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电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电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电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电化学》教学设计-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第一节 原电池

一、教学目标

进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二、教学重点

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

四、教学过程

【引入】

播放相关录像,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

【板书】第一节 原电池

一、原电池实验探究

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

【问题探究】

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

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

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 +)如何变化?

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

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

二、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两个电极

2、电解质溶液

3、形成闭合回路(导线连接或直接接触且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

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如何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来设计原电池呢?

请将氧化还原反应 Zn + Cu 2+ = Cu + Zn 2+设计成电池:

此电池的优点: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

其中,用到了盐桥

什么是盐桥?

盐桥中装有饱和的KCl 溶液和琼脂制成的胶冻,胶冻的作用是防止管中溶液流出。 盐桥的作用是什么?

可使由它连接的两溶液保持电中性,否则锌盐溶液会由于锌溶解成为Zn2+而带上正电,铜盐溶液会由于铜的析出减少了Cu2+而带上了负电。

盐桥保障了电子通过外电路从锌到铜的不断转移,使锌的溶解和铜的析出过程得以继续进行。

导线的作用是传递电子,沟通外电路。而盐桥的作用则是沟通内电路。

三、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正极反应:得到电子 (还原反应)

负极反应:失去电子 (氧化反应)

总反应:正极反应+负极反应

四、原电池中的几个判断

1.正极负极的判断:

正极:活泼的一极 负极:不活泼的一极

思考:这方法一定正确吗?

2.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向的判断

电流方向:正→负 电子流向:负→正

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运动方向的判断

阳离子:向正极区移动 阴离子:向负极区移动

练习:下列哪些装置能构成原电池?

硫s 硫酸硫酸铜 硫酸铜

第二节化学电源

一.教学重点:一次电池、二次电池和燃料电池的反应原理、性能及其应用。

二.教学难点:化学电池的反应原理。

三.相关考题和练习

例1.(2000年全国高考理综题)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32--4e-== 4CO2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例2.(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题)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 Ni(OH)2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例3.有人设计出利用CH4和O2的反应,用铂电极在KOH溶液中构成原电池。电池的总反应类似于CH4在O2中燃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每消耗1molCH4可以向外电路提供8mole-

②负极上CH4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CH4+10OH--8e-=CO32-+7H2O

③负极上是O2获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4OH-

④电池放电后,溶液PH不断升高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例4.(天津高考理综题)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a电极是负极 B.b电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 2H2O+O2↑

C.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应用前景的绿色电源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不需要将还原剂和氧化剂全部储藏在电池内的新型发电装置解析:分析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可知a极为负极,其电极反应为:2H2-4e-==4H+,b极为正极,其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电池总反应式为:2H2+O2==2H2O。H2为还原

剂,O2为氧化剂,H2、O2不需全部储藏在电池内。故答案为B项。

例5.(江苏高考化学题)碱性电池具有容量大、放电电流大的特点,因而得到广泛应用。锌—锰碱性电池以氢氧化钾溶液为电解液,电池总反应式为:

Zn(s)+ 2MnO2(s) + H2O(l) == Zn(OH)2(s) + Mn2O3(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池工作时,锌失去电子

B.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MnO2(s)+H2O(1)+2e- == Mn2O3(s)+2OH-(aq)

C.电池工作时,电子由正极通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D.外电路中每通过O.2mol电子,锌的质量理论上减小6.5g

第三节电解池

一、教学目标:

1.理解电解原理,初步掌握一般电解反应产物的判断方法

2.了解氯碱工业,电镀,冶金的原理

3.掌握电解电极方程式的书写。

二、教学重点:

电解原理及应用

三、教学过程:

我们知道化学能可以转变为热能,即反应热。化学能也能转变为电能,用原电池装置。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电能如何转化为化学能。

一、电解原理

实验:现象—一极有气泡,检验为氯气;另一极有红色的物质析出,分析为铜。

讲:要分析此现象我们得研究此装置,首先看电极。

1.电极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隋性电极—只导电,不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Pt/Au)

活性电极—既导电又参与氧化还原反应(Cu/Ag)

问:通电前和通电时分别发生了怎样的过程?

通电前:CuCl2=Cu2++2Cl- H2O H++OH-

通电中:阳离子(Cu2+,H+)向阴极移动被还原;

阴离子(Cl-,OH-)向阳极移动被氧化

讲:即在电极上分别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称电极反应。

2.电极反应( 阳氧阴还 )

阳极:2Cl- -2e-=Cl2 (氧化)

阴极:Cu2++2e-=Cu(还原)

总电极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

放电:阴离子失去电子或阳离子得到电子的过程叫放电。

3.电解:电流(外加直流电)通过电解质溶液而在阴阳两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被动的不是自发的)的过程叫电解。

讲:所以电解质导电的实质便是——电解

电解池:借助电流引起氧化还原反应的装置,即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电解池或电解槽。

问:构成电解池的条件是什么?

电源、电极、电解质构成闭和回路。

思考:

电解CuCl2水溶液为何阳极是Cl-放电而不是OH-放电,阴极放电的是Cu2+而不是H+?4.离子的放电顺序

阴极:(阳离子在阴极上的放电顺序(得e-))

Ag+>Hg2+>Fe3+>Cu2+>H+(指酸电离的)>Pb2+>Sn2+>Fe2+>Zn2+>Al3+>Mg2+>Na+>Ca2+>K+阳极(1)是惰性电极时:阴离子在阳极上的放电顺序(失e-)

S2->I->Br->Cl->OH->NO3->SO42-(等含氧酸根离子)>F-(SO32-/MnO4->OH-)

(2) 是活性电极时:电极本身溶解放电

问:放电能力弱于H+和OH–的物质在水溶液中放电吗?

否,但亚铁离子浓度远大于氢离子浓度时,亚铁离子放电。

问:电解水时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常常需加入氢氧化钠或稀硫酸,为什么?可以加食盐吗?练习:电解碘化汞、硝酸铜、氯化锌、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的电极方程式。

5.电解规律:

(1)电解含氧酸、强碱溶液及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实质上是电解水,电解水型。

问:初中电解水时加硫酸或氢氧化钠增强导电性,影响水的电解吗?

电解硫酸和氢氧化钠时为何H2和O2之比大于2?氧气溶解度大于氢气

又为何硫酸一定大于2,而氢氧化钠可能等于2?硫酸根可能放电。

(2)电解不活泼金属的含氧酸盐,阳极产生氧气,阴极析出不活泼金属,放氧生酸型。练习:电解硫酸铜方程式。加入下列哪些物质可以恢复到硫酸铜原来的溶液:氧化铜、氢氧化铜、铜、碳酸铜。

(3)电解不活泼金属无氧酸盐,实际上是电解电解质本身,分解电解质型。

(4)电解活泼金属(K/Ca/Na)的无氧酸盐,阴极产生氢气,阳极析出非金属,放氢生碱型。

6.电解中电极附近溶液pH值的变化。

(1)电极区域 A.阴极H+放电产生H2,阴极区域pH变大。

B.阳极OH-放电产生O2,阳极区域pH变小。

(2)电解质溶液中 A.电解过程中,既产生H2,又产生O2,则原溶液呈酸性的pH变小,原溶

液呈碱性的pH变大,原溶液呈中性的pH不变(浓度变大)。

B.电解过程中, 无H2和O2产生, pH几乎不变。但象CuCl2变大

C.电解过程中,只产生H2, pH变大。

D.电解过程中,只产生O2, pH变小。

过渡:如果把阳极换成铜棒,阳极发生的反应就是铜自身溶解,如果电解质是硫酸,阴极析出的是什么?也是铜,这就是我们的铜的电解精炼法。

二、电解原理的应用

1.铜的电解精炼

阳极:粗铜棒

阴极:精铜棒

电解质:含铜电解质

问:精炼中硫酸铜的浓度怎样?基本不变,但变小。

过渡:若把阴极精铜棒换成铁棒,电解过程变吗?

不变,但不是精炼铜了,而叫电镀铜。

2.电镀铜

阳极:镀层金属

阴极:待镀金属(镀件)

电镀液:含镀层金属的电解质。

3.电解饱和食盐水——氯碱工业

问:1、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阴极产物、阳极产物分别是什么?

2、转移的电子数和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的关系?

3、从Cl- Cl2一定需要加氧化剂吗?

4、阴极产物和阳极产物能接触吗?

5、饱和食盐水为何需要精制?如何精制?

精制:步骤一、1)先加过量的BaCl2和过量的NaOH(顺序可换),再加入过量的Na2CO3 2)过滤

3)加盐酸调节pH为7

步骤二、送入阳离子交换塔除去Ca2+、Mg2+等。

4.电冶金

电解熔融氯化钠:2NaCl(熔融)=(电解)2Na+Cl2

适用范围:活泼金属K~Al

第四节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一.教学重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二.教学难点电极反应式的写法

三.教学过程

【学生看书讨论】

1.什么是金属的腐蚀?金属腐蚀的本质是什么?

2.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是什么?

一、金属腐蚀的本质: M – xe- = M x+

二、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

共同点 M – xe- = M x+ M – xe- = M x+

不同点 (1)金属与氧化剂直接得失电子利用原电池原理得失电子

(2)反应中不伴随电流的产生反应中伴随电流的产生

(3)金属被氧化活泼金属被氧化

三、电化学腐蚀 (以钢铁为例)

1.析氢腐蚀 (酸性较强的溶液)

负极: Fe – 2e- = Fe2+

正极: 2H+ + 2e- = H2 ↑

总式:Fe + 2H+ = Fe2+ + H2 ↑

2. 吸氧腐蚀 (中性或弱酸性溶液)

负极: 2Fe – 4e- = 2Fe2+

正极: O2+4e- +2H2O = 4OH-

总式:2Fe + O2 +2H2O =2 Fe(OH)2

离子方程式:Fe2+ + 2OH- = Fe(OH)2

4Fe(OH)2 + O2 + 2H2O = 4Fe(OH)3

四、金属的防护

1.影响金属腐蚀快慢的因素本性:(1)金属的活动性(2)纯度(3)氧化膜

介质:环境(腐蚀性气体,电解质溶液)2.金属的防护

(1)改变金属的内部结构(钢→不锈钢,在钢中加入镍和铬)

(2)覆盖保护膜(涂油漆,电镀,钝化等)

(3)电化学保护①外加电流阴极保护法

②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

【练习】:如图所示,试管中的铁钉如果在酸性溶液或在食盐溶液中的腐蚀的现象有何不同?

(完整word版)化学教学设计范例

湖南省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设计参赛模板及范例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标题(化学课程标准主题或教材中规定的内容) 一、基本说明 ⒈教学内容所属模块:(注明: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选修模块:《化学与生活》、《化学反应原理》和《有机化学基础》) ⒉年级: ⒊所用教材出版单位: ⒌所属的章节: ⒍教学时间: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针对本堂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 2.内容分析:(根据自己对化学课程标准理解和教材中有关内容的把握,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本班学生水平,分析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简要说明教学内容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 3.学情分析:(简要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及能力水平、对教学内容的了解程度等,预设教学情景) 4.设计思路:(说明教学设计者是如何根据本教学内容及其教学目标,确定教学指导思想、设立教学程序和设计教学方法的) 三、教学过程 (采用下述的表格式描述,尽量采用写实的方式描述教学过程的真实情景,尽量将教学中的关键环节以及教学过程中某些值得注意与思考的现象和事件描

四、教学反思 注意事项: 1.反思不仅要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优点和成功之处,同时要注意指出本次教学活动中的值得研究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特别关注在教学具体实施过程中生成性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与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提出改进教学的策略和方法。 2.反思要突出重点,不一定面面俱到,建议采用小标题的方式提点反思的几个方面,不宜太多。要注意在事实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提升,不要单纯罗列事实和现象。但理论的总结又要注意语言通俗简明,并利用本次教学活动的具体证据来论证,不要长篇大论地引用他人文章,或脱离具体教学活动做笼统的理论阐述。 附:教学资源、学生学习过程及典型成果(可选) 教学资源包括:学案、课件及其他教学相关资源。 学习成果包括:学生课前、课上或课后搜集的资料;学生活动过程的图片等;学生的典型作业或制作的各种作品。

高中化学-教案模板

教学课题名称 课型:课时: 一教材分析: 根据“核心素养“提升的四个方面,提取课文中可以发挥作用的东西,即文本的教学价值。简要概述体现教学价值的具体内容,即文本“值得教”的东西。 二学情分析: 基于经验或者通过测试题对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的认识起点和可能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判断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 描述上课所用工具,比如多媒体、小黑板、卡片、ipad等。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用行为动词表述学生在知识、技能、方法等方面得到发展的额可实现的目标。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可预测的。它是课程目标在本节课中的具体体现。 教学重点 从教学内容及学情出发确定教学重点,对应课堂教学所用时长、教学重难点与教学目标应是

相互对应、包含的关系 教学难点 从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角度出发,针对学生难以掌握的知识点和技能来确立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与教学目标应是相互对应、包含的关系。同时简述教学中针对教学重难点所采取的措施。五教学方法 依据本节课教学目标,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简述为引发学生学习动机,让学生可以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的教学策略方法及技术手段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一般在4-6个之间;遵循学生学习规律;突出重点且富有层次,要求和教学目标(特别是重点、难点)相互照应。也可先附上教学流程图。 七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精当地突出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八作业 与本节课所学知识相关的、旨在巩固拓展学习效果的习题、课后时间活动等

九设计理论依据 简述本节课教学中亮点设计所依据的指导思想或者核心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思想与教育教学理论应明确体现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与实际的教学内容密切结合,避免照搬课标中整个模块的教学指导思想。 十教学评价 教学的前后测、对学生的访谈、学生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评价单、学生知识、能力的诊断性评价等。 十一教学反思 教学实施后通过多种形式进行反馈,简明扼要地总结出自己教学设计实施后的效果,分析本节课的收获、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教学需要改进的内容,300-500字。 十二相关资料

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金属钠和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 2、金属钠的氧化以及与水反应的原理。 【难点】 1、初步学会以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方法在研究物质性质中的运用,初步掌握研究物质的基本方法; 2、钠在空气中加热的实验现象的解释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观察法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实验仪器:小刀、镊子、滤纸、三角架、酒精灯、烧杯、火柴、坩埚、坩埚钳、盖玻片 实验药品:钠单质、酚酞、稀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盐酸 七、教学过程

高中化学钠的化合物教案

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 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 2O2的性质。 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 ●教学难点 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反应。 ●教学用具 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石灰水、水、酚酞试剂。 ●课时安排 共1课时 ●教学过程 [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 [学生]有火情发生。 [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 [学生]水、灭火器等。 [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 [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 [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 [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展示过氧化钠] [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 [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 [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 [教师]我们在初中已学过NaCl和NaOH,本节课我们来重点学习Na2O2、 Na2CO3和NaHCO3。首先我们来学习Na2O2的性质。 [板书]一、过氧化钠 [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 [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 [学生活动] [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

金属钠教学设计

《金属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和保存方法,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思考交流、实验观察、科学探究等,培养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奇妙的化学实验的操作(如钠的切割)和精彩的化学实验现象(如钠与水反应、滴水点灯)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学习方法的引导。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描述和归纳。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实验所用的仪器和药品。 四、学情分析 知识层面: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金属的化学性质,高中化学前两章又学习了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等知识,初步建立了从物质类别和化合价角度去分析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 能力层面:在初中学生做过一些实验,具有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高一新生虽然比较喜欢动手做实验,但缺乏正确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层面:在日常生活中几乎没有接触过金属钠,使得学生对金属钠充满着好奇和探知欲望。 五、教法与学法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事先编写学案,提前发给学生,以促进学生在“自主”中求知;课堂上采用实验探究、小组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发展能力。所以,我采用: 教法方法:实验探究、启发、多媒体教学法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实验探究、观察、归纳、交流合作法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力求以组织者、支持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学会”。始终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口说,动脑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历程,让学生“会学”,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时事新闻,引入新课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爆炸点上空被火光染红,火焰四溅。由于仓库有大量的金属钠,导致灭火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致使损失加剧。 (二)回顾旧知,类比金属钠 思考1:金属能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氧气、酸、盐)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1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教案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教学重点 1.从钠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2Na O 和22Na O 的对比,23Na CO 与3NaHCO 比较;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及物理性质比较 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及钠的化学性质;23Na CO 与3NaHCO 的鉴别,23Na CO 和3NaHCO 之间的除杂问题 2.难点聚焦 一.钠的性质 (1)钠的物理性质及钠跟水的反应 新切开的钠的断面是光亮的银白色,易跟氧起反应,但产物较复杂,如氧化钠(Na 2O)、过氧化钠(Na 2O 2)等. 金属钠跟水反应生成氢气的实验,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倒放入烧杯中,这样的操作对学生来讲,不熟练可能会使一部分空气进入试管.所以在正式做收集气体的实验之前,教师可安排学生练习几次放入试管的操作.如果操作还是有困难,可用一个与试管口大小合适的橡皮塞堵住试管口,放入水中后再拔去橡皮塞.本实验也可以用水槽代替烧杯,这样口径比较大,操作方便. 注意在实验时不能取用较大的钠块.这是因为钠的性质很活泼,它跟水反应时放出大量的热,甚至能使周围的水沸腾,因此钠同时也跟水蒸气反应.如果在水面上游动的钠被容器壁上的油污粘住,不能游动,放出的热不易扩散,会使氢气着火燃烧,甚至还会发生小爆炸,使生成的氢氧化钠飞溅出来. (2)钠与氧气的反应 在做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时,为了保证倾斜的空气能够流通,玻璃管不能太细,而且装入玻璃管中的钠粒不能太大.待玻璃管中的钠受热溶化并开始燃烧时,稍稍倾斜玻璃管即可看到燃烧后由白色变为黄色的过程.实验时如果没有太粗的玻璃管,也可用去底的试管代替.注意本实验中所用的钠块,应去掉其表面的氧化物,否则燃烧时会使试管壁显黑色,影响对实验现象的观察. 2.碳酸氢钠受热分解 碳酸氢钠粉末在试管中应铺平些,这样受热比较均匀,分解也比较完全,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后,应将盛石灰水的试管移去,因为若通入过多的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碳酸钙变成碳酸氢钙而溶解于水中,使浑浊现象消失. 当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移去装有石灰水的烧杯,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3.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酸的反应 本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取相同式样的100 mL 细口瓶两只,各注入25 mL 1.0 moL ·L -1 HCl 溶液.再取两只气球,一只装入 1.0 g 无水碳酸钠,另一只装入1.0 g 碳酸氢钠,分别套在两只细口瓶的口上. 实验时,掀起两只气球,使里面的固体全部落到细口瓶里的盐酸中,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碳酸氢钠的反应剧烈得多,碳酸氢钠放出的气体也比碳酸钠多. 4.焰色反应 这个实验是以不同的碱金属盐类呈现各自的特征焰色为基础的,为了能够便于观察,最好用无色火焰,所以用煤气灯较好,因煤气灯的火焰本身颜色较微弱,干扰较小.一般酒精灯火焰呈杂色,可向学生作适当说明,每做一次实验,都要把铂丝重新用稀盐酸和蒸馏水反复洗净,再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继续做实验.做焰色反应实验时,要把蘸有金属化合物溶液的铂丝放在灯焰外焰上灼烧,使形成的火焰较长,焰色反应现象比较明显. 焰色反应实验也可采用下述方法进行: 在铁丝(或玻璃棒)一端捆少量棉花,蘸些酒精,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向燃着的棉花上滴钠盐或钾盐的溶液. 如无铂丝,可用无锈洁净的铁丝代替,也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做焰色反应实验时,溶液的浓度大一些为好,浓度太小呈现的焰色很快消去,不易观察,做实验时,

金属钠的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滦县一中 孔范丽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案 滦县一中孔范丽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初步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能描述钠与水、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能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3)了解钠的工业制法和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学会科学、合理地运用观察方法,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2)利用实验现象、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运用探究活动,在不断发现问题的基础上,运用讨论交流、使学生不断获取新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态度和对学科实验的兴趣,培养与人合作的 精神。 (2)通过根据钠的相关性质实验现象分析归纳钠的性质,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性学习。 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保存在煤油中的金属钠、水、酚酞试液、硫酸铜溶液、小刀、镊子、滤纸、玻璃片、铁架台、铁夹、硬质玻璃管、烧杯、 酒精灯等。 教学策略:合作—---- 探究的自主学习模式。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引入: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刘谦表演的魔术深受大家的欢迎,今天我也给大家表演一个化学小魔术“滴水燃纸”(用胶头滴管在纸团上滴几滴水)。【引导】在刚才的魔术中,奇妙的现象产生是钠的功劳,那么为什么能滴水燃纸呢?在魔术中金属钠的作用是什么?具有哪些性质呢?要想知道其 中的奥秘,请大家动手完成下列实验。 【新课教学】(学生自主探究) 【教师强调】合作学习、关爱自己和他人 注重实验安全性! 1.钠的取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 2.煤油要用滤纸吸干 3.切割在玻璃片上进行 4.实验中剩余的钠必须放回原瓶 【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 实验1:切下绿豆大的钠,观察钠表面的颜色、光泽以及在空气中表面的颜色变化。

高中化学必修1《钠》教学设计

问题解决模式下的钠的性质探究 一、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来了解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积极开展科学探究活动,经过自主、探究、合作等多种活动,使学生主动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归纳科学研究的方法,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法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积极开展讨论式教学,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其思维能力。 二、教学策略: 本节课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采用实验探究法,围绕神秘“钠水雷”惊现珠江一事,展开对钠的性质的研究,探讨,并最终解决“水雷”带来的危险,让学生也过了一把“消防队员”和“科研人员”的瘾,社会责任感大大增强,确实达到了发现问题、研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目的。 三、课堂设计: 【情景引入】(录像画面简介)若干神秘“水雷”惊现珠江。7月7日,在珠江石溪附近,前前后后共漂着七个白色的来历不明的金属桶。突然,从漂在水面上的一个桶内窜起黄色火焰,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这个桶接着又连续爆炸了多次,还有许多未燃尽的白烟飘进旁边的公司内。这些物体一遇到水就不停地冒泡,有时甚至还突然着火,给附近居民造成极大的威胁。消防队员、广州化工集团的化学品专家赶到事故现场。“广州日报大洋网”报道——《炸起千层浪珠江金属钠“水雷”谜团待解》 【教师质疑】如果你是消防员,一般物质失火怎样灭火?(学生答:用水,用泡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用沙隔绝空气)现在是同学们都不熟悉的钠,在采取消除危险措施之前首先应该作什么? 【学生抢答】甲:观察、分析现场具体情况!

乙:快速调查爆炸物——钠的物理、化学性质并根据其性质研究对“水雷”处理对策。【教师引导】说的非常好!这节课我们就做一次消防员,来研究钠的性质,并试着解决钠“水雷”造成的危险。 【交代任务】每四人分成一组。每组实验桌面上都有相应的试剂、仪器。 试剂:钠、蒸馏水、酚酞试液、过氧化钠粉末 仪器:镊子、滤纸、玻璃片、小刀、烧杯、小试管若干、试管夹、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长玻璃导管、脱脂棉、铝箔、尖嘴导管,塞子、木条 【教师引导】下面请同学打开每个实验台上的试剂瓶,探究钠这种金属单质的物理性质。 【实验小组】立即热烈讨论开来。 有的在小组内还当起了小老师:以前老师讲过,研究一种物质的物理性质应该从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度、导电导热性等方面来考虑。 有的开始反驳:颜色、状态、气味都好解决,可是熔点、沸点我们怎么能测出来? 我在旁边笑到:查资料啊。同学们恍然大悟。 【小组总结】分析讨论与实验观察后,归纳总结钠的物理性质(略)。 【教师质疑】在观察钠的物理性质,你认为钠和我们初中学过的铁、铜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 【实验小组】学生甲:密度小、熔点也低、硬度小。 学生乙:除了物理性质外,我认为钠比铁、铜的化学性质要活泼,因为 刚刚切开的钠有光泽,几秒钟后就变暗了;还有钠不象铁、铜 可以露置在空气中,而是保存在煤油中的。

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1. 能列举、描述、辨识钠、氧化钠、过氧化 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重要物理性质、化 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说明碳酸钠、碳酸氢钠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 1.能根据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辨识钠和水 反应的实质,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 析的素养水平。 2.根据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 通性预测氧化钠的性质,以培养学生证据推 理和模型认知的素养水平。 版新教材高中化学第2章第1节钠及其化合物教案新人教版必修 第一册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钠的性质 钠元素为11号元素,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高压钠灯,食盐氯化钠等,那么钠单质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质,它又是如何保存的呢?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物理性质 (1)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比H2O小,质软、易切割,熔点低的金属。 (2)保存: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的钠保存在固体石蜡中。 2.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常温下:4Na+O2===2Na2O。课本实验2-1的现象是什么? ②加热或点燃时:2Na+O2===== △ Na2O2。实验2-2的现象是什么? (2)钠与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 2O===2NaOH+H2↑。 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知识点二钠的氧化物 1.氧化钠的性质 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与酸性氧化物(如CO2)反应:Na2O+CO2===Na2CO3; (3)与酸(如HCl)反应:Na2O+2HCl===2NaCl+H2O。 2.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2-3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试管发烫,带火星的木条复 燃; ②滴加酚酞后溶液先变红,然后褪色Na2O2与水反应生成O2,中间产物具有漂白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H2O反应:2Na2O2+2H2O===4NaOH+O2↑; (2)与CO2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Na2O是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而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 知识点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如上图,在试管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都是白色的固体,它们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有何不同,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

高中化学试讲教案模板 【篇一:2015招聘高中化学试讲内容】 2015招聘-中学化学 电解池教案及练习 ①让学生明确本节内容在高考及高二年考试中的重要性 ②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电解池的原理 ③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判断电解池的电极 ①阴阳两极(特别是阳极)得失电子情况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②离子在溶液中的行为 电化学是高中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是高考中重要的考点 之一,同时对高中学生化学思维构建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故要求试 讲老师最好以递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电解池的原理及电极的判定, 而不是给出内容让学生死记硬背! *快乐学习培训学校教学部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严禁复制 1 2015招聘-中学化学 1.一定条件下,电解较稀浓度的硫酸,其还原产物为双氧水,该原 理可用于制取双氧水,其电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h2o+3o2o3+3h2o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池的阳极生成双氧水,阴极生成臭氧b.电解池中硫酸溶液 的ph保持不变 c.产生臭氧的电极反应式为3h2o-6e=o3+6h+d.产生双氧水的 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o2+2h+ -- 2.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 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一滴酚酞溶液。下列实验现象中正确的是() 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 b.一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 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颜色没有变化 d.b电极附近呈红色,a电极附近颜色没有变化 3.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离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高中化学钠教案

钠 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目标: 1.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2.掌握钠的化学性质,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金属 过程和方法目标: 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及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能力 2.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并初步掌握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学生自己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使学生尝到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2.让学生关注身边事,并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 从钠的原子结构特征认识钠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对实验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 教学过程: 【引入】大家首先来看一则新闻,新闻的标题是:金属“钠”水雷惊现珠江。 台风过后,广州市珠江河段漂来六个铝桶,其中一个铝桶已经穿孔,从这个破损的铝桶内窜出了亮红色的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发生了剧 烈的爆炸,周围的群众惊讶的说:“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会起火爆炸”。有人用手接触了未爆炸的桶内的固体物质,结果手立刻感到剧烈的疼痛。请来的专家认定,桶内装有的是金属钠。 【设疑】①装钠的穿孔铝桶为什么在水里还会爆炸?(爆炸原因) ②钠是一种具有什么样性质的物质? 【过渡】今天,我们将解决上述问题。 【引导】由上述信息,我们知道爆炸是由钠与水发生化学反应所引起的,大家可已根据所学的知识来预测:钠与水反应的产物? 【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展示 【过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下面我们将通过实验来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演示实验】展示样品金属钠,并取出一小块钠,投入盛有水的小烧杯里,观察现象。【学生活动】描述实验现象,讨论和分析实验现象。 【板书】 【设疑】钠与水反应生成了什么?气体是什么? 【引导分析】从参加反应的元素的种类来思考,生成的气体不是H 2就是O 2 ? 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来分析,生成的气体只能是H 2 。 【实验验证】产生的气体为H 2 【提问】根据刚才完成的实验以及对实验的分析,分析装钠的穿孔铝桶为什么会爆炸?【学生回答】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生成可燃性气体氢气,当钠块较大时,就容易发生爆炸。 【引导】通过对以上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我们来归纳钠的性质。 【板书】一、钠的物理性质 【投影】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小、密度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板书】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水反应 【学生活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过渡】在这个反应中钠起还原剂的作用,说明钠具有还原性。回顾刚才的实验,钠还能够与哪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呢? 【板书】2.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常温下:4Na + O 2 == 2Na 2 O(白色) 【演示实验】钠在空气中点燃,学生观察、描述现象。

初高中化学衔接教案

初高中化学知识点衔接 初中化学主要是从生产、生活实际出发,对日常遇到的一些化学现象进行学习与探究,通过化学实验手段对学生进行化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因此初中化学的知识体系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的。教材着重于从感性认识到总结归纳到理性认识这一条构建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高中化学则以实验为基础,以基础化学理论为指导,加强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探究化学的基本规律与方法,加强了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同时,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寻求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化学问题的方法。教材着重于从“生活实际→化学实验→化学原理→问题探究方法→化学规律”来构建高中化学知识体系。 初高中化学教材的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一)物质分类方法的初高中盲点区与延伸点的衔接 初中概念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 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H+)的化合物 酸的通性 (1)酸溶液能与酸碱指示剂作用(石蕊遇酸变红,酚酞遇酸不变色。) (2)酸 + 活泼金属→盐 + 氢气 H2SO4 + Zn = ZnSO4 + H2↑ (3)酸 + 碱性氧化物→盐 + 水 6HCl + Fe2O3 = 2FeCl3 + 3H2O (4)酸 + 碱→盐 + 水 H2SO4 + Cu(OH)2 = CuSO4 + H2O (5)酸 + 盐→新盐 + 新酸 2HCl + CaCO3 = CaCl2 + CO2↑+ H2O (浓盐酸——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在空气中能形成酸雾。 浓硫酸——无挥发性。粘稠的油状液体。有很强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溶水时能放出 大量的热。)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1)》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目标 1、掌握钠及其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2、学会分析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3、通过材料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性质 难点 新型钠的化合物的材料分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 通过钠及其化合物的思维导图让学生进一步巩固钠及其化合物的基本化学性质,使知识系统化

环节二: 钠的新型化合物的研究,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总结出钠的新型化合物的有关知识 1、氢化钠 离子型氢化物,熔融态能导电,电解时在阳极放出氢气。氢的化合价为-1,具有强烈失电子趋势,是很强的还原剂。 氢化钠与水作用比钠与水作用剧烈的多,常因反应热使氢气燃烧,是一种良好的 储氢材料。在高温下还原性更强,如:与氨起反应生成胺化钠(NaNH2);400℃ 时,氢化钠能还原TiCl4 为金属钛。 氢化钠的工业合成是通过钠与氢气直接化合来完成的。具体操作为:首先在氮气氛围下将钠熔融,熔融完毕后,将熔融钠分散到液体石蜡中(防止氢化钠在金属钠表面 形成薄膜不利于吸收),高速搅拌,升温通氢气。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硼氢化钠 NaBH4 是常见的还原剂和重要的储氢载体,能与水较缓慢的反应生成NaBO2,且反应前后B 的化合价不变。硼氢化钠在酸性条件会快速分解生成H3BO3 并释放氢气。在强碱性条件下,常用NaBH4 处理含Au3+的废液生成单质Au,已知,反应后硼元素以BO2-形式存在,反应前后硼元素化合价不变,且无气体生成。 制备过程: 1.用偏硼酸钠(NaBO2)、石英砂(SiO2)、金属钠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2.用无水硼砂Na2B4O7 和石英砂在高温熔融下反应,后与金属钠和氢气,在450 ~500℃温度和( 3.04~5.07)×105Pa 压力下反应,生成硼氢化钠和硅酸钠。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3、叠氮化钠 NaN3 亦称“三氮化钠”,在真空中加热不爆炸,可逐渐分解为金属钠及氮气,是高 纯度金属钠的实验室制造方法之一。 与酸反应产生氢叠氮酸(HN3)。用于汽车的安全气囊中,当发生车祸时迅速分解放出氮气,撞击时发生反应 6NaN3+Fe2O3=3Na2O+2Fe+9N2↑剧毒,可以使用次氯酸钠溶液对含有叠氮化钠的溶液进行销毁。 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环节三

教师资格证教学能力高中化学学科教案设计范例

教学能力之化学学科教案设计范例 课题1 空气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空气成分的探究实验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 (3)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白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培养学生用实验的方法对科学问题进行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四、教学用具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空气的组成 设问1:人的生命活动中能缺少空气吗? 板书: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活动:播放光碟 学生讨论回答:你所知道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 (二)讲授新课——板书: 1、氧气 2、氮气 3、稀有气体 设问2:为什么氮气和稀有气体能作保护气? 稀有气体在什么方面有特殊用途? 讲授新课——保护空气 1、空气污染 (1)粉尘 (2)有害气体: 设问3:有害气体主要有哪些?它们主要来自何处? 2、空气防治 设问4:如何使重庆的天空更蓝? (三)作业布置 七.教学反思:本课题内容涉及到全新的物理化学知识,特别是学生还不具备有关 压强的知识,想让所有学生理解实验原理非常困难,我认为可以加强实验教学,通 过实验现象的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并且随着不断地练习和物理知识的学习,大部分 学习可以理解,但这个过程十分漫长,不能急于求成,应逐步铺开,并反复强调!

课题2 原子的构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3)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过程与方法 (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原子的构成。 2.相对原子质量。 三、教学难点 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苏教版(精品教案)

《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的教学设计 汪纪苗 宁波市鄞州中学 一、设计思想 、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思想 新课程化学教材对元素化合物部分摒弃了传统的编写思路,倡导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的背景中进行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从自然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应用”的编写思路,表达了生活即化学,化学即生活的教学思想,化学不再只是一门科学性的高中课程,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实际密切联系的科学。因此在本教学设计中体现了“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新课程化学教材编写的意图。 、课堂的动态生成思想 走进新课程,教学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发展”是一个生成性的动态过程,有着一些我们无法预见的教学因素和教学情境。我们在组织教学时,考虑最多的往往是目标意识:这个课如何达到预定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却很少去想学生的体验,去了解他们关注什么、需要什么、希望接受什么,学生的思维与活动总是被限制在教案的束缚中。因此,课堂上,教师不要急于教给学生什么,也不要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重要的是,要不断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发展时空,要让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想关注的内容、希望接受的信息,从而产生动态课程效果。 、实验探究教学思想 现代化学教学观认为,化学教学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应注重对学生进行探索化学知识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训练,以此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形成求学所必需的质疑态度和批判精神,从而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实验探究的教学是以实验为中心主题的探究教学。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等科学方法,对某些化学反应实质、现象以及化学实验装置从多角度、多层面做深入的研究探索,进行探究其规律的学习,有力地解释客观事实的实验属性,从而有效地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在实验探究教学中,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课堂教学尽可能用实验来开展,变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使学生亲自参与实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实验的能动性,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的方法论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 二、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对本课教学内容的要求。 《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钠等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①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理解钠的重要性质,②了解

高中化学《钠及其化合物》优质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知道Na 及其氧化物的性质。 ⑵能利用Na 及其氧化物分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 ⑶能规范解答以Na 及其氧化物为载体的实验探究、框图推断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探究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师生研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 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三、教学难点 钠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法。 通过课前学案指导等过程,诱导学生思考、推理、探究。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景,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完成测评练习巩固所 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 1、学生研究学案、多媒体辅助教学。 2、课件准备:教师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平台。 六:教学过程 1.学生完成基础过关部分 钠是一种光亮的银白色金属(说明有金属光泽)。质地柔软,可以用刀切割(说明硬度小)。熔点较低(97.81℃,鲁科版第9 页),沸点为882.9℃。钠虽为金属,密度(0.97g/cm3,鲁科版第9 页),却比水小。当然身为金属,钠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导电性。 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的一系列变化: 先变暗;生成的是(写化学式,下同),再变白;生成的是。然后表面逐渐潮湿并形成溶液,这是NaOH 潮解的缘故。(此时溶液中

在默默地进行着:CO2 + 2NaOH = Na2CO3 + H2O)这一反应。再后来又结块;生成的是,最后变成粉末;这种现象在化学上称为风化,写出风化过程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2.师生探讨提高部分 01.钠与足量的O2 反应,无论反应生成的是Na2O2 还是Na2O,只要参与反应的Na 的质量相等,则反应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填“前者多”或“相等”或“后者多”,下同)。得到的Na2O2 固体的质量与Na2O 固体的质量一定是。 02.一定条件下,取钠与氧气反应后的生成物7.8g 溶于水。若所得溶液恰好能被100mL 浓度为1.00mol/L 的稀H2SO4 中和,则该生成物的成分是( ) A.Na2O B.Na2O2 C.Na2O 和Na2O2 D.都正确 03.(2016 上海虹口高三一模题)如图,倒置的坩埚盖子上放入硫粉,在硫粉中央放一小块钠,用胶头滴管向金属钠滴加一滴水,立即 倒扣上大烧杯,发现坩埚盖子内, 火星四溅,烧杯内出现大量白烟

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计)模版教案资料

高中化学教案(教学设 计)模版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钠是碱金属中的典型代表,是学生在高中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把它编排在高一教材中第三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经介绍了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高中钠元素的系统学习奠定了基础,可以使学生感觉相对更简单,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离子反应的知识,通过对钠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金属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这将有利于今后其它金属元素的学习。 二、学情分析 刚进高一的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金属元素(如铁),同时还学习过钠的某些化合物(如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和氢氧化钠)的一些知识,他们也有进一步探究更多金属元素的求知欲和兴趣,这使得他们对于钠的学习将更轻松;另外,在初中他们已看过教师的演示实验,也做过一些简单的学生实验,具有了一定的实验操作技能;这些都会成为本节课教学的有利支撑点。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金属钠的主要物理及化学性质; 2、了解金属钠的保存方法及用途; 3、掌握钠的氧化物的重要性质,了解它们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让同学们体会怎样运用观察法进行实验探究; 2、通过对钠跟氧气的反应及过氧化钠性质的实验探究,让学生体会实验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作用,并认识到实验过程中控制实验条件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小组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 2、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实验习惯和科学态度。

高中化学钠教案

课题1:钠教案 一、教材分析: 碱金属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是学生学习的第一个金属元素,也将是中学阶段唯一系统学习的一族金属元素,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把它编排在人教版高一教材中的第二章讨论,是因为义务教育初中化学教材中已介绍了铁等金属,以及碳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等钠的化合物的知识,为碱金属知识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与其它主族元素相比,可能会使学生感到相对更简单、更容易,有利于减轻学生在高中学习初期的不适应感;还有利于复习巩固和运用第一章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知识。通过碱金属元素的学习,总结出学习主族元素的学习方法和模式,将有利于其它主族元素的学习,也为学生今后学习元素周期律和原子结构等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使学生认识钠是一种很活泼的金属 B、让学生了解钠的物理性质 C、让学生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D、让学生了解钠的主要存在形式和用途 2).能力目标 A、让学生亲自动手做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B、让学生认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自己归纳出钠的有关性质,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C、引导学生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所发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其对应的钠的性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训练其科学方法。 D、学生在实验后,让他们展开讨论,以培养其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E、通过阅读课本有关内容,进行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 .三、重点.难点 1.重点是钠的化学性质——钠与水反应 2.难点是实验的观察、分析、尤其是钠与水反应的探究学习。 四、教学理念及其方法。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主要体现“学教并重”的教学理念,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动手实验、观察分析、教师引导、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计算机辅助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将其作为学生主动学习的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在多媒体使用时,尽可能使其恰到好处,能通过实际操作的就不去模拟,能学生思考得出的,就不通过多媒体简单呈现。 五、教学用具 学生实验用品(三人一组):钠、玻片、小刀、镊子、滤纸、盛有水的小烧杯、酚酞。酒精灯、火柴、石棉网、铁架台(附铁圈)、玻璃钠柱、大头针、带活塞的空塑料瓶。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案

高中化学元素周期表教 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过学生亲自编排元素周期表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通过元素周期表是元素周期律的具体表现形式的教学,进行“抽象和具体”这一科学方法的指导。 教学重难点:同周期、同主族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原子的结构、性质、位置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初中我们学过了元素周期律,谁还记得元素周期律是如何叙述的吗[学生活动] 回答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即: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 [过渡]对!这样的叙述虽然很概括,但太抽象。我们知道元素周期律是自然界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变化的规律。既然是规律,我们只能去发现它,应用它,而不能违反它。但是,我们能否找到一种表现形式,将元素周期律具体化呢经过多年的探索,人们找到了元素周期表这种好的表现形式。元素周期表就是元素周期表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反映了元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规律。它是人们的设计,所以可以这样设计,也可以那样设计。历史上本来有“表”的雏形,经过漫长的过程,现在有了比较成熟,得到大家公认的表的形式。根据不同的用途可以设计不同的周期表,不同的周期表有不同的编排原则,大家可以根据以下原则将前18号元素自己编排一个周期表。 [多媒体展示]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1.按原子序数递增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2.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个横行;

3.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排列成一列(按电子层递增顺序)。 [过渡]如果按上述原则将现在所知道的元素都编排在同一个表中,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元素周期表,现在我们一同研究周期表的结构。 [指导阅读]大家对照元素周期表阅读课本后,回答下列问题。 1.周期的概念是什么 2.周期是如何分类的每一周期中包含有多少元素。 3.每一周期有什么特点 4.族的概念是什么 5.族是如何分类的主族和副族的概念是什么,包括哪些列,如何表示 6.各族有何特点 [教师归纳小结] [板书]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横行--周期 ①概念 ②周期分类及各周期包含元素的个数。 ③特点 a.周期序数和电子层数相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