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阅读着作,感受魅力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阅读着作,感受魅力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阅读着作,感受魅力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阅读着作,感受魅力

《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阅读着作,感受魅力《听窦桂梅老师评课》读后感:阅读着作,感受魅力自从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我被她独特的魅力所深深感染,寒假带着对窦老师的这份崇敬,我细细的评读了她的着作《听窦桂梅老师评课》。

从书名就了解书中都是窦桂梅老师听课后的一些点评,书中记载的是窦老师从执教教师课堂语言,教学内容,教学韵味,或是教学的落脚点……对教师教学进行的评价。

从她别具一格的评价中,你会认真的去思考作为教师,立足课堂,着重修炼的素养应该是什么?作为教师,当你评价他人的课堂时,应该注意的又是什么?窦老师在评价老师的课时,表明她的评价观念——评课不是批评,也不是赞美,而是要发现课堂的问题,这样有助于教师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评课时,做到缺点不漏,优点说透,方法给够。

传递评价者真实的心声,真正的水平,告诉授课老师怎么做会更好,令他信服和接受你的观点。

作为一线教师应该转变态度和观念,珍惜听课的机会,通过评课彰显自己的认知专业水平,切勿人云亦云,敷衍附和。

今天我就感受肤浅的谈谈自己阅读的一些体会和收获。

一注重教法的实效性,关注学段特点。

窦老师择录低年级识字教学评课多章,并谈到对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建议,提出灵活识字。

所谓的灵活,就是几种识字方法——韵语识字,集中识字,归类识字,随文识字,字理识字等,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学段学期有所侧重和区分,不要每个老师都千篇一律的进行一种方法的复制。

不要把识字教学固定在一个模式上,一个步骤上,也要适当地运用其他方法,有些时候,注意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灵活运用,方能产生效率。

识字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做出深刻的思考,每堂课中那种方法最有效,就采用那种方法。

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具体教学要求和目标是不一样的,作为教师,必须牢记这一点。

(举例:祖的偏旁认识示——表示古代祭祀的仪式,表示一种敬畏。

)二树立正确的评课观。

窦桂梅老师认为,真正的评课应该给予教师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

评课时,首先要建立一种思维方式,站在被评课教师的角度想问题,不能听了就评,信口开河,而应该想清楚,被评课的这位教师最需要的是什么,你评课的重点是什么。

而且,不能仅仅用‘耳’听,用‘笔’记,用‘嘴’说,它还应该是专业上的引领与带动。

名医一把刀,名角一台戏,名师一堂课。

窦老师说,好课是看不出教的痕迹的,看似师生随意聊天,可课

堂上常常高潮迭起,悬念频生,教师引导学生探奇览胜,流程中往往是山重水复,别有洞天——而这些,其实就是教师经意备课的结果。

在第篇《一堂好课好在哪儿》中,窦老师例举了一位科学老师执教的课堂,从窦老师对这位科学老师的评课过程中,我在头脑中组合这位科学老师的备课过程:从生活入手,寻找自己需要的几种植物。

整整用了一个中午的时间,找齐了自己课堂需要的水葫芦水芙蓉铁黄冠,在经意的准备中,课堂上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彰显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佩服这位执教的科学课的老师。

课中,在看似轻松与不轻松间,科学老师胸有成竹的和学生进行着对话,好多时候学生都要实验,讨论,这些环境的更替需要老师调节好学生的情绪,组织好秩序,这需要科学老师具备组织课堂的能力,为了一节科学课,为了达成教学目标,为了有效运用课堂生成,教师需要储备的东西太多了。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平时的教学,哪一堂课不需要我们好好准备,即使一本书一篇课文一个知识点你已经驾轻就熟了,可是,面对的学生不同,亦不能简单的复制。

那么,我们又为自己的这堂课储备了多少专业知识呢?这节科学课上,教师同时对学生的绘图本领和概括能力进行有效训练,老师带领学生从观察到范画标注名称短短分钟,学生掌握方法马上绘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整个过程没有刻意求新,没有花拳绣腿标新立异,而在于真实,老师的教学行为指向性明确,学生学有所获,这就是一堂圆满的课。

则好课必须为学生服务的。

不管什么课,课上数十个鲜活的生命在思想的原野上驰骋,在精神的苍穹里遨游,教师的驾驭能力应变能力跟随学情接受挑战,在挑战中疏漏欠缺难免的,教师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才有了智慧的生成。

好课永远在我们实践的旅程中,在我们苦苦的追求中。

三关注课堂的师生对话。

每个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总会刻意准备师生对话。

何谓师生之间的真正对话?窦老师的观点告诉我们,对话不是简单的舌头行为,以一定区别于灌输式的教学。

我们的教学,通过对话,借助文本,深入探究,然后走出文本,形成自己的观点。

窦老师建议老师必须读书,善于思考,从历史的高度,文化的高度,哲学的高度,认识对话的意义,必须把对话放在高处,方可一览众山小,带领学生走向光明的人生彼岸。

在课堂上,实现真正的师生对话,对老师的要求很高,平等,爱,谦虚,信任,希望,批判思维等,这是教师具备对话的必要条件,而且通过师生真正的对话达到教育的目的。

那么,平等的对话,巧妙的提问,师生愉快的合作,都是良好的对话具备的特征。

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根据学情及时抓住课堂生成,形成课堂智慧;根据对学生的评价有力的跟进和推动课堂的行进;通过对学生的挚爱和信任引导启发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表达自己的个性观点。

现在的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日益提高,做一名教师不容易,做一个好教师更不容易。

教师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师德,还要有精湛的教学水平。

不仅要懂得教学理论,还要积极投入教学实践,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我。

学习学习再学习,就成了我们生活必需,工作必需,生存所需。

特级教师窦桂梅在这方面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是我的一面旗帜。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本文是关于读后感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一) 最近,我在读由钟启泉教授翻译的日本佐藤学教授的专着《教师的挑战》一书,在实施生本理念的时期读这本书,感觉到日本教学改革在教育哲学的认识上更为深刻:21世纪的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什么,那就是为所有儿童提供高质量的学习机会。我们的课堂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不但是师生的共同愿景,也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 读着以上这段话,似乎已经感觉到了中国教育孜孜以求的所谓“公平”与“质量”,不仅仅是通过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来实现,更重要的应该是致力于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确保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前者是一种认为的假设,后者才是真正的可能。 因此,追求教育的公平与质量,并不是什么难以办到的事情,完全可以从身边的日常行为开始。 1、教学的基点是尊重和信赖每一个儿童。我们要尊重和接纳儿童的多样性和可能性。在这一点上,我们常常是说起来容易,要真正做到很难。随着中国班学额的暴涨,50个学生基础不一,个性不同,要关照到每一个儿童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很羡慕日本的班级,

学校规模不大,20多个孩子以U型排列围聚来老师身边,这样的教学真是别样的风景。中国教室里的学生多,怎么办?我个人以为不是放弃合作学习,而是更有同伴相互学习的必要,只要我们平时训练好小组合作的常规,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广西教育已经提供了这样一个成功的样板。 2、从相互的倾听走向合作的交响。在佐藤学教授的这本书里,在不断地重复着三个关键词:倾听——串联——反刍。实际上这三个词揭示了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学从倾听开始,这就意味着我们的教学从儿童的经验出发,教师的作用就是不断地调适不同层次学生的理解水平,要求迅速作出反应,或比较或争论或整合或提升,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最后一个环节的反刍,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学习的自我建构,它的意义在于把知识纳入个人的经验系统。由此我想到了一个时尚的词——给力,课堂要给力,给学生发展智慧的力量,让课堂上的每一次相遇,都能努力变成向难度挑战的过程,成为学生智力生活中最美妙的交响。从这个意义上说“交响”,那就是思维的碰撞与交锋,只可惜,在我们的脑子里,往往考虑的是本堂课的教学任务是什么,要教哪些知识,而常常忽略了活生生的儿童,忽略了儿童与身俱来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能力。 课堂有时看上去像大海一样沉默,但在海底却正在发生着剧烈的运动,而这种力量恰恰是难以抗拒不可估量的。 或许,我们的课堂教学风格正在发生着静悄悄地变革。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二)

以德育德,用心育人

以德育德,用心育人 2018年5月8日,我们区班主任名师工作室一行人赴宁波市江东区新城第一实验学校,参加了“全国 中小学德育纵深发展与班主任工作质量提升高峰论坛”,听取了包括《德育报》报社总编辑、社长张国宏,全国着名德育专家、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原处长孙学策,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模范班主任高金英和 上海市德育工作室专家丁如许等德育领域前辈和专家的讲座、报告,还听取了虞朝静老师一节名为《Sorry,我会勇敢说》的德育观摩课,可谓开拓眼界,收获颇丰。 在此,我要谈谈“以德育德,用心育人”。 考入师范大学之后,我未曾接受过有关“如何开展学校德育教育”的训练;从教19年来,我未曾受过“怎样上一堂成功的主题班会课”的培训。一句话,我深知德育对于学校教育的重要性,却在操作技能方面 又是一片空白。但我绝没有因此而轻视德育,事实上,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已经认识到德育对于培 养完整的人的重要作用,努力用心教书育人,我也尤其重视正确的德育方法对于建设优秀班集体的重要性。我很赞成《德育报》总编张国宏先生的话:“德育有困惑,但仍旧很美丽”。 宁波一行,让我听到了许多专家同行的优秀德育理论,领略到他们高妙的德育方法,尤其是上海市“丁如许工作室”的领头人丁如许老师,他的讲座《打造魅力班会课》,系统地介绍了班会课存在的问题、班会课的常见课型、班会课的时间把握、班会课的选题、班会课的形式、班会课的教案、班会课的科学研究等,内容庞杂介绍却有条不紊,特别是他运用的丰富案例,针对性与操作性都很强,令人大为折服。 正如丁如许老师所说,我们要重视每一堂班会课,使尽浑身解数让我们遇到的每一名学生拥有“不一般的生活”、“不一般的感受”、“不一般的见解”和“不一般的人生追求”。要想做到这一切,我觉得我们得“以 德育德”。 第1页共3页

班主任培训心得 听丁如许老师《打造魅力班会课》有感

班主任培训心得听丁如许老师《打造魅 力班会课》有感 10月28-30日,我们一行十人在杭州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创新与心理健康教育”研修班。其中,10月29日上午由上海市晋元高级中学的丁如许老师主讲,主题是《打造魅力班会课》,下面我就谈谈听丁如许老师《打造魅力班会课》的感想。 听了丁如许老师的《打造魅力班会课》,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受益匪浅,丁如许是江苏省特级教师,现任上海晋元高级中学德育主任,成立了上海普陀区丁如许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丁老师长期致力于班主任工作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最突出的成就就是开展了一系的,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被称为“中国班会第一人”,并著有《中学班级全程系列活动》,《心灵的感受》,《中学班会课》,《魅力班会课》等12本书。 丁老师把他自己做班主任的成功,归纳为十六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久”。而他关于班级活动的认识和诠释更让我颇有感触,他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德育要靠活动,没有精彩活动的校园生活,就没有学生终身难忘的亮点,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班会课是最具有魅力的德育。

充满魅力的班会课能成为学生美好生活的起点,成为学生幸福时光的回忆,如何才能打造出一堂充满魅力的班会课呢?丁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一、要精心选题 班会课的内容主要根据班级工作计划,班级近阶段的具体情况,学校工作布置来确定,而布置班级日常事务只能属于班会课类型之一,即班级例会,除此以外,班会课的类型还有:主题教育课,班级活动。这两中类型的班会课中学阶段选题可参考以下方面:爱国抱负,理想追求,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感恩情怀,哲理思维,创新能力,交往体验,阳光心理,健康体魄。 二、要善于借力 首先,可向任课老师借力,设计一些受任课老师欢迎的班会课,如:英语单词竞赛,语文课外题竞赛,数学接力竞赛,一方面拉近任课老师和班级的距离,另一方面也拉近学生和这门学科的距离。 其次,可向家长借力,如:丁老师的特色班级活动是开展家务劳动竞赛,为解决竞赛题目的来源,搜集到竞赛题目,他布置每个学生回家让父母帮忙出三道问答题和一道动手题,这样一方面解决了题目的来源,另一方面也让家长了解,关心班级的活动。又如,丁老师的又一特色是成立了“家长报告团”,在班级中举行“难忘我的黄金时代”,“伟大的时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读后感 利用暑假时间我看完了佐藤学教授写的《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在此书中作者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速描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教师们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多彩的学习生活。他认为,这种革命不但是师生的共同愿景,也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教学的基点是尊重和信赖每一位儿童。他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出,在教学中是否能形成合作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尊严。只有尊重和信任每一位儿童的多样性和可能性才能使他们轻松自如地参与、交流自由的思考与意向。 马斯洛需要学说理论告诉我们,只要满足了学生尊重的需要,他的智力因素才能正常发挥,他也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只有在相互尊重和信赖的课堂里,才能产生相互倾听的关系。传统旧课堂因为教师不相信学生,所以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学,造成了教师普遍的包办代替、机械灌输。新课改后的教材决定了教师在学生面前就不再是什么权威的象征,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服务者;师生关系不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对话。因此,教师要充分

相信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和谐相处,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同时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使他们在遇到困难时,能主动向教师求助。 其次,教师创造性地教,可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双边活动,教与学是互动且不可分割的过程,在教学中采用的方式、方法,从教师的角度看是教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讲是学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将教材与学生串联起来,把一个学生同其他学生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和其他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知识和生活实践串联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许多的串联会被老师的纠正、提问等切断,发言与发言之间没有连贯。而反刍的活动更容易被忽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记忆等都存在差异。在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一直教授新的知识,只关注一些优等生,而应该注重新旧知识的串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如果我们能够发自内心的尊重与信任学生,能够认真细致的倾听与对话学生,能够为学生的合作与探究学习搭建平台,那么我们不仅能够应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也能够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的乐趣!

打造魅力班会课—学习体会

“打造魅力班会课”学习体会 2013年4月13日,很荣幸地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班主任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幸聆听到丁如许教育专家、申淑敏优秀班主任的精彩报告,这次学习给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以不少启发,感悟良多。在此,与各位同仁分享。 一、做班主任要勤于学习 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 2、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好的经验。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如通过听取经验介绍、聆听报告、网络等学习他人的经验。多读一读教育专家们推荐书籍:“班主任的两刊一报”《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德育报》。《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学卷)、《新世纪班主任必读》、《爱心与教育》(李镇西)、《中国著名班主任思想录》、《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魅力班会课》(丁如许)。三个网站: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室、丁如许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两个博客:魏书生的blog、教育在线博客。 二、做班主任要善于思考 1、对他人经验或理论的思考。在借鉴他人经验或利用前人理论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分析,以求有较好的实效。

2、对自身经验的思考,即反思。反思,缩短成长的时间。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有其自身好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加于总结、反思、提升,你就可能会有更好的经验,这样等于是加快了自身的成长。 三、做班主任要勇于实践和创新 1、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他人经验再好、前人理论再高明,如果不付诸于实践,那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价值。 2、勇于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我们不能停留于他人经验和前人理论,我们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进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四、做班主任要懂得积累 听了丁如许教授的《打造魅力班会课》和申淑敏老师的《美丽的情感教育》的报告,我感触很深。 1、关注生命的成长过程,用文字记录成长,用影响定格青春。要利用好教师的三件法宝:相机——捕捉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手机——短信传递每一份真情;网络——留下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利用博客、播客、魅客、印客记录下学生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关怀。班级博客成为家园、成为交流平台、成为美好回忆、成为自觉维护网络道德的场所。 2、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坚持写教学日记。“没有教师的快乐就没有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或经验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可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读后感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读后感 假期阅读完佐藤学先生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受益匪浅。引起我对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了重新的深远的思考。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课堂也在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叶澜教授就曾经指出:要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佐藤学先生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本书展示了日本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变化和发展.我们习以为常的课堂形式似乎渐渐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而作为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我,更为关注和有感于创建学习共同体实现挑战性学习的意义,决心努力增强自身素养,通过实践反思迅速跟上课改步伐.在此谈谈自己的点滴体会和感受. 一、采用互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书中的诸多观点引起我深深的思考。通过佐藤学先生娓娓道来的一则小>故事,幸子与高志相互学习的情景,让自己对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钦佩这位老师能够如此机智地为孩子们创设这样一个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机会,我在以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坚定采用--合作学习,培养培养学生合作互助的精神和能力。 互动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双方的主观能动性,在双方平等的条件下相互对话、相互讨论、相互交流探讨和相互促进的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民主、自由、平等、开放式的教学,。它符合新课程标,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它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让学生在互动中产生不同观点碰撞交融,在思维的碰撞中生成知识,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空白地带,充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去质疑、解疑。在教学中我将主要采用以下二种形式:1.自主探究学习主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如果学生习惯坐等答案,就会严重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所以只有大力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思考,思维才会进步。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开动思维机器,进入深入思维加工,自己去参悟问题背后的含义、原因。学生需要积极思考和钻研,这样对所学内容理解更深入,运用更自如,积累到更多的经验和方法,思维能力自然也得到更好的训练和发展。2.小组合作学习1世纪各国教育的共同任务是学生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学会合作并在与人的合作过程中锻炼和发展强大的思维能力,才能在这个科技竞争的时代立足,成为生活的强者。小组合作学习是攀登英语阅读课中常见的、重要的学习形式。它体现了攀登英语实验工作的重要理念:以人为本。要求人人都人参与,人人都能进步。为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

---------------------------------------------------------------最新资料推荐------------------------------------------------------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 创建学校共同体且行且珍惜成都市海滨小学张晓华一、受震撼的教育信条。 佐藤学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教育信条:学校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 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乃在于: 时间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教学的创造能否成功取决于教师在多大程度上尊重教材,尊重每一个儿童,以及教师对于自身教育工作的尊重。 学校改革的目的是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学习权;保障每一个教师作为教育家的成长唯有保障每一个儿童的尊严与学习权利,尊重每一个教师的多样性并保障其个性化的成长,才能使得学校的改革脚踏实地地向前推进。 所有这些观点都让我受到震撼。 二、解困惑的内容。 在小组的合作学习指导中,决不追求小组内的思考与见解的一致与统一。 不应当像班组学习那样代表小组发言。 即便在合作学习中只有同样思考和意见的场合,也应当作为个人的意见来发言。 应到尊重小组中思考和见解的多样性。 1 / 6

合作学习中是无需领导者的。 合作学习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是每一个学生的平等参与。 合作学习中的小组,宜采用男女生混合的私人小组形式,也可以从三人小组开始。 习惯了合作学习之后可以变更为四人小组。 合作学习的组织最好是随意编组。 小组的合作学习,无论小学、初中、高中的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当可以实施的。 看到这,我充满希望,因为在今年我所任教的启智二年级数学教学中,我尝试过分 3 人小组通过分小棒探索 10 以内数的分成的教学,但碰到了不少困难,迫不及待能找到指路的明灯。 但接下来的不过,在小学低年级却不宜实施。 理由是: 小学低年纪教师同每一个学生的密切联系,互帮互学的经验是重要的。 其实,小学低年级儿童唯有在同教师产生一对一的亲密关系之后,才能建立同学之间的关系。 小学低年级的合作学习首当其冲的是,要充分体验教师和课堂共同体的亲密关系。 怪不得,在这个班当时还是一年级时我尝试一次分组探索学习几乎收效甚微,还让学生的学习受到很大挫折,而我自己的课堂教

读《打造魅力班会课》有感

读《打造魅力班会课》有感 丁如许老师在他的报告中强调,“精心设计的班会课是德育的最佳途径,积极实施的班会课是有魅力的德育,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精心组织的班会课,谁能使学生充分受益,终身难忘。 一、班主任要对班会课有个整体的把握。 1、班会课这种专题教育的形式,选题很关键,丁老师给我们讲了六个原则。根据教育目标选题,根据年纪特点选题,根据班情选题,根据中心工作选题,结合重大日子选题,根据国家大事选题,根据生活发展选题,根据偶发事件选题,向优秀班主任学习。 2、班会课还要充分利用资源,学会借力。向任课老师借力,想家长借力,向听课老师借力,向社会借力。 3、一堂好课,写好教案是很关键的,班会课也是如此。丁老师强调要写好简案,简案不等于简单,他提醒我们注意给班会课起个响亮的名字;教育目标应集中明确;活动准备考虑要周全;过程详略适宜,亮点要突出;教后记是反思录,也是备忘录。 4、班会课要注意系列性,可以就一个主题一步步开展活动;可以就一个主题从多角度开展班级活动;有些主题可以采用纵横交错式结构。 二、丁老师更新了我对班会课的理念,也给了我很多方法。对照着丁老师的报告,我也想到了我的班会课。 1、对于班会课的目标,我是很明确的,每次都清楚地知道此次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很有针对性。不过有时候起的主题并不是那么响亮,尤其是关于国家方针政策等方面的,现在觉得应该用学生化的语言会更加

受学生的欢迎。 2、对于班会课的形式,三年级上过一次班会课,我觉得我们班的班会课就是文艺汇演,学生们都活动安排,有的表演小品,有的表演三句半,有的表演合唱由于过于重视活动给学生带来的快乐,而忽视了教育内容本身。那堂班会课后,我一直想,我的做法哪里不妥,哪里有问题,听了丁老师的报告,我豁然开朗,如获至宝。 三、班会课中的小主持人的培养。 丁老师有一套他的方法,他主张主持人学习统筹策划,要制定好方案、活动分工;搞好会场布置,黑板是“主景” ,不忘记桌椅摆放;准备主持词,主持词导入语要贴切、生动。引出要亲切、有变化。过渡要自然、流畅。结束要简洁、有力;撰写活动纪实,班主任要负责修改,并复印给全班。这些活动都是在班主任的指导,同学的协作下完成的。 在选择培养小主持人上,我觉得也是有学问的,在一年级的时候我就努力开始培养小主持人,我们班级的班长是我重点培养对象,她的各方面素养很高,但是我并没有成功。她是个慢性子,主持的时候话语显得不是那么干脆利落,而转到我们班级的一位新生很快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她说话脆生,做事简洁干练,思维灵活,在她这些素质的基础上,对她进行培养,得到了各位老师

打造魅力班会课心得体会

班主任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研究 武安市职教中心刘永科 2010年11月10日

班主任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研究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优秀班集体建立、发展、成熟乃至最后达到育人成功的核心力量。一个班集体建设是否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成功与否很大意义上取决于这个班的引路人——班主任自身素质与人格魅力。 【关键词】形象魁力积极向上“爱”与“严”自信心 教育教学的实践已经证明,班主任的工作质量对学校整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素质教育全面展开,并深入实施的今天,这种作用会更加突出。笔者认为班主任要克服教育过程中的“第一印象”、“晕轮效应”、“思维定势”等方面的工作弊端,全天候、全方位、高效益地做好学生工作,其思维方法和行为举措固然很多,但自觉地强化建立几种“镜”的意识却是十分重要的。 班主任的政治态度、道德品质、思想作风和工作质量,对班集体的形成、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班主任必须在班内塑造自己的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形象魁力,团结、感召、带动全班学生,使大家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合力,把班级各项工作做好。那么班主任应具备怎样的魁力呢? 要成为一个学生接受的好班主任,首先必须是一个好教师,好教师就必须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这种专业素质,是教师通过专门的学习而获得知识,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水平。这种知识水平,包含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和美学知识。宽广的知识面、灵活的教学艺术使得班主任倍受学生的关注和尊重,形成自身的知识威信。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尊师重教的传统使人们产生了教师应是模范公民的期望。班主任更是特殊类型的教师,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起着直接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应具备强烈的人格魅力,具有高尚的师德。那种严于律己、诲人不倦、言行一致、堪为楷模的班主任,就是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重。 管理是一门科学,德育思想工作,班主任管理更是如此。教育本身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的特点,班主任对于班级学生中各种形形色色的学习和生活问题,有的应当机立断,有的则须通权达变,用多种方式进行管理,增强教育的效果。 班主任要有积极向上的开拓精神。我们正处在一个改革的时代,作为班主任唯有创新,及时抓住学生感觉到而没有意识到的东西,才能带动班级前进。墨守成规,因循守旧,不可能成为好的班主任。班主任要善于把新时期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思想与学校的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倾听学生意见,集中学生的智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完成学校的各项工作。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终于认真地读完佐藤学的《教师的挑战》一书,我是为佐藤学教授书中的大量详实的事例和他们的教师为之而进行的努力探索精神而敬佩不已。关于学校的职责所在,教室环境布置和学习氛围,教师在课堂上承担的角色和细致入微的倾听与观察,孩子们在课堂上的表现与探究意识无不令我惊讶。惊讶之余,对照我们的课堂,我在进行思索: 一、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 在国外案例一章中,佐藤学教授列举了意大利、墨西哥、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的非常不起眼的学校为例,旨在说明全球许多国家都在进行课程改革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让我最感动的是在美国波士顿市的一所小学校,

校长狄波拉玛雅在十年前就是在美国纽约最困难地区的学校创造“奇迹般的成功”而闻名。日本的领航学校和“学习共同体”学习的愿景等都是从狄波拉玛雅的安静而扎实的学校改革实践中获得的启示。十年后的再次造访,狄波拉玛雅让即将毕业的5名儿童来给佐藤学教授做向导。“学校最重要的是倾听儿童的心声。”正是她的这种理念,使得这所小学校成为波士顿公立学校的倡导民主化的领航学校。学生的转变和教师的成长令佐藤学教授惊叹不已。座谈时,做向导的5名儿童对他说到“这所学校是你们的‘第二个家’”的时候,5个人争先恐后地回答:“啊,真是的,是我的‘第二个家’”,“也是我的”,“‘第二个家’这个词很贴切呀”,“嗯,是共同学习的家”。这些看似平静的儿童们内心一定雀跃欢呼。这次造访让佐藤学教授感动不已,几近落泪。这里就是学校的未来,是民主主义的希望。 而在我们一贯的认识里,学校是育

《打造魅力班会课》读后有感总结范文

《打造魅力班会课》读后有感总结范文 我阅读了全国中小学班主任培训用书—丁如许老师的《魅力班会课》(初中卷),丁如许是省特级教师,现任上海晋元高级中学德育主任,成立了上海普陀区丁如许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打造魅力班会课》读后有感,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谢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打造魅力班会课》读后有感1 各位领导、各位班主任老师: 下午好!自从接到此次任务,我是诚惶诚恐,在座的很多老师都当了一二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班主任了,经验比我丰富多了,我也只是在各位老师面前班门弄斧,耽误大家时间,实在抱歉。如果在交流中有诸多不当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说到班会课,我首先要隆重的向大家介绍一位老师,那就是–丁如许老师。丁如许上海晋元中学德育主任,特级教师,江苏省中青年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优秀班主任。他是专门研究中学班会课如何设计的专家,出版专著十六本,下面我来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些书籍。非常有幸,我前段时间能和丁老师坐在一起,聆听了丁老师对班主任工作的一些独特见解,尤其是在班会课方面的一些指导。在座谈时谈及对班主任工作中的体会。他说他体会最深的是做教师,就要做班主任,做优秀的班主任。爱心育人,建班育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久。终身学习,不断创新。尤其是第三条,我觉得特别有共鸣感。 我在班主任工作中,也非常重视班会课,重视班会课中的班级活动,我认为:班会课是班主任重要的抓手,班会课是班主任工作的有效载体。班主任应认真设计、积极实施、

努力上好班会课,让精彩的班会课成为学生美好生活的起点,成为学生幸福生活的回忆。 一、班会课的界定 1、解读班会课: 班会课,是由班主任指导的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的课。班主任指导:班会课是由班主任指导的,这就强调了班主任的主导地位。班主任应用自己的智慧和学生一起 进行活动设计。班主任应用自己的热情带动学生开展活动。 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明确了班会课的目标。班会课的设计、开展,要多动脑筋。要认真研究班会课的内容、形式。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内容:班会课具有丰富教育教学内容。这就改变了过去有些教师对班会课的考虑囿于教育内容这一圈子。教育教学内容都列为班会课的内容,有利于师生开动脑筋,增强了班会课的丰富性和实效性。 2、班会课的类型: (1)班级例会(2)班级活动(3)主题教育课 二、怎样上好班会课 班会课虽然是国家规定的地方和学校课程,但到目前没有课程标准、没有教科书、没有系统的教育内容。对班主任来说比较难,但是挑战,也是机遇,给我们提供了更大的研究空间。 1、精心选题材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及心得(精选多篇)

《教师的挑战》读后感(精选多篇) 第一篇:《教师的挑战》读后感 宁静的课堂“不宁静” ——读《教师的挑战》有感 寒假里,学校给老师推荐了几本书,我从中挑出了这本《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慢慢品读完了这本书,在此书中作者聚焦课堂教学实践,以现场速描的方式真实再现了教师们多样的教学实践和学生们多彩的学习生活。佐藤学作为“付诸行动的研究者”,他遍访日本全国各地学校,深入课堂,与教师一同研究教学,倡导创建“学习共同体”。书中一个个平凡的教师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宣告:课堂上正在发生着宁静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这不但是师生的共同愿望,是学校整体变革的基点,更是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我以以下几点与大家分享我的读书感受: 一、小事情成就“大风景” 作为东京大学的一位教授,佐藤学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虽然一直是个不折不扣的教育学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关心发生在教室里的“小事”:孩子的一颦一笑总牵动着他敏感的神经,学校里的点点滴滴都令他心驰神往,跑学校、进课堂成了他最大的爱好。在这本书的后记中,他说: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开始有意无意地漠视教室中的“小事”,但教育改革不正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吗?“小事”不正是

改革成果的具体体现吗?害怕数学连书都不翻的芳树,今天在敏子和秀树的合作学习中虽然偶有失误,但毕竟开始做练习题了。总是闭着嘴,躲开他人视线的良子,今天穿着绣着小花的裤子来上学了。这里的每一件“小事”都支持和促进着每一个孩子学习,对教师来说这比“大规模”改革重要得多。我们的课堂中不也有这样的孩子吗?从见他们第一次的恐惧眼神到对你自信的目光,无处不存在着小事情到大风景的过程吗?课堂中的宁静革命正是通过每一位普通教师的小小挑战来推进的。 二、尊重把课堂变润泽 现在,全世界的课堂中都在进行着一场课堂教学的变革,即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佐藤学提倡的是一种安静、润泽的课堂氛围,他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一种自然状态,不恐惧、不紧张,自自然然的心态是他们安心学习的前提。同时他认为,教学的基点是尊重和信赖每一位儿童。 滨野老师的课堂正呈现出这样一种润泽、柔和的状态。学生按照自己的步调 来朗读,他们在喜欢的段落旁写出自己的所思所想,读完课文他们互相讨论着,自自然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便是快要下课了,他们仍然意犹未尽,想要继续讨论。佐藤学认为,滨野老师良好的教学效果来自于他对每一位儿童的尊重。滨野老师能够不折不扣地接纳每

打造魅力班会课—学习体会

“打造魅力班会课”学习体会 2013年4 月13 日,很荣幸地参加了山东省中小学班主任高 级研修班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幸聆听到丁如许教育专家、申淑敏优秀班主任的精彩报告,这次学习给我的班主任管理工作以不少启发,感悟良多。在此,及各位同仁分享。 一、做班主任要勤于学习1、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有关理论,提高自身 的理论素养。 2、学习优秀班主任的好的经验。利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如通过听取经验介绍、聆听报告、网络等学习他人的经验。多读一读教育专家们推荐书籍:“班主任的两刊一报” 《班主任》《班主任之友》《德育报》。《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中学卷)、《新世纪班主任必读》、《爱心及教育》(李镇西)、《中国著名班主任思想录》、《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魅力班会课》(丁如许)。三个网站:魏书生教育思想研究室、丁如许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两个博客:魏书生的blog、教育在线博客。 二、做班主任要善于思考1、对他人经验或理论的思考。在借鉴他人经验或利用前人理论开展班主任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思考分析,以求有较好的实效。 2、对自身经验的思考,即反思。反思,缩短成长的时间。每个班主任在工作中都有其自身好的经验,把这些经验加于总结、反思、提升,你就可能会有更好的经验,这样等于是加快了自身的成长。 三、做班主任要勇于实践和创新

1、勇于实践。实践出真知,他人经验再好、前人理论再高明,如果不付诸于实践,那也只是一纸空文,没有实际价值。 2、勇于创新。有创新才有发展,我们不能停留于他人经验和前人理论,我们要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些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进而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 四、做班主任要懂得积累听了丁如许教授的《打造魅力班会课》和申淑 敏老师的《美丽的情感教育》的报告,我感触很深。 1、关注生命的成长过程,用文字记录成长,用影响定格青春。要利用好教师的三件法宝:相机——捕捉成长的每一个瞬间;手机——短信传递每一份真情;网络——留下成长的每一个足迹。利用博客、播客、魅客、印客记录下学生成长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关怀。班级博客成为家园、成为交流平台、成为美好回忆、成为自觉维护网络道德的场所。 2、关注教师自身的成长,坚持写教学日记。“没有教师的快乐就没有学生的快乐,没有教师的成长就没有学生的成长。”教师应该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感受或经验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可以建立自己的博客,这样逐步积累、反思,可以锤炼语言、锤炼思想,写出高水平的文章。使班主任教师的境界得以不断提高。 五、做班主任要学会交流及合作 1、学会和学生的交流及合作 2、学会和学生家长的交流及 合作3、学会和各任课老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合作及交流4、学会和同行的交流及合作交流是学习,是锤炼语言,也就是锤炼思想。班主任应该利用各种机会、各种手段、各种载体和同行进行交流。现在互联网非常

班会观后感

主题班会观后感 2014年11月17日财经学科部国贸121班举行了名为“勤学、修得、明辨和笃实”的一场主题班会。相信这八字箴言大家都有所知道。这是习总书记今年五四青年节在北大师生座谈会上对当代大学生提出来的要求。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不但指明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前进方向,同时指明了实现的途径以及有效方法,四者辩证统一,相互关联,缺一不可。 勤学。只有下的苦功夫,方能求得真学问。陶渊明曾说过:“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知识面的宽泛不是一日可成,是靠我们一天天一点点的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去思考,一点一滴慢慢积累而得。在当今社会,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完善,不断地汲取知识,才不至于被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 修德。即为修养个人道德。当今社会对选拔人才首当其冲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道德之于人是根本。一个人若无德,任其魄力才能优秀,也只能沦做坏人的助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更应该注重品德修养,按照总书记的希望要求,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既要修好公德,又要修好私德。努力做一个有益于人民,有益于社会的人。 明辨。作为一个大学生要明辨是非,善于做出选择。当今社会高度发达,世界也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对于各种各样的充斥周身的信息,对于学业、感情和职业等方面的考量。很多时候都存在这迷惘彷徨, 犹豫难以抉择。这时我们该静下来好好地思考分析,稳重自持。做出正确的选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客观的态度看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笃实。踏踏实实做事,勤勤恳恳做人。在大学生中很容易感受出他们的心浮气躁,很多时候对于一些事都是三分钟热度,学一门丢一门,干一行弃一行。然后在结果达不到预期时,就茫然失措怨天尤人。我们要学会勤勤恳恳,对于做事一步一个脚印,不要只看到了成功者光鲜艳丽的那面,却忘记别人背后默默付出的时间与汗水。坚信滴水能穿石,磨杵能成针。 望众位大学生将总书记的这八字箴言落实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篇二:主题班会观后感 2014年10月19日,我有幸参加在鸡西市一中召开的主题班会和班主任管理与教学艺术研讨会。在这次学习活动中,丁如许老师的《打造魅力班会课》对我触动特别大。下面我谈谈听丁老师《打造魅力班会课》的感想。 丁老师是江西省特级教师,现任上海晋元高级中学德育主任,成立了上海普陀区丁如许德育特级教师工作室,丁老师长期致力于班主任的实践与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而他在班主任工作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开展了一系列有特色的班级活动,被称为“中国班会第一人”,并著有《中学班级全程系列活动》,《心灵的感受》《魅力班会课》等12本书。丁老师把自己的班主任的成就,归纳为十六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人特我久”。而他关于班级活动的认识和诠释更让我颇有感触。他说,没有活动,就没有德育,德育要靠活动,没有精彩活动的校园生活,就没有学生终身难忘的亮点,能引发学生兴趣的班会课是最具有魅力的德育。充满美丽的班会课能成为学生美好生活的起点,成为学生幸福时光的回忆,如何才能打造一堂魅力的班会课呢?丁老师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了自己的经验: 一、要精心选题 班会课的内容主要根据班级工作计划,班级近段的具体情况,学校工作布置来确定,而布置班级日常事务只能属于班会课类型之一,即班级例会,除此以外,班会课的类型还有:主题教育课,班级活动,这两种类型的班会课汇总学阶段选题可参考以下方面:爱国抱负,理想追求,责任意识,诚信品质,感恩情怀,哲理思维,创新能力,交往体验,阳光心理,健康体魄。 二、要善于借力

教师的挑战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教师的挑战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 佐藤学教授在《教师的挑战》一书中提到的教师活动的核心——倾听,让我印象深刻。在佐藤教授观摩的大量生动课堂中,佐藤学先生发现这些教师都是善于倾听学生意见的。 这些教师之所以能找到应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状况其秘密在于两个应对原理。首先,教师的应对是以“倾听”为核心的,完整地接纳每一个儿童的想法。其次,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个儿童的尊严。 反观自己的教学,我自己往往会经常陷入这样一个陷阱———关注于把好的发言串联起来展开教学而忽视与课堂无关的发言。而佐藤教授在观摩滨野老师的课中发现滨野老师的应对是截然不同的,他不拘泥于好的发言,而是对所有儿童的发言都寄予信赖和期待。正因为如此地尊重每一个孩子,他在教学中才能够创造出新的境界:孩子们轻松地参与、自由地交流思考,这种自由的交流又产生了许多丰富的串联。此外教师在倾听学生的同时将这一习惯传递给了学生,渐渐地孩子们也养成了倾听的好习惯,在倾听中发现问题,在倾听中解决困惑。 佐藤学先生强调在教学中教师工作的中心在于倾听、串联、反刍。教师在教学中将教材与学生串联起来,把一个学生同其他学生串联起来,把一种知识和其他知识串联起来,把课堂知识和生活实践串联起来。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许多的串联会被老师的纠正、提问等切断,发言与发言之间没有连贯。而反刍的活动更容易被忽略。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记忆等都存在差异。 在教学中老师不应该一直教授新的知识,只关注一些优等生,而应该注重新旧知识的串联,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在自己的教学中,我经常会利用课前的5分钟时间让孩子们进行对话练习,内容就是前一阶段课本上的知识点,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进行操练,每次保证三分之一的孩子能轮到,这样降低了难度、保证了操练面,一些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也能自信地发言。 总之,教师要处理好倾听、串联、反刍这三者的关系,侧耳倾听每个学生的声音,关注串联和反刍。 一、让我震撼的教育名言 佐藤学教授旗帜鲜明地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教育信条:“学校教师的责任并不在于“上好课”。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乃在于:时间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权,提供学生挑战高水准学习的机会”。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三篇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三篇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一) 假期阅读完佐藤学先生的《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了解到日本在现代教学改革中的变化和发展,从理论与实践上阐明了“课堂革命”是一场保障每一位儿童的“学习权”,真正实现“教育公平”的“宁静的革命”、“永远的革命”,对我很是震撼。我们习以为常的课堂形式似乎渐渐不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学校教育的改革是从日常的课堂教学实践开始的,作为教育第一线的工作者,书中的诸多观点引起我深深的思考。 通过佐藤学先生娓娓道来的一则小故事,幸子与高志相互学习的情景,让自己对“合作学习”有了新的认识。钦佩这位老师能够如此机智地为孩子们创设这样一个互帮互助、合作学习的机会,与我们传统观念中的“一帮一”不同。过往自己在教学上会比较关注优生,而忽略差生。即使课堂上有分组教学,往往也是流于形式,正确的说法是不懂得如何让他们共同合作学习。“合作学习”这一段,给我今后的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如何培养学生主动求救伙伴的能力,以此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合作学习”为今后我们的聋儿融入正常社会,学会与人合作、交流提供了条件。 书中还指出:教师的责任不是“上好课”,而是实现每一位儿童的学习权。是的,我们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以往有太多的时候,我们以学生有差异是正常的必然的为由,从而给我们的“不负责任”找借口。现在想想真不是那样。

学习共同体正是包容了每一个人的差异性和参与性的共同体。回想自己的课堂,一次小组课上,一位刚入学的孩子,由于他还不会说、还不懂听,当时为了保证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而忽略了他,剥夺了他的学习权、挑战学习的机会。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每个学生的学习权,这需要老师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去观察孩子、了解孩子、亲近孩子和接纳孩子。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准备各种各样的资料来丰富课堂,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导者。 文章中还讲到:什么样的课堂能够称为“精彩的课堂”?“精彩”并不是指教师“上课”的优劣,而是指每一个儿童自由自在地、有个性地参与教学,形成了以“倾听关系”为基础的管弦乐般地交响,尤其是每一个教师都能真诚地面对教材与儿童。这是多么令人向往、令人着迷的课堂啊!我们过往的课堂都是以老师板书授课、学生倾听回答为主。即便是准备充足的公开课,也更像是一场“表演”,看似积极回答问题的学生都是训练出来的。佐藤学先生的“精彩的课堂”,我也好想尝试一下。 最后,作为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创建学习共同体。而这本书,真的很值得我们细心品味……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二) 现代社会以强调经济为核心要务的一系列发展风起云涌,作为社会基础重要组成要素的教育自然也面临着更深刻的变革,给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而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课堂也在自然而然地发

学校的挑战 读书心得

《学校的挑战》读书心得三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这本书中有两个词汇对我促动很大,让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 词汇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可以说大家耳熟能详,平时使用频率很高。可是当我阅读《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后,佐藤学先生娓娓道来的一则小故事,让我既感动又钦佩,才发现这里的“合作学习”与自己过去的认识有很大不同。书中说:“课堂里沉默寡言的高志与英语学习极度低下的幸子,在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偶然相遇。幸子期待能够以自己的力量来支撑有着沉默寡言弱点的高志,而沉迷于英语的学习,短短的几十分钟里一举改变学习落后的现实;高志为了回报幸子对自己的一番好意,轻声细语地回应幸子的问话;再加上同组的另两位女生若无其事的支持,构成课堂内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这里佐藤学先生描述的“合作学习”不是强强联手的模式,而是弱弱相助的姿态。这让我感受到,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优势”所在,如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每个小组成员的优势,从而形成“优势”互补是我们教师应该着手思考的问题。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才能称之为“互惠学习”。书中以理论加实践很好的阐述了当今课堂教学由“同步教学”向“合作学习”推进,进行着一场“宁静的革命”。 词汇二: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由学习者及其助学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团体,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因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学生同时在一个教室中参与教学活动,彼此之间可以很容易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可以自然而然地形成一定的学习共同体,比如一个学习小组、一个班级、乃至一个学校,都可能成为一个学习共同体。看到这,我想到,银冈小学正是以“共同体”的团队理念引领学校文化建设,坚持以人为本,精心营造和谐、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 师生在课堂中承认差异,包容多元,平等对话、彼此尊重,有效合作,相互影响,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建立起参与课堂学习的信心,对课堂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对参与课堂学习产生浓厚兴趣,形成了勤学、慧学、乐学的课堂共

学校的挑战读书感悟

学校的挑战读书感悟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学校的挑战》读后感 《学校的挑战:创建学习共同体》一书由绪论和第一部、第二部、第三部组成。全书贯穿了一个主题:把创建“学习共同体”作为学校改革的哲学,推进新型学校的建设。这种改革哲学倡导“课堂革命”的三大中心课题:第一,以儿童“学习”为中心的课题教学的创造;第二,教师作为教育专家得以共同成长的“同僚性”的形成;第三,家长从“参观学习”转型为“参与学习”的实现。学校的挑战意味着一连串教育概念的重建——“学习”概念的重建,“教师”概念的重建,“学校”概念的重建。 书中收集了大量的学校改革案例,描绘了学校在改革前后的变化,可以说这些都是激动人心的画面,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学校在改革上的努力和决心。书上展示的主要是学校在宏观上的改革成果,这些成果来自教师们的努力。书中还收录了许多学校的挑战过程,不过感觉是篇幅有限,书中收录了十几家学校的改革,每间学校也只能写一到两页,多则三到四页,其实我觉得每间学校的改革过程都是一本书。这本书里我了解到大部分学校的挑战过程:学校要改革--遇到困难--学校的解决方法--改革开始看到成果了。但是对于学校的解决方法,每个学校都有不同的困难,里面的细节也没有过多描述,我也不得而知。不过在这样读下来之后我也能够总结出一些要点,或许可以在我日后的教学上有所参考。 然而,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转型,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终究要挣脱“工匠型”教师的羁绊,走向“反思型”教育家的成长;我国的学校教育终究要伴随着时代发展的步伐,确立起有别于“应试教育”的“素质教育”的世界。可以说,《学校的挑战》倡导的“学习共同体”的教育愿景及其改革哲学,是有助于我们解读这个崭新的教育世界的。 怀着一颗敬畏的心,用心地阅读着这本书,一边读,一边在有感触的地方写下自己的只言片语,所以,暂且写下此时此刻我的一些感受。 先记录下一些触动心弦的话语—— 1.为什么需要合作学习呢?其一,不组织“合作学习”,每一个人的学习就不能成立。其二,要提高每一个人的学习力,“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 2.所谓“学习”,就是同客体(教材)的相遇与对话,是同他人(伙伴 与教师)的相遇与对话;也是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 3.学历低下的学生并不是一点一滴地转变的,而是跳跃式地一举成功 的,而“合作学习”为这种机会提供了丰富的准备。 4.“合作学习”需要的是每一个人的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是每一个学 生的平等参与。 5.“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与同学的合作,一个学生能挑战其不 能达到的水准。 6.“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保障每一个学生“冲刺与挑战的学习”。“合作学习”往往能实现学生奇迹般的高水准的学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