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综述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综述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综述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综述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部分项目实验------综述

应091-4 1428 任晓洁第九组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意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探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简单介绍几种食品中常见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用现状

前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民心、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出现,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事件,然而检测的方便以及速度问题是制约食品检测的一大问题,然而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有利工具:在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除感官检测外,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可疑问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这对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文:

一.什么是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即在短时间内,如几分钟、十几分钟,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检测出被检物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测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值,被检物质本身是不是有毒有害物质,由此而发生的操作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二.快速检测的意义:

1、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有利工具:在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除感官检测外,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可疑问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这对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快速检测是实验室常规检测的有益补充: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检测的产品、半成品以及生产环节有很多,一一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测是不现实的。采用快速检测,可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可以扩大食品安全控制范围。对有问题的样品必要时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测,既提高了监督监测效率,又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检测项目,达到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的有益互补。

3、快速检测是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与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措施:在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中,为了防止发生群发性食物中毒;在应急事件处理中,快速筛查食物中毒可疑因子,快速检测方法有其特殊的作用可以发挥。

4、快速检测是中国国情的一种需要:中国近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而且还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这种迅猛的商品经济运行中,食品安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农药、鼠药、甲醇、亚硝酸盐等群发性食物中毒,甲醛、吊白块、注水肉、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的发生等。中国在提高食品安全整体水平方面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快速检测将会在其中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检测方法与表述形式

1.定性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或其本身就是有毒有害物质。通常以阴性或阳性表述。阴性表示用本方法未检出要检测的物质。阳性表示检出了有毒有害物质。

2.限量检测:即快速地得出被检样品中有毒有害物质是否超出标准规定值或有效物质是否达到标准规定值。通常以合格或不合格表述。

3.半定量检测:能够快速地得出所测物质的大概含量,通常以合格或不合格表述也可标示出具体数值。

4. 定量检测:如温度、湿度、消毒间紫外线辅照强度、纯净水电导率等物理指标的检测。通常以具体数值表述。

四.国内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发展

(一).主要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

1.化学比色检测技术

2.酶抑制技术 3.生物传感器技术

4.免疫学技术 5.分子生物学技术 6.生物芯片技术

7. ATP生物发光检测技术。

(二).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经过我国食品安全检验室科研人员的多年努力,我国在农药残留检测、兽药残留检测、重要有机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食品添加剂与违禁化学品检验方法、生

物毒素和中毒控制常见毒素检测、食品中重要人畜疾病病原体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很大的进展。

1.在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

重点研究酶抑制法和仪器分析法。酶抑制法检测试纸已研制成功,测试盒及酶速测仪也研究成功,胶体测试条正在研究。食品中150种农药残留系统检测技术正

在研究中,已建立了多种农药单残留检验方法。食品安全移动检测车已研制成功,并正在开发快速样品净化仪等其他小型设备。

2.在兽药残留检测技术方面研究

我国开展了多残留仪器分析和验证方法研究。完成了包括伊兴奋剂、激素、磺胺、四环素类、氯霉素类、硝基呋喃类、B.内酰胺类、苯并咪唑类、阿维菌素类、喹诺酮类、硝基咪唑类、氨基糖苷类、氨基硫脲类等药物残留的检测研究。完成新型综合微量样品处理仪、超临界流体萃取在线富集离线净化装置、高效快速浓缩仪、便携式酶标仪的研制。

3.在重要有机污染物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

完成二嗯英、多氯联苯和氯丙醇的痕量与超痕量检测技术的研究:建立了12种具有二嗯英活性共平面PCBs单体同位素稀释高分辨率质谱方法:建立了以稳定性同

位素稀释技术同时测定食品中氯丙醇方法;建立了食品中丙烯酰胺、有机锡、灭蚊灵、六氯苯的检测技术。

4.在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与违禁化学检验技术方面的研究

开展了纽甜、三氟蔗糖、防腐剂的快速检测:进行了番茄红色素、辣椒红色素、甜菜红色素、红花色素、饲料添加剂虾青素、白梨芦醇等的检测研究;建立了阿

力甜、姜黄素,保健食品中的红景天甙、15种脂肪酸测定方法,番茄红素和叶黄素、红

曲发酵产物中Monacoinlink开环结构的定量分析方法,食品(焦糖色

素、酱油)中4_甲基咪唑含量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方法,芬氟拉明、杂氟拉明、杂醇油快速检验方法,磷化物快速检验方法。

5.在生物毒素检测技术方面的研究

研究成功真菌毒素、藻类毒素、贝类毒素ELISA试剂盒和检测方法,建立了果汁中展青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

四.部分项目快速检测的介绍:

A.、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一).检测意义:亚硝酸盐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钾,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外观及滋味都与食盐相似,并在工业、建筑业中广为使用,肉类制品中也允许作为发色剂限量使用。亚硝酸盐具有较强的毒性,食入~的亚硝酸盐即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急性中毒原因多为: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面碱等食用,以及掺杂、使假、投毒等。慢性中毒(包括癌变)原因多为饮用含亚硝酸盐量过高的井水、污水,以及长期食用含有超量亚硝酸盐的肉制品和被亚硝酸盐污染了的食品。因此,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是食品安全检测中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食物、水及中毒残留物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

(三).方法原理:按照国标GB/T 显色原理做成的速测管,与标准色卡比对定量。(四).操作方法与结果判断

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快速检测及食盐与亚硝酸盐的快速鉴别:取食盐1平勺(约),加入到检测管中,加纯净水至1mL刻度处,摇溶,10min后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乘上10即为食盐中亚硝酸盐的含量mg/kg。当样品出现血红色且有沉淀产生或很快退色变成黄色时,可判定亚硝酸盐含量相当高,或样品本身就是亚硝酸盐。

液体样品的检测:取1mL液体样品加入到检测管中,操作方法与上相同,与标准色板对比,该色板上的数值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mg/kg含量。液态奶属于乳浊液,具有将近1倍的折色特性,所得结果乘以2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近似含量mg/L 。

固体或半固体样品的检测:取均匀的样品(如香肠)至10mL比色管中,加纯净水至10mL,充分震摇后放置,取上清液或滤液 1mL加入到检测管中(乳粉溶解后不用过滤,直接取乳浊液加入到检测管中),将试剂摇溶,10min 后与标准色板对比,找出颜色相同或相近的色阶,该色阶上的数值乘上10 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mg/kg含量。如果测试结果超出色板上的最高值,可将样品再稀释10倍,测试结果乘上100即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五). 注意事项

亚硝酸盐含量较高时,试剂显红色后不久会变为黄色,将黄色溶液再稀释放入另一新的速测管中又会显出红色,由此区分是亚硝酸盐还是食用盐。

当样品反应后的颜色大于标准色板L色阶时,应将样品稀释后再测,计算结果时乘上稀释倍数。

生活饮用水中常有亚硝酸盐存在,不宜作为测定用稀释液。

B、碘盐中碘的快速检测

(一).检测意义:本方法采用玫瑰红试剂与碘反应显色,显色深度与碘含量浓度成正比。适用于碘酸钾强化后的食盐检测。也适用于伪劣假冒产品的快速检测。但不适用于川盐(四川省产矿盐)检测。国家标准规定加碘盐中碘含量应为20~30mg/kg。(二).检测方法:取盐样少许于白纸上,在高度处,慢慢滴上试剂一滴,5秒钟后与瓶签上标准比色板对照,即知食盐中的碘含量。

C.食醋中总酸的快速检测

(一)意义: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并含有少量其它有机酸。国家标准规定,每100ml 食醋中总酸含量应≧。并应符合成品醋标签上标示的总酸含量。

(二)检测:滴瓶法。每滴测定液相当于%克的总酸,滴数乘以每滴相当总酸的克即可计算出其百分含量。

D.乳品中蛋白质的检测

(一).检测意义:假冒伪劣的奶粉中,蛋白质含量往往不能达标。长期食用这种奶粉,会造成婴幼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迟缓,干瘦水肿,头大体小,免疫力降低,器官受损甚至危及生命。因此,测定奶粉中蛋白质的含量是食品安全检测中重要的项目之一。(二).检测方法:取奶粉2g(液体奶取4mL)放置于比色管或取样瓶中,加纯净水或蒸馏水至100 mL,充分摇匀;然后从中取1mL溶解奶液至另一比色管或取样瓶中,加纯净水或蒸馏水至40mL,充分混匀制备成样品待测液;取一支蛋白质检测管,加入样品待测液,盖上盖子摇匀,反应2min,观察颜色变化,根据标准比色板进行半定量判定。五.未来快速检测的展望:

1.现场快速检测方法与国家标准方法和仪器法相比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的优点,但由于大多数快速检测方法在食品样品前处理、操作规范性方面还有许多待完善之处,目前还只能作为快速筛选的手段而不能作为最终诊断的依据,兼具快速和准确两大优点是快速检测方法追求的目标。

2.目前的食品现场快速检测主要呈现4大趋势:

(1)由于高新技术的应用,检测能力不断提高,检测灵敏度越来越高,残留物的超痕量分析水平已达到l*10∧-7g;

(2)检测速度不断加快,智能化芯片和高速电子器件与检测器的使用,使食品安全检测周期大大缩短;

(3)选择性不断提高,高效分离分段、各种化学和生物选择性传感器的使用,使在复杂混合体中直接进行污染物选择性测定成为可能;

4)由于微电子技术、生物传感器、智能制造技术的应用,检测仪器向小型化、便携化方向发展,使实时、现场,动态、快速检测正成为现实。

3.针对我国的特殊国情,目前我国基层单位很多速测技术的应用还只处于定性或半定量水平,易用型的小型化仪器的应用时目前和今后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另外,食品样品复杂多样,前处理繁琐费时,建立快速检测方法同时进一步完善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研制适合的小型前处理装置,对于缩短现场快速测定时间及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六.总结: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体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作为WTO的新成员,我国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和食品工业竞

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在某种程度上成为我国获得国际市场准入的重要制约因素,影响了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和食品工业的战略性调整。目前,全球食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食源性疾病、恶性食品污染不断上升和部分食品生产加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带来新的危害,给人体健康带来了长期和严重的潜在健康危害。快速检测技术在日常食品安全监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七.参考文献:

【1】李书谦,陈福生.快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质量监督与检验,2007(1):24~27.

【2】周焕英,高志贤,孙思明,等.食品安全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J】.分

析测试学报,2008,27(9):788~794.

【3】黄素珍,杜元钊,张艳红.检测肠炎沙门氏菌ELISA方法的建立于应用研究【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6,28(2):196-200.

【4】李兰平.PCR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J】.食品科学,1988,19(7):3"5.【5】解立斌,黄建,霍军生.食品快速检测技术应用进展,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2007,34(7):192~196.

【6】GaoZhixian,Chao Fuhuan,Zhang Chao.DetectioR ofstaph)’lococcal enterotoxin C2 employing apiezoelectric crystal immtmosensof【J].Sensors and

Actuators:B,2000(66):193~196.

【7】高志贤.环境科学与生物芯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73~85.

【8】PIomer M.,Guflbauh G.G.,Hock B..Development of a PZ ilBiglURosensor for detection of enterobacteria仃J.Enzyme Microbiol Teclmol,1992,14(3):230~234.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必备设备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必备设备 一、无菌室和超净工作台 是实验室的核心部分,主要为样品提供保护,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和人员的安全。 (一)无菌室 无菌室通过空气的净化和空间的消毒为微生物实验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工作环境。无菌室的主要组成设备的空气自净器,传递窗,紫外线灯等。严格的无菌室可能还装备风彬室等。(二)超净工作台 超净工作台作为代替无菌室的一种设备,使用简单方便,为实验的开展提供一个相对无菌的操作台。超净工作台湾队根据风向分为水平式和垂直式。 二、培养箱 主要用于实验室微生物的培养,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 (一)普通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室温+5~65度,又分为电热恒温培养箱和隔水式恒温培养箱。 (二)生化培养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 (三)恒温恒湿箱:一般控制的温度范围为:5~50度,控制的湿度范围为:50~90%。可作为霉菌培养箱。 (四)厌氧培养箱:适用于厌氧微生物的培养。 三、电热干燥箱:用于吸管,平皿类玻璃器皿的干热、灭菌和烘烤。 四、高压蒸汽灭菌器(又叫高压灭菌锅):物品的灭菌。

五、天平:一般要求具备精度达到万分之一的分析天平。 六、显微镜:观察细菌形态和动力、微生物和微小物品结构的必备仪器。 七、分光光度计:在QS中用于生产方便面,茶饮料,肉制品,乳制品,棉白糖的企业。 八、酸度计:在QS中用于生产果蔬罐头,白沙糖,饮用水类的企业。 九、电导率仪和浊度仪:在QS中用于生产饮用水的企业。 十、折光仪:在QS中用于生产果蔬罐头,饮料类的企业。 十一、恒温水温浴锅:在QS中用于部分培养温度需要水浴(如大肠杆菌检验)生产方便面,速冻面米食品企业。 十二、定氮装置:在QS中用于生产乳制品,含蛋白质饮料的企业。 杂质度过滤机:在QS中用于生产乳品企业。 均质器:用于均质样品,有旋转刀片式和拍击式可以选择。 冰箱 常规玻璃器皿 一、吸管:用于吸取少量液体,常用的吸管为刻度1mL及刻度的10mL吸管。 二、培养皿:为硬质玻璃双碟,常用于分离培养,盖与底大小应合适,常用规格为90mm。 三、三角烧瓶与广口瓶:多用于盛培养基及配制溶液,常用的规格有250mL、500mL、 1000mL。 四、烧杯:供盛液或煮沸用,常用的规格为100mL、250mL、500mL、1000mL 五、量筒:用于液体测量,常用规格为100mL、250mL、1000mL 六、试管:用于细菌培养,有多种规格。 七、载玻片盖玻片:细菌涂片观察用。 八、试剂瓶:装试剂用,常用棕色避光 九、其它,如试管架、毛刷、酒精灯、接种针、接种环等

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安全性分析

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安全性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24T11:59:19.9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作者:李士鹏[导读]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使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这就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是检测食品安全的主要机构,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能够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山东省聊城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山东聊城 252000 摘要: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使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增强,这就对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是检测食品安全的主要机构,有效的食品安全检测工作能够有效预防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但是在食品检测过程中,实验室工作如果处理不恰当,实验室安全问题也会严重威胁实验室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我们需要重视起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安全问题,本研究将对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特点和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展开研究和分析,旨在为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工作人员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关键词: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 引言: 随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因此食品质量检测工作需求也就逐渐加大,并且食品质量检测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建立为我国的食品质量检测工作提供了保障。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作为检测食品质量和成分构成的重要场所,其操作环境的安全性对食品质量检测结果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造成直接影响。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工作中对化学制品以及微生物的研究工作比例逐渐增大,因此实验室安全事故也有发生,这就要求我们集中思考实验室的安全性保障策略,提升实验室操作环境的安全系数和技术含量。 一、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特点 了解实验室安全事故特点是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的重要环节和途径,具体特点分析如下:①实验室安全事故具有可防控特性。应用合理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手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或者消除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为实验室的正常工作和运行提供保障。②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是引发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也是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在预防和控制时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1]。③实验室中的设备仪器数量规模较大,涉及的检测领域广泛,因此在实验室安全防范工作中需要集中分析和考虑多样性影响因素。 二、提高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的安全的措施 (一)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预防和处理安全事故的能力 人的主观行动是实验过程中影响事故和安全的重要因素,绝大多数的安全事故都是因为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的,所以在控制实验室安全方面首先应该注意的就是重视人为因素。首先应该对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进行定期安全培训,从思想上引起集体的重视[2]。其次实验室内部应该根据国家标准并且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实验室安全制度和规定安全操作流程,用确定的条文对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另外,要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专业基础操作和技术能力的重视,时刻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实验人员认识到自己对个人以及他人和外界环境应该承担的责任。除此之外,在实验室中还应该注意慢性因素的危害,有很多实验人员往往因为慢性因素需要长期的积累才会有所表现而不是立刻有所影响,而忽视,但是实际上慢性因素的积累具有不确定性,如果不及时发现处理,会造成更大的危害。总之,提高实验室的安全应该从工作人员的意识开始做起,将社会责任作为自身内在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自我的意识和内在行为约束之后,实验室安全会更加得到保障。 (二)加强实验室安全标准化建设 在物质方面应该改善实验室的环境,加强其安全标准化建设。首先应该做到实验室内部布局科学合理,在内部根据不同的实验监测流程划分专用的功能区,在每个功能区之间设置便捷合理的通道,并且确保通道不被阻塞,顺利通畅,方便往来;另外由于实验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大多数都是高端先进的精密仪器,所以平常应该注意仪器的摆放与保管,还要做好维护工作,使他们所处的位置既方便操作又不互相干扰,另外一般的仪器都会有各种附件,附件的完好对于仪器的正常应用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附件的处理应该以仪器为标准;放射性同位素仪器是食品检验实验室常见的必需品,这些仪器应该摆放在人员来往稀少、偏僻的房间内,并且在其外部应该配有专业的防护工具,由专业人员负责管理;可以采用电子化手段试剂、标准物质、材料和器皿进行合理分类,根据其性质有针对性的存放与保管,确保安全与正常使用[3];另外对于实验室的废液、废弃物应该根据其性质进行分类,放置到指定容器中,统一处理,不应该随意丢弃,或者倒入下水道,以免对外界环境造成危害;最后有条理的安全手册是每个实验室防患于未然所必备的,同时对于实验室的良好状态也具有保障作用。 (三)对新仪器、新试剂及新项目进行科学安全评估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视,食品质量监测也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有很多的新仪器与试剂都应用其中[4]。实验室本身所存在的仪器物品就非常复杂,所以在加入了这些新仪器试剂之后应该对其进行科学的安全评估,从而保证实验安全、排除隐患。实际生产中就有这样的实例,有一家苹果公司的代工厂,使用正己烷擦拭苹果手机的显示屏,感觉效果较好,所以他们为了提高出品率在没有进行安全评估的前提下进行大量使用,后期由于该工厂在引进正己烷时没有根据要求注明其毒性,由于预防措施的缺乏而导致百余名工人出现中毒的严重后果。相关食品质量检验实验室应该以此为戒,在新仪器、新试剂、新项目引进的之前做好安全评估,不仅是对食品质量监测的负责,也是对自己和他人人身安全一种负责的表现。 结束语: 综上,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中食品安全检验实验室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重视起实验室安全性问题,在日常的实验室管理工作中,不断细化管理要点,提升实验室工作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利用严格的操作规范和安全准则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由于食品质量监测实验室中包含微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方面,所以仪器设备较为复杂,对于仪器的管理维护一定要有条理。实验室安全是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基础,因此应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和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1]孙顺爱.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报告[J].中国卫生产业,2015(33):121-123. [2]强克娟,尕永喆.食品检验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食品安全导刊,2015(36):115.

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Food security)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Food safety)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我国作为WTO的新成员,与世界各国间的贸易往来日益增加,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影响农业和食品工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并在某种程度上约束了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产品结构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本实验室以提高食品质量水平,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提高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最终目标,从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关键问题和入世后所面临的挑战入手,采取自主创新和积极引进并重的原则,重点解决我国食品安全中的关键检测、控制和监测技术,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科技支撑创新体系。 本实验室的研究重点为我国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影响食品安全的关键控制技术、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与相关设备。特别针对一些我国迫切需要控制的食源性危害(化学性、生物性)及其检测技术进行系统攻关,建立关键检测技术;实施食源性疾病和污染监测与暴露评估及其健康效应的研究,一方面用于制定食品安全标准、生产和加工过程技术规程、有关检测技术和方法等标准文本草案。通过综合示范,引导和带动地方积极参与, 使我国食品安全状况得到改善。 根据国内、国外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立足于我国人民健康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福州大学现有的研究条件、科研成果的积累和人才优势,从食品的“检测技术”与“分析评价”两大主题入手,确定了本实验室的三个主要研究方向。 (1)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 针对我国“菜篮子工程”食用安全性和进出口食品的快速检验、快速通关的要求,在农药与兽药残留检测技术中解决一批关键技术,包括样品前处理的技术平台。以解决我国粮食、蔬菜、茶叶和水、畜产品中农药与兽药多残留的系统检测关键技术为突破口,建立农药与兽药多残留检测系统及样品前处理技术平台,使我国在此领域的监控水平与国际同步。 (2)重要有机污染物的检测技术研究 针对目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正在讨论的,而我国因检测技术限制而家底不清的一些重要污染物的检测技术开展攻关研究。建立添加剂及违禁化学品(禁用添加剂)检验技术,保护我国消费者的健康和利益,为食品贸易提供技术依据。 (3)食品安全的控制技术研究 将本实验室承担的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及福建省重大科技招标项目“食品(茶叶、蔬菜)安全检测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和“蔬菜中农药、硝酸盐、亚硝酸盐和重金属残留的快速低成本检测仪器和方法的研究”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福建省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区,为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行动计划作出应有的贡献。

2009-2011年中国食品安全问题事件大全

1999年食品安全事件 1999年8月9日,广东省肇庆市681人因食用掺有液体石蜡的食用油中毒。这是1999年9月底之前中毒人数最多的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2000年食品安全事件 2000年12月15日,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1500公斤的“毒瓜子”。这些西瓜子生产中掺了矿物油,同时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2001年食品安全事件 2001年9月3日,吉化公司所属的16所中小学校发生严重的豆奶中毒事件。万余名学生饮用学校购进的“万方”牌豆奶后,6362名学生集体中毒。至今,仍有多名饮用豆奶的学生被不同的病症缠身,其中3名学生患上白血病金华市卫生防疫站在金华市区五里牌楼农贸市场内查获的西瓜子掺了矿物油。福建、河南、广东、南京等地也发现了“毒瓜子”。用剧毒氰化物毒杀的“毒狗肉”长期不断地从江西、湖南等地流入广东韶关、河源、深圳、珠海、广州等地。3月至9月,广东河源某饲料公司因购买“瘦肉精” 即盐酸克伦特罗生产猪用混合饲料,导致11月7日河源484名市民因食肉中毒。 2002年食品安全事件6月21日,金华市卫生局查获9.5吨的假白糖。样品中蔗糖成分仅占30%,硫酸镁成分占30%。 长春市卫生局在位于南关区东岭南街查处一处用牛血和化工原料加工假“鸭血”的黑窝点,制造假“鸭血”的化工原料一般为建筑或化工用品。 8月16日,漯河市源汇区内陆农贸公司糖蜜加工厂以白糖水加化学试剂盐酸生产假蜂蜜。长春市卫生局调查发现,“荔枝保鲜剂”中含有较高浓度的磷酸根成分。 2003年食品安全事件 1月11日,烟台开发区卫生执法人员在舒家市场发现有几家批发商在经营染色五香花生米。开发区3家此类产品加工厂违法使用一种叫“桃红”的工业用染料浸泡花生进行染色。 从7月上旬开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浙江省卫生监督部门查获了从嘉兴等地流出的48吨含有剧毒氰化物的“毒狗肉”。 12月,广东省一些海鲜加工厂使用双氧水浸泡鱼翅。 金华市的三家火腿生产企业在生产“反季节腿”时,为了避免蚊虫叮咬和生蛆在制作过程中添加了剧毒农药敌敌畏。 12月14日,媒体披露苍南县一批企业在生产“乡吧佬”等卤制食品添加有毒化工原料——工业橙。 12月,杭州市场上畅销的一种碧绿鲜嫩的海带是用印染化工染料浸泡出来的“毒海带”,不法经营者采用“连二亚硫酸钠”和“碱性品绿”等化工原料对海带进行泡、染加工。 2004年食品安全事件 3月13日,沈阳卫生监督所查处了满满7卡车二氧化硫残留超标近200倍的黄花菜,共计24.5吨,来自祁东,部分来自陕西、福建等地。 4月30日安徽省阜阳市,由于被喂食几乎完全没有营养的劣质奶粉,13名婴儿夭折,近200名婴儿患上严重营养不良症。 5月,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的一期“龙口粉丝掺假有术”节目揭露,部分正规粉丝生产商为降低成本,在生产中掺入粟米淀粉,并加入了有致癌成分的碳酸氢铵化肥、氨水用于增白。 5月9日,四川成都新繁、彭州个别生产泡菜的企业使用了敌敌畏、工业盐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泡菜。2005年食品安全事件 2月,在英国最大的食品制造商第一食品公司生产的产品中发现了被欧盟禁用的苏丹红一号色素。不到1个月,苏丹红事件席卷中国。 4月湖南省卫生部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标识名称为“正蒙牌黄金搭档婴儿奶粉”的产品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不符合有关国家卫生标准的要求,已导致当地一名婴儿接受入院治疗并诊断为营养不良。 5月底,浙江省工商局公布雀巢金牌成长3+奶粉20040921批次碘含量超标。 7月25日,新产薯片冒怪味,调查发现食品包装袋残留苯超标,质监部门历年来对食品包装袋抽查的合格率仅半数左右,其中有的奶粉袋居然苯超标10倍。

食品安全检测

食品安全检测 实验项目: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方法。 2(掌握检测的原理及流程。 3(根据国家食品检测标准,对食品样品中的浓度指标含量进行检测,看是否超标,给出结论。 二、实验原理 被检食品与检测夜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特异反应,反应后生成不同颜色深度的产物,这些产物对不同波长可见光会产生有选择性吸收,通过颜色深浅即吸光高低反应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浓度。因此检测的吸光度值经仪器内置的标准曲线软件自动计算可得出样品中该指标成分的准确浓度及是否超标的结果。 三、仪器和试剂 1.仪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仪、微型电子秤、移液枪、量筒、比色皿、样品杯、剪刀、药勺。 2.试剂:测试液 四、实验步骤 1(开机/关机 开机:接通电源,仪器有蜂鸣声并显示开机画面,仪器自检(约需5秒)结束后按任意键,仪器进入待检测状态。关机:请确认取出所有比色皿,将电源按到“?”的位置。调零与检测 调零:在检测状态下调零。在相应比色孔中放入相应对照液,将光标移至对应项目,按“调零”键,屏幕显示调零完成,表示完成本项目的调零。 2(检测流程

亚硝酸盐 取10 g左右样品剪碎混合后,称取2 g于样品杯中,加入18 mL去离子水,放置10-15分钟,其间振荡数次,得到样品处理液; 在干净比色皿中加入2 mL去离子水,以及样品处理液0.5 mL,然后加入3滴绿盖检测液,混匀,放入相应通道调零; 调零后取出,加3滴蓝盖检测液B,摇匀;静置3分钟后,震荡混匀,放入仪器相应的通道中检测。 各食品中亚硝酸盐(以亚硝酸钠计)限量标准及依据 样品名称样品含量mg/kg 限量标准mg/kg 限量标准依据 GB 2714-2003 酱腌菜 腊肠 GB 2760-2011 香肠 二氧化硫 取20 g左右样品剪碎混合后,称取2 g于样品杯中,加入18 mL去离子水,放置10-15分钟,提取过程尽量不要振荡,得到样品处理液; 在比色皿中加入2 mL去离子水,以及样品处理液0.5 mL,然后加入3滴绿盖检测液,混匀后放入相应通道调零; 调零后取出,再加入3滴蓝盖检测液,摇匀; 静置5分钟后,震荡混匀,放入仪器相应的通道中检测。 各食品中二氧化硫限量标准及依据 样品名称样品含量mg/kg 限量标准mg/kg 限量标准依据 啤酒 蘑菇 GB2760-2011《食品添加剂使

食品安全检测质量控制与管理.pdf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要确保出具的数据准确、可靠,并具有法律效力,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认真抓好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工作。本文通过阐述县级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中应该注重的因素,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帮助。目前,国家第三批县级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整合试点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开展着。为了更好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对地方社会的稳定和经济发展发挥助推作用,抓好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提高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实验室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套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确定各检验工作的过程合理,分配协调各项检验工作的职责和接口,指定检验工作的工作程序及检验依据方法,使各项检验工作有效、协调地进行;通过管理评审,内外部的审核,实验室间能力验证、比对等方式,不断使管理体系完善和健全,保证实验室有能力为社会出具准确、可靠的检验报告。 质量管理中的关键要素 人员管理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需要综合考虑各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身体素质,合理正确地选配人员到相应有工作岗位上,做到人尽其才,事得其人,充分发挥各人的长处。在人员配置上,一方面,检测人员与管理人员这两者人员的数量必须要适当合理,同时各个环节的管理层次的人员比例也应该科学合理;另一方面,还需要注重为实验室灌输新的血液,广泛招揽人才,并且还需要对自己的人员进行各种培训,让他们的思想和技术能力都能得到不断提升,以此来使得实验室能够一直适应新的时代发展。仪器设备的配置对于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的仪器和设备配置需要具有前瞻性,应该根据拟开展检验项目或近年计划开展的检测项目选择比较先进的仪器设备,同时在设备开始运行后也需要对仪器设备进行定期检定,重视对仪器设备的日常护理保养,使得仪器设备能够更好地维持正常工作的运转,保证食品检测结果的正确性、客观性,同时还能够延长仪器设备的使用时间,免除一些不必要的维修费用和更换费用。检测方法的选择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应根据检测项目,选择现行有效的标准方法,应优先选择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定期上网查询相关检测标准及时更新,对已经更新的标准由质量管理科组织相应岗位人员做好方法验证工作,并做好记录,在充分证明该方法能在本中心技术条件下达到标准方法所规定的精密度后方可批准使用。样品管理实验室应该规范样品运输、接收、流转、保管、处理工作,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检测要求的适宜性,保证检测工作质量,收样人员要检查样品是否具有代表性和有效完整性,这与检测结果的正确性息息相关。因此,实验室一定要做好接收、贮存及识别等各个环节的工作。同时,在贮存时,一定要将样品的标签贴好,不能搞混,密切注意存贮环境,免得样品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实验用材供应商选择在食品检测的过程中,会使用到各种各样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化学试剂、检测消耗材料(包括实验用水、实验用气体、培养基)、标准物质,提供校准/检定服务机构等。在选择供应商上,需要严格考察,充分收集有关质量方面的信息,根据各科室的使用情况和体会及时调整供应商,建立质量可以保证的、可信任的外部支持服务体系。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化学试剂、消耗品进行验证。产品认证证书、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产品出口证、质控样品的检测结果,与以往的检测技术指标的比较等均可作为验证依据,使用科室按照验收要求或标准进行验收,以证明其质量符合有关检验方法规定的标准和规格进行评价和确认,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检测环境与设施的控制实验室应确保设施与环境条件应设置合理,有效隔离,不相互干扰,不发生交叉污染,满足检测工作需要,保证检测工作质量。根据项目作业要求配置与其相适宜的能源、水源、气源、对电磁干扰、洁净度、光照、辐射、湿度、温度、压力和噪声等进行有效控制。对有特殊环境条件要求的实验室或辅助用房及生物安全柜、紫外灯、压力蒸汽灭菌器等设施进行监控,以保证检测工作质量及工作人员人身安全。发现环境条件不符合规定要求,影响检测结果或危及检测工作人员安全时,应暂停检测并记录,过维修后应重新进行监测及验收,符合检测工作要求后方可继续使用。 实验室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对检测人员、仪器设备、试剂耗材、测试方法和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识别和控制,运用专业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不断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保证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作者:庞昌权 单位:广西岑溪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中心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_第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总分100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计20分) 1.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合成着色剂:主要是以人工方法进行化学合成的有机色素类,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可分为偶氮类色素和非偶氮类色素,偶氮类色素按溶解性不同又可分为油溶性和水溶性两类。合成类色素中还包括色淀。 3.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指持久存在于环境中,通过食物网积聚,并对人类健康及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化学物质。 4.动物源性食品:全部可食用的动物组织以及蛋和奶。 5.兽药的最高残留限量(MRLVDs)由于使用某种兽药而在食物中或食物表面产生的此兽药残留的最高允许浓度。 6.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取食物而使病原体进入人体,以致人体患感染性疾病,统称为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传染病、肠源生病毒感染以及经肠道感染的寄生虫病等。 7.菌落总数:是指食品检样经过处理,在-定条件下培养后所得1g或1ml检样中所含细菌菌落的总数。 8.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的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9.GB:国家标准 10.湿法消化:在有机物破坏法中利用强氧化剂消化食品中的有机物,以获得待检无机成分的过 程。 11.防腐剂:是指能防止食品腐败、变质,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延长食品保存期的物质,它 是人类使用最悠久、最广泛的食品添加剂。 12.抗氧化剂:是指能阻止或推迟食品氧化变质,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储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13.生物富集:是指生物体从环境中能不断吸收低剂量的药剂,并逐渐在体内积累的能力。 14.兽药残留:给动物使用兽药或饲料添加剂后,药物的原形及其代谢产物可蓄积或贮存于动物 的细胞、组织、器官或可食性产品(如蛋、奶)中,称为兽药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 留,简称兽药残留。 15.休药期:畜禽停止给药到允许屠宰或动物性产品(肉、蛋、奶)允许上市的间隔时间。 16.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 17.真菌毒素:由真菌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统称为之。

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方式

中国的食品安全现状及治理方式 王某某 11化工 1111100xxxx 摘要:食品区别于食物,成为人类社会的必需品和特有物,主要在于“品”上,食之于口,品之于心。但目前中国的食品问题层出不穷,让人无法以品尝的姿态对待食物。照理说,生活水平的提高必将带来物质享受的提升,但中国的食品并没能彰显出本国的生活水平。本文重点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来探讨中国的食品安全,以期寻找到食品安全背后的黑手以及更多的治理应对措施。 关键词:食品安全;三鹿事件;治理措施 1. 三鹿奶粉事件 2008年中国奶制品污染事件(或称2008年中国奶粉污染事件、2008年中国毒奶制品事件、2008年中国毒奶粉事件)是中国的一起食品安全事件。事件起因是很多食用三鹿集团生产的奶粉的婴儿被发现患有肾结石,随后在其奶粉中被发现化工原料三聚氰胺。根据公布数字,截至2008年9月21日,因使用婴幼儿奶粉而接受门诊治疗咨询且已康复的婴幼儿累计39,965人,正在住院的有12,892人,此前已治愈出院1,579人,死亡4人,另截至到9月25日,香港有5个人、澳门有1人确诊患病。事件引起各国的高度关注和对乳制品安全的担忧。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公布对国内的乳制品厂家生产的婴幼儿奶粉的三聚氰胺检验报告后,事件迅速恶化,包括伊利、蒙牛、光明、圣元及雅士利在内的多个厂家的奶粉都检出三聚氰胺。该事件亦重创中国制造商品信誉,多个国家禁止了中国乳制品进口。9月24日,中国国家质检总局表示,牛奶事件已得到控制,9月14日以后新生产的酸乳、巴氏杀菌乳、灭菌乳等主要品种的液态奶样本的三聚氰胺抽样检测中均未检出三聚氰胺。2010年9月,中国多地政府下达最后通牒:若在2010年9月30日前上缴2008年的问题奶粉,不处罚。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每周质量报告》调查发现,仍有7成中国民众不敢买国产奶。 以上是对该事件的整体概述,这只是这一事件的简单报道,并未对该事件进行深入探讨。以下将从市场、政府、消费者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1.1市场 这一奶制品污染事件,并不仅仅只有三鹿一家公司出现,之后的调查发现,一些知名乳制品企业,包括蒙牛、伊利、光明等在内,都出现了三聚氰胺超标的现象。所以,这一食品安全问题就不单单是一个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乃至整个市场存在的问题了。 对三鹿集团来说,产品出了问题,追究一把手的责任固然应该,然而只追究一把手却显得有些笼统而含糊。田文华是享受国务院津贴的高级专家,对三鹿的成长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财政收入有着不可抹杀的贡献。在三鹿集团内部,应当详细而彻底地调查每个环节当事人的责任,包括鲜奶的采购人员、质检人员、化验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如果说这些人明知是含有三聚氰胺的牛奶,因为贪图利益而内外勾结,那么他们也是三鹿事件的直接责任人;如果他们只是限于检测手段发现不了三聚氰胺,不知情归咎于技术上的失误,那么田文华更是仅仅负领导责任,其性质又该另当别论了。问题在于,8月2日三鹿公司就向市政府呈报了情况,这份文件的具体内容如何,是否当时已经查清了食用奶粉的儿童患病的原因,是否知道鲜奶就是致病的根源,我们不得而知。假如田文华早在事发前已经明白奶粉中的问题和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知识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类农药不是农药速测卡的常检农药种类? A、有机磷 B、有机氯 C、氨基甲酸酯 2、试剂保管时应注意以下因素? A、高温热源 B、潮湿 C、阳光照射 D、密封 E、以上都是 3、具有很好的漂白、抗氧化和防腐等作用,还能掩盖发霉的蜜栈半成品、银耳和虾仁等霉斑。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硫化氢 4、酱腌菜由于腌制、储存或加工不当,会含有高浓度的。 A、亚硝酸盐 B、硝酸盐 C、亚硫酸盐 5、甲醛检测时,以下食品应作为最重点的检测与监管对象? A、水发品、血制品 B、鲜香菇 C、干香菇 D、豆制品; 6、硫磺燃烧时可产生气体,可使食品表面颜色显得白亮,鲜艳,有漂白和保鲜食品作用。 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硫化氢 7、以下样品浸泡液不需再处理就可直接用于检测? A、有明显可见色泽 B、混浊或有悬浮物; C、澄清透明 D、以上都不是。 8、下列物质中属于食品添加剂的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吊白块 9、食品加工添加吊白块是利用其分解产生的具有增加食品弹性,亚硫酸盐有漂白食品的作用。 A、甲醛 B、二氧化硫 C、亚硫酸盐 10、以下食品用工业双氧水处理后,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 A、干果类; B、干制水产; C、病死禽畜肉; D、牛奶 11、鱼丸、肉丸比较可能还有的含有的有毒物质是。 A、甲醛 B、二氧化硫 C、硼砂 D、亚硝酸盐 12、国家标准肉肠的亚硝酸盐含量为≤ mg/kg。 A、30 B、70 C、10 D、50 13、食品检测采样时,根据样品作用可以分为试验样品、复验样品、。 A、原始样品 B、平均样品 C、保留样品 14、仪器快速检测西式火腿样品的亚硝酸盐含量为98mg/kg时,适宜的处理方法为。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管理制度 一、学校确定专职人员从事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检测人员经过专业培 训,熟练掌握相关操作规程方可上岗。 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展开食品快速检测工作。 三、严格按照餐饮服务监管部门的要求展开必检项目的检测工作,并根据 需要展开自选项目的检测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填写《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登记表》和《可疑食品处置登记表》,登记表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 四、经快速检测认为不合格的食品,要立即停止使用,按要求封存,将样 品送往有资质的检验机构检测,经检测合格的食品可继续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报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处。如经快速检测认为不合格的食品数量较少、价值较低且送检费用较高,应在本单位负责人的监督下自行销毁,并做好登记。 五、检测设备、试剂和试纸由专人管理、专柜存放,定期清理超保质期的 检测耗材,并及时补充。 六、凡有毒、易燃的检测废弃物,要进行妥善处理。检测结束后应清扫地 面和清理操作台,并将仪器设备擦拭干净,做好防尘防锈的工作。七、自主接受餐饮服务监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培训,不断提高食品快速检 测水平。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操作规范 一、现场环境 1、环境整洁、无污染,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室内物品摆放 整齐、合理,有固定位置,不得存放个人物品; 2、工作台应保持水平,无渗漏; 3、检测用过的废弃物应放到固定的垃圾桶内,并及时妥善清理。 二、仪器管理 1、食品快速检测箱应由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备有使用说明。做到经 常维护、保养和检查; 2、检测试剂、试纸的购买和使用应建立档案,登记购买时间、单位、 数量、有效期等。已变质、污染、超过保质期的试剂、试纸不能继续使用。 三、采集样品 1、所有采集的样品一定要随机抽取,有代表性; 2、采集液体样品时,应充分混合均匀后采集; 3、样品采集的数量及方法应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采集的每份样品应使用干净的容器分别盛放,防止交叉污染。 四、样品检测 1、样品检测前,操作人员应先对样品进行登记; 2、在进行检测时,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操作,认真观察检测过程,不得擅自离开现场;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相关制度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器具使用操作规范 食品检测实验室由于其独特的特性,其器具在使用和存放时有严格的要求,应该按照以下规范进行操作: 1.检测样品项目记录应清晰、全面,每次检验应做两次试验,误差必须在规定的误差范围内。 2.化验员操作过程中应做到取样及时,检验及时,出具检验结果及时。 3.做到取样准确、试剂准确、分析准确、计算准确、结果准确。 4.仪器使用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指南中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不当对仪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 5.仪器存放置在干燥、无尘、无振动处;内部通道应保持清洁,无灰尘,食用前若有污物,可用棉质物拭净。 6.仪器出现不正常现象时,请参照说明书进行排查,如仍不能排除故障,请联系生产厂家。 7.保持仪器内外清洁干燥,避免任何液体流入仪器内部,防尘、防损害性物质。 8.试剂类检测产品都有一定的保质期,确保在保质期内使用,及时处理掉废弃检测试剂。 9.需要电路的仪器使用完拔掉USB连线,断开仪器与电脑工作站的连接。

10.清洁仪器外表面最好使用一次性手套,用一次性擦布沾水或温和去污剂。 11. 仪器若长期不使用,每月应通电数次,每次不少于2小时,最好定期拿出来使用下,以防过久不用影响检测结果。 12.实验用品轻拿轻放,按照操作说明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正确标定化学试剂。

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人员要求及管理规范食品安全检测实验室承担着对一些食品的抽样检验工作,初步判定食品是否符合标准,因此对其检测人员有特殊的要求: 1.掌握本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技能。 2.化验员应遵守本岗位的职业道德,不以权谋私,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 3.进化验室应穿工作服、工作鞋,带工作帽,离室时脱去放入指定场所,且应经常洗涤消毒。 4.非必要物品勿带入化验室,必要的文具书籍带入后,应不给化验室造成影响。 5.与检验工作无关的人员禁止入内,尤其是婴幼儿和未成年人禁止入内,防止发生毒害事件和其他人身事故。 6.实验室内应保持肃静,不得高声谈笑,以利于集中精神完成实验,防止因疏忽造成意外事故或错误。 7.实验室内不准吸烟、吃零食或用嘴咬铅笔和标签,也不要用手挠头摸耳面部,以免污染。如有传染物污染工作服,应立即脱去,以高压蒸汽灭菌。 8.如有传染物品污染手部,应立即将手浸于3%的来苏溶液内5—10分钟;再用洗涤精和水刷洗干净。如有传染物吸入口内,应立即吐出,并以大量清水漱口。

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实训指导手册

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实训教学指导书 (食品加工技术专业、食品安全监测专业)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 2004年6月

《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实训指导书 依据《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编写本指导书,作这《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任课教师教学参考和食品工程专业教学用书。全书共分10个实训专题,建议教学学时为30~50学时。 《食品安全与卫生检测》是在学过分析化学、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微生物学等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与《食品营养与检测》构成了一个既相互联系、又相对独立的有机整体,是高职高专院校食品加工技术专业一门技术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程,是能够把基础课与专业课紧密联结起来的一门应用科学。该课程主要讲授食品的安全卫生、食品卫生检测有关知识、食品卫生检测技术、食品安全管理、食品卫生监督、国家食品卫生法与世界卫生组织、典型食品安全卫生案例分析等。 通过本课程各教学环节,要求学生掌握从事食品生产与加工、食品营销及检测等职业岗位群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食品品质,保证食品的安全性。使学生在食品加工实践中具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国内外食品安全与检测的科学技术动向。 因此,本课程承担着培养食品专业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和提高食品安全、卫生检测技术的双重任务。 在具体实施中,既可以采取理论与实训结合的教学形式,也可单独组织实训教学。要强调所有实际操作必须符合食品行业卫生规范、职场卫生健康、操作规程等的要求。要强调紧密结合生产实践,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具有高职高专食品专业特色的“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业综合训练、毕业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 吉林粮食高等专科学校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2004年6月

食品快检实验室相关制度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相关人员职责 一、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职责 1、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工作负总责; 2、确定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员,并组 织其参加相关业务知识培训; 3、签批可疑(问题)食品的处置意见。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职责 1、对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员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保 证检验工作质量; 2、对可疑(问题)食品检测结果进行审核,提出合理 合法的处理意见,并报单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3、按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对可疑(问题)食品的处 置意见,具体负责处置工作。 三、检测员职责 1、认真学习专业技术,熟练掌握快速检测操作规程; 2、负责检测设备的保养、维护和保管; 3、对样品进行取样,按规范和流程实施检测; 4、清楚、准确地填写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登记表,不得 任意涂改,检测登记表实行检测员签字负责制度; 5、发现可疑食品填写可疑(问题)食品处置登记表, 将检测结果及时报送食品安全管理员。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操作规范 一、现场环境 1、环境整洁、无污染,有良好的采光条件和照明设备, 室内物品摆放整齐、合理,有固定位置,不得存放 个人物品; 2、工作台应保持水平,无渗漏; 3、禁止在室内吸烟及吃东西,不准用实验器皿作茶具 或餐具; 4、检测用过的废弃物应放在固定的垃圾桶内,并及时 妥善清理。 二、仪器管理 1、食品快速检测箱应有专人管理,建立档案,备有使 用说明。做到经常维护、保养和检查; 2、检测试纸、试剂的购买和使用应建立档案,登记购 买时间、单位、数量、有效期等。已变质、污染、 超保质期的试纸、试剂不能继续使用。 三、采集样品 1、所有采集的样品一定要随机抽取,有代表性; 2、采集液体样品时,应充分混合均匀后采集; 3、样品采集的数量及方法应严格按说明书的要求进行; 4、采集的每份样品应使用干净的容器分别盛放,防止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综述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实验综述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部分项目实验------综述应091-4 1428 任晓洁第九组 内容摘要:本文介绍了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意义,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研究进展,探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简单介绍几种食品中常见物质的快速检测方法, 关键词: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应用现状 前言: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民生、民心、社会的稳定与经济的发展。随着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事件的出现,食品安全成为人们关心的重要事件,然而检测的方便以及速度问题是制约食品检测的一大问题,然而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有利工具:在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除感官检测外,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可疑问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这对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正文: 一.什么是快速检测: 快速检测即在短时间内,如几分钟、十几分钟,采用不同方式方法检测出被检物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检测得到的结果是否符合标准规定值,被检物质本身是不是有毒有害物质,由此而发生的操作行为称之为快速检测。 二.快速检测的意义: 1、快速检测是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有利工具:在日常卫生监督过程中,除感官检测外,采用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及时发现可疑问题,迅速采取相应措施,这对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和力度,保障食品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2、快速检测是实验室常规检测的有益补充: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需要检测的产品、半成品以及生产环节有很多,一一采集样品送实验室检测是不现实的。采用快速检测,可使食品安全预警前移,可以扩大食品安全控制范围。对有问题的样品必要时送实验室进一步检测,既提高了监督监测效率,又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检测项目,达到现场检测与实验室检测的有益互补。 3、快速检测是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与应急事件处理的有效措施:在大型活动卫生保障中,为了防止发生群发性食物中毒;在应急事件处理中,快速筛查食物中毒可疑因子,快速检测方法有其特殊的作用可以发挥。 4、快速检测是中国国情的一种需要:中国近30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时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食品中毒、假冒伪劣、出口受阻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危害和影响十分恶劣,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因此,探索、完善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管理体制 【正文】: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根据我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doc

国内外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000年第53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将食品安全确定为全球公共卫生优先领域。 进入21世纪后,许多国家在建立健全本国食品安全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发达国家更是一马当先,走在前面。 2004年,我国对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重大改革,对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安全实行“分段监管”,建立起多部门监管的体制然而,2007年,我国食品安全管理遇到重大挑战,中美食品安全问题、中欧食品安全问题、中国与周边国家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出现,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些问题的出现,其成因很多,但与各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不无关系。为了探索这个问题,笔者收集了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认真分析。 一、国外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状况 (一)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为了提高效率,减少部门职能重叠,降低联邦开支,加拿大于1996年进行了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重组,将加拿大卫生、农业、渔业和海洋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职能合并,成立加拿大食品监督署,于1997年4月开始工作。 加拿大食品监督署的职责有:进/出口食品的监督,实验室和诊断支撑,危机管理和产品召回,以及出口认证。CFIA直接向加拿大

农业及农产品部部长报告工作。 加拿大食品安全监管机构重组后,取得了3个方面的成效: ①节省财政预算支出,1997~1998年财政年度的支出减少了10%; ②减少机构监管的重叠,避免了不同部门开展同样监督检查的现象; ③明确职责,加强协作,减少监管的“盲区”。 加拿大卫生部负责公共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包括研究、风险评估,以及制定食品中允许物质的限量标准。 (二)美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美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由联邦政府、州和地方政府部门组成。在联邦政府层面上,有12个部门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即:美国农业部食品安全监督局;美国农业部农业市场局;美国农业部动植物监督局;美国农业部粮食、包装、储存管理局;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美国国家海洋渔业商贸局;美国财政关税局;美国财政部烟、酒、火炮局;美国环保署;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所。然而,美国联邦政府主要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是美国农业部的FSIS和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的FDA。 美国农业部的FSIS负责肉、禽及蛋制品的食品安全监管,美国人类卫生服务部的FDA负责农业部监管之外的食品的安全监管。据此,FSIS和FDA被称作美国的两大食品安全系统。由此可见,美国实行的是多个部门参与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这种体制在职责和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