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一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一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一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资料一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练习题一

一、填空题

1、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团体等为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

2、农村集体资产的载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

3、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4、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5、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的主要特征有生产性与经营性、可变性与运动型、目的性与增值型、独立性与多样性。

6、新型工业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7、学习掌握政策法规是农村基层干部的必备要求

8、现行农村土地政策的基本内涵是:坚持农村土地农民集体所有,依法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并保持长久不变,在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前提下,赋予农民对承包地占有、使用、收益、流转及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

9、多予就是要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完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提供与城市配套的社保、文化和技能培训体系,增加农民的收入。少取就是要减轻农民负担,废除额外的税费,让农

民和城市居民一样拥有较多的资源可供支配。放活就是要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地落实党的政策,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农村和城市发展的有机统一。

10、2004年至2015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

11、完善城乡土地增减挂钩政策,旧村改造、空心村改造、土地复垦等节余的土地指标,允许省域内交易,所得收益重点用于扶贫。

12、村务监督委员会是村级民主监督机构,接受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在村党组织领导下开展工作,向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其成员可以列席村民委员会会议。

13、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求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14、建立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体系要积极培育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

15、村民委员会协助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开展工作。

二、单项选择题

1、( A )提出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八大

C.党的十二大 D、党的十五大

2、农村集体资产初始来源为(A )。

A.解放区的农村生产合作社

B.合作社

C.公社

D.股份合作企业

3.以下“五个统筹”中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最为密切的是(A)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4、以下哪个不是政策的特点( D )

A.政治性

B.权威性

C.目标性 D、先导性

5、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为最后保障手段的规范体系,具有( B )

A.国家意志性

B.国家强制性

C.普遍性 D、规定性

6、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是指( C )自然资源。

A.无偿的

B.不可控的

C.有形的

D.无形的

7、( C )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依法进行生产经营,创造新的物质财富,并以营利为目的的占用和使用的各种财产、物资以及债权和其他经济权益。

A.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

B.农村集体资源型资产

C.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

D.以上三者都对

8、在推进城乡一体发展中,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D )

A政府引导 B覆盖全民

C可持续 D以上答案皆是

9、城乡生产要素配置一体化是指土地,资本,劳动,管理四大生产要素在( D )

A城乡区位之间 B工农产业区之间

C城乡居民之间 D以上答案皆正确

10、 ( C )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农业农村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A.党的十八大

B.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

C.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D.党的十六大

11、( D )是指由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适用于农村生产经营活动领域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以及政府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A.政策 B.法规 C.农村政策 D.农村政策法规

12、改革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原因不包括(D )。

A.集体资产所有权虚置

B.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产权残缺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封闭

D.农村产权关系复杂

13、(C )是指在所有者财产的基础上产生的经济利益的可能性,是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14、深化农村流通体制目的是要建立具有以下特点的现代流通体制(C)

A商品有利于向城市流动 B农民在商场中地位提升

C公平竞争 D没有政府管理约束

15、“多予,少取,放活”中的“放活”是指(A)

A搞活农村市场,促进农民增收 B灵活地取消农业税

C变通农村发展的政策 D不要把农民束缚在土地经营上

16推进“四化同步”,核心是抓( B )。

A.信息化和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B.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

C.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

D.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相互支撑

17、加强林权管理,首先要( A )。

A.稳定和落实产权

B.建立抵押贷款模式

C.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

D.建立林权流转市场

18、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较低的是(A)

A新农合 B城镇居民医保

C城镇职工医保 D商业保险

三、多选题

1、农村政策的特点包括(ABCD )

A. 内容的纲领性

B. 范围的广泛性

C. 应用的灵活性

D. 效力的有限性

2、农村集体资产包括( ABCDE )。

A. 农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法律规定为集体所有的森林、山岭、荒地、滩涂、水面等自然资源

B.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或者投老形成的机械设备、建筑物、道

路桥梁、农村水利设施、水土保持设施和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以及动物、植物

C.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投资兴办或者出资兼并的企业资产、联营企业、股份合作企业、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按照协议占有的资产份额

D. 国家无偿资助和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企业减免税形成的资产

E.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出资购买的股份、债券等有价证券

3、下列属于农业四补贴的是(ABCD)

A种粮农民直接补贴 B农资综合补贴

C取消农业税 D农业机械购置补贴

4、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 ABCD )同步发展。

A工业化 B.信息化 C.城镇化 D.农业现代化

5、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的特征是( ABC )。

A.必要性与非生产性

B.服务型与非增值型

C.资产来源的非直接性

D.有限性

E.多样性

6、城乡一体化以下属于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的表述是(ABCD)

A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 B有利于三化协调发展

C有利于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D有利于拉动内需

7、法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 ABCD )

A. 国家意志性

B. 国家强制性

C. 明确规范性和相对稳定性

D. 普遍性

8、集体林权的特征有( ABCDE )。

A.不可无限分割性

B.可交易性

C.外溢性

D.林权交易的困难性

E.政府的约束性

9、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应包括以下环节(ABCDE)

A收集 B存储 C加工 D运输 E销售

四、判断题

1、农村法规侧重于制度突破创新,重在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而农村政策则侧重于长期制度建设,重在将行之有效的政策措施规范化、长效化、制度化。(×)

2、法律的特性决定了它具有规范难以比拟的制约、导向、预见、调节和保障功能。(√)

3、农村集体所有制是私有制经济的一种主要形式。(×)

4、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是农村集体资产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部分,是农村集体收益不断增长的源泉。(√)

5、家庭养老功能得到加强。(×)

6、城乡一体化是一种以城市发展为主题的新型城乡关系。(×)

7、政策的权威性取决于政策主体的权威性。(√)

8、农民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认识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

9、现阶段通过市场流转交易的农村产权包括承包到户的和农村集体

统一经营管理的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等,以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集体林地经营权为主,不涉及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依法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集体土地承包权,具有明显的资产使用权租赁市场的特征。(√)

10、农村集体公益性资产,从资产的存量、分布的领域以及资产的作用,桶经营性资产相比都有其明显的、独立的特征。(√)

1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资源共享意识,基础设施的共建意识有所淡化。(√)

12、农村人口老龄化比城市更为严重。(√)

13、政策效力通常是通过政策纪律来体现的。(√)

14、相对于农业法的效力,农村政策的效力是有限的。(√)

15、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具有明显的资产使用权租赁市场的特征。(√)

16、林权跟一般的产权一样具有排他性、可交易性等特征,没有自身的特殊性。(×)

17、三农问题日趋严重,城乡发展差距扩大是城乡一体化命题提出的背景。(√)

18、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五、名词解释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化国家。

2、农村集体资产:是指归乡(镇街)、村集体全体成员(社员)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非资源性资产。农村集体资产的载体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是指在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下,集体所有、合作经营、民主管理、服务社员的社区型经济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等。

3、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是指多个原来独立的城乡产业通过一定方式结合为一个单一的整体的过程。

4、政策:政策是指国家政权机关、政党组织和其他社会政治团体等为实现自己所代表的阶级、阶层的利益和意志,以权威形式规定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应达到的奋斗目标、遵循的行动原则、完成的明确任务以及采取的计划、步骤和具体措施。

5、所渭“农村集体资源性资产”:是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其所有权属于农村集体所有的各种可利用的自然资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属农村集体所有的资源性资产包括:法律规定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所有的耕地、园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农民群众的宅基地、自留地、自留山等;水面或小型水利工程设施等。这些“资源性集体资产”是发展农村经济的物质基础,可给集体带来使用价值和价值。

6、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三方面含义:一是城乡居民,无论年龄、性别、职业、地域、收入等,都享有同等权利;二是服务内容是动态的,将根据国力改善、财政支出增加而不断扩大;三是以预防为主的服务原则与机会均等的核心理念。

7、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8、产权权能:是指财产所有权中各项权利的使用以及功能,即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权的使用及其功能。

9、基本医疗服务:基本医疗服务,是指医疗保险制度中对劳动者或社会成员最基本的福利性照顾。

六、简答题

1、中国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什么?

答:第一步目标,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已基本实现;第二步目标,1991年到二十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目标,到二十一世纪中叶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

2、为什么目前农业要调整优化农业结构?

答:当前资源环境硬约束与生产发展矛盾日益凸显,部分地区耕地重金属超标、地下水超采等问题突出。高品质的牛羊肉、奶类、果菜等农产品生产与消费需求尚有一定差距。种养结合不紧、循环不畅问题日益凸显。粮经饲结构不合理,种植业与养殖业配套衔接不够,地力下降与养殖业粪污未能有效利用并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程度较低。农产品加工水平和转化增值率依然偏低,农业的生态、社会、文化等功能挖掘不足,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弱。这些情况表明,我国农业发展已经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节点,进一步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势在必行。

3、简述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具体体现。

答:(1)农村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的领导核心;

(2)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种组织的领导核心;

(3)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4)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建设美好生活的领导核心。4、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任务包括哪些?

答:一是优化发展布局,稳定提升农业产能;二是保护耕地资源,促进农田永续利用;三是节约高效用水,保障农业用水安全;四是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农业农村环境;五是修复农业生态,提升生态功能。

5、简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规划中保护传统村落的实施要求有哪些?答:深入挖掘传统村落,加强特色村庄保护,彰显传统村落风貌,传承优秀乡土文化。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开展历史文化、风俗民情、自然风光、产业发展、城郊休闲等特色村庄的认定工作,出台特色村庄的保护法规。保护农村传统民居院落、古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和生产、生活、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文化传统村落,扶持建设村史展览室,为标志性建筑立碑。将乡村记忆工程与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把潜在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转化成促进农民增收的资产、资本。

七、论述题

1、如何保证农村政策法规的有效执行?

答:

(1)优化机构管理体制,提高基层执行人员素质

一是要优化政府内部管理体制,简化组织结构,组建一个灵活高效的政策执行机构。二是要加强依法行政,用法律手段控制政策执行组织及行为,建立工作责任制,提高政策执行机关的工作质量和效率。三是要建立学习培训制度。通过广泛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提高农村政策法规执行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组织农村政策法规执行人员认真学习政策,培养对政策目标的认同感和执行政策的使命感。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素质

农民对政策法规的理解和认识是影响政策执行的重要因素,要改变目前农民中普遍存在的知识水平不高、“搭便车”思想严重和组织化程度低下的状况,就要努力提高农民群众的政治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一是要加强对农民群众的教育培训。加大农村教育投入,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素质教育。二是要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政治活动。鼓励农民群众积极参与农村政策法规的执行,为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意见和建议。

(3)健全农村政策执行监督制度

一是要加强监督反馈系统的功能,使监督反馈经常化、制度化。建立多层次、多功能、内外沟通、上下结合的监督控制网络。二是要健全沟通机制,着力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做好政策执行监督工作。政策执行的好坏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真正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作用。三是增加政策执行的透明度,通过大众传媒等形式完善政策执行监督手段。

2、请论述我国对农业补贴进行完善与调整的原因及调整政策。

答: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对调动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的作用大大降低。

二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农业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迫切需要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加大对粮食适度规模经营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是继续增加现有补贴种类的总量,将使我国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总体范围内的支持空间进一步缩小,不利于我国充分利用规则调动种粮农民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种粮农民收入水平。

2015年5月13日财政部、农业部下发《关于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的指导意见》(财农[2015]31号),将“三项补贴”合并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目标调整为支持耕地地力保护和粮食适度规模经营。这次农业“三项补贴”政策调整完善的主要内容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将8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用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对象为所有拥有耕地承包权的种地农民,享受补贴的农民要做到耕地不撂荒,地力不降低。对已作为畜牧养殖场使用的耕地、林地、成片粮田转为设施农业用地、非农业征(占)用耕地等已改变用途的耕地,以及长年抛荒地、占补平衡中“补”的面积和质量达不到耕种条件的耕地等不再给予补贴。用于耕地地力保护的补贴资金直接现金补贴到户。二是20%的农资综合补贴存量资金,加上种粮大户补贴试点资金和农业“三项补贴”增量资金,按照全国统一调整完善政策的要求支持粮食适度规

模经营。

八、案例分析题

某地村民甲、乙、丙、丁筹备成立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主要经营水果种植及加工,后某农产品加工公司A听说此事,找到几位村民中的负责人表示也想加入,四位村民同意,于2011年底成立了绿色家园专业合作社。其中,甲、乙、丙均出资1000元,丁出资2000元,公司A出资2万元。合作社章程规定:合作社中出资额较多的成员不享有附加表决权,所有盈余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量)来返还。

(1)该合作社某天召开成员大会,在表决一项一般性决议时,甲、乙、丙均赞成,丁弃权,公司A表示反对。

(2)2012年底该合作社提取公积金后,还有50万元的盈余,在这一年中,五位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量相等。

试问:(1)项中的决议是否能通过?(2)项中的盈余如何分配?【答案要点】

(1)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成员大会选举或者作出一般性决议,应当由本社成员表决权总数过半数通过。由于合作社章程中约定了不享有附加表决权,故甲乙丙丁还有A公司都是“一人一票”,共有5票,其中3票赞成,1票弃权,1票反对,超过了表决权总数的半数。因此该决议得以通过。

(2)《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规定,可分配盈余按照下列规定返还或者分配给成员,具体分配办法按照章程规定或者经成员大会决议确定。由于合作社章程规定了所有盈余按成员与合作社的交易额(量)

来返还。题干中甲乙丙丁以及A公司的交易量相等,故五位成员各分得10万元的盈余。

《农村政策法规》试卷

益阳电大2016年下学期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农业法(广义) :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村民自治决策权:就是村民会议对涉及全村村民利益的重大问题拥有直接决定权。 3、民事法律行为:是指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民事主体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合法行为。 4、遗嘱继承:是指按照被继承人生前所立合法有效遗嘱继承遗产的继承方式。 5、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将其所有的承包经营权的部分或者全部依法、 自愿、有偿流转于第三人的行为。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什么是农业产业化经营? 答: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及其他各种中介组织的带动与连接,立足于当地资源优势,确立农业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将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连接成为完整的产业链条,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多种形式的一体化经营,把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联接成为社会化、专业化的规模生产,形成系统内部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和“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营机制,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农产品多次增值的一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式。 2、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基本含义是什么? 答:(1)他们可以依法充分地行使自己的财产权和其他各项权利, 满足自己的物质和精神的各种需要。 (2)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时,有权通过行政的或者司法的救济手段,获得国家的保护。 (3)任何侵害他们权利的违法行为人,都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资料】农村政策法规基本知识 第一章 1.农业法的概念 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狭义的农业法即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双层经营体制:集体统一经营、农民承包经营 3.农业法的基本原则 1.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 2.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 3.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科教兴农”的原则。 5.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4.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 5.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农民或者农户、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包括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企业和其他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组织)。 第二章 1.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适用范围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2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这一规定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它规范和调整的是农村土地。但并不是全部农村土地。二是这些土地的用途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2.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期限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条对耕地、草地和林地的承包期,分别

农村政策法规与法律基础知识试卷自测题附答案

法律基础与农村政策法规试题 一、抢答题范围 1、法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体现了国家对人们行为的评价,这表明法具有()。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B 2、不管人们主观愿望如何,人们都必须遵守法律,否则将受到相应法律制裁,这体现了法的()。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C 3、法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告诉人们可以怎样做、不得怎样做、必须怎样做。这体现了法的()。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A、 4、法在国家权力管辖范围内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与特性,这表明法具有()。 A、规范性 B、国家意志性 C、国家强制性 D、普遍性 答:D、 5、法律与政策的稳定程度不同,比较而言,(1)具有较大的稳定性。 A、法律 B、政策 答:A 6、法与政策调整的范围、方式不同。二者相比,(1)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更广泛。 A、法律 B、政策 答:B、 7、法与道德起源的时间不同,()就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化,阶级与国家产生后才产生的。 A、道德 B、法律 答:B 8、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就是约定俗成的,内容比较原则与抽象,没有严格的制定与修改程序。 A、道德 B、法律 答:A 9、法与道德实现的方式与手段不同,()的实施主要靠社会舆论与传统的力量以及人们的自觉维护。 A、道德 B、法律 答:A 10、下列关于社会主义法制基本内容的表述正确的就是( 1 )。 A、社会主义法制就是传播社会主义道德的有效手段 B、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C、社会主义道德就是社会主义法的评价标准 D、法律以政策为指导 答:B 11、我国就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一特性反映了我国的()。 A、政体 B、国体 C、政党制度 D、国家结构形式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农村政策法规》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农村政策法规》题库及答案一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法规 2.农村土地 3.市场准入 4.农民专业合作社 5.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共八个小题,学生任选六道小题回答) 6.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7.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8.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9.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0.申请领取种子生产许可证的条件有哪些? 11.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方式有哪些? 12.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哪些草原应当划为基本草原? 13.村民自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共四个小题,学生任选二道小题回答) 14.《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15.试述其他方式承包与家庭承包的区别。 16.土地管理法规定的确保耕地不减少的措施有哪些? 17.农村公共事务管理法制化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政策法规,是农业法律、法规及国家在农业方面政策的总称。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 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市场准入,是指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的弊端,对市场主体、产品、服务、资本等进入一个

2021上海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试题

2021上海大学生村官农村政策法规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是指承包方在一定期限内将部分或者全部土地承包经营权让与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成员,由受让方对承包方承担约定的义务,承包方与发包方的承包关系不变。 2. 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自然要素。如土、水、矿物、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等。 3.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畜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监护,是指为保护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由具有监护资格的特定的自然人或组织予以监督、保护的制度。 5.土地整理,适宜工程技术手段及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改善,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占用现状进行调整与治理,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的措施与手段。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土地承包经营权包括哪些具体的权利? (1)使用承包地的权利;(2分) (2)生产经营自主权;(2分) (3)产品处置权;(2分) (4)收益权;(1分) (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1分)

2.草原统一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1)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2分) (2)以现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2分) (3)保护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2分) (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2分) 3.目前我国农村卫生工作面临的五大问题。 (1)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一些重点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高;(2分) (2)农村卫生投入不足;(2分) (3)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差,高素质人才匮乏;(2分) (4)农村卫生管理体制滞后,机构管理水平低;(1分) (5)农村合作医疗面临许多问题,一些地区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日益突出。(1分) 4.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1)占有权。是指对财产实际控制的权利。占有权分所有人占有和非所有人占有。 (2分) (2)使用权。是指为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按照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对财产进行有效地利用的权利。(2分) (3)收益权。是指在物上获取经济利益的权利,它是所有权的一种独立权能。(2分) (4)处分权。是指对财产依法进行处置的权利。包括事实上的处分(消费)和法律上的处分(转让)。(2分)

第三模块2。《农村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测试题及答案 (红字部分为答案) 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按照农业法的规定:狭义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4、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5、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农业法的多数条文,我们都可以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找到直接的依据。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有

利于实现由主要靠政策指导农业,进一步向依靠政策和法律共同指导农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农业,进一步向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6、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7、二轮承包和承包期三十年不变。 作为农村的基本经营体制,必须长期实行。而要坚持这个经营体制,就必须要赋予农民足够长的土地承包期,更要在承包期内确保承包关系的稳定。这里我就不展开论述了,我想广大学员比我的体会可能会更深刻。 8、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活动原则: 第一,加入自愿、退出自由。第二,民主管理。第三,盈余返还。9、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 (1)为成员提供生产、产品营销、市场信息、技术、业务培训等多方面的服务。 (2)发挥协调和自律作用。(3)代表本行业提出农产品贸易救济

电大 《农村政策法规》(题库+答案)

电大农业经济管理专科 《农村政策法规》技能实训 题库+参考答案 1 (判断题)县级以上行政区划的地名不得作为商标。但是,已经注册使用这类地名的商标继续有效。( 对) 2 (判断题)按照外国与我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的规定,外国人或者外国企业可以直接向中国商标局,或者委托我国指定的商标代理机构办理商标注册事宜。(错 ) 3 (判断题)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共同向商标局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共同享有和行使该商标专用权。( 对) 4 (判断题)集体商标是指由对某种商品或者服务具有监督能力的组织所控制,而由该组织以外的单位或者个人使用于其商品或者服务,用以证明该商品或者服务的原产地、原料、制造方法、质量或者其他特定品质的标志。(错) 5 (判断题)根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规定,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与邻接权、商标权、地理标记权、工业品外观设计权、专利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未披露过的信息专有权。( 对) 6 (判断题)资源税是对在我国境内从事资源开发,因资源条件差异形成的级差收入征收的一种税。( 对)

7 (判断题)所得税是一种直接税,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征税对象的各个税种的总称。(对 ) 8 (判断题)消费税与增值税一样,都是价内税,具有转嫁性。(错) 9 (判断题) 一般纳税人向小规模纳税人销售应税项目,开具专用发票不构成违法,不开具专用发票也不构成违法。(对 ) 10 (判断题) 一般纳税人销售货物、提供应税劳务或应征收增值税的非应税劳务时,必须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对) 11 (判断题)增值税以纳税人的销售额为计税依据。销售额是指纳税人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应税劳务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收取的增值税款。(错) 12 (判断题)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货物又涉及非增值税应税劳务的,为兼营行为。(错) 13 (判断题)境外的单位或个人在境内销售应税劳务而在境内未设有经营机构的,其应纳税款以其代理人为扣缴义务人,没有代理人的,以实际购买人为扣缴义务人。(错) 14 (判断题)所谓超额累进税率是对不同等级的征税对象的数额,分别按照与之相对应的等级的税率来计税,然后相加得出总税额。在超额累进税率下,纳税人税负较轻,相对比较公平。(对 ) 15 (判断题)计税依据是税法规定的具体征税品种或项目,它是在质的方面对征税对象进行的具体化,反映的是征税的范围和广度。(错) 16 (判断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履行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合同、外资企业合同以及中外合作勘探开发自

《农村政策法规》2019期末试题及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一村一)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 3.耕地 4.要约 5.义务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l0分,共50分)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包括哪些? 3.草原统一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 4.《婚姻法》第l8条规定,为夫妻一方财产的情形有哪些? 5.村民自治应当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夯,共30分) 1.如何正确认识农业法与农业政策的关系? 2.如何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2.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是指取得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承包方将其所向有的承包经营权的部分或者全部依法、自愿、有偿流转与第三人的行为。 3.耕地,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4.要约,是一方当事人以缔结合同为目的,向对方当事人提出合同条件,希望对方当事人接受的意思表示。 5.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El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10分) · 2.(i)适用承包地的权利,即实际利用承包地的权利。承包方有权依法适用承包地,在承包地上进行耕作,从事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农业生产经营活动。(2分) (2)生产经营自主权。承包方有权在承包地上依法自主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自主决定种植什么作物、种植多少作物等,不受其他组织和各人的干涉。(2分) (3)产品处置权。承包方有权自主处置自己生产的产品,出售产品的数量、价格、方式等,发包方不得干涉。(2分) (4)收益权,即获得收益的权利。承包士地上产生的合法收益,包括出售农产品的收入、土地承包经营流转的收益以及其他收益,归承包方所有,其他组织和个人不得侵占、剥夺。(2分)(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权。(2分) 3.(1)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物多样性,促进草原的可持续利用;(3分) (2)以现有草原为基础,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3分)(3)保护为主,加强建设,分批改良,合理利用;(2分) (4)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结合。(2分)4.(1)一方的婚前财产;(2分) (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2分)(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父或妻一方的财产;(2分) (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2分) (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2分) 5.(1)民主原则。具体内容包括村民权利平等、自治范围广泛、自治参与直接、自治效力有效益。(3分) (2)自治原则。内容包括自己办自己的事、各种自治权利的实现、绝大多数人自治。(2分)(3)法制原则。依法推进、依法建制、依法办事。(3分) (4)党的领导原则。(2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并明确指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3分)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法律是提升为国家意志的统治阶级的意志,是法律的本质特征。而统治阶级

(完整word版)农村政策法规历年试题及答案,推荐文档

一、名词解释 1、农业法(狭义): 答: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村土地: 答: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土地整理 答:是以工程技术手段及相应的政策措施,通过对土地利用环境的改善,对土地利用方式和占用现状进行调整与治理,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的措施与手段。 4、建设用地 答:是指建造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地,包括城乡住宅和公共设施用地、工矿用地、交通水利设施用地、旅游用地和军事设施用地等用地。 5、开垦土地: 答: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6、草原载畜量: 答: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7、自然资源 答:是指在一定的技术经济条件下,自然界中对人类有用的一切自然要素。如土、水、矿物、森林、草原、野生动植物、阳光、空气等等。 8、消费者: 答: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经营者所提供的商品或接受经营者所提供的服务的市场主体。 9、人生权: 答: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10、所有权: 答:是指所有人依法可以对物进行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11、继承权: 答:是指公民享有的依照法律规定或遗嘱指定而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民事权利。 12、物权: 答:是指权利主体直接管理和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13、用益物权: 答:是指权利主体直接管理和支配物并排除他人干涉的权利。 14、耕地: 答:是指人们经常进行耕耘并能够种植、生长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15、渔业: 答:是指捕捞、养殖和加工水生经济动植物区的水产品的产业。 16.农业 答: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17、代理 答: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18、定金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政策法规》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23)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农村政策法规》2021-2022期末试题及答案(试卷号:2723) 盗传必究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法(广义):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2.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是以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户家庭为单位,人人有份的土地承包。农户家庭是农村中以血缘和婚姻关系为基础组成的农村最基层的社会单位。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决议方法:就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就某一问题作决定时,需要多少票可以使决议获得通过。 4.农业生产资料:是指用于农产品(农作物)生产和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物质材料及其他物品。 5.农产品包装和标识:是指导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属性的重要方式,应准确地反映农产品本身的属性、成分、含量、产地、生产主体、检验和认证信息等,使消费者在购买时准确识别自己想要的产品。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6.简述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答:(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2分) (2)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4分) (3)农村社会发展目标是“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2分) 7.简述《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1)维护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3分) (2)规范和调整土地承包经营关系;(3分) (3)保障和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2分) 8.简述《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明确禁止上市销售的农产品。 答:(1)含有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兽药或者其他化学物质的;(2分) (2)农药、兽药等化学物质残留或者含有的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2分) (3)含有的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或者生物毒素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的;(2分)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 考答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农村政策法规试题及参考答案1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法(狭义): 2、农村土地: 3、草原载畜量: 4、人生权: 5、开垦土地: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3、简述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4、捕捞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两种? 5、简述共有的特征。 6、义务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如何理解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针? 2、试论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莲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5.开垦土地,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

(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 〈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 (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 〈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 (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答:(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这是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方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新增加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措施。(4分) (2)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指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的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现有的耕地的总面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具体办法包括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实行省级政府负责制等。 3、简述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一方面为了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了保障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分) 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应当划分为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的草原有:

农村政策法规问答大全

农村政策法规问答大全 一、农村经营管理 1、我国农村经济的基本制度是什么? 答: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也是党在农村的一项基本政策。 2、《农村承包法》规定了发包方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发包方的权利有:(1)发包本集体所有的或者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2)监督承包方依照承包合同约定的用途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3)制止承包方损害承包地和农业资源的行为;(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3、《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了承包方有哪些权利和义务? 答:承包方的权利有:(1)依法享有承包地使用、收益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权利,有权自主组织生产经营和处置产品;(2)承包地被依法征用、占用的,有权依法获得相应的补偿;(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承包方的义务有:(1)维持土地的农业用途,不得用于非农建设;(2)依法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不得给土地造成永久性损害;(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 4、土地承包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答:(1)按照规定统一组织承包时,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依法平等地行使

承包土地的权利,也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的权利; (2)民主协商,公平合理; (3)承包方案应当按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二条的规定,依法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的同意。 (4)承包程序合法。 5、土地承包应当按照哪些程序进行? 答:(1)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承包工作小组。 (2)承包工作小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拟订并公示承包方案; (3)依法召开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承包方案; (4)公开组织实施承包方案; (5)签订承包合同; (6)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6、《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期限是多久? 答:耕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经国务院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延长。 7、农村土地承包合同一般包括哪些条款? 答:(1)发包方、承包方的名称,发包方负责人和承包方代表的姓名、住所。

2018电大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复习重点

《农村政策法规》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复习重点 需要掌握以下名词: 1.农业政策法规 2.农业法 3.农业 4.农业生产经营体制 5.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6.农业发展规划 需要掌握以下问题: 1.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关系是什么? 2.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3.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 4.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5.农产品行业协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6.如何理解农业产业化经营? 7.《农业法》规定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8.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那些重要制度? 9.《农业法》关于农民权益保护的主要制度有哪些? 10.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11.小城镇建设意义是什么? 1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哪些积极的推动效应? 13.如何理解农业的多功能性? 14.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15.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方向和具体要求是什么? 第二章复习重点 需要掌握以下名词: 1.农村土地家庭承包 2.农村土地 3.土地承包经营权

4.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5.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包 6.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出租 需要掌握以下问题: 1.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2.农村土地家庭承包的特征是什么? 3.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5.在家庭承包中,发包方的权利和义务是什么? 6.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7.其他方式的承包与家庭承包的区别是什么? 8.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的途径有哪些? 9.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申请仲裁的条件是什么? 第三章复习重点 需要掌握以下名词: 1.农民专业合作社 2.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表决权 3.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登记 需要掌握以下问题: 1.为什么说国家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是必要的?2.《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3.农民专业合作社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4.农民专业合作社取得法人资格,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5.农民专业合作社章程应当载明哪些事项? 6.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员条件是怎样的? 7.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的作用是什么? 8.农民专业合作社分立的程序是什么? 9.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有哪些? 10.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11.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帐户制度的内容是什么?

农村政策法规习题(村官考试)(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农村政策法规习题(村官考试)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农业法(狭义): 2、农村土地: 3、草原载畜量: 4、人生权: 5、开垦土地: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3、简述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4、捕捞权的取得方式有哪两种? 5、简述共有的特征。 6、义务教育实施的保障措施是什么? 三、论述题(每小题16分,共32分) 1、如何理解我国的林业建设方针? 2、试论物权和债权的区别。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狭义的农业法,指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尸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莲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3.草原载畜量,是指在一定放牧时期内,一定草原面积上,在不影响草原生产力及保证家正常生长发育时,所能容纳放牧家畜的数量。

4.人身权,是指与民事主体的人身不能分离的非财产权利。 5.开垦土地,是指以垦殖为目的开发土地,即开垦荒地为耕地用于农作物的种植。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8分) 1、如何减轻农民负担? (1)禁止非法收费、罚款、摊派; (2)不得向农民集资和非法在农村进行达标升级、验收活动; 〈3〉不得违法摊派税款及以其他非法方法向农民征税; (4〉不得对农村中小学生非法收费 〈5〉不得侵犯农民在土地征用、占用时的合法利益; (6〉不得强制农民接受服务。 2、如何解决农村人地矛盾的问题? 答:(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这是我国保护耕地的基本方法。《土地管理法》规定了新增加的土地用途管理制度、农用地转用审批制度、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等措施。(4分) (2)保证耕地总量不减少。耕地总量不减少,是指通过行政、经济、法律的综合措施,保证我国现有的耕地的总面积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具体办法包括保持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实行省级政府负责制等。 3、简述基本草原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答:实行基本草原保护制度,一方面为了保护脆弱的草原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为了保障草原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1分) 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应当划分为根据《草原法》的规定,应当划为基本草原实施严格管理的草原有: 〈1〉重要放牧场;〈1分〉 (2〉割草地;〈1分〉 (3〉用于畜牧业生产的人工草地、退耕还草地以及改良草地、草种基地;(1分〉 〈4〉对调节气候、涵养水分、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1分〉 〈5〉作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草原(1分〉 (6〉草原科研、教学实验基地;〈1分〉

2017年电大《农村政策法规》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农村政策法规》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农业法:农业法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 农业: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3.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的基本组织制度和形式,包括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生产经营主体和经营形式。有关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规定是农业法最核心的内容之一。农业法第五条规定,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4. 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实质就是用管理现代工业的办法来组织现代农业的生产和经营。它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为支撑,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以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集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为一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5.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指通过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或者其他方式流转。 6.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包括:(一)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发生的纠纷;(二)因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互换、转让、入股等流转发生的纠纷;(三)因收回、调整承包地发生的纠纷;(四)因确认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五)因侵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发生的纠纷;(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 二、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D 5、B 6、A 7、B 8、B 9、C 10、D 三、简答题 1、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是什么?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是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要,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衣业和农村现代化。 2、农业发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农业法的基本原则是:1 、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将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首位的原则。2 、坚持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原则。3 、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护农民利益的原则。 4 、科教兴农的原则。 5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包括哪些内容? 答:根据《农业法》的规定,我国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加强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支持。《农业法》对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做了明确规定,并要求加强对用于农业的财政资金和信贷资金的监督管理和审计监督。 2 、多渠道增加农业投入。除国家财政投入外,通过信贷资金、其他社会资金和外资对农业进行支持,鼓励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增加农业投入。 3 、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要加强农村信用制度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提供金融支持。 4 、建立和完善农业保险制度。要逐步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制度,鼓励开展商业性农业保险,扶持互助农业保险。 5 、在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相衔接的前提下,明确了促进农产品出口的扶持措施。 6 、鼓励和支持开展农业信息服务以及其他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社会化服务。 7 、扶持农业生产资料的生产和贸易,采取措施保持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之间的合理比价。 8 、做好防灾、抗灾和救灾工作。 9 、加大扶贫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应该说我国目前的农业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题

《农村政策法规》复习题 1、农业法:广义的农业法是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包括有立法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地方行政机关)制定和颁布的规范农业经济主体行为和调控农业经济活动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政府规章等规范性文件的总称。狭义的农业法则仅是农业法典,即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立法程序制定和颁布的,对于农业领域中的根本性、全局性的问题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 2、《农业法》立法目的:第一,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第二,统筹考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第三,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 3、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4、农业市场化的要求与现行经济体制之间的矛盾和问题:一是分散的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二是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矛盾;三是农业比较效益低的问题日趋明显,农民收入增长趋缓,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重新扩大;四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就业门路狭小之间的矛盾;五是农业产业分割、部门分割,严重妨碍了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5、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建立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6、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标即“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确保农产品供应和质量,满足国民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生活改善的需求,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缩小城乡差别和区域差别”。 7、农村社会发展目标:建设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8、政策的法律化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任何法治国家的法律基本特征之一。这就要求我们,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将党的政策主张,通过立法形式上升为法律,使党的主张与人民的意志以法律的形式统一起来。农业法的修订就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是这方面立法实践的一个典型。农业法的多数条文,我们都可以在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文件中找到直接的依据。农业法的贯彻实施,必将有利于实现由主要靠政策指导农业,进一步向依靠政策和法律共同指导农业发展的转变,实现以行政手段管理农业,进一步向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管理农业的现代农业管理方式的转变。 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基本组织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9、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概念和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基本组织制度。 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是对农业生产过程的决策以及组织这些决策实施

农村政策法规

家好,欢迎参加今天的教学活动! 农村土地 《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条规定:“本法所称农村土地,是指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这一规定,包括两层意思:一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规范和调整的是农村土地。但并不是全部的农村土地,而是依法属于农民集体所有和国家所有依法由农民集体使用的土地。二是这些土地的用途是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 农村土地承包的形式 从《农村土地承包法》规范和调整的客体来说,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可分为家庭承包关系和通过招标、拍卖和公开协商等其他方式承包的承包关系。这两种承包关系的性质不同,法律规范和调整的方式也不一样。 家庭承包 家庭承包经营是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基础,是《农村土地承包法》规范和调整的重点。 农村土地的家庭承包,是以本集体经济组织内的农户家庭为单位,人人有份的土地承包。在家庭承包的经营体制下,作为承包方的农户家庭与作为发包方的集体经济组织签订土地承包合同,从而享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与其他方式的承包相比,家庭承包具有以下特征: 1.承包方是特殊主体。《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在家庭承包方式中,发包方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是村民自治组织,而承包方是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在其他方式的承包中,承包主体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也可以是本集体经济组织以外的单位和个人。 2.承包关系期限长。相对于其他方式的承包,家庭承包的期限较长。为了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农村土地承包法》对耕地、草地、林地的家庭承包分别规定了30年、30年至50年、30年至70年的承包期限。而其他方式的承包,其承包期限是由双方当事人通过承包合同约定的。

2017电大农村政策法规PPT

电大农村政策法规——电大农村政策法规课件

课程说明 ●农村政策法规课程,是广播电视大学“乡镇管理”、“农村行政管理”、“农业经济管理”等专业本科阶段一门必修的专业课。 ●开设本课程,旨在通过传授农业和农村政策、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以便使学生更好把握和理解、执行党的农村政策和国家的涉农法律、法规。

●本课程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点: ●(1)综合性。本课程既包括农村政策,也包括重要的农村法律法规。 在农业领域,政策和法律联系非常密切。要准确认识涉农法律的主要制度,就必须理解相关的政策。同时,由于农业立法的滞后性,农业政策和农业和农村经济活动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需要综合理解政策和法律之间的关系。 ●(2)时代性。我国正处于经济和社会的转型期,农业尤其如此。我国 现行的重要农村政策和涉农法律均体现了这一时代特点。这一特点决定了,第一,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立法进程较快,适应农村改革深化的要求,不断有新的农业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第二,农业和农村发展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矛盾,需要国家不断制定新的政策用以指导农村经济活动。为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基于我国农村改革的进程理解课程内容,同时需要主动学习新的政策和法律。 ●(3)实践性。农业政策和法律的制定和颁布,是基于我国当前农业和 农村改革的现实需要,因此本课程学习过程中,既要理解课程内容所涉及的基本理论,更要与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实践相结合,要能够根据学习的农业法律知识解决实践中的矛盾和问题。

●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 ●本课程平时作业采取与形成性考核合二为一的方式进行。在课程教 学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布置一定数量的平时作业(含《形成性考核册》的内容),由学生按照要求独立完成。平时作业(形成性考核)的成绩按30%的比例计入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 ●课程终结性考试 ●本课程教学内容全部完成后进行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采取闭卷 方式进行,卷面成绩按70%的比例计入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终结性考试的命题应适当安排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两部分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