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语篇分析)【圣才出品】

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语篇分析)【圣才出品】

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语篇分析)【圣才出品】
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语篇分析)【圣才出品】

第7章语篇分析

7.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语篇及语篇分析

2. Given and new information

已知信息与新信息

3. Cohesion and coherence

衔接与连贯

4.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对话分析

常考考点:

语篇及语篇分析的定义;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异同;衔接手段包括指称、替代、省略、连接与词汇衔接;语篇标记的定义与特征;对话分析中的配组会话、偏好结构及前序列;批判性语篇分析。

本章内容索引:

I. Definition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II. Information structure

1. Given and new information

2. T opic and comment

3. Contrast

III. Cohesion and coherence

1. Cohesion.

(1) Reference

(2) Substitution

(3) Ellipsis

(4) Conjunction

(5) Lexical cohesion

2. Coherence

IV. Discourse markers

1. Definition

2. Functional-pragmatic nature

3. Features of discourse markers

V. Conversational analysis

1. Adjacency pairs

2. Preference structure

3. Presequences

VI.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 Definition of discourse and discourse analysis (语篇及语篇分析的定义)

1. Discourse (语篇)

A general term for examples of language use, i.e. language which has been produced as the result of an act of communication. It refers to the larger units of language such as paragraphs, 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s.

泛指语言的运用,也就是说,语篇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产物。它指更大的语言单位比如段落、对话、采访等。

2. Discourse analysis (语篇分析)

The study of how sentences in spoken and written language form larger meaningful units such as paragraphs, 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s.

研究句子在口语及书面语中如何构成有意义的语言单位比如段落,对话,采访等。

II. Information structure (信息结构)

1. Given and new information (已知信息与新信息)

Given information is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addresser believes is known to the addressee, while new information is the information that the addresser believes is not known to the addressee.

New information is commonly expressed in a more elaborate fashion, for example, with a full noun phrase instead of a pronoun. In contrast, given information is commonly expressed in more attenuated ways-ways that are abbreviated or reduced. Typical attenuating devices include pronouns and unstressed noun phrases.

已知信息是指说话者认为听话者已经知道的信息,而新信息是指说话者认为听话者不知

道的信息。

新信息通常以详尽的方式表述,例如,用完整的名词短语而不是代词。相比较而言,已知信息以更加简洁的方式表达——即简短或精简的方式。典型的简洁表达有代词和非强调性的名词短语。

2. T opic and comment话题与述题

【考点:名词解释】

(1) Definition定义

The topic represents what the utterance is about; the comment is what is said about it.

话题是谈话的主题,述题是围绕主题所谈论的内容。

(2) Differences with given-new information话题与述题的区别

The given-new distinction depends on the point of view of the listener, whereas the topic-comment distinction relates to that of the speaker.

已知信息与新信息的区别在于听话者一方,而话题与述题的区别在于说话者一方。

3. Contrast (对比)

A noun phrase is said to be contrastive when it occurs in opposition to another noun phrase in the discourse. Here, for example, the noun phrase John in Speaker B’s answer is contrasted with the noun phrase Tom.

A: Did Tom see the ghost?

B: No, John did.

在语篇中,当一个名词短语与另一个名词短语意义正好相反时,则他们被叫做对比。例如,B的话就是与Tom这个名词短语成对比。

A: T om见过鬼吗?

B: 没有,John见过。

III. Cohesion and coherence (衔接与连贯)

【考点:衔接与连贯的区别】

1. Definition of cohesion. (衔接的定义)

Cohesion is an important field of study in discourse analysis. It refers to the grammatical and/or lex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different elements of a discourse. This may 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sentences or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a sentence.

衔接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它是指语篇中不同要素间的语法与(或)词汇关系。也许是不同句子间的相互关系,也可能是一个句子中不同部分间的关系。

2. Cohesive divices (衔接手段)

(1) Reference (指称)

A very common cohesive device is the use of reference words which include pronouns (e.g. it, they, he, she, them, etc.), demonstratives (this, that, these, those), the article the, and items like such as.

Reference consists of two types: One is endophoric reference (endophora), where the referent lies in the prior text; the other is exophoric reference (exophora), where the referent lies in the text to come.

最常用的衔接手段就是指称词汇的运用,包括代词(如它、他们、他、它等),指示代词(这个、那个、这些、那些),定冠词the,还有像such as这样的短语。

指称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内参照,其所指在上文中,另一种是外参照,其所指在其下文中。

(2) Substitution (替代)

The process or result of replacing one word by another at a particular position in a structure is called substitution.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ubstitution, that is, nominal (to replace a noun or noun phrase), verbal (to replace a verb phrase) and clausal (to replace a clause) substitution.

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在结构中的位置的过程或结果叫做替代。

替代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名词替代(替代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动词替代(替代一个动词短语)及从句替代(替代一个从句)。

(3) Ellipsis (省略)

Ellipsis is to leave out a word or phrase of a sentence for reasons of economy, emphasis or style, and the omitted parts can only be recovered by the reader from the previous discourse.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ellipsis i.e. nominal, verbal and clausal.

省略是指为了简洁,强调或风格而省去句子中的词或短语,并且读者可以在前文中找到省略的部分。

省略有三种类型:名词省略、动词省略、从句省略。

(4) Conjunction (连接)

Conjunction refers to an item or a process whose primary function is to connect word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In the example, “I was not invited.

语文课教学随笔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随笔2013.3 侯继华 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在这一过程中,我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切地感受到了一位位充满活力的优秀教师,一节节撞击着智慧火花的语文课堂。主体意识,创新意识感人深思,“三维整合”耳濡目染。在各级组织教研活动实施中,我们许多教师已经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我校教研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以真的精彩。我谨以个人体会谈谈小语教学的一点反思,与各位同仁共勉!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 记得在课程改革开始的时候,很多教师、家长这样说:“课程改革虽是一个实验的过程,但它却关系着千千万万个孩子一生的命运!”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以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 1、一个语文教师应该让学生觉得极富“激-情”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陪伴孩子度过每一段“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通过多种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或直观演示、或旁征博引、或巧设悬念……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和动机,创造“我要学”“我想学”的积极教学氛围。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置师生于课文、作者、情景之中,也就是“溶情”。 (二)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 以前的语文课堂,学生只是可怜的倾听者,谈不上和谁去“交流”。我们要还给学生一个“交流”的课堂,实现“文本对话”、“师生交流”和“生生交流”。 (三)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1、让孩子去“展示自己”。 “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多的是学生的一种体验、探究和感悟”。 给孩子多大的舞台,他就能跳出多美的舞蹈。课堂是什么啊?课堂是激-情燃烧的动感地带,是他们求知、创造、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平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关键在于教师是否给了学生足够大的平台。孩子的创造力有时简直是我们难以想象的:一位教师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接触到了两组形近字,“鸟”和“乌”,“喝”和“渴”。这一直以来都是教学的难点,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思考,竟得出了这样的答案:对于“乌”的理解:“乌”表示黑色;“乌”比“鸟”少一点,是因为乌鸦全身都是黑的,以致于我们看不到它的眼睛了。对于“喝、渴”的区别,学生这样说:“喝水”要用口喝,而且必须把嘴张大(形象说明“口”的字形),所以是口字旁;“渴”是因为口渴了特别想喝水,而想喝水并不一定要张大嘴巴,所以是三点水旁。 2、注重实践,多方面实践感悟语言。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材无非是例子。那么,利用好例子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之后,接下来的应该是大量的实践,只有在实践中,学生的能力才能不断巩固、提高。教师要做一个牧羊人,把可爱的孩子们引领到最肥沃的草地上去尽情享受!教师让学生通过“说”和“读”把感情表达出来,课堂在这激烈的情感碰撞中进入高-潮。

《经济计量学精要》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经济计量学精要》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第一章经济计量学的特征及研究范围 1.1复习笔记 一、什么是经济计量学 经济计量学是利用经济理论、数学、统计推断等工具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一门社会科学。 经济计量学运用数理统计学分析经济数据,对构建于数理经济学基础之上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数值结果。 二、为什么要学习经济计量学 经济计量学涉及经济理论、数理经济学、经济统计学(即经济数据)以及数理统计学。然而,它又是一门有独立研究方向的学科,原因如下: 1.经济理论所提出的命题和假说,多以定性描述为主。但是,经济理论本身却无法定量测度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强度关系,经济计量学家的任务就是提供这样的数值估计。经济计量学依据观测或试验,对大多数经济理论给出经验解释。 2.数理经济学主要是用数学形式或方程(或模型)描述经济理论,而不考虑对经济理论的测度和经验验证。而经济计量学主要关注的却是对经济理论的经验验证。经济计量学家通常采用数理经济学家提出的数学模型,只不过是把这些模型转换成可以用于经验验证的形式。 3.经济统计学主要涉及经济数据的收集、处理、绘图、制表。经济统计学家的工作是收集GDP、失业、就业、价格等数据,而不是利用这些数据来验证经济理论。但这些数据恰恰是经济计量分析的原始数据。 虽然数理统计学提供了许多分析工具,但由于经济数据独特的性质(大多数经济数据的生成并非可控试验的结果),因此,经济计量学经常需要使用特殊方法。 三、经济计量学方法论 1.建立一个理论假说 首先要了解经济理论对这一问题是怎样阐述的,然后是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 2.收集数据 一般来说,有三类数据可用于实证分析: (1)时间序列数据:时间序列数据是按时间跨度收集得到的。比如GDP、失业、就业、货币供给、政府赤字等,这些数据是按照规则的时间间隔收集得到的。这些数据可能是定量的,也可能是定性的。 (2)截面数据:截面数据是指一个或多个变量在某一时点上的数据集合。例如美国人口调查局每十年进行的人口普查。 (3)合并数据(时间序列数据与截面数据的组合):合并数据既包括时间序列数据又包括截面数据。例如,20年间10个国家的失业率数据,那么这个数据集就是一个合并数据——每个国家20年间的失业率构成时间序列数据,而10个不同国家每年的失业率又组成截面数据。 (4)面板数据:面板数据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合并数据,也称纵向数据或微观面板数据。即同一个横截面单位(比如某个家庭或某个公司)的跨期调查数据。 与自然科学不同,许多收集的经济数据(比如GDP、货币供给、道琼斯指数、汽车销售量等)是非试验性的,也就是说,数据收集机构(比如政府)并不直接监控这些数据。 3.设定劳动力参与率的数学模型 根据变量之间的散点图确定变量之间的数学模型。 4.设定统计或经济计量模型 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数学模型中那么精确的函数关系,还受到其他未知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设定计量模型,将一些未知因素包含在模型中。 5.估计经济计量模型参数 利用所获得的经济数据,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估计出模型中未知参数。 6.核查模型的适用性:模型设定检验

财务分析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附录一:基本训练参考答案 第1章财务分析理论 基本训练参考答案 ?知识题 ●阅读理解 1.1 简答题答案 1)答:财务分析的总体范畴包括: (1)传统财务分析内容,如盈利能力分析、偿债能力或支付能力分析、营运能力分析(2)现代财务分析内容,如战略分析,会计分析,增长能力分析,预测分析,价值评估等。 2)答:会计分析与财务分析的关系: 会计分析实质上是明确会计信息的内涵与质量。会计分析不仅包含对各会计报表及相关会计科目内涵的分析,而且包括对会计原则与政策变动的分析;会计方法选择与变动的分析;会计质量及变动的分析;等等。 财务分析是分析的真正目的所在,它是在会计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专门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与成果进行分析。通常包括对企业投资收益、盈利能力、短期支付能力、长期偿债能力、企业价值等进行分析与评价,从而得出对企业财务状况及成果的全面、准确评价。 会计分析是财务分析的基础,没有准确的会计分析,就不可能保证财务分析的准确性。财务分析是会计分析的导向,财务分析的相关性要求会计分析的可靠性做保证。 3)答:财务活动与财务报表的关系是: (1)企业财务活动过程包括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和分配活动。企业财务报表是由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组成的。 (2)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都直接或间接的通过财务报表来体现。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企业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的具体体现。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它是企业经营活动和根本活动的具体体现。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下简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它以现金流量为基础,是企业财务活动总体状况的具体体现。 4)答:财务分析的形式包括: (1)财务分析根据分析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内部分析与外部分析; (2)财务分析根据分析的方法与目的可分为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3)财务分析根据分析的内容与范围的不同,可分为全面分析和专题分析; (4)财务分析从分析资料角度划分,可分为财务报表分析和内部报表分析。 5)答:财务分析的要求是: (1)创造与完善财务分析条件。第一,统一的会计法规、准则和制度。第二,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第三,充分的信息披露制度。 (2)学习与掌握财务分析方法。包括投资者、债权者、经营者、宏观管理者等,特别是一些主要决策者和参谋者更应系统学习和掌握财务分析方法。 (3)建立与健全财务分析组织。财务分析组织应以财务部门为核心,进行比较全面综合的分析,横向各部门单位,纵向各车间、班组也应进行专题分析。应当指出,企业的财务分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 封面 内容简介、编委 目录 第一篇绪论 第1章管理的历史发展 1.1 复习笔记 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2章组织管理基本原理 2.1 复习笔记 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二篇企业环境管理 第3章企业环境管理概述 3.1 复习笔记 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4章企业目标与竞争战略 4.1 复习笔记 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5章多元化经营战略 5.1 复习笔记 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6章国际化经营战略 6.1 复习笔记 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企业制度与公司治理 7.1 复习笔记 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8章企业外部关系协调 8.1 复习笔记 8.2 课后习题详解 第三篇企业组织管理 第9章企业组织管理概述 9.1 复习笔记 9.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0章组织结构与制度规范 10.1 复习笔记 10.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1章计划和控制 11.1 复习笔记 11.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2章激励 12.1 复习笔记 12.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3章领导

13.1 复习笔记 13.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4章企业文化 14.1 复习笔记 14.2 课后习题详解 第四篇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 第15章变革与发展过程管理概述 15.1 复习笔记 15.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6章模式转换与革新 16.1 复习笔记 16.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7章发展过程管理 17.1 复习笔记 17.2 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风险管理 18.1 复习笔记 18.2 课后习题详解 这本书内容太多了,可以到这里免费下载,王利平《管理学原理》(第3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免费下载]》》https://www.doczj.com/doc/861866037.html,/DigitalLibrary/Show.aspx?Id=2871

第六章利润表分析 教案

第六章利润表分析 1.本章重点内容 (1)利润表分析的目的与作用 (2)利润表的内涵与所提供的信息 (3)利润表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2.本章难点内容 (1)利润表水平分析、垂直分析和趋势分析的方法与评价思路 (2)利润表综合分析、分部分析及分项分析的基本方法、评价思路与原理 (3)利润表综合分析的基本方法 3.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明确利润表分析的目的和作用 (2)结合利润表所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分部分析和分项分析 (3)明确企业分部报告分析和产品营业利润因素分析的内容和方法 (4)运用实例说明利润表分析的方法、评价思路和原理 三、本章应讲授的内容 1.利润表分析的意义 首先介绍下利润表分析对企业、股东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意义。 2.利润表分析的目的 根据上面所介绍的利润表分析的意义,引入利润表分析的目的。 3.利润表分析的内容 介绍利润表的综合分析、分部分析、分项分析。 4.利润表增减变动情况 结合教材实例,对利润增减变动情况进行介绍,对利润表进行水平分析。 5.利润构成变动分析 结合实例,对利润表进行垂直分析。 6.利润表分部分析 结合实例来介绍分部报告分析,以及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并对产品销售利润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四、课堂习题 1.习题内容:简述利润分析的内容。 2.参考答案: (1)利润表综合分析 进行利润表综合分析,主要对利润表主表各项利润的增减变动、结构变动及影响利润的收入与成本进行分析。 第一,利润额增减变动分析。通过对利润表的水平分析,从利润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润额的变动情况,揭示企业在利润形成过程中的管理业绩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利润结构变动情况分析。利润结构变动情况分析,主要是在对利润表进行垂直分析的基础上,揭示各项利润及成本费用与收入的关系,以反映企业各环节的利润构成、利润及成本费用水平。 第三,营业利润分析。通过营业利润水平分析,反映企业营业利润数量的增减变动,揭示影响营业利润的主要因素。 (2)利润表分部分析 利润表分部分析主要是对分部报告和产品营业利润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第一,分部报告分析。通过对分部报告的分析,反映企业各经营分部的经营状况和成果,为加强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内部报告制度,进行战略调整指明方向。 第二,产品销售利润分析。产品销售利润分析包括影响产品销售利润的因素、产品销售利润因素分析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揭示各因素变动对产品销售利润的影响,从而分清生产经营中的成绩与问题。 (3)利润表分项分析 利润表分项分析主要是根据利润表附注所提供的详细信息,进一步分析说明企业利润表中重要项目的变动情况,深入揭示利润形成的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具体包括企业收入分析、成本费用分析、资产减值损失分析、投资收益分析等。 五、案例分析 1.(1)案例介绍 王先生是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690,以下简称青岛海尔)的忠实投资者。青岛海尔于1993年10月12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并于11月1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自上市以来,公司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营业务收入由上市初的6.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304亿元。青岛海尔以年均80%的增长速度持续稳定发展,从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在海内外享有较高美誉的大型国际化企业集团。同时,公司由原先只生产电冰箱这一产品扩展到目前涉及电冰箱、空调、冷柜、系列小家电、滚筒洗衣机、电脑板、电子商务等业务,并且连续入选“上市公司50强”、“中证亚商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上市公司50强”。在创新实践中,海尔自1991年探索实施“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王先生从退休以来,一直关注并持有青岛海尔的股票,尽管所持股份并不是很多,但也几乎倾其所有积蓄,因而对青岛海尔的年报信息极为关注。王先生从专业机构搜集了青岛海尔自上市以来的利润表相关信息,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趋势,如图6—1所示,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历年数据,见表6—1。 图6—1 青岛海尔自上市以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增长趋势图表6—1青岛海尔自上市以来的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数据表单位:亿元 1993年1994年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

讲读爱心树课后随笔

讲读《爱心树》课后随笔 今天读写绘课,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很好听的绘本,名叫《爱心树》,故事不长,但让每个人都很感动。 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有一个小男孩,他每天和一棵大树玩,有时爬树,有时捡树叶编王冠,有时荡秋千、吃苹果,还有时和大树捉迷藏,小男孩非常爱这棵树,树很快乐。小男孩慢慢长大了,很少找大树玩了,大树很孤独,它非常盼着小男孩来。后来小男孩一有困难才来找大树,第一次缺钱,大树把苹果给他,让他卖了换钱;第二次结婚没房子住,大树把树枝给他;第三次要船出海散心,大树又把树干给了他。小男孩每次都得到大树的帮助,高高兴兴地走了,大树非常快乐,毫无怨言,最后只剩下一个大树墩子。最后小男孩坐在大树根上休息。 孩子们听完这个故事,很感动,但也生小男孩的气,感动的是大树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小男孩,满足他的各种要求,,但是他却不懂事。 绘本前有这么一句话“读这本书,有人三岁,有

人八十岁。读完这本书,有人花了三分钟,有人用了一辈子。”我用好了三分钟阅读完,但是在给孩子们看讲的时候我竟然泪眼婆娑。这短短的文字给我们讲述了一个简短但耐人寻味的故事,这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这颗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小时候,我们喜欢和爸爸妈妈玩……长大后怀揣着对梦想的追求,我们毫无眷恋地离开了爸爸妈妈。当我们需要什么东西或者遇到麻烦的时候,才会回到他们身边。但我们的父母呢,就像那棵大树一样,停留在原处期盼着我们的回归,并倾其所有使我们开心快乐,我们的快乐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 《爱心树》的故事让我感叹人世间父母对子女的疼爱,他们总是在施与受之间、在爱与被爱之间没有怨言、毫无代价的选择前者,而且有求必应。就像那棵苹果树一样,为小男孩不停付出,从树叶、果实、树枝、树干到仅剩的树根,然后忍着寂寞等候着他的到来,以便供应男孩不同阶段的需求。但是在感叹的同时,我更注意到苹果树在独守寂寞时的那份失落。正如天下千千万万个父母们付出一生心血,把儿女拉扯成人后,在所剩无几、日渐衰老的生命里那份深埋在心底的无助和哀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父母,每个人都在父母面前扮演过那个贪求不厌的孩子,

刘润清《新编语言学教程》笔记和课后习题(认知语言学)【圣才出品】

第10章认知语言学 10.1 复习笔记 本章要点: 1.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 2. Categorization and categories 范畴化与范畴 3.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概念隐喻与转喻 4. Iconicity and grammaticalization 象似性与语法化 常考考点: 认知语言学定义;范畴化与范畴定义分类等;概念隐喻与转喻的定义,层次分类;象似性的分类以及语法化等。 本章内容索引: I. Defini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I. Categorization and categories

1. Definition of categorization 2. The classical theory 3. The prototype theory 4. Levels of categorization III.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metonymy 1. Conceptual metaphor 2. Conceptual metonymy IV. Iconicity 1. Iconicity of order 2. Iconicity of distance 3. Iconicity of complexity V. Grammaticalization I. Definition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认知语言学定义) 【考点:名词解释】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natural language that focuses on language as an instrument for organizing, processing, and conveying information. 认知语言学是一种研究自然语言的方法,集中研究语言组织,处理与传达信息的作用。 II. Categorization and categories (范畴化与范畴) 1. Definition of categorization and categories (定义)

《财务分析》期末考试练习题

《财务分析》 期末考试复习题 考前当学霸幸福一寒假 《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注意事项 ——《<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使用说明 《<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汇集了多种资料和信息,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一.《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注意事项 二.《财务分析》期末考试简答题 三.往年期末试题:南华大学财务分析课程试卷A卷(老师没给答案,考试之前另发)四.东北财大《财务分析》期末考试章节练习题(包含财务分析模拟试题) 五.东北财大《财务分析》期末考试练习题答案(包含财务分析模拟试题参考答案)除了主题内容之外,复习题还有使用说明和每个版块的目录,方便大家使用,有疑问的

话可以私聊哈。还有班里的期末考试相关消息的发布暂时转到“会计126班临时通知群”了哈,大家注意一下哈。 请大家复习时一定要根据老师上课时画的课本重点(不清楚重点的亲可以问别人画一下哈),结合《<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有目的地练习,加油加油,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一.期末考试试卷结构 (一)单项选择(1’×20=20’) (二)多项选择(2’×10=20’) (三)判断(1’×10=10’) (四)简答(5’×4=20’) (五)计算题(包含案例分析,30’) 试卷总分:100分。 二.考试范围 教材第二章~第十一章分值约为90分,第一章、第十二章~第十四章分值约为10分(这四章多以选择、判断和简答的形式出题)。 三.试卷分析 (一)单项选择、多项选择和判断 可以参考东北财经大学的网上精品课程的章节练习题,即《<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中的“东北财大《财务分析》期末考试章节练习题(包含财务分析模拟试题)”部分。判断题多为意义或结论的考查。 (二)简答 老师已经给出范围,即《<财务分析>期末考试复习题》中的“《财务分析》期末考试简答题”中的9个简答题,为期末考试简答题的范围。其中4个会在A卷中出现(期末考试),4个会在B卷中出现(补考),1个不会考。题目后面的页码是简答题的知识点在教材上的页码。 (三)计算题(包含案例分析) 知识点范围为:1.指标计算,2.水平、垂直和因素分析法。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小学教师教学随笔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应该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事实上小学每堂课都十分注重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不然一苗未正,何以成材。而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处于童年晚期,这个时期的孩子的心理发展处在一个从幼稚走向逐渐成熟的变动时期,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可以使学生到中学学习时事半功倍,一生受益。 1、应要求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改变学习的无序状态,减少学习的随意性,不要老师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使学生的学习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由自发转为自觉。 2、逐步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养成上课主动作笔记的习惯。记笔记要求学生记重点、记难点,根据自己情况记要点,而不是照搬板书。 4、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课外阅读量决定着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浓度。阅读量大的学生进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往往接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较强。教师应对学生的课外阅读给予指导和检查,使之形成习惯。使学生把读书作为一种人生乐趣,一生以书为友。 二、转换课堂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知识含量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认知能力方面有了相当的发展,能运用概念进行抽象思维,求知欲特别旺盛。他们不满足于课堂上拖沓的节奏和单一的信息刺激。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发散的方式增加一些新知识,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为进入中学打好基石、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自信心、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往往决定学生到中学后能否很快适应 的主要因素。在小学高年级段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教师要改变那种一包到底的保姆式教育。 1、首先在观念上要为学生灌输独立意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教师一样是独立的个体,学习是自己的职责,自己要为自己行为负责,一分勤劳一分收获。 2、加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上要舍得放,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而不是当教师放手后无所适从。要把独立自学能力的培养作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大教学密度, 增加练习数量,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多些拓展,少些模仿,多 些独立,少些依附。 3、把教育的触觉深入到学生的心灵。使他们从小学会乐观积极地对待学习,增强自信心,积极地面对困难,切忌在小学阶段就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我想,当每个清晨小学生睡眼惺忪,争开眼睛第一句话就说:我想上学,窃以为那

新编语言学教程第2版第4章答案

《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第二版第4章练习题参考答案Chapter 4 Syntax 1. What is syntax? Syntax i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that studies how words are combined to form sentences and the rules that govern the formation of sentences. 2. What is phrase structure rule? The grammatical mechanism that regulates the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i.e. specifiers, heads, and complements) that make up a phrase is called a phrase structure rule. The phrase structural rule for NP, VP, AP, and PP can be written as follows: NP →(Det) N (PP) ... VP →(Qual) V (NP) ... AP →(Deg) A (PP) ... PP →(Deg) P (NP) ... We can formulate a single general phrasal structural rule in which X stands for the head N, V, A or P. 3. What is category? How to determine a word's category? Category refers to a group of linguistic items which fulfill the same or similar functions in a particular language such as a sentence, a noun phrase or a verb. To determine a word's category, three criteria are usually employed, namely meaning, inflection and distribution. 若详细回答,则要加上: Word categories often bear some relationship with its meaning. The meanings associated with nouns and verbs can be elaborated in various ways. The property or attribute of the entities denoted by nouns can be elaborated by adjectives. For example, when we say that pretty lady, we are attributing the property ‘pretty’ to the lady designated by the noun. Similarly, the properties and attributes of the actions, sensations and states designated by verbs can typically be denoted by adverbs. For example, in Jenny left quietly the adverb quietly indicates the manner of Jenny's leaving. The second criterion to determine a word's category is inflection. Words of different categories take different inflections. Such nouns as boy and desk take the plural affix -s. Verbs such as work and help take past tense affix -ed and progressive affix -ing. And adjectives like quiet and clever take comparative affix -er and superlative affix -est. Although inflection is very helpful in determining a word's category, it does not always suffice. Some words do not take inflections. For example, nouns like moisture, fog, do not usually take plural suffix -s and adjectives like frequent, intelligent do not tak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affixes -er and -est.

高中语文教学随笔

高中语文教学随笔 从教近几年了,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教学,,还确实没有比较系统的发自内心的对自己的语文教学的现状做过反思。借着洋思教学这样的机会,我静下心来,将这些年的语文教学的点滴,做一个梳理。我相信,这将对我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和引导作用。 一忽略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和提高。 发现对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语文是基础性的科目,是工具性学科,学好语文会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但语文学科的重要性远非如此。学习语文,就是在学习表达能力,其中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长时间地在字、词、句中转悠,我们学生的表达能力会有怎样的提高呢?我曾经每周拿出一节课的时间阅读,用这点儿时间阅读别说万卷,就是一卷都是难上加难。没有办法,阅读课上我只好要求学生看一些《作文报》、《语文报》之类的报纸和《读者》之类的杂志,至于一些名著根本无暇顾及。因为时间的关系加之外界诱惑很多学生很难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因此,我的尝试常常无疾而终。 二忽略了对学生的预习,复习的全程监督和检测。 学习的过程,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而我校学生学习的最大特点就是被动的接受,因而老师对他们自主学习的引导就显得特别困难,一段时间的努力不很见成效,放弃尝试,回到老路上去,驾轻就熟,我往往就在这样的心理驱使下,放松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监督。然后,还是“吃力不讨好”地灌输,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浅尝辄止,课后地全程指导和检测的原有的规定形同虚设。 三忽略了学生本身感受语文的特点和差异。 反思我的语文课堂,总是满足于课堂上几个活跃分子的反应,依赖于课后跟学生的单独交流,其实,我早就发现,课堂上的那种交流是任课后怎么弥补都无法达到的效果。要能让每一个学生的心在我的语文课堂上都动起来,这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啊!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的心真正地动起来,而不致于使学生陷入“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也没有”的窘境呢? 我相信,通过以上反思,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做得更好。

新编语言学教程刘润清版1,2章复习大纲

CHAPTER 1 INTRODUCTION Definition : linguis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or systematic study of language. It is always guided by the three cannons of science:exhaustiveness, consistency and economy. Linguistics Linguistics versus traditional grammar: Scope Microlinguistics Phonetics Phonology Morphology Syntax Semantics Pragmatics Macrolinguistics Sociolinguistics Psycholinguistics Neurolinguistics Stylistics Discourse analysis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ognitive linguistics Definition: Ding-Dong Theory: human speech developed from primitive man giving vocal expression to the objects he encountered. Sing-Song Theory: language developed from primitive ritual songs of praise. Pooh-Pooh Theory: language came from interjections, which express he speaker ’s emotions. Origins Yo-He-Ho Theory: language came from the cries uttered, during strain of work. Ta-Ta Theory : language came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certain gestures and tongues movements. Bow-Wow Theory: language came from imitation of animal cries and other sounds heard in nature. Design features Linguistics describes languages and does not lay down rules of correctness while traditional grammar emphasizes correctness. Linguists regard the spoken language as primary, not the written while traditional grammar emphasizes the priority of written language. Traditional grammar is based on Latin and it tries to impose the Latin categories and structures on other languages. Linguistics describes each language on its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Language is a system---elements in it are not arranged and combined randomly, but according to some rules and principles. Language is arbitrary --- there is no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the word . pen) and the thing. what we write with).Language is vocal---the primary medium for all languages is sound. Language i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it is human-specific, very different form Arbitrarines s: this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there is no logical or intrinsic connection between a particular sound and the meaning it is associated with. For example, English should use the sounds/d?g/ to refer to the animal dog, but Chinese should use “gou ” to refer to te same animal. A dog may be called a pig if the first man happens to name it as a “pig ”. S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s and their meaning is quite accidental. Of course, onomatopoetic words such as “quack-quack ” and “bang ” are exceptions, but words these are relatively few compared withe the total number of words in language. Duality: language operates on two levels of structure. At one level are elements which have no meaning in themselves but which combine to form units at another level which do have meaning. Productivity : productivity or creativity refers to man ’s linguistic ability which enables him to produce and understand an infinitely large number of sentences in our native language, including the sentences which were never heard before. Interchangeability : interchangeability or reciprocity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man can both produce and receive messages, and his roles as a speaker and a hearer can be exchanged at ease. Displacement: displacement is a property of language enabling people to talk about things remote either in space or in time. Specialization : specialization refers to the fact that man does not have a total physical involvement in the act of communication. Cultural transmission : language is culturally transmitted. It cannot be transmitted through heredity. A human being brought up in isolations simply doesn ’t acquire language, as is demonstrated by the studies of children brought up by animals without human contact. Animals transmit their cries simply from parent to child, while human baby doesn ’t speak any language at birth. What language a baby is going to speak

皮细庚《日语概说》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皮细庚《日语概说》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提供免费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1章语音 1.1复习笔记 【本章考点】 1.单音与音素 2.音节与音节变化 3.现代日语语流中的语音变化 4.日语的声调 【本章内容索引】 一、语音和发音器官 1语音的性质 2.发音器官 二、单音 1单音的性质 2.国际音标 3.单音的分类 4.日语的元音 5.日语的辅音 6.日语的半元音 三、音素 1音素的性质 2.音素与单音的对应关系 3.日语音素的种类 4.日语音素体系和音素种类的设定 5.音素标志 四、音节 1音节 2.日语音节的构造 3.日语音节的体系 五、现代日语语流中的语音变化 1元音的无声化

2.ガ行鼻浊音 3.拗音的直音化 4.元音等的脱落与音节的缩约 5.カ、タ、パ行音节的不送气音化 六、语音变化与现代词语中的音节构成 1音便 2.连浊 3.连声 4.转音 5.音颠倒 6.添音 7.略音 8.缩约形 9.转呼音 七、声调 1声调的性质 2.日语声调的分类 3.日语声调的特点 4.日语声调类型的分布 【主要内容】 一、语音和发音器官 1语音的性质 ①语音(言語音):人们为了表达语言而使用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称为语音。 人们有意识地使用发音器官以表达某种意思时所发出的一切声音,包括语音在内都可以称之为音声(音声)。音声包括语音(可以分节,可以通过发音器官的调节任意组织各种音节)和非语音(非言語音)(不可以任意分节)。 ②音声学(音声学):研究语音性质、具体发音方法额特点的语音学。 ③语音有社会、生理、物理三个方面的属性。 a.社会属性:用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语言意义不是个人决定,而是由整个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 b.生理属性:对发音器官采用不同的控制方法必然会发出不同的语音。从广义角度来说,还包括听觉器官,即对语音的感知。 c.物理属性:语音具有音高,音强,音长,音色四种物理要素。 ◆音高(音高):声音的高低,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快慢。对区别语言意义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个词或词组的特定声调都是通过音高的调节来组成的。本章中的音高是指用比较的方法来确定词组中的各个音节的高低。 ◆音强(音強):声音的强弱,决定于发音体振动振幅的大小(振幅的大小取决于发音体所受作用力的强弱。在日语中一般不构成区别语言意义的作用。 ◆音长(音長):声音的长短,即各个音节的长短。日语中的长音指元音拖长发音的结果。 ◆音色(音色):又称音质,即声音的特色或本质。 2.发音器官(発音器官) 可分为三大部分: ①呼吸部分:肺和气管。 ②发声部分:喉头部分。 声带振动的声音—有声音(有声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