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浅谈佛教对中国的影响

佛教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佛教传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成为富有鲜明特色的重要宗教。

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相传于公元前六世纪由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创立,距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悉达多生于公元前565年,死于公元485年,活了大约八十岁,大致与我国的至圣先师孔子同时。因他是释迦族人,所以他的弟子又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为释迦的圣人。

佛教提倡的是爱心或慈悲、善行或净心,它关心伦理道德和精神的价值,它旨在发现和研究人们的内心世界:伦理的、精神的、和心理的世界。佛教是一种精神和心理的教义,它把人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一条要信仰和实践的道路。它指导人们如何去发展他们的道德和伦理品格、如何去训练和开发他的心、如何去获得智慧,以证得最高的真理──涅槃。它教导人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佛教最早是在汉代的时候传入中国的。当时,由于佛教刚传入,在社会上影响并不大。魏晋以降,佛教同中国固有文化因素结合起来,就在思想、文学、艺术乃至伦理道德、社会习俗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魏晋文学、唐代禅宗、梵呗与四声、诗律,梵语与字母、音律,从讲经、俗讲衍化出变文、语本小说等。佛学最终成了中国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中国原来关于天、自然、社会、人生的成套观点和体系,只是因为糅杂了从印度佛学中汲取的成分,方才取得了它后期特有的面貌。1

谈起佛教,就不得不说一个人,那就是玄奘。对玄奘最初的认识,是在小说中看到的前往西天取经的唐玄奘。一直以为玄奘就是一个虚构的人物,渐渐长大了,才知道原来历史上确有其人。玄奘在印度留学十五年,五印度八十国,玄奘身历其境的达七十五国,玄奘从印度带回了许多经论、佛像,回国后他日以继夜地译经,共译佛经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多万言。在翻译史上,

1王小甫范恩实宁永娟:《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高等教育出版社,第67页

玄奘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古往今来最伟大的翻译家。在中印文化交流史上,玄奘是一个最杰出的使者。2

讲起佛教,人们往往会想起素食。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都认为佛教出家人就必须戒荤吃素。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佛教信徒,都把吃素作为修行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戒律,而且把吃肉的和尚当做是佛门的败类,这样一来,吃素就变成了佛教信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有甚者,把韭菜、香菜、大蒜、葱、姜都列在荤菜的行列,连这些东西都要戒掉。但是,经过我查资料发现,戒荤吃素与佛教信仰一点关系也没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时候并没有订立必须戒荤吃素的戒律,只是由于“不杀生”的原则,而规定佛门弟子只能食用“三净肉”,而所谓的“三净肉”,就是别人屠宰的肉。意思就是佛门弟子可以吃肉,但是只能吃别人屠宰的肉。另外,佛教在中国传入的初期,佛教徒也是依然喝酒吃肉的,这点有确实的文献可以证明。可以说,素食是中国汉传佛教的特色。此外,佛教有三大派别,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和南传佛教。除了汉传佛教,另外两个派别也没有戒荤吃素的戒律。而中国汉传佛教素食传统的形成,由两方面组成,即当时佛教教义的内在要求和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佛教教义的内在要求可主要概括为四个方面:戒杀原则、慈悲原则、修行目的、轮回学说。戒杀原则,即不杀生。汉传佛教认为,吃肉是间接的杀生,因此为了达到不杀生的目的,就要戒荤吃素。我认为慈悲原则和戒杀原则意思差不多,就是认为万物皆有灵,不能杀生。中国汉传佛教认为,吃肉会灭了人的慈悲心,这是不利于修行的。而轮回学说则认为,众生生生死死,轮转不息。这世你为人,下世也许就是猪、狗之类的动物。你吃肉也许吃的就是你前世父母兄弟的肉,所以不忍食之。另外中国素食传统来自于很早就出现的“养、助、益、充”的饮食观念,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这在《黄帝内经》中有详细的记载。然后是历代的帝王都对素食极力的推行。甚至南北朝时期的梁武帝和北齐文宣帝发起了大规模得戒杀、断肉、食素运动。这些都促进了中国汉传佛教出家人特有的戒荤吃素传统,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了此后中国一千多年的佛教文化。当然,随着社会的进步,现如今很多和尚都只是挂着一个和尚的名而已,甚至把它当做是一种职业,因此他们上班了就做和尚,下班就有自己的生活,照样结婚生子,吃肉喝酒。面对这一现象,我也不知道该持哪一种态

2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上海人民出版社,第147页

度来看待,所能做的仅仅是觉得无奈。

我们中国的佛教是已经中国化了的佛教,因为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发生了冲突,所以不得不做些调整。这些冲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一、佛教的基本教义是无我、无常。认为人生是充满痛苦的,为了抛掉这种痛苦,就必须按照佛教教义,放弃世俗生活,进行修行。而中国的传统思想却不这样,这点可以从儒家思想中看出,儒家思想虽然也重天命,但更多的是“敬天命而尽人事”。二、在道德理想方面,佛教追求精神解脱,这是以放弃现实生活为代价的,而中国儒家所追求的是成为圣贤君子,而圣贤君子的道德修养是与齐家治国平天下联系起来。三、古印度的各种宗教都采取乞食的形式,他们认为要修行,就必须要对肉体进行苦行,而乞食正是一种很好的苦行方式。印度佛教当然也实行乞食的制度。但是乞食在中国社会很难被接受,因为中国社会提倡的是勤劳简朴,而乞食在他们看来无疑是好吃懒做的行为。四、佛教的修行要求修行者出家,这就意味着他必须放弃自己的亲人,这在我们中国的封建社会也是很难被接受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还是很渗透人心的。五、佛教徒出家修行脱离了世俗生活,除了礼拜佛陀外,对于世间其他一切位尊者,即使贵为天子,亲如父母,也不应对之行礼跪拜。这种做法,在及其重视“忠孝”的中国古代社会,也是相当不能被接受的。我们都知道,一种宗教文化传入于完全异质的民族,必然有一个渐进的、潜移默化的接受过程,佛教亦是如此。正是由于以上的背景,佛教渐渐被中国化为我们所熟知的佛教。

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哲学思想体系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后,不仅对道教、魏晋玄学、宋明理学产生了重要的渗透作用,而且在隋唐时期,构建了富有中国独特色彩的禅宗、天台宗、华严宗,一反印度佛教强烈的出世倾向,将出世与入世放在了不即不离的恰当位置。为中国士大夫阶级提供了平衡儒家“修齐治平”与道家“遁迹出世”的思想依据。同时,也为近代人生佛教,特别是“以出世心态行入世之道”准备了理论基础。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又表现在其对民众心理构成的规范方面。民众佛教是维持佛教在中国社会延续和弘传的真正基础。民众佛教以渗入国人民俗之中的佛教以及佛教的仪式、禁忌、节日等本身转化为民俗,规范了民众的心理构成,虽然并没有形成全民信教的局面,但是因为民俗的影响,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具有全民性的。佛教

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还表现在历代弘法者坚韧不拔、舍身求法的人格魅力对国人的感召力。佛教对于国人而言本是一种外来的宗教文化,因此,为了传入这种外来文化,很多弘法者可谓是鞠躬尽瘁,特别是我们家喻户哓的玄奘、法显等求法高僧,他们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地赴印度取经学法,并载誉而归。他们舍身求法的精神和过人毅力,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佛教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同时表现在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渗透和影响方面。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如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中的作品,在创作思路、手法上均受到了印度艺术,从而也间接地受到了希腊艺术的影响。另外,由于佛典的翻译和佛教的传播,使得汉语里出现了很多有关吧佛教的措辞,特别是譬喻文艺和传说故事,对中国的文学和史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佛教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中国化了的佛教已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产生于印度、尼泊尔一带。根据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断佛教传入中国内地最早的时间应在秦始皇时代。从古至今,佛教不仅影响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我国文学作品的创作和发展。佛教中的许多思想在我国文学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一、否定宿命论 佛教认为人有命运,但是不鼓励人听天由命,而是希望人开创命运。佛教主张诸法因缘而生,命运也是如此。坏的命运可以凭借着多做善事、进行忏悔而加以改变。因此命运并不是必然的不可更改的。再坏的命运也能透过自身道德和行为上的修行加以改造。同样地,好的命运如果不加以维护,也会失却堕落。在鲁迅的作品《祝福》中,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但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却是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的人物。她进行过自发的抗争。为了赎“罪”,她去土地庙里捐了门槛,是因为她希望土地庙的门槛能代替她遭受万人践踏,在来世改变自己现在的处境以获得的幸福。 二、顺其自然的思想 人生皆苦是佛教的一个重要思想,它相信地狱轮回,因果报应。人生是苦的,在现在人们可以通过修行提高自身的修养获得来生的幸福。但对于当下的苦难,则应当顺其自然。出家是看破红尘的话,那么涅槃则是最终的解脱。许地山《命命鸟》中的敏明和加陵通过涅槃以及生死轮回,最终实现了摆脱人生苦痛的愿望和理想。在佛教中,涅槃意味着生死相续,是佛教徒力求达到的一种不死不灭的最高理想境界。在我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更是有着凤凰涅槃的典故,意思是指历经艰险而后浴火重生。 三、丰富多样的佛教意象 佛经中涉及到大量的动物和植物形象,它们随着佛经的翻译而进人了中国文学的画廊,如《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就是来源佛经之中的神猴形象。佛经文学中的植物形象,也在佛教文化的东传过程中,渗透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层面。其中最典型的是莲花意象。周敦颐《爱莲说》中盛赞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直至今天,藏传佛教仍然被认为象征着最终的目标,即修成正果。

印度佛教对中国的影响——论文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摘要:佛教(Buddhism)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全名为佛陀教育,是释迦牟尼佛对九法界众生至善圆满的多元文化社会教育。由公元前6-前5世纪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所创。广泛流传于亚洲的许多国家。西汉末年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1]。传入中国后得到广泛的传播,在两晋南北朝时期达到鼎盛时期。佛教对中国的影响,不仅是其信徒众多,更表现在其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从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佛教的特点与思想以及佛教对中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做一个简要的概述。 1.中国佛教的来由与发展 佛教,它于公元前六世纪晚期产生于古印度,自汉代传入中国,至今已2000年两汉之际。中国佛教虽然与印度佛教有渊源和继承关系,但佛教传入中国后,就逐步结合中国社会历史的特点,接受着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和改造,然后才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展,并产生了大量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精神和新面貌,成为中国最重要的宗教之一。也成为中国文化思想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国佛教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汉代佛教。此期佛教刚传人中国,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道时期。 第二个时期是魏晋南北朝佛教。此期佛教被大量翻译,中国僧侣佛学论著纷纷问世,般若学出现了不同学派,民间信仰日益广泛和深入。此期,佛学受到了当时玄学的影响。所以,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佛玄时期。 第三个时期是隋唐佛教。此期,是佛教的全盛时期,也是它中国化的时期。这时期翻译过来的佛教典籍已极为丰富,随着政治的统一,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融合趋势的加强,佛教得到空前的发展,创立了不少新宗派。隋唐佛教的特点是系统性、宗派性。 第四个时期是宋元明清佛教。此期的佛教由盛转衰(主要指汉族地区),佛教与中土固有文化和民俗进一步融合,在民间信仰上树立了广泛而牢固的基础,但并无新的宗派产生,主要是禅宗还在流传,其次是净土宗。在理论方面也无创新,主要是证明佛教理论与正统的儒家思想不违背,提倡三教融为一体,表面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内容摘要:佛教对中国文化有着十分深刻和广泛的影响。佛教传来中国近两千年,思想体系发展演变成十多个派别,可谓是学术成果灿烂辉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以后,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上,经过“嫁接”生根、成长、产生了自己的独特结构,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宗派体系,呈现出可谓中国的气象和特质,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 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吸收与消纳,渐渐与中国文化融为一体,至隋唐之际,已大肆开花结果,其时中国文化与佛教文化面目,已无法再分,尤其在一般国民心中,佛教的观念,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的价值支柱,喻之为水乳交融,或骨肉连体,已不足以形容,简直就如灵魂与肉体一般,不可分离。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文化,在中国的发展始终受到儒、道为代表的高度发达的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正是在与儒、道的交融互动的过程中,最终形成了一种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化佛教。 一、佛教的传入 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可以沿着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了解到,公元前一世纪时,传入中亚和中国。其传入先是通过商人,以后又靠印度佛教士和中国皈依者。中国皈依者最为得力,他们在印度研习佛教,然后回国努力说服国内同胞信奉佛教,到6世纪时,中国南部也跟着信奉了。接着,佛教又从中国进一步向其他地方传播。 从两汉到魏晋南北朝,是汉传佛教的形成时期,佛教大约在两汉之际经由陆路和海路两条路传入中国内地,它主要分布于以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魏晋时期动荡的社会形势,玄学的兴盛,战乱频繁的社会形势促使广大民众希冀在求神拜佛中解脱苦难,加上佛教经典的大规模移译等,促成了佛教在中国发展的第一个高峰。在南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到隋唐时期融合佛教内部各派义学思想以及南北各地佛教各自的特点,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儒、道两家的综合融合,形成了隋唐中国佛教的繁荣局面,在五代两宋以后虽一度有所减弱以及在明清时期几经波折,时起时落,直到今天,现代中国佛教全面进入学术界,佛学研究成为现代学术成就最丰富的领域之一。胡适、冯友兰等将佛教纳入了中国哲学的范围,对佛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的拓展作出极大贡献。 二、佛教传入的原因 简单说来,佛教传入中国有五个主要原因:第一,是佛教发源地的推动,印度高僧梯山航海的传教热忱。第二,文化本来就是学来学去,有高度传染性的。西域人向印度学,中国人向西域学,接着又直接向印度学,佛教就像天马、葡萄、胡服骑射一样,传到中国来了。第三,张骞班超通西域,架起中印之间的桥梁,文化交流比较方便。第四,五胡南移,元魏入主北中国,更带进大批信佛的胡人,与汉人杂居。第五,秦汉以来,中国民族灵性上的需要,已非儒道两家所能供给。对于大家急须知道的生死问题,儒家不提答案,说“未知生,焉知死?”道家飞升的仙人都跌死了,吃仙丹的人,有一些人毒死了,不毒死的,还是逃不了寿终正寝。在大家失望的时候,佛教提出了前世前世现世来世的人生观,追根究底的因果关系,和不生不灭,西方极乐世界的希望,这种想象丰富,系统严密,仪式隆重的新宗教,正好填补了当时的思想真空,慰藉了正感苦闷的中国人。 三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在中国的学术成果辉煌,对中国思想文化起了重大的影响和作用。在文学方面,从对我国文学发展的影响来看: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经典,其中一部分本身就是雅典、瑰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佛教还为中国的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方法。《法华经》、《维摩诘经》、《百喻经》等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的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文学家的诗歌创作。再从佛教对我国文体变化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浅谈儒道佛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内容摘要:对于我国文化及其整个社会有着重大影响的主要有儒家、道家、佛家。人类文化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不可能完全割断。我们要汲取传统文化中一切有价值的精华来充实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也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现在有一种偏见,一提中国传统文化似乎只是儒家文化一家,完全抹煞了佛教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抹煞了佛教徒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其实魏晋南北朝以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已不再是纯粹的儒家文化,而是儒佛道三家汇合而成的文化形态。中国文化在悠悠五千的历史长河中得到了卓越的进步与完善,中国古典文学更是文人的智慧的体现,优秀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社会的常卓发展。 关键词:儒学;道学;佛学;文化;历史;影响 一、儒学 孔孟荀是主要代表人物,是作为诸子百家中的一派而出现的。西汉董仲舒批判吸收了先秦秦汉其余诸家学说,使儒学上升为国家意识形态,主要表现形式是经学。理学家出入佛老,返归六经,创建了宋明理学,主要表现形式即为理学从梁漱溟到杜维明,他们的时代课题是回应西方文化的挑战,复兴儒家文化传统,希望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乃至全球文明中继续发挥她应有的作用与影响。 中国的儒学已有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了,这对中国的文化和文学思想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由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倡导血亲人伦、现世事功、修身存养、道德理性,其中心思想是孝、仁、忠、信、礼、义、廉、耻,其核心是“仁”。儒家学说经历代统治者的推崇,以及孔子后学的发展和传承,使其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的修身、治国、平天下之理论贯穿于整个思想之中,万事以人为中心强调了人的主观动能性。儒家文化是中国的主流文化体系,它的目的是使人达到一种高度社会化的人格境界,这是通过“修齐治平”的过程实现的,最终达到“君子”、“圣人”的境界,儒家文化是包含了一套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规范在内的庞大的体系。 儒家的思想所传授的不外都是“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者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儒家经典不仅只是思想统治工具,同时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主体,儒家学说不止是在中国,在东南亚世界也是占有重要的地位。儒学和汉字、律令以及佛教一样,很早就传播到了周围的国家,并对那里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例如,在韩国和日本,伦理和礼仪大多都受到了儒家的仁、义、礼等观点的影响,到了至今都还是很明显的儒学的历史发展。 二、道学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它具有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这使得道教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古人所谓“杂而多端”。在包罗万象的文化体系中,神仙理论(或生死观)可以说是道教的核心内容。但在道教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对长生成仙或者说对解脱生死的看法是有所变化的。大体而言,可分为从汉魏时期重视肉体成仙到隋唐偏重精神解脱,再到宋元时期的性命双修理论。 道家哲学首先摆脱了儒家社会哲学的道路,直接从天道运行的原理侧面切入,开展了以自然义、中性义为主的"道"的哲学。天道运行有其自然而然的原理

佛教对中国语言的影响

佛教的流传,使佛语、佛典、佛偈大量渗入社会生活,并失去了佛教含义而具有了社会含义,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俗语、谚语和惯用语。 一、出自佛经 盲人摸象,出自《涅槃经》及《菩萨处胎经》,谓众盲人摸象,所言不一,即非全象。喻无明众生对事物认识往往囿于一孔之见,而不识全局。 水中捞月,出自《摩诃僧祗律》,谓群猴展转相连于井中捞取月影,终堕水中而月亮犹在。喻众生认幻象为实有,终堕生死苦海。 昙花一现,出自《长阿含经》:“如来时时出世,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作茧自缚,出自《楞伽经》:“妄想自缠,如蚕作茧,堕生死海。”“如蚕作茧,以妄想丝,自缠缠他。” 现身说法,出自《楞严经》:“我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 不二法门,出自《维摩诘经》:“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真实不虚,出自《般若心经》:“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五体投地,见《楞严经》:“阿难闻已,重复悲泪,五体投地,长跪合掌。”又见《观无量寿经》:“今向世尊五体投地,求哀忏悔。” 二、出自佛语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据说现代人说的“胡说八道”也源自佛教。古代中国人把西域来的传教僧人称为胡僧,胡僧到中国弘扬佛法,进述八正道。有人问:“胡僧今天讲什么经?”有的就回答:“胡僧今天讲八正道。”中国人听不懂外来语,说胡僧说八正道是:“胡说八道”。到今天我们理解到的“胡说八道”已不是胡僧话八正道了,而是信口开河,乱说一遍。 三、出自佛教故事 顽石点头,喻说理透彻,使悟性全无的人也心服。顽石即指无知觉的石头。全句应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生公指晋末义学高僧竺道生,他为鸠摩罗什的高足,悟解非凡。当时《涅槃经》只部分译出,传入南方,其中说除一阐提(断绝善根的人)外皆有佛性。道生则坚持认为“一阐提人皆得成佛”,遂被守旧者目为邪说,摈出僧团。道生因入今苏州虎丘山,传说他曾聚石为徒,讲《涅槃经》,说到一阐提有佛性,群石皆为点头(见《佛祖统纪》卷二十六、三十六)。现在虎丘山尚有“生公说法台”和“点头石”。以后全部《涅槃经》传到南京,其中果然说“一阐提人有佛性”,大众这才佩服他的卓越见识。于是顽石点头的传说便不径而走。后来以此形容说理透彻,使人不得不心服。 借花献佛,佛说法时,诸天散花。佛国净土也有昼夜雨花的祥瑞。释迦佛涅槃时,大众持香花、宝幢等供养。以献花、焚香礼敬佛等三宝,称为“香花供养”,是佛门习见的仪规。“借花献佛”典出《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释迦佛过去世为善慧仙人,闻普光佛出世,欲觅名花供养。遇一位青衣,密持七支莲花而过,莲花感善慧之诚,踊出瓶外,青衣大惊。 善慧“为欲成就一切种智,度脱无量众生”,愿以五百钱购取五支莲花。青衣见其诚心,即以五花相赠,愿结生死之缘,又“请寄二花以献佛前,使我生死不失此愿”。善慧旋至普光佛所,“即散五茎,皆住空中,化成台;后散二茎,亦止空中,夹佛两边”。普光佛悬记善慧当来作佛,号释迦牟尼。后因以“借花献佛”比喻借别人之物去做人情 四、出自佛教生活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古印度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印度和中国都是具有五千年以上的文明古国,二者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古印度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他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宗教性、延续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印度文化是一种充满浓厚宗教色彩的文化,并且印度人以善于内省和沉思而著称。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多种宗教长期存在,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就发祥于这片土地。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前7世纪,它的兴起是列国时代印度社会政治经济的巨大变化在宗教和思想领域的反映。佛教在阿育王时代开始急剧想外传播,在东汉时代,佛教传入中国。在南北朝时期,佛教传播于中国各地。至隋唐时代,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推崇和扶持,佛教在中国继续传播,并与儒、道相鼎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部分。可以说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以魏晋南北朝为例) 一、印度佛教对哲学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使得中国佛教哲学成为一只单独的思想流派。这影响到中国人是世界观、时空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佛教与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宗教,由张道陵的五斗米道发展壮大成完备成熟的宗教。道教的教义是以道家对儒家的反动思想,也就是“无”的世界观思想为基础,此外又由于不满东汉王朝的政治,转而以宗教表现其志向。道教具有强烈的民间色彩,除各种行事外,又在各地建立义舍,以便利信徒,于是逐渐成为庞大的反儒家、反佛教的宗教。但不可否认的是道教在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部分佛教教义。 佛教与道教,一个是外来宗教,一个是本土宗教,但是二者在我国的兴起处于同一个时期,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但是结果却是双方共同得益,共同发展。佛道二者能够共生共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二者具有共同点,例如在教义上,佛教和道教都主张离欲脱俗,去追随现实生活以外的东西。从哲学上看,佛教与《道德经》也有契合点。 2、佛教与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影响。作为中国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深深扎根于政治制度,深入统治阶级和民众心中,其地位不可动摇。因此佛教只能够避其锋芒,采取迂回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即使是采取这样的方式,还是引起了三武一宗事件”(“三武”是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一宗”是后周世宗),又称“灭佛事件”。 在此期间出现了一次不得不提有关于佛与儒之间的辩论:关于神灭与神不灭的辩论。在南齐事情范缜的《神灭论》对佛儒两家都是一个大的冲击。这篇文章是以儒家的无神论的思想来批驳佛教的根本思想。但是最后却在梁武帝时期进行了一次对无神论的大规模的绞杀。 从以上二个事例可以看出来,佛教在中国有一个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过程。 3、玄学 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魏晋时期形成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它的理论形态就是魏晋玄学。魏晋玄学的形成和老庄思想有明显的关系,东晋以后又吸取了佛学的成分,步入新的阶段。这是一种思辨的哲学,对宇宙、人生和人的思维都进行了纯哲学的思考。它和两汉的神学目的论、谶纬宿命论相比,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魏晋玄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经籍的方法,对于打破汉代繁琐经学的统治也起了积极的作用。从两汉经学到魏晋玄学,是中国思想史的一大转折。 二、印度佛教对诗歌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1

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教对中国哲学的影响。中国哲学从它产生以后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无神论和有神论相互斗争的历史。但从佛教传入中国之后,这两种认识论和思想体系的斗争就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局面。佛教哲学的基本点是否认现实世界的存在而设想出一个与现实世界相对立的“西方极乐世界”。佛教各派都从不同角度、用不同证据来论证客观世界的虚幻性,同时又千方百计地论证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性,因此佛教哲学属于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只不过禅宗所主张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是进一步否定了佛教所设想的“西方极乐世界”,只承认主观精神世界的绝对存在罢了。这样,禅宗就把佛教哲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化为主观唯心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又互相影响,互相斗争又互相吸收,在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结为一体。宋明理学,在思维模式、修行方法等方面,受到佛教的影响十分明显,宋代以来的唯心主义思想几乎都从佛教哲学中吸取营养。程颐`朱熹的程朱理学借用了华严宗的某些命题,陆九渊和王守仁的陆王心学则吸收了禅宗的某些思想,可以这么说,如果不懂得佛教的本体论思维模式和“明心见性”的修行方法,对于理学就如同隔岸观火。而无神论和唯物主义思想也是在批判佛教哲学的斗争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起来,到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发展到较高的水平。我们说汉唐以后的中国哲学史,根本就离不开佛教思想史,而且成为中国哲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以题材而论,历代描写佛教的诗文不计其数。从全唐诗来看,共唐诗约五万首,其中与佛教有关的诗占了近十分之一。这些诗,赞美佛寺风光,歌颂僧俗有宜,有不少写得相当精彩和生动。唐宋以来,名僧的社会地位很高,文人纷纷为他们树碑立传,留下许多渗透佛理的散文。其次,以艺术风格而论,由于佛教追求自我解脱,主张离尘出世,至禅宗而而宣扬心中求佛,使文学界形成一种清淡悠远的艺术流派。如唐代诗人王维、韦应物奉佛最盛,如王维大约在四十岁以后就开始过着一种亦官亦隐的生活,最初隐居终南别业,后在宋之问的别墅,优闲自在,吃斋奉佛,(2)“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诵为事”。(3)这种风格也体现得最盛,即使是其他流派的的作家,其世界观和创作实践都不同程度地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如唐代白居易、宋代的苏轼等。第三,以诗歌理论而言,唐宋以后,主张“以禅论诗”,讲究诗歌创作要“物象超然”、“意境空蒙”,认为“说禅作诗,本无差别”。最后,以创作队伍而论,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和尚诗人,史书上称作“诗僧”。著名的如唐代诗僧寒山、皎然、齐己、贯休,都有诗集留传后世。宋朝重显、文莹、祖可及至清代八指头陀、近代苏曼殊等等都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三、佛教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尤其是绘画和雕塑更能显示出佛教的影响。佛教传入中国,印度以及西域的石窟艺术也跟着传入。人们知道,古印度的佛教佛教艺术主要就是石窟壁画和雕塑,以犍陀罗(今巴基斯坦白沙瓦一带)和阿旃陀(在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 姓名:左文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罗成琰 20030501

摘要y 663872 文学是人类言说苦难的诗学方式,宗教是苦难世界的人们幻想幸福的意识形态。对苦难的共同关注是佛教文化价值观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首要契合点。在随缘中承担苦难、在还灭消解苦难、在度化中救赎苦难这三种佛教应对苦难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阐释佛教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间关系的新视角。+文章以佛教“三三法印”、“四圣谛”及禅宗理论为宗教理论背景,来论述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对20世纪中国文学的影响和渗透,同时通过对20世纪中国文学中带有佛教色彩的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废名、许地山、施蛰存、李叔同、苏曼殊、徐志摩、汪曾祺、史铁生、马原、余华、阿来、阎真等作家及其作品的个案分析和系统梳理来论述20世纪中国文学对佛教应对苦难的三种方式在价值观上的选择、亲近与背离,在这种双向互动的论述中,文章认为,因为对苦难及应对苦难的方式的共同关注,佛教获得了现实层面的可行性和终极层面的永恒性,20世纪中国文学因此获得了一种可贵的人本主义品质。菩提之花与缪斯之光必将在未来继续照亮人们选离人生苦难、重返精神家园的漫漫旅程。 关键词:20世纪中国文学佛教苦难随缘还灭度化

ABSTRACT LiteratureiSthepoeticalwayforthehumanbeingstonarratethesuffering,religionisakindofideologyforpeopleinthesufferingtoimaginehappiness.FocusingonthesufferingtogetheristhefirstfusionpointbetweenBuddhismcultureandChineseliteratureof20“1century.Therearethree.13uddhismwaystodealwiththesuffering.bearingsufferingthroughobeyingthedestiny、dispellingthesufferingthroughextinguishingthedestinyandsavingthesufferingthroughsalvingthesufferingpeopletothenirvana,whichprovideUSwithanewperspectivetointerprettherelationshipbetweenBuddhismandChineseliteratureof20址century. Thisarticletook“ThreeDharmas”、“FourSaint.doctr.ines”andZenasitsreligioustheorybackgrand,todiscusshowthethreewayshadaffectedandpermeatedintotheChineseliteratureof20仙century.Atthesametime,throughindividuallyandsystematiclyanalyzingthefamouswritersofChinain20”centurywhohadtheBuddhismcharacteristicsuchasLu-xun、.Shen—congwen、Feng.zikai、Fei.ruing、Xu-dishan、Shi-zhecun、Li—shutong、Su—manshu、Xu.zhimo、Wang—zengqi、Shi—tiesheng、Ma—yuan、Yu—hua、A-lai、Yan.zhenetc.thisarticlediscussedhowtheChineseliteratureof20m centuryhadchosen、 closedtoanddeviatedfromthethreeways.Inthe discussingofmutualinfluence,thisarticledrewitsconclusion:becauseoffoeusingonthesufferingandthewaystodealwiththesuffering,Buddhismhadgotten therealisticfeasibilityandtheultimateand perpetualvalue,andChineseliteratureof20‘“centuryhadgottenapreciouscharacterofhuman‘centeredthought.TheflowerofBuddhiandthelightofMusewillbeboundtoilluminatetheendlessjourneyforpeopletodepart fromthesufferingandtoreturntotheir spiritualhomelandinthefuture Keywords:ChineseSufferingObeyingtheSalvingliteratureof20‘“century destinyExtinguishing II Buddhism thedestiny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代意义

浅析佛教对中国的影响及现实意义 摘要: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2000多年的历史,在历史长河中虽曾经历三武一宗的法难,但直至今日,佛教依然相当兴盛。佛教对中国文化发生过很大影响和作用,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辉煌的佛教文化遗产。 关键词:佛教中国影响现实意义 正文: 佛教于公元前六世纪诞生在印度次大陆,西汉时期传入中国,与中国固有文化发生冲突和融合,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博大精深,逐渐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主、以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为辅的文化格局。这种文化格局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时代。 佛教自东汉明帝时期传入我国,至今已有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其对中国所发生的影响,对中国是深远而广泛的,一直到今天还在发生作用。本文就文化艺术以及道德这两方面的影响作较为详细的解析,并结合自身观点谈谈佛教对中国的现代意义。 一、佛教对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影响 佛教的一大影响表现在文学艺术上,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唐诗,宋词,元曲等都深受佛教尤其是禅宗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佛经的翻译带来大量的外来词汇,如般若,意识,禅那,摩诃,三摩地,丰富了我国汉字词汇。唐代诗人中如王维深受大乘维摩诘经的影响,田园诗富有禅意。宋朝的三苏他们的词赋洋溢着禅的味道。 佛经中的动人故事常常成为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曹不兴、顾恺之、张僧繇、展子虔、阎立本、吴道子等历代名画家皆以擅长佛画而传世。中国画学中由王维一派的文人画而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则与禅宗思想有关。由此可见佛教对绘画艺术所起的作用。 至于音乐方面,公元三世纪,中国已有梵呗的流行。唐代音乐又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代音乐至今还有少部分保存在某些佛教寺庙中。 二、佛教对中国传统道德的影响 佛教传入中国,除了对中国文学思想等有直接间接影响外,对社会风尚习惯亦有潜移默化之功。 中国原有的儒家信仰,是着重于现实人生的建设,无暇推究生前与死后的问题,对于生前死后以及形而上的宇宙本体,都是存而不论。纵然讲到善恶的补偿及惩罚问题也只寄望于个人的后代子孙,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其实,从现实的史实上看,寄望于子孙的果报是不可靠的。因此,自从佛教传入之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的因果观,为中国民间带来了新兴而有力的希望。 佛教给我们指出了生死轮回的问题,均由各自负责;善恶报应的问题告诉我们,一切行为均由各自负责,善报属于自己,恶果也属于自己,现生不报,来生必报。这一点鼓励了人们,要积极地去除恶。这一观念,对于千百年来的中国民心社会的安定与影响之大之深,实在无法估量。 中国古人,立身处世,甚至齐家、治国、平天下,皆以孝道为本。佛教之传入,益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因为儒家论孝,不过是“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佛教言孝,不仅侍奉供养,继其志,展其业,更要使其止恶行善,进而了生脱死,离苦得乐。”佛教孝道之提倡,确可令社会充满孝敬与亲善,而人心之向善,前途之幸福,亦可指日可待。所以说,佛教之孝,不止使中国孝道内容扩大而充实,抑亦可以敦风化俗,有助于道德之发扬。 三、佛教对于中国现代社会的意义 根据佛教界的说法,佛教是关切人生、以人为本、帮助他人获得心灵拯救的宗教。尤其中国佛教更是具有积极入世,觉悟人生,奉献人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他通过教育和引导人自修、自悟、自证、从而在精神上得到自我解放,因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是啊,走遍天下,哪儿找得到长角的兔子呢?这正是中国佛教的积极入世精神。

佛教与中国文化

草草整理,疏漏之处,有待增改。文中所及,代表的是一种观点,未可尽信,对儒释道的认识,还是要身体力行。可以肯定的是,儒家和佛教都十分重视“行”的哲学。至于宗教是否可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或者说宗教是否是传统文化的唯一载体,仍需探索。 楼宇烈:佛教与当代中国文化 (录音整理 by minxin) 佛教,在中国是一种宗教。提到宗教的问题,可能会引起大家很多遐想。长期以来,除了宗教学系或者哲学系的学生有宗教学习之外,我们没有进行任何宗教方面尝试性的教育,因此大家对宗教的了解会有很多盲点,会有遐想。 宗教,这几年在国内有很大的发展,影响也是在不断的扩大,包括佛教也是这样,在南方,东南沿海地区,佛教这几年的发展尤其迅速。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了宗教信仰自由之后的变化结果。长期以来,我们对宗教的认识,认为它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有它的社会根源和认识的根源。比如说,人对自然界的变化无法掌握,对人的生存带来很多不可知的因素,于是产生对神灵的信仰;很多被压迫阶级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样的一些原因产生了宗教信仰,当然宗教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如果产生宗教根源消失了,宗教也就消失了。 现在看来,这样的认识是片面的。幻想宗教会消失,是不现实的。世界是无限的,而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的无限性和人的认识

的有限性这对矛盾是永远存在的,这就有可能导致宗教是永远存在的。必然的事情一定是通过许许多多的偶然事件构成的。偶然性事先是不能把握的,如果事先可以把握就是偶然,偶然就带来很多不可知。 举例:飞鸟飞过,恰巧落了鸟屎路在人身上:落在佛陀身上,落在他人身上,或者落在自己身上,-会有不同的说法。 为什么有的人生来富贵,有的人生来贫贱。佛教说,前世因,后世果。唯物主义不承认命运决定论,认为一切都是偶然,例如树上美丽的花被风吹过,有的落在路上,有的落在厕所里,人的命运就像这花,落在路上(富贵人家)和落在厕所(贫贱)都是偶然。这显然是变了样子的宿命论说法。必然和偶然这对哲学矛盾,纠缠不清,也是导致宗教存在的原因。 科学发展了,或者社会变革了,人能改变自己的命运了,宗教就会消亡?这是不是这么简单的。认识了必然和偶然,就了解,宗教的存在是有根源的。 正常的人都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精神和心灵现状),都希望不断的有所提升,有所超越,都对一种神圣的东西有向往,在自己有困难的时候,也希望有依靠依赖,有这么一种力量的支撑,对超自我力量的情感寄托,都是产生宗教信仰的一种根源,不是必然会产生,但是至少是一种根源。 事实证明,不是科技的发展,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科技的发展没有完全取代宗教,反而在某些方面激发了对宗教的需求。在这样一个高科技的环境,人们的身心被弄的疲惫不堪,现代社会追求精神上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有着久远而辉煌的历史,是最早的世界性宗教,所以中华自古以来,就有信奉佛教的记载。佛教创始者为印度的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知错就改,随时改变错误的信仰,即是佛教。不脱离实际的、发展的、辩证的思维,是佛教徒的思维。所以,佛教的特点是:既自由思想,又理性科学。 根据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佛教最初传入中国的年代,是有不同说法的。其中大家公认的是汉明帝遣使西域求佛之说。也有学者考证,秦始皇也曾派使者前往印度取经,佛学因此传入中国。所以应该说,佛教最早传入中国是在秦朝而盛行于汉代。 佛教传入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可谓是深刻而久远的。 首先是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包括中国文人、中国文学语言、中国文学体裁、和中国文学思想。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文人的影响上。进而才有了对其余各项的影响,实际上是一个“因果”关系。我所知道的,受佛教影响的文人有王维、王羲之、白居易、苏轼和冰心等人,当然,在中国文化的历史长河中,受佛教影响的文人不计其数。这些文人之所以与佛教结下缘分,主要有涉足了佛教或者结交了名僧。他们因与佛教结缘,为中国文坛留下了许多不朽的篇章。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语言的影响,在于为中国文学语言增添了大量新的词汇。我们大家都熟知的有“当头一棒”、“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心心相印”、“跑了和尚跑不了庙”“清规戒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恍然大悟”、“临时抱佛脚”、菩萨心肠”……在文学创作上面,增添了生动形象的一笔。 然后就是,佛教文化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佛教经典中有许多故事与传说,随着佛经的翻译传入中国,并且流传到民间,它们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比如我喜欢看的电视剧《搜神传》,就讲述了很多有关佛教的神话故事。介绍了诸如“六道轮回”、“十八层地狱”和“修炼成仙”一类的佛学典故。而且,中国四大名著和《儒林外史》,这些旷世之作,可以说或多或少,与佛教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取材。尤其是《西游记》贯穿全篇的线索就是佛教的取经活动。可以这样说,佛经故事为中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再就是对中国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书法、绘画和雕塑。与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大致相同,基本上,艺术作品的取材和创作元素都来自佛教。我们家乡的桃雕艺术,大部分的创作题材都是来自佛教,比如“十八罗汉”和“弥勒佛”。佛教够在东方地区好多国家广泛流传至今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佛教本身的宗教思想与东方文化的吻合。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论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我记得,我非常崇敬季羡林先生曾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文章里,对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作过非常精辟的论述。作为一位著名学者他本人并不信佛,但他对印度文化和佛教,以及中国佛教历史有着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即便是一个佛教徒也提不出的深刻见地和学术观点。比如,他说,真正影响了中国文化的各方面,社会的各阶层,把宗教意识带给中国人的是从印度输入到中国来的佛教。我们简直可以说,要想了解中国文化,最少应该了解从印度传出来的佛教思想。不了解佛教在中国历史上和文化史、哲学史上所起的作用,否则,我们无法写出什么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国语言学史、中国音韵学史、中国建筑史、中国音乐史、中国舞蹈史等等。 季先生的评价可谓公正精辟。但他老人家也要求我们对于这样的研究“更要细微、具体、事实求是地加以分析,期能作出比较正确的论断”。 佛教自汉哀帝元寿元年大月氏博士京口授浮徒经,以及后来的汉永明帝梦金人,派遣使臣迎取佛像、传教士传教,翻译最早的佛经《四十二章经》、修建洛阳白马寺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但是许多人并不十分了解,佛教传入中国并不是直接从佛陀的故乡尼泊尔和印度进来的,而是从今天的中亚,西域传播而来的。其传播路线有二条:一条是北传路线是通过阿富汗、巴基斯坦、新疆的喀什、和田、吐鲁番、河西走廊和丝绸之路进来的;一条是南传线路,既通过印度、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的海上线路。 初传佛教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翻译佛经,和如何适应中国化的问题。魏晋南北朝以来,佛经逐渐被翻译成了汉文,但是要想让人们理解和读懂、听懂这些外来的异族思想,首要的任务就是如何用汉语文化的习惯解释佛教的名词概念,如何让我们原有的道家和儒家思想接纳外来的佛教,让其本土化、民族化,这一过程经过了二三百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佛教的传入由于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支持,所以在魏晋六朝时期发展的非常迅猛。通过修建各种大规模的石窟寺,如克孜尔石窟、伯孜克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敦煌石窟、麦积山石窟、天龙山石窟等,创作了难以记数的佛教石刻造像,全国各地兴建了大小不一的寺院,大量的佛经翻译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没有佛教建筑的传承就不可能留下这麽多文化遗产,中国历史上的雕塑艺术,基本上就是佛教的雕塑艺术。壁画艺术也是如此。 从历史上看,古代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对道德的说教色彩较重,而对形而上的思考较少,逻辑性差,我们的古代哲学不但有浓郁的道德说教,也有很多的诗意,直观而且唯美,这种理解很难用西方的哲学概念加以解释。佛教进来后,特别是佛教的唯识、般若思想,对中国传统哲学的逻辑理性,对宋明理学的心性概念,对中国哲学中的思辨精神的提升都有重要的影响。又如为了方便给一般不识字的普通信众讲说佛经故事,由此产生了宝卷、讲俗等,后又发展成为通俗的小说;唐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画家很少没有不受佛教文化影响的,尤其是宋朝的文人画也受到佛教思想和佛教绘画的影响;敦煌壁画采用了西域的画法;禅宗有南北之分,书法以禅宗的标准来进行区别也有南北之分,书画家董其昌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大书法家都抄写过佛经《华严经》、《心经》等,王羲之就是一例。魏晋南北朝时期译经和写经的过程,不仅大大提升了中国的书法艺术的水平,而且也刺激了古代音韵学的发展;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传统节日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比如元宵节也是跟佛教有关的节日,是释迦麽尼降服众妖魔的日子,世界通明一体,灯火辉煌象征着世界的光明和美好;佛教的音乐,在历代也被统治阶层所重视。隋炀帝收入宫廷的礼乐《九部乐》之中,就有不少是来自佛教国家的音乐,唐朝的音乐,尤其受到了佛乐和胡乐的影响。佛教音乐使人听后会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受,今天在民间还是很盛行,特别是五台山、峨眉山的佛教音乐依然非常的盛行。

佛学与中国文化论文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课程名称:佛学与中国文化 任课教师:付优 专业:戏剧影视文学 班级:戏剧影视文学 学号:222013308022019 姓名:尹楚文 2014年12月20日 佛学与儒家生死观念的相互影响

一、以佛教的生死轮回说来补充,充当儒家道德教化的新佐证 佛教作为一种外来的宗教,能在中国生根发芽,流传千年,与其理论的深刻精致是分不开的。严格来说,它所探讨的主要是人死后的问题,关于死后的世界的描述吸引了芸芸众生。佛教的许多观念与儒家倡导是孑然对立的,如佛教宣称人生虚幻,鼓励人出家修行,这在倡导以孝为先,积极面对人生责任义务的儒家看来简直是大逆不道。所以,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发展史上一直是佛家和儒家思想的争斗。但是,佛教的很多理论,日渐深入人心,这些理论恰恰又能为儒家的很多主张提供佐证。因此,在世俗层面,在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上就存在儒佛并存混用的局面。尤其是佛教的业报轮回观念。 (一)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为个体“行善从德”提供了功利性依据佛教的生死轮回理论认为:人的生命并不是只有一次,而是有新一轮生命的继起。但是来世并不一定是人,要在六道也即天、人、阿修罗、恶鬼、畜生、地狱中轮回。这种轮回是无休止的。也没有规律可循,到底在哪一道中重新轮回。佛教认为,一个生命死后来生要生于何道,不是命定的,也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做人是的行为决定的。做人时多行善事,死后会生于善道,做人时多行恶事,死后会生于恶道。要看你今生的所作所为,即佛家讲的“业”。 这种由生前行为的善恶决定下世生于何处的理论叫做“因果报应”。轮回也是因果报应的结果。 从佛教的立场看,生命是为了受报和还愿而存在的。过去许的愿,一定要实践承诺;过去造的业,必须要受报。因此,生命是因为因果的事实而存在。 佛教的这一理论,是对儒家学说的补充。儒家把人的贫富、贵贱、寿夭归结为气秉不同,与任梦在现世的作为无关。儒家只是让人们按照人的本性去做,不计得失,而佛教从另一个角度则看到了人们造善业的功利性结果:我今天的积德行善是会给自己带来好处的,会在下一阶段的人生正落得好的去处。即一定会有好报。元代的《三教平心论》中极力阐述了佛教的这种影响他说“释氏社教,非与儒相背驰,故释氏化人,亦与儒者无差等。儒者阐释诗书礼义之教,辅之以行政威福之劝,不过欲天下迁善而远罪耳。固然而又赏之而不劝,罚之而不惩,耳提面命,而终不率教者。及闻佛说为善有福,为恶有罪,则莫不舍恶而趋于善,是释者之教,亦何殊于儒者之教哉?”在他看来,尽管儒佛均劝善止恶,有益于社会的治化,但佛教在某种意义上比儒家更有效。因为“小人不畏刑,而畏地狱。若使天下之人,事无大小,以有因果不敢自欺其心,无侵陵争夺之风,则岂不刑措而为极治之世乎?” (二)佛教的业报轮回理论,为现实社会“义命不符”提供了前世姻缘儒家高举道德的旗帜,让人行善积德,宣称德福一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但现实生活中,好人不得好报,坏人、做恶之人飞黄腾达的现象随处可见。儒家在这个问题上的回应就非常无力,有的学者就把这种情况归结为某些人天生的命好,秉受的是代表富贵的精而良的气。而佛教的这一因果报应生死轮回理论,就给现实生活中的福德不一致以较好的解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一定的因,必定带来一定的果,所造的业,必然有果报。当时没有表现出来,会在下一阶段的轮回中体现出来,人要想未来有好的结果,就要在现世努力造善业,这个善业也是儒家一直倡导的。佛教的这一理论就给现世中许多德福不一致的现象找到原因,即这些人在前世做了善业,所以在今生得到了好的果报。这是一个较有说服力的解释。佛教的一整套关于轮回报应的理论虽然没

[佛教,与,中国文学,其他论文文档]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佛教与中国文学二 (一)文的题材 在中国的正统文学里,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文章,数量也很不少。其中有的是成部的著作,如北朝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作者在尔朱荣乱后重过洛阳,目睹“城郭崩毁,宫室倾复,寺观灰烬,庙塔丘墟”①,追忆当年佛寺兴盛时期的华美壮丽,写成这部怀旧的书。文笔清隽秀丽,到处流露着叹惋的情思,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少见的优美作品。下面举《景明寺》一则为例。 ①《洛阳伽蓝记》原序。 景明寺,宣武皇帝所立也。景明年中立,因以为名。 在宣阳门外一里御道东。其寺东西南北方五百步,前望嵩山少室,却负帝城,青林垂影,绿水为文,形胜之地,爽垲独美。山悬堂光观盛(原有脱误),一千余间。复殿重房,交疏对霤,青台紫阁,浮道相通。虽外有四时,而内无寒暑。房檐之外,皆是山池。松竹兰芷,垂列阶墀,含风团露,流香吐馥。至正光年中,太后始造七层浮图一所,去地百仞。是以邢子才碑文云“俯闻激电,旁属奔星”,是也。妆饰华丽,侔于永宁。金盘宝铎,焕烂霞表。寺有三池,萑蒲菱藕,水物生焉。或黄甲紫鳞,出没于蘩藻,或青凫白雁,沈浮于绿水。硉磑舂簸,皆用水功,伽蓝之妙,最为称首。时世好崇福,四月七日京师诸像皆来此寺,尚书祠部曹录像凡有一千余躯。至八日,以次入宣阳门,向阊阖宫前受皇帝散花。于时金花映日,宝盖浮云,旙幢若林,香烟似雾,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名僧德众,负锡为群;信徒法侣,持花成薮。车骑填咽,繁衍相倾。时有西域胡沙门见此,唱言佛国……① ①周祖谟校释本卷三。 题材与佛教有关涉的零篇文章,历代的典籍里随处可见。 体裁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举几篇为例。 1.谢安《与支遁书》 思君日积,计辰倾迟。知欲还剡自治,甚以怅然。人生如寄耳,顷风流得意之事,殆为都尽。终日戚戚,触事惆怅,唯迟君来,以晤言消之,一日当千载耳。此多山县,闲静差可养疾,事不异剡,而医药不同。必思此缘,副其积想也。(慧皎《高僧传》卷四《支遁传》) 2.白居易《游大林寺序》 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南阳张深之,广平宋郁,安定梁必复,范阳张时,东林寺沙门法演、智满、中坚、利辩、道深、道建、神照、云皋、息慈、寂然,凡十有七人,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