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应急通信技术支撑体系将更加健全

应急通信技术支撑体系将更加健全

应急通信技术支撑体系将更加健全
应急通信技术支撑体系将更加健全

应急通信技术支撑体系将更加健全

应急通信技术支撑体系将更加健全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规划设计研究所李政

-5-29 10:51:37来源:《世界电信》第1-2期近年来。在国内应急通信需求的不断驱动下,中国应急通信技术发展日趋规范化,未来前景光明,经过政府有意加强产业链引导、行业组织积极做好标准制定工作、企业热情参与技术研发制造等现象,应急通信技术将迎来一个百花齐放的健康发展期。

应急通信迎来快速发展期

近年来,随着突发事件不断增多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愿望不断加强,应急管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应急通信作为应急处理的中枢神经系统,自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关注,借此背景,应急通信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期。政府通信主管部门加强引导应急通信产业链,在重大应急通信技术的研发中给予资金支持,推动应急通信标准化建设,同时推动通信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应急通信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

卫星通信技术在应急通信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由于突发事件发生后,现场的公众通信网往往失效,现场环

境混乱复杂,要想在短时间内与外界取得联系,卫星通信必不可缺。卫星通信具有覆盖广、对地形地貌和距离因素不敏感、组网快速、抗灾能力强等优势,在汶川地震等特大自然灾害救援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可是考虑到卫星通信系统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很高,中国一直以来发展较为缓慢,应急通信中使用的主要是窄带VSAT系统和国外卫星移动通信系统。

在国家财政的支持下,新型的宽带VSAT卫星通信系统已在建设中,该系统建有2个主站、29个固定站、100余个移动站,系统建成后将取代旧的窄带系统,为中国应急通信提供带宽更宽、覆盖更广、技术体制更新、可扩展能力更强的专用卫星通信系统。通信运营企业在网络建设中增加了卫星传输的备份,例如中国移动在全国受灾多发地建设的超级基站全部采用了有线传输和卫星传输相结合的方式,保证地面传输线路在受损中断后,能自动及时切换至卫星传输通道,从而保证通信业务的不中断。同时,通信运营企业有意识增加了静中通、动中通卫星通信车及卫星移动通信终端的配置,保证突发事件发生后卫星通信能够迅速、全方位地发挥通信保障作用。

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近期也在推进固定卫星通信系统支持应急通信的通用技术要求等标准制定工作,其中提出用于应急通信的卫星通信系统及设备应具有适应性、灵活性、扩展性、兼容

性、安全性、可靠性、可管理性等。能够预见,随着政府和企业对通信网络安全性和应急保障的日益重视,卫星通信作为应急中最有效、最灵活的通信手段,一定会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卫星通信相关的技术也会加快演进步伐,国内自主技术也会逐步跟上。

公众通信网的应急支撑能力格外受重视

长期以来,国内应急通信主要依赖机动通信装备和专用网络,在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很多部署,起到了有效的应急保障作用。然而,随着中国公众通信网(简称“公网”)日益庞大和完善,其自身拥有的应急能力逐渐被认识和挖掘,主要包括公网自身的抗毁性和公网应急呼叫优先服务,前者是指在公网建设过程中经过多路由、双节点、提高建设标准等来增强公网在突发事件中的生存能力,后者是指改造公网使之具备应急呼叫的能力,从而能够在网络拥塞情况下优先保证指挥调度的呼叫。

公网抗毁性建设中的典型例子就是超级基站,中国移动从开始全面建设超级基站,该基站不同于普通基站之处在于选址更加合理、支撑更加坚固、自带油机电源和卫星传输设备,在灾害发生造成有线传输或电源中断时,可自动倒换使用卫星传输或自身电源进行工作;其大规模的部署为中国移动构建起了一个独有的抗灾网,从而使得灾害发生后公众通信不中断成为一种可能。

随着电话的快速普及,一旦发生灾害,网络的瞬间话务量暴增常常导致拥塞,指挥调度人员也无法获得优先话路权,严重影响了指挥调度。为此,以美国GETS和WPS技术为参考,中国公网的应急呼叫优先服务被提上日程,当前通信运营企业已提出了对现网改造的一些技术方案,并在通信标准化协会的组织下制定相应的标准,一旦标准确定后,政府将推动企业升级改造现网,使之具备优先服务能力。

应急通信机动装备向小型化、便携化、国产化方向发展

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应急通信保障队伍立即行动,诸多大型车辆开往灾区,然而由于道路阻断,大部分车辆都不能进入,只能就地提供一些亲情电话服务。事实表明,在灾害发生后,重大型的设备难于进入现场,导致无法及时发挥作用,反而一些卫星电话、可搬用的VSAT站等能够迅速运入重灾区,发挥了作用。

基于这一背景,近年来应急通信装备配置中日益重视小型化和便携化,在通信能力和便携能力之间追求平衡,不再像以往一味追求大而全。随着技术的演进,应急通信装备制造企业顺应需求,加大了小型化的研发力度,比较明显的是近年来卫星天线、

微波终端、卫星通信终端的体积越来越小,甚至卫星通信终端的体积已接近普通手机的大小,为使用者带来了极大便利。

与此同时,国内通信设备制造企业逐渐加大了应急通信装备的研发投入,在卫星天线、定位设备、仪表等方面推出了部分国产设备,应急通信机动装备由国外设备一统天下的局面正逐渐被打破,国产化的趋势不但是市场的需要,也是国家安全的需要。

新技术应用于应急通信的步伐明显加快

信息通信技术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新技术、新业务层出不穷,其应用于应急通信的步伐也明显加快。中国3G牌照于 1月发放,开启了中国移动通信的3G时代,随之,政府部门组织研究机构开展了3G技术在应急通信中应用的相关论证,并组织研发基于中国自主技术TD—SCDMA的应急便携基站,该基站可配合自带卫星传输实现现场移动通信信号的快速覆盖,从而将3G 技术带来的技术革新引入应急通信。

另外,近年来空间通信技术取得了较快进展,中国自主研发的搭载基站、动中通系统、全向天线等已经成熟,搭载平台制造取得进展,热气球搭载已进行试验,而氦气艇也在加紧研制试验中。考虑到空间通信技术覆盖范围大、部署速度快、抗灾能力强

的特点,非常适合应急通信使用,因此相关企业近两年间积极进行试验,并推动建立标准,预计几年内可投入实际使用,届时中国应急通信保障将拥有一个重量级的新手段。随着云计算、物联网、自组织网、LTE等技术的发展,政府和企业也在积极推动这些新技术应用于应急通信,改变当前应急通信技术落后、手段有限的格局。

标准化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应急通信作为应急指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国家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中国庞大的通信网络和用户规模、突发的自然灾害和复杂的社会公共安全事件都对应急通信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5月,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成立了特设任务组ST3——应急通信,该任务组致力于为应急通信相关技术制定标准,主要侧重于应急通信相关的综合性、管理性和框架性的标准研究,包括政策支撑性标准、网络支撑性标准(即公网支持应急通信)和技术支撑性标准。国内相关通信研究机构、通信运营企业、通信制造企业、高校等多个单位参加该标准组,已经开展了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公众通信网优先呼叫技术要求、自组织网络支持应急通信、固定卫星通信系统支持应急通信的通用技术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