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推拿类疗法技术操作规范

小儿推拿技术操作规范

一、原理及适应症

小儿推拿是在四诊八纲、辨证论治的理论指导下,运用各种手法刺激一定的穴位(或部位),通经络,行气血,和营卫,以调整患儿机体的偏盛偏衰,促进其抗病能力,达到防病保健和治病的目的。适用于感冒、咳嗽、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积滞、疳积、便秘、腹泻等多种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以及预防保健。

二、用物准备

治疗巾或大浴巾。

三、操作程序

1. 做好解释,取得患儿及家长配合。

2. 取适宜体位,协助松开衣着,暴露治疗部位,注意保暖。

3. 在治疗部位上铺治疗巾,腰、腹部进行按摩时,先嘱患儿排尿。

4. 按确定的手法进行操作,操作时压力、频率、摆动幅度均匀,动作灵活。

5. 操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患儿对手法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应及时调整手法或停止操作,以防发生意外。

6. 操作手法轻重快慢适宜,用力需均匀,禁用暴力。

每次推拿时间,一般15~30分钟。

7. 操作完毕后,清理用物,归还原处。

四、注意事项

1. 操作者在治疗前须修剪指甲,以免伤及患儿皮肤。

2.剧烈运动后、过饥过饱、醉酒均不宜或慎用。

4. 严重心脏病、各种出血性疾病、结核病、肿瘤、脓毒血症、骨折早期(包括颈椎骨折损伤)、截瘫初期、烫伤、皮肤破损部位及溃疡性皮炎的局部禁止推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