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建设工程造价案例分析》真题及答案

某工程项目发包人与承包人签订了施工合同,工期4个月,工程内容包括A、B两项分项工程,综合单价分别为360.00元/m3、220.00元/m3;管理费和利润为人材机费用之和的16%;规费和税金为人材机费用、管理费和利润之和的10%,各分项工程每月计划和实际完成工程量及单价措施项目费用见表5.1。

表5.1 分项工程工程量及单价措施项目费用数据表

总价措施项目费用6万元(其中安全文明施工费3.6万元);暂列金额15万元。

合同中有关工程价款结算与支付约定如下:

1、开工日10天前,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合同价款(扣除暂列金额和安全文明施工费)的20%作为工程预付款,工程预付款在第

2、3个月的工程价款中平均扣回);

2、开工后10日内,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安全文明施工费的60%,剩余部分和其它总价措施项目费用在第2、3个月平均支付;

3、发包人按每月承包人应得工程进度款的90%支付;

4、当分项工程工程量增加(或减少)幅度超过15%时,应调整综合单价,调整系数为0.9(或1.1);措施项目费按无变化考虑;

5、B分项工程所用的两种材料采用动态结算方法结算,该两种材料在B分项工程费用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和10%,基期价格指数均为100。

施工期间,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及发包人确认的有关事项如下:

1、第二个月发生现场计日工的人材机费用6.8万元;

2、第四个月B分项工程动态结算的两种材料价格指数分别为110和120。

问题:

1、该工程合同价为多少万元?工程预付款为多少万元?

2.第2个月发包人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价款为多少万元?

3、到第三个月末B分项工程的进度偏差为多少万元?

4、第四个月A、B两项分项工程的工程价款各位多少万元?发包人在该月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价款为多少万元?

答案:

1、合同价[(360×1000+220×700)/10000+7+6+15]×(1+10%)=87.34万元

工程预付款[(360×1000+220×700)/10000+7+6-3.6]×(1+10%)×20%=13.376万元

2、第2、3月支付措施费=(6-3.6×60%)/2=1.92万元

第2月应支付给承包人的工程价款=[(360×320+220×210)

/10000+2+1.92+6.8×1.16]×(1+10%)×90%-13.376/2=20.981万元

3、第三月末已完工程计划投资=(180+210+220)×220×(1+10%)/10000=14.762万元

第三月末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80+200+200)×220×(1+10%)/10000=14.036万元

第三月末进度偏差=已完工程计划投资-拟完工程计划投资=14.762-14.036=0.726万元

B工作第三月末进度提前0.726万元

4、(1180-1000)/1000=18%>15%,需要调价。

1000×(1+15%)=1150,前3月实际工程量1180-300=880

第4月A分项工程价款[(1150-880)×360+(1180-1150)×360×0.9]×(1+10%)/10000=11.761万元

第4月B分析工程价款90×220×(1+10%)×(78%+12%×110/110+10%×120/100)/10000=2.248万元

第4月措施费=1×(1+10%)=1.1万元

第4月应支付工程价款=(11.761+2.248+1.1)×90%=13.598万元

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你要照顾好自己,承认自己的平凡,但是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平静面对生活,安然的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受其他影响,你可以迷茫,请不要虚度。

最新1月浙江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1月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社会学著作为李景汉发表的是( ) A.《清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 B.《定县土地调查》 C.《亩的差异》 D.《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2.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 A.农村社会现代化 B.农村工业化 C.农村城市化 D.农村城镇化 3.《农村社会》的作者是下列哪一位社会学家?( ) A.杨开道 B.言心哲 C.晏阳初 D.邹平 4.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认为,中国的基本缺点是( ) A.愚贫弱散 B.贫弱私散 C.愚贫私散 D.愚贫弱私 5.1983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小城镇研讨会上,费孝通做了一个长篇发言,题目叫做《小城镇,大问题》,他认为这是做一个______工作。( ) A.“开题” B.“破题” C.“证题” D.“拓题” 6.下列属于非正式社会角色的是( ) A.村长 B.村民组长 C.村民 D.亲戚 7.______是指男女依照社会风俗和法律的规定所建立的关系。( ) A.地缘关系 B.业缘关系 1

C.婚姻关系 D.血缘关系 8.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称为(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9.______属于群众自治性组织。( ) A.基层党组织 B.乡镇办公室 C.乡镇派出所 D.村民委员会 10.我国农村实施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组织载体是( ) A.政治组织 B.村民自治组织 C.经济组织 D.事业组织 11.在西方社会学中,以韦伯为代表的______的社会分层理论,对中国社会分层标准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A.两分法 B.三位一体 C.四位一体 D.五位一体 12.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将农村社区分为集散村和( ) A.集镇 B.集村 C.基层村 D.中心村 13.______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依靠、无经济来源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使之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 A.农村社会保险 B.农村社会救助 C.农村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14.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 A.管理约束 B.观念约束 C.经济约束 D.其他约束 15.农村社会变迁呈现两重性的特点,原因是由于( ) A.农村庞大的社会系统 B.农村相对封闭的格局和简单的社会结构 C.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16.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是以农村实行______为突破口的。( )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2

2020年1月全国自考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1分,共2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 ) A.一二十年代B.三四十年代 C.五六十年代D.七八十年代 2.在社会学发展史上,到20世纪初期,世界社会学研究的中心由欧洲转移到了( ) A.中国B.美国 C.日本D.俄国 3.第一届农村社会学世界大会召开于( ) A.1951年B.1957年 C.1964年D.1968年 4.英国社会学的奠基人是( ) A.迪尔凯姆B.赫伯特·斯宾塞 C.马克斯·韦伯D.巴特菲尔德 5.农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 A.英国B.法国 C.美国D.德国 6.农村社会学与家庭社会学是( ) A.包含关系B.重合关系 C.种属关系D.交叉关系 7.在中国农村社会学史上,《定县社会概况调查》一书的主要作者是( ) A.费孝通B.梁漱溟 C.杨开道D.李景汉 8.我国农村人口现状的特点之一是( ) A.男性比例偏高B.女性比例偏高 C.机械增长过快D.自然死亡率偏高 9.家庭是社会的( ) 1

A.初级群体B.次级群体 C.趣缘群体D.弱势群体 10.人类从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主要家庭形式是( ) A.血缘家庭B.对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D.一夫一妻家庭 11.由一对夫妻及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联合家庭B.直系家庭 C.单亲家庭D.核心家庭 12.从性质上说,我国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是( ) A.农村党支部B.村民委员会 C.乡镇人民政府D.公安派出所 13.兼具城乡两方面特点,起着城乡之间纽带、桥梁作用的社区是( ) A.散村B.集村 C.小城镇D.市辖区 14.根据一定的标准将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是( ) A.社会分层B.社会流动 C.社会整合D.社会变迁 15.按照四分法,可以将文化划分为( ) A.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B.智能文化、认知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C.认知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 D.物质文化、规范文化、智能文化、认知文化 16.社会保障的基本内容包括( ) A.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治安B.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治安D.社会福利、社会治安、社会救助 17.社会控制的对象是( ) A.社会行为B.社会规范 C.社会秩序D.社会稳定 18.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事业产生于( ) A.北美B.欧洲 C.日本D.中国 19.在社会发展理论流派中,现代化与社会成长理论的最有代表性的学者是美国的( ) 2

(2020年更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期末题库和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乡村社会学》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且每年都在更新。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乡村社会学》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乡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 )。 A.日本 B.中国 C.美国 D.德国 2.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 )。 A.乡村居民 B.农民 C.小商人 D.乡镇企业工人 3.-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干部和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叫(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 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4.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 B.社会群体 C.次级社会群体 D.社会组织 5.由父母与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的家庭是( )。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其他家庭 6.关于社会组织内部分层、权力分等、分科设层、各司其职的组织结构形式和管理方式是( )。 A.家长制 B.泰罗制 C.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科层制 7.乡村基层政权组织的主体是( )。 A.乡镇党委会 B.乡镇人民政府 C.村党支部 D.村民委员会

8.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业缘关系 D.趣缘关系 9.当前我国乡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 A.严格控制大城市,重点发展中等城市,有选择发展小城市 B.适度发展大中城市,合理发展小城市 C.大力发展各类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 D.以大中城市为龙头,以小城镇为主体 10.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称为( )。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流动 D.社会变迁 11.调查人员从一个社会中抽出一些熟悉社区情况的人们为评判员,让他们按事先规定的高低层次对社区成员进行分类的方式是( )。 A.主观法 B.声誉法 C.客观法 D.评判法 12.由于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致使社会主体或部分成员的正常生活或社会进步发生障碍,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并需要运用社会力量加以解决的问题是指( )。 A.经济问题 B.政治问题 C.民族问题 D.社会问题 13.到2000年底我国绝对贫困人口仍有( )。 A.3000万 B.3500万 C.4000万 D.4500万 14.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 A.经济保障 B.政治保障 C.思想保障 D.社会保障 15.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 A.依附理论 B.趋同理论 C.均衡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农村社会学复习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高尔宾:威斯康星州立大学经济系主任,他对农村社会学的主要贡献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与他人一起发现 和提出邻居区域群体关系的社会生态学研究;二是使农村社区的经验研究成为可能。他1915年发表的《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剖析》研究报告中提出了交易概念,第一次以此为依据划定了具体的农村社区。他的成果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有系统、有分析的农村社会学研究,是农村社会学在美国成为一门独立学 科的标志。 2. 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相对与传统农业而言,指用机械化、自动化手段装备的,采用生物学、化学、物理 学科研究成果,运用管理科学和电脑等管理设备的农业,是农业 发展的最新阶段。中国当前正处于传统到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 3. 差序格局: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研究中国乡村结构时提出的概念,旨在描述亲疏远近的人际格局,如同 水面上泛开的连晕一般,由自己延伸开去,一圈一圈,按离自己距离的远近来划分亲疏。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周围划 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以己为中心,像石 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不像团体中的分子一般大家立在一个平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远,也愈推愈薄”,这样一来,每个人都有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圈子,同时又从属于以优于自己的 人为中心的圈子。 4?剪刀差:剪刀差指的是一种价格差距。剪刀差是指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因用图表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具体地说,是指在工农业产品交换过程中,工业品的价格高于价值而农产品的价格低于价值的不等价交换。把不等价交换的变化趋势画成图表 ,呈现出剪刀状张开,故称剪刀差。如果价格背离价值的差额越来越大,叫扩大剪刀差;反之,叫缩小剪刀差。 5. 权力贫困:阿马蒂亚?森认为,对贫困问题的认识,不能仅停留在收人层面,而应该 立足于贫困者的生存状态。对贫困的关心应该更重视对穷人福利的关心(绝对贫困),而不是简单的对他们与其他人收人差距的关心(相对贫困)。进一步讲,森认为毋需区分绝 对贫困与相对贫困,无论何种贫困状态,其本质都是一样的,都是由于权利的缺乏或 者其他条件的不足造成的。贫困绝不仅仅是收人低下的外在表现。为此,森创立了权利贫困理论与方 法。 6. 文化扶贫:文化扶贫既是从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给予贫困地区以帮助,从而提高当地人民素质,尽快摆脱贫 困。传统的扶贫主要是从经济物质上进行辅助,而贫 困地区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既要从经济上加强扶持,更需要加强智力开发。 扶贫不仅要扶物质,也要扶精神、扶智力、扶文化。 7. 农村社会控制:广义上指社会及其组织的群体运用社会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手段和方式,对农村社会成 员的社会行为及价值观念进行指导和约束,对农村社会关系进行调节和制约的过程。狭义上指社会及其组织和群体对农村中越轨 行为和思想的预防、阻止及处罚的措施和实践过程。 8. 城乡统筹:城乡统筹是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思维为指导,以打破历史和制度设计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为 出发点,立足城市发展,着眼农村建设,以最终实 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为目的的一项系统工程。 9.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扩 大的一种历史过程,它主要表现为随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的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城镇二、三产业的转移。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各个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社会变迁的一种反映。

农村社会学:10答案

2009-2010年第2学期《农村社会学》(A卷)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乡村人口:乡村人口是指农村的常住人口,不包括长期在外且已有稳定的职业与居住场所的从业人员。乡村人口的总数要低于农村人口。 (注意:这里的概念是乡村人口,而不是农村人口) 2、社区发展:是指社区成员在政府机构的支持下,依靠社区自身的力量,有目的、有组织地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的过程。(2分)在这个过程中,社区工作者协助社区成员组织起来,充分利用社区内部资源,采取互助、自治行动等,以解决社区共同的问题,增强社区凝聚力,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促进社区协调发展。(2分) 3、民间组织:是指为了更好地实现农民的政治、经济利益或完成某种社会保障功能,由农民自发组织的或者在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组建的农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组织。(3分)非政府性、非营利性、自主性、自愿性、组织性、自治性等是民间组织的主要特征。(1分) 4、农村社会生活方式:是指农村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具体来说,就是指农村社会成员在特定的农村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在农村已经形成的主观意识的支配下,从事各种生活活动和参加各种社会生活的方式。(3分)农村社会生活方式是由农民所处的客观历史条件和社会地位决定的,并通过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社会时尚以及他们的精神面貌、道德风气等表现出来。(1分) 5、农村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国家、集体和农民投入为基础,通过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对农村居民的基本生产和生活予以物质保障的各项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总称。(4分)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农村家族存在的条件是什么? (1)生产力水平。生产的发展没有提供个体与群体脱离的条件。(2)自然屏障。自然屏障是指地理环境设置的屏障,使各个家族共同体之间形成了一定的壁垒,形成了各自为政、分割四方的生活范围。(3)资源贫乏。人们不得不依靠家族来获得生存资源,否则人们便难以生存。(4)家族文化影响。家族文化成为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成分,它不仅弥散于民间文化之中,而且浸透官方正统文化。 注意:如果只回答小标题,则每个标题得1分。如果有解释,则得2分。 2、农村社区具有哪些显著特征? 与城市社区相比,农村社区尤其是传统的农村社区具有以下显著的特征。(一)人口密度低,同质性强,社会流动缓慢。(二)经济活动简单,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三)家庭功能健全,血缘关系浓厚。(四)社会结构比较简单,组织化程度较低。(五)社区文化多具有地方特色,相互之间差异比较明显。

农村社会学试题(优.选)

一、单选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社会共同体是( )。 A.初级社会群体 B.社会群体 C.次级社会群体 D.社会组织 2.社会群体最重要的表征是( )。 A.一定规模的人群 B.群体意识 C.共同行动的能力 D.交往的经常性和持续性 3.提出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家是( )。 A.斯宾塞 B.孔德 C.韦伯 D.迪尔凯姆 4.在农村,尽管人们有多种方式获得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产品,但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是( )。 A.农业 B.副业 C.乡镇企业 D.进城务工 5.在群体生活中,最普遍、最固定和最持久的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是( )。 A.家庭 B.家族 C.邻里 D.游戏群体 6.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的主要特征是( )。 A.规模小 B.人际关系亲密 C.存在长久 D.综合性功能强 7.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8.农村居民社会生活的最基本方式是( )。 A.劳动方式 B.消费方式 C.婚姻方式 D.文化娱乐方式 9.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各国可能有不同的起点,不同的条件和社会制度,但现代化的道路相同,这种观点属于( )。 A.依附理论 B.趋同理论 C.均衡理论 D.后工业社会论 10.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 )。 A.社会行为规范 B.政治条件 C.外在控制 D.内在控制 11.最主要和最基本的社会分化是指( )。 A.城乡分化 B.私有制出现 C.劳动分工 D.利益的分化 12.在世界上第一个建立起全民性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是( )。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13.社会保险是( )。 A.民间行为 B.社会行为 C.政府行为 D.个人行为 14.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的理论是( )。

《农村社会学》课程试题库

《农村社会学》课程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相应位置。答案选错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江村经济》的作者是()。 A、杨开道 B、李景汉 C、费孝通 D、吴文藻2.“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梁漱溟和()。 A、费孝通 B、雷洁琼 C、李景汉 D、晏阳初3.社会的基础和本质是()。 A、生产劳动 B、生产关系 C、社会交往 D、社会规范 4.社会的细胞应该是()。 A、社区 B、家庭 C、个人 D、群体 5.在农村社会中,对个人生活影响较大的是()。 A、自然 B、家庭 C、组织 D、生产 6.与城市社区比较,农村社区规模()。 A、较大 B、较小 C、有大有小 D、差不多 7.农村社会成员的社会分层更()。 A、单一 B、复杂 C、混乱 D、简单 8.农村社会成员劳动的流动性()。 A、大 B、小 C、不存在 D、无规律9.与城市比较,对农村社会成员的调适显得()。 A、容易 B、不易 C、不可 D、没必要 10.影响农村社会成员社会化的因素首先是 A、学校 B、家庭 C、政府 D、朋友 11.任何一个社会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社会问题,这是指社会问题的()。 A、普遍性 B、特殊性 C、连续性 D、复杂性12.社会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明了它的()。 A、普遍性 B、连续性 C、特殊性 D、可变性

13.家庭的本质是一种()。 A、社会制度 B、社会关系 C、社会组织 D、社会细胞 14.父母和一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称为()。 A、核心家庭 B、联合家庭 C、主干家庭 D、大家庭 15.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的群众性()组织。 A、经济 B、政治 C、政权 D、自治 16.人类的群体生活与动物的群体生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 A、自然本能 B、无意识的 C、无组织的 D、无规范的 17.农村集市上的购买者,共同构成了一个较大的()。 A、人群 B、组织 C、群体 D、共同体 18.原始而密切的社会关系一般是指()。 A、家庭关系 B、初级社会关系 C、次级社会关系 D、生产关系 19.社会组织成员间的互动特点是()。 A、直接的 B、间接的 C、多为直接的 D、多为间接的 20.维持组织的统一,最主要是依靠成员们共同的()。 A、情感 B、目标 C、荣誉 D、管理 21.确定是否农村社会成员的关键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生活方式 C、社会关系 D、居住场所 22.社会学诞生在()。 A、法国 B、德国 C、英国 D、美国 23.领导著名的“定县社会调查”的社会学家是()。 A、吴文藻 B、李景汉 C、费孝通 D、杨开道24.你个人的自我形象其实是在()的评价中形成的。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平时作业及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提出社会学一词的社会学家是( )。 A.斯宾塞 B.孔德 C.韦伯 D.迪尔凯姆 2.以农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的研究对象( )。 A.农业社会学 B.农村社会学 C.农村经济学 D.农业推广学 3.农村社会的主体是( )。 A.农村人口 B.小商人 C.农民 D.乡镇企业工人 4.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农村自治组织是指( )。 A.乡镇党委会 B.村党支部 C.村民委员会 D.乡镇人民政府 6.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农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 8.社会问题都有许多成因,其中最主要的成因是( )。 A.政治条件 B.经济基础 C.文化基础 D.社会关系或环境失调 9.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人均占有淡水量仅为世界平均占有量的( )。 A.1/2 B.1/3 C.1/4 D.1/5 10.判定越轨行为的标准是( )。 A.社会行为规范 B.政治条件 C.出身 D.环境 11.认为社会结构缺乏整合会造成极度紧张,从而引发失范行为的理论是( )。 A.失范理论 B.手段-目标论 C.标签论 D.亚文化群体论 12.社会保障的实质是( )。 A.政治保障 B.精神保障 C.安全保障 D.经济保障 13.社会救助体现的是( )。 A.集体主义精神 B.平均主义精神 C.互助主义精神 D.人道主义精神 14.被称为第一生产力的是( )。 A.科学技术 B.劳动手段 C.劳动工具 D.劳动对象

乡村社会学作业内容及3答案

乡村社会学作业3答案 题目:结合我国乡村社会的实际,谈一谈我国乡村社会存在的问题、成因、解决对策(人口问题、贫困问题、教育问题、环境问题、治安问题、五个方面结合当地实际任选其一) 这个题目需要大家自己去做。 按照解题的思路去答题。 我这给大家的解题需要的资料,你们需要按照自己思路去总结归纳。 人口问题 人口问题是指人口的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从而影响了自身生存和发展的乡村人口问题现状: 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乡村人口问题:(1)乡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5%以上;(2)乡村人口增长率高于城市;(3)乡村人口素质低于城市;(4)尽管政府大力提倡计划生育,但乡村育龄妇女的生育率仍然超过政府倡导水平。 人口年龄结构逐渐老化。预计到2000年我国将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将进入人口老龄化的高峰期。 人口素质差。人口素质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 乡村劳动力大量过剩。乡村人口增长迅速,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有限,新的农业产业没有大量形成,必然导致乡村劳动力的大量过剩。 成因: 政治原因。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政策没有执行。 传统人口思想的影响。我国传统观念对于生育子女是极其重视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传宗接代是祖先对后人最大的要求。 落后的乡村文化教育事业的影响。乡村育龄妇女的文化素质较低,是造成乡村人口问题的重要因素。 乡村行政行为的失误。一方面,随着乡村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传统行政组织体制逐渐解体消亡,而新的社会组织和管理体制尚不完善、健全,使得一些乡村地区对农民家庭计划生育放任自流;另一方面,有些乡村地区的行政管理者在招待计划生育工作中单纯强调对违反者罚款。 对策: 加大宣传力度。使乡村广大干部和群众正确认识我国的人口形势以及众多的人口对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造成的负面影响,以理解、支持、配合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积极发展乡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利于广大农民群众破除旧的生育观念,树立新的生育观念。 大力发展乡村社区社会保障事业,使农民“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积极发展乡村文化事业,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乡村经济,增加农民特别是乡村妇女的就业机会和劳动报酬,减少离乡流动人口。 加强乡村基层组织对农村人口问题的行政控制能力,提高乡村干部的行政管理水平,科学、合理地执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乡村教育问题 现状: 文盲、半文盲比例高。乡村的学校数却只占全国学校总数的10%。乡村人口中文盲、半文盲人数高达三分之一以上。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没有得到有效贯彻,学龄儿童失学率仍然较高。 师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民办教师和临时代课教师在乡村仍然普遍存在,这些教师和部分正式教师并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学历标准。 教育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差。乡村经济条件较差,加上某些乡村干部不重视对教育事业投入,甚至挤占、挪用教育经费,造成教育经费短缺,教学条件差,学校数量不足,校舍面积不足,基本教学设施不足。

2018年电大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复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乡村社会为研究对象的分支学科是(B)。 - A、农业社会学 B、乡村社会学 C、乡村经济学D农业推广 2.乡村社会学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C)。 A.日本 B.中国 C.美国D.欧洲 3.被认为是首创的、合乎科学的、系统的乡村社会学研究报告——《一个农业社区的解剖》的作者是(D)。A.亨德森 B.巴特菲尔德 C.萨姆纳 D.加尔平. 4.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标志是(A)。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 C.《乡村社会学=》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5·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标志的书是(C)。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B.《华南乡村生活》C.《乡村社会学》 D.《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6.在实际研究乡村并作出理论性总结方面,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D)。 A.杨开道 B.李景汉 C.吴文藻 D.费孝通 7.20世纪20--30年代由知识分子倡导并参加的、以建设和复兴中国乡村和解决乡村问题为主旨的社会改良运动是(A)。 A乡村建设运动B.新文化运动C.新生活运动D.:fr ill运动 8.乡村建设运动的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D )。 A.杨开道李景汉 B.李景汉吴文藻 C.吴文藻费孝通 D.梁漱溟晏阳初 9.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乡村社会调查。1949年前,毛泽东关于农民问题的最著名的著为(A)。 A.《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B.《兴国调查> C.《长岗乡调查》 D.《才溪乡调查》 10.社会学在我国高等学校和研究机 构恢复的时间是(C)。 A.1977年 B.1988年 C.1979 年 D.1980年 1.在传统农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 A )。 A.农田种植 B.农田养殖C.乡村畜 牧 D.乡村特种种植 2.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看,被认 为是乡村的标准范围是( D )。 A.自然村B.行政村 C.乡镇以下 D.县以下 3.在乡村,尽管人们有多种方式获 得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产品,但最主 要的谋生手段( A )。 A.农业 B.副业 C.乡镇 企业D.进城务工 4.乡村社会成员的主体是( B )。 A.乡村居民 B.农民 C.小商人 D.乡镇企业工人 5.一个人从出生到他成为一个基本 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是( A )。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C.终 身社会化D.再社会化 6.一位村干部与乡镇干部、其他村 干部和村民等人建立的角色关系,叫 ( A )。 A.复式角色 B.角色丛C.实际角色 D.自致角色。 7.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 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 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 D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 色失败 D.角色冲突 1.人们通过相互交往形成的、由特 定的相互关系联系在一起的共同体 是( B )。 A.初级社会群体B.社会群体C.次 级社会群体D.社会组织 2.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 结果,更具有( D )。 A.自然性B.直接性 C.互动性 D.社会性 3.人们通过直接的社会联系和心理 沟通所结成的、人际关系比较亲密的 社会共同体是( A )。 A.初级社会群体B社会群体C次级 社会群体 D.社会组织 4.与社会组织相比,初级社会群体 的主要特征是( A )。 A.规模小B人际关系亲密C.存在长 久 D.综合性功能强 5.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 A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 家庭 D.其他家庭 6.由一对已婚子女及孙子女等组成 的家庭是( B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 合家庭 D.其他家庭 7.由已婚的兄弟姐妹家庭组成的是 ( C ).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 合家庭 D.其他家庭 8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 权的最主要的是( B )。’ A.家庭 B.家族 C.邻里 D.民间会社 二、多项选择题 1.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社会关系 B.社会行动 C.社 会结构 D.社会变迁E.社会发展 史. 2.社会学的特点有(BCD) A.逻辑性 B.整体性C.综合性 D.应 用性 E.前瞻性 3.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BCD) 3.乡村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胪幻 cI' A.乡村居民的社会生活 B.乡村 社会关系 C.乡村社会结构 D.乡 村社会变迁E.乡村社会发展史 4.乡村社会学从理论上看其研究的 基本内容有(ABCDE )。 A.乡村社会 B.乡村的基本群体 C.乡村社会组织 D.乡村社区 E.乡 村生活方式 5乡村社会学从应用的角度看,其研 究的内容包括( ABCD )。 A.乡村社会问题 B.乡村社会控 制C.农村社会保障 D.乡村社会 现代化E.乡村社会调查 6.本书介绍了乡村社会学与相邻学 科的关系,相邻学科包括(ACE )。 A.乡村经济学 B.乡村政治学

乡村社会学期末考试试题附答案

电大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村干班“开放专科” 《乡村社会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被认为是中国乡村社会学诞生的标志一书是 A 《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 《华南乡村生活》 C 《乡村社会学》 D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2.乡村建设运动最有名的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为( )。 A.杨开道李景汉 B.李景汉吴文藻 C.吴文藻费孝通 D.梁漱溟晏阳初 3.在传统乡村,农业活动主要是指( )。 A.农田种植 B.农田养殖 C. 乡村畜牧 D. 乡村特种种植 4.一个人同时担当了几种角色,而这些角色对个人的期待发生了矛盾,难以协调,这种现象称之为( )。 A.角色扮演 B.角色中断 C.角色失败 D.角色冲突 5.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更具有( )。 A.自然性 B.直接性 C. 互动性 D. 社会性 6. 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家庭 B. 邻里 C.家族 D. 民间会社 7.乡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始于( )。 A.山东 B.安徽 C. 河南 D.四川 8.建立在下级对上级的个人效忠、服从和信赖基础上的管理方式是( )。 A.家长制 B.泰罗制 C. 法约尔的管理理论 D. 科层制 9. 人类社会最原始的关系是( )。 A. 血缘关系 B.地缘关系 C.趣缘关系 D.业缘关系 lO.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 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C. 逆城市化 D.城乡融合化

11.规定我国义务教育的法律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2.在现代社会中,社会控制的主导力量是( )。 A. 国家政权 B. 国家法律 C.国家各项制度 D.社团组织 13.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 A. 习俗 B.道德 C.舆论 D.宗教 14. 即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 A. 传统发展战略 B. 基本需求发展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跨越式发展战略 15. 1992年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胜利召开,召开的地点是( )。 A. 美国 B.英国 C. 巴西 D. 中国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有( )。 A. 逻辑性 B.整体性 C. 综合性 D.应用性 E.前赡性 2.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是( )。 A.规模小 B.非正式控制 C.面对面交往 D.成员具有多种角色 E. 满足需求为首位 3.社区的构成要素有( )。 A.共同生活的人群 B.一定的地域 C. 一定的生产和生活设施 D.一定的管理机构 E.社区文化 4.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成因是( )。 A.环境意识差 B. 执法不严 C. 认识错误 D. 急功近利 E.人口压力过大

农村社会学试题及答案

农村社会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 1.我国最早阐述乡村社会学研究的著作是()。 A. 《中国农村生活—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 《华南乡村生活》 C. 《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D. 《农村社会学》 2.20世纪20年代—30年代,我国最有名的乡村建设运动是山东乡村建设运动和华北平民教育运动,其领导者分别为()。 A. 杨开道李景汉 B.李景汉吴文藻 C. 梁簌溟晏阳初 D.吴文藻费孝通 3. 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更具有()。 A. 自然性 B.直接性 C.互动性 D.社会性 4.由父母与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是()。 A.主干家庭 B.核心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5.“社区”构成要素中的首要要素是()。 A.人口 B.地域 C.文化 D.设施 6.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道路选择是()。 A.大城市重点论 B.小城市重点论 C.大中小城市并重论 D.大中城镇、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相促进 7.对生活方式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因素是()。 A.生产方式 B.科学技术 C.自然环境 D.社会制度 8.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称为()。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分工 D.社会阶级 9.我国基本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私人资本注意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使个体农民变成了集体农民,使分散独立经营的农民阶级变成了在集体所有制基础上组织起来的新农民阶级的时间是()。 A.1955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10.农村社会问题的主要成因是()。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社会结构变动 D.文化差异 11.目前我国扶贫的基本策略是()。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农村社会学全真题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社会学著作为李景汉发表的是() A.《清河:一个社会学的分析》 B.《定县土地调查》 C.《亩的差异》 D.《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分析》 2.中国农村社会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实现() A.农村社会现代化 B.农村工业化 C.农村城市化 D.农村城镇化 3.《农村社会》的作者是下列哪一位社会学家?() A.杨开道 B.言心哲 C.晏阳初 D.邹平 4.中国平民教育促进会认为,中国的基本缺点是() A.愚贫弱散 B.贫弱私散 C.愚贫私散 D.愚贫弱私 5.1983年9月在南京举行的江苏省小城镇研讨会上,费孝通做了一个长篇发言,题目叫做《小城镇,大问题》,他认为这是做一个______工作。() A.“开题” B.“破题” C.“证题” D.“拓题” 6.下列属于非正式社会角色的是() A.村长 B.村民组长 C.村民 D.亲戚 7.______是指男女依照社会风俗和法律的规定所建立的关系。() A.地缘关系 B.业缘关系 C.婚姻关系 D.血缘关系 8.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所组成的家庭称为() A.核心家庭 B.主干家庭 C.联合家庭 D.其他家庭

9.______属于群众自治性组织。() A.基层党组织 B.乡镇办公室 C.乡镇派出所 D.村民委员会 10.我国农村实施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组织载体是() A.政治组织 B.村民自治组织 C.经济组织 D.事业组织 11.在西方社会学中,以韦伯为代表的______的社会分层理论,对中国社会分层标准的建立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A.两分法 B.三位一体 C.四位一体 D.五位一体 12.按居民点分布状况和社区演变过程可将农村社区分为集散村和() A.集镇 B.集村 C.基层村 D.中心村 13.______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依靠、无经济来源的居民提供帮助和服务,使之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A.农村社会保险 B.B.农村社会救助 C.农村社会福利 D.优抚安置 14.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最大的制约因素是() A.管理约束 B.观念约束 C.经济约束 D.其他约束 15.农村社会变迁呈现两重性的特点,原因是由于() A.农村庞大的社会系统 B.农村相对封闭的格局和简单的社会结构 C.农村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 D.农村经济发展的落后 16.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经济改革,是以农村实行______为突破口的。()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C.乡镇企业的崛起 D.改革开放 17.可持续发展与以往的发展思想相比,其核心是() A.保护自然

2020年自考《农村社会学》习题及答案

2020年自考《农村社会学》习题及答案 简答 (一)简述农村社会系统的经济特性。 1.农村社会系统的主导产业—农业是弱质产业。 首先,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较弱。由于是自然与经济再生产产业,所以面临自然灾害与市场经济供求状况带来的双重风险;其次,农产品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相对于二、三产业,竞争能力较弱,有时还会蒙受较大的经济损失;再次,农业劳动时间小于种养物生长时间,即农业劳动时间小于生产时间。农业的弱质性不利于农村经济发展,但可以通过一些技术、经营方式以及政策方法来客服。 2.农村社会系统的生产能力较弱。 农业不能像工业一样进行工厂式生产,人地资源矛盾和许多国家长期采取的“城乡分治、一国两策”的二元治理模式及重工的政策等政治因素的限制,使世界农业比较劳动生产率较低;世界各国农村社会系统的工商业不发达,必然导致农村社会系统出现生产能力较弱的经济特性。 3.农村社会系统的农户家庭经济收入水平较低。 大多数农户以农为主,农业比较收益很低。 4.农村社会系统的产业复杂化。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由于受农业比较收益偏低的推动和工商业比较收益偏高的拉动作用,农村由单一产业经济结构向第一二三产业齐发展的经济结构转变。

5.农村社会系统的农业功能日益综合化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学农业以及基因农业的负外部性日益严重以及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使农业走上经济、生态、社会、人文四种功能齐头发展的多功能化经营轨道。 (二)谈谈你对大学生村官计划的看法 大学生村官计划是中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实施的一项重大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代大学生的契机。 主观发挥 (三)简述我国当前农村组织中的“非组织化”特征 1.“低工业化、低集体化”——宗法组织特别发达 这类社区农业比重大,农业人口占绝对优势。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生产资料和集体财产都已分散到农民手中,原来的乡村基层组织失去了对资源的垄断和分配权,行政控制能力严重弱化,陷入瘫痪、半瘫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宗法组织特别发达,已成为实际掌握当地行政决策权的农村社区组织。安徽、广西均属这种组织。 2.“高工业化,低集体化”——工业化的市场模式 经济发展较早、经济类型多样、相对独立的自主性社会力量的发育,为经济精英和社会精英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原有的政党干部之外,又产生了大量的经济能人,这些地区的宗法组织也存在并起作用,但作用相对较小。东南沿海地区属这种类型。 3.“高工业化,高集体化”——工业化的组织模式

2004年10月自考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及答案

以下是湖南自考生网为考生们整理的“2004年10月自考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及答案”,考生可通过自考历年真题练习更有把握的面对考试,对题型更加熟悉,从而取得更佳的成绩。供考生参考。 自考00290农村社会学真题、资料、教材 200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农村社会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90 点击查找本套试卷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主张把社会学分为社会静力学和社会动力学的社会学家是() A.斯宾塞 B.沃德 C.孔德 D.韦伯 2.农村社会学产生于() A.19世纪三四十年代 B.19世纪七八十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20年代 3.农村社会学的发源地是() A.西欧 B.东欧

C.美国 D.日本 4.《江村经济》一书的作者是() A.李景汉 B.费孝通 C.杨开道 D.梁漱溟 5.《乡土中国》一书的作者是() A.杨开道 B.费孝通 C.晏阳初 D.李景汉 6.农村社会关系的承担者是() A.农业生产关系 B.农村经济关系 C.农村居民 D.乡镇企业 7.人类历史上唯一从事两种社会生产的基本群体是() A.邻里 B.家庭 C.互助组 D.合作社

8.在人类历史上,从群婚向个体婚过渡的家庭形式是() A.一夫一妻制家庭 B.对偶家庭 C.普那路亚家庭 D.血缘家庭 9.原始氏族农村社区是() A.人类最早的完整意义上的社区形式 B.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社区形式 C.当时的主要的社区形式之一 D.以血缘和业缘为纽带的社区 10.社会流动的特殊性表现为() A.只有某些社会存在社会流动 B.只有某些阶层发生社会流动 C.只有某些阶级发生社会流动 D.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社会流动 11.任何一种文化现象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总是要和别的文化现象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复杂的系统,这就是社会文化系统的() A.独立性的一种表现 B.区域性的一种表现 C.复合性的一种表现 D.单一性的一种表现 12.文化的主要特性有()

乡村社会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试卷代号:272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乡村社会学试题 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总计3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在我国最早的乡村社会学研究的标志是( )。 A.《中国乡村生活一一个社会学的研究》 B.《华南乡村生活》 C.《北平郊外之乡村家庭》 D.《乡村社会学》 2.在实际研究乡村并作出理论性总结,对我国乡村社会学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是 ( ) A.杨开道 B.李景汉 C.吴文藻 D.费孝通 3.在乡村尽管人们有多种方式获得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产品,但最主要的谋生手段是( ) A.副业B.农业 C.乡镇企业 D.进城务工 4.人类群体生活主要是社会交往的结果,所以更具有( )。 A.自然性 B.直接性 C.互动性 D.社会性 5.目前在我国乡村,干扰乡村基层政权最主要的是( )。 t A.家庭 B.家族 C.邻里 D.民问会社 6.社区与社会相比,二者的关系是( )。 A.社区外延大于社会 B.社区外延小于社会 C.二者含义相同D.不可比较 7.在许多发达国家,出现了大城市居民向小城镇或乡村迁移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 ) A.过度城市化 B.郊区化 C.逆城市化D.城乡融合 8.根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高低有序的若干等级层次的过程及现象称为( )。 A.社会分化 B.社会分层

C.社会分工 D.社会阶级 9.乡村的许多社会问题都有许多成因,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 B.经济基础 C.政治条件 D.生产力水平 10.系统地提出人口的增长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出要控制人口增长速度的《新人口论》的作者是( )。 A.费孝通 B.马寅初 C.雷洁琼 D.袁方 11.社会控制的准则是( )。 A.社会文化 B.社会道德 C.社会规范 D.法律 12.以善恶评价为中心的行为规范的总和,是指( )。 A.道德B.习俗 C.社会舆论 D.宗教 13.社会保障制度被称为社会“稳定器”,是指其( )。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民生功能 D.社会进步 14.在生产方式中最重要的因素是( )。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经济基 D.上层建筑 15.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自身需求能力的发展,这是( )。 A.传统发展战略B.基本需求战略 C.可持续发展战略 D.跨越式发展战略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总计15分。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错选、多选、少选均不得分,请将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6.学习乡村社会学的意义有( )。 A.为科学规划乡村发展服务 B.为制定乡村规章服务 C.为推进乡村物质文明服务 D.为推进城市物质文明服务 E.为推进乡村精神文明服务 17.初级社会群体的特征有( )。 A.规模小B.非正式控制 C.面对面交往 D.成员有多种角色 E.满足需求为首位 18.村落社区聚村而居的原因是( ) A.便于互相帮助 B.便于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