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开发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程序和设计开发记录表样

设计开发程序和设计开 发记录表样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设计的新产品技术先进、使用可靠、经济合理、易于生产、验证和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职责 质技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质技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和开发任务书,负责批准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负责试产报告等。 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试产报告。 采购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顾客使用报告。 生产部负责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试制等。质技部是产品设计开发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策划并且执行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负责主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

4. .工作程序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a)销售部与顾客签订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根据总经理批准的相应的《产品要求平评审表》,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b) 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的《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 c) 生产部根据技术改进需要,提交《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质技部负责人根据上述信息及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包括: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各阶段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部门;资源配置的需要,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相关内容。 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设计开发不同部门之间的接口管理 明确参与设计过程的不同部门/人员之间在组织上和技术上的接口并对接口进行管理,确定每项活动的职责和权限。指派有经验、能胜任其岗位工作的人员从事设计各阶段的活动。 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销售部提出的项目开发建议编写的,“设计开发输入清单”应充分考虑有关法规、标准和市场需求,其内容应包括:

设计开发验证与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验证与确认报告 设计开发验证及确认报告 RD-F-010 序号: 项目名称圆周切割机型号规格 YQJ-1500 验证单位及参加 验证人员 试验样品编号试验起止日期 2014.3.31- 2014.04.2 设计开发输入综述(性能、功能、技术参数及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等): 一、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GB7258-2012机动车安全运行条件 GB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制 GB26504-2011移动式道路施工机械通用安全要求 GB16710.1-1996 工程机械噪声限值 二、产品功能描述: 本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对水泥路面进行圆周切割,为清除井盖周围的破损面提供分割区域,适用于混凝土抗折弯强度不大于7.5Mpa的水泥路面。 该产品自带动力,配备无线遥控装置,可实现旋转、下切的自动控制,切割半径可调,旋转速度两档可调。工作时以井盖中心为回转中心进行圆周切割,适用于直径不小于700mm的圆形井盖。 回转中心定位装置简单可靠,易操作。 行走方式为托牵式,整机通过性能好,适用于多种工作场所,能满足汽车单车道上的施工要求。 配备自动水除尘和降噪装置。 配备安全防护及警示装置。

三、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技术参数 序号项目设计目标备注 1 长x宽x高(mm) 1100x()x1700 参考尺寸 2 自重(kg) 350 上下20kg 3 最小切割直径(mm) 750 4 最大切割直径(mm) 1500 5 最大切割深度(mm) 120 6 旋转角度(o) 360 7 切割速度(r/m) 5-6 速度可调 8 水箱容量(L) 55 类型双缸、风冷、四冲程美国百力通汽油机功率(HP/Kw) 18/13.3 发排量cc 570 动 9 输出方式键槽水平轴机输出转速(r/m) 3600 参启动方式手启动+电启动数燃油箱容量(L) 7 产品主要配置 序号名称性能描述备注 1 发动机百力通18马力水平轴汽油发动机 35kg 山东豪迈集团回转支承 2 回转支撑 011.30.560.001 齿轮圆周力约为40kN 011.16.339.001.04.11F1 最大拉力2000N,行程200mm 3 提升器 MOTECK直流电动推杆 THOMSON PPA12-58B65-08N 4 回转电机直流回转电机法雷奥电机 403 872 5 半径调节器 MOTECK 直流电动推杆待定 6 回转定位器直流电磁铁吸盘,或插销定位插销定位 7 ?切割头切割转速与普通切割机同,安装方式待定普通刀片,刀片直径约400mm 8 遥控装置无线遥控,控制回转、提升无线遥控,控制回转、提升 9 电瓶容量待定由发动机供电 10 底盘可折叠,托牵式车架焊接,左右独立车轮四、产品结构要求: 本产品主要结构有回转中心定位装置、回转平台、半径调节架、提升平台、切割装置、底盘、配重等组成。 4.1、回转中心定位装置:带四个铆钉的定位板,工作时,铆钉插入地面固定,切割装置放在定位板上,具体看测绘照片。

设计开发程序和设计开发记录表样

设计开发程序和设计开发记录表样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设计的新产品技术先进、使用可靠、经济合理、易于生产、验证和控制。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职责 3.1质技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 质技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和开发任务书,负责批准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负责试产报告等。 3.3 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试产报告。 3.4 采购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3.5 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顾客使用报告。 3.6 生产部负责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试制等。质技部是产品设计开发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策划并且执行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负责主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 4. .工作程序 4.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4.1.1设计开发项目的来源 a)销售部与顾客签订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根据总经理批准的相应的《产品要求平评审表》,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b) 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的《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 c) 生产部根据技术改进需要,提交《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4.1.2 质技部负责人根据上述信息及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

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成果报告[范本]

用于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的证明材料之一。 XXXX有限公司 研究开发项目研究成果报告 项目名称:XXXX 编制:XXX 日期:XXX

一、项目概况 。 二、项目实施情况: 1、执行期 阶段主要工作内容时间备注 阶段一进行项目调研,编制研究开发 项目可行性报告并评审,为开 发做好准备 2010 年2 月到3 月 阶段二完成逻辑图与PCB 设计,功 能设计结构设计,控制软件编 制,结构设计 2010 年 4 月到 10 月 过程中输出 相 关图纸 阶段三制作样机,对样机进行测试, 完成编制技术文件 2010 年11 月 使用说明书、调 试工艺、检验工 艺等 阶段四用户试用,根据用户试用情况 反馈对样机进行改进2010 年12 月 2、达成的技术指标与参数 精度:0.1 级 电源:15~30V DC,标准24 VDC 过载:满量程的 1.5 倍 负载电阻:≤50(V-12)Ω 输出二线制4-20 mA DC 准确标准:0.1%F.S0.1%F.S 工作温度:-40~85℃ 长期稳定性:0.1%F.S/年 相对湿度≤85%RH

防爆等级:dⅡCCT5 3、项目技术创新情况 采用复合微硅传感器技术的传感器,电子板等核心部件组装,采用模块化的现场安装方式,适应仪表产品小型化、数字化的要求,根 据现场总线协议开发,引入陶瓷与微硅固态传感器技术制造的智能压 力变送器。设计具有两个功能单元:主单元和辅助单元。包括模拟加HART 数字通信、Profibus DP-PA 型以及Fileldbus FOUNDATION ,数字通信协议允许远程设定、校验以及诊断,不会对标准的4~20mA 模拟输出信号造成任何干扰。 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温度漂移,并且符合现场总线HART 通讯协议。变送器整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长期稳定性好,数字 通信协议允许远程设定、校验以及诊断,不会对标准的4~20mA 模拟输出信号造成任何干扰。 4、对其他项目及后续项目的技术贡献 采用模块化的现场安装方式,使用独特的电感测元件,使得安装更加容易,产品稳定性和适用环境比以前开发的产品更加宽广。通过这个项目的研发,在以后的项目开发和产品二次改进中,可以把这些技术运用进去,可以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在产品投入市场后,根据客户反映,市场情况以及前沿技术的发展,本项目产品将做技术改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稳定性,适应更

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成果报告[范本][精品文档]

用于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 研究开发项目的效用情况说明、研究成果报告等资料的证明材料之一。 XXXX有限公司 研究开发项目研究成果报告 项目名称:XXXX 编制:XXX 日期:XXX

一、项目概况 。 二、项目实施情况: 1、执行期 2、达成的技术指标与参数 精度:0.1级 电源:15~30V DC,标准24 VDC 过载:满量程的1.5倍 负载电阻:≤50(V-12)Ω 输出二线制4-20 mA DC 准确标准:0.1%F.S0.1%F.S 工作温度:-40~85℃ 长期稳定性:0.1%F.S/年 相对湿度≤85%RH

防爆等级:dⅡCCT5 3、项目技术创新情况 采用复合微硅传感器技术的传感器,电子板等核心部件组装,采用模块化的现场安装方式,适应仪表产品小型化、数字化的要求,根据现场总线协议开发,引入陶瓷与微硅固态传感器技术制造的智能压力变送器。设计具有两个功能单元:主单元和辅助单元。包括模拟加HART数字通信、Profibus DP-PA型以及Fileldbus FOUNDATION,数字通信协议允许远程设定、校验以及诊断,不会对标准的4~20mA 模拟输出信号造成任何干扰。 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温度漂移,并且符合现场总线HART 通讯协议。变送器整机具有体积小、可靠性高、长期稳定性好,数字通信协议允许远程设定、校验以及诊断,不会对标准的4~20mA模拟输出信号造成任何干扰。 4、对其他项目及后续项目的技术贡献 采用模块化的现场安装方式,使用独特的电感测元件,使得安装更加容易,产品稳定性和适用环境比以前开发的产品更加宽广。通过这个项目的研发,在以后的项目开发和产品二次改进中,可以把这些技术运用进去,可以更好的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在产品投入市场后,根据客户反映,市场情况以及前沿技术的发展,本项目产品将做技术改进,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稳定性,适应更

设计开发程序和设计开发记录表样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设计的新产品技术先进、使用可靠、经济合理、易于生产、验证和控制。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职责 3.1质技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3.2质技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和开发任务书,负责批准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负责试产报告等。 3.3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试产报告。 3.4采购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3.5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顾客使用报告。 3.6生产部负责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试制等。质技部是产品设计开发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策划并且执行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负责主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 4.. 工作程序 4.1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a)销售部与顾客签订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根据总经理批准的相应的《产品要求平评审表》,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b)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的《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 c)生产部根据技术改进需要,提交《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4.1.2质技部负责人根据上述信息及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 《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包括:设计开发的输入、 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各阶段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部门;资源配置的需要,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相关内容。 4.1.3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文件和记录要求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文件和记录要求 1. 设计开发全过程包含:设计开发策划、方案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验证、设计 确认、设计更改、试制等环节。 2. 详细要求: 2.1 立项根据客户意向立项的,由市场部填写《立项申请表》。公司内部立项的,由项目发起部门填写《立项申请表》。研发总监组织立项评审,填写《立项评审报告》,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立项评审由分管技术的副总批准。 根据客户合同立项的,应进行合同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表》,合同评审作为立项的依据。 确定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新产品研制任务书》,任务书由研发总监审核,总经理签发。 2.2 设计开发策划设计开发承接部门在收到任务书后,应进行设计开发策划,编写《研制计划》、《质量保证大纲》、《质量计划》,计划和大纲应经过研发总监批准。 如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应经过试验、论证,编制《可行性报告》并进行评审,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 2.3 方案概要设计在方案阶段,应明确设计的具体要求,形成《设计开发输入一览表》、产品规格书、技术条件或技术协议、检验大纲、特性分析报告、研制方案等。 研发总监组织方案评审,填写《方案评审报告》,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 所有文件应经过研发总监审核、技术副总批准。 2.4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过程的所有设计文件应与阶段性设计输入相对应,并经过标准化和审批。 这些设计文件包括:系统框图、分系统框图、原理图、PCB板图、结构图、流程图、软件清单、仿真软件、仿真数据、接口协议、端口定义、数据格式、数据库、设计报告、关键件及重要件明细表、零部件清单BOM 表、配置清单、接线表、安装工艺、调试方法、外协加工要求、测试方法、产品验收规范、使用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用户手册、可靠性报告、维修指南 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包括实验记录、调试记录、测试记录、联试记录等都应妥善保管。

设计开发记录表格

编号:(4.4)—01 评审报告顺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承办部门: 注:1. 本表一式一份,由主管部门填写并保存。 2. 填表说明:a) 项目建议的评审只对大项评审,不在[]中做标记,只做评审结论。b) 新产品可行性的评审,无问题在[]中划“/”,有问题则在[]中划“√”,并在评审结论栏中填写相关内容和该项的评审结论。

编号:(4.4)—02 设计和开发计划评审记录顺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承办部门: 注:1. 本表一式一份,由项目承办部门填写,报技术管理部。 2. 原件由技术管理部保存,项目承办部门保存复印件。 3. 填表说明:在评价是否达到要求栏中,无问题在[]中划“/”,有问题则在[]中划“√”,并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栏中填写相关内容

编号:(4.4)—03 设计和开发评审记录顺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承办部门: 注:1. 本表一式一份,由项目承办部门填写并保存。 2. 填表说明:a) 在评价是否达到要求栏中,无问题在[]中划“/”,有问题则在[]中划“√”,并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栏中填写相关内容。b) 评审结论栏,在选定的□中划“√”。

编号:(4.4)—04 设计和开发验证报告顺序号: 项目名称:项目承办部门: 注:1. 本表一式一份,最终验证由技术质量部填写并保存,其它验证由项目承办部门填写并保存。 2. 填表说明:a) 在确定是否达到要求栏中,无问题在[]中划“/”,有问题则在[]中划“√”,并在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栏中填写相关内容。b) 阶段类别栏和验证结论栏,在选定的□中划“√”。 c) 附件栏中填写验证过程中产生的记录名称,并将记录附在本报告之后。

新产品研发总结报告

新产品研发总结报告 篇一: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I 引言1. 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本项目的名称和所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此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 I.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已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所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

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实际开发结果 2.1产品 说明最终制成的产品,包括: a.程序系统中各个程序的名字,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千字节为单位的各个程序的程序量、存储媒体的形式和数量; b.程序系统共有哪几个版本,各自的版本号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c.每个文件的名称; d.所建立的每个数据库。如果开发中制订过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个计划相比较。 2.2主要功能和性能 逐项列出本软件产品所实际具有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功能需.求说明书的有关内容,说明原定的开发目标是达到了、未完全达到、或超过了。 2.3基本流程 用图给出本程序系统的实际的基本的处理流程。 2.4进度 列出原定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对比,明确说明,实际进度是提前了、还是延迟了,分析主要原因。

2.5费用 列出原定计划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的对比,包括: a.工时,以人月为单位,并按不同级别统计; b.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区别CPU时间及其他设备时间; c.物料消耗、出差费等其他支出。 明确说明,经费是超出了、还是节余了,分析其主要原因。 3 开发工作评价 3.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给出实际生产效率,包括: a.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行数; b.文件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千字数; 并列出原订计划数作为对比。 3.2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说明在测试中检查出来的程序编制中的错误发生率,即每干条指令(或语句)中的错误指令数(或语句数)。如果开发中制订过质量保证计划或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些计划相比较。 3.3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给出对在开发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工具、手段的评价。 3.4出错原因的分析

设 计 和 开 发 验 证 阶 段

设计和开发验证阶段 为了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资料满足输入资料要求,根据设计和开发策划时做出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的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以下几种方式(其中1、2种方式选一种)。 1、当整个设计已完成时,可根据评审通过的设计开发初稿制作样机。技术部 负责对样机进行型式试验或送公司以外的权威检测机构进行检测并出具检测报告作为验证依据。 2、在设计开发适当阶段,对样机的部分设计或样机的功能、性能可采用与已 证实成功的类似设计进行比较,用类似设计的相关证据,作为本阶段设计的验证依据。 3、设计开发项目负责人综合所有的验证结果,编制《设计开发验证报告》,将 验证结果和跟踪情况记录在报告内,报总工程师批准。确保设计开发输入中每一项性能、功能指标都有想应的验证记录。 4、样机验证通过后,技术部组织相关部门对小批生产的可行性进行评审,根 据开发产品的特点,填写《试产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董事长批准、然后确定开模、工装设计制造的投入、技术部协助生产部门进行小批试产(试产数量小于50台)。 5、品质部对小批试产的产品进行检验或试验,出具检测报告;技术部对生产 工艺进行验证并出具工艺验证报告;供应部出具物料批量供应的可行性报告;财务部出具成本核算报告;技术部综合上述资料填写《试产总结报告》,报总工程师审核、董事长批准,作为批量生产的依据。 对开发新产吕进行确认的目的是证明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和已知预期用途的要求。单件产品通常应在产品交付顾客之前确认,批量产品应在正式批量生产

之前确认。如果开发新产品需要经过顾客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完成确认工作的,应在可能的范围内,采用模拟方式先期实现局部确认。确认方式可在下述中选择一中。 1、技术部组织或报请上级机关组织召开新产吕鉴定会,邀请公司外的有关专 家和顾客参加会议,鉴定会对产品认可并形成《新产品鉴定报告》,即可视同已被确认。 2、试产合格的产品需要经顾客实际使用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完成确认工作的, 由销售部与顾客沟通后交顾客使用一段时间,销售部商请顾客及时提交《顾客试用报告》,说明顾客对样机符合标准或合同要求的满意程度,以及顾客对适用性的评价,顾客表示满意即可视同对设计开发的确认。 3、全新产品也可送往国家授权的试验室进行型式试验并出具试验报告,即可 视同对设计开发的确认。 上述确认形式提供的报告及相关资料是确认的证据。如果在确认中有某些不足,技术部应及时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填写在《设计开发信息联络单》内,传递给相关部门执行,确保本公司设计开发的产品全面满足顾客的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设计开发程序和记录

1. 目的:对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 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全过程。 3. 职责 3.1 供销部负责市场调研或分析,向生产技术部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 3.2 生产技术部负责设计和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和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设计和开发的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 3.3 总经理负责批准新产品的设计及最终新产品的确认。 4. 工作程序 4.1 设计和开发策划 4.1.1 供销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向生产技术部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 4.1.2 生产技术部根据评估结果,确定项目负责人,进行设计开发的策划,制定《设计开发计划书》,报总经理批准。 4.1.3 《设计开发计划书》策划的结果应体现如下内容: a) 设计开发的输入、输出的形式; b) 设计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事项; c) 各阶段人员职责和权限; d) 进度要求和配合单位; e) 资源配置需求,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 4.1.4 设计开发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如需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的有关规定。 4.1.5 设计和开发接口的管理 a) 需要进行协调的,由生产技术部部召开相关会议组织协调,进行信息沟通; b) 供销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系及信息传递。 4.2 设计和开发输入 4.2.1 生产技术部应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包括: a) 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 b)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 以前类似设计的信息。 d) 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他要求。 4.2.2 应对这些输入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 4.3 设计和开发输出 4.3.1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可包括以下内容: a) 产品技术指标; b) 工艺流程;

设计开发程序和设计开发记录表样

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开发设计进行控制,以保证所设计的新产品技术先进、使用可靠、经济合理、易于生产、验证和控制。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及生产过程的技术改进等。 3.职责质技部负责设计开发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开发的策划,确定设计开发的组织和技术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和确认等。 质技部负责人负责审核项目建议书、下达设计和开发任务书,负责批准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开发评审、设计开发验证报告,负责试产报告等。 总经理负责批准项目建议书、试产报告。采购 部负责所需物料的采购。 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顾客使用报告。 生产部负责新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试制等。质技部是产品设计开发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策划并且执行产品设计和开发计划,负责主持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 4.. 工作程序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a)销售部与顾客签订新产品合同或技术协议。根据总经理批准的相应的《产品要求平评审表》,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b)销售部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出的《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开发任务书》。 c)生产部根据技术改进需要,提交《项目建议书》报质技部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质技部负责人下达《设计任务书》。 质技部负责人根据上述信息及项目来源,确定项目负责人,将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转化为《设计开发方案》、《设计开发计划书》。计划书的内容包括:设计开发的输入、 输出、评审、验证、确认等各阶段的划分和主要工作内容;各阶段人员的职责和权限、进度要求和配合部门;资源配置的需要,如人员、信息、设备、资金保证等及相关内容。 设计开发策划的输出文件将随着设计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修改,应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附记录

1.0 目的 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的改进等。 3.0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设计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的策划、确定设计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的更改和确认;3.2 总经理负责批准设计任务书,试样计划等。 3.3 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客户意见的收集。 3.4 质检部负责样品的检验和试验。 4.0 程序内容 4.1设计和开发策划:技术部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合同意向、质量策划或公司规划的新产品的设计或老产品的改进。 1) 对每一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编制项目计划,确定: a.设计和(或)开发过程的阶段 b.适合每个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和要求; c.设计和(或)开发活动的职责和权限,并委派符合资格要求的人员去完成,并为其配备充分的资源。 2) 《设计开发计划书》规定参与设计和(或)开发的不同部门或组别之间在组织和技术上的接口并加以管理,必要的信息应形成文件,予以传递并定期评审,以确保有效的沟通。 a.技术部负责将《设计计划书》、《设计任务书》及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有关设计人员,作为工作的依据; b.技术部经理根据设计进度,适时召开设计例会,组织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协调相关资源,以例会记录形式明确相关要求; c.试制过程中所需的元器件、外协件,由生产部负责采购; d.车间按技术部提供的试制工艺文件进行试制,

e.检验员负责按提供的检验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f.销售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络与信息沟通。 g.设计开发计划书由总经理批准。 3) 设计阶段一般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输出、产品试制、产品试用等阶段。 4) 项目计划应随设计和(或)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更新。 4.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技术部负责与项目要求有关的输入应予以规定,并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形成文件,由总经理批准,应包括如下方面内容: a.产品有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b.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c.设计和开发策划结果; d.合同评审结果。必要时所进行的市场调查报告; e.以前类似开发项目提供的适用信息。 2) 技术部组织评审设计和开发输入的适宜性,对不完整、含糊的或矛盾的要求会同提出者一起解决。 4.3设计和开发输出 技术部1) 设计和(或)开发输出应形成文件,经工艺和标准化审查,在发放前经审核签字和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2) 设计输出应采用能与设计输入要求对应,能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编制,并满足: a.设计输入要求; b.为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提供适当的信息,如产品图样、外购、外协件明细表、使用说明书、生产工艺; c.包括或引用产品验收准则,如验收标准、试验大纲等; d.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重要产品质量特性,包括产品的安装、搬运、维护及处置要求等。记录:图纸、规范、作业性文件 4.4设计和开发评审 在每个设计和开发项目的适当阶段(设计计划中可列出),应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设计评审报告 a. 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识别结果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产品研发情况报告

福建省XXX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产 品 研 发 情 况 报 告 2013年4月

XXX服装织造有限公司 产品研发情况报告 XXX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系外商独资企业,是一家集针织布、服装生产、拉丝、进出口贸易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投资总额在一亿人民币以上。公司以针织品织造为龙头,继而拓展服装制作、EVA高低发泡、鞋材、布料贴合等行业,形成一个集团式企业。公司是以创新、舒适、实用为理念,将创新概念融入纺织业上各个环节,致力于开发各种功能性、环保面料及服装,并不断创新,为广大客户提供高附加值又环保的面料及服装。主要产品在全国各地已形成销售网络,在欧美、东南亚各国,港澳台等地区亦有一席之地。 长期以来,公司始终把产品研发创新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形成了创新就是发展、创新就是市场、创新就是效益的良好氛围。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面向市场,结合实际开展产品研发 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公司成立以来,积极迎合市场需求,开发出一大批适销对路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如公司在原料上投入关键研究力量,与知名企业及院校合作开发环保新型纤维,主要有各功能纤维、椰炭纤维长丝、甲壳素纤维长丝以及竹炭纤维长丝、草木浆纤维、大豆纤维等各新型环保纤维。常年致力于研发及生产新型针织面料,尤其在弹力、功能面料上具有相对优势,包括纯棉及混纺弹力汗布、罗纹布、双面布、提花布及空夹层布、三维及多维结构针织布等。开发出具有吸湿排汗、抗紫外光、拒水拒油、易去污、

防蚊防虫、抗菌除螨、抗菌防臭等各种功能助剂,加工及销售各种功能性面料及服装,产品均符合ISO、REACH及AATCC等国际标准。 二、重视人才,确保研发创新的持续性 科技创新的主体是人,人是技术创新的决定因素。公司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等院校毕业生,不断充实研发队伍;通过校企业共建研发机构和项目合作,外聘专家加入公司的研发团队;邀请大专院校的教授专家有针对性的对员工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保证公司研发水平的持续提升。公司还对科技创新制定了特殊的奖励政策,奖励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科技创新奖、创新成果利润分成奖、科技项目立项奖、科技项目引进奖等等,对外合作开发的项目,一律以合作开发协议的形式明确项目完成的时间、最终验收标准、项目的奖励金额等,项目完成后,由公司按协议支付。对外聘的专家,依据承担项目的大小及对项目贡献的大小以合同的形式明确奖励标准;没有具体项目,定期或不定期来公司进行学术指导的专家,则按人次补贴或按固定月补贴,其它相关费用公司全额报销。上述举措,极大地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加大投入,确保研发费用足额到位 每年底,公司技术中心根据当年科研经费的使用情况和来年科研项目计划情况,向公司提交当年的科研经费使用报告和下年科研经费预算报告,公司初审后提交董事会审核批准。近几年来,公司每年按不低于销售收入5%提取科研经费,对于重特大项目,公司还会拨出专项经费,给予特殊支持,用于研发的设备和仪器,公司也会优先购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1、项目名称:血蛋白活性肽绿色饲料添加剂科技成果转化工程项目 2、承担单位概况 ******成立于2004年,公司位于##省##市####经济开发区,占地210亩。是##省自治区高新技术企业,是##省自治区经委认定的“循环经济试点企业”。公司充分利用区域内得天独厚的畜牧业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以生化药物研究、脏器生化原料采集及加工为主导产业。开发出十余种生化原料药,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和动物饲料添加剂等领域,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积极立足于区域畜牧养殖优势,综合利用牲畜的血液与骨骼及肺、胰等脏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以“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和“多肽”系列产品为主导产品,充分发挥企业在本地区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 ******现有员工 689人,其中科技人员185人,企业建有研发中心,有专职研究开发人员46人,研发中心有中高级技术人员及硕士学位以上人员8人,有外聘专家 3人, 公司凭借着多年建立起来的稳定通畅的市场营销网络和高素质的营销队伍以及良好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实施科学可行的营销策略。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1.4亿元,实现税金776.4万元,实现利润936.6万元。 近三年经济效益指标 单位:万元

(1)企业研发能力 公司与中国农业大学、中科院生物所、内蒙农业大学、##省畜研所等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合组建了企业研发中心。形成了研发-试制-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开发体系,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和发展潜力,企业每年提取销售收入的5%做为研究开发资金,并坚持持续的投入。 公司具有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技术力量雄厚。公司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和引进人才,近三年来招聘本科及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68名,经过不断培养造就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业门类齐全的技术开发队伍。研发人员具有技术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现在新产品研发已形成“生产一批,储备一批,研制一批,构思一批”的良性循环。 (2)生产能力 公司所在##市####经济开发区是##省自治区20家重点开发区之一,水、电、汽等基础设施完善。公司拥有先进的生产设备及完善的仓储设施。完备的理化、生化检测设备。能对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水分、钙、磷、各种维生素、药物、细菌等各项指标进行检测和监控,确保了产品质量,产品供应蒙牛、伊利、草原兴发等企业养殖基地,使用效果良好。 二、项目内容 1、项目建设地点:##省##市市####经济开发区******。

设计开发各阶段文件记录要求

设计开发各阶段文件、记录要求 1.目的 本作业指导文件为进一步明确设计开发全过程中各阶段的文件及记录要求,以进一步规范设计开发流程,确保设计开发全过程受控, 2.适用范围 本要求适用于公司内各类产品的设计开发全过程,这些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软件、雷达终端、专用计算机等。 设计开发的全过程包含设计开发策划、方案、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验证、确认、设计更改、试制等各个环节。 设计开发活动的类别包括但不限于:公司内部立项的新项目(产品)、与客户签订合同的研制、改进项目、上级机关下达的研制任务、产品改进项目等。 3.引用文件 GJB9001B-2001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EWZG A00—02—2011质量手册 EWZG B7301-2011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 EWZG B7302-2011软件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EWZG C7341-2011设计和开发评审程序 EWZG B4131-2011外包过程控制程序 首件鉴定程序 EWZG B4241—2011 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EWZG C4231—2011 图纸技术文件管理办法 4.详细要求 4.1立项 根据客户意向立项的,由市场部填写《立项申请表》; 公司内部立项的,由项目发起部门填写《立项申请表》; 研发总监组织立项评审,填写《立项评审报告》,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立项评审由技术副总批准; 根据客户合同立项的,应进行合同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表》,合同评审作为立项的依据; 确定立项后,由项目主管或综合管理部计划管理人员编制《新产品研制任务书》,任务书由研发总监审核,总经理签发。 4.2设计开发策划 设计开发承接部门在接收到任务书后,应进行设计开发策划,编制《研制计划》、《质量保证大纲》、《质量计划》,计划和大纲应经过研发总监批准。 如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应经过试验、论证,编制《可行性报告》,并进行评审。 4.3方案(概要)设计 在方案阶段,应明确设计的具体要求,形成《设计开发输入一览表》、产品规格书、技术条件或技术协议、检验大纲、特性分析报告、研制方

设计开发记录样表

项目建议书 JL—7.3—01 提出部门销售部建议人李加志 项目名称关于改进径向导叶增大深井泵、多级泵的扬程的设计与开发型号规格 销售对象油田、灌溉顾客建议日期 基本要求(包括主要功能、性能、结构、外观包装、技术参数说明等): 1、功能、性能:提高水力系统效能,增大泵的扬程。 2、结构:改进径向导叶的形状、尺寸。 市场预测分析(包括市场需求、用户期望、竞争对手情况、产品质量现状、预期首批销量、交货期限、出厂价格等): 传统的径向导叶,其反导叶进口位置一般小于外圆直径,位于正导叶出口内侧,如图1.1所示。目前这种形式的导叶在多级离心泵中也较为常见。 图1.1 传统径向导叶 而近年来,在国内外的一些深井泵及多级离心泵中,逐渐发展出一些新的导叶结构。这些结构具有一些新特点,比如采用了一次成型、注塑、冲压等先进工艺,这些工艺为这类结构较为快速导叶设计提供了成型质量保证。 我们拟改进为如下四种: 1)带正、反圆柱导叶; 2)只带圆柱反导叶; 3)进口扭曲的反导叶; 4)流道式导叶。第一种结构类似传统结构形式,但其正反导叶位置处在同一外径。 可引用的原有技术、四种改进思路:

图1.2 带正、反圆柱导叶 图1.2结构是在传统导叶结构,即图1.1基础上的改进形式,这种导叶在中低比转速深井泵中比较常见。 图1.3 只带圆柱反导叶 图1.3结构没有正导叶部分,液流从叶轮外周出来直接进入三角形的导叶进口区,因而导叶进口喉部面积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参数。 图1.4 进口扭曲的反导叶 可行性分析(包括技术、采购、工艺、成本等方面):

图1.4是在1.3的基础上,为更好的适应叶轮出来的液流,使其平顺过渡到导叶内,而将导叶进口设计成扭曲形状。图1.5结构是流道式导叶,图中给出的是其流道部分,由于结构紧凑并且正、反导叶连成一体,其过流效率比一般正、反导叶结构更高,但铸造困难。一般用在锅炉给水泵场合。 图1.5 流道式导叶 根据检索,目前尚没有上述四种导叶的专门设计,本研究的实施将填补这方面的空白。一般设计人员在绘制上述四种结构的导叶时停留在手工设计阶段,我们拟研发相关软件,将有助于提高绘图效率及精确度。 项目所需费用,参加人员: 1、费用27万人民币。 2、参加人员:孙哲利、刘现成、田家宝、武长华、孙建国、夏家良、陈建辉、王阳、彭厚明、叶锦树、刘良磊、肖婷、田正敏。 总工程师审核: 项目可行,同意立项。 签名/日期:刘现成 总经理批示: 签名/日期:孙建国

研究成果报告(研发项目)

XXXXXX有限公司 XXXXXXXXXX项目 研究成果报告 项目名称:XXXXXXXXXxxx的研发 编制:技术开发部 日期:2015年

一、项目概况 随着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和客户需求,公司决定开发研制出一种新型的液体润滑剂。其研究开发的目的是为了改善解决以往润滑剂的荧光干扰录井、不耐高温及污染环境等问题,生产出一种应用广泛、价格适中的具有良好润滑性的润滑剂。 我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研发中心9人从原料检测、产品工艺路线、半成品检测等项目运用正交性实验将钻井液用苯磺酸石墨润滑剂研制成功,并通过样品检测、中试及最终进行批量生产实现产品商品化,推向市场。 二、项目实施情况: 1、执行期 2、达成的技术指标与参数

钻井液性能指标 3、项目技术创新情况 以废弃植物油为原料,通过甲酰化、酯化等反应制得一种低凝固点、低荧光的润滑剂,具有抗盐、抗温、低荧光、环境友好等特点以及原料来源广泛、合成成本低等优势。该液体润滑剂能够有效地降低钻井液和钻具间的摩擦阻力,与各种钻井液添加剂配伍性好,减轻了钻机负荷,可满足深井、大位移井、水平井等钻井作业要求。 ①常温下和高温热滚后润滑系数降低率≥80%; ②抗温可达180℃; ③以废弃植物油为原料,通过甲酰化、酯化等反应制得。 4、对其他项目及后续项目的技术贡献 钻井液润滑剂在所有的钻井液处理剂中,就其性质及所起作用而言,属于独立性相对较强的一类添加剂。它能有效地提高泥浆的润滑性能和防卡能力,减少岩屑摩阻及缩径卡钻等引起的钻进阻力,减轻钻机负荷,延长钻机寿命,机械钻速快,起下钻畅通和完井作业正常等作用。近年来,随着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深井、超深井及特殊工艺井钻探越来越多,对钻井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摩阻问题是大位移井钻井作业要求解决的一个主要的技术难题,而提高钻井液的润滑性是降低井下摩阻的一个重要手段。 为了降低钻井过程中的摩阻,应从钻井工艺和钻井液技术两方面着手:第一,尽量减少钻具和井壁的接触面积;第二,通过添加合适的润滑剂来改善钻井液润滑性能。显然,在定向井和水平井中减少钻具和井壁的接触面积是不可能的,只有研制开发高效钻井液润滑剂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如果在钻井液中配以高

新产品研发总结报告

新产品研发总结报告 篇一: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项目研发工作总结报告 I 引言1. 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项目开发总结报告的目的,指出预期的阅读范围。 1.2背景 说明: a.本项目的名称和所开发出来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此软件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及安装此软件的计算中心。 I.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要用到的参考资料,如: a.本项目的已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的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所引用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

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得到这些文件资料的来源。 2 实际开发结果 2.1产品 说明最终制成的产品,包括: a.程序系统中各个程序的名字,它们之间的层次关系,以千字节为单位的各个程序的程序量、存储媒体的形式和数量; b.程序系统共有哪几个版本,各自的版本号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c.每个文件的名称; d.所建立的每个数据库。如果开发中制订过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个计划相比较。 2.2主要功能和性能 逐项列出本软件产品所实际具有的主要功能和性能,对照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开发计划、功能需.求说明书的有关内容,说明原定的开发目标是达到了、未完全达到、或超过了。 2.3基本流程 用图给出本程序系统的实际的基本的处理流程。 2.4进度 列出原定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的对比,明确说明,实际进度是提前了、还是延迟了,分析主要原因。

2.5费用 列出原定计划费用与实际支出费用的对比,包括: a.工时,以人月为单位,并按不同级别统计; b.计算机的使用时间,区别CPU时间及其他设备时间; c.物料消耗、出差费等其他支出。 明确说明,经费是超出了、还是节余了,分析其主要原因。 3 开发工作评价 3.1对生产效率的评价 给出实际生产效率,包括: a.程序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行数; b.文件的平均生产效率,即每人月生产的千字数; 并列出原订计划数作为对比。 3.2对产品质量的评价 说明在测试中检查出来的程序编制中的错误发生率,即每干条指令(或语句)中的错误指令数(或语句数)。如果开发中制订过质量保证计划或配置管理计划,要同这些计划相比较。 3.3对技术方法的评价 给出对在开发中所使用的技术、方法、工具、手段的评价。 3.4出错原因的分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