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池塘养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1、池塘的选择选择水源充足,无污染源,交通较便利的地方修建池塘,面积应有2亩以上,保持水位1.5~2.5米,池埂最好用石块砌成。主养草食性鱼类的,最好是有一定栽种牧草的地方。

2、鱼种的选择与放养

(1)混养混养是提高静水池塘鱼产量及效益的重要措施。选择搭配品种时应考虑利用不同水层,又要避免相近食性及习性的鱼类相互争食和争抢栖息水层。如当地草料来源丰富,可考虑以草鱼及团头鲂为主养鱼,配养鱼为鲤鱼、鲢、鳙;如当地肥料较丰富,可考虑以鲢、鳙、罗非鱼等鱼类为主养鱼。如单一投喂配合饲料,最好只有两个品种混养,主养鱼与配养鱼的比例大约为80:20。

(2)放养密度合理的放养密度(或放养量),可以保证在适宜的饲养期间内,饲养出达到预期食用鱼或鱼种规格。放养密度(放养量)可以放养品种的尾数和重量两种方式表达。在生产中,确定放养密度的方式有经验法和计算法两种。

经验法是指根据往年该池塘所养该种鱼的成活率和实际养成规格,来确定今年的放养密度及规格,若去年的养成规格较小,今年应减少放养密度;反之应提高放养密度。

计算法:一般池塘,如不考虑鱼种重量,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计算放养量。

每亩鱼种放养量=估计每亩毛产量/(计划成鱼规格×估计成活率)

鱼种放养规格(千克/尾)=计划成鱼规格(千克/尾)/估计增重倍数

根据我省现有养殖水平,一般成鱼池塘亩产量为300~400千克,精养池塘亩产量500~600千克。以饲养草鱼、鲤鱼食用鱼约8个月为例,规格草鱼种(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75~80%,增重倍数7~10倍;鲤鱼(50克以上/尾)的成活率92~95%,增重倍数6~7倍。鲢、鳙的成活率95%左右,增重倍数5~7倍。

实例1:一口1亩池塘准备饲养草鱼、鲢、鳙,计划鱼产量400千克,每种鱼的出塘产量及规格:草鱼250千克,1千克/尾;鲢100千克,0.5千克/尾;鳙50千克,0.75千克/尾。问需投放多少鱼种,每种鱼放养时的规格是多少?

按我省现行最低生产水平计算:

草鱼草鱼的放养量=计划草鱼产量/(草鱼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250千克/1×75%=约330尾

若按最低增重倍数7计,放养时草鱼的最高规格=出塘规格/增重倍数=约140克/尾;

若按最高增重倍数10计,放养时草鱼的最低规格为100克/尾。

鲢鱼种放养量=计划鲢鱼产量/(鲢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100/(0.5×95%)=约210尾

鲢鱼种放养时规格为70~100克/尾。

鳙鱼种放养量=计划鳙产量/(鳙出塘规格×最低成活率)=50/(0.75×95%)=约70尾。

鳙鱼种放养时规格为100~150克/尾。

该池塘鱼种总放养量=(草鱼+鲢+鳙)鱼种放养量=330+210+70=610尾。

由于池塘的水质、饲料的种类及日投喂量均对食用鱼产量有密切关系,在考虑最初鱼种放养量时应灵活掌握。一般每亩常规鱼种放养尾数约为600~1200尾,黄颡鱼与云斑鮰主养鱼池塘的鱼种放养密度可增加至1500~2000尾。

(3)轮捕轮放与套养鱼种随着池塘内饲养的鱼类生长,池塘的载鱼量增大,可能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采用轮捕轮放方式,可以及时出塘已达到上市规格的食用鱼,稀疏池塘内放养鱼的密度,有利解决不同规格鱼类的争食矛盾。轮捕轮放的形式可以是捕大留小,也可是捕大补小,或是双季塘轮养,一季养成鱼,一季培育鱼种。

在成鱼池塘套养鱼种是解决翌年大规格鱼种的较好方法,一般要求套养的鱼种草鱼、鲤鱼规格在10克以上,每亩鱼种套养密度300~500尾。

3、饲养管理

(1)投饲草鱼和团头鲂以青饲料为主,辅以精饲料,若投喂草鱼配合饲料,仍应辅助投喂青饲料。一般每40千克陆草或80千克水草可以长1千克草食性鱼类。青饲料固定投放在用竹或木杆搭成的四方形框内,及时捞走残枝。

鲤鱼、鲫、云斑鮰等杂食性鱼类为主食鱼,通常喂豆饼(粕)、糠、麸、鱼粉及配合饲料等。

一般配合饲料的饲料系数为1.5~2.0。日投饲率与日投饲量可以根据下列公式确定。

日投饲率=当日水温(℃)×0.13%,

日投饲量=吃食鱼重量×日投饲率,日投饲次数为2~3次。

一般讲,在适宜生长水温范围内,温度越高,鱼类摄食能力越强,生长越旺盛。

(2)控制水质主要防止饲养鱼类浮头。在鱼类6~9月生长旺盛时期,每隔7~10天注入新水一次,每次注水约20厘米左右。发现鱼类浮头,说明池水中缺氧,应及时加大注入新水量,或开启增氧机充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