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机玻璃在各国的工业发展史

有机玻璃在各国的工业发展史

有机玻璃在各国的工业发展史
有机玻璃在各国的工业发展史

有机玻璃在各国的工业发展史

如果一要问大家“有机玻璃是什么?”,想必每个人都会不屑的说:不就是玻璃吗?还有什么好奇怪的。确实,从这个名称看,你未必能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也无从知道它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因为有机玻璃和普通玻璃一样都是玻璃类透明物质。

其实,有机玻璃是有真名字的,即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因为它是人工合成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所以人们笼统地把它叫做有机玻璃。尽管这个名字念起来相当别扭,但是有机玻璃另外有一个令人惊异的性能。

一条弯曲的有机玻璃棒,只要弯度小于48度,光线就可以沿着它,像水通过水管一样投射过来。光线可以走弯路,多么有趣!利用这个绝技,它就变成了制造外科传光玻璃仪器的珍品。因此,医生在手术室动手术的时候,就不用担心看不清楚了。

那么要追究起来有机玻璃的工业发展史可是有一段历史发展过程的,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920年,德国罗门哈斯(Rohm&Haas)公司在实验室试验成功制成亚克力板,但未能量产。

1927年,德国罗姆-哈斯公司的化学家在两块玻璃板之间将丙烯酸酯加热,丙烯酸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了粘性的橡胶状夹层,有机玻璃可用作防破碎的安全玻璃。当他们用同样的方法使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时,得到了透明度既好,其他性能也良好的有机玻璃板,它就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1931年,罗姆-哈斯公司建厂生产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首先在飞机工业得到应用,取代了赛璐珞塑料,用作飞机座舱罩和挡风玻璃。同年,ICI公司化学家克劳福先生(Crawford)在实验室发明以经济的方法制造压克力单体。

1936年英国ICI开始以甲基丙烯酸甲酯铸模聚合法制造亚克力板,并应用於战斗机座舱罩。

1937年英国ICI将甲基丙烯酸甲酯合成量产化,使亚克力树酯制造工业突飞猛进,此方法是以浓硫酸将氰化丙醇(ACH)作成中间产物甲基丙烯酸醯胺硫酸盐,再以甲醇、水与此作用,形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台湾奇美於1957年试作制造亚克力板,并将其发扬光大,带动台湾亚克力产业,并於1989年扩大生产线,生产亚克力塑胶粒。

高雄塑酯公司设立於1976年,为台湾第一家生产PMMA(亚克力/压克/有机玻璃力)的公司,提供台湾及亚太区亚克力产业稳定的原料供应。

日本触媒公司於1982年,发明以异丁烯C4原料,生产亚克力单体原料。

中国大陆于1953年开始研究亚克力有机玻璃材料,由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开始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醋(MMA)单体的合成与聚合的研究;

1955年,锦西化工研究所在沈阳化工综合试验所完成MMA单体合成及其浇注聚合的工业放大试验,19“年开始研制定向有机玻璃。

1985年中国从美国Sie~in公司引进了研磨抛光机,基本解决了定向有机玻璃长期存在的耐热点和光学畸变等表观质量问题。

原来有机玻璃工业的发展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在欧洲国家首先得到应用,依次是亚州的中国和日本了,想必正是因为有机玻璃既轻巧,又坚韧,化学性又相当稳定的优点,再加上受热而且有可塑性,因此它的用途十分广泛,以至于推向了全世界。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史 装饰艺术运动的概况和特点: ①20世纪初以机械化为特征的新时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新的材料的运用比如钢铁、玻璃 ③“装饰艺术”运动是基于对矫饰的“新艺术”运动的反对 ④主张机械的美,但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传统的设计运动 ⑤服务对象是富足的上层阶级,是少数的资产阶级的权贵 学习装饰艺术运动的意义 ①装饰艺术运动在20世纪30年代兴起,到30年代成为一个国际性的流行风格,影响到几乎设计的各个方面,是本世纪非常重要的一次设计运 ②它本身的折衷立场为大批量生产提供了可能性 ③装饰艺术运动是装饰运动在20世纪初的最后一次尝试,它采用手工艺和工业化的双重特点 ④装饰艺术运动在装饰和设计手法上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参考的重要资料。 ⑤关于东方和西方的结合、人情化和机械化的结合的尝试,成为80年代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 研究中心 现代主义设计产生的背景 1、生产力的发展,工业技术的极大发展导致社会结构、社会生活的改变 2、在设计上存在的问题:在功能外形、安全性和方便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3、传统的设计运动都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 4、设计界面临的两个问题:①社会需求和商业需求②改变设计的服务对象 认识现代主义设计的意义 1有助于对20世纪设计的认识和了解②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不但深刻的影响到整个世纪的人类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同时,对本世纪的各种艺术、设计活动都有决定性的冲击作用。 ③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是20世纪初在欧美同时产生的最重要的运动之一,建筑师们积极从设计观念、设计风格和形式,建筑材料和建筑方式各个方面进行探索,目的是为了引入民主主义的精神或者是奠定了一种新的政治制度的基础 ④从对现代主义建筑的认识和了解着手,可以从一个方面了解到现代主义的精神和意义,同时也将有助于我们对现代主义以后的种种思想潮流和设计风格有一个正确的把握和认识。 现代主义建筑和设计的观念定义 ①社会目标的反映,其几何规则性肯定,人类对于理解和控制自己环境的希望②民主、精英、理想、乌托邦主义③接收技术上的进步,强调新材料的应用④创造新的形式,简单的几何形状,具有功能意义的倾向 俄国构成主义设计运动 ①颂扬机器的特征,提倡用工业精神来改造社会生活②认为艺术应该取决于现代材料(玻璃、钢材)③艺术的形式应该是抽象的几何形式④把结构当成是建筑设计的起点⑤热衷于科学技术⑥为阶级国家服务代表人物:塔特林、李西斯基、康定斯基 荷兰风格派杜斯伯格风格派和包豪斯的相似之处:①努力把设计、艺术、建筑、雕塑联合和统一为一个有机的总体②它强调艺术家、设计师、建筑家的合作③他们强调联合基础上的个人发展,强调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平衡 ●包豪斯 设计教育特点:①在设计中提倡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②将手工艺与机器生产结合起来,提倡在掌握手工艺的同时,了解现代工业的特点,用手工艺的技巧,创作高质量的产

世界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史启示录

世界汽车工业百年发展史启示录 2004-4-1 10:50:00 来源:责编:车天下 1886年真是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德国人卡尔·奔驰研制的0.9马力的三轮汽车取得了帝国专利证书,同年,另一名德国人戴姆勒也试驾了他发明的四轮汽油汽车,从此,汽车开始改变这个世界。从卡尔·奔驰制造出的第一辆三轮汽车以每小时18公里的速度,到现在加速到时速100公里只需要三秒钟的超级跑车,一百年来,汽车业经历了三次变革:1914年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安装汽车装配流水线,带来了汽车工业史上的第一次变革;50年代战后的经济繁荣使汽车业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时期,给汽车带来了第二次变革;到60年代末,日本汽车工业出现奇迹,物美价廉的汽车使汽车工业发生了第三次变革。那么值此中国汽车工业50周年之际,中国汽车是否能从百年汽车的三次变革寻找到一些值借鉴的“法宝”呢? [B]大众化之路[/B] 1908年,亨利·福特开始出售著名的“T”型车,这种车产量增长惊人,最重要的是,这种车简单实用,材料出众,用钒合金钢制造,轻巧结实,脚踏变速器操作十分方便,大大提高了汽车驾驶者的舒适度。与汽车本身同样不同凡响的是它的生产方式。1913年,福特汽车公司首次推出了流水装配线的大量作业方式,使汽车成本大跌,汽车价格比当时欧洲所产的汽车便宜了1/2到1/3,不再仅仅是贵族和有钱人的豪华奢侈品了,它开始逐渐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当时,福特汽车公司生产的V-8型汽车每辆售价仅为465美元,而一名教师的年薪是800美元以上。亨利·福特的宗旨是:“薄利多销总会比少买多赚好得多,这能够使更多的人找到工作。”他的梦想是,让所有的人都能拥有汽车。 [B]设计推陈出新[/B]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得欧美各国的民用汽车业几乎完全停顿下来。直到50年代,汽车业才终于又活跃起来了。最早的变化出现在汽车外形设计上,50年代的汽车变矮了、变宽了,似乎是紧紧地趴在了地面上。给后人印象更为深刻甚至引为笑谈的还有那种50年代特有的尾翼。尽管只是微微地隆起,并不十分引入注目,但在用户或设计师的眼里,它似乎给人以高速的感觉,爱赶时髦的克菜斯勒还对此大力发挥,竟把喷气战斗机的三角形垂直尾翼移植到车尾。各大汽车公司纷纷加入这场尾巴之战,比赛谁的尾巴翘得更高,结果弄得后翼几乎延伸到车顶之上。这些夸张的车体设计尽管在技术上毫无意义,但却性格鲜明,成为50年代的经典之作。比外形变化更深刻的是体制的变化。1945年9月21日,亨利·福特二世正式接替祖父担任福特汽车公司的董事长,随即便对旧体制进行大清洗,有千余人被辞退。面对每月100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亨利·福特二世大胆地引进了以查尔斯·桑顿为首的10位青年军官。这批不懂汽车的高级职员整天在公司各部门东游西荡地到处发问颇有点令人讨厌,然而正是这些人给公司带来了成本核算、市场统计以及计划编制等一系列财务制度。此外,他又从通用挖来了欧内斯特·布里奇等“血管里流着汽油”的老手,直接取竞争对手所长。[B]丰田汽车模式[/B] 1933年,丰田纺织厂设立汽车分部,并决定在三年后开始制造汽车。在汽车制造方面,丰田实在没有多少经验。但聪明的丰田坚守一个信条:模仿比创造更简单。如果能在模仿的同时给予改进,那就更好。丰田认为,首先必须生产安全、牢固、经济、传统的汽车,而不是创新性的产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所有的丰田车都具有这样的特点。1955年,丰田推出一款设计精巧、排量1.5升的小轿车。命名为皇冠(报价参数图片论坛)RS,两年后又以Toyopet的名称将其出口到美国。其实该车极为传统,没有使用任何现代技术,但是做得十分精巧而已,价格也不贵。价廉物美的丰田车就此风行(报价参数图片论坛)全球市场,1961年,丰田的汽车产量还只有20万辆,10年后便猛增至200万辆,翻了10倍。 "丰田"成长的故事 2004-4-1 10:50:00 来源:责编:车天下 丰田佐吉可以说是丰田汽车的开山鼻祖,1876年出生于远江国敷知郡山口村(现静岗县湖西市)的一个木匠之家。他年轻时代就酷爱发明创造,1896年发明了日本国内第一台动力织机。1910年5月,佐吉对欧美进行了考察。回国后,佐吉开始了对自动织机更高水准的工作。通过此次的旅行,欧美各国日益普及

世界汽车发展史

世界汽车发展史 ●从轮到车——人类交通的第一次革命 ●自走车辆的探索——人类奔驰的梦想与追求 ●现代汽车的形成与发展——汽车文明与现代工业文明的融合推动了汽车工业与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汽车的发展——和谐、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汽车工业发展的主体 马车时代 自从人类发明了车轮并制造出车后,就用驯化了的马、牛拉车。马车是运输、代步和打仗最主要的工具。 由于没有其他合适的动力取代马,马车时代一直延续了约3000~4000年。 第一台实用蒸汽机 1757年,木匠出身的技工詹姆斯·瓦特被英国格拉斯戈大学聘为实验技师,有机会接触纽科门蒸汽机,并对纽科门蒸汽机产生了兴趣。 1769年,瓦特与博尔顿合作,发明了装有冷凝器的蒸汽机。 1774年11月,他俩又合作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动力机械——蒸汽机。瓦特发明的高效率蒸汽机一出现立即用到采矿、纺织、冶金、机械加工、运输业,极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掀起了18世纪轰轰烈烈的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诞生,无疑是人类利用动力机械的一大突破。从此,人们靠燃料的燃烧就可以得到源源不断的动力。 蒸汽汽车的盛衰燃机的诞生 古诺的尝试给后来者以极大的启发和激励,在欧洲各国和美国出现了研究和制造蒸汽汽车的热潮。各种用途的蒸汽汽车相继问世,到了19世纪中叶,出现了一个蒸汽汽车的全盛时期。 燃机的先驱 蒸汽机的燃料在锅炉中燃烧把水烧开,将蒸汽送进气缸,推动活塞和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所

以蒸汽机也称为外燃机。它的热量损失大,热效率低,仅10%左右,能源浪费严重。 如果让燃料在气缸里直接燃烧产生的气体膨胀力推动活塞作功,就可大大提高气缸压力和热效率,这就是所谓的燃机。1862年,法国铁路工程师罗彻斯,发表了等容燃烧的四冲程发动机理论,即进气、压缩、作功、排气,并指出压缩混合气是提高热效率的重要措施。1862年1月16日他的发明获得法国专利,他并没有造出实物来说明他的理论。 燃机的诞生 奥托燃机 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22岁时弃商,开始从事煤气发动机的试验工作。 1866年,奥托研制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立式活塞式四冲程奥托燃机。翌年,此物荣获巴黎博览会金质奖章。 1876年,奥托对四冲程燃机又作了改进,试制出第一台实用活塞式四冲程燃机。 1877年8月4日取得专利,并成批投入生产。 戴姆勒的小型燃机 1881年,戴姆勒辞去道依茨公司的一切职务,同他的同事威廉·迈巴赫合作开办了当时第一家汽车工厂,开始研究一种“轻便快速”发动机的设计方案。 1883年8月15日,戴姆勒和迈巴赫在奥托四冲程发动机的基础上,通过改进开发出了第一台卧式汽油机。 燃机的诞生 戴姆勒的小型燃机 他们再接再厉,把发动机的体积尽可能缩小,终于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轻便小巧的化油器式、电点火的小型汽油机,转速达到了当时创记录的750r/min。 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立式发动机,取名为“立钟”。他们在1885年4月3日取得德国专利。

工业设计发展史

工业设计是人类为了实现某种特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它包含于一切人造物品的形成过程当中。 工业设计概念:目前被广泛采用的定义是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在1980年的巴黎年会上为工业设计下的修正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资格,叫做工业设计。" 1.传统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当时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当时状况的必然手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概念分析工业设计的性质:第一,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取得产品与人之间的最佳匹配。这种匹配,不仅要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还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取得恰到好处的匹配,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第二,工业设计必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交叉融汇的科学,涉足了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如工业社会的粘合剂,使原本孤立的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市场学、美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彼此联系、相互交融,结成有机的统一体。实现了客观地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与主观、能动地进行创造活动的艺术的再度联手。 2.现代工业设计 传统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产品设计。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设计内涵的发展也趋于更加广泛和深入。现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已进入了现代工业社会,设计所带来的物质成就及其对人类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的影响是过去任何时代所无法比拟的,现代工业设计的概念也由此应运而生。现代工业设计可分为两个层次:广义的工业设计和狭义的 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史上的流派及其组织

工业设计史上的流派与组织[21大流派] 新古典主义 新古典是指资本主义初期最先出现在文化上的一种思潮,在建筑和设计史上指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欧美盛行的古典形式。18世纪前的欧洲,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盛行一时,其繁琐的装饰与贵金属的镶嵌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厌恶。在探求新的设计风格的过程中,希腊、罗马的古典建筑成了当时的创作源泉。1750年,罗马庞贝遗址被发掘,在欧洲引起了研究古典艺术的热潮,人们认识到古典艺术质量远远超过巴洛克与洛可可,促成了新古典的产生与流行。 新古典追求古典风格和简洁、典雅、节制的品质以及“高贵的纯朴和壮穆的宏伟”。在建筑上追求建筑物体形的单纯、独立和完整,细节的朴实,形式的符合结构逻辑,并且减少纯装饰性的构件,显示了人们对于理性的向往。新古典在各国的发展虽然有共同之处,但多少也有些差异,大体上在法国是以罗马式样为主,而在英国、德国则是希腊式样较多。新古典风格也体现于当时的产品上,其特点是放弃了洛可可过分矫饰的曲线和华丽的装饰,追求合理的结构和简洁的形式,构件和细部装饰喜用古典建筑式的部件。英国新古典家具的成就很大,其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设计师,他们长于设计朴素、实用的形式,其设计出来的产品成为了现代家具设计的先声。 折衷主义 在19世纪,一个更为直接和严峻的问题是风格上的折衷主义。所谓折衷主义就是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而不拘泥于某种特定风格,所以也被称为“集仿主义”。随着生产的商品化,需要用丰富多彩的式样来满足和刺激市场,于是希腊、罗马、拜占庭、中世纪、文艺复兴的情调杂然并存,汇为奇观。同时,19世纪的交通已很便利,考古学大为发达,加上摄影术的发明,帮助人们认识和掌握了古代遗产,以致有可能对各种式样进行拼凑与模仿。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 摘要:汽车自1886年诞生以来,经历115年进入21世纪。汽车的不断改进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汽车工业和汽车技术得以发展。从一个简单的小部件到单件小批生产再到大批量生产再到现代化汽车,一部汽车发展史可用115年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来表达。而现在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然而中国汽车工业与上个世纪的中国历史一样,在过去的110年里也同样历经了几番起伏。 关键词:诞生改进发展现代化中国汽车史 德国人发明内燃机和汽车 19世纪末,自行车工业和马车工业已很发达了,它们为汽车的发明做好了前期准备。自行车所用的钢管构架、滚珠轴承、链条传动、变速齿轮、充气轮胎、专用机床等等都可用于汽车,马车的车身技术和车身造型也可用于汽车。1886,一位叫奔驰的德国人用他研制的内燃机在曼德镇造出第一辆三轮汽车。同年,另一位叫戴姆勒的德国人用他研制的内燃机在斯图加特装出世界第一辆四轮车。奔驰公司和戴姆勒公司在1926年合并起来,组成后来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又于1998年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法国的单件小批生产

1886年的德国技术发展很快, 但德国那时刚成为独立、统一的 国家不久,经济实力不如法国。 法国政府为了军事需要修建了公 路网,为汽车工业创造了良好的 发展条件。戴姆勒发明汽车的第 二年,法国P&L公司就买下了他 的许可证,1887年就组织生产,在19世纪90年代里,P&L就生产几万辆汽车。到1904年,法国有汽车厂350这有,年产量达17000辆。英国的阿斯顿·马丁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在该公司的车身车间里,仍然是技术高超的钣金工用木槌敲打铝板的方式来制造铝质车身钣金件。到了20世纪80年代,汽车工业进步的步伐加快了。 福特公司的大批量生产 美国第一辆汽车比欧洲的第一 辆汽车晚了7年。但和法国、德国相 比,美国是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 物产丰富的大国。汽车一出现,6年 内美国有300家公司和个人在试验性 地生产汽车,没有银行投资,他们在 技术上和组织上都存在大量问题。福特先从军工系统引进零件通用制,用专用机床加工出标准化的零件;继而将屠宰场中的牛羊肉分块肢解的流水线反其道而行之,成为流水装配线。大量生产方式提高了汽车质量,降低了成本,使汽车流入寻常百姓家。 通用汽车公司建成现代化公司

全球汽车工业发展历程

2)第一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1953年7月15日,在吉林省长春市孟家屯举行了隆重的第一汽车制造厂建设奠基典礼。1956年7月13日,第一辆解放CA10型载货汽车(如图135所示)成功下线,这标志着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从此结束,。 二、中国汽车工业的完整化 1.五个生产基地的成立 (1)南京汽车制造厂。1958年3月10日,该厂生产出第一辆跃进NJ130轻型载货汽车。 (2)上海汽车制造厂。1958年9月,第一辆国产凤凰牌轿车诞生, (3)济南汽车制造厂。1959年,济南汽车制造厂参照捷克斯柯达706RT型8 t载货汽车设计出中国的重型载货汽车。 (4)北京汽车制造厂。1962年,试制成功第一辆北京BJ210轻型越野汽车。 2.第二汽车制造厂的建立 1965年12月,第二汽车制造厂筹备处成立。1967年4月1日,第二汽车制造厂正式破土动工。 3.川汽和陕汽的建立 1966年3月11日,四川汽车制造厂举行开工典礼,厂址选定为四川大足。1974年12月27日,陕西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延安牌SX250型越野汽车鉴定定型。 4.开发矿用自卸汽车和重型载货汽车 三、中国汽车工业的规模化 1.发展汽车工业政策的陆续出台 1994年7月,国务院批准发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汽车工业“十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目标。 2.产品结构调整加快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确定建立“三大”(上海、一汽、二汽)、“三小”(天津、北京、广州)轿车生产基地,并正式将轿车项目列为国家重点支持项目,中国汽车工业开始了战略转移。 3.中国汽车企业加速融入全球化大潮 1984年年初,中美合资北京吉普汽车有限公司成立,开创了中国合资生产整车的先河。上海大众、一汽大众、神龙公司、上海通用等多家大型中外合资轿车企业迅速崛起,并成为中国轿车工业的主力军。 4.汽车企业兼并、联合与资产重组的步伐加快 我国汽车企业兼并、联合与资产重组的步伐加快了形成3个大型企业集团为龙头和13个重点企业集团(公司)为主力军的汽车工业新体制。“一汽”“东风”“上汽”3个大型企业集团的总体规模和综合实力的增强。 〖知识小结〗 1.汽车的诞生经历了车轮和车、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在汽车上的应用、内燃机的发明等多个阶段。 2.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经历了四个重大变革,整个工业格局具有三个显著的特点。 3.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从诞生到完整化,再到规模化及重组经历了60余年的历史。

工业设计史 知识要点

工业设计史知识要点 工业革命前的设计 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工业设计阶段。 工业设计大致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18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期,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此期间新旧设计思想开始交锋,设计改革运动使传统的手工艺设计逐步向工业设计设计过度,并为现代工业设计的发展探索出道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是现代工业设计形成与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工业设计已有了系统的理论,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紧密结合,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流派,工业设计多元化的格局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 中国手工艺设计 铜是人类最早冶炼和使用的金属。青铜在我国商代得以广泛应用。熔铸法、失蜡法。 汉代的漆器在技艺上达到了顶峰。实用和美观的典范 瓷器在宋代达到鼎盛时期。印花工艺应用 明代家具达到鼎盛。 明代家具的主要特色: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所以又称硬木家具; 充分体现木材的纹理与色泽,不加油漆; 注意家具造型,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明代家具发展的原因:远林建筑的兴起;木材丰富;木工工具的发展。 明代家具的艺术特色,四字概括:简;厚;精;雅。 明代家具之所以取得高度的艺术成就,从设计上来说有以下四个因素: 注意意境美;注意材料美;注意结构美;注意工艺美。

国外手工艺设计 古埃及的家具给后世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古希腊家具中最杰出的代表是一种称为克里斯姆斯的靠椅。希腊家具形式上有极大飞跃。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纪念性建筑和建筑群艺术形式的完美。代表:雅典卫城及其中心建筑帕提农神庙。 古希腊的三种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克柱式;科林斯柱式。 中世纪的最高成就是哥特式教堂。哥特式又称高直式,是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的圆拱。以彩色玻璃为特色。代表:法国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16世纪“文艺复兴”代表人文主义精神和秩序严谨,协调的古典美学思想。 生存设计 远祖时代,人类的生存环境极为残酷,人们不但遭受洪水、严寒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还常常遭到野兽的袭击。因此,人类最早的设计工作就是在受威胁的情况下为保护生命安全而开始的。在危机条件下,由生存的愿望和能力就会产生出生存设计。这种设计的质量决定了设计者的生与死,因而常常是成功的设计。如果设计失误,后果将是致命的。因此,这些失误会马上得到纠正。经过无数次反复修改的过程,早期人类的设计在当时的物质条件下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人类的设计就是在满足最基本需求的工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巴洛克Baroque 16—17世纪交替的时期,巴洛克式设计风格开始流行,其主要流行地区是意大利。巴洛克的愿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造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这种风格集中体现于天主教的教堂上,并影响到了家具和室内设计。 洛可可Rococo 洛可可的愿意是岩石和贝克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格局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格局及中国汽车工业 发展的现状和未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德国人卡尔·奔驰研制的四轮汽油汽车试驾成功,从此,汽车开始改变这个世界。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发展当中,渐渐形成了美国、日本、欧洲三大体系左右下的世界汽车工业体系。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晚,发展慢,近几年来虽然在快速发展,但也仅仅在生产规模、销售规模上取得了一些进步,况且,这只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大背景下取得的结果。 但是我们要看到,随着新能源动力的发展和,汽车生产正在从传统的、成熟的汽车市场转向新兴的汽车市场。这些新兴的汽车市场不仅是汽车生产的重要基地,并且是汽车市场未来进一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正是新兴市场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国正重演汽车发展史 汽车工业的历史并不长,只有100多年。美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是世界汽车发展历史的缩影,很有代表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的汽车市场很有借鉴意义。 在汽车工业的早期,即20世纪初,汽车作为一种新的技术刚刚出现,当时的市场竞争主要是技术的竞争。汽车的出现大大改善了人们的交通方式,立即创造了广阔的市场前景。然而当时众多制造商的生产能力有限,制约了市场的快速发展。在20世纪20年代,以福特为代表的新型流水线生产方式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时间,从而使得汽车的生产大规模化,汽车产品开始迅速普及。当汽车技术和生产问题解决后,接下来的问题是必须有一个区域覆盖面广、产品选择范围多,并且非常有效的分销网络。在20世纪的40和50年代,通用通过并购整合建立起一个产品链较完善的庞大分销体系,也由此崛起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商。 如果说20世纪上半叶的竞争是集中在供方要素方面(技术、生产、分销网络)的竞争,那么20世纪下半叶的竞争则是集中在需方要素上的竞争。 毋庸置疑,便宜的价格是消费者的第一需求要素。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品牌利用价格的优势进入美国市场。然而,日本品牌在美国市场的迅速成长并壮大,依赖的不仅仅是价格优势,还有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优势。到了上世纪90年代,以丰田和本田为代表的日本车的产品质量、可靠性在美国市场得到广泛认同,进而扩大市场占有率。20世纪末,当不同品牌间的质量差距在迅速缩小时,市场的竞争开始由产品满意度转向经销商的服务满意度,由产品的竞争转向服务的竞争。雷克萨斯是这种趋势的代表之一。现在品牌的竞争是

工业设计史(重点整理)

1.人类设计活动的历史发展概要 分为三个阶段,即设计的萌芽阶段、手工艺设计阶段和工业设计阶段。 萌芽阶段从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制作石器时已有了明确的目的性和一定程度的标准化,人类的设计概念便由此萌发了。到了新石器时期,陶器的发明标志着人类开始了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艺设计阶段的开端。而工业革命兴起,人类开始用机械大批量地生产各种产品,设计活动便进入工业设计阶段。 2.工业设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 1.工业设计的产生 工业革命震撼了整个世界,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在变革的过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X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 2.工业设计的发展 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二战之后百废待兴,各国工业设计师担负起重建家园及使产品重新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重任。 3.工业设计发展的三个主要历史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工业设计可大致划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一是1750-1914年的工业设计,自175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是现代工业设计的酝酿和探索阶段。现代工业设计的基础逐步建立,并完成了有传统的手工业设计向工业设计的过度; 第二个时期是1915年-1939年的工业设计,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年代是现代工业设计在经历了漫长的酝酿阶段之后走向成熟的年代。在这期间,设计流派纷纭,接触任务辈出,从而推动了现代工业设计的形成与发展,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设计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第三个时期是1940年至今的工业设计,在二战之后,这一时期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工业设计繁荣发展并趋向多元化的局面。 4.18世纪下半叶在欧美流行的新古典设计风格的特点,以及对当时设计风格的影响。 新古典是在传统美学的规X之下,运用现代的材质及工艺,去演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精髓,它不仅拥有典雅、端庄的气质,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新古典风格是古典与现代的完美结合,它源于古典,但不是仿古,更不是复古,而是追求神似。新古典设计讲求风格,用简化的手法、现代的材料和加工技术去追求传统样式的大致轮廓特点;注重装饰效果,用室内陈设品来增强历史文脉特色。

汽车发展史简介

第一章世界汽车的发展 国外的汽车引领着世界的汽车潮流,只有认识到不足才能更好地前进。本章将从汽车的诞生,汽车在西方国家的发展以及日本等亲爱车大国的发展介绍汽车工业的进程。 1.1 前汽车时代 人类使用汽车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车辆一直是由人力或畜力驱动,直至18世纪发明了动力机械后,才出现了机动车。 1765年英国的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迅速推广,揭开了工业革命的篇章。1769年法国炮兵工程师尼古拉蒂·古诺把蒸汽机装在一辆木质的三轮车上,制成了最早的机动车。这也是最早的机动交通工具,成为古代交通运输与近代交通运输的分水岭 蒸汽机是外燃机,燃料在汽缸之外燃烧,热效率很低,并且蒸汽车辆庞大笨重,操纵不灵,安全性差。1809年,法国人菲利普·勒本提出了以煤气为燃料的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原理。1860埃蒂内·列诺尔制成了煤气机并成批量生产,是内燃机商品化。 1866年德国工程师尼古拉斯·奥托制造出往复活塞四冲程内燃机,并为现代汽车内燃机发展奠定了四冲程工作循环的理论基础。当时热效率大12%-14%,之后人们放弃了热效率只有3%左右的煤气机而使用奥托内燃机。 1.2 汽车登上历史舞台 18世纪真正的汽车诞生了。1885年卡尔·奔驰设计制造了一个单缸四冲程内燃机和一辆三轮汽车,并在1886年获得了专利。1886年德国工程师哥特里布·戴维斯将自制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装在一辆改装的马车上,也制成了汽车。奔驰和戴维斯随后共同创办了自己的公司,开始小规模的批量生产内燃机和汽车。他们二人首先把汽车与工业生产联系在一起,并把汽车推向了历史舞台,这

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功绩。 从那时起,汽车迅速跃升为道路的主角,很快便淘汰了马车。 1.3 西方的汽车发展 汽油内燃机以其功率的不断升高,轻巧等优点脱颖而出,很快成为了汽车的主要动力。随后一大批汽车生产厂在欧洲崛起,标致、欧宝、雪铁龙等品牌先后涌现。汽车的春天到来了。 汽车虽然诞生在欧洲,但在美国依靠自然条件以及宽松的政策,又利用欧洲在当一次世界大战遭受破坏的时机,迅速崛起并超过了欧洲。此后数十年,美国的汽车工业一直遥遥领先,雄踞榜首。 亨利·福特于1903年创立了福特汽车公司。1908年,福特推出了著名的T 型车,并于1913年在汽车行业率先采用流水生产线大批生产,是这种车型产量迅速上升和成本大幅下降,促使汽车这种只是少数人享用的奢侈品变为普及到千家万户的经济实惠的产品。20年间T型车工生产了1500万辆,具有极大地社会影响力,福特亦被称为“汽车大王”。 1908年,威廉·杜兰特以戴维·别克的公司为基础,组建了通用汽车公司,合伙人包括兰森·奥兹、亨利·雷兰德以及后来的路易斯·雪佛兰等先驱者。通用汽车公司还在1925年和1929年先后兼并了英国的沃克斯科尔汽车公司和德国的欧宝公司。1923-1956年,杰出的企业家销阿尔弗雷德·斯隆长期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最高领导,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使该公司迅速上升为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他提出了“分期付款、动态报废、年度车型更新、闭式车身”等促销措施,对美国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沃尔特·克劳斯特原是通用汽车公司的高级职员,1920年接任了濒临破产的麦克斯韦尔汽车公司的领导大权,励精图治,使该公司起死回生。1925年,克劳斯勒汽车公司正式成立,合并了道奇、普利茅斯、地索多等汽车公司,发展成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 大众汽车公司成立于1937年。当时定的德国政府为了使人民都买得起轿车,下达了生产一种大众化轿车并建立工厂的指令,由费迪南德·保时捷博士主持设

德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及发展史

产品造型设计与工业设计史 论文 学院: 学号: 姓名: 德国工业设计的特点及发展史 德国工业产品的主要特点是做工精细,持久耐用.考虑周到,讲究实效。德国设计长期以来强调设计中的功能主义原则,强调设计中的民主特色,并反复提倡“优良造型的原则”,这种思想造成了几代德国设计师对于责任感的高度重视。设计中的理性原则、人体工学原则、功能原则对于他们而言是设计上天经地义的宗旨,绝对不会因为商业的压力而放弃。德国产品设计的总体特征体现为:理性化、高质量、可靠、功能化、冷漠的机器外表与色彩(很少采用色彩比较鲜艳的设计,以黑色、灰色为主要色彩)。 下面从欧美的工业设计史谈起,讨论德国的工业设计的发展史。在二十世纪初期,随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设备不断产生,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世界范围内所奉行的设计理念并没有把多数的普通大众作为自己的服务对象,而只是认为设计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当时英国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以及欧美国家的“新艺术运动”都把定位于为权贵服务的精英主义。后来在欧美国家同时兴起的现代主义设计是一次真正的设计上的革命,通过这次运动,设计才第一次成为为大众服务的,为大工业化、批量化生产服务的活动。在这一次带有民主主义性质的设计革命中,德国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鲜明的设计特征为德国的设计发展乃至世界的设计发展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德国现代设计特征引言历史上每一次设计改良都伴随着设计思潮的改良而进行,就有如革命一般。1851年伦敦海德公园的“万国博览会”带

给人们的是对于机械化产品美学质量的下降的担忧和不满,随之而来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使设计家能够静下心来思索如何才能使艺术与技术相结合,但是很可惜,这场运动从实质上使反对工业化时代的大机器生产特征的,因此并没有探索出一条全新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后来的一些运动也没有很好地探索出一种设计改良的方法。 直到一战后1919年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出现才使这种现象有了本质上的改观,艺术家不再单纯是艺术家,而工业家也逐渐意识到设计对于产品开发和生产组织管理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包豪斯设计学校的一些设计探索与纳粹政权的“种族清洗”计划有所抵触,因此在1933年被强行关闭。但是包豪斯设计学校在这方面的探索对于德国以及世界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他第一次系统地探索了在工业化时代中如何将技术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一种理念和具体的方法。包豪斯设计学院包豪斯设计学院于1919年成立于德国的魏玛,这是一个闻名德国乃至欧洲的文化名城。包豪斯设计学院是世界上第一所完全为发展设计教育而建立的学院,包豪斯为现代设计教育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学院经十多年的努力成为欧洲现代主义设计的中心,并把欧洲的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虽然在1933年学院被纳粹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强行关闭,但是学院创始人格罗佩斯所创立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式却影响了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并且使所有的设计师意识到为大众设计和为工业化设计才是设计的真正目的。 乌尔姆设计学院 1953年在德国的乌尔姆市成立了德国二战后最重要的一所设计学院——乌尔姆设计学院,通过学院的理性主义设计教育,培养了新一代的工业设计师、平面设计师、建筑设计师,学院完善了包豪斯设计学校开创的现代设计教育的模式,并进一步提出了理性设计的原则,开创了系统设计方法。德国艾科灯具公司的总经理容根?马克曾说:“今天所有的设计师,包括一些不知道乌尔姆在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这个和那个方面受到了乌尔姆传统的影响。”这足以证明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探索对于世界设计的影响。而德国最重要的家用电器企业布劳恩公司在产品设计中则完美地贯彻了乌尔姆设计学院的设计精神,强调人体工学原则,以高度的理性化、次序化原则作为自己的设计准则。布劳恩公司的迪特兰姆斯是这种设计精神的代表人物。德国的功能主义设计

工业设计史

●工业设计的确立:20世纪20年代 (确立标志)包豪斯的确立(1919年)——工业设计理论基础 ●工业设计产生条件(原因):(1)近代大工业批量生产,激烈的市场竞争(2)商品经济的发展 ●影响工业设计的因素(工业设计与社会其他方面的联系):(1)体现了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的状况(2)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3)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 ●(名解)现代设计:把一种设计、规划、摄像、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人类设计活动的阶段 (1)萌芽阶段(旧石器—新石器)标志:石器。有了目的性和一定的标准性 (2)手工业设计阶段(新石器--英国的工业革命)标志:陶器。标志着人类开始通过化学变化改变材料特性的创造性活动,也标志着人类手工业设计的开端。 (3)工业设计阶段(从工业革命开始)标志:机械化的大批量生产。1765年,珍妮发明了纺纱机。 ●工业发展的三个时期: (1)酝酿、探索时期(18sj下~20初)代表人:托斯金莫里斯 (2)工业设计的形成、发展时期(1906~1939二战期间)代表人:格罗佩斯、密斯·格德工业设计有了系统的理论(包豪斯时期),并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3)重大发展时期(二战后)在此期间,工业设计与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因而取得了重大成就。与此同时,西方工业设计思潮却极为混乱,出现了众多的设计门派,多元化格局。也在20世纪60年代后开始形成。代表国:美西欧北欧5国日 ●设计的萌芽阶段(开始有设计意识):主要特征:目的性、创造性 ●手工艺设计阶段 (一)中国: 1.陶器(新石器时代后期)(1)加工方法:压模、压印、堆贴、刻划、加陶衣(彩绘)(2)彩陶:(主要颜色:黑、红)制作过程:手工捏制、打磨绘色(与其他陶的区别)、入窑烧制。常见:小口尖底瓶(放东西)、鬲(煮食器皿)、鬳瓦(煮、蒸)、豆(高脚盘子),簋(底为方座的碗) 2.青铜器(人类最早冶炼的金属):制作方法:制范法失蜡法。一般作为礼器:纹样:云纹、雷纹、饕餮、圆圈纹素器(战过后) 3.漆器:木头在表面刷漆(目的:美观光滑、保护木质)汉代顶峰颜色:黑红(有比例) 4.瓷器(重点):原材料:瓷土。特点:1造型简洁优美2器皿比例、尺度恰当3在设计上达到了十分完美的程度。 为什么在宋代顶峰:1 政治长稳定,北宋建立了统一的政权2手工业分工细密3科学技术有了重大发展4城市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活跃5文学艺术方面的杰出表现 5.明代家具(重点):中国家具的典范(1)特色:a注意材料、质地,多用硬质树种(又称硬木家具)b充分体现了蔬菜的自然纹理和色泽,不加油漆c采用木构架的结构,与中国传统建筑的木构架很相似(榫绑结构)(2)发展的重要原因:a园材建筑的兴起b木工工具的发展c木材的丰富(物质条件),郑和下西洋带回树种(3)艺术特色:简、厚、精、雅 (二)国外手工艺阶段: ●古埃及:1 建筑(金字塔),雕刻:绘画(壁画:反映了古代埃及的手工制作场景),家具(特点:1复杂的榫接结构2皮带条的绷制技术3采用兽皮蒙面形象特点:1有兽形样的腿(方向统一,古罗马则向心或向外)2早期的家具造型线条大都僵挺) ●古希腊(古罗马)(1古罗马包括古希腊2古罗马统治古希腊后,继承古希腊文化) 古希腊:陶器(陶瓶):黑红为主图案:以人物为主(线描刻画,侧面为主)反映了生活和征战特征 家具:(填空)克里斯姆斯—家具的杰出代表。 建筑、建筑群(最具有代表性):(体现在:柱子额枋檐部)雅典卫城(447-138年)(其中:帕提农神庙) 柱式(名解)1多立克柱式(doric)特征:比例匀称,刚劲雄健,没有柱础,柱头是刚挺简洁的倒立圆锥台,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具有男性的阳刚之美。代表:帕提农神庙2.爱奥尼克柱式(ionic):特:秀美华丽轻快,柱头是轻巧柔和的涡卷,柱棱上有一小段小圆面,有复杂而富有弹性的感的柱础,具有女性体态轻盈秀美的的特征。代表性:雅典伊瑞克提翁神庙3.科林斯柱式(corinth):与2的唯一区别:柱头如盛满卷草花篮的纹饰。代表:巴黎圣母院、德国科隆大教堂 古罗马:奴隶制顶峰1统一了地中海沿岸地区2前20sj-20si 奴隶制强盛时期—经济发达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 现代汽车与汽车文化课程论文 题目:世界汽车发展与中国汽车发展的环境和趋势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日期:11年 5月 18日

世界汽车工业发展史 汽车自1886年诞生以来,经历115年进入21世纪。汽车的不断改进和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大大地改变了人类生活。汽车工业和汽车技术得以发展。一部汽车发展史可用115年中发生的一些重要事件来表达。 德国人发明内燃机和汽车 19世纪末,自行车工业和马车工业已很发达了,它们为汽车的发明做好了前期准备。自行车所用的钢管构架、滚珠轴承、链条传动、变速齿轮、充气轮胎、专用机床等等都可用于汽车,马车的车身技术和车身造型也可用于汽车。1886,一位叫奔驰的德国人用他研制的内燃内在曼德镇造出第一辆三轮汽车。同年,另一位叫戴姆勒的德国人用他研制的内燃机在斯图加特装出世界第一辆四轮车。奔驰公司和戴姆勒公司在1926年合并起来,组成后来的戴姆勒-奔驰公司(又于1998年组成戴姆勒-克莱斯勒公司)。 法国的单件小批生产 1886年的德国技术发展很快,但德国那时刚成为独立、统一的国家不久,经济实力不如法国。法国政府为了军事需要修建了公路网,为汽车工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戴姆勒发明汽车的第二年,法国P&L公司就买下了他的许可证,1887年就组织生产,在19世纪90年代里,P&L就生产几万辆汽车。到1904年,法国有汽车厂350这有,年产量达17000辆。英国的阿斯顿·马丁公司就是其中一家,在该公司的车身车间里,仍然是技术高超的钣金工用木槌敲打铝板的方式来制造铝质车身钣金件。到了20世纪80年代,汽车工业进步的步伐加快了。 福特公司的大批量生产 美国第一辆汽车比欧洲的第一辆汽车晚了7年。但和法国、德国相比,美国是个人口众多、土地辽阔、物产丰富的大国。汽车一出现,6年内美国有300家公司和个人在试验性地生产汽车,没有银行投资,他们在技术上和组织上都存在大量问题。福特先从军工系统引进零件通用制,用专用机床加工出标准化的零件;继而将屠宰场中的牛羊肉分块肢解的流水线反其道而行之,成为流水装配线。大量生产方式提高了汽车质量,降低了成本,使汽车流入寻常百姓家。

工业设计发展史

工业设计发展史

目录 1.工业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0 一、工业设计的产生 0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 0 2.工业设计的概念与内容 (1) 一、工业设计的概念(industrial design) (1) 1.传统工业设计 (2) 2.现代工业设计 (2) 二、工业设计的内容 (3) 3.世界设计的历史及现状 (4) 一、二十世纪的世界设计 (4) 二、世界设计的现状 (6) 4.设计理念 (7) 5.本土文化是设计的基石 (10) 6.设计人性化趋向 (12) 7.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14) 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工业设计 (14) 二.美国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15) 三.欧洲及日本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 (17) 8.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20) 一、从产品的技术设计到产品理念设计的转变 (20) 二、从功能设计到情感设计的转变 (21) 三、从整体设计到细节设计的转变 (21) 四、从单个设计到系统化设计的体现 (21) 1.国外工业设计大赛 (23) 2.国内工业设计大赛 (24) 工业设计大赛介绍 举办工业设计大赛的意义及带来的价值 (24) 近阶段工业设计在中国企业的发展趋势 (25)

1.工业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到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将完成后工业化过程,将更强有力地操纵信息、市场和技术以及发展第三产业。工业设计正是信息、市场、技术和第三产业的重要构成因素。 一、工业设计的产生 爆发于两个世纪之前的工业革命强烈地震撼了整个世界,以惊人的速度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成就,向人们展示了美好的前景。工业革命宣告了传统手工艺生产方式的终结,机械化、批量化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分工暴露了生产各环节之间衔接、配套的矛盾,导致了设计与生产,生产与销售相分离。正是在这种变革的过程之中,逐渐体现出设计作为一种贯穿生产始终,并且有计划、有目的的协调、管理生产各环节思想方法的重要作用。 由于工业革命后机器化的生产方式使大批区别于原来艺术品的拙劣、粗糙的工业商品出现在市场上,引起工业制品与需求者的利益冲突,产品严重缺乏设计,工业振兴和设计危机的矛盾困扰着生产和生存质量的提高与发展。这种情况下英国首次明确提出科学、工业和艺术要结合,主张国家应和政府有计划地组织、管理市政设计和工业制品设计,使当时的英国工业振兴找到了出路。 二、工业设计的发展 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经历了一段时期的发展后,受到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抵制,发展有所减缓。德国后来居上,工业设计在那里得到了更大的发展。20世纪,欧美国家现代设计运动影响了德国的机械化生产。德国工业设计著名理论家和活动家穆特修斯,对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和工业设计运动的发展提出“粗糙产品的制造并非因为机械制造,而是出于机械使用者的不当和我们的无能;批量生产与分工并没有什么危险,但要有工业设计设计出生产优质产品的标准。”这种观念大大引导了工业制品的生产和开发,工业设计不仅强有力地介入了小至风扇、水壶的工业产品设计,还进入了大至厂房在内建筑领域设计。包豪斯打破了纯美术与实用美术的对立局面,以机器为创作工具,将设计成果纳入批量化生产中,以实际艺术架起了沟通技术的桥梁,使艺术与技术获得了新的统一。 一战和二战期间,北欧、意大利、美国等国家的工业设计都得到了长足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