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课程设计模板

课程设计模板

课程设计模板
课程设计模板

新疆工程学院

流体流动与传热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列管式换热器(原油预热器)的设计

系部:化学工程系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吴进喜

完成日期:

新疆工程学院

流体流动与传热课程设计评定意见

设计题目:列管式换热器(原油预热器)的设计

学生姓名:

评定意见:

评定基元评审要素评审内涵满分指导教师实

评分

设计说明书,50% 格式规范设计说明书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要求10 内容完整设计说明书是否包含所有规定的内容10 设计方案方案是否合理及符合选定题目的要求10 工艺计算

过程

工艺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完整和规范20

平时成绩,30% 上课出勤上课出勤考核15 制图出勤制图出勤考核15

答辩成绩,20% 内容表述答辩表述是否清楚10 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是否正确10

100

评定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新疆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任务书

13/14 学年下学期2014年1月15日

专业 应化 班级 12-7(1,2)班 课程名称 化工原理(上)

设计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原油预热器)的设计 指导教师 吴进喜 起止时间 2014.1.12-2014.1.17

周数

1周

设计地点

教学楼204

设计目的:作为本专业的基础核心课,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学生对专业课综合学习与运用的基础,为学生今后进行毕业设计工作奠定基础,是化工专业技术人员必要的基础训练。 设计任务或主要技术指标:

某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柴油和原油的有关参数如下表, 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1.72×10-4m 2

.K/W ,要求两侧的阻力损失均不超过5

103.0 Pa 。

物料 温 度 ℃

质量流量

kg/h 比 热 kJ/kg.℃ 密 度

kg/m 3

导热系数 W/m.℃ 粘度 Pa.s 入口 出口 柴油 175 T 2 学号后5位 2.48 715 0.133 0.64×10-3

原油

70

110

49000

2.20

815

0.128

3.0×10-3

设计进度与要求:

1月12日 熟悉设计任务,查阅文献和教材,确定设计思路 1月13日~1月15日 设计计算

1月16日 修改,整理,打印 1月17日 提交,答辩 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

[1] 姚玉英主编.化工原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唐伦成编著.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简明教程.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5 [3] 张浩勤编著.化工原理第二版(上).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4]陈敏恒等. 化工原理,上、下册,第三版.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教研室主任(签名) 系(部)主任(签名) 年 月 日

列管式换热器(原油预热器)的设计

学号:姓名:

(新疆工程学院, 乌鲁木齐830091)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化工行业也在不断的发展,而换热器是许多工业部门的通用设备,在化工生产中可用作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等。此次我们设计的主要是换热器,根据冷热交换的方式进行,用冷却水冷却温度过高的笨,使生产能够顺利安全合理的进行,满足生产要求,设计的笨列管式换热器。

设计换热器,首先根据它的温差、物性来初估它的传热系数,再算出它的面积,来选择换热器的样式或规格,通过核算它的传热系数与传热面积,并且要计算它的压强将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再来选择合适的换热器。通过这次的设计我们对换热器有了一定的了解。

关键词:换热器,设计,传热系数

目录

1.设计任务书 (1)

1.1设计题目 (1)

1.2设计条件 (1)

1.3设计内容 (1)

1.4设计评述 (1)

2.设计方案简介评述 (2)

2.1换热器的发展及分类 (2)

2.2列管式换热器的分类 (3)

2.3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 (6)

3.换热器设计理论计算 (8)

3.1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 (8)

3.2核算总传热系数K o (9)

3.3计算压强降 (11)

4.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 (12)

4.1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法 (12)

4.2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 (12)

4.3外壳直径的确定 (12)

4.3折流板形式的确定 (13)

4.5主要附件的尺寸设计 (13)

5.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 (15)

参考文献 (16)

后记 (17)

1.设计任务书

1.1设计题目

列管式换热器(原油预热器)的设计

1.2设计条件

某炼油厂用柴油将原油预热。柴油和原油的有关参数如下表, 两侧的污垢热阻均可取1.72×10-4m2.K/W,要求两侧的阻力损失均不超过5

10

3.0 Pa。

物料

温度℃质量流量

kg/h

比热

kJ/kg.℃

密度

kg/m3

导热系数

W/m.℃

粘度

Pa.s 入口出口

柴油175 T

2

学号后5位 2.48 715 0.133 0.64×10-3

原油70 110 49000 2.20 815 0.128 3.0×10-3

1.3设计内容

①设计方案简介:对确定的工艺流程及换热器型式进行简要论述。

②换热器的工艺计算:确定换热器的传热面积。

③换热器的主要结构尺寸设计。

④主要辅助设备选型。

1.4设计评述

换热器是许多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备,尤其是石油、化工生产应用更为广泛。在化工厂中换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换热器的类型很多,性能各异,个具特点,可以适应绝大多数工艺过程对换热器的要求。进行换热器的设计,首先是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当的类型,同时计算完成给定生产任务所需的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工艺尺寸。

换热器类型虽然很多,但计算传热面积所依据的传热基本原理相同,不同之处仅是在结构上需根据各自设备特点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而已。

2.设计方案简介评述

2.1换热器的发展及分类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换热器,且它们是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为换热器。它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既可是一种单独的设备,如加热器、冷却器和凝汽器等;也可是某一工艺设备的组成部分,如氨合成塔内的热交换器。

由于制造工艺和科学水平的限制,早期的换热器只能采用简单的结构,而且传热面积小、体积大和笨重,如蛇管式换热器等。随着制造工艺的发展,逐步形成一种管壳式换热器,它不仅单位体积具有较大的传热面积,而且传热效果也较好,长期以来在工业生产中成为一种典型的换热器。

二十世纪20年代出现板式换热器,并应用于食品工业。以板代管制成的换热器,结构紧凑,传热效果好,因此陆续发展为多种形式。30年代初,瑞典首次制成螺旋板换热器。接着英国用钎焊法制造出一种由铜及其合金材料制成的板翅式换热器,用于飞机发动机的散热。30年代末,瑞典又制造出第一台板壳式换热器,用于纸浆工厂。在此期间,为了解决强腐蚀性介质的换热问题,人们对新型材料制成的换热器开始注意。

60年代左右,由于空间技术和尖端科学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各种高效能紧凑型的换热器,再加上冲压、钎焊和密封等技术的发展,换热器制造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了紧凑型板面式换热器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此外,自60年代开始,为了适应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换热和节能的需要,典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70年代中期,为了强化传热,在研究和发展热管的基础上又创制出热管式换热器。

一般换热器都用金属材料制成,其中碳素钢和低合金钢大多用于制造中、低压换热器;不锈钢除主要用于不同的耐腐蚀条件外,奥氏体不锈钢还可作为耐高、低温的材料;铜、铝及其合金多用于制造低温换热器;镍合金则用于高温条

件下;非金属材料除制作垫片零件外,有些已开始用于制作非金属材料的耐蚀换热器,如石墨换热器、氟塑料换热器和玻璃换热器等。

换热器按用途不同可分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再沸器、深冷器、过热器等。换热器按传热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混合式、蓄热式和间壁式。其中间壁式换热器应用最广泛,按照传热面的形状和结构特点又可分为管壳式换热器、板面式换热器和扩展表面式换热器(板翅式、管翅式等)

2.2列管式换热器的分类

换热器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如列管式、釜式、板式、板翅式、螺旋板式、空冷器、套管式、蛇管式等。由于列管式换热器(亦称管壳式)易于制造、适应性强、处理量大、成本较低可供选用的材料范围广泛,仍是当前应用最广(约占70%),理论研究和设计技术最完善,运行可靠性良好的一类换热器。

热管换热器是由壳体、热管和隔板组成的。热管作为主要的传热元件,是一种具有高导热性能的传热装置。热管的传热特点是热管中的热量传递通过沸腾汽化、蒸汽流动和蒸汽冷凝三步进行。由于沸腾和冷凝的对流传热程度都很大,而蒸汽流动阻力损失又较小,因此热管两端温度差可以很小,即能在很小的温差下传递很大的热流量。因此特别适用于低温差传热及某些等温性要求较高的场合。热管换热器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工作可靠、应用范围广等优点,可用于气--气、气--液和液--液之间的传热过程。

在不同温度的流体间传递热能的装置称为热交换器,简称换热器。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流体参加换热的换热器,但它的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列管式换热器种类很多,目前广泛使用的按其温差补偿结构来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固定管板式换热器

固定板式式换热器是用焊接的方式将连接管束的管板固定在壳体两端。它的主要特点是制造方便、紧凑,造价较低。但由于管板和壳体间的结构原因,使得管外侧不能进行机械清洗。另外当管壁与壳体壁温之差较大时,会产生很大的热应力,严重时会毁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两端管板和壳体制成一体,当两流体的温度差较大时,在外壳的适当位置上焊上一个补偿圈,(或膨胀节)。当壳体和管束热膨胀不同时,

补偿圈发生缓慢的弹性变形来补偿因温差应力引起的热膨胀。

特点: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壳程清洗和检修困难,壳程必须是洁净不易结垢的物料。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主要有外壳、管板、管束、封头压盖等部件组成。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结构特点是在壳体中设置有管束,管束两端用焊接或胀接的方法将管子固定在管板上,两端管板直接和壳体焊接在一起,壳程的进出口管直接焊在壳体上,管板外圆周和封头法兰用螺栓紧固,管程的进出口管直接和封头焊在一起,管束内根据换热管的长度设置了若干块折流板。这种换热器管程可以用隔板分成任何程数。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程清洗方便,管程可以分成多程,壳程也可以分成双程,规格范围广,故在工程上广泛应用。壳程清洗困难,对于较脏或有腐蚀性的介质不宜采用。当膨胀之差较大时,可在壳体上设置膨胀节,以减少因管、壳程温差而产生的热应力。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特点是:1、旁路渗流较小;2、造价低;3、无内漏;4、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的缺点是,壳体和管壁的温差较大,易产生温差力,壳程无法

清洗,管子腐蚀后连同壳体报废,设备寿命较低,不适用于壳程易结垢场合。

为了克服温差应力必须有温差补偿装置,一般在管壁与壳壁温度相差50℃以上时,为安全起见,换热器应有温差补偿装置。但补偿装置(膨胀节)只能用在壳壁与管壁温差低于60~70℃和壳程流体压强不高的情况。一般壳程压强超过0.6Mpa时由于补偿圈过厚,难以伸缩,失去温差补偿的作用,就应考虑其他结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2)浮头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是用法兰把管束一端的管板固定到壳体上,另一端可以在壳体内自由伸缩,并在该端管板上一顶盖后称为‘浮头’。这类换热器的应用范围广,能在较高的压力下工作,适用于壳体壁温与管壁温差较大或壳程易结垢的场合。

浮头式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浮动,壳体和管束对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张介质的温差较大时,管束和壳体之间

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也可设计成不可拆的)。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但该换热器结构较复杂,而且浮动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知道泄露情况。因此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

浮头换热器的浮头部分结构,按不同的要求可设计成各种形式,除必须考虑管束能在设备内自由移动外,还必须考虑到浮头部分的检修、安装和清洗的方便。

在设计时必须考虑浮头管板的外径Do。该外径应小于壳体内径Di,一般推荐浮头管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b1=3~5mm。这样,当浮头出的钩圈拆除后,即可将管束从壳体内抽出。以便于进行检修、清洗。浮头盖在管束装入后才能进行装配,所以在设计中应考虑保证浮头盖在装配时的必要空间。

钩圈对保证浮头端的密封、防止介质间的串漏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幞头式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技术的发展,以及长期以来使用经验的积累,钩圈的结构形式也得到了不段的改进和完善。

钩圈一般都为对开式结构,要求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拆装方便。

浮头式换热器以其高度的可靠性和广泛的适应性,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尽管近年来受到不断涌现的新型换热器的挑战,但反过来也不断促进了自身的发展。故迄今为止在各种换热器中扔占主导地位。

其优点是:管束可以拉出,以便清洗;管束的膨胀不变壳体约束,因而当两种换热器介质的温差大时,不会因管束与壳体的热膨胀量的不同而产生温差应力。其缺点为结构复杂,造价高。

其结构如下:

(3)填料函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管束一端可以自由膨胀,结构比浮头式简单,造价也比浮头式低。但壳程内介质有外漏的可能,壳程中不应处理易挥发、易燃、易爆和有毒的介质。

其结构如下:

(4) U型管式换热器

这类换热器只有一个管板,管程至少为两程,管束可以抽出清洗,管子可以

自由膨胀。其缺点是管子内壁清洗困难,管子更换困难,管板上排列的管子少。

其结构如下所示:

2.3 设计背景及设计要求

在换热器中至少要有两种温度不同的流体,一种流体温度较高,放出热量;另一种流体则温度较低,吸收热量。在工程实践中有时也会存在两种以上流体参加换热的换热器,但它的基本原理与前一种情形并无本质上的差别。

在化工、石油、动力、制冷、食品等行业中广泛使用各种换热器,且它们是上述这些行业的通用设备,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化工厂,换热器的费用约占总费用的10%~20%,在炼油厂约占总费用的35%~40%。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对能源利用、开发和节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而对换热器的要求也日益加强。换热器的设计、制造、结构改进及传热机理的研究十分活跃,一些新型高效换热器相继问世。

随着换热器在工业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换热器的类型也多种多样,不同类型的换热器各有优缺点,性能各异。在换热器设计中,首先应根据工艺要求选择适用的类型,然后计算换热所需传热面积,并确定换热器的结构尺寸。

完善的换热器在设计或选型时应满足以下各项基本要求:

(1)合理地实现所规定的工艺条件

传热量、流体的热力学参数(温度、压力、流量、相态等)与物理化学性质(密度、粘度、腐蚀性等)是工艺过程所规定的条件。设计者应根据这些条件进行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计算,经过反复比较,使所设计的换热器具有尽可能小的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

内传递尽可能多的热量。其具体做法如下。

①增大传热系数在综合考虑流体阻力及不发生流体诱发振动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高的流速。

②提高平均温差对于无相变的流体,尽量采用接近逆流的传热方式。因为这样不仅可提高平均温差,还有助于减少结构中的温差应力。在允许的条件时,可提高热流体的进口温度或降低冷流体的进口温度。

③妥善布置传热面例如在管壳式换热器中,采用合适的管间距或排列方式,不仅可以加大单位空间内的传热面积,还可以改善流体的流动特性。错列管束的传热方式比并列管束的好。如果换热器中的一侧有相变,另一侧流体为气相,可在气相一侧的传热面上加翅片以增大传热面积,更有利于热量的传递。

(2)安全可靠

换热器是压力容器,在进行强度、刚度、温差应力以及疲劳寿命计算时,应遵照我国《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与《钢制管壳式换热器设计规定》等有关规定与标准。这对保证设备的安全可靠起着重要的作用。

(3)有利于安装、操作与维修

直立设备的安装费往往低于水平或倾斜的设备。设备与部件应便于运输与装拆,在厂房移动时不会受到楼梯、梁、柱的妨碍,根据需要可添置气、液排放口,检查孔与敷设保温层。

(4)经济合理

评价换热器的最终指标是:在一定的时间内(通常为1年)固定费用(设备的购置费、安装费等)与操作费(动力费、清洗费、维修费等)的总和为最小。在设计或选型时,如果有几种换热器都能完成生产任务的需要,这一指标尤为重要。

动力消耗与流速的平方成正比,而流速的提高又有利于传热,因此存在一最适宜的流速。

传热面上垢层的产生和增厚,使传热系数不断降低,传热量随之而减少,故有必要停止操作进行清洗。在清洗时不仅无法传递热量,还要支付清洗费,这部分费用必须从清洗后传热条件的改善得到补偿,因此存在一最适宜的运行周期。

严格地讲,如果孤立地仅从换热器本身来进行经济核算以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与适宜的尺寸是不够全面的,应以整个系统中全部设备为对象进行经济核算或设备的优化。但要解决这样的问题难度很大,当影响换热器的各项因素改变后对整个系统的效益关系影响不大时,按照上述观点单独地对换热器进行经济核算仍然是可行的。

3.换热器设计理论计算

3.1试算并初选换热器规格 (1)定流体通入空间 两流体均不发生相变的传热过程,因水的对流传热

系数一般较大,并易结垢,故选择冷却水走换热器的管程,煤油走壳程。

(2)确定流体的定性温度、物性数据,并选择列管式换热器的形式:

被冷却物质为煤油,入口温度为105℃,出口温度为30℃ 冷却介质为自来水,入口温度为20℃,出口温度为30C 煤油的定性温度:C T m o 5.672/)30105(=+= 水的定性温度: C t m o 252/)3020(=+=

两流体的温差: C t T m m o 42.5255.67=-=-

由于两流体温差小于50℃,故选用固定管板式列管换热器。

表3.1 两流体在定性温度下的物性数据

物性 流体

C

温度

3

/m kg ρ

密度

s

mPa ?μ

黏度

)(比热容C kg kJ Cp ?/ )

(导热系数C m W ?/λ 煤油 67.5 825 0.786 2.22 0.14 水

25

1000

1.005

4.180

0.5989

(3)计算热负荷Q 按管内煤油计算,即

W T T C W Q ph h 63211062.1)30105(1022.23600

35000

)(?=-???=-=

若忽略换热器的热损失,水的流量可由热量衡算求得,即

s kg t t C Q W pc c /76.39)

2030(1018.41062.1)(36

12=-???=-=

(4)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并确定壳程数 逆流温差

C t o 75301051=-=? C t o 1020302=-=?

C t t t m 02

1

12'26.321075

1n 10

75t t 1n =-=???-?=

? 5.720

3030

1051221=--=--=

t t T T R

118.020

10520

301112=--=--=

t T t t P 由R 和P 查图得温度校正系数为0.85t ??=,所以

校正后的温度为421.2785.0'

=?=?m

m t t 又因0.850.8t ??=>,故可选用单壳程的列管式换热器。 (5)、初步选择换热器规格

根据管内为水,管外为有机液体,K 值范围为340~910 2/()W m C ??, 假设K=5202/()W m C ?? 则

估计的为A =26

6.113421

.275201062.1m t K Q =??=?

初选固定板式换热器规格尺寸如下:

外壳直径D600mm 管排方式——正三角形排列 管程流通面积S 0.0364m 2 公称压力P 2.5Mpa 管数n 232 管程数2

管长L 6m 管尺寸 φ25×2.5mm (不锈钢管) 中心距 32mm 公称面积S 107.5 m 2

3.2核算总传热系数K o

(1)、计算管程对流传热系数i α,因为

管中水的质量流量为s kg Wc /76.38=,则

水的体积流量为s m Wc Vc /03876.01000/76.38/3===ρ 222232 3.14

0.0200.03642424

i i p n A d m N π=

=??= s m A V u i c i /0650.103642.0/03876.0/===

)(1012.210

005.11000

065.102.0Re 43

湍流?=???=

=

ρ

i i i u d 0144.75989

.010005.110180.4Pr 33=???==

μ

Cp i

所以:

)/(27.43400144.71012.202

.05989.0023.0)

(Pr Re 023

.0024

.08.044.08.0C m W d i

i ?=????

==)()(液体被加热λ

α

(2)、计算壳程对流传热系数o α

换热器中心附近管排中流体流通截面积为 20131.0)032

.0025.01(6.01.0)1(m t d hD A o o =-??=-

= 式中 h ——折流挡板间距,取mm 100

t ——管中心距,对于25 2.5mm φ?的管中心距为32mm 。 煤油的质量流量为s kg h kg W h /72.9/35000==,则 煤油的体积流量为s m W V h h /01178.0825/72.9/3===ρ 由于换热器为两壳程,所以煤油的流速为:

s m A V u o s o /898.00131.0/01178.0/===

由于管为三角形排列,则有

2222334()4(0.0320.025)24240.02023.140.025

o o o t d de m d ππ

π-??-?=

==? 煤油在壳程中流动的雷诺数为

1903810

86.7825

898.00202.0Re 4

=???=

=

ρ

o e o u d 因为Re o 在36210~110??范围内,故可采用凯恩(Kern)法求算o α,即

0.551/30.36

Re Pr o e

d μλ

α?=

46.1214

.01086.71022.2Pr 43=???==

μ

Cp o

由于液体被冷却 取μ?=0.95,所以

)/(6.122895.046.12190380202

.014.0023.0)(

Pr Re

036

.0023155

.014

.031

55

.0C m W u u d w

o

o ?=????

==)()(λ

α

(3)、确定污垢热阻

423.4410/i Rs m C W -=???(自来水) 421.717910/o Rs m C W -=???(煤油)

(4)、计算总传热系数0K (管壁热阻可忽略时,总传热系数0K 为:)

)

/(58702.027.4340025

.002.0025.01044.3107179.16.122811

1

1

02440

C m W d d

d d Rs Rs K i

i o i o i

o o ?=?+

??+?+=

+++=

--αα

选用该换热器时,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为520 2/()W m C ??,在传热任务所

规定的流动条件下,计算出的0K =587 2/()W m C ??,所选择的换热器的安全系数为:

%9.12%100520

520

587=?- 则该换热器传热面积的裕度符合要求。 3.3计算压强降 (1)、计算管程压强降

Np F p p

P i i

)(21

?+?=?∑

前已算出:s m u i /0650.1= 41012.2Re -?= 取不锈钢管壁的粗糙度0.1mm ε=,则0.1

0.00520

i

d ε

=

= 由摩擦系数图查得0.034λ= 所以

Pa d L P i i 5.57842

1000

)065.1(02.06034.02221=???==?ρμλ

Pa P I 3.17012

1000

)065.1(32322

2=??=?=?ρμ

对于25 2.5mm φ?的管子,有2,4.1==p i N F

Pa p i 4101.224.1)3.17015.5784(?=??+=∑?

(2)、计算壳程压强降

Pa

u

d N D p

e B 52

19.02

01057.12

)898.0(8250202.0)111.06

(

6.0)19038(72.12

)1(?=??+-???=?+=?∑-ρλ

从上面计算可知,o P ∑?、Pi ∑?﹤2×105,该换热器管程与壳程的压强降均满足题设要求,故所选换热器合适。

4.换热器主要结构尺寸

4.1管子的规格和排列方法

考虑到流体的流速,选用25 2.5mm φ?规格的管子。我国换热器系列中,固定管板式多采用正三角形排列,它的优点有:管板的强度高;流体走短路的机会少,且管外流体扰动较大,因而对流传热系数较高;相同壳程内可排列更多的管子。所以选择正三角形排列。

4.2管程和壳程数的确定

管程数m 可按下式计算,即

'

u

m u =

式中 u ——管程内流体的适宜速度,m/s ;

'u ——单管程时管内流体的实际速度,m/s 。 取 s m u /0.1= (参考《化工原理》上册)

水的流量为c W =s kg /76.38,对于φ25×2.5mm 的管子,

s m n d W u c /53.0232

02.0785.0100076

.38785.022'=???=???=

ρ

求得 89.1/53.0/00.1,===

s

m s m u u m 所以选用2管程。在单壳程中,由R 和P 查得温度校正系数为0.85t ??=大于0.8,所以采用单壳程。

4.3外壳直径的确定

初步设计中可用下式计算壳体的内径,即 '(1)2c D t n b =-+

式中

''0c D m t m n b b m ----=壳体内径,;

管中心距,;

横穿管束中心线上的管数;

管束中心线上最外层管的中心到壳体内壁的距离,一般取(1-1.5)d ,。

其中0.032(),16(),' 1.5c t m n b =<<>>=参考化工原理上册上已计算取

则0.025(161)2 1.50.0250.555555;D m mm =?-+??==

按照此方法计算得到的壳内径应圆整,标准尺寸如下表:

壳体外径/mm 325 400,500,600,700 800,900,1000 1100,1200 最小壁厚/mm 8 10 12 14 所以取D =600mm 。 4.3折流板形式的确定

折流挡板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壳程流体反复的改变方向做错流流动,以加大壳程流体流速和湍动速度,致使壳程对流传热系数提高。

选择水平圆缺形折流板,切去的弓形高度为外壳内径的25.0%(圆缺率的范围一般为15%~45%),即为:60015.0%90.0mm ?=。

折流板的间距,在允许的压力损失范围内希望尽可能小。一般推荐折流板间隔最小值为壳内径的1/5或者不小于50mm 。折流板间距取h=100mm 。 采用弓形折流板,取弓形折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h =0.25×400=100mm ,故可取h =100 mm 。

折流板数 N B =传热管长/折流板间距-1=6000/100-1=59(块)折流板圆缺面水平装配

折流板的最大无支撑间距如表所示: 换热管外径(mm ) 14 16 19 25 32 38 最大无支撑间距(mm)

1100

1300

1500

1850

2200

2500

4.5主要附件的尺寸设计 (1)封头 封头有方形和圆形两种,方形用于直径小(一般小于400mm )的壳体,圆形用于大直径的壳体。壳径为600mm ,选用圆形封。 (2)缓冲挡板 它可防止进口流体直接冲击管束而造成管子的侵蚀和管束振动,还有使流体沿管束均匀分布的作用。

(3)放气孔、排液孔 换热器的壳体上常安有放气孔和排液孔,以排除不凝气体和冷凝液等。

(4)接管 换热器中流体进、出口的接管直径按下式计算,即 4S

V d u

π=

式中 S V ——流体的体积流量,3/m s

u ——流体在接管中的流速,m/s 。

流速u 的经验值可取为对流体 u=1.5~2m/s 取液体流速u =1.5m/s ,自来水进出口接管的内径

4S V d u π=

= =??5

.114.303876

.04572.9mm 煤油进出口接管的内径

=???=5

.114.301178

.0414.34u Vs d 316.29mm

5.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

工艺设计计算结果汇总表

参数

数据

煤油流量kg/h 35000

自来水流量kg/h 139536

实际传热面积S/㎡107.5

要求过程的总传热系数/W/(㎡℃)520

总传热系数/W/(㎡℃)578

安全系数/% 12.9

管程压强降/Pa

4

10

1.2?

壳程压强降/Pa

5

.1?

57

10

壳径D/mm 600

公称压强/Mp 2.5

公称面积S/㎡107.5

管程数Np 2

管子尺寸/mm φ25×2.5

管长/m 6

管子总数n 232

管子排列方法正三角形

管心距/mm 32

折流板数59

板间距/mm 100

弓高/mm 75

课题设计论证参考模板

课题名称:教育发展地区差距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及选题的价值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胡鞍钢、王绍光、林毅夫、Tsui、Rsui、Raiser、Long等学者以及世界银行机构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1)研究者度量并分解中国发展的地区差距。例如Tsui(1999)发现省际差距在20世纪80年代的前半期下降,之后差距不断扩大,90年代人均GDP趋异加速,他们还通过分解地区差距,发现中国发展的区域内差距下降,而区域间差距上升。 (2)分析中国地区差距产生的原因和影响。胡鞍钢等(1995)认为市场失效自发促进地区差距扩大,而政府失效加剧地区间经济差距扩大,政府政策向发达地区倾斜加剧了经济资源不平衡的格局,并指出地区差距过大会带来严重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和社会正义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国家分裂;林毅夫、蔡昉和李周(1998)通过对各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差异的考察,认为地区差距越来越表现在利用市场和发展机会的差距上。 2. 随着研究的进展,地区差距的研究不再限于经济方面,而是包括社会发展和知识发展指标等。世界银行(1995)把中国划分为7类地区,除经济指标以外,还对人口、婴儿死亡率、教育水平、保健能力等进行了比较;胡鞍钢、邹平(2000)研究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地区差距;胡鞍钢、熊义志(2000)对中国各地区知识发展差距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知识因素是解释各国和各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性的重

要因素,并采用10个指标经加权构成综合知识发展指标,分析各地区知识发展水平知识发展的地区差距;世界银行(2000)认为在教育和卫生保健等人力资本投入方面的不平等非常严重,对穷人的人力资本进行投资,增加他们的资产,是减小贫富差距、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李春波(2001)对中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与经济发展差距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对建国以来全国及各地区人力资本状况进行了估算,发现尽管人力资本积累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仍然不高,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和性别差距,地区差距方面,尽管人力资本积累的区域内部差距都在缩小,但区域之间的差距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却有所扩大。 3、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问题近年来颇受学者们关注。魏后凯等(1997)考察了教育财政分权化改革对地区教育发展的影响,指出改革后地区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必然会引起地区间教育投入的严重失衡,这种失衡又引致地区间教育发展机会的不平等。王善迈等(1998)和杜育红(2000)对我国各省区划分了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的区类,并对教育发展不平衡对教育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黄家泉等(2002)从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基本状况出发,分析了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两基”、高等教育的影响,进而阐述了新时期教育区域化发展的思想。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课题组(2003)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民族复兴与富民强国的国家战略高度,确立了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选择;系统分析了我国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的国情、成就、挑战与机遇:勾勒了未来50年,特别是未来20年我国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的战略构想并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建议。 综上,我国教育发展的地区差距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逐渐成为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但是,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电信092 学号 200916022230 学生姓名夏惜 指导教师王瑞 设计时间2010-2011学年上学期 教师评分 2010年月日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目录 1.概述 (2)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2)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2) 2.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的内容 (4) 2.1变压电路设计 (4) 2.2整流电路设计 (4) 2.3滤波电路设计 (8) 2.4稳压电路设计 (9) 2.5总电路设计 (10) 3.总结 (12) 3.1所遇到的问题,你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12 3.3体会收获及建议 (12) 3.4参考资料(书、论文、网络资料) (13) 4.教师评语 (13) 5.成绩 (13)

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1.概述 电源是各种电子、电器设备工作的动力,是自动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直流稳压电源是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电源。直流稳压电源是常用的电子设备,它能保证在电网电压波动或负载发生变化时,输出稳定的电压。一个低纹波、高精度的稳压源在仪器仪表、工业控制及测量领域中有着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直流稳压电源通常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控制电路所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等优点,电压从零起连续可调,可串联或关联使用,直流输出纹波小,稳定度高,稳压稳流自动转换、限流式过短路保护和自动恢复功能,是大专院校、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电子维修人员理想的直流稳压电源。适用于电子仪器设备、电器维修、实验室、电解电镀、测试、测量设备、工厂电器设备配套使用。几乎所有的电子设备都需要有稳压的电压供给,才能使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家用电器中的电视机、音响、电脑尤其是这样。电网电压时高时低,电子设备本身耗供电造成不稳定因家。解决这个不稳定因素的办法是在电子设备的前端进行稳压。 直流稳压电源广泛应用于国防、科研、大专院校、实验室、工矿企业、电解、电镀、充电设备等的直流供电。 1.1直流稳压电源设计目的 (1)、学习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法; (2)、研究直流稳压电源的设计方案; (3)、掌握直流稳压电源的稳压系数和内阻测试方法。 1.2课程设计的组成部分 1.2.1 设计原理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模板及参考)

编号: 大连理工大学本科生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名称: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指导教师: 项目名称:粒子群主题网站 小组名称: 组长姓名: 上课时间:2009年7月13 日- 7月25 日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20 年月日

1 设计目的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是在学生系统的学习了《软件工程》课程后,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实际系统。 要求学生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严格按照软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目的和任务,完成对系统的定义、设计、编码、运行以及后期的维护。通过对具体系统的设计和开发,使得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会用软件工程学的概念、原理、方法开发和维护软件。 2 设计要求 (1)选用迭代式开发的过程模型,运用软件工程的方法,规范地完成规模小、功能较为简单 的软件开发,包括需求分析、设计、编码和测试。 (2)学生5人组成一个项目小组,一人为组长,其他人为组员,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团结协 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选题的设计。 (3)课程设计时间为2周。 (4)开发平台.NET3.5,语言(C# \ ASP),数据库设计工具Powerdesigner;数据库系统MS SQL Server 2005 (5)具体指标: 1)可以选择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或面向对象方法(OOA/D) 2) 结构化分析/设计(SA/SD)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描绘分配的子功能需求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子功能的数据流图DFD,要求绘制到3级DFD3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DFD3 b)设计:完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根据需求的DFD3图,完成分配的子功能模块设计,用HIPO 图表征。 每一位小组成员设计分配的子功能模块的接口 每一位小组成员能够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程序流程的逻辑设计 小组负责人组织完成系统的总体结构集成 c)软件实现: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界面的设计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代码编写 小组负责人在.NET框架下,组织完成系统的实施 d)软件测试: 每一位小组成员完成分配的子功能的单元测试 小组负责人负责组织系统的测试用例,不少于20个,完成测试工作 3)面向对象方法(OOA/D):以UML为主 a)需求分析:分析系统的静态功能和动态行为

课程设计模板参考

附件2:课程设计模板参考 《******》 (课程名称) 整体教学设计 (XXXX~XXXX学年第X学期) (第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定位 (尽可能用图形、表格表述) 1. 岗位分析: 本专业毕业生的(技术、管理)岗位分析:初次就业、二次晋升、未来发展。 指出本课程面向的主要岗位。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 写出该岗位的主要能力需求、知识需求和素质需求。 2. 课程分析:

标出本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前导课、后续课)。 说明本课程与普通高校、中职(高职)、培训班相关课程的异同。 二、课程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 (这是课程的第一层目标,须与课程标准中相关表述一致,对于尚未制定课程标准的课程,由指定教师写出初稿,课程组教师集体研讨商定本课程的总体目标。) 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标准、规范),运用××(知识),做××(事情))知识目标:(知道...;了解…;理解…;掌握…。) 素质目标:(职业道德、职业素质、职业规范在本课中的具体表现) 其它目标:(有则写,无则不写) 三、课程内容设计:

四、能力训练项目设计 五、项目情境设计 每个项目的多个情境。即该项目的由来、约束条件和工作环境。 用情境引出项目任务。情境类型尽可能齐全,情境展示尽可能生动。

六、课程进程表 注1:“第×次”指的是该次课在整个课程中的排序,也就是在“单元设计”中的标号,不是在本周内的次序。 注2.:“师生活动”指的是师生“做什么(项目、任务中的)事情;学什么内容”。此项内容在这里只是个标题,具体化为“单元设计”后,就要详细展开为“怎样做?怎样学?”。 六、第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力争体验)。 最后一次课设计(面向全课,高水平总结)。 七、考核方案(考核方案先由指定教师写出,然后由课程组成员集体研讨商定) 八、教学材料(指教材或讲义、参考资料、所需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 九、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十、本课程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 附:课程整体设计体会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课程设计报告参考模板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专业、学号授课班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 课程设计任务书 Ⅰ、课程设计题目: Ⅱ、课程设计工作内容 一、课程设计目标1、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独立开展实践创新的能力; 2、…… 二、研究方法及手段应用 1、将任务分成若干模块,查阅相关论文资料,分模块调试和完成任务; 2、…… 三、课程设计预期效果 1、完成实验环境搭建; 2、…… 学生姓名:专业年级: 目录空一行。空一个中文字符行。“目录”,分页,居中,加黑宋体二号。前言………………………………………………………………………………………………1 第一章系统设计………………………………………………………………

…………………2 第一节课题目标及总体方案…………………………………………………………………..2 ……………… 目录正文,宋体小四号,倍行距。第二节…………………………….. ………………… 第二章实验结果及讨论 (5) ……………… 第三章结论 (10) ……………… 心得体会 (42)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1、移动台 MS 二级标题“1、”,左对齐,加黑宋体小三号。移动台是公用GSM移动通信网中用户使用的设备,……………… NMCDPPSPCSSEMC OSSOMCMBTSSBTSBSCHLR/ MSC/VLRAUC BSSEIR NSSPSTNISDNPDN 图 GSM系统

组成 2、基站子系统 BSS 图编号及图名“图”,位于图下,居中。基站子系统BSS是GSM系统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组成部分。它通过无线接口直接与移动台通信,进行无线发送、无线接收及无线资源管理。另一方面,它通过与网络子系统NSS的移动业务交换中心,………………。 ⑴、基站收发信台 BTS 三级标题“⑴、”,左对齐,加黑宋体四号。基站收发信台BTS属于基站子系统BSS的无线部分,………………。①收发信台组成四级标题“①”,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 BTS包含有若干个收发信息单元TRX,而一个TRX有八个时隙,………………。●收发信息单元 五级标题“●”,左对齐,加黑宋体小四号。收发信息单元是………………。●其它辅助单元 辅助单元包括………………。②收发信台作用 收发信台的主要作用有………………。 ⑵、基站控制器 BSC 基站控制器BSC是基站子系统BSS的控制部分,………………。 3、网络交换子系统 NSS - 4 - 河海大学本科课程设计报告

大三课程设计模板

编号: 审定成绩: 重庆邮电大学 物联网工程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行走过程中的加速度测试节点设计 学院名称:自动化学院 学生姓名:张三 专业:物联网工程 班级:0000 学号:0000 指导教师:李四 填表时间:2015 年11 月 重庆邮电大学教务处制

一、题目:行走过程中的加速度测试节点设计 二、设计任务: 运用所学传感器技术、计算机网络和物联网工程等方面的知识,设计基于三轴加速度传感器的测试节点,获取行走过程中的手臂或小腿加速度,完成数字量输入或模拟量输入的硬件设计和低功耗无线通信协议软件设计等工作。具体任务如下: 三、设计要求: 1.画出加速度测试节点的结构图。 2.选择低功耗无线通信芯片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设计硬件电路。 3.开发完成zigbee协议,完成与上位机的通信。 4.画出程序流程图并编写调试代码。 四、参考资料: 1. 李朝青.《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简明修订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胡向东.《传感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1版. 3. 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4. 谢希仁.《计算机网络》.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

摘要 一级标题使用三号宋体、二级标题使用四号宋体,正文使用小四宋体。正文用小四字体,中文为宋体,英文为Times New Roman,行距要求统一,推荐1.5倍行距。 关键词:小四字体,宋体,Times New Roman

目录 1 系统方案 (1) 1.1 传感器网络概述 (1) 1.2 系统结构 (1) 参考文献 (2)

软件工程大作业+暑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1

《 题 目: 线性表的设计和实现 专业年级: 2014级计算科学与技术专业 指导教师: 李四 年 月 日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软件工程》课程大作业 摘 要 数据结构算法设计和演示(C++)树和查找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采用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 C++)和面向对象的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 出来的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查找、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对外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C++ Builder 6.0中丰富的控件资源中帮助理解、辅助教学和自我学习的作用。 关键词:毕业设计;格式;规范

ABSTRACT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Keywords :Xxxx;Xxxx;Xxxx

目 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 三级标题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线性链表 ................................................................................................................... 3 第三章 设计的主体内容 (3) 3.1 系统结构的设计 ....................................................................................................... 5 3.2 交互界面的设计和实现 ........................................................................................... 5 3.3 线性表的00P 序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1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的实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 6 第五章 结论 ........................................................................................................................ 15 参考文献 ................................................................................................................................ 18 致 谢 ................................................................................................................................ 19 附 录 .. (20) 附录A 名词术语及缩略词 (20)

课程设计模板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班级:??嵌入式?班 组长: 组员姓名:

说明 一、设计题目:基于手机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情况 姓名学号任务分配 软件工程课程总体设计报告、???? 系统可行性分析文档、???? 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系统测试文档、????

目录 1. 开发目的和意义 (3) 1.1 开发背景和意义 (3) 1.2 完成情况 (3) 2. 开发相关技术及方法 (2) 2.1 开发环境 (2) 2.2 相关技术及方法 (2) 3. 系统分析 (3) 3.1 可行性分析 (3) 3.2 需求分析 (3) 3.2.1 性能需求 (3) 3.2.2 功能分析 (3) 3.2.3 行为模型 (4) 4. 系统设计 (6) 4.1 总体设计 (6) 4.2 详细设计 (6) 4.2.1 用户登录控制模块的设计 (6) 4.2.2 网络管理模块的设计 (7) 4.2.3 温度控制模块的设计 (7) 4.3 数据库设计 (8) 4.3.1 概念结构设计 (8) 4.3.2 逻辑结构设计 (8) 4.3.3 数据表设计 (8) 5. 系统实现 (10) 5.1 用户注册界面 (10) 5.2 用户登录界面 (10) 5.3 手机端远程桌面控制实现界面 (10) 6. 系统测试 (11) 6.1 测试方法 (11) 6.2 测试用例及结果 (11) 6.3 测试记录和结果反馈 (11) 7.实践总结 (13) 7.1 小结 (13) 7.2 实践感想 (13) 附录1 系统可行性分析文档 (15) 附录2 系统需求分析文档 (20) 附录3 系统详细设计文档 (24)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要求一、课程整体教学设计模板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管理信息 课程名称:批准人:课程代码:所属学院:制定人:制定时间: 二、基本信息 学分:课程类型:学时:先修课: 授课对象:后续课: 三、课程设计 1.课程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素质目标

5.第一节课设计梗概 四、考核方案设计 五、教材、资料 二、基本要求 1.教学设计必须认真研究学生的学习需求,要体现:工学结合、职业行动导向;突出能力目标;项目任务载体;能力实训;学生主体;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教学。 2.公共基础课要体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课程教学设计要有针对性,体现专业培养目标的特色。 3.对于学生素质培养,如自学能力、与人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要渗透到所有的课程教学活动中。 4.课程的能力目标不是来自课本,而是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准。用具体、可检验的语言,准确描述课程的能力目标:“能用××做××”。 5.课程内容必须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课程的实例、实训和主要的课堂活动,都要紧紧围绕职业能力目标的实现,尽可能取材于职业岗位活动,以此改造课程的内容和顺序,从“以知识的逻辑线索为依据”转变成“以职业活动的工作过程为依据”。 6.以项目为课程能力训练载体。项目选择要综合考虑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综合性、趣味性、挑战性、可行性。 7.知识、理论、能力训练和实践应当尽可能一体化进行:时间、地点、教师尽可能不是分离的。 8.课程考核设计要突出突出能力目标,考核要全面和综合评价,

要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

。考核项目涵盖学生能力、知识、态度。各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在能力考核中体现单项能力与综合能力考核。知识考核以对知识运用的考核为主。 三、说明 1.批准人一般为教研室主任,制定人一般为课程负责人。 2.课程类型。表述为**专业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或公共课。 3.授课对象应表述为**专业*年级学生。公共课可表述某大类专业的*年级学生,也可为全院*年级学生。 注:此标准仅适用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供参考。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课程设计报告模版

《城市排水处理》 课程设计报告 系别:城市建设系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601班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段泽琪 (课程设计时间: 6月15日—— 6月19日) 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

目录 1.课程设计目的 (1)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1) 3.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3) 3.1污水处理工艺方案比较 (3) 3.2主要污水处理构筑物选型 (6) 3.3污水处理构筑物的主要设计参数 (7) 3.4污水处理辅助构筑物设计 (8) 3.5污水处理厂平面布置设计 (8) 3.6 污水处理厂高程布置设计 (9) 3.7 设计计算………………………………………………………………………

10 4.总结……………………………………………………………………………页码 参考文献…………………………………………………………………………页码 (要求:目录题头用三号黑体字居中书写,隔行书写目录内容。目录中各级题序及标题用小四号黑体)

1. 课程设计目的 (1) 经过污水处理厂课程设计,巩固学习成果,加深对《水污染控制》课程内容的学习与理解,使学生学习使用规范、手册与文献资料,进一步掌握设计原则、方法等步骤,达到巩固、消化课程的主要内容; (2) 锻炼独立工作能力,对污水处理厂的主体构筑物、辅助设施、计量设备及污水厂总体规划、管道系统做到一般的技术设计深度,培养和提高计算能力、设计和绘图水平; (3) 在教师指导下,基本能独立完成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工艺设计,锻炼和提高学生分析及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2.课程设计题目描述和要求 2.1 设计题目描述 (1) 设计题目 某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初步设计。 (2) 设计内容 根据任务书所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知识,设计一个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①确定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流程; ②选择各种处理构筑物形式,并进行工艺设计计算(计算书中要附计算草图); ③估算各辅助构筑物的平面尺寸; ④进行污水厂平面布置和高程布置。

课程设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参考模板6)

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4至2015学年第一学期会计信息系统课程设计报告班级学号1140403211 姓名刘璐成绩 库存管理模块 1、数据库分析(配合图形作简要说明) 1.1数据流图 ●顶层数据流程图 说明: (1)库存基础数据管理只要管理仓库部门所发的文件,通过物品代码文件对屋子进行管理。 (2)库存处理是物资管理的核心,一切的文件都汇总到库存处理。 (3)计划部门通过计划单的形式将需求送达库存处理。 (4)其他部门将物品进出库的文件送达库存处理 (5)库存处理结合业务办理,库存台账汇总出业务单据,传递到财务部门。 ●第一层数据流程图 采购部门 售后部门生产部门 入库处 理财务部门 销售部门 出库处 理 制作报 表 损毁处 理 库存操作文件库存台账 客 户 退 货 单 销售出货单 产 品 入 库 单 领 料 单 出库单据 入库单据 材料入库单

说明: (1)入库处理,由采购部门、售后部门、生产部门分别将材料入库单、客户退货单、产品入库单送入库处理。 (2)入库处理后将入库单据送达财务部门。 (3)销售部门将销售出货单送至出库处理。 (4)出库处理将出库单据、领料单分别送至财务部门、生产部门。 (5)最后根据入库处理、财务部门、出库处理、制作报表、损毁处理制作出库存操作文件和库存台账 (6)入库和出库由生产部门和财务部门组成一个循环,不断生产销售。 1.2E-R图 说明: (1)数据库个表之间都是通过一对多,一对一的关系进行连接的,通过主索引设立主表,候选索引设立字表,个表之间的关系连接不断。 (2)表之间的各种关系都是连接的。 (3)此E-R图是库存系统中个表的关系,由领料单文件,物资,入库单文件,客户,工程,部门,建立主索引。其余分别连接各种表的普通索引

中南大学混凝土课程设计实用模板

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设计 一多层房屋的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构建及截面尺寸如图二所示。先张法施工时在工地临时台座上进行,在梁的受拉、受压区均采用直径10mm 的热处理45Si2Cr 直线预应力钢筋,分别在梁的受拉、受压区采用锥形锚具一端同时超张拉钢筋,养护时预应力钢筋与张拉台座间温差为25℃,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放松预应力钢筋,混凝土采用C40,非预应力钢筋采用HPB235钢筋。现已知该梁 为 一般不允许出现裂缝构件,承受均布恒载标准值为m KN g k 6.18=(含自重),均 布活载标准值m KN g k 12=,活载准永久值系数5.0=q ψ,按《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2002)》设计该梁。要求: (1)进行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非 预应力钢筋。 (2)计算总预应力损失。 (3)验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纵向预应力钢筋和非预应力钢筋。 (4)进行梁的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确定梁的箍筋。 (5)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正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6)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斜截面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7)验算梁的使用阶段挠度是否满足要求。 (8)验算梁在施工阶段及抗裂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设计计算 1、计算梁的正截面承载力,估算纵向预应力钢筋,并根据构造要求估算预非应力钢筋。 1)设计计算条件 m l 75.80= m l n 5.8= C40混凝土:2/40mm N f cu = 2/1.19mm N f c = 2/76.1mm N f t = 2/8.26mm N f ck = 2/39.2mm N f tk = mm N E c /1025.34?= 0.11=α 45Si2Cr 热处理预应力钢筋:2/1470mm N f ptk = 2/1040mm N f py = 25/100.2mm N E p ?= 2/400mm N f py =' HPB235非预应力钢筋:2/210mm N f y = 2/210mm N f yv = 2/210mm N f y =' 25/101.2mm N E s ?= 2) 内力计算 ① 跨中最大弯矩: m KN l q g M k k ?=??+??=+=4.37475.8)124.16.182.1(8 1 )4.12.1(8 1 22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样本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学校:大连交通大学 专业:软件工程 班级:072班 姓名: 学号:0701030216

目录 1总体设计 (1) 1.1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 (1) 1.2系统包含的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1) 1.3 Java源文件及其功能 (2) 2 详细设计 (2) 2.1主类ChangeAnimalWindow (2) 2.2类Animal (3) 2.3类 HandleMouse (4) 2.4类 AutoMoveAnimal (4) 2.5类Point (5) 3功能测试及运行效果 (6) 3.1 系统初始界面 (6) 3.2 自动演示后界面 (6) 3.3游戏成功预览界面 (7) 3.4英雄榜界面 (7) 参考文献 (7) 附录软件源程序 (8)

1总体设计 1.1本系统的主要功能描述 在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人已经离不开电脑了,包括玩一些休闲小游戏,一个功能齐全的动物换位小游戏应该是很受人们喜爱的。通过图形技术,实现图片的导入。通过消息响应机制,使程序可以响应用户的鼠标操作,进行动物换位游戏的操作。 对于本系统,我们需要实现以下一些基本功能: (1) 要实现人机交互,用户可以通过鼠标来操作动物位置。 (2)在游戏成功时会出现成功提示。 (3)用户在玩游戏的时候可以在游戏界面上选择音乐播放。 (4)用户可以选择插入任意已存储的图片。 (5)具有英雄榜功能,可以查看自己的成绩。 (6)具有帮助功能,可以查看游戏规则,和不懂得选项。 1.2系统包含的类及类之间的关系 本系统共包括9个Java源文件。类之间的关系如图1-1所示。 图1-1

课程设计模板参考V20

应用型院校 课程设计参考模板 V2.0 执笔: 审阅: 说明 本模版的前身曾在国内广为流传。根据近年来应用型院校(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开放大学、技师学院、中职中专等)课程设计的新经验,我们对这个模版进行了修改并依据大量实际案例,对重要的项目增写了详细的说明(加括号或用宋体斜体字表示)。大家可以参照这个新版本,根据本校经验,对该模版进行修改、补充并颁布本校自己的模版。 对本参考模版的意见和建议,请告知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培训分院姒依萍老师。 2015年3月

《XXXXXXX》(课程名称)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XXXX~ XXXX学年第X学期) (课程名称应以准确的中文为主,英文或缩写放在后面括号中) 课程名称: 所属系部: 制定人: 合作人: 制定时间: ××职业技术学院

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课程代码:学分:学时: 授课时间:第×学期授课对象: 课程类型:(X X专业职业能力必修课(或选修课),或基本素质必修课(选修课),专业主干课,基础课、文化课等) 先修课程: 后续课程: (这里所说的“先修”和“后续”课程指的是,与本课程在内容上密切相关的课程,不仅是时间上的先后) 二、课程定位 (一)学生所在专业面向的岗位(群)。初次就业岗、二次晋升岗和未来发展岗。(写出具体的岗位名称,不是职称、不是领域)。 (二)写出本课程选择的背景实践岗位,画出其典型工作流程图,标示出这些工作所需的能力、知识和素质。(典型工作流程图有的以时间为准,有的以工作为准,都要画) (三)本课程与中职、高职(专科、本科)、普通高校、培训班同类课程的区别(尽可能详述具体内容)。 三、课程目标 总说明: 1.课程目标是“学完本课程后,学生实际能做到的事情”,如:能根据XX,做XX,而不是表达一个“愿望”,如:培养学生的XX能力。

软件工程大作业+暑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1

软件工程大作业+暑期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模板1 创始人宋晓标简化,初晓,以“软件工程”课程作业为中心 题目:加粗,小二。主题:线性表格的设计与实现 宋芳,3号,粗体,学生姓名,学生编号,系,专业等级,和讲师要求相同。学生姓名:张三诺。:XXXX年级:XXXX年月日 注:1。在封面上打印一张纸;中文和英文摘要印在一张纸上。内容、文本、参考资料、确认书和附录都是独立正面打印的!2.如果某些专业对格式有特殊要求,教学机构(系)可自行决定。黑体,五号,中间。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作业 摘要 空行3号,加粗,居中,中间有4个空格。数据结构算法设计与演示(C++)树和搜索是在面向对象思想和技术的指导下,利用面向对象编程语言(C++)和面向对象编程工具(Borland C++ Builder 6.0)开发的一个小型应用程序。它的功能主要是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数据结构中链表、栈、队列、树、搜索、图和排序部分的典型算法和数据结构封装成类,并通过类的外部接口和对象之间的消息传递来实现这些算法。同时,利用C++ Builder 6.0中丰富的控制资源和系统资源,动态演示算法实现过程的过程和特点,从而在数据结构教学中起到帮助理解、辅助教学和自主学习的作用。 空行长度不超过4个字符,宋体行距为1.5行,每段第一行缩进2个字符(字母和数字采用新罗马字体)。所有页面的上、下、左、右页边距都是2.6。关键词:毕业设计;格式;规格

小号4号,歌曲风格,首行缩进2个字符,关键字加粗,在关键字和内容之间使用冒号“:”,并使用分号“;”关键词结束后,没有标点符号,1.5行间距,两端对齐,3-5个关键词。中文摘要一般不超过300字。注:中文摘要和英文摘要不是为软件工程课程作业而写的。暑期课程设计需要完成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软件工程”课程的主要任务。“摘要”使用数字三,时代新罗马,中间,粗体;标题和正文之间有一条空行。摘要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空行是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xx 正文使用小数字4“新罗马时代”,行距为1.5倍,第一行缩进2个字符。关键词:XxxxXxxxXxxx “关键词”和正文之间有一行。它小于4和新罗马时代。它是粗体,行距为1.5倍,第一行缩进2个字符。关键字用分号分隔。如果需要换行符,新行将与第一个关键字的第一个字母对齐。英文摘要通常不超过250个单词。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软件工程专业作业 数字3,粗体,居中,中间有4个空格,文本和文本之间的行距为1.5倍。清空两个方块。内容 在数字后面空一个空格。 第一章引

课程设计模板

__________ 大学课程设计 年月日

___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 题目 专业姓名学号 主要内容: 选取一种方法设计音乐彩灯控制器,要求该音乐彩灯控制器电路由三路不同控制方法的彩灯所组成,采用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作课题实验。 基本要求: (1)第一路为音乐节奏控制彩灯,按音乐节拍变换彩灯花样。 (2)第二路按音量的强弱(信号幅度大小)控制彩灯。强音时,灯的亮度加大,且灯被点亮的数目增多。 (3)第三路按音量高低(信号频率高低)控制彩灯。低音时,某一部分灯点亮;高音时,另一部分灯电亮。 参考资料: [1]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刘润华,刘立山.模拟电子技术[J].山东:石油大学出版社,2003. [3]苏成富.彩灯控制器[J].北京:电机电器技术,2000,(01). [4]祝富林.音乐彩灯电路CS9482[J].北京:电子世界,1995,(12). [5]彭介华.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指导[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完成期限2014.6.30至2014.7.6 指导教师 专业负责人 年月日

目录 1设计要求 (1) 2方案设计 (1) 2.1设计思路 (1) 2.2总体方案方框图 (1) 2.3基本原理 (2) 3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设计 (2) 3.1简单声控音乐彩灯控制器 (2) 3.2音乐彩灯控制器 (3) 4单元电路的设计 (3) 4.1整流电路的设计 (3) 4.2滤波电路的设计 (4) 4.3高通滤波器 (5) 4.4低通滤波器 (5) 4.5元件参数的计算及选择 (6) 5总电路图 (7) 6总结 (7) 参考文献 (8) 附录 (9)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软件工程》 课程设计报告书项目名称:图书借阅管理系统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专业: 班级: 日期: 信息科学与工程系

目录 一、项目计划................................................... (一)项目开发背景及内容................................... (二)开发环境............................................ (三)进度安排............................................ 二、结构化分析设计............................................. (一)数据流图............................................. (二)数据字典............................................ (三)加工说明(可用结构化语言描述、判定表、判定树)....... (四)结构图............................................... (五)流程图.............................................. 三、面向对象分析设计........................................... (一)用例图............................................... (二)对象行为模型........................................ (三)系统包图............................................. (四)类图................................................. (五)配置图................................................. 四、系统实现................................................... (一)程序代码............................................. (二)功能演示(界面)..................................... 五、测试....................................................... 六、软件发布..................................................

课程设计模板

《生产实习》课程教学大纲 (黑体,三号,居中,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课程基本信息:黑体,五号,左对齐,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课程名称:生产实习 课程代码: 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分:2 学时:40 (其中:理论学时: 0 实践学时:40 ) 课程性质:必修 先修课程: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版本:2016.0 一、课程简介(一级标题:黑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二、课程目标 (一)课程具体目标(二级标题:黑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1.(三级及以下标题: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正文:宋体,五号,首行缩进2个汉字,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2. …… 说明:1. 课程目标是本课程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在本课程上的具体体现,将相应指标点结合本课程具体情况进行一对一描述; 2.除了本课程强支撑的毕业要求指标点之外,也可适当增加本课程能够(弱)支撑的指标点对应的课程目标,尤其是强支撑指标点较少的课程应适当增加,并在表1的“达成度”栏备注“弱支撑”。弱支撑的课程目标在教学大纲第五部分“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方法”中可以不体现。 (二)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的关系 说明:需描述出本课程支撑所属专业“毕业要求”的指标点和达成度,参考表格如表1

所示。 表1 本课程对培养目标(或毕业要求)及其指标点的支撑(样表)(表头:黑体,五号,居中,段前段后0,1.5倍行距) (表体:宋体,五号,左对齐,段前段后0,单倍行距) 三、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一)实习教学 (说明:实践类课程描述实践教学内容。) 1. 单元1: XXXXX (1)教学目标 (说明:描述该单元教学目标,明确该单元支撑的课程目标。) (2)教学内容及要求 (说明:描述该单元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2. 单元2: XXXXX (二)其他要求(可选) 四、教学安排与方法 (一)教学方法 (说明: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对学生学习、设计等提出的其他要求。) 表2 课程目标与教学环节

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

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模板及要 求 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 模版及要求 附一: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要求 附二: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模板 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模版及要求 附一: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要求 《工程估价》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远程高等教育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是工程造价领域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的基本理论课程。这门课程为学生日后从事工程造价相关工作奠定了一个扎实的理论基础。《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是在《工程估价》课程教学基础上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本课程设计的训练,将使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运用预算定额对建筑工程进行估价的完整过程,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工程估价》课程中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加强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提高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本课程设计采用集中指导,自主练习的教学方式。学生各自独立完成选定图纸的工程量清单的编制工作。该课程设

计要求如下: 1.内容方面 要求学生选定某一土建工程项目,在所提供的《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模板》的基础上编制该项目的工程量清单,其中包括所选项目的建筑工程和装饰装修工程的工程量清单。注意:表格中字体统一采用宋体,字号为小五。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2.本课程设计提交截止时间 本《工程估价课程设计》需在老师所提供的“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模板”上完成,上交时该Word文件的文件名写法为:[姓名卡号学习中心];以附件形式上交离线作业,选择已完成的作业,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 XX年3月14日23:59:59。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 II 大工17秋《工程估价课程设计》模版及要求 提交课程设计,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3.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