乘法都是整数乘整数,今天的算式中却出现了小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小数乘整数。(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 二、互动新授 1.初步探究竖式计算的方法。 (1)引导学生准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师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参与讨论的情况。)(2)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指名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叙述板书,学生可能想出下面几种不同的方法: 方法1: 连加。展示:3.5+3.5+3.5=10.5(元)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3.5×3就表示3个3.5相加,所以可以用乘法计算。(师板书意义)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3元×3=9元,5角×3=1元5角,9元+1元5角=10元5角,即3.5×3=10.5(元)。 方法3:把3.5元看作35角,则35角×3=105角=10.5元。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最新精编版)

新版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XXX学校教学设计 (高效课堂模式教案定稿) 教案说明:本教案严格按照高效课堂模式进行编写,同时注重了培优辅差及学困生的转化,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案环节齐全、内容详细, 可以A4纸直接打印。 学科:; 任课班级:; 任课教师:; 年月日 谨慎下载。 个人说明:本教案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望广大网友

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 第一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笔算连加、连减的方法,能正确地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算式。 2、通过情境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算理 教具准备:情境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8+9+5 7+3+6 19-6-7 17-9-5 2、用竖式计算 19+27 90-25 二、学习新知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让我们先来看一副图,谁能来说一说画面中说了些什么?你说的真好,瞧,小朋友们正在折纸船比赛,小红折了19只,小紫折了27只,小兰折了26只。根据这些信息你想到哪些数学问题? 由学生独立计算一步计算的笔算。

这有个问题要我们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船?这怎么算呢? 28+34+23 2、探索新知 三个数字连加,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谁来说一说,你打算怎么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并指导笔算书写格式。 比较两种方法,你发现了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计算?用你喜欢的方法让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3、试一试 出示试一试: 90-25-28= 如果要笔算,怎样计算?让我们来试一试。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2、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指名回答,集体评议。 3、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连加、连减运算的计算顺序,是按从左向右的顺序进行计算的。连续竖式比两步竖式更简便。还要注意数位要对齐,还要看清运算符号,以及进位加法的进位以及退位减法的退位问题。 第二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与方向(一),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复式统计表,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年、月、日,小数的初步认识,数学广角和总复习。 二、教学目标 1、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4、了解不同形式的复式统计表,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5、认识面积的含义,能用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会用公式正确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并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6、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各月以及全年的天数;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7、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8、了解数学广角,学会解决搭配问题,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位置与方向,除数是一位数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年、月、日。 教学难点:位置的确认,计算的算理,时间的计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