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甲骨文和说文对照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一篇上

【甲骨文和说文对照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一篇上

【甲骨文和说文对照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一篇上
【甲骨文和说文对照版】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一篇上

說文解字弟一篇上

一部

一[ yī ]

惟初大極,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漢書》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凡“一”之属皆从“一”。“一”之形,於六書爲 事。凡云“凡某之屬皆从某”者,《自序》所謂“分別部居,不相襍廁”也。《爾雅》、《方言》所以發明轉注、假借。《倉頡》、《訓纂》、《 熹》及《凡將》、《急就》、《元尙》、《飛龍》、《聖皇》諸篇,僅以四言、七言成文。皆不言字形原委,以字形爲書。俾學者因形以考音與義,實始於許,功莫大焉!於悉切。古音第十二部。凡注言“一部”、“二部”,以至“十七部”者,謂古韵也。玉裁作《六書音均表》,識古韵凡十七部。自倉頡造字時至唐 虞三代秦 漢,以及許叔重造《說文》曰“某聲”,曰“讀若某”者,皆條理合一不紊,故旣 徐鉉切音矣。而又某字志之曰“古音第幾部”,又恐學者未見《六書音均》之書,不知其所謂,乃於《說文》十五篇之後,附《六書音均表》五篇,俾形聲相表裏,因耑推究,於古形、古音、古義可互求焉。弌,古文“一”。凡言“古文”者,謂倉頡所作古文也。此書法後王,尊漢制,以小篆爲質,而兼錄古文、籒文。所謂“今敘篆文,合以古、籒”也。小篆之於古、籒,或仍之,或省改之。仍者十之八九,省改者十之一二而已。仍則小篆皆古、籒也,故不更出古、籒。省改則古、籒非小篆也,故更出之。“一”、“二”、“三”之本古文,明矣,何以更出“弌”、“弍”、“弎”也?葢所謂“卽古文而異”者,當謂之“古文奇字”。

按:卜辭由一至四,字形作、、、,以積畫為數,當出於古之算籌。甲文金文均

同。屬於指事字。從五至九,則利用假借字,其形作(或)、(或)、、、,至十則為豎形。卜辭釋義1.表示數目。

元[ yuɑ?n ]

始也。見《爾雅?釋詁》。《九家易》曰:“元者,氣之始也。”从一,兀聲。徐氏鍇云:“不當有‘聲’字。”以“髡”从“兀”聲,“?”从“元”聲例之,徐說非。古音“元”、“兀”相爲平、入也,凡言“从某,某聲”者,謂於六書爲形聲也。凡文字,有義、有形、有音。《爾雅》巳下,義書也;《聲類》巳下,音書也;《說文》,形書也。凡篆一字,先訓其義,若“始也”、“顚也”是;?釋其形,若“从某,某聲”是;次釋其音,若“某聲”及“讀若某”是。合三者以完一篆,故曰“形書”也。愚袁切。古音第十四部。

按:甲骨文作、、、,字皆從(上)從人,“人之上”會意為首,《左傳》僖公三十三

年“狄人歸其元”,元訓首。卜辭釋義:1.始也。2.大也。3.地名。4.方國名。5.元示,及上甲、三、二示之集合廟主之稱。6.義不明。

天[ tiɑ?n ]

顚也。此以同部曡韵爲訓也。凡“門,聞也”、“戸,護也”、“尾,微也”、“髮,拔也”,皆此例。凡言“元,始也”、“天,顚也”、“丕,大也”、“吏,治人者也”皆於六書爲轉注而微有差別。“元”、“始”可互言之,“天”、“顚”不可倒言之。葢求義則轉移皆是,舉物則定名難假,然其爲訓詁則一也。“顚”者,人之“頂也”,以爲凡高之偁;“始”者,“女之初”也,以爲凡起之偁。然則“天”亦可爲凡顚之偁,臣於君,子於父,妻於

夫,民於食皆曰“天”是也。至高無上,从“一”、“大”。“至高無上”,是其大無有二也,故从“从‘一’、‘大’”。於六書爲?意。凡?意,合二字以成語。如“‘一’、‘大’”、“‘人’、‘言’”、“‘止’、‘戈’”皆是。他前切。十二部。

按:、、、、、,自羅振玉、王國維以來,皆據《說文》釋卜辭之、、

為天,謂象人形,二即上字,象人之顛頂,人之上即所戴之天,或以突出人之顛頂以表天。卜辭中僅個別辭例用為顛頂之義,其餘各處皆當讀為大。卜辭釋義:1.人之頂顛也。2.大也。

3.地名。方國名。4人名。按,或者本為大的異體,後借為天字?

丕[ pī ]

大也。見《釋詁》。从一,不聲。敷悲切。古音在第一部。鋪怡切。

丕與不音同,故古多用“不”爲“丕”,如不顯卽丕顯之類。於六書爲假借,凡假借必同部同音。注丕,隸書中直引長,故云丕之字不十。漢石經作“ ”,可證。非與“丕”殊字也。吏[ lì ]

治人者也。“治”與“吏”同在第一部,此亦以同部曡韵爲訓也。从一从史。此亦?意也。“天”下曰“从一大”,此不曰“从一史”者,“吏”必以“一”爲體,以“史”爲

用,“一”與“史”二事,故異其詞也。史者,記事者也。史亦聲。凡言亦聲者,?意兼形聲也。凡字有用六書之一者,有兼六書之二者。力置切。一部。

按:甲骨文“史”、“吏”一字,見史字說解。

文五 重一此葢許所記也。每部記之,以得其凡若干字也。凡部之先後,以形之相近爲次。凡每部中字之先後,以義之相引爲次。《顏氏家訓》所謂“檃栝有條例”也。《說文》每部自首至尾次弟井井,如一篇文字,如“一”而“元”,元,始也。始而後有“天”,天莫大焉,故次以“丕”。而“吏”之从“一”終焉,是也。雍熙校刊部首某字說解爲大字,己下說解皆爲夾行小字,絕非舊式。

[ shɑ?ng ]

高也。此古文“丄”,古文“上”作“ ”,故“帝”下、“?”下、“?”下皆云“从古

文‘上’”,可以證古文本作“ ”,篆作上 “丄”。各本誤以“丄”爲古文,則不得不改篆文之“上”爲“上”,而 “上”爲部首,使下文从“ ”之字皆無所統,“示”次於“ ”之恉亦晦矣。今正“丄”爲“ ”,“上”爲“丄”,觀者勿疑怪可也。凡《說文》一書,以小篆爲質。必先舉小篆,後言古文作某。

此獨先舉古文,後言小篆作某,变例也。以其屬皆从古文“上”,不从小篆“上”,故出变例而別白言之。 事也。凡“ 事”之文絕少,故顯白言之。不於“一”下言之者,“一”之爲 事不待言也。象形者,實有其物,“日”、“月”是也。 事者,不泥其物而言其事,“丄”、“丅”

是也。天地爲形,天在上,地在下;地在上,天在下,則皆爲事。凡“ ”之屬皆从“ ”。時掌、時亮二切。古音第十部。丄,篆文“上”。謂李斯小篆也。今各本篆作“上”,後人所改。

按:甲骨文作,《甲骨文字典》:上與下本為相對而成之概念,《易·上經》釋文:上對下立名。故用一符置於一條較長橫畫之上下,以標識上下之意。最早本用上仰或下伏之弧形,加以表示上下之意。後因契刻不便而改弧形作橫畫。在合文中,或有省去一畫者,亦有將弧綫刻成折畫者,如上下

作,下乙作。卜辭釋義:1.上與下相對立名。2.上帝,亦稱帝,為殷人觀念中的神明。3.上

下,或作下上,上指上帝,下指地祇百神。4.、下乙為殷先王,即上甲、祖乙。5.上示、下示均為商先王集合廟主之稱,或省稱上、下。

帝[ dì ]

諦也。見《春秋元命苞》、《春秋運斗樞》。《毛詩故訓傳》曰:“審諦如帝。”王天下之號。从“ ”,“朿”聲。

都計切。古音第十六部。,古文帝。古文諸“丄”字皆从“一”,篆文皆从“ ”。“ ”,古文“上”字。古文从一,小篆从古文上者,古今體異。必云 古上字者,明非 字也。徐鍇曰:古文上兩畫,上短下長。一二之二,則兩畫齊等。“?”、俗本?下有言,非也。言从?,舉?可以包言。“示”、“辰”、“龍”、“童”、“音”、“章”皆从古文“上”。古文“示”作“ ”,古文“禮”作“ ”,古文“辰”作“ ”,此古文从一,小篆从 之證。然則古文以一爲 ,六書之假借也。註 (下)二(上)。

按:、、,象架木或束木燔以祭天之形,為禘之初文,後由祭天引伸為天帝之帝及商王稱號。

卜辭釋義:1.帝為殷人觀念中之神明,亦稱上帝,主宰風雨災祥及人間禍福。2.殷先王稱號。

旁[ pɑ?ng ]

溥也。司馬相如《封禪文》曰:“?魄四塞。”張揖曰:“?,衍也。”《廣雅》曰:“?,大也。”按:“?”,讀如“ ”,與“溥”雙聲。後人訓“側”,其義偏矣。从“ ”,闕。闕谓从“勹”之說未聞也。李陽冰曰:“‘勹’象?達之形也。”按:《自序》云:“其於所不知,葢闕如也”。凡言“闕”者,或謂形、或謂音、或謂義,分別讀之。“方”聲。凡徐氏鉉 鍇二本不同,各从其長者,如此處鍇作“方聲闕”。“闕”字在“方聲”下,於未聞从勹之說不瞭,故不从之是也。後不悉注。步光切。十部。,古文“?”。以許說推之,亦小篆从 ,古文从一也。,亦古文?。李斯改一爲二,則爲小篆。雱,籒文。《詩》:“雨雪其雱。”《故訓傳》曰:“雱,盛皃。”卽此字也。籒文从“雨”,衆多如雨意也。毛云“盛”,與許云“溥”正合。今人不知“?”、“雱”同字,音讀各殊,古形、古音、古義皆廢矣。

按:,從(凡)從(方),方為聲符,凡為重複聲符,金文作、,與甲骨文略同,說文篆文從從,當是之譌。卜辭釋義:1.方國或族邦名。2.人名。3.地名。 [ xiɑ?]

底也。底當作“氐”。《广部》曰:底者,山凥也。一曰下也。許氏解字多用轉注。轉注者,互訓

也。底云下也,故下云底也,此之謂轉注,全書皆當以此求之。抑此底字當作氐。《广部》“一曰下也”四字,疑後人所綴。何者?許書無“低”字,《日部》下昏下曰从氐省。氐者,下也,正與此下者氐也爲轉注。上,高也。下,氐也。高氐亦正相反相對。今本“氐”篆解云“至也”,亦當本作“下也”。如是正之,乃見許氏發揮

轉注之恉。有好學深思者,當能心知其意也。从反 爲 。有物在“一”之下也。此古文下本如此,如“ ”字從古文“下”是也。後人改 爲丅,謂之古文,則不得不改丅爲癘,謂之小篆文矣。胡雅、胡駕二切。古音在第五部。丅,篆文“下”。今各本篆文作下,後人所改。

按:、,見“上”字說解。

文四 重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