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章总论

一、基本概念:

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国民经济经济领土国外

常住单位机构单位基层单位交易经济流量经济存量

二、思考题:

1.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的功能有哪些?它为何能够赢得来自经济学界和宏观经济管理部门的如此重视?

2.何谓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区分它们的简要原则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3.如何区分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和产业部门?列举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单位,分别将其归入所属机构部门和所属产业部门,并比较机构部门分类与产业部门分类在国民经济核算及其分析中的作用。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国民经济核算采用统一的_____计量单位,运用一套相互有机联系在一起的_____和_____,系统、连续地描述了一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

2.在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类型生产活动、并具有相应收支核算资料的生产单位称为______。

3.国民经济核算的内容由两部分组成,其中对生产、收入、消费、投资和其他积累的计量属于______,而对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属于 _______。

答案:1. 货币账户平衡表 2. 基层单位 3. 经济流量核算经济存量核算

(二)单项选择题

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_____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

A. 物质生产活动

B. 非物质生产活动

C. 社会经济活动

D. 国民经济活动总体

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______。

A. 外商投资企业

B. 外国领事馆

C. 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

D. 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

3._____反映了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

A. 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B. 资金流量核算

C. 投入产出核算

D. 资产负债核算

答案:1.D 2.A 3.C

(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

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_____。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

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

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

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

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________。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

B.两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

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

D.两者的核算对象和目的不同

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

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_____。

A.日本驻华大使馆

B. 中国驻洛杉矶领事馆

C. 正在利比亚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

D. 深圳的一家中韩合资网络游戏开发公司

E. 海尔集团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冰箱生产企业.

答案:1.ABCDE 2.ACDE 3.BCD

(四)判断题

1.国民经济核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计算若干核心指标,而是要描述国民经济运行过程方方面面的全景,提供的是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

2.确定各经济单位常住性的依据,是根据其国籍或法律准则下的财产所有关系。()

3.从基本职能而言,国民经济核算并不直接记录实际资源流动本身,而是以经济价值收支流来指代相应的实物流,在核算中体现。()

答案:1.√ 2. × 3. √

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一、基本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生产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固定资本消耗工厂法产品法居民个人消费支出公共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固定资本形成存货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

二、思考题

1.在计算增加值过程中,要将中间投入价值从总产出价值中扣除掉,那么在核算中间投入时应该注意哪些要点?

2.从理论上看,净增加值比总增加值更符合增加值的定义,但是,实践中更广泛应用的却是总增加值,为什么?

3.现代管理中常常倡导要提高生产的附加值,或者要投资于有较高附加值的产业,如何在核算中体现这些要求?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经济生产不同于自然生产之处在于,它是在________之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

2.无论该单位所有权关系如何,只要属于该地的常住单位,其生产就应该包括在该地生产总值之中,这就是生产核算的“_____”原则。

3.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净值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______总和;从实物构成上看,它是一时期各经济单位所生产的_______总价值。

答案:1.人类参与之下 2.属地 3.净增加值净产品

(二)单项选择题

1.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______。

A.企业自制设备

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

C.家务活动

D.毒品生产

2.上海一家外商投资企业在广州建立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_______的国内生产总值。

A. 上海

B. 广州

C. 上海兼广州

D. 国外

3.在国民经济范围内,面粉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________。

A. 总是对的

B. 总是错的

C. 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

D. 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

答案:1.C 2.B 3.D

(三)多项选择题

1.对生产者进行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结构,具体体现在_______ 。

A.进行产业分类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前提

B.进行产业分类可以衍生出投入产出核算的框架

C.进行机构部门分类可以观察生产的机构部门机构,还可以反映经济组织结构特征

D.机构部门分类为收入分配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等提供了起点

E.按参与市场的性质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的市场化程度

2.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_____。

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

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

D.在我国,对于生长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出核算

E.近年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普通高校普遍采取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

3.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固定资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

B.固定资本形成=当期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期处置的现有资产

C.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

D.在我国,对于超过一年才能建成的固定资产,一般到建成后才记为固定资本形成

E.我国地质勘探队员在新疆柴达木盆地的勘探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

答案:1.ABCDE 2.ABDE 3.ABCE

(四)判断题

1.某商品房的建筑工程于去年完成但在今年实现销售,因此应按照销售金额计入今年的GDP中。

2.公共消费支出主要是指政府消费支出,它一般在两种情况下发生,一是针对居民住户提供的部分,二是针对公共服务的提供而发生的。

3.消费、积累代表了对GDP的主要需求因素,因此,刺激消费、积累的诸多措施,其结果必然拉动本国GDP,从而带动当地经济增长。

答案:1. ×2. √ 3. ×

(五)计算分析题

1.现有北京2002年国民经济核算有关资料:总产出11143.49亿元,中间消耗7930.68亿元,固定资产折旧524.06亿元,劳动者报酬1427.73亿元,生产税净额420.60亿元,营业盈余834.32亿元,农村居民消费147.71亿元,城镇居民消费901.80亿元,政府消费650.60亿元,固定资本形成1913.12亿元,存货增加96.90亿元,货物和服务净出口-497.12亿元。试用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该地区报告年国内生产总值。

2.已知某地区总产出和中间消耗率的统计数据如下(亿元):

产业总产出中间消耗率

农业2400 0.50

工业8750 0.72

建筑业1020 0.70

金融业480 0.35

其他服务业3200 0.64

要求:(1)分别计算各产业的中间消耗。

(2)按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

(3)计算各产业的贡献率。

3. 假定某经济只包括A、 B、C、D四个生产部门,A 部门作为生产起点没有中间投入。已知某时期各部门的生产资料如下:A 部门产品( 100元)出售给B 部门用做原材料;B 部门产品一部分( 100)出售给C 部门做进一步加工,另一部分(50元)出售D部门作进一步加工;C 部门产品一部分(100元)出售给D 部门,另一部分(150元)用做个人消费;D 部门产品300元全部用做个人消费。据此要求计算该经济的增加值总计和最终产品价值。

答案:

1. (1)按生产法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11143.49-7930.68

=3212.71(亿元)

(2)按收入法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524.06+1427.73+420.60+834.32

=3206.71(亿元)

(3)按支出法计算:

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消费+资本形成+净出口

=(147.71+901.80+650.60)+(1913.12+96.90)-497.12

=3212.71(亿元)

2. 农业中间消耗= 2400 ? 0.50 = 1200(亿元)

工业中间消耗= 8750 ? 0.72 = 6300(亿元)

建筑业中间消耗= 1020 ? 0.70 = 714(亿元)

金融业中间消耗= 480 ? 0.35 =168(亿元)

其他服务业中间消耗= 3200? 0.64 = 2048(亿元)

(2)国内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消耗

=(2400+8750+1020+480+3200)-(1200+6300+714+168+2048)

= 5420(亿元)

(3)某产业贡献率=该产业增加值/ 国内生产总值

农业贡献率= (2400-1200)/ 5420= 22.14%

工业贡献率=(8750-6300)/5420= 45.20%

建筑业贡献率=(1020-714)/5420= 5.65%

金融业贡献率=(480-168)/5420=5.76%

其他服务业贡献率=(3200-2048)/5420= 21.25%

3.计算结果如下表:

───────────────────────────

部门总产出中间投入增加值最终产品

A 100(B) - 100 —

B 100(C)+50(D) 100(A) 50 —

C 100(D)+150(P.C) 100(B) 150 150

D 300(P.C) 50(B)+100(C) 150 300

合计 800 350 450 450

─────────────────────────────

(注:第二列括号表示产品去向,第三列括号表示投入来源,P.C表示个人消费。)

四、应用研究项目设计

1.查阅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根据其中所提供数据,

(1)重新根据生产法、收入法、支出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联系实际体会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种核算方法。

(2)根据三种方法的思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的结构比例,分析中国经济结构的现实状况和演变过程。

(3)以居民消费支出为基础计算历年恩格尔系数,考察我国该系数的变动趋势,与收入相联系分析我国居民群体的消费模式及收入水平。

2.查阅历年世界银行之《世界发展报告》,将我国的产业结构、产值增值率、劳动生产率、资本产出率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我国各项目在世界中所处的位置,认清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

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

一、基本概念

投入产出表产品部门产业部门购买者价格生产者价格产品工艺假定部门工艺假定 RAS 法改进RAS法直接消耗系数影响分析完全消耗系数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

二、思考题

1.试述投入产出表中四个象限各自所包含的内容。

2.在投入产出表中,如何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三种计算方法?投入产出表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3.直接消耗系数与完全消耗系数的经济含义是什么?二者有何区别?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投入产出表记录的数据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______,可以从使用和投入两个方向解

读;第二类和第三类分别是_________和_________,它们都只具有一种含义。

2.在各类投入产出表中,产品×产业表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______的信息,而产业×产品反映的是各产业部门_______的信息,由于这两类表编制所需数据可以从现有统计体系中较容易获得,故常用于推算产品×产品表。

3.影响力系数表现的是拉动效应,显示的是_____联系;感应度系数表现的是对其他部门变化的敏感效应,反映的是_____联系。

答案:1. 中间流量数据最终使用数据最初投入数据

2. 投入结构所生产的产品结构

3. 后向前向

(二)单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_______,从列向上看表示_______。

A.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B.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C.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

D.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

2.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_______。

A. 钢铁业

B. 炼焦业

C. 煤炭开采业

D. 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

3.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是_________。

A.第一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

B.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

C.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D.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答案:1.B C 2.D 3. A

(三)多项选择题

1.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_______。

A.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

B.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

C.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总产出

D. 总投入=总产出+进口

E. 总投入=总产出

2.在居民最终使用部分,被称为虚拟消费支出的是______。

A. 所在单位提供的实物报酬

B. 实物转移

C. 自有住房服务

D. 金融保险服务

E. 自产自用的货物

3.应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一般都是各类投入产出系数,而非各种流量,其原因是各种系数_______。

A.剔除了部门规模的影响

B.可以直接反映出由经济技术因素决定的部门投入结构

C.可以反映出部门间的依赖程度

D.具有可加性

E.以上都可以成立

答案:1.ABE 2.ABCDE 3.ABC

(四)判断题

1.投入产出核算与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同属于生产核算的范畴,前者是对后者的进一步延展。

2.在实际统计体系中,各项最终使用数据往往按购买者价格汇总,因此在编制表时不能直接放入投入产出表中,必须从中扣除各项流通费用,并将这些扣除项分别归入到货物运输与仓储业、批发零售贸易业等各流通部门中。

3.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而固定资本一般主要指厂房设备等,所以第一产业产品不会形成固定资产。

答案:1.√ 2.√ 3.×

(五)计算分析题

1.下表为某地区2004年的三部门投入产出表,请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补充其中的阴影部分(单位:亿元),并进行下列计算: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进口

总产出

第一

三合

居民

定资本

货出

产业

消费

成总额

中间投入第一产业

175

98

22

98

2191

2 0

14

48 770

252

98

第二产业

10

946

33

016

239

826 0

61

892

-10

02

38

536

-35

686

345

940 第三产业

32

88

355

72

626

22

2446

23

410

19

08

66

92

564

54

116

272 合计

249

034

330

414

223

552

-38

858

最初投入

固定资产折

11

94

171

96

292

12

劳动者报酬

26

886

31

228

998

40

生产税净额

177

78

82

16

营业盈余

202

06

69

30

288

18

增加值

30

592

57

196

184

694

总投入

52

896

1)用适当的方法计算该地区去年的GDP;

2)计算直接消耗矩阵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3)假定今年该地区三个产业的最终产品分别计划增加15,32,20亿元,问对应的总产出应分别增

加多少?

答案: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产出第

三合

居民

定资本

货出

消费

成总额

第一产业

80

70

175

98

229

8

279

66

2191

2 0

14

48 770

11

68

252

98

-36

8

528

96

第二产业

10

946

195

864

330

16

239

826

4237

4 0

61

892

-10

02

38

536

141

800

-35

686

345

940 第三产业

32

88

355

72

237

62

626

22

2446

23

410

19

08 -16

66

92

564

54

-28

04

116

272 合计

22

304

249

034

590

76

330

414

8874

6

23

410

65

248

-24

8

46

396

223

552

-38

858

515

108

最初投入

固定资产折

11

94

171

96

108

22

292

12

劳动者报酬

26

886

417

26

312

28

998

40

生产税净额

83

0 17778 8216 26824

营业盈余

16

82 20206 6930 28818

增加值

30

592 96906 57196 184694

总投入

52

896

345940

116272

515108

1) 按照生产法: GDP =

3

1

i =∑

(第i 产业总产出-第i 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 (52896-22304)+(345940-249034)+ (116272-59076) = 515108-330414 = 184694(亿元) 按照收入法:

GDP= 固定资产折旧合计+劳动者报酬合计+生产税净额合计+营业余额合计 = 29212+99840+26824+28818 =184694(亿元) 按照支出法

GDP= 居民消费合计+政府消费合计+固定资产形成总额合计+库存净变化合计 +出口合计-进口合计

= 88746+23410+65248-248+46396-38858 =184694(亿元)

2)

利用公式j

ij ij X X a =

可以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0.15260.05090.01980.2069

0.56620.2840 0.06220.1028

0.2044A ??

?

= ? ??

?

利用公式()I A I B --=-1可计算出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0.2269 0.1652 0.08950.7078 1.6134 0.95050.1874 0.3506 0.3867B ??

?= ? ???

3) 利用公式()Y A I X ?-=?-1,可以求得总产出分别增加25.48亿元、113.25亿元和41.76 亿元。

四、 应用研究项目设计

1.查阅两个以上省市的投入产出表,观察比较其间在生产和产业关联方面的差异状况。

(1)产业结构上的差异;

(2)投入产出系数上的差异;

(3)结合各省市经济发展状况,分析上述差异的经济意义。

第四章资金流量核算(实物交易)

一. 基本概念

资金流量非金融投资原始收入国民总收入可支配收入经常转移资本转移国民可支配收入实物社会转移调整后可支配收入最终消费支出储蓄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固定资产存货贵重物品资本形成净金融投资

二. 思考题

1.请说明资金流量核算中实物交易和金融交易的内容和特点。

2.为什么世界银行对国家(地区)分组时考虑的主要指标是人均国民总收入,而不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这两个指标有何区别和联系?

3.简述收入初次分配和收入再分配核算的基本流程,确定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的基本含义,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分界点在何处?

4.如何通过资金流量核算度量一个机构单位或部门在非金融投资环节的资金余缺状况?结合具体机构部门,一般来说其资金余缺呈现何种格局?

三.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核算,而国民经济的运行过程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统一。

2.狭义的资金流量主要是指____________,广义定义的资金流量则将其范围从金融流量扩大到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指整个社会资金的循环过程,体现了与实物循环对应的价值循环。

3.资金流量表涵盖了两个基本平衡关系,一个是纵向平衡,即____________,反映了每个部门内部收入与支出的来源项目和去向项目,另一个是横向平衡,即____________,反映了各种流量的来源部门和去向部门。

答案:1. 实物循环资金循环

2. 金融交易流量收入分配流量收入使用流量

3. 部门内部平衡交易项目平衡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资金流量核算表中,每个机构部门列出“运用”和“来源”两个栏目,其中前者记录________,后者记录________。

A支出或者资金流出 B支出或者资金流入

C收入或者资金流出 D收入或者资金流入

2.由于海啸发生,2005年印尼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大于国民总收入,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 对国外净劳务输出增多

B 对外净金融投资规模扩大

C 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

D 接受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

3.按照希克斯给出的定义:“收入是一个人在一星期当中所能消费的最高价值,并且预期他在周末的处境会和周初一样好。”国民经济核算中与此对应的指标应是____。

A 原始收入

B 劳动者报酬

C 储蓄

D 可支配收入

答案:1.A D 2.D 3.D

(三)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

1.下列属于收入分配和使用核算范围的有________。

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B.自给性家务劳动中所耗用的材料

C.股票交易中所获取的价差

D.企业向学校的捐款

E.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

2.区分资本转移和经常转移的标准有________。

A、如果转移的对象是资产,则为资本转移,否则为经常转移。

B、规模大、频率低、无规律的往往是资本转移。

C、资本转移的对象不包括实物,都是现金。

D、只影响接受转移一方的投资水平,而不影响其消费水平的是资本转移。

E、即使转移的对象本身不是资产,但只要接受转移一方以形成资产为目的使用所获得的转移,也应归入资本转移。

3.根据资金流量核算原理,下列等式中可以成立的是________。

A 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实物社会转移=可支配收入

B 公共消费支出-公共实际消费=个人实际消费-个人消费支出

C 总消费+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净金融投资

D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净额=国民可支配收入

E 总储蓄+最终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

答案: 1.ABD 2.ABDE 3.BCDE

(四)判断题

1.资金流量核算所覆盖的经济活动都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则发生的,是以货币为交易媒介的等价交换,因此都属于货币性交易。()

2.劳动者报酬不仅包括工资、奖金、社会保障缴款以及其他劳务收入,还包括了劳动者接受的困难补助、救济等收入。()

3.无形非生产资产交易可以发生在国内外之间,但有形非生产资产交易一般只能发生在常住单位之间。()

答案:1.× 2.× 3.√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60亿元,支付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0.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支付财产收入(包括分红、利息等)20亿元,补贴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1亿元,国库券兑现收入10亿元,利息收入1.3亿元。要求计算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

2.已知一时期居民消费率为70%,政府消费率为90%,又知该时期可支配收入中,企业和金融机构为900亿元,居民为2500亿元,政府为800亿元。试计算整个经济的消费率和储蓄率。假定可支配收入的部门占有份额有变化,分别为企业的金融机构占30%,政府占20%,居民占50%,则整个经济的消费率将为多少?计算条件和结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3.已知A部门有关投资及资金筹集的资料如下:

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420亿元,库存变化为25亿;

固定资本消耗100亿元;

总储蓄363亿元;

应收资本转移为21亿元,应付资本转移为28亿元;

贵重物品净获得和土地及其他生产资产净获得都是0。

要求:(1) 计算净储蓄、资本形成总额、净贷出或者净借入指标,(2)根据计算结果判断A部门是住户部门还是企业部门。

答案:1.原始收入=91.5亿元

可支配收入=56.4亿元

2.消费率

2470

58.8%

4200

===

最终消费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储蓄率=1-消费率41.2%

=

当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不变,部门可支配收入占有结构变化后:

消费率

2226

53%

4200

===

最终消费

国民可支配总收入

储蓄率=1-消费率47%

=

计算条件和结果的变化表明:居民和政府是实现最终消费的主要部门,企业和金融机构不会产生消费。因此,当国民可支配总收入不变,且各部门的消费率保持不变时,居民和政府的可支配收入所占比例减少,即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可支配收入所占比例增加时,会导致居民和政府可用于最终消费的那部分可支配收入减小,从而引起整个经济的最终消费额和消费率的下降。

3. (1)净储蓄=总储蓄-固定资本消耗=363-100=263(亿元)

资本形成总额=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库存变化+贵重物品净获得

=420+25=445 (亿元)

净贷出\净借入=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总额

=263+(21-28)-445= -189(亿元)

(2)由于A部门存在资金短缺,说明A部门为企业部门而非居民部门。

四. 应用研究项目设计

1.搜集中国1992-2001各年资金流量表,依照下述思路对收入分配、收入使用和非金融投资状况做系统分析。

(1)各机构部门对收入之占有结构的变化;

(2)政府部门在收入再分配中所发挥作用的变化;

(3)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整体收入使用结构(消费率和储蓄率)的变化;

(4)各部门非金融投资结构以及资金余缺状况的变化;

(5)中国对外收入分配关系的变化;

(6)将上述分析加以综合,对10年间中国国民经济状况给予一个基本判断。

2.资金流量表中包括一个住户部门,系统列示了居民住户的收入形成和使用状况;《中国统计年鉴》中还包括分别城镇和农村的住户调查资料。请查找有关资料,并对数据进行观察分析,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各自适合分析的问题。

第五章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

一、基本概念

金融资产金融交易非金融交易金融工具或有资产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通货存款股票以外的证券贷款股票和其他权益保险专门准备金资产证券化其他应收应付款金融衍生工具期权净金融投资取净值合并原则

二、思考题

1.资金流量中金融交易核算在整个国民经济核算中有何重要意义?

2.如何根据资产的流动性以及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关系特征区分金融资产的不同类别?这些类别如何对应机构部门的资产和负债?

3.如何区别两类不同的金融交易?理解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的关系,其意义何在?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金融资产作为一种无形的权利,往往借助于一些有形的载体而存在,这些载体就是_________。

2.根据对称性,金融资产对应着___________,从交易者来说,即___________对应着债务人。

3.引起金融资产所有权变化的交易有两类:货币性实物交易和___________,在第二类交易中,机构单位之间交易的对象不涉及实物,而只限于___________。

4.资金流量表上记录了机构部门通过金融交易在核算期内获得的金融资产、发生的金融负债,二者相减,结果称为___________。

答案:1. 金融工具

2.金融负债债权人

3.严格的金融交易金融资产

4.净金融投资

(二)单项选择题

1.对一国或者一地区来说,当期国民可支配收入在用于最终消费后,如果其储蓄和投资不相等,就需要通过___________来调剂。

A 非金融交易

B 黄金储备

C 国际储蓄资产交易

D 金融交易

2.以下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是___________。

A、房产的买卖

B、购买人身保险

C、企业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D、股价下跌导致市值的损失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只有债权人没有债务人

B 通货是发行机构的负债,持有者的资产

C 证券是持有者的资产,发行人的负债

D 保险专门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的资产。

答案:1.D 2.D 3.D

(三)多项选择题

1.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

A 金融资产常常与金融负债对称存在

B 非金融资产所有者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非金融资产创造利润而获益,金融资产所有者则是通过分享其他单位的生产成果而获益

C 金融资产是无形的而非金融资产则是有形的

D 金融资产有所有权和收益权

E 作为一种无形的权利,金融资产必须借助于一些有形的载体而存在

2.金融资产所具有的性质包括___________。

A 与负债的对称性

B 具有明确的所有权

C 收益性

D 可流通性

E 可转让性

3.下列情况中可以引起净金融投资的是___________。

A 用银行存款购买股票

B 企业产品销售中形成的应收款项

C 住户按揭购买汽车

D 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

E 用银行存款购买住房

答案:1.AB 2.ABCDE 3.BCE

(四)判断题

1.金融资产也是经济资产,因此它也必须满足经济资产的条件,即所有权条件和收益性条件。()

2.住户提取存款购买股票,则存款资产减少,同时股票资产等额增加,因此不会影响住户的净金融投资水平。()

3.资金流量表的金融交易部分是一个二维矩阵结构的平衡表,每个机构都包括运用和来源两列,运用方(左方)记录负债的净增加,来源方(右方)记录金融资产的净增加。( )

答案:1.√ 2. √3. ×

(五)计算分析题

1.已知一国某时期总储蓄为455亿元,固定资本消耗为222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378亿元,存货变动为28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为10亿元,其他非金融投资项目为0,应收资本转移收入净额为-5亿元。又知当期对外金融资产净获得84亿元,负债净发生50亿元。要求据此从非金融交易和金融交易两个方向上计算净金融投资,并由此说明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的联系。

2.以下是简化后的2001年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其中包括一些没有给出的项目,要求:

单位:亿元

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国内合计国外部门

运用

运用

净金融投资

-5

725

-238

2

-1

069

H E

-1

436

资金运用合计B

2155

9

20

00

14

118 A

30

38

资金来源合计D

F

G

通货93

10

36 21

87

4

98

8

10

36 48

存款C

99

73

19

310

I

41

贷款-5

941

4

11

767

12

911

-1

23

证券

139

9

19

08

46

81

51

48 70

保险准备金64

11

56

12

20

12

20

其他国内交易项

11

23 1006

18

65

-2

3

20

7

23

13

18

65

5

1

直接投资

57

366

2

57

36

62

36

62

其他对外债权债

-8

64

98

8

-2

10

国际储备资产39

17

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

-4 50

(1)根据资金流量核算的概念和平衡关系,计算出表中字母标识项目的数值。

(2)根据上述提供的有关数据,分析国内外的金融状况。

答案:

1. 从非金融交易角度

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资本形成

=455+(-5)-(378+28+10)

=34(亿元)

从金融交易角度

净金融投资=对外金融资产净获得-负债净发生

=84-50

=34(亿元)

非金融交易中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的差额最终表现为非金融投资环节的净贷出/净借入(即净金融投资),而金融交易中金融资产变化与负债变化的差额最终表现为金融交易环节的净金融投资(即净贷出/净借入),这两个净金融投资大小完全相等。

2.(1)A=45754 ,B= 8077, C= 7096, D=13802, E=1436, F=44318, G=4474 , H=10611.(2)略。

四、应用研究项目设计

1.搜集中国1992-2001各年资金流量(金融交易)表,依照下述思路对金融交易状况做系统分析。

(1)金融交易项目结构状况的变化

(2)金融交易部门结构的变化

(3)各部门净金融投资状况的变化

(4)中国对外金融状况的变化

(5)金融机构中介作用的变化

2.搜集金融统计资料,将银行信贷等数据资料引入资金流量表,尝试编制三维的详细资金流量表(如果资料不能全面支持,可以考虑编制局部意义的表),并观察三维表与二维表相比的优势所在。

第六章资产负债表

一、基本概念

资产经济资产经济存量经济流量金融资产非金融资产生产资产非生产资资产负债核算净值积累核算未来收益现值法资产物量其他变化重估价核算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资产负债比率金融相关比率资本产出比率权益收益率资产收益率资产周转率`

二、思考题

1.试说明生产资产、非生产资产、金融资产和负债在进行估价和总量核算时所采取的估价方法,并总结不同估价方法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合。

2.何谓国民财富?假设已知某年度资产负债表,如何度量求得国民财富?

3.请阐述与资产有关的经济交易、资产其他物量变化、价格变化这三要素是如何影响资产负债存量变化的,它们之间有何异同。

4.简述名义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和实际持有损益之间的联系。试结合不同的资产类型,举例予以说明。

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国民经济核算中将经济资产界定为“执行________的实体,并且有________单个地或联合地对它行使所有权,通过在一定时期内使用或持有这些实体,所有者可以获取________”。

2.资产负债核算的目的是对该经济体各部门所拥有的_________、_________及其_________进行系统核算,以反映资产、净资产的总量、结构及其变动状况。

3.对于土地、地下资产等自然资产,如果有相关市场交易价格,应按照_____________核算资产价值;在没有市场交易参考的情况下,则需要采用____________估算其资产价值。

答案:1. 价值贮藏功能机构单位经济利益

2.经济资产负债净资产

3.实际的或类似的交易价格估价未来收益现值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某生产氧气的企业经理称其资产过亿,具体为海水2500万,空气2500万,设备厂房2500万,员工价值2500万,流动资产2500万。显然,这种说法只能作为一种宣传。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定义,其经济资产价值应该为______。

A 12500万

B 7500万

C 5000万

D 2500万

2.下列关于持有损益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

B 实际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

C 中性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D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中性持有损益

3.下列哪一活动属于资产物量其他变动核算范围_____。

A 非典时期药价上涨,库存中囤积的板蓝根价值增加

B 个人上缴的物业税

C 某学生用兼职收入购买股票

D 由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某养殖场收购的野鸡等动物被林业派出所无偿没收

答案:1.C 2.A 3.D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经济资产的是_____。

A. 大兴安岭的新鲜空气

B. 克拉玛依地区已探明的可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

C. 山西某地区有一段煤层,但预期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加以开采

D.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的特别提款权

E. 购买的企业商誉

2.下列有关流量和存量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 生产资产被直接用在生产中,提供产品,创造收入

B. 持有金融资产(例如股票、存款和贷款)可以为所有者提供财产收入

C. 自然资产没有进入生产过程,也没有发生收入分配和消费投资,因而是存量中少数与流量没有关系的存量之一

D. 存量变动仅是由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投资这三个流量形成的,即:期末存量=期初存量+当期流量

E. 在未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基础上进行投资,可以积累起新的资产

3.资产其他物量变化包括______。

A 非生产资产的经济出现

B 非培育生物资源的自然生长

C 非生产资产的经济消失

D 巨灾损失和无偿没收

E 分类和结构变化

答案:1. BDE 2. CD 3. ABCDE

(四)判断题

1.鱼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由于其自身较强的流动性,尤其在两国交界的水域内,无法确定该资源的产权,所以国民经济核算中不把这部分资源作为“资产”来看待。()

2.中国目前主要采用历史成本价编制国民资产负债表,因而国民资产负债就是各企业资产负债的加总。()

3.中性持有损益的“中性”是由于对所有资产都“一视同仁”,无论何种资产,其中性持有损益相对于资产期初价值的比值都相等。()

答案:1.√ 2. × 3. √

(五)计算分析题

1.某国期初资产规模为1000亿美元。当期固定资产增加200亿美元,存货减少了150亿美元,新

统计学习题集含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分别是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2、从统计发挥作用的层次来看,统计工作的基本职能可概括为信息职能、咨询职能和监督职能。 3、统计资料按计量方法不同,分为计点资料和计量资料。 4、统计资料按是否直接取得,分为原始资料和次级资料。 5、统计资料按时间属性不同,分为时期资料和时点资料。 6、统计资料按所覆盖的范围不同,分为全面资料和非全面资料。 7、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国势学派,“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政治算术学派。 8、凯特勒是近代统计学的先驱者,同时也是数理统计学的奠基人。 9、统计学的性质可概括为:统计学是研究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和规律性的方法论科学。 10、统计学按其发展阶段不同,可分为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 11、统计学按其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不同,可分为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 12、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客观性,总体性、数量性和扩展性几大特征。 13、统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适应国家管理_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4、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17世纪中叶,距今有300多年历史。 15、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科学,而不是研究实质性问题的科学。 16、在统计研究方法体系中,最主要、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和归纳推断法。 17、统计研究方法中的归纳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 18、统计分析是对统计整理后的数据进行再加工和深加工的过程。 二、单选题

1、统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 )。 A.信息职能 B.咨询职能 C.反映职能 D.监督职能 2、统计学作为统计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的一门独立的科学,始于( C )。 A.15世纪末叶 B.16世纪末叶C。17世纪末叶 D.18世纪末叶 3、历史上最先提出统计学一词的统计学家是(B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4、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名,无统计学之实”的统计学派是( B )。 A.政治算术学派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5、历史上“有统计学之实,无统计学之名”的统计学派是(A )。 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 C.数理统计学派 D.社会统计学派 6、统计学的创始人一般认为是(A )。 A.威廉·配弟 B.阿亨瓦尔 C.康令 D.约翰·格朗特 7、“统计”一词的三种涵义是( A )。 A.统计活动、统计资料和统计学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D.统计方法、统计分析和统计预测 8、统计活动的特点是(B )。 A.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客观性B.数量性、总体性、具体性和社会性C.数量性、总体性、差异性和客观性 D.数量性、总体性、同质性和差异性 9、统计活动过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即( D )。 A.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统计决策 B.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汁分析和统计预测 C.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审核和统计分析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 三、多选题 l、统计资料或统计信息与其它信息相比,具有以下特征(A )(B )( D )( E )()。 A.客观性 B.总体性 C.社会性D.数量性 E.扩展性

统计学作业答案

1.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 电信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 的大客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试在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 好的比率进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6、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 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 差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 本容量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 .006.396.122 22205.02=?=?=E s z n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199 093.24819025.0?±=±n s t x =[43.68,52.32] 8、为了解某银行营业厅办理某业务的办事效率,调查人员观察了该银行营业厅 办理该业务的柜台办理每笔业务的时间,随机记录了15名客户办理业务的时间,测得平均办理时间为t =12分钟,样本标准差为s =4.1分钟,则: (1)其95%的置信区间是多少? (2)若样本容量为40,而观测的数据不变,则95%的置信区间又是多少? 解:(1)根据已知有()145.214025.0=t ,n =15,t =12,s =4.1。 置信区间为:()151 .4145.21214025.0?±=±n s t t =〔9.73,14.27〕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5.几位工人的月工资分别是500元、520元、550元、600元,这几个数字是() A、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标志 6.统计标志用以说明() A、总体属性和特征 B、总体某一综合数量特征的社会经济范畴 C、单位具有的属性和特征 D、总体单位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动作的结果 7.变异性是指() A、在不同单位可以有不同的标志值 B、总体单位有许多不同的标志 C、现象总体可能存在各式各样的指标 D、品质标志的具体数值 8.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小王英语考试成绩为85分 B、广州至北京的机票价格为1360元 C、光华公司1999年4~6月份的利润为200万元 D、钢材20吨 9.总体和单位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 A、在某些场合是要互相变换的 B、只存在总体变换为总体单位的情况 C、只存在总体单位变换为总体的情况 D、所有的标志都能变换为单位 10.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 C、用相对数表示 D、用平均数表示 11.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企业个数 B、企业的职工人数 C、用相对数表示的数据 D、企业拥有的设备台数 12.统计指标体系是指() A、各种相互联系的指标所构成的整体

教育统计学与SPSS课后作业答案祥解题目

教育统计学课后作业 一、P118 1 题目:10位大一学生平均每周所花的学习时间与他们的期末考试成绩见表6-17.试问: (1)学习时间与考试成绩之间是否相关? (2)比较两组数据谁的差异程度大一些? (3)比较学生2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表6-17 学习时间与期末考试成绩 1 2 3 4 5 6 7 8 9 10 学习时间考试成绩40 58 43 73 18 56 10 47 25 58 33 54 27 45 17 32 30 68 47 69 解题步骤: (1)第一步:定义变量:“xuexishijian”、“xuexichengji”后,输入数据.如下图: 1

第二步:单击选择“分析(Analyze)”中的“相关(Correlate)”中的“双变量(Bivariate Correlations)”, 将上图中的“xuexishijian”和“xuexichengji”添加到右边变量框中,如下图: 第三步:点击“确定“后,输出结果如下图: 第四步:分析结果

3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与学习成绩之间的pearson 相关系数为0.714,p (双侧)为0.20。自由度 df=10-2=8时,查“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显著临界值表”知:r 0.05= 0.623 ; r 0.01=0.765。 因为0.765 > 0.714 >0.623,所以在0.05水平上学习时间和学习成绩是相关显著的。 (2)SPSS 软件分析结果如下图: 由上图可知: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1=12.037 ?X 1= 29.00 ;学习时间标准差和平均值为:S 2=12.437?X 2=56.00 根据差异系数公式可知: 学习时间差异系数为:%100?=X S CV S =12.037/29.00×100%=41.51% 学习成绩差异系数为:%100?= X S CV S =12.437/56.00×100%=22.27% 有上述结果可知学习时间差异程度大于学习成绩差异程度。 (4) 把学生2和学生9的期末考试成绩转化成标准分数: Z 2=(X -?X) /S= (73—56)/12.437=1.367 Z 9=(X-?X)/S=(68—56)/12.437=0.965 由上计算可知:学生2期末考试测验成绩优于学生9的期末考试测验成绩。 二、P119 2 题目:某班数学的平均成绩为90,标准差10;化学的平均分为85,标准差为8;物理的平均分为79,标准差为15.某生这三科成绩分别为95,80,80.试问 (1) 该生在哪一学科上突出一些? (2) 该班三科成绩的差异度如何?有无学习分化现象? (3) 该生的学期分数是多少? (4) 三科的总平均和总标准差是多少? 解题步骤: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含答案)

应用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是__统计实践____和___统计理论__的关系。 2.总体是由许多具有_共同性质_的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总体单位是__总体_的组成单位。 3.统计单体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__同质性_、__变异性_、和__大量性__。 4.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质量情况,总体是_企业全部产品__,个体是__每一件产品__。 5.样本是从__总体__中抽出来的,作为代表_这一总体_的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体。 6.标志是说明单体单位特征的名称,按表现形式不同分为__数量标志_和_品质标志_两种。 7. 8.统计指标按其数值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__总量指标__、__相对指标_和__平均指标__。 9.指标与标志的主要区别在于: (1)指标是说明__总体__特征的,而标志则是说明__总体单位__特征的。 (2)标志有不能用__数量__表示的_品质标志_与能用_数量_表示的_数量标志_,而指标都是能用_数量_表示的。 10.一个完整的统计工作过程可以划分为_统计设计_、_统计调查_、_统计整理_和__统计分析__4个阶段。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A)。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设某地区有800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要研究这些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 D)。

A.全部工业企业 B.800家工业企业 C.每一件产品 D.800家工业企业的全部工业产品 3.有200家公司每位职工的工资资料,如果要调查这200家公司的工资水平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 A.200家公司的全部职工 B.200家公司 C.200家公司职工的全部工资 D.200家公司每个职工的工资 4.一个统计总体( 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可以有多个标志 C.只能有一个指标 D.可以有多个指标 5.以产品等级来反映某种产品的质量,则该产品等级是(C)。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品质标志 D.质量指标 6.某工人月工资为1550元,工资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 7.某班4名学生金融考试成绩分别为70分、80分、86分和95分,这4个数字是( D)。 A.标志 B.指标值 C.指标 D.变量值 8.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9.统计工作的成果是(C)。 A.统计学 B.统计工作 C.统计资料 D.统计分析和预测 10.统计学自身的发展,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形成(C)。 A.描述统计学与理论统计学 B.理论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C.理论统计学与应用统计学 D.描述统计学与推断统计学

统计学习题集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 习题集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目录 第1章导论 (1) 一、判断题 (1) 二、单选题 (1) 三、多选题 (3) 第2章统计调查 (4) 一、判断题 (4) 二、单选题 (4) 三、多选题 (5) 第3章统计整理 (7) 一、判断题 (7) 二、单选题 (7) 三、多选题 (8) 四、计算题 (9) 第4章综合指标 (11) 一、判断题 (11) 二、单选题 (11) 三、多项选择题 (12) 四、计算题 (13) 第5章统计推断 (15) 一、判断题 (15) 二、单选题 (15) 三、多选题 (16) 四、计算题 (17) 第6章回归分析 (18) 一、判断题 (18) 二、单选题 (18) 三、多选题 (19) 四、计算题 (19) 第7章时间数列 (20) 一、判断题 (20) 二、单选题 (20) 三、多选题 (21) 四、计算题 (22) 第8章统计指数 (24) 一、判断题 (24) 二、单选题 (24) 三、多项选择题 (25) 四、计算题 (27)

第1章导论 一、判断题 1. 在对全国工业设备进行普查中,全国工业企业设备是统计总体,每台工业设备是总体单位。() 2.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3. 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值只能用文字来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转化为统计指标。() 4. 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绝对数,质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相对数和平均数。 5. 统计的研究对象是客观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6. 统计具有信息、咨询和监督的整体功能,在上述三个职能中,以提供咨询为主。() 7. 某生产小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为68件、69件、70件、71件、72件,因此说这是5个数量标志或5个变量。() 8. 统计指标有的用文字表示,叫质量指标;有的用数字表示,叫数量指标。() 二、单选题 1.要了解某企业职工的文化水平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企业的全部职工 B、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文化程度 C、该企业的每一个职工 D、该企业每一个职工的平均文化程度 2.下列总体中,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大海里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某市工业企业设备数 3.统计工作的全过程各阶段的顺序是() A、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B、统计调查、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整理 C、统计设计、统计分析、统计调查、统计整理 D、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 4.由工人组成的总体所计算的工资总额是() A、数量标志 B、数量指标 C、标志值 D、质量指标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附答案解析)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复习思考题 1.从统计工作的产生和发展说明统计工作的性质和作用。 2.试说明统计工作与统计学的关系。 3.我国统计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试述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和性质。 5.解释并举例说明下列概念: 统计总体、总体单位、标志、统计指标、变异、变量。 6.试说明标志与指标的区别和联系。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总体的特征可概括成、和。 2.统计学的发展史有三个起源,即技术学派、及数理统计学派。 3.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统计分组法和三种方法。 4.在现实生活中,“统计”一词有三种涵义,即、及 统计学。 5.统计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的三大职能上,即信息职能、及。 6.从认识的特殊意义上看,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一般可分为四个阶段,即、统计调查、及。 7.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都相同时,则为。 8. 当某一标志的具体表现在各个总体单位上不尽相同时,则为。 9. 同一变量往往有许多变量值,变量按变量值是否连续可分为和。 10. 凡是客观存在的,并在某一相同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

组成的整体,我们称之为。 二、单项选择题: 1. 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某类设备 D、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 2. 对交院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交院所有的学生 B、交院每一位学生 C、交院所有的学生成绩 D、交院每一位学生成绩 3. 对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 B、所有的全国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C、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 D、每一户城市职工家庭生活 4. 对全国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进行调查,则统计总体是()。 A、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 B、全国所有的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 C、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 E、全国每一个机械工业企业的设备 5. 对食品部门零售物价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 A、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 B、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 C、所有的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D、每一个食品部门零售物价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2

统计学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答案:B 第2题某企业2002年工业总产值比1992年增长了3倍,则该公司1992-2002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A、11.61% B、14.87% C、13.43% D、16.65% 答案:A 第3题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成本为()。 A、17.67 B、17.54 C、17.08 D、16.83 答案:C 第4题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C

第5题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变化 答案:A 第6题某厂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A、120/5 B、120/4 C、320/200的开5次方 D、320/200的开4次方 答案:B 第7题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答案:C 第8题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第9题下列统计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A、工资总额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2007-12-7 9:32:24 阅读数:6162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或错误的符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 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 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抽样平均误差,也可能小于抽样平均误差。() 22、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23、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24、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统计学 1.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是( B ) A.在同一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B.在不同研究目的下,两者可以相互变换 C.两者都可以随时变换 D.总体可变换成总体单位,而总体单位不能变换成总体 2. 下列标志哪一个是品质标志( C ) A. 产品成本 B. 企业增加值 C. 企业经济类型 D. 企业职工人数 3. 构成统计总体的总体单位( D ) A. 只能有一个指标 B. 只能有一个标志 C. 可以有多个指标 D. 可以有多个标志 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有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 A.520 B.510 C.500 D.540 5. 社会经济现象构成统计总体的必要条件是总体单位之间必须存在( B ) A. 差异性 B. 同质性 C. 社会性 D. 综合性 6. 研究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 该市工业企业的每一台生产设备 D. 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7.对某市占成交额比重大的7个大型集市贸易市场的成交额进行调查,这种调查的组织方式是( C ) A.普查 B.抽样调查C.重点调查 D.典型调查 8.某一学生的统计学成绩为85分,则85分是( D ) A. 品质标志 B. 数量标志 C. 数量指标 D. 标志值 9.下列变量中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C ) A. 职工人数 B. 设备台数 C. 学生体重 D. 工业企业数 10. 某企业1994年计划规定劳动生产率提高8%,实际提高6%,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B ) A.75% B.98.15% C.133.33% D.101.89% 11. 假设计划任务数是五年计划中规定最后一年应达到的水平,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可采用( B ) 累计法 B.水平法 C.简单平均法 D.加权平均法 12.“平均每个人占有钢产量”这个指标是( D )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C.比较相对指标 D.强度相对指标 13.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要分别计算其( A )来比较 A.标准差系数 B.平均差C.极差 D.均方差 14.产品单位成本、产品合格率、劳动生产率、利润总额这四个指标中有几个属于质量指标?( C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四个 15.在校学生数和毕业生人数这两个指标( A ) A. 前者为时点指标,后者为时期指标 B. 均为时期指标 C. 前者为时期指标,后者为时点指标 D. 均为时点指标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D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B ) 。

统计学习题集单选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总体的特点是( A ) A. 大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B. 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C. 数量性、社会性、工具性 D. 数量性、同质性、差异性 2、某学校的所有学生为一总体时,则学生的平均年龄就是( D ) A. 数量标志 B. 质量指标 C. 品质标志 D. 数量指标 3、某商店有职工50 人,把他们的工资加起来除以50,就是( B ) A. 对50 个变量求平均数 B. 对50 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C. 对50 个标志求平均数 D. 对50 项指标数值求平均数 4、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 分,则其中的变量为( B )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 分 D. 某学生的成绩 5、连续型变量可以(A) A. 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 B. 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C. 不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 D. 可以一一列举 6、统计指标( A ) A. 都是可量的 B. 不都是可量的 C. 不具有综合特征 D. 具有综合特征,但不可量 7、了解某地区职工情况时,统计指标是( C ) A. 该地区某个企业 B. 该地区每个职工 C. 该地区职工工资总额 D. 某企业人数1000 人 8、对统计指标来说,(D) A. 其中的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而成 B. 其中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而成 C. 既有数量标志汇总而成的,也有品质标志汇总而成的 D. 是根据指标汇总而成的 9、某地区全部商品作为总体,每一商店为总体单位,则该地区全部商品零售额是( A. 数量指标 B. 品质标志 C. 质量指标 D. 数量标志 10 、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 A. 现象的数量方面 B. 统计学的规律和方法 C. 统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 D. 现象的规律和方法 12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性是指( C ) A.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不可分开使用 B.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具体指标分开无意义 C.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大于其所属各指标的具体功能 D. 统计指标体系的整体功能要不小于其所属各指标的简单加总 13 、统计指标体系内各指标之间相互关联,因此(D)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教育统计学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第一章 1、教育统计学,就是应用数理统计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对教育调查和教育实验等途径所获得的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科学推断,从而揭示蕴含在教育现象中的客观规律的一门科学。 教育统计学既是统计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又是教育科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是两种科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交叉学科。从学科体系来看,教育统计学属于教育科学体系的一个方法论分支;从学科性质来看,教育统计学又属于统计学的一个应用分支。 2、描述统计主要是通过对数据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出简单明白的统计量数来描述庞大的资料,以显示其分布特征的统计方法。 推断统计又叫分析统计,它根据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从我们所研究的全体对象(即总体)中,按照等可能性原则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出总体中具有代表性的部分个体组成样本,在样本所提供的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概率理论进行分析、论证,在一定可靠程度上对总体的情况进行科学推断的一种统计方法。 3、在自然界或教育研究中,一种事物常存在几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或获得几种可能的结果,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 随机现象具的特点: (1)一次条件完全相同的实验有多种可能的结果(这样的实验称为随机实验); (2)在实验之前不能确切知道哪种结果会发生; (3)在相同的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这样的实验。 4、总体,也叫做母体或全域,是指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个体的总和。 当所研究的总体数量非常大时,可以从总体中抽取其中一部分个体来观测,由此来推断总体的信息,从总体中抽出的这部分个体就称为样本,它是用以表征总体的个体的集合。 通常将样本中样本个数大于或等于3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小于30个的称为小样本。 5、复置抽样指每次抽出的个体经观测后,仍放回原总体,然后再从总体中抽取下一个个体。 6、反映总体特征的量数叫做总体参数,简称参数。反映样本特征的量数叫做样本统计量,简称统计量。 参数是总体的真正数值,是固定的常量,理论上应该通过计算总体中全部个体的数值而获得,但由于总体中个体的数量通常很大,总体参数往往很难获得,在统计分析中一般通过样本的数值来估计。在进行推断统计时,就是根据样本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相应的参数。 第二章 1、按照数据的来源,可分为计数数据和度量数据;按照数据的取值情况,可分为间断性数据和连续性数据;按照数据的测量水平,可分为称名数据、顺序数据、等距数据和比率数据。 2、数据整理的基本方法包括对数据进行排序、统计分组、绘制统计图表等。 3、表的结构要简洁明了;表的层次要清晰;主谓分明。 4、连续性数据:(2),(3);间断性数据:(1),(4)。 5、略 6、(1)50;(2)75;(3)34;(4)5;(5)45

1111统计学考题集及答案

练习1. 采用简单随机重置抽样的方法,从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 计算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2) 以%概率保证程度,对合格品率和合格品数目进行区间估计。 (3) 如果合格品率的极限误差为%,则其概率保证程度是多少 解:已知 ()()()% %Z F n N 31.245.952000002=?===件件 ()%p 95200 190 1==样本合格频率为: ()()% n P P p 54.1200 95.0195.01=-= -= μ ()()()()()()() 件%%:合格产品数估计区间:%%,%%::产品合格率的估计区间 , NP % , % P % %Z Z %Z F 9611838108.98000292.91000208.9892.9108.39508.39508.354.1229546.02=??=+-=?=?=?∴==μ()()()% F Z F % % Z Z 64.865.15.154.131.23==== ? =?=?μ μ 练习2.某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在3000小时以下为次品,现在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5000个产品中抽取100个对其使用寿命进行测试,其结果如下: 电子产品使用寿命表 根据以上资料,要求: (1)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平均寿命的抽样平均误差。 (2)按重置抽样和不重置抽样计算该产品次品率的抽样平均误差。 (3)以95% 的概率保证程度,对该产品的平均使用寿命和次品率进行区间估计。 解:

(1)()()()小时小时 x S x 7.7341 100000 440533404100000 434=-=== 重置抽样() ()小时 5.73100 7 .734n X x == = σμ 不重置抽样:765.7299.05.73)1(2 x =?=- = N n n σμ (2)重置抽样:()()% 4.1100 02.01 02.0 n P 1 P p =-=-= μ 不重置抽样:%386.199.0%4.15000 100 1%4.1)1()P 1(P p =?=-?=--= N n n μ (3)()96.1% 95==Z Z F ()小时1445.7396.1=?=?X %7.2%4.196.1p =?=? 估计区间为: ()()() , X 小时,:4844196414434041443404=+- () () %. , P P 740:7.227.22即%%,%%:+- 1. 假设检验: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双侧和单侧; 练习3. 某牌号的彩电规定无故障时间为10000小时,厂家采取改正措施,现在从新批量彩电中抽取100台,测得平均无故障时间为10150小时,标准差为500小时,能否据此判断该彩电无故障时间有显著增加(01.0 =α ) 解 :()()() 150 10x 100n 000 10X 0小时件小时已知: === ()() 01.0 500X (大样本)小时==ασ

统计学习题集与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2007/12/7 9:32:24 阅读数:23905 《统计学原理》综合练习题 一、判断题(把正确的符号“V”或错误的符号“X”填写在题后的括号中。)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在全国工业普查中,全国企业数是统计总体,每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5、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 6、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一致。() 7、在统计调查中,调查标志的承担者是调查单位。() 8、对全同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的生产情况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钢铁生产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属于非全面调查。() 9、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 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别() 11、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12、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来的。() 13、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的次数。() 14、国民收入中积累额与消费额之比为1:3,这是一个比较相对指标。()15、总量指标和平均指标反映了现象总体的规模和一般水平。但掩盖了总体各单 位的差异情况,因此通过这两个指标不能全面认识总体的特征。()16、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17、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18、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19、抽样估计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20、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 精确度。() 21、抽样平均均误差反映抽样的可能误差范围,实际上每次的抽样误差可能大于

《统计学原理》作业参考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三) (第五~第七章) 一、判断题 1、抽样推断是利用样本资料对总体的数量特征进行估计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因此不可避免的会产生误差,这种误差的大小是不能进行控制的。(×)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按照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组成样本,只可能组成一个样本。(×) 3、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提高抽样估计的可靠程度,可以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5、抽样极限误差总是大于抽样平均误差。(×) 6、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关系的唯一方法(×) 7、甲产品产量与单位成本的相关系数是-0.8,乙产品单位成本与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则乙比甲的相关程度高(√)。 8、利用一个回归方程,两个变量可以互相推算(×)。 9、估计标准误指的就是实际值y与估计值y c的平均误差程度(√)。 10、抽样误差即代表性误差和登记性误差,这两种误差都是不可避免的。(×) 11、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是估计值、抽样误差范围、概率保证程度。(√) 12、在一定条件下,施肥量与收获率是正相关关系。(√) 二、单项选择题 1、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2、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平均误差程度的指标是(C)。 A、抽样误差系数 B、概率度 C、抽样平均误差 D、抽样极限误差 3、抽样平均误差是(C)。 A、全及总体的标准差 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 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4、当成数等于(C)时,成数的方差最大。 A、1 B、0 c、0.5 D、-1 5、对某行业职工收入情况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行业职工收入在800元以下所占比重是(C)。 A、等于78% B、大于84% c、在此76%与84%之间D、小于76% 6、对甲乙两个工厂工人平均工资进行纯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调查的工人数一样,两工厂工资方差相同,但甲厂工人总数比乙厂工人总数多一倍,则抽样平均误差(A)。 A、甲厂比乙厂大 B、乙厂比甲厂大 C、两个工厂一样大 D、无法确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