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计算机三级考点

国家计算机三级考点

国家计算机三级考点
国家计算机三级考点

计算机等考三级网络技术考点辅导八章全

塔里木大学罗增

第1章计算机基础

考点1 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计算机总体发展阶段经历了5个阶段:

1.大型主机阶段

大型机经历了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等过程。

2.小型计算机阶段

小型计算机是在20世纪60~70年代对大型主机的第一次“缩小化”。1959年DEC公司首推PDP-1小型计算机。l965年推出PDP.8小型计算机获得成功。l975年推出VAX.11系列小型计算机,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小型计算机霸主。

3.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是在20世纪70~80年代对大型主机的第二次“缩小化”。1977年美国苹果计算机公司推出AppleIl微型计算机大获成功,l981年IBM公司推出个人计算机IBM.PC。2005年5月1日联想完成了收购美国IBM公司的全球PC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4.客户机/服务器阶段

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模式的出现是对大型主机结构模式的一次挑战。如果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强而客户机的处理能力弱,则称之为瘦客户机/胖服务器模式;反之,则称之为胖客户机/瘦服务器模式。

5.Internet阶段

①1969年美国国防部研发的阿帕网(ARPANET)是互联网的前身。

②1983年TCP/IP传输控制与网际互联协议正式成为阿帕网的标准协议。

③1991年我国第一条Internet连接的专线建成,实现者是中国科学院的高能物理所。l994年我国才实现了采用TCP/IP协议的Internet的全功能连接。

考点2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这是计算机自诞生起进行的主要工作,由于计算机能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复杂的计算,大大加快了科学研究的进展。计算模拟成为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如模拟核爆炸、模拟经济运行模型、进行中长期天气预报等。

2.事务处理

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文字处理、填写报表、数据检索、信息管理等日常工作的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由于这类控制对计算机要求并不高,常使用微控制器芯片或者低档(4位、8位)微处理器芯片,并做成嵌入式的装置。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使用高级的独立计算机控制。

4.辅助工程

包括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5.人工智能

利用计算机的逻辑推理能力,模拟人类的某些智能行为,在应用中开发出专家系统、模

式识别、问题求解、定理证明、机器翻译、自然语言理解等技术。

6.网络应用

电子邮件、网页浏览、资源检索、IP电话、电子商务、电子政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网上出版、订制薪闻、娱乐休闲、聊天以及虚拟社区等。

7.多媒体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所面向的客户群主要是城市规划单位、环保单位、地理地址勘测院与研究所等。

平面图像处理是应用普及程度较高的行业。用户通常以图形工作站为平台,以Photoshop、CorelDraw等为工具。

在军事领域,模拟仿真技术是训练战斗机驾驶员、坦克驾驶员以及模拟海上航行的有效手段。

考点3 计算机的分类

1.传统硬件的分类

(1)5类分法:传统上,人们曾经习惯把计算机分为巨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5类。

(2)6类方法:1989年IEEE(电子电器工程师学会)的一个专门委员会根据计算机种类的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把计算机分成6类。

①大型主机:包含过去所说的大型机和中型机

②小型计算机:又称迷你电脑

③个人计算机:又称个人电脑,简称PC,即通常所说的微型计算机

④工作站:包括工程工作站、图形工作站

⑤巨型计算机:又称超级计算机、超级电脑

⑥小巨型机:又称小超级计算机

2.现实硬件的分类

现在,人们把计算机分三为: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笔记本和手持设备5类。

(1)服务器

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强、存储容量大,且具有高速的输入输出通道和联网能力。服务器的处理器通常由多个高端微处理器芯片组成。原则上,过去的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甚至巨型计算机都可以当作服务器使用。

服务器的分类标准很多,见下表。

①CISC、RISC和VLIW

CISC是“复杂指令集计算机”的英文缩写,这种服务器主要以IA-32体系结构(英特尔架构)为主,且多数为中低档服务器所采用。

RISC是“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的英文缩写,目前用于高档服务器。

VLIW是超长指令字的英文缩写,采用了EPIC(清晰并行指令计算)设计,也把它称为IA-64体系结构。VLlW的功能比CISC和RISC强大。

②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式服务器是指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机箱内可插装多个卡式服务器单元。每~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可以通过“板载”硬盘启动自己的操作系统,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有两个公认的特点:一是克服了多个服务器集群的麻烦,被称为集群的终结者;二是实现了机柜的优化。

③服务器的配置

对于机架式服务器常用根据机箱的高度细分为IU/2U/3U/4U/5U/6U/7U/8U等规格,其中1U相当子44mm。

SATA:串行接口硬盘,全称是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即串行高级技术附件;

SAS:串行SCSI硬盘;

RAID: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有时也简称Disk Array,即磁盘阵列。

(2)工作站

工作站与高档微型计算机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工作站的图形、图像处理能力更强,存储容量更大,且有一个屏幕大、分辨率高的显示器,因此,习惯上也称之为图形工作站。

工作站根据软硬件不同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RISC(精简指令系统)和UNIX操作系统的专业工作站,另一类是基于Intel处理器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PC工作站。

依据体积大小和便携程度可分为:台式工作站和移动工作站。另外,在需要集中办公的场合,如学校和培训机构,使用无盘工作站可以降低设备的采购费用和管理费用。

(3)台式机

台式机会占据一个办公桌的桌面,所以也称为桌面机。台式机又分为:商用计算机、家用计算机和多媒体计算机。

(4)笔记本

笔记本(Notebook)计算机也称为便携机或移动PC(MobilePC)。

(5)手持设备

手持设备也称为掌上电脑或称为笔记本式计算机。手持设备包括超便携计算机(UMPC)、个人数字助理(PDA)及第三代手机。将来的手机越来越可能成为“手中的计算机”。

考点4 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1.字长

字长指的是处理器特别是寄存器能够保存数据的位数,如32位就表示寄存器能保存32位的数据。计算机字长有8位、16位、32位和64位之分。寄存器字长越长,处理器一次能够处理的数据就越多。8位(bit)是一个字节(Byte),16位是一个字(Word),32位是一个双字长,64位是两个双字长。奔腾芯片是32位,服务器的Alpha芯片和安腾芯片是64位。

这里的位数不是指十进制数,而是指二进制数。计算机内部采用二进制来记数和计算,它只有0和1两个基本数字,按照“逢二进一”的规律计数。例如,0+0=0,0+1=1,1+1=0(或10),0001+0000=0001,00Ol+0001=0010,0010+0001=0011,0011+0001=0100…

在扩展ASCII编码中,A可以表示为01000001,B可以表示为01000010,1表示为00110001,2表示为00110010,以此可类推,如C,就在B的基础上加1,则C=01000010+1=01000011。

2.速度

MIPS(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表示单字长定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即每秒执行一百万条指令。

MFLOPS(Milllion Floating instruction Per Second)表示单字长浮点指令的平均执行速度,即每秒执行一百万浮点数。

人们也用主频来表示CPU的处理速度。

3.容量

存储容量的单位是字节,英文为byte,习惯用B代表。常用KB表示千字节,MB表示兆字节或百万字节,GB表示吉字节或十亿字节。注意:IKB=1024B,而不是l000B。

4.数据传输率

数据传输率常用带宽来表示,反映计算机的通信能力。数据传输率的单位的bps(bits per second),b表示位,bps表示每秒传输的位数,Kbps表示每秒l000位,Mbps表示每秒l 兆位,Gbps表示每秒l吉位。

5.可靠性

系统的可靠性通常用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与平均故障修得复时间(MTTR)表示。MTBF(Mean Time BetweenFailures),指多长时间系统发生一次故障。

MTTR MeanTime To Repaie),指修复一次故障所需要的时间。

6.产品名称与版本

计算机的硬件、软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产品名称与版本,版本序号往往能简单地反映出性能的优劣。

考点5微处理器的技术特点

微处理器的主流芯片一直是英特尔体系结构的x86处理器芯片以及奔腾处理器芯片。

1.奔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奔腾芯片具有10大技术特点:

(1)超标量(Superscalar)技术

内置多条流水线能同时执行多个处理,实质是以空间换取时间,奔腾由两条整数指令流水线(U指令流水线和V指令流水线)和一条浮点指令流水线组成。

(2)超流水线(Superpipeline)技术

超流水线细化了流水并提高主频,实质是以时间换取空间。经典奔腾的每条长整数流水线都分为4级流水。

(3)分支预测

为了保持流水线的较高吞吐率,奔腾芯片内置了分支目标缓存器。

(4)双高速缓存的哈佛结构:指令与数据分开。有两个8KB(可扩充为l2KB)的超高速缓存,一个用于缓存指令,另一个用于缓存数据,提高访问缓存的命中率。

指令与数据分开存储的结构称为哈佛结构,对于保持流水线的持续流动有重要意义。

(5)固化常用指令

奔腾把一些常用指令(MOv、ADD、INC及DEC)固化为硬件实现,提高指令执行速度。(6)增强的64位数据总线

奔腾的内部总线为32位,它与存储器之间的外部总线却是64位。

(7)采用PCI标准的局部总线

局部总线技术的两个标准:一个是PCI标准;另一个是VESA标准。

(8)错误检测及功能的冗余校验技术

具有内部错误检测功能和功能冗余校验技术。

(9)内置能源资效率技术

(10)支持多重处理

2.安腾芯片的技术特点

从奔腾到安腾(Itanium),标志着英特尔体系结构从IA-32向IA-64的推进。两者的区别:奔腾是32位处理器,主要用于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而安腾是64位处理器,主要用于服务器和工作站。

286、386采用的是传统的复杂指令系统,即CISC技术,奔腾采用RISC技术(精简指令系统),而安腾则采用EPIC(Explicitly Parallel InstrutionComptmg,简明并行指令计算)技术。

考点6主板与插卡

1.主板的组成

主板(Mainboard)又称主机板或母板(Motherboard),它是计算机主机的主要部件,通常由5个部分组成:CPU、存储器、总线、插槽以及电源。

2.主板的种类

主板的分类方法很多,处在不同的角度,就有不同的说法。常用、常考的有lO种分类方法,见下表。

主板的分类

3.网卡简介

网卡是组网的关键部件,也称为适配卡(Adapter Card)。网卡一方面与计算机连接,另一方面与传输电缆连接。

考点7 软件的分类

软件≠程序。软件由程序与相关文档组成。软件是程序以及开发、使用和维护程序所需的所有文档的总和。广义地说,所有使用软件的技能也属于软件的范畴。

1.按照用途分类

软件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两大类。

系统软件是贴近硬件的低层软件。操作系统,高级语言编程环境都是系统软件。

应用软件按照具体用途的不同,可分为字处理软件、数据库软件、搜索引擎软件、压缩软件、多媒体软件、防病毒软件等。

2.按照授权分类

分为商业软件、共享软件、自由软件三大类。

①商业软件(Commercial.ware):必须购买才能使用,称为正版软件。

②共享软件(Shareware):软件作者保留版权,但允许他人自由复制试用。大多数有功能

限制和日期限制。

③自由软件(Freeware):版权仍属于原作者,但使用者可以自由复制、自由修改,如著名的Linux操作系统。

考点8 程序、文档与软件开发

1.程序与文档

程序是由指令序列组成的,它告诉计算机如何完成一个具体的任务。

文档是软件开发、使用和维护中的必备资料。它记录了软件在开发前期的设计、后期的测试,每个阶段的许多工作记录。

2.软件开发

在软件的生命周期中,通常分为3大阶段,每个阶段又分为若干个子阶段。

(1)计划阶段:分为问题定义和可行性研究两个阶段。

(2)开发阶段:分为前期和后期。

在开发前期分为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3个阶段,形成的文档有软件需求说明书、软件设计规格说明书。

在开发后期分为编码、测试两个阶段,形成的文档有产品发布的批准报告、有效性审查报告、项目小结报告、用户文档、安装手册、测试报告及资料清单。

(3)运行阶段:主要任务是软件维护。

3.编程语言

编程语言分为机器语言、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

(1)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编写的程序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它是由能被计算机识别的二进制代码“0”和“1”组成。机器语言因为不需要翻译,所以执行速度快,但是这种语言难记难学。

(2)汇编语言

汇编语言则由人们熟悉的英文助记符和十进制数代替二进制编码。

(3)高级语言

计算机不能直接执行高级语言,必须通过解释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才能执行。把高级语言源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目标程序的工具有两种类型:解释程序与编译程序。解释程序:把源程序输入一句、翻译一句、执行一句,并不形成整个目标程序;编译程序:把输入的整个源程序进行全部翻译转换,产生出机器语言的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从而得到计算结果。

考点9 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1.多媒体技术的概念

多媒体就是对文本、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处理(压缩、解压、编辑)、传输、存储、播放的一体化集成技术。

2.多媒体的基本组成

多媒体技术可划分为偏硬件技术和偏软件技术。

多媒体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有:

①具有光驱CD-ROM,这是多媒体硬件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

②具有A/D(模数)转换和D/A(数模)转换的功能,能让语音的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相互转换,从而使多媒体硬件系统有高质量的数字音响功能。

③具有清晰度比较高的显示器。

④具有数据压缩与解压缩的硬件支持。

考点10 数据压缩与解压缩技术

1.多媒体的数据量

多媒体计算机能够处理图形、图像、音频、视频。

2.压缩的基础是数据冗余

多媒体信息存在许多数据冗余,这为数据压缩创造了前提条件。

3.压缩方法的种类

①按照压缩前后图像的差别可分为:有损压缩(产生失真,压缩比大)和无损压缩(可逆)。

②按照压缩的原理可分为:熵编码(无损压缩)、源编码(有损压缩)和混合编码。

具体的压缩编码方法有:

信息熵编码法(Entryopy Coding):属于无损压缩,如哈夫曼编码、游程编码和算术编码。其中,哈夫曼编码最著名。信息熵编码法也是一种统计编码。

预测编码法(Prediction Coding):常用的预测编码有微分脉码调制(DPCM)和△(DM)调制等。

变换编码法(Transformation Coding):常用的变换编码有离散傅立叶变换、离散余弦变换、离散哈达码变换等。

矢量量化编码法(Vector Quantization Coding):以矢量为单位量化。

4.国际压缩标准

目前常用的压缩标准有以下3种:

①JPEG标准——定义了连续色调、多级灰度、彩色或单色静止图像等国际标准。

②MPEG标准——它是关于运动图像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包括视频、音频和系统3部分,它要考虑到音频和视频的同步。

③国际电信联盟ITU—T关于视频编码的H.26x系列建议,包括H.261、H.262、H.263、H.264等。其中,H.261的目标是在ISDN上开展可视电话和电视会议,H.261的标准速率为Px64kps。H.262等用于MPEG-2标准,H.263适合可视电话,H.264与MPEG -4类似。

考点11超媒体与流媒体的概念

1.超文本的概念

传统文本是线性的,而超文本是非线性的,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阅读内容。超文本就是收集、存储和浏览离散信息以及建立和表现信息之间关系的技术。

2.超媒体的组成

超媒体是一种典型的数据管理技术,它是由称为结点和表示结点之间联系的链组成的有向图(网络),用户可以对其进行浏览、查询、修改等。

①结点(Node)是表达信息的基本单位,一个结点可以是文本、图形、动画、图像、音频、视频。

②链接(Link)是建立结点之间信息联系的指针,它定义了超媒体的结构,提供浏览、查询结点的能力,是超媒体的特征。

3.流媒体技术

①流媒体(Streaming Media)又称流式媒体,是一种新的媒体传送方式。

②流媒体技术的3个特点:连续性、实时性、时序性。

③流媒体服务模式: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

4.多媒体软件

(1)多媒体播放软件

常用的多媒体播放软件有Windows XP自带的Windows Media Player、苹果公司的QuickTime Player,此外还有RealPlayer V11、暴风影音3.15万能版、RealONEPlayer V2.0、豪杰超级解霸3500 V2.1、金山解霸Ⅲ共享版等。

(2)多媒体制作软件

多媒体制作软件包括文字编辑软件、图像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音频处理软件、视频处理软件以及多媒体创作或著作软件等。

①文字编辑软件:如Word等。

②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orelDraw等。

③动画制作软件:一类是绘制和编辑动画的软件,如Animator Pr0、3D Studio MAX、Cool 3D、Poser;另一类是动画处理软件,如Animator Studi0、Premiere、GIF Construction Set、After Effects。

④音频处理软件:通常分为3类。一是声音数字化转换软件,如Easy CD.DA Extractor、Real Jukebox;二是声音编辑软件,如Goldwave、Cool Edit Pro;三是声音压缩软件,如L3Enc、Windac 32。

⑤视频处理软件:Windows XP自带的Windows Media Maker、Adobe公司的Premiere Pro、Ulead公司的VideoStudio、Pinnacle公司的Smdi0等。

⑥多媒体创作软件:如PowerPoint、Authorware。

第2章网络技术基础

考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资源共享的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计算机资源主要指计算机硬件、软件和数据。

②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互连的计算机之间应该没有明确的主从关系,每台计算机都可以联网或者脱离网络工作。

③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考点2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网络分类方法

网络分类的方法很多,常用以下两种分类法:

①根据网络所使用的传输技术分类,可以分为广播式网络与点一点式网络。选择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一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②根据网络的覆盖范围与规模分类,可以分为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

2.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1)局域网(LAN)

局域网分为共享局域网与交换局域网(或是共享介质式局域网和交换式局域网)。局域网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在局域网领域中,采用以太网(Ethemet)、令牌总线(Token Bus)和令牌环(Token Ring)原理的局域网产品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

(2)城域网(MAN)

城域网(MAN)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其设计的目标是要满足几十千米范围内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

(3)广域网(WLAN)

广域网也称远程网,它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千米到几千千米。广域网的通信子网主要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早期的网络主要是广域网。

考点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

1.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设计的第一步就是网络拓扑设计。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

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反映出网络

各实体之间的结构关系。

2.网络拓扑的分类

网络拓扑可以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为以下两类:

(1)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4种:星型、环型、树型与网状型。

(2)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

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4种:总线型、树型、环型、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

3.点对点线路通信子网的拓扑

(1)星型拓扑

星型拓扑的特点是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管理,但由于其集中控制方式的结构,一旦中心结点出现问题,就会造成全网的瘫痪,可靠性较差。

(2)环型拓扑

环型拓扑的环中任意一个结点的故障都会造成全网的瘫痪,这是环型网络可靠性的瓶颈。

(3)树型拓扑

树型拓扑可以看做是星型拓扑的一种扩展,主要适用于汇集信息的应用要求。

(4)网状拓扑

网状拓扑又称为无规则型。网状拓扑的优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由于结构复杂,就必须采用路由协议、流量控制等方法。广域网中基本都采用网状拓扑结构。

考点4 数据传输速率和误码率

1.数据传输速率

(1)数据传输速率的定义

数据传输速率在数值上等于每秒钟传输构成数据代码的二进制比特数,单位是比特/秒(bit/s),记作bps。

对于二进制数据,数据传输速率为

S=1/T

S为传榆速率,单位是比特/秒(b/s或bps);

T为发送每一比特所需要的时间,单位是秒(S)。

例如,在通信信道上发送1比特信号所需时间是0.0001μs,计算数据传输速率为多少Gbps。计算步骤如下:

①T=0.0001μs,首先要换算成公式里的标准单位——秒,T=0.0001μs=10-10S。

②传输速率S=1/T=1/10-10=1010bps。

③将bps换算成Gbps:1Gbps=169bps,1010bps=10Gbps。

小知识:

①s、ms、μs、ns为时间单位,其换算如下:

lms(毫秒)=10-3S;lus(微秒)=10-6s;lns(纳秒)=10-9S。

②bps、kbps、Mbps、Gbps为传输速率单位,其换算如下:

lkbps=103bps;1Mbps=106bps;1Gbps=109bps。

(2)带宽与数据传输率

奈奎斯特定理与香农定理从定量的解度描述了“带宽”与速率的关系。

①奈奎斯特定理描述了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的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的关系。最大数据传输速率(Rmax)与信道带宽B(B=f)的关系:

Rmax=2*f

②香农定理则描述了有限带宽、有随机热噪声信道的最大传输速率与信道带宽、信号噪声功率比之间的关系。其计算公式为

2.误码率

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它在数值上近似等于:

其中:N为传输的二进制码元总数,Ne为被传错的码元数。

计算机通信的平均误码率要求低于10-9。

考点5 电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

在早期广域网的通信子网数据交换方式中,采用的方法基本分为两类:电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

存储转发交换又可以分为两类:报文存储转发交换(简称为报文交换)与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简称为分组交换)。

分组交换技术又可分为:数据报和虚电路两种。

1.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方式与电话交换的工作过程类似。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

(1)电路交换的3个阶段

电路交换的通信过程分为3个阶段。

①线路建立阶段;②数据传输阶段;③线路释放阶段。

(2)电路交换方式的特点

电路交换方式的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适于交互会话类通信。

电路交换方式的缺点是: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不具备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数据量,不具备差错控制能力,无法发现和纠正传输过程中发生的差错。

2.存储转发交换

(1)存储转发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

存储转发交换与电路交换的区别表现在两个特点:

①发送的数据与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按照一定格式组成一个数据单元(报文或报文分组)进入通信子网;

②通信予网中的结点是通信控制处理机,它负责完成数据单元的接收、差错校验、存储、路由选择和转发功能。

(2)报文和报文分组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分为两类:报文存储转发交换(简称报文交换)与报文分组存储转发交换(简称分组交换)。利用存储转发交换原理传送数据时,被传送的数据单元相应可以分为两类:报文和报文分组。

①报文:如果在发送数据时可以不管数据长度,而只是把它当做一个逻辑单元,则可以在数据中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和控制信息,并按照一定的格式打包成一个报文。

②报文分组:除了将数据处理成报文外,另一种方法是限制数据的最大长度,例如,限定分组的最大长度是15008。源结点需要将一个长报文分成多个分组,由目的结点将多个分

组按照顺序重新组织成报文。报文分组也简称为分组。

报文是不论数据长度,不管数据多长,都处理成一个单元。而报文分组则将数据分成多个小组,传送到目的地后再组合成原数据。如果传输一个5斤的包裹,报文交换是将整个包裹作为1件,再加上有关寄件人、收件人等的信息,一起发送;而报文分组是以l斤为限,分成5个包裹(即分组),一个一个发送。

正因为报文和报文分组将数据处理成不同的规格,所以用这两种方式传输数据时,其效果也不相同,见下表。

报文和报文分组的对比

考点6 数据报与虚电路

在实际应用中,分组交换技术可以分为两类:数据报与虚电路。

1.数据报方式

数据报是报文分组存储转发的一种形式。在数据报中,分组传输前不需要预先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前建立“线路连接”。源主机发送的每个分组都可以独立选择一条传输路径,每个分组在通信子网中可能通过不同的传输路径到达目的主机。

数据报方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

①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②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重复和丢失现象。

③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④数据报方式的传输延迟较大,适用于突发性通信,不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

2.虚电路方式

虚电路方式试图将数据报与电路交换结合起来,发挥这两者方法各自的优点,达到最佳的数据交换效果。虚电路的工作过程分为3个阶段:虚电路建立阶段、数据传输阶段与虚电路拆除阶段。

虚电路具有以下4个特点:

①在每次分组传输之前,需要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之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②一次通信的所有分组都通过虚电路顺序传送,因此分组不必带目的地址、源地址等信息。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不会出现丢失、重复与乱序的现象。

③分组通过虚电路上的每个结点时,结点只需要进行差错校验,而不需要进行路由选择(这一点和电路交换的特点类似)。

④通信子网中的每个结点可以与任何结点建立多条虚电路连接。

虚电路方式和数据报方式最大的区别是:数据报方式在分组发送前,发送方和接收方不需要建立一个连接;而虚电路需要建立一个连接。

虚电路顾名思义和电路交换是相似的,两者的区别是:电路交换要在发送方和接送方之间建立一个物理连接,而虚电路需要建立一个逻辑连接,称之为“虚电路”是因为这种电路不是专用的。每个结点可以同时与多个结点之间具有虚电路。虚电路具有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的优点,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中得到广泛应用。

考点7 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是由多个互连的结点组成,结点之间需要不断地进行数据交换,每个结点必

须要奉行一致的规则。这些规则规定了所有交换数据的格式和时序。这些为网络数据交换而制定的规则、约定与标准被称为网络协议。

2.网络协议的3个要素

网络协议主要由3个要素组成。

①语法:规定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

②语义:规定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

③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考点8 IS0/OSI参考模型

1.OSI的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著名的ISO标准是IS0/IEC 7498,又称为X.200建议。

OSI参考模型定义了开放系统的层次结构、层次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层所包含的可能的服务。OSI采用了三级抽象,即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格说明。0SI参考模型并不是一个标准,而只是一个在制定标准时所使用的概念性的框架。

2.OSI层次划分的原则

根据分而治之的原则,IS0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划分原则有5点:

①网中各结点都有各自的层次。

②不同结点的同等层有相同的功能。

③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

④每一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上层提供服务。

⑤不同结点的同等层之间按照协议实现对等层之间通信。

3.OSI七层各自的功能

OSI七个层次的主要功能如下:

①最低层——物理层,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输比特流。

②数据链路层,传送以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⑧网络层,主要任务是通过路由算法,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要实现路由选择、拥塞控制与网络互联等功能。

④传输层,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服务,是计算机通信体系结构中最为关键的一层。

⑤会话层,主要任务是组织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管理数据的交换。

⑥表示层,主要任务是处理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⑦最高层——应用层,0SI的最高层,确立进程之间的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考点9 TCP/IP参考模型与协议

1.TCP/IP协议的概念及特点

TCP/IP协议具有以下4个特点:

①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使用,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

②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适用于局域网、广域网中,更适用于互联网中。

③统一的网络地址分配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具有惟一的地址。

④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提供多种可靠的用户服务。

2.TCP/IP参考模型与层次

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分为4个层次:应用层、传输层、互连层与主机一网络层。TCP /IP参考模型与0SI参考模型的层次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3.TCP/IP各层的功能

(1)主机一网络层

主机一网络层是TCP/IP参考模型的最底层,负责通过网络发送和接收IP数据报。

(2)互联层

TCP/IP参考模型的互联层相当于OSI参考模型网络层的无连接网络服务。互联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将源主机的报文分组发送到目的主机。互联层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①处理来自传输层的分组发送请求。

②处理接收的数据报。

③处理互联的路径、流控与拥塞问题。

(3)传输层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TCP/IP参考模型中设计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互联网中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的对等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端一端连接。TCP/IP的传输层与0S1的传输层功能是相似的。TCP/IP参考模型的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即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TCP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

UDP是一种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

(4)应用层

应用层包括了所有的高层协议,且总是有新协议加入。应用层协议主要有以下7个:①网络终端协议Telnet,实现互联网中远程登录功能。②文件传输协议FTP,实现互联网中交互式文件传输功能。③电子邮件协议SMTP,实现互联网中电子邮件传送功能。④域名服务DNS,实现网络设备名称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⑤路由信息协议RIP,用于网络设备之间交换路由信息。⑥网络文件系统NFS,用于网络中不同主机之间的文件共享。⑦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用于WWW服务。

考点10 互联网应用的发展

1.基于Web应用的发展

1989年,Web技术诞生于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Web服务已经广泛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远程教育与信息服务等领域。

2.搜索引擎技术的发展

搜索引擎作为运行在Web上的应用软件系统,已经成为继电子邮件之后的第二大Web 应用。1994年7月,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搜索引擎——Lycos诞生。1994年,斯坦福大学的两名博士生David Filo和杨致远合作创办了Yahoo!门户网站,成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引擎服务的样板。1996年,中国出现类似的网站搜狐,l997年北大计算机系在CERNET上推出天网搜索1.0版,成为我国目前最大的公益性搜索引擎。2000年,“百度”诞生,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Google最初起源于斯坦福大学的BackRub项目,其Google的名称来源于英文单词,表

示10100这样一个巨大的数。三大搜索引擎分别是:Google、雅虎和MicrosoR MSN。

3.播客技术的应用

播客(Podcast)是基于互联网的数字广播技术之一。初期它是借助一种iPodder的软件与一些便携播放器相结合。播客可分为3类:传统广播节目的播客、专业播客和个人播客。

2004年8月13日,世界上第一个专业的播客网站亚当利科的“每日源代码(dailysourcecode.com)”诞生,我国第一个播客网站“土豆网(www.tudou.corn)”于2004年年底诞生。

4.博客技术的应用

博客(Blog)即网络日志或网志(Weblog),是指以文章的形式在互联网上实现信息共享。博客在技术上属于网络共享空间,在形式上属于个人互联网出版类的应用。2002年8月,博客中国网站出现。2003年,南开“百合网站BLOG”开通,中国科技大学等博客网站开始试运行,2004年是博客商业化的一年,2005年是博客大众化的一年。有人评论,博客的发展说明了互联网应用开始从精英走向平民。

根据使用者和内容的不同,博客可以分为4类:

①以个人记事、表达、交流为主的博客。

②由共同关心某一类问题的人或团体组成的博客社区。

⑧以学术专题讨论为主形成的关于技术研讨或知识研究的博客社区。

④以新闻时事的发布、转载与评论的博客社区。

5.网络电视的应用

网络电视(IPTV)是通过宽带IP网络传输的,可以实现与用户的互动点播,同时可以方便地将传统的电视服务与www、E-mail以及其他的互联网服务结合起来。我国《“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指出: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

6.P2P技术的应用

P2P应用大致可以分为:文件共享、多媒体传输、即时通信、数据存取、协同工作、P2P 搜索及P2P分布式计算。

典型的文件共享软件包括Napster、BitTorrent与Gnutella等。

GrooveVirtual 0ffice是一种典型的P2P协同工作软件。

即时通信(IM)是一种典型的P2P网络应用。ICQ是ISeekYou的缩写,是“我找你”的意思,这个软件是最早的即时通信软件。目前主要的即时通信软件包括ICQ、QQ、MSN、Yahoo Messenger等。QQ是我国最流行的即时通信软件,MSN是嵌入Windows XP系统的即时通信软件,Yahoo Messenger支持多操作系统与便携式无线设备。

考点11 无线网络的应用

1.无线局域网与802.11标准

1990年,IEEE 802委员会成立802.11工作组,发布的802.11标准就是无线局域网标准。无线局域网以微波、激光和红外线等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部分或全部代替传统局域网中的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实现移动计算网络中移动结点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无线局域网采用的无线传输介质,按传输技术可以分为红外线局域网、扩频局域网和窄带微波局域网。

2.蓝牙技术与IEEE 802.15标准

蓝牙技术是无线自组网技术的应用。IEEE 802.15就是无线个人区域网络(WPAN)的标准。

3.无线自组网

无线自组网是一种自组织、对等式、多跳的无线移动网络,也叫做Ad hoc网络。它是

在分组无线网(PRNEt)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Ad hoc网络是一种由一组用户构成、不需要基站的移动通信模式。在这种方式中,没有固定的路由器,所有用户都可以移动。每个系统都具有动态搜索、定位和恢复连接的能力。Ad hoc在军事上十分重要。

无线传感器网络将Ad hoe技术与传感器技术相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由部署在监测区域内大量的廉价的微型传感器结点组成,通过无线通信方式形成多跳的Ad hoe网络。无线传感器的3个要素是传感器、感知对象和观察者。

第3章局域网基础

考点1 局域网基本概念

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主要分为总线型、环型与星型;网络传输介质主要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纤。

1.总线型拓扑结构

总线型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采用共享介质方式。总线型拓扑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易于扩展,可靠性较好。

其主要特点有以下5点:

①所有结点都通过网卡连接到作为公共传输介质的总线上。

⑦总线通常采用双绞线或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③所有结点都可以通过总线发送或接收数据,但是一段时间内只允许一个结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当一个结点通过总线以“广播”方式发送数据时,其他结点只能以“收听”方式接收数据。

④由于总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为多个结点所共享,就可能出现同一时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结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因此会出现冲突,造成传输失败。

⑤在总线型局域网的实现技术中,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MAC)问题。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指控制多个结点利用公共传输介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2.环型拓扑结构

在环型拓扑结构中,结点之间通过网卡利用点对点线路连接构成闭合的环型。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在环型拓扑结构中,多个结点共享同一环通路,同样需要进行介质访问控制。与总线型拓扑结构一样,环型拓扑结构通常采用某种分布式控制方法,环中每个结点都要执行发送与接收的控制逻辑。

3.传输介质类型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1)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类型

局域网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缆与无线信道。其中早期应用最多的是同轴电缆,目前双绞线和光线应用最为广泛(尤其是双绞线)。在局部范围的中、高速局域网使用双绞线,在远距离传输中使用光缆,在有移动结点的局域网中采用无线技术。

(2)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传统的局域网采用了共享介质的工作方法(如总线型和环型局域网),为了实现对多个结点使用共享介质来发送和接收数据,人们提出了很多介质访问控制方法。IEEE 802.2标准定义的共享介质局域网有以下3类:

①带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②令牌总线(Token Bus)方法的总线型局域网。

③令牌环(Token Ring)方法的环型局域网。

考点2 IEEE 802参考模型

1.IEEE 802参考模型

1980年2月,IEEE成立局域网标准委员会(简称IEEE 802委员会),专门从事局域网标准化工作,并制定了IEEE 802标准。

早期,局域网领域有3类典型技术:以太网、令牌总线和令牌环。同时,市场上有很多不同厂家的局域网产品,它们的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协议都不同。因此要为多种局域网技术和产品制定一个统一的共用的协议模型。设计者提出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两个子层:数据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2.IEEE 802标准

IEEE 802标准就是局域网标准。在此基础上还发展多个具体的局域网子标准,这些协议可以分为3类:

①定义局域网体系结构、网络互连、网络管理与性能测试的IEEE 802.1标准。

②定义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功能与服务的IEEE 802.2标准。

③定义不同介质访问控制技术的相关标准。这一类标准曾经多达16个,目前应用最多和正在发展的标准主要有4个,其他3个是无线局域网标准。

(1)IEEE 802.3标准:定义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2)IEEE 802.11标准:定义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物理层的标准。

(3)IEEE 802.15标准:定义近距离无线个人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

(4)IEEE 802.16标准:定义宽带无线局域网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的标准。

考点3 以太网

早期,局域网领域3类典型技术以太网(Ethemet)、令牌总线和令牌环互相竞争。当今,以太网是使用最广泛的局域网技术。

以太网的核心技术是随机争用型介质访问控制方法,即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方法,它的核心技术起源于无线分组交换网(AlOHA网)。

1.以太网帧结构与工作流程

(1)以太网数据发送流程

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以下4点:

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随机延迟重发。具体的工作流程如下:

①载波侦听过程

发数据时,先侦听总线是否空闲。以太网的物理层规定发送的数据采用曼彻斯特编码方式。

②冲突检测方法

从电子学的具体实现角度看,进行冲突检测可以有两种方法:比较法和编码违例判决法。

③发现冲突、停止发送

如果有冲突,发送点进入停止发送数据、随机延迟后重发的流程。随机延迟重发的第一步是发送“冲突加强信号”。

④随机延迟重发

以太网协议规定一个帧的最大重发次数为16。如果重发的次数超过了16,则认为线路故障,进入“冲突过多”结束状态。如果重发次数n≤16则允许结点随机延迟再重发。

(2)以太网帧结构

Ethemet V2.0规定的以太网帧结构由以下6个部分组成:

①前导码。

②帧前定界符字段和前导码主要用于接收同步阶段。

③目的地址和源地址字段,分别表示帧的接收结点地址和发送结点的硬件地址。

④类型字段,类型字段表示的是网络层使用的协议类型。

⑤数据字段,数据字段是高层待发送的数据部分。数据字段最大长度为1500B。以太网

帧的最小长度为64B,最大长度为1518B。

⑥帧校验字段。帧校验字段(FCS)采用32位的循环冗余校验(CRC)。其校验的范围是:目的地址、源地址、长度、LLC数据等字段。

2.以太网的物理地址

以太网的物理地址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按照48位的连续的以太网物理地址编码方法,允许分配的以太网的物理地址应该有247个。

注意:网卡地址的格式。

如00-A6-38-01-05-A0

网卡地址由6组两位的十六进制数组成。

每组数之间用一个连字符隔开。

前3组是公司标识,同一厂商的网卡地址前3组应该相同。后3组是厂商自己分配的。

考点4 高速局域网

1.快速以太网

快速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是普通以太网的10倍,数据传输速率达到l00Mbps,发送时间从lOOns降低l0ns。但是它保留了传统10Mbps以太网的基本特征,采用相同的帧结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与组网方法。

100BASE—T标准定义了介质独立接口(MII)。

100BASE—T有关传输介质标识主要有3种:

①100BASE—TX:支持2对5类非屏蔽双绞线或2对1类屏蔽双绞线。100BASE—TX是一个全双工系统,每个结点都可以同时以100Mbps的速率工作。

②100BASE—T4:支持4对3类非屏蔽双绞线UTP,其中3对用于数据传输,l对用于冲突检测。

③100BASE—FX:支持2芯的多模或单模光纤,主要用于高速主干网,从结点到集线器的距离可达2km。100BASE—Fx是一种全双工系统。

2.千兆以太网

千兆以太网的传输速率比快速以太网快10倍,传输速率达到lGbps。千兆以太网保留着传统10Mbps以太网的基本特征,它们具有相同的帧格式与类似的组网方法,只是将每位的发送时间降低到Ins。

1000BASE—T标准定义了千兆介质独立接口(GMII)。1000BASE—T标准可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1000BASE—T有关传输介质标准有4种:

①1000BASE—T:使用5类非屏蔽双绞线,双绞线长度可达到l00m。

②1000BASE—CX:使用屏蔽双绞线,双绞线长度可达到25m。

③1000BASE—LX:使用波长为l300nm的单模光纤,光纤长度可达到3000m。

④1000BAsE—Sx:使用波长为850nm的多模光纤,光纤长度可达到300~550m。

3.万兆以太网

(1)万兆以太网的主要特点

①万兆以太网的帧格式与普通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以太网的帧格式完全相同。

②万兆以太网保留了802.3标准对以太网最小帧长度和最大帧长度的规定。

③不再使用铜质双绞线,而使用光纤。使用长距离(超过40 km)的光收发器与单模光纤,也可使用多模光纤,但距离限制于65~300m。

④万兆以太网只工作在全双工方式,不存在争用问题,传输距离不再受冲突检测的限制。

(2)万兆以太网的物理层协议

万兆以太网的物理层使用的是光纤通道技术。万兆以太网有两种不同的物理层:局域网

物理层(LAN PHY)标准和广域网物理层(WAN PHY)标准。

万兆以太网物的传输速率为l0Gbps,广域网的传输速率为9.58464Gpbs。这两种传输速率的物理层共用MAC层,而MAC层的工作效率是按10Gbps设计的,因此,万兆以太网必须采取一种调整策略,通过万兆介质独立接口(10GMⅡ),将MAC层的工作速率由原来的l0Gpbs减到9.58464Gpbs,以便与物理层的数据传输速率匹配。

考点5 交换式局域网

1.交换式局域网的基本结构

(1)交换机的基本概念

交换式局域网的核心部件是局域网交换机。典型的交换式局域网是交换式以太网(Switched Ethernet),它的核心部件是以太网交换机(Ethemet Switch)。

以太网交换机可以有多个端口,每个端口可以与一个结点连接,也可以与一个共享介质的集线器(Hub)连接。如果一个端口只连接一个结点,则这个结点可以独占lOMbps的带宽,这类端口称作“独立lOMps的端口”;如果一个端口连接一个10Mbps以太网,则这个端口被以太网多个结点共享,被称为“共享10Mbps的端口”。

(2)局域网交换机的技术特点

局域网交换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技术特点:

①低交换延迟。

②支持不同的传输速率和工作模式。端口可以支持两种工作模式:半双工和全双工模式。例如,对于l00Mbps的端口,半双工端口带宽为100Mbps,全双工端口带宽为200Mps。

③支持虚拟局域网服务。

2.局域网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1)交换机工作原理

交换机使用“端口/MAC地址映射表”来记录端口号与结点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如果多个结点需要同时发送数据,它们在各自的以太网帧目的地址字段(DA)中填写该帧的目的地址。

(2)端口号/MAC地址映射表

以太网交换机利用“端口/MAC地址映射表”进行数据交换。交换机是利用“地址学习”方法来动态建立和维护端口/MAC地址映射表的。

(3)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

以太网交换机的帧转发方式分为3类:

①直通交换方式;

②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③改进的直接交换方式。

考点6 虚拟局域网和无线局域网

1.虚拟局域网

虚拟网络(Virtual NetWork)建立在交换技术的基础上。如果将网络上的结点按工作性质与需要划分成若干个“逻辑工作组”,那么一个逻辑工作组就是一个虚拟网络。

2.无线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AN,WLAN)以微波、激光与红外线等无线电波作为传输介质,部分或全部代替传统局域网中的同轴电缆、双绞线和光纤,实现网络中移动结点的物理层与数据链路层功能。

无线自主网(Ad hoe)采用一种不需要基站的对等结构的移动通信模式。

1997年,第一个无线局域网标准——IEEE802.11形成,它定义了使用红外、调频扩频和直接序列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Mbps或2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3.红外无线局域网

红外无线(Infrared Radio,IR)信号是按视距方式传播。

红外局域网的数据传输有3种基本技术:定向光束传输、全方位红外传输与漫反射红外传输技术。

4.扩频无线局域网

扩频通信是军事电子对抗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无线局域网使用的扩频技术主要有两种:跳频扩频通信与直接序列扩频通信。

考点7 局域网互联与网桥的工作原理

1.网桥的工作原理

网桥(Bridge)是数据链路层互联的设备。用来实现多个网络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起到数据接收、地址过滤与数据转发的作用。

2.网桥的路由选择策略

按路由表的建立方法,网桥分为两类:透明网桥和源路选网桥。

目前使用最多的是透明网桥。透明网桥的路由表记录3个信息:站地址、端口与时间。源路选网桥由发送帧的源结点负责路由选择。

3.网桥与广播风暴

(1)集线器与冲突域

为了解决冲突域问题与提供共享介质的利用率,人们提出了利用网桥来分隔开网段中的流量,根据帧地址过滤和转发帧建立多个分离的冲突域,但是网桥也存在“广播风暴”。

(2)网桥与广播风暴

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用户结点数的增加,不断会出现端口——结点地址表中没有的结点地址信息,此时网桥无法确定应该从哪个端口转发,只能通过所有端口广播出去,这种盲目广播使得无用的通信量剧增,引发广播风暴。

4.多端口网桥与第二层交换

交换机被看做是多端口的网桥。交换机负责完成帧一级交换,且工作在数据链路层,所以也称为第二层交换机。目前,很多交换机已具有网桥和路由器的基本功能。通过交换机实现多个互联局域网之间的帧转发的过程,称为第二层交换。这种方式具有高带宽与低延迟的特点。

第4章服务器操作系统

考点1 网络操作系统基本概念

1.单机操作系统

单机操作系统包括几个方面的管理功能:进程与处理机管理、作业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等。

(1)操作系统的管理功能

①进程管理:所谓进程(Process)就是一个将执行的程序,它附有该进程的地址空间、相应的寄存器组以及运行程序所需要的其他信息。操作系统必须提供一种启动进程的机制。在DOS中,该机制就是EXEC函数。在Windows中启动进程的函数是CreateProcess。

②内存管理:操作系统的内存管理功能是管理内存资源,主要实现内存的分配与回收、存储保护以及内存的扩充等。

③文件系统:文件系统负责管理在硬盘和其他大容量存储设备中存储的文件,通过文件管理向用户提供创建文件、删除文件、读写文件、打开和关闭文件等功能。

DOS通过文件表FAT寻找磁盘文件;Windows通过虚拟文件表VFAT来寻找磁盘文件;OS/2通过高性能文件系统HPFS来寻找磁盘文件。一般来说,HPFS的性能要比FAT和VFAT

都好。

④设备I/O操作系统的设备管理负责分配和回收外部设备,以及控制外围设备按用户程序的要求进行操作。DOS使用驱动程序来管理设备。

(2)操作系统的结构

操作系统通常有4类组件。

①驱动程序;

②内核;

③接口库;

④外围组件

2.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NOS)是指能使网络上各个计算机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为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的操作系统软件。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的差异性,为用户提供各种基本网络服务功能,实现网络系统资源的共享管理,并提供网络系统的安全保障。

什么是Web OS?Web OS是一个运行在网页浏览器中的虚拟操作系统,更精确地说,Web OS是一个运行在网页浏览器中的应用程序集合。因此,有人把NOS称为服务器操作系统,把Web OS称为客户端操作系统。

3.网络操作系统的分类

一般来说,网络操作系统可以分为两类:专用型NOS与通用型NOS。

4.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有:文件服务、打印服务、数据库服务、通信服务、信息服务、分布式服务、网络管理服务、Internet/Intranet服务。

考点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

1.WindowsNT

一般来说,Windows NT操作系统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①Windows NT Server服务器端软件。

②Windows NT Workstation客户端软件。

尽管Windows NT版本不断升级,但是从它的网络操作与系统应用角度来看,有两个概念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域模型和工作组模型。

(1)域的概念

Windows NT操作系统是以“域”为单位实现对网络资源的集中管理。在一个Windows NT 域中,只能有一个主域控制器,它是一台运行Windows NT Server的计算机,同时还可以有后备域控制器与普通服务器。

(2)Windows NT的特点主要有以下5个方直

①内存与任务管理:系统内部采用32位体系结构,最大内存空间可达4GB。采用线程进行管理,通过抢占式实现多任务。

②开放的体系结构:支持网络驱动接口(NDIS)与传输驱动接口(TDI)。内置4种标准网络标准:TCP/IP协议、Microsoft公司的MWLink协议、NetBIOS的扩展用户接口(NetBEUI)和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③内置管理:通过操作系统内部的安全保密机制,使得网络管理人员可以为每个文件设置不同的访问权限,规定用户对服务器的操作权限与用户审计。

④集中式管理:利用域与域的信任关系实现对大型网络的管理。

⑤用户工作站管理:通过用户描述文件,对工作站用户的优先级、网络连接、程序组与用户注册进行管理。

2019年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真题

2019年全国计算机三级考试数据库真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 下列各题 A) 、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准确的,请将准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对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系统软件一般包括 Ⅰ.服务性程序Ⅱ.语言处理程序Ⅲ.操作系统Ⅳ.数据库管理系统 A) Ⅰ、Ⅱ和Ⅲ B) Ⅰ、Ⅲ和Ⅳ C) Ⅱ、Ⅲ和Ⅳ D) 全部 (2) 为提升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利用计算机控制、操作和管理生产设备的系统称为 A) CAT系统 B) CAT系统 C) CAD系统 D) CAM系统 (3) 计算机输出设备的功能是 A)将计算机运算的二进制结果信息打印输出 B)将计算机内部的二进制信息显示输出 C)将计算机运算的二进制结果信息打印输出和显示输出 D) 将计算机内部的二进制信息转换为人和设备能识别的信息

(4) Internet上的计算机,在通信之前需要 A) 建立主页 B) 指定一个IP地址 C) 使用WWW服务 D) 发送电子邮件 (5) 信息传输的安全应保证信息在网络传输的过程中不被泄露和不被攻击。下列哪些属于攻击方法 Ⅰ.复制信息Ⅱ.剪裁信息Ⅲ.窃听信息 A) Ⅰ和Ⅱ B) Ⅱ和Ⅲ C) Ⅰ和Ⅲ D) 全部 (6) 计算机病毒是一种具有破坏性的计算机程序,它是 A) 最初由系统自动生成的程序 B) 具有恶毒内容的文件 C) 具有自我再生水平的程序 D) 只通过网络传播的文件 (7) 以下关于数据的存储结构的叙述中哪一条是准确的? A)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间关系的抽象描述 B) 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存储器中的实现 C) 数据的存储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知识点考点汇总整理

dbo:database owner(数据库的创建者,创建该对象的用户.) guest:顾客(能够访问数据库中对象的数据,要求dbo分配权限给guest,一般给他查看的权限select,它没有对应的登录账户名) 数据库系统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等。每个步骤都按照数据组织与存储、数据访问与处理、应用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 数据库物理设计阶段活动:数据库逻辑模式、选择或配置基本关系表的文件组织形式,为基本关系表设计数据存取方法或存取路径、数据分布设计、安全模式设计、确定系统配置、物理模式评估 标识属性的值不能重复且不能为空 数据库概念设计自下而上ER设计。 数据库应用系统日常维护工作一般包括数据库的备份、锁管理、日志的维护等。 数据库维护或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1.数据库的转储和恢复2.数据库安全性、完整性控制; 3.数据库性能功能的检测和改善; 4.数据库的重组和重构 数据库的重构应尽量避免应用程序的改动,部分修改内模式和外模式。 数据库恢复顺序:1.最近完全数据库备份2.完全备份后的最近差异数据库备份3.完全备份和差异之后的所有日志备份。 数据恢复三种模式:1)简单恢复模式(只用于测试和开发数据库,或用于主要包含只读数据的数据库,如数据仓库)。2)大容量日志恢复模式:一般只作为完整性恢复模式的附加模式,不支持点恢复。3)完整恢复模式

数据库性能优化: 1.数据库运行环境与参数调整:外部调整(CPU、网络、调整内存分配、调整磁盘I/O):增加CPU数量或终止需要许多资源的进程。令I/0时间最小化,减少磁盘上文件竞争带来的瓶颈。 2.模式调整与优化。 反规范化(增加派生冗余列,增加冗余列,重新组表、分割表和新增汇总表)破坏数据完整性。 3.存储优化:1)索引视图。2)聚集。 4.查询优化。1)合理使用索引。2)避免和简化排序。3)消除大型表数据的顺序存储。4)避免复杂正则表达式。5)使用临时表加速查询。6)不随意使用游标。7)事务处理 数据库应用系统从功能角度分为四个层次:1,表现层2.业务逻辑层(将表现层获取的数据进行组织传递给数据访问层)3.数据访问层(负责与DBMS系统实现交互)4.数据持久层(负责保存和管理应用系统) 分布式数据库中,导致数据传输量大的主要原因是数据间的连接操作和并操作。 分布式数据库分片类型:水平分片、垂直分片、导出分片、混合分片。分片原则:完整性原则、重构性原则、不相交原则:对于一个全局关系,不允许不属于任何一个片段,也不允许一个全局关系的某些数据既属于该全局关系的某些片段又属于该全局关系的另一个片段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场地自治和数据全局透明共享 分布式数据库最基本特征是本地自治、非集中管理以及高可用性、位置独立性、数据分片独立性和数据复制独立性等 分配式数据库的分配方式:集中式:所有数据片段都安排在一个场地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考试题及答案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考试题及答案 数据库是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难点之一,接下来gkstk帮大家整理了数据库考试题库,希望为大家提高考试成绩有所帮助! 1[单选题] 下列关于浏览器/服务器架构中的应用服务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_____。 A.应用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代码,实现面向应用领域的业务规则 B.应用服务器会根据用户请求连接相应的数据库,获取数据,并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C.应用服务器一般需要具有数据访问和数据存储功能 D.应用服务器一般提供了集群、负载均衡等公共服务,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统性能和可靠性 参考答案:C 2[填空题]数据库总体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参考解析:体系结构设计软件总体设计 软硬件选型与配置设计业务规则初步设计

3[单选题]如果有两个事务,同时对数据库中同一数据进行操作,不可能引起冲突的操作是 A.其中有一个是DELETE B.一个是SELECT,另一个是UPDATE C.两个都是SELECT D.两个都是UPDATE 参考答案:C 4[填空题]一个完整的事务概要设计包括:事务名称、事务所访问的关系名及其属性名、事务的( ) 及事务用户。 参考解析:处理逻辑 5[单选题]浏览器/服务器架构是现阶段非常流行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架构。在此架构中,应用服务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考试题及答案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考试题及答案。下列关于应用服务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应用服务器一般运行程序代码,实现面向具体应用领域的业务规则,数据库服务器承担数据存储、管理等功能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2015年填空题汇总及答案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数据库2015年填空题汇总及答案 1. 用树型结构表示实体类型及实体间联系的数据模型称为(层次模型)。 2. 模式/内模式映象为数据库提供了(物理)数据独立性。 3. 在层次、网状模型中,数据之间联系用(指针)实现。 4. 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经过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阶段)。 5. 三种主要的数据模型包括(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 6. 数据模型的三要素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约束)。 7. 由于数据冗余,当进行更新时,稍不谨慎,易引起(数据不一致性)。 8. 层次模型的特点是记录之间的联系通过(指针)来实现;关系模型是用结 构表示实体集,用(公共属性)表示实体间的联系。 9.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定义),(操纵),(保护),(存储),(维护)和(数据字典)。 10. 关系数据库的数据操纵语言(DML)的语句分成(检索)和(更新)。 11. DBMS是由(查询处理器)和(存储处理器)两大部分组成。 12.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效率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内部资源的使用效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运行效率和(用户的生成率)。 13. 利用数据库管理数据时,把现实世界的事物及其之间的联系转换成机器世界的数据模型的一个中间环节是信息世界的(概念模型)。 14.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定义语言(DDL)及它的翻译程序,DDL 定义数据库的模式、外模式和内模式,并通过翻译程序分别翻译成相应的目标模式,存放在(数据字典)。

15. 在数据库的体系结构中,数据库存储的改变会引起内模式的改变。为使数据库的模式保持不变,从而不必修改应用程序,这是通过改变模式与内模式之间的映像来实现。这样,使数据库具有(物理独立性)。 16. 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来描述数据库的结构和语义。数据模型有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两类,实体联系模型(ER模型)是(概念)数据模型。 17. 在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体系结构中,描述数据在数据库中的物理结构或存储方式的是(内模式)。 18. 可由基本数据导出的数据是(冗余)数据。 19. 网状、层次数据模型与关系数据模型的最大区别在于表示和实现实体之间的联系的方法:网状、层次数据模型是通过指针链,而关系模型是使用(外键)。 20. 外模式是(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模式是所有(用户)看到的数据视图的(总和),外模式是模式的(一部分)。 21. 对数据的管理经历了四个阶段,它们是(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阶段)和(高级数据库技术阶段)。 22. 数据库系统是建立在(文件系统)之上的。 23.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由(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组成。为了实现这三级模式之间的联系,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了两个映像,它们是(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 24. DML有两类:一类是(宿主)型语言,一类是(自含)型语言。前者的语句不能独立使用而必须(嵌入)某种语言中使用。而后者可以独立使用,通常可以供用户以(交互式)使用和以(批处理式)使用。 25.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提供数据库操纵语言(DML)及它的翻译程序,实现对数据库数据的操作,包括数据插入、删除、更新和(检索)。 26. 数据库系统必须提供三个方面的数据控制功能:(安全性)、(完整性)和(并发性)。

2016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16年3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 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 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 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 上行速率在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在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 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考试题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试题 1、把电路中的所有元件如晶体管、电阻、二极管等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元件称为(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B A.Transistor B.Integrated Circuit https://www.doczj.com/doc/8e9804534.html,puter D.Vacumm Tube 2.ENIAC所用的要紧元件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C A.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电子管 D.以上答案都不对 3、假如以链表为栈的存储结构,则退栈操作时(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B A.必须判不栈是否满 B.必须判不栈是否空

C.判不栈元素的类型 D.对栈不作任何判不 4、用直接插入排序方法对下面四个序列进行排序(由小到大),元素比较次数最少的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C A.94、32、40、90、80、46、21、69 B.32、40、21、46、69、94、90、80 C.21、32、46、40、80、69、90、94 D.90、69、80、46、21、32、94、40 5、设数组data[0…m]作为循环队列SQ的存储空间,front为队头指针,rear为队尾指针,则执行出队 操作的语句为(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D A.front:=front 1 B.front:=(front 1) mod m C.rear:=(rear 1) mod m D.front:=(front 1) mod (m 1) 6、用数组A[0…m-1]存放循环队列的元素值,若其头尾指针分不为front和rear,则循环队列中当前元

素的个数为(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A A.(rear-front m) mod m B.(rear-front 1) mod m C.(rear-front-1 m) mod m D.(rear-front) mod m 7、链栈与顺序栈相比,有一个比较明显的优点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B A.插入操作更加方便 B.通常可不能出现栈满的情况 C.可不能出现栈空的情况 D.删除操作更加方便 8、设栈S和队列Q的初始状态为空,元素e1、e2、e3、e4、e5和e6依次通过栈S,一个元素出栈后即进入 队列Q,若6个元素出栈的顺序是e2、e4、e3、e6、e5、e1,则栈S的容量至少应该是( ) (本题分值:1分)【正确答案】 C A.6 B.4 C.3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上机试题道

1.【考点分析】本题考查对4位整数的排序。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包括:数组元素的排序算法,if判断语句和逻辑表达式,以及求余算术运算。【解题思路】此题属于4位数排序问题。本题需主要解决3个问题:问题1如何取4位数的后3位进行比较;问题2如何按照题目要求的条件(按照每个数的后3位的大小进行降序排列,如果后3位相等,则按照原始4位数的大小进行升序排列)排序;问题3如何将排完序的前10个数存到数组bb中去。 本题的解题思路为:使用双循环对数组按条件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完序的前10个数存到数组bb中。对于问题1可以通过算术运算的取余运算实现(aa[i]_x0010_00);问题2通过包含if判断语句的起泡排序法就可以实现。 【参考答案】 void jsSort() { int i,j; /*定义循环控制变量*/ int temp; /*定义数据交换时的暂存变量*/ for(i=0;i<199;i++) /*用选择法对数组进行排序*/ for(j=i+1;j<200;j++) { if(aa[i]_x0010_00

{ temp=aa[i]; aa[i]=aa[j]; aa[j]=temp; } else if(aa[i]_x0010_00==aa[j]_x0010_00) /*如果后3位数相等*/ if(aa[i]>aa[j]) /*则要按原4位数的值进行升序排序*/ { temp=aa[i]; aa[i]=aa[j]; aa[j]=temp; } } for(i=0;i<10;i++) /*将排序后的前10个数存入数组b中*/ bb[i]=aa[i]; } 【易错提示】取4位数后三位的算法,if判断语句中逻辑表达式的比较运算符。 判断语句和if语言循环结构,C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考点分析】2.

计算机三级

1习题 一、填空题 1.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所提供的服务包括和。 2.如果网络系统中的每台计算机既是服务器,又是工作站,则称其为。 3.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三个要素组成。 4.OSI参考模型规定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有:、和网络连接建立与管理。 5.物理层为建立、维护和释放数据链路实体之间二进制比特传输的物理连接,提供、电气的、功能的和规程的特性。 6.设置传输层的主要目的是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进程之间提供可靠的通信。 7.在OSI参考模型中,应用层上支持文件传输的协议是,支持网络管理的协议是。二.选择题 1.按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成、城域网和。 2.如果某种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则局域网中任何一个结点出现故障都不会影响整个网络的工作。 A)总线型结构B)树型结构 C)环型结构D)星型结构 3.网状拓扑的计算机网络特点是:系统可靠性高,但是,必须采用和流量控制方法。 4.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执行路径选择的层是。 A)物理层B)网络层C)数据链路层D)传输层 5.在OSI七层结构模型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层是。 A)物理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网络层 6.在OSI七层协议中,提供一种建立连接并有序传输数据的方法的层是。 A)传输层B)表示层C)会话层D)应用层 7.在地理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计算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构成的系统称为()使信息传输与信息功能相结合,使多个用户能够共享软、硬件资源,提高信息的能力。 A)分散系统B)电话网C)计算机网络D)智能计算机 8.若要对数据进行字符转换和数字转换,以及数据压缩,应在OSI()层上实现。 A)网络层B)传输层C)会话层D)表示层 三、思考题 1.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分类和主要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 计算机网络有许多功能,如可以进行数据通信、资源共享等。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上机题库

1.调用函数rwdata(),从IN.dat文件中读取10组数据(m和k值),并嵌套调用primenum函数分别得出array[]数组。请编写函数primenum(int m,int k,int array[]),该函数的功能是:将紧靠m的k个素数存入数组array并在屏幕上显示。最后把结果输出到文件OUT.dat中。例如,若输入3 9,则应输出5 7 11 13 17 19 23 29 31。 注意:部分程序已经给出。请勿改动主函数main()和输出数据函数rwdata()的内容。 #include #include void rwdata(); void primenum(int m, int k, int array[]) { } main() { int m, n, array[1000]; printf("\nPlease enter two integers:"); scanf("%d%d", &m, &n); primenum(m, n, array); for (m=0; m

计算机三级历年真题及答案

09年3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真题(答案不对的请指正) 2009-09-13 18:00 (1)1959年10月我国研制成功的一台通用大型电子管计算机是B A)103计算机 B)104计算机 C)720计算机 D)l30计算机 (2)关于计算机应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c A)模拟核爆炸是一种特殊的研究方法 B)天气预报采用了巨型计算机处理数据 C)经济运行模型还不能用计算机模拟 D)过程控制可采用低档微处理器芯片 (3)关于服务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d A)按体系结构分为入门级、部门级、企业级服务器 B)按用途分为台式、机架式、机柜式服务器 C)按处理器类型分为文件、数据库服务器 D)刀片式服务器的每个刀片是一块系统主板 (4)关于计算机配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服务器机箱的个数用1U/2U/3U/……/8U表示 B)现在流行的串行接口硬盘是SA TA硬盘 C)独立磁盘冗余阵列简称磁盘阵列 D)串行SCSI硬盘简称SAS硬盘 (5)关于软件开发的描述中,正确的是B A)软件生命周期包括计划、开发两个阶段 B)开发初期进行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 C)开发后期进行编码、测试、维护 D)软件运行和使用中形成文档资料 (6)关于多媒体的描述中,错误的是D A)多媒体的数据最很大,必须进行压缩才能实用 B)多媒体信息有许多冗余,这是进行压缩的基础 C)信息熵编码法提供了无损压缩 D)常用的预测编码是变换编码 (7)关于数据报交换方式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 A)在报文传输前建立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虚电路 B)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路径进行传输 C)同一报文的每个分组中都要有源地址与目的地址 D)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能不按顺序到达目的结点 (8)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中,帧间间隔大小取决于d A)接入点 B)交换机 C)帧大小 D)帧类型 (9)以下网络应用中不属于Web应用的是B A)电子商务

浙江省计算机三级数据库复习资料

数据结构基础 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及有关术语: 数据是描述客观事物的数字、字符以及所有能输入到计算机中并能被计算机接受的各种符号集合的统称。 表示一个事物的一组数据称为一个数据元素,数据元素是数据的基本单位。它可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原子项,也可以由多个数据项组成。 数据类型是指一个类型和定义在这个类型上的操作集合。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指数据元素之间存在的关系 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一个数据元素的集合和定义在此集合上的若干关系来表示,常被称为数据结构。 根据数据元素之间逻辑关系的不同数学特性,数据结构可分为三种:线性结构、树结构和图,其中树结构和图又称为非线性结构。P2 数据元素及其关系在计算机中的存储表示或实现称为数据的存储结构,也称为物理结构。数据的逻辑结构从逻辑关系角度观察数据,与数据的存储无关,是独立与计算机的。而数据的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在计算机内存中的实现,是依赖于计算机的。 数据存储结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数据的存储结构被分为顺序结构、链接结构、索引结构、散列结构四种 算法是一个有穷规则的集合,其规则确定一个解决某一特定类型问题的操作序列。 算法分析主要包含时间代价和空间代价两个方面。 时间代价就是当问题的规模以某种单位由1增至n时,解决该问题的算法实现运行时所消耗的时间,也以某种单位由f(1)增至f(n),则称该算法的时间代价为f(n)。 空间代价就是当问题的规模以某种单位由1增至n时,解决该问题的算法实现运行时所消耗的空间,也以某种单位由g(1)增至g(n),则称该算法的空间代价为g(n)。 算法的时间及空间复杂性 度量算法的时间效率 算法的时间效率指算法的执行时间随问题规模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通常采用时间复杂度来度量算法的时间效率。T(n)=O(f(n)) 度量算法的空间效率 空间复杂度指算法在执行时为解决问题所需要的额外内存空间,不包括输入数据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S(n)=O(f(n)) 2)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线性表是由n(n>=0)个类型相同的数据元素a0,a1,…,a(n-1)组成的有限序列。P36 线性表的逻辑结构: 其中,元素ai的数据类型可以是整数、浮点数、字符或类;n是线性表的元素个数,称为线性长度。若n=0,则为空表;若n>0,ai(0

2017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总结

2017年9月三级网络技术知识考点 1.弹性分组环(RPR)中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传统的FDDI环中,当源结点向目的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要由源结点从环中回收,而RPR环限制数据帧只在源结点与目的结点之间的光纤段上传输,当源结点成功发送一个数据帧之后,这个数据帧由目的结点从环中回收。 RPR采用自愈环设计思路,能在50ms时间内,隔离出现故障的结点和光纤段,提供SDH级的快速保护和恢复,同时不需要像SDH那样必须有专用的带宽,因此又进一步提高了环带宽的利用率。 RPR将沿顺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外环,将沿逆时针传输的光纤环叫做内环。内环和外环都可以用统计复用的方法传输IP分组。 2.RAID是磁盘阵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磁盘存储容量但是不能提高容错能力。 3.目前宽带城域网保证服务质量QoS要求的技术主要有: 资源预留(RSVP)、区分服务(DiffServ)和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 4.无源光纤网PON,按照ITU标准可分为两部分: 1、OC-3,155.520 Mbps 的对称业务。 2、上行OC-3,155.520 Mbps,下行OC-12,622.080 Mbps的不对称业务。 5.无线接入技术主要有:WLAN、WiMAX、WiFi、WMAN和Ad hoc等。 6.802.11标准的重点在于解决局域网范围的移动结点通信问题; 802.16标准的重点是解决建筑物之间的数据通信问题; 802.16a增加了非视距和对无线网格网结构的支持,用于固定结点接入。 7.光纤传输信号可通过很长的距离,无需中继。 Cable Modom使计算机发出的数据信号于电缆传输的射频信号实现相互之间的转换,并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ASDL提供的非对称宽带特性,上行速率64 kbps~640 kbps,下行速率500 kbps~ 7 Mbps。 802.11b定义了使用直序扩频技术,传输速率为1 Mbps、2 Mbps、5.5Mbps与11Mbps的无线局域网标准。 将传输速率提高到54 Mbps的是802.11a和802.119。 8.中继器工作在物理层。 9.水平布线子系统电缆长度应该在90米以内,信息插座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10.电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专门为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而设计。Cable Modem 把用户计算机与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11.服务器总体性能不仅仅取决于CPU数量,而且与CPU主频、系统内存、网络速度等都有关系。 12. 所谓"带内"与"带外"网络管理是以传统的电信网络为基准的利用传统的电信网络进行网络管理称为"带内",利用IP网络及协议进行网络管理的则称为"带外",宽带城域网对汇聚层及其以上设备采取带外管理,对汇聚层以下采用带内管理。

2015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网络技术真题及答案

(如有雷同不要介意) 一、选择题 下列各题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选项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1)我国互联网界曾发生所谓3Q大战,根据你的了解它们发生在哪两个公司 (D) 之间? A.3Com与百度之间 B.3Com与腾讯之间 C.奇虎360与百度之间 D.奇虎360与腾讯之间 (B) (2)我国早期批量生产的计算机是 A.103计算机 B.104计算机 C.DJS-130计算机 D.PDP-130计算机 (C) (3)关于客户机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智能手机不能用作客户机 B.平板电脑能用作客户机 C.笔记本电脑能用作客户机 D.高端台式机能用作客户机 (B) (4)关于笔记本电脑配置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必须用Intel双核奔腾芯片 B.通常有多个USB接口 C.内存不超过1GB D.一般用nVIDIA网卡 (C) (5)关于软件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系统软件比应用软件更贴近硬件

B.软件由程序代码与相关文档组成 C.共享软件都是自由软件 D.数据库软件是应用软件 (D) (6)关于多媒体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熵编码属于有损压缩 B.源编码属于无损压缩 C.有损压缩的压缩比小 D.无损压缩是可逆的 (B) (7)关于OSI参考模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OSI参考模型由IETF制定 B.按功能可以分为7个层次 C.OSI的含义是操作系统互连 D.详细定义每层的实现技术 (D) (8)在TCP/IP参考模型中,实现可靠到端通信的层次是 A.数据链路层 B.物理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A) (9)以太网帧的地址字段使用的是 A.MAC地址 B.IP地址 C.域名 D.端口号 (B) (10)关于无线自组网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是一种对等结构的无线网络 B.需要基站的支持 C.在军事领域中有较多的应用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技术重点

1、ISP(internet 服务提供商)是用户接入internet 的入口点,一方面他为用户提供接入internet服务,另一方面,他也为用户提供各类信息资源。一般用户接入internet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通过电话网,另一种是通过局域网。 2、按对称序周游二叉树等同于用后序周游相应的树或者树林 3、消息机制是进程间通信的的方法之一,一般包括消息缓冲和消息号 4、在页面大小固定,并且不考虑程序本身的编制方法的情况下,影响缺页中断次数的主要因素有:页面调度算法和分配给进程的物理页面数 5、适用于连接磁盘、磁带等高速设备,每次传送一批数据,但一段时间内只能为一台设备服务的通道是串口。 6、操纵、管理数据库并控制数据资源使用的软件是DBMS 7、数据库管理系统中事务的隔离性主要由并发控制部件来保证。 8、严格两阶段锁协议要求未提交更新的封锁必须保持到事务的终点 9、对数据库系统的性能主要由响应时间和吞吐量两种度量 10、能够模式化为维属性和度量属性的数据称为多维数据 11、Oracle服务器由Oracle数据库和Oracle实例组成 12、对于移动臂磁盘,磁头在移动臂的带动下移动到指定柱面的时间称为寻道时间;当磁头到达指定磁道后,必须等待所需要的扇区读/写下,这一部分等待时间称为旋转延迟/磁盘扫描等待时间 13、Oracle数据库中负责客户机和服务器之间网络通信的是SQL*Net模块 14、SYBASE移动和嵌入计算解决方案中,小型且高性能的SQL数据库是Adaptive server anywhere,他可以单机运行也可以作为数据库服务器运行 15、操作系统中构成单一逻辑工作单元的操作集合称为事务 16、在数据仓库建立的过程中,岁数据进行纠正和预处理的过程称为数据清理 17、在顺序表中插入或者删除一个结点平均需要移动的结点个数是n/2 18、线性表的顺序查找中,成功的检索的比较次数是(n+1)/2 19、Oracle graphics 用来快速生成图形应用工具 20、Alteration 权限允许增加或者删除关系中的属性 21、Visual studio 2008 是针第一个允许开发人员针对NET framework 多个版本开发的visual studio 版本 22、Internet上的计算机地址有两种表示方式,分别是IP地址和域名 23、发生程序中断时,被打断程序暂停点称为断点 24、作业流是指在批处理操作系统中,把一批作业安排在输入设备上,然后依次读入系统进行处理而形成的 25、关系操作能力可以用两种方式表示:代数方式和逻辑方式 26、Powerbuilder 10.0 为使用.NET开发工具的用户提供了一套https://www.doczj.com/doc/8e9804534.html, 工具 27、网络攻击者设法修改一个网站的主页,使得该网站的WWW服务不能正常工作这种网络攻击称为服务攻击 28、针对采用TCP/IP协议联网的用户的剧增,可以用域名系统来管理和组织互联网中的主机 29、文件系统中,用户打开一个文件时,操作系统将该文件描述符保存在内存的用户打开文件表中 30、系统调用是操作系统向用户提供的程序级服务,用户可以借助于他向系统发出各种服务请求 31、当某个正在进行的进程需要执行I/O操作时,可以通过调用阻塞原语将自己从阻塞状态变为等待状态 32、在数据库技术中,使用数据模型的概念描述数据库的语义和结构,一般可以分为:概念数据模型和结构数据模型 33、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中最常用的是实体—联系方法 34、第三代数据库系统(新一代数据库系统)是面向对象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系统 35、关系模式中的所有属性都是主属性那么该关系模式至少达到3NF

全国计算机三级数据库等级考试全套(笔试背诵资料+笔试试题+详细答案+最新数据库技术上机试题题库)

三级数据库背诵资料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冯.诺依曼计算机以“存储程序”原理为基础,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等五大部件组成。 2、计算机指令系统: 系列计算机:指令系统向下兼容。 复杂指令系统计算机:CISC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RISC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 指令系统的类型:数据传送类指令、算术逻辑类指令和判定控制类指令。 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立即寻址(立即数寻址),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 寄存器寻址:操作数在寄存器中。直接寻址:指令中直接给出操作数地址。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给出操作数地址。 寄存器相对寻址:指令中给出操作数的地址偏移量 3、微型处理器分类:通用微处理器、嵌入式微处理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4、总线: PCI:不依附具体处理器的局部总线。 USB:通用串行总线。 1394总线:FireWire,为家用电器研制的一种高速串行总线。1394总线在数字视频设备(数字摄像机)中广泛应用。 5、计算机的技术指标: 运算速度MIPS(每秒百万条指令) 影响计算机运算速度的因素很多,主要是CPU的主频和存储器的存取周期。 存储器容量:基本单位B(Byte) 1KB=1024Byte 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数据传输率:基本单位bps(每秒传输多少位) 1Kbps=103bps 1Mbps=103Kbps 1Gbps=103Mbps 6、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 非数字信息的表示:ASCII码汉字的表示:三类代码体系:输入码,如:拼音码、五笔字形码等;机内码;交换码,如GB2312-80; 7、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资源共享。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通过一条公共信道实现)点--点式网络(通过存储转发实现)。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播网络的重要区别之一 按规模分类: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广域网(远程网)以下特点:1 适应大容量与突发性通信的要求。2 适应综合业务服务的要求。3 开放的设备接口与规范化的协议。4 完善的通信服务与网络管理。 几种常见的广域网的特点: X.25:建立在速率低、误码率高的电缆介质上,X.25协议包括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由通信子网完成,有时间延迟。 FR(帧中继):建立在速率高、误码率低的光纤上,对X.25协议进行简化,差错控制由用户终端完成。 B-ISDN(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 ATM(异步传输模式,一种数据传输与分组交换技术,能满足多媒体应用的高速率与低延迟的要求,具有线路交换实时性好和分组交换灵活性好的双重优点。 各种城域网建设方案有几个相同点:传输介质采用光纤,交换接点采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A TM 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采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与接入层三层模式。城域网MAN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 8、网络协议为三部分:(1)语法,即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和格式;(2)语义,即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与做出的响应;(3)时序,即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模拟试题

计算机三级数据库模拟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简单恢复说法错误的是: A.最大限度减少事务日志的管理开销。 B.不备份事务日志,如果数据库损坏,面临极大数据丢失风险。 C.只能恢复到最新备份状态,备份间隔尽可能短,以防止数据大量丢失。仅用于测试和开发数据库或主要包含只读数据的数据库(数据仓库),不适合生产系统。 D.支持还原单个数据页。 2、下列关于差异备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差异备份备份的是从上次备份到当前时间数据库变化的内容 B.差异备份备份的是从上次完整备份到当前时间数据库变化的内容 C.差异备份仅备份数据,不备份日志 D.两次完整备份之间进行的各差异备份的备份时间都是一样的 3、关于数据库恢复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介质故障恢复是还原最近的一个数据库副本,并利用备份日志重做已提交事务的操作。 B.非介质故障恢复是不可修复性故障,由DBMS的某个过

程在数据库系统重新启动后,根据检测到的数据库不一致的状况,使用REDO与UNDO操作恢复数据。 C.对于人为破坏、用户误操作导致某些数据丢失,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恢复策略。 D.数据库系统在出现故障时利用先前建立的冗余数据(备份副本)把数据库恢复到某个正确、一致的状态. 4、不是SQL Server2008常用数据库备份策略如下: A.简单数据库备份 B.完整数据库备份 C.完整数据库备份+日志备份 D.完整数据库备份+日志备份+差异数据库备份 5、在数据库技术中,对数据库进行备份,这主要是为了维护数据库的 A.开放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二、填空题 6、对于数据库备份,SQL Server 2008支持的三种数据库备份方式是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 7、第一次对数据库进行的备份必须是__________备份。 8、SQL Server2008中,在进行数据库恢复的时候(允许/不允

计算机三级复习知识点总结

1.RPR RPR与FDDI一样使用双环结构,顺时针=外环,逆时针=内环。内环与外环都可以用于传输数据分组和控制分组(统计复用方法);源节点向目的节点成功发出的数据帧要由目的节点从环中收回。 RPR环中的每一个节点都执行SRP公平算法。 RPR环能够在50ms内实现自愈。 两个RPR节点之间的裸光纤最大长度为100公里。 可以对不用的业务数据分配不同的优先级。 2.宽带接入技术(xDSL,HFC,光纤接入技术,无线接入技术,局域网接入技术) (1)数据用户线xDSL 只有HDSL是对称的上下行速率,1.544Mpbs。 ADSL技术具有非对称带宽特性,上行64-640kbps,下行500kbps-7Mbps。 ADSL使用一对铜双绞线,ADSL modem用于连接计算机,ADSL可以通过PSTN接入Internet。 (2)Cable Modem专门利用有线电视网进行数据传输。 Cable Modem利用频分复用的方法,将信道分为上行信道和下行信道。 Cable Modem把用户计算机和有线电视同轴电缆连接起来。 (3)光纤同轴电缆混合网HFC 双向传输系统,HFC光纤节点通过同轴电缆下引线为用户提供服务。 HFC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了一种Internet接入方式。 (4)光纤传输系统的中继距离可达100km以上 三网融合: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 (5)APON是PON和ATM相结合的产物。 3.路由协议选择 (1)内部网关协议IGP(分为:路由信息协议RIP与开放最短路径优先OSPF) ①RIP RIP使用的是距离向量模式(V,D)(更新路由表) RIP的每一个路由器虽然知道到所有的网络的距离以及下一跳路由器,但不知道全网的拓扑结构。 RIP周期性更新 ②OSPF OSPF使用的是分布式链路状态协议。 对于规模很大的网络,OSPF通过划分区域来提高路由更新收敛速度。 每一个OSPF区域拥有一个32位的区域标识符。 OSPF区域内每个路由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包含着本区域的拓扑结构信息。 在一个OSPF区域内部的路由器不知道其他区域的网络拓扑。 在一个区域内的路由器数一般不超过200个。 OSPF协议要求当链路状态发生变数时用洪泛法向所有的路由器发送此信息。(RIP只向自己相邻的几个路由器交换路由信息) OSPF链路状态的度量:费用、延时、距离、带宽等(fyjd飞跃简单)。 OSPF周期性更新。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信息安全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信息安全保障概述 1.1信息安全保障背景 1.1.1信息技术及其发展阶段 信息技术两个方面:生产:信息技术产业;应用:信息技术扩散 信息技术核心: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 第一阶段,电讯技术的发明;第二阶段,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第三阶段,互联网的使用1.1.2信息技术的影响 积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人类生活 消极:信息泛滥,信息污染,信息犯罪 1.2信息安全保障基础 1.2.1信息安全发展阶段 通信保密阶段(20世纪四十年代):机密性,密码学 计算机安全阶段(20世纪六十和七十年代):机密性、访问控制与认证,公钥密码学(Diffie Hellman,DES),计算机安全标准化(安全评估标准) 信息安全保障阶段:信息安全保障体系(IA),PDRR模型:保护(protection)、检测(detection)、响应(response)、恢复(restore),我国PWDRRC模型:保护、预警(warning)、监测、应急、恢复、反击(counter-attack),BS/ISO 7799标准(有代表性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实施细则、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1.2.2信息安全的含义 一是运行系统的安全,二是系统信息的安全:口令鉴别、用户存取权限控制、数据存取权限方式控制、审计跟踪、数据加密等 信息安全的基本属性: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可控制性、不可否认性 1.2.3信息系统面临的安全风险 1.2.4信息安全问题产生的根源: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人为和环境的威胁 1.2.5信息安全的地位和作用 1.2.6信息安全技术 核心基础安全技术:密码技术 安全基础设施技术:标识与认证技术,授权与访问控制技术 基础设施安全技术:主机系统安全技术,网络系统安全技术 应用安全技术:网络与系统安全攻击技术,网络与系统安全防护与响应技术,安全审计与责任认定技术,恶意代码监测与防护技术 支撑安全技术:信息安全评测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技术 1.3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1.3.1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框架 生命周期:规划组织,开发采购,实施交付,运行维护,废弃 保障要素:技术,管理,工程,人员 安全特征: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 1.3.2信息系统安全模型与技术框架 P2DR安全模型:策略(policy),防护,检测,响应;防护时间大于检测时间加上响应时间,安全目标暴露时间=检测时间+响应时间,越小越好;提高系统防护时间,降低检测时间和响应时间 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纵深防御策略():人员,技术,操作;技术框架焦点域:保护本地计算机,保护区域边界,保护网络及基础设施,保护支撑性基础设施 1.4信息安全保障基本实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