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目二教师资格主观题汇总

科目二教师资格主观题汇总

科目二教师资格主观题汇总
科目二教师资格主观题汇总

1、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

(1)教育基本要素: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从生产劳动中脱离出来,并且出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和专门参与学习的学生;

(2)教育内容: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教育工具: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2、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表现为:

(1)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3)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表现在: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2、人力资本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认为:

(1)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2)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质资本的作用。33%

(3)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投资的主要部分。

(4)教育投资应以市场供求关系为依据,以人力价格的浮动为衡量符号。

3、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表现在:

(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3)决定教育目的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

(1)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4、教育与文化

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教育与文化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

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递和保存文化。

(2)筛选和整理文化。

(3)交流和融合文化。

(4)更新和创造文化。

5、学校文化的特征

(1)学校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

(2)是一种整合性较强的文化;

(3)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

(4)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

6、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具有自身的规律)的表现

(1)教育对社会的作用具有能动性;

(2)教育具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培养人);

(3)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4)教育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5)教育的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7、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2)环境(外部因素)(3)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8、遗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解剖生理上的特点,这种生理特点也叫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作用具体表现在: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个别差异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3)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身心发展的过程及年龄特征;

(4)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生理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辨析易考点)

遗传素质不决定人身心发展的现实性,王安石的《伤仲永》中的仲永就是例子。“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说明遗传素质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深入而改变,即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9、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10、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中的独特功能:

(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记忆技巧:归家寄腌菜

11、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

(1)定向性,顺序性,循序渐进(2)连续性阶段性(主要矛盾)(3)互补性,全面和谐发

展(4)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12、辨析: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

此观点错误,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总的教育方向。包括3个组成部分:教育性质和教育方向、教育目的和实现教育目的的途径和根本原则。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总的要求。

13、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点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1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地位及其关系

全面发展教育是由多种相互联系又各具特点的教育所组成。

(1)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人思想品质的教育。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证。

(2)智育是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智能的教育。智育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为其他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3)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的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学生体质的教育。体育基础作用,提供物质基础。

(4)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动力作用。

(5)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生产技能,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综合作用。

15、简述影响学制的因素

(1)首先取决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受社会制度的制约,反映一个国家教育方针的要求;

(3)还要考虑人口状况,文化传统;

(4)依据青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

(5)吸取原有学制中有用的部分,参照外国学制的经验。

记忆技巧:外国青少年克制人生。

16、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2)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3)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4)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界限逐渐淡化;

(5)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6)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17、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比较。

学科课程主要是从各学科领域中精选的部分内容,按照该领域的逻辑结构构成的知识体系。优点:(1)是从各学科领域精选的基本知识,有利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在短时间内达到历史文化高度;

(2)学科课程能有效保证学习的逻辑性、系统性和整体性,能深化学生对某一专门领域的认识,培养其专业素养;

(3)学科知识有利于教师的传授,有助于学生学习巩固。

缺点:(1)内容是前人获得的经验,教学过程又主要是课堂讲授,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和经验产生深刻体验;

(3)预先结合各方面因素设定好的,变通性较差,不容易照顾到学生的需要、兴趣和爱好;(4)注重知识积累,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而不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了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具有以下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满足儿童的需要、爱好,关照儿童的学习心理过程;

(2)有利于加强教育与社会以及学生生活的联系;

(3)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

缺点:(1)过分夸大儿童个人经验的重要性,存在很大的片面性;

(2)忽视了知识本身的内在逻辑联系与顺序,不能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导致学生难以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

(3)表面上看它旨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但实质上却限制了学生主体的发展。

学科课程主要是学习间接经验,活动课程主要学习直接经验。

18、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

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社会需求)

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学科知识水平)

3、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

4、课程理论。

18、简述教材编写的基本要求。

(1)按照不同学科的特点,内容上体现科学性与思想性;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

(3)在保证科学性的前提下,教材还要考虑到我国社会发展现实水平和教育现状,必须注意到基本教材对大多数学生和大多数学校的适用性;

(4)在教材的编排上,要做到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

(5)教材的编排形式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6)要兼顾同一年级各门学科内容之间的关系和同一学科各个年级教材之间的衔接。

记忆技巧:科基适落脚学兼顾。

19、教学的意义。

(1)教学是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但不是唯一途径;(2)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

(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

20、教学的基本任务

(1)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形成基础技能、技巧(首要任务);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21、简述备课的内容。

(1)备课是教师根据学科课程标准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选择的最合适的教学表达方式和顺序。目的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2)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首要环节,是教师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3)备课要做好三项工作,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种计划:学年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教案)。

22、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板书有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这是上好课的最根本要求)。记忆技巧:目重内方、表组气板充

23、简述作业布置应遵循的要求

(1)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并具有代表性。

(2)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4)教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4、教学过程的本质(特殊性)的表现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简捷性、有领导的认识(教师的引导性、指导性与传授性)

记忆技巧:间交教简领

2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教育性规律)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双边性规律)

26、辨析:知识就是智力。

此观点错误。知识不等于智能,知识掌握得多并不一定表明智能发展得好,但两者互相联系,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觉地掌握知识,就能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27、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述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7)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8)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原则。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记忆技巧:直启巩循、因力量思

28、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

(1)教学目的和任务要求;

(2)课程性质和教材特点;

(3)学生特点;

(4)教学时间、设备、条件;

(5)教师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及个性特点。

记忆技巧:目性时业特二

29、知觉的特性(个别属性)

(1)知觉的整体性。

(2)知觉的理解性。

(3)知觉的选择性。

(4)知觉的恒常性。

30、注意的广度

(1)注意广度的大小与被知觉对象的特点有关。

(2)注意广度的大小和人们当时的知觉任务分不开。

(3)注意广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一个人已有的经验和知识。

31、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1)注意对象的特点。

(2)有无坚定目的。

(3)个人的主观状态。

32、影响注意转移快慢和难易的条件:

(1)原来注意的强度;

(2)新的注意对象的特点;

(3)大脑皮层神经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相互转换的灵活性;

(4)各项活动的目的性或第二信号系统的调节作用。

33、有意注意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增强学习自觉性;(2)培养学生意志力;(3)调动多种分析器;(4)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调启增培)

34、影响遗传进程的因素

(1)学习材料的意义、性质和数量;

(2)学习程度;150%

(3)记忆任务的长久性与重要性;

(4)识记的方法;

(5)时间因素;

(6)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

(7)学习者的需要和兴趣;

(8)情绪和动机。

35、提高记忆效果的方法

(1)明确识记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化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记忆技巧:目意精组、信编复

36、复习方法包括哪些。

(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

37、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

(1)流畅性。是指在有限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思维流畅性大。

(2)变通性(也叫灵活性)。是指摈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

(3)独创性(也叫独特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此外还有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

38、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2)定势;定势是指重复先前的操作所引起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3)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4)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原型启发是指从其他事物上发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酝酿效应是指当一个人长期致力于某一问题的解决而又百思不得其解时,如果他对这个问题的思考暂时停下来去做别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想出解决的办法。(5)个体相关因素。已有的知识经验、情绪与动机以及个体的智力水平。

39、辨析:思维定势有利于问题解决,然而,功能固着不利于问题解决。

此观点错误。

思维定势也称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通常表现为以最熟悉的方式作出反应或者解决问题。定势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用惯有情况解决问题,当情况不变,则能够快速地解决问题,这是思维定势的积极作用;当情况发生改变,则会阻碍问题解决,这是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正常功能,而看不到事物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例如,对于电吹风,一般人只认为它是吹头用的,其实它还有多种功能,可以做衣服、墨迹等的烘干器。即固着了某个事物的功能,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因此,功能固着只有消极作用而没有积极作用。

综上,思维定势对解决问题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而功能固着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40、学生问题解决的策略。

(1)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2)传授问题解决的策略;(3)提供学习的机会。(策积机)

41、奥苏贝尔等人的学习动机内驱力理论

(1)认知内驱力;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解决问题的需要,属于内部动机(2)自我提高内驱力;是指个体由学业的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或威望的需要,(3)附属内驱力是为了获得长者(家长、教师等)的赞许获认可而努力工作的一种需要,属于外部动机。(儿童早期)

42、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是一致的,具体表现为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成绩,但不是完全成正比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1)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过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2)最佳学习动机水平与学习任务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3)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越高。

(4)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

43、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认为人的需要有七种,它们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需要)、尊重的需要(自尊需要)、认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安归尊认审自)

44、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感理论

定义:是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即做事的自信心。

影响因素:成败经验(最主要)、对他人的观察、言语的劝说、情绪和心理的状态。(成人言请)

对学生心理和行为的影响。(1)对活动的选择;(2)努力的程度和坚定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3)活动的情绪;(4)有利于完成学习任务。(选努情学)

45、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动情讲解)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46、内部动机的激发方式。

(1)激发兴趣;

(2)维持好奇心;

(3)设置明确的目标;

(4)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

(5)训练归因。

47、外部动机的激发方式。(反复奖励妻子手表)

(1)表达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时且经常性的反馈;

(3)合理运用外部的奖励;

(4)有效运用表扬。

48、影响学习迁移的要素。

(1)学习材料之间的共同要素或相似性;(2)原有知识经验的概括程度;(3)学习的态度

和定势;(4)认知结构的特点;(5)学习策略水平;(6)个体智力水平;(7)教师的指导49、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

(1)精选教材;(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4)教授学习策略;(5)提高迁移意识性。(三教学意)

50、桑代克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尝试-错误说(联结-试误说)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情境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这种联结是直接的,不需要中介作用;

(2)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从的、尝试错误的过程;

(3)根据他的实验(小猫迷箱或谜笼实验)提出三条规律:效果律、练习律、准备律。

51、强化与惩罚。(辨析)

负强化和惩罚是斯金纳在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提出来的。强化的意义在于增强行为发生的频率,负强化是通过撤销某种(厌恶的)刺激来增强反应发生的概率。惩罚的意义在于较少反应发生的频率,两者在本质上有区别。

52、认知学习理论——苛勒的完形—顿悟说(大猩猩摘取香蕉)

(1)学习结果来看,学习并不是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形成了新的格式塔(或称完形);

(2)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是学习者头脑中主动积极地对情境进行组织的过程;

(3)学习过程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不是盲目的尝试,而是对情境突然“顿悟”

的过程,就是领会到自己的动作和情境,特别是和目的物之间的关系;

(4)刺激和反应之间是以意识为中介的。

53、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实质性的联系)

(2)有意义学习的内部心理机制——同化。

(3)有意义学习的结果是形成认知结构。

(4)先行组织者技术。

5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核心: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起来的。

知识观: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确定性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

(1)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假设、解释;

(2)不是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具体问题不能拿来就用,而是要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知识有外在形式,每个学生的理解不同,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建构。

学习观: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

学生观: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差异性。

教学观:抛锚式、情景式、合作学习。

55、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VS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辨析)

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是指个体获得情感人格等方面的发展;而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经验获得理解新知识,只局限于认知方面,不涉及情感人格等方面。

所以不一样。

56、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

知识获得方法:有效运用实物直观、模象直观、言语直观,配合运用正例反例与变式,促进知识概括。

知识保持方法:深度加工学习材料、有效运用记忆术、进行组块化编码、适当过度学习、合理进行复习。(两度复记组)

57、技能的特点

(1)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同于本能行为;

(2)是一种活动方式,不同于知识;

(3)是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不同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58、技能VS习惯区别

(1)技能趋于标准体系提高,习惯保持原有的动作组织情况,保守。

(2)技能有高低之分,无好坏之别,而习惯根据对个人社会的意义有好坏之分。

(3)技能与一定的情境、任务有关,而习惯只与情境联系。技能是主动,习惯是被动的。

(4)技能要与一定的客观标准作对照,习惯与上次动作对照。技能的形成除了自己的东决反馈外,还需要其他的反馈,如外部感觉等。

59、技能vs知识

联系:知识是基础,影响技能掌握的快慢、深浅,技能反之影响知识的学习和发展。

区别:获得的途径不同,知识书本,灌输,技能实践和反复练习;在实践中的作用也不同,知识只有通过技能才能在生产中发挥作用。

60、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势必练反动)

61、心智技能培养的方法。(原阶知思)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教师利用示范和讲解,并有效地进行分阶段练习。

(3)知识影响技能的形成。

(4)注意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习惯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62、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主内特效生监)

主体性原则;内化性原则、特定性原则、个人效能感原则、生成性原则、有效监控原则。

63、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图式、同化、顺应、平衡

四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①感觉与动作出现分化;②主客体分化;③思维出现萌芽;

④因果关系的初步形成;⑤客体永恒性。

(2)前运算阶段(2-7岁):①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开始出现表象和形象图式;②思维的刻板性;③不可逆性;④无守恒概念;⑤一切以自我为中心;⑥泛灵论。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①具体逻辑思维;②具有抽象概念;③获得物体守恒关系;

④去自我中心。

(4)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上):①思维以命题的方式进行,能够根据逻辑推理、归纳或者演绎的方式解决问题;②能够进行假设演绎推理;③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④思维具有可逆性和补偿性;⑤思维具有灵活性。

64、中学生思维发展的特点

(1)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并随着年龄的增长日益成熟;

(2)形式逻辑思维逐渐发展,在高中阶段处于优势;

(3)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65、情绪VS情感

区别(1)产生的需要不同。情绪生理需要,情感社会需要。

(2)情绪具有情境性、表浅性、短暂性的特点,情感情境性、稳定性、深刻性。

(3)情绪体验强度大,冲动性,明显的外在表现;情感比较内稳,深沉。

联系:情绪是基础,情感通过情绪表达。

66、情绪VS情感VS认知

情绪、情感是伴随着认知过程产生的,并随着认知的发展而发展。认知活动反映的是事物的内容,而情绪不是对事物的反映,而一种态度,主观体验、外在表现、生理反应。情感调节认知过程,创造性加工。

67、情绪情感的功能。(感动调适信健)感染、动机、调节、适应、信号、健康

68、中学生情绪的特点。(丰强激极稳开逆)

丰富、强烈、易激动性、两极化、不稳定性、开放与掩饰性、逆反性。

69、中学生良好情绪的特点。(反转影响年龄)

(1)能正确反映一定环境和情境的影响,善于表达自己的感受;(2)能对引起情绪的刺激做出适当强度的反应;(3)具备情绪反应的转移能力;(4)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70、中学生良好情绪的培养。(状体看练法)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情绪调节能力。

71、人格的影响因素。

(1)遗传与生理(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3)家庭(4)自我因素

72、良好性格的培养措施。(四教及示范)

(1)加强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教育;(2)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3)利用集体的教育力量;(4)依据性格倾向因材施教;(5)及时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6)充分利用榜样人物的示范作用。

7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联系:都是稳定的人格特征,气质影响到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使性格带上某种气质的色彩和具有某种特殊的形式;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以及发展的速度;性格会掩

蔽和改造气质,指导气质的发展,使它服从生活实践的要求。

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分;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晚。

74、气质类型说——希波克拉底、盖伦四种气质: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

胆汁质: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冲动易怒,

对策:直截了当的方式进行教育,不宜轻易激怒,批评时要有说服力,培养自制力和坚持到底的精神,豪放、勇于进取的个性品质。

多血质:反应迅速、有朝气、活泼好动、动作敏捷、情绪不稳定、见异思迁

对策:采取多种教育方式,定期提醒,对其缺点批评。鼓励勇于克服困难、扎实专一的精神,防止见异思迁,朝气蓬勃,足智多谋的优点。

黏液质:稳重,但灵活性不足;踏实,但比较死板,按部就班;沉着冷静,但缺乏生气。

对策,耐心教育,让他们有充分的考虑和做出反应的时间,培养其生机勃勃的精神,热情开朗的性格和以诚待人、工作踏实顽强的优点。

抑郁质:体验深刻,外表温柔,怯懦、孤独、行动缓慢、多愁善感。

对策:委婉暗示的方式,多关心、爱护,不宜在公共场合下指责,不宜过于严厉的批评,培养他们亲切、友好,善于交往、富有自信的精神,培养其敏感、机智认真细致、高自尊的优点。

75、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

(1)口腔期(0-1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依靠口腔部位的吸吮、咀嚼、吞咽等活动获得满足。

(2)肛门期(1-3岁)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

(3)性器器(3-6、7岁)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

(4)潜伏期(7-11岁)兴趣扩大,由对自己或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从原始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

(5)两性期(11岁以后)男生约在13岁,女生约在12岁,此时期个体性器官成熟,两性差异开始显著。自此,性的需求转向异性。

76、埃里克森的社会性发展阶段理论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怯感(1.5-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6)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

(7)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

(8)自我整合对绝望感(60-死亡)

76、中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特点

(1)自我意识增强(2)人际关系逐渐发展(3)性成熟带来性意识的萌芽(自我人性)

77、正确处理异性交往:意交分礼节

(1)培养健康交往意识,交往时做到落落大方;

(2)引导学生广泛交往,交往时把握深浅度;

(3)引导学生有礼有节,交往时端庄稳重;

(4)引导学生把握分寸,避免“早恋”的发生。

78、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他律)(6-7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1-12岁)

79、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关注行为的直接后果与自身的利害关系

(1)惩罚与服从取向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习俗水平,行为与社会上的观点与期望相对照。

(1)寻求认可取向阶段(好孩子阶段);

(2)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后习俗水平

(1)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2)普遍伦理取向阶段(良心公正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公正高于法律

80、影响学生品德发展的因素

(1)外部因素:家庭、学校、社会、同伴群体

(2)内部因素: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知(太人道)

81、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良群说讲价)

(1)树立良好的榜样;(2)利用群体约定;(3)有效的说服;(4)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

81、德育的主要内容:政治、思想、品德、心理健康教育

82、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内容(爱里脊,辩记牢)

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理想与传统;集体主义、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教育。

83、德育过程VS品德形成过程。

不相同。区别(1)德育过程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教育过程,是双边活动过程,品德形成是学生个体品德自我发展的过程。(2)德育过程中,学生受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影响,而品德形成过程中,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包括自发的环境因素的影响。(3)从德育过程的结果上看,学生形成的思想品德与社会要求相一致,而从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结果看,学生形成的品德可能与社会要求相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8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长期反复交知)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要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是在交往和活动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德育的基础)

(3)是学生思想内部矛盾积极转化的规律;

(4)形成长期性和反复性。

85、德育的原则(积集灵疏导、一尊正知因)

(1)导向性

(2)疏导性: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进行正面教育。

(3)尊重与严格要求

(4)因材施教:特点、年龄特征

(5)灵活施教:人、时、境

(6)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平行教育)马卡连柯:建立学生集体,组织管理,意识舆论,开展集体活动,加强个别教育

(7)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自我教育、发扬积极、一分为二

(8)知行统一:理论教育,实践,知行统一,以身作则,言行一致。

(9)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科学理论、客观事实、榜样表扬、讲事实、摆道理,规章制度(10)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同意学校内部力量、学校、家庭、社会、计划系统

86、德育的方法

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指导实践法(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品德评价法、品德修养指导法(自我修养法)

87、德育的途径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2)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3)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4)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活动(5)班主任工作

88、良好班集体的特征。

(1)明确的共同特征;(2)健全的组织结构;(3)共同的生活和活动的准则;(4)班级成员之间平等,心理相容的气氛。

89、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1)坚定的教育信念;(2)崇高的思想品德;(3)对学生炙热的爱心;(4)较强的组织能力;(5)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6)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7)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知识。

90、班主任工作内容

(1)了解和研究学生;(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4)协调各方面的教育力量;(5)操作评定;(6)工作计划和总结。

91、如何组织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共同的奋斗目标;(2)选拔和培养优秀干部;(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9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永恒性。新生一代的成长和社会生活的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人类社会永恒的范畴。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阶级性。在阶级社会中,教育具有阶级性,但不是教育所独有的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特征。教育只在阶级社会中教育的一种属性,并非教育所特有的质的规定性。

(3)历史性。受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统治阶级制度有关,并随之变化。教育内容、性质、目的各不相同,各具特点。

(4)继承性。不同历史时期的教育前赴后继,后一时期的教育是对前一时期教育的继承和发展。

(5)长期性。

(6)生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7)民族性。民族特色。

(8)相对独立性。教育受一定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具有相对独立性。

93、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

(1)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2)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3)能力素质的现代化。

94、学生文化成因

(1)个人的身心特征;(2)同伴群体的影响;(3)师生的交互作用;(4)家庭社会经济作用;(5)社区的影响。

95、学生文化的特征。

(1)过渡性;(2)非正式性;(3)具有多样性;(4)互补性。(飞过多补)

96、教育与人口的关系

人口制约教育(1)人口数量和增长制约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2)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质量:身体素质、文化素养、道德水平);(3)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自然结构:性别、年龄);(4)人口流动对教育影响。

教育对人口再生产的作用:(1)控制人口数量;(2)提高人口质量;(3)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

97、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发展二十字方针、战略目标。

优育改促提: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育人为本(根本要求)、改革创新(强大动力)、促进公平(教育政策)、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战略目标: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2基本、1进入)

98、纲要提出的我国学制方面的发展任务。(学前、义务、高中、职业、高等、继续、特殊)

(1)积极发展学前教育,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2)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均衡发展;

(3)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4)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5)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6)发展继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社会。

(7)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95、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观点。

(1)人的发展同所属的社会生活条件相联系;

(2)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3)机器大加工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4)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条件;

(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

96、教科书编排要求。(形内自带标结)

(1)编排形式有利于学生学习;

(2)内容阐述层次分明;

(3)教科书的标题和结论要用不同的字体或符号标出,使之鲜明、醒目;

(4)字体大小要适宜,装订要坚固、规格大小、厚薄要适度,便于携带。

97、教科书的作用。

(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内容,同时预习、复习和做作业。

(2)教科书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评定成绩提供了基本材料。

(3)根据课程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

(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途径与方法,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实验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

98、新课程改革。

理论基础:人本主义思潮、建构主义思潮、多元智能理论。

核心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发展

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

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

课程管理。

(一)课程目标倡导三维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特点:学会做人、全面发展、终身教育的基础性、突出素质教育的重点、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人全点基)

(二)课程结构

特点:综合性、均衡性、选择性。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作为必需课程,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三)课程内容

特点:素质教育理念;突破学科中心;改变学习方式。

(四)课程实施

1、理念改革:现代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

现代教学观: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

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科学。

2、方式改革:教学方式、学习方式

3、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五)新课程评价。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激励与改进功能。

基本内涵6点:根本目的是促进发展;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体现最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内容的综合化;方式的多样化;主体的多元化;关注发展过程。(六)课程管理改革。

(七)课程资源:综合实践活动课。具体内容。

课程计划与课程目标P79

课程设计模式:泰勒的目标模式、斯腾豪斯的过程模式P77

课程理论:知识中心课程理论vs儿童/学生中心课程理论P74

*作业的布置要求。P103

内容符合要求,具有代表性。

分量适当,难易适度。

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

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知识与智力相互转化P106

科学、规律的知识;科学组织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操作与活动,培养意识和能力,提供时间和空间;培养个性品质,重视个别差异。

教学过程的结构(基本阶段):心理准备、领会知识(中心环节)、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结果。

教学原则内容和要求

直观性原则。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者通过教师用形象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对应的教学方法:演示法

要求:1、正确选择直观模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4、防止直观的不当与滥用。

启发性原则。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独立思考,积极思考,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独立思考,发展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巩固性原则。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并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2、重视组织各种复习;3、在知识的扩充改组和知识运用中积极巩固。

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要求: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抓主要矛盾,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3、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4、将系统的一贯性与灵活多样性结合起来。

因材施教原则。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育,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要求: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2、采取有效措施,是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要求:1、书本知识的教学注重联系实际;2、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5、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逐步培养与形成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形成第三次学习。(实运寄十箱)

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思想性与科学性统一原则(教育性原则)

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要求:1、教师要保证教学的科学性;2、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品德教育;3、在各个环节中进行教育;4、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思想水平。

教学方法

语言传递为主:

讲授法。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

要求:1、内容要有系统性、科学性、思想性;2、讲究语言艺术;3、注意启发;4、组织学生听讲。5、与其他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谈话法(问答法)。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要求:1、谈话前,做准备,拟定谈话提纲。2、谈话时要善于启发引导,面向全体,留有思考的余地。3、谈话后小结。

讨论法。全班或小组成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看法与间接,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

要求:1、讨论前,教师明确问题和要求,指导搜集相关资料;2、讨论中,引导,都有发言机会。3、讨论后,及时总结,进一步提出需要思考的问题。

读书指导法。

直观感知为主:

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要求:1、做好准备;2、要让学生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求与过程,主动、积极、自觉地观察思考;3、通过演示,要让所有的学生清楚、准确的感知演示对象,并引导他们在感知过程中进行综合分析。

参观法。教师紧密配合教学,组织学生到校外一定场所进行直接观察、访问而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要求:1、参观前,根据要求和条件,确定参观时间、对象、重点、地点、目的,校内外做好充分准备;2、参观时,根据不同参观类型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组织学生全面看、仔细听、认真记、主动问;3、结束后,座谈收获、整理材料、客观评价、写好报告。

以实际训练为主:

练习法(中小学普遍采用)。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要求:目的要求;计划和步骤;分量和难度;时段和方法;态度和习惯;检查和总结。

实验法。是指利用一定的仪器设备,通过条件控制引起实验对象的某些变化,从观察这些变化中获得知识的方法。

要求:1、实验前明确目的,精选内容,制定详细的实验内容,提出具体的步骤和要求;2、重视语言指导,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3、要求学生独立操作,及时检查结果。

实习法。指导学生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在校内外一定场所从事一定的实习实践工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综合运用理论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又叫实习作业法。

要求:1、实习前,讲明理论知识,实习任务和操作规则,落实场所,备好用具,分好组;2、实习中,指导,操作示范,把握进程,检查结果,及时查漏补缺;3、实习后,实习报告,评定实习成绩,总结大会,评价。

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P116(特殊形式:复式教学)

优点:经济有效、大面积;教师的主导;集体教育作用。缺点:不利于因材施教;独立性与自主性;灵活性差。

范例教学模式P118

由德国的瓦·根舍因等人提出。遵循人的认识发展规律,即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四阶段包括:1、范例性地阐明“个”的阶段,用典型事实和现象为例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2、范例性的阐明“类”“类型”的阶段,用许多在本质上与“个案”一致的事实和现象来阐明事物的本质特征。

3、范例性的理解规律性的阶段,通过对“个”“类”的分析、认识,使学生的认识上升到对普遍规律性的规律的认识。

4、范例性地掌握关于世界的经验和生活的经验的阶段。

抛锚式教学:创设情境-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探究性教学模式:问题-假设-验证-总结提高。

有意义接受学习(奥苏贝尔):呈现先行组织者-呈现新学习内容-知识的整合协调-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非指导性教学模式:罗杰斯,以学生为中心、以情感为基调,教师是促进者,学生自我发起的学习与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开放性探索-个人或小组鉴别

古代教育特征P8

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全民多现身

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终身化、教育多元化

意志行动的特征P214

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意志对活动有调节支配作用,使人的行动按照设定好的目的

(完整版)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总汇

1、选择题——理解意思 学科课程——以知识为中心,书本的东西 活动课程——做中学,玩游戏 分科课程——语、数、英…… 综合课程——两个学科领域组成课程。如:品德与社会 国家课程——国家课程是一级课程,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 地方课程——某地的特殊情况开发的课程,二级课程 学校课程(校本课程)——选修课为主,三级课程 基础型课程——培养每个学生都会三基(读、写、算) 拓展型课程——开阔学生的视野,如艺术团队活动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 必修课程——国家、地方、学校规定要学习的课程 选修课程——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 显性课程——公开课程,直接的看到的明显的。如:课程表 隐型课程——潜在的形式,校风,环境,制度,看不到形式 知识中心课程论—以学科教学为核心 学习者中心课程论—以学生兴趣,爱好为核心 社会中心课程论——课程重点放在当代社会问题上 CIPP评价模式——评价的特别全面 目的游离模式——不按规矩来,中途可能会改 档案袋评价设计——学生的作品 纵向组织——由易到繁,从已知到未知,先后顺序,侧重知识的方面对应学科课程 横向组织——以问题为核心内容,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和知识的广度,对应综合课程 直线式——安排过的内容不再重复,一条线前进 螺旋式——同一课程内容前后重复出现 课程计划(教学计划)-课程设置、课程开设顺序及时间分 课程标准——编教材评估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教材——广义:有关教学的都是。侠义:教科书、课本 感觉——刚出生的孩子,感觉世界;对客观事物。当前直接发生的事。对个体事物的反应感受性——感受能力的强和弱 感觉阈限——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 绝对感受性—把这种对最小刺激量的感受能力叫 差别感觉阈限—慢反应, 差别绝对性—快反应 明适应——由暗到明,如从电影院凑出去大街,刺眼睛 暗适应——由明到暗,白天进电影院,过了一会就看得见 听觉适应——工厂强烈的机器声,听久了就觉得不吵了 嗅觉适应——入芝兰之室……闻久了旧习惯了 继时对比——吃完糖吃橘子感觉橘子很酸,吃完中药喝白开水感觉水很甜 同时对比——两个灰色的图形,在黑背景的没有白背景白 联觉—看红黄橙感觉暖,蓝绿感觉冷。割玻璃声音感觉寒冷 感觉补偿——某种感官系统坏了其他感官补上 知觉——直觉是人脑对当前某个物体的整体反应,如看到一个完整的事物—苹果,就是知觉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复习讲义

第一章信息技术专业基础知识 (1)信息的定义 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和规律的表征;也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2)信息的基本特征 ①普遍性与客观性; ②载体依附性; ③价值性; ④时效性; ⑤共享性; ⑥真伪性。 2.信息技术的含义 (1)信息技术的概念 就技术的本质意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具体而言,信息技术被定义为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使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 (2)信息技术的基本内容 ①感测技术; ②通信技术; ③计算机和智能技术; ④控制技术。 中小学信息道德教育应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内容: ①为集体、祖国与人类社社会造福。 ②遵守信息法律法规。 ③抵制不良信息。 ④批评与抵制不道德的信息行为。 ⑤不损害他人利益。 ⑥不随意发布信息。 ⑦培养合作精神。 ⑧倡导道德自律。 2.信息技术教师应具备的道德素质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把握正确的人生方向。 (2)培养健康的信息意识和信息伦理道德。 (3)树立信息化社会中健康的艺术审美观和价值观。 (二)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如下: 模块一:信息技术简介 模块二:操作系统简介 模块三:文字处理的基本方法

模块四:用计算机处理数据 模块五:网络基础及其应用 模块六: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作品 模块七: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 (三)初中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标准及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的含义,体验和分析信息技术对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表现出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技术使用的习惯 2.探究和初步了解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利用因特网有效获取信息,支持学科学习,解决实际问题 4.学会制作动画作品,直观地表达动态信息或描述过程 5.学会使用电子表格软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支持学科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6.能使用常用信息处理工具,综合运用写作、绘画、表格、动画等多种方式,设计、制作并发布多媒体作品 7.通过网站设计与制作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健康的社会交往 8.设计和制作机器人,以机器人为载体,体验并初步学会通过程序设计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该部分内容为选修) 2.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原则 (1)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2)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3)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4)直观性和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 (5)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2.教学过程的一般规律 (1)教和学相互依存的规律 (2)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①身体方面的发展,即身体要健康; ②智力方面的发展,包括知识、智力、能力和技能技巧等; ③非认知心理因素的发展,包括情感、兴趣、态度、意志及性格等。 (3)教育调查的一般步骤 选定调查对象——编写调查提纲——设计调查工具——实施调查活动——处理调查资料——得出调查结论——撰写调查报告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重要考点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重要的知识点 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及其作用 2、环境及作用 3、学校教育及作用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考试焦虑的形成原因 1?家长或教师期望值过高 2?学生自身期望值过高

3.有过失败的考试经历 4.有容易引发焦虑的品质 五、教师的职业素养 1?思想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 3?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 5.身体素养 六、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2?必要而适当的练习 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4.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七、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一般认为模象直观的教学效果优于实物直观) 2.加强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象直观)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八、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运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 1?备课 2?上课 3.作业检查与批改 4?课外辅导 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 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2?启发性原则 3?巩固性原则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十二、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

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必背主观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笔试考试科目二必背主观题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 (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6)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7)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 (1)道德素养:又包括思想素养、政治素养以及职业道德素养。 (2)知识素养: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教育知识素养、文化知识。(3)能力素养:基础能力素养和专业能力素养。 (4)心理素养: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健康的人格等。 (5)身体素养。 10.简述教师所必须具备的知识素养 (1)教师需具有学科知识素养 (2)教师的教育知识素养 (3)文化知识 11.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12.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考点]教师资格证必背考点巧记忆(科目二)

教师资格证必背考点巧记忆(科目二)一、古代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 2.道统性; 3.专制性; 4.刻板性; 5.象征性 记忆技巧: 专(专制)项(象征)班(刻板)街(阶级)道(道统) 二、现代教育的特征 1.教育终身化; 2.教育民主化; 3.教育全民化; 4.教育多元化; 5.教育现代化 记忆技巧:

全(全民)民(民主)多(多元)献(现代)身(终身) 三、动因说的代表人物 1.内发论 苏格拉底、孟子、弗洛伊德、霍尔、威尔逊、格赛尔、高尔顿 记忆技巧:苏孟德有四种耳朵(霍尔、威尔逊、格赛尔、高尔顿) 2.外铄论 荀子、洛克、华生 记忆技巧:外(外铄)出寻(荀子)找落(洛克)花生(华生) 四、上好一堂课的基本要求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 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气氛热烈 记忆技巧: 标(目标)点(重点)表(表达)内(内容)组(组织)气(气氛)法(方法)五、教学原则 直观性; 启发性;

巩固性; 循序渐进; 因材施教; 理论联系实际; 量力性; 思想性与科学性相统一; 记忆技巧: 直(直观)起(启发)弓(巩固)寻(循序渐进)找一英(因材施教)里(理论联系实际)以外的狐狸(量力)当粮食(思想性与科学性) 六、促进学习迁移的策略 1.精选教材;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学程序;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记忆技巧: 由城(教学程序)内(教学内容)猜(精选教材)测(学习策略)城外

七、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性原则; 6.个人效能感原则 记忆技巧:煮(主体)花(内化)生(生成)特(特定)见(有效监控)效(个人效能感) 八、教育的文化功能 1.传承功能; 2.选择功能; 3.融合功能; 4.创新功能 记忆技巧:这一知识点的记忆其实可以以一条逻辑线进行。 首先文化要先前人那边流传下来(传承)。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整理

9. 昆体良 40位著名人物的相关知识点】 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 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 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 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 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 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科目二 1. 孔子 2. 孟子 3. 荀子 4. 朋. 了 5. 朱熹 6. 苏格拉底 7. 柏拉图 8. 亚里士多德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9. 昆体良

11.夸美纽斯 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 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 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 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代表作《教育漫话》 15.华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 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 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18. 弗洛伊德

2020年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简答汇总

20202上小学科二简答题汇总 1.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教育的目的是为了生产生活; (3)没有专门的教师、固定的学生,没有专门的教育内容和场所(4)没有形成独立的形态 (5)没有阶级性 记忆口诀:两生三没 2.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6)教学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 记忆口诀:等升内地房租 3. 简述近现代社会教育特点。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记忆口诀:公义世法 4.简述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 5.简述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记忆口诀:意面特饥渴 6.(各种研究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实施步骤通用答案(1)课题选择; (2)查找文献资料; (3)设计研究,制定研究计划; (4)实施研究,收集资料; (5)分析、处理收集到的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记忆口诀:可找设施分赚钱 7.简述课题选择原则 (1)教育性 (2)实践性 (3)可行性 (4)适宜性 (5)伦理性 记忆口诀:可教轮椅践行 8.简述教育文献检索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找法; (4)综合查找法。 记忆口诀:顺逆查文综 9.简述教育研究中文献检索的基本要求。

教师资格证考试 小学 科目二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及答案

19.简述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包括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三个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指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 (3)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冲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20.简述如何利用记忆规律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遗忘 21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变化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22.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3.简述小学生注意发展的规律 小学儿童的注意力主要由不集中、不稳定向集中、持久的方向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24.简述良好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2)健全的组织结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25.简述课程设计的三种文本表现形式 (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订的有关某门学科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3)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 26.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根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27.简述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 (1)讲授既要重视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同时又要尽可能地与学生的认知基础发生联系 (2)讲授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3)讲授应具有启发性。在讲授中善于提问并引导学生分析和思考问题,使他们的认识活动积极开展,自觉地领悟知识。 (4)讲授要讲究语言艺术。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清晰、准确、简练,条理清楚、通俗易懂,音量、语速要适度,语调要抑扬顿挫,适应学生的心理节奏。28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试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29.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2)注意创设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30.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发扬教学民主。 31.简述教育对文化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1)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局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32.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1)问题情境 (2)定势与功能固着 (3)已有的知识经验 (4)原型启发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整理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整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科目二 【40位着名人物的相关知识点】 1.孔子 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 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着 10.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

11.夸美纽斯 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 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 “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 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代表作《教育漫话》 15.华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 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 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18.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 (一)文本解读 答题角度: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小说文言文,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句(准确、优美、形象、生动、质朴、简洁),通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论述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某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借助拼音)准确认读书写……等生字词; ()结合上下文了解理解……等重点词句的意义;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背诵);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合作阅读分角色朗读集体探讨分享经验)……的形式,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与人分享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阅读习惯(低年级) ()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品中语言的优美 ()乐于与他人分享与交流阅读感受 ()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大好河山的秀美,大自然的美,环保意识,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综合“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过程 .导入 导入方法: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情景导入、提问导入、复习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 .新授课 阅读课: ()初读课文(泛读),整体感知 ()细读课文(精读),深入领悟 ()熟读回顾(研读),迁移运用 识字课: ()提出生字 ()教学生字 ()复习巩固 ()运用生字 写作课: ()写作前指导写什么 ()写作中指导怎么写 ()写作后指导怎么样

2019下小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必背词条

2019上小学科目二第一轮必备知识 时间:12月11日 背诵内容:教育与教育学(一) 1.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社会属性 (1)本质属性:教育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2)社会属性:永恒性、阶级性、历史性 2.教育的起源学说 (1)生物起源说:教育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 代表人物:利拓尔诺、沛西.能 (2)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代表人物:孟禄 (3)劳动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 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凯洛夫 3.古代教育的特点 (1)强烈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2)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3)教育内容形式单一 (4)身份地位的象征性 (5)教学方法是崇尚书本,要求学生死记硬背4.近现代社会教育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 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5.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孔子的教学原则 (1)因材施教的原则——朱熹:“夫子教人各因 其材”。 (2)启发诱导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学思结合的原则——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 学则殆。 7.《学记》的教学原则 (1)教学相长原则——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2)豫时孙摩原则——预防性、及时性、循序渐 进性、集体性教育原则。 (3)长善救失原则——知其心,然后能就失也, 教也者,张善而救其失者也。 (4)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 而弗达。 (5)课内课外结合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 必有居学。 8.夸美纽斯 (1)《大教学论》独立教育学形成的萌芽 (2)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3)第一次论述了班级授课制和学年制。 (4)提出“泛智”教育思想。 9.赫尔巴特 (1)《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 生 (2)三中心:教师、教材、课堂 (3)四段教学法 10.杜威 (1)新三中心:儿童、活动、经验 (2)无目的论 (3)五步教学法 时间:12月12日 背诵内容:教育与教育学(二);教育与社会的 发展;教育与人的发展(一)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整理

科目二 【40位著名人物的相关知识点】 1.孔子 最早倡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 提出最早的教学过程思想即学、思、行统一的观点 2.孟子 孟子认为教育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3.荀子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需要外界的教育加以改变,所以荀子是我国古代外铄论的代表人物提倡“闻见知行”结合的教学方法 但是他片面强调学生对教师的服从,主张“师云亦云” 4.墨子 墨子提出“人性素丝说”,教育思想是兼爱、非攻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实用技术的学习 认为获得知识的途径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 5.朱熹 重视基础教育,重视思想教育,讲求教育方法 6.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治国人才,教育的首要任务时培养道德 他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产婆术 7.柏拉图 教育代表作是《理想国》 8.亚里士多德 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 9.昆体良 他的《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专著

11.夸美纽斯 他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夸美纽斯也被称谓“教育学之父” 他在大教学论中首先对班级授课进行研究并确定了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轮廓。 12.卢梭 在《爱弥儿》中提出了自然与自由教育的思想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人最可贵的是自由 他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 13.裴斯泰洛齐 裴斯泰洛齐通过实物教学法的实验,第一次把教育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 提出“教育心理学化”这一伟大理论,使教育与心理学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代表作是《林哈德和葛笃德》 14.洛克 “外铄论”代表人物,形式教育论的倡导者 提出了“白板说”“绅士教育” 强调外部的力量决定了人的发展状况 代表作《教育漫话》 15.华生 “外铄论”代表人物,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他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 16.罗杰斯 从人本主义出发,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 在心理辅导方面创立了来访者中心治疗法。 17.皮亚杰 提出品德发展阶段理论,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为四个阶段。 他的发生认识论认为,个体认知发展依次经历了感知运算水平、前运算水平、具体运算水平、形式运算水平的发展过程。 18.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教师资格证 科目一模板+科目二知识点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知识点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

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二“教学设计”考点分析 (一)文本解读 答题角度:文体+修辞手法+语言特色+文章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散文/诗歌/小说/文言文,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举例子、打比喻、列数字)的修辞手法,用词/语句(准确、优美、形象、生动、质朴、简洁),经过(总分总/总分/时间顺序)的结构/顺序(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论述了)(某个故事/某地方的优美景色、某个道理)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借助拼音)准确认读/书写……等生字词; (2)结合上下文了解/理解……等重点词句的意义; (3)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背诵); 过程与方法: 学生经过(合作阅读/分角色朗读/集体探讨/分享经验)……的形式,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动手操作的能力)/体验与人分享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阅读的兴趣、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阅读习惯(低年级) (2)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感受作品中语言的优美 (3)乐于与她人分享与交流阅读感受 (4)体会到文章表示的思想感情……(大好河山的秀美,大自然的美,环保意识,人格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综合“知识与技能”和“过程与方法”目标 难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导入方法:直接导入、直观导入、情景导入、提问导入、复习导入、悬念导入、故事导入、游戏导入 2.新授课 阅读课: (1)初读课文(泛读),整体感知 (2)细读课文(精读),深入领悟 (3)熟读回顾(研读),迁移运用 识字课: (1)提出生字 (2)教学生字 (3)复习巩固 (4)运用生字 写作课: (1)写作前指导写什么 (2)写作中指导怎么写 (3)写作后指导怎么样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易错题道珍藏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易错题道珍藏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中学科目二】50道易错题中学科目二 1.在教学活动前,教师为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和个别差异以及安排教学所进行的评价称之为()。 A.形成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诊断性评价 【答案】C 【解析】题目中考查的是配置性评价的含义。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作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 2.人的身心发展包括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发展,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的发展和() A.意向的发展? B.情感的发展? C.意志的发展? D.思维的发展 【答案】A

【解析】心理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认知的发展指感知、记忆、思维等方面的发展;意向发展,指需要、兴趣、情感、意志等的发展。情感、意志属于意向,思维属于认知。所以本题选A。 3.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是() A.课程标准? B.课程方案 C.课程目标? D.教科书 【答案】B 【解析】课程方案(教学计划):教育机构或学校为了实现教育目的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的文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在一定课程理论指导下,依据培养目标和课程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制的有关教学科目内容、教学实施建议以及课程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指导性文件。教科书(课本):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教学规范用书。 4.学生是处于人生阶段身心发展最迅速时期的人,学生发展的可能性与可塑性转变为现实性的条件是() A.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 B.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D.知识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统一 【答案】B 【解析】(一)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一共有四个:遗传,环境,家庭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而这四个因素中,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环境为人

初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考点汇总

答题模板:观点+理由+呼应 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一)广义狭义教育辨析/教育的属性 广义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狭义教育——学校教育 (二)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例:动物界也存在教育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所独有的社会现象。 动物界所谓的“教育现象”只是动物的一种生存本能,不符合教育的本质,所以动物界不存在教育。 (三)教育的社会属性 例: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因此教育没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但教育作为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自己的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1)教育具有继承性;2)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3)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四)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教育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教育再生产劳动力/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例:教育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它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其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有促进作用,但它不可以改变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方向,

1.遗传素质决定能力发展的水平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遗传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和自然条件,但遗传只是为能力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要是能力发展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需要环境、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等多方面的共同作用。 2.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的身心发展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遗传、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和学校教育四个方面。其中,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起决定性作用。认为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作用的话是过分夸大了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而无视了其他因素。 (六)教育目的概念的辨析(与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的区别) 1.教育目的——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 2.确立教育目的依据: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人们的教育思想 3.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是目的和手段的关系。 这句话是正确的。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规定的教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教育方针包含了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方针的核心和基本内容。一定的教育方针是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制定的,因而教育方针与教育目的的关系,可以看成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4、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同一概念。 这种说法错误。教育目的是一个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教育目的分为三个层次:国家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教师的教学目标。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七)有关教育目的的理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辨析) 1.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 2.个人本位论强调个人价值,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3.杜威的教育无目的是指教育应该没有目的。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科目二知识点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科目一科目 二知识点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2019教师资格证考试:必备知识点 一.教育知识与能力 1.二十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有技术的现代化 2.生产力对教育影响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结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3.政治制度对教育影响 (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4.如何理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1)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具体表现:教育内容的继承,教育方式的继承、教育理论与经验的继承。(3)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并非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5.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 (1)遗传——物质前提、生理基础; (2)环境——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 (3)学校教育——主导; (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6.如何依据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 (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 (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注意教育的针对性。 (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要抓住关键期。 (4)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 7.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1)强调要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指明了我国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才培养的政治导向。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说明了国家对培养人才的素质要求。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当前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指明了我国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 8.简述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一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必背主观题全在这!幼儿园

教师资格证笔试科目二必背主观题全在这!幼儿园同学们,你们翘首以盼的幼儿园科目二主观题考点汇总来啦!马上开始疯狂背诵吧! 模块一学前儿童发展 1.认知发展学说 代表人物是瑞士皮亚杰。他认为, (1)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包含图式、同化、顺应、平衡四个概念。 (2)皮亚杰把儿童心理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及主要特征: ①感知运动阶段(0~2岁):物体恒存 ②前运算阶段(2~7岁):出现语词或其他符号;不守恒;泛灵论;自我为中心 ③具体运算阶段(7~12岁);思维可逆;守恒;去自我中心 ④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2.社会学习论 代表人物是班杜拉,他认为: (1)强调观察学习 (2)重视社会学习在儿童社会化中的作用 3.婴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趋势 (1)心理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 (2)认识活动以具体形象性为主,开始向抽象逻辑性发展 (3)心理活动以无意性为主,开始向有意性发展 (4)情感由易外露开始向稳定和有意控制发展 (5)个性开始形成,向稳定倾向性发展 4.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 影响婴幼儿发展的因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其中客观因素包含生物因素和社会因素。生物因素是婴幼儿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与基础,制约了婴幼儿发展的可能性,包含遗传素质和生理成熟两个内容。社会因素包含环境和教育,它使幼儿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主观因素是指婴幼儿自身的心理和活动,它是促进儿童心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5.幼儿初期(3—4岁)的年龄特征 (1)具备初步的生活自理 (2)认识依靠行动 (3)情绪作用大 (4)爱模仿 6.幼儿中期(4—5岁)的年龄特征 (1)活泼好动 (2)具体形象思维开始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 7.幼儿晚期(5—6岁)的年龄特征 (1)好问好学 (2)抽象思维能力开始萌芽 (3)开始掌握认识方法 (4)个性初具雏形 8.幼儿记忆的特点 (1)以无意识记为主导,有意识记逐渐发展(2)以机械识记为主导,意义识记逐步发展(3)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 (4)记忆的恢复现象 (5)回忆的发展 9.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 (1)激发兴趣与主动性 (2)丰富生活经验 (3)培养有意记忆 (4)教授记忆策略 10.幼儿想象的特点 (1)无意想象占主导地位,有意想象逐渐发展。(2)再造想象占主导地位,创造想象开始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