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教案(1.2章)

第一章教案(1.2章)

第一章教案(1.2章)
第一章教案(1.2章)

景秀中学初二科学组

陈华洁

2007-2008年第一学期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一节水在哪里(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和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本节的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

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和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

四、教学预设

【引入】1、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目前唯一有生命的星球?

2、为什么我们将火星作为将来的“人类第二故乡”?

(板书)一、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看P2图)

96.53%

冰川冰 68.69%

1、水陆地淡水 2.53% 其他水体…………

地下淡水 30.06%

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讨论:现在我们知道,大气中有水,那么你用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在我们周围的空气中也有水呢?

承转:我们已经知道水分布在地球的表面,才使地球存在生命。你了解水与生命吗?请结合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看到的动物或植物是如何获取水的,并归纳水的重要性

讨论:如何生物获取水?(根、口、皮肤等)

(板书)二、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见P4表)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讨论:我们知道水受到重力的作用从高往低流,为什么高山上会有河流、湖泊呢?教师:利用辅助课件解释水循环的过程

(板书)三、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

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共同构成了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小结:依板书进行。

【讨论】如何节水?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1、人们常用的是河湖水和浅层地下淡水,储量很少;2、人类对水体的污染和破坏。)

作业:阅读课本P2-7,作业本AP1-2。

课后反思: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二节水的组成(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

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三、教具准备

自制课件和水电解器

四、教学预设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板书)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2:1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点燃

E.出现的不同的现象:

(体积小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氧气

体积大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氢气)

教师:解释肉眼看到的火焰是黄色的原因。

3、实验结论: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补充】电解水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板书)二、水的重要性质:

作业:阅读课本,作业本。

课后反思: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三节水的密度(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水的密度的认识,确认密度的定义。

2、知道不同物质具有不同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写出密度的定义式,能解决简单的问题,说出密度的单位及换算。

4、能说出密度的含义,从密度表中掌握有关信息。

5、通过习题教学,初步掌握有关密度的简单计算。

6、复习熟练用量筒,天平等器材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水的密度(概念,单位和测定)

难点:密度单位及计算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等)

四、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引入】从家庭生活用水这个生活中常见的问题入手。

怎么样将水的体积转化为水的质量?

(回家观察水表,询问父母一月一般的用水量)

【演示实验】P10:密度概念的建立

复习:用量筒测液体体积,用天平测质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及操作重点。

实验结论:(1)水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2)水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式一个恒量。即

质量/体积=1克/厘米3

含义:体积为1CM3的水的质量为1g

【演示】测量一定体积的酒精,铁的质量,写成0.8g/cm3 7.9g/cm3结论: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是不同的。

(板书)一、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

3、单位:克/厘米3或者千克/米3

换算关系:1克/厘米3=1000千克/米3

4、公式应用要点:

1/、ρ=m/v中ρ、m、v都是对同一物体而言。

2/、对于同一物质,ρ一定,反应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m、v大小无关,v增大,m也增大,ρ不变,即m/v不变

【例子】某物质的密度跟质量成正比,跟体积成正比。(×)

3/、对于不同物质,V相同,则m大的ρ也大,m小的ρ也小。

【例子】“铁比棉花重”的说法

4/、运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5/、应用:由讨论题引出——知道其中任意2个量,即可求出第三个量。

(A)判断何种物质;(打假)

例:有一块金黄金属,质量为2225千克,体积是250分米3,问这块

金属是什么?

(B)测大型物体的质量;(矿山的质量)

例:有一用纯铜做成的纪念碑,体积为15m3,问质量是多少?

(C)测难以测量体积的物体体积计算。(小石块或大理石碑)

小结:依板书进行(密度的公式)。

作业:阅读课本,作业本。

第二课时:

学生实验:学生随堂实验安排测量水的体积和密度

小结:小结学生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作业:阅读课本,作业本。

第三课时:

一、密度表的教学:

=7.9×103千克/米3

1、说出密度表中物质密度的意义:ρ

表示,

2、据表得出:不同的物质有不同的密度,故密度是物质的特征之一。

问:物质的特性学过的有哪些?(晶体熔点,液体的沸点等)

3、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的差别:一般的说,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大小相差不大,气体比它们约小1000倍。

(要求学生推理,即气体分子间的空隙比固体和液体间的大得多。)

4、记住水的密度值,会通过密度表得到其余物体的密度值。

二、习题教学:

1、体育课上用的铅球,质量是4000克,体积约为570cm3。这种铅球是纯铅做的吗?

2、一根能承受最大拉力为1800牛的缆绳,能提起体积是0.5米3的钢梁吗?

3、某工地需要用密度为1.4×103千克/米3的沙子50米3。若用一辆载重5吨的汽车运载,至少需运载几趟?

小结:依板书进行(密度的公式和应用)。

作业:阅读课本,作业本。

课后反思: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四节水的压强(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举例说明压力的特点和压力的作用效果。

2、确认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用单位面积上

受到的压力可以很好地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

3、写出压强的公式、单位;能由公式出发得出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能分

析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压力概念与重力的区别;压强概念的建立

难点:压强公式的教学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师演示图1-19、21的实验

学生随堂实验: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学预设

【引入】创设情境:约翰.墨里的实验

(板书)一、压力和压强:

1、压力:力作用在受力物体的表面上,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并指向受力物体。

成因:物体间由于相互挤压而产生的。

分析(演示P13):○1手指按瓶子:手与瓶子相互挤压,手的压力作用在瓶的表面上,并与接触面相互垂直。

○2压路机压地面,滚筒与地面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地面上,并与地

面垂直。

○3钳子夹核桃,钳子与核桃之间相互挤压,压力作用在核桃壳上,并

与核桃壳表面垂直。

【思考】压力是不是一定由重力产生呢?

特别补充:四个不同情形的图(水平面上、天花板上、斜面上、竖直墙壁上),比较压力和重力的关系,以及压力的大小关系(重要)

【拓宽与复习】

比较压力和重力:定义、产生原因、单位、方向、作用点、大小关系

(板书)2、压力的作用效果:会使物体的表面产生凹陷的效果。

【实验】(为学生随堂实验)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说明:控制变量法;控制实验条件

得出结论: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作用效果越明显;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板书)3、压强:定量描述压力的作用效果。

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公式:压强=压力/受力面积

注意:○1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水平支持面上静止时 F=G

○2S是受力面积而不是物体的表面积或面积。

○3单位统一 N/m2

单位:1帕=1牛/米2,了解帕的大小

(板书)4、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多讲实例)

○1增大: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2减小: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小结:依板书进行。

作业:阅读课本,作业本B。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对容器的底部和容器侧壁都有压强,以及压强的大小跟水的深度之

间的关系。

2、能用压强计探究水的压强的特点,并由此得出一般液体压强的特点。

3、能用液体压强的特点解释一些现象。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液体压强的产生和特点

难点:研究液体内部特点实验中实验分案的设计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演示实验为主;

学生探究实验(压强计的使用和实验设计)

四、教学预设:

【复习引入】1、压强公式的含义、简单的计算复习

2、固体间产生压强的原因是什么――互相挤压

那么,把一些水倒入杯中,水对杯子有无挤压呢?水是否会产生压强呢?

(板书)二、水的压强

1、【演示实验】研究水对容器底部和侧壁的压强

实验现象:

1/、橡皮膜向下突出

2/、橡皮膜向下突出更多――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力的作用,会产生压强,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3/.蒙在侧壁的橡皮膜也向外突出――水对侧壁也会产生压强

【讲述】大量的实验表明:其它液体对容器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而且也是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2、水不但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会产生压强,水的内部也存在压强。

【生活事例】1、约翰墨累的实验; 2、游泳时胸闷的感受

(承转)那么,水内部的压强有什么特点呢?

3、【实验探究】研究水内部压强的特点

1/、提出问题:水的压强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建立假设:

水内部的压强可能跟水的密度有关,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水内部的压强可能跟水的深度有关,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水内部的压强可能跟水的重力有关,随重力的增大而增大

水内部的压强可能跟水的形状有关

水内部的压强可能跟方向有关

3/、检验假设:需要一个能够比较压强大小的器材

观察压强计的结构:橡皮膜、金属盒、橡皮管、U形管

了解压强计的原理:当橡皮膜上受到力的作用时,U形管中会出现液面差,

而且受到的力越大时,液面差越大。

使用方法:

4/、设计实验方案:不同高度,相同的方向;不同方向,相同的高度进行比较。(设计表格)

学生分组随堂探究实验。学生在组内讨论,再组织交流。提出操作步骤,设

5/、得出结论:水的压强特点:水的内部存在着压强,水的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水向各个方向的压强大小相等。

6/、推广和深化:一般的液体的压强也具有这样的特点。

【小结】(依板书)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一切液体的内部都存在着压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课后思考:如何用实验验证液体的压强跟密度有关?给你一杯清水和一杯浓盐水,怎样设计实验?怎样操作?要有什么现象才支持你的假设?

如何用实验验证液体的压强可能跟容器中水的数量或重力有关?怎样设计实验?怎样操作?要有什么现象才支持或不支持你的假设?

作业:阅读课本P17-19,作业本AP7。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自制课件)

一、归纳“水的压强”知识结构图;

二、压强的例题教学:P15的例题,P19练习题;

三、学生随堂练习巩固。

作业:阅读课本,作业本

课后反思: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五节水的浮力(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确认水及其它液体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会产生浮力的作用,确认空气也有浮力。

2、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并概括出阿基米德原理。

3、能用测力计测量浮力,能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浮力。

4、能用力和运动的关系推导出物体在液体中浮沉的条件,并会用物体的浮沉条

件解释有关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

难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物体浮沉条件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师演示实验、学生随堂实验。

四、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引入】从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和“死海不死”的故事说起

(板书)一、浮力的存在和测量

【实验】矿泉水压入水中,手有什么感觉?——手受到向上浮的感觉

将瓶释放后,瓶将——向上浮出水面

结论:在水中会向上浮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

【问题】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呢?

【实验】1、将物体挂在弹簧秤下,记下弹簧秤的读数:

(用手托一下悬挂在空气中的物体,使弹簧秤的读数变小。)

问:弹簧秤的读数为什么会变小?——因为物块受到手对它向上的托力。

2、将物块浸没在水下

问:你发现了什么?——弹簧秤的读数变小了

问:弹簧秤的读数变小说明了什么?——说明水对物块有一个向上托的力。【实验结论】在水中会下沉的物体也受到向上的浮力。实际上,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

【设问】你能从刚才的实验中,得到测量浮力的一种方法吗?

将一个物体悬挂在弹簧秤下,当问物体在空气中时,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G;将物体浸入水中,读出弹簧秤的读数F’,则浮力的大小为F浮=F-F’。

【问题】所有的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一个向上的浮力。那么,浸在气体中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气体的浮力呢?――应该有。能用事实来说明气体对物体浮力也有浮力呢?

【实验】气体浮力存在的实验

实验现象:气球鼓起来,杠杆的平衡被破坏,杠杆右端下降

实验结论:气体也会产生浮力

气体浮力存在的实例:热气球上升、氢气球上升

(板书)二、阿基米德原理

【提出问题】既然气体和液体都会对浸入其内的物体产生向上的浮力,但浮力的大小究竟和哪些因素有关呢?

当人躺在浴缸的水中时,人会有什么感觉?水发生了什么变化?(人会有一种变轻了的感觉。浴缸的水面会上升。)

人为什么会变轻?水面为什么会上升?(人变轻是因为人受到水的浮力。水面上升是因为人浸入水中后,排开了一部分水。)

当你从沙滩一步步走向海水的时候,你的感觉又如何呢?

【建立假设】浮力可能与物体所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受到的浮力越大。

【实验设计】P22图1-43,将物体逐渐浸入水中时,物块排开水的体积逐渐增多,弹簧秤的读数逐渐变小,浮力逐渐增大。

结论:物体受到的浮力跟物体排开水的多少有关,排开的水越多,浮力越大。 那么,如何定量的证实这个结论呢?

要测量浮力的大小,还要测量物体排开水的多少(体积)。如何测?

利用图1-44的实验器材,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进行实验?怎么样安排实验的步骤?应当设计怎样的实验数据记录表?(然后交流讨论,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收集证据】

(1)在溢杯(没有溢杯时,用大的烧杯)中盛满水,将小烧杯放在溢杯的出水口下;

(2)将物块悬挂在测力计上,用测力计测出物块的重G ;

(3)将物块浸没在溢杯的水中,读出测力计的读数F ;

(4)将溢杯溢出的水注入量筒内,测出它的体积V 排水;

(5)将上述数据填入下面的实验数据登记表内。

【得出结论】F 浮=G 排水 【推广】F 浮=G 排液

阿基米德定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即 F 浮= G 排水=ρgV 排水

同样,阿基米德定理可以推广到气体上面。(学生描述)

小结:依板书进行。

作业:阅读课本第5节,作业本B 。

课后反思:学生对F 浮=G-F 拉的验证实验较难理解,重复两遍后才理解了这种求浮力的方法;浮力的公式也表示难掌握,在教学中还是要继续基础教学和练习。 第二课时:

(引入)描绘“阿基米德原理”。

(板书)三、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1、对阿基米德定理这个公式的理解应注意: (1)公式中液ρ是液体的密度,而不是浸入液体的物体的密度。 (2)公式中排液V 是浸入液体时,排开液体的体积。物体完全浸入,物排液=V V ;物体部分浸入,物排液V V <。

(3)浮力只跟物体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有关,与其他因素无直接关系:

A 、与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无关:把物体压入水中,感觉浮力变大,这时

候是从水面压入水下,当完全浸入后,就不会感觉到更吃力了――用物

块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说明;

B 、与物体的形状无关―用橡皮泥变形挂在测力计下的实验来说明。

2、用阿基米德原理进行计算。(注意计算过程中单位要统一)

(1).关于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 .浮力的施力物一定是水;

C .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的质量成正比;

D .实心的铁球也能浮在液面上

(2).用手将一个木球放入水中某一深度后,松开手,木球上浮,在木球未露

出水面的时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不变;

B.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变大;

C.木球所受的重力、浮力都变小;

D.木球所受的重力不变、浮力逐渐变小

(3).三个体积相同的立方体a、b、c分别浮在同种液

体的液面上,如图所示,若它们所受的浮力分别为Fa、

Fb、Fc,则这三个力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

<______;物体的质量是ma、mb、mc;

则这三个质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四、物体沉浮条件。

【实验】观察得出,一只上浮出水面,一只下沉到水底,一只悬浮在水中

问:既然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液体向上的浮力,为什么有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上浮,有的物体在液体中会下沉,有的能够静止在液体内部呢?

原因:三只球所受到的重力不同,如果全部浸入受到水的浮力相同。根据力和运动关系: F浮

F浮>G 上浮

F浮=G 悬浮或漂浮

注意:上浮和下沉都是不稳定状态,上浮的物体最终会浮出液面,而处于漂浮状态;下沉的物体最终则会沉到液底处于静止状态。漂浮和悬浮时,物体都是受到两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沉到水底:F浮+F支持力=G)

问:知道了物体沉浮的条件,那你平时常见到哪些物体在水中会上浮?下沉?(木头上浮,石块在水中下沉)

问:你能不能根据木头、石头和水的密度大小关系,猜测物体在液体中的沉浮跟物质密度之间的关系呢?(密度比液体小的上浮,密度比液体大的下沉)问:那一样的呢?(悬浮或漂浮)

学生讨论引出: P23图。

小结:举例生活中的物体沉浮的例子并相互作出解释如:煮汤圆和泄漏的石油。作业:阅读课本P23-24,作业本BP9-10。

课后反思:阿基米德公式中F浮=G液,沉浮条件中G是物体所受的重力,这是学生最易混淆的地方。

第三课时:

(复习)物体在液体中沉浮的现象及相应的条件。

(板书)五、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

1、密度计

把模拟密度计分别放入水中和盐水中,问:为什么将吸管放入不同的液体中,液面所对的位置会不同?(因为不同的液体密度不同,受到的浮力也不同)

注意:密度计的下端装有铅丸或水银;密度计上所标的数值是纯数,这个纯数代表被测液体的密度与水的密度的比值。(下大上小,刻度不均匀)

2、关于轮船

【实验】问:捏成一团的橡皮泥会沉入水底,而做成空心的橡皮泥却为什么会漂浮在水面?

做成空心的目的是调节浮力和重力的关系,即把橡皮泥做成空心,它受到的重力没有改变,而因为空心的橡皮泥可以排开更多的液体,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使橡皮泥漂在液面。

轮船也是如此,泰坦尼克轮船的沉没,进水。(p27阅读)

有多条载重线(吃水线),因为浮力的大小不仅与船只排开水的体积有关,而且和水的密度有关。

3、关于潜水艇

【实验】注意观察: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璃球时,或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玻璃球内的水量和玻璃球沉浮的状态。

当注射器将气体压入玻璃球时,球内的水量减少,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小,一旦重力小于浮力,球将上浮;反之,当注射器将球内的气体吸出时,球内的水量增多,球(和球内的水)受到的重力变大,一旦重力大于浮力,球将下沉。

【课件演示】潜水艇的结构和沉浮原理。

六、浮力小结;P28练习。

作业:阅读课本P24-27,作业本AP11-12。

课后反思:学生对浮力的知识很感兴趣,因为很贴近学生的生活。但涉及解题就很难建立一个模型,进行受力分析。大多数学生感到学习难度很大。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六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溶液的概念,能区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2、了解溶液的组成,学会分析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

3、了解及其他常见的溶剂。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物质的溶解性

难点:溶解的概念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实验:固体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等。

四、教学预设

【复习引入】

生活中,将蔗糖放入水中,发现蔗糖,水变成了,说明:蔗糖在中了。通过实验还会发现许多物质能溶解在其它物质了。(分子角度)【实验】

1、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或硫酸铜)晶体放如水中,有什么现象?

――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得到深紫色的液体

2、将固体碘(黑紫色)加入酒精中,又有什么现象?

――碘消失,得到暗黄的液体

结论:高锰酸钾固体能溶解在水中,碘能溶解在酒精中。

(板书)一、溶液

1、溶质:象蔗糖、食盐、高锰酸钾等被溶解的物质称为溶质

2、溶剂: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如水、酒精等,水是较好的溶剂,许多物质能溶在其中)

3、溶液: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碘酒、高锰酸钾溶液、糖水、盐水)

【思考】以上溶质是固体或液体,那么溶质可否是气体呢?

(可以。举例:汽水中溶有二氧化碳;泉水中溶有矿物质外,还溶有氧气、二氧化碳等。)

【思考】:1、果汁能溶于水中,果汁是溶质吗?

――不是,果汁中已经溶有许多物质,本身就是溶液

2、河水中溶解了哪些物质,能用来养鱼。冷开水不能养鱼,浇花花不开,又是为什么?

――河水中溶有矿物质,还溶有氧气等,冷开水中的氧气、矿物质很少,不能提供鱼生活所必需得物质。

(板书)二、悬浊液、乳浊液、混合物

【实验】准备一杯泥浆水,一杯植物油和水的混合物,观察,让学生描述现象1、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有些药水如“钡餐”服用时需要摇匀,液体会变得混浊不透明,就是悬浊液

2、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在(不相溶的)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牛奶,乳白色,不透明,放的时间长一些,会出现一层白色油脂。这就是乳浊液。

3、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生活中很多象糖水一样的物质,它们有很多的成分混合在一起,就是混合物。溶液、悬浊液、乳浊液都是混合物。

【师】:将泥浆水、牛奶与高锰酸钾水溶液、蔗糖溶液情况比较,能不能说出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区别与联系?

【实验】P30物质的混合,把洗衣粉、味精、色拉油、粉笔灰等分别放入4个装有清水的小烧杯中。用放大镜观察并记录现象,再用玻璃棒搅拌、静置。请学生叙述现象,找出各自的特点:味精不断地向水中扩散,溶解在水中。洗衣粉和色拉油与水形成的混合物浑浊、不均匀,静置后分层.色拉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讨论后得出:

【总结】:(1)溶液有均一、稳定(放置一段时间也不会分层)的特点。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本质区别是在水里颗粒的大小不同。

(2)色拉油在汽油中形成溶液。(说明:同一物质在不同的溶剂中的溶解能

力是不同的。)

三、常用的溶剂

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最常用的较好的溶剂。常用的溶剂还有酒精、汽油、丙酮等。

实例:碘酒溶液,酒精是溶剂;汽油是有机溶剂,能溶解油脂。

【思考】1、衣服上沾上了油怎么办?――用汽油擦

2、联系生活,介绍干洗原理。――我们穿的有些衣服的衣料是由天然纤维,如羊毛、真丝等制造的,湿水后会缩水、变形甚至退色。遇到这类衣服或衣物沾上墨汁、指甲油等用水难洗的污渍,就需要干洗。干洗时,干洗店使用一些有机溶剂作为干洗液,把油性污渍洗掉。由于干洗溶剂都是一些致癌物质或具有中度毒

性,对人体有害。所以,拿去干洗的衣物要相隔数天才可领回,使残留的干洗溶剂先挥发掉。

【小结】依板书进行。

【讨论】,生活中常接触的有哪些溶液,哪些悬浊液和乳浊液,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作业:阅读课本P29-32,作业本BP11-12。

课后反思: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七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2、了解溶解度的意义并会查阅溶解度表

3、了解外界条件能够影响物质的性质

4、会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区别

溶解度的概念的理解

溶解度的计算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级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教师演示实验:硫酸铜的溶解实验改成硝酸钾(原因:

用硝酸钾代替,可以完成另一个实验,即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还可以继续溶解其它的溶质)

四、教学预设

第一课时:.

【引入】在一定的条件下,溶质是否可以无限地溶解在一定量地溶剂里呢?

【实验演示】硫酸铜的溶解

现象:得到蓝色的溶液,到一定时候硫酸铜不再溶解。

结论:说明在一定的条件(一定量的溶剂中,一定量的水中)下,溶质不可以无限地溶解在溶剂里。

(板书)一、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

液,称为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上面得到的就是该温度下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

溶液,称为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在不断加入硫酸铜之前的溶液都是硫酸铜的不饱和溶液。

【思考、讨论】那么,不饱和溶液可以转变成饱和溶液吗?――增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一般情况下)

取一杯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

改变条件实验操作出现的现象结论

加溶质

蒸发溶剂

降低温度

结论:

饱和溶液也可以转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增加溶剂水,或升高温度(一般情况下)

3、溶液和稀溶液:

在溶液中,溶有较多溶质的叫做浓溶液;有的溶有较少溶质,称为稀溶液。

【思考】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是否一定是稀溶液?

【实验演示】蔗糖、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

现象:10克蔗糖在水中溶解了,溶液很浓,但可以继续溶解蔗糖;

熟石灰在水中溶解得很少,溶液很稀,但已经饱和了不能继续溶解熟石灰。结论: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

在同一条件下,对同一物质而言,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一些。

二、溶解度

【引入】从上面得实验可以知道,蔗糖和熟石灰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蔗糖比熟石灰易溶得多。那么,我们能否用定量的方法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呢?

【实验】室温下,10克食盐和10克氯酸钾溶于100克的水中

现象:食盐未全溶,已达到饱和;氯酸钾全溶解完,未达到饱和。

结论:这两种溶质的溶解能力不一样。

1、用溶解度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即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 克

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是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注意点:(1)理解这个概念,抓住四个词:一定的温度,100克溶剂(一般为水)、达到饱和、溶质的质量(单位为克)

(2)溶解度值越大,表明该温度下,物质的溶解能力越强

【练习】指出下列各句的含义及判断是非:

1、20℃,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克,表示。

2、20℃时,10克食盐溶解在100克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3、20℃时,100克食盐溶液里含有10克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克。

4、在20℃时,100克水里最多溶解33、3克氯化铵,则氯化铵的溶解度是33、3克

5、20℃时,100克硝酸钾饱和溶液里含硝酸钾24克,则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4

【补充关于溶解度的计算】若设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l)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 B

例如:已知氯化铵在20℃时的溶解度是37.2g。实验室在20℃时,制1000g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和水各多少克?

【小结】依板书进行。

作业:阅读课本P32-34,作业本AP13-14。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引入】如何区别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板书)2、物质的溶解性等级:

20℃时的溶解度大于10克1-10克0.01-1克小于0.01克

溶解性等级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说明:所谓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是相对的。自然界没有绝对的。习惯上称

作“不溶”的物质,只是溶解度很小,一般忽略不计而已。

【探究】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

一、提出问题:影响固体溶解度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二、建立假说: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我们猜测:

猜测1:溶解度可能与温度有关

猜测2:溶解度可能与压强有关

猜测3:溶解度可能与溶剂有关

猜测4:溶解度可能与固体本身有关

三、设计实验进行检验:(控制变量法)

1、目的:验证溶解度是否与温度有关

2、条件控制:温度不同,溶质、溶剂一样

3、实验方案:(1)称量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固体M克,在室温下用一定量100

克的水配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剩余N克。即溶解度为M-N克。升

高温度,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称量剩余

的硝酸钾为P克。即溶解度为M-P克。

(2)或配制较高温度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进行

4、实验数据:M克,N克,P克,100克

5、结论:对于同一种溶质,温度改变,溶解度改变

通过几次实验,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有:溶质和溶剂的性质(内因)

温度(外因)

三、溶解度曲线:

以温度为横坐标,溶解度为纵坐标形象地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不同的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是不同的。

【1】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影响很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硝酸钠等,表现为曲线陡

(2)影响不大,如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铵,表现为曲线平缓【2】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补充】溶解度曲线上的各点的意义。(在“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中,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l)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g,(2)代表60℃时,100g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10g等)

【小结】依板书进行。

作业:阅读课本P34-35,作业本BP13-14。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板书)四、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的质量分数是一种溶液组成的定量表示方法。即一定量的溶液里所含溶

质的量。

(1)公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

(常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2)明确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溶剂——溶液的关系:

溶质的质量不变不变增加减少

溶剂的质量减少增加不变不变

溶液的质量减少增加增加减少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变小变大变小

【例题】见书本

【练习】

说明:1、计算有四种类型:

(1)、已知溶质的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2)、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3)、溶液稀释或浓缩配制的计算

(4)溶解度与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2、溶液通常是用量筒量取体积来计算的,要注意溶液体积与质量之间的换算,即密度的应用。

3、对于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要抓住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前

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体积分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见阅读材料)

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

A、计算(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B、称量(称取或量取)

C、溶解(后装瓶,并贴上标签)(以上教师演示实验过程)

【补充】1、气体溶解度的知识

2、体积分数的意义

3、习题教学补充及练习

【小结】纠正学生在运算中出现的错误做为小结。

作业:阅读课本P36-37,作业本AP15-16。

课后反思:

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由于综合性强,学生有难度。特别是由浓溶液配制稀溶液(如教材的例题)学生感到很难理解,需加多少的水总是觉得无从下手。3课时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最后加多1课时进行习题的讲练。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八节物质在水中的结晶(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说出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2、了解晶体形成的几种方法。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晶体与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难点:晶体形成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实验准备(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四、教学预设

第1课时:

【引入】溶液普遍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自然界中的河水、海水和泉水等都不是纯净物,都是溶有多种溶质的溶液。那么,怎么将这些物质从水中提取出来,比如从海水提取食盐?【新授】晶体的形成

(板书)一、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

【学生观察】展示各种物质的晶体,如硫酸铜晶体、云母晶体、食盐晶体,观察。再展示几种非晶体物质,如硫磺粉、红磷、蔗糖等,学生分组观察。(教师提供放大镜)

发现:晶体都具有规则的几何形状;不同的晶体具有不同的形状。

(板书)二、晶体的形成

【教师】生活中经常需要从溶液中提取物质,大家能举出一些例子吗?(或者,大家知道围垦海田的作用吗?)

说说它的原理:我们所吃的食盐大多数就是从海水中提炼出来的。人们把海水引入盐田,经过风吹日晒,水蒸发后,溶液变浓,最后食盐就会结晶析出。

请学生总结,这是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蒸发溶剂法

【学生实验】

1)配制一杯70摄氏度的硫酸铜的饱和溶液。

2)利用吸管吸取一滴硫酸铜饱和溶液,滴在凹穴片上。

3)仔细观察(或用显微镜观察),有没有晶体出现?

学生观察现象,描述结果,学会总结出这是利用了什么方法获得晶体――冷却热饱和溶液法

(板书)获得晶体的两种方法:

可以通过蒸发溶剂使溶液变浓,再继续蒸发溶剂而获得晶体;也可以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来获得晶体。

【问】1、为什么蒸发溶剂能析出晶体?――因为溶剂中溶有溶质

2、为什么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可得到晶体?――因为溶质的溶解度随

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3、这两种方法是不是适合所有物质晶体的获得?――前一种是,后一种方法适合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大的物质

【想一想】1、对于氯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能不能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来得到晶体?――氯化钠可以,氢氧化钙不可以。

2、事实上,在生活生产中人们通常是将两种方法综合起来使用,也就是

先通过加热使溶液浓缩(减少溶剂),再将溶液冷却(降低温度),使溶液中的物质结晶析出。

【小结】依照板书做为小结。

作业:阅读课本P39-40,作业本BP15-16。

课后反思:教材的内容看上去很简单,但是先要复习(非)晶体的概念和特征,阅读材料中又出现了很多的新名词,如风化、潮解、结晶水、结晶水

合物等。在作业中又有它们的有关应用,甚至还牵涉溶解和结晶平衡,

难度很大。

第2课时:

【学生分组实验】硫酸铜晶体的生长

1、冷却热饱和硫酸铜溶液制取硫酸铜晶体

2、用硫酸铜小颗粒制取较大颗粒的硫酸铜晶体

【小结】纠正学生在实验中出现的错误做为小结。

作业:阅读课本P163,写一分实验报告小结。

课后反思:学生对实验一直是很感兴趣的。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也是一直非常不规范的。准备下次实验之前先辅导4-6个学生有兴趣又有责任心的

同学实验操作辅导,实验时作为操作小老师对各实验小组进行指导。

以期全部达到教学目标。

第一章生活中的水第九节水的利用和保护(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图了解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的分布,关注世界和我国淡水资源的严重危

机,增强节约用水的意识。

2、了解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的措施。

3、了解水污染产生的主要原因,增强防止水污染的责任感。

4、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学会混合物的分离技能。

5、初步学会利用所提供的信息分析一些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产生的原因。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知道处理污水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学习混合物的分离技能

难点:建立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树立保护水资源人人有责的思想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演示实验(过滤泥浆水、制作蒸馏水)。

四、教学预设

第1课时:

(引入)水资源: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说出水与人类生活、生产的有什么密切联系。(饮用、灌溉、洗涤、工业用水等)

我们说过地球是一个蔚蓝色的水球。从理论上看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但事实上呢?

(生)不是这样的。地球上的水绝大部分是海水,海水中溶解了大量人类不能直接食用的盐类物质。而我们生活、生产却需要淡水。人们利用较多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埋藏比较浅的地下水。又由于地球上不同地区水循环的不均衡性和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使得许多珍贵的河水、淡水湖泊和浅层地下水难以利用。从循环的角度看,每年可供人类有效利用的淡水只有约9000立方千米。而工业化以来所带来的严重水体污染,又使得水资源降低了利用的价值。所以,节水护水是当前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

(以上资料可作为作业在课前布置,让学生学会调查和收集资料,在课上可进行交流,互相补充。)

(板书)一、水资源

【讨论】1: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几种水体有何共同特征?

(含量很少,约占淡水总量的0、3%。)

2、你家的日常用水主要来自哪种水体?这种水体在地球水体中所占比例如何?

3、每年7、8如此炎热的二个月中,除了高温难耐,人们生活、生产中随之又产生了两大难题:水、电资源的紧张。谈谈你的了解和看法,说说你和你的家人是否有了节源意识,你们是怎么做的?

(板书)二、水资源的分布(可采用知识竞赛形式)

(讲)一个区域可利用的水相当于该区域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即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与该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密切相关。

(板书)1、时空分布不均衡。

(讲授)赤道附近,沿海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而热带沙漠地区、中纬内陆地区的水资源比较贫乏。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水资源最丰富的是南美的巴西,其次是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印尼和中国。

(板书)2、人均拥有量差异大。我国人均水资源是世界水平的1/4。是世界的缺水国家之一。

(板书)三、我国的水资源

(师)谈谈你对我国水资源情况的了解

――夏秋季丰富,冬春季短缺,且降水年际变化很大。东南部多,西北部少。

【思考】:我们家乡水资源丰富吗?为什么?

问:缺水会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哪些不利的影响?

针对我市目前的情况,我们应该怎样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阅读:南水北调工程(结合图)

【小结】讨论南水北调的必要性和意义。

作业:阅读课本P42-45,作业本AP17。

课后反思:

第2课时:

(讨论)深圳市的水资源情况。

(板书)四、水的净化

1、水的污染(对深圳生活污水的处理情况调查报告,可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问)平常在厨房、浴室及厕所使用过的水,会流到什么地方?工业、农业废水排出后对河流、湖泊及水生动植物造成了什么结果?

(污水、雨水等废水会流经埋在道路下面的下水道进入污水处理厂,在那里被还原成干净的水后,再流回河流和海洋,这些水可能又会成为我们的饮用水。)(问)你知道几种污水处理的方法?

(板书)2、怎样除去水中的杂质

【演示实验】1、沉淀法:加凝聚剂明矾或活性炭

2、过滤法 A、制作过滤器――说明如何制作过滤器

B、过滤――说明操作要点及注意点

3、蒸馏法――介绍蒸馏装置,说明操作要点

【比较】哪种方法净化水的效果好?

【实验】蒸发净化后的水

结论:蒸馏水中含杂质较少

引入纯净物的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介绍粗盐精制】

什么叫粗盐?――含有多种杂质的食盐

采用什么办法?过滤法――适用与不溶于水的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方案:器材(略)

实验步骤:溶解(搅拌)、过滤(引流)、蒸发结晶(搅拌)、称量(转移)

【讨论】P50的问题

【小结】依照板书归纳,课文P51练习。

作业:阅读课本P46-50,作业本BP17-18。

课后反思:

第二章地球的“外衣”—大气第一节大气层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大气层的重要性。

2、了解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特点。

3、掌握大气的垂直分布规律。理解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二、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大气的垂直分层规律

难点:对流层的特点;探究对流的形成

三、教具准备:自制课件、动画

四、教学预设

(引入)10月12日9:00酒泉成功发射神六。

(板书)一、大气的重要性

地球周围被一层很厚的空气包围着,它一直延伸到3000千米的高空(主要集中在1000千米的高度)。包围地球的空气层叫大气层,空气也叫大气。

【补充】大气的成分: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臭氧、水蒸气以及悬浮在其中的固体杂质等物质组成。(动画)

【讨论】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

提示:地球将变得和月亮表面一样,没有天气变化,没有声音,易受陨石的侵袭,温度较差增大等。

大气作用:1、保护地球,如避免流星的袭击

2、大气中的各种气体,都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举例:氧气进行生命活动必需的;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3、臭氧层能保护地面上的生物免受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4、水蒸气能成云致雨

(板书)二、大气的温度

【读图】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图(动画)

特点:1、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2、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趋势

(想一想为什么?太阳辐射强)。

3、在0-12千米、55-85千米之间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4、在12-55千米之间,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温度升高。

【思考】哈勃望远镜的外面为什么要穿一件银白色的“外衣”?

——高层大气温度高、太阳辐射强,银白色的金属外壳可以反射热的辐射,避免高温下外壳熔化。

(板书)三、大气的分层

根据大气的温度、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大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是我们对大气进行分层的主要依据。),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

即对流层(0-17千米)

平流层(17-50千米)

中间层(50-80千米)

暖层(80-500千米)——神六(343千米)

外层(500千米以上)外层就是地球大气与宇宙间的过渡层。

1000千米以上,大气变得十分稀薄,密度很小。

5000千米以外,大气已接近真空。

(板书)四、对流层的特点

1、对流层是大气的底层。

2、在两极和赤道地地区的厚度不同。两极厚度约8千米,

在赤道增大到17-18千米。(讨论:原因—太阳辐射)

3、对流层集中了地球四分之三的大气质量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固体杂质。

4、对流层最显著的特点有强烈的对流运动。

【探究实验】对流是怎样形成的实验

1.烧杯中加高锰酸钾或直接用对流实验装置。

2.燃香的实验用实验室的现成器材,现象非常明显。

结论:受热处空气上升,两侧温度低的地方空气下沉。

《图像处理》教案

图像处理 辅助工具:计算机、网络、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和河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三章第七节的内容。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认识自带的图像处理软件画图程序的窗口,并且会使用各种画图工具。本节课形象直观,灵活有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手和脑,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使学生掌握一种简单有趣的绘图方法。 学情分析: 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对计算机了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电脑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设备,还掌握了常用的应用软件操作。对于本节自带的应用程序“画图”小学也接触过画图程序,有的使用的还相当熟练。所以我采用的学法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方式,以学生“练”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教学方法:演示法、任务驱动、赏识教育、自我探究、协作交流、合作学习 教学重点 、画图程序工具的熟练使用; 、应用“画图”程序绘制出自己的作品。 教学难点 修改自己的图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画图”程序的窗口; ()学会各种画图工具的使用; ()学会利用“橡皮”对图像的修改。 过程与方法: ()通过启动画图程序,学生认识的窗口,培养学生一反三的能力。 ()通过使用画图工具绘画,培养学生认真、细致操作的习惯,并且培养学生思维的活跃性与创新能力。 ()通过对图像的修改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绘制作品,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培养学生团体合作,积极

参与的精神,及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而创造出具有中学生特色的作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分钟) 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 喜欢画画吗?”学生齐答: “喜欢”。“我们班有很多 小画家,也有许多电脑高手,可是我们班上有没有电脑小画家呢?”大部分同学说:“没有”“想不想成为电脑小画家?”我顺势引入新课:“今天,老师这里有几幅漂亮的画,请大家看看。” 展示历届初中生参加电脑绘画制作比赛的优秀作品(课件展示)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气 氛活跃。认真观赏获奖的电脑 制作作品,并能说出是什么软 件制作的。 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和兴趣,想自己创造出更优秀 的作品,自然地引出本课的内 容。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分钟)一、认识“画图”程序 (分钟) 、让学生自己来启动画图程 序,并能说出窗口的各部分名称。 、提高:说出“画图”程序1、学生动手启动画图程序 、仔细观察“画图”窗口说出 这样做一方面让学生回忆前 面讲过的启动应用程序的三 种方法另一方面也增强的学 生操作能力。 这样可以让学生知道窗口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教案

第十四章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会用这一性质进行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2. 体会数式通性和从具体到抽象的思想方法在研究数学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问题 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千万亿(1015)次运算,它工作103 s 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1) 如何列出算式? (2) 1015的意义是什么? (3) 怎样根据乘方的意义进行计算? 根据乘方的意义填空,观察计算结果,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1) 5 2222() ?= ; (2)32()a a a ?= ; (3)5 55()m n ?= . 你能将上面发现的规律推导出来吗? 教师板演: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即:a m ×a n =a m+n (m 、n 都是正整数). 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m n m n a a a +?=(m ,n 都是正整数)表述了两个同底数幂相乘的结果,那么,三个、 四个…多个同底数幂相乘,结果会怎样? 这一性质可以推广到多个同底数幂相乘的情况:m n p m n p a a a a ++ +???= (m , n ,p 都是正整数). 例1(教科书第96页) 三、应用提高、拓展创新 课本96页 练习 m n a a ? m n a a a a +=???()个 m n a +=  m a n a a a a a a a =?? ???? ?个个 ()()

四、归纳小结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2)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性质是怎么探究并推导出来的?在运用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习题14.1第1(1)、(2)题 教后反思: 14.1.2 幂的乘方 14.1.3 积的乘方 教学目标 1.理解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性质的推导根据. 2.会运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性质进行计算. 3.在类比同底数幂的乘法性质学习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性质时,体会三者的联系和区别及类比、归纳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的性质. 教学过程设计 一、 创设问题,激发兴趣 问题1 有一个边长为a 2 的正方体铁盒,这个铁盒的容积是多少? 问题2 根据乘方的意义及同底数幂的乘法填空: (1) (2) (3) 3 m m m m a a a a a ??( ) ()== (m 是正整数). 在解决问题后,引导学生归纳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即:(a m )n =a mn (m 、n 都是正整数). 多重乘方可以重复运用上述法则: 二、知识应用,巩固提高 计算 (1)(102)3; (2)(b 5)5; (3)(a n )3; (4)-(x 2)m ; (5)(y 2)3·y ; (6)2(a 2)6-(a 3)4. 问题4 根据乘方的意义和乘法的运算律,计算:(n 是正整数) 你能发现有何运算规律吗? 能用文字语言概述你发现的积的乘方运算规律吗? 2322233333??( ) ()==; 23222a a a a a ??( ) ()==; =p m n mnp a a ???? ()

因式分解教案

因式分解教案 二界岭中心学校(初中部)许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因式分解的含义,能判断一个式子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2、熟练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体会类比思想逐步形成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的习惯。 情感与态度目标: 通过现实情景,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提高学生关注生存环境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因式分解的含义及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合理分组,运用提取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法:类比、探究式教学方法 学法:自主、合作、探索的学习方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组织学生先观看一段有关沙尘暴的视频(或图片)资料,并请学生谈谈看后

有何感想。(2至3人) 二、 提出问题 近年来,我国土地沙漠化严重,很多城市受到沙尘暴的侵袭,但狂沙埋不住希望,有一些青年志愿者向沙漠宣战,组织了一次植树造林活动。 如图,在沙漠边上开垦荒地植树造林。共开了三块,从左到右,它们的长分别是a ﹑b ﹑c,宽是m ,那么一共开垦荒地的面积是? 方法一得: mc mb ma ++ 方法二得: ()c b a m ++ 总结:因此mc mb ma ++=()c b a m ++ 利用整式乘法验证: ()c b a m ++=mc mb ma ++ 我们把mc mb ma ++=()c b a m ++这一变换过程称作因式分解。 出示课题:因式分解 概念:像这样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称作因式分解。 对象:多项式 结果:整式的乘积形式 学生举例:(说明什么是因式分解) 思考: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关系 1 因式分解 整式的乘法 2、利用整式的乘法检验因式分解的正确性。 辩一辩: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因式分解,为什么? ⑴ 12x 3y 2=3x 3·4y 2 ⑵ 5x-5y+5z=5(x-y+z) ⑶ax+bxy-xy=ax+xy(b-1) ⑷a 2-b 2=(a-b) ·(a+b) 说明:1、等式左边是多项式,右边是整式的乘积形式; 2、因式分解一般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 三、 引入新知

(完整版)北师大版本八年级数学下第四章因式分解全章教案

北师大版本八年级数学下第四章因式分解全章教案 1因式分解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学习代数式的变形和转化与化归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即相反变形),并能利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用所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接受矛盾的对立统一观点,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因式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 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并利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一.情景导入,初步认知 下题简便运算怎样进行? 问题1:736×95+736×5 问题2:-2.67×132+25×2.67+7×2.67 【教学说明】对乘法公式进行分析,为因式分解作铺垫.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问题:(1)993-99能被99整除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该怎样做?把你的

想法与同学交流。 993-99 = 99×992-99 = 99(992-1) ∴993-99能被99整除. (2)993-99能被100整除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该怎样做?把你的想法与同学交流。 小明是这样做的:993-99 = 99×992-99×1 = 99(992-1)= 99(99+1)(99-1)= 99×98×100 所以993-99能被100整除. 想一想: (1)在回答993-99能否被100整除时,小明是怎么做的? (2)请你说明小明每一步的依据. (3)993-99还能被哪些正整数整除?为了回答这个问题,你该怎做? 【教学说明】 老师点拨: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把993-99化成了怎样的形式? 【归纳结论】 以上三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把一个数式化成了几个数的积的形式. 可以了解:993-99可以被98、99、100三个连续整数整除. 将99换成其他任意一个大于1的整数,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吗? 学生探究发现:用a表示任意一个大于1的整数,则:a3-a=a×a2-a=a×(a2-1)=a ×(a+1)(a-1)=(a-1)×a×(a+1) ①能理解吗?你能与同伴交流每一步怎么变形的吗? ②这样变形是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教学说明】 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类比过程,探究概念本质属性. 【归纳结论】 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些是因式分解? (1)4a(a+2b)=4a2+8ab;

4.1因式分解教学设计

铁厂中学高效课堂数学教学设计 4.1 因式分解 铁厂中学李兴林 一.教材分析: 因式分解是代数的重要内容,它与整式和它在分式有密切联系,因式分解是在学习有理 数和整式四则运算上进行的,它为今后学习分式运算,解方程及方程组及代数式和三角函数 式恒等变形提供必要的基础。因此学好因式分解对于代数知识的后继学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 义. 本节是因式分解的第1小节,它主要让学生经历从分解因数到分解因式的过程,让学生 体会数学思想——类比思想,分解的思想,逆向思考的作用,体会数学思维之间的整体联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技能基础:学生已经熟悉乘法的分配律及其逆运算,并且学习了整式的乘法运算, 因此,对于因式分解的引入,学生不会感到陌生,它为今天学习分解因式打下了良好基础.学生活动经验基础:由整式乘法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种逆向思维过程,而逆向思维 对于八年级学生还比较生疏,接受起来还有一定的困难,再者本节还没有涉及因式分解的具 体方法,所以对于学生来说,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是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即相反变形)。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变形与化归的能力。 4.培养学生认识矛盾的对立统一,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本节课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复习回顾(整式乘法),自主探究概念,小组合作学习, 检测巩固,小结。 (一)复习回顾 1.整式乘法有几种形式?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3a?4ab= (2)单项式乘以多项式: a(m+n)=_______ (3)多项式乘以多项式: (a+b)(m+n)=_____________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 14.1 整式的乘法 14.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难点 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复习a n的意义: a n表示n个a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a叫做底数,n是指数. (出示投影片) 提出问题: (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千万亿(1015)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师]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运算次数=运算速度×工作时间, 所以计算机工作103秒可进行的运算次数为:1015×103. [师]1015×103如何计算呢? [生]根据乘方的意义可知 1015×103=(10×10×…×10)15个10×(10×10×10)=(10×10×…×10)18个10=1018. [师]很好,通过观察大家可以发现1015、103这两个因数是同底数幂的形式,所以我们把像1015,103的运算叫做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实际需要,我们有必要研究和学习这样的运算——同底数幂的乘法. 二、探究新知 1.做一做 (出示投影片) 计算下列各式: (1)25×22; (2)a3·a2; (3)5m·5n.(m,n都是正整数) 你发现了什么?注意观察计算前后底数和指数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师]根据乘方的意义,同学们可以独立解决上述问题. [生](1)25×22=(2×2×2×2×2)×(2×2) =27=25+2. 因为25表示5个2相乘,22表示2个2相乘,根据乘方的意义,同样道理可得 a3·a2=(a·a·a)(a·a)=a5=a3+2. 5m·5n=(5×5·…·5),\s\do4(m个5))×(5×5·…·5),\s\do4(n个5))=5m+n. [生]我们可以发现下列规律:a m·a n等于什么(m,n都是正整数)?为什么? (1)这三个式子都是底数相同的幂相乘; (2)相乘结果的底数与原来底数相同,指数是原来两个幂的指数的和. 2.议一议 (出示投影片) [师生共析] a m·a n表示同底数幂的乘法.根据幂的意义可得: a m·a n=(a×a·…·a)m个a·(a×a·…·a)n个a=a·a·…·a(m +n)个a=a m+n 于是有a m·a n=a m+n(m,n都是正整数),用语言来描述此法则即为: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教案

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 《校园文化艺术节——象棋活动广告》教案 课题:校园文化艺术节——象棋活动广告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1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快速运用文字工具并设置属性 2.让学生学会利用编辑菜单中的描边命令 3.让学生了解PHOTOSHOP投影的效果。 4.理解什么投影,如何制作PHOTOSHOP投影不同效果。 5.让学生学会利用PHOTOSHOP的滤镜菜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象棋广告任务、实践演练,培养学生 分析图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分小组活动,学会与他人交流与合作。 2.培养学生的审美观。 教学重点:描边命令的使用 教学难点:投影的制作 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法、讲解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学校正在开展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现在如果我们要接象棋比赛的宣传广告的活,学生敢接活吗? 三、讲授新课 1.展示象棋活动广告

2.分析任务 (1)让学生回顾可能用到以前的哪些知识点? 魔棒工具、文字工具、移动工具等 (2)会遇到哪些困难? ①外边框文字 ②投影的效果 3.学生分组操作(讨论问题、解决困难) 4.小组评出最佳作品,教师评价作品 四、实例操作 主要步骤: 1.新建象棋广告文件 2.背景图 用魔棒工具、移动工具拖动背景图、象棋图、号角图。 3.根据审美观适当的改变图片的大小。 4.给象棋图两种投影效果 (1)投影 图层——图层样式——投影 (2)投影(提高) 新建图层,设置羽化值,画椭圆并填充前景色; (填充前景色快捷键:ALT+DEL) 编辑——变换,修改投影位置。 5.广告文字 利用文字工具输入文字,根据图片效果设置字体属性(设置字体、字号、颜色、水平缩放、垂直缩放等),每一行文字建立一个图层。6.给第一行、第二行文字分别描边(栅格化图层,选中文字选区,编辑——描边) 7. 插入学校图标,利用文字工具输入校名并描边。 五、完善作品 六、教师指导与总结 七、课后练习(车辆出行证)

因式分解的通用方法(目前最牛完整的课程教案)(3)

因式分解的常方法 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是代数式恒等变形的基本形式之一,它被广泛地应用于初等数学之中,是我们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力工具.因式分解方法灵活,技巧性强,学习这些方法与技巧,不仅是掌握因式分解内容所必需的,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都有着十分独特的作用.初中数学教材中主要介绍了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和十字相乘法.本讲及下一讲在中学数学教材基础上,对因式分解的方法、技巧和应用作进一步的介绍. 用方法 一、提公因式法.:ma+mb+mc=m(a+b+c) 二、运用公式法. 在整式的乘、除中,我们学过若干个乘法公式,现将其反向使用,即为因式分解中常用的公式,例如: (1)(a+b)(a-b) = a2-b2 ---------a2-b2=(a+b)(a-b); (2) (a±b)2 = a2±2ab+b2———a2±2ab+b2=(a±b)2; (3) (a+b)(a2-ab+b2) =a3+b3------ a3+b3=(a+b)(a2-ab+b2); (4) (a-b)(a2+ab+b2) = a3-b3 ------a3-b3=(a-b)(a2+ab+b2). 下面再补充两个常用的公式: (5)a2+b2+c2+2ab+2bc+2ca=(a+b+c)2;

例.已知a b c ,,是ABC ?的三边,且2 2 2 a b c ab bc ca ++=++, 则ABC ?的形状是( ) A.直角三角形 B 等腰三角形 C 等边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2 2 2 2 2 2 222222a b c ab bc ca a b c ab bc ca ++=++?++=++ 222()()()0a b b c c a a b c ?-+-+-=?== 三、分组分解法. (一)分组后能直接提公因式 例1、分解因式:bn bm an am +++ 分析:从“整体”看,这个多项式的各项既没有公因式可提,也不能运用公式分解,但从“局部”看,这个多项式前两项都含有a ,后两项都含有b ,因此可以考虑将前两项分为一组,后两项分为一组先分解,然后再考虑两组之间的联系。 解:原式=)()(bn bm an am +++ =)()(n m b n m a +++ 每组之间还有公因式! =))((b a n m ++ 例2、分解因式:bx by ay ax -+-5102 解法一:第一、二项为一组; 解法二:第一、四项为一组; 第三、四项为一组。 第二、三项为一组。 解:原式=)5()102(bx by ay ax -+- 原式=)510()2(by ay bx ax +-+- =)5()5(2y x b y x a --- =)2(5)2(b a y b a x --- =)2)(5(b a y x -- =)5)(2(y x b a -- 练习:分解因式1、bc ac ab a -+-2 2、1+--y x xy (二)分组后能直接运用公式 例3、分解因式:ay ax y x ++-2 2 分析:若将第一、三项分为一组,第二、四项分为一组,虽然可以提公因式,但提完后

(完整版)因式分解教案

第二章 分解因式 1.分解因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2)认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互逆关系,并能运用这种关系寻求因式分解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 、类比等手段,寻求因式分解与因数分解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2)由整式乘法的逆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对分解因式与整式的乘法的观察与比较,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与综合应用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让学生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辨证观点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教学难点: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相互关系 教学方法:探索、归纳 教学过程 一、 问题 用简便方法计算: (1)29 7 6971397?+?-?= (2)-2.67×132+25×2.67+7×2.67= (3)992–1= . 注意:学生对于(1)(2)两小题逆向利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运算的方法是很熟悉,对于第(3)小题的逆向利用平方差公式的运算则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复习七年级所学过的整式的乘法运算中的平方差公式,帮助他们顺利地逆向运用平方差公式. 二 、探究

提问:993–99能被100整除吗?你是怎么得出来的? 注意:由于有了第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对于本环节问题的理解则显得比较轻松,学生能回答出993–99能被100、99、98整除,有的同学还回答出能被33、50、200等整除,此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导,使学生逐渐明白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积的形式. 看谁算得准 计算下列式子: (1)3x(x-1)= ; (2)m(a+b+c)= ; (3)(m+4)(m-4)= ; (4)(y-3)2= ; (5)a(a+1)(a-1)= . 根据上面的算式填空: (1)ma+mb+mc= ; (2)3x2-3x= ; (3)m2-16= ; (4)a3-a= ; (5)y2-6y+9= . 三、梳理 比较以下两种运算的联系与区别: (1)a(a+1)(a-1)= a3-a (2)a3-a= a(a+1)(a-1) 在第三环节的运算中还有其它类似的例子吗?除此之外,你还能找到类似的例子吗?结论: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辨一辨:下列变形是因式分解吗?为什么? (1)a+b=b+a(2)4x2y–8xy2+1=4xy(x–y)+1 (3)a(ab)=a2–ab(4)a2–2ab+b2=(a–b)2 通过学生的讨论,使学生更清楚以下事实:

新课标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全章教案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 §15.1.1 整式 教学目标 1.单项式、单项式的定义. 2.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 3、理解整式概念. 教学重点 单项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教学难点 单项式及多项式的有关概念.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在七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用字母可以表示数,思考下列问题 1.要表示△ABC的周长需要什么条件?要表示它的面积呢? 2.小王用七小时行驶了Skm的路程,请问他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结论: 1、要表示△ABC的周长,需要知道它的各边边长.要表示△ABC?的面积需要知道一条边长和这条边上的高.如果设BC=a,AC=b,AB=c.AB边上的高为h,?那么△ABC的周长可 以表示为a+b+c;△ABC的面积可以表示为1 2 2c2h. 2.小王的平均速度是S t . 问题:这些式子有什么特征呢? (1)有数字、有表示数字的字母. (2)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之间还有运算符号连接. 归纳:用基本的运算符号(运算包括加、减、乘、除、乘方与开方)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判断上面得到的三个式子:a+b+c、1 2 ch、 S t 是不是代数式?(是) 代数式可以简明地表示数量和数量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代数式有关的整式.Ⅱ.明确和巩固整式有关概念

)如图,正方体的表面积为_______,正方体的体积为 表示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是________(出示投影) 结论:(1)正方形的周长:4x . (2)汽车走过的路程:vt . (3)正方体有六个面,每个面都是正方形,这六个正方形全等,?所以它的表面积为6a 2;正方体的体积为长3宽3高,即a 3. (4)n 的相反数是-n . 分析这四个数的特征. 它们符合代数式的定义.这五个式子都是数与字母或字母与字母的积,而a+b+c 、12ch 、 S t 中还有和与商的运算符号.还可以发现这五个代数式中字母指数各不相同,字母的个数也不尽相同.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60~P161单项式有关概念. 根据这些定义判断4x 、vt 、6a 2、a 3、-n 、a+b+c 、12ch 、S t 这些代数式中,哪些是单项式?是单项式的,写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结论:4x 、vt 、6a 2、a 3、-n 、12ch 是单项式.它们的系数分别是4、1、6、1、-1、1 2 .它 们的次数分别是1、2、2、3、1、2.所以4x 、-n 都是一次单项式;vt 、6a 2、?1 2 ch 都是二 次单项式;a 3是三次单项式. 问题:vt 中v 和t 的指数都是1,它不是一次单项式吗? 结论:不是.根据定义,单项式vt 中含有两个字母,所以它的次数应该是这两个字母的指数的和,而不是单个字母的指数,所以vt 是二次单项式而不是一次单项式. 生活中不仅仅有单项式,像a+b+c ,它不是单项式,和单项式有什么联系呢?

《因式分解(一)》word版 公开课一等奖教案 1

当我们在日常办公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太好编辑和制作的资料。这些资料因为用的比较少,所以在全网范围内,都不易被找到。您看到的资料,制作于2021年,是根据最新版课本编辑而成。我们集合了衡中、洋思、毛毯厂等知名学校的多位名师,进行集体创作,将日常教学中的一些珍贵资料,融合以后进行再制作,形成了本套作品。 本套作品是集合了多位教学大咖的创作经验,经过创作、审核、优化、发布等环节,最终形成了本作品。本作品为珍贵资源,如果您现在不用,请您收藏一下吧。因为下次再搜索到我的机会不多哦! 9.5多项式的因式分解(4) 教学重点:知道因式分解的步骤和因式分解的结果的要求,能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分解因式. 教学难点:能综合运用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分解因式. 【情景创设】 探索新知 提取公因式法、运用公式法,并说明公因式的确定方法及公式的特征. (2)整理知识结构图. 提公因式法:关键是确定公因式 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运用公式法a2-b2=(a+b)(a-b) 完全平方公式: a2±2ab+b2=(a±b)2 说明:公式中a、b可以是具体的数,也可以是任意的单项式和多项式. 提公因 式法 ab+ac+ad=a(b+c+d) 单项式乘 多项式 运用公 式法 a2-b2=(a+b)(a-b) a2±2ab+b2=(a±b)2 乘法公式 因 式 分 解 整 式 乘 法

【展示交流】 例1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18a2-50; (2)2x2y-8xy+8y; (3)a2(x-y)-b2(x-y). 例2 把下列各式分解因式. (1)a4-16; (2)81x4-72x2y2+16y4. 例3 分解因式. (1)(a2+b2)2-4a2b2; (2)(x2-2x)2+2(x2-2x)+1. 练习:课本P87练一练第1、2两题. 【盘点收获】 说说如何把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如果多项式各项有公因式,应先提公因式,再进一步分解. 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个多项式的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因式分解的结果必须是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 即:“一提”“二套”“三查”特别强调“三查”,检查多项式的每一个因式是否还能继续分解因式,还可以用整式乘法检查因式分解的结果是否正确. 【课后作业】 补充习题和同步练习 本课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采用过程教案法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过程教案法的理论基础是交际理论,认为写作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群体间的交际活动,而不是写作者的个人行为。它包括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写后修改编辑阶段。在此过程中,教师是教练,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更正其错误,帮助学生完成写作各阶段任务。课堂是写作车间, 学生与教师, 学生与学生彼此交流, 提出反

最新人教版因式分解教案

案例研习:因式分解 一、案例背景 设计者:尹振强,衢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 学生:衢州市新星初中八年级一班 45人 教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因式分解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在学习本节前,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式乘法运算,对乘法分配律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对整式的运算比较熟悉,对互逆过程也有一定的感知,但因式分解一直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难点,原因在于分解因式的方法很多,变化技巧较高,且没有一种一般有效的方法。教学中要注意把握教学要求,防止随意拓宽内容和加深题目的难度。教科书对于因式分解这部分内容要求仅限于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教学中则应让学生牢固地掌握。 三、知识分析 。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十五章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式乘法运算的基础上引入的,本教科书安排了多项式因式分解比较基本的知识和方法,它包括因式分解的有关概念,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区别与联系,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共3课时,其中提公因式法1课时,公式法2课时。因式分解是解析式的一种恒等变形,学习分解因式一是为解高次方程作准备,二是学习对于代数式变形的能力,从中体会分解的思想、逆向思考的作用。它不仅是现阶段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而且也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基础。本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整式运算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事实上,它是整式乘法的逆向运用,与整式乘法运算有密切的联系.分解因式的变形不仅体现了一种“化归”的思想,而且也是解决后续——分式化简、解方程、恒等变形等学习的基础,为数学交流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分解因式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综上所述,本节课无论是在知识传承,还是在对学生数学思维训练、能力培养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懂得寻找公因式,正确运用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 过程与方法:(1)由学生自主探索解题途径,在此过程中,通过观察、对比等手段,发现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区别,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方法,加强学生的直觉思维,渗透化归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 2)由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过渡到因数分解,再由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运算过渡到因式分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类比思想; (3)寻找出确定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的初步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例问题情境的创设,诱发学生的求知欲,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观察、对比等手段,培养学生善于类比归纳,发展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通过有一定梯次的变式训练,锻炼其克服困难的意志,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及用提公因式法提公因式。

因式分解(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4.3.1《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教学设计 汉滨区河东九年制学校 韩飞 【学习目标】 1、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并能够理解因式分解与多项式乘法的区别与联系。 2、会用提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3、经历因式分解的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逆向思维能力。 【学习重点】 用提取公因式法进行因式分解。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准确找公因式,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上一节我们已经学习了整式的乘法,知道可以将几个整式的乘积化为一个多项式的形式,反过来,在式的变形中,有时需要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种变形:《因式分解》 二、学生自学 出示自学指导(投影),完成以下问题: 1、 回忆:运用前两节所学的知识填空: (1)2(x +3)=___________________; (2)x 2(3+x )=_________________; (3)m (a +b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探索:你会做下面的填空吗? (1)2x +6=( )( ); (2)3x 2+x 3=( )( ); (3)ma +mb +mc =( )2. 3.归纳:“回忆”的是已熟悉的 运算,而要“探索”的问题,其过程正好与“回忆” ,它是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乘积形式,这就是 因式分解 (也叫做把这个多项式 分解因式 ) 4、下列各式从左到右的变形,哪是因式分解? (1)4a(a +2b)=4a 2+8ab ; (2)6ax -3ax 2=3ax(2-x); (3)a 2-4=(a +2)(a -2); (4)x 2-3x +2=x(x -3)+2. (5)36ab a b a 1232?= (6)??? ??+=+x a b x a bx

Photoshop图形图像管理案例解析教育教案课程教案

教师:付彩霞

模块1 photoshop 基础知识 教学目的:了解photoshop历史;掌握图形图像的基础知识;建立平面设计理念。教学内容:图形图像基础知识、平面设计理念。 教学重点:图形图像基础知识。 教学过程: 1.1图形图像基础知识 1.像素 像素是位图图像的基本单位,像素尺寸是指位图图像的高度和宽度所包含像素的数量,也就是说,一个位图的大小由组成它的像素的多少决定。 同一幅图像的像素大小是固定的,像素越多,图像就越细腻、自然,图像也就越大。 2.分辨率 图像分辨率、显示分辨率、输出分辨率、位分辨率 3.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 1.2平面设计理念 1.2.1相关技术术语 1、设计 2、平面设计 3、CIS 1.2.2色彩的运用 1、三原色 2、色彩的搭配 案例:认识Photoshop cs5 1、了解Photoshop CS5 的应用领域 Photoshop CS5是一款优秀的平面设计软件,其界面友好、功能强大、操作简便,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广告设计中。 随着Photoshop功能的不断强化,其应用领域也在逐渐扩大。在平面设计方面利用Photoshop可以设计商标、产品包装、海报、样本、招贴、广告、软件界 面、网页素材和网页效果图等平面作品,还可以为三维动画制作材质,以及对 三维效果图进行后期处理等。 2、2.Photoshop CS5 的启动与退出 3、熟悉Photoshop CS5 的工作界面 图像编 工具 状态面板

模块2 选区 教学目的:理解和掌握选区的概念,运用的范围,熟练掌握选区的操作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 教学内容:选区的概念、选区的创建、选区的填充与描边、选区的编辑。 教学重点:选区的概念,选区的基本操作和编辑。 教学过程: 在处理图像的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图像的某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进行编辑,这就需要将某一个区域或多个区域从图像中选取出来。从图像中选取出来的区域称为选区。从图像上看,选区是用浮动的虚线围起来的区域,虚线以内是可编辑区域,虚线以外是不可编辑区域,因此选区也有保护图像的某些区域不被编辑和修改的作用。 2.1创建选区 2.1.1使用选框工具组创建选区 1、矩形、椭圆选框工具 2、课堂实战:制作“椭圆中的小熊”。 3、“单行选框工具”和“单列选框工具” 2.1.2使用套索工具组创建选区 1、套索工具 2、多边形套索工具 3、磁性套索工具 2.1.3使用魔棒工具组创建选区 2.1.4使用快速蒙版模式创建选区 2.2 选区的填充和描边 课堂实战:实现“卡通少年换衣服”。 2.3 选区的编辑 2.3.1移动选区 1、移动选区位置但不移动选区内容 2、移动选区内容 2.3.2羽化选区 2.3.3修改选区 1、“边界”命令 2、“平滑”命令 3、“扩展”命令和“收缩”命令 课堂实战:制作“霓虹效果”。 2.3.4变换选区 1、存储选区 2、载入选区 案例1——绘制铅笔 案例2——图片合成

第十四章_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全章教案

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第28课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2.运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在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时,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2.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的推导和应用,?使学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认知规律. (三)情感与态度 体味科学的思想方法,接受数学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正确理解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和应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教学方法 透思探究教学法: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发现,在对新知识的再创造和再发现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教具准备

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复习a n 的意义: a n 表示n 个a 相乘,我们把这种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 叫做底数,?n 是指数. (出示投影片) 提出问题: (出示投影片) 问题:一种电子计算机每秒可进行1012次运算,它工作103秒可进行多少次运算? [师]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运算次数=运算速度×工作时间 所以计算机工作103秒可进行的运算次数为:1012×103. [师]1012×103如何计算呢? [生]根据乘方的意义可知 1012×103=1210 10)??g g g 14243 个(10×(10×10×10)=1510 1010)???g g g 1442443 个(10=1015. [师]很好,通过观察大家可以发现1012、103这两个因数是同底数幂的形式,所以我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电子教案-1-2

江苏省职业学校理论课程教师教案本 (2011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 课程名称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 授课教师XXXXX 学校XXXX中等专业学校

课题序号 1 授课班级11计算机 授课课时2H 授课形式讲授(幻灯) 授课章节 名称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使用教具幻灯 教学目的1.认识什么是位图 2.认识什么是矢量图 3.Photoshop应用领域 教学重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3. Photoshop应用领域教学难点 1.位图性质 2.矢量图性质 更新、补 充、删节 内容 课外作业 教学后记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任务二案例赏析 任务三如何学好Photoshop 任务四熟悉Photoshop CS3的界面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目标: 认识Photoshop。 掌握位图和矢量图的基础知识。 了解Photoshop的用途及能进行哪些 工作。 掌握Photoshop工作界面的各组成部 分及功能。 掌握学好Photoshop的有效方法。 项目一初识Photoshop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教学过程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新授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就像利用画笔和颜料在纸上绘画 过程中的作用一样,Photoshop也是 一种将自己想要绘制的图像表现出来 的工具。它的应用范围非常广,从修 复照片到制作精美的相册打印输出或 上传到网站上让更多的人浏览;从简 单图案绘制到专业平面设计或网页设 计等,Photoshop无所不能,且可以 优质高效地完成这些工作。 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该软件生成的图像为位图图像。这类图像也叫做 栅格图像,是由很多个色块(像素)组成的。当对某 一幅位图图像进行放大且放大到一定的倍数后,我们 看到的将是一个个的色块,如图所示。 任务一认识Photoshop 100%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放大显示的位图图像效果项目一: 初识Photoshop 任务一 任务二 任务三 任务四 小结 习题

公开课因式分解教案、反思

教学案例:初中八年级代数 课题:13.5 因式分解(1) 教材:华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第五节 授课教师:德化县第六中学林荣辉 【教学目标】 1.能区分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会根据因式分解的意义来判定一个等式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会运用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2.通过与算术中的因数分解相比较,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与多项式的乘法相比较,发展逆向思维能力。 3.通过因式分解在简化计算中的作用等,培养“用数学”的意识,增强求知欲和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提公因式法分解因式 难点:多项式因式分解和整式乘法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引导类比讨论发现”的教学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初中八年级代数 课题:13.5 因式分解(1) 教材:华师大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十三章第五节 授课教师:德化县第六中学林荣辉 【教学反思】 因式分解共二个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为了更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本节课以类比发现法为主,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为辅,并运用电教媒体化静为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逐步推导归纳得出结论,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索问题的积极状态,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1.在数学过程设计中,从学生身边的生活情景引入,从生活场景中提炼数学知识,设置疑问,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新知识,最后又运用新知解决疑问和生活中的问题。这样,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 2.设计问题化、发现化的“概念形成”、“探究新知”,通过“做一做”、“想一想”、“练一练”、“议一议”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利用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参与探究、合作交流,让学生自我思考归纳总结,体会数学的价值。 3.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习并非学生对于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由此,本课组织学习因式分解概念与提公因式法时,让学生通过已学过的因数分解及整式乘法相类比,进行探索新知,自我小结归纳,再给出一系列辨析题。在最后的环节中,将学生可能会出现的错误问题全部展现,为学生提供经验与教训,让学生能更透彻地理解本节课的重点和化解难点。 4.本课教学流程图: 情境激趣 复旧孕新 自主小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