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港和上海沿海水域船舶配置海图标准

上海港和上海沿海水域船舶配置海图标准

附件:

上海港和上海沿海水域船舶配置海图标准

1、配备要求

在上海海事局各海事处辖区内航行、停泊、作业的海船、内河船均应按其计划航线和所经航区配备相应的上海港口航道图。

2、上海港口航道图发售点

3、各海事处辖区内船舶海图配备标准: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 为维护长江上海段水上交通秩序,规范船舶航行行为,改善通航环 境,保障船?|、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提高交通效率,促进航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国际公约,制定本规定。 凡航行、停泊于长江上海段的船船,应当遵守本规定。但下列船船 因工作需要可不按规定的航路航行: (-)正在执行公务的公务船舶; (二)在核定水域内在航施工的工程船加I; (三)正在进行搜寻救助的船舶; (四)经主管机关核准的其他船舶。 长江上海段实行船加I定线制。 船船定线制遵循大船小船分道、各自靠右航行以及过错责任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长江上海段的航路ill主航道、辅助航道和小型船Ml航道等组成(见 附件1)。 主航道包括长江口深水航道、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 和宝山南航道。 长江口深水航道、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和宝山南航道的边界 线由侧面标标示,航道的中心线为通航分道的分隔线(以下简称“分隔线”)。辅助航道为南槽航道,包括南槽航道下段和南槽航道上段。 南槽航道下段由安全水域标标示航道走向,安全水域标的连线为分隔线。 南槽航道上段的边界线山侧面标标示,航道的中心线为分隔线。 小型船舶航道包括南支航道、外高桥沿岸航道、宝山支航道、宝山

南航道南侧航道和主航道北侧航道。 (-)南支航道III安全水域标标示航道走向,安全水域标的连线为分隔线; (二)外高桥沿岸航道为外高桥航道南边界线至距码头前沿线80米的北侧平行线之间的水域,航道的中心线为分隔线; (三)宝山支航道的边界线山侧面标标示,航道的中心线为分隔线; (四)宝山南航道南侧航道为宝山南航道以南的水域,航道宽度为100米; (五)主航道北侧航道为主航道(宝山南航道除外)以北的水域。其中: 与长江口深水航道相邻的主航道北侧航道用于双向通航,航道宽度为200米, 航道的中心线为分隔线; 与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和宝山北航道相邻的主航道北侧航道用于单向通 航,航道宽度为100米。 航道交汇处为警戒区(见附件2)。 船船必须按照各自靠右的原则在规定的航路内航行。 船船沿规定的航路航行时,应尽可能远离分隔线。 船船沿规定的航路航行时,应与航标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大型船舶应当在主航道和辅助航道内航行,但在靠、离码头或进、 出港池、锚地时,可使用小型船舶航道。 由长江江苏段水域驶往长江口方向的大型船船可经浏河口警戒区从宝山北航道下驶。 山长江江苏段水域驶往罗泾、宝钢和外高桥等码头,或进入黃浦江的大型船船可经浏河口警戒区从宝山南航道下驶。 小型船应当在小型船舶航道和辅助航道内航行。 经南槽航道驶往长江吴淞口以上水域的小型船舶,应当经圆圆沙警戒区沿主航道北侧航道行驶。

海船图书配备要求

图书配备要求 一、中版海、图图书资料: 1、中版海图:长时间不回国内的船舶,由于中版海图不能及时得到改正,可 以用英版海图代替。 2、中版图书资料: 1)中版灯标表G101~G103可以不配备; 2)中版航路指南由于信息陈旧,建议不要购买; 3)中版潮汐表,可以根据各轮的实际情况决定,如果需要请在海军各港的图书供应站自行购买; 4)中版和英版的航海天文历只需选择其一。 二、英版海图、图书资料: 1、英版海图:应该在出发港口备齐下航次的所用海图,如果有些海图购买不 到,特别是一些不常去的港口,可从港口的其它船舶购买或复印,尽量避免申请公司传真发送,因为费用抬高; 2、如果出发港购买不到,在时间允许的条件下,及时通知海监室,并附上代 理名址和离港时间,由海监室协助安排解决; 3、绝对不允许因为缺海图而不开航,应该在开航后通知海监室,并且注明原 因和代理的全名址,海监室负责安排; 4、除非急需外不能在苏伊士运河购买海图和图书,但航海通告除外,因为通 告必须及时申请和索要,用以保证海图和图书资料能够改正到最新。5、下航次用的航路指南、灯标表、无线电信号表、潮汐表等应该齐备,不需 要的而且已经作废的不要求上新版的,可以将其新版日期注明,并将改正剪裁下来,装订好夹在该图书之中,以便在需要时购买新版图书后进行改

6、海图申领单不一定必须填写,但购买海图后必须填写信息反馈表,及时传 给中散海监室备查,签字应当规整; 7、船长应该对二副要求新上的海图进行过问,是否是下航次所需要的,否则 的话可以不上;如果有二副为了偷懒而把没有新版作废的海图要求上新时,应该给予批评指正; 8、船长有权力更新某些状况太差的海图,以及15年以上没有用过并且没有 作废的海图。 ?凡是驶往南美港口的船舶,应该在出发港将所需的海图配备齐全,尽量避免在当地购买,因为当地海图和图书的价格非常昂贵,但是特别需要和急需者除外;在时间许可的情况下,可与公司联系安排购买,但需要注明代理的全名址以及离港时间,以便安排。 ?船长要尽量减少和不适用现金购买海图和图书等,确需购买时,如果时间允许,请问清价格后再决定购买的数量,并且申请公司确认;如果时间不允许,而且必须用现金购买,船长应该购买必须的海图和图书,但事后及时申请公司确认并且注明原因。 三、特殊规定: 1、澳版海图:凡是在NP131中和在英版通告中查不到的AusXXX海图,而 在Aus编号英版海图中又套有另一张Aus海图,一般都视为澳版海图,此类海图一般为抵港港图或接近图,船舶应当在驶往澳大利亚港口前在出发港备齐海图,因为澳大利亚PSCO要求,凡是在英版海图上标注的澳版海图应该在到达澳大利亚港口前备妥,如果在出发港购买不到,可在抵港之前通过代理购买,否则算一项检查缺陷,并且申请购买的电报要留底

国内航行船舶电子海图规定

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 设备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提高我国国内航行船舶应用先进导航技术的水平,规范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自动识别系统(以下简称“AIS”)设备的配备和使用,发挥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的航行安全保障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船载电子海图系统”是可以显示电子海图、具备航线设计、船位监控、航行监控和报警等导航功能的设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籍沿海、内河航行机动船舶。 以下船舶不适用于本规定: (一)渔船; (二)公务舰艇; (三)体育运动船艇; (四)军用船舶。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以下简称“中国海事局”)负责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的统一管理及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 设备的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管理。 第五条各地海事管理机构负责对船舶配备船载电子海图系统和AIS设备情况实施监督检查。各船检机构负责设备配备及安装情况

的检验。 第二章设备标准及型式认可 第六条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设备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电子海图系统(ECS)功能、性能和测试要求(暂行)》中的A级设备要求。 中国籍船舶配备的A级AIS应符合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1993-2标准《海上导航和无线电通信设备和系统-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二部分:通用自动识别系统(AIS)A级船载设备-操作和性能需求、测试方法和要求的测试结果》。 中国籍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B级AIS应符合中国海事局《国内航行船舶船载B级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SOTDMA)技术要求(暂行)》或国际电工委员会(IEC)62287-1标准《海上航行和通信设备与系统B级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IS)第一部分:载波侦听时分多址技术(CSTCDMA)》。 第七条国内航行船舶配备的船载电子海图系统、AIS设备需经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第八条经授权的船舶检验机构应按照本规定第六条的要求对船载电子海图系统、A级和B级AIS设备进行型式认可和产品检验。 第九条为更好地发挥AIS避碰功能,未安装船载电子海图系统设备的船舶,应安装显示设备,以直观显示本船与周边船舶的相对位置及简易电子海图或航行示意图,收发显示中文信息。本规定发布之日前安装的业经型式认可的AIS可免除本条要求。

上海港

上海港 (一)港口位置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 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 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 主要枢纽港。 港口交通 ①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沿海北距大连558 海里,南距香港823 海里,长江西溯重庆2399 公里。 ②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204 、312 、318 、320 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③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 (二)港口自然条件

①气象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全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约16 度,年降水量约1148.8 毫米。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市区全年平均雾日43.3 天,长江口24.2 天。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百年来航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②水文黄浦江系感潮河流,属非正规半日潮,一天两潮。长江口潮汐属正规半日周潮,一天两潮。平均潮差为 2 米至 2.5 米。 (三)地质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沉积平原 (一)港口水域资料 ①航道:(1)黄浦江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吴淞口河塘灯桩起,溯江而上至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止,全长67千米。在吴淞口至闸港的54.5千米航道中,吴淞口、高桥和陈家嘴几处浅段和吴泾航道段靠疏浚维持航道地宽140~250米,水深-8米(以吴淞基面为准,下同),其余水深≥-8.0米,可乘潮通过1.5万吨级船舶,其中吴淞口至龙华港段36千米可乘潮通航2.5万吨级船舶;闸港以上自然水深≤-6.5米,系小船航道。 (2)长江口航道 按现行航政管辖范围,自浏河口下游浏黑屋和崇明岛施翘河口下游施信杆的联线起,顺江而下至牛皮礁灯浮、原航路灯浮和南支灯船的联线止,全长106.5千米(至长江口灯船,全长为117.8千米),航道主槽目前走南港北槽。其间,除园园沙和北槽几处浅段靠疏浚维持航槽的宽250米、水深约7.0米左右(其余为自然航道,水深≥10.0米),吃水9.5米,相当于2.5万吨级船舶可乘潮通过。吃水>9.5米的船舶在长江口外减载后进港。 (3)杭州湾航道 现走南航道,自绿华山起,经崎岖列岛、闯牛山、滩浒山、王盘山至金山石化总厂码头,全长139千米,西自然航道,目前水深≥8.0米,乘潮通航2.5万吨级油轮。 ②锚地:上海港主要锚地共有8处,总面积1.29万平方米。8外 锚地分别是:长江口候潮锚地,绿华山避风、过驳锚地,鸭窝沙候潮锚地,大型船舶临时候潮锚地,检疫联检锚地,宝山联检、候潮锚地,宝山临时大型铁驳编、解锚地,宝钢大型铁驳锚地。 为引导外海船舶安全进入长江口,在长江口佘山(30°25′178″N/122°14′26″E)、大戢山(30°48′35″N/122°10′25″ E)建有两座大型灯塔;在南支航道,南港南槽、南港北槽航道设置了6艘灯船;在吴淞口防波堤上按等距离设置了6座灯桩。目前,全港航标设标里程约400海里,设有各种航标222座。 ③码头前沿水深:,码头前沿水深-16米,可接纳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 ④码头岸线布置:码头岸线全长1600 米,配备 5 个集装箱深水泊位,设计年吞吐能力220 万TEU 。 (四)陆域及陆域设施资料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航路调整方案

附件1: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航路调整方案 (参考海图: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海图44211、44121、44122、44123、44124、44125、44126、44127、44128、44129、44131、44132、44133、44134、44135、44173、44001、44171、44172、44174、44175、43001) 一、长江上海段航路 (一)主航道 1.长江口深水航道 1)长江口深水航道北槽航道 北边界线:地理坐标A,D3至D45号奇数号灯浮的依次连线向航道中心线平移75米之平行线至地理坐标点H1的依次连线。 南边界线:地理坐标B、D4、D6、D8号灯浮、D10 AIS虚拟航标,D12至D42号偶数号灯浮的依次连线向航道中心线平移75米之平行线至地理坐标J1的依次连线。 2)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 深水航道延伸段位于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和宝山北航道中,其边界线由AIS虚拟航标标示。 北边界线:地理坐标H1,“SHEN SHUI BEI JIE 1”号至“SHEN SHUI BEI JIE 14”号AIS虚拟航标的依次连线; 南边界线:地理坐标J1、“SHEN SHUI NAN JIE 1”号AIS虚拟航标、地理坐标J2,“SHEN SHUI NAN JIE 2”号至“SHEN SHUI NAN JIE 14”号AIS虚拟航标的依次连线; 分隔线:地理坐标I1至地理坐标I8的依次连线,将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和宝山北航道分隔成进出口通航分道。 2.外高桥航道 北边界线:47、49、51、53号灯浮和地理坐标G的依次连线。 南边界线:A54A、A54B、A56、A58和A60号灯浮的依次连线。 3.宝山航道 北边界线:67、69、71号灯浮和地理坐标﹠2的依次连线。 南边界线:66、68、70、72号灯浮和地理坐标S的依次连线。 4.宝山北航道 北边界线:75、77、79、81、83和85号灯浮的依次连线。 南边界线:74、78、80、82号灯浮和宝山灯浮的依次连线。 5.宝山南航道

上海港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规则

上海港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规则 上海港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秩序,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上海水上安全监督规则》,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上海水上安全监督规则》第二条规定的长江口水域,以及在该水域内的一切船舶、设施、码头及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人、引航员、船员和其他有关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以下简称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则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船舶航行 第四条分道通航 本规则适用水域实施分道通航。船舶、设施必须按照本规则附录一规定的进出口通航分道航行,在未规定进、出口通航分道的水域内,应当按照助航标志所指示的航路靠右航行; 拟通过吴淞口与24灯浮之间水域小于500总吨的船舶应当在外高桥内航道航行,但由海区驶往吴淞口长江上游的船舶,应当在24灯浮附近经南港北槽航道沿进口航道上驶。 进入环行航道应当遵守本规则附录二的规定。 第五条航道限制 在本规则适用水域内航行的船舶应当保持不小于0.7 m的富余水深; 不受南漕水位限制的船舶,不得从北漕航槽通过。 第六条航槽 拟在北漕中高潮前2 h至北漕中高潮后1 h出口的船舶及船舶长度

大于270 m或吃水大于9.8 m进出航槽的船舶,应当在12 h之前向海事局总值班室申报,未经核准不得在槽内航行; 船舶在槽内航行时,不得滞航,或有妨碍他船正常航行的行为;对遇避让时,应当各自靠右航行; 船舶在槽内对遇交会,应当与挖泥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得在挖泥船的施工断面上三船同时交会; 船舶因故需要从航槽的一侧驶进或驶出时,应当与航槽内船舶总流向尽可能取小角度。 第七条禁止追越 在单程交通水域、外高桥罗经校正标下叠标线至吴淞口河塘灯桩经度线水域内,大型船舶之间不得追越。 第八条航行秩序 船舶应备车航行、采取安全航速,并严格遵守本规则第四条的规定,只要安全可行,应当尽可能在通航分道的右侧行驶。船舶在同一航道内航行时,小型船舶不得妨碍大型船舶的安全航行;在航道交汇区穿越航道的船舶应当在本规则附录三规定水域内穿越。 第九条避让 船舶发现在顺水1 500 m、逆水1 000 m以内有大型船舶离靠沿江码头时,顺航道行驶的船舶应当主动避让离靠码头的船舶; 穿越航道的船舶负责避让在航道内正常航行的船舶; 当两船有碰撞危险时,不在本船通航分道内行驶的船舶负责避让在通航分道行驶的船舶。 第十条能见度不良 视程小于1 n mile时,船舶应当缓速航行;视程小于1 000 m时,大型船舶应当停止航行;视程小于500 m时,禁止船舶航行(执行公务船舶除外)。因能见度不良抛锚的船舶,应当按规定显示相应的声光信号,并及时向吴淞控制中心报告。 第十一条拖带 拖带总长度超过300 m、总宽度超过45 m的船舶和设施,必须在48 h前报经海事局总值班室批准。

上海港简介

上海港 上海港,指由上海市所管辖的港口,分为多个港区,主要位于黄浦江两岸、长江入海口南岸、杭州湾口上,居中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中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自1843年上海开埠后很快成为中国最大港口,自2010年起为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2012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252万标准箱。 基本简介 地理位置 上海港位于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与东海交汇处,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

水路:上海港控江襟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沿海北距大连 558 海里,南距香港823海里,长江西溯重庆 2399 公里。 公路:有沪宁、沪杭、沪青平、沪乍、嘉浏等高速公路与江苏和浙江对接,并联通全国高速公路网;有 204 、 312 、 318 、 320 等四条国道分别通往烟台、乌鲁木齐、拉萨和昆明。 铁路:港区内有铁路与沪杭沪宁铁路干线相连。其中沪宁线与津浦线联结,成为中国东部纵贯南北的运输大动脉;沪杭线与浙赣、萧甬线相衔,可通达中南、西南及浙东地区。 自然气候 上海港所在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四季变化分明。全年温暖多雨。年平均气温约 16 度,年降水量约 1148.8 毫米。全年以东南风为主,强风向为东北风。台风多发生在夏秋之季,风力在 10 级以上的强台风平均两年一遇。市区全年平均雾日 43.3 天,长江口 24.2 天。多数情况下,雾的持续时间为 2 至 3 小时,对港内航运、装卸影响不大。百年来航道没有发生冰冻现象。 业务范围 港口经营业务主要包括装卸、仓储、物流、船舶拖带、引航、外轮代理、外轮理货、海铁联运、中转服务以及水路客运服务等。 港口主要经营的货类为集装箱、煤炭、金属矿石、石油及其制品、钢材、矿建材料、机械设备等。 2003 年,上海港货物总吞吐量 3.16 亿吨中,煤炭及制品5682.3 万吨,金属矿石 4098.5 万吨,矿建材料 2533.8 万吨,钢铁 2112.2 万吨,油气及制品 2109.6 万吨,机械设备 1907.7 万吨。集装箱货物 10225.l 万吨,占全港货物总吞吐量的 32.35 %。 2003 年完成货物吞吐量 3.16 亿吨 , 比 2002 年增长 19.9% 。其中外贸吞吐量完成 1.3 亿吨 , 比上年增长 22.2% 。 完成集装箱吞吐量 1128.2 万标准箱 , 连跨 900 万、 1000 万和 1100 万标准箱三个大关 , 较上年增长 31%, 是我国大陆首个突破 1000 万 TEU 大关的港口。上海港已超过韩国釜山港而居世界第三位 , 仅次于香港和新加坡港。截至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发布稿)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长江上海段水上交通秩序,改善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长江上海段实行船舶定线制。 船舶依照定线制航行,应当遵循大型船舶小型船舶分流、各自靠右的原则。 第三条凡航行、停泊、作业于长江上海段的船舶,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航路 第五条长江上海段的航路由主航道、辅助航道、小型船舶航道和警戒区组成(见附件1)。 第六条主航道包括长江口深水航道、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和宝山南航道。 长江口深水航道的边界线由虚拟AIS航标标示。 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和宝山南航道的边界线由侧面标标示。 长江口深水航道延伸段位于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和宝山北航道内,其边界线由虚拟AIS航标标示。

第七条辅助航道包括南槽航道下段和南槽航道上段。 南槽航道下段由安全水域标标示航道走向,安全水域标的连线为航道分隔线。 南槽航道上段的边界线由侧面标标示,航道的中心线为航道分隔线。 第八条小型船舶航道包括南支航道及其延伸段、圆圆沙北侧通道、外高桥沿岸航道和宝山支航道。 小型船舶航道主要供小型船舶使用。 第九条警戒区包括九段沙警戒区、圆圆沙警戒区、吴淞口警戒区、宝山警戒区和浏河口警戒区(见附件2)。 第三章航行 第十条船舶应当按照各自靠右的原则在规定的航路航行。 长江口深水航道有关通航管理规定,由主管机关另行制定。 第十一条由长江江苏段水域驶往长江口方向的大型船舶应当经浏河口警戒区从宝山北航道下行。 靠离宝山沿岸码头、下行进入黄浦江以及拟靠外高桥沿岸码头的船舶可以使用宝山南航道。 第十二条大型船舶在靠离码头或进出港池、锚地时,可以使用小型船舶航道。 第十三条小型船舶在外高桥航道、宝山航道、宝山北航道和宝山南航道内航行时,应当尽可能沿本船右舷一侧航道航行。 由南槽航道驶往黄浦江或吴淞口警戒区上游的小型船舶应当经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东海海区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东海海区AIS岸基系统运行管 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海事局 •【公布日期】2007.02.07 •【字号】沪海航标[2007]67号 •【施行日期】2007.03.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上海海事局关于印发《东海海区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实施 细则(试行)》的通知 (沪海航标〔2007〕67号) 局属各航标处: 为规范东海海区AIS岸基系统的运行管理,根据交通部海事局下发的《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试行)》。我局组织编写了《东海海区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各处组织人员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东海海区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二OO七年二月七日附件: 东海海区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东海海区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以下简称“AIS系统”)的运行管理,根据交通部海事局下发的《AIS岸基系统运行管理规定(试行)》,特

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适用于东海海区AIS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包括系统运行、设备管理、用户接入管理、AIS历史数据提供等。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AIS系统包括构成东海海区船舶自动识别岸基系统的各类设备、设施和软件,以及支持系统正常运转、使用所必需的各类专用及附属设施、设备和软件等。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东海海区航标主管部门负责海区AIS系统运行管理工作: 1、负责海区、辖区AIS管理中心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 2、负责组织海区AIS系统设备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的督促检查,保障系统安全优质运转; 3、负责推广AIS应用成果,充分发挥AIS系统效用; 4、负责组织实施海区AIS系统业务技术培训; 5、负责AIS用户的配置以及接入审核。 第五条海区AIS管理中心负责海区AIS的具体日常运行管理工作: 1、接受海区航标主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考核; 2、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和上级有关办法,制定海区AIS内部管理制度、维护计划及应急预案,并报备海区航标管理部门; 3、负责海区管理中心AIS系统所属各类设备的管理、使用、保养和维护,保障系统正常运转; 4、负责海区管理软件的日常操作、数据维护、数据备份及系统管理软件升级; 5、负责指导辖区AIS管理中心的业务工作; 6、负责实施海区AIS系统巡检;

交通部关于海区测绘工作的若干规定

交通部关于海区测绘工作的若干规定 【发文字号】[83]交水监字712号 【发布部门】交通部(已撤销) 【公布日期】1983.04.11 【实施日期】1983.04.11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交通部关于海区测绘工作的若干规定 (1983年4月11日(83)交水监字712号) 交通部海区测绘部门的任务是准确、及时地测量沿海港口、航道及附近水域的水深、岸线、航行障碍物及助航物标等海图要素;观测和收集海区水文、气象及其他有关航行参考资料;编辑、绘制、发行航海图书和通告海区变化情况,给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可靠依据。为加强海区测绘管理,正常开展和全面完成海区测绘任务。特制定本规定: 一、交通部对海区测绘工作划分三个海区进行管理。其管理单位及分工范围为: 天津航道局一辽宁省、河北省、天津市、山东省沿海; 上海航道局一江苏省、上海市、浙江省、福建省沿海; 广州航道局一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 二、航道局航测处是各航道局的测绘业务主管部门,全面负责本局分工海区范围内

的下列工作: 1.负责沿海主要港口和附近水域、沿海重点航道和海湾锚地以及其他指定水域的检测和基本测量。编辑、绘制、发行港口、航道、锚地检测图,并向海图出版部门提供基本测量成果。 2.负责编辑、绘制、出版和发行沿海主要港口及指定港口的航行图集。 3.负责沿海主要港口及指定海区的潮汐和潮流资料的观测、收集工作,并对指定港口和海区进行潮汐预报。 4.根据测量成果通告海区变化情况。 三、航道局航测处下设测绘专业队伍。各专业队根据航测处下达的计划,按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规定,执行各项专业任务。专业队长对本队完成的工作和提交成果资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航测处应对各专业队提交的成果资料进行审查、验收作出评定,保证其符合有关技术标准要求。 四、港口、航道、锚地基本测量是指按国家海图测量规范的标准要求,进行包括全部海图要素的系统性测量。基本测量成果是绘制海图的依据,也是进行港口、航道、锚地检测的基础资料。在一般情况下每隔五至八年进行一次;情况发生较大变化时,应提前进行:新建港口、新辟水道应及时进行。基本测量工作由航道局航测处根据以上要求在年度计划中安排施测。 五、港口、航道、锚地检测是指对已进行过基本测量的港口、航道、锚地等进行部分海图要素的复测。航道局航测处对分工海区内各港口、航道、锚地,应根据具体情况,规定其检测的周期、范围和内容,经交通部核准后,由航测处做为常规任务在年度计划中安排施测。一般变化不大的水域,每年检测一次,河口港或变化较大的水域应适当缩短检测周期,必要时得根据需要安排临时性检测。 六、航道局航测处应根据检测成果绘制和发布港口、航道、锚地检测图。其图幅尺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关于核(换)发内河港口岸线使用证的通知-沪港规[2008]67号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关于核(换)发内河港口岸线使用证的通知 正文: ----------------------------------------------------------------------------------------------------------------------------------------------------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关于核(换)发内河港口岸线使用证的通知 (沪港规〔2008〕67号) 各区县港口管理部门、航务处、航道中心: 为了贯彻《上海港口条例》,规范内河港区港口岸线的使用和管理,现就做好内河港口岸线使用证核(换)发工作通知如下: 一、核(换)发岸线使用证是统一不同时期、不同岸线管理单位颁发的岸线使用凭证的格式、信息和时限,维护岸线使用人的合法权益,提高岸线法制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水平的需要。 二、核(换)发证工作由市港口局组织,航道中心具体实施,区县港口管理部门和市航务处配合实施。 三、核(换)发证的对象有两类:一是持有合法的使用凭证的岸线使用人;二是已建港口设施实际使用岸线,由于历史原因无使用凭证,但具备规定条件的岸线使用人。 四、核(换)发证工作应与规范内河老码头经营活动相结合进行,并遵循“依据规划,兼顾历史,分类管理,逐步规范”的原则。已有码头与规划有冲突的,按规划逐步调整;与规划无冲突,且使用情况与原审批意见无重大变化,或者整改后达标的,颁发岸线使用证;其它的,通过评估后,发给临时岸线使用证。 五、核(换)发证工作分区县、分批次进行。航道中心先选择区县进行试点,完善工作方案,然后,与区县港口管理部门商定核(换)发证的先后次序,依次序集中办理。集中换证工作在一个区进行时,应兼顾其它区的岸线使用人先行办理的需求。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港口吞吐量统计规则》的通知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港口吞吐量统计规 则》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上海市港口管理局 •【公布日期】2006.11.29 •【字号】沪港计〔2006〕391号 •【施行日期】2007.01.0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港口 正文 上海市港口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港口吞吐量统计规则》的 通知 沪港计〔2006〕391号 各有关单位: 《上海港口吞吐量统计规则》已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通过。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〇六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上海港口吞吐量统计规则 第一条为加强上海港口吞吐量统计工作,提高统计质量,满足制定港口规划和港口行业发展政策需要,依据交通部《港口统计规则》和《港口统计报表制度》,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上海港口建设、经营和相关活动的吞吐量统计工作。 第三条上海港口由下列陆域范围和水域范围组成: ㈠陆域范围:

1.海港港区陆域由长江口南岸港区(含长兴、横沙和崇明三岛)、杭州湾北岸港区、黄浦江港区、洋山深水港区组成; 2.内河港区陆域由上海市境内的通航内河两岸港区组成。 ㈡水域范围: 1.海港港区水域为长江口和杭州湾北岸水域、黄浦江水域、洋山深水港区水域,以及长江口外的长江口锚地水域; 2.内河港区水域为内河港区所涉及的水域。 第四条吞吐量分为货物吞吐量和旅客吞吐量。 货物吞吐量,是指经由水路进、出上海港口(包括码头、浮筒、锚地),并经过装卸的货物数量,包括邮件、办理托运手续的行李、包裹以及补给船舶的燃料、物料和淡水。 旅客吞吐量,是指经由水路乘船进、出上海港口的旅客数量。 第五条上海市港口管理局(以下简称市港口局)负责上海港口吞吐量统计管理工作。 第六条市港口局履行搜集、整理、审核、汇总、报送港口统计数据,编制、提供、管理港口统计资料,定期发布港口统计信息等职责,并为港口统计调查对象保守商业秘密。 本条所称港口统计调查对象是指从事港口建设、经营及相关活动的组织和个人。 第七条港口统计调查对象应当及时、准确填报统计报表,如实提供吞吐量统计调查资料。 第八条港口统计调查对象管理本单位港口统计原始记录、统计台帐、统计报表及其他统计资料。 吞吐量统计核算凭证必须准确、可靠;在收集整理过程中,需要逐日、逐船

上海港黄浦江内(内港)、外(外港)航行注意事项

上海港黄浦江内(内港)、外(外港)航行注意事项引言:上海港黄浦江内(内港)、外(外港)水域的水流、水深等水文情况复杂,易发生船舶偏离航道等碰撞事故。具有以下风险特点: --航道狭窄,对船舶操纵的安全回旋余地带来限制。 --船舶流量大,对船舶安全操纵及避让带来极大风险。 --受限条件多,一旦发生船舶主机或舵机等失控险情,易造成重大的恶性事故。 上海港黄浦江内(内港) 一、101浮至107浮之间水域 1、107浮下游是1号掉头区,经常会有大船掉头,事先应加强瞭望,掌握其动态后尽早联系协调,采取合理的通过方法,避免因避让进入反向航道通过。 2、注意张华浜锚地的锚泊小船,有时在风流的作用下会“打横”,小船船身摆进航道。另外,还有进出锚地及浦东面泊位的船舶,务必加强瞭望。 3、注意进出口蕰藻浜的小船,出口时特别戒备前面同向的小船,有可能左转进入蕰藻浜。进口时,提前减速,加强瞭望、戒备蕰藻浜驶出并出口黄浦江的小船。 4、出口过103浮时,注意观察前面同向的小船,及时与其联系,不要盲目从小船的左舷追越。若情况允许,联系后确定小船左转进长江,可要求其将船位靠向江中,从其右舷追越。 5、冬季NW风较大,尤其是船舶顺水空载出口时,务必保持一定的用车,过105浮后,注意自身船位,即便前方的灯浮看着在右侧,由于航迹向与船首向存在夹角的关系,船位有可能已经离岸太近造成拖浅甚至搁浅。避让小船时且不可距离101浮太近,以免被风下压碰触浮筒。

6、注意VHF11频道的开启及音量的合适调整并保持有效守听。 7、潮水涨末时,会有大量大船排队进吴淞口,进口时注意与前船保持合适的间距,及时联系,了解其动态,一般情况下,在过106浮之前不要盲目追越。通过将要靠泊张华浜码头的船舶时,注意观察出口航道的情况,戒备“协助其靠泊的拖轮”有可能横出占用航道,还要考虑通过时拖轮排出流的影响。 8、船舶应尽量避开“新开河初涨及前2-3小时”时段进吴淞口,该时段有大量黄沙船并排航行进口,挤占航道。 特殊情况,已经跟随黄沙船同时进口并靠泊张华浜码头,抵达泊位前,应提前瞭望观察前方小船,看准空档,并与空档后的第一艘小船联系,如船需要靠泊,应从小船前面转移至航道内侧,让其明白并配合。到达泊位前,若已经涨水但流不急,可以尝试抛一节右舷里档拖锚顺流靠泊。 同样,在这一时段船舶作业完毕,离泊需要掉头出口的,逆水离泊可以选择航至军工路江面掉头;顺水离泊应加强江面瞭望,选择合适的空隙,VHF通报本船动态,首尾加强观察及时报告情况,备锚掉头。为快速完成掉头动作并减少所占航道的范围,一旦需要果断抛锚。无论如何,切不可冒然离泊,可以等待江面小船密度明显减小后再行解缆离泊。 张华浜江面水域狭小,船舶顺水进口靠泊,务必避开初涨时段,在抵达泊位前应仔细了望观察进出口船舶,并通报本轮掉头动态,若有大船影响应尽量增减船速,在大船通过后掉头,或未到达前完成掉头,也可选择在泊位旁20米左右距离抛锚掉头,抛锚前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受大船已经落水的锚链影响。 船舶出口靠泊张华浜码头,无论顶水滑江或顺水掉头,应提前VHF通报,事先观察后方同向的船舶,若有影响应与其联系。然后观察进口船舶情况,寻找合适的空档,并与被穿越的后船联系。 在狭窄水域的掉头,应事先了望仔细,考虑周全,有个操作预想,操纵过程应快速。无论如何,你船的操纵动作、范围对过往船舶影响,不能使之“无路可走”。 二、107浮上游可航水域 1、注意瞭望、避让各线横越航道的渡轮,尤其是经过有被系船浮系泊船舶遮挡的轮渡站,更需加强戒备细心观察渡轮的动向,若有怀疑应主动VHF联系。 2、靠离泊定海桥码头、塘口船厂的船舶,应注意泊位的水深,靠离泊前要考虑本轮的吃水和潮高。尽量利用货油和压载水减小吃水差。另外,靠离泊前首部人员应提

长江上海段船舶定线制规定、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修订

上海黄浦江通航安全管理规定 (修订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上海黄浦江水上交通秩序,改善黄浦江通航环境,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船舶、设施在黄浦江从事航行、停泊和作业以及其他影响通航安全的活动,适用本规定。 本规定中所称的黄浦江,是指从吴淞口灯塔至浦东界标的连线(即黄浦江界)与闵行发电厂上游边界至巨潮港上口连线之间的水域。 第三条黄浦江实行上行、下行分道通航的原则。 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定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一般规则 第五条船舶在黄浦江水域航行、停泊、作业,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按规定悬挂国旗; (二)标识船名、船籍港、船舶载重线,且不得遮挡、涂改; (三)按规定显示或者悬挂相应的号灯、号型; (四)保持足够的富余水深。

第六条拟进入黄浦江水域的船舶,应当安装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设备,并保持正常运行;在航行、锚泊和作业时,应保持甚高频无线电话06频道(VHF06)的值守和畅通,不得交流与水上交通安全无关的内容。 第七条船舶和黄浦江沿岸照射的灯光,不得影响船舶的正常了望,不得削弱助航标志或导航设施的效能。 第八条内河船舶在黄浦江水域航行和作业期间,舱面人员进行临水作业时应当规范穿着救生衣。 第九条游艇、游览船和体育运动船艇等从事文体、休闲活动的船舶及单位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安装、悬挂户外广告设施不得影响本船号灯、号型的效能; (二)游艇应当持有船舶国籍证书和适航证书; (三)游览船管理公司应当建立公司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 (四)游艇俱乐部应当按规定备案。 游艇、游览船和体育运动船艇等从事文体、休闲活动的船舶还应当遵守主管机关发布的其他特别规定。 第十条禁止下列船舶在黄浦江航行、停泊和作业: (一)载运《内河禁运危险化学品目录》列明货物的船舶; (二)挂桨机船、“三无”船舶。 第十一条禁止在黄浦江设置浮吊设施。 第十二条除紧急情况外,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之间水

上海港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规则-

上海港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规则 正文: ---------------------------------------------------------------------------------------------------------------------------------------------------- 上海港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 为加强长江口水域交通管理,维护水上交通安全秩序,保障船舶、设施和人命财产的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上海水上安全监督规则》,特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上海水上安全监督规则》第二条规定的长江口水域,以及在该水域内的一切船舶、设施、码头及其所有人、经营人、代理人、引航员、船员和其他有关单位及个人。 第三条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事局(以下简称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则的主管机关。 第二章船舶航行 第四条分道通航 本规则适用水域实施分道通航。船舶、设施必须按照本规则附录一规定的进出口通航分道航行,在未规定进、出口通航分道的水域内,应当按照助航标志所指示的航路靠右航行; 拟通过吴淞口与24灯浮之间水域小于500总吨的船舶应当在外高桥内航道航行,但由海区驶往吴淞口长江上游的船舶,应当在24灯浮附近经南港北槽航道沿进口航道上驶。

进入环行航道应当遵守本规则附录二的规定。 第五条航道限制 在本规则适用水域内航行的船舶应当保持不小于0.7 m的富余水深; 不受南漕水位限制的船舶,不得从北漕航槽通过。 第六条航槽 拟在北漕中高潮前2 h至北漕中高潮后1 h出口的船舶及船舶长度大于270 m或吃水大于9.8 m进出航槽的船舶,应当在12 h之前向海事局总值班室申报,未经核准不得在槽内航行; 船舶在槽内航行时,不得滞航,或有妨碍他船正常航行的行为;对遇避让时,应当各自靠右航行; 船舶在槽内对遇交会,应当与挖泥船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不得在挖泥船的施工断面上三船同时交会; 船舶因故需要从航槽的一侧驶进或驶出时,应当与航槽内船舶总流向尽可能取小角度。 第七条禁止追越 在单程交通水域、外高桥罗经校正标下叠标线至吴淞口河塘灯桩经度线水域内,大型船舶之间不得追越。 第八条航行秩序 船舶应备车航行、采取安全航速,并严格遵守本规则第四条的规定,只要安全可行,应当尽可能在通航分道的右侧行驶。船舶在同一航道内航行时,小型船舶不得妨碍大型船舶的安全航行;在航道交汇区穿越航道的船舶应当在本规则附录三规定水域内穿越。 第九条避让 船舶发现在顺水1 500 m、逆水1 000 m以内有大型船舶离靠沿江码头时,顺航道行驶的船舶应当主动避让离靠码头的船舶; 穿越航道的船舶负责避让在航道内正常航行的船舶; 当两船有碰撞危险时,不在本船通航分道内行驶的船舶负责避让在通航分道行驶的船舶。 第十条能见度不良 视程小于1 n mile时,船舶应当缓速航行;视程小于1 000 m时,大型船舶应当停止航行;视程小于500 m时,禁止船舶航行(执行公务船舶除外)。因能见度不良抛锚的船舶,应当按规定显示相应的声光信号,并及时向吴淞控制中心报告。 第十一条拖带 拖带总长度超过300 m、总宽度超过45 m的船舶和设施,必须在48 h前报经海事局总值班室批准。 第十二条石洞口港池 船舶离靠石洞口港池内各码头前20 min,用VHF 71频道向宝钢信号台报告;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十月

全国沿海船舶航路总体规划 交通运输部 二○一一年十月

目录 一、规划背景 (1) 二、现状和作用 (2) 三、航路规划的目标 (3) 四、指导思想 (3) 五、规划原则、范围及形式 (3) (一)规划原则 (3) (二)规划范围 (3) (三)规划形式 (4) 六、规划方案 (4) 七、措施和建议 (9) (一)分步实施方案 (9) (二)建立互动协调机制 (10) (三)加强宣传工作和人才培养 (10)

一、规划背景 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近年来,我国水路交通运输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水路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我国的重要物资运输以及外贸运输,绝大部分都依赖海运,其中海运承担的外贸运量更是超过90%。据统计,2010年底全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31634个,全国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84万艘。2010年全国完成水路客运量2.24亿人、旅客周转量72.27亿人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37.89亿吨,货物周转量68427.53亿吨公里,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89.32亿吨。 随着我国海上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沿海已经成为世界上水上交通最繁忙的区域之一。目前每年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64万艘次,平均每天1.27万艘次,其中各类油轮超过16万艘次,平均每天400多艘次。水上交通安全面临严重的威胁,油污风险不断增加。据统计,2010年全国共发生运输船舶水上交通事故331件,死亡329人,沉船195艘,直接经济损失3.24亿元。如何增进水上交通安全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2006年8月16日,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标志着中国沿海港口建设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港口与航路是水上交通系统中彼此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两个关键要素。每一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进出该通航水域中各港口的通道。沿海港口布局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沿海通航水域的航路同样需要科学合理的规划,因为沿海通航水域中的航路是船舶顺利进出沿海港口的安全保障。 为使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航行更安全,降低船舶污染风险,提高水上交通效率,维护国家权益,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决定开展《我国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