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新药发现与研究实例简析·

新药创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 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和医疗效果等多维科技活动。每个药物都有自身的研发轨迹, 而构建化学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它涵盖了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生物药剂学等性质。

本栏目以药物化学视角, 对有代表性的药物的成功构建, 加以剖析和解读。

40多年前我国发现了青蒿素, 继之发明了青蒿琥酯、蒿甲醚和二氢青蒿素等药物, 对全球范围的疟疾治疗, 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与贡献,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举国体制研制新药, 决定了研发模式难以复制。研究者在大海捞针式的筛选试验中, 屠呦呦等从传统医药典籍中受到启发, 首先发现分离出青蒿素并确定了它的抗疟活性, 功不可没, 开创了青蒿素药物治疗的新领域, 因而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当之无愧。接续的研究与开发, 在结构确证、化学合成、结构优化、工艺研究和临床研究等各个环节, 我国科学家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 成就了由青蒿素演化成临床新药—青蒿琥酯、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 并在全球范围应用, 在抗疟药物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本文拟从化学和药物化学视角, 阐述从青蒿到发现青蒿素, 从青蒿素的发现到发明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等药物的简要历程。(编者按) DOI: 10.16438/j.0513-4870.2015-1036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郭宗儒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050)

1青蒿素的研究背景

1.1 举国体制研究抗疟药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 当地疟疾肆虐, 疟原虫对已有药物产生耐药, 使战斗力严重减弱。应越南要求中国提供有效抗疟药物, 我国政府决定全国范围研究新型抗疟药, 遂于1967年5月23日成立了研究协作组, 简称“523任务”, 涵盖60多个研究单位, 500多位研究人员。在由启动研究到临床实验和应用的整个研发过程, 统一由“523任务”调度, 并非固定在一个研究单位中(张文虎. 创新中的社会关系: 围绕青蒿素的几个争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31: 32?39)。

1.2从中药和民间药寻找药物或先导物

在“523任务”的诸多研究项目中, 有一个课题是“民间防治疟疾有效药物疗法的重点调查研究”, 这个研究小组获得了许多苗头, 例如从植物鹰爪分离出有效抗疟单体鹰爪甲素, 从陵水暗罗中分离出暗罗素的金属化合物,对常山乙碱的结构改造,以及青蒿素等。

1.3 青蒿和青蒿素的发现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加入“中医中药专业组”。组长屠呦呦和组员余亚纲等从中医药古籍中搜集并筛选中草药单、复方数百种中, 余亚刚和顾国明发现青蒿呈现高频率(唐宋元明的医籍、本草和民间都曾提到有治疟作用)。通过广泛实验筛选, 聚焦到青蒿的乙醇提取物, 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60%~80%, 虽然活性重复性差, 但为后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李国桥等. 青蒿素类抗疟药.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3)。

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阐述青蒿的用法得到了启发, “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 冷榨服用“绞汁”, 悟出可能不宜高温加热的道理, 并考虑到有效成分可能在亲脂部分, 遂改用乙醚提取, 于1971年10月在去除了酸性成分的中性提取物中, 分离得到的白色固体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由绞汁联想低温提取, 但由水浸的冷榨液(通常含有水溶性成分) 怎样推论是脂溶性成分, 文献中无从考证。不过选择乙醚为萃取剂, 无疑是发现青蒿素、开辟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的关键一步。

用乙醚从黄花蒿分离出的倍半萜化合物除青蒿素(1, artemisinin) 外, 还鉴定了其他成分, 有青蒿

酸(2, arteannuic acid)、青蒿甲素(3, arteannuin A)、青蒿乙素(4, arteannuin B)、青蒿丙素(5, arteannuin C) 和紫穗槐烯(6, amorphane) 等。这些倍半萜除2是酸性化合物外, 都是中性成分, 色谱柱分离单体后确证了结构, 但没有或只有很弱的抗疟活性(屠呦呦, 倪慕云, 钟裕容等. 中药青蒿化学成分的研究. 药学学报, 1981, 16: 366?370)。

2 确定青蒿素的化学结构

2.1 青蒿素的一般性质

青蒿素为白色针状结晶, 熔点151~153℃, 元素分析和质谱表明分子式为C15H22O5, 不溶于水, 溶于丙酮、乙醇、乙醚、石油醚和碱性水溶液中, NaOH 溶液滴定可消耗1摩尔当量。定性分析可氧化FeCl2或NaI呈现颜色反应, 与三苯膦定量测定生成等摩尔量的氧化产物, 提示青蒿素含有氧化性功能基。

2.2 谱学行为

紫外光谱未显示有芳环的共轭体系, 红外光谱显示有δ内酯型的羰基峰, 13C核磁共振谱表明有15个C原子信号, 伯仲叔季碳分别为3、4、5和3个。其中一个季碳以羰基存在, 另两个峰在低场79.5和105 ppm, 提示氧原子连于其上。在高场处的5个叔碳为二重峰。1H核磁谱在5.68 ppm处有单峰, 表明具有-O-CH-O-片段。从倍半萜的生源推测含有共用4个氧原子的缩酮、缩醛和内酯结构, 但难以归属第五个氧原子。

彼时 (1975年)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的523组于德泉报告了另一抗疟活性成分鹰爪甲素的结构, 是含有过氧键的化学成分(梁晓天, 于德泉, 吴伟良等. 鹰爪甲素的化学结构. 化学学报, 1979, 37: 215?230), 这对测定青蒿素结构以巨大启示, 结合定性分析的氧化性, 联想青蒿素结构中也含有一个过氧键。推测有以下3种可能(1, 7, 8)。

确定该过氧键所处的位置, 是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523组经X-射线晶体衍射分析, 进而经旋光色散 (ORD) 分析, 最终确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和绝对构型(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抗疟药青蒿素协作组. 青蒿素晶体结构及其绝对构型. 中国科学, 1979, (11):1114?1128;刘静明,倪慕云,樊菊芬等. 青蒿素 (arteannuin) 的结构和反应. 化学学报, 1979, 37: 129?142; 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 科学通报, 1977, 22: 142)。

2.3化学反应对青蒿素结构的佐证

青蒿素在Pd/CaCO3催化下氢化, 将过氧键还原成醚键, 生成的产物命名为还原青蒿素, 推测反应机制如图1, 还原青蒿素的结构与天然存在的青蒿丙素(5) 结构相同。

低温下青蒿素与NaBH4反应, 将C10的羰基还原

图1还原青蒿素的生成机制

郭宗儒: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159?

成以半缩醛形式存在的羟基化合物(9), 称作二氢青蒿素。但在Lewis酸存在下, 用NaBH4处理, C10羰基还原成亚甲基化合物(10); 在乙酸?硫酸作用下, 发生失碳和重排, 生成化合物11。生成11的反应历程如图2所示。

2.4 青蒿素的全合成: 结构的确证

我国首先实现青蒿素全合成的是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许杏祥等由青蒿酸(2) 为起始物完成的。基于生源原理, 2应是青蒿素的生物合成前体, 黄花蒿中2的含量较高也是个佐证。图3是合成路线的简要过程。青蒿酸2经酯化得2a, 硼氢化钠将环外双键还原成2b, 臭氧氧化开环, 得到单环的醛酮物2c, 酮基选择性用丙二硫醇保护, 得2d, 2d的醛基用原甲酸三甲酯处理得到烯醇醚2e, 去除硫醚保护基的2f, 经O2光氧化得到关键中间体缩醛过氧化物2g, 酸水解2g, 发生级联的关环反应, 形成过氧桥环、环醚和内

酯环, 生成青蒿素1 (Xu XX, Zhu J, Huang DZ, et al. Studies on structure and syntheses of artennuin and related compound. 10. The stereocotrolled synthesis of artennuin and deoxy artennuin from arteneuic acid. Acta Chim Sin (化学学报), 1983, 41: 574?576)。与此同时, Schmid和Hofheinz以不同的合成方法也完成了青蒿

素的全合成(Schmid G, Holheinz W. Total synthesis of Quinghaosu. J Am Chem Soc, 1983, 105: 624?625)。以

后又陆续报道了不同的合成路线和改进方法。青蒿素

全合成的成功, 是对化学结构的最终确证, 也为实现

工业化生产开辟了道路。

3青蒿素的临床研究: 疗效的确定

3.1最初的临床试验

屠呦呦研究组用乙醚提取的中性成分进行了动

物安全性实验和健康志愿者试服后, 在海南和北京

进行了30例患者的治疗, 虽然治愈率不高, 但证实有

明确的抗疟作用。中性成分中含有屠呦呦研究组后来

提纯的青蒿素(当时称作青蒿素II)。这意味着从物质

基础到临床作用开创了青蒿素治疗疟疾的道路。

3.2青蒿素的规模制备和临床疗效的确证

在醚提取物和初步疗效的启示下, 云南药物研

图2 酸催化青蒿素失碳重排反应

图3由青蒿酸为原料合成青蒿素的路线

?160?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6, 51 (1): 157?164

究所罗泽渊等和山东中医药研究所魏振兴等用汽油或乙醚提取当地的黄花蒿, 得到了纯度高的青蒿素, 显著提高了抗疟效价。特别是罗泽渊等发明的“溶剂汽油法”, 为提供临床研究和大规模生产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广州中医学院“523组”李国桥等在云南开展脑型疟防治研究, 与提供临床用药的罗泽渊合作, 进行了青蒿素的抗疟临床研究。他们给患者口服青蒿素(原称黄蒿素), 发现恶性疟原虫纤细环状体停止发育并迅速减少的现象, 认定青蒿素对恶性疟原虫的速杀作用远超奎宁和氯喹。治疗收治的18例患者, 其中有1例脑型恶性疟、2例黄疸型恶性疟和11例非重症恶性疟, 4例间日疟, 全部迅速临床治愈, 标志着首先临床证实青蒿素治疗恶性疟的疗效及其速效、低毒的特点, 是对青蒿素临床应用价值的重要发现(张剑方. 迟到的报告——五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 广州: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6)。

4 以青蒿素为先导物的结构优化

青蒿素为倍半萜, 结构中5个氧原子交织形成环醚、过氧环醚、环状缩醛、环状缩酮和内酯。由于分子中缺乏助溶基团, 因而水溶性低, 而且脂溶性也不强。虽然中国药监部门于1985年批准为新药上市, 但生物利用度和生物药剂学性质差, 限制了青蒿素的临床应用。因而以青蒿素为先导物作结构优化是发展青蒿素类药物的必然趋势。研究青蒿素抗疟的作用机制由于相对滞后, 结构优化是以表型变化和分析构效关系进行的。

4.1过氧键的存在和特异的骨架支撑是重要的结构因素

用化学方法确定青蒿素结构, 将过氧键转变成醚键、生成的还原青蒿素(5), 经活性评价, 完全失去了抗疟作用, 参考有抗疟活性的鹰爪甲素也含有过氧键, 推论过氧键应是必需的药效团; 不过当筛选更多的过氧化合物, 并非含过氧结构的分子都有活性, 提示支撑过氧结构的分子骨架也有特异性贡献。因而青蒿素的优化以保存过氧键和分子骨架为前提, 设计合成其衍生物。

4.2 我国研制的青蒿素类药物: 蒿甲醚

在证明结构的化学反应中, 用NaBH4还原青蒿素的酯羰基,得到半缩醛化合物二氢青蒿素(9),抗疟活性强于青蒿素一倍, 提示变换内酯基团仍可保持并提高活性。为了提高化合物的抗疟活性和稳定性, 李英等从化合物9出发合成二氢青蒿素的3类衍生物。

4.2.1 C10醚类化合物二氢青蒿素在BF3-乙醚催化下与醇反应生成缩醛醚(通式12), 产物为一对差向异

构体(α,β-异构体), 是稳定的化合物, 主产物为β构型。醚化合物分离成α和β单体对鼠疟(Plasmodium. berghei) 抗氯喹原虫株作活性评价, 以青蒿素为阳性对照, 测定抑制90%原虫的所需剂量(SD90)。表1列

出了有代表性的C10含醚基的化合物的活性。

表1C10醚类化合物的结构及其活性

化合物R (C10构型)

SD90/

mg·kg?1

化合物 R (C10构型)

SD90/

mg·kg?1

9 H 3.65

17b (β) 4.10 13a CH3(α) 1.16 18 (β) 3.42

13b CH3(β) 1.16 19a (α) 6.40

14 Et(β) 1.95 19b (β) 4.70

15 n-Pr(β) 1.70 20 i-Pen(β) 5.60

16 i-Pr(β) 2.24 21 (β)>44

17a (α) 2.28 1 青蒿素 6.20 表1的数据提示, 二氢青蒿素(9)的活性大约强

于青蒿素1倍, 甲醚化合物(13) 的抗疟活性强于二

氢青蒿素2倍。醚基的R烷基增大, 活性降低; 羟乙

基醚化合物21没有活性。β差向体的活性一般略高

于相应的α差向体。R为CH3的化合物13活性高于

其他烷基取代, 13称作蒿甲醚。

4.2.2 C10酯类化合物二氢青蒿素9在吡啶介质中

与酸酐、酰氯或氯代甲酸酯反应得到C10酯类化合物(通式22), 生成的羧酸酯为单一的α差向体。与氯代

甲酸酯反应得到C10碳酸酯也以α差向体为主, 温度

稍高, 产生少量β体。

表2列出了二氢青蒿素的单酯和碳酸酯化合物的

活性。这些酯类化合物的活性一般都比较高, 并由此

得到了如下的活性次序: 碳酸酯>羧酸酯>醚化合物>

二氢青蒿素>青蒿素(李英, 虞佩林, 陈一心等. 青

蒿素类似物的研究. I. 还原青蒿素醚类、羧酸酯类和

碳酸酯类衍生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81, 16: 429?439; 顾浩明, 吕宝芬, 瞿志祥. 青蒿素衍生物对伯氏疟原虫

抗氯喹株的抗疟活性. 中国药理学报, 1980, 1: 48?50)。

此外虞佩林等合成了9的取代苯甲酸酯化物, 除

化合物32的活性强于青蒿素10倍外, 其余含硝基或

卤素的衍生物活性一般(虞佩林, 陈一心, 李英等. 青蒿素类似物的研究. IV. 含卤素、氮、硫等杂原子

郭宗儒: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 161 ?

表2 二氢青蒿素的单酯和碳酸酯化合物的活性

化合物 R (C 10构型) SD 90/ mg·kg ?1 化合物 R (C 10构型)

SD

90/

mg·kg ?123 CH 3(α)

1.20 29a

OEt(α) 0.63 24 Et(α) 0.66 29b OEt(α+β) 0.57 25 n -Pr(α) 0.65 30a

OPr(α) 0.50 26 (α) 0.95 30b OPr(β) 1.32 27 (α) 1.73 31 OPh(α+β) 0.63

28

(α)

0.74

9

H 3.65

的青蒿素衍生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85, 20: 357? 365; China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Qinghaosu

and Its Derivatives as Antimalarials. The chemistry and

synthesis of Qinghaosu derivatives. J Tradit Chin Med

(Eng Ed), 1982, 2: 9?16)。

4.2.3 双醚类化合物 陈一心等用二元醇连接二氢青蒿素, 设计合成了双二醚 (通式

33),

目标物的C 10构型为α, β或β, β连接。活性评价表明均弱于单甲醚 (即蒿甲醚) [陈一心, 虞佩林, 李英等. 青蒿素类似物浓度研究. VII. 双 (二氢青蒿素) 醚和双 (二氢脱氧青

蒿素) 醚类化合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85, 20: 270? 273]。

4.2.4 蒿甲醚—候选化合物的确定 上述二氢青蒿素的醚、羧酸酯和碳酸酯类衍生物中分别挑选出活性较高的13 (β差向体)、24 (α差向体) 和29 (α差向体) 等3个化合物对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治疗实验作进一步评价, 表3列出了这3个化合物与青蒿素和二氢青蒿素的活性数据。

表3提示这3个化合物对感染小鼠都有良好的 治疗作用。进而评价对疟原虫感染食蟹猴的疗效, 和对小鼠、大鼠、家兔、犬和猴的安全性试验, 结合化合物的物化性质, 确定蒿甲醚 (artemether) 为候选化

表3 优选的化合物的抗疟作用比较。a: 抑制50%疟原虫所需的剂量; b: 抑制90%疟原虫所需的剂量; c: 小鼠每日给药,

5天后50%疟原虫转阴的最低剂量; d: 小鼠每日给药, 5天后

全部疟原虫转阴的最低剂量

化合物 50a mg·kg ?1

90b mg·kg ?1

50c mg·kg ?1

100d mg·kg ?1

13 (蒿甲醚)

0.60 1.00 1.22 1.80

24 (丙酸酯) ? 0.50 0.47 0.82 29 (碳酸乙酯)

0.32 0.66 0.76 0.91

1 (青蒿素)

? 6.2 ? 25 9 (二氢青蒿素)

? 3.7 ? ?

合物, 进入系统的临床前研究 (顾浩明, 刘明章, 吕

宝芬等. 蒿甲醚在动物的抗疟作用和毒性. 中国药理

学报, 1981, 2: 138?144)。1978年开始临床研究, 并于

1987年蒿甲醚以油针剂在我国批准为新药上市。 4.3 青蒿琥酯

为了提高青蒿素的水溶性, 便于注射用药, 桂林制药厂刘旭以二氢青蒿素为原料合成了10多个C 10

羧酸酯, 其中琥珀酸单酯 (代号804) 经红外、核磁、质谱和X -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结构, 其钠盐可溶于水, 适于注射给药。(刘旭. 青蒿素衍生物的研究. 药学通报, 1980, 15: 39; 濮金龙, 陈荣光, 蔡金玲. 青蒿素衍生物的结构测定. 广西药学会第二届年会学术讨论资料, P 82, 1979年10月, 转引自“青蒿琥酯的研究与开发. 刘旭主编”,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10:

52?53)。

临床前研究表明, 青蒿琥酯 (34, artesunate) 有强效抗疟作用, 对于抗氯喹的鼠疟有杀灭作用, 青蒿琥酯钠对小鼠的LD 50为1 003 mg·kg ?1, 家兔和犬的静脉注射亚急性毒性试验中, 对体重、食欲、血象、肝肾功能和心脑电图未显示明显影响。其钠盐 (静脉滴注前用碳酸氢钠溶液溶解) 静脉注射后, 在体内立即转化为二氢青蒿素。大鼠体内的血浆半衰期为15.6

min 。犬的血浆半衰期为10~45 min 。口服与静注青蒿琥酯后, 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1.35和33.96 min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40%。经临床研究, 证明对间日疟、恶性疟和脑型疟均有效。1987年国家批准为新药上市

?162?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6, 51 (1): 157?164

(杨启超, 甘俊, 李培青等. 青蒿素衍生物—青蒿酯的抗疟活性与毒性. 广西药学院学报, 1981, (4): 1?6, 转引自“青蒿琥酯的研究与开发. 刘旭主编”, 桂林: 漓江出版社, 2010: 56?63)。

4.4发挥速效强效弥补短效的药物组合—复方制剂

蒿甲醚和青蒿琥酯虽然高效和速效抑制多种疟原虫感染, 但在血浆中被迅速清除, 半衰期短, 以致患者体内的疟原虫不能完全清除而复燃。为此蒿甲醚、青蒿琥酯或二氢青蒿素常与其他长效的抗疟药合用, 即所谓的基于青蒿素固定剂量的组合疗法 (ACT)。有代表性的固定配伍制剂有:

①复方蒿甲醚片, 是蒿甲醚(13) 与本芴醇(35, lumefatrine) 的固定制剂。本芴醇即是我国学者邓蓉仙等发明的抗疟药, 有长效的特点(邓蓉仙, 余礼碧, 张洪北等. 抗疟药的研究α-(烷氨基甲基)-卤代-4-芴甲醇类化合物的合成. 药学学报, 1981, 16: 920?924)。1984年由邓蓉仙、宁殿玺等研制组建的复方蒿甲醚片每片含蒿甲醚20 mg、本芴醇120 mg (李国桥等. 青蒿素类抗疟药.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18)。经临床研究于1992年批准生产, 英文商品名Coartem, 每日服用1次, 2002年WHO将Coartem列入第12版“基本药品目录”。2009年FDA批准在美国上市。

②青蒿琥酯(34) 与阿莫地喹(36, amodiaquine) 的固定制剂, 称作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 每片含青蒿琥酯100 mg、阿莫地喹270 mg, 商品名Coarsucum, 每日两次, 于2007年上市。

③二氢青蒿素(9)与哌喹(37, piperaquine)的固定制剂, 含二氢青蒿素和哌喹分别为20 mg和160 mg, 或40 mg和320 mg两种规格, 商品名Eurartesim。

4.5 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青蒿素类药物的抗疟作用是通过影响疟原虫的膜系结构和线粒体, 核膜和内网质出现肿胀和排列紊乱, 阻断原虫摄取营养而导致氨基酸饥饿, 同时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体外, 原虫损失胞浆而死。从化学和生化机制分析, 认为是通过血红蛋白的Fe2+介导, 发生过氧键的裂解, 产生自由基而起作用。原虫裂殖子进入红细胞, 小滋养体的血红蛋白酶催化血红蛋白释放出血红素和Fe2+, 青蒿素在Fe2+催化下过氧键裂解, 生成氧和碳自由基, 这些活性中间体抑制了消化液泡的生物膜和半胱氨酸蛋白酶。图4是青蒿素(及其相关药物) 在铁离子催化下经自由基两种途径的反应历程, 生成的产物用方框标示 (Robert A, Dechy-Cabaret O, Cazelles J, et al. From mechanistic studies on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to new modular anti-malarial drugs. Acc Chem Res, 2002, 35: 167?174)。

图4青蒿素(类药物) 作用的生化机制

另有报道青蒿素的作用靶标是抑制了疟原虫钙ATP蛋白6 (PfATP6), PfATP6是SERCA类型的酶蛋白, 它通过消耗ATP来调节疟原虫胞浆内钙离子浓度, 保持钙水平的稳态。青蒿素类药物抑制PfATP6, 从而引发疟原虫胞浆内钙离子浓度上升, 起到杀灭疟原虫作用。研究表明疟原虫通过PfATP6基因突变而出现青蒿素耐药现象也为以上机制提供了佐证 (Dondorp AM, Yeung S, White L, et al. Artemisinin resistance: current ststus and scenarios for containment. Nat Rev

郭宗儒: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 163 ?

Microbiol, 2010, 8: 272?280)。 5 其他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的研究 5.1 蒿乙醚

蒿乙醚 (14, artemotil, 又称arteether), 是二氢青蒿素C 10-β-乙醚, 由荷兰Brocacef 公司研发, 于2000年上市 (Brossi A, Venugopalan B, Dominguez Gerpe L, et al. Arteether a new anti-malarial drug: synthesis and anti-malarial properties. J Med Chem, 1988, 31: 645?650)。蒿乙醚以麻油制剂用于肌肉注射, 治疗恶性疟原虫感染患者。3~12小时达到血浆峰浓度, 血浆半衰期为1~2天, 在肝脏经CYP3A4氧化脱乙基成二氢青蒿素。二氢青蒿素经葡醛酸苷化, 经胆汁排出。作为跟进性药物的蒿乙醚, 其疗效未显现优于蒿甲醚。 5.2 青蒿酮

拜耳公司与香港科技大学合作研发青蒿素类药物, 目标是改善既有药物的药代动力学。蒿甲醚、蒿

乙醚和青蒿琥酯等药物在血浆中迅速水解, 生成二氢青蒿素, 后者经葡醛酸苷化而被清除, 导致药效时间短。此外, 二氢青蒿素还有一定的神经毒性。为了延长作用时间, 减少二氢青蒿素的生成, 合成了有代表性的化合物38~45, 评价了抗疟活性, 表4列出了这些化合物的物化和抗疟活性 (Haynes RK, Fugmann B, Stetter J, et al. Artemisone ? a high active antimalarial drug of the artemisinin class. Angew Chem Int Ed, 2006, 45: 2082?2088)。

表4数据提示, 化合物38、39、41、43和44的活性很强, 但体外培养显示有神经毒性, 而且溶解性较差。41和42引起小鼠不协调的步态。而40有良好的物化和药理性质, 进而大动物实验证实其安全和有效, 遂命名为青蒿酮 (artemisone) 进入临床研

究, 现处于临床II 期。

表4 化合物38~45的结构、物化性质和抗疟活性。[a]P. berghei 和P. yoelii 感染小鼠后当天皮下注射或灌胃给药, 第4天测定外周血中的原虫计数, 计算ED 90。[b]ED 90(青蒿琥酯)/ED 90(受试化合物), 数值越高表示活性越强。[c]对照药青蒿琥酯的活性在不同的实验中有变异

化合物 溶解度/mg·L ?1 log P

正辛醇/缓冲液pH 7.4

P. berghei ED 90 /mg·kg ?1 [a] P. berghei 青蒿琥酯指数[b] P. yoelii ED 90/mg·kg ?1 [a] P. yoelii 青蒿琥酯指数

皮下 经口 皮下 经口 皮下 经口 皮下 青蒿琥酯

565 2.77 7.2 7.1 1.0 1.0 22.0 ? 1.0

38 8 5.62 0.8 3.5 9.0 2.0 0.85 3.0 25.9 39 < 2 4.78 0.6 2.8 12.0 2.5 0.52 2.0 42.3 40 89 2.49 1.5 3.1 4.8 2.3 3.9 5.0

5.6

41 < 1 5.59 1.16 5.0 6.2 1.4 1.08 ? 20.4 42 < 1 6.15 3.8 4.6 1.9 1.7 3.0 ? 7.3 青蒿琥酯[c]

565 2.77 4.6 9.3 1.0 1.0 42.0 ? 1.0 43 28.4 3.05 0.18 1.3 25.6 7.15 1.25 1.84 33.6 44 < 2

4.97

0.51

1.9

9.0

4.9

0.61

2.0

81.0

青蒿琥酯[c]

565 2.77 12.0 ? 1.0 ? 50.0 ? 1.0 45 1251 2.63 9.0 ? 1.3 ? 10.0 ? 5.0 青蒿素 63 2.94 ? ? ? ? ? ? ? 蒿甲醚

117 3.98 ?

?

?

?

?

?

?

?164?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16, 51 (1): 157?164

6 结语

青蒿素的发现和相关药物的发明, 开创了治疗疟疾的崭新领域。我国科学家发明的青蒿素类的单药和复方制剂, 成为国际上治疗恶性疟的标准药物, 已拯救了数以百万计患者的生命。青蒿素的发现者屠呦呦因此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认可和巨大成功, 是当年全国“523任务”组织了近千名化学、生药学、药物化学、药理学、毒理学、药剂学、临床医学、工艺研究和工业部门等科学技术人员的劳动成果, 也与负责523任务的组织和行政管理(如张剑方、周克鼎等) 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研发过程是在“文革”的特定环境、物力和技术装备极其匮乏的条件下完成更显得不易。这种特殊的组织和实施模式在当今未必有示范和再现性, 而且在知识产权保护和市场销售的份额上也留下了诸多遗憾, 但无论如何这个对人类有重大贡献的研发历程, 应当有个客观的科学评述。限于公开的原始资料的不足, 本文只是从药物化学的视角简要地叙述了青蒿素类药物的发现发明过程。所幸当年的主要贡献者分别撰写的著作, 再现了当时的全息过程与场景, 读者可以深入研究。重要的专著有:

①李国桥, 李英, 李泽琳, 曾美怡等编著. 青蒿素类

抗疟药. 科学出版社, 2015年, 北京. ②刘旭主编.

青蒿琥酯的研究与开发. 漓江出版社, 2010年, 桂林.

③屠呦呦编著. 青蒿和青蒿素类药物. 化学工业出

版社, 2006年, 北京. ④张剑方著. 迟到的报告—五

二三项目与青蒿素研发纪实. 羊城晚报出版社, 2006

年, 广州.

具有特定结构骨架的青蒿素类药物, 尚有巨大

的研究空间: 其作用靶标和抗疟机制有待深入揭示;

改善药代和寻找针对耐受青蒿素原虫的新一代药物

尚须继续努力。此外青蒿素的作用杂泛性也为研发

其他治疗领域的药物提供了线索 (Crespo-Ortiz MP, Wei MQ. Antitumor activity of 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from a well-known antimalarial agent to a potential anticancer drug. J Biomed Biotechnol, 2012: Article ID 247597; Wang JX, Tang W, Zuo JP. The anti- inflammatory and imunosuppressive activity of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Int J Pharm Res, 2007, 4: 336?340; 李洪

军, 汪伟, 梁幼生. 双氢青蒿素抗寄生虫作用研究进

展.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1, 23: 460?464)。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_郭宗儒

·新药发现与研究实例简析· 新药创制是复杂的智力活动, 涉及科学研究、技术创造、产品开发和医疗效果等多维科技活动。每个药物都有自身的研发轨迹, 而构建化学结构是最重要的环节, 因为它涵盖了药效、药代、安全性和生物药剂学等性质。 本栏目以药物化学视角, 对有代表性的药物的成功构建, 加以剖析和解读。 40多年前我国发现了青蒿素, 继之发明了青蒿琥酯、蒿甲醚和二氢青蒿素等药物, 对全球范围的疟疾治疗, 是一个划时代的变革与贡献, 挽救了数以百万计患者的生命与健康。在特殊的历史时期以举国体制研制新药, 决定了研发模式难以复制。研究者在大海捞针式的筛选试验中, 屠呦呦等从传统医药典籍中受到启发, 首先发现分离出青蒿素并确定了它的抗疟活性, 功不可没, 开创了青蒿素药物治疗的新领域, 因而她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 当之无愧。接续的研究与开发, 在结构确证、化学合成、结构优化、工艺研究和临床研究等各个环节, 我国科学家同样做出了卓越贡献, 成就了由青蒿素演化成临床新药—青蒿琥酯、二氢青蒿素和蒿甲醚, 并在全球范围应用, 在抗疟药物中占据着中心地位。本文拟从化学和药物化学视角, 阐述从青蒿到发现青蒿素, 从青蒿素的发现到发明蒿甲醚和青蒿琥酯等药物的简要历程。(编者按) DOI: 10.16438/j.0513-4870.2015-1036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制 郭宗儒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 北京 100050) 1青蒿素的研究背景 1.1 举国体制研究抗疟药物 20世纪60年代美国发动侵略越南战争, 当地疟疾肆虐, 疟原虫对已有药物产生耐药, 使战斗力严重减弱。应越南要求中国提供有效抗疟药物, 我国政府决定全国范围研究新型抗疟药, 遂于1967年5月23日成立了研究协作组, 简称“523任务”, 涵盖60多个研究单位, 500多位研究人员。在由启动研究到临床实验和应用的整个研发过程, 统一由“523任务”调度, 并非固定在一个研究单位中(张文虎. 创新中的社会关系: 围绕青蒿素的几个争论.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9, 31: 32?39)。 1.2从中药和民间药寻找药物或先导物 在“523任务”的诸多研究项目中, 有一个课题是“民间防治疟疾有效药物疗法的重点调查研究”, 这个研究小组获得了许多苗头, 例如从植物鹰爪分离出有效抗疟单体鹰爪甲素, 从陵水暗罗中分离出暗罗素的金属化合物,对常山乙碱的结构改造,以及青蒿素等。 1.3 青蒿和青蒿素的发现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加入“中医中药专业组”。组长屠呦呦和组员余亚纲等从中医药古籍中搜集并筛选中草药单、复方数百种中, 余亚刚和顾国明发现青蒿呈现高频率(唐宋元明的医籍、本草和民间都曾提到有治疟作用)。通过广泛实验筛选, 聚焦到青蒿的乙醇提取物, 对疟原虫抑制率达到60%~80%, 虽然活性重复性差, 但为后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李国桥等. 青蒿素类抗疟药.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3)。 屠呦呦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阐述青蒿的用法得到了启发, “青蒿一握, 以水二升渍, 绞取汁, 尽服之”, 冷榨服用“绞汁”, 悟出可能不宜高温加热的道理, 并考虑到有效成分可能在亲脂部分, 遂改用乙醚提取, 于1971年10月在去除了酸性成分的中性提取物中, 分离得到的白色固体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达100%。由绞汁联想低温提取, 但由水浸的冷榨液(通常含有水溶性成分) 怎样推论是脂溶性成分, 文献中无从考证。不过选择乙醚为萃取剂, 无疑是发现青蒿素、开辟青蒿素类药物治疗的关键一步。 用乙醚从黄花蒿分离出的倍半萜化合物除青蒿素(1, artemisinin) 外, 还鉴定了其他成分, 有青蒿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青蒿素体内药物代谢研究进展 廖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 611137) 摘要:青蒿素是从植物青蒿中提取的一种具有抗疟作用的活性成分。近些年研究发现青蒿素不仅可以抗寄生虫,包括疟原虫、血吸虫,而且具有显著的抗炎、调节免疫和抗肿瘤等多方面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青蒿素抗疟作用的代谢机制,并对青蒿素的其他作用以及发展前景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青蒿素;抗疟;代谢;其他作用;前景 Artemisinin in vivo drug metabolism research LIAO Wen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hengdu 611137) Abstract:Artemisinin is extracted from the plant Artemisia annua with a role of the active ingredient anti-malarial. artemisinin recent study found that not only anti-parasites, including Plasmodium, Schistosoma, and has significant anti-inflammatory, immune regulation and anti-tumor effect, and many other.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role of artemisinin-based antimalarial mechanisms of metabolism and the role of artemisinin as well as other future development brief. K ey words:artemisinin; malaria; metabolism; other role; prospects 青蒿素(artemisinin,QHS,结构式见图1)是我国 科研工作者于1972年首次从中草药青蒿中分离得到的 含过氧桥的新型倍半萜内酯。青蒿素结构独特、高效低 毒,具有清热解毒,抗肿瘤、抗菌、抗疟,增强免疫等 药理作用,对脑型疟、恶性疟等有特效,是我国唯一获 得国际认可的抗疟新药,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治 疗疟疾的理想药物。我国青蒿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其主 要产业资源也在我国。 (一)青蒿素的抗疟代谢作用 青蒿素类抗疟药临床应用以联合用药为主.从青蒿素的药理作用来看,它首先是被用于治疗疟疾,而且效果比以往的药物要好,因此主要用于该疾病的治疗。

青蒿主要药用成分青蒿素的衍生物是目前疗效最好抗药性最低

青蒿主要药用成分青蒿素的衍生物是目前疗效最好 抗药性最低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广西青蒿(黄花蒿)产业发展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二○○年五月

目录

青蒿主要药用成分青蒿素的衍生物是目前疗效最好、抗药性最低、应用前景最好的抗疟药物,而且青蒿素在深度开发方面也有很好的市场前景。广西是全国2个青蒿素产品主要产地之一,随着全球市场对青蒿素的需求量不断扩大,青蒿产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抓住机遇,加大工作力度,把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成为青蒿生产基地的意义非常重大。按照自治区主要领导同志提出的“把广西建设成为青蒿生产基地”指示,充分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优势和特色,把握机遇,加快发展,培植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探索中草药现代化产业开发新途径,制订本规划。 一、青蒿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一)WHO改变用药配方,青蒿素需求强劲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报告,全世界每年急性疟疾患者达3亿人,每年死于该病的人数约200-300万,90%的死亡病人发生在非洲,其中5岁以下儿童超过90%。曾是抗疟疾特效药的奎宁,长期使用后会产生广泛抗药性。而青蒿素类药物经多方试验,证明其在抗氯喹原虫耐药株恶性疟等方面有特殊疗效,1990年在越南疟疾患区使用,治愈率达97%,受到患区当地政府和患者的普遍欢迎。 2001年12月中旬, WHO的一份公报指出“治疗疟疾的最大希望来自中国”,肯定青蒿类药物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2004年2月,WHO确定将青蒿琥酯、蒿

甲醚等青蒿素类药物作为全球新一代抗疟药,同时针对青蒿类药物半衰期短,治疗期较长(7天),价格较高的问题,推荐治疗期较短(3天)、相对便宜的以青蒿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简称ACTs疗法),逐步取代传统的治疗疟疾方案。目前全球已有40个国家选择了ACT作为官方治疗疟疾用药,其中有36个国家用其作为一线治疗药物,4个国家作为二线药物,其它还有14个以上国家最近正考虑改换成ACT药物。据WHO统计,2003年全球抗疟药销售额约15亿美元,青蒿类药物销售额约为其1%,青蒿类药物市场空间巨大,发展前景看好。 2004年11月16日,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WHO、全球基金在哥本哈根召开了“全球抗疟药供应商预认证”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正式公布了联合用药的推荐处方及会议主持者的采购量,WHO对2004年的联合用药(ACTs)政策做了调整:确定了4个处方作为替代奎宁类的抗疟推荐用药,进入公共采购目录的药物主要包括青蒿琥酯和蒿甲醚等,以青蒿琥酯为主的联合用药2005年国际组织、机构的部分采购金额(不包括疟疾区各国政府的采购)共计4000万美元,2006年为4800万美元。估计各国政府采购金额、商业公司采购金额不会低于国际组织、机构的采购金额。目前青蒿素用药缺口为每年总需求的40~60%,估计填补全球青蒿(黄花蒿)种植的空缺需要15~20年。

青蒿素的发现及青蒿素衍生物的作用

青蒿素的发现及青蒿素衍生物的作用 摘要:青蒿素是在菊科植物黄花蒿和青蒿中发现的一种抗疟药,为白色针状结晶,曾被世界卫生组织称做是“世界上唯一有效的疟疾治疗药物”。青蒿素及衍生物(包括青蒿琥酯、二氢青蒿素、蒿甲醚等)已有效地用于抗疟药物,并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耐受性,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除抗疟作用外,还具有免疫调节、抗菌、解热、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 关键词:青蒿素;衍生物;抗肿瘤;抗寄生虫;抗炎 Abstract: artemisinin is found in compositae plant artemisia annua and ACTS an antimalarial drug, as the white needle crystal, had been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lled \"the only effective malaria drugs in the world\". 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including artesunate, dihydrogen artesunate and artemether, etc.) has been effectively used for antimalarial drugs, and has good clinical efficacy and tolerability, further research is also foun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antimalarial effect, also has immunomodulatory, antibacterial, antipyretic, antitumor,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Key words: artemisinin; Derivatives; Anti-tumor; Parasitic resistance; The anti-inflammatory 1 .青蒿素的发现及来源 1964 年, 越南战争爆发后,恶性疟疾肆虐,越南政府寻求帮助,由于恶性疟疾对奎宁及奎诺酮类抗疟药物普遍出现了耐药性, 寻找抗疟新药迫在眉睫,1967 年5 月23 日, 5?23 抗疟计划办公室正式成立, 统一领导《5?23 抗疟计划》的实施, 开始搜寻抗疟新药。 1969 年,在军事医学科学院驻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军代表的建议下,全国“523 办公室”邀请北京中药所加入“523 任务”的“中医中药专业组”。北京中药所指定化学研究室的屠呦呦担任组长,组员是余亚纲。屠呦呦, 女,1930 年出生,浙江宁波人, 1955 年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毕业. 1969 年加入5?23 计划后,为科研组组长,领导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的搜寻与整理。 1969 年,起初,屠呦呦和余亚纲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胡椒上,采用民间验方:生药—酒溶性物—用有机(或其他)溶剂分离药用部位,并进行了相应的药理筛选和临床验证,1970 年他们再进一步分离出胡椒酮 晶体。同年6 月,余亚纲总结了一份《中医治疟方、药文献》,筛选的药物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并对筛选的药物进行了相应的归类与总结。在余亚纲当时总结的多张表格中,青蒿都是在各单方中列在第一位的。 1971年7 月份以后,他们初步筛选了中草药单、复方一百多种,青蒿也在其中。先是发现青蒿的水煎剂无效,95% 乙醇提取物的效价只有30%~40%,复筛时屠呦呦通过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的记录,“青蒿一握,以水一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截疟,想到青蒿素可能有忌高温或酶解等有关的思路,考虑到有效成分可能在亲脂部分,于是改用乙醚提取,并将该提取物分为中性和酸性两部分,经反复实验,才于1971 年10 月4 日分离获得的191 号的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 抑制率,动物效价才有了显著的提高,由30%~40% 提高到95% 以上。经过比较,也使用了乙醇提取,虽然乙醇提取物也含有乙醚提取的物质,但是杂质多了2/3,这就大大影响了有效成分充分显示应有的效价。后来进一步提取,去除其中无效又比较集中的酸性部分,得到有效的中性部分。在1971 年12 月下旬,用乙醚提取物与中性部分分别进行了猴疟实验,结果与鼠疟相同。当时时间很紧迫,北京中药所的科研人员为提取青蒿抗疟有

青蒿素的性质及合成

青蒿素性质及合成方法 院系:化工学院 专业:应用化学 学号: : 指导老师: 2016/1/12

摘要:青蒿素是目前治疗疟疾的特效药。本文对自青蒿素发现以来的最新研究 进展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容包括:青蒿素的特性,青蒿素的合成,青蒿素的生物合成,青蒿素衍生物。 关键词:青蒿素;合成方法;青蒿素衍生物 Abstract:The recent research advances in artemisinin, the most effective weapons against malarial parasites have been reviewed. An overview is given on artemisinin research from the following aspects:sources of artemisinin,synthesisof artemisinin, biosynthesis of artemisinin, analogs of artemisinin and artemisinin production from plant tissue cultures。 Key words:artemisinin,synthesis,artemisinin derivatives 目录

1、前言……………………………………………………………… 2、青蒿素的基本性质………………………………………………(1)分子结构…………………………………………………………(2)理化性质…………………………………………………………(3)药动力……………………………………………………………(4)提取工艺………………………………………………………… 3、合成方法…………………………………………………………(1)全合成…………………………………………………………(2)半合成…………………………………………………………(3)生物合成……………………………………………………… 4、衍生物………………………………………………………… 5、抗癌功能………………………………………………………… 6.结论………………………………………………………………

青蒿素的化学全合成.总结

青蒿素的合成与研究进展 摘要:青蒿素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之一,存在活性好、毒副作用小、市场需求大、来源窄等特点。目前,青蒿素的获取途径主要有直接从青蒿中提取、化学合成和生物合成。本综述将针对近年来青蒿素的发展特点及合成方法进行论述。 关键词:青蒿素;合成方法;研究进展 青蒿素是中国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初从中药黄花蒿( Artem isia annua L1 )中分离得到的抗疟有效单体化合物,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的治疗脑型疟疾和抗氯喹恶性疟疾的药物, 对恶性疟、间日疟都有效, 可用于凶险型疟疾的抢救和抗氯喹病例的治疗。青蒿素还具有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和细胞毒性的用1;具有影响人体白血病U937细胞的凋亡及分化的作用2;还具有部分逆转MCF-7/ARD细胞耐药性作用3;还具有抑制人胃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的作用4;还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5等。除此之外,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还具有生物抗炎免疫作用、生物抗肿瘤作用、抑制神经母细胞瘤细胞增殖的作用等。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治疗疟疾的首选药物, 具有快速、高效、和低毒副作用的特征。6。因在发现青蒿素过程中的杰出贡献,屠呦呦先后被授予2011年度拉斯克临床

医学研究奖和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 1 青蒿素的理化性质及来源 青蒿素的分子式为C15H22O5, 相对分子质量为282. 33。是一种含有过氧桥结构的新型倍半萜内酯,有一个包括过氧化物在内的1,2,4-三烷结构单元,它的分子中还包括7个手性中心,合成难度很大。中国科学院有机所经过研究,解决了架设过氧桥难题,在1983年完成了青蒿素的全合成。青蒿素也有一些缺点, 如在水和油中的溶解度比较小, 不能制成针剂使用等。 2 青蒿中提取青蒿素 青蒿素是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含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类化合物,在治疗疟疾方面具有起效快、疗效好、使用安全等特点。目前主要的提取方法有溶剂提取法、超临界提取法、超声波萃取法、微波萃取法、其他萃取法等。2.1有机溶剂萃取青蒿素 水蒸气蒸馏(steam distillation,SD)法由于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安全,不污染环境,成本低,避免了提取过程中有机溶剂残留对油质造成影响等特点,是有效提取中药挥发油的重要方法。有机溶剂提取法是目前青蒿中许多有效成分的提取目前仍然常用的方法,常用的溶剂有醇类(甲醇、乙醇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究进展

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究进展 【摘要】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全新结构的抗疟药,具有抗疟作用迅速、高效、低毒,且与大多数抗疟药无交叉抗性等特点。 【关键词】:青蒿素;抗疟;作用机制。 Abstract: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 with endoperoxide function are new and important antimalarial drugs,and their antimalarial action is quick,efficient and without cross resistance. key words:artemisinins;antimalarial;action mechanism. 疟疾是目前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每年有大约5亿人患疟疾,死亡人口数达275万之多【1】。在众多的抗疟药物中,青篙素类药物独树一帜。青篙素及其衍生物的抗疟作用是我国科技工作者从中国的传统中草药中发现的。它们具有独特的化学结构和作用机制,抗疟效果非常明显,作用快,毒性低,而且价格便宜,因此颇受全球医药工作者和广大疟疾患者的青睐。从七十年代始,国内外己有卜千篇青篙素及其衍生物的有关研究报道,本文拟就青篙素类药物抗疟作用机制的近年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细胞水平的研究 1.青篙素类药物与血细胞结合 青篙素及其衍生物通过与尚未确定的受体结合而选择性地集中在被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被感染的红细胞中的青篙素浓度是末被感染红细胞中的青篙素浓度的100多倍【2】。Asawamahasakda和他的同事们【3】发现用3H标记的青篙素被分离的红细胞膜吸收,但却不能被末感染的红细胞吸收。超过一半的膜关联药物能被乙酸乙醋抽提的磷脂酶A:所分解.41-42%的残留药物似乎与红细胞膜蛋白结合。 2.引起疟原虫细胞超微结构变化 青篙素及其衍生物能较其它抗疟疾药物更具抗疟效果,必定有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为探明其作用机制,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直有成效的工作。早期通过光学显微镜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观察到青篙素类药物主要作用于疟原虫的膜结构。在红细胞内期,青篙素及其衍生物能引起疟原虫膜结构发生变化,如由胞膜部分形成食物泡、核质,线粒体、内质网、核膜等也相应地出现相关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导致自噬泡形成并使细胞质减少,从而致死疟原虫【4】。 3.影响营养物质运输 红细咆内期原,虫被纳虫泡包.裹,许多管状饱从泡膜上突出出来、形成复杂的网络,伸向红细胞周边,是疟原虫获得外源性营养物质的通道,同时可运输包括青篙素类小分子药物通过,因此管状泡网被认为是感染疟原虫红细胞内能聚集大量青蒿素类药物的前提【5】。有人研究发现,青篙素类药物可破坏管状泡网的组成及膜结构,从而破坏其转运营养物质功能力。 二、生物化学及分子水平的研究 1.过氧桥与抗疟作用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和毒理学研究

【摘要】为了解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和毒理学研究进展,笔者查阅有关文献 ,综述了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与毒理学研究进展。研究结果表明:药动学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吸收快、分布广、代谢与排泄快;青蒿素类药物除具有抗疟作用外,还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血吸虫及其它寄生虫等作用;无严重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青蒿素;药效学;药动学;毒理学 青蒿素是我国药学工作者于1971年从植物黄花蒿atemisia annua l.叶中提取分离得到的一个具有过氧桥的倍半萜内酯,经化学改造可生成多种衍生物,如蒿甲醚、双氢蒿甲醚、青蒿酯钠、青蒿琥酯等均具有高效低毒的抗疟活性,尤其对具有抗氯喹能力的脑疟和急性疟有效,同时,对青蒿素类药物的研究引起了全世界药学工作者的关注,发现了青蒿素类药物许多新的药理活性和一些毒理作用,作者就近年来青蒿素类药物的药理和毒理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青蒿素的药理学研究 1.1 药代动力学中国青蒿素研究小组经大鼠实验证明[1],大鼠口服青蒿素150mg/kg后,吸收迅速完全,但血药浓度低,维持时间短,显示有首过效应。静脉注射青蒿素混悬水溶液150mg/kg血药时程符合二室模型,t1/2为30min,vd为4.1l/kg,表明青蒿素在体内分布广泛,消除迅速。在人体肌内注射蒿甲醚油剂3.2mg/kg,6.0mg/kg,和10.0mg/kg后,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为4h~6h,平均潴留时间分别为10.2h、15.6h和19.0h,显示经肌内注射后蒿甲醚可在体内存留较长时间[2],在人体静脉注射青蒿琥酯钠 2.0mg/kg和 3.8mg/kg后,血药时程符合二室模型,t1/2分别为30min和36min~48min.给药后7h内尿中累积排出原型药物仅占给药量的0.1%~6.8%,说明该药在体内的消除方式主要是代谢转化。文献报道[2]青蒿琥酯进入体内后很快就转化成二氢青蒿素。用家免法测定体液中的药物浓度,难以对二氢青蒿素和青蒿琥酯作出区别,所测的浓度很可能是二种物质浓度的总和。 1.2 青蒿素类药物的药效学研究 1.2.1 抗肿瘤作用文献报道[3]青蒿酯钠在体外对小鼠p388细胞、hela细胞、人肝癌smmc-7721细胞、人鼻咽低分化鳞癌cne2、sune-1及体内抑瘤实验对肝癌、网状红细胞肉瘤及裸鼠移植人鼻咽癌等有肿瘤抑制作用。青蒿琥酯对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抑制的半抑菌浓度(ic50)在37μg/ml左右,提示青蒿素衍生物有选择性杀伤癌细胞的作用。青蒿琥酯具有放射增敏作用与 miso相比较,10μg/ml青蒿琥酯增敏作用与miso相当,而30μg/ml的青蒿琥酯增敏效果大于miso。氧效应可增加肿瘤细胞对光照的敏感性,放射增敏剂可以增强射线对肿瘤的杀伤能力,尤其有助于解决实体肿瘤中缺乏氧细胞对射线的抗放射性而导致的肿瘤放疗治愈率低的难题,鉴于青蒿琥酯分子中含有过氧桥结构,在与癌细胞接触时可能使氧释放发生了模拟氧作用,从而增加hela细胞对放射敏感性的作用[4]。青蒿琥酯是否能成为新一代的放射增敏剂以及进一步的作用机理尚待深入研究[6]。 1.2.2 抗孕作用文献报道[5~7]二氢青蒿素与青蒿琥酯对金黄地鼠与豚鼠胚胎的影响和同类药物对大、小鼠胚胎的影响,既有区别又有相似。其主要区别是在大鼠和小鼠身上药物的作用以引起胚胎的吸收为主,而在豚鼠身上药物的作用则以引起流产为主。其相似点是当药物剂量偏小时侥幸存活下来的胎儿仍能正常生长,基本未见畸形。二氢青蒿素单次sc给药终止早孕的ed50为6.1mg/kg,而成年雌性地鼠的近似致死量为170mg/kg,,后者为前者的28倍。青蒿琥酯钠分多次sc给药,抗早孕的ed50为4.0mg/kg(4次总量)而对成年雌性地鼠的近似致死量为135mg/kg,后者是前者的34倍。流产后的地鼠可于7~10d内接受交配并怀孕。故该俩药对胚胎的毒性要比母体大得多。又从给药动物的子宫和卵巢的切片上可看到给药后动物宫腔内有坏死的胚胎组织,胚体的坏死较胎盘为早而子宫内膜及肌层未见明显损伤,卵巢中的卵泡完全正常。此项结果表明,二氢青蒿素与青蒿琥酯对胚胎有相当高的选择性毒性,较低剂量即可致胚胎死亡而引起流产,对母体子宫及卵巢影响却不明显。因此,二

青蒿素提取制备工艺技术

1、卤代青蒿素母核、卤代青蒿素衍生物、卤代双氢青蒿素、卤代脱羰青蒿素以及医药用途 2、从生产双氢青蒿素废弃母液中提取双氢青蒿素的工艺方法 3、含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和Bcl-2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4、含有芹菜素及芹菜素类衍生物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5、一种将双氢青蒿素醚类衍生物转化为双氢青蒿素的方法 6、青蒿素及其衍生物二氢青蒿素、蒿甲醚、蒿乙醚、青蒿琥酯在制药中的应用 7、含有索拉非尼和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8、青蒿素及次甲基青蒿素的提取方法 9、含有青蒿素及青蒿素类衍生物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10、一种稳定的青蒿素及青蒿素衍生物药物组合物 11、青蒿素及青蒿素衍生物口腔崩解片 12、一种从分离青蒿素后的废弃母液中高效转化青蒿素的方法 13、利用青蒿提取青蒿素的残渣制备青蒿素的方法 14、紫穗槐-4,11-二烯到青蒿素和青蒿素前体的转化 15、一种测定青蒿素浸膏中青蒿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16、以双氢青蒿素为原料制备青蒿素10位醚类衍生物的简单大生产工艺 17、青蒿素透皮贴剂基质、制备方法及其青蒿素透皮贴剂 18、一种黄花蒿等中药材及含青蒿素成分样品中青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19、青蒿素相关性内过氧化物与携带铁的蛋白质之间的共价缀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20、鉴定产生青蒿素的植物的引物和筛选方法 21、青蒿素及其脂溶性衍生物乳剂的制备方法 22、溴代二氢青蒿素 23、一种含有青蒿素的药物组合物的质量控制方法 24、青蒿素提取的方法 25、一种提取青蒿素的方法 26、核糖核酸酶和青蒿素的联用 27、多孔微球硅胶表面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28、硅胶颗粒表面青蒿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制备和应用方法 29、[(10S)-9,10-二氢青蒿素-10-氧基]苯甲醛缩氨基(硫)脲系列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30、含有胍基的青蒿素类衍生物及其应用 31、一种复方青蒿素类哌喹微丸及其制备方法 32、快速提制青蒿素的方法 33、青蒿素衍生物的新应用 34、静脉注射用缓释青蒿素及其衍生物脂肪乳的配方及制备 35、一种硼氢化还原制备双氢青蒿素专用反应釜 36、青蒿素中间体、合成方法和用途 37、一种丝瓜络表面青蒿素分子印迹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38、一种由青蒿酸制备青蒿素的方法 39、青蒿素衍生物及其药用盐用于制备治疗急性白血病的药物 40、青蒿素衍生物及其药用盐用于制备治疗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药物 41、转DBR2基因提高青蒿中青蒿素含量的方法 42、青蒿素衍生物及其药用盐用于治疗制备白血病的药物 43、复方青蒿素多相脂质体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新剂型研究进展

科教论坛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30卷第12期(总第464期) 青蒿(Artemisia?carvifolia),别名草蒿,属菊科类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青蒿素(Artemisinin)是20世纪70年代我国药学人员从菊科植物黄花蒿叶中提取的含过氧化基团结构的倍半萜内酯化合物。青蒿素的主要衍生物包括蒿甲醚(Artemethere)、蒿乙醚(Arteether)、青蒿琥酯(Artesunate)、二氢青蒿素(Dihydro?artemisinin)等。以往的报道中,青蒿素类药物主要以治疗疟疾为主,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青蒿素类化合物还有许多的作用,如抗炎、抗孕、治疗艾滋病和肿瘤等。目前,临床上青蒿素类药物大量存在溶解度差、生物利用度低、首过效应高、疟原虫复燃率高、给药频繁等问题,因此,近年来青蒿素类药物的剂型研究便成为了热点。 随着制药科技的发展,很多新技术运用到青蒿素及其衍生物的制剂中来,为青蒿素多方面的治疗作用提供了可能的途径,其中,最受瞩目的为纳米制剂、固体分散体、包合物、微乳、经皮给药制剂。 1?纳米制剂 纳米给药系统为一系列粒径在纳米级的新型微小给药系统的统称,根据纳米颗粒分散运动状态及其性质的特殊性,纳米给药系统主要可以分为:纳米粒、脂质体、纳米乳、聚合物胶束、纳米混悬剂等。该系统具有良好的肿瘤靶向性,较长的体内循环时间,易被细胞摄取,可控制药物释放以及改善药物溶解度,增加药物稳定性等特点。 1.1?纳米乳 纳米乳(nano?emulsion)是由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油相、水相组成的一种稳定透明的胶体分散系统,?其粒径在10?~?100?nm之间。胡宏伟、刘根新等在研究用青蒿琥酯治疗牛、羊泰勒焦虫病及双芽焦虫病时,乳化剂选择聚山梨醇酯-80,助表面活性剂选择正丁醇,油酸乙酯为油相制备青蒿琥酯纳米乳注射剂。解决了青蒿琥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口服不能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市售青蒿琥酯钠盐放置不稳定,?临床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1.2?纳米粒 纳米粒(nanopartilcles,NP)由天然或合成高分子材料制成,是一种粒径介于1~100nm固态胶体粒子,包括纳米球(Nanospheres)和纳米囊(Nanocapsules)。活性组分(药物、生物活性材料等)能溶解、包裹于粒子内部,或者吸附、附着于粒子表面。?王霜用改良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将青蒿琥酯制成适用于人体可生物降解的纳米粒,并将肿瘤细胞表面特异性的可识别配体?Tf结合在载药纳米载体上,实现对肿瘤组织(细胞)的靶向治疗,?动物体内实验表明该新型纳米制剂具有血液及骨髓的靶向性。王东采用初生态微晶法制备了载有蒿甲醚的纳米胶囊,解决了蒿甲醚不溶于水、代谢快及利用率低的缺点,可显著提高药效。 1.3?纳米脂质体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lipid?carrier,?NLC)是以一定比例的液态油或其他不同的脂质(如卵磷脂、甘油三酯等)为载体,将药物包裹于类脂核中的固态胶体给药体系,粒径在50~1000?nm之间,?已被公认是一种新型的纳米给药系统。张晓云,赵鹏等采用动物肿瘤膜型研究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载体与双氢青蒿素混悬液对肝癌瘤株的抑制作用,证实双氢青蒿素纳米脂质载体较普通混悬液对白血病细胞K562?及胶质瘤细胞U87?具有更强的增殖抑制作用,为开发高效低毒的双氢青蒿素抗癌药物提供依据。赵春霞,沈雪松等用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干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在HepG2?中的表达,证明青蒿琥酯纳米脂质体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达到抗肿瘤作用,且作用强于青蒿琥酯原料药,有应用于肝癌治疗的潜在价值。 2?固体分散体 固体分散体是指药物高度分散在适宜的载体材料中类似于液体系统,形成的一种固态物质。固体分散体使得药物以无定型太、微晶态、分子分散态或胶体分散态存在,分散度很大,当与胃肠中液体接触后,溶出速度加快,药物的吸收加快,生物利用度提高。根据载体性质的不同和释药特点的不同,固体分散体又分为速释型固体分散体、缓控释型固体分散体和肠溶型固体分散体。 2.1?速释型固体分散体 速释型固体分散体是利用亲水性载体材料制备的固体分散体。药物在载体材料中高度分散,由于载体材料的亲水性,使 青蒿素类药物新剂型研究进展 李文婷1,2,张国丽2,张锐武2,段国蕾2,杨兆祥2 (1.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云南?楚雄?675005;? 2.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昆明?650106) [摘 要]青蒿素类的药物因为其抗疟疾的疗效为人熟知,随着研究的深入,青蒿素类化合物显现出多方面的临 床作用,近年来对肿瘤的治疗成为关注的热门,随之而来的剂型研究也成为了热点。随着制药科技的发展,新剂型与 新技术也运用到了青蒿素类药物的制剂过程中来,现查阅文献,对近年来国内外青蒿素类药物新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 归纳总结。 [关键词]青蒿素;新剂型;抗肿瘤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04-01 -299-

青蒿素总结

一、疟疾简介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多由蚊子传播,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发病较多。疟疾症状包括发热、头痛、呕吐等,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全球每年3.5亿-5亿人感染疟疾,其中110万人死于疟疾,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每半分钟内就有一个人死于疟疾,而90%死于疟疾的人都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疟疾已经是非洲前五位的死亡原因。孕妇及其胎儿尤其易感染这一疾病,它是造成新生儿体重过轻、贫血和婴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除了造成大量的生命死亡,疟疾也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在疟疾高发地区,用于疟疾的医疗费用占当地公共卫生费用的40%。疟疾患者占住院患者的30~50%,占门诊患者的比例则高达50%。非洲国家每年因疟疾造成的GDP损失超过120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发表《2009年世界疟疾报告》指出,到2015年,国际社会仍需每年为该项目提供50亿美元的资金。 疟疾在我国分布也很广,其中以间日疟最多,遍及全国;恶性疟次之,主要分布于南方;三日疟在南方山区呈散在性分布;卵圆疟少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疟疾发病人数由20世纪70年代初的2400多万减少到90年代末的数万,流行区范围大幅度缩小,除云南、海南两省外,其他地区已消除了恶性疟。2000年后,我国部分地区出现疫情回升,但随着《2006-2015年全国疟疾防治规划》的实施,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疟疾防控工作的支持和投入,使局部地区疫情回升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目前,全国24个疟疾流行省(自治区、直辖市)中,95%的县(市、区)疟疾发病率已降至万分之一以下,仅有87个县(市、区)疟疾发病率超过万分之一。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响应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高级别会议提出的在全球根除疟疾的倡议,我国政府决定在2010年全面开展消除疟疾工作,到2015年大部分地区消除疟疾,到2020年全国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 二、疟疾用药简介

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您的位置:在线学习->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分析(1) 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基本要求 学习要点 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特点:化学纯度较低, 同系物多,异构体多,降解物多,稳定性差。 二、鉴别方法:生物学法,理化方法。 三、特殊检查项目:异常毒性、热源或细菌内毒素、降压物质、无菌,组分分析,聚合物等。 四、含量测定或效价测定 (一)、微生物学法——通过比较标准品与供试品产生抑菌圈的大小来测定供试品的效价。 其原理恰好与临床应用要求一致,更能确定抗生素的医疗价值。 1、对于分子结构复杂、多组分的抗生素,生物学法是首选的效价测定方法。 2、本法的优点: 灵敏、用量小,结果直观 适用范围广:纯度好的、差的制品,已知或新发现的抗生素均适用,同一类型的抗 生素不需分离,可一次测定其总效价。 3、缺点: 操作步骤多,测定时间长,误差大等。 (二)、理化方法——适用于提纯的产品以及化学结构已确定的抗生素。 1、本法的优点: 迅速、准确、有较高的专属性。 2、缺点: 对含有具同样官能团杂质的供试品不适用,或需采取适当方法加以校正。而且当该法是利用某一类型抗生素的共同结构部分的反应时,所测得的结果,往往只能代表药物的总的含量,并不一定能代表抗生素的生物效价。 第二节β-内酰胺类抗生素 一、化学结构与性质 (一)、青霉素族

(二)、头孢菌素族 二、鉴别试验 (一)、呈色反应 1、羟肟酸铁反应青霉素及头孢菌素在碱性中与羟胺作用,β-内酰胺环破裂生成羟肟酸;在稀酸中与高铁离子呈色。 2、茚三酮反应 3、与重氮苯磺酸的偶合反应 4、硫酸-甲醛试验 第1页/共8页 您的位置:在线学习->第十一章抗生素类药物分析(2) (二)、各种盐的反应 1、钾、钠离子的火焰反应 2、有机胺盐的特殊反应(如普鲁卡因青霉素的重氮化-偶合反应) (三)、色谱法 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2、薄层色谱法(TLC) 3、中国药典收载的头孢菌素族药物和大多数青霉素族药物采用HPLC法进行鉴别。 (四)、光谱法 1、IR——各国药典对收载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乎均采用了本法进行鉴别。 2、该类抗生素共有的特征峰: 1)、β-内酰胺环羰基的伸缩振动(1750~1800) 2)、仲酰胺的氨基、羰基的伸缩振动(3300cm-1±,1525 cm-1±,1680 cm-1±) 3)、羧酸离子的伸缩振动(1600 cm-1±、1410 cm-1±) 3、UV——利用最大吸收波长鉴定法或利用水解产物的最大吸收波长鉴定法。 三、特殊杂质的检查 本类抗生素的特殊杂质主要有高分子聚合物,有关物质,异构体等,一般采用HPLC法控制其量,也有采用测定杂质的吸收度来控制杂质量的。 (一)、聚合物——HPLC法 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用葡聚糖凝胶G-10(40~120?m)为填充剂,玻璃柱内 径1.3~1.5cm,床体积50~60mL;流动相A为含3.5%硫酸铵的0.01mol/L磷酸盐缓冲液(取磷 酸氢二钠 2.19g和磷酸二氢钠0.54g,加水1000mL使溶解,调节pH值至7.0),流动相B为0.01%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流速为每分钟1mL;检测波长为254nm。以流动相A为流动相,用1mg/mL

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_一个长久未决的基础研究挑战

中国科学: 生命科学 2012年 第42卷 第5期: 345 ~ 354 SCIENTIA SINICA Vitae https://www.doczj.com/doc/8811841283.html, https://www.doczj.com/doc/8811841283.html, 英文引用格式: Sun C, Li J, Zhou B. Mechanism of action of artemisinins: a long unsettled challenge. SCIENTIA SINICA Vitae, 2012, 42: 345–354, doi: 10.1360/052012-168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评 述 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一个长久未决的基础 研究挑战 孙辰, 李坚, 周兵*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膜与膜生物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84 * 联系人, E-mail: zhoubing@https://www.doczj.com/doc/8811841283.html, 收稿日期: 2012-04-20; 接受日期: 2012-04-24 doi: 10.1360/052012-168 摘要 青蒿素是中国自主研制的抗疟良药, 高效、低毒, 许多基于青蒿素研发的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疟效果, 近年来已成为抗疟的一线药物, 受到世界医疗卫生界的充分肯定. 虽然青蒿素结构奇特, 抑疟效果显著, 但40年来其生物作用机制之谜一直未被彻底破解. 针对青蒿素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提出了不同的假说, 如血红素参与青蒿素的激活并被烷基化从而起到抑疟作用, 线粒体参与青蒿素的激活和作用过程, 某些特定的蛋白是青蒿素作用靶点等. 除抑疟外, 青蒿素类药物在杀灭其他种类寄生虫、抑制某些癌症细胞以及抗病毒、治疗类风湿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本文将对青蒿素类药物作用机制的研究进行综述及展望, 包括抗疟疾过程中的药物激活、作用靶点以及简要的青蒿素抑制肿瘤细胞作用机制, 以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帮助. 关键词 青蒿素 作用机制 血红素 线粒体 2011年9月,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家屠呦呦获得美国拉斯克临床医学奖, 以表彰她在抗疟药物青蒿素(artemisinin)开发过程中的贡献. 一时间, 疟疾和抗疟良药青蒿素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 疟疾是严重影响人体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尤其在非洲、南亚、东南亚及南美洲大陆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发病严重.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报告显示, 疟疾2010年发病人数为2.16亿, 造成约65.5万人死亡, 其中86%的受害者是5岁以下儿童[1]. 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中国疟疾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项目”(又称“523”科研项目)中的一项重要成果, 中国科学家们的协作研发为世界人民抗击疟疾做出了重要贡献. 青蒿素对红内期疟 原虫有直接杀灭作用, 快速高效且毒性低, 缺点是半衰期比较短, 单独使用再燃率较高. 其他治疗疟疾的药物, 如氯喹、甲氟喹和奎宁等均出现了抗药株, 而青蒿素类药物自投入使用以来, 除在柬埔寨地区出现青蒿琥酯对疟原虫清除效率降低的病例(体外实验并没有出现类似的延缓现象)[2], 尚无确证的青蒿素类药物抗性疟原虫出现. 为防止将来青蒿素抗性菌株的出现, 世界卫生组织颁布了 “青蒿素联合疗法”(artemisinin combination therapy, ACT). 除治疗疟疾的良好效果外, 青蒿素在杀灭其他种类寄生虫, 抑制某些癌症细胞以及抗病毒、治疗类风湿等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青蒿素的治疗效果举世瞩目, 但其作用机制至今仍是一个谜, 也是一个长期

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第十五章抗生素类药物的分析 一、选择题 【a型题】 1.《中国药典》规定检查青霉素钠中水分的原因在于() A.水分是活性物质 B.水分易使青霉素发霉 C.水分影响青霉素钠的质量 D.水分影响青霉素钠的含量测定结果 E.青霉素钠遇水可水解而失效 2. 规定检查c组分的药物是( ) A.青霉素钾 B.头孢羟氨苄 C.罗红霉素 D.硫酸庆大霉素 E.盐酸四环素 3.《中国药典》采用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份对照法进行杂质检查的是( ) A.青霉素钠 B.盐酸四环素 C.阿莫西林 D.罗红霉素 E.头孢羟氨苄 方法是( ) 4.《中国药典》测定维生素B 1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碘量法 C.铈量法 D.非水滴定法 E.溴酸钾滴定法 5.《中国药典》检查青霉素中聚合物的方法( ) A.对照品比较法 B.凝胶色谱法 C.高效液相 D.气相色谱 E.紫外分光光度法 6. 下列反应属于链霉素特征鉴别反应的是() A.茚三酮反应 B.麦芽酚反应 C.有N-甲基葡萄糖胺反应 D.硫酸-硝酸呈色反应 7. 青霉素不具有下列哪类性质() A.含有手性碳,具有旋光性 B.分子中的环状部分无紫外吸收,但其侧链部分有紫外吸收 C.遇硫酸-甲醛试剂有呈色反应可供鉴别 D.具有碱性,可与无机酸形成盐

8. 碘与青霉噻唑酸的反应是在() A.强酸性中进行 B.在强碱性中进行 D.中性中进行 9. 青霉素在碱或青霉素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是() A.青霉烯酸 B.青霉酸 C.青霉胺 D.青霉醛 10. 抗生素的常规检查项目不包括() A.鉴别试验 B.异常毒性试验 C.热原试验 D.水分测定 E.升压试验 11.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含量时,需用试剂不包括() A.丙酮 B.甲醛 C.淀粉指示液 D.稀醋酸 E.碘滴定液 12. 下列化学性质中不正确的是() A.青霉素族药物具有紫外吸收 B.链霉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C.四环素具有酸碱两性 D.氯霉素在无水乙醇中显右旋 E.红霉素在pH>8时发生水解 【b型题】 A.青霉素钾 B.头孢羟氨苄 C.罗红霉素 D.硫酸庆大霉素 E.盐酸四环素 1. 茚三酮反应( ) 2. 三氯化铁反应(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