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上 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

二上 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

二上 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
二上 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

7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3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理解词语,学会本课生字词及多音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难点】

1.让学生通过观察妈妈睡觉时的样子,感受母爱,学会关爱父母。

2.采用多种方法激发读书兴趣,品味语言,感受课文的内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儿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视频素材)(演示第2、3张幻灯片)

同学们,在你们的心中,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2.有一个小朋友用笔写下了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演示第4张幻灯片)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hǒnɡ xiān bì liǎn

哄先闭脸

shì chén fà chuānɡ

事沉发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闭”的偏旁是“门”

“哄”的偏旁是“口”

“脸”的偏旁是“月”

“窗”的偏旁是“穴”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窗”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午睡红润慈祥微笑渗出汗珠额头散步

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三、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9张幻灯片)

这篇课文讲的是妈妈在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小短文从三方面描写了妈妈睡着时的样子:(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2.全文可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演示第10张幻灯片)

全文分为两部分来写。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写妈妈睡着的原因和样子。

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分别写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3.妈妈是怎样睡着的呢?(演示第11张幻灯片)

妈妈睡得怎么样呢?

“好熟,好香”说明了什么呢?

4.阅读第二段,看一看睡着的妈妈是怎样的吧!(演示第12-18张幻灯片)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

(1)这一段是怎样描写睡梦中的妈妈的?

这一段是对妈妈外貌的描写。

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方式?

总分。

哪一句是这段的中心句?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2)这段都描写了妈妈的哪些地方?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上。眉毛也会睡觉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拟人:就是把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我会说

(明亮)的眼睛

(弯弯)的眉毛

(红润)的脸蛋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我还会说:

一(双)眼睛

一(条)眉毛

一(张)脸蛋

(4)同学们,人睡着时眼睛会怎样呢?

闭上。

这里是怎样写妈妈的眼睛的呢?

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

“紧紧”说明了什么?

妈妈睡得熟,睡得香。

(5)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妈妈美丽吗?

5.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小作者又怎样描写睡梦中的妈妈的?(演示第19-23张幻灯片)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1)这段话中的中心句是哪句话?

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

温柔:温顺体贴。

(2)这里怎样描写妈妈的温柔?

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

(3)同学们,你们觉得人睡着了还会笑吗?

那为什么小作者说妈妈的“嘴巴、眼角都笑弯了”?

看到妈妈睡得香甜的样子,感觉妈妈在笑。

(4)这些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妈妈的和蔼可亲。

(5)小作者觉得妈妈笑的原因是什么?

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妈妈对“我”的关爱,展现了浓浓的母子情。

6.同学们,你们觉得妈妈睡得这么熟是因为什么呀?

妈妈累了。(演示第24-33张幻灯片)

师:对呀,妈妈干了好多的活,累了,很快进入了梦乡,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四段。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这段话的中心句是哪句话?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这段话中,哪句话可以看出妈妈好累?

妈妈的呼吸那么沉。

沉:形容程度深。

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妈妈睡得很熟。

(2)还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睡得很熟?

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

渗出:液体慢慢地漏出。

多音字:

fā(发现)(发明)

fà(头发)(理发)

(3)“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拟人。

这里用这样的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使文章诗意化,让事物更加生动形象,具有灵性。

(4)哪句话体现了“我”对妈妈的关心?

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5)同学们,你们觉得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呢?

温柔而美丽的。

(6)以后你们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举例子:扫地、帮妈妈摘菜等。

四、归纳总结

(演示第34、35张幻灯片)

1.学习《妈妈睡了》这篇短文,你有什么感想?

要学会感受母爱,懂得关心父母。

2.这篇短文是从哪三个方面来描写妈妈的?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五、课堂练习

(演示第36、37张幻灯片)

1.我会扩词。

脸(脸蛋)(洗脸)

闭(关闭)(封闭)

沉(沉睡)(沉没)

2.我会写。

明亮的眼睛水汪汪的眼睛(黑溜溜)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波浪似的头发(瀑布似)的头发

六、作业布置

(演示第38张幻灯片)

1.带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课后习题。

七、本课小结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深切的母子之情。文章从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三方面描写了妈妈睡着了的样子,尤其是结尾一句,体现了我对妈妈的爱。

八、板书设计

妈妈睡了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九、教学反思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这篇课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温柔、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辞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综于以上的理解,我在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有层次地朗读,透过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体会词汇的精美,积累语言,训练说话。又通过启发学生想象,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的妈妈。

《妈妈睡了》优秀教案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妈妈特别漂亮,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还是双眼皮儿呢。 生2;我的妈妈天天作家手都糙了。

生3:有一回,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骂我,也没打我,还鼓励我,下次努力,争取考好。 生4:在期末考试的那天,妈妈送我上学路上,总嘱咐我一定要好好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争取考双百。 生5:我每天描字的时候,妈妈总坐在我身边笑眯眯的看着我。 生6:有一天,妈妈擦地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 师: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的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生:妈妈睡着了。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是啊!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生:应该读得小声点儿。 师问:为什么? 生1:因为要大声读会吵醒妈妈。 生2:我们应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因为如果声音太小,别人会听不见,声音太大,会吵醒妈妈。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谁来试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原文及教案 【原文】 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秋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二)配乐范读 (三)交流感受 让学生谈谈听了课文之后,有什么想说的。 (四)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老师提示要注意认读生字,多和生字打招呼,直读到自己满意为止。 2、同桌互读。 3、指名接段读文。 4、学生评价刚才那几个同学读书的情况。 (1)评价优点 (2)提点意见 5、出示带生字的重点句子。 (1)读句中的生字。 (2)读句子 (3)去掉生字的读音再读。 (4)去掉生字所依存的语境,只剩下生字,再读。 (五)有感情地读课文。 师:仔细想,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 1、自读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7课《妈妈睡了》1课时教学设计

2.有一个小朋友用笔写下了和妈妈之间发生 的一个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演示第4张 幻灯片) 家长。 读课题《妈妈睡 了》。 让学生知道 学习的内容。 讲授新课一、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 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hǒnɡ xiān bì liǎn 哄先闭脸 shì chén fà chuānɡ 事沉发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闭”的偏旁是“门” “哄”的偏旁是“口” “脸”的偏旁是“月” “窗”的偏旁是“穴”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窗”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 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 C.同桌互读。 二、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 示第9张幻灯片) 让学生在轻 松的状态中 识记生字。 让学生明白

眉毛也会睡觉吗? 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呢? 拟人:就是把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3)我会说 红润:红而滋润,多指皮肤。 我还会说: 一(双)眼睛 一(条)眉毛 一(张)脸蛋 (4)同学们,人睡着时眼睛会怎样呢? 这里是怎样写妈妈的眼睛的呢? “紧紧”说明了什么? (5)同学们,你们觉得这样的妈妈美丽吗? 5.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看小作者又怎样描写睡梦中的妈妈的?(演示第19-23张幻灯片)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笑弯了,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1)这段话中的中心句是哪句话? 温柔:温顺体贴。 (2)这里怎样描写妈妈的温柔?不会。 拟人。 闭上。 明亮的眼睛闭上 了,紧紧地闭着。 妈妈睡得熟,睡得 香。 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好 温柔。 了解拟人的 修辞手法。 练习扩词。 练习量词的 使用。 感受妈妈睡 梦中的样子。 找中心句,知 道词语意思。

《妈妈睡了》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人 教(部编版)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妈妈睡了》教学设计及课后反思(含达标训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先睡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写,老师不记得了。谁能帮帮我? 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吗? (在学生加偏旁的同时,请他们做出与这个汉字相应的动作,从而使他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汉字的偏旁不同,代表的意思就不同。)

《妈妈睡了》第二课时教案1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学习课文,抓住重点字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准备:课件 预习要求: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和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来读一读课文中的词语。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语,指生朗读。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并填空。 妈妈在()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而且睡得()(),睡梦中的妈妈()()()。 睡梦中的妈妈真如小男孩说的那样美丽吗?那现在我们打开课本来看看。 3、今天这一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妈妈睡了》。 板书课题:7、妈妈睡了

齐读课题。 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一)品读课文第2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2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很美丽。从“明亮的”“弯弯的眉毛”“红润”可以看出。 4、生活中你还看到什么样的眼睛? 5、睡梦中的妈妈那么美,该怎样读出妈妈的美?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二)品读课文第3自然段 1、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2、学生自由朗读,边读边思考:这一段中写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讨论:好温柔。从嘴角眼角挂着笑意可以看出。睡梦中想故事要给孩子讲,说明妈妈爱孩子。 4、理解“温柔”,结合学生自己身边的人来说说什么是“温柔”。 思考:从哪看出妈妈温柔?说一说哪些句子是小作者看到的,哪些句子是小作者想到的。 “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看到的,想到的是:“好像在睡梦中,她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5、妈妈这样温柔,这样关心孩子,作为妈妈的孩子,该是多么幸福啊!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母子间浓浓的爱。 (三)品读课文第4自然段。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 了》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课文原文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张秋生,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课前准备:课件、奖励评价志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播放学生的照片集 2、学生谈观后的感受 3、拿出自己准备的家庭照,互相交流、分享。 4、过渡 师:谁关注过爸爸妈妈?(学生回答) 师:有这么一个小朋友,在妈妈睡着了的时候,仔细地看着妈妈,你们想不想听听他讲讲? 二、学文 (一)揭示课题理解课题。 1、出示课题:妈妈睡了 2、指导读题目,读出情感。

第课妈妈睡了教案

第课妈妈睡了教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8个生字,会读文中11个生字。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父母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懂得关爱父母,并了解文中部分词语。 课前准备: 课件、奖励评价志、磁带、二类字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涌读课文。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体现及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恬静,亲切的氛围,在这里,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设计意图】这既是一个学生对课文整体把握的过程,又是一个鼓励学生质疑的过程。在这里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暂不作回答,鼓励学生读课文时只要用心,就会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巡视在学生中,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文时,会有结合上下文的意思猜读生字的现象,教师在这里有意识将生字从一个大的语境过渡到小的语境,逐步增加难度。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语文二年级上学期《7妈妈睡了 说课稿》(完美版)

一、说教材 《妈妈睡了》是一篇浅显的抒情性的阅读课文。作者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好慈祥、好累。文章以流畅自然的语言为基调,没有华丽的词藻,不见雕琢的痕迹,但是给人亲切热情的感觉。我们透过小作者对睡梦中的妈妈的描绘,不仅可以感受到妈妈对孩子的关爱,同时更能体现出作者对妈妈的爱。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哄、紧、润”等13个生字,会写“哄、先、闭”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 间的爱。 3. 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二、说教法 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如下几种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1.用唱歌的方式让学生进入情境,引入新课。学生产生疑问,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兴趣。 2.利用各种媒体激发兴趣,使学生直观主动地去理解内容,促进学习。 3.适当采用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 三、说学法 1.初读课文采取让学生自学,汇报交流,教师引导的方式,扫清语言障碍。 2.学习新课时,仍然本着“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主导”的原则,先让学生自学,充分交流合作后,在老师的引导下理解和感悟课文。 四、说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把“相信学生能学会”作为这课教学的核心理念,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启动情感,揭示课题。

大家都很熟悉的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2.由于每个人都有爱自己的妈妈,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是神圣的、伟大的,学生乐于亲近自己的妈妈,因此当歌曲唱完以后我就问大家:“歌中唱到了谁呀?”非常明显唱到了妈妈,于是我创设了“谁愿意把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这样的情境。 (设计意图:我想这样能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撞击,使儿童既有经验与文本产生冲突,寻找到孩子心跳与文本心跳的合拍点,产生移情效应。) 3.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畅所欲言,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 有的学生会说:“生活中的妈妈很美丽,尤其是那双大眼睛。或有一头又黑又亮还很长的头发。” 有的会说:“妈妈做的饭菜特别好吃。”还有可能说“平时特别关心自己的学习。如天天接我、送我放学,辅导我学习等。”……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在学生介绍自己妈妈的基础上,我接着说:“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揭示并课题板书《妈妈睡了》。 紧接着我说:“我们应怎样读课文的题目呢?”根据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他们肯定知道《妈妈睡了》要小声,如果大声会吵醒妈妈。根据此来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课题《妈妈睡了》,这样又一次调动了学生对妈妈的情感体验,使孩子们在对妈妈的爱的情感体验下进入文本。 (二)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 在老师感情的渲染下,我想学生肯定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都跃跃欲试地想自己读一读。于是,下一步放手学生自读课文,识记生字。按照平时的习惯学生的学习流程是这样的: 1.初读课文,标出生字。 2.再读课文,认识生字。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妈妈睡了》

第7课《妈妈睡了》教案 鹤山区中山小学何欢欢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等12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 等8个字,积累“明亮的眼睛”等4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子。 3.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 的爱。 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字词语。 教学难点:能够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准备: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设计总思路: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文本的同时,体现多样的识字形式,要将识字教学与阅读文本有机融合,在反复的读书体会中,赋予汉字情感,渗透汉字文化,总结识字规律,教会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在舒缓、轻重、抒情的音乐声中,教师在走动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师:听老师读完课文,你想说什么,问什么呢? 二、板书课题,初步渗透汉字的内涵。 师:(板书课题《妈妈睡了》)注重看老师写“睡”字,左边是“目”

右边是“垂”。 三、分层读课文,在阅读中识字。 1、初读课文,自我识字。 师:在你读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铅笔把生字朋友轻轻地圈起来,再用课前提到那些方法认一认,有拼音的拼一拼音,没拼音的查一查,问一问,争取把课文中的每个字音都读对,每个句子都读通。 (教师在学生中巡视,及时了解把握学生的阅读情况) 2、练读长句,认读生词。 (点击课件,出示难读的句子和词) 师:课文里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3、在语境中渗透识字方法。 师:你知道妈妈是怎样哄自己的宝宝睡觉的吗? (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而谈,体会妈妈哄宝宝的温柔,点击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感情朗读) 师:(学生再读第二自然段后)睡得好熟好熟,还可以怎么说。 (由第二自然段引出问题:“妈妈为什么在哄我午睡时自己先睡着了?”)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累了、乏了”)、“乏”字怎么写,老师不记得了。谁能帮帮我? 师:原来给熟悉的字“之”加上一笔,就是“乏”了,我们今后可以用这种给熟字加一加的方法来记字。 师:我们能给“乏”字加上一个偏旁,使它变成一个新字吗?

妈妈睡了公开课优秀教案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14个生字,会写8个汉字。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深刻体会同学之间的关爱之情。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建立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团结有爱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请先听一首歌。 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师生共唱。 师:看来学生都很喜欢这首歌,那歌中唱到了谁?(妈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每天都在观察自己的妈妈,现在就把你观察到的妈妈介绍给大家。 生1:我的妈妈特别漂亮,特别是她那双眼睛,大大的,又黑又亮,还是双眼皮儿呢。 生2;我的妈妈天天作家手都糙了。

生3:有一回,我考试没考好,妈妈没骂我,也没打我,还鼓励我,下次努力,争取考好。 生4:在期末考试的那天,妈妈送我上学路上,总嘱咐我一定要好好答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争取考双百。 生5:我每天描字的时候,妈妈总坐在我身边笑眯眯看着我。 生6:有一天,妈妈擦地累得连腰都直不起来了。 …….. 师:同学们都向大家介绍了自己的妈妈,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他妈妈,(出示挂图),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 生:妈妈睡着了。 师揭示课题并板书:是啊!妈妈睡了。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那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 生:应该读得小声点儿。 师问:为什么? 生1:因为要大声读会吵醒妈妈。 生2:我们应该用不大不小的声音读,因为如果声音太小,别人会听不见,声音太大,会吵醒妈妈。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答:同意。 师:谁来试试? 生大声读后,师:嘘,这样会把妈妈吵醒的,谁再来?

妈妈睡了第二课时教案

《妈妈睡了》第二课时 知识与能力 1.复习生字词语。 2.感受妈妈的爱和我对我妈妈的爱。 3.学习用中心句找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重点:学习用中心句找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难点:学习用中心句找重点词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2.指名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 二、新授 过渡:你们平时有没有观察过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的?有一个小朋友观察了妈妈在睡觉的样子,我们一起去看看是什么样的。 1.听课文朗读,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2)小结:真美丽,好温柔,好累 2.学习第二自然段,认识妈妈的美丽: (1)小组读。(2)鼓励学生交流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妈妈的美丽。(3)小结:明亮的眼睛,弯弯的眉毛,红润的脸(4)练一练。(5)提问:第二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关

键词又是什么?(6)学习新方法:围绕中心句,找关键词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妈妈的温柔: (1)过渡:妈妈不仅长的美丽,还很温柔,请小朋友们自主读一读第三自然段,说说你从那些词语和句子感受到妈妈的温柔。 (2)指名学生交流中心句和关键词。 (3)扩展:举例说在生活中妈妈对我们做过什么温柔的事。(4)对比第2,第3自然段的末尾有什么不一样?指导妈妈除了给我讲故事还会做些什么,自由想象。 4.学习第4自然段,体会妈妈的辛苦: (1)自主学习,说明要求。用第2第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学习第4自然段。(2)交流。(3)扩展:妈妈这么爱我们,我们应该要帮妈妈做些什么? 三、联系生活,在表达中激发感恩之情。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最想和妈妈说些什么? 四、课堂小结 回家后,把这篇充满感情的课文轻轻读给妈妈听,向妈妈大声说出:“我爱你”。 板书 7.妈妈睡了 真美丽 好温柔

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妈妈睡了》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课文“哄、先、闭、紧”等13个生字,会写“哄”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的”字短语。 3、通过关键词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苦。初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的”字短语。 教学难点 1、通过关键词句,说说“睡梦中的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苦。初步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爱。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师:同学们,听了歌曲你想到了谁呀?(妈妈)。 师:谁来说说你观察你的妈妈是怎样的? 2、师:观察得真仔细!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你们看,妈妈在干什么?同时出示课件(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解释并板书课题:妈妈睡了。 3、学生读课题,引导朗读时:1)读准轻声。2)声音轻柔些,才不会吵到睡梦中的妈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2)遇到困难的地方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生字新词。 (1)老师把生字宝宝从文中找出来了,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吧。(重点指导读准前后鼻音、平翘舌音、儿化音)。带拼音读,去拼音读,男女分开读。 (2)给生字找朋友(组词)。开火车读。 师:同学们已经牢牢掌握了生字,下面请同学们学习课文。 3、听范读,思考问题。 出示中心问题:看看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你从哪看出来的?小组同学讨论。(师相机板书:美丽、温柔、好累。) 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一)朗读第一自然段,随文识字 1、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作者观察到的睡梦中的妈妈是美丽的、睡梦中的妈妈是温柔的、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可是,妈妈是在什么时候睡着的呢? 生:妈妈是在哄我午睡的时候睡着的。 师:是的,你从哪里知道的呢? 生读第一自然段。 2、掌握“哄”字的字音、字形。 师:同学们,妈妈是在哄我午睡的时候睡着的。(出示“哄”字)引导认识形声字。并由声旁“共”加上不同的形旁,认识“共字家族”的其它汉字(洪、供、烘、拱)。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7课《妈妈睡了》知识点

《妈妈睡了》知识点01 我会写 哄hǒng(哄人、哄我、哄逗) 先xiān(首先、先生、先后) 闭bì(关闭、闭门、闭合) 脸liǎn(脸色、笑脸、前脸) 事shì(事情、故事、事故) 沉chén(沉没、沉浮、沉思) 发fà(理发、头发、白发) 窗chuāng(窗户、窗外、窗前) 02 我会认 紧jǐn(紧张、紧闭、松紧) 滋rùn(湿润、滋润、红润) 等děng(等待、相等、等会儿) 吸xī(呼吸、吸气、吸收) 粘zhān(粘贴、粘住、粘土) 汗hàn(出汗、汗水、汗珠) 额é(额头、额角、前额) 沙shā(沙子、沙哑、沙发)

乏fá(困乏、乏了、缺乏) 03 多音字 发fà(头发)fā(发现) 觉jué(觉得)jiào(睡觉) 04 近义词 美丽——漂亮明亮——透亮 温柔——温和乌黑——漆黑 05 反义词 美丽——丑陋明亮——昏暗 温柔——粗暴乌黑——雪白 06 理解词语 午睡:午饭后短时间的睡眠。 美丽:使人看了产生快感的;好看。 沙滩:水边或水中由沙子淤积成的陆地。

稻田:生长水稻的水田;种稻的田。 队旗:本课指中国少年先锋队的旗帜。 乌黑:深黑。 散步:随便走走。 《妈妈睡了》问题归纳+教材课后习题 问题归纳 1.眉毛会睡觉吗?为什么这样写?你能写一个这样的句子吗? 眉毛不会睡觉。作者把眉毛当作人来写,写出了睡觉中妈妈的安静与美丽。 仿写:小雨点在雨伞上跳着欢乐的舞蹈。 从本课中,你感受到母子间的什么关系? 我觉得孩子爱妈妈,妈妈更爱孩子。 教材课后习题 读课文,说说睡梦中的妈妈是什么样的?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 照样子写一写,看谁写得多。

《妈妈睡着了》教学设计

《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睡得好熟,好香,呼吸那么沉。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妈妈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学情分析: 有一种爱能洞穿人生的铜墙铁壁,有一种付出即使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这就是母爱。而如今,太多的“小皇帝”、“小公主”享用着甚至挥霍着母爱,自己却浑然不觉。本文以一个孩子的所见所闻感受着母爱,情真意切,语言朴实,是对学生进行关爱父母、感恩父母教育的一篇好教材。因此,教学中要做到: 1、着力营造母子情深的“爱的氛围”,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同身受,体味亲情的美好。 2、以爱召唤爱。引领学生走进自我,体味现实生活中无微不至的亲情,学会感恩,懂得回报。 教学要求: 1、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3、正确认读本课十六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八个生字。了解课文中出现的词语的意思,积累部分词语。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母子之间的感情。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入,调动情感。 1、出示课件,听唱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随着美妙的音乐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境之中。 设计意图: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刚一上课他们的思维不能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如果利用歌曲导入,会很快吸引学生,能有效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课堂,引到课文中来。

《妈妈睡了》教案1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课文(二)7.妈妈睡了人教(部编版)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字,会写8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母爱,同时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备注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会唱的同学一起唱。 2、看出来了,同学们都很喜欢这首歌,歌中唱到了谁? 3、你们平时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 4、有一位小朋友也观察了自己的妈妈,他观察了妈妈的什么?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妈妈睡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 地方。 2、初步感知课文大意。说说听了课文之后,知道了什么。(引 导学生自由说,帮助学生提取文本信息,能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课文

写了一件什么事。) 3、认真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共有()个自然段。写的是妈妈在哄我午睡的时候,她自己先睡着了。睡梦中的妈妈真(),睡梦中的妈妈好(),睡梦中的妈妈好()。 三、读认生字 1、出示自读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画出生字、词语,多读几遍。 2、小组学习。 (1)组长检查生字读音。 (2)交流识字方法。 (3)接读课文。 3、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 哄人先后紧闭红润 等待粘贴呼吸头发 汗珠额头乏累沙沙 ①指名开火车朗读,师生正音。 ②齐读。 ③去掉拼音朗读。 (2)借助图片理解词语。 (3)学习多音字,课件出示:发。 四、情景朗读 1、分段朗读。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 (2)开火车朗读。 (3)小组赛读。 2、课件出示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1)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

部编版第7课妈妈睡了练习题及答案_试题_试卷

7 妈妈睡了 一、读拼音,写生字。 shì chén fà xiān liǎn 情重长首蛋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é jiào 1.妈妈太累了,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2.他们都觉.()的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hōng hǒng hòng 3.人们听了他的话,都哄.()笑起来。 4.妈妈在哄.()我睡觉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5.妈妈告诉我不要跟着别人起哄.()。 三、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明亮的脸沙沙的妈妈 红润的头发弯弯的响声 细软的眼睛慈祥的眉毛 四、我能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1.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真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讲的是午睡时,妈妈在哄“我”入睡时,妈妈先睡了。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了睡梦中的妈妈,一是睡梦中的妈妈,二是睡梦中的妈妈,三是睡梦中的妈妈。 六、重点段落品析。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刮散步),发出(嗖嗖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并打上“∨”

2.从哪一点可以看出妈妈累了呢?请把答案摘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一句关于母爱的诗句。

《妈妈睡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妈妈睡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教材分析】 《妈妈睡了》是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课文。这篇课文以一个孩子的口吻叙述了午睡时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描述的是一幅宁静温馨的画面:在哄孩子午睡的时候,妈妈先睡着了,她沉沉地睡着,呼吸那么均匀。孩子静静的看着熟睡的妈妈,看得那么投入,那么动情。课文表达的是母子之爱:孩子爱妈妈,是通过孩子对妈妈的直接观察来表现的;妈妈爱孩子,是通过孩子观察时的想象来反映的。课文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深切的母子情。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 的爱。 2.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重难点】 感受母爱,懂得关爱父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谈话导入新课。 1.复习词语。(游戏形式复习词语:青蛙过河) 2.教师过渡: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爱我们的妈妈,你们观察过自己的妈妈吗?有一位小朋友在妈妈睡着的时候,也仔细地看着他的妈妈,你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们一起走入《妈妈睡了》,去了解这个孩子和他的妈妈之间的故事吧。课件出示课题。 3.揭示课题,板书《妈妈睡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个题目呢?齐读课题。(板书:7妈妈睡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通过旧知学习回顾的形式,让孩子们自然进行了学习巩固,并通过谈话激发孩子学习兴趣,为本节课继续感悟文情奠定了基础。 二、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读一读:跟着音频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想一想:睡梦中的妈妈是怎样的? (预设: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睡梦中的妈妈好温柔;睡梦中的妈妈好累。)【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课件,以有声有色的动画音频形式创设情景,体现文本本身的文化价值:为学生营造一种安静、美丽、纯洁、亲切的氛围。让学生有效夯实了课文朗读基础,同时对课文内容有了清晰的认识。 三、细读课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品读第1自然段. 妈妈在哄“我”午睡时,竟然自己先睡着了,这说明什么? (说明妈妈平时很辛苦,一直在照顾家,照顾“我”。) 2.品读第2自然段,用“——”画出中心句。 (1)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真美丽”? (2)感情朗读读出妈妈的美丽。 (请用学习第2自然段的方法,自学第3、4自然段。) 3.品读第3自然段,用“——”画出中心句。 (1)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好温柔”? (2)文中的省略号“……”表示妈妈在梦中还会想到什么? (3)感情朗读读出妈妈好温柔。 4.品读第4自然段,用“——”画出中心句。 (1)从哪里可以看出妈妈“好累”? (2)想一想:妈妈平常都干了哪些活?自由介绍生活中的妈妈。(做饭、洗衣服、打扫卫生、照顾家人……) (3)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妈妈为了家庭日夜操劳,付出了很多,非常的辛苦,我们应该更爱妈妈,帮妈妈分担家务,为妈妈减轻负担。)【设计意图】因为学生有真实的生活体验,说起来一定很全面,而且学生的参与率也会很高,同时也调动了孩子们对妈妈的情感体验。 (4)感情朗读,轻柔地朗读,回忆自己妈妈的辛苦,感悟妈妈的辛苦,妈妈的爱。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是采取了抓住关键词句品读感悟法,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故事的情境中,教师再以生活实践为线,引领学生逐步理解妈妈的辛苦和伟大。感受妈妈爱我的同时,更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也爱自己的父母。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

7 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1.认识“哄、先”等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发”,会写“哄、先”等8 个字,积累“的”字短语,会写“明亮、故事”等4 个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关键词句,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 教学重点: 感受睡梦中妈妈的美丽、温柔与辛劳,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美好的爱。学会感恩父母。(必备品格) 教学难点; 1.体会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亲情; 2.积累“的”字短语。(关键能力)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出示图片。 教师口述:同学们,你们认真观察妈妈睡觉时的样子吗?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中的主人公,就在看妈妈睡觉时,发现了一个秘密。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个秘密是什么吧。(妈妈睡了)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出示温馨的场景图片,引起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的学习中来。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读生字,识记。 ①注意读准“粘”是个多音字,本文中读“zhān”,“粘连”的意思,还有一个音是“nián”,“粘土”。翘舌音“ 沙”,前鼻音“汗”后鼻音“等”等。 ②识记。 部首归类识字:“哄、吸”与“润、汗、沙”是两组部首相同的生字。 运用形声字构字特点识记:“额、颜、颊、颈、颌”等字都是“页”部,表意,“客、彦、夹、合”表音。 用实物演示的方法识记“粘”字。 找近义词的方法识记“乏”,从文中找出“累”与之意思相近。 (2)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等待等人呼吸吸气粘住粘贴出汗汗水额头前额沙发沙漠困乏(3)学习多音字:发(fā fà)。 ①读句子,找发现。 奶奶头发是雪白雪白的,我的头发是乌黑乌黑的。 在这里,“发”读“fà ”,意思是“头发”,还有一个读音是“fā”,意思是“生长、产生、开始”,组词如下: 发fà(头发)(黑发)(白发) fā(发现)(发生)(发芽) ②读一读。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fā)现大自然有许多奥秘。 (4)识字游戏 摘苹果游戏,看谁摘得多。(读对一个,苹果就被摘下。) (5)理解词语 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红润温顺体贴 温柔多指液体,向外流出来。 渗出色红而有光泽。也表示人很健康。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7妈妈睡了第二课时随堂练习

《妈妈睡了》随堂练习(第二课时) 一、课内阅读。 1.等妈妈睡觉醒来,我会对妈妈说()。 A.妈妈你辛苦了,我给你捶背吧! B.妈妈,我饿了,快去做饭。 C.妈妈你太累了,以后能做的事我自己做。 2.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看到妈妈睡得好熟,好香。 B.我看到妈妈的眉毛睡在红润的脸上。 C.我看到妈妈变白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 3.《妈妈睡了》这篇课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A.父母对我们无私的爱。 B.要对父母有一颗感恩的心。 C.午休的时候不要睡觉,好好看看妈妈。 二、课外阅读。 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真正的好孩子 在一棵大树上,住着喜鹊、黄莺和乌鸦。她们的孩子都长大了,自己也老了,飞不动了。一天,她们在一根树枝上晒太阳。 喜鹊说:“在树林里,要数我的女儿最漂亮。”黄莺说:“在树林里,谁也比不上我的女儿会唱歌。”乌鸦在一旁不说话。 这时,小喜鹊回来了。她已经吃饱了,老喜鹊喊道:“孩子,给我一只蚱蜢,我饿了!”小喜鹊理也不理。 小黄莺回来了。她也吃饱了,老黄莺喊道:“孩子,我饿了,给我一条卷叶虫吧!”小黄莺装作没听见。 小乌鸦也回来了。她带来一只又肥又大的蝈蝈,喂给老乌鸦吃。她说:“妈妈,您还想

吃什么?我再去找。” 1.划去不正确的读音。 (1)在树林里,要数(shù shǔ)我的女儿最漂亮。 (2)孩子,我饿了,给我一条卷(juǎn juàn)叶虫吧! 2.这篇短文共有()个自然段。 3.树上住着哪些鸟?请你用直线画出来。 4.回答问题。 (1)你认为谁是真正的好孩子? (2)你是怎么看出小乌鸦是真正的好孩子的?请在文中用“()”标出来。 (3)读了短文,你明白了什么? 参考答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第7课妈妈睡了练习题新人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2第7课妈妈睡了练习题新人教版一、读拼音,写生字。 shì chén fà xiān liǎn 情重长首蛋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é jiào 1.妈妈太累了,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2.他们都觉.()的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hōng hǒng hòng 3.人们听了他的话,都哄.()笑起来。 4.妈妈在哄.()我睡觉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 5.妈妈告诉我不要跟着别人起哄.()。 三、用线把下面的词语恰当的连起来。 明亮的脸沙沙的妈妈 红润的头发弯弯的响声 细软的眼睛慈祥的眉毛 四、我能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 1.睡梦中的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她真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课文讲的是午睡时,妈妈在哄“我”入睡时,妈妈先睡了。文中从三个方面写了睡梦中的妈妈,一是睡梦中的妈妈,二是睡梦中的妈妈,三是睡梦中的妈妈。 六、重点段落品析。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刮散步),发出(嗖嗖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儿睡一觉了。 1.在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并打上“∨”

2.从哪一点可以看出妈妈累了呢?请把答案摘抄在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能体会出作者对妈妈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写一句关于母爱的诗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