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操作系统第5章练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操作系统第5章练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操作系统第5章练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操作系统第5章练习题word文档良心出品

第 5 章设备管理

5.1 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为什么要在操作系统中引入缓冲?

答:①缓和CPU与I/O设备间速度不匹配的矛盾。

②减少对CPU 的中断频率,放宽对中断响应时间的限制。

③提高CPU 和I/O 设备的并行性。

【例2】设备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设备控制器的主要功能是控制一个或多个I/O 设备,以实现I/O 设备和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它是CPU和I/O 设备之间的接口,它接收从C PU发出的命令,并控制I/O 设

备工作。

设备控制器主要完成以下功能:

⑴接收和识别命令。接收从CPU发来的命令,并识别这些命令。

⑵数据交换。指实现CPU与设备控制器之间、控制器与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

⑶地址识别。系统中每一个设备都有一个地址,设备控制器必须能够识别它所控制的每个设备的地址。

⑷标识和报告设备的状态。控制器应记下设备的状态供CPU 了解。

⑸数据缓冲。由于I/O设备的速度较低而CPU和内存的速度较高,故在控制器中可以设置一缓冲。以缓和

I/O 设备和CPU、内存之间的速度矛盾。

⑹差错控制。设备控制器还兼管对由I/O设备传来的数据进行差错检测。

【例3】什么是设备驱动程序?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答:设备驱动程序是I/O 进程与设备控制器之间的通信程序。

设备驱动程序的主要功能如下:

①将接收到的抽象要求转换为具体要求。

②检查用户I/O 请求的合法性,了解I/O 设备的状态,传递有关参数,设置设备的工作方式。

③发出I/O 命令,启动分配到的I/O 设备,完成指定的I/O 操作。

④及时响应由控制器或通道发来的中断请求,并根据其中断类型(正常、异常结束的中

断或其他类型中断)调用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

I/O 请求,自动地构

⑤对于设置有通道的计算机系统,驱动程序还应能够根据用户的成通道程序。

【例4 】什么叫设备独立性?怎么实现设备独立性?答: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设备的独立性,在操作系统中引入了逻辑设备名和物理设备名两个概念。在实现了设备独立性的系统中,I/O 进程申请设备是以逻辑设备名申请的。

【例5 】设备分配算法有哪些?答:在设备管理中设备的分配算法比较简单,主要有两种算法:

①先来先服务算法。当有多个进程申请一个设备时,该算法根据进程申请设备的先后次序,将这些进程排列成一个设备请求队列,设备分配程序总是把设备首先分配给队首进程。

②优先权高者优先算法。这种算法中,系统首先把设备分配给优先权高的进程,先权的进程能够尽快完成。对于同优先权的进程,系统按照先来先服务的方法分配设备。

一、选择题1.()是操作系统中采用的以空间换时间的技术。

A、缓冲技术

B、并行技术

C、通道技术

D、虚拟存储技术

2.CPU 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

B、通道技术

C、缓冲技术

D、虚拟存储技术

3.为了使多个进程能有效地同时处理输入和输出,最好使用

A、缓冲池

B、闭缓冲区环

C、单缓冲区

D、双缓冲区

答:A

4.缓冲技术中的缓冲池在()中

A、外存

B、内存

C、ROM

D、寄存器

5.通道又称I/O 处理机,它用于实现()之间的信息传输。

A、主存与外设

B、CPU与外设

C、主存与外存

D、CPU与外存

6.通道是一种()

A、I/O断口

B、共享文件

C、I/O专用处理器

D、数据通道

用作连接大量的低速或中速I/0 设备。

B、字节多路通道

D、字节选择通道

指的是一种硬件机制。

B、缓冲池

D、内存覆盖技术

9.通过硬件和软件的功能扩充,把原来独占的设备改造成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这种设备称为()。

A、存储设备

B、系统设备

C、虚拟设备

D、用户设备

10.对于磁盘来说,输入输出操作的信息传送单位为()使高优

【例6 】什么是Spooling 技术?Spooling 答:Spooling 技术是一种虚拟设备技术,所需的物理设备不存在或被占用的情况下,出系统的模拟,所以又叫作假脱机操作。Spooling 系统主要有以下三部分组成:进程和输出进程。

系统有哪几部分组成?它可以把一台独占

设备改造为虚拟设备,使用该设备。

Spooling

在进程

技术是对脱机输入、输

输入井和输出井、输入缓冲区和输出缓冲区、输入

5.2 练习题及答案

结构的缓冲技术。

7.

A 、数据选择通道

C、数据多路通道

答;B

8.在操作系统中, ________

A 、通道技术

C、SPOOLING 技术

答:A

A 、字节

B 、字

C 、文件

D 、块 11 . _______ 是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

B 、磁带

C 、打印机

D 、键盘显示终端

12.按 _______________ 分类可将设备分为块设备和字符设备。

A 、从属关系

B 、操作特性

C 、共享属性

D 、信息交换单位

13.设备管理程序对设备的管理是借助一些数据结构来进行的,下面的 的数据结构。

A 、 DCT C 、 COCT

14.()算法是设备分配常用的一种算法。

A 、短作用优先

B 、最佳适应

C 、首次适应

D 、先来先服务 15.下列设备不属于系统设备的是()

A 、鼠标

B 、键盘

C 、扫描仪

D 、磁盘 系统设备:指在操作系统生成时已登记于系统中的标准设备。如键盘、鼠标、磁盘等。 用户设备: 指在系统生成时未登入系统的非标准设备。 通常这类设备是由用户提供的, 用户 必须用某种方式把这类设备交给系统统一管理。如绘图仪、扫描仪等。

16.如果 I/O 设备与存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不经过 CPU 来完成,这种数据交换方式是() 。

A 、中断方式

B 、无条件存取方式

C 、DMA 方式

D 、程序查询方式 17.在采用 SPOOLING 技术的系统中,用户的打印数据首先被送到()

A 、打印机

B 、磁盘的输入井

C 、磁盘的输出井

D 、终端

18. 在一般大型计算机系统中,主机对外围设备的控制可通过通道、控制器和设备三个层次 来实现。下面的叙述中哪

一条正确的() 。

A 、 控制器可控制通道,设备在通道控制下工作

B 、 通道控制控制器,设备在控制器控制下工作

C 、 通道和控制器分别控制设备

D 、 控制器控制通道和设备的工作

19. 假定把磁盘上一个

数据块中的信息输入到一单缓冲区的时间

T 为

100 e S,将缓冲区中的

而CPU 对这一块数据进行计算的时间

C 为50 e

So

;如果将单缓冲改为双缓冲,则系统对每一块数

A 、磁盘

)不属于设备管理

B 、JCB D 、 CHCT

数据传送到用户区的时间 M 为 50es , 这样,系统对每一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 据的处理时间为() 。

A 、 50es C 、 150es

20. 下列算法中,用于磁盘调度的是()

A 、时间片轮转

B 、LRU

C 、最短寻道时间优先

D 、优先级高者优先

21.下列那种磁盘调度算法不存在“磁臂粘着”现象(

)。

A 、 SSTF

B 、 SCAN

C 、 FSCAN

D 、 CSCAN

B 、 100 e D 、 200 e

22.如果有多个中断同时发生,系统将根据中断优先级响应优先级最高的中断请求。若要调 整中断事件的响应次序,

可以利用

A.中断向量 C.中断响应

三、问答题

简述独占设备的一般分配过程

I/O 控制方式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设备分配策略与哪些因素有关? 什么虚拟设备?简述共享打印机的工作原理。

有5个记录A B C 、D 、E 存放在磁盘的某个磁道上,且每个磁道正好可以存放

5个记

6ms 的时间进行处理,贝(1) 5个记录花费的总时间是多少?

(2 )如何采取优化方法使处理这些记录所花费的总时间最短?求出该最短时间。

6. 当前磁盘读写位于柱面号 20,此时有多个磁盘请求以下列柱面号顺序送至磁盘驱动器;

10, 22, 20, 2, 40, 6, 38。寻道时,移动一个柱面需 6ms ,按下列三种算法计算所需寻道 时间(柱面移动顺序及

总寻道时间)

(1) 先到先服务; (2) 最短寻道优先;

B .中断嵌套 D .中断屏蔽

二、填空题

I. I/O 控制方式的发展经历了 __________ 4个阶段,分别是 、—

_________________ 禾 n ________________ 。

2?从资源分配角度出发,I/O 设备可以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种类型。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按设备所属关系分类,可分为 和用户设备两类。

4. 通道指专门用于负责输入 /输出工作的处理机,通道所执行的程序称为 5?通道是一个独立于 _______________ 的专管 ______________ 的处理机,它控制.

的信息交换。

6. _____________________ 虚拟设备是通过 _____ 技术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变成

能为若干用户 _________________ 的设备。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UNIX 系统中,键盘、终端、打印机等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单位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称 为 _______________ ;而磁盘、磁带等以 _____________ 为单位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称为

&根据信息交换方式,通道可分成

3种类型,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禾n __

9?设备驱动程序是— 10.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 II. 磁盘调度算法中_

向。

12?在实现了设备独立性的系统中,

I/O 进程申请设备是以 _________________

1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设备分配算法有 ______ 和 两种。

O

与内存之间

。 .

.之间的一个 程序。 _______________ O

算法可能会随时改变移动臂的运动方

来申请的。

三级组成。

1. 2. 3. 4. 5.

录。设磁盘旋转速度为 30ms/转,处理程序每读出一个记录后用 当记录A 、

B C 、D E 按顺序存放在磁道上时,顺序处理这

(3)电梯算法(当前状态:向上)。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A

4.A

5.A

6.C 13.B 14.D 15.C 16.C 1

7.C

三、问答题

1 .对于具有通道的系统, 在进程提出 I/O 请求后, 系统的设备分配程序可按下述步骤进行 设备分配:

① 分配设备。首先根据物理设备名、查找系统设备表 SDT ,从中找出该设备的 DCT ,

根据表中的设备状态字段,可知该设备是否正忙。若忙,便将请求

I/O 的进程的PCB 挂在

设备队列上; 否则, 便按照—定的算法来计算本次设备分配的安全性, 如果不会导致系统进 入不安全状态,便将设备分配给请求进程;否则,仍将其

PCB 插入设备等待队列。

② 分配控制器。在系统把设备分配给请求

I/O 的进程后,再到其 DCT 中找出与该设备

连接的控制器的控制器表(COCT ),从表内的状态字段中可知该控制器是否忙碌。若忙,便 将请求I/O 的进程的

PCB 挂在该控制器的等待队列上;否则,将该控制器分配给进程。

③ 分配通道。在该 COCT 中又可找到与该控制器连接的通道的通道表(

CHCT ),再根据

CHCT 内的状态信息可知该通道是否忙碌,

若忙,便将请求I/O 的进程挂在该通道的等待队

列上;否则,将该通道分配给进程。只有在设备、控制器和通道三者都分配成功时,这次的 设备分配才算成功;然

后、便可启动该 I/O 设备进行数据传送。

2 . I/O 控制方式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程序查询方式,

I/O 中断方式,DMA 方式和I/O

通道方式。

⑴程序查询方式 在早期计算机或现代一些简单的微型计算机系统中,采用程序查询

I/O 方式。程序查

询是一种用程序直接控制 I/O 操作的方式。 CPU 与外设的活动本质上是异步的,为了实现 CPU 与外设间的信息传送, CPU 必须重复测试外设的状态,仅当外设是处在准备好的状态

7.B 8.A 9.C 18.B 19.CB

10.D 11.A 12.D 20.C 21.C 22.D

二、填空题

程序查询方式 I/O 中断方式

独占设备 共享设备 虚拟设备 系统设备 通道程序 CPU 输

入 /输出的处理机 外设

虚拟 独占 共享 字符、字符设备、块、块设备

字节多路通道 数组选择通道 数组多路通道 I/O 进程 设备

控制器 通信 1. 2. 3.

4. 5. 6.

DMA 方式 I/O 通道方式 7. 8.

9. 10.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11. FCFS 、SSTF

12.逻辑设备名 13.先来先服务 优先权高者优先 14.通道

设备控制器 设备

15.输入井输出井

输入缓冲区输出缓冲区

输入进程输出进程

时, CPU 才能与外设交换信息。所以,在程序查询 I/O 方式的接口电路中必须设置一状态 端口,以使 CPU 通过执行输入指令了解外设的状态。

当采用程序查询传送方式时,每当程序要使用某一外设进行

I/O 操作时, CPU 要执行

一段循环测试程序,以实现在外设准备好时执行一条输入 / 输出指令,进行一个字节或字的 数据传送操作。 在这种方式下, CPU 的大量时间消耗在等待输入输出的循环检测上, 使 CPU 与外设串行工作,严重影响了 CPU 和外设的使用效率,致使整个系统效率很低。

⑵ I/O 中断方式 引入中断技术后,每当设备完成 I/O 操作时,便向 CPU 发出中断请求信号,通知 CPU 外设已准备好,可以进行数据传送操作。这样, CPU 一旦启动 I/O 设备后便可执行其它程 序,仅在收到 I/O 中断请求时才执行其中断服务程序,进行 I/O 处理和 I/O 操作。

程序中断传送方式改善了 CPU 的利用率,并使CPU 与外设并行操作。但I/O 数据的处 理和I/O 操作的控制都是由 CPU 承担的,仍然消耗了 CPU 不少时间。

⑶直接存储器访问(DMA )方式

虽然 I/O 中断方式比程序查询方式更有效,但须注意,它仍是以字节或字为单位进行 输入输出的,每当完成一个字节或字时,控制器便要向 CPU 请求一次中断。换言之,采用 I/O 中断方式时的 CPU , I/O ,显然是低效的。例如, 了进一步减少 CPU 对 I/O

⑷I/O 通道方式

I/O 通道方式时DMA 方式

的发展,它会进一步较少对 的读(或写)为单位的干预,减少为对一组数据块的读(或写) 的干预。 I/O 通道有自己的指令系统,即通道程序,可以与 和实现主存和外设之间的信息传输,使

CPU 摆脱了繁忙的

系统中,不仅能实现 CPU 与通道的并行操作,而是通道与通道、各通道的外设之间均能实 现并行操作,因而有效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使用效率。

3. 设备分配策略与下列因素有关: (1 ) I/O 设备的固有属性,对于独占设备,共享设备、虚拟设备等具有不同属

性的设备, 通常采用相应的分配算法。

(2) 设备分配算法,常见的有先来先服务算法、优先级高者优先算法 (3) 设备分配的安全性,即避免死锁的产生。

(4) 设备独立性,设备独立性指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4.虚拟设备是通过某种技术将一台独占设备改造为可以供多个用户共享的共享设备。

共享打印机的工作流程如下: 当用户进程请求打印输出时, Spooling 系统同意为他打 印输出, 但并不真正把打印机分配给该用户进程, 而只为它做两件事: ①由输出进程在输出 井中为之申请—空闲盘块区, 并将要打印的数据送人其中; ②输出进程再为用户进程申请一 张空白的用户请求打印表,并将用户的打印要求填入其中,再将该表挂到请求打印队列上。 如果还有进程要求打印输出,系统仍可接受该请求,也同样为该进程做上述两件事。

如果打印机空闲, 输出进程将从请求打印队列的队首取出—张请求打印表, 根据表中的 要求将要打印的数据从输出井传送到内存缓冲区, 再由打印机进行打印。 打印完毕, 输出进 程再查看请求打印队列中是否还有等待要打印的请求表。

若有, 再取出一张表, 并根据其中

的要求进行打印,如此下去,直至请求队列空为止,输出进程才自己阻塞起来、等待下次再 有打印请求时才被唤醒。

5.( 1)磁盘旋转速度是30ms 、转,共分成5个扇区,因此每个扇区的读写时间为 30/5=6ms;

是以字节或字为单位进行干预的。如果将这种方式用于块设备的 为了从磁盘中读出 1KB 的数据块,需要中断 CPU 1K 次。为 的干预而引入了直接存储器访问(

DMA )方式。

CPU 的干预,即把对一个数据块 即有关的控制和管理为单位

CPU 并行操作,独立管理外设 I/O 操

作。在配置通道的计算机

教务管理系统软件需求分析

软件需求分析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__ __ 学号 专业班级 院(系)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成绩

前言 项目小组分工: 需求分析、文档的整理及后期的功能测试。 教务管理系统的建模实现。 伴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完善,高等学校的教务管理系统在高校管理中越来越受到老师和学生的青睐。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系统功能全面、操作简单快捷,可以为学生和老师建立电子档案,并且便于实时修改、保存和查看,实现了无纸化存档,为学校节省了大量的资金和空间。学生可以通过教务管理系统方便快捷地查询自己的个人信息,进行网上查询课表、成绩以及报考的事宜。因此结合现有教务系统的优点,制作此教务管理系统。

目录 一、项目前景文档 (1) 1.业务需求 (1) 业务背景 (1) 业务目标和成功条件 (1) 业务目标(Business Objective,BO) (1) 业务成功条件(Success Crite,SC) (1) 业务风险(Risk,RI) (2) 2.解决方案的背景 (2) 前景陈述 (2) 主要的系统特征(Feature) (2) 假设(Assumption)和依赖(Dependency)条件 (3) 3.项目范围和限制 (3) 初始和后继版本的范围 (3) 限制和排除条件 (4) 4.业务环境 (4) 涉众档案 (4) 项目的优先级 (4) 运行环境(Operating Environment OE) (5) 二、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6) 1.引言 (6) 概述6 背景6 定义6 参考资料7 2.任务概述 (7) 目标7

运行环境(Operating Environment,OE) (7) 假定(Assumption)和约束(Constraint) (7) 3.需求规定 (8) 3.1.对功能的规定 (8) 3.1.1.用户需求 (8) 3.1.2.系统需求 (10) 3.2.非功能性需求 (17) 性能需求(Performance) (17) 安全设施需求(SAfety) (17) 安全性需求(Security) (17) 软件质量属性 (17) 3.3.外部接口需求 (18) 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s,UI) (18) 硬件接口(Hardware Interfaces,HI) (18) 软件接口(Software Interfaces,SI) (18) 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s Interfaces,CI) (18)

教学管理系统软件~使用说明书

伟航教学管理系统软件 V2.0 说明书 1.引言 本软件使用说明书是为了指导伟航教学管理系统软件 V2.0的使用操作,同时为本软件系统的测试提供必要的信息。 本详细设计说明书的读者都包括以下人员: a. 代码编写人员 b. 测试人员 c. 概要设计人员 d. 其它对伟航教学管理系统软件 V2.0感兴趣的人员。 2.软件概述 2.1目标 1、使用方便、安装简单,用户只需要进行本地安装即可方便地使用本软件。 2、伟航教学管理系统软件 V2.0的设计旨在实现管理员、教师以及学生对信息的查询、修改以及更新提供便利性。教学管理系统是一个辅助学校教务人员完成日常工作中,涉及教师管理、课程管理和成绩管理等项目的日常比较繁重的工作。它应用计算机在数据处理和数据整理保存方面的优异性能,帮助工作人员提高工作的效率、减少出错情况。 2.2功能特点 该系统具有以下几个功能特点: (1)本软件系统的开发采用了C/S结构,技术成熟,使得该系统具有高可靠性、较强的拓展性和维护性;

(2)该系统支持并发用户数较多。响应时间仅在2s左右,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出众的性价比。 (3)同时本软件在预检结果的准确度方面也具有很高的可信性。开发人员在网络安全、数据传输安全、数据访问安全和数据存储安全等几个方面做了大量努力,使得系统安全性极高; 3.运行环境 3.1硬件环境 服务器端:CPU以Intel的型号为准,可以采用AMD相同档次的对应型号,内存基本配置4G 客户端:CPU为Core i3-2100 3.10GHz(标准配置),内存为4 GB(标准配置),磁盘存储为500 GB(标准配置)。 3.2软件环境 客户端:操作系统为Microsoft Windows 7、Windows 10、Microsoft XP 3.3方案设定 3.3.1 基本E-R图设计 伟航教学管理系统软件 V2.0使教学管理的计算机化成为高校管理现代化、决策科学化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创教学管理工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本系统的E-R图设计主要包括教师、学生、系部、课程等实体部分,本系统的E-R设计图如图3-1、图3-2、图3-3和图3-4所示。

SmartMonitor地铁监测及分析软件简介

SmartMonitor地铁自动化监测及分析软件简介 SmartMonitor监测软件是配合徕卡TS30/TS15/TCA2003/TPS1200系列全站仪,对大坝、水库、桥梁、楼宇、隧道、地铁、体育馆和钢结构等进行24小时自动变形监测,自动输出监测报表和图形。 SmartMonitor监测软件的主要功能 ●设备联机 设备联机包括计算机与传感器(TS30/TS15/TCA2003/TCA1800/TPS1200全站仪)的联接和初始化,联机通讯模块可以使用光纤电缆有线连接,也可以使用UHF 电台建立无线通讯链路;可以通过通信网络GPRS数据形式互相传送;也可以通过 Internet建立通讯链路,Internet可分为有线方式和无线方式:有线方式是在测量机器 人端连接一个调制解调器,然后通过网线或光纤接入互联网,同时将控制中心接入 互联网,从而可以建立一个专用的通讯。 支持多台全站仪同时联机测量。 ●自由设站 自由设站也可以称作后方交会,当测站点坐标未知或者需要更新时可以采用自由设站方法,以便建立统一的测量坐标系,该功能也可以解决仪器高量取不准确造 成高程测量不准确的问题; ●定向和检核 通过设站和定向测量,自动计算出定向方位角,建立测量坐标系,对于多余观测,具有定向结果输出和精度分析的功能。既可以调用已知点定向,又可以直接输 入方向值; ●差分改正点组的测量 通过实时测量已知点组的三维成果,软件自动计算所有实测已知点与理论数据的差分值,并将其实时配赋到每一个监测点,科学地最大化地消除综合气象条件导 致的不固定误差,从而得到最或是监测成果。 ●监测点组的初始化测量(学习测量) 通过全站仪概略瞄准并测量所有监测点的初始三维坐标,取得变形监测点的历史数据,为接下来的自动测量提供初始数据; ●监测点组的定义 根据不同的监测频率和限差需求,将不同的监测点编辑成不同的点组群; ●监测点组的限差设置 将不同需求的各点组分别定义不同或相同的报警限差值,包括超差重测次数等; ●监测点组的参考断面设置 测量坐标系对于管理者是没有实际意义的,他们所关心的是变形点位相对于某一条线或某些方向上的直接变化量。所以,有必要定义管理者所关心的一系列的所 谓“参考断面”,在软件上可以实时显示出监测点转换在参考方向上的实际最大变 化量; ●监测点组的时间周期分配 可以将不同的监测点组设置不同的测量次数、测量间隔、测量周期等参数来实

教务管理系统操作手册43908

正方现代教务管理系统WEB端教师用户手册 杭州正方电子工程有限公司

目录 一、系统登录 打开IE浏览器,输入WEB服务器地址(210.33.176.200)或从教务处主页登录“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进入用户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及口令(与原系统相同),选择“教师”角色,

按“登录”。(请各位老师不要忘记关闭所有开启的窗口,以防他人进入,造成不良后果!) 二、信息维护 信息维护内容包括:个人简历、密码修改、全校性公选课申请、公选课教材指定、教学日历、临时调、停(补)课申请。 2.1教师个人简历维护 点击“信息维护”->“个人简历”,维护性别、联系电话、E-MAIL、教师简介等内容; 2.2密码修改 为防止登录信息泄密,请各位教师尽快更改原始密码,点击“信息维护”->“密码修改”,修改自己的原始密码和登陆名。

2.3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点击“信息维护”->“全校性公选课申请”。 1、依次选择开课学年学期、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程类别、课程归属、考核方式、上课校区、场地要求; 2、输入周学时、起止周(格式如01-16)、学分、容量; 3、设置面向对象、禁选对象:选择年级、或学院、或专业(若面向2001级的只选年级2001),点击添加对象; 4、录入课程简介(250字以内)、申请说明(150字以内); 5、点击“保存”完成申请。 6、点击“打印”输出到EXCEL,打印后交院系签字审核。

2.4公选课教材指定 担任全校性公选课开课任务的老师可点击“信息维护”->“公选课教材指定”指定公选课教材,但必须录入教材名称、教材作者、出版社及教材版别。 2.5教学日历 选择学年,学期以及课程名称,录入周次,选择授课形式,录入教学内容;录入完毕后按保存按钮。若有多个相同教学班的,可点击“拷贝来自”,复制相同的日历再保存。教学日历可以根据不同的系统设置显示不同的两种格式,可以满足不同学校的要求。 格式一

教务管理系统系统

大型数据库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教务管理系统 起止日期:2014 年12月1日至2014 年12月7 日 学生姓名关鹏举 班级计算机1102班 学号11408100208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年12月6日

目录 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课题背景.................................................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控件开发相关技术介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系统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工作流程 (2) 2.2 业务需求 (2) 3 系统设计 (3) 3.1 系统功能结构图 (3) 3.2 模块功能设计 (5) 4 系统数据库设计 (5) 4.1 数据表E-R图 (5) 4.2 数据表的设计 (7) 4.3 数据库表的创建,向表中插入数据----------------------------------------------8 4.4 存储过程,触发器的设计 (18) 4.4.1 存储过程 (18) 4.4.2触发器 (21) 5 总结和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课程设计检查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微震监测系统应用及分析

微震监测系统应用及分析 4.1 老虎台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 ARAMIS M/E 微震监测系统安装、调试后,运行良好,共监测到微震事件2482次,释放的总能量为3.56×109J,事件平均释放能量为1.43×106J。其中微震能量大于109J的1次,发生在2009年2月25日2:05:28,具体三维坐标为(36450,77497,-836),能量为1.07×109J;108~109J的微震事件数5次;107~108J的微震事件数9次;106~107J的微震事件数45次;105~106J的微震事件数190次;104~105J的微震事件数502次;103~104J 的微震事件数877次;能量低于103J的852次,见图4.1。按照工作面发生情况,微震事件分布见图4.2。每月微震事件发生情况见表4.1~4.8。 由表4.3得出:2008年11月期间发生一次能量高达8.54×108J的微震事件,多次能量值大于106J的事件,原始波形图如下4.7。 11月期间共监测到微震事件360次,释放的总能量为8.8×108J,发生在83002工作面的有143次,释放的能量为9.53×106J;发生在55002工作面的有119次,释放的能量为4.93×106J;另外,有32次发生在38001,30次发生在38002,16次发生在63003,20次发生在73003工作面。其中最大能量事件数发生在11月4日19:22:26,能量值为4.052×106J,38001工作面,具体三维坐标(35711,77184,-425)。10月21日、10月28日和11月6日3次事件基本上可以看作一组事件,3次事件发生时间接近,沿着煤层走向分布在不同层位上(-828,-676,-523),但均分布在断层附近;在具体位置上,3次事件均发生在巷道交叉位置,距离工作面较远,采动影响不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发生时间上来看,首先发生的事件位于F25断层与F16-1断层交界区域,也是事件频发区域,在该事件发生前,该区域中小事件频发,直至首次事件发生;在两次事件之间的7天时间内,该区域只是零星的发生了一些小级别的微震事件,没有大规模的能量释放,直至第二次事件发生;第二、第三次事件之间的7天时间内,小级别微震事件数量频繁发生,无

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

XX省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学技术项目计划申请书(可行性研究报告)

包括项目的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技术创新点、达到的技术指标、经济效益分析和推广应用前景。 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是利用先进的图像数据采集压缩编解码技术、超低低功耗技术、3G无线公网数据传输技术、太阳能及蓄电池供电技术、电子低温环境加热技术、监控中心服务器软件管理技术,能够对恶劣环境中运行的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状况进行全天候、实时监测,可有效减少由于线路周围建筑施工(危险点)、导线覆冰杆塔地基不均匀沉降滑移、偏远山区林区人工巡线困难、线路大跨越、导线悬挂异物、塔材被盗等因素引起的电力事故。 系统以动态视频实时监控的直观方式,可使管理人员第一时间了解监测点的现场信息,可针对突发的异常情况采取适当的手段予以人工干预,将事故的发生率或事故危害降至最低。并可通过人工请求方式(无人值守时通过定时和条件触发两种方式)实现异常状况下的图片抓拍或视频连续摄像,达到24小时全天候监测的目的,大大减轻巡视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为线路运行单位提供直观可靠的线路安全信息。 本项目拟采取试验的基础上,在国家电网各高压输电公司推广,也吻合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高压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的精神,解决了特高压输电线路的安防问题,保证电力的安全生产。 本项目正是基于3G视频技术、高压监测技术等高新技术为基础研发的,此项目的成功可以直接减少高压输电线路不安全所带来的数亿损失,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和持续的社会效应,将为国家财政及社会的稳定做出巨大的贡献。 一、研究项目的科学依据(包括科技意义和应用前景,国内外研究概况、水平和发展趋势;成果推广项目说明成果成熟程度、试用范围,以及成果的知识产权等问题。) (一)项目背景 目前XX省超高压供电局已运行14座500kV变电站,变电容量15750兆伏安,500千伏输电线路47条,线路长度4251公里。“十二五”期间, 蒙西电网外送通道及500千伏网架发展规划将安排新建500千伏变电站23座,新增500千伏变电容量4260万千伏安,到2015年,蒙西电网将投运500千伏变电站38座,变电容量6285万千伏安。

教务软件管理系统

教务软件实践报告 教务管理系统 第一章问题定义 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人员的不断增加、复杂程度逐渐增强,学校中,教务是一项繁琐的事,每年都有新生入学、老生毕业,以及其他各种人事变动。每学期的考试成绩都需要分析,纵、横向比较,能及时反馈信息,还要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考核提供数据。如何有效地管理、分析、处理这些信息,帮助学校和教师掌握学生的情况,这就是教学信息管理系统需要完成的功能。以前简单的用Excel来打印几张报表的人机作坊再也无法适应当今学校的教学管理了,比如用Excel虽然能简单管理学生的学籍、成绩等,但用户界面简单,管理起来难度大,修改和查找学生的信息都比较麻烦,并且在操作过程中没有用户权限,只要能打开计算机的人就能打开数据进行任意的修改,大大的降低了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效率低,,人工的大量浪费;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困难。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各个领域并发挥着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学校的各类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询方便、效率高、可靠性好、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学校信息管理的效率。

1.1问题定义 1.所需资源: 硬盘>80G,内存>256,处理器一般以上水平即可。 2.系统名为:教务管理系统 (1),本处理的信息主要有三大类:学生信息、教师信息、成绩数据。本系统主要着手于以上三大部分,建立数据库以及对数据的各种操作功能。 对于学生信息,由于需要经常性地进行各种查询。例如:查询一个班级中团员的人数,男女生的人数等等。教导处在每一届学生进校时必须进行分班,设置学号;每一届学生毕业,要进行学生信息备份; 对于教师信息,学校教导处跟据老师所教班的成绩对教师的成绩成行考核,可以进行同科的纵横向比较。(由于对教师方面不太了解只有这些) 对于成绩管理,课任教师要进行本科目成绩登记,计算平均分、优秀率、及格率;教导处要分段统计学生人数及所占比列,每学期进行学生成绩备份;学校领导则可通过查询工具来了解学生成绩情况。 (2),以上各类信息目前还处于手工或半手工的管理状态,效率低,可靠性差。如果采用计算机进行以上各类信息的管理,必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对各类信息的维护及了解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一个功能完备的学校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都非常有必要。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 2.1系统概述 本系统将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开发方法,以SQL 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配合功能强大的SQL查询语句,用Delphi便捷地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程序。 2.2.1可行性分析 A 技术可行性:对Delphi能够运用自如,对SQL语句熟练掌握运用。 B 经济可行性:开发费用合理 C 操作可行性:能够良好的解决用户需要的问题

企业在线监测软件平台方案

企业生产在线监测平台技术方案

一、项目背景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16号令《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明确要求各类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并将隐患排查结果上报安监管理部门。 基于上述政策背景,共同研发能够满足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政策要求又能够切实支撑企业实际生产的相关服务平台产品和终端应用,同时通过中国电信QChat系统平台,为解决各地安监局和众多企业的投资压力,本项目采用基于云平台的终端应用服务提供模式。 ◆不需要采购平台设备和软件系统,只需企业通过与当地合作运营商 签署服务合约,每月通过电信收费渠道缴纳一定的通信和业务功能费用就能够使用到云平台提供的安全生产在线监测服务并按照安监总局的要求便捷完成隐患自查上报的工作。 ◆由于每个行业的生产模式都不一样,生产在线监测系统的原理及软 硬件也不一样,所有通过行业传感器数据采集、数据解析、转换数据保存。 经过设备仪器、自动分析与检测,检测后的数据信息通过RS232/RS485现场总线进入数据采集器。除仪器、仪表外的其它数据信息和控制信息,通过远程数据传输设备DTU无线数传方式连接,通过子站的计算机进行现场监测; 围绕数据采集器将监测现场的监测仪器、仪表、计算机联结成完整的子站监控系统。 二、产品构成 在线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子站采集系统,数据传输系统、在线监测网络三部分。监测子站包括水样采集、分析仪表、GPRS通信、计算机监控等,作为企业标准版的有力补充、企业自查的高效工具。 2.1产品模块 2.1.1数据中心服务器

图-数据中心服务器结构2.1.2监控中心服务子系统 图-监控中心服务子系统2.1.3信息管理子系统

实时多媒体业务性能监测分析系统

实时多媒体业务性能监测分析系统 1)涉及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2010年7月2日,经国务院三网融合工作协调小组审议批准,确定了第一批三网融合试点地区(城市)名单,这标志着三网融合试点工作正式启动,实时多媒体业务将更为广泛地流行。现在,实时多媒体技术已经用于互联网多媒体新闻发布、在线直播、网络广告、电子商务、视频点播、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络电台、实时视频会议等互联网的信息服务的方方面面。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为网络信息交流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将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实时多媒体业务对网络的时延、抖动以及丢包率等性能指标都有较高的要求,即有较高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 of Service)需求。为了实现实时多媒体传输的高性能、高稳定和可管理等特性,就需要了解传输网络及业务的各种性能,包括丢包率、网络排队延迟、网络可用带宽等。因此,实时多媒体业务监测及其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保证实时多媒体传输的工作可靠和高效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市场上有一些IP网络性能测量产品,但大部分仅限于对网络层的性能指标进行测量,测量结果为网络或链路的性能,对具体业务,尤其是实时多媒体业务的性能,缺乏有效测量手段。用户和网络运营商更关注的是某具体业务的性能,而网络或链路的性能并不能完全代表具体业务的性能,因而难以准确发现性能瓶颈或定位故障原因。目前在IPTV以及VoIP测量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是Telchemy、IXIA、IneoQuest,都是国外公司,国内公司的类似产品很少。 本项目基于课题组已授权的专利发明“基于实时传输协议的端到端网络测量方法”和前期承担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发改委CNGI项目的丰富技术积累和成

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简介

正方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简介 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本着高起点高标准、既适应当前又考虑未来发展的原则,具有界面友好、易于掌握、操作简单、功能齐全、安全可靠、运用广泛等特点。主要功能模块包括系统维护、学籍管理、师资管理、教学计划管理、智能排课、考试管理、选课管理、成绩管理、实践管理、教学质量评价、毕业生管理、体育管理等。 主要特点如下: 1. 智能化的资源调配。它使学校教学资源得到优化,教师、教室、实验室、时间等的高效调配和合理利用,解决了学校资源紧缺、多校区、院系多级管理状况下排课、排实验室、排考场难等问题。 2. 周全的软件设计。随着学分制的教学改革,国内少数高校已试行了完全学分制,大部分高校正在由传统的学年制向学分制过渡,传统的教学管理软件已无法适应这一转变,本系统在设计时考虑了学年制、学年学分制、学分制以及过渡时期等不同阶段教学管理软件衔接的需求。 3. 规范化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严格遵循教育部颁发的学籍学历规范和有关信息标准,课程代码、教师代码、学号等的编码规范高校管理,避免代码的重复等不合理现象的发生。 4. 学分制管理思想的体现。本系统较好地体现了学分管理的基本思想:

(1)管理思想、理念上:学分制管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学习的自由化和个性化,学生可以自主选课程、自主选专业、自主选学习进程(上课时间)、自主选主讲教师。 (2)教学管理上:学分制管理以教学过程为主线管理,淡化行政班,在强化专业学生共性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3)学籍管理上:学分制的学籍管理关心获得学分或修读的课程,学生可以多次修读相同或不同的课程。 (4)收费管理上:学分制实现按学分收费为主。 产品功能模块图

DRGS绩效监测与分析系统软件技术参数建设目标

DRGS绩效监测与分析系统软件技术参数 一、建设目标 本次项目建设综合目标引入DRGs及其应用。进而实现同质病例服务绩效的比较,从服务能力、服务效率、医疗安全等医疗服务绩效,并将医疗服务的产能、效率及质量综合评价,提高评估结果的全面性和可靠性,从而有效解决了不同学科、病种和医师之间的可比性。同时根据省卫计委的要求,利用DRGs的标杆管理作用,通过对比标杆逐步改进,达到压缩和控制不合理费用,有效控制不合理医疗费用支出。 1.1建立基于DRGs的机构内部医疗服务评价系统; 搭建院内DRGs应用平台的基本框架,并以此为基础,建立完整的基于DRGs的医院内部服务评价及绩效评价体系;改善DRGs相关指标,实现医疗机构内部服务能力、服务效率、服务安全等方面的全面评价应用,支撑医院服务改革和效率提升; 二、建设需求 2.1建设原则 规范化原则 系统设计和开发符合国家及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信息化和数据标准或规范,特别是

遵循医改以来中国卫生信息标准最新研究成果,功能符合国家的医疗卫生相关管理规范要求。统一标准是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也是进行信息交换与共享的基本前提。因此,必须强调“统一规范,统一代码,统一接口”。 ●稳定性原则 采用成熟稳定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平台,同时在系统的结构体系和应用部分各模块的设计中都以此原则约束,从而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 ●开放性原则 注重系统的开放性,以适应系统扩充的需要。开放性包括对环境的开放,提供跨系统、跨平台的标准接口,使各分系统有较强的交互操作能力;开放性还体现在系统的互联上,体现在系统的升级、扩充和更新上,体现在应用目标和功能的变化上。 ●先进性原则 系统的设计要采用先进技术,如:构架/构件技术、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海量数据管理技术、多种数据引擎、数据标准及规范化技术、面向对象的数据仓库和联机分析技术、软件开发和建成平台技术、选择先进的开发工具、商业智能(BI)开发技术和系统结构等。 ●安全性原则 建立严格完整的数据库日志审核机制,对关键操作应在后台留有不可更改的痕迹。同时要求对涉及服务对象隐私的核心数据进行加密。 ●扩展性原则 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可扩展性,以满足业务的不断发展,形成一个易于管理、可持续发展的体系结构。 ●高效性原则 系统确定适当的数据部署和数据访问机制,对于不断增长的数据负荷和一定用户数

智能分析系统方案

智能分析系统方案 一、系统概述 智能视频(Intelligent Video)技术源自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t)的研究,其发展目标是在图像与事件描述之间建立一种映射关系,使计算机从纷繁的视频图像中分辩、识别出关键目标物体。这一研究应用于安防视频监控系统,将能借助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过滤掉图像中无用的或干扰信息,自动分析、抽取视频源中的关键有用信息,从而使传统监控系统中的摄像机成为人的眼睛,使“智能视频分析”计算机成为人的大脑,并具有更为“聪明”的学习思考方式。这一根本性的改变,可极大地发挥与拓展视频监控系统的作用与能力,使监控系统具有更高的智能化,大幅度节省资源与人员配置,同时必将全面提升安全防范工作的效率。因此,智能视频监控不仅仅是一种图像数字化监控分析技术,而是代表着一种更为高端的数字视频网络监控应用。 智能视频分析包含视频诊断、视频分析和视频增强等,它们各自又包含了大量的功能算法,比如清晰度检测、视频干扰检测、亮度色度检测、PTZ(云台)控制功能检测,以及视频丢失、镜头遮挡、镜头喷涂、非正常抖动等检测都属于视频诊断内容,而视频分析算法则包含区域入侵、绊线检测、遗留遗失检测、方向检测、人群计数、徘徊检测、流量统计、区域稠密度统计、人脸识别、车牌识别、烟火烟雾检测、自动PTZ 跟踪等功能,视频图像增强则包括稳像、去雾、去噪、全景拼接等算法。由此组合衍生出的算法种类又有很多,应用方式也千变万化,所以智能视频分析的应用范围很广。 在以往的视频监控系统中,操作人员盯着屏幕电视墙超过10分钟后将漏掉90%的视频信息,而使视频监控工作失去意义。随着社会发展,视频监控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到各行各业中,摄像机数量越来越庞大,这给传统的视频监控带来严峻的挑战。美电贝尔针对行业发展推出智能视频分析系统,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个是将安防操作人员从繁杂而枯燥的“盯屏幕”任务解脱出来,由机器来完成分析识别工作;另外一个是为在海量的视频数据中快速搜索到想要找的的图象。 二、系统组成

教务管理系统 软件测试计划

软件测试计划 引言 1.1 编写目的 为了确保项目的可用性以及可靠性,使得项目能够按质按量的完成,以至于项目成品不会在后期使用以及维护过程中出现极其严重的错误,我们编写了此测试计划。 1.2项目背景 由于安徽大学希望能够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来提高教务管理的效率,在原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基础上进行扩展,将一些可以用计算机来管理的都进行计算机化,使得教务管理人员工作更加方便,工作效率也更加的高。并且能够方便学生选课以及查看自己的成绩,方便教职工对学生进行管理。 1.3定义 无 1.4参考资料 《软件工程导论——第5版》张海藩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一.任务概述 2.1目标 本文档的目标是详细描述对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测试的测试过程。将每一个可用的功能进行尽可能详尽的测试,并尝试各种可能的测试用例,找出当前软件中所存在的漏洞以及不足,为完善软件提供可参考的文本依据。本文档所测试的功能均来自于需求文档: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 2.2运行环境 软件环境: 操作系统:必须Windows XP以上的版本

必装软件: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Eclipse 浏览器:IE6.0以上 硬件环境: 无具体要求,一台能正常操作的计算机即可 2.3需求概述 本次测试主要针对本小组开发的教务管理系统进行系统测试,主要包括功能测试、界面测试、负载测试、文档测试。 在教务管理系统需求规格说明书中列出的系统功能和性能都需要完成测试,在测试工作期间发现的所有缺陷都需要改正并确认。 2.4条件与限制 一个标准的教务管理系统,应该实现多人同时在线的后台处理。但由于技术以及硬件环境的限制,该系统并未对多人同时登陆时所能遇到的诸多问题进行处理。并且对于数据库的设计也不是很完善,依旧存在太多的缺点与漏洞。 二.测试计划 3.1测试方案 本测试计划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整个过程采用自底向上,逐个集成的的办法,依次进行单元测试,组装测试,测试用例的设计应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输入条件。 3.2测试项目 测试1:名称:系统操作登录测试 目的:测试系统操作界面。 内容:帐号口令输入、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系统操作界面显示控制测试 2:名称:个人信息查询测试 目的:测试个人信息查询功能。 内容:通过对应的选项,使用该功能。 测试 3:名称:修改密码功能测试 目的:测试密码修改功能。 内容:合理性检查,合法性检查,以及功能使用测试 测试 4:名称:学生选课功能测试 目的:测试学生选课操作功能。 内容:通过显示的课程进行相关选课操作,测试操作的合理性,并检测操作 界面 测试 5:名称:成绩查询功能测试 目的:测试学生成绩查询功能。 内容:通过相关选项的选择,获取该学生的各门课成绩 测试6:名称:教师查询学生信息功能 目的:测试教师查询学生信息功能 内容:通过相关选项的选择,获取选择该教师的学生的信息测试 7:名称: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功能 目的:测试教师给学生打分的功能 内容:通过对所选学生进行打分测试,测试功能的可用性,合法性以及合理 性 测试 8:名称:管理员添加课程,学生以及教师功能 目的:测试管理员添加课程,学生以及教师功能

流量监测分析系统技术白皮书

目录 一、前言 (2) 二、以业务应用为中心的监测分析技术 (3) 2.1 需求背景 (3) 2.2 异常流量分析系统简介 (4) 2.3 系统架构与流程 (5) 2.4 系统特点与优势 (5) 三、功能 (7) 3.1核心功能 (7) 3.1.1流量统计分析 (8) 3.1.2异常流量分析 (8) 3.1.3报警与追踪取证 (9) 3.1.4统计报表 (9) 3.2特色技术 (10) 3.2.1快速流量数据处理技术 (10) 3.2.3先进的流量分析技术 (11) 3.2.3灵活高效的异常分析 (12) 3.2.4及时有效的处理机制 (12) 3.2.5智能的跟踪分析技术 (13) 3.3产品部署 (13) 3.4产品技术参数 (15) 四、硬件配置参数 (16) 五、总结 (17)

一、前言 业务安全是政府和企业安全需求的核心。在信息化时代,越来越多的政府和企业业务由网络化应用系统承载。我们就不难理解,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是IT管理部门的主要工作内容和目标。 随着信息化工作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应用系统交叉部署于网络。从关键应用(如PKI、基础资源库综合查询等)、一般应用(如OA系统等)到未批准的应用(如网络游戏、P2P程序)。未批准的应用对网络、服务器等基础设施资源的非受控使用导致网络系统鱼龙混杂、性能难以提高、资源浪费严重;并导致关键应用系统对基础设施的使用权被侵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难以保障,甚至故障频发。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化,网络行为越来越复杂且不易控制。对应用系统的网络访问操作的合规性难以得到保障,窃取、破坏数据等攻击行为难以被检测和发现。政府和企业的业务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为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IT管理部门需要监测各个应用系统流量和网络行为,准确把握各应用系统的底层网络状况和内部运行情况,进而评估应用系统的健康状况。当异常发生时,还需要进行追踪审计、报警处理、联动阻断等进一步的操作。“异常流量监测分析系统”正是根据这些需求而设计。

教务管理系统软件项目计划

软件项目计划 一、引言 1.1 编写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应用也日趋广泛,计算机软件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任何一款软件都会给公司,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管理企业更加方便快捷。在教学管理上也不例外。为此,我们开发此软件帮助教务处的教学管理。 编写这份说明书的目的是介绍一下此软件的各个模块的开发计划,开发任务说明,明确各个开发成员的责任和义务,规定各个成员的工作范围,以及对软件整体的规定,以及根据系统的特点确定各个模块的开发的先后次序。 1.2 背景 a.本项目的名称为教务管理系统; b.本项目是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08计11班郭琼、王娟、何婷婷、李姣、金欢欢、褚强、孙超为了进行软件测试实训而进行开发的。 1.3 参考资料 该系统的参考资料有: 《VB入门与提高》、《VB的程序设计与实例开发》、《Visual Basic 数据库教程》、《软件工程》及《软件测试》等。 二、项目概述 2.1 工作内容 首先确定系统名称,并确定其可行性,经本小组成员选中,产生《可行性分析文档》;然后,由本小组成员进行咨询调研,得出《需求分析文档》;由本小组进行整体规划,得出《项目计划》文档;之后进行数据库、模块等设计得出《概要设计说明》文档;之后,由负责各个模块的负责人进行各个模块的详细设计,产生《详细设计》文档。最后,由软件测试人员进行软件测试,产生一系列相关测试文档。

2.2 产品 教务管理系统(包括可执行程序及程序源代码)和各种系统文档(《软件可行性分析》、《软件需求说明》、《软件项目计划》、《软件概要设计》、《软件数据库设计》、《软件详细设计》、《系统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记录》、《系统测试分析报告》、《系统安装部署说明书》、《用户操作说明书》)。 2.2.1 程序 此教务管理系统由Microsoft Visual Basic 6.0开发,用于教务管理,来方便工作人员的工作。 该系统的功能主要分为以下五个模块: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课程管理,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模块。 教师信息管理:包括对教师资料的基本信息管理,对教师的增加与删除,以及对教师资料的查询,及浏览。 学生信息管理:包括对学生资料的基本情况的管理,即对学生信息的录入,删除,修改,查询与浏览等等。 课程信息管理:包括对课程的基本管理,即对课程的添加,删除,查询与浏览等等。 系统模块:包括用户的添加,删除,修改,系统操作日志,系统初始化,返回系统登陆界面,退出系统。 成绩管理:主要包括对学生成绩的录入,查询,修改,删除。 2.2.2 文件 《可行性分析》:列出项目开发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社会可行性,并给出现有项目的分析报告。 《需求分析》:给出产品的简单描述及具体的需求,相当于用户与开发单位的合同。 《项目开发计划》:合理的安排开发过程中的一些活动,以便于各项人力、物力的分配。 《数据库设计》:给出设计好了数据结构和类型,精度以及属性。 《详细设计》:给出软件内部的详细的结构模块和功能实现。

学校教务管理系统

目录 前言 (3) 1 问题定义 (3) 1.1 系统名称 (3) 1.2 现行系统存在的问题 (4) 1.3 项目目标 (4) 1.4 项目范围 (4) 1.5 可行性研究的经费估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可行性研究 (5) 2.1 现行系统调研...............................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现行系统的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用户组织机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系统的业务流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系统接口..............................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可行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 可行性分析的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技术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 经济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 操作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5 法律可行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6 可行性研究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教务管理系统功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教务管理系统性能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教务管理系统逻辑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 教务管理系统的逻辑模型的详细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1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流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2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存储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3 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处理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 教务管理系统实体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 教务管理系统安全性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设计思想...................................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教务管理系统软件结构图 (5) 4.3 教务管理系统模块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1 系统管理模块描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2 学籍管理模块描述 (5) 4.3.3 教师管理模块描述(IPO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4 课程管理模块描述(IPO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5 选课管理模块描述(IPO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6 成绩管理模块描述(IPO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7 教室管理模块描述(IPO图)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 数据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力集中检测仪 应力集中磁检测仪--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V3.2软件 简介

应力集中检测仪/应力集中磁检测仪 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V3.2简介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应力集中检检测仪)是本世纪在NDT界唯一能够进行早期诊断的可行方法,无疑受到了各行业的关注、研究和应用。然而在图形分析、应用结果判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直接影响最终的综合评定结果。针对这一难题,西安智胜高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素、试验、以及现场应用反馈信息并结合自身检测经验,在原ZSG1026型智能应力集中检检测仪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升级开发了《金属应力集中磁检测仪--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V3.2》。(注:请与技术部(xyzsg369@https://www.doczj.com/doc/859197116.html,)联系升级事宜)。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能够从多角度、多模式、多方面快速准确地分析检测图形(/载荷磁记忆特征量数据仿真/),并根据提供的ThZ-A系数、Drz-SG指数、极大值、极小值等系列参数进一步分析评判检测数据,给出疲劳程度指数及异常应力-变形区域值等,因此非常有利于应用结果的判定,大大提高了对检测工件的定性和综合评估水平。 《金属应力集中磁检测仪--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V3.2》采用VC++、并嵌套Labmal(工程运算)模块、OpGL模块、PE及数据库等组合开发而成的。具有以下功能:①、;②、;③、;④、;⑤、;⑥、。 金属应力集中磁检测仪具有以下功能: 1、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重复性和可靠性好。 2、零点无须校准和自动复位功能、报警提示。 3、传感器无提离效应,无需与工件表面严格耦合。

4、被检测工件表面不需预处理,应用领域广泛;在役设备早期损伤诊断、评估功能(可实现在线检测) 5、可存储200多幅检测曲线;任意图形回放功能,并与上微机网络管理功能。 6、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智能化波形显示,自动跟踪功能;背磁拟制功能增减。 7、通道数:2路(可扩展8路);最大扫查速度:(0.4-0.8)米/秒;步长:1mm~500mm。 8、测量范围:±500A/m~±5000A/m(等级可选);最高分辨率:120UGs(等级可选);最大测距:200mm。 9、存储:32MB(扩展);显示:数码管显示(或者液晶128点阵波形显示)。 10、电池容量:2300mAH(2AA),可待机座充电(套);测量长度传感器另配。 11、工作温度:-20℃~+50℃; 12、通讯口:USB/RS232; ………… 金属磁记忆检测技术(应力集中检检测仪)是本世纪在NDT界唯一能够进行早期诊断的可行方法,无疑受到了各行业的关注、研究和应用。然而在图形分析、应用结果判定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难度,直接影响最终的综合评定结果。针对这一难题,西安智胜高电子仪器有限公司经过多年的摸素、试验、以及现场应用反馈信息并结合自身检测经验,在原ZSG1026型智能应力集中检检测仪应用软件的基础上升级开发了《金属应力集中磁检测仪--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V3.2》。(注:请与技术部(xyzsg369@https://www.doczj.com/doc/859197116.html,)联系升级事宜)。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能够从多角度、多模式、多方面快速准确地分析检测图形(/载荷磁记忆特征量数据仿真/),并根据提供的ThZ-A系数、Drz-SG指数、极大值、极小值等系列参数进一步分析评判检测数据,给出疲劳程度指数及异常应力-变形区域值等,因此非常有利于应用结果的判定,大大提高了对检测工件的定性和综合评估水平。 《金属应力集中磁检测仪--检测数据分析处理系统V3.2》采用VC++、并嵌套Labmal(工程运算)模块、OpGL模块、PE及数据库等组合开发而成的。具有以下功能:①、;②、;③、;④、;⑤、;⑥、。 金属应力集中磁检测仪具有以下功能: 1、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重复性和可靠性好。 2、零点无须校准和自动复位功能、报警提示。 3、传感器无提离效应,无需与工件表面严格耦合。 4、被检测工件表面不需预处理,应用领域广泛;在役设备早期损伤诊断、评估功能(可实现在线检测) 5、可存储200多幅检测曲线;任意图形回放功能,并与上微机网络管理功能。 6、仪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智能化波形显示,自动跟踪功能;背磁拟制功能增减。 7、通道数:2路(可扩展8路);最大扫查速度:(0.4-0.8)米/秒;步长:1mm~500mm。 8、测量范围:±500A/m~±5000A/m(等级可选);最高分辨率:120UGs(等级可选);最大测距:200mm。 9、存储:32MB(扩展);显示:数码管显示(或者液晶128点阵波形显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