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寿山石的学习资料

寿山石的学习资料

寿山石的学习资料
寿山石的学习资料

刘北山曾说过,买自己喜欢的叫收藏,买别人喜欢的是投资。

玩印石收藏,这里面的学问就大了。石头的本质,色彩,色彩的层次,雕刻的工艺。通透的还得要无格无裂无黑针,单色的要清澈,彩色的要娇艳不能感觉色彩发闷。不透的得要似玉非玉那感觉,色彩过渡要分明不能混乱,最好就一刀切那样的。还要求细腻,老结,入手柔滑腻,观之心痒抚之心荡,反正不把自己折腾个半死不叫过瘾,就像有人跳着脚的嚷“我穷,我穷的就剩下石头了”可他守着他穷剩下的那堆石头天天美的冒鼻涕泡。他也算穷并快乐着。

现在纯玩石头的朋友渐渐多了,以前大多是为了学篆刻而入手,那么学篆刻的朋友们在初期是不会接受精品概念的。无它,刻不起而已。初学篆刻的时候就用精品的没几个。篆刻领域是普品的天下。

基本上好切的,能切章的原石,不会轮到我来切.....不好切的或风险高的,我才有机会得到,这种原石大都是只适合雕摆件或手件的料。

昌化的石头不错但名称总体感觉是偏俗不雅名字真对不住石头,什么猪肝红皮蛋绿虾背青藕粉冻酱油冻蚕豆冻?好象一直就没离开过厨房我看再弄一铁锅大厨的活就齐了合着就会吃是怎么着?开个玩笑。看人家寿山石:高山水洞芙蓉荔枝汶洋。。。。有山有水有花有果还有文化气多美。

当玩变成藏的时候,石头给我的乐趣从量上减少了。当玩变成藏的时候,石头给我的乐趣从质上拔升了。

以前人家问我,石头好玩吗?我回答说,好玩

以前人家问我,石头能升值吗?我回答说,当然

以前人家问我,你懂石头吗?我回答说,懂一点

现在人家问我,石头好玩吗?我回答说,看怎么玩了

现在人家问我,石头能升值吗?我回答说,看你怎么买了

现在人家问我,你懂石头吗?我回答说,还在学习

原石有裂可以原谅,品种不对不可姑息

石头上油有利也有弊:利是使得石头性质更加稳定与通透,油质渗入后所形成的通透是永久性的;弊是大量上油,短时间内会使得一些石头的裂痕隐而不见,这种裂痕消失是暂时性的。一旦气候变的干燥了,油质挥发了,那些裂痕又会重新浮现。以前有许多寿山石被售往北方后出现裂痕,就是这个缘故。商人们为了自圆其说,还发明了石性不适合北方之说,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寿山石的石性要真是连南北湿度变化都承受不了,还是别玩罢了!”

当天上人间的bz在感慨自己新买的沃尔沃40性能不爽而欲升级为宝马5系时,游走在城乡结合部为广大农民工提供优质晚间消遣的战(斗)机们,还在为是否买辆二手五羊还是其安特大费脑仁。藏(或者算是收或投资吧)和玩应该不同,玩是玩快乐,最怕遇到假货。

投资最怕没人接盘。不要有一个不成熟的心态..想..不行就再转手出去呗..不曾想..有些石头没人要..就算有人要..懂点儿石头之后..都不好意思给,好的昌化田石..绝对是好东西..但关键是..网上挑田石..就像新手认田黄一样难!!因此..成功率很低..

可以买..但是最好先问好能不能退..重点是..便宜的买几个看看可以..别买太多..昌化田..好的质地..几十块买不来~~贵的..5000以上..新手就别玩了..和翡翠的赌石差不多..是专家们..老手们..玩儿的领域!!

想找一块儿好的田石玩儿..就找你自己相信的老手..玩家也好商家也罢..让对方赚点钱买..这样实际上更省钱..芙蓉石..我觉得新手们可以买..有些好质地

的芙蓉..价格还是可以接受的..注意..问好质地..碱性的新性的..在北方会粉身碎骨!!买来放一段就是垃圾..只能进垃圾箱..南方会如何..我没有发言权!!问好是老性的..可以买..好的老性芙蓉..在北京也不需要油养..盘一盘..就会很润!!当然放柜子里最好还是养养..除了那些顶级的石头..面对北京的天气..放着不管..和放在暖气片儿上..差距不大..前者开裂慢些..后者快些..开得痛快些!!

大块好芙蓉也很难得!!可信的商家保证老性的..管退的..可以大胆买!!

但不要轻易相信无裂的说法..原石..很难确保无裂!!不要相信能出章的描述..当然..0.5*0.5*2也算是章..就两说了~~能出像样儿的章的芙蓉..不会放到网

上卖的..福州一堆买家排着队抢;别的品种..在北方..我觉得可以玩的..善伯..杜陵..但这两个品种好的很贵!!玩也只能玩一般的了..带岩的杜陵..如果没有专业设备就放弃吧..拿铁锯会锯死人的~~

高山的很多品种..都不太适合北方的天气..3仔绝对不能玩..开出来基本上是

蜘蛛网!!旗降..对新手来说太高端了..看不懂~~田黄?呵呵..不说了~~商人----伤人

青田石应该说是最适合做篆刻的石种..

而篆刻只要印面无裂基本上就可以用了..如果说只是单纯用来玩石..青田的石质非常不适合北方干燥寒冷的天气..

到杭州..甚至青田走走会发现..南方不封蜡的青田石基本上也都是有裂的!!我在青田看到上万的手把也是能看到明显的裂!!

何况来到北方?!恕我直言..如果不用来篆刻..青田石不太适合北方玩赏!!当然..如果价钱不是问题..哪些顶级的青田石也是可以玩的..但基本上都得是大5位数以上的水平..养护??奉劝还是封蜡吧..

整体上昌化石非常适合北方..

昌化石大体上比其它3个地区的石头硬一些..如果不是原来就有裂..很少会出现水土不合的新裂!!

昌化石的问题主要是润度..洁净度..等~看起来昌化石相对便宜..但实际上纯的..结晶度高的昌化石一点都不便宜..也非常难找!!

鸡血石就是这样的..适合北方玩..但好的..可以拿来赏玩把玩的鸡血现在真的很难了~~昌化田同样也是..质地很适合北方..但好的也是一石难求!!干净一点的价格会飞~~~养护??基本不需要..除了本身有格裂的掘性石摆件..好一点的昌化印章在北京基本无需养护

巴林是北方的石头..但裂的问题很严重!!!基本上可以和青田一比了..青田的裂大多是皮裂..巴林如果有裂..会延伸..而且是哪种贯穿的裂~~刚买到一点问题看不出来的章..干放一阵..如果发现有裂..就要继续观察..

20*20的章..我拿手掰掉了很多个..裂啊裂!!真的很严重..

巴林石的另外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内爆..外面没有裂的石头..干放..水冲..会发现里面出现很多白色的东西..放久了那些会大胆向外发展!!非常痛苦!!很不幸的事情是这种巴林的内爆很多都出现在比较通透的石头上..

看好了玻璃地..结果出白点..很残酷的现实..考验起来其实很简单..凉水冲洗..重新用水砂纸抛光..没有出现白点的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质地不过关的巴林原来一点裂都没有..保养不善..也会千疮百孔!!直接描述为惠粉身碎骨一点都不为过!!!

中低端的巴林基本上只能呆在油箱里..在北京..拿出来一星期都呆不住!!玩..

只能玩那些中上等质地的..真正老性的~~

养护?!差的..只能找仓库..泡油..一个月拿出来看一次~~好的..定期油养..差不多1个月一次就可以了~~不经常玩的上油后保鲜膜包起来再放即可!!很多寿山的石种同样不适合北方..比较典型的不适合..是高山系各石种中的中低端..很多都会出问题!!除了一些掘性的高山~~

适合北方的..田黄是当然了..真正老性的芙蓉是适合的..我觉得现在看..除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真田黄..北方还能玩的就是老性芙蓉了..

碱性芙蓉..新性芙蓉..不能玩..这种石头..不是人玩石..而是石玩人!!还有就是杜陵..杜陵的质地感觉有点像昌化..够硬..比较安全!!

杜陵的问题和昌化田差不多..差的很多..也还真不用养护..呵呵~~

寿山石的养护..田黄..芙蓉..杜陵..基本上是油养..好一些的石头一个月一次足以..半年不养问题也不大..总结..论石种..适合北方玩的..昌化..中上等巴林..寿山里的老性芙蓉..杜陵..和一些掘性石!!封蜡..能保存好..放仓库的时候可以..但把玩就不太好了..就跟买根蜡烛玩儿差不多..奉劝新手,带皮的不都是田~~有些是蛋!!

只有买错的没有卖错的!经验告诉我,凡是自认捡到便宜的石头,必成为“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咬著牙买的—定不会后悔

青田和昌化的精品价格不相上下,但是普通石的价格却相差悬殊,原因为何?听我拙见。

青田石产地广博,主要产区在山口、方山一带的封门、旦洪、尧土、白烊、老鼠坪等矿区。此外尚有季山、岭头、北山、塘古、山炮等地,矿区密部,采矿方式机械化程度高,由铁揽索道运行到矿洞,然后再顺着惯性运到矿区下面的漏斗槽里,再有工人打开漏斗运送上车即可。

接下来是昌化矿区采矿过程:此矿区矿藏分部没有青田那么广,但是矿藏比较集中,山路陡,机械化程度低,除了矿洞内用大型机器挖掘外,把矿运下山的过程基本要人力,这也是为什么昌化的普通章比青田贵的一点原因了。从山脚步行到矿区要大概35到40分钟,山路崎岖多转折,只能靠脚步行。费用为基本100

斤石头要25元工钱。那么多石头挑下来,辛苦是可想而知的。比起青田一车石头运下山才几百那是大乌见小乌了。矿洞依稀可见鸡血,“这些鸡血可以矿工用鲜血换来的啊,”用当地石农的原话说,环境如此恶劣的矿洞里,顶上随时有矿石要掉下来,今年上半年已经有3个石农因为此类事故而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以至于临安市z*勒令暂时停止采矿,所以现在市面出现的石头多为几年前的陈矿,价格也不低。好工的概念起码是让人能盯着工看

不看石头

如果我们在乎的真的是石头的质地..而不是石头的名声..假的东西是很难有市场的..

知道是假的..也想买..第一..砍价要狠..我曾经有过标价48000的东西300成交的经历..就是染色的假田黄!!

可能还是买贵了..但如果按照正常的砍价模式..大家知道会多危险了~~

当然..300也是买贵了的..因为最后这个东西直接进垃圾箱了..

面对作假..自己不会判断的名贵石种争取不要碰!!染色的..或是溪蛋演田黄的..高山演荔枝的..都是最毒的药!!

其次看工..看不懂哪里好的工不要买..卖家宣传什么什么大师的作品..说这位

现在随便一个2万?!..没意义!!

真假难辨是一个问题..就算是真的..你看雕的很差..又有什么用呢??钓鱼台的主厨..和老婆吵完架做出来的菜味道可能也不会太对~~

裂与纹如何区别

通过自己的经验总结几点:一、在阳光下侧看表面,有破损则为裂,无则为纹;

二、浸油,浸油后有裂则泯,为纹则存;三、从油中取出,擦干,有裂的表面油会泌出,无裂则无油。白高山的裂最易发现,有裂处必定有痕迹(强光下)。高山朱砂的裂也比较容易发现,完全脱油后有裂处会起白,而完全没有裂的朱砂甚少,一般的皮裂不大碍事。

性老的芙蓉有裂看不大出,裂在边缘则有明暗色差;碱性芙蓉有裂比较明显,如内部的细裂则很难发现。

裂、格很难避免,这也是为何产生“薄意”的最初原因。

1、并不是稀有品种就值钱

2、工不是越复杂越好

3、不要以追求奇特为主.

4、追求数量却不追求质量.

5、在原地踏步,却没有层次上的突破.

6、对质地的重视,却忽视了工的重要.

7、章以外,以工艺为主的摆件,

手件,挂坠.工艺比质地更重要.

8、巧色的运用现在到了泛滥成灾的地步.真正的好作品是”拙”

9、名家之作不一定都是精品.

10、一般收藏者是收藏单枚章,却忽视了对章,尤其是套章的可贵

11、同样的品种在质地上有着巨大的差异.

12、在好质地的基础上品种是相当重要的.

譬如荔枝.

13、如果一个新品种的出现,且有质地.那无论对它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14、新品种的出现,往往是最早开采,质地最好,有大料,价格低.譬如

大红袍花坑汶洋……

15、新品种的出现应及早介入,不要有太多的迟疑.

16、质地的六德综合起来就一个字”美”

工艺的千变万化表现的就一个字”美”

17、对于一方雕刻过的章来讲,应该是质地与工艺的美的结合,缺一不可.

18、对于一方雕刻过的章来讲,

钮头与章体的重心比例稳定是最基本的条件.

19、如果一方章雕刻的不好,不如不雕.

20、章的局部很好,而其它部位很差,不如整体均匀的.

21、寿山石品种繁多,弄懂有好质地的主要品种即可,其它偏门的品种多数是质地差的,可以一笑而过.

22、不管品种如何变化,最终都是对质地的把握.

23、宁可小而精,不可大而粗.

24、在原材料稀少的情况下,在动刀之前反复琢磨怎么强调都不过分.

25、

切章之前,应对这个品种的矿脉特点有所了解.

26、通透类石头质地紧密,内部情况清晰,切章风险小.

27、风险最大的是掘性类石头和芙蓉

28、掘性类石头被皮包裹,里面情况不明. 芙蓉的矿脉有很多黄色棉砂块蜿蜒其中.切章均需慎之,否则会带来深深的遗憾.

29、皮即肉的转化,

粗糙的皮里面的质地也是粗糙的.

30、掘性类石头讲究温凝润

绵绵欲化,非透.

31、掘性类石头应辨别出它的母矿是什么?如此辨别原生矿则轻松了。

32、田黄母矿有好几种,不同母矿形成的田黄在质地的坚密度方面也不同。

33、田黄的生成演变与后天的环境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很复杂,详情请见拙作

田黄是如何炼成的)

34、田黄讲的是田味,如果可以较清楚的看出母矿的味道,也就走味了。即使是田黄,价值也是大打折扣。

35、田白也是田黄的一种,虽然稀少,但价值不如田黄。

36、田黄虽然是寿山石,但已作为宝玉石的范畴,又别于寿山石。

37、搞收藏应多走市场,二者息息相关。

38、从专题切入收藏,可以节省精力,财力。

39、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和爱好品味进行专题收藏,相得益彰,又可迅速提高水平。

40、了解一个品种应了解它的地理状况和生成环境。

41、章以方为贵,摆件以饱满为佳。

42、对于摆件,创意是关键。千篇一律的题材和雷同的造型,即使刻的再好,也要打折扣。

43、一件作品的磨光不是全部磨的越亮越好。最好有明暗之间的变化。

44、石头千万不要泡在油缸里。虽然会增加通透度,但色泽会变的暗淡。

45、一块石头的色彩即使再黑,只要有内部发出柔和的光泽也是好石头。

46、一块石头的色彩再漂亮,但没有光泽,也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生命力。

47、薄意追求意境

48、牙机这种现代机器的运用,使得薄意就象用铅笔或工笔画出来的,线条清晰分明。

49、用刀手工刻出来的薄意,好象水墨画,意境深远。

50、现代薄意与以前薄意之间的差距,不在于技巧,而在与工具的错误运用。

51、辨别是不是好工最简单的一个方法是看线条是否流畅有力。

52、好工与普通雕工之间的区别在于:普通雕工没有强力训练,好工是健美运动员。体现在作品上,好作品整体结实紧凑有力,普通雕刻作品整体松散。

53、切莫等到太迟才记起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事业而在于生活,收藏的意义不在于成就,而在于乐趣。

54、收藏中最愚蠢的事:因为收藏而牺牲了健康。

55、收藏要有远见。

56、切不可人云亦云,要独立思考。

57、不管是哪个品种的石头,质地的纯净是必要的。

58、对于原生矿的石头,质地的纯净与通透度的结合基本上可以成为一方美石了。

59、丝是一种杂质。

60、纹理是一种杂质。

61、只要原生矿存在,生成的路线环境没有受到破坏,田黄就不会绝迹。

62、原来规定的三坂范围现在已经发生了变化。

63、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事物。

64、一两田黄十两金只是笼统的概念。田黄在质地上的差异价值也是不等。

65、一块石头没有凝度,就不能达到上乘境界。

66、辨别石种:质感为主,纹理为辅。

67、一个品种的质感是唯一的,一个品种的纹理在很多品种都可以见到。

68、好的一定是少的,少的不一定是好的。

69、不管你愿不愿意,物以稀为贵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70、在资源缺乏无大料的情况下,对于以前的老高山特大型之作尤其要留心。

71、左右对称的器皿摆件其实也是一方章,这种料的要求难度非常高。

72、手件不仅要好看,还要好把玩。

73、手感之美主要体现在温、润、细。

74、人有三宝:精、气、神。章有三宝:精、气、神。

75、印石三宝的芙蓉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76、芙蓉容易受包浆。年代久远的上品芙蓉有宝光,宝气。

77、芙蓉虽然只是一个品种,但拥有整座加良山。其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各个时期矿洞奥妙无穷。

78、荔枝的精华在于透、艳、冰。

79、荔枝演绎着一份传奇,还会继续传承。

80、矿脉的特点,荔枝章有大料,芙蓉章很少有大料。

81、不要迷信权威。

82、收藏如同攀登。最安全的做法是全心全意依靠自己。如果依赖别人,就有摔下万丈深渊的危险。

83、不懂的问题最好不要马上向人请教,放在心里,有一天突然通了,石力也就提高了。

84、由浅入深,由深变复杂,由复杂变深,由深转浅。如此反反复复好几次。天下学问,大抵如此。

85、懂深不懂浅,走火入魔。

86、如果向一个高手请教一个问题,不能用最简洁的语言回答,就是故弄高深。

87、大道至简。

88、时机永远存在,不要认为后面进入就失去了时机。

89、应该要有“恰逢其时”“好运当头”的自觉,充满抱负与希望的前进。

90、把握时机。

91、多藏必厚亡。

92、既要收,也要放。收即是放,放即是收。

93、收藏是一种乐趣,交易也是一种乐趣。这与钱袋是否鼓鼓无关。

94、收藏是收自己喜欢的,投资是投别人喜欢的。二者完美结合是一门艺术。

95、价格不等同于价值

96、由于收藏品的价格与最初生产成本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人的理解而不同,所以它的价格的范围波动大。

97、量力而行

98、不可因为投入的太大却破坏了生活的平衡。

99、作为收藏者需要有投资的心态,但永远不要产生投机的心理。

100、琪源洞杜陵也有质地一般的。

102、随着时间的演义和琪源洞杜陵赋予的传奇故事,现在我们所说的琪源洞杜陵是指质地一流的琪源,而质地普通的琪源洞杜陵只能当作普通杜陵看待。103、艾叶绿在古人称为一种神品,这其实不科学。很简单,色彩不能决定质地。104、作为一名收藏者,不可因为是艾叶绿就以高价收入。因为衡量石头的价值根本仍然在与质地。

105、绿田和白田虽然更稀有,但质地不见得好。很简单,如果进化的时间够长,够充分,

还会是绿色和白色的吗?所以绿田和白田的价值不会比田黄高。

106、水晶与坑头晶是有区别的。

107、坑头自古以来,量就极少,成材很难。

108、鸽眼砂鹿目不仅是一种纹理,纹理中还包含着质地。象眼睛一样晶莹。109、荔枝,坑头,太极是同一个矿脉。所以它们在质感上差不多。

110、水坑的石头再经过水的磨练,质地更优越。

一次的投机很可能毁掉一生的投资。芙蓉有三看,不太懂芙蓉的人,一到市场一问价格,肯定是一头雾水蒙蒙,咋都这般贵呀!这样一来,不要说买,吓都被吓破胆了,从此不敢再问。也有的朋友说,这些石农真黑,拿着刀胡乱砍人,其实芙蓉摊的石农喊出的价格是水分最少的摊位,经历这么多,感觉多数石农最多砍价不超过百分之五十,一般情况下,只能砍一点点(但有少部分价格水分很大)。如果说摆在摊上芙蓉开出的价格很贵,那么藏在石农包里的芙蓉则是天价了!一、看性质

性质是石头之本,有性质则立,无性质则废。很遗憾的是往往越小的芙蓉质地越好,很难在石头大小与性质优劣之间找到完美的结合,盖因接近岩的芙蓉性最好。

1、蜡质感

很多人把眼光过多地放在芙蓉的透亮度上了,本人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倾向,因为体现芙蓉好坏的标准不在透亮度上了,芙蓉的好坏的重要标准是含蜡的程度。退一步假设,最透的芙蓉也不过是结晶芙蓉,但是结晶芙蓉跟高山冻高山晶相比,真是逊色不少,拿芙蓉的透度与高山相比,简直是以已之短比彼之长,最终是自取其辱。芙蓉的含蜡多少是通过凝度来表现地,体现芙蓉的凝要反复在手中磨擦,好的芙蓉有滑腻之感,差的芙蓉较涩。

2、硬度

这个如果是雕刻之人,芙蓉的硬度能够一眼辨之,不会雕刻之人,只要经常接触芙蓉也很容易识别。芙蓉的质地往往取决于组成其成分的大小、分子与分子之间的疏密,分子越小、分子间越密的芙蓉越硬质地也越佳。我们没有现代的仪器去分别分子的大小与距离,只好在其硬度上下功夫了,硬度的判别可以与颜色与蜡感相结合进行。

二、看形状

有人说,芙蓉出一个章比荔枝更难,想想荔枝现在是什么价位,就能明白芙蓉章

价位高的原因了,芙蓉章高价位也带动了形状饱满的芙蓉原石的价格。这几年饱满的芙蓉价位一直攀升,很遗憾的却是饱满芙蓉的稀少,千粒芙蓉难觅一粒饱满芙蓉,而饱满芙蓉中也很少是适合切章切墩的。芙蓉这个石种越接近岩质地越佳,往往看上的好芙蓉却是千疮百孔,别说锯章,就连圆雕都很困难,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到海底世界草珊瑚中去玩了。话说反过来,往往能锯章的饱满芙蓉,多数却是碱性的,边锯边裂,一个章到处是裂,只好去找薄意师傅了。有性质佳的芙蓉大章吗,应该是有吧,他们要么收藏在名店的橱柜里,要么是摆在亿万富翁的书架上,要么是格在高官的保险箱里。经济不十分好的石友,如果要体味性质佳的芙蓉章,应该多把目光放在小章上,实在对小章反感,只好放宽要求去找些石质稀松的芙蓉过瘾了。

三、看颜色

这点也可以是观察性质的补充,芙蓉性质的好坏能通过颜色体现出来,因为颜色光鲜靓丽也需要好的载体保持,美人再好无好的载体也会香消玉殒。就如匹夫无罪,怀玉其罪,漂亮的女人也需要强大的实力去保持的,性质不好的芙蓉就保持不了芙蓉的颜色。好的芙蓉像一朵盛开的花,鲜艳夺目;差的芙蓉则像颓废的花,萎靡不振。性质好的芙蓉颜色不容易被痒化,也不容易被油养黄;差的芙蓉易被痒化养黄,不久就已是松松散散的样子。好的芙蓉刚登台就已是纷呈异彩,难得是与人气结合越加光艳夺目;差的芙蓉刚出道是黄花闺女,混不久已是昨日黄花。普遍的观点认为纯色的芙蓉是最难得的,其中犹以纯蜡烛红最为名贵,纯蛋黄次之,还有诸如纯将军白与纯结晶青黄也是稀罕的颜色。杂色的芙蓉不是说它的价值低于纯色的,有时能锯出巧色章的芙蓉价格还在纯色之上。杂色芙蓉能能锯章最好,不能锯章的,其做摆件的价值还优于纯色芙蓉。

石山无底欲海无边3

由於寿山石的开采有相当长的历史,有一些石种已绝产无法再一睹真面目,如艾叶绿;有一些石种则已绝产而又陆续复产,如无佛头坑;有一些石种则已绝产但尚流传於市,如将军洞芙蓉、琪源洞杜陵、荔枝冻;有一些则产量极为稀少,即使玩石数十年也无法拥有一方,如鸭雄绿;有一些则因绝产或产量太少,致无法判别徒惹争议,如高山的世元洞、大健洞、油白洞、和尚洞、小高山;杜陵坑的芦荫、蛇匏、尼姑楼;月尾的回龙岗;金狮峰的鬼洞、野竹桁;柳坪的黄洞岗;虎岗的栲栳山、狮头石;老岭的豆叶青、圭背石;猴柴南的白九茶;旗山的鸡母孵、马头岗、水洞湾、大洞黄等,均徒有名称而不曾见石。

矿洞是基本封闭,就剩坑头一个有开采许可证,杜林改旅游开发,,善伯基本是成空,里面早几年就可以开迪吧,大山和老岭在开采叶蜡石,旗降倒是出了不少,但是都是“老鼠工”耙渣,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石头大部分是藏石。

旗降不多卖,花坑还没绝。二号小石有,成章却不易。

田黄偶可见,琪源确难求。矿洞皆停采,有钱石不绝。

花坑我是深知了,因为开洞是顺着矿脉斜纵向开采而非一般的横向开采,开采得极深下去,矿脉已近枯竭,矿线越来越窄小,后面开采的品质也极其不佳量少,加上政府干预,在一定量的开采后政府出面直接炸毁,洞外的各个石农收了不少麻袋,本以为稍后会有人去做老鼠工,结果在龙王台风后几次经过塌陷外加雨季的崩塌,大约掩埋了大几百方的土石下去,开采成本巨大,如果要承包且大型机

械开采,需从山腰或者山脚横向开洞,那一年的开采期满还不知道能不能碰到石头的矿脉,所以先期投入要做好先亏百来万颗粒无收的准备,而仅仅靠老鼠工再开到原来的矿脉处,据说需要一个工开70-80年,而且非常难攀登,老鼠工是不会去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的,本人一个朋友曾经约了几个人一起进去洞里,攀爬极难,结果连拇指大的花坑片片都没有捡到,别说耙渣,现在市面是之所以有花坑,应该就是2-3个石农之前的大量库存,按目前出石头速度,估计5-10年绝对枯竭,所以只是建议见到结晶好点的花坑不贵的,就留点,好歹有些品种,立贴为证,5-10年花坑必定不是今天这样了。

只是知道松柏岭和接近二号矿的地方前一阶段还在开采,较为有序,但是石头出来的有两个方面的遗憾,一方面市面流通量不大,另外市面流通的松柏岭很多易裂二号矿粘岩严重石质不是很让人满意,第二,稍有大点材料质佳的价极高,因为不是了解太多,不敢乱说了,请原谅。

另外一个就是汶洋,山陡路险,据我的同事说,要上山进洞几乎是前面的那个人的脚就在下面那个人的头上,还要背石头,甚是困难,近来也根本没有听说有量产,估计就是以前的一小些石农库存,还有就是不要命的老鼠工了,石头易裂,石头品质不错。

芙蓉、峨眉的矿洞情况以前的石友都已经说过了,因为地层原因,不是特别稳定,屡次发生洞被开虚,结果就有开采过程中间被石头压死的,还没有处理完又有进洞的老鼠工被压死,另外本人一个家住山秀园的学生的家长和几个人进洞,结果应该是腐蚀质原因还是一氧化碳原因,缺氧,当场死了一个昏迷若干,这些事故严重震动了区领导,在安全生产摆在第一的情况下,芙蓉峨眉洞全面被炸塌,谁进洞谁坐牢。

所以造成从去年下半年至今芙蓉石头价格一直在狂奔,石头却越来越小,质地越来越差,原因很简单,都是在吃以前老底子的库存,石农也不是傻瓜,谁都知道好东西留着不愁卖。

按照个人估计,芙蓉是有一定的矿,就是不知道能够开采多久,后面的质地如何,还有就是什么时候能够有机会再开采了。

杜陵的前面石友已经说了,早就承包给人家开发旅游了,进洞参观还要交钱,鹿目本来就一个连迷你型山沟沟都不算的一个小疙瘩地方,挖了多少年都不知道了,再能够出石头来,质地好的可能都当作田黄了,或者再有的话估计就挂坠比较适合了,哪有什么东西,还有拳头大的好鹿目--那不是一般的吓人了。

无头佛一定得提一下,,确实是绝了,其实和石农交流过程中明摆可以知道,没有多少石头,毕竟是掘性的,而且连石农自己都不知道到底是不是无头佛,反正挖出来的,黄色的都是无头佛,有的其实根本就是掘性大山,甚至连掘性大山都不算,硬邦邦的,根本不能雕刻,倒是有商家会安慰人,说:反正不贵,当作品种石头,不是多好的石种,我倒

在这里特别提醒几句,哪怕是特殊品种那种都是砂或者硬差无比的还是算了吧,好的无头佛,人家叫无头佛田,各位石友还是眼睛擦亮,不要奔那个名字去。不要认为说石头都绝种了,赶紧大收花坑大收善伯大收什么什么石种,一定要注意,没有好的,宁可不要,这个原则一定要把握,

鉴别好坏房地产有句名言:地段地段地段对于寿山石收藏同样也可以这么说:质地质地

质地

请记住邓散木先生的一句名言:凡是石头,皆以老坑为佳。同理可推,新品种往往就是一刚出来时为佳。而从实践中观察也是如此:在山体的最外层,会有大料,越往里面,料越小,越少。在山体的最外层,受自然界润泽的条件也最好,所以质地也最好。

石农肯不肯卖好的石头给你总结几个我的经验:

1、关系。(你别指望你可以在第一次上山就可以找石农给你好的石头,多去几次混个脸熟也好,前提是你每次上山都多多少少要从石农手头买点东西回来,免得你去的再多,不买什么东西,时间久了他们也不会搭理你的)这点要求我们手头的钱要厚,才有信心与他们做朋友。

2、人缘。(当你认识了部分石农,而且经常光顾他们,其他的石农看到了绝对

眼红『这世界还是钱最伟大』,他们一定不会放过这个发财的机会,我们是“钱主”嘛~~纷纷会把自己手头的好石头拿出来给你看『这里注意一下,你必须会看石头,不然被他们当“白猪”宰了还不知道』当他们发现你会看石头的话,一部分混水摸鱼的石农就会自动消失。)

3、用你手头能够支配的钱来为你的石头梦开路,就是王道!!!石农的友谊关

系是建立在你跟他发生过关系的基础上(别想歪了,当然是金钱关系啦)先钱后朋友~~以后上山被他们请客吃饭是常有的事,当年甚至出现过3个石农同时要争着请我和几个朋友去他们家吃饭的现象,以后叫石农送为你好石头下山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啦,这样也图个方便,

当掌握了一些判断石头质地好坏的技巧时,最好在挑选的时候,尽量避免先去留心品种,因为品种会使人无形中也产生一定的品牌消费的取向。

芙蓉泡水,无裂出裂,有裂两瓣

关于寿山石的常识起码有这么几点:一、寿山石有价值是因为它是一种宝石;二、市场上的寿山石只有一小部分是宝石,而大部分仍是顽石;三、宝石与顽石的主要区别是通灵、纯净、细腻。

谈论玩石头的好处,...男人说的好处一大堆没记住,,问到女人说的好处我记住了,女人说,我让他玩石头,总比男人在外头玩女人乱来好多了,非常经典的好处.. 在正常的情况下,我们是爱女人,玩石头...如果二者关系倒置的话,你的生活就

出现危机了

关于新性,老性,结晶性,碱性芙蓉的对比和介绍:

真正的老性芙蓉指的是93年前大出的一批芙蓉,质地稳重,基本无透明度,色

彩靓丽而正,材大完整。后期就只有边角的一两块出产,没有产量了,质地色彩基本不如93的芙蓉了,此种芙蓉在芙蓉中腊度最高,透明度最低。其在那个时

代是高级石种,荔枝等的价钱和其相比还稍有不如

油性芙蓉,为老性芙蓉中异类,透明度比老性芙蓉稍高,显得比较油腻,故名。多粘岩,其岩有明显颗粒装突起,其岩颗粒比老性芙蓉岩颗粒大。岩类似粒粒珍珠组成。

在老性芙蓉其中,有及其稀罕的有一些芙蓉晶出现,比拟极少,透明度类似高山冻石,半透明,芙蓉晶基本色彩比较单调,只有一种颜色,并粘砂生成。由于没有产量,所以没有价钱的行情

1993年后直到2000年左右,基本出的都是新性芙蓉和碱性芙蓉

其中偶有竹叶青色,蓝色等等的芙蓉出现,为老性,没有产量,亦不谈行情

大部分为发青的白或发黄的白,有红巧,黄巧,为新性,透明度比老性高,多粘岩,微透明,由于产量较大,价格并不很高,比起当时的荔枝价值就要低很多其中有一些为碱性芙蓉,特征为,多和新性芙蓉共生,色彩灰白发青,易裂,此碱性芙蓉毫无腊质感,质地及其干燥,其中不透明的灰白处(一般带粉色颗粒)油养一天后立即变干,吃油。却不能使质地变好。属于芙蓉中最低档者。(必须说明,老性芙蓉中有外观和其一致者,就是旧说法的半山石,虽然外观一致,但半山腊质度和老性芙蓉一样,腊质度高,用手一擦,表面即显得油呼呼的包浆,这是所有老性芙蓉的特征,即使是新性芙蓉也能这样,碱性芙蓉用手擦还是干燥的,所以不被人喜欢)

2000年左右两年中,开采出一批极品芙蓉,即结晶性芙蓉,色彩艳丽而正,比老性芙蓉透明度稍高,透明度和新性芙蓉差不多,为微透明。必定粘岩,造型奇特,由于必定粘岩无大材,锯章极其困难。当时由于新性芙蓉的价格影响到他的价值,所以开始时价格并不很高,后来由于其的确是一流质地,在目前价值亦是极高了,为高档石种。采两年左右立绝,所以现在能得到色彩艳丽的结晶性芙蓉已经很难,很多人称其为芙蓉晶其实是误解,他的透明度比起真正芙蓉晶还差的远,结晶性芙蓉是介于老性芙蓉和新性芙蓉之间的过渡阶段,所以有两者特点,有时会比较像老性芙蓉,有时会像新性芙蓉。其价值不输老性芙蓉。

在这期间有一类型是夹线芙蓉,矿脉为线形分布,石材都扁型,色彩分明,侧面有时有流水纹,质地好者为老性,质地差者为碱性。多薄,此种芙蓉如果比较厚,中间质地多粗糙,而靠近围岩的两面质地一般都比较好,所以材大者皆不佳。好坏相差很大,整体完美的为上品。上品为高级石种价值和结晶性芙蓉等同。斑然不纯者为普品,价值不高。

而在最近出的芙蓉多为青黄色,故名青黄,其中质地纯净色彩可人亦是诱人的,价值较结晶性芙蓉低一些。

高山系以外之石种,如旗降、老岭、大山、墩洋、松柏岭、文洋、芙蓉、善伯、月尾...等。通常不太透明,而质色如果冻者,尤贵。

假田黄包括塑料仿黄,染色寿山石等。

“无皮不成田”

“无纹不成田”这是鉴别田黄的格言。皮指石皮,田黄的皮有些是黑色的,称为“乌鸦皮”,有些田黄的石皮粗劣,石质不会很好。纹指萝卜纹,举凡田黄皆有“萝卜纹”,反过来,有“萝卜纹”的却不一定是田黄。

塑料仿田黄,色均匀,内外一致,无萝卜纹、红格纹或红筋。天然田黄有萝卜纹、红格纹或红筋,用热针探测,塑料仿田黄软化,贴于面部,塑料仿田黄有温热之感。

染色寿山石,假色浮于表面,不自然,裂隙间见色团。用棉球蘸丙酮擦拭,棉球着色。用小刀刮削石粉呈黄色,而天然田黄用小刀划削,石粉呈白色。

质量要求与技术标准

鉴定田黄的技术标准如下:

光泽:抛光面蜡状光泽,个别可呈玻璃光泽

光性特征:**体

摩氏硬度:2—3

韧度:高,适于雕刻

断口:贝壳状,较光滑

折射率:1.56(点测法)

放大检查:萝卜纹

用火煨乌再雕刻的假造乌鸦皮,一样黑,一样薄,真正的乌鸦皮浓淡不一,厚薄不一。

田黄明、清者已难得,居然还有唐代的田黄,无稽、荒唐!

假田的制作过程笔者不是专家,但不外是将石头先琢磨成卵形,再以藤黄水或工业用深黄色染剂长时间煮染,让染料深入石肌,煮染完后再以浅土色染剂短时间煮染一次,或以漂白剂擦磨石头外表,以做出土色或白色假石皮。假石皮制造出来后,再请不入流的雕师依石形雕刻,挖除浅色石表露出深色石肌,保留部分浅色石皮,以假冒田石。

乌鸦皮假田,则是将煮染后的石头以稻壳烘烤将石表煨黑,再请不入流的雕师依石形雕刻,挖除黑色石表,露出黄色石肌,保留部分黑色石皮,以假冒乌鸦皮田石。

田黄本来就非常稀少,加上藏家一般的心理:不以重宝示人。

开始玩石都有个过程,原来喜欢得不得了的,现在都不喜欢了,眼界高了,喜新厌旧。认识的过程就是提高的过程

巴林石以种类繁多、色彩丰富而著称,巴林石与其它印石对比而产生的,巴林石涵盖了其它印石大部分的种类和色彩,甚至在石质上也囊括其它印石的特点。种类和色彩多看看、多走走,就一目了然了;石质的问题就要理论结合实际,经验的积累总结出来,人的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各有不同,所以在对同一印石的理解上有一定差异,多交流、求同存异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巴林石在石质上脆、中性、棉、棉沙、粗石均有出产,其它印石与巴林石相似之处甚多,加之市场的相互流通,更增加了辨别的难度。了解和掌握巴林石的辨别和判断,单一地对任何石种的学习和了解都有一定难度。

巴林石冻石类与其它印石的对比巴林石的鸡血石大部分与昌化鸡血石还是可以区别的,部分昌化鸡血石与巴林石的藕粉地、灰地鸡血石相似,与巴林石相似的石种当中,昌化石是比较其它石种多一些.单从纹理和色彩上看,有很多昌化冻石类与巴林石很难区分,不仔细观察不好辨别,容易混淆.石质上看昌化石多是颗粒状结晶,刀感稍涩一些,与明矾石的效果差不多,这种情况巴林石也是很多的,部分棉料就是此种感觉.所以在巴林石的辨别上要对昌化石多加了解和注意,这两个石种共性较多.

巴林石与昌化石的独立对照,是"通透的质感"不是"通透感",昌化的通透照巴林石的通透缺少一些质感.

昌化石冻感上较比巴林石浑浊(整体上讲,但不是绝对的),巴林石的通透度要略强于昌化石,还有昌化石多膏状物;巴林石也有一品种“花生糕”应于昌化石很相似,但巴林石的冻地部分较比昌化石清澈。

1、从矿物学质地上来说,二者都属于高岭矿,而巴林石里含有较多的伊犁矿(透明度较高的云母矿石)成分,所以巴林石总体上要比昌化石显得通透些,昌化石的表面光泽度(玻璃光)要胜于巴林石;其次也体现在昌化石要比巴林石性绵(运刀时有阻涩的感觉),用刀刻石,昌化石石屑更易粘刀,成卷曲状。

2、从石质纹理上判断,巴林石主要的纹理是网状纹、斜丝纹,色较散淡,没有

昌化的浓厚,深沉;还有些是巴林石特有的纹理,如:巴林水草冻、鱼子冻等等,这些纹理特征在其他石种里是没有的,假如你平时多注意,一眼就能看出它就是巴林石。

3、巴林鸡血是由二氧化铁组成的鸡血色,鸡血易散。昌化鸡血是由带汞(水银)、辰砂(是宝石主要组成成分)组成的鸡血,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昌化鸡血成块状,浓厚,表面有汞斑(也是鉴定真假鸡血的依据),巴林石鸡血没有此特征。

巴林石是炒的比较成功的的案例,控采控售遏制了巴林石的泛滥,好的巴林石就应该是高价的,但是近几年也确实高得太离谱了,福州人的介入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就像猪肉一样,便宜的时候天天都能有肉吃,突然涨到很高了吃肉的人相对就少了,店家不卖肉也是无法生存的,降价是自然的。虽然和石头的需求不尽相同,但是有可比性。商家囤积是为赚更多的钱,一旦市场疲软再有实力的商家也受不了。窥市出仓以求自保,和股票不同的是,石头被套牢解套很困难。毕竟高端的石头只是属于大玩家和有钱人的玩物,有一定市场,但不是普遍有需求。

六德

腻——脂觉

感腻当觉石之脂。腻这个字给人的第一联想就是油腻,继而还能联想到沾黏,由此可见,腻与油脂是肯定分不开的。那么石头上怎么会有油脂呢,难道就是要经常往石头上涂抹保养油么?绝对不是如此。石头的脂觉并非来自石头身上的油,而是石头本身具有和油脂类似的质感,也可以说是石头一种特殊的类似于油脂的质感带给人的错觉。很多人把腻与润理解得有些混淆,认为润才是要通过脂觉去体现的,也就是油润度,这说明他们对脂觉已经有所体会,只不过安错了地方,油润度就是脂油感,当属腻。从字面上把腻带给人的感受描述一下,就是无形无色的、轻敷在表面的,仿佛一层涂蜡或是粘上了一层油气,轻触有一定黏手感,稍微用力则有润滑感、助推感。

对脂觉的理解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与油有关系的物品去体会,制作家具需要刷上油漆,在刷漆前与刷漆后,家具表面的质感是截然不同的,刷漆后的家具表面无疑具有了脂油感;很多老年人使用的痒痒挠儿,也叫老头乐、不求人儿,经过长期使用的,长期被皮肤分泌的油脂沁润,形成质地的变化,这种长期使用的旧品与未经使用的新品在脂油感上会形成鲜明的对比;一张厚实的高级铜版纸,上面如果滴上几滴油,开始不会显现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沁入,滴油部分会变得颜色加深,呈半透明状,相较周围未滴油的部分,腻度明显增加。这些都能看出,腻给人的感觉,类似于物体表面在脂油的沁润、渗透作用下形成的质感。

再结合一个石头收藏过程中的小常识加以说明,有经验的玩石者都知道,石头上抹油可以防裂,但是油量过多,时间过长,容易造成石头质地的变化以致疏松。比如一块白高山,如果长期被厚重的脂油包裹,时间长了,其表面会变得透明,产生一层结晶体,形成类似鱼脑冻那样的效果,这样的效果看似美观,其实却破坏了石头本身的质地。毕竟这不是真的结晶,而是油脂本身的酸性对石头表层长期腐蚀的结果,石头本身的碱性成分被中和掉,失去了水分。这块白高山一旦脱油,必定失去了原有的光泽、密度和结实,变得粗燥、酥脆、松软。但是这种经过长期油沁的效果其实就是脂油感、就是腻,只不过这样得来的腻,其代价是永远失去了细、润、凝、结。而真正的结晶白高山或者高山鱼脑冻,他们所具有的

同样的脂油感,才是实实在在的腻。

对比汶洋与芙蓉,二者都是目前盛行的品种,质地以细、润为最大特点,有时候很容易将二者搞混,在汶洋刚刚问世的时候,大批石商用汶洋冒充芙蓉出售,可见二者质地的接近程度。那么二者有没有区别呢,肯定有,腻就是一个较大的区别。汶洋从质地上看并不缺少水头儿,但是却偏燥,经常会出现斑、格、裂等现象,就像人的皮肤一样,一旦过多接触水,脱水后皮肤易开裂,而最有效的预防手段就是多用些护肤油来补充体表的脂油含量。汶洋的水头很足,但是脂油缺少,也可由此推断其成分中含碱量较高,一旦遇到干燥的环境,会因为不适应而产生变化,破坏原有质地,这就是汶洋性燥不稳,易开裂的主要原因。而芙蓉的石性虽也有新老之分,但较之汶洋,其性格却收敛了许多。因为芙蓉不但水头足,而且脂油感也同样丰富,过去的将军洞会让人联想到羊脂玉,而今的质地较纯净的芙蓉,也能给人一种强烈的打蜡的感觉,拿捏在手中会觉得粘腻润滑,令人爱不释手。这就不难看出,芙蓉的腻要明显高于汶洋,而其石性的相对稳定主要也得益于此。

再来体会老坑善伯与新坑善伯,善伯以肉著称,有肉岂能没油,可见善伯的腻绝非等闲。特别是老坑善伯,握在手里软绵绵、肉乎乎的,手指用力按,找不到受力点,用力搓,似乎能带动表皮,仿佛使劲一捏都能捏出油来,其常见的色泽以及那似透非透的质地,会让人感觉就像一块蜡,或者像一块黄油之类的东西。新坑善伯虽然还保留了一部分肉的特征,但是从程度上要比老坑逊色许多,如果老坑比喻成一块蜡、一块油,新坑只能算一层蜡、一抹油了。

感腻之魁首,当属善伯,若能得一老坑善伯手件,把玩者肯定会将它搓出油来。温——光觉

感温当觉石之光。先说说光带给人的感觉,黑暗给人的感觉是阴冷、强硬、森严,而光明带给人的是温暖、亲和、舒畅,故有了光自然能体会到温。这里的光不是一般的光明、光亮,而是所谓的宝光。宝光一词最早出现于对古玉的鉴赏中,借此来描述古玉那特有的温和、内敛、纯洁、脱俗,后被借鉴使用于各类珠宝,又逐渐被古玩行应用到铜器、木器、瓷器等领域,是否具有宝光也成为衡量此类收藏品价值的一个重要因素。还有一种理解,将宝光与包浆联系起来。包浆是指物品经过长期存放、把玩,其表面与人体的汗液、油脂以及空气发生了类似氧化、酸蚀的轻微化学反应,并经过人为的摩挲、揉搓,长期积淀形成了一层与物品本身不同质地的,无形无色的保护层。有了这层包浆,等于无形中对收藏品进行了再加工,使其表面更加柔顺、细滑,带来一种与普通打磨、抛光工艺完全不同的感觉,使物品本身的色彩被折射,光线的照明被柔化,反光强度被减弱,这一系列的变化就形成了宝光的效果。与宝光相反的效果俗称为贼光,指通过人为加工产生的一种强烈的镜面反光效果,任何质地坚实、细密的物品,经过细致的抛光工艺,都可以打磨出镜面效果,这两种光效带给人们的是截然不同的感觉。

并非所有的石头都能有宝光,而具有宝光的石头肯定不是一般的石头。具有宝光的石头会让人感觉到石头内部仿佛隐藏着光源,似乎就在眼前闪现,但怎么找也找不到。人们感觉到的石头的色彩与光泽仿佛是从石头内部映射出来的一样,并非通过光线照射、反射形成的感觉,在强光照耀下感觉不刺眼,似乎再强的光线在宝光面前也会黯然失色,在弱光环境中感觉不昏暗,因为其本身就是发光体,这样的感觉用“温”来形容简直是再恰当不过。

对比老性与新性,老性的石头即便是新加工的,也会让人觉得颜色柔和、味道含蓄、光泽内敛,可谓秀内慧中,刚开始不会觉得十分打眼,但是越看越舒服,越

看越爱看,仿佛其内在美层出不穷,怎么看也看不完,甚至任何时候看上一眼都能够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从而令你爱不释手;而新性的石头,尽管质地优秀、加工精良,到处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吸引你目不转睛直到头晕目眩,但等你仔细赏玩一段时间后,会越来越熟悉,越来越觉得平淡,逐渐产生疏远感,时间久了还会因为审美疲劳而舍弃,这就是老性温和而新性冷峻造成的差异。

再对比个关于包浆的例子,古旧家具包浆厚重,仿古家具没有包浆,两者可能在选材与造型上难分伯仲,但给人的感觉却有天壤之别。古旧家具深邃、沉稳,隐射出一种慈祥,仿古家具粗壮、浮躁,散发着一些傲慢,一上眼就能有个远近亲疏。再结合切身体会,一把古旧太师椅,坐在上面打八圈麻将不觉得累,而仿古餐桌椅,仅吃了顿饭就觉得屁股生疼,这样的体会是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

温的石头有一种奇异的亲和力或吸引力,遇强则强、遇弱则弱,但总是比你的克制力稍强一点,即便你下定决心不再关心石头,可一旦你遇到一块真正温的石头,保证让你一上眼就禁不住去接近、触摸、把玩,最终想出各种理由,将其据为己有。哪怕是没经过加工的毛料,只要它具备了温的特性,一样会非常吸引人。这也就是最开始提到的,温可以作为界定一块石头究竟是石还是宝的标准,一块石头各方面都很突出,唯独不够温,那它只能算是一块美石、奇石,而一旦具备了温的石头,就会一跃成为一件可圈可点的宝物。对于一件宝物,谁有理由不去动心呢?

还可以这样理解,腻可以联想成一种固态的感受,这种固态同样也可分成水性与油性两种类型。水性的腻并不突出,就好像一滩湿泥,虽然很稀但是依然算固态,而且缺乏附着力;而油性的腻就像一滩油泥,甚至是一块近似凝固的油,虽然也很软,但是却有一定的附着力,这就让腻的感觉得到了突出。

而润则要联想成一种液态的感受,同样分为水性与油性两类,这个道理就比较简单了,一滩油与一滩水,必须在高度纯净的前提下,才能达到形态上的接近,其手感是无论如何也无法统一的,石头要想达到那么高的纯净度是根本不可能的,何况还要结合手感的理解,故此,水性的润永远会优于油性的润。

腻可以理解成一种凝固后的,故此有一种聚集性,由外而内的;而润可以理解成融化后的,故此有一种发散性,由内而外的。

再举个例子,一般形容少女之美,过去常用到“水灵”一词,为啥不用油性的含义去形容呢,对比一下靠润肤油达到的皮质,与纯天然达到的皮质,在相同程度下,哪种更有魅力?

说起润,人们不由自主地依然会先想到芙蓉,芙蓉的确很润,但是它的润很大程度得益于其他方面的均衡实力,腻和凝都帮助它提升了不少润度,何况其润远不如其温那么突出;另外,芙蓉品种的质地落差较大,碱性、新性都会在水头儿上大打折扣,故此,芙蓉并不能算润的代表。另一个容易想到的品种就是水洞,水洞虽属高山系,但由于其洞内长期有水,故造就了那独特的质地和超乎想象的肌理,而且即便是比较普通,含杂质较多的水洞,唯一不会失去的特征就是水头儿足。风吹日晒、尘封土埋的漫长岁月,使之继承了高山石应有的全部特征,结合那出类拔萃的水润感,使其从众多高山品种中脱颖而出、独占鳌头。还有一个润的品种不得不提,就是坑头,毕竟坑头是水坑的矿脉延伸,有了这点贵族血统自然超凡脱俗,不过目前坑头出产石种较杂,水润度参差不齐,若单说坑头晶这类的上品,可能会超过水洞的水润度,但是其它品种则很难达到水洞般的质地,故此,已经远离了水源的坑头确实比水洞要稍逊一筹。此时便有了结论。

感润之魁首,当属水洞。

六德之凝

凝——触觉

感凝当觉石之触。触一方面是要去触摸,另一方面,在欣赏的时候,要用一种类似触碰的眼光和角度去观察。凝的石头看上去会让人感觉目光不稳,当目光接触到石头的时候,或者被其水润的外表反射,或者被其油腻的内在吸收,仿佛目光只能在瞬间接触到石头的某个部位,继而马上就会被动移开,根本无法稳定下来,促使你只能用一种不断移动的目光,从整体去欣赏它。凝的石头还会带给人非常突出的沉稳、宁静和傲然之气,仿佛具备了这种特征的石头,天生就具有不凡的素质,它可以用它那不变的铮铮傲骨,泰然应对这变化莫测的大千世界。凝的石头大多可谓冰肌玉骨,带给人聚湿成露,触水成霜的感觉。而这与冷硬感又截然不同,温软的石头一样可以具备凝。举两种自然物质来帮助理解,冰与蜡。清水凝则成冰,触之冷硬;蜡油凝则成蜡,触之温软。特别是从二者凝的过程中去体会,清水散淡,凝时先凝边缘,只要形成了一块冰芯,外部周围就会聚集,积少成多;蜡油较稠,凝时先凝表,内部尚为热油,外部不变。此时去触碰二者,冰表水落而冰芯不变;蜡表塌陷而内油不散。待其整体凝固后再去体会,冰表触水即成霜,霜多则合之为冰;蜡表聚湿则成露,露多即自然滴落。这就说明不论是冷硬还是温软的东西,都能够产生凝,只不过凝的感觉不一样罢了。冰之凝可以理解为水头足、润度高的石头的凝,这种凝会伴随着吸附感、冷凝感,手指一触,周围立刻生成一团雾气,时间长了还会形成水滴,比用手去触摸玻璃或其他光滑物体表面产生的效果要强很多,手指仿佛被轻轻地吸在石表,不易滑动,一旦离开石表,刚才的雾气会立刻消散,重新恢复原有光泽,甚至连指纹都不易留下。蜡之凝则可以理解为脂油足、腻度高的石头的凝,这种凝伴随的是黏滑感、排它感,仿佛在你的触碰下产生了一股微弱的反弹力和推动力,促使你移动,甚至像捏着块肉乎乎的东西,虽然很合贴,可怎么捏也捏不牢,稍一使劲就会偏移,而且凡是凝的石头,表面仿佛不容纳任何其它的物质,或排斥或吸收,决无染尘纳污,尘一吹即散,污一拭即除,因为其只能与石表相接触,却无法黏合。这也和开始提到的目光的感觉相吻合,凝可以把你的目光吸收,也可以把你的目光拨开,总之你的目光落在凝上,似乎只有老老实实地去做一个到访的客人,听凭主人的安排了。可见,凝本身有着很强的向心力和主人翁感,足以征服每一双眼睛!综上所述,这一润一腻、一溢一沁、一吸一滑所对应的凝,都让你感觉到石头本身的性格、素质和一股独特的吸引力。

凝这种触碰的感觉在结合把玩各种石头的手感时会理解得更深,对比二号矿与善伯,这两种石头经常被人搞混,因为其硬度、特征都很接近,但是如果从凝上去考量,就能够比较准确的加以区分。二号矿的硬度、通灵度、润度稍强于善伯,善伯在腻与温上略优于二号矿,不过这些差异都十分微弱,最明显的区别就是二号矿呈现的凝是一种冰凝状,而善伯的凝则明显偏向于蜡凝感,这就源于二者在润与腻上的区别,结合前面介绍的两者的不同感受,再去上手触摸体会两者的差别,就会得出较明确的判断。

再对比一下相同类型凝感状态的品种,二号矿与鸡母窝,二者触起来都是冰凝感之凝,而且颜色都很丰富、鲜艳,通灵度也接近,只是二号矿触感稍松软,鸡母窝偏密硬,而冰肯定是越凝越硬、越坚实,故鸡母窝之凝优于二号矿。再说善伯与旗降,此二者在腻上都很突出,富有脂油感,故触感均为蜡凝之凝,善伯佳者触之若棉肉,似乎能陷下去,旗降佳者触之似塑胶,仿佛有股艮劲儿,反观油蜡类之凝,未全凝时绵软之极,越凝越有弹性,凝透了会具有一定的韧性,故旗降之凝优于善伯。

那么冰凝感与蜡凝感,哪一个更凝呢,从凝这个字的含义考虑,气体凝则成液体,液体凝则成固体,凝往往用来形容由散到聚、由弱到强、由软到硬的过程,由此可以得出越聚集、越细密、越强硬的东西,凝度越高。而冰与蜡之间的比较,自然是冰硬、蜡软,蜡凝感的石头即使凝到极致,似乎也没有冰凝感的石头凝的那么瓷实,故冰凝感的石头要比蜡凝感的石头更凝一筹。对比一下旗降与都灵,这

两个品种都是山坑的代表,玩石者梦寐之物,其质地各具特色,用二者都常有的纯黄色质地来比较,旗降之黄淡者为黄油色,浓者近似调和后的芝麻酱,都给人以粘腻之感,都灵之黄淡者像菠萝冰,浓者接近琥珀色,给人以坚硬、饱满、通灵的感觉,可以说旗降为蜡凝之代表,都灵为冰凝之领袖,结合两者的触觉,不难觉出都灵在凝上确实要胜于旗降,无愧于“山坑之王”的美誉。

感凝之魁首,当属都灵。

6六德之结

结——肌觉

感结当觉石之肌。结就是结实、紧密、不松散,人的结实程度要靠骨骼、肌肉去体现,石头也一样,肌也就是石头的骨肉,是石头得以存在的实体。结的石头要饱实、厚重、密结、紧凑,给人以坚实的肌肉感,松、脆、酥的石头是绝对谈不上结的。那么结的石头是否就应该是硬呢,不是,石头不分软硬,只要其“肌肉发达”都可以达到“结”。举几个直观的例子,铁与钢,铁虽然坚硬程度不比钢差,但是没有钢那么结;桑树与白蜡树,桑树就显得脆,而白蜡树更有韧性更结;玻璃与水晶,二者硬度相若,但是玻璃要比水晶酥,故水晶更结;橡胶与塑料,可能橡胶还不如塑料的硬度高,但是比塑料要结;黏土与黑土,黏土要比黑土结。说到这不难看出,相同硬度的东西,谁的质地更细密,或谁能具备些黏性、韧性,谁就会更结,反之,质地都很细,都具有一定的粘性、韧性的东西,肯定是越硬越结。结的东西肯定是不易破碎、松散、化开、变形的东西,不论它软如绵,硬如玉,只要他质地紧密、结构均匀,都能达到很结。再结合前面的凝去理解结,如果把凝理解成一种本质的、与生俱来的特点,那么结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化腐朽为神奇的。凝就好比黄金,其自身独特的元素构成了它的富贵,而结好比钻石,将平凡的碳元素通过不平凡的排列组合,赢得了举世无双的地位。凝通过那天生的丽质可以瞬间把外界征服,而结则借助成长的坎坷慢慢的蚕食着身边的一切。如果把二者拟人化,凝就是像关羽那样的虎将,结就是从不言败的川军。结是一种由整体带来的团结、统一、坚韧不拔的感觉。

有了这层认识,再去参照石头进行观察。对比一下高山晶与大山晶,高山晶为众人所热衷,其洁净、素雅的外表颇有些君子之风,质优者更带给人纯洁、通灵、清新脱俗的感觉,在它身上到处散发着神秘、安闲、圣洁、清高,这种气质足以打动每一位玩石者。而大山晶却远非如此,由于大山石质地较为粗糙,又不松散,而且十分坚硬,结晶体并不常见,一旦形成结晶,质地就比普通大山细腻了很多,也更润泽,其他品种的结晶体往往比普通的更硬,而大山却正相反,因为普通大山就已经很硬了,当其结晶后,腻与润达到一定程度,韧性和黏性明显增强,故感觉软了不少,肌肉感十足。可以准确的说,普通大山的感觉是坚硬,而大山晶则是绝对的坚韧、结实。因此,高山晶在细、润,尤其是凝上更优于大山晶,而大山晶的腻、结要明显强过高山晶。个人感觉高山晶更适合观赏,而大山晶更适合把玩,那独特的肌骨会带给你无尽的感触。

再来对比不同质地的相同石种,汶洋与汶洋晶,前面已经提过,汶洋品种以细润著称,而石性不稳、质地较脆是其最大的弱点,对玩石者而言可谓喜忧参半,一方面被其动人的外表所吸引,一方面又要时刻为其是否干燥、开裂而提心吊胆。为了避免这种处境,大多人都把希望寄托在汶洋晶上,因为结晶体的石性相对稳定,在质地上也比普通品种强了许多,特别是凝与结,汶洋晶要比汶洋胜出数倍,一块普通汶洋,如果在北方环境中脱油保存,最多一个月必须拿出来保养一番,

否则上面会出现很多白斑格;而一块汶洋晶,即便一年不去理它,拿出来顶多局部有些泛白,决不会出现开裂现象,这足以令每一位收藏者安心。这主要归功于结,结晶的品种肯定要比相同普通品种更加凝结、密实,更何况这“结晶”二字已经告诉我们,不结何以成晶呢。

可以说弹性、黏性、韧性是品味结的几个关键要素,越结的东西显得越抱团儿,越难以分割,越发富有活力。

感结之魁首,当属旗降。这个品种已经基本绝产,很多玩石较晚的朋友恐怕很难接触到,目前能找到的只有一些体小质糙的边角料了,再加上石商经常用晗红石来冒充旗降,更使人们对它的认识不够准确。优质的旗降不仅拥有细腻的质地,更具备强劲的韧性和硬度,用刀甚至能刮出类似刨花卷一样的石屑,拿在手里更是觉得像一块高强度塑料,手感极佳。由于这些特点,旗降也成为雕刻人考量、展示自身雕刻工艺的最佳材质。

感温之魁首,当属芙蓉。因为芙蓉给人的整体感觉是最接近玉石的,好的芙蓉在六德方面都很突出,故而被冠以“石后”的美称,足见其质地与田黄都有一拼。不过虽然它在细、腻、润、凝、结上都表现不俗,但在这些方面都能够有别的品种与之竞争,唯有温,恐怕搜遍全国各个产地的印石品种也难找到能够与之抗衡者了。

六德之润

润——水觉

感润当觉石之水。润可以理解为水润、滋润、润泽度,而这些都离不开水。了解翡翠的人都知道,水头的足缺是鉴定翡翠的一个重要因素,咱们玩的石头也有水头一说,水头越足的石头质地越润。长期处在湿润的环境中,长期被水气包围的石头,其质地会显得非常滋润,通灵度较高,甚者会呈现出一汪水般的润泽度。水头足的石头多格少丝,格大多为红格,如果有丝,则稀疏明显,错综有致,观赏度较高。因为丝本身就是由一些排列有序的杂质或内部的小裂纹所形成,一些有丝的石头,在湿润的气候中,丝会暂时消失,等到气候干燥了,丝会再次浮现出来,或者丝被水长期沁润,形成颜色的差异,呈现较为罕见的、与众不同的美感。而具有裂格的石头,在潮湿环境的长期沁润下,其裂格缝隙被水占据,空气被完全挤压出去,随着水分的挥发和被吸收,裂格中间会逐渐形成真空密闭挤压状态,久而久之就会重新粘合,并发生一些颜色的变化,直到形成红筋格。很多有经验的玩石者都了解,红筋周围的石质往往都很润,石头上带有红筋并非坏事。在了解了水对石头的影响后,可能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个想法,就是用水去保养石头、保存石头,用水把石头泡起来会不会泡出个田黄、水坑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水中的酸碱度很难达到适合石头生存的比例,碱性大的水不但帮不了石头,还会对石头造成伤害,让石头变得更干脆、粗糙,酸性大的水对石头是有一定帮助的,但是想要了解或控制这种酸度却需要很专业的手段,故不适合一般收藏者使用。说到这里,关于“为何只有寿山的上、中、下坂才能产田黄”这个问题也就有些明白了,一定是由于特殊的地质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水质,才会让那些本来并不起眼的碎石经过长期沐浴,变成了世人瞩目的石中皇帝。

另外咱们在保养石头的时候经常用到上油的方法,其实上油不会起到增加石头脂油度的效果,而是增加了石头的水润度,因为水与油都是液体,一汪水与一汪油如果不上手是很难区分的。油的渗透力与水相若,且不易挥发;而优质茶油或贝

贝油之类,本身就是酸性的,含其它成分较少,能够很轻松的对石头进行一定的软化、湿润作用,故为藏石者养石之首选。不过前面已经提过,酸性的东西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涂抹过多会影响石头的质地,因此油养要适可而止,保持石头所处环境的湿润就行。即使在北方,保持一定湿度的环境中也完全可以不用上油,只要把深藏不露的石头拿出来接触一下潮湿的空气就可以了。南方常年多雨,比较适合石头保存,除非石头被雨水泡了要赶紧擦干,并上些油保养一下外,其他需要上油的时候很少。不过当空气中的水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上些油隔离开石头与水气的接触也是必要的,例如当你带着某些品种的石头挂件走进桑拿蒸厢的时候,只需几分钟,石表就会泛起一些白斑格;或者你带着它去游泳,石表会产生小白斑,脱水后表面光泽会减弱,产生一些毛糙感;这些现象过后可能会消失,也可能留下永久的印记,令你遗憾不已。

很多人容易将润与腻、温相混淆,认为润是指手感很黏滑的那种,或者看起来很像玉的石头,分析一下,六德作为石性品格的经典概述肯定不会有重复存在,每一德都应该司职一个完全独立的部分。既然有了腻,就不会把跟油有关的感觉再强调出来,而温更是代表了所有类似玉的特征,故此,润不可能再与腻、温有重合的含义,作为六德之一的它必须有一个独立的领域。润应该更多的与水联系起来,真正水润的石头,其表光滑细腻,其质通透富有光泽,入手清新利落,十分诱人。润与腻一样都是无形无色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却是相反的,腻是一种由外而内的沁入,越往里越精纯,到内转化为一种含蓄,润则是由内而外的溢出、渗透,就好像一块水源,水会不停的往外渗出一样,到外转化为一种纯洁,这也是经常将润比喻成婴儿肉臀、处子酥胸的一种缘故吧。

玉雕技艺中的十大特点

玉雕技艺中的十大特点 玉器由原始的打制、简单的琢磨直至精雕细刻,传承数千年。。玉雕技艺由最开始的小件如清代、民国时期的烟嘴、手镯等简单的小件,发展为建国后70年代制作中等件,80年代至90年代制作大型玉雕作品。其工艺特点有因料施艺、废料巧作,剜脏去绺、化瑕为瑜、巧用巧色、浮雕、圆雕、镂空透雕、镶嵌组装等工艺,形成玉雕之工艺特点。 一、圆雕: 又称“园身雕”,属三维立体雕刻。前后左右各面均须雕出,观赏其物不分正面、侧面,可以从四周上下任何角度欣赏,器如实物,只是比例差异而已,有实在的体积。圆雕工艺应用最广的品种是素活类和人物类。北玉圆雕工艺闻名全国,器身与器盖比例合适,配件精致,修饰华丽、富贵。通体作品形同实用器物,然而却是一件精致的工艺品。 二、内雕: 内雕是较复杂的工艺。在一块玉料上雕刻里外二层或三层景物,玉雕业称之为“绝活”。从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由于工具条件所限和玉雕工艺尚不娴熟,内雕技艺一直空白。20世纪70年代后,玉雕艺人探索内雕技艺,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其作品有李洪才设计的“俏色蝠蝠篓”。篓内雕有两只蝠蝠翘首外望。另外的作品为球形物体,内有三层或四层,层层雕景或纹饰,并可转动欣赏,堪称玉雕绝技。 三、因料施艺: 因料施艺是玉雕中首要的工艺。玉雕为工艺创作,无定形。玉雕需想象,并注于玉石之上,无涂改性。每部作品均需从料性、颜色、形状等出发,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尤其在人物、花鸟、花卉、动物创作中更是因料设计,独辟蹊径。玉雕工艺悠久,其因料施艺之工艺日臻合理。历史上只以小件为主,制品单一,数量有限。随着工艺的进步,技艺的提高,因料施艺的技能越来越高,作品更丰富多彩。其玉雕形状、作品大小、色彩合理利用等均为因料施艺而获得最佳的效果。 四、剜脏去绺: 脏、绺是玉器制品中之大忌。剜脏即把玉中的杂质去掉,使玉更纯洁、明亮。玉雕大件难以找到通体皆无一杂质的玉料,要尽其所能剜脏,余其形状,根据其特征设计作品,最大限度地用料。在作品的制作过程中,玉体或再次或多次显露杂质,或黑色或白点或米粒状杂质等,尤其是在正面的主要部位,这是设计人员最难处理的问题,均要尽力处理掉或“遮住”。玉制作品很多因剜脏而改变作品的原定结构,既去掉脏斑又使其结构造型趋于合理,煞费玉雕者之苦心。 五、废料巧用: 废料巧用其目的为珍惜玉料资源,降低作品成本,创造出与成品料同等价值或高出成品玉料价值的玉雕工艺品,尤其在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玉资源,“废料巧用”更是难能可贵。 六、俏色巧用: 俏色巧用为玉雕琢工艺的一大特点,为玉雕界普遍应用。玉色以绿色为主,

寿山石雕刻名家

寿山石雕刻名家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共十一位,三位已故。) 周寶庭 男,(1906.5.14—1989.7.14)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壽山石雕名藝人。小名依季,又號異臂,福州人。師從名藝人林友清、鄭仁蛟。創立“周派",技法既有東門尖刀深刻,剔透靈巧,又有西門圓刀薄意,古樸典雅,擅長仕女與印鈕、古獸雕刻。 周寶庭 ,1906年5月14日出生於福州市郊東門後嶼鄉的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5歲時,他父親把他送到壽山石雕“東門派"名藝人林友清處學藝,4年滿師後因不滿足於已掌握的技術,至25歲又拜夀山石雕名匠鄭仁蛟為師。鄭仁蛟經常帶他到“集古齋"等古董店雕刻仿古印鈕,臨終還以平生技術結晶《古獸圖稿》相贈。周寶庭感激不盡,再加上他天資聰穎、勤奮好學,不但把師傅那一套技術全學到家,而且人物、動物、山水、花鳥等雕刻題材樣樣精通,尤其擅長于仕女與古獸的雕刻。他雕刻的古獸,能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加以創新,使其更具生命力;他雕刻的人物,善於保留原料特質,構圖飽滿、古樸典雅、富有神韻,且刀法以渾樸見長。 解放後,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認真研究壽山石雕東、西門兩大流派的藝術特色中。大膽地在東門派精巧靈通的基礎上,吸收西門派古樸淳厚的優點,形成自己刻工精細、刀法嚴謹、構圖新穎、意境深邃的藝術風格。1955年,他又積極回應國家號召,帶頭組織一個18人的“後嶼石刻生產小組",將自己的住房騰出來作為工廠,並親自擔任技術指導和產品檢驗工作,還讓妻子出來燒水煮飯、搞好後勤。1956年,福州西門石刻生產合作社成立時,他又擔任工務主任,並加入了中國共產黨。他也首次榮獲福州市“名藝人"稱號。 1961年,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委員長朱德、中華人民共和國副主席董必武來閩視察並到福州石雕廠參觀時,周寶庭受到接見。董老在參觀工廠裡擺出來的數十件壽山石雕精品時,反復端詳、揣摩他雕刻的那件《九螭虎穿環》,說是“群螭屈曲盤旋,穿環靈動自然,圓滑晶瑩,古樸可愛,難得可貴"。 “文化大革命"期間,周寶庭被當作工藝美術界壽山石雕的“反動技術權威"遭到批判,但他仍然以廠為家、一心一意撲在工作上,從不荒廢自己的專業,為繼承和發揚祖國優秀傳統

寿山石常见名词和问题释疑

寿山石常见名词和问题释疑 砂和肉 砂就是寿山石矿石的围岩,有各种岩石,但大多为花岗岩.硬度比寿山石硬得多,所以被称为砂.* 肉就是寿山石矿石中一般雕刻的部分,也就是常说的寿山石.也有多种成分叶腊石,地开石,伊犁石等等. 砂随寿山石石种不同也不同,所以可以作为鉴别寿山石的一个依据,当然是在这个寿山石有砂的情况下就这张图可以看出,下面不透明的部分是砂,上面有漂亮色泽和质地的是肉. 在这个二号矿上,肉是这部分的,其他自然全部是砂了

二号矿的砂是寿山石围岩中,最坚硬的一种,色彩多是带各种颜色的浅灰色。 砂(围岩)随寿山石石种不同也不同,所以可以作为鉴别寿山石的一个依据,当然是在这个寿山石有砂的情况下. 这里最典型的是,以前一些无流水纹的杜陵石和高山的鉴别,其中一个手段就是鉴别他们的砂,总的来说,他们的围岩是颜色类似,构成也类似,都是表现为由水晶砂构成,但最大的区别是杜陵的围岩水晶砂很密集,而高山系石头的水晶砂会稀疏一些。

杜陵的砂 而高山系石头会有棉砂(杜陵很少会有)

而且一些高山系的石头,砂中的水晶砂密度没有杜陵高,也没有杜陵的砂坚硬。如下面这个黄色鸡母窝石。

一些砂的名称 砂,指石头中大块的围岩。 砂丁,就是寿山石中包裹的零散围岩颗粒或硬质包裹体,由于很小所以被称为砂丁,也跟随寿山石品种的不同,出现不同的砂丁,因此砂丁也可以作为寿山石石种的一个鉴定依据. 芙蓉的砂丁多是一种棉砂。 而高山系和杜陵系的常见的是水晶砂丁,水晶砂丁其实是石英晶体,和沙滩的砂子是一种东西。 本图是杜陵的白色水晶砂丁

杜陵系和马背,房拢岩这两个质地很类似杜陵的石种都有紫红色的水晶砂丁,高山没有这种紫红的水晶砂丁,所以这也是一个鉴别的依据。 杜陵的紫红色砂丁。 而高山则有他们特殊的砂丁,黑针。在寿山石高山,芙蓉系等石头中常见一种黑色小包裹体,俗称"黑针"他的颗粒很微小的时候,并不太影响刀感,呈现黑色,有的时候会有金色反光,这就是为什么称为黑金沙,如果其颗粒较大的时候,会呈现明显方形特征,并有铜状金属光泽,很多朋友以为这是铜矿石,其实并不是铜矿石,这是方铁矿的晶体.这种晶体很坚硬,大粒的会导致雕刻刀崩裂。细小的黑金沙,比较多石种都常见,如高山系大多石种,一些芙蓉。 此图为高山系坑头石的细小黑针,带有一定方向性的分布是坑头石的特征。

田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很多朋友误解的认为寿山石和田黄石是两种石种,其实田黄石是寿山石的其中一种品种,寿山石品种有一百多种,寿山石可分三大系,五大类,三大系有高山系、月洋系、旗山系。五大系有田石、旗山系、月洋石、水坑石、山坑石。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石种,被人们称为?石帝?。其中寿山石中还有许多名石如荔枝,善伯,芙蓉,都成,旗降,汶洋,水洞等。怎么辨别田黄石与寿山石的区别怎么辨别田黄石与寿山石的区别怎么辨别田黄石与寿山石的区别 寿山石是以迪开石、叶蜡石、伊利石等矿物为主、并达到图章石雕琢工艺要求的岩石。因主要产于福建寿山而得名,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经过1500年的采掘,寿山石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寿山石的价格如何呢? 寿山石的价格主要由寿山石的石质,雕件,摆件的雕工,寓意决定,一般情况下几千块一克。 寿山石和田黄石有什么区别? 田黄石属于寿山石中的极品,具备?细?洁?润?腻?温?凝?等六德,质地致密细腻,温润光洁。 田黄石的特性:硬度2——3,密度2.5g——2.7g/立方厘米。 田黄石的价格以及影响田黄价格的因素: 一、品相:裂格、萝卜纹、色泽及润度(品相不一,价格差距大)

品相80分,价格10——20万/克,品相60分,价格5——10万/克品相40分,价格2——5万/克,品相40分以下,价格5000到2万/克 二、重量,重量是影响田黄价格的重要因素。 重量超过40克,价格就高,低于10克,价格就不高。 三、雕工:雕刻家的身份是影响价格的一个重要因素,名家雕刻价格会比一般的高出20%左右。 务群体,整合国内外高端实用的收藏及商业资源,邀请各领域极具代表性的收藏家、企业家、政治家、投资家、银行家、大学者等深度参与联盟活动。通过培训、国内主题沙龙、游学访问、展览交易等系列活动,为每一位会员提供商务交流、人脉搭建、资源对接等一站式服务。中国收藏联盟愿景:为中国收藏爱好者、投资者全方位搭建国际化发展服务平台,帮助越来越多的中国收藏品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推进自主创新和价值创新,多元化投资,专业化经营,职业化管理和国际化发展,从而实现?协助收藏爱好者成为中国收藏使者?的宏伟理念。中国收藏联盟为中国艺术收藏品爱好者提供一个集鉴定、拍卖、展览、交流、销售、咨询、交易为一体的优质、专业、便捷的艺术品交易平台。 公司拥有经验丰富、专业能力强的经营销售团队,秉承?依法经营、信誉至上?原则,以雄厚的人才优势,严谨的审鉴态度、畅通的客户网络,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稳扎上海,辐射整个中国华东市场,

寿山石雕艺人林谦培事迹

xx 石雕艺人xx 事迹 xx 石雕艺人xx 林谦培,清代同治、光绪间福建寿山石雕艺人。字继梅。福建侯官县人。 擅雕刻印纽、博古及圆雕人物,海兽尤为专长。喜以神话、仙佛作习题材,具 北魏遗风。人物体型微胖,头大身短,衣褶流畅简练,饰以线刻锦纹,须发开 丝染墨,画眉点睛,刀路清晰,卷曲纹理,有条不紊,备极传神。在继承杨 璇、周彬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和弟子林元珠创始了寿山石雕“东门流派”艺术风格。林谦培被尊为“东门流派”鼻祖。东门派主要分布在福州东郊,都采石之自然形态雕作人物。晚年积平生得意之作,拓描成谱。 xx 石雕传承人xx 林亨云,1930 年出生,福建福州人,自幼爱好雕刻艺术,早年从事木雕工艺,师从陈发坦,70 年代由塑造佛像进而从事木雕、牙雕、寿山石雕的创作研究,擅长人物、动物圆雕,以尤擅雕刻北极熊及金鱼著称。他创作的众多作品中,习题材以动物为主,将木雕、牙雕技法运用到石雕中,他屡次应邀赴美 国、新加坡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其作品亦屡次在全国各种大展中获奖,其中 《海底世界》荣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珍品金杯奖。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玉石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福州市工艺美术特级名艺人。代表 作品有:木雕《熊》、寿山石雕《海底世界》、《金鱼》、《北极熊》等。 因家庭贫困,加之对雕刻艺术的热爱,13 岁时,林亨云就踏上了从艺之路。一开始跟着舅舅学习龙眼木雕。“刚开始学的时候,买进来的木头在雕刻之后仍以同样的价格卖出去,就为了用卖出去的钱再换新的材料,用来练手。”为了使雕刻作品惟妙惟肖,少年时的林亨云留意观察身边各种小动物的习性和体态,一边看一边模仿。经过十几年的刻苦钻研,20 多岁时,林亨云就蜚声艺坛。当时艺术界如此评价青年林亨云:“以擅刻动物著称,他所雕刻的熊,比例准确,形象逼真。”1970年,40 岁的林亨云开始研究寿山石雕艺术。从此,用艺术赋予石头生命,成为他毕生的追求。 林亨云一生经历丰富,石雕艺术自成一体,别具风格。他的特点在于不仅 掌握了石雕传统技法,而且吸收了木雕、牙雕的艺术长处。

寿山石的鉴定标准

寿山石的鉴定标准 寿山石的评价鉴定标准有别于一般的宝玉石鉴定,也不同于通常的矿物鉴定。工艺用寿山石原料鉴定应包括矿石肉眼鉴定和室内仪器检测两部分,即艺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并了解掌握寿山石形成的多期性、复杂性以及成因类型的多样性和寿山石加工工艺性能等基本知识是鉴定的有效 方法,赏析寿山石优劣好坏应从寿山石的质量和物性特征入手,现将其具体定性、定量指标如下: 肉眼观察指标 (1)色彩 这一指标是绝大多数宝玉石包括寿山石和矿物最重要 的评价特征,也是最令人注目的方面。白色寿山石主要矿物是地开石或高岭石,即纯地开石或高岭石组成,除了硅、铝和钠外,其它组分极少;红色主要是由大量铁组分引起的;绿色的寿山石主要由镁铁和铬组分引起的;紫红色由于少量铁组分引起;黄色的寿山石主要由氧化铁或氧化钙或氧钒或氧化铬等因素引起的;金色或黄橙色寿山石主要由氧化镍组分引起的,也可能由辉锑矿氧化物引起。 (2)质地 是指寿山石的石质、结晶程度。致密、纯净、硬度适中、孔隙度小、触摸时细腻而固实,没有风化为好,而质地疏松

多孔并已风化槽配者为差,若是质地致密均匀、细腻、表面光洁、可鉴为优质品。 (3)纹理 指寿山石肌理结构的花纹,纹理只有组成一定的图案或有顺序地排列才有意义,寿山石肌理形态十分丰富,不同寿山石品种各具不同的纹理形态,如田黄石的“罗卜纹”就有似萝卜皮纹理;有的纹理内涵丰富,可以是人物、动物、花鸟虫鱼、也可是山水故事、或是抽象图案。故纹理是评价石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从纹理特征中可以了解到各种矿物组分和多种颜色离子的存在。 (4)光泽 指寿山石表面洁度、透明度等方面,其寿山石表面光泽等指标要素就是我们常说的“石润”、即是呈透明或半透明,光洁明亮、洁白无瑕,更显得玲珑剔透。 (5)丰度 指寿山石的种类品种分布情况,产出量的丰富程度或稀少程度。 (6)完整度 指寿山石的块度大小,石头表面没有任何新的损伤痕迹和大的缺陷,肌理花纹图案稀奇,富有变化,色彩搭配合理,这样才称上完美,也是评价指标之一。理化指标

玉石雕刻加工详细步骤

玉石雕刻详细步骤制作过程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虽然目前玩玉原石者大有人在,且已分出玩肉与玩皮等族,但作为欣赏主体的玉件成品占有的市场份额还是高居首位。一块玉料原石雕成器件,就被赋予了明确的人文审美观,同时也为华夏子民所喜闻乐见。 玉石雕刻是一门很专业的技能,许多对此不了解的朋友还以为是类似石匠的锤锤打打,当看到了整个的操作过程,才知道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那么,一块玉料要经历哪些过程才会成为玉器的呢? 从大体上分,玉雕的过程可分为雕刻和打磨两个大的部分。 雕刻 当一块玉料到了雕刻的厂家,首先经历的是“相玉”,也就是观察分析玉料的成色、料质、绺裂、瑕疵等情况,决定制作什么?如何制作?有点类似于初步的设计。 决定如何制作后,大块的玉料可能会被要求切开。这就是“开料”。这时通常会用直径600mm以上的大锯片。现在玉石雕刻的工具基本都是采用电镀法制造的人造钻石粉工具。切割用的是压制的铁心圆片,在建筑行业里这类工具叫“水片”。 另一类工具是磨琢用的,形状及材质同牙医所用的钻牙器械是一样的。

开料后一般有个“整形”的过程,也就是将玉料整出需要的外形。对于籽料如果没有明确的瑕疵、绺裂,一般就不必整形了。 接下来是设计。由于玉料经切开整形后可能与预先的判断不符,这是的设计定稿才是决定性的。玉器分五大类:花鸟、人件、器皿、动物、天然瓶。而时下流行的手把件、挂件属于小件,分类在五大类之外。在雕刻技法上的分类有:圆雕(立体雕法)、浮雕、皮雕、镶嵌。两种分类法是互相包含的关系:五大类运用各种技法;各种技法可以单独或共同使用于五大类。 构思设计完成后就真正进入了雕刻部分。在此首先介绍一下雕刻机:雕机分为横机与软轴机两种。横机南北方大致相同,就是一台横卧的小型车床,工人双手捧着玉料进行操作。

观赏石种类

观赏石种类 篇一:各地观赏石欣赏大全 各地观赏石欣赏大全 泰山奇石 泰山石产于泰山山脉周边的溪流山谷,形成于25亿年以前,由地壳变动、自然风化而形成,是大自然的杰作。巍峨泰山,驰名中外,泰山奇石,弥足珍贵! 形成于太古代距今已25亿余年的泰山石是中国最早作为贡品的石种."泰山石敢当"制石古今遍布于中国的大江南北. 泰山奇石具有吉祥如意,富贵长寿,镇宅慑邪之寓意!又充满了古朴典雅,返璞归真之韵味!让人心怡神悦,爱不释手! "山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泰山奇石不仅在石文化中因内涵丰富而珍贵,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泰石多出泰山谷底。泰山峰高谷深,水流落差大,冲刷力猛,每到雨季山洪卷顽石滚滚而下,千万年来冲刷出无数卵石成岩,石质坚硬,卵石特别光洁滑润,晶莹明亮,石色铁青,纹理雪白,造型千姿百态,图案千变万化,有玩赏收藏价值的奇石所崇尚的形、纹、色、质、音,无不具备。 尤其纹理图案与石体本身在色泽上反差大,特别醒目,直观性强,有奇美、壮美、精美、粗犷美的不同特色,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悠悠五千年,泰山石融进几多百姓的憧憬、帝王的梦幻、神奇的传说。 泰山石,从来就是国泰民安的象征、安邦定国的基础、齐鲁文化

的精髓、华夏民族的根。人们笃信泰山是神山,泰山石是神石。立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的石头,是我国民间流传至今的镇灾压殃的习俗。 泰山以其壮丽的景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名列五岳之首。作为世界级的公园,绵延200多公里的泰山,承载着太多华夏儿女的深情。悠悠五千年,泰山融进几多百姓的憧憬、帝王的梦幻!自秦皇汉武泰山封禅对石顶礼膜拜后,东临大海,西依黄河,在平原上拔地而起,万里平川上的“擎天一柱”,就成为了炎黄子孙的根基。千百年来,“重如泰山、安如泰山、稳如泰山、泰山北斗”等典故词谚广泛流传。炎黄先民在泰山布灵石、焚柴草、行祭礼,是属原泰山神龙始的灵石崇拜。自秦始皇登临泰岱立石颂德,其后历朝天子,封禅而置石者,代不乏人。千百年来,上至天子权贵,下到乡民游子,他们立泰山石行封禅大典,压泰山石乞子求福,供泰山石膜拜神灵,取泰山石为基作台,以泰山石镇斋镇馆等,于是乎逐渐将对泰山的崇拜信仰与泰山的赏石文化自然融合起来。泰山所特有的地址资源—泰山石(奇石)更受到了社会各界、国内外友人的广泛珍爱和收藏。 虎踞钟山 龙马精神 鹰击长空 龙飞凤舞 泰山圣母 势如破竹

浅谈玉器雕刻的俏色巧雕

浅谈玉器雕刻的俏色巧雕 说起玉器的俏色巧雕,就不得不先说说玉石原料的皮和色了。玉料刚开采出来的时候并不像人们后来看到的那样洁白无瑕,温润透亮,在未加工前,作为一种天然矿物,往往在玉质外有 一层石质包裹物,俗称玉皮,这层玉皮质地远不如内里的玉 肉细腻致密,但往往由于玉皮具有各种鲜艳的颜色,往往被 玉雕艺人保留下一部分,通过自己的巧妙构思,将皮色融入 玉雕作品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巧雕的作品。 巧雕是指在不同的玉料中做分色雕刻。可以理解成巧色玉、巧做玉。巧雕,又称俏色雕,是玉工利用玉石的颜色、 皮色,纹理,使之融合到创作题材之中,起到画龙点睛作用 的一种技法。 它要求玉工利用玉石的天然色泽纹理,施以适合题材的雕琢,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使作品的造与颜色达到完美 的艺术效果。巧雕是玉石工艺独有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玉石 行业难度极高的绝活。 自古以来雕玉之前,是要先去除玉皮、夹石、绺裂和色泽不好的部分,才能施以工艺。但是用玉皮的颜色作为玉器的巧色来点缀玉器,增加玉器的观赏性、艺术性,早在秦汉已有。而现今由于人们对玉石的喜爱,造成了玉石原料被无止境的开采,玉石原料越来越稀缺,作为一种能够很大程度保留玉石原有体积分量

的雕刻工艺,俏色巧雕被更多更广泛的应用于玉石雕刻之中,在现代绝大部分的玉雕作品中,都能看到俏色巧雕的影子,这已经成为了现代玉器玉雕的主流。 在近日举行的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 一件清代和田白玉俏色翠玉瓜,把件配随 形紫檀盒,估价10万至15万美元,成交 价为142.65万美元。籽料圆雕藤柄瓜形, 旁巧雕翠绿小瓜,黑皮巧作瓜叶,瓜下褐 沁刻成蝴蝶。俗话说,千种玛瑙万种玉。 斑斓多变的玉器通过巧妙地雕刻往往令人 耳目一新,像这件和田白玉利用一侧的绿沁雕出一颗果实,加上原有的皮色,从整体到局部令人叹为观止。这件玉器曾经是著名收藏家许汉卿的旧藏。从收藏名家的玉器珍藏来看,俏色巧雕藏品的珍罕往往是考验眼力的重要标准。 除了利用玉石的皮色俏色外, 玉石本身可能多种颜色共存,为了 不破坏玉石原料的完整性和体积, 或是为了让玉雕本身更具欣赏价 值,玉雕师傅也会利用着多种颜色进行俏色。右图为一件翡翠弥勒,玉雕师傅巧妙地将墨翡部分雕刻成了袈裟,使一件厚度比较薄的挂件极具立体感。

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研究

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研究 中国玉器的文化历史古老而又漫长,博大而又精深,深远而又缓慢,是映现着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之一。追寻其演变的内在规律和外部特征,是进入研究中国历代玉雕技法的重要途径。将玉雕历史分为七个时期,并对每个时期做了详细的描述和总结。 标签: 玉器;玉雕;工艺 古语有云: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而中国玉雕工艺是中国独有的艺术技艺,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延续和发展,创造出了数不胜数的艺术精品,是世界独一无二的瑰宝,享有“东方艺术”的美誉。中国的玉雕工艺的历史非常悠久,由旧石器时代玉石器到新时期时代玉器时期,已经开始慢慢由以简单的石器为主发展过渡到以雕有纹饰的石器为主的新石器时期。石器的发展导致了玉器的出现,随着历史的前进,玉雕工艺也不断的进步,并开始走向繁荣,走向成熟,走向世界的工艺雕刻的前沿。 把中国历代的玉雕技法大体分为七个时期,分别是: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宋元时期,明清至近代时期。 1新石器时期——简单玉雕时期 河姆渡文化玉器:距今6800-700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以当地的沉积岩,火山岩和变质岩为主,但因制作水平不高,工艺不完善,欣赏工艺能力较低,所以多为光素无纹。多以玉璜,玉坠等小件饰品为主。 红山文化玉器:距今6000-500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为蛇纹石玉,多以通体磨光,采用圆雕,浮雕,钻孔,线刻等已开始日渐成熟。多以龙有关的各种动物图案为题材。 良渚文化玉器:距今5000-400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为阳起石系列玉石为主,常见到浮雕兽面,采用减地浮雕和压地浮雕,有的两种间使,工艺繁复,令现代人叹为观止。文饰繁密细致,和谐工整。出现了云雷纹、鸟纹、蛙纹等繁密精细的装饰花纹,其中以多种形态出现的神人、兽面复合图像最为重要。 龙山文化玉器:距今4000-3500年左右,玉器原料多为有颜色的和田玉和山东的玉石矿等。开始延续了良渚文化玉器的雕刻技法,工艺开始得到改善。以鸟形或鸟头形玉饰,玉斧、玉锛[bēn]、玉刀、玉凿、玉璇玑等为主的玉器。 2商周时期——玉雕工艺时期

寿山石雕的鉴赏及价值评估

寿山石雕的鉴赏及价值评估 成功的作品是作者的文化水平、艺术修养、雕刻技艺和实践经验等诸多综合能力及水平的反映。美的表现是和艺术家所能获得的思想力量成正比的,寿山石雕艺术正是如此。 雕制成工艺品的寿山石有非常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寿山石的原石,因为它的质地、颜色、光泽和纹路等,也自有它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寿山石原石的收藏早在明朝初年以前就已经开始。因为明洪武年间 (1368~1398年),建于唐光启三年(887年)的寿山村“寿山广应院”被焚于火。火后在“广应院”的故址留有许多寿山石,以后被称为“寺坪石”。所以明?徐火勃的《游寿山寺》诗写:“草侵故址抛残础,雨洗空山拾断珉。”“断珉”指被“广应院”僧人收藏过的“寿山石”。但其时收藏“寿山石”原石可能不是为艺术欣赏,而是为了雕琢之后制造器具。明末,曹学铨发现并开始收藏田黄石,至清代,“寿山石热”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于是在收藏寿山石雕品的同时,也掀起收藏寿山石原石的热潮。寿山石原石除了可以加工成价值连城的寿山石工艺品外,其本身的质地、纹理、颜色以及所派生的文化都极具收藏的价值。比如说寿山石中的田黄石,因为有“易金十倍”的价值,收藏一块田黄石,便是一个资产的“保险箱”,也可以说是财产数量的象征。因此从古至今不断有“千金买田黄”或是“万金买田黄”的例子,但更多的收藏是为了艺术的欣赏。现代寿山石收藏家仍有许多热衷于原石的收藏。1982年,美国—个教授“万金买田黄”,便是买了一块2两重的田黄原石材。台湾有一个收藏家,专门收藏寿山石中的“芙蓉石”。中国画家齐白石有“百石富翁”的佳话。他则穷搜广采,收藏了一千颗,而且是质量上乘的“中国三大印石”之一的“芙蓉石”,被人戏称为“千石王子”。 寿山石雕品始见于南朝的石俑,但雕技粗糙,除了作石俑殉葬外,不见有收藏的例子。梁克家的《三山志》说,宋代寿山石开始大量开采,并用于雕刻,精美者作为贡品发运汴梁,成为宫廷的玩物。大者为达官贵人陈列于几案欣赏,小者则为文人雅士手中的玩赏品。宋代的寿山石雕艺术已经达到可以供玩赏的水平了。于是便有了“收藏”的历史。但大多数为宫廷及达官贵人所收藏。元末,开始用寿山石刻印,并因此有寿山石印钮艺术的产生,收藏寿山石印材和寿山石印钮,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专利”,并一直影响到现在,成为一种历史性的社会风气。 赏石方法 赏寿山石重在“三看” 寿山石雕十分注重依石造型,因而有“一相抵九工”之说。

寿山石种类图鉴

寿山石品种图典 寿山石,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石分布在福州市北郊与连江、罗源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带。若以矿脉走向,又可分为高山、旗山、月洋三系。因为寿山矿区开采得早,旧说的“田坑、水坑、山坑”,就是指在此矿区的田底、水涧、山洞开采的矿石,经过1500年的采掘,涌现的品种达百数十种之多。中华瑰宝“寿山石”已成为海峡两岸经贸往来、文化交流重要的桥梁之一。 一、田坑 石种:田坑 产地: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 特征: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 田坑主要出产“田石”。矿石呈块状,埋藏在寿山溪坑头支流发源地至结门潭约8公里的沿溪两岸水田泥沙层中,面积仅1平方公里左右。外表润滑无明显棱角,“无根而璞,无脉可寻”,只能靠人工在田中挖坑至一至二米的深层搜掘,偶然而得,故极稀有,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备受藏家所珍宝,被尊为“石中之王”。其价值与金玉相埒,甚至易金数倍,世有“黄金易得,田黄难求”之说。清毛奇龄《后观石录》记:“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玩,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 田石质地温润、细腻、绵密,蕴含宝气。在微透明或半透明的肌体中,隐约可见纤细纹理,状似剥皮后的新鲜白萝卜,故称“萝卜纹”。色以纯黄为主,亦有少数呈红、白、黑等色调。色泽往往外浓而向内渐淡,表层常裹淡黄或灰、黑色皮,间有红色格纹。 埋藏田石的地域,仅限于傍溪得到坑头水灌溉滋养的田地,即民间所云:“吸坑头之水,出石中之王”。田石产地可分为上坂、中坂、下坂和碓下坂四个坂段。 上坂又称“溪坂”,是坑头溪发源地的一段田地;中坂紧接上坂,与大段溪会合后,下至铁头岭;下坂自铁头岭至碓下;从碓下到结门潭瀑布一段称为碓下坂。旧时挖掘田石较集中于上、中坂,色正质嫩,其中精华列为“贡品”进献宫廷。在清代曾出现过“掘田田尽废”的情景,历经数百年的不断翻掘,几至绝产。近年以来石农多在下坂乃至碓下坂搜掘,时有佳石出土。 田石的品种命名,主要根据矿块的色泽来分定,辅之以石质、产地。有田黄石、白田石、红田石、黑田石以及乌鸦皮田石、搁溜田石、溪管田石和硬田石等。除“田石”外,在寿山溪底及沿岸田地中,还埋藏一种称马“牛蛋黄”的粗质块状独石。 1.1

玉雕详细步骤

玉雕详细步骤 玉石雕刻详细步骤制作过程 古人云:玉不琢不成器。虽然目前玩玉原石者大有人在,且已分出玩肉与玩皮等族,但作为欣赏主体的玉件成品占有的市场份额还是高居首位。一块玉料原石雕成器件,就被赋予了明确的人文审美观,同时也为华夏子民所喜闻乐见。 玉石雕刻是一门很专业的技能,许多对此不了解的朋友还以为是类似石匠的锤锤打打,当看到了整个的操作过程,才知道全然不是那么回事。那么,一块玉料要经历哪些过程才会成为玉器的呢, 从大体上分,玉雕的过程可分为雕刻和打磨两个大的部分。 雕刻 当一块玉料到了雕刻的厂家,首先经历的是“相玉”,也就是观察分析玉料的成色、料质、绺裂、瑕疵等情况,决定制作什么,如何制作,有点类似于初步的设计。 决定如何制作后,大块的玉料可能会被要求切开。这就是“开料”。这时通常会用直径600mm以上的大锯片。现在玉石雕刻的工具基本都是采用电镀法制造的人造钻石粉工具。切割用的是压制的铁心圆片,在建筑行业里这类工具叫“水片”。

另一类工具是磨琢用的,形状及材质同牙医所用的钻牙器械是一样的。 开料后一般有个“整形”的过程,也就是将玉料整出需要的外形。对于籽料如果没有明确的瑕疵、绺裂,一般就不必整形了。 接下来是设计。由于玉料经切开整形后可能与预先的判断不符,这是的设计定稿才是决定性的。玉器分五大类:花鸟、人件、器皿、动物、天然瓶。而时下流行

的手把件、挂件属于小件,分类在五大类之外。在雕刻技法上的分类有:圆雕(立体雕法)、浮雕、皮雕、镶嵌。两种分类法是互相包含的关系:五大类运用各种技法;各种技法可以单独或共同使用于五大类。 构思设计完成后就真正进入了雕刻部分。在此首先介绍一下雕刻机:雕机分为横机与软轴机两种。横机南北方大致相同,就是一台横卧的小型车床,工人双手捧着玉料进行操作。 软轴机是世界上普遍采用的雕刻机械,电动机通过可弯曲的软轴传动,工人一手持操作手柄, 一手扶或持玉料进行雕刻。

玉雕知识总汇【工序 磨头 口诀 创意】

玉雕的工序 玉器雕琢主要包括选料、剥皮、设计、粗雕、细雕、修整和抛光等工序。 1、选料、剥皮 玉器雕琢有时是根据买主的要求来选择玉料和确定题材的,比如买者提出要订做中档的翡翠玉质的观音佛像,同时要求佛像手持玉净瓶呈站立资势,佛像高度在5寸左右,当然价钱要协商好。玉雕作坊就必须根据买者要求选择合适的翡翠玉料,将设计图案与买者商量双祀同意后就可以加工了。当然大多数情况下是根据玉料来设计,即所谓的”景材施艺”。玉料尤其是经过河水磨蚀过的砾石玉料,往往表面都有一层氧化层,比如翡翠表面常常为黑色、黄色、红色等包裹,里面是否有绿色?络裂和纹理如何延伸?雕琢前需要有所了解,这样才可能做好玉雕设计。当然玉石好的表皮,不能随意剥去,有时可以利用玉石表面不同的颜色进行设计雕琢好了可成为玉器的俏色,提高玉器的价值。 2、设计 玉器设计是雕琢玉器的关键。一般说来,设计者往往是根据玉料的颜色、玦度、纹理和形状来设计雕琢题材,选择适合玉料特征的题材,首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根据玦度和玉料外形设计,不能浪费玉料;利用好颜色,使其产生最佳效果;尽量摒弃玉件上绺裂暇疵,要做到“挖脏这绝”、”变职为榆”。玉雕设计者可能就是执行设计的雕琢人,有时玉雕设计者和雕琢者为下同的两个人,这就需要执行雕琢的人要领会设计者的思想,同时应具备必须的技术要求,有能力把握雕琢玉件题材的特征,并对玉雕题材有所了解,尽量熟悉有关背景材料。这样才可能真正理解设计,雕琢出设计者所期待的玉器。最初玉雕设计图案可以画在纸上,也可以直接画在拟雕琢的玉料上。大型贵重的玉料雕琢,必须先画在纸上反复斟酌酝酿,设计完美后再落在干料上,雕琢者根据题材图案的线条进行加工。小件玉器加工可直接在料上勾样。雕琢过程中要璜开玉料内部出现的缎裂,要充分利用其内部的颜色,这就需要不断地修改玉雕设计要多次在雕琢的玉件上描图。当然原定主要的玉雕题材通常是不能改变的,只能调整有关局部内容,适当减少或增加部分雕琢内容。 3、粗雕 玉件勾好样后就可以粗取了,粗雕也可称为做胚,即按照设计要求将玉料雕琢成形,初步达到设计玉雕的基本造型。粗雕非常重要这一工序是整个玉雕是否成功的基础,我们知道玉料一旦雕琢,就很难回头,真可谓是”覆水难收”所以雕琢之前要慎重。为此玉雕行业在粗雕阶段就总结出许多经验其中“见面留棱”、”以方后圆、”打虚留实”、”留料备漏”、”先浅后深”等。粗雕最初要将玉料切割成若干大的玦面,然后将这些大面分割成若干小面面与面之间要有棱角,这些棱角存在可以及时调整玉雕造型,这就是所谓的”见面留棱”;雕琢圆形或球体时要采用微积分原理来加工,首先对玉料找祀,即将玉料切割成祀形或正方体,逐渐去角使得圆形或球体玉件面和棱越来越多从而也就越接近回或球体,这就是所谓的”以方后圆”玉器雕琢要由表及里。从浅到保地进行,也就是用工具勾出基本轮廓后再进一步完成造型,”先浅后深”的道理容易理解;玉刚过程中要保留好外形比如人物的头部、腿部、手肘等外露部分要留足余豪,一旦琢磨坏了无法补救,而身着衣物的折曲纹饰是雕琢的重点这就是”打点留实”的意思;雕琢时有可能为了回璜络裂,或遇见磕碰等意外,需要调整局部雕琢内容所以粗雕时必须留料备漏雕琢最后才可以将预留的余料去掉。颈短肩高也有“留料备调”这个意思,就是说人物雕琢时颈部要短肩头要高,在后期细刚完成后颈部长短才可能正好合适。如粗雕时人物颈部正好后期不断修整就可能使人物颈部变长,这时候就无法将其缩短了。玉器雕琢时要充分考虑到玉雕造型的特点,比如粗雕动物或人物的手足时要尽量留长,耳鼻头要尽量留大眼嘴却要尽量留小;粗雕时要留有余最,否则短了不能增长,小了不能变大,大了又不能

寿山石的雕刻手法1

寿山石的雕刻手法1 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艺术在雕件上的整体表现,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它是寿山石雕最古老、最基本的技法,也是“东门派”的主要技法。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福州地区陆续发掘出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就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原始的寿山石雕作品。据相关资料研究分析,圆雕自南北朝以来一直是寿山石雕的主要技法,即使到了清初寿山石雕昌盛时期,雕制人物、动物也仍然以圆雕技法为主,只是这一时期的圆雕技法和古远的南朝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语,作品的艺术水平也是天差地别。享有盛名的杨玉璇、周尚均、魏汝奋、魏开通、董沧门等,虽然雕刻风格各异,却都是圆雕大师,他们的许多圆雕作品也都成为传世之作。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杨玉璇的《僧人卧像》、周尚均的《弥勒》、魏开通的《伏虎罗汉》等十几件寿山石雕作品,以及上海博物馆、天津艺术博物馆和福州市博物馆收藏的杨、周、魏、董的传世之作,都显示了清初寿山石圆雕技艺的高超水准,坐势自然舒展,神态悠然自得,面额饱满,鼻宽且丰,两眼微闭,两唇微翕,欲言又止,表情异常生动,衣纹用刀十分流畅,富有动感,不论前观还是后看,都显得和谐自然,堪称圆雕杰作。从《数珠罗汉》还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石雕艺人已善于利用巧色。他们不仅懂得用石材的有色部分雕刻外披的袈裟,用无色部分雕刻罗汉肌体,有的还在罗汉打坐的蒲团一描花巧填金粉。一代宗师杨玉璇还在罗汉服饰上镶嵌宝石,用以衬托雕像,使之瑰丽多彩。 清同治和光绪年间的“东门派”鼻祖林谦培,也是一个圆雕高手。他的圆雕作品多以仙佛人物为题材,风格受杨璇影响,并有明代德化瓷雕高手何朝宗的遗风。造像着重传神,造型颅硕身短。形象比较肥硕,衣纹如行云水,临风飘荡。“东门派”传人林元珠、郑仁蛟、林友竹等也是圆雕高手。林元珠还在圆雕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物和山水相结合的“立体雕”,用来表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情节。郑仁蛟则吸收木雕、牙雕、青石雕的长处,融于寿山雕之中,使其风貌焕然一新。 古代的寿山石圆雕作品多是独立的个体,如仙、佛、猪、羊、马等,体积也比较,通常是摆放在案几上的小雕件,或当扇坠、链坠等装饰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寿山石雕的题材不断拓宽,石雕技法也不断丰富发展,在圆雕技法的基础之上,出现镂雕、链雕。在表现内容上,也由独立的个体发展到人物、动物和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群雕,这就使得圆雕从技法到作品内容都更加丰富和完善。同一件圆雕作品,往往是圆雕、镂雕、链雕等多种技法融会贯通。如“东门派”大师冯久和雕刻的《猪崽满圈》,以一群母子猪造型来反映农家生活的兴旺发达;陈敬祥的《求偶鸡》,以鸡亢奋恣肆的形态和刀法的创新独到,令人精神为之一振;郭功森的山水雕《武夷风光》,集闽山闽水于咫尺之间,以小见大,意境无穷;林亨云的群鱼雕《海底世界》,无水鱼游,怡然自得,令人浮想联翩;林发述的《三仙醉酒》,似醉非醉,如诗如画;林廷良的《九宝连环章》,环环石链动,九章喜相连;王祖光的《荷花观音》,端庄娴静;还有《长征组雕》、《红色闽西组雕》、《井岗山会师》、更喜岷山千里雪》等等,这些艺术精品都是他们利用大体积的五彩斑斓的高山石创作,在纯熟运用圆雕技8法的基础上,融合其它技法完成的,是寿山石雕从造型、题材、技法到巧色利用上的重大突破。 由于圆雕作品极富立体感,生动、逼真、传神,所以圆雕对石材的选择要求比较严格,从长宽到厚薄都必须具备与实物相适当的比例,然后雕师们才按比例“打坯”。“打坯”是圆雕中的第一道程序,也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还需要先在泥土上“打坯”,竺修订完“泥稿”后,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打坯”的目的是确保雕品的各个部件能符合严格的比例要求,然后再动刀雕刻出生动传神的作品。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同时要求特别注意作品的各个角度和方位的统一、和谐与融合,只有这样,圆雕作品才经得起观赏者全方位的“透视”。 钮雕 钮雕是专指印章上部钮饰的雕刻,属于圆雕的范畴,具有丰富的立体感,但它和圆雕相比,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物像小,限于印章的规模,一般都在10立方厘米以下;二是只表现物像的上方,而不像圆雕那样,需要全方位表现;此外,钮雕的表现内容多是动物,特别是古代传说中的动物,如: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龟、熊、蝙蝠等,因此,钮雕也称为“兽钮”。

清代的寿山石雕的历史及流派

清代的寿山石雕的历史及流派 清代,寿山石雕已经走过了萌发、成长、开花、初熟的千年历程,进入了昌盛期。不 但雕艺更加成熟,并且涌现了冠盖众石的崭新的石种——田黄石。此乃清时寿山石文化的鼎盛时期。清时的雕师因材施艺的水平普遍比前代提高了,能按寿山石材的形态、色质的不同,分别雕制印章、人物、动物、文具、器皿。印钮的制作也更加生动和多样化了。据清毛奇龄在《后观石录》所云,在他收藏的49枚寿山石印章中,单是兽钮就有螭虎、辟邪、狻猊、青羯、天马、獬貂、貔、貘等20余种钮式。如果以立、卧、蹲、倒等姿态细分则更多。此外还有山水、山鸟、人物、博古等其他钮式。 此时的雕刻技法,又日臻精进,且有突破。除了圆雕、高浮雕、薄意等常见外,尚出 现了阴刻和链条雕刻。1997年夏,被彩印成国家邮票发行的乾隆帝印玺《三链章》,就是此时的链条雕刻的杰作。 作为清代寿山石文化昌盛的标志,突出地表现在石雕艺坛上出现了技艺超前的一代宗师。关于这一点,首先要说到的是杨璇与周彬。杨璇又名杨玉璇,清康熙年间漳浦人,客居福州,精于寿山石人物、兽钮的雕刻。他首创了“审曲面势”的雕刻法,根据寿山石的丰富色彩依色巧雕,即所谓的“取巧”,使人物、动物、花鸟等的造型,达到形、神、情、趣兼具。他构思精妙,刀法古朴,是公认的寿山石雕的鼻祖。《达摩过江》是其代表作。像高约10厘米,达摩的左手提着衣褶,右手托着草鞋,头部微侧向前,显其过江之势,动感自然舒展。佛像面额饱满微笑,两眼圆睁,鼻宽且平,两唇略张,给人以全神贯注之感。衣纹雕刻得既贴切妥当,又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架裟上并有宝石镶嵌,可谓匠心独运。 与杨玉璇同时代的另一位石雕大师是周彬。周彬又名周尚均。他喜用夸张的手法刻兽钮,使其形态与众不同;印旁的博古纹多取青铜器纹样,并在纹中隐刻双钩篆字“尚均”,其精细的雕风令人叹服。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寿山石珍藏品,多为杨、周两人的作品。这是因为他们的作品,多作为当时的福建地方贡品送京。 清代寿山石文化鼎盛的第三个标志是有史以来最早的两部寿山石专著出现在这个时期。清康熙六年(1667)年福建侯官县著名学人高兆(字云客)自江左回乡,受友人“怀瑾握瑜(指 把玩寿山石),穷日达旦,讲论辨识”的影响,也被卷入了“寿山石热”中来。他分别从十余位友人处借览了140余枚寿山印石,进行研究分析,时经一载,于次年写就了世上第一部寿山石文化专著《观石录》,既记录了当时寿山农家“日数十夫,穴山穿洞,摧岸为谷”的采石场面和“逵路之间,列肆置侩”的售石活动,又介绍辨识各类寿山石的形性和色质,指出与石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作品

寿山石雕刻技法及作品 一、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从前、后、左、右、上、中、下等各个方位雕刻物体的方法。所雕作品逼真如实物,特别富有立体感。 寿山石的圆雕始于南北朝,近年在福州地区不断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殉葬品“人兽俑”等,便是最原始的寿山石圆雕作品。之后寿山石雕仍以圆雕为最主要方法,特别是清代,长盛不衰,清初的许多寿山石雕刻大师都是圆雕大师,如杨玉璇有《僧人卧像》、周尚均有《弥勒》、魏开通有《伏虎罗汉》,这些圆雕杰作举世闻名,至今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 因为圆雕最近于实物的主体,所以圆雕所要选择“石材”,都应该有如按实物比例的厚度。然后按比例“打坯”。圆雕是很讲究“打坯”的,特别是大型的圆雕作品,甚至要离开寿山石材,在泥土上“打坯”,完成并修订“泥稿”后,才正式在石材上“打坯”。选择石材的厚度是保证雕品有如实物的先决条件,然后在选好的石材上“打坯”。“打坯”的目的是保证雕品的各个部件既能按实物的比例,更能比实物传神。圆雕要特别注意的是各个方位统一、和谐和融合。比如说雕人物,前方位雕的人物头部是男人,后方位就也应该是男人,而且大小要一

致。再比如说前方位的衣着是长衫,后方位的衣着就不能是短袖,而且衣摺、流线等都应该和谐、融合。 圆雕一般从前方位“开雕”,因为前方位是最主体的方位。主体成功了,作品就成功了一半;主体要是雕不好,雕好其他部位也就没有价值。 古代的圆雕多以单件实物为对象,如仙、佛、猪、羊、马等小雕件放在案头把玩;也可以作为小雕件,当扇坠、链坠等装饰物。近代创造了以人物、山水等相结合的大型“立体雕”。《长征组雕》、《闽西组雕》以及郭功森的《武夷风光》、林亨云的《海底世界》等都是成功的大圆雕作品,宜于在大厅里摆设。 二、钮雕 钮雕是专指印章上部印钮的雕刻,起装饰印章作用。其雕法居于“圆雕”的范畴,有其丰富的立体感。但它另有特点:1.物像小。限于印章的规模,一般都在10立方厘米以下。2.不表现物像的下方。这是与“圆雕”最大的异点。“圆雕”从各个方位表现物像,而钮雕就差“下方位”。“下方位”被印章的方柱所替代。3.钮雕的内容多以动物最主,特别是古代的动物,显得古雅不凡,如:螭、狮、龙、凤、虎、辟邪、饕餮、麒麟、驼、鳌、龟、熊、蝙蝠等。因此称“兽钮”,石雕口诀说:

全国各地奇石种类,简介图

全国各地奇石种类 传统石:灵壁石、太湖石、英石、昆石 广西:大化石、马安彩陶石、贺州黄蜡石、柳州草花石、柳州墨石、三江彩卵石、三江黄蜡石、来宾水冲石、石胆、三江黑卵石、百色彩腊石、天峨卵石、邕江石、浔江石、运江石、马山石、大湾卵石、灵山花石、安陲青石、桂平太湖石、柳州彩霞石、武宣石 广东:潮州黄蜡石、阳春孔雀石、花都菊花石 湖南:排碧乡穿孔石、渫水浪纹石、湖南水冲彩硅石、渠水奇石 湖北:襄阳石、穿天石、汉江石、黄石孔雀石、渔洋石、三峡雨花石、黄荆石、堵河卵石、下坪河石 山东:长岛球石、崂山绿石、济南绿石、竹叶石、泰黄石、崮山卵石、紫金石、梅石、淄博文石 福建:九龙壁 浙江:锦纹石、天竺石 江西:庐山菊花石 江苏:雨花石、栖霞石 安徽:栖真石、景文石、安徽紫金石 云南:龙泉石、巧宁石 河北:曲阳雪浪石、涞水云纹石、太行豹皮石 北京:燕山京谷石、北京星辰石、金海卵石、房山青石、拒马河石 内蒙古:葡萄玛瑙、巴林石、戈壁石 河南:河洛石、嵩山画石

东北:松花石、釉岩玉 陕西:汉江石 甘肃:西夏风砺石、兰州石 宁夏:黄河石、宁夏玛瑙石、贺兰石 新疆:大漠奇石 青海:河源黄河石、青海丹麻石、玉树彩纹石、青海星辰石、青海桃花石 四川:泸州空心响石、涪江石、绥江卵石、青衣江卵石、泸州画石、泸州浮雕石、沫水石、长江绿泥石 重庆:夔门千层石、龙骨石、重庆花卵 贵州:贵州青、乌江石 台湾:龟甲石、台东梅花玉、油罗溪石、绿泥石、台东西瓜石、台东黑石、澎湖黑石、铁钉石、台湾玫瑰石、澎湖玄武石、关西黑石、宜兰石胆、关西梨皮石、花莲金瓜石、埔里黑胆石、高雄砂积石、埔里铁丸石、南投龟甲石、南投铁丸石、国姓铁丸石 东南亚:印尼黑石、印尼红碧玉、印尼浮雕石、印尼石胆、印尼黑珍珠石、印尼龟甲石、印尼巴东石 美洲:加拿大菊花石、加拿大石种、美国石种 矿物晶体:白铁矿晶体,蓝铜矿,玛瑙,锂兰闪石菊花石 寿山石介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