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hp3070全解资料

hp3070全解资料

hp3070全解资料
hp3070全解资料

目录

第一节:基本硬件构造

一.概述--------------------------------------------------------------------------------------------2

二.测试头(Testhead)----------------------------------------------------------------------------2

三.电源柜(Support Bay) -----------------------------------------------------------------------3

四.真空箱(Vacuum Box) ----------------------------------------------------------------------3

五.测试夹具(Fixture)---------------------------------------------------------------------------4 第二节:基本操作窗口

一.BT-BASIC窗口------------------------------------------------------------------------------5

二.SHELL窗口----------------------------------------------------------------------------------6

三.测试操作过程 -------------------------------------------------------------------------------7

四.关机过程 -------------------------------------------------------------------------------------7 第三节:Testplan测试主程序

一.程序结构-------------------------------------------------------------------------------------8

二.程序相关命令 ------------------------------------------------------------------------------9

第四节:基本测试原理

一.短路测试原理-----------------------------------------------------------------------------10

二.模拟测试原理-----------------------------------------------------------------------------12

三.Testjet 测试原理--------------------------------------------------------------------------17

四. powered上电测试-----------------------------------------------------------------------18 第五节:调试测试程序

一。调试步骤 ------------------------------------------------------------------------ ------19

二。调试界面------------------------------------------------------------------------ -------19 第六节:维修常用方法

一. Pre-short测试fail------------------------------------------------------------------22

二. Short or open测试 fail-----------------------------------------------------------22

三. Analog device fail-----------------------------------------------------------------23

四. Test-Jet fail------------------------------------------------------------------------24

五. Digital test fail------------------------------------------------------------------25

第一节:基本硬件构造

一.概述 HP3070主要用于在线测试,来测定PCB 板上的模拟和数字元件的好坏,硬件方面主要包括Testhead ,Controlleer, Support bay,Vacuum control 等等。

一. 测 试 头(Test head): 完 成 模 拟 ,数 字 测 试

整 个Test head 可 划 分 为 2 个Bank,4 个Module. 目前配置: 1个Bank,即Bank2, Module2,3 每 个Module 满 配 置 有11 块 板 卡 :SLOT1: ASRU card ; SLOT6: Control card ; Others: Pin card

ASRU card(Analog Stimulate Response Unit): 模拟激励响应单元

提 供 模 拟 测 试 时 所 需的 激 励 源 ,向量检测器,运算放大器等 电 路 测 量 仪 表. ASRU 卡必须 在每个Moudule 的第一槽.

Control card:

在测板时,程序和数据从系统控制器中下载到卡上,据 程 序 控 制继电器的正确闭合与释放。 Control 卡必须在每个Moudule 的第六槽. Mother Card: 是每个M 的底板,提供直流源给各卡,在卡间传送信号和地址解码.

Pin card :

提供测试时的复用系统, 每块双密度的Pin card 提供用于测试的针数为144。 一个Module 的测试能力为144*9=1296点。2592 5184

三 电 源 柜(Support Bay)

可 编 程 直 流 电 源(HP6624 或 其 它), 目 前 配 置HP6624 两个.

每 个HP6624 均 有 四 个 输 出, 因 此 目 前 可 提 供8 组 电 源(PS1~PS8).

电 源 输 出 通 过 电 缆 连 至Test head 中 的ASRU 卡 上, ASRU 卡 上 有 针 通 过 夹 具 供 给PCB 板.

四.真空箱(Vacumm Box)

(Series Ⅲ 已 集 成 在Test head 中) 提 供 两 组 独 立 控 制 的 真 空. 提 供 可 控 的 压 缩 空 气.

五.测试夹具(Fixture); 包括两种夹具技术:长线夹具和短线夹具.

1.5.1 长线夹具是一种真空夹具,它使用双绞线,一根是测针间相连的信号线,另一根是接电源 地的屏蔽线,用以防止信号间干扰.目前我们GenRad 上都使用该夹具.如下图所示

1.5.2 短线夹具有两种类型:真空夹具和弹夹夹具,它的夹具内信号连线非常短,使得线路损耗 和信号干扰更小,提高了测试精度.目前我们HP3070上都使用该夹具.如下图所示

第二节:基本操作窗口

一. BT-BASIC 窗口

调出BT-BASIC 窗口:鼠标右键点击,在出现的菜单中选NEW BT-BASIC WINDOW,如左图 松开右键后,出现如下右图:

shell 窗口调用 Basic 窗口调用

Basic 窗口命名命令编辑区

常用BT-BASIC命令:

二 SHELL 窗口

调出shell窗口(鼠标右键点击,在出现的菜单中选NEW SHELL WINDOW,如上左图)

常用命令;

?打开SUPPORT BAY 电源开关

?打开TESTHEAD 电源开关

?打开CONTROLLER 电源开关

?出现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密码

?右键调出BT-BASIC窗口

?键入命令‘TESTHEAD POWER ON’机器BOOTING(若未切断过电源此步略)

? (或在Shell窗口中键入 boot 1 )

?约两分钟后,BOOTING结束,键入‘TESTHEAD IS 1’

?将夹具放上测试头,键入‘FIX LOCK’,夹具吸和.

?进入测试程序所在目录。如:MSI‘/DISC/AFC/0164’(/DISC=/HP3070/BOARDS)

?装入测试程序: load”testplan”

?按一下绿键start, 程序初始化.

?放入板子, 按F1或start或踩脚蹋开关, 进入测试.

!!注: 1.若遇到脚蹋开关失灵, 则在BT-BASIC窗口键入”operator off”, 再键入operator.

2.换夹具后, 刚开始测试若出现很多Analog元件fail, 有可能是表面赃或接触不良. 可试重复几遍: fix lock和fix unlock, 并刷针.

3.机器温度超过上次校正温度+-5°C时, 机器会自动停止测试, 放开夹具, 作Autoadjust.

4. 当出现 testhead is down 时,

可能是有人误按了testhead上的紧急开关, 此时可以正常关机, 重新启动.

四关机

?关闭所有窗口

?点击屏幕下部中间EXIT

?出现对话框, 按Continue logout

?出现登录画面, 平时到此部即可.

?User name: shutdown. 无password回车.

?屏幕出现”turn off the power…”提示时 , 可关主机(controller)

?关testhead电源, 关support bay电源.

5. 自检过程

?放上自检夹具.

?打开一个shell窗口, 键入 SU - service1回车.

?高亮system diagnostic可用键选择, 按F1

?高亮Full dianostic, 按F1, 即进行全部内容自检.

第三节:测试主程序(Testplan) 一。测试主程序的路径:

/disc/ /hp307

二。调用程序的过程.

例如我们调用AFC项目ELU2的程序.(在Basic窗口下)

msi‘/disc/afc/0325’或 msi ‘/hp3070/boards/afc/0325’

以上是主程序的一部分,它列举了各段程序的执行过程.包括preshorts, shorts, analog, testjet , power on, digital, analog function, mixed 等等程序.我们以analog 为例:主程序从头开始运行,当执行到Call Analog 时,程序就跳到 Sub Analog_Tests 这一步,如 所指,然后进入内循环执行Test

“analog/c4”,运行到这步时,程序调用子程序“c4”,如 所指, ”c4“测完后再执行Test ”analog/r56”,直到运行到 subend 为至 ,表示 Call Analog_test 这步已测完,测试下一步 ,即 “Call testjet ”,继续,直到测完整个Testplan,表示一块板子测试结束, 象AFC-0325测完需25秒左右.

三.Testplan 的一些简单功能设置命令.

说明: Testplan 是调用各子程序完成测试的 call shorts call analog call testjet call power on call digital call analog function 上述各测试皆为子程序: 短路测试 Sub shorts 模拟测试 Sub analog

Testjet 测试 Sub testjet 数字测试 Sub digital ………….

第三节:基本测试原理

一。短路测试

1.Shorts 包括 open和short两部份程序,相关状态如下:

2.测试硬件原理图如下: shorts 和opens都使用0.1V的信号源,经过100欧的电阻连接到板子的

Node点上

3.Opens程序段测试: 例如下面一段程序

TO Board Other node

从上可知, 程序是测量”A ”与”B ”,”B ”与”C ”之间是否有OPEN,但程序想测”A ”与

“C ”的OPEN, 因”A,C ”的值 (5+5=10 Ohms)高与threshold 8 , 故不能在上面程序加上 <>,正确为:

threshold 8

short “A ” to “B ” threshold 13 short “A ”to “C ”

4. shorts 程序段测试:

现在假设一块板子上有A,B,C,D,E 五个点,”B,E ”两点有潜在的短路, 过程如下:

第一步: 如图1, 测A 点与其它点(程序把B,C,D,E 四点短接) 是否有短路.

第二步: 如图2, 同上,测B 点与其它点(程序把C,D,E 三点短接) 是否有短路, 发现有short

如图3, 进入内循环, 查找B 电与C,D 点是否 short, 如果short 还有, 则再找B,C 点. 如图4, 继续查找B,E 是否有短路,发现B,E 点 short.

第五步: 测C 点与其它点(程序把D,E 两点短接) 是否有短路. 第五步: 测D 点与其它点(E 点) 是否有短路.

threshold 5

settling delay 20u nodes “A ” nodes “B ” nodes “C ” nodes “D ” nodes “E ”

以下五张图显示的是测试一块假设有A,B,C,D,E 五个点的板子, 程序已知A,C,D 三点原本就short, 程序先后测试A,B,C,D,E 五个nodes, 过程如下:

图1 图3

图4

2

二,模拟测试 analog 测试包括电阻(resistor),电容(capacitor),电感(inductor),二极管(diode),三极管 (transistor),稳压管(zener),场效应管(FET),保险丝(fuses),开关(switch),连接器(connector)

,电位器(potentionmeter). 下图是模拟测试在testhead 中的硬件结构.

1. 测电阻 (Resistor)

1)基本测试原理如下: 测试是利用运算放大器的虚地和输入阻抗为零来精确量测的,其公式如下:

由运放的虚地得到:Ix=Vs/Rx ,Iref=Vo/Rref , 由运放的输入阻抗为零得到 Ix=Iref 故 Vs/Rx=Vo/Rref

由上公式得到: Rx=Rref*(Vs/Vo)

2)因在PCB 板上,Rx 一般串并联在回路中,因此引出隔离点(Guard)测试.

原因: 在回路中,引进G-bus 后,Zx-1与Rx-2都接地,因而无电流通过Zig . Iz 直接流入电源地, 不影响测试回路.这样就如同上面测试原理一样.程序段如下: Disconnect all Connect s to “Rx-1” Connect I to “Rx-2”

Connect g to “Zx-1” Resistor 1.00k ,6.5,5.62 ,re3,ar100m

Zx-1 Rx-1 Rx-2 Ix Iref Vs

V o

Disconnect all Connect s to “Rx-1” Connect I to “Rx-2” Resistor 1.00k ,6.5,5.62 ,re3,ar100m 元件类型 元件值 上限 下限 选项 Relay 的控制状态

2.测电容,电感:

load ”analog/Zx ” disconnect all

connect s to “Zx-1” connect i to “Zx-2” inductor

capacitor 10.0n , 11 , 10.5 , re4 , ico1 ,fr1024

元件类型 元件值 上限

推荐电容

推荐电感的测试选项为:

Rref

Zx

I-bus

S-bus

"Zx-1" "Zx-2"

Zx-1 Rx-1

Rx-2

Ix

Iref

Vs

Vo

Iz

3.二极管(Diode)/稳压管(Zener) 二极管是测试正向偏置电压,稳压管是测试反向偏置电压,原理图如下:

Hp.IPG 仅产生耗尽 型场效应管的ICT 程序. 原理图如下:

备注: 1. 场效应管的两种结构在于信号源极性相反,N 沟道用信号源正极,P 沟道用阴极.

2. 选项“fr ”不用,系统将用直流源.如果用“fr ”系统将根据频率使用交流信号,

交流源将减少并联的阻抗

DC 源范围 –10.0~10.0VDC

AC 源范围 0~7.07Vrms

3.11 三极管: 有两种测试.

1. 用二极管测试方法,测试三极管的两个PN 结.

2. 通过测试三极管的增益,在发射极输入各种电流时,测试基极(B)的电流.

你可以不注明用二极管测还是用放大倍数测,但利用放大倍数测时,必须注明是用

“npn ” 还是用“pnp ”测,否则将不能自动产生目标文件.

上面图指用放大倍数测,发射极(E)通过电阻(Rsource)接信号源,基极(B)接到MOA 检测器.集电极(C)接Guard.

直流源 (idc)提供集电极信号来测量MOA 的输出,输入电流根据指定百分比 (idelta)减 小,再测MOA 输出,将会得到三极管的直流增益.

“idc ”和 “idelta ”必须指定,系统选择确切的电阻和反馈, “idc ”范围为100uA~150mA, “idelta ”为5~50%. 如果

“idelta ”不指定,默认20%.

选项参数说明:

disconnect all

connect s to

“Q1-E ”

connect i to “Q1-B ” connect g to “Q1-C ” npn 200 , 50 , co2.7, idc17.7u, idelta15

三.Testjet 测试原理

你可以用Testjet来测试元件由于生产引起的缺陷:开路,错位,丢失等等,Testjet 能测的元件有: IC,BGA,电容,连接器等.它在测试时不需要上电和驱动信号.

Testjet测试类似于电容的测试,(以IC为例)模拟电容的两端就是IC的某一脚与Testjet 的探针间的容抗.除了电源和接地脚被看成一个引脚来测试的.其他引脚都是逐一使用该方法测出的.如图所示.

把S_bus连到IC的引脚上,把I_bus连到Testjet的探针上,把元件的其他引脚连到G_bus 上,这样相当于在测试电容一样. 由于的引脚集电荷较少,测出的容抗很小,所以信号必须被放大和滤波用以提高信号的质量.测出的容值与默认值的上下限比较.

探针连到夹具上端的一块卡(MUX卡上,此卡是一块信号调节板,卡上有64个接口,能接64个,卡的作用是为了提高信号质量和减少信号源的数目.

四. powered 上电测试 Powered 程序是在pins_test,shorts_test,analog_test,testjet_test 之后,在digital_test 之前所调用的,主要是为了 digital_test 作准备地.

HP 允许你定义被测单元的供电形式,如:需连接的点,多少电压,信号允许的最大电流.当执

行Powered 时,供电系统打开,并根据指定的参数检测它们的电压和输出的电流,如果超出范围,软件将关闭所有的电源并报告相关的信息,此时你应该检查所有的IC 和电容.下面是程序解说:

第五节 测试程序的调试

一: 调试步骤

对一个测试程序进行调试有很多方法,一般都是按下面的步骤进行的: A :进入PCB 板测试程序所在的子目录;

Sub setup_power_supplies cps sps 1 , 5.00, 0.50; optimize sps 2 , 5.00, 2.5; optimize sps 3 , 15.00, 0.10

sps 4 , 15.00, 0.20; optimize

Pslimit = pslimit

pass device if Pslimit then dps fail device I = 1 for pscount = 1 to 4 if binand ( Pslimit , I) then

report “Power Supply Number ” report Pscount

report “In Current Limit ” end if …….

Cps: connect power supplies Sps: set power supplies 5.00: 指提供5.0V 电压 0.50: 允许最大电流0.5A optimize:同时加电;如程序所示,电源1与电源2同时加电,而不是 连续的,而电源3没有该参数,故不是同时打开.在电源1,2 稳定后再打开电源3,然后是打开电源4.此例中电源4 后的参数无影响,因为后面没有另一电源被编入. Pslimit=pslimit: 执行该功能是做一系列试用SPS 的命令,每个电源将返回一个‘1’或‘0’,电源能上电,则返回‘0’电流过大则返回‘1’

If Pslimit then:

如果Pslimit 的值不等于‘0’则进入子程序。

Dps: disconnect power supplies Fail device:

产生一个Fail 的状态来继续下面的。

For Pscount =1 to 4……next Pscount:

Pslimit 是一个二进制变量,该变量的四个位置依次存放着四个电源的返回值(‘0’或‘1’)。

B:装上夹具,放入PCB板并合上夹具;

C:键入“LOAD TESTPLAN”;

D:键入“LOAD BOARD”;

E:键入“DEBUG BOARD”;

F:进入菜单MACROS下面的TESTPLAN MACROS;

G:进入各项单独的测试步骤,如SHORT、ANALOG INCIRCUIT TEST;

H:发现有不过关的地方,选择菜单DEBUG下的DEBUG SELECT TEST

从BOARD LEVEL 转到DEVICE LEVEL对单个元件进行调试;

I:点击COMPILE AND GO观察FAIL信息;

J:对测试程序进行适当的修改,可适当地加入一些测试选项或删除一些错误的测试选项;K:进入菜单DISPLAY下的DISPLAY MEASUREMENT对修改过的程

序再进行50次的取平均值的测试,观察测试是否稳定;

L:进入菜单FILE下的SAVE保存修改过的文件;

M:进入菜单DEBUG下的COMPILE SELECT TEST 观察有无出错信息

N:进入菜单DEBUG下的DEBUGDEBUG BOARD 回到下一个测试环节

二。调试界面

下图为程序调试界面:

(2)下图为DEBUG菜单:

使用时可先点击 DEBUG菜单,然后点击DEBUG SELECT TEST 从而使DEBUG LEVEL 从 BOARD LEVEL 转到 DEVICE LEVEL。

(3)下图为程序调试的最终界面:

当用户进行第二步操作结束时,即可进入以下界面: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总结(超级完整)

第一章头颈部 一、名词解释 1、头皮:颅顶的额顶枕区皮肤、浅筋膜、帽状腱膜和枕额肌三层紧密附着,组成“头皮”。 2、面部“危险三角”:指两侧口角至鼻根连线所形成的三角区,此区的面静脉无静脉瓣,并经眼静脉与海绵窦交通。若发生化脓性感染,易循上述途径逆行至海绵窦,导致颅内感染。 3、腮腺床:腮腺深面有起自茎突的诸肌、颈内动脉和静脉、第四—第七脑神经共同组成的腮腺床。 4、枕三角:由胸锁乳突肌后缘、斜方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下腹围成。内有副神经外支、淋巴结及颈丛皮支等。 5、下颌管:位于下颌体内,由下颌孔到颏孔的骨性管道,内有下牙槽动脉、静脉、神经。 6、颈动脉鞘:颈部深筋膜中层,气管前筋膜向两侧延续,包裹颈总动脉、颈内动静脉和迷走神经形成。 7、下颌下三角(二腹肌三角):由二腹肌前、后腹和下颌体下缘围成。三角内有下颌下腺、下颌下淋巴结、面血管、舌血管、舌下神经和舌神经。 8、甲状腺假被膜:包裹甲状腺的气管前筋膜,即甲状腺鞘。 9、甲状腺悬韧带:在甲状腺两侧叶的内侧部和峡的后面甲状腺假被膜增厚形成甲状腺悬韧带,喉返神经在 其后方上行,手术时应该注意保护。 10、颈袢:上根:自舌下神经发出,为来自第1颈神经前支的纤维,沿颈内动脉、颈总动脉下降。 下根:由颈丛的第2、3颈神经前支纤维组成,在颈内静脉内侧下行。 上下根在颈内静脉的后内侧或前外侧联合成颈袢。 11、肌三角:底为颈深筋膜深层,顶为颈深筋膜浅层。三角内含有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 和肩胛舌骨肌上腹,以及气管前筋膜和位于其深部的甲状腺、气管颈部、食管颈部等结构。 12、气管前间隙:气管前筋膜与气管颈部之间借疏松结缔组织相连形成气管前间隙。 13、颞下颌关节:由下颌窝、关节结节、下颌头、关节盘、关节囊及韧带组成。它是颌面部唯一既稳定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整理版

第四章 P16提要第一段;细胞生物学概念,研究的主要内容 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称为细胞生物学。它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细胞的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主要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和调控,细胞起源和进化等。二、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1 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的研究2生物膜和细胞器的研究3生物膜和细胞器的研究4 细胞增殖及其调控5 细胞分化及其调控6 细胞的衰老和凋亡7细胞的起源和进化8 细胞工程 P46提要真核结构:1生物膜体系以及生物膜为基础构建的各种独立的细胞器2.遗传信息表达的结构体系3细胞骨架体系 P80提要,普通光学显微镜结构和性能参数 1、光学显微镜的组成主要分为光学放大系统,为两组玻璃透镜:目镜和物镜;照明系统:光源、折光镜、聚光镜;机械和支架系统,主要保证光学系统的准确配置和灵活调控。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是最重要的性能参数,它由光源的波长、物镜的镜口角和介质折射率三个因素决定。 2、荧光显微镜是以紫外光为光源,电子显微镜则是以电子束为光源。 3、倒置显微镜和普通光学显微镜的不同在于物镜和照明系统的位置颠倒。 一、名词解释 外在膜蛋白:外在膜蛋白为水溶性蛋白质,靠离子键或其他较弱的键和膜表面的膜蛋白分子或膜脂分子结合,因此只要改变溶液的离子强度甚至提高温度就可以从膜上分离下来,但膜结构并不被破坏。 内在膜蛋白:内在膜蛋白是通过和之共价相连的脂分子插入膜的脂双分子中,从而锚定在细胞质膜上。和脂肪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内侧,和糖脂相结合的内在膜蛋白多分布在质膜外侧。 生物膜: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和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二、简答题 1、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影响生物膜流动性的因素 生物膜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的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中或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蛋白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和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功能。 (3)生物膜可以堪称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中的二维溶液。然而膜蛋白和膜脂之间,膜蛋白和膜蛋白之间及其和膜两侧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 生物学功能:跨膜物质运输——主动运输,被动运输,协同作用,胞吞等。

局解理论考范围及思考题汇总-2014.11

头部、足部不考;概述部分几乎不考 结合以下范围看课件和书本上课后思考题中相关内容 第一章下肢 1、浅静脉(大隐静脉【隐神经】、小隐静脉上段【腓肠内侧皮神经】/下段【腓肠神经】)的起止行径、属支以及伴行的皮神经 2、下肢肌群及其神经支配(至少要知道前群【股神经】、后群【坐骨神经】、内侧群【闭孔神经】各由哪条神经支配,可以的话再写几块肌肉) 3、梨状肌上下孔的构成、通过结构及其位置关系(自外向内) 4、血管腔隙、肌腔隙、股三角、股鞘、股管(股环)、腘窝、收肌管、踝管(胫后动脉走在踝管内,在内踝后面位置最表浅,可摸到其搏动) 第二章上肢 1、浅静脉(主要头静脉【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外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的起止行径及伴行的皮神经。 2、上肢肌群及其神经支配 3、腋窝、肘窝、腕管、肌腱袖、肱骨肌管、三边孔、四边孔 4、掌浅弓、掌深弓、分布到手掌的皮神经 5、锁胸筋膜及其穿行结构 第四章颈部 1、颈筋膜(颈深筋膜)的配布(三层)、形成结构,颈筋膜间隙可以不看 2、神经点 3、颈动脉三角、肌三角、下颌下三角、颈动脉鞘、椎动脉三角、斜角肌间隙、颈袢 4、甲状腺手术的层次结构和注意事项 5、颈根部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第五章胸部 1、胸壁的层次结构及其临床意义(胸膜腔穿刺涉及的结构) 2、各纵膈(上中后)内的结构,纵膈的定义 3、动脉导管三角、心包、心包腔及心包窦 4、胸膜、胸膜腔及肋膈隐窝 5、肺门的结构(肺根) 6、奇静脉及其属支 7、胸交感链及内脏大小神经 8、锁胸筋膜 9、左右纵膈侧面观能看到的结构(以肺根为中心来记) 第六章腹部 1、腹壁的层次结构及其临床意义 2、腹股沟管(两口四壁内容物)、腹直肌鞘 3、结肠上区(重点看肝胆胃: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蒂、胃的营养血管及其来源) 4、结肠下区(重点看和阑尾手术相关的东西:阑尾的寻找、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阑尾的常见位置、阑尾切口的腹壁层次)

细胞生物学教案(完整版)汇总

细胞生物学教案 (来自https://www.doczj.com/doc/887029093.html,)目录 前言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细胞结构概观 第三章研究方法 第四章细胞膜 第五章物质运输与信号传递 第六章基质与内膜 第七章线粒体与叶绿体 第八章核与染色体 第九章核糖体 第十章细胞骨架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调控 第十二章细胞分化 第十三章细胞衰老与凋亡

前言 依照高等师范院校生物学教学计划,我们开设细胞生物学。 一、学科本身的重要性 要最终阐明生命现象,必须在细胞水平上。细胞是生命有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生命寓于细胞之中,只有把各种生命活动同细胞结构相联系,才能在细胞水平上阐明各种生命现象。世界著名生物学家Wilson(德国人)曾说过:“一切生物学问题的答案最终要到细胞中去寻找”。 二、学科发展特点 细胞生物学涉及知识面广、内容浩繁且更新迅速。它同生物化学、遗传学形成生命科学的鼎立三足,既是当代生命科学发展的前沿,又是生命科学赖以发展的基础。 三、欲达到的目的 通过系统地学习细胞生物学,丰富细胞学知识,以适应当代人类社会知识结构发展的需求,也是为考研做准备。 本课程讲授51学时,实验21学时,共72学时。 参考资料 1 De.Robertis,《细胞生物学》,1965年(第四版);1980年(第七版)《细胞和分子生物学》 2 Avers,“Molecular Cell Biology”, 1986年 3 Alberts,《细胞的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1989年 4 Darnell,《分子细胞生物学》,1986年(第一版);1990年(第二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5郑国錩,细胞生物学,1980年,高教出版社;1992年,再版 6 郝水,细胞生物学教程,1983年,高教出版社 7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基础,1987年,北京大学出版社 8 韩贻仁,分子细胞生物学,1988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由科学出版社再版 9 汪堃仁等,细胞生物学,1990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0 翟中和,细胞生物学,1995年,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再版 11 郑国錩、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进展》, 12翟中和主编《细胞生物学动态》,从1997年起(1—3卷),北师大出版社 13徐承水等,《分子细胞生物学手册》1992,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14徐承水等,《现代细胞生物学技术》1995,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15徐承水,《细胞超微结构研究》2000,中国国际教育出版社 学术期刊、杂志 国外:Cell、Science、Nature、J.Cell Biol.、J.Mol. Biol. 国内: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实验生物学报、细胞生物学杂志等

局解资料(胸部)

局解资料(胸部) 一、名词解释 1.乳房悬韧带 (1)位置:在乳腺的腺叶之间,一端连于乳房的皮肤,另一端连于胸肌筋膜。 (2)构成:致密的纤维束。 (3)作用:对乳腺起固定作用。 (4)临床意义:乳腺癌时,由于韧带两端固定,无伸展性,使乳房皮肤出现凹陷,呈“橘皮样变”。 2.锁胸筋膜 (1)位置:位于喙突、锁骨下肌和胸小肌三者之间的深筋膜。(2)穿经结构:有胸肩峰动脉的分支、胸外侧神经、头静脉和淋巴管等穿过。 3.胸膜腔 (1)构成:脏胸膜与壁胸膜在肺根处相互移行共同围成的腔隙。(2)特点:左右各一,互不相通,密闭,为负压,有少量浆液。4.肺韧带 (1)位置:在肺根下方。 (2)构成:脏、壁胸膜的移行部分。 (3)作用:有固定肺的作用,当人工呼吸时,由于韧带的附着,肺固定于纵膈而被压向内侧。 5.心包裸区

(1)位置:心包前壁仅在左侧第4-6肋软骨前端距胸骨侧缘2-2.5cm 处直接与胸前壁相邻的区域,此区域无胸膜覆盖。 (2)临床意义:是心包穿刺及注射急救药物之处。 6.食管静脉丛 (1)位置:在食管壁的粘膜下层和食管周围。 (2)注入:奇静脉、半奇静脉或副半奇静脉。 (3)临床意义:此丛向下与胃左静脉属支有丰富吻合,当门静脉高压时,经此途径建立门-腔静脉间的侧支循环,而使食管静脉丛 血流量加大,可导致食管静脉曲张,甚至破裂出血。 7.动脉导管三角 (1)位置: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 (2)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 (3)临床意义: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重要标志。 二、问答题 1.乳房在结构上有哪些特征?乳房脓肿切开引流时如何选择手术切 口? (1)乳房结构特征:乳房在结构上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0个腺叶,每个腺叶又分若干小叶。每一腺叶有一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 呈放射状排列,末端开口于乳头。 (2)乳房脓肿手术切口的选择: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时,宜作放射状切口,避免损伤过多腺组织和输乳管,并注意分离结缔组织间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题 细胞:是生命体活动的基本单位。 原位杂交:确定特殊的核苷酸序列在上染色体或细胞中的位置的方法称为原位杂交 脂质体: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其极性端插入水相而非极性尾部面向空气界面,搅动后形成乳浊液,即形成极性端向外而非极性尾部在部的脂分子团或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主动运输:有载体介导的物质逆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由浓度低的一侧向高浓度的一侧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此种转运的方式需要消耗能量。 转移序列:存在与新生肽连中使肽连终止转移的一段信号序列,可导致蛋白质锚定在膜的脂双层中。因终止转移信号作用而形成单次跨膜的蛋白质,那么该蛋白质在结构上只有一个终止转移信号序列,没有部转移信号,但在N端有一个信号序列作为起始转移信号。 P34cdc2/cdc28:是有芽殖或裂殖酵母cdc2/cdc28基因表达一种分子量为34X103细胞周期依赖的蛋白激酶。 细胞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 膜系统(endomembrane system): 指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密切相关的,由膜围绕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核膜、胞体和分泌泡等。 Caspase家族: Caspase活性位点是半胱氨酸(Cysteine),裂解靶蛋白位点是天冬氨酸残基后的肽键,因此称为Cysteine aspartic acic specific protease,即Caspase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有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细胞分化。或:由于基因选择性的表达各自特有的专一蛋白质而导致细胞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差异。 分泌型胞吐途径:真核细胞都从高尔基体反面管网区分泌的囊泡向质膜流动并与之融合的稳定过程。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纤维交织而成的立体网架结构,它充满整个细胞质的空间,与外侧的细胞膜和侧的核膜存在一定的结构联系,以保持细胞特有的形状,并与细胞运动有关。(也可以这样回答:从广义上讲,细胞骨架包括细胞质骨架、细胞核骨架、细胞膜骨架和细胞外基质。从狭义上讲,细胞骨架即为细胞质骨架,包括微管、纤丝两大类纤维成分)。 膜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包括膜脂的流动性和膜蛋白的流动性,膜脂的流动性主要是指脂分子的侧向运动。 钙粘素:属亲同性CAM,其作用依赖于Ca2+。钙粘素分子结构同源性很高,其胞外部分形成5个结构域,其中4个同源,均含Ca2+结合部位。决定钙粘素结合特异性的部位在靠N末端的一个结构域中,只要变更其中2个氨基酸残基即可使结合特异性由E-钙粘素转变为P-钙粘素。钙粘素分子的胞质部分是最高度保守的区域,参与信号转导。 接合素蛋白:它既能结合网格蛋白,又能识别跨膜受体胞质面的尾部肽信号,从而介导跨膜受体及其结合配体的选择性运输。

局部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精华版)

局解参考资料 面神经五分支颞支颧支颊支下颌缘支颈支 颈深筋膜浅层向上延续,在腮腺后缘分浅深两层,包被腮腺形成腮腺鞘。 【1】浅层致密,深层薄弱 【2】鞘与腮腺结合紧密, 发出许多间隔,分隔成许多小叶。 【3】临床特点:腮腺脓肿不易透过浅层,而易向 深层穿透形成咽旁脓肿。 腮腺床腮腺的深面与茎突诸肌、颈内动静脉、舌咽N、迷走N、副N、舌下N相邻共同形成腮腺床。 层次结构 (1)皮肤(2)浅筋膜(3)帽状腱膜及枕额肌 (4)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5)颅骨外膜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浅筋膜内的血管、神经 前组(内外侧两组) 内:滑车上A/V、滑车上N 外:眶上A/V、眶上N 外侧组:耳前组颞浅A 、颞浅V 、耳颞N 外侧组:耳后组耳后A、耳后V 、枕小N 后组:枕A 、枕V 、枕大N 头皮的血管和神经意义: 1.神经分布重叠,局部麻醉时应扩大神经阻滞的范围 2.头皮单纯切开时应作放射状切口 3.取皮瓣时其蒂应在下方,以保留蒂内血管神经主干,利于皮瓣成活和保留感觉功能

腱膜下疏松结缔组织又称腱膜下间隙特点: 1.范围较广(眶上缘→上项线),移动性较大 2.结构疏松,头皮撕脱伤多发生在此 3.此层积血或积脓时,可广泛蔓延至全颅顶 4.借导静脉与颅骨的板障静脉和颅内硬脑膜窦相通。 是颅顶部的“危险区” 海绵窦上壁向内与鞍膈相移行;下部以薄骨板与蝶窦相隔;外侧壁内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和上颌神经,内侧壁在上部与垂体相邻,窦腔内有颈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翼点:是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形骨缝,此处骨质菲薄,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颈部 1.浅层(封套筋膜) 上下:附于头颈、胸交界后:附于项韧带、C7棘突 前:前正中延续,紧贴于舌骨。两侧:包绕斜方肌、胸锁乳突肌形成肌鞘。 2.中层(气管前筋膜)分二层包绕甲状腺,形成甲状腺鞘。中层向前下部覆盖气管,即气管前筋膜;后上方覆盖颊肌和咽缩肌,称颊咽筋膜。 3 深层/椎前层(椎前筋膜) 4.颈动脉鞘 颈筋膜在颈部向两侧扩展,包绕颈总A、颈内A、颈内V、迷走N等形成的筋膜鞘 5颈筋膜间隙(1)胸骨上间隙(2)气管前间隙(3)咽后间隙(4)椎前间隙

局解资料(上肢)

---------------------------------------------------------------最新资料推荐------------------------------------------------------ 局解资料(上肢) 局解资料(上肢)一、名称解释 1. 肌腱袖(1)构成: 由冈上、下肌,小圆肌和肩胛下肌的腱性部连成腱板。 (2)位置: 围绕肩关节的前、后和上方,并与关节囊愈着。 (3)对肩关节起稳定作用。 2. 腋鞘(1)构成: 由椎前筋膜延续包绕腋血管及臂丛而成。 (2)临床意义: 锁骨下臂丛麻醉,需将药液注入此鞘内。 3. 肱骨肌管(1)构成: 为肱三头肌与肱骨的桡神经沟围绕成的管道。 (2)通过结构: 内有桡神经及肱深血管通过。 4. 腕管(1)构成: 由屈肌支持带与腕骨沟共同围成。 (2)通过结构: 内有指浅、深屈肌腱和拇长屈肌腱 9 条肌腱,正中神经和两个囊。 5. 三边孔(1)位置: 在腋后壁。 (2)构成: 1 / 7

由肱三头肌长头与大、小圆肌三者围成。 (3)穿过结构: 旋肩胛血管。 6. 指蹼间隙(1)位置: 在第 2-5 指间掌骨头处。 (2)构成: 由位于指蹼深面的掌前横韧带与掌腱膜纵、横纤维束围成。 (3)穿过结构: 是手指的血管、神经穿过的部位,又是手掌、手背与手指三者间的通道。 7. 掌中间隙(1)位置: 位于掌中间鞘的尺侧半。 (2)周界: 前界为第 3-5 指的屈指肌腱、屈肌总腱鞘及第 2-4 蚓状肌;后界是骨间掌侧筋膜,外侧为掌中隔;内侧为掌内侧肌间隔。 (3)通向: 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远侧经第 2-4 蚓状肌鞘达第2-4指蹼间隙,并与指背相交通。 8. 指腱鞘(1)位置: 包绕指浅、深屈肌腱的鞘管。 (2)构成: 由腱纤维鞘和腱滑膜鞘两部分组成。

局解考试重点整理

(一)名词解释 神经点 :颈丛皮支从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浅出时,位置表浅且相对集中,常为颈部手术阻滞麻醉的穿针点。 胸膜腔::脏胸膜与壁胸膜之间形成的潜在性间隙. 纵膈:是左右纵隔胸膜之间所有器官,结构和组织的总称. 心包腔: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在出入心的大血管根部相移行,两层之间的间隙称心包腔。 斜角肌间隙:前、中斜角肌与第一肋之间形成一呈三角形的间隙,称为斜角肌间隙 颈动脉鞘: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等形成的筋膜鞘. 心包斜窦:在左心房后壁,左右肺静脉,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 肘后三角:肘关节屈曲呈直角时,肱骨内、外上髁 和尺骨鹰嘴3点构成等腰三角形。 胆囊三角:肝总管、胆囊管其上方的肝下面之间共 同围成一三角区,称为胆囊三角 心包横窦:位于左肺静脉,右肺静脉,下腔静脉, 左心房后壁和心包后壁之间的间隙。 椎动脉三角:内侧界为颈长肌,外侧界为前斜角肌, 下界为锁骨下动脉第1段,尖为第6颈 椎横突前结节. 锁胸筋膜:为胸部筋膜深层,张于喙突、锁骨下肌、胸小肌上缘之间,有头静脉、肩峰动脉、 胸外侧神经及淋巴管穿过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 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 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 定、支持作用。 肾区:即脊肋角,在竖脊肌外侧缘与第12肋的夹角 区域称肾区。 肝门:肝脏面正中有略呈“H”形的三条沟,长约 5cm,其中横行的沟位于肝脏面正中,有肝左、 右管居前,肝固有动脉左、右支居中,肝门 静脉左、右支,肝的神经和淋巴管等由此出 入,故称为肝门。 动脉导管三角: 位于主动脉弓的左前方,前界为左膈神经,后界为左迷走神经,下界为左肺动脉。三角内有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心浅丛。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股鞘,股管:股鞘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续包 绕于股动、静脉上部形成的筋膜鞘呈漏斗形,长约 3-4CM。股鞘内有两条纵行的纤维隔,将鞘腔分为三 部分:外侧部容纳股动脉,中间部分窝纳股静脉, 内侧部称股管 (二)简答题 1、颈动脉三角的境界和内容:境界颈动脉三角位于 胸锁乳突肌上份前缘、肩胛舌骨肌上腹和二腹肌后 腹之间。其浅面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及颈筋膜 浅层;深面为椎前筋膜;内侧为咽侧壁及其筋膜。 内容:有颈内静脉及其属支、颈总动脉及其分支、 舌下神经及其降支、分支、副神经以及部分颈深淋 巴结等。[ 2、肌三角的境界和内容:肌三角由颈前正中线胸 锁乳突肌前缘和肩胛舌骨肌上腹围成。其浅面 的结构由浅入深依次为皮肤、浅筋膜、颈阔肌、 颈前静脉与皮神经,以及颈筋膜浅层;其深面 为椎前筋膜。三角内有浅层的胸骨舌骨肌和肩 肿舌骨肌上腹,以及深层的胸骨甲状肌和甲状 舌骨肌,以及位于气管前筋膜深部的甲状腺、 甲状旁腺、气管颈部和食管颈部等器官。 3、下颌下三角的境界和内容:下颌下三角位于下颌 骨下缘与二腹肌前、后腹之间,又名二腹肌三角。 此三角浅面有皮肤、浅筋膜、颈阔肌和颈筋膜浅 层,深面由浅入深依次为下颌舌骨肌、舌骨舌肌 及咽中缩肌。内容主要有下颌下腺、淋巴结及血 管、神经等 4、穿越梨状肌下孔的结构有哪些?穿越梨状肌下孔 的结构: 自外向内依次为坐骨神经、股后皮神 经、臀下神经、臀下动、静脉、阴部内动、静脉 和阴部神经。 5、腘窝的境界和内容:为膝后区的菱形凹陷,外上 界为股二头肌腱,内上界为半腱肌和半膜肌,内 下界和外下界为腓肠肌的内、外侧头,顶为腘筋 膜,底为股骨腘面、膝关节囊后部、腘斜韧带和 腘肌及其筋膜。腘窝内容由浅入深为胫神经、 腘静脉和腘动脉。其外上界有腓总神经,血管周 围有腘深淋巴结 6、何为踝管?通过其的结构有哪些:小腿深筋膜在 胫骨内踝下后方形成屈肌支持带,张于内踝与跟 骨结节间,形成的管状结构即为踝管。其内走行 (由前至后)胫骨后肌腱及腱鞘、趾长屈肌腱及 腱鞘、胫后动静脉和胫神经、拇长屈肌腱及腱鞘。 7、股三角的境界和内容: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 界为缝匠肌的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的外侧 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凹陷,外侧是髂腰肌, 内侧为耻骨肌及其筋膜。另一种说法将长收肌 内侧缘作为股三角的内侧界,故三角的后壁除髂 腰肌、耻骨肌及其筋膜外,还有长收肌及其筋膜。 内容:股三角内有股鞘、股管、股神经、股动脉、 股静脉、淋巴管、淋巴结以及脂肪组织等。这些 结构的位置关系是股动脉居中,外侧为股神经, 内侧为股静脉 8、收肌管的组成和内容:又称Hunter氏管。位 于股前部中1/3段,缝匠肌深面,长约15厘米, 断面呈三角形。其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后壁为长 收肌及大收肌,前壁为缝匠肌及架于内收肌与股 内侧肌间的腱纤维板。收肌管的上口与股三角尖 端相通,下口为收肌腱裂孔,通向腘窝。管内通 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有隐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 其中隐神经与膝降动脉伴行自前壁的下部穿出。 9、肌腔隙和血管腔隙的组成前界为腹股沟韧带; 后界为髂骨;内侧界为髂耻弓。腔隙内有髂腰 肌和股神经通过。当腰椎结核形成脓肿时,脓 液可沿腰大肌及其筋膜扩大散至大腿根部,并 可侵犯股神经 血管腔隙的组成: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 为耻骨梳和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 (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血管腔隙 中有股动、静脉,股管及股淋巴管通过 10、大、小隐静脉的行径及伴行的神经大隐静脉的 行径和伴行的神经:起于足背静脉弓内侧端,经 内踝前方,沿小腿内侧缘伴隐神经上行,经股骨 内侧髁后方约2cm处,进入大腿内侧部,与股内 侧皮神经伴行,逐渐向前上,在耻骨结节外下方 穿隐静脉裂孔,汇入股静脉,其汇入点称为隐股 点。 小隐静脉的行径和伴行神经:起于足背静脉弓的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受体,配体:受体(receptor):存在于细胞膜上细胞内、能接受外界的信号,并将这一信号转化为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从而对细胞的结构或功能产生影响的蛋白质分子。 配体(ligand):受体所接受的外界信号,包括神经递质、激素、生长因子、光子、某些化学物质及其他细胞外信号。受体是细胞膜上的特殊蛋白分子,可以识别和选择性地与某些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产生相应的生物效应.与之结合的相应的信息分子叫配体。 2. 细胞通讯,信号传导,信号转导,细胞识别: 细胞通讯:指一个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别一个细胞产生相应的反应。 信号传导:相当于是将上面细胞的刺激冲动传向下一个细胞,起着一种传递承接的作用,生化性质上没有什么改变。信号转导:指细胞通过胞膜或胞内受体感受信息分子的刺激,经细胞内信号转导系统转换,从而影响细胞生物学功能的过程。 细胞识别:是指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配体)选择性地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3. 分子伴侣:一类在序列上没有相关性但有共同功能的蛋白质,它们在细胞内帮助其他含多肽的结构完成正确的组装,而且在组装完毕后与之分离,不构成这些蛋白质结构执行功能时的组份。 4. 核孔复合体:在内外膜的融合处形成环状开口,直径为50~100nm,核孔构造复杂,含100种以上蛋白质,并与核纤层紧密结合。是选择性双向通道。功能是选择性的大分子出入(主动运输),酶、组蛋白、mRNA、tRNA等存在电位差,对离子的出入有一定的调节控制作用。 5. 常染色质,异染色质 : 在细胞核的大部分区域,染色质结构的折叠压缩程度比较小,即密度较低,进行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浅,这部分染色质称常染色质.着丝点部位的染色质丝,在细胞间期就折叠压缩的非常紧密,和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情况差不多,即密度较高,细胞染色时着色较深,这部分染色质称异染色质. 6. 核仁组织区:即rRNA序列区,它与细胞间期核仁形成有关,构成核仁的某一个或几个特定染色体片断。这一片段的DNA转录为rRNA, rRNA所在处。 7. 多聚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同一条mRNA分子能够同多个核糖体结合,同时合成若干条蛋白质多肽链,结合在同一条mRNA上的核糖体就称为多聚核糖体。 8. 紧密连接,粘着带,桥粒,间隙连接:

《病理学》期末考试重点名词解释

细胞水肿: 细胞损伤中最早出现的改变;是因线粒体受损,ATP生成减少,细胞膜NaK 功能障碍,导致细胞内Na和水的过多积聚;常见于缺氧、感染、中毒时肝、肾大会心等器官的实质细胞。 玻璃样变: 细胞内或间质中出现半透明状蛋白质蓄积。 病理性钙化: 骨和牙齿之外的组织中固态钙盐沉积,可位于细胞内和细胞外;分为营养不良性钙化和转移性钙化。 坏疽: 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菌感染,分为干性、湿性和气性。 纤维素样坏死:是结缔组织及小血管壁常见的坏死形式;病变部位形成细丝状、颗粒状或小条块状无结构物质,由于其与纤维素染色性质相似,故得名;主要见于风湿病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 机化: 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肉芽组织: 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和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的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槟榔肝: 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严重淤血呈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而肝小叶周边部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 心衰细胞:

慢性肺淤血时,若肺泡腔内的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其血红蛋白变为含铁血黄素,使痰呈褐色。这种巨噬细胞在左心衰竭的情况下出现。 梗死: 器官或局部组织由于血管阻塞,血流停止导致缺氧而发生的坏死。 渗出: 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蛋白原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 蜂窝织炎: 指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疏松结缔组织中的弥漫性化脓性炎症,常发生于皮肤、肌肉、阑尾。 脓肿: 为局限性化脓性炎症,主要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其主要特征是组织发生溶解坏死,形成充满脓液的腔,主要发生于皮下和内脏。 慢性肉芽肿: 是由巨噬细胞局部增生构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 0.5~2mm。 肿瘤: 是机体在各种致瘤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细胞生长调控发生严重紊乱,导致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常形成局部肿块。 癌: 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 肉瘤: 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 异型性: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超全 翟中和细胞配套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2011年12月09日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 (1) 第二章细胞生物研究方法 (2) 第三章细胞质膜 (4) 第四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7) 第五章线粒体和叶绿体 (9) 第六章真核细胞内膜系统 (13)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 (18) 第八章细胞骨架 (23) 第九章细胞核与染色体 (28) 第十章核糖体 (32) 第十一章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34) 第十二章程序性细胞死亡与衰老 (38) 第十三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表达调控 (40) 第十四章细胞社会的联系 (43)

第一章细胞基本知识 1.cell theory (细胞学说)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2.prokaryotic cell (原核细胞) 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没有明显可见的细胞核, 同时也没有核膜和核仁, 只有拟核,进化地位较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3.eukaryotic cell(真核细胞)构成真核生物的细胞称为真核细胞,具有典型的细胞结构, 有明显的细胞核、核膜、核仁和核基质; 遗传信息量大,并且有特化的膜相结构。真核细胞的种类繁多, 既包括大量的单细胞生物和原生生物(如原生动物和一些藻类细胞), 又包括全部的多细胞生物(一切动植物)的细胞。 4.cell plasma (细胞质)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5. protoplasm (原生质)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6. protoplast (原生质体)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7. mycoplasma (支原体)是最简单的原核细胞,支原体的大小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直径为0.1~0.3 um, 约为细菌的十分之一, 能够通过滤菌器。支原体形态多变,有圆形、丝状或梨形,光镜下难以看清其结构。支原体具有细胞膜,但没有细胞壁。它有一环状双螺旋DNA,没有类似细菌的核区(拟核), 能指导合成700多种蛋白质。支原体细胞中惟一可见的细胞器是核糖体,每个细胞中约有800~1500个。支原体可以在培养基上培养,也能在寄主细胞中繁殖。 8. archaebacteria (古细菌) 一类特殊细菌,在系统发育上既不属真核生物,也不属原核生物。它们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细胞核及细胞器),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还具有它们独有的一些特征(如细胞壁的组成,膜脂质的类型)。因之有人认为古细菌代表由一共同祖先传来的第三界生物(古细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它们包括酸性嗜热菌,极端嗜盐菌及甲烷微生物。可能代表了活细胞的某些最早期的形式。 9. Bacteria, eubacteria (真细菌)除古细菌以外的所有细菌均称为真细菌。最初用于表示“真”细菌的名词主要是为了与其他细菌相区别。 10. mesosome (中膜体) 中膜体又称间体或质膜体, 是细菌细胞质膜向细胞质内陷折皱形成的。每个细胞有一个或数个中膜体,其中含有细胞色素和琥珀酸脱氢酶, 为细胞提供呼吸酶, 具有类似线粒体的作用, 故又称为拟线粒体。 11. centroplasm(中心质)在光镜下观察到的蓝藻细胞中央部位较周围原生质明亮,是遗传物质DNA所在部位,它相当于细菌的核区,成为中心质,也有称中央质。 12. nucleoid (拟核)细菌细胞具有原始的核,没有核膜,更没有核仁,结构简单,为了与真核细胞中典型的细胞核有所区别,称为核区(nuclearregion)、拟核(nucleoid)或原始核(primitive form nucleus),亦称细菌染色体。13. symplast (共质体)植物原生质体间通过胞间连丝相连接,使整个植物体的原生质连成为的一个整体。(2)多核的合胞体。 14. syncytium ; syncytia (合胞体) 含有由一层细胞膜包绕的多个核的细胞质团。通常是由于两个以上细胞发生融合或一个细胞分裂不完全所致,后者来自于核发生了分裂,而未发生细胞质分裂。 15. gene theory(基因学说)关于基因和性状之间存在确定的因果关系的学说。主要内容:①种质(基因)是连续的遗传物质;②基因是染色体上的遗传单位,有很高稳定性能自我复制和发生变异;③在个体发育中,基因在一定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表现相应的遗传特性和特征;④生物进化,主要是基因及其突变等。这是对孟德尔遗传学说的重大发展,也是这一历史时期的巨大成就。 16.ultrastructure (submicroscopic structure) 超微结构(亚细胞结构)又称为亚显微结构。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能分辨清楚,但在电子显微镜下能观测到的细胞内各种微细结构,如各种细胞器。

人体解剖学考试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 备课笔记 绪论 一、人体解剖学(human anatomy):研究正常人体各器官形态、结构、位置、 毗邻关系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属于 生物学中形态学的范畴。 目的: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二、分类: 系统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按各个系统进行形态结构等的 巨视解剖学叙述。 局部解剖学:将人体分成若干个部分,按部分

来阐明每一个局部有关 广义解剖学诸器官结构的层次排列、局部位置及毗邻关系。 细胞学 微视解剖学组织学 胚胎学 其他门类:断层解剖学、比较解剖学、运动解剖学、应用解剖学、生长解剖学、艺术解剖学等。 三、人体结构概述: (一)细胞+间质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二)人体九大系统: 1、运动系统: 2、消化系统; 3、呼吸系统; 4、泌尿系统; 5、生殖系统; 6、脉管系统; 7、内分泌系统; 8、感觉器; 9、神经系统。 (三)分部: 1、头部:颅、面。 2、颈部:颈、项。 3、躯干部:胸部、腹部、盆部。 4、四肢左、右上肢:肩、臂、前臂、手; 左、右下肢:臀、大腿、小腿、足。 四、人体解剖学的基本术语 (一)解剖学姿势:人体直立,面向前方,两眼平视正前方,两上肢下垂于 躯干两侧,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 (二)方位术语: 1、上(颅侧):近头者下(尾侧):近足者 2、前(腹侧):近腹者后(背侧):近背者 3、内侧:近正中面者外侧:远正中面者。 4、内与外:某结构与体腔或空腔脏器的相互位置关系,近腔者为内,远腔者为外。 5、浅、深:体内某点与体表间的距离,近皮肤者为浅,远者为深 近侧:靠近肢体附着者 6、四肢远侧:远离肢体附着者 内侧和外侧上肢:尺、桡 下肢:胫、腓 (三)轴和面 1、轴: 1)垂直轴:上、下方向走行; 2)矢状轴:前、后方向走行; 3)冠(额)状轴:左、右方向走行。 2、面: 1)矢状面(纵切面):将人体分成左、右两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1.细胞生物学: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是在不同层次(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 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 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 第三章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2. 分辨率:能区分开两个物点最小间隔的能力。通常用相邻两质点的距离表示。 D=0.61λ/N .A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 3. 单位膜:由厚约3.5nm的双层脂分子和内外表面各厚约2nm的蛋白质构成。 4. 相变: 在不同温度下发生的膜脂状态的改变称为相变 5. 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结构统称为生物膜,实际上它是细胞内膜和质膜的总称。 6. 膜骨架:指细胞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它参与维持细胞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 完成多种生理功能。 7. 细胞表面细胞外表面:与细胞外环境接触的膜面。 细胞外基质: 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 由细胞分泌的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络结构 8. 细胞外被:指细胞质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物质,实际指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 合的寡糖链。 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 9. 被动运输:是指通过简单扩散或协助扩散实现物质由高浓度向低浓度方向的跨膜转运。转运的动力来自物 质的浓度梯度,不需要细胞提供代谢能量。: 10.简单扩散: 疏水的小分子或小的不带电荷的极性分子在以简单的扩散方式跨膜转运中,不需要细胞提供能 量,也没有膜蛋白的协助,因此称为简单扩散 11.协助扩散: 各种极性分子和无机离子,如糖、氨基酸、核苷酸以及细胞代谢物等顺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 减小方向的跨膜转运,该过程不需要细胞提供能量,但需要特异的膜蛋白“协助”物质转运使其

局解名词解释

局解名词解释 1.收肌管adductor canal 即Hunter管,为股前内侧区中1/3段的肌性管道,向上续于股三角尖,向下通至腘窝,长15~17厘米。管的前壁为股内侧肌和大收肌间的股收肌板,外侧壁为股内侧肌,内侧壁为大收肌。上口由股内侧肌、大收肌、股收肌板上缘围成,下口为大收肌腱裂孔,前口为股收肌板下份的裂口。管内通过的结构由前向后有隐神经、股动脉和股静脉。 2.股三角femoral triangle 位于股前部上1/3,底在上、尖朝下的三角形区域。上界为腹股沟韧带,外侧界为缝匠肌内侧缘,内侧界为长收肌内侧缘,前壁为阔筋膜,后壁为髂腰肌、耻骨肌和长收肌。内有股神经、股动脉、股静脉、股管等结构及其属支 3.股鞘femoral sheath 为腹横筋膜与髂筋膜向下延伸并包绕股动脉和股静脉上 段所成之漏斗形筋膜鞘,长3~4cm。两个纵形的纤维隔将其分为3格,外侧格容纳股动脉、中间格容纳股静脉、内侧格即股管。 4.股管femoral canal为股鞘内侧份一个潜在性间隙(股鞘内侧格),长约1~2cm。其上口为股环,通腹膜外间隙;下口为盲端,正对隐静脉裂孔。腹腔内容物若顶着腹膜通过股环进入股管则形成股疝。 5.股环femoral ring 股管上口。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为腔隙韧带,外侧借纤维隔与股静脉毗邻。股环被腹膜外结缔组织所充填。由于股环的内、前、后三面均为韧带,故股疝容易发生嵌顿。 6.肌腔隙lacuna musculorum 由腹股沟韧带、髂骨及髂耻弓围成,腔隙内有髂腰肌、股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通过。 7.血管腔隙lacuna vasorum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梳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为髂耻弓。腔隙内有股动、静脉,股管及腹股沟深淋巴结等。 8.腕管Carpal canal 位于腕掌侧,是屈肌支持带和腕骨沟共同构成的骨筋膜鞘。管内有拇长屈肌腱及指浅、深屈肌腱共9条肌腱、正中神经、桡侧囊、尺侧囊通过。 9.鱼际间隙thenar space 又称拇收肌间隙,位于手心外侧半。前界为示指屈肌腱,第1蚓状肌及掌中隔,后界为拇收肌筋膜,内侧以掌中间隙为界,外侧是掌外侧肌间隔。近端为盲端;远端经第1蚓状肌管与食指背面相通。 10.指蹼间隙fingerweb space & Web’s space又称联合孔,在第2~5指间掌骨头处,由位于指蹼深面的掌浅横韧带与掌腱膜的纵、横纤维所围成,是手指血管、神经等出入的部位,又是手掌、于背与手指三者间的通道。 11.指髓间隙Pulp space 在指深屈肌腱抵止处远侧,皮肤和远节指骨远侧4/5的骨腹之间有纤维隔相连,此隔将指腹的脂肪分成小叶,形成指髓间隙,又称指端密闭间隙,内有血管和神经。炎症时宜早期切开减压,以保护末节指骨 12.气管前间隙pretracheal space位于气管前方,气管前筋膜与颈深筋膜中层脏部之间。间隙内有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下静脉或奇静脉丛,并可能有甲状腺最下动脉,在幼儿还可见胸腺上端或左头臂静脉及头臂干。此间隙向下与上纵隔相通。如有感染,脓液可向下蔓延至上纵隔。此间隙为气管切开必经之处。 13.乳房后间隙retromammary space为乳房与胸肌筋膜之间的间隙,内有疏松结缔组织和淋巴管,使乳房可轻度移动。此处若感染化脓易向下扩展,宜作低位切开引流术。乳腺癌时如侵及此间隙,乳房即固着于胸前壁。

(完整版)北师大细胞生物学历年考研真题.doc

1990 年 试题 一、名词解释 : (每题 6 分,共 30 分) 1.cDNA library 以 mRNA 为模板,经反转录酶合成互补DNA 构建而成的基因库 是以特定的组织或细胞mRNA 为模板,逆转录形成的互补DNA ( cDNA )与适当的载体(常用噬菌体或质粒载体)连接后转化受体菌形成重组DNA 克隆群,这样包含着细胞全部 mRNA 信息的 cDNA 克隆集合称为该组织或细胞的cDNA 文库 2.Aritotic apparatus 3.跨膜信号 transmembrane signal 4.促有丝分裂原 mitogen 5.Nuclear lamina 二.论述题 : (每题 30 分,共 120 分) 1.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分离趋向两极的机理是如何证明的? 2. Kinetochore 是由哪几种主要蛋白组成,用什么方法研究其定位、分子量及机能? 3. 举例说明oncogene、 growth factors 及受体之间的联系 4.试述横纹肌、细胞内粗细丝两分子的结构、各种主要蛋白成分在肌肉收缩中的作用。

1991 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 1.着丝点与着丝粒用 6.蛋白印迹法二、论述题 : 2.核纤层 3.多线染色体 (western blotting) 7.2G 4. cdc2 (cell Division) 5. 受体介导的内吞作 蛋白 8.同源盒 9.原位杂交 10.原癌基因 1.简述细胞连接的儿种类型及共功能 2.简述微管、微丝组装的动力学不稳定模型 1992 年试题 1.胞内体 2.信号肽与导肽 3.跨细胞转运 4.微管组织中心 5.踏车行为 6.核纤层 7.驱动蛋白 8.成 虫盘 9.桥粒和半桥粒 10.周期素二、论述题: 1.膜离子通道的类型及其调节机制 2.糖蛋白的加工部位及其转运 4.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运动及其机理 5.以果蝇举例说明动物体节分化的基因调节 6.核仁组成结构与功能的分子学基础 1993 年试题 二、论述题: 1细胞质膜的主要功能 2.试述鉴别动物细胞各周期时相群体的方法 3.试述非肌肉细胞中肌球蛋白和肌动蛋白相互作用的调节机制 4.如何用实验证明细胞被决定 5.缁类激素调节基因表达的机制 1994 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荧光原位杂交 2.内含子、外显子、原初转录体的关系 3.southwestern( blotting ) 4. 编程性细胞死亡 5.中心体 6.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7.小核糖核蛋白颗粒(snRNPs) 8. 同源异形突变 9.联会复合体10.转基因动物 二、论述题: 1. 试述高尔基体对蛋白质的加工及分选功能 2.粘合斑的结构与功能 3.细胞周期中G1 至 S 期、 G2 至 M 期调控事件 4.亲脂类和肽类外信号分子细胞信号传导的异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