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北大学 经济地理学真题

西北大学 经济地理学真题

西北大学 经济地理学真题
西北大学 经济地理学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转运点区位

2、马歇尔式新产业区

3、廖什

4、二元经济

5、地域空间核心

(这几个名词我都查不到,特别是“廖什”,已经考过三次了。关于“廖什”我只知道他的理论。)

二、简答题

1、简述中国主要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2、新产业去研究的主要问题

3、如何构建新时期的中国国家城市体系

三、论述分析题

1、运用经济地理学和区域发展的有关理论,对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进行论证。

(有关理论有:反梯度理论、平衡理论、和谐理论、可持续发展观、增长及理论、点轴推进理论,在这个题目中这些理论该如何用?仅回答这些理论的内容可以吗?)

2、增长极理论应用在衰退区域的振兴规划中比较成功,但在落后地区开发规划中并不成功,是分析原因。

(这里是不是仅回答落后地区和衰退区域在产业结构、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即可)

3、区域发展中发生产业化、专门化并最后走向经济一体化是人们所期望的,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边际效应递减,发达地区经济增长会日益下降,发展中地区增长速度应该普遍大于发达地区,出现经济水平收敛。但是这个事实在全球并不成立,足以证明区域发展的复杂性,全球发展的区域差异在逐渐扩大,就你所掌握的知识,对区域增长收敛的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课,2003年经济地理学(含区域规划)

一、名词解释

1.公司地理

2.转运点区位

3.行为矩阵

4.霍夫曼定理

5.倒U字型假设

6.需求圆锥体

二、简答题

1.政府行为与政策环境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2.举例说明企业空间扩张规律

3.什么是产品和产品生命周期?如何用其解释跨国直接投资

4.如何按要素约度进行产业分类

5.城市对区域发展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6.简述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功能类型及其渊源

三、论述题

1.点--轴开发模式及其在区域规划中的应用

2.采用非平衡发展策略,会不会使地区差距扩大,地区间对立关系越来越严重?对此有不同的看法,以某一地区选择的非平衡空间发展战略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2004年

经济地理与区域规划

一、名词解释:

区位杜能环运输指向普雷德行为矩阵

企业纵向一体化经济区划二元区域

经济地域综合体中心性集聚效应

二、简答:

1.点--轴扩散理论

2.空间发展战略的几种模式

3.初级产品出口战略的基本涵义

4.新产业区研究的主要问题

5.中国主要区域创新体系及其基本特征

6.区域间经济发展战略关系的主要学说和理论

三、论述

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四、分析与论证(二选一)

1.就你掌握的知识,对区域增长收敛的理论和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2.运用经济地理学及区域发展的理论,对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进行分析论证

2005年西北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课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区域经济地理学地域空间核心二元经济经济区

产业需求圆锥体最小运费原理通道扩张外部经济

二、简答(7选6,每题10分)

1.简述区域经济空间结构的几种理论

2.试比较克里斯泰勒与廖仕的中心地理论

3.试述产业结构合理化应具备的条件

4.简述区域空间发展战略的几种模式

5.简述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机制

6.简述GIS的特征及应用

7.简述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中的几种理论学说

三、论述(三选二。每题30分)

1.结合实际谈谈我国的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的相互作用关系

2.结合我国实际,谈谈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及应采取的对策

3.论述点轴开发模式的含义、内容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意思,谈谈你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观点和设想

2009年人文地理专业专业课二(回忆版)

专业课二(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5*6)

1.

2.雁行形态说

3.空间近邻效应

4.新产业区

5.全球转移模式

6.经济地域综合体

二、简答题(15*4)

1.当前经济地理学研究的重点

2.古典区位理论与现代区位理论的区别

3.克鲁格曼研究经济地理学的特点

4.主导产业、关联产业和基础性产业以及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之间如何配置以实现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

三、论述题(30*2)

1.利用区域间经济发展关系理论分析我国在实现城乡统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以某一个区域为例,说明经济活动全球化的发展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应对措施。

(08年自然地理+经济地理)

一名词解释(3*10=30)

1、气候变化

2、生态多样性

3、土壤质地

4、泥石流

5、行为矩阵

6、降水变率

7、潜水

8、廖士

9、中心—外围理论10、土地因子

二、简答(9*8=72 )

1、板块之前的接触关系有什么特征?

2、季风环流对我国的气候有什么影响?

3、何谓荒漠化?其发生应具备什么条件?对其应如何防制?

4、生物气候因素对土壤的发育有什么影响?

5、何谓生态平衡?其与生物群落的掩体有什么关系?

6、简述空间近邻效应及其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7、试述公司总部的区位选择。

8、分析技术创新对区域结构变迁的作用机制。

三、分析论述(1、2必选,每题17分,3、4选一,14分,本题共48分)

1、试分析区域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发展机制。

2、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烈的原因并说明其开发与治理的战略要点。

3、根据汽车工业的特点,分析影响汽车工业布局及其变化的主要因素。

4、对比分析欧亚大陆东西两岸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的差异并说明差异产生的原因。

文化遗产概论 -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概论》 一、课程名称:文化遗产概论 二、课程类型:本科学科平台课 三、适用对象:考古、文博专业一年级本科生,文保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四、计划课时:36 五、学分:2 六、任课教师:刘军民、魏女 七、课程简介: 《文化遗产概论》是一门以文化遗产及其发展为主要讲解对象的、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课程。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讲述文化遗产在中国的发展、中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理念比较、文化遗产价值传承研究进展等;第二部分主要讲传统意义上的文物与文物学的概念和内涵、中国文物学发展简史和中国几种主要文物种类的基本知识讲解,包括瓷器、青铜器、玉器,主要让学生了解这些文物种类的常识性内容,如概念、分类、特点等。 八、课程的主要内容 1.课程的主要内容:见后附的大纲 2.课程要求 (1)必须熟悉我国有关文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2)重视文化遗产与其他学科(如考古学、历史学、博物馆学等)的关系,不能孤立的学习文化遗产; (3)树立正确的文化遗产研究思路,重视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技、文化、社会、经济等综合价值。 第一部分 第一章文化遗产及相关概念 第一节文化遗产 第二节文化景观 第三节大遗址 第二章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历程 第一节理念变迁历程

第二节保护利用现状 第三节存在问题 第三章外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启示 第一节欧美国家 第二节亚洲国家 第三节启示及适用性分析 第四章考古遗址及其保护 第一节考古遗址属性 第二节考古遗址价值 第三节考古遗址与区域关系 第四节大遗址及其保护 第五章世界文化遗产与申遗 第一节申遗的意义 第二节申遗工作流程 第三节中国的世界遗产 第四节世界文化遗产相关研究 第六章其他文化遗产保护 第一节工业遗产保护 第二节建筑遗产保护 第三节传统村落保护 第四节非物质遗产保护 第二部分第一章文物与文物学(4个课时) 第一节什么是“文物学” 一、“文物”的概念与内涵 二、“文物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中国文物学简介 一、何谓“文物学” 二、文物学研究的内容及特点 第一章思考题:

2017年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北大 63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20 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 6,犹太教7,吠陀时代8,斯巴达, 9,大陆封锁体系 10,西奥多·罗斯福 论述 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4,论述克莱尔主义 中央民族大学 4,亚洲觉醒5,杜鲁门主义6,希腊化时代7,克吕尼改革运动简答 5,梭论改革内容影响 6,君士坦丁统治措施意义 7,洛迦诺公约签订历史背景 8,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内容意义 论述 3,英法百年战争原因过程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 南京大学 674 世界史基础 一,名词解释(20 分*8) 1,诺曼征服2,拜占庭军区制3,雅典城邦制度4,都铎王朝 5,宪章运动6,彼得一世改革7,进步主义运动8,世界体系理论 二,论述题(70 分*2) 1,论述十一二世纪欧洲全盛,从政经文角度 2,学术界关于冷战爆发有哪些根源性解释 厦大 一,名词解释 1,甘地2,华盛顿会议3,伊苏斯战役6,索贡巡行 7。圣巴托罗缪惨案

三,论述题 3,罗斯福新政 4,18 世纪欧洲君主加强中央集权 东北师大 名词 1,修昔底德,2,往年纪事,3,密苏里妥协案,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阿里改革,6,年鉴学派,7,哥伦布交换8,托勒密王朝 论述 1,西欧中世纪农垦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 首师大 5,波斯帝国6,查士丁尼一世7,凡尔赛体系8,哥伦布大交换 论述 3,简述日耳曼大迁徙及其影响 4,威尔逊,罗斯福的自由国际主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与战前国际格局的有什么不同 四川师大 名词 7,亚述帝国8,英国宗教改革 简答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 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 论述 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017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20 世界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汉谟拉比法典2,至尊法案3,圣像破坏运动4,南特敕令5,种姓制度6,十月革命7,布拉格之春 二,简答题 1,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2,土耳其凯莫儿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分析冷战的形成与其国家影响 2,分析西方当代史学流派 中山大学 名词

历史学考研世界史真题

630 历史学基础(世界史) 一,简答题 1,简述吠陀与吠陀时代。 2,简述希腊化时期的文化。 3,简述福特制与美国工业化特征。 4,简述20 世纪初伊朗革命。 5,简述凯恩斯主义内涵与历史意义。 6,简述日本战后民主化改革。 二,论述题 1,评述中古西欧十字军运动。 2,现代西方福利主义的兴起、演变及历史意义。 3,论述战后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发展道路。 北师大 6,犹太教7,吠陀时代8,斯巴达, 9,大陆封锁体系 10,西奥多·罗斯福 论述 3,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及其特点 4,论述克莱尔主义 中央民族大学 4,亚洲觉醒5,杜鲁门主义6,希腊化时代7,克吕尼改革运动简答 5,梭论改革内容影响 6,君士坦丁统治措施意义 7,洛迦诺公约签订历史背景 8,战后日本民主化改革内容意义 论述 3,英法百年战争原因过程意义 4,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异同 南京大学 674 世界史基础 一,名词解释(20 分*8) 1,诺曼征服2,拜占庭军区制3,雅典城邦制度4,都铎王朝 5,宪章运动6,彼得一世改革7,进步主义运动8,世界体系理论 二,论述题(70 分*2) 1,论述十一二世纪欧洲全盛,从政经文角度 2,学术界关于冷战爆发有哪些根源性解释 厦大 一,名词解释 1,甘地2,华盛顿会议3,伊苏斯战役6,索贡巡行 7。圣巴托罗缪惨案三,论述题 3,罗斯福新政 4,18 世纪欧洲君主加强中央集权 东北师大

1,修昔底德,2,往年纪事,3,密苏里妥协案,4,非暴力不合作运动,5,阿里改革,6,年鉴学派,7,哥伦布交换8,托勒密王朝 论述 1,西欧中世纪农垦影响 2,第三次科技革命 首师大 5,波斯帝国6,查士丁尼一世7,凡尔赛体系8,哥伦布大交换 论述 3,简述日耳曼大迁徙及其影响 4,威尔逊,罗斯福的自由国际主义对二战后国际格局的影响,以及与战前国际格局的有什么不同 四川师大 名词 7,亚述帝国8,英国宗教改革 简答 3,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兴起及特点 4,美国内战的原因及性质 论述 2,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2017 年上海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20 世界史综合 一,名词解释 1,汉谟拉比法典2,至尊法案3,圣像破坏运动4,南特敕令5,种姓制度6,十月革命7,布拉格之春 二,简答题 1,公元前8 世纪到公元前3 世纪欧亚大陆三大古典文明中心的思想特征 2,土耳其凯莫儿改革的内容与意义 三,论述题 1,分析冷战的形成与其国家影响 2,分析西方当代史学流派 中山大学 名词 5,田柴科6,伏尔泰7,黄金草原8,亚美条约9,古巴导弹危机 论述 2,列举十部世界上古史的历史着作及其作者,并评论其中五部 3,论述世界近代以来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 2017 年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考研真题 681 历史学基础 一,名词解释 1,巴布尔2,不干涉政策3,黄金草原4,黄金诏书5,七十七国集团6,共产党宣言7,日俄战争8,大觉醒运动9,罗马民法大全10,耶稣会三,论述题 1,罗马3 世纪危机的表现,原因,影响

我在西大整理文物(一)

我在西大整理文物 (一)闻消息申请入伙得任务初尝艰辛 听同学说学院最近有整理文物的工作,可以近距离了解文物,想我学了快三年的考古看到的文物都是透过玻璃柜或者照片传到到我的眼睛里来的,还没有大量摸过文物,于是便联系了管理这件事情的郭老师。恐怕微信不够及时,我立马拨打了她的电话,郭老师告诉我安排好了会通知我,于是便静候消息。 郭老师是大二考古班的班主任,去年给他们讲授了陶瓷史的时候我也去听了,蹭课的快乐倒是比上课强烈许多。因为这是新课改之后才有的课,故我们这一级和以前的学生都未曾上过,所幸我们课少(或许是全校课最少的专业吧)。之后还有幸和他们在新建的陶瓷实验室里学习了制陶的基本原理并只做了平生最初的不堪入目的陶器。而今听说能有机会去整理文物,对我这个与文物接触颇少的考古学生来说确属幸事,而且现在课程非常少,有时间去干这件事。 话说后来我便被拉近了一个群,半天之后我才搞明白里边除了我都是研一的,还包括其中一个本以为是学妹的学姐,原因是在另一个群里他的备注是15文博王某某,本以为是大一的,后来才知道是研一的,心想幸亏没有给“指教”。不多时,研究生卜学长排了班,名单中没有我,郭老师便找了负责排班的他,我告诉了他我没课的时间,一看我时间这么多,便让去掉找对象、睡觉、写作业的时间,回答曰:没对象、不睡懒觉、作业晚上写。这么一想,还真是有些洒脱。 第一天去“上班”,地点在文博学院四楼的最西边。这里以前也来过,是历史学院老师的办公室和教室,也来听过几次讲座,却不曾知道这就是我们考古文物的库房。四楼之西,一口气跑上来大家已经到了,进入了这个对我来说还一无所知的工作地区。穿好了白大褂,戴好了线手套和口罩,准备干活。话说这白大褂似乎就是所谓的实验服,很像是农村办丧事时孝子身上说穿的白布逢成的,今日见到还有些亲切。四下一看,此处有三个房间和一个过道,郭老师让我们把一个房间里的装有文物的箱子搬到另一间屋子里去,箱子很重,一个人绝对搬不动,至少要两个,搬完以后有的人额头上已经渗出了几粒汗珠,果真是体力活。 此处甚是封闭,似乎数年不曾开启,一打开门,一股浓厚的“历史的味道”便迎面扑来。闻前期已经有人收拾过了,我们又打扫了一遍,毕竟几十年的灰尘夹杂着千年的地层的土非一次能搞定的。 四楼之西,我们打扫完了教室,魏老师过来了,给我们交代了任务。魏老师是我们学院的文物专家,给我们教授过博物馆学,是个很和蔼很有学识的老师。听说这里的文物,从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直到近些年都有,我随便一瞥,满眼都是陶器,大概有八成吧,偶尔有件青铜器令人眼前一亮,魏老师说这是教学用的高级仿制品,看这年头和灰烬也是多年没有使用了。听说我们学院打算建立一个文物陈列室,所以这些文物需要进行整理,我们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清理,所用工具为洗脸盆、小刷子、抹布、橡胶手套等。 四楼之西,就这样我们的任务开始了,十个研究生加上我一个本科生就这么抱着脸盆开工了,其后大二的也来了几个。文物室并不大,然而东西却不少,都是我们专业历史上发掘而来的,其中大部分交给了其他的文物部门,剩下的一些,囚禁在这暗无天日的库房里,阴气逼人,他们不知是在为无人打扰而欣喜,还是为寂寞苍凉而伤心,隐约记得以前有个文物陈列,具体不知道。前几年我校一百一十年校庆的时候建立了西北大学博物馆,其中的历史馆文物很多便是从这里被请出去的,故最好的都拿走了。说道校庆,我们这一届算是巧妙地错过了,而今伫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考研真题名词解释汇总及参考答案 (2004——2013年) 2004年 1·献诗、采诗、删诗:是古代关于《诗经》编订和成书过程的学说。所谓献诗是指周代公卿列士向周王献诗、陈诗以颂美或讽谏,是有史籍可考的。采诗是指周代设采诗之官,到民间采诗献于朝廷,以了解民情。这种说法确切与否尚有争论。但可以肯定,如果没有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乐官参与,民间之诗很难汇集于朝廷。所谓的删诗,是指汉人认为,诗经编订成书,经过孔子的删订。事实上,孔子只对《诗经》做过正乐工作,删诗说是不可靠的。2·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这是杨雄在《法言·吾子》中对不同类型的赋体做出的评价。这里的诗人之赋,指的是屈原的骚赋,杨雄认为,屈原的赋符合诗经精神所以称之为诗人之赋。辞人之赋指唐勒,景差,宋玉,枚乘之赋,其实就是指汉大赋。诗人之赋丽以则,是指屈原的骚赋不失讽喻精神,虽丽而有法度。辞人之赋丽以淫指大赋在辞章上太过分注意修饰,而失去了讽谏意义。 3·左思风力:这是钟嵘在《诗品》中对左思诗歌的评价,左思诗虽不多,但内容充实,风格独特,在太康诗坛上独标一帜,成为当时成就最高的诗人。左思的《咏史》诗被钟嵘认为是“五言之警策”。他借咏史抒发了对现实的不满及感慨。情调高昂,笔力矫健,气势昂扬,是对建安风骨的继承与发扬。这种诗歌精神即后世所说的“左思风力”。 4·初唐四杰:指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位初唐诗人。他们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其诗歌重视抒发一己之情,气势壮大,慷慨悲凉。他们反对纤小绮靡的上官体,提倡刚健骨气,为初唐诗坛吹进一阵清新空气。四杰扩大了诗歌题材,推动了律诗歌发展,但诗作仍残留不少南朝遗风。 5·古今作者,唯昌黎最高。行文叙事,面目首尾,不再蹈袭:这是明代吴讷在《文章变体序说》中对韩愈墓志铭文的评价,充分肯定了他对墓志铭文的发展与革新。韩愈在碑志写法上不拘格套,别出手眼,尤其重视细节描写,借一二琐事将传主性格、心态巧妙展现出来,成为生动的人物传记。一举打破传统碑志死气沉沉的局面。与先叙墓主姓名籍贯谱系的碑志惯例不同,韩愈着意于变化。破空而来,一人一样。碑志不惟叙墓主事迹,时亦借以发议论,愈讽刺表现强烈的爱憎之情。 6·婉约词:词的一个流派。婉约即婉转含蓄。本为合乐而歌,内容上多写儿女之情,离愁别绪。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故称婉约词。代表词人是柳永,李清照。 7·江湖诗派:南宋后期,一些没能够入仕的游士流转江湖,以献诗卖文维持生计,成为江湖谒客。以江湖谒客为主的这些诗人就被成为江湖诗派。此派诗人身份各异,没有公认的文学宗主,只有大致相同的创作趋向。内容大多为歌功颂德或叹穷嗟卑,艺术上相对粗糙。8·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亦称戏文。是宋元时期采用南曲演唱的一种戏曲形式。是中国南方最早兴起的戏曲剧种。南戏最早起始并流行于浙江温州。故亦称永嘉戏曲或者温州杂剧。代表作有《张协状元》《小孙屠》《琵琶记》等。南戏的繁荣发展为明清以来多种地方戏繁荣提供了丰富的营养。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9·临川派:明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因开创者汤显祖是临川人,故将追随、效仿汤显祖的一批作家称为临川派。该派创作倾向上有明显的反传统倾向。提倡抒写性灵,表现至情。反对拟古和拘于格律。词曲富于文采。重要成员还有吴炳,孟称舜,洪昇等。10·小说界革命:这是近代文学史上的小说改良运动。1902年梁启超在《新小说》创刊号上发表了《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提出“小说为文学之上乘”。成为小说界革命的纲领。小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2015年西大考古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后岗三叠层 2.盘龙城遗址 3.下川文化 4.反山墓地 5.三足瓮 6.祠堂 7.史君墓 8.石窟寺 9.唐僖宗陵 10.磁州窑 二.简答题: 1.简述考古资料的优缺点 2.姜寨遗址文化分期的意义 3.磨制石器的分类及意 义 4.简牍的分类 5.夏商周时期铁器发现的意义 6.简述吐谷浑伏俟城概况 7.唐代金银器的分类 8.北宋帝陵特征 三.论述题: 1.3000—4000BC中国史前文化格局 2.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考古发现 200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简答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论述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论述: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一名词解释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 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俑公墓名旌《金石录》二、简答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 蒙特留斯, 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 三棱尖状器, 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 黄肠题凑, 唐三彩, 邢窑, 开元通宝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试题一名词解释 1三棱大尖状器 2 中石器时代 3 清凉寺 4 利簋 5 釦 器 6 三体石经 7 唐三彩 8 钧窑 9 三叠层 10 安特生 11 苏秉琦 二简答 1 夏文化研究概况; 2 黄河流域秦汉中小型墓葬形制演变; 3 汉代至隋唐都城形制演变。三论述 1 试论仰韶文化; 2 试论考古学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007年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一简答题(任选10题回答,每题15分共150分) 1 简述安特生在中国的考古经历。 2 简述苏秉琪对中国考古学的贡献。 3 简述细石器文化。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18所百年名校盘点

中国历史最悠久的18所百年名校盘点 作者:凤凰网教…文章来源:凤凰网教育点击数:1031 更新时间:2011/6/28 13:38:16 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同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创建于1907年,早期为德国医生在上海创办的德文医学堂,取名“同济”意蕴合作共济。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3年被批准改名为大学,1927年正式定为国立同济大学。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创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也是中国在近代史上正式设立的第一所大学。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 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前身是清华学堂,成立于1911年,当初是清政府建立的留美预备学校。1912 年更名为清华学校,为尝试人才的本地培养,1925 年设立大学部,同年开办研究院(国学门),1928年更名为“国立清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和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其前身为创办于1896年的南洋公学。浙江大学

浙江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1901年起曾几度易名并一度停办;1927年在原校址成立国立第三中山大学(由浙江公立工业专门学校和浙江公立农业专门学校改组为第三中山大学工学院和劳农学院);1928年4月1 日改名为浙江大学。 南京大学 南京大学1902年创建以来,她先后经历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等时期;1949年8月8日,由国立中央大学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图片来源:资料图) 武汉大学溯源于清朝末期1893年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于1913年由国民政府建立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于1928年定名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首批国立综合大学之一,湖北第一所高等学府。 天津大学 天津大学前身为北洋大学,创办于1895年10月2日,至今已有110年的历史。1951年经院系调整更名为天津大学。 暨南大学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_西北大学考研网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古典文献学习题与答案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题: 1.本校法 2.《玉海》 3.《十三经注疏》 4.《艺文类聚》 5.十通 6.监本 7.简牍 8.包背装 9.类书 10.辑佚 11.经厂本 12.蜀本

13.《通志》 14.别集 15.《古今图书集成》 二、问答题: 1.宋刻本书有何特点? 2.如何进行古书辨伪? 3.我国历史上采用过的文献载体有哪些? 4.蝴蝶装和包背装图书各有什么优缺点? 5.荀勖《中经新簿》与刘歆《七略》相比有何优劣之处?6.如何鉴定活字印刷本书籍的版本? 7.版本有何作用? 8.辨伪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9.四部分类法是怎样形成的?

中国古典文献学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题: 1.本校法:就是将本书前后文字互证,比较其异同,从而断定其中的错误的勘方法。在没有同书别本可以对校的情况下,采用本校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历代校勘学家根据本书的上下文义,相同的词语,相同相近的句式,校勘出本书错误的例子很多。 2.宋王应麟编。此书专为参加科举考试而编,元至元六年(公元1269年)刊行,全书200卷,分为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等21门,门下再分类,共240多类。书中采辑丰富,自经、史、子、集至百家传记,宋代掌故多取材于实录、国史、日历等文献。编排也比较特殊,每类之下按隶属关系以事物或图书名称列若干小标目。每一类、目,先有“提

要”简释类、目名称或概述事实梗概,然后才汇集有关资料。类目之间,时有“参见”。每遇异说,还略引古籍加以考证。有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浙江书局重刊本,江苏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1987年影印。 3.宋佚名编,清阮元撰校勘记,嘉庆二十年(1815年)南昌府学刊本,中华书局1982年据原世界书局缩印本影印出版。十三经为儒家的经典著作,历代注疏本甚多,且单独成书。南宋绍兴间始有合刊本,共416卷。包括:《周易正义》、《尚书正义》、《毛诗正义》、《周礼注疏》、《仪礼注疏》、《礼记正义》、《春秋左传正义》、《春秋公羊传注疏》、《春秋谷梁传注疏》、《论语注疏》、《孝经注疏》、《尔雅注疏》、《孟子注疏》。 4.唐欧阳询等奉敕编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官修类书。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成书。全书100卷。分为46部,包括天、岁时、地、州、郡、山、水、符命、帝王、后妃、储宫、人、礼、乐、职官、封爵、政治、刑法、杂文、武、军器、居处、产业、衣冠、仪饰、服饰、舟车、食物、杂器物、

西北大学考古学试题01—09

西北大学中国考古学通论 2000年 一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 2001年 1名词解释 三体石经黄肠题凑克孜尔石窟夏商周年表海兽葡萄镜 武官村大墓马王堆汉墓仰韶文化阿房宫遗址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2简答题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 略述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3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4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5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 一、名词解释 手斧土墩墓编钟陶衣郫县古城失蜡法瓮棺封泥《考古图》喇家遗址 二、简答 1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及其意义。 4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有历史的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如何利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 2004年 一、名词解释 石片文化层利簋陶衣郑韩故城石楔镇墓佣公墓名旌《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 一.名词解释 绝对年代蒙特留斯孢子花粉与植物硅酸体三棱尖状器干栏式建筑 人殉与人牲黄肠题凑唐三彩邢窑开元通宝 二.简答 1.考古类型学的作用及局限性 2.旧石器的制作方法 3.写出几种陶制炊器并绘图(不少于5种) 4.周公庙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5.汉代铁器普遍使用带来的影响 三.论述 1.概述中国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考古发现与研究 2.试论中国古代都城的发展变化(以汉唐为例) 2006年考古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名词解释 三棱大尖状器,中石器时代,清凉寺,利簋,筘器,三体石经,唐三彩,钧窑,三叠层,安特生,苏秉琦二简答题 1.夏文化研究概况 2.黄河流域中小型墓葬形式演变 三论述题

西北大学全国排名情

2017年西北大学全国排名情况 西北大学排名 西北大学2017年全国排名第54名 在最新的排名数据中,西北大学在2017全国大学排名中列于第54名,在2017陕西高校排名中列于第5名,西北大学属于综合类大学,在2017综合类大学排名中列于第24名,以上数据仅指在全国所有公办本科院校中的排名。 西北大学历年的排名数据 西北大学历年排名表 通过上述西北大学排名走势图和表格可以得知,相对于2016年,西北大学在2017年全国排名中下降7名;在陕西省内排名下降1名;在综合类院校排名中下降4名。西北大学位于陕西省。 西北大学所在省份最好大学排名 西北大学简介 西北大学(Northwest University),简称西大,始建于1902年,由清末光绪皇帝御笔朱批设立,坐落于古都西安,是国家教育部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大学,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最为悠久的高等学府。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

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西北大学形成了发扬民族精神,融合世界思想,肩负建设西北之重任的办学理念,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产生了一批高水平学术成果,培养了大批才任天下的杰出人才,享有良好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声望,被誉为中华石油英才之母经济学家的摇篮作家摇篮。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长江学者成就奖一等奖等重大科技奖励。 学校十分重视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已与美、英、法、德、日等20余个国家及地区的100余所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大英百科全书》曾将西北大学列为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20200627205223)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史 09 历史教育090103016 许玮琳 在世界范围内,考古学从诞生到现在,已走过近200 年的历程。按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可以概括为萌芽期、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基本成熟期、转变期、全面成熟期和继续发展期。 萌芽期(文艺复兴至19 世纪20 年代) 萌芽期的主要特点是搜集和研究古希腊、古罗马和古埃及的文物,调查欧洲古代遗迹、北美印第安人遗留下的古迹。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说,中国从宋代开始的金石学 传统可以被认为是考古学的萌芽,但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考古学。 形成期与初步发展期(19 世纪20 年代至20 世纪20 年代) 形成期以19 世纪20 年代北欧学者西蒙森和汤姆森相继提出的“三期说”,即把古代按照生产工具的质料划分为石器时代、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三个时期的观点,并由 汤姆森按这一分期陈列博物馆的文物,及发表专著进行阐释为代表。地质学中按土质、土色区分地层的方法被引入考古学,成为“考古地层学”,它使考古学的研究摆脱了古物学仅仅研究遗物形态本身的局限,走上了科学的轨道。这一时期,在埃及、两河流域和 欧洲展开了一系列考古发掘,如对著名的意大利庞培遗址的发掘。 初步发展期(1867 年至1918 年前后)的考古发掘逐渐科学化,挖宝式的发掘受到批评。按层位发掘,准确记录一切遗物的出土位置并将它们全部收集、充分及时地公布发掘成果为人们所推崇。与此同时,出现了被称为考古学两大基本方法之一的“考古 类型学”,即根据遗物的形状和纹饰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以阐明这些遗物之间内 在的关系。考古地层学的普遍应用和考古类型学的出现是这一阶段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考古学理论则主要是运用相关学科的传播论和进化论。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 基本成熟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50 年代末)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20 世纪20 年代初至30 年代末)的标志是考古学理论的丰富和创新、考古工作范围的扩展和重大发现的增多。这一时期获得了一批重要考古发现,在一些考古工作开展较早的地

2014-2016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2014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 1龙山文化 2.稷下学宫 3.九品官人法 4.府兵制 5.永康学派 6.理藩院 7.厘金 8.谭嗣同 9.中美关系白皮书 10.过渡时期总路线 二、材料分析题(20*3) 1.汉兴,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而山川、园池、市肆租税之人,自天子以至封君汤沐邑,皆各为私奉养,不领于天子之经费。漕转关东粟以给中都官,岁不过数十万石。孝惠、高后之间,衣食滋殖。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汉书·食货志》 (1)翻译为白话文 (2)根据材料论述西汉初年的政策及其原因 2.牛李党争(材料没找到) 论述牛李党争及其影响。 3.予今年二十九初度,设清代科举不停,予取科名或已早做官吏,则乙巳、丙午间似不赞成革清代命也。孙大总统上李鸿章书如见用,戊戌政变如实行立宪,宣统朝摄政王能真行立宪政体,亦不至有民国词也。《朱峙三日记·1914年》(报载北京参政院任黎元洪为参政院院长) (1)分析作者的身份及该日记时间 (2)分析清末废除科举的利弊 三.简答题 1. 西晋主要社会问题。 2. 北宋初年集权措施。 3. 近代中国租界的性质及影响。 4. 20世纪20-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及其启示。 四.论述题 1.论述明朝后期社会新动向。 2.试论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众运动研究新动态,论述中共早期和国民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运动基本情况,评析中共领导民众运动的组织形式。 2015年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史基础真题 一、名词解释(8个) 1、青铜时代, 2、关陇集团,

西北大学文学院616真题2004-2020年完整版

西北大学616文学概论2004—2020历年真题 西北大学200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1.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是文学的唯一源泉 2.如何理解文学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能动的放映 3.论文学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关系 4.从反映现实与表现自我的角度论述文学的创作规律 5.论灵感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作用 6.论典型形象的审美特征及其塑造 7.论欣赏作为消费对文学活动的意 8.何谓“共鸣”,它对文学欣赏有什么意义 9.论文学批评的任务 10.谈谈你对曲高和寡的理解 11.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国文论会不会失去自己的民族特色,谈谈你的理由 西北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六选五) 1.反映在文学中的社会生活与实际社会生活的关系如何 2.高尔基为什么称“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 3.想象在文学创作活动中的作用是什么 4.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何在 5.马克思为什么说“古希腊艺术具有永久的艺术魅力” 6.试谈文学欣赏作为消费对为学活动的意义和局限 西北大学2006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1.论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由实际、可能和应该有的生活的角度) 2.论灵感及其在创作中的积极作用 3.论文学欣赏的文学活动的意义——(由生产的产品、产品的生产及其消费的角度)

一、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 如何理解: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作品的唯一源泉 2. 什么是创造性想象、什么是再现性想象 3. 作家在创作时从哪些方面对社会生活进行加工的 4. 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征是什么 二.论述题(每题30分,共90分) 1. 由艾布拉姆斯的艺术四要素所构成的理论坐标看文艺反映论的归属(即能否将反映论归入其中的一个要素所指向的范畴) 2. 什么是理想的创作方法 3. 论文学发展与社会生活发展的对立统一关系 西北大学2008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 一、文学概论 1. 什么是表现说?试简单评价这种文学本质观的优缺点(10分) 2. 什么是文学形象?它有哪些特点(20分) 3. 什么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有哪些特征(20分) 4. 你认为图像时代文学会终结吗?谈谈你的观点(20分) 二、写作(30分) 阅读下面作品,写一篇鉴赏分析的文章,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少于500字《伯乐惜马》凡夫 伯乐在准备宰杀的马群中发现了一匹千里马。长期的“非马”生活虽然已经把这匹马折磨得瘦骨嶙峋,但从那炯炯有神的目光中仍然可以看出它不同寻常的风骨。伯乐掏尽身上的钱,从屠夫手中把这匹马买了下来,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呵护,把它调养得体壮神足,英姿勃发,人见人爱。 张家二嫂娘家母亲病重,哽咽着哀求伯乐借马一用回去看看。伯乐婉拒——千里马非俗物,怎能给妇人当脚力呢? 李家老父想把儿子的婚事办得气派一点,找到伯乐借马迎亲,伯乐笑拒——如此名贵好马,给人娶媳妇用岂不糟蹋! 王家大叔的耕牛正值春播季节病倒,他心急火燎地向伯乐借马救急,伯乐连连摇头——千里马用来耕地,简直荒唐! 后来,一个将军要上前线打仗,千里迢迢慕名前来求借,伯乐吓得直摆手:“什么?上战场?你就是给我一座金山,我也不会让它去冒这个风险的!”将军百般劝说无效,不由双眼圆瞪,“嗖”的一声抽出宝剑怒道:“是千里马就应该驰骋疆场。你如此不通情理,难道不怕掉脑袋吗?”伯乐冷笑道:“我这条老命算得了什么?”软硬不吃的伯乐最终把将军气走了。 伯乐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爱惜千里马。千里马无忧无虑地度过了后半生,无疾而终。

西北大学考研真题00年到16年

西北大学 2000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下川文化 2 印纹陶 3悬棺葬 4 居延汉简 5 龙泉窑 6 永宁寺碑 二简答 1 试述庙底沟二期文化的分布地域及其文化特征; 2 简述汉魏洛阳城的沿革与主要遗迹的发现; 3 概述唐代帝陵的基本格局。 三论述 1 试论商代考古学文化分期框架的构建; 2 试论考古类型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功用。 2001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三体石经 2 黄肠题凑 3 克孜尔石窟 4 夏商周年表 5 海兽葡萄镜 6 武官村大墓 7 马王堆汉墓 8 仰韶文化 9 阿房宫遗址 10 大明宫含元殿遗址 二简答 1 简述近年来中国早期稻作农业遗存的重要发现; 2 简述二里头文化的研究现状; 3 简述考古遗存断代的基本方法; 4 略论日本出土的三角缘神兽镜; 三论述 1 试论博物馆与文物研究的关系。 2 魏晋南北朝都城在中国都城发展史上有何作用和影响。 3 整理商周以来墓葬材料的方法与步骤。 2003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手斧 2 土墩墓 3 编钟 4 陶衣 5 稗县古城 6 失蜡法 7 瓮棺 8 封泥 9《考古图》 10 喇家遗址 二简答 1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 解释人殉、人牲的区别,并用考古发现举例说明。 3 简述秦汉简牍的重要考古发现和意义。 4 什么是唐三彩?简述唐三彩窑址的发现。 三论述 1“一切文物皆具有历史价值”这一命题是否正确?试论述之。 2 试述近年来中国新石器时代初期陶器的发现及其意义。 3 如何用文化因素分析法确定某一考古遗存的文化属性。2004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1 石片 2 文化层 3 利簋 4 陶衣 5 郑韩故城 6 石楔 7 镇墓俑 8 公墓 9 名旌 10 《金石录》 二简答 1简述考古类型学的基本原理; 2 简述中国细石核的分类; 3 简述商周时期的棺椁制度; 4 简述隋唐两京墓葬的分期。 三论述 1 何谓聚落?何谓聚落考古?简述聚落考古的意义。 2 试述中原地区两汉中小型墓形制的演变。 3 具有共存关系的遗物都是同时的吗?为什么? 2005年试题 一名词解释

从清华经管到西北大学金融学博士申请总结

从清华经管到西北大学金融学博士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清华经管 托福: 111(23) GRE: 162+170+4 去向: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金融学博士项目 前言 时间过得真快,想来该总结一下走来的路。回首路的起点,竟已是两年之前。 决定申请读博 本科听了那么多课、那么多讲座、那么多老师学长分享的人生经验,却只有那么一句话,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问问你自己,这辈子是否想要一个博士学位”,我们系一位大牛教授在和班里同学交流未来去向时如是说。这句话在我的脑海中无数次回响,真正唤醒了我内心深处的学术梦,尽管当时我已经决定保送金融硕士。于是,我想到了一条曲线救国之路:硕士—工作—读博,并天真且执着地认为,工作经验有助于做好研究。直到两年前,也就是硕士一年级的春季学期,我才认识到,曲线救国之路并不可行,并决心尽早申请。 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 申请之路,与其说在准备申请,不如说在准备读博。申请材料,不过是努力准备读博的附属品。 最初决定申请时,对遥不可及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未来,我十分惧怕。向背景相似的、申请成功的小伙伴寻求经验,得到的答案无外乎:你需要大牛的强推。于

是,我开始以获得推荐信为目的,接触教授。从此,每一次和教授的交流、汇报工作,都夹杂着严重的自我审视。带着扭曲的心态、并不纯粹的目的去做研究,尽管成果获得了教授的赞美,但我并不开心。之后,我才逐渐认识到,申请不是目的、推荐信不是目标,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为日后读博做好准备,才是申请过程中怎么努力都不为过的事情。这样的思想转变,我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后来,我才能真正做到,专注于自身,不去与潜在的竞争者们比较。尽管未来依旧遥不可及、依旧充满不确定性,我却不再惧怕。 做好研究、发现兴趣、认识自己 在我看来,准备申请最为重要的三件事情:做好研究、发现兴趣、认识自己。 做好研究。对一个尚未读博的小本、小硕而言,做一项自己的、优质的研究未免有些天方夜谭。这时,找一份助研,对刚刚踏上学术之路的我们是十分有帮助的。金融学的助研工作,大多为研究初期的搜集数据、清理数据、构建变量,而后的数据分析、回归检验、写作、展示等大多由教授自己去完成。为保证数据工作的质量,教授通常会给出十分具体的搜集处理数据的步骤,RA只需按照教授的指导一步步完成工作。在这样的过程中,助研收获了对相关数据库、数据的了解,对相关编程技术的掌握。但是,这与真正的研究尚存在一定距离。如何在助研工作中,收获更多呢?我自身的体会是,以合作者的心态做助研。主动思考教授将如何使用处理好的数据,这一数据如何address了研究问题,这项研究和已有的研究有什么关系,在哪些方面可以make contribution。思考并与教授交流这些问题,不仅可以使数据处理工作更为准确有效,更是为自己提供机会,去观察教授是如何做研究的,同时,为日后自己的研究打下基础。 发现兴趣。读金融博士这一选择,拥有着极高的机会成本,既然愿意放弃那么多,每天做的事情必然是自己极为喜欢的,也正因为做的事情自己喜欢,才有可能做得好、做出那么一点贡献。因此,发现兴趣变得尤为重要。我在这件事情上做得并不好。申请之初,我接触到很多empirical asset pricing相关的研究,尤其对anomalies及行为金融的研究充满兴趣;后来,接触到empirical corporate finance的一些工作,又觉得contracting、corporate governance十分有趣,不知道以后读了博士,接触到更多theoretical work,是不是又会发生兴趣的转变。但正如很多教授告诉我的,keep open-minded十分重要。也许发现兴趣这种事儿,会伴随研究者的一生。比发现兴趣更重要的,也许是培养兴趣。几乎所有的博士都会经历过一段痛苦的时光,在那段日子里,大概不灭的兴趣、乐观的心态、坚韧的意志会成为大海中航行的灯塔,指引我们走出阴霾吧。 认识自己。尽管有教授和同学的相伴,读博士更多的是与自己相处。认识自己、管理自己的情绪、管理自己的时间,成为了学术之外,最为重要的课题。最近一年,我一个人租房,每天和自己相处,优点和缺点都随之放大,让我更能看清真实的自己。我发现,我是多么在乎别人的评价,多么害怕失败,以及多么懒惰。我很庆幸可以在读博士之前正视自己的诸多缺点并努力加以改正,也许会节省一些日后与自己斗争的时间。诚然,这一命题伴随每个人的生命,我愿意在探索中

西北大学科学史试题集

总论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 1、“任何科学理论的提出都是试探性的、暂时的、猜测的,它们是不能被证明的,但是可以被证伪的。”这是英国一位科学哲学家的主要观点。他是() A 拉卡托斯; B 库恩; C 费耶阿本德; D 波普尔。 2、海王星常常被称为“笔头上发现的行星”,下列科学家没有对这种“笔头工作”做出贡献的是() A 赫歇耳; B 博瓦德; C 亚当斯; D 勒维叶。 3、1774年发现氧气的科学家是() A 拉瓦锡;B杨克尔;C普利斯特列;D卡文迪许。 4、阿伏伽德罗数是1摩尔物质所含的分子数,其数值是() A 6.0121367×1023; B 4.0221367×1023; C 6.0221367 ; D 6.0221367×1023 。 二、填空题 1、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出版了著作《_______________》,提出了日心说。 2、二十世纪初,开普勒发表了他的行星运动三定律。开普勒关于行星运动的三个定律是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 3、天王星是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利用其高精度的望远镜最早发现的。 三、问答题 1、“天自为天,地自为地”的含义和影响。 2、谈谈你对“夏商周断代工程”的了解和认识。 3、数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4、黎曼Zeta函数在数学中占有什么地位? 5、科学的本质是什么? 古代科学部分?习题 一、选择题 1、公元前340年前后,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论天》一文中论证“地球是个球体”这一论断,并给出了三个论据,下面不是其论据的是() A 由于月亮被蚀时的缺口总是弧形的; B 从旅行中知道,在越是往南的地区看星空,北极星就越是靠近地平线; C看远处驶来的帆船时,首先看到露出海平面的一定是船帆、然后才是船身; D 从高的山峰可以看到大地是个球形。 2、古希腊原子论的创立者是() A留基伯、伽桑狄; B伊壁鸠鲁、卢克莱修; C留基伯、德谟克利特; D伊壁鸠鲁、伽桑狄。 二、填空题 1、公元150年,亚历山大的托勒密出版了他赢得荣誉的最重要的著作______。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