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59921261.html,

接受美学视角下的诗歌翻译

作者:邱海颖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11期

内容摘要:诗歌翻译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艺术特质,接受美学为诗歌翻译提供了一个探讨和解析诗歌翻译的途径和视角。歌德诗歌名作《Wanderes Nachtlied》是一首广为喜爱的德语诗歌,是歌德作品中的绝唱。此诗也因此受到众多翻译家的青睐,众多译本涌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本文选取了八个认可度较高的中译本,试从接受美学角度进行解析和品评,从中说明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出发,不同的理解会使得译作再现原诗时出现差异,不同译者的介入,往往出现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诗歌文本的开放性给读者解读留下想象的空间同时,亦给诗歌翻译者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再创造的可能性。

关键词:诗歌翻译接受美学译者主体性

一.接受美学与诗歌翻译

接受美学源于阐释学,是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文学理论学派,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连续过程,作品的价值与地位是作家的创作意识与读者的接受意识共同左右的结果;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作为一个审美客体,只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只有通过读者的阅读才能变这种潜在的“可能的存在”为“现实的存在”,从而表现出实际的审美价值。由此,文学审美的重心由文学作品及其作者转向了文学作品的接受者——读者,即“读者中心论”。

作为接受美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姚斯(Robert Jauss)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不然只不过是一堆印着死的文字符号的纸张而已。”(朱立元,2004)“作品的价值只有通过读者才能体现出来。因为任何一个读者,在其阅读任何一部具体的文学作品之前,都已经处在一种先在理解或者先在知识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期待视野。”(金元浦,1998)也就是说,作品要被读者接纳,就必须满足他们的需要,符合他们的期待视野。

另一代表人物伊瑟尔(Wolfgang Iser)强调接受活动中的文本研究,关注文本的“空白”和“不确定性”,针对“本文”提出了“召唤结构”一说。文本的“空白”和“不确定性”等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填补与充实。那么,“空白不仅不是文学本身的缺点,而恰恰是它的特点与优点。”(朱立元,2004)

以接受美学为指导,文学翻译是在文本和读者,作者和读者间不断进行对话的双重交流过程。而诗歌作为艺术性极强的语言艺术,相较于其他文学文本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存在着更多的空白点,诗歌翻译更显艰难。“诗者,译之所失也。”(Robert Frost:“Poetry is what is lost in translation”,转自海岸,2005:2)在翻译活动中,译者处于枢纽地位,发挥着积极的作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精)

从接受美学讨论文学翻译者的主体创造性 摘要:接受美学认为文本具有不确定性,读者在对文本的诠释过程中起主体性作用。在此,接受美学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从接受角度看,译者翻译的只是他头脑中的文本,即是译者和文本对话、达到视域融合的结果。译者对文本未定因素和空白的具体化,是语符—意象化中译者再创造的根源。另外,译者不同于普通读者,他必须向译文读者传达原文的意义,此时译语文本的隐含读者作用于译者语言符号的选择。意象—语符化过程实际上是译者创造性运用译语的过程。 关键词:接受美学文学翻译译者主体创造性 一、引言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翻译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理解、表达和校对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翻译活动都是与译者的主体因素紧密相连的。译者的主体创造性表现在译者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为实现翻译目的而在翻译活动中表现出的主观能动性,其具体特性是翻译主体自觉的文化意识、人文品格和文化、审美创造性。译者作为翻译实践中的主体因素,连接着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对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创造性,有两种最有代表性的理解:一种是传统译论中所当作负面因素论述的“主观介入”,要求译者要服务好原作者,又要服务好读者;一种是比较文学所涵盖的译者“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是由法国文学社会家埃斯卡皮提出来的,他认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这两种理解有一个共同点,即是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性介入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他们都不曾解释译者再创造的发生发展过程。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对译者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再创造的两个阶段进行了探讨,来说明创造性是文学翻译的本质特征。 二、接受美学简介 接受美学诞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的联邦德国,其主要理论代表是尧斯(Jauss)与伊瑟尔(Iser)。 尧斯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其著作《文学史向文学理论的挑战》首次全面地提出了接受美学的基本观点,建立起以读者的阅读活动为中心的接受美学理论。尧斯认为,首先,文学的目的为读者,离开了读者,就没有文学。其次,在作家、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关系中,后者并不是被动的因素,不是单纯地作出反应的环节。这就是说,阅读作品的过程并不是作家与作品单向地向读者灌输形象与意义,而读者只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读者对作品意义有着独特的理解与阐释,其接受是阐释性的接受。而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本身,不只是作者所赋予的,或作品本身所囊括的,还包括读者阅读所增补和丰富的。所以一部文学作品能够不断在它的读者中激起新的回响。在他看来,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并非永恒不变的,而是在读者的阅读中才逐步得到实现的。因此文学作品的意义和价值系统是一个无穷延伸的可变曲线,一个由作者与读者共同参与的主客体交互作用的动态实现过程。在这一系统中,尧斯突出了历来被忽视的读者(接受主体)参与价值创造的作用,认为文学作品的意义与价值只有在读者的创造性阅读中才能获得现实的存在与生命。 伊瑟尔是接受美学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伊瑟尔把文学作品看成是在阅读过程中生成的、文本与读者之间一种活生生的相互关系与作用。伊瑟尔指出,文

电影名中的翻译与接受美学鉴赏

电影名中的翻译与接受美学鉴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影响观众理解电影名的文化因素主要有:一是由读者以往的审美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即“个人期待视野”;二是更为广阔的社会生活经验所构成的文学解读视野,即“公共期待视野”。这两者是接受美学的核心,也是让观众接受一部电影的重要环节。许多成功的译名文本,都是以读者为中心,用未定性的文本,让读者进行具有个人特色的具体化解读,从而实现文本的再创造。比如《魂断蓝桥》这一经典片名,“蓝桥”这一意象源于中国古代“尾生抱柱”的故事,相传尾生与一个美丽的姑娘相约于兰峪水上的“蓝桥”见面,尾生如约而至,姑娘却久等不来,水涨桥面,尾生抱柱而死于桥下。由此,人们把相爱的男女一方失约,而另一方殉情叫做“魂断蓝桥”。这一片名对中国古代典故进行吸收、转换和化用,体现了文本间性,扩大了电影片名研究的视野,深化了观众对电影片名的理解,符合中国人的生死观和爱情观,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广大中国观众才对该片名口耳相传。它不仅能构建出生死别离、情人间阴阳两隔的凄惨意境,而

且能引发读者无尽的想象;另一方面,“蓝色”在西方文化里代表忧郁、抑郁,这种东西方文化融合能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电影名的内涵,并积极地影响到观众和读者的期待视野。因此,不同的民族,其民族心理、审美取向都有很大差异。翻译时必须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不能忽略民族的接受心理。 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 , 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试比较第67届奥斯卡最佳电影《Forrest Gump》和第85 届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电影《Lincoln》两部电影的中文翻译:前者译为《阿甘正传》———这一译名完全突破了传统的翻译原则,降低了原电影名在翻译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充分发挥了译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将影片的史诗性及趣味性融为一体,既保留了原名中的Gump的音“甘”,又套用了鲁迅先生的名著《阿Q正传》。该译名借用了中国文学的经典形象,利用文本的不确定性呼唤观众的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审视 1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诞生于德国,它最主要的两个代表 人物是姚斯和伊瑟尔。该学派是在西方文论、美学的研究由19世纪以 作者创作为重点转向20世纪以作品文本,又由文本逐步转向文本的接 受者为重点的大环境下产生的,并深受以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为代表 人物的现代阐释学的影响。接受美学认为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接受者, 是文学研究中一个必要且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主张在研究文学和文 学史时,必须重点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孙淑芬,2007,12)在接 受美学理论体系中有几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未定性”(indeterminacy)、“空白”(blanks)、“偏见”(prejudice)、“期待视域”(horizonofexpectations)及“视域融合”(fu-sionofhorizons)等。对这些概念的清晰把握对理解接受美学理论起 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定性”在伊瑟尔看来,是指文学文本中作描 述的现象与真实世界里的事物之间准确对应关系的缺失。(姚斯、霍 拉勃,1987)而文学作品里的“空白”指的是“各语义单位之间存在 着连接的‘空缺’,以及对读者习惯视界的否定会引起心理上的‘空白’”(朱立元,2004:179)。正是这些“未定性”和“空白”,使 得文学文本成为一种被伊瑟尔称作的“召唤结构”(theappealingstructure)。它激发、诱导读者运用他们的理解力和 想象力确定这些“未定性”,填补“空白”,由此在阅读过程中形成 各自对文本意义的理解,重构文学作品中的情景。读者由于时代背景、生活经历、知识水平、观察角度、文学爱好、审美情趣、等各方面的 不同,总是带着一定的“偏见”进入文学作品的。也就是说,读者无 法完全客观地,从一种纯粹的透明的状态开始对作品进行理解,他们 的理解总是受到一定的历史、社会及个人因素的制约。伽达默尔把 “偏见”分成两种:一种是“合法的偏见”,它是由历史所赋予的, 具有正面价值,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桥梁;另一种是“盲目的偏见”,它是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接收的见解,往往会妨碍正确理解的现实。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859921261.html, 浅谈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 作者:费丹妮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0期 摘要:翻译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艺术活动有着独特的艺术价值和美感功能,不管是从理 论还是到实践,人们总会研究在不同语言背后所蕴含的艺术价值与美感功能。在对文学进行翻译的过程中,人们总会注意美学,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 关键词:翻译;接受美学;比较美学 作者简介:费丹妮,1993年生,女,汉族,辽宁省西丰市人,辽宁大学英语口译专业在 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0-0-01 前言: 对文学的翻译是翻译研究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有关翻译的著作,从国内到国外可以说是多的数不胜数,其中绝大部分的成果都是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研究。如何准确的翻译文学,不管是从翻译理论到实践,每个人的研究角度都略有不同,对文学翻译都提出了许多建议。其中,翻译美学是文学翻译中最近几年非常热门的话题之一,翻译美学开始走进了人们的视线,成为了翻译学研究的一个崭新的领域。本文通过对翻译中的接受美学与比较美学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探索对翻译美学的可能性。并且对这些年在国内外的翻译美感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并且简单的进行了概括,使得文学翻译成为一种独特的艺术欣赏品。 一、翻译中的接受美学 对文学进行翻译时不能只是进行简单的转述,不能只进行静态翻译,应该将动静相结合,将作品活灵活现地呈现在大家面前。这个情况下,翻译人员要建立一个读者和作者之间的关联,是这个关联贯穿整个翻译之中。对于接受美学的理论起源是对原作者的作品和读者对作品的欣赏之间的关系进行整理分析,通过理论价值的体现能提高作品在读者心目中的价值。从而研究文学翻译可以进行自身的独白以及让读者与文本能够进行对话,提供了一个在文学翻译上的新思路。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能把原作品只是进行简单的语言转换,这不代表完成了翻译,在此之后,读者的参与、阅读才是关键,读者对能够接受和感悟译者的作品是决定着该作品翻译的是否成功。在此之后,翻译人员必须虚心接受读者对翻译作品的反馈从而将翻译作品进行修改、完善,让翻译作品完成得更完美。对文学进行翻译不是主要目的,作品是给读者 阅读的,只有读者能够接受才是该作品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读者在对作品进行的审美评估也决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观照下的翻译策略选择 接受美学;读者;异化;归化 一、接受美学影响下的读者研究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它直接受哲学诠释学的影响,于20世纪60年代后期在德国诞生,70年代达到高潮,逐渐成为德国的一个重要的文学理论流派,并很快风行整个欧美文艺理论界。它传入美国后,很快促 成了读者反应理论的形成,使之成为当今美国最为活跃的文艺批评流派之一。80年代中期,接受美学传入我国,激发了文学理论界的巨大热情,而且,其影响已远远超出文学理论界,渗透到人文学科的各领域,可以说“从马克思主义者到传统批评家,从古典学者、中世纪学者到现代专家,每一种方法论,每一个文学领域,无不响应了接受理论提出的挑战”[1]。 接受美学的代表是由五位教授组成的 康士坦茨学派,其中姚斯和伊塞尔最为突出,二人被称为接受美学的“双子星座”。接受

美学的突出特征是,它强调读者在阅读和接受过程中的积极参与作用,认为读者的参与在阅读过程中具有决定性意义。接受美学认为,艺术作品的历史本质不仅在于艺术家对作品的创造,更在于读者对它的接受。正如姚斯所指出的:“在作者、作品与读者的三角关系中,读者绝不仅仅是被动的部分,或者仅仅做出一种反应,相反,它自身就是历史的一个能动的构成。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使命如果没有接受者的积极参与是不可思 议的。因为只有通过读者的传递过程,作品才进入一种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之中。”[2] 接受美学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接受研究;另一类是效应研究[3]。前者以姚斯为代表,关注读者及其审美经验,从文学史的角度在宏观上强调了读者的意义;后者以伊赛尔为代表,着重研究文本及其作用,从微观认识上专注于读者与具体作品的关系。正如伊赛尔所说:“今天的所谓接受美学,其内部并不像这一名称所显示的那样一致,这一概念掩盖了两种不同的方向。……反应

40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

40首古诗词译文及赏析 1、汉江临泛/ 汉江临眺 唐代:王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译文 汉江流经楚塞又折入三湘,西起荆门往东与九江相通。远望江水好像流到天地外,近看山色缥缈若有若无中。 岸边都城仿佛在水面浮动,水天相接波涛滚滚荡云空。襄阳的风光的确令人陶醉,我愿在此地酣饮陪伴山翁。 鉴赏 此诗可谓王维融画法入诗的力作。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语工形肖,一笔勾勒出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色,作为画幅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湖北、湖南等地都属于楚国,而襄阳位于楚之北境,所以这里称“楚塞”。“三湘”,一说湘水合漓水为漓湘,合蒸水为蒸湘,合潇水为潇湘,合称三湘;一说为湖南的湘潭、湘阴、湘乡。古诗文中,三湘一般泛称今洞庭湖南北、湘江一带。“荆门”,山名,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九派”,指长江的九条支流,相传大禹治水,开凿江流,使九派相通。诗人泛舟江上,纵目远望,只见莽莽古楚之地和从湖南方面奔涌而来的“三湘”之水相连接,汹涌汉江入荆江而与长江九派汇聚合流。诗虽未点明汉江,但足已使人想象到汉江横卧楚塞而接“三湘”、通“九派”的浩渺水势。诗人将不可目击之景,予以概写总述,收漠漠平野于纸端,纳浩浩江流于画边,为整个画面渲染了气氛。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以山光水色作为画幅的远景。汉江滔滔远去,好像一直涌流到天地之外去了,两岸重重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前句写出江水的流长邈远,后句又以苍茫山色烘托出江势的浩瀚空阔。诗人着墨极淡,却给人以伟丽新奇之感,其效果远胜于重彩浓抹的油画和色调浓丽的水彩。而其“胜”,就在于画面的气韵生动。王世贞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是诗家俊语,却入画三昧。”说得很中肯。而“天地外”、“有无中”,又为诗歌平添了一种迷茫、玄远、无可穷尽的意境,所谓“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首联写众水交流,密不间发,此联开阔空白,疏可走马,画面上疏密相间,错综有致。 接着,诗人的笔墨从“天地外”收拢,写出眼前波澜壮阔之景:“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正当诗人极目远望,突然间风起浪涌,所乘之舟上下波动,眼前的襄阳城郭也随着波浪在江水中浮浮沉沉。风越来越大,波涛越来越汹涌,浪拍云天,船身颠簸,仿佛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风浪之前,船儿是平缓地在江面行驶,城郭是静止地立于岸边,远空是不动地悬于天际;风浪忽至,一切都动了起来。这里,诗人笔法飘逸流动。明明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却说是前面的城郭在水面上浮动;明明是波涛汹涌,浪拍云天,却说成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诗人故意用这种动与静的错觉,进一步渲染了磅礴水势。“浮”、“动”两个动词用得极妙,使诗人笔下之景活起来了,诗也随之飘逸起来了,同时,诗人的一种泛舟江上的怡然自得的心态也从中表现了出来,江水磅礴的气也表现了出来。诗人描绘的景象是泛舟所见,舟中人产生了一种动荡的错觉,这种错觉也正好符合诗句中的汉水的描写,所以这两个词用得极其恰当。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山翁,即山简,晋人。《晋书·山简传》说他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当地习氏的园林,风景很好,山简常到习家池上大醉而归。诗人要与山简共谋一醉,流露出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此情也融合在前面的景色描绘之中,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尾联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留恋山水的志趣。 这首诗给读者展现了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意境优美的水墨山水画。画面布局,远近相映,疏密相间,加之以简驭繁,以形写意,轻笔淡墨,又融情于景,情绪乐观,这就给人以美的享受。王维同时代的殷璠在《河岳英灵集》中说:“维诗词秀调雅,意新理惬,在泉为珠,着壁成绘。”此诗很能体现这一特色。同时,也

傅雷的翻译理论

傅雷的翻译理论 1.选材的标准 傅雷在选择原文时,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及读者需要的作品。 2.理解、表达与读者 傅雷认为,要忠实读者必须忠实于原著。如何做到忠实原作主要应做到两点:第一,理解要“化为我有”。傅雷认为,首先要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译。第二,表达要“传神达意”。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如何做到“传神达意”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进行中文写作。傅雷曾说过:“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2)务必反复修

改。傅雷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座右铭,以极其严肃的态度从事文学翻译。他认为,“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文字工作总难一劳永逸,完美无疵”。(3)重视译文其它附件部分,诸如索引、后记、注解和译文序等对于“传神达意”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形式。 3.美学观——“神”与“形”的和谐 (1)“重神似不重形似”。“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将中国古典美学运用于翻译理论,借助绘画和诗文领域里的“形神论”来探讨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傅雷说过:“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住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意在强调神似,不是说可以置形式不顾,更不是主张不要形式。”“神”依附于“形”,而“形”是“神”的外壳,“形”与“神”是一个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综述 作者:陈逢丹 作者单位:浙江工商大学,浙江·杭州,310012 刊名: 安徽文学(下半月) 英文刊名:ANHUI LITERATURE 年,卷(期):2009(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3条) 1.马萧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 2000(02) 2.刘凤梅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期刊论文]-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5(02) 3.刘峥论翻译标准的多元化--从接受理论谈起 1991(03) 4.洪明论接受美学与旅游外宣广告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6(08) 5.贺微翻译:文本与译者的对话 1999(01) 6.朱健平文本的未定性与翻译的解释性[期刊论文]-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12) 7.朱健平现代阐释学和接受美学在我国翻译研究中的运行轨迹[期刊论文]-上海科技翻译 2002(01) 8.张英论接受美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2005 9.杨松芳接受美学与翻译研究[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3) 10.杨武能阐释、接受与再创造的循环 1987(06) 11.杨春接受美学视角下文学文本的翻译理解[期刊论文]-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5(05) 12.姚斯;霍拉勃;金元浦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 1987 13.夏仲翼文学翻译与批评理论 1998(01) 14.吴持哲文学翻译者的接受美学 1989(06) 15.王著定论翻译研究的接受美学[期刊论文]-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 2005(03) 16.王松年翻译:向接受美学求助什么? 2000(04) 17.秦洪武论读者反应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中的意义 1999(01) 18.乔国强翻译与接受 1988(3-4) 19.马友平论述接受美学中的"意义未定和空白"及读者的阅读 2002(01) 20.方梦之译文如何为读者所接受 1992(01) 21.曹英华接受美学与文学翻译中的读者关照[期刊论文]-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5) 22.Jauss Hans Robert Toward an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1982 23.Iser Wolfgang The Act of Reading:A Theory of Aesthetic Response 1978 引证文献(1条) 1.韩梅.李允.张兴梅接受美学观照下的英汉数字习语翻译[期刊论文]-文教资料 2010(5) 本文链接:https://www.doczj.com/doc/859921261.html,/Periodical_ahwx200902048.aspx

浅谈接受美学

浅谈接受美学 摘要接受美学是由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所提出的概念,该理论对于研究文学理论及文学翻译有着很重要的引导作用,但是要理解该理论是非常难的,文章的目的就是对接受美学进行初步的介绍,以求能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接受美学。 关键词接受美学;姚斯;伊瑟尔;翻译 德国文艺学教授姚斯(Hans Robert Jauss)在1967提出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s)这一概念,和以往翻译关注的焦点不同,接受美学不以作者或者作品为中心,转而将读者或者受众作为出发点,去解释翻译现象,接受美学属于一种读者反应,是“文本与译文的对话”(贺微)。姚斯认为,一个作品的完成需要由读者阅读这一步骤的实现。 文章的目的便是介绍接受美学,因此全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是从总体上对接受美学研究方法作简单的介绍;第二部分将谈到接受美学的形成背景和发展历程;第三部分将对接受美学的概念理论进行相关的介绍,主要谈谈姚斯和伊瑟尔两位学者的观点;最后一部分是结论和总结。 一、历史背景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的文学美学家姚斯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提出了接受美学,在当时德国盛行美学的大背景下,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美学研究应当“集中在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等方面,通过问与答和进行解释的方法去研究创作与接受和作者、作品、读者之间的过程。”接受美学强调读者的反应,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该理论经历了海德格尔(Heidegger)、伽达默尔(Gadamer)等人的发展阶段,他们的研究是接受美学的基础。同时马克思的理论也对接受美学的产生起到一定辅助作用。但是,在后期发展中,美国的费希(Fish)将接受美学发展成了“读者决定一切”,这样的结果是走了极端的,该说法过分强调读者的地位,并不是读者与文本之间辩证的关系。 二、概念介绍 姚斯的接受理论将历史辩证的思想加入到了读者中心论中,而解俄国形式主义忽略历史,社会学理论忽略文本他希望能够和解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姚斯借鉴了科学的哲学观,试图用研究科学的常规方法来研究翻译,他用“期待视野”的方说法来描述读者用来评价文学文本的标准。姚斯认为,文本地位第一的说法是错误的,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就是肯定所有时期所有读者的反应是一样的,一篇文章不是孤立的,他在不同时期对不同读者的影响是不同的,正确的研究方法应当历史辩证的以读者为中心进行。 姚斯所提出接受美学是基于伽达默尔的“阐释学”,伽达默尔曾经提出,“所有对过去文献的传译应当由过去和现在之间的对话引起,我们所试图要理解的文本应当建立在文化环境所制约的基础之上,我们现在的“远景(perspective)”应当包括它与历史的关系”(Selden Raman)。与此同时,我们对于过去的研究也不能脱离了现在的客观事实,过去与现在是辩证的,姚斯认为作者应当直接面对他当时生活环境中的“普遍预期”,他指出,“接受”就是读者利用自己的审美经验将文本进行再创造,文本会被不同社会不同历史背景下的读者所接受。任何作品的价值在于被读者所接受,但是读者受到客观历史事实的制约,也不能随便的对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文(含翻译及赏析)

19观沧海 作者: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白话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赏析 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观沧海》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为它含蓄,所以更有启发性,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20饮酒(其五) 作者: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白话译文: 我家建在众人聚居的繁华道,可从没有烦神应酬车马喧闹。 要问我怎能如此之超凡洒脱,心灵避离尘俗自然幽静远邈。 东墙下采撷清菊时心情徜徉,猛然抬头喜见南山胜景绝妙。 暮色中缕缕彩雾萦绕升腾,结队的鸟儿回翔远山的怀抱。 这之中隐含的人生的真理,想要说出却忘记了如何表达。 赏析 本诗是陶渊明组诗《饮酒》二十首中的第五首。诗的意象构成中景与意会,全在一偶然无心上。‘采菊’二句所表达的都是偶然之兴味,东篱有菊,偶然采之;而南山之见,亦是偶尔凑趣;山且无意而见,菊岂有意而采?山中飞鸟,为日夕而归;但其归也,适值吾见南山之时,此亦偶凑之趣也。这其中的“真意”,乃千圣不传之秘,即使道书千卷,佛经万页,也不能道尽其中奥妙,所以只好“欲辨已忘言”不了了之。这种偶然的情趣,偶然无心的情与景会,正是诗人生命自我敞亮之时其空明无碍的本真之境的无意识投射。大隐隐于市,真正宁静的心境,不是自然造就的,而是你自己的心境的外化。 千古名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寄情山水的情怀。 2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译文 古代三秦之地,拱护长安城垣宫阙。 风烟滚滚,望不到蜀州岷江的五津。

10 接受美学与英语旅游景点翻译

接受美学与英语旅游景点翻译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有不同的社会背景的不同国家的游客走到一起,给当代的旅游行业带来巨大商机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本文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析了在英语旅游景点翻译中对译文读者“期待视野”的考虑和原文中“未定性”的填补,从而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国际交流的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到不同的国家领略异国风情,观赏美景的同时,也促进了各国的文化交流。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相信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国将成为全世界旅游目的地之一,同时也将对中国的政治和经济起到重要的作用。 在旅游活动中,由于游客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他们往往通过语言翻译彼此进行交流沟通。英语已成为国际旅游中最普遍使用和大众普遍接受的交际语言。在翻译的过程中往往会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文化背景、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审美情趣、心理特点、思维方式、民俗及文学艺术,等等。然而,就旅游翻译活动中景点名称的翻译现状而言,虽然翻译的质量已大为提高,低级的翻译错误已大大减少,但现实中国外民众对我们旅游翻译的认可度、接受度仍不高。接受美学强调以读者为中心,这对旅游翻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试从接受美学的视角对如何提高旅游翻译质量进行初步的探讨。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又“接受理论”,它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代表人物是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Hans 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现象学和阐释学是它的理论基础。姚斯和伊瑟尔理论中所采用的一些重要的概念范畴,诸如“期待视野”、“效果史”、“未定点”等均是从海德格尔(Heidegger)的“先在结构”、“理解视野”和伽达默尔(Gadamer)的“视野融合”等概念范畴衍化而来的(王岳川,1998)。姚斯认为,任何一个读者,

最新 接受美学及其对典籍翻译的-精品

接受美学及其对典籍翻译的 一.与接受理论 最先谈到读者问题的应该是波兰现象学家、美学家因加尔登。虽然他是在《解剖学》中谈的,但其观点还是很有一定意义的。他的观点跟上面描述的接受美学的理论中的与读者相关的观点相似,读者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首先会形成自己的一个态度,在这个态度的基础上去看作品的特征结构。从另一角度分析就是从读者阅读作品并确定作品结构中确定作品被读者所表现的世界。当然这个世界是不确定的,受读者解读的影响。作品中的人物、事件等要素都充满了读者在阅读期间所产生的“杂质”。这些“杂质”是主观性的。 美学思潮诞生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的联邦德国,其代表人物有文艺理论家、美学家姚斯和批评家、美学家伊泽尔。上述两位代表人物认为,研究美学的集中点应该以读者为中心——“读者对作品的接受、反应、阅读过程和读者的审美经验以及接受效果在文学的社会功能中的作用。”由此可看出,美学在诞生之初就强调读者的地位,引入“期待视界”的概念,解释读者在接触文学作品或者典籍之前在其内心已经存在一种潜在的期待。这种期待是随着个人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书籍的经验而慢慢产生的一种心理结构。“期待视界”的里理论要求在翻译典籍的过程中,应该以读者为中心,从读者的各方面出发,比如观念、接受程度、理解程度等等。 接受理论的主旨主要体现在法国作家法朗士在《乐图之花》中的一段话——“书是什么?主要的只是一连串小的印成的记号而已,它是要读者自己添补形成色彩和情感,才好使那些记号相应地活跃起来,一本书是否呆板乏味,或是生气盎然,情感是否热如火,冷如冰,还要靠读者自己的体验。或者换句话说,书中的每一个字都是魔灵的手指,它只拨动我们脑纤维的琴弦和灵魂的音板,而激发出来的声音却与我们心灵相关。”通过这段话我们能理解作品和读者理解之间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必然存在,但是这种差异会在作品本身和读者自身体验两者之间慢慢减小。法国文学批评家查尔斯·奥古斯汀·圣伯夫说:“最伟大的诗人并不是创作得最多的诗人,而是启发得最多的诗人。”从这句话就可看出圣伯夫所持观点为,对于一个好的作者需要对读者有所启发。圣伯夫还认为要想很好的了解一部作品的意义,必须得了解这部作品的作者的相关信息,比如性格、职业、成长环境等等。那从这一观点我们可以得出,要想使典籍英译达到最大的效果,作为翻译者,对于典籍的著者的了解是比不可少的。那此时这位翻译家就有一个作者转变为一个读者,而且是一位忠实的读者——忠实于他要翻译的作品的全部。 二.接受美学理论 接受美学理论中有一观点为反对历史客观主义。任何时代的文学作品都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之前的历史研究要随着历史的变化不断的变化。毕竟作为人其认识是不断的发展变化的,经验是不断丰富的。其实,接受美学反对历史客观主义这一历史观是在狄尔泰、海德格尔等人的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再者,马克思的也是其哲学基础。接受美学家们很多效仿马克思分析生产者、消费者和商品,来分析作者、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把他们的关系放在一个发展变化的社会关系中去考察,而非一成不变。另外,接受美学还借鉴了本文理论等概念,发展出自己的观点——结构思想和历史思想融合。作品的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浅析接受美学理论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一) 接受美学理论是专向读者为中心的文学理论,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阅读和对译作的创作过程,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林语堂文学创作与翻译,对当今的中国文化海外传播具有借鉴意义。从1935年的《吾国与吾民》,到1964年的《逃往自由城》和1967年的《中国绘画理论》,各种著作及译作一共三十二部,全是英文书:其中包括论述、散文、诗词、小说和传记,其中有翻译也有创作。从宏观的角度看,林语堂在海外的这个时期,他本人就象征了“翻译”。他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是翻译的化身。因此林语堂的翻译不仅是文字上的功夫,而是通过人际关系作多样性的活动,把中国人的情感、思想以及生活辗转传给西方读者,使他们能够了解和欣赏。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是不确定的。文本的意义依赖于读者的阅读,读者在对文本的阐释中起主体作用。在翻译过程中,文本意义的实现依赖于译者的前理解;译者对翻译过程中的创作自由度是有限的,须以原文文本为依据;译者还要相信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体现了可以读者为中心的特色,但忠实依然是他翻译的核心,在忠实与可读性之间做到了平衡与和谐。 任何文本的翻译都涉及文本的接受,译者是特殊的读者。因此,以文本接受为研究对象的接受理论对于翻译研究无疑具有解释力。然而,由于翻译与文本接受,译者与普通读者之间的差异,接受理论不能机械地套用于翻译研究。我们认为应在深刻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在翻译研究领域合理运用接受理论,避免陷入一些认识上的误区。接受理论告诉我们: (1)翻译文本可视为源语文本的意义潜势与译者前理解或期待视野相互作用的产物,不存在所谓终极性译本。 (2)作为文本的召唤结构,源语文本的意义空白与未定性不应随意填补。当不得不对这些空白和未定性进行具体化时,应注意具体化的恰当性。 (3)译者是翻译活动的主体,并非其中心或主宰。 (4)译本读者在翻译文本的接受与效应史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但对具体翻译活动的影响却不是决定性的。 目前越来越多的翻译学者将接受美学的基本理论应用于翻译研究。翻译研究应当渐渐从传统的原著中心论向读者中心论转移。读者是译文的审美主体,他们在阅读时并不是被动地接受译文的信息,而是以其固有的审美意识积极地参与。读者是译者在翻译时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翻译时若不顾读者的欣赏习惯与心理,就会失去读者。而失去读者的译作,也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 接受美学视角下,林语堂的文学创作与翻译特色可以归纳为:译者的创作与翻译的动机、文本的选择与理解和翻译策略。 一个人的生命意义也离不开其特定的环境,个人与环境互动产生其生命意义。林语堂塑造个人生命意义的过程离不开他的环境和时代。青少年个性和社会属性的形成首先离不开家庭的熏陶。研究林氏的翻译活动,首先要清楚他从事翻译活动的原因。林语堂年轻的时候已经具有要对自己的命运作主的意识。因为要让自己的人生产生意义,翻译正好是他最便捷的选择。因为要掌握命运,结果他掌握了语言和翻译这个语言技能。因为要以语言为切入点,他在语言学习方面便格外勤奋,如饥似渴地阅读英文和中文书籍,于是他成为中英两种语言的行家。一个出色的译者,掌控文本的能力可以简单描述为:(1)译出语的接受能力;(2)译入语的产出能力;(3)译出语和译入语之间的转换能力。这种常识性的论断是不需要怎么怀疑的。实际上,早在1933年,林语堂本人在“论翻译”一文中也做了大致相同的论述。谈自己的写作经验,他认为作文的原则是晓畅,即通俗、流畅。林语堂的散文并不讲究整体构思,也不理睬章法或写作规则的权威。林语堂的散文一篇有一篇的格式,一篇有一篇的写法,千姿百态。结构大多很随便,也找不出起伏、勾色、呼应等的痕迹,只流动着自然的韵律,散发出粗朴

2014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真题与翻译赏析详解汇编详解

2014年高考诗歌阅读真题与赏析资料汇编 一、(新课标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阮郎归无名氏①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8.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 【试题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 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试题考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结构作用 【试题解析】词的上阕主要在写景,描写的是凄凉的景象场面:丝丝细雨被和暖的春风吹送着, 飘洒在繁花落尽的树枝上。满地落花被雨水浇湿,再也飞舞不起来了。池塘里碧绿的水面上随风荡 起微微的波纹。雨晴了,一轮斜阳依旧出现在西方的天空上。在“哀”的暮春景色中,抒发的是一 种“哀”情,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9.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6分) 【试题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 表现的。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试题考点】分析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 【试题解析】下阕写当主人公在百无聊赖中卷起珠帘,恰恰看到燕子成双成对地飞来飞去。这更加勾起了女主人公的一怀愁绪。这种愁绪实在难以排遣,满心想加以掩饰,无奈却在紧蹙的双眉 中显露出来。于是只好强打精神,翻身起来,继续下那盘没有下完的棋。岂料应劫之际,她竟然举 棋不定,沉吟半晌,难以落子。最后两句借续下残棋的动作来表达自己难以排遣的愁情。 【《阮郎归》诗歌赏析】“春风”二句起调低沉,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春风吹雨已 自凄凉,而花枝已凋残矣,风雨仍依旧吹打不舍,景象更为惨淡。“落花无可飞”,写残红满地, 沾泥不起,比雨绕残枝,又进一层,表面上写景,实际上渗透着悲伤情绪。两句为全篇奠定了哀婉 的基调。 三、四句写雨霁天晴,按理色调应该转为明朗,情绪应该转为欢快。可是不然,词的感情旋律 仍旧脱离不了低调。盖风雨虽停,而红日却已西沉。因此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 了一层暮色。 词的下阕,由写景转入抒情,仍从景物引起。“帘半卷,燕双归”,开帘待燕,亦闺中常事, 而引起下句如许之愁,无他,“双燕”的“双”字作怪耳。其中燕归又与前面的花落相互映衬。花 落已引起红颜易老的悲哀;燕归来,则又勾起不见所欢的惆怅。燕双人独。怎能不令人触景生愁, 于是迸出“讳愁无奈眉”。 一个警句。所谓“讳愁”,并不是说明她想控制自己的感情,掩抑内心的愁绪,而是言“愁” 的一种巧妙的写法。“讳愁无奈眉”,就是对双眉奈何不得,双眉紧锁,竟也不能自主地露出愁容,语似无理,却比直接说“愁上眉尖”艺术性高多了。 结尾二句,紧承“讳愁”句来。因为愁词无法排遣,所以她转过身来,整顿局上残棋,又从而 着之,借以移情,可是着棋以后,又因心事重重,落子迟缓,难以应敌。这个结尾通过词中人物自 身的动作,生动而又准确地反映了纷乱的愁绪。 二、(新课标卷II)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8-9题。 含山店梦觉作 [唐]韦庄 曾为流离惯别家,等闲挥袂客天涯。灯前一觉江南梦,惆怅起来山月斜。 1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湖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从接受美学观点看翻译中译者的作用 姓名:吴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英语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黄振定 20050501

中文摘要 翻译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复杂的活动之一,它是原作者、原文、原文读者、译者和译文读者之间动态作用的统~体。伴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研究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从最初的只言片语式的经验之谈到现在层出不穷的各种翻译观点,人们对翻译活动这一认识越来越深刻,研究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且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观点也逐渐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纵观中西翻译史,传统的翻译研究在“对等”、“忠实”观念的束缚下,着重于语言层面的转换分析,是一种静态的文本研究,几乎完全忽视了翻译活动中译者的重要作用。然而真正系统的对翻译活动中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却是出现在上世纪末,在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中,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能动性作用逐渐凸显。对于如此复杂多变的翻译活动,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加以专门的研究。因此,本文主要以接受美学理论为依据,探讨了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全文共分为四大章。 众所周知,接受美学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以姚斯和伊塞尔为代表的康斯坦次学派提出来的,它基于阐释学和现象学,完成了文学研究的中心以文本到读者的转变,完善了对“作者一作品一读者”体系的研究。因此,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接受理论的基本概念以及翻译过程中的接受美学观。按照接受理论的观点,翻译过程中译者面临两次接受过程,第一次接受过程是译者本身与原作之间的交流,译文读者与译文的交流和对话是第二次接受活动,这只有在翻译完成之后才能实现。但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必须考虑读者的存在,预测读者的接受水平和审美情趣。因为翻译的最终目的是给读者阅读,让读者接受。因此,在整个翻译过程中,译者的作用是明显的,他不仅充当原作的特殊读者,而且还要考虑目的语读者以及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接受能力。 有关翻译与译者之间的关系在第二章中得到论述。由于中西翻译实践都是从宗教作品的翻译开始的,出于对宗教作品的敬仰,从一开

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_刘凤梅

从接受美学视角论翻译 刘凤梅 (中国传媒大学北京100024) 摘要:本文认为,翻译活动主要是一个由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过程,翻译的起点和指归都是读者的接受。翻译活动应重视读者的/期待视野0、译文/召唤性结构0的创设及跨文化接受的/历史效果0。并且,从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显示的特征,可以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较为完整的/解读空间0。 关键词:翻译接受期待视野召唤结构历史效果 Abstract:The author of the paper thinks that translation i n a process of reception from the ori ginal work to the translator,the trans-lated version and to the reader.The final aim i s the reception of the reader.T hus the expectancy of the reader and the appeal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ed version should be emphasized in a translation.The paper attemp ts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revealed in the complete process of translation from a reader-response perspective,thus providing a reasonable reading room for translation. Key words:translation reception expectancy appeal structure 美国文艺理论家艾布拉姆斯在5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系统6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观点,认为文艺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组成,彼此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形成创作)))作品)))接受3个环节主客体的双向交流过程。由自然、社会、人构成的世界是作家创作的源泉,作家对世界审美的把握形诸作品本文。作品本文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的阅读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意义,成为联结作者和读者之间跨时空精神交流的纽带。没有读者阅读的作品本文,产生不了任何效果,所以,读者是复活作品本文的终端接受者。作品通过影响读者,进而影响了世界。 笔者以为,翻译活动同样是一个由原作、译者、译作、读者组成的翻译)))作品)))接受的双向互动过程。译者是原作的读者,即接受者;又是原文的阐释者,即二度创作者。翻译的出发点和指归都是读者。人类行为理论家弗米尔指出,决定翻译目标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0是话语的接受者,即/译者心目中有自己特定文化世界知识、希求和交际需要的文本的接受者0,并将翻译定义为/在目标环境中为目标目的和目标读者而生产的目标情境中的文本0。 因此,读者意识应贯穿翻译的全过程。从接受美学的批评角度审视翻译作为一个完整的动态过程显示的特征,可以为翻译活动规律的界说规定一个较为合理的逻辑起点和较为完整的/解读空间0。 一、关照译作读者的/期待视野0 翻译研究的重心经历了从作者到文本,再从文本到读者的转移过程。接受美学认为,作品在未被读者阅读的时候只是束之高阁的文本,只有进入读者视域,成为把玩和欣赏的对象,由读者填补留下的空白,才产生意义。任何本文都具有未定性,都是多层面的未完成的图式结构,本文只是作品的一部分,构成文学作品的/一极0。读者的阅读,将本文所展示的开放的图式结构完成,使其未定性得以具体化,构成作品的/另一极0。正如伊泽尔在5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6中所说,/作品本身显然既不能等同于本文,也不能等同于具体化,而必定处于两者之间的某个地方。0由于不同读者社会阅历、文化修养、/期待视野0等差异,同一作品具有了不同的阐释意义。 2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